蒋介石痛哭戴安澜将军对将军的要求有多高

他是蒋介石追悔莫及的中共战将,解放军三个最高军职全当遍他是蒋介石追悔莫及的中共战将,解放军三个最高军职全当遍东海将军百家号他前半生的大多数日子,都是在令人心酸的境况中度过。一是西路军的失败,使他长期愧悔交加,成为心里永远的苦,永远的疼;二是第二任妻子为了他在张国焘的“白雀园肃反”中被处死,让他心痛欲绝,成为他后半生心中难以消除的隐痛。他年轻时身体瘦弱,脸色忧郁,锋芒内敛,没有那种让人一见就惊愕的英武之气。算命先生说,他长了副苦相,是个骑着毛驴举着拖布追老虎的命。当年到广州黄埔军校报考时,主考官左看右看,说他像个“抽大烟的”,差点被拒之门外。一生学习曾国藩为人处事、喜欢用相面术识人的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曾召见过他一次,见他背不直,人长得也不太“威武”,还说一口听起来很费劲的山西口音,没有跟他说几句话,就把他打发走了。事后,蒋介石还对其他下属说此人“不可用也”。谁知道,这位不被蒋介石重视的山西人,在以后的战争中,用自己的军事才能把老校长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让后来的蒋委员长追悔莫及,深痛自己看走了眼。他就是平常话不多,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一生说山西话,爱吃山西饭,平生没有官气,唯一一位把解放军三个最高军职全当遍的(总参谋长、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给人印象比较“土气”的“布衣元帅”——徐向前。徐向前元帅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本名徐象谦,乳名银存。小时候与其他农村孩子一样,也帮家里干一些捡粪、拾柴、挖野菜之类的活,同时跟着在村里学堂教书的父亲识字、练字。23岁那年,每月拿着薪水20块大洋的徐向前由于学校裁员,失业在家。内外交困中,得知黄埔军校招生,他毫不犹豫南下报考,顺利进入黄埔军校,被编入第一期第一队,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别看徐向前面相不威武,身体瘦弱,实际上,他的内心刚烈无比,军事指挥风格与其外表恰成鲜明对比。1929年,已经学成一身韬略的徐向前来到鄂豫皖苏区,大展军事才华,很快成为令国军胆寒的红军将领。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委的李先念回忆说:“向前具有惊人的军事胆略,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精神百倍。”阎锡山曾经慨叹说:“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 阎锡山有没有能力统治全中国暂且不说,可他对徐向前的军事指挥能力的欣赏和信任是毋庸置疑的。日,徐向前与朱德等人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不过,授衔以后,作为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领导人,徐向前除了在正式场合外,极少见到他身着帅服的影像,一般都身穿便服,土里土气,低调得让人心疼,所以,人们称他为“布衣元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日常行事低调、穿戴朴素的老帅,却在1967年年初,被林彪、江青一伙诬称为“二月逆流”,特别是黄永胜当了总参谋长之后,更是发动老帅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组织揭发批判,要求和老帅划清界线。此事最终被毛主席压了下来:所有与“二月逆流”有关的老同志及其家属都不要批判,要和他们搞好关系。日,林彪的阴谋彻底败露,葬身大漠。本身对指挥作战能力和人品极为赞赏和推崇的毛主席,通过这次斗争更加理解和认识了徐向前。后来,毛主席在接见八大军区司令员的会议上,对到场的每一位老帅,都说了几句褒奖的话。在和徐向前握手时,他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连声称赞:“好人!好人!”心情激动,意在不言之中。1990 年6 月29 日,因为肺病住院治疗的徐向前也许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他对前来探望自己的老战友李先念郑重地说:“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8 月5 日,病情更加严重,他对围在病床前的子女吃力地重复了自己的三条遗言,并再次叮嘱子女:“我死后,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日凌晨4时21分,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享年89岁。(东海将军原创历史文章,剽窃必究。)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东海将军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读河南史,知中国史,让我们一起读史阅世!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蒋介石对将军的要求有多高?看他对十大元帅的评价,就知晓答案了蒋介石对将军的要求有多高?看他对十大元帅的评价,就知晓答案了小西瓜说娱乐百家号一个人,不会用人,但是不代表不会评人,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蒋介石评价他的方法,以及,在他的心目中,怎么才是真正的将军。 蒋介石,相信大家都会偏向于蒋介石对于人才的选择眼光欠缺,因为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有不少将领是因为对蒋介石失望而离开蒋介石的。刚开始,这些将领都是十分忠诚于蒋介石,却拼命为其效力的。 就如陈明仁一样,曾经为了国民党,死守着四平的一方土地,让林彪恨得牙痒痒,但是,战后,蒋介石却安了一个贪污的罪名给他,这样,对他来说,无疑是打击严重的。所以,陈明仁到最后也选择了加入共产党,并且在共产党中也获得不少成就。 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蒋介石并不会珍惜自己身边的悍将,有时候更是埋没了人才。 但是,他对将军的要求可是很高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他对十大元帅的评价就能看出来他的要求到底有多高。 他是这样评价十大元帅的,在十大元帅中,只有朱德能够被称之为帅,其他的最多也是将的级别。 试问,十大元帅中,那个不是军事能力强悍,作战能力强的,但是,除了朱德外,其他的元帅在蒋介石的眼里,仅仅是将而已,换句话来说,一个厉害的将军,想要得到蒋介石的认可,不仅要超越除朱德外的九大元帅,而且要与朱德媲美,甚至要比朱德更加厉害。 由此可见,蒋介石对将军的要求,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即便是作为他最信任的人——戴笠,在蒋介石的心中,也称不上将军吧。 不过,即便要求再高,没有找到自己的将军,那么,蒋介石就一直都找不到任用的人,其实,这也是蒋介石失败的原因之一吧,毕竟,毛主席有很多将军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小西瓜说娱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换个角度看汽车,感受汽车的魅力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历史之家--历史资料最全的历史吧
张治中将军:身为国民党却要求加入共产党,被蒋介石骂为“叛徒”
张治中将军:身为国民党却要求加入共产党,被蒋介石骂为“叛徒”
文章简介: 张治中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抗战中期,蒋介石大搞兼职,不仅兼任了行政院长、教育部长,还要兼任四川省主席。张治中毫不留情地指出:“你是行政院长,又是省主席,主席
他是黄埔教官出身,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他曾三上万言书给蒋介石,致力于国共合作,蒋介石说他是&诤臣&,后骂他是&叛徒&。
他就是张治中。
1911年,张治中受辛亥革命影响参军,那年他21岁。在这之前,他当过&备补士兵&&备补警察&,常常食不果腹。他打仗不惜命,立过很多大功,深得蒋介石赏识。
抗战爆发,张治中以决死之心上了前线。1932年1月,19路军蔡廷锴带领部队在沪作战,孤军不能久持。张治中心急如焚,找蒋介石请战。战前写下遗书:&正是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治中身为军人,理应身赴疆场荷戈奋战,但求马革裹尸,不愿忍辱偷生。&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张治中不顾阻挠开赴前线,苦战3月,歼日军6万余,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梦想。
张治中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抗战中期,蒋介石大搞兼职,不仅兼任了行政院长、教育部长,还要兼任四川省主席。张治中毫不留情地指出:&你是行政院长,又是省主席,主席决定的事情要不要行政院长同意?你是在自己指挥自己,简直不成体制!&
蒋介石不听劝告,张治中就罢工,蒋介石只得辞掉了省主席职务。
大革命时期宋庆龄武汉轶事 为探访宋庆龄与武汉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昨日走访...
1974年1月,中国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完整,对南越的挑衅行为进行了有力的...
蒋介石病逝后的次日早晨,其遗体便由士林官邸移往石牌的荣民总医院。蒋介石丧事虽然浩大,...
张治中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抗战中期,蒋介石大搞兼职,不仅兼任了行政院长、教育部...
慈禧26岁守寡她是怎样度过深宫生活的?全靠此物涂身上!据史料记载,失宠期间的慈禧还对...
唐宋美女到底穿不穿“低胸爆乳装”?中国古人究竟有多开放?鉴于上述画中“事业线”严重不...
张作霖怎么死的?张作霖为什么会遭受杀身之祸?跟日本人有关吗?张作霖身负重伤。被救回沈...
赵匡胤真是被斧头砍死的吗?赵匡胤死因之谜!关于赵匡胤的死,《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的记...
自起兵攻明以来,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也遭遇了辽南的第一场血战,与他迎头痛击的军队,是...
中国30多万大军进攻越南时 苏联为什么却选择按兵不动?一、中苏边境上的苏联军队准备不...
人们常用“不见黄河心不死”来表达自己的决心。时间长了叫俗了,一直流传至今。你知道这句...
麻脸在寺庙里一呆就是12年,慢慢的老和尚不行了,老和尚在快不行的时候,便把他的看家本...
中国酒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鬼才淳于髡对饮酒的高见!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叫淳于髡的...
唐代:张九龄的诗作《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默默的祝福祖国经济的腾飞!他万万没...
《红楼梦》书中对贾环的描述内容从少到多、从猥...
在后宫中,皇后具有发言的权利,皇帝不能随心所...
今天讲的正是海军历史上的第一舰,是1947年...
苏联在二战期间援助蒋介石的武器装备达3亿美元...
佳人在水旁,少女领着安子谦来到一座临水的小亭...
《瓠叶》原文及译文:译文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
CopyRight , LSZJ.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05号
粤ICP备号-1&&联系QQ:&蒋介石的高级将领为何打不过中共“大老粗”?
[摘要]蒋介石一向私心自用,嫡系与非嫡系,划得很清楚。在蒋系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战场上的拥兵自重,见死不救,已是常态。与共产党相比,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履历要辉煌多了。高华:毛泽东在建国后多次说过类似的话,“老粗出人物。我们军区司令百分之九十都是老粗,行伍出身。”“我们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将军中间,只有林彪、刘伯承等有数的几个人是军事学校中出来的……不是黄埔军校的洋包子打败了土包子,是土包子打败了洋包子。”毛自问道:“许世友念过几天书!……韩先楚、陈锡联也没有念过书……刘亚楼也是念过高小。”他说:“结论是老粗打败黄埔生。”应该说,毛说的这番话是事实:在国民党军内,特别是中央军的高级指挥官,都通文墨,有的还通外文,善诗词。相比之下,中共将领普遍文化低,多为贫苦农民出身。至于国军的中低级军官,也大多有文化,许多人还是“十万青年十万兵”时,投笔从戎,怎么会被没文化的“老粗”打败?共产党确实是创造了一项奇迹。这个奇迹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也有关,蒋介石就听之任之?高华:蒋介石在大陆时期,从没有实现真正统一,特别在军队方面的统一,不同军系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在局势危急时,内部冲突更加剧烈。蒋介石一向私心自用,嫡系与非嫡系,划得很清楚。在蒋系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战场上的拥兵自重,见死不救,已是常态。1948年7月,第五军军长邱清泉看着第七十五师师长沈澄华被共军包围也不救,致其被共军消灭,使蒋大为愤怒,蒋在日记中写道:“此全由于邱清泉违令不进之所致。中原战局从此万分严重,将领自私自保,不能团结互助,而又怕战,毫无出击精神,至此能不叹军事前途之惨暗淡乎?”邱为蒋的嫡系,就是见死不救,事后也没事,到了淮海战役时邱又故伎重演,黄伯韬兵团被共军包围,向他求援,邱还是按兵不动,连参谋总长顾祝同亲飞徐州,请他出兵也被拒。对于国军的失败,蒋介石一直不解,他说,从武器装备到后勤补给,国军样样在先,怎么还是“不能迅速把匪军消灭”,“匪军何以能用劣质装备而以毫无现代训练的部队来击败我们整师整旅的兵力?”蒋不找自己的原因,把责任往下推,只能骂下属。但是怎么骂,还是不同的:蒋的嫡系打败仗,蒋也骂,但和骂李宗仁、白崇禧是不一样的。杜聿明和邱清泉兵败淮海,杜被俘,邱自杀,蒋在日,即邱清泉自杀当日写道:“而杜聿明、邱清泉二将领虽作战失败,但其始终听命,奋斗到底,实不愧为革命军人。”国民党“军统”头目毛人凤总结辽沈战役国军失败原因就提到:高级军政长官往往擅离职守,当“匪军”未及抵沈阳时,就先逃跑了。此等情况在解放军渡江后更加严重,蒋介石愤然道:“无论上海、厦门、广州,每一次撤退,高级将领总是先部下而退,置部下的生死存亡而不顾。”所以说,国军既非“党军”,更非“国军”,而是将领们拥兵自重的“私军”,这样的军队怎能不败? 国民党军中的政工部门不起作用吗? 高华:国民党军中的政治部从来就是军事主官下的一个幕僚机构,1946年6月,也就是内战爆发之时,在美国的压力下,国民党开始学美军,从军中撤出党部,军委会政治部改为新闻局,另外成立国防部监察局和民事局,将原政治部的职能一分为三。党部退出军队后,政工人员在军中更无地位,普遍被视为“卖狗皮膏药的”,使军队内部更无凝聚力。据王鼎钧回忆,内战后期,国军官兵谈论国军失败,像是谈别人的事,都“幸灾乐祸”,直到大家都当了解放军的俘虏。 国军貌似强大,内里十分软弱,这当然就是解放军的机会,早在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就发出《关于成立国军工作部的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各分局,军委、大军区、野战军,各纵队、师、旅、团政治部和军分区政治部,都要建立起做国军工作的机构,调选与国军有各种关系的干部,经过训练后,将他们打入国军长期潜伏,交结朋友,用各种途经,对第一线的国军和被国民党收编的伪军进行策反,策动他们实行战场起义。以后的事实证明,这项决策是完全成功的,内战后期,特别在解放军渡江后,国军果然如潮水般的大面积起义、投诚,许多时候,解放军几乎不需打仗,只管收编国军就可以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zola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一位将军的出家竟让蒋介石气得直骂娘!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提及到能海上师(年),而这位上世纪的高僧曾培育出不少僧材,其中清定法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缘关系,我有两次见到清定法师的经历,一次在成都,一次在广州。
&&&&清定法师俗名郑全山,又名郑有藏,1903年出生于名门望族,家境殷实。其父为清末秀才,家世信佛。7岁开始念诵佛经,1921年考入广州大学哲学系,1925年毕业,因品学兼优留校助教。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1927年提前毕业离开黄埔军校,193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过两年,入中华民族复兴社,任复兴社总社组织登记组组长。1935年12月受到蒋介石召见慰勉,任复兴社总社组织处处长。1937年随蒋介石从上海撤退。1939年又奉调重庆任中央训练团少将训育主任,可随时面见蒋介石,深受器重。郑全山再次向蒋介石反映军纪严重败坏的问题时,蒋介石怫然不悦地说:“全山,慢慢来,惩办将领过多,会对抗战不利,也会给共产党在舆论上攻击我们留下口实。”同时斥责郑全山,认为他不懂政治,只知抗日,不知防共,不知消除党国心腹之患。经此训斥,郑全山产生隐退念头。彷徨苦闷之际,郑全山想起了一生信仰佛法的父亲,想起1928年在南京听太虚法师讲《心经》、《佛陀学纲》后人生观有了进一步转变的情景。当临别时,太虚法师叮咛道:“三餐不忘农夫苦,英雄到老终皈佛,切记,切记。”随着抗战爆发,太虚法师亦来到重庆。这时的重庆佛教氛围浓郁,佛教精英另有法尊法师、印顺法师、欧阳竟无等也云集山城。他们平时总是聚集在一起,谈论人生佛教,境况盛极一时。为了寻找一片净土,每逢闲暇,郑全山都要去汉藏佛理院再次亲近太虚法师,和马寅初、老舍、郭沫若等在其座下听讲佛经;或常去附近的慈云寺聆听博通经史的澄一法师讲经说法。1940年底其父郑兴安逝世。这天晚上,郑全山梦见父亲西行前往西藏,并以郑全山因缘不具为由,拒绝护送。郑全山梦中问如何具备因缘,父亲答曰“出家”。不久,噩耗传来,得知父亲果然于做梦当日逝世,郑全山深信梦境所示,定有前因,于是萌发出家之志。
&&&&1941年3月,经屈映光先生(时任重庆救济委员会会长)筹划,郑全山借回家奔丧之名,请假二个月,获准。5月3日,瞒着妻子儿女,离开国民党军政界,到金顶飞瓦、竹茂林幽的慈云寺里,依澄一法师座下披剃出家,法名清定。澄一和尚给他剃度时,讲了法名“清定”的来历。老和尚曾于日凌晨做过一个梦,梦见浙江来的一位很有道行的高僧要求住下,自称是前朝道魁和尚,今世的名字叫清定。因为这个梦太奇怪,老和尚就把它完整地记录下来了。郑全山本是浙江人,也恰好是老和尚做梦那天出生的。因与梦兆相符,从此,清定这个法名便伴随了这位佛门龙象大愿大行一生。郑全山之妻闻听郑全山出家之事,如雷轰顶,她给慈云寺寄来了一封又一封哀惋凄切的信件:“全山,纵然你不念夫妻情缘,过年也务必回家看看孩子们。你可记得你最后一次离家时,三女儿不满两周岁,幺女儿还在襁褓中。也许在她们的记忆中,还辨不清爸爸的模样。”这些信件,像一枝枝利箭,射在清定法师未泯的尘心上。看着情泪交织的家书,清定禁不住仰天长叹、泪流满面。蒋介石听说郑全山不当将军当和尚,气得直骂娘,责令跟郑全山关系密切的国民党大员们频频光顾慈云寺,力劝他还俗返回部队,继续为党国效劳。清定法师虽竭力回避,但看在旧日同事的情面上,不得不虚与周旋。澄一法师见状云:“清定,你如障缘未了,难成正果,不如早早离开山城这是非之地,到成都昭觉寺受戒去吧!”按佛教规矩,师徒不能同住一座十方丛林,于是清定法师间关千里,沿途隐姓埋名,躲过哨岗检查,远赴昭觉寺,入威凤堂,在昭觉寺第十四代方丈定慧大和尚座下受具足戒。3月,清定法师前往成都听能海上师讲《菩提道次第广论》,复听能海上师讲戒,对密法发生深信。5月,清定法师准备入近慈寺安居。外面新来的僧人到近慈寺挂单一般只能住七天,要继续住下来只有一个条件:七天之内必须要把戒本背下来,否则卷包裹走人。清定法师依规矩勇猛精进,于一周之内,心无旁骛,将厚厚的《比丘戒本》背了下来,终于获准于近慈寺学戒堂常住,并结夏安居。作为初出家僧人,这件事很难做到,大家都觉得十分稀有,因此当时传为美谈。1945年,清定法师随同能海上师到绵竹县云悟寺茅蓬闭关静修。期间,曾入定,现好境界。次年于莲溪寺结夏安居,入藏经楼阅竟《大般若经》六百卷,阅经过程中见到大光明。1948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临近崩溃,中国人民解放军已饮马长江,国内形势极为紧张。但清定法师经屈映光、赵朴初迎请,仍前往上海觉园寺,主持班禅纪念堂开光仪式,并组织成立上海金刚道场。当时清定法师所到之处,成千上万的居士信众集合,请法师灌顶加持。气象巍巍壮观,为当时上海报刊、电台的头条新闻!1949年初,上海金刚道场成立,清定法师应四众弟子之请担任住持,僧团实行佛世三月安居,每半月诵戒的制度。金刚道场家风注重戒律,学修并进,僧众每日均有定课,不作经忏法事,如法修行,感得信众清净供养。僧侣入街市及白衣家,莫敢不整饬威仪,尤重男女界限。由于依戒修行,显密圆融,清定法师皈依学法弟子逐渐增多。黄密道风,名驰远近,桃李争华,群星璀璨。
&&&&1955年5月,能海法师已预感到金刚道场将有厄运,故与清定法师在上海火车站分手时,有“难得再见”之语。两人依依惜别,无限惆怅!9月,肃反运动开始,一些对清定法师深为妒嫉的人“揭发”他有历史问题。他们将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投入金刚道场内荷花池中的枪支挖出,作为清定法师的罪证,公开举办“反革命罪证展览会”。于是,这位52岁的前国民党少将被立即逮捕,冠以反革命罪名,关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1957年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清定法师无期徒刑,金刚道场遂陷于半停顿状态,至1966年,被勒令解散,人员各奔东西。
&&&&1975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被特赦释放,回到故乡三门县高枧乡,在卫生院以行医为业。1980年初来到故乡附近的国清寺讲经说法。1984年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为清定法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撤销1957年原判。1985年底重返阔别了四十余载的昭觉寺,担任该寺方丈。1987年5月在昭觉寺举行了隆重的升座仪式,成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世、昭觉堂上第十七代祖师。就在清定上师于昭觉寺升座的那天,人们终于注意到大雄宝殿前的那棵老菩提树,如今已是劲虬龙钟,枝干庞然,原来那一块石碑,早已严严实实地包入树干之中。而旧殿重修,柱头早已落地,檐瓢也不翼而飞。由于印契了该寺古德道魁祖师之预偈:“树包碑,檐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清定上师回昭觉,悬空之柱头落地,檐瓢早已不翼而飞,菩提树飞速猛长,将石碑包得丝毫不现),故世人称清定法师为道魁祖师再来,因之法威顿长,横贯海外。出狱后,为使格鲁巴教法能在汉地灯灯相续,晚年的清定法师仍不遗余力地讲经开示,传法灌顶。他捐助希望工程、修公路、办医院、扶贫济困;他慷慨解囊修寺建塔、放生、印佛经佛像……清定法师自奉甚俭,每日一粥一饭,过午不食。所受供品,全部分送僧众。他记不清给过哪些人好处,他说出家人没有自己的财产,自己是大众的,大众即是自己。西藏扎西多吉活佛说:“清定上师不仅是汉地的高僧,也是我们西藏的高僧。”
&&&&日清定法师安详舍报示寂。清定法师以将军的高位,从大富大贵走向平凡,也走向非凡,在常人来看,其中必有一个痛苦的过程,他曾说过:“何苦之有?集众生之苦难于我一身,是我的菩提愿心,也是一种无上的快乐。”这是自觉觉他的一生,也是一个人从复杂走向纯然的过程。
灵异、奇闻精华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和他的高官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