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朝鲜战争电影,中国是不是中了美国的大阴谋

当年如此强大的美国为什么却在朝鲜战争中输于中国,当真美国不是中国对手吗?当年如此强大的美国为什么却在朝鲜战争中输于中国,当真美国不是中国对手吗?亚洲小黑脸百家号打仗也不是说的那么简单,谁强谁就一定赢,这个有点像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用5万架飞机和17艘航母攻击美军各个军港,美军才几千架飞机3艘航母,由于数量劣势节节败退,南太平洋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划为日本版图,这可以说完全是靠数量压制的,不是两国实力问题,而是美国有限兵力就那么点,当然朝鲜战争也是,美军一个连的部队进攻,我们用一个师的人数往上包围,美军再强大,围他俩月饿也饿死了。不同的是太平洋战争那是和日本的生死战,太平洋的资源够一个国家称霸世界用了,谁赢了谁就一步登天,反之谁输了谁就再也爬不起来了,美国必须用尽全力争取海上主动权。朝鲜战争不一样,那只是个局部战争,美国的目的已经达到,控制韩国就够了,再打下去美国也挺耗钱,觉得没必要,因为只要是战争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可以获利才打的,美国和中国死磕的话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只是不值得打,不是美国打不过中国。美国在朝鲜真正吃了大亏的只有第二次战役,因为被打了个出其不意。后期美军对志愿军是占上风的。看看现在的朝韩分界线,还是韩方多占了点便宜的。我们在朝鲜动用了五十多万志愿军,但只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过消灭美军一个团的记录,其余的时候基本上想全歼美军一个营都困难。反倒是被美军消灭了志愿军一个师。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提出了零敲牛皮糖战略,即每次战役,集中一个军的优势兵力,力争能全歼美军的一个营,然后积小胜为大胜。但实际上连这都做不到。美国当时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朝鲜只动用了其在亚洲军力的一部分,而中国已经是动用倾国之力了。客观的讲,当时美国对中国的安全和国家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中国呢,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不成丝毫的威胁。因此说美国不是中国对手实在是自欺欺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亚洲小黑脸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带你领略文化有趣视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0,837被浏览4,353,708分享邀请回答warstudy.com/history/cold_war/kwar_jap/011.xml[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10页[3]《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126页[4]《朝鲜战争(下)》,626页[5]参考了《作战理论入门(日)》第七篇第二章《在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作战》[6]《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由网友Light翻译,美S·L·A·Marshall准将编写的报告,来自网站:战争研究):“一般情况下,在山头的战斗中,当中共部队逼近后,自动武器对付敌人散兵几乎没有什么效果。中共士兵会利用岩石和突出的岩架做掩护,我方部队必须冒着身影在天空背景透光的危险才能对他们射击。但尽管如此,在许多例子中,白朗宁自动步枪有效的使用在是防御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敌人逼近并采取掩护后,手榴弹成为近接防御战斗中最有价值的武器。但是由于手榴弹的短缺,只能使用自动火力来对付近距离目标,不但没有效果,更进一步耗费了弹药。”[7] 反斜面是山地攻防战斗中背向敌方、面向我方的一侧山坡,敌方的直瞄火器完全无法对我方造成威胁。[8]见《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9]《朝鲜战争(下)》,280页[10] 参考毛主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中的“十大军事原则”[11]参考钮先钟先生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十七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链接[12]《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第二章[13]罗伯特·位什(美)修订.美国陆军士兵手册(5版本).张金度,覃爱东等译.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4页:美国军人行为准则[14]转[8][15]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纪事[M].解放军出版社,2000.42页:
日18时,彭德怀致电毛泽东:“伪军战斗力弱,易打难捉;美军较强,死多活少”。[16]徐焰.第一次较量[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页:“根据1951年的统计,在人民解放军中,文盲率高达67%,而小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者仅有16%。”[17]《第一次较量》,345页[18]见张正隆所著《枪杆子:1949》中的十六章第二节:三伏练兵[19]《第一次较量》,102页[20]见《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99页:“干部队伍,特别是团、营指挥干部变动很大……第38军原来的团级主官90%已经调动了工作,营以上干部调动达420人。第39军原来的团级主官只有3人留任原职,营级主官全部进行了调整,基层的干部、战士成分变化更大……”及《抗美援朝战争纪事》日纪事,128页:“中下层干部抽调太多,有虚胖现象。”[21]如诺曼底登陆前,美军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制订了登陆作战头90天的无所不包的后勤保障计划,结果实际作战中却反而限制了部队的行动,最后还是行事作风更像德国将军的巴顿一脚踢开了计划才打破了僵局,见马丁·万·克列威尔德(以色列)所著《战争与后勤——从拿破仑到巴顿的后勤史》,第七章《精于计算者的战争》[22]《科切尔金关于中国军队情况给苏军总参作战部长的报告(日)》,出自沈志华所著《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九州出版社,页)附录中的《俄国档案馆关于朝鲜战争的解密文件》
[23]齐德学所著《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战争》:“美军一个师装备各型无线通信机1400部,有线电话机1100部。志愿军一个军装备无线通信机只有69部,有线电话机375部,勉强只能指挥到营。”[24]林彪.关于高、中级指挥员“指挥要则”的指示(战役指挥问题) .一九四七年二月[25]林彪.在军事干部会议上的结论.一九四七年二月[26]见《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第二部中“防御的机制”一节[27]《朝鲜战争(下)》,417页[28] 凯瑟·波恩(美)修订.美国陆军军官手册(49版本).杨军,华留虎等译.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7页[29] 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纪事[M].解放军出版社,2000.22页:日四十军交中央军委报告[30]《苏联外交部关于朝鲜战争的背景报告(1966年)》,出自沈志华所著《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附录中的《俄国档案馆关于朝鲜战争的解密文件》,472页[31] 拓展阅读:简析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32] 《朝鲜战争(上)》,707页:发挥空降作用的游击队[33] 分别在《朝鲜战争(上)》第618、701页,《朝鲜战争(下)》第187、246、363、385页 [34]《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112页[35]《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190页[36]《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321页[37]《朝鲜战争(下)》,382页[38]《朝鲜战争(下)》,247页[39]《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8页[40]《第一次较量》,190页[4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202页[42]《抗美援朝战争纪事》,80页[43]《朝鲜战争(下)》,116页[44]《朝鲜战争(上)》,679页[45]《朝鲜战争(上)》,618页[46]《朝鲜战争(下)》,125页[47]《朝鲜战争(下)》,276页[48] [49]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三卷)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十九章中,有段事例可以看出志愿军躲避空中侦察的能力:“在一份文件记录的例子里,一个有3个师的中共军从鸭绿江以北的满洲的安东步行了286英里,抵达在北朝鲜作战的集结地域,其间只用了16至19天时间。其中一个师在盘环的山路上以平均每天18英里的速度,连续行程8天。每晚7时开始行军,次日凌晨3时结束,防空措施必须在5时30分结束,每个人、每件装备、每头牲畜必须伪装隐蔽起来,一旦上空出现飞机,那么每个人按规定必须就地卧倒,保持不动,任何人违反此规定,军官有权将他就地枪决。  
这些规定,特别是行军和宿营纪律可以说明为什么联合国军的空中侦察从未发现部署在北朝鲜的中共军队。在10月和11月份,30万中共军队进入阵地,除了直接接触之外,没有一人被联合国军司令部发现。当飞机在空中搜寻可能入朝的中共军队时,他们巧妙地伪装起来,躲在下面,空中观察人员没有发现他们,空中照相也没有显示出他们存在的迹象。”[50]《毛泽东关于停战谈判期间的军事部署致电(日)》:“必须下命令给的两个军和第快速进入指定地区,防止敌人趁机在元山登陆。我第38、和应准备抗击敌人可能在西海岸进行登陆。”[5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339页[52]《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326页[53]《第一次较量》,56页[54]参考了《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94页,网友横刀长啸整理的《林彪军事文选》[55]《朝鲜战争(上)》,612页[56]来自前辈@老兵尹吉先的博客[57]《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处于敌军压力之下的美军连队在夜间进行环形防御的时候,从未对敌军暴露的侧翼发动突然的反突击,甚至在局势完全有利于采取这项行动时也未能有所作为。这支连队会尽可能坚守阵地,如果全面压力变得难以承受,它将向中央或最强的侧翼收缩防线。……局部奇袭在心理上的价值几乎与主力奇袭一样重要。然而,没有记录证明我(美)军曾有系统地利用了这些战术手段。”[58]《朝鲜战争(上)》,642页[59]美军数据来自《朝鲜战争(下)》16页,志愿军数据来自《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107页[60]《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8页[6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10页[62]齐德学所著《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战争》[63]
《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对朝鲜战争步兵战斗与武器使用的评注(1950冬—1951年)》,及66军在日编写的,但被美军缴获的《云山战斗经验的基本总结》,来自《朝鲜战争(上)》642页[64]《朝鲜战争(下)》,230页[65]《第一次较量》,76页[66]《第一次较量》,114页[67]《第一次较量》,116页、213页[68]《朝鲜战争(上)》,617页[69]《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10页。而根据《海陆空天惯性世界》No.87《尊严的基石: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武器弹药的供应与消耗》一文的数据,志愿军的反坦克武器装备显得更少:“入朝之初,39军仅有火箭筒60具,50军仅有4具;39军没有反坦克火炮,50军有无后坐力炮4门,战防炮43门。第五次战役前,志愿军机动炮兵部队共有野炮69门,战防炮36门;志愿军各步兵部队 (包括20、26、27、39、40、63、64、65军, 不包括12、1 5、60、38、42军)共装备火箭筒393具,无后坐力炮29门,战防炮30门。”(此段非原文,但数据来源于该文章)[70]《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107页[71]《第一次较量》,72页[72]《第一次较量》,73页[73]《朝鲜战争(下)》,205页[74][75]《第一次较量》,79页[76]《第一次较量》,326页[77]《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197页[78]《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20页[79]《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80页[80]《抗美援朝战争纪事》,93页:日纪事[8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307页[82]《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19页[83]《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21页[84]《第一次较量》,42页[85]《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94页[86]《朝鲜战争(上)》,701页[87]《朝鲜战争(下)》,246页[88]《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223页;《朝鲜战争(下)》,171页 。不过当时联合国军将中朝兵力估计过高(第三次战役之前):“估计在朝鲜的共产党军队总兵力为443406人(含游击队、海岸警戒部队)。……除此之外,估计还有已经完成了参战准备的65万人正在中国东北待命,另有25万人的部队正在从中国各地向中国东北集中。”[89]《第一次较量》,77页[90]《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
268页;《第一次较量》,79页[91]《朝鲜战争(下)》,412页[92]《朝鲜战争(下)》,415页[93]《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555页(全文完)15K1,09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1K27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一位美国中将对朝鲜战争输赢的看法:中国很震惊!
  美国前退役将军迪拉堪贝宁中将,在他的后期《如何公正看代我们与他们》论述:&韩战结束了。我们在这次战争中,与我们的曾经的一个朋友展开了。而结局就是始终摆在那里。战争需要分出胜负与输赢的关系的。&面对很多人的无休止的争论,把我们说成是那场战争中的获胜者。这是错误的但是同时也是包含了正确因素。把中国说成最大的失败者,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同时也带有正确含义。
  如果按照最普通的数学恒等式来看,战略上我们与他们(中国军队)1:1可以抹掉;但在战术上他们1:0,我们是失利了。
  实际上是很简单的等式,但是谁都不愿意,或者没有办法,在我们刚刚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以后,去直接面对在亚州这个小岛上的失利局面。
  而可以说他最为悲惨的是:首先,在前期,他没有敢于直接出来应战,来维护他所建立的赤色世界的权威,面对我们的联军,他怯懦了,这给了欧洲前共产主义国家内部一个震撼。而在中期,他看到中国可能给他带来好处,因此秘密派遣了作战空军,以便在中国一旦获胜以后,可以有值得炫耀的价值。在后期,他希望中国把我们(联合国军)赶下海。实际上,这是企图叫中国与我们死拼,而铲除中国这个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国家。
  当时的中国常备军约400-500万人,其中25%来到这里(战场)。而中国如果要在那里与我们对决,也就是驱赶我们出韩国,就必须再调集他们国内剩余的至少50%的军队。也就是说,届时中国境内只剩下不足200万军队。毛是不可能答应的,他知道那时他们是一支极端落后的武装,一旦再失去数量的优势。那么他会如何?
  斯大林的最后还是没有达到目标。而他的早就安排好的苏方谈判专家团,也几乎没有派上用途。因为,我们只愿意与我们的真正对手交谈,而不是胆小鬼。
  所以,前苏联在那次作战(朝鲜战争)中,几乎什么也没有拿走,什么也没得到。早期的面子他失去了,中期的底盘落空了,后期的独霸朝鲜的美梦,破灭在毛的英明领导下。因此,后来的中苏恶交,就很明显说明了。
在朝鲜战争中得到片刻休息的士兵
朝鲜战争战场上的尘埃
更多关于 朝鲜 的热帖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不到两个月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疯狂的“圣诞攻势”,把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联合1赶出了三八线!
    为入朝作战一直处在焦虑之中的毛泽东高兴起来了,他手上拿着中朝军队全面向南推进的战报,在北京中南海沿着秋天的湖岸,当着1的面即兴与民主人士柳亚子唱和起来,赋词《浣溪沙》:
    颜齐王各命前
    多方矛盾廓无边
    而今一扫新纪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
    正和前线捷音联
    妙香山上战旗妍
    此时平壤已光复,北朝鲜已恢复战前所拥有的领土。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1在三八线两侧沿着三八线形成短暂的“对峙”的时候,金日成秘密地来到了北京与毛泽东会面了。战争的过程无疑使两位领袖十分满意。战争前期的那种危机现在似乎已经不存在。他们有充分理由分享联合1狼狈南逃所带来的愉快。
    毛泽东对金日成说:“原先我一直担心两个问题,一是志愿军过江后能不能在朝鲜站住脚,经过第一次战役,这个问题解决了,二是靠现有装备,能不能和装备现代化的美军交战,交战后能不能取胜,现在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事实证明,我们不仅可以与美军交战,而且能战而胜之,看来原来的担心也不必要了。”
    两位领袖讨论了战争如何往下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局势、亚洲局势的大问题。
    毛泽东吸着香烟对金日成说:“既然美国人敢于诉诸武力,那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要奉陪到底,打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胜利了,但还不够,还要接着打。你敢越过三八线北进,那我为什么不能越过三八线南进?”
    金日成的回答是:“对,要乘胜南进!”
    但美国却不想打了。此时由于杜鲁门所在的民主党在美国国会选举中失败,他的政治生涯面临最艰难的时刻,民主党的对手共和党人抓住美国政府的一切失误来攻击杜鲁门,而朝鲜战争的局势正是企图把杜鲁门赶下台的那些政客们最喜欢的话题,杜鲁门急于要在朝鲜问题上有所作为。从战后很久才公开的资料中可分析,当时,杜鲁门和艾奇逊都在寻求一种既能保存美国人的面子,又能停止战争的体面的停火办法,有一个现实的理由是,联合1即使撤退,也不过是撤退到战争前的三八线,而中1队无非是把战线恢复到战争爆发前南北朝鲜分割的状态,停火对双方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现实。虽然这个现实对于美国方面来讲是1的,但至少在当时,这个现实在美国不会有强烈的反对。在随后召开的1委员会会议上,美国要员们讨论了许久,最后的结论是:除非联合1在朝鲜由于军事原因被驱逐,否则决不自动撤军。同时认为,最大的危险在欧洲,美国最好不要卷入亚洲的一场持久战争,原则是:(1)把战争限制在朝鲜;(2)保持对空海力量的限制;(3)不向朝鲜增派军队,保持三八线战线的稳定,达成停火协定,恢复三八线战前的状态。
    居功自傲的麦克阿瑟却从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他从一开始就准备把朝鲜战争扩大化,期望朝鲜战争能够最终演变成一场至少席卷亚洲的大规模战争,从而达到他“彻底消灭亚洲的0势力”的目的。他不但坚决反对停火,竟擅自与台湾的蒋介石再次具体讨论了台湾抽调军队参与朝鲜战争计划。蒋介石愿意出兵50万前往朝鲜,麦克阿瑟则准备轰炸中国东北地区,掩护派往朝鲜的1军队在中朝边境登陆,把战争引向中国国内。他的设想和计划,超越了权限,违反了杜鲁门把朝鲜战争局限在朝鲜半岛的决定。当杜鲁门闻知此事勃然大怒,他认为这是对总统和军事最高统帅的公然违抗,是对美国宪法赋予总统权威的挑战和蔑视。不久,在麦克阿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杜鲁门公开宣布撤销了其“联合1总司令”、“驻远东美军最高司令长官”的职务。这似乎表明麦克阿瑟成了轰炸中国境内城市导致中国出兵的替罪羊。
    种种迹象表明,如果当时中国方面同意停火,战争也许就结束了。
    就中1队是否在朝鲜停战,1按毛泽东的宗旨强硬地开列了三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必须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美国侵略者必须撤出台湾;
    (3)一切外1队撤出朝鲜。
  1特别强调:“朝鲜问题和亚洲重要问题的和平解决,离开这几点是不可能的。”更让美国人惊慌的是1指出:“将永远抹去三八线这一政治地理界线”,只要中1队愿意,可以一直战斗到底把美军和联合1赶下日本海!
    到这时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中国0人在朝鲜参战,根本问题并非是一个新生的政权感到了来自边境的威胁,而是在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的确立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和整个亚洲局势的稳定。
    杜鲁门面对中国0人如此空前的强硬态度,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气急败坏地说:“如果0越过三八线,美国有可能使用原子弹!”当时,原子弹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杀伤武器,许多人认为是美国政府手中可以解决一切难题的王牌。
    尽管几小时后白宫新闻办公室就发布了一份“澄清声明”,解释杜鲁门“并不是说决定要使用原子弹”,但是美国记者已经把这番话飞快地传遍了全世界,并且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大哗――人们普遍认为杜鲁门的话意味着,性格本来难以捉摸的麦克阿瑟已经领受了杜鲁门的授权,可以随心所欲使用原子弹了。
    全世界都注视着中国。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时笑了。他对当时还在北京的金日成说:“这是一种恫吓,一种1裸的核讹诈,不要说苏联已经掌握了1,就是像对日本一样,也在朝鲜投原子弹,那杜鲁门也没有义务事先通知对方,让对方做做准备呀!说来说去,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威胁和恐吓。”
    作为具有独特性格的政治家,毛泽东始终相信一个哲学观点,他用这个观点解释一切事物,那就是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他从来不相信某种由人发明的物质力量战胜人本身,具体到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因素,他始终不认为武器的优劣是第一位的东西。杜鲁门关于使用原子弹的威胁对毛泽东来说只不过是一种言论罢了。
    真正感到惊慌的是欧洲。杜鲁门的讲话刚一结束,许多欧洲驻联合国的大使把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奥斯汀围住,荷兰大使含着眼泪问奥斯汀是否有机会避免战争的扩大。从朝鲜战争一开始,欧洲的态度就一直处在十分暧昧之中,很多国家甚至站在反对战争的立场上。反对的原因并不是对0中国的偏袒,而是欧洲认为,东西方存在的巨大意识形态分歧所带来的军事威胁的重点是苏联大量集结兵力的欧洲方向。“共产主义的威胁的火药桶”是在与苏联接壤的欧洲边境。而现在,美国正在“一个不可思议的时间和可能出现最困难的战略条件下,把他们拖入亚洲战争的深潭”。这个观点英国政府表现得十分激烈。杜鲁门关于使用原子弹的言论在英国议会引起轩然大波,大约100多名工党议员在一封交给首相艾德礼的信上签名,坚决反对“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原子弹”。反对者中间包括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二战中曾与美国人生死与共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丘吉尔认为,战争如果在亚洲扩大,无疑会严重削弱欧洲的防御力量,严重地威胁英国的安全。艾德礼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因为议员们要求就英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立场对首相本人进行信任表决,只要表决艾德礼肯定要倒台。当艾德礼宣布要亲自到美国当面与杜鲁门总统交换意见时,辩论中的议员们向首相发出欢呼之声。
    为期三天的英美首脑会谈,没能解决两个盟友之间关于朝鲜问题的分歧。艾德礼认为,联合国除了通过谈判撤出朝鲜外没有其他出路,甚至认为可以把联合国中中国的席位给予北京,因为“我们不能被对方弄得难以自拔,而使西方陷入容易遭到进攻的境地”。而杜鲁门认为,停火是可以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放弃南朝鲜和台湾或者让北京取得联合国席位。如果中国不接受停火,美国就准备打下去,“进行各种军事政治和经济的骚扰,包括在中国境内煽动游击战”。
    艾德礼美国之行不欢而归,但他得到了杜鲁门不使用原子弹的承诺。
    当时感到惊慌的不只是欧洲,在国际政治立场上以中立派居多的亚非国家也惶恐起来了。他们基于自身安全的忧虑,在联合国大会上产生了一个“13国提案”,其中心内容是“提倡和平”。这些亚非国家既希望战争的结束,又不想得罪美国,于是提案特别提到“先停火,再谈判”,并且对此有一个说明――“如果中国宣布不越过三八线的话,则将得到这些国家的欢迎和道义上的支持”。
    无论“13国提案”的动机多么善良,但客观上是在给美国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它正是美国人此刻急需的东西。提案的要害是“先停后谈”,它令毛泽东不由想到当年美国人马歇尔在中国的“调停”,也是先宣布“停战”,然后背地里帮助蒋介石运送兵力,补充武器,这个亏0人是吃过的。
    1召见印度大使,提出了四个尖锐问题:为什么13国不反对美国对朝鲜、对中国的侵略?为什么13国不宣布从朝鲜撤出一切外1队?为什么13国中还有一个联合1中的一员菲律宾?为什么美军打过三八线的时候13国不讲话?
    换句话说,当联合1不顾一切地越过三八线,并向北朝鲜重兵大举推进的时候,13国怎么一句话都没有说过,而当中1队具有了越过三八线的可能时,他们却提出一个“停火”的提案?
  中国方面的回答,仍是1那强硬的三条。
    这三条显然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
    1950年除夕――即12月31日17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全线出击越过三八线,以凌厉的攻势于日占领汉城,又一次以光辉的战绩震惊全世界!
    朝鲜战争是一场死伤惨烈空前残酷的战争,交战双方在经过几番较量之后终于坐在了谈判桌边。
    最早提出停战谈判的是美国。
    据战后解密的资料透露,从战争开始到停战谈判前夕,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除了10万名美国青年的生命之外,耗费的金钱已达100亿美元之多。这比美国在二战第一年的耗费多一倍以上,以致使1951年美1费开支增加到600亿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每一个美国人平均需要负担300多美元。战争中美军每月平均消耗的物资达85万吨,这相当于美国援助北约一年半的物资总量。美国在朝鲜集中了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1/2,总兵力从战争开始时的42万人已增加到70万人,尽管这样,依旧感到与中1队作战中兵力不足,这一切,对战略重点在欧洲的美国绝对是一种战略上的本末倒置。美国的战略预备队,只剩下在日本的两个师、南朝鲜的3个师以及远在美国本土的6个师了,向朝鲜战场再派军队已不可能,而英、法等国均已明确表示,不再向朝鲜派一兵一卒。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认为,“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1有胜利的希望”。因此,杜鲁门有理由认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束战争,将美国从朝鲜战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谈判地点选在三八线上的开城。
    正式谈判日期:从1951年10月开始。
    在谈判开始时双方的兵力是:中朝方面,总兵力为111万,其中中1队77万,北朝鲜军队34万,以美国为首的“联合1”总兵力为69万,双方兵力对比为1.6:1,中朝方面占绝对优势;技术装备上,联合1拥有各种火炮3560余门,坦克1130余辆,飞机1670架,舰艇270艘,中朝方面只有少量的坦克和飞机,火炮数量与质量与联合国相差甚远,“联合1”在武器装备上占绝对优势。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
    在这两年中,交战双方在停战谈判的会场上,上演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最艰难、最寓戏剧性、最明争暗斗的心理较量。停战协议每一条款的达成,甚至每一个字眼的争论,都会带来整个世界瞬时的绝望和希望。
    趁朝鲜战争绝处逢生的蒋介石可不希望朝鲜战争结束,他对美国杜鲁门政府不让他入朝参战恨之入骨。当日亲蒋的美国共和党人、前美国驻欧洲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总统,他立即对美联社记者发表谈话,向艾森豪威尔建议“结束朝鲜战争的根本步骤在于1大陆”。他处心积虑地希望美国在台海开辟直接打击0的第二战场,使其重回大陆。艾森豪威尔虽因向选民承诺尽快结束朝鲜战争而当选,但作为军人,他很不甘心美军在朝鲜战场的败北,在蒋介石对美联社发表谈话的第二天即宣布:解除杜鲁门制定的台湾“中立化”的限制,台湾军队可以对大陆采取“自由行动”,接着提升兰钦为“驻台大使”,美台双方“邦交”关系全面恢复。接着2月6日美国政府又宣布:停止美1舰在台湾海峡的中立巡逻。美第7舰队司令扬言:台湾军队如果1大陆不必事前和美国商量,第7舰队不会妨碍1行动。6月2日,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雷德福在就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之前访问台湾与蒋介石会谈,讨论台美军事合作与联合指挥等问题。6月15日,美国援台第一批F―84型喷气式战斗机运抵台湾交付台湾空军。7月15日,1方与美军顾问团协商大陆沿海岛屿的防卫问题,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认为,为了保卫大陆沿海岛屿的安全,台湾应该采取包括对大陆沿海进行海空巡视侦察在内的必要军事行动。7月17日――在《朝鲜停战协议》签字前10天,蒋介石配合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出动1军队两万余人,动用伞兵和大批登陆舰只偷袭地处台湾海峡中部战略要地的福建东山岛。经两天激战,守岛人民解放军部队粉碎了蒋介石自逃到台湾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挫败了美蒋在台海开辟第二战场的阴谋。毛泽东高度评价此役,致电福建前线部队,称赞这是“全国人民的胜利”。
    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正式签字的时间是日上午10时。
    事后,当年支持毛泽东力主出兵参战临危受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深情地说:“在经过三年的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中国抗美援朝:杜鲁门气急败坏要扔原子弹”怎么看? ---说两句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纪录片朝鲜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