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青岛租房落户条件有什么限制条件吗?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消息】租房即可落户:青岛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 取消购房等条件
  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青岛发布”发文称,青岛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消息】租房即可落户:青岛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 取消购房等条...》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外地人落户青岛需要什么条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租房即可落户:青岛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 取消购房等条件
[摘要]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青岛发布”发文称,青岛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澎湃新闻记者 刘畅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青岛发布”发文——青岛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青岛发布表示,日前,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青岛将统筹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土地、财政等相关领域制度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到2020年,全市实现106.5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其中,非户籍转移人口90.5万人,本市就地转移人口16万人),46.4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完全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4%和64%以上。青岛政府表示,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青岛将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完善大中专院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市、区(市)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管理制度,方便各类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畅通迁移通道,实现具备基本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根据《意见》,为加快外来人口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人口市民化和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市民化步伐,青岛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分类分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有序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强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人口承载能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等地上附着物的农民,区(市)政府可给予合理补偿或发放等额“房票”,在辖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抵作购房款。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青岛此次在农业人口市民化政策上给予了鼓励和刺激,将加快部分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对于城镇化率的提高等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青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同时,对房地产市场交易也有积极租用,尤其是新市民的导入,带来较大规模的需求,对一部分布局青岛的放起来说,有利于销售业绩增长。严跃进表示,具体看,一、把租赁纳入到落户条件范围中,其他城市或跟进效仿,进而有助于租赁人群的市民化进程。二、“分类分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的改造”中对“城边村”的提法,或带来此类区域集体建设用地的加快开发,作为山东流动人口较大的城市,青岛租赁市场用地或将与城边村用地开发挂钩。第三、房票政策积极落实。从此次政策来看,对于农村市场放弃宅基地等做法,在补偿方面提到了房票的做法,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又能积极引导新市民到城市中积极购房,利好市场交易活跃。此外,青岛还将进一步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建成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城融合,打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要平台。同时,以建制镇为基础,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规划,到2020年,把35个建制镇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社会事业进步的特色小城镇。大力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5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产生活融合的特色小镇,其中省、市级特色小镇20个左右,区(市)级特色小镇30个左右。青岛《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4%以上,建成50个特色小镇青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日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青岛将统筹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土地、财政等相关领域制度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到2020年,全市实现106.5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其中,非户籍转移人口90.5万人,本市就地转移人口16万人),46.4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完全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4%和64%以上。根据《意见》,青岛将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农业转移人口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稳步推进教育、就业服务、养老、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加快外来人口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人口市民化和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市民化步伐,青岛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分类分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有序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强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人口承载能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等地上附着物的农民,区(市)政府可给予合理补偿或发放等额“房票”,在辖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抵作购房款。青岛还将进一步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建成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城融合,打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要平台。同时,以建制镇为基础,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规划,到2020年,把35个建制镇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社会事业进步的特色小城镇。大力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5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产生活融合的特色小镇,其中省、市级特色小镇20个左右,区(市)级特色小镇30个左右。青岛《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解读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 2020年建成50个特色小镇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精心打造特色的小镇,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未来三年,青岛将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加快推进城镇化。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力吸引外来人口是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环节,青岛将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入手,加快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同时,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力争全部完成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完善大中专院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市、区(市)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管理制度,方便各类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畅通迁移通道,实现具备基本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在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培训6000人次以上。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允许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扩大参保覆盖面。在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上,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坚持“以人定地、地随人走”原则,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农民进城购买住房,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税收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区(市)对购房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将分类推进。统筹考虑所在区位、集体经济实力、土地利用情况、资金平衡能力、村民改造意愿等因素,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同时,有序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集体资产管理与社会事务管理相分离。到2020年,全部完成城中村和城边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2020年建成50个特色小镇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主承载地,青岛将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助力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建成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城融合,打造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平台。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型城市培育为契机,对平度实施全方位扶持,到2020年把平度培育成为人口5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建设生态莱西,发展商贸服务、休闲体育和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带动莱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推动泊里新生小城市和李哥庄、姜山等重点示范镇建设,开展新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到2020年,把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建设成人口超过1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城市功能基本完善、产业和人口吸纳能力强、就近就地城镇化成效显著的小城市,争取国家镇改市试点。以建制镇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和空间布局等因素,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规划,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完善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生活居住功能。到2020年,把35个建制镇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社会事业进步的特色小城镇。打破行政区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围绕主导或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培育特色优势,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为基础,大力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5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产生活融合的特色小镇,其中省、市级特色小镇20个左右,区(市)级特色小镇30个左右。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人口的增加也对城市承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岛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网络、市政管网、医疗配套等领域全面升级。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地铁、轻轨等新型公交体系建设和公交专用道建设,将公交向村镇延伸,提高公交通达率。推进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同步实施。2020年前,全市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高架路、轻轨、快速路和主干路网体系,实现与市域公路系统有机衔接。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实施既有路面城市电网、通信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稳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力争新建地下综合管廊60公里以上。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和工业余热供暖,新建住宅全部实现供热分户计量,既有住宅逐步实施节能改造。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新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每个街道或按每3万—10万服务人口范围规划设置1所政府举办为主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青岛红岛经济区等新城区和平度、莱西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满足辖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hawlu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买车容易选车不易 怎么买最划算?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青岛落户限制即将放开,这几类人将受益
青岛要开放落户政策啦,新政年底就发布!
8月30日,青岛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孙杰做客“网络在线问政”栏目时表示,青岛正积极规划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准入条件,拓展落户渠道,新的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实施。
孙杰原话是这么说的:“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青政发〔2014〕38号),我市现行户籍政策有效期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根据上级要求,我市正积极谋划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探索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下步,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将结合国家、省新的户籍制度改革精神、青岛发展实际及城市定位,进一步放宽户籍准入条件,拓展落户渠道,新的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实施……”
这段话有以下几个亮点
青岛现行户籍政策12月31日到期,年底将发布新政策;
新政策将进一步放宽户籍准入条件,拓展落户渠道;
放开落户政策是从中央到省级再到地方(青岛)的发展需求。
也就是说,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城市发展角度考虑,青岛放开户籍是势在必行,而且年底就会出台具体政策。
户籍开放是趋势
户籍开放程度,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城市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加速,各城市已正逐步放开户口制约。
作为二线城市的青岛,目前城市常住人口为920.4万人,城镇化率为71.53%(青岛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数据),而青岛十三五规划是:“到2020年,青岛城镇化率达到75%,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左右。”
如何在4年时间让青岛常住人口增加近80万?光靠现有存量人口和新增人口恐怕难以实现。
据统计,青岛2016年人口同比增加10.7万人,这其中包括新生儿、积分落户、购房落户、农业人口转移等各类情况。
据已经公布的《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显示,“到2020年,基本完成六区四市建成区范围内的164个城中村改造,实现32.3万城中村居民市民化。”也就是说,青岛农业人口转移仅能新增32.3万左右人次。
另据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汇总出生人口数据,月份,青岛全市户籍人口出生11.84万人,其中包含二孩出生6.44万人。如果人口按照此类速度增长,青岛新增人口数在2020年也难达目标。
从城镇化角度来看,青岛放开户籍政策势在必行。
城市发展的人才因素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特别是人才。孙杰谈及青岛开放户籍政策时提到了根据“青岛发展实际及城市定位”。当前青岛的城市定位是要构筑一个“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创新”和“国际化”是最需要“智力”的支持,也即人才的支撑。
从目前其他城市“人才改革”来看,高校毕业生落户条件已经逐步放开,甚至有些城市已经放开了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比如郑州、西安、长沙等。
除了直接落户,其他城市还推行了高校毕业生的集体户制度,比如武汉、济南。
青岛下步对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非常值得期待,但可以肯定的是,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肯定会逐步放开。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市公安户政处处长曾勇在4月12日做客“网络在线问政”时曾表示,“我市社区集体户管理办法正在研究制定”,所以,青岛高校毕业生入集体户机制或许将会推行。
中心城区限制或将逐步放开
据国务院发函批复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10万人以内。”
而当前青岛主城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常住人口为265.28万人,加上城阳、黄岛、高新区,也才497.07万人次。
随着“三湾三城”大格局发展,青岛肯定会逐步放松对中心城区的落户限制,特别是市内三区的落户条件或将进一步放松,从而打造一个崛起的湾区都市——真正的“大青岛”。
据掌上青岛/青网 杨莉
编辑:搁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落户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