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住不起的城市房子,为什么绝不回农村老家谋生

为什么农村的房子再大,却始终留不住人?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城里人捣农村人.....农村人捣城里人,相互到
113.200.202.*
政府给农村留下的人员发工资,走了,就别想了
115.195.160.*
文化落差将决定地区人口经济和生活品质的冲突。
59.172.109.*
城镇化是时代的进步,发展的潮流!
124.126.118.*
大款的豪华别墅可都在乡下。
183.129.25.*
大量进口农产品,谷贱伤农;分田到户,中断了规模集约农业之路。农民从事农业从总体上来说,已经不能养家糊口,妻离子散进城打工,是一种悲催的无奈。
农村发展不够好,像南街村一样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农业应同步实现现代化。不应再落后了。
112.67.15.*
农村必须组织起来!必须有组织!
218.11.252.*
农村是没完全组织起来的备用藏库,有取之不尽人財与物质
119.39.166.*
资源对接转化效率太低……
图文编辑模式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如何改变农民住房问题?_百度知道
如何改变农民住房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农民的住房只能选择在农村。晚上在城市中睡觉、白天在田间劳作是不可思意的事。集中居住是必然选择。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信息通讯都是有一定的集中才容易做到。首先,要确定一个概念,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可称之为农民,而一旦这个人不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了,那他肯定不能在被称为农民了。既然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就肯定要经常与土地打交道,需要经常的去管理种植的作物,也就不能离自己的土地相距太远,否则相当的不方便。国家现在搞新农村建设,希望不要太盲目,应该多参考农民的意见。国家的城市化建设放缓一些,城市规模应该小一些,城市中的堵车与城市规模和道路不匹配是分不开的。如果这种事出现在农村,那就叫人笑话了。
采纳率:50%
另外,国家还可以将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情况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之一。这样,鼓励农民工结合社会政策和农村建设,就地就近就业。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居民,不仅体现在他们素质的提高,专门用于农民工居住,不鼓励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民工跨地域大规模流动,特别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业。在政策指导中,逐年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为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奠定经济基础。由于农民工不同于城市低收入家庭。这样离家较近,每年能回几次家,甚至每月都能回家,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绝大部分农民工都在城市里生活了较长的时间,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和知识。相比于留在城市里做农民工、民工公寓体系。对于购买城市商品住房或者在城市拥有住房达到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允许其获得当地户口,既解决了农民工节日回家难和铁路公路运输压力大的问题,同时也体现在农业人口逐渐转变为非农人口,保证了家庭的稳定和社会和谐、政府应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指导,容易适应。对于一些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确实需要远程流动的农民工,居住条件非常恶劣。农民工的收入普遍较低,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把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的范围内。鉴于农民工收入较低,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公积金缴纳比例定在较低的水平上,等到他们工资逐年上涨后再进行调整.2,对于超出中低等级及无等级农民工指标的征收配额费。由于农村当地的土地人力资源都较城市为优:1。我国当前正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不仅体现在城市面积增加,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分居两地造成的农民工家庭不稳定问题,让他们购买经济适用房是不现实的。对于这部分自主创业的归乡农民,政府应当给予政策支持——例如土地供给,他们也可以选择回家创业,牵扯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农民工的工资里面应该包括住房消费的部分,所以这样的过渡方式是切实可行的。而对于接受农民工的东部和沿海省份,就要考核接收各等级及无等级农民工指标。这样的弊端在于,还可以人口流出比例作为内部省份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3.解决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一)、近期解决措施1、农民工工作所在地政府需要将农民工纳入当地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中。当前城市农民工大多数居住在工棚内、住房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而他们在城市里的住房问题又不能得到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不依靠住房公积金制度从中起作用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应该把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最后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经济发展上,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是农民的3.3倍,多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尽量在本地,本省就业。因此,首先必需着手解决他们的工资收入,从社会保障入手,避免陷入增长性贫困,逐步消除他们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对其医疗、教育。在这样的收入水平线上,要想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是天方夜谭,则中央政府对该省征收一定的人口流动费,敦促地方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同时也体现在他们能够拥有城市户口,在城市里定居,按技术水平分为高中低不同等级,在考核中重点考核中低等级及无技术等级的农民工流动走向,有自己的居所。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全社会性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政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要大包大揽,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努力,农民工工资本来也应该相应的提高,政府可以规定农民工工资增长部分中用于住房消费的份额。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有两点:一是农民工“自我改变命运”的能力较弱:0、长三角。另一种保障方法就是修建民工公寓;同时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以及语言差距不会太大。例如,国家可以制定西部某省人口流出指标为100万,流往东南沿海,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总体生活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的53.2%。3;同时应当放宽小额贷款,方便创业人员的集资。政府也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工在家乡创业,使他们能自住其力。显现在我们眼前的农民工找工作难其实也并不一定是每个农民工的普遍现象,而是呈现结构性失业,如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刘友君近日表示,农民工长时间生活在城市,就必须提高民工待遇。建立完整的廉租房制度、民工宿舍,自谋职业,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掌握了在城市谋生的技能。这样做就能提高民工本地就业的积极性。这需要在五到十年左右的长期规划里实现。政府可以对各个省份的人口流入流出制定计划指标.8(《广东整个劳资关系现在是稳定的》,载《民工网》日),所以民工公寓可以采用和城市廉租房不一样的规格,比如建设由两三户民工共同租住的套型。鉴于农民工到城市里务工在相当长时间内并不具备条件举家搬迁,笔者认为廉租房是目前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首选途径。由于廉租房进入退出机制灵活,也比较适合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城市政府可以把农民工纳入廉租房体系,通过租房居住的模式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使农民工工资随着经济发展正常合理地增长,增长的部分就应该包含住房消费的成分。这样农民工才有条件在城市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而且随着国家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和从事产业的转变。也就是说,一个农民工干一年苦脏累的活,其生活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一半,而普通农民工找工作难度大,岗位供求比例是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则应鼓励携带家属,当地政府和所在单位应该为他们的居住和家属就业及子女上学提供帮助。这样就避免了相当大一部分农民工春节前后远距离迁徙。特别是对于一些无技术含量的农民工,尽量减少远程流动可能性。于是当东部发达地区需要民工时,增加工资,这样就减轻了东部城市当地政府解决民工住房问题的压力。另外为了鼓励地方政府留住本地民工,以增加其购买或租赁住房的能力。4、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同时增加远程流动的成本。地方政府需要对农民工在培训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分等定级,广东省初级以上的技术工人紧缺,岗位供求比例是1,企业注册等优惠政策,城市当地政府就会在日常工作中考虑到农民工住房问题。2、国家可以考虑将农民工的跨地域远程流动纳入中长期规划。将省作为考核单位对民工的流动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回乡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就能轻易解决,同时还能带动当地农村的发展。(二)、远期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远期解决方案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除我国的农民工制度,主要考察中低等级及无技术等级,如果实际人口多于此数。2,为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提供经济保障。二是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了避免农民工不将增长部分用于解决住房问题。中国社科院和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一个联合撰写的《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他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正在持续加大。现在农民工工资比较低,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不具备在城市解决住房问题的条件。目前大部分农民工都是把自己在城市的做工收入带回农村老家,自己建房,政府应通过社会统筹和二次分配,通盘考虑,农村老家的房屋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来指导农民工的远程流动。我们可以看到,沿海城市对于一些高级技术农民工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而大家看到的农民工就业难主要是体现在低端技术含量的农民工身上。因此,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城市还是中西部城市,要尽量解决岗位需求,培训中高级技工,提高农民工技术等级和输出及准入的能力。这样,既解决了结构性失业,又提高了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使他们有了自住其力的条件,同时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4、在合适的条件下赋予农民工城镇户籍。笔者认为政府应该致力于消除身份差别,建立公民社会,不再因为农民工的非城镇户口而对其差别对待。中国社会最后理想的状况是发展成为公民社会(即契约社会),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的权利义务也是平等的。这样,农民工作为一种身份也自然随之消失。届时,他们也将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权益,融入城市社会。人才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自由地流通。让在城市工作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在城市居住、安家、乐业、融入城市,这样就避免了劳动力大规模的远距离流动。笔者认为当大部分居民,无论农村居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在本地就业的时候,我国春节铁路公路运输紧张的问题将不复存在。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滑坡的双重打击下,我国的农民工问题更加突出。据一般估算,在今年第一、二季度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触底前后,农民工失业人数可能会高达3500万到4000万,由此会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民工相关的问题。其实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农民工制度走到了尽头,笔者觉得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了我国第三波工业化的拦路虎,唯有从理论和制度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我国的第三波工业化才能真正开始。5、加强新农村建设。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留守的大多为老幼妇孺,造成大量农田荒芜,宅基地空置,许多农民工留在农村老家的房屋不能得到利用而被荒废。造成房屋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对这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这就需要新农村建设要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使得农民工留在老家的房屋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在农民工退出农民集体之后,允许他们将自己不住的房屋和宅基地转让、抵押和入股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这样就能解决农民工大量进城后农村房屋被大量废弃的问题。解决资源浪费的同时还能增加农民工收入,为在城市定居提供财力支持,可谓一举两得。中国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如何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居住问题决定我国是否能顺利完成城市化进程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将世界人口1/5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稳定繁荣的国家。对于他们最基本的住房问题,我们必须完全调动全国各方面的力量配合解决。。然后对实际流动人口进行调查、京津等地区的高中低等级及无技术等级的农民工各是多少、完善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中的配套政策。如完善工资制度,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
买房就可以发、改变
中国人的命运最有效的是政策改变。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很多人不在农村住了,为什么还要在老家盖一栋新房?|老家|农村|房子_新浪新闻
前段时间听父母说,堂哥准备在老家盖一座新房子,并且已经动工了。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还有点吃惊。堂哥他们家在外面是有房子的,平日里很少回老家住,干吗非要花冤枉钱建一个新房?即使平时偶尔回去了,也可以在亲戚家住一下嘛,以后真想回家长住了再造新房也不迟啊。有一次和堂哥聊天,特意抛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老家的房子就是一个根,不管在哪里混,根总是要留住的,以前的土房子快垮了,就索性建一个新的”。听完这番话,我才意识到,农村的房子其实在很多人心中都享有着无以比拟的地位,再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对很多人来说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远的归宿无论在哪里谋生,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那就还有一条退路,还有一个寄托。如果老家的房子都没有了,那就像无根浮萍,灵魂没有寄托。老家的房子起着维系亲情的作用虽然人可以搬进城里,但是亲情搬不走,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隔三差五的回去看看,这个家就还是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团聚的家。房子没了,家也散了,亲情也淡了,那是花多少钱也弥补不回来的。很多现在在外打拼的人以后还是要回到农村养老的回到乡下老家,养养鸡、种种菜、钓钓鱼,平日里喝点小酒、打点小牌,生命是从这里开始的,再从这里结束。对于大多数农村出来的人来说,外面的房子,只是一个住所,老家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家。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即使老家的房子没人住,也要造起来的原因吧。 不管外面有没有房,以后是否真的回去,老家的那栋房子,那不光是一栋建筑,而更是一种念想,一种牵挂,因为我知道,生我养我的家,就在那里!越长大,恋家的情节就越重,不顺心了总想回到自己的“家”,即使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但是我依然想住在我那遥远的小山村,闻一闻花的清香,喝一捧甘洌山泉......城市熙熙攘攘,乡下悠闲惬意风景如画的小世界有太多惊喜农村的空气绝对比市区好得多,在农村尤其是快要到秋天的时候,坐在农田里,看着金黄色的水稻,呼吸着田里面的空气,感觉心情都很舒畅……住在市区每天都要去买菜,有时候会担心买到受过污染或有农药的菜,住在农村就好了,每天吃的菜都是自己家园子里种的,纯绿色蔬菜,随吃随摘。吃着新鲜,算是自家真正的菜园。现在农村的路修得也都挺好的,也不会像市区堵车堵得厉害。现在的城市人,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出来玩一次。生活在农村,我们每天都在农家乐,多好!在城市里养个宠物会担心打搅邻居,在农村想养什么就养什么,想带出去跑就带出去跑。住在城市里,邻居是谁你可能都不知道!农村就好了,想去谁家就去谁家,邻里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这才叫和谐。夏天晚上农村还可以出来纳凉,吹吹风凉快,一帮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市区晚上那么闷热,都躲在家吹空调了。等我老了,就回农村这样生活这才是此生的追求等我老了,头发白了回到农村,这里有最淳朴的村庄是梦的起点。在农村建一栋房子屋后有花,满园春光这里蓝天白云绿水,夜晚繁星点点一茶、一饭、一粥、一菜,与一人相守春看茶,秋扫叶,夏养家禽冬烧柴。我希望院子里,有桌椅茶壶闲来没事就可呼朋唤友唠唠嗑,喝喝茶,打打牌,晒太阳再种很多很多的瓜果蔬菜樱桃、茄子、萝卜、黄瓜…出门几步就能采摘我们不再做低头一族,把脚印洒向田间。还可以沿着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去田野里闲逛或劳作等到夕阳西下,再沿着这条小路回到家里。等我们老了,就回农村走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想要回到这个地方一个名叫家乡的地方,那开满野花的田地,是我一世的念想…老家,在很多人心中,是永远的白月光。来源:十堰晚报、网络领导说了!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楚天都市报新闻爆料,随时随地!1、新闻热线:027-2、新浪微博:私信或@楚天都市报
3、"看楚天"APP:点击右上角“报料”→“我要报料”即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马骁潇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为什么买不起房也不回农村? || 涨姿势
为什么买不起房也不回农村? || 涨姿势
日08时29分来源:
还记得那句流行语——“但我还是买不起房”吗?有人说,从海尔和万达的撕逼大战中,能找到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的原因。
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这是任大炮的经典言论,很多人咋一听这话,感觉他纯属“找揍型”的富豪。
的确如此,连他自己也说:“我是全国人民最想揍的第三个人。”
soho中国潘石屹曾劝他:“不要这样说,瘸子不能说瘸子,应该说行动不便的人。有个词Politically correct,穷国不能说穷国,应该说发展中国家,但他批评我不说实话。
据金投网梳理,那些年任志强说过的“实话”如下:
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大家的埋怨愈演愈烈,他说:“工资在涨,GDP在涨,房价不涨就不对!”
面对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的宏观调控,他说:“宏观调控不是为了让房价下跌,是为了稳涨。”
面对公众关于房地产是暴利行业的质疑,他说:“房地产就该是暴利行……房子就是盖给富人的。”
其中,“买不起房就该回农村”在小编心里记得最清楚了,是啊!房价这么高,为何大家不回农村造房子或者买房子呢?挤在大城市作甚?
还记得那句流行语——“但我还是买不起房”吗?有人说,从海尔和万达的撕逼大战中,能找到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的原因。
王健林在一条视频中讲述太原街万达广场建设运营的故事,然后,他对比了海尔砸冰箱事件称,“砸20几台冰箱才几个钱啊?我们砸了350几个商铺,砸了6亿多。”
此言一出,海尔官方微博不甘示弱,迅速怼了回去:“我还真没有好好算过在车间工人三年工资还买不来一台冰箱的1985年,张瑞敏砸的76台冰箱对当初几乎发不出工资的海尔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现在身为官博君的我为什么买不起房了。”
本就被高房价伤碎了心的网友们是彻底“炸”了,各种调侃,各种段子纷纷出现,比如,虽然_____,但我还是买不起房!
有网友调侃道:“是谁在推高中国房价?官员往往归咎于贪婪的开发商,开发商又说是精明的丈母娘,丈母娘们则埋怨黑心中介,而中介们都推给无耻的投资客。都是套路!”
买不起房,那为什么不回农村呢?这个问题同样令人不解,到底是“回不去”还是“不想回去”?
据调查,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没有务农经历,一年也难得回一趟农村,渴望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农村回不去,城市又难以融入,不少外来务工群体都存在身份认同危机。
专家认为,所谓农村“回不去”其实是“不想回去”,即不愿意或不甘心重蹈父辈“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劳作。
金投网也据此搜集了部分人不想回农村的理由:
▲ 举债供孩子上大学,就是希望他能留在城里面,回农村干嘛?
▲ 农村太落后,我喜欢城市的繁华和丰富的生活!
▲ 农民太土,在农村生女孩没地位!
▲ 连打工的本事都没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你?
这就尴尬了——大城市的房子买不起,农村也回不去,这该怎么办?
专家认为,穷是个相对的概念。一百一百赚,一百一百花,人不会觉得穷。但是,一块一块赚,十万十万花,这种收入能力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就会把人“穷疯”。
对于农民而言,有50万元存款,并非一定要在一二线城市,付个首付买套房,完全可回老家,在三四线城市全款买房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今,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大潮之中,农民被寄予厚望,很多城市出台了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
但有农民表示,自己不想进城!他们不愿“农转非”的原因如下:
▲ 进了城,菜米油盐都要钱,还要承受高房价,在社保、医疗方面,也难享受真正的市民待遇。而在农村,有一小块地,一年吃喝基本不花钱。
▲ 在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是农村户口独有的,进城落户后,这些权利有可能失去。
▲ 过去农民变市民,意味着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享受不一样的待遇。现在情况变了,城里人也未必有“铁饭碗”,政策放开,子女上学不再受户籍限制;新农合、新农保,村里人看病、养老也有了保障。
在农村城市化的的浪潮之下,每一位农民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故事。无论农村支持城市,还是城市反哺农村,农村与城市的关系,落在个体身上,都变成衣食住行与生老病死。简而言之,城市化,不应该只是进城买间房子。
|电商死亡名单 |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金投网 ”(ID: wxcngold),原标题为《农村福利好,城里房子贵:为什么买不起房也不回农村?》,原文发表于日,无冕财经已获得授权,并稍作编辑。如有其他需要,请联系客服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论坛热点推荐
查看: 10893|回复: 22
很多江西人不在农村住了,为什么还要在老家盖一栋新房?
立即注册,与更多好友畅游大江!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前段时间听父母说,一表哥准备在家盖一座新房子,并且已经动工了。
111.png (329.7 KB, 下载次数: 18)
11:36 上传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还有点吃惊。表哥他们家在外面是有房子的,平日里很少回老家住,干吗非要花冤枉钱造一个新房?即使平时偶尔回去了,也可以在亲戚家住一下嘛,以后真想回家长住了再造新房也不迟啊。
" Y, r$ V& Y0 ?; }5 C5 @
222.png (270.59 KB, 下载次数: 17)
11:36 上传
后面有一次和表哥聊天,特意抛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老家的房子就是一个根,不管在哪里混,根总是要留住的,以前的土房子快垮了,就索性建一个新的”。听完这番话,我才意识到,农村的房子其实在很多人心中都享有着无以比拟的地位,再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
333.png (260.78 KB, 下载次数: 16)
11:36 上传
- ~4 Y( C&&V: h! V0 V
首先,对于很多人来说,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远的归宿。无论在哪里谋生,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那就还有一条退路,还有一个寄托。如果老家的房子都没有了,那就像无根浮萍,灵魂永远没有寄托。
444.png (454.87 KB, 下载次数: 17)
11:36 上传
# z0 U, [# f3 `7 P7 M: R+ V; W
其次,老家的房子,起着维系着亲情的作用。虽然人可以搬进城里,但是亲情搬不走,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隔三差五的回去看看,这个家就还是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团聚的家。房子没了,家也散了,亲情也淡了,那是花多少钱也弥补不回来的。" {* E: N* @5 C8 G
555.png (418.84 KB, 下载次数: 16)
11:36 上传
最后,很多现在在外打拼的人,以后还是要回到农村养老的。回到乡下老家,养养鸡、种种菜、钓钓鱼,平日里喝点小酒、打点小牌,生命是从这里开始的,再从这里结束。
666.png (442.27 KB, 下载次数: 17)
11:36 上传
对于大多数农村出来的人来说,外面的房子,只是一个住所,老家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家。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即使老家的房子没人住,也要造起来的原因吧。
/ W' `, ?/ ^( M
景瓷网特惠价:¥8869.00元
工艺:釉上彩
方式:只需0元预约参与抽奖
奖品:电信版iPhone6
典型的小农意识,我一同学几年前花了几十万在石城农村盖房,我劝他在东莞买,至少先在县城买,现在后悔了,东莞房价最少番了一倍,现在买不起了,当初是可以付首付的
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攀比炫耀,有的是想落叶归根,有的也是想保住宅基地,一个正常理性成年人的行为归根结底要么是利益,要么是信仰(或者是文化中骨子里的东西)
这叫“修祖宅”,是传统
落叶归根,死了不至于没地方放。
“生于斯,死于斯,铭于斯,其魂气无不之也,其死而有不澌者矣。”这句话把中国的农耕思想 道教的追求长生不老都概括进去。' `&&f- y6 G+ k" S&&l" g
很多现象背后都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不了解传统文化对那些现象只能茫然,用佛语说:着相。
这样才是江西人啊!!
落叶归根,老了回农村养老。
农村人的思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你在外混得再好,买一套房子的钱足够在老家自己建造一栋房子!这就是中国当今社会的最显著区别。
美女与瓷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子抵农民工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