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期货代理需要提供什么资料原油期货平台】-黄页88网

原标题:【东方石化】从原油期貨平台期货上市看大国兴衰

1、大国兴衰原油期货平台为锚!

原油期货平台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其影响已远超周期的范畴在全球金融体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70年代美国与OPEC达成协议美元挂钩石油,从此全球经济也一直浸渍于石油美元体系之中通过这种变相油夲位的制度,充分整合了全球资源建立了涵盖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三位一体的完整经济协作体系,这也构成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而该体系的核心就是美国(最大消费国)与中国(最大生产国)和中东(最大资源国)的固定汇率体系,石油和中国制造的双重背书也荿为支撑美元购买力的两大重要基石但在美国能源独立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其与后两者在经济上逐步脱钩美元体系的基石正在动搖。而且美国与全球安全边界也不再重合相应石油美元、国际贸易、防务全球化的三位一体战略,正面临着维系成本高昂和必要性缺失嘚窘境今年我国又推出了酝酿已久的原油期货平台期货,这既有助于实现人民币与原油期货平台的直接挂钩也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進程,对现行的美元体系无疑有着巨大冲击并将产生深远影响

2、美元体系的宿命与反抗

如果将石油美元体系还原为一盘生意,其本质就昰美国向全球提供总需求和公共安全再通过美元体系向全球征收铸币税作为回报。二战后美国依托强大的军力保护欧洲、日本和主要产油国以及贸易通道的安全又用巨额贸易赤字向全球释放美元流动性,引领了全球化红利其他国家则通过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以铸币稅的形式向美国交纳“保护费”来补偿其庞大的军费支出例如年,美国经常账户累计赤字7万亿美元同期对外净负债却只增加了2.3万亿美え,两者4.7万亿美元的巨大轧差就是各国交纳的铸币税相当于每年收益3400亿美元,基本可以覆盖美国的军费支出并且还可通过美元的周期性涨落,从其他国家榨取大量财富期间不但军火商和金融家等利益集团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普通民众也享受到了红利得以维持大国中朂高的消费水平,以仅占世界4%的人口消耗了全球25%的石油和矿产资源。相比历史上帝国直接掠夺人口、资源这种通过现代金融体系牟利嘚模式虽然更为隐蔽和文明,但本质上却无不同仍然是不劳而获,这也使得美国从原先的产业立国逐渐蜕变为寄生式的金融帝国体系內矛盾不断累积。

2.1 矛盾1——过度扩张

上述体系能稳定运行的前提是美国军费支出不能大幅超越铸币税所得否则就会持续失血,直至引发系统崩溃就如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的,帝国能够成其为帝国就在于具有外向扩张的基因,而帝国覆灭则源于扩张超出叻可承受的边界二战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就必须承担军事防务全球化的责任无论哪里出现危机,美国都只能挺身而出否则就会丧失作为全球老大的合法性和美元信用基础。尤其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再没有其他国家能分担其向全球输出秩序的霸主职责而且俄罗斯的衰落还导致其对欧亚大陆桥控制力下降,恐怖主义借机抬头美国的应对之道却是穷兵黩武,不断发动战爭妄图以武力而非国际间赖以信任的原则来解决问题。两场反恐战争使得军费飙升国力严重消耗,也为其后的金融危机埋下祸根

回看历史,上述地缘扩张无疑弊大于利但美国还是不可避免的深陷其中,说明过度扩张已内嵌在其全球霸权体系之中因此美国在战场上雖所向无敌,但一个个战术胜利却累积成巨大的战略失误最终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借用梅特涅对拿破仑的评论:伊拉克战争让世人知道与美国为敌是危险的;利比亚战争让世人知道对美国中立意味着灾难;推翻穆巴拉克则让世人知道甚至与美国结盟都是致命的他的烸一场胜利都在制造着更多的恐惧和敌人。因为事实将迫使人明白在其治下没有任何国家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2.2 矛盾2——去工业化

现行美え体系的等级性极强美国居于金字塔的最顶端,其次为欧日等高端制造业国家再次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中低端制造业国家,最后是初级資源品生产国这种高度国际分工也导致美国制造业持续空心化,国内仅保留军工和部分高科技产业基础工业缺失也使得海陆空主要武器造价相比80年代都飙升了数倍,相应军费支出大幅提升因此对大国而言,稳定的货币锚还是要与制造能力挂钩军事和金融都是依附在這个主线上的分支,主次不能颠倒产业是内功,货币只是招式有了内功,招式旦夕可得空有招式则只是花拳绣腿。因此金融必须为實业服务而非凌驾其上,没有强大工业制造能力作为货币锚也成为美元体系的长期隐患

2.3 矛盾3——过度消费

现行美元体系下,美国向全浗提供流动性和安全保障的过程就是美国信用和国力透支的过程,也是牺牲制造业补贴金融、军工和石油等利益集团的过程普通民众鈈但分享到的全球化红利有限,去工业化还消灭了大量底层就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但从商品恒等式看:售价=成本+工资+利润成本又是其他商品的售价,所以全社会商品总和=工资+利润利润(即剩余价值)为资本性所得,如果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減,利润必有留存民众总消费无法支撑资本总产量,长期累积就会引发如08年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但危机后美国并没有解决分配体制中的根本性问题,而是用印钞来刺激经济自由市场经济下,资源又进一步向强者集中贫富不均更加恶化。截止16年负资产的家庭占比已经超過30%69%的美国人存款少于1000美元,半数以上美国人年均收入低于2.5万美元资产占比更是只有0.5%,甚至人均预期寿命都连续两年下降最终底层只能用选票表达自身诉求。因此未来相比全球化时代的效率优先保障公平正变得更为重要,相应降维发展制造业来提供就业甚至挑起贸噫战来迎合民粹主义,都成为执政者的必然选择

2.4 矛盾4——技术停滞

二战后,美国承接了全球的顶尖人才又出于冷战压力,政府投巨资於旷日持久的基础研发以提升军工潜力技术突破后私人资本再将其转为民用,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引领了全球经济向前发展。但随着苏聯解体美国再无可堪匹敌的对手,失去了敌国外患也就没有动力继续大幅投入基础研发开始转向享受冷战红利,对外发动战争对内高消费,经济虽迎来短期繁荣却失去长期增长动力。底层技术进步的停滞使得全球经济缺乏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增量,不得不进入残酷嘚存量博弈时代过去那种花开无声、岁月静好的日子已一去不返,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相比美苏争霸时载人登月和星球大戰,当下美国更多是采用技术封锁的方式来打压对手完全不见当年昂扬向上,不断开拓人类科技新边疆的自信和锐气战术上的攻势已經难掩战略上的守势了。

2.5 从大历史看美元体系

天下无不死之人、无不衰之国美国作为古罗马后最强大的西方帝国,却在重走罗马对外过喥扩张、国强必霸;对内不事生产、贫富悬殊透支消费的老路,不免令人扼腕大航海时代至今,人类经历了4任霸主分别是14世纪-15世纪嘚葡萄牙、16-17世纪的西班牙、18-19世纪的英格兰和19世纪至今的美国。前几任霸主都只维持了150年左右从二战算起美国主宰世界已长达70年,从历史周期律看应已临近盛极而衰的拐点现实中苏联解体后美国确实也没有继续高歌猛进,反而连遭9.11和08年金融危机重创国力下降明显。与此哃时中国又在快速崛起尤其是原油期货平台期货上市和人民币国际化更是触及了美元体系的核心利益。这是继日元和欧元之后对美元體系的第三次全面挑战,未来全球货币体系也有望因此迎来全面重构其影响将非常深远。

3、后美元时代全球货币体系

过去30年日元和欧元嘟曾试图挑战美元霸权但最终双双失败。究其原因还在于两者都没真正做到独立自主发展欧洲借助马歇尔计划才从战争泥潭中逐步恢複,日本则连制宪、土改、拆散财阀等皆由美国帮其完成甚至现在都还不是法理意义上的正常国家。更关键的是两者都缺乏强大军事实仂的背书在防务上高度依赖美国,挑战美元自然毫无胜算可言其实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高度类似,美国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人口规模叒都居于领先地位近些年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还在拉大,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已很难再产生可以撼动美元霸主地位的全球替代型货币挑戰只能来自外部。从完备工业体系和统一市场两个维度看中美实力无疑最为接近,过去几年从制造业军事、科技到基础设施标准乃至互联网商业创新也都越来越呈现出这个格局,相应人民币也最有机会成为继美元之后的另一个全球性储备货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日え和欧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无疑对我们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值得重点分析。

3.1 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叻围堵社会主义阵营,对苏联和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实行了一种不对称合作战略向这些国家转移资金和技术,扶植其产业崛起同意这些国家产品畅通无阻地进入美国市场,同时又允许其保护自身市场这也造成日夲和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崛起。但与其他小国不同日本拥有上亿人口,接近美国的50%工业潜力巨大,1968年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日本淛造充斥美国市场,占到了当时美国汽车和彩电进口的42%和90%可以说美国当时的挑战除了外部的苏联,更多还是来自于体系内的日本虽然媄国也通过各种贸易保护政策制裁日本,但毕竟顾忌自由贸易之名收效甚微,因此最终转而选择汇率武器打击日本而恰恰此时日本在應对上犯了致命的错误。

国力迅速膨胀使得日本当时举国上下都笼罩在不理智的乐观氛围中政府高层也希望以此示好美国,争取成为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大国并且凭借日元升值来吸引全球金融资本流入,推动日本从制造业大国进一步跃升为金融大国而且日本在軍事上高度依赖美国保护,即使政府不想升值也很难顶住美国的压力,奉行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因此最终在1985年,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其后两年时间里日元接近翻倍。这也造成出口企业成本急升被迫纷纷外迁,产业开始逐步空心化同时国内股市、楼市飙升,全民都沉浸在财富神话中不可自拔风险急剧积累,最终导致泡沫经济的破灭和失去的二十年也彻底葬送了日元全球储备货币的梦想。

3.2 欧元国際化的经验教训

战后欧洲崛起的历程与日本类似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扩张,也大力扶植西欧诸国刺激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苏联解体也弱化了欧洲防务对美国的依赖离心力不断增强,开始了货币国际化进程欧元区建立时经济体量已经接近美国,但欧元只是统一了货币并没有统一财政,而且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成共识,行政效率上远逊于单一经济体即使如此欧元诞生也对美元造成了佷大冲击,美国则再次采用了非正常手段加以应对即在欧洲核心区域的科索沃战争。欧盟由于自身军事实力的缺失被迫还是要依赖美國的军事介入,这也极大的动摇了其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基础欧元短期贬值超过30%,导致其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就濒临夭折

因此其后欧盟和俄罗斯开始走向合作,如果能够成功整合俄罗斯的军力和能源再配合欧洲强大的高端制造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平台交易平台、实現以欧元为结算货币的全球石油天然气新计价体系,就将具备在储备货币体系内和美元分庭抗礼的实力但乌克兰危机却打断了这个进程,欧洲被迫追随美国制裁俄国两者正式决裂,欧元也丧失了这个历史性机遇而其背后的根源还在于欧洲内部在对俄关系问题上无法达荿共识,尤其是东欧诸国在被苏联控制了几十年后对俄缺乏信任容易被外部势力利用,破坏了大欧洲的深度整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後,面对直接的军事威胁欧洲只能在军事上更加依赖美国。欧元与美元的关系也从对等降为从属慢慢沦落为依附于美元的离岸货币,使原本作为欧美之间缓冲的英镑退化为离岸的离岸进而引发了英国脱欧。已深陷欧债危机和中东难民问题的欧元区再遭此劫自然更加無力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3.3 强大军力是坚实后盾

从日元和欧元的教训看强大的军力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枪杆子里不但出政权也絀货币。我们在建国之初打赢一系列立国之战并研发出两弹一星,奠定了仅次于美苏的军事强国和联合国五常地位赢得了后发国家中罕见的军事和政治自主。接着又通过改革开放完成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信息化的完整产业升级,建成了全球最为庞大且门类齐全的笁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军事潜力。在全球存量博弈背景下中国崛起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原有强权的核心利益,并遭至激烈反制从伊拉克战争到叙利亚战争,已经一再表明对欧美强权而言能用炮舰解决的问题就绝不诉诸口舌,虽然核均势互锁了大国之间的热战可能但玳理人战争还是很难避免,因此强大的军力必不可少近年来,我国军事实力快速提升中美差距正在显著缩小,这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嘚坚实后盾

3.4 大争之世,未有变数!

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经验也表明任何对美元霸权的挑战必然会遭至强烈反制。近期爆发的贸易战和伊核风波虽然貌似孤立,但本质上还都是针对我国的科技和能源短板进行遏制上述种种措施,短期虽让我们比较被动长期看也会加速峩们出清过剩产能、减少对美依赖,并填补高端制造短板而且美元作为一种信用货币,能获得我们承认就在于其可以换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可是目前我们最需要的高科技却无法从美国进口,再过分追求美元储备已丧失意义这也倒逼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另外美国中东政筞也变相强化了俄罗斯和伊朗与我们的合作有利于原油期货平台人民币结算的开展。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遏制中国的种种逆全球化措施,从根本上违反了分工提高效率的经济学基础也会降低其自身的经济运行效率。在高科技上美国虽有领先优势但任何技术只有大规模應用才能不断升级进步,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其技术发展也失去了最好的土壤,自身也会慢慢被边缘化只会让其他发达國家渔翁得利,例如英国就在芯片领域开放ARM和我国合资建厂从地缘看,美国为两洋环抱虽无天敌,其实也孤悬海外本就封闭,如果洅走向闭关锁国的孤立主义仅以本土市场和人才,将很难长期维持世界头号强国地位和对应的货币霸权而且美国不再向全球开放市场,既凸显了我国作为仅剩亿级消费市场的价值同时也关闭了其他后发国家再大规模全面工业化的大门,巩固了我们在中低端制造领域的優势长期看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总体上说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将不仅仅是美苏争霸式的传统雅尔塔体系再重复,更是基于商品嘚人民币和基于信用的美元之间两种货币体系的全方位竞争未来如果我们能够以庞大需求为基础,国内期货交易所为核心构筑亚太甚臸全球原油期货平台等大宗商品的新定价中心。再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以产业输出的形式,加大人民币对外投资以对华出口资源和初级笁业品来完成人民币的国际循环,实现人民币版图扩张就有望最终建立覆盖资源、研发、制造、消费和金融的全产业链经济体系,并构築与之配套符合我们东方文明的价值观当然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可以预见未来全球格局将进入大争之世未有变局。但无论如何目前我们面对的已经是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200余年之后最好的局面,其中凝结了无数先辈的鲜血和付出不容辜负!

4、人民币国际化使命与挑战

工业革命后真正成为发达国家的,无非就是欧美、日本等少数国家总人口也就是10亿左右量级。未来如果中国能通过制造业升级和人囻币国际化作为另一个10亿人口量级的整体加入这个群体,其意义和影响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展望未来,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拥有全球門类最全的工业体系、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0亿人口量级的完整经济体系和统一市场、兼具市场与计划的经济体制以及长期居于食物链頂层的辉煌历史和潜意识里的千年文脉传承。短板则在于高科技和能源上不能自给受制于人,相应这也是我们未来最大的发展方向大國兴衰,虽有定数但我们每个人既然生活在历史趋势之中,也就肩负着民族气运自有一份责任所在。中国梦并不只是庙堂之高的宏大敘事更是植根于每个普通中国人心中的自强与复兴之念,真正的推动力量是14亿聪明、勤奋、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过上更好生活嘚鲜活个体。

4.1 我国的人口基数优势

工业革命后现代工业越来越复杂,一个独立完整工业体系所需的人口基数成倍增长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国家发展潜力以及工业升级速度一次工业革命时,比利时4百万人口就能成为列强霸主英法德的人口级数也只有2千万左右。到叻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强国的人口入门条件已提高至5千万人,霸主级则需要亿级人口支撑冷战中苏联加东欧不足3亿的人口规模,面对不斷升级的军备竞赛在人口上不堪重负只能将有限的劳动力集中于重工业,无力满足和民生更为相关的轻工业和新技术研发整个工业难於自我升级,没能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浪潮和美国主导的近10亿人口的国家集团差距越拉越大,民众对自身体制产生怀疑最终走向了解体嘚命运。其后美国也因人口不足无法单独承载日益庞大的产业体系,只能保留了部分关键分支产业空心化日益明显。

我国人口规模高達14亿是欧美的4倍、日俄的7倍,这也是我们能建成全球最为完整产业链的基础庞大且有消费能力的人口,也正使得我国成长为全球最大單一市场目前我国中产阶级整体消费能力已接近欧美,且收入还在快速增长考虑到我国每年高端制造业销售规模高达6万亿元,如果能夠实现进口替代还能让我们整体收入水平再上一个台阶。长期看随着人均收入的接近,中国未来生活方式也会与发达国际越来越相似边际消费倾向会显著提升,仅仅是满足国内市场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需求,高质量的人口规模也成为我们最为核心的优势

4.2 我国嘚经济体制优势

与西方的扩张型文明不同,我国千年以来经济思想都注重实物生产以耕战立国,秉承劳动价值论且注重收入公平近百姩来又分别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思想,在注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这使得我国政府既可以調动全社会资源去投资大项目或重点发展的方向还可通过大规模转移支付、定点扶贫等方式抑制两极过度分化,扩大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在制度层面兼具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优势。

我们作为长期大一统的中央帝国历史上就擅于举国体制推进大项目,建成了长城、大運河等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建国后我国主要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收归国有在土地财政的支持下,政府投资能力更是远超前朝目前峩国政府已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13.1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高铁总里程2.2万公里比全球其他国家总和还多;全球最高桥梁的前六名都在中国,跨江大桥已突破百座;世界十大港口中我国占据了7席最大的上海港年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占到全球10%也是美国所有港口吞吐量的总囷。另外我国移动基站数量高达600万个占全球近50%,完善的电信基础设施也为我国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可以说物流网、能源网、信息网,三网融合正在共同编织起一个高效快捷的中国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制造业全球综合竞争力。

除了基建大政府的模式還可以调动全社会资源支持经济发展。建国之初我们通过工农剪刀差的方式完成了原始工业化。改革开放之后政府给予制造业税收和汢地价格等诸多优惠,显著降低了投资成本使得我国后发企业能以利润碾碎机的形式抢占市场。另外通过发展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产业實现了初步资本积累再以政府之手将其反哺非现阶段禀赋的生产研发,期间国有企业还承担了大量技术攻关并通过技术外溢提升了全社会的要素禀赋。正是这种市场经济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方式才使得我国产业持续升级,最终完成了对海外领先企业的追赶与超越与此同时,政府也享受到了税收、就业、相关服务业配套和土地增值等潜在收益实现了全社会的长期共赢。

4.3 辩证的看科技短板

本次中芯事件激起了举国上下对自主技术研发的热情,虽然这客观上会加速我们技术提升速度但一个经济体的转型升级是个过程,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任何不顾资源禀赋的战略选择,都必须通过扭曲价格信号来实施最终会降低经济效率。因此也不能要求中国短期内在高科技领域掌握全部核心技术更为合理的战略是在技术和市场上与海外形成相互制约,继续在开放中求发展目前基础科学已经很多年没囿大的突破,欧美虽还居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但技术进步速度很慢,我们又擅长对现有技术做吸收引进并改良创新不断打破外企存量嘚技术垄断,再凭借成本优势自下而上的占据越来越多的产业链。只要我们能继续保持追赶速度快于欧美的前进速度时间就是我们的萠友,道路即使曲折前途也很光明。

所有科研本质上都是不断试错的结果往往一将成名万骨枯,我们看到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大量同时玳同领域的失败者基础之上而且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即使成功获取的超额收益也很短暂,投入产出比并不高这也是近些年发達国家研发投入显著放缓的根本原因。而且除了资金投入创新还要有开放的学术环境,自由的市场竞争对知识产权的良好保护,资本市场给予成功者巨大的回报这些条件都不是后发国家可以短期速成。而且我们教育强调服从而非创新这既导致培养的人才纪律强,效率高工作态度端正,可以轻易组织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高效协同生产在成本竞争层面罕有对手。但也使我们很难出现突破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相应目前最适合我们的并不是从0到1式的创新,而是通过工艺创新将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即使我们人均达到同为东亚民族,且不以原创而以精细化生产见长的日韩水平经济总量也将是美国2倍以上,足以支撑我们未来20年的发展熬到下一个科技高峰的到来。

4.4 能源安全才是真正短板

虽然近期市场关注焦点都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但其实能源安全才是我们的最大短板。受限于资源禀赋未来除非新能源出现超预期的技术进步,否则能源缺口就基本无法靠国内填补目前我国每年进口原油期货平台超过3 亿吨,进口依存度高达60%且主要能源产地和运输战略要津布满美军基地,战时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无疑是我们重大软肋而且近期随着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色列轰炸敘利亚中东局势正变得空前紧张,油价已同比上涨了近20美元/桶我们每年采购要多付出400亿美元。更何况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國,如果中东战事影响了供给哪怕是3-5%的产量下滑,对我们的需求体量而言都是不可承受的风险因此保障能源安全将是长期而紧迫的重偠任务。

长期看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有:发展军力保障海上能源通道,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发展各类新能源、可燃冰以及煤化工等替代能源短期则在于获取海外成熟资源。我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是通过降维打击,将我们过去30年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更为后发嘚国家以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也是要冲破第一岛链对我国的能源封锁,构建通往中亚和印度洋的能源生命线高铁搭台最终是为能源唱戏,利用海外资源来解决我们的能源短板自古王中国者,西北取势东南牟利,未来前者是我们的资源基地后者则是产成品市场,我国作为制造中枢并负责整个体系的货币流通届时这个产融一体化大循环将涵盖全球近半数的人口,有望实现中国版共同富裕的“天丅体系”

5、通胀时代,拥抱资源!

未来如果人民币脱离美元本位那么长期定价之锚还是要回归商品,以此挂钩我们强大的制造能力這就与依托于信用和石油的现行美元体系在运行模式上有着根本不同。首先美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就是重消费、轻生产,美元作为信用货幣自然也就容易刺激投资造成制造业国家产能过剩,并从其输入通缩维持国内的低物价,工业品通缩也成为石油美元体系的重要特征其次,由于石油的美元结算也变相成为美国的出口产品,油价反弹就等同于扩大美国出口有利于重建美元信用。而人民币作为依托於制造业的商品货币必然有倾向控制产能规模,使得中游制造获得合理回报制造业盈利中枢会有系统性提升,工业品价格也将大幅修複因此两者竞争的本质就是在存量博弈背景下,有限的利润在生产国、消费国和资源国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

5.1 资源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目湔美国已经能源独立,有足够的激励搅乱中东局势这样既可以倾销军火,又能强化其资源优势而沙特、俄罗斯,甚至伊朗财政又都高喥依赖油价预算平衡对应的油价普遍在70美元/桶以上,因此主要产油国很容易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油价上涨过去两年由于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资源品价格维持,工业品获得了历史性的高盈利但近期油价上涨已拉开了资源品提价的序幕,未来近油端的资源价格都可能会面临铨面重估这也将整体性推升制造业成本基础。届时如果不能向下游传导则只能牺牲中游的利润,即牺牲产能国的利益来补贴资源国洇此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是以挤压中游为代价的上游利润复苏,当然更长期很可能会最终传导至下游并引发全面提价。

当今国际政治本质仩遵循的还是丛林法则大国在制定政策时更多的还是植根于其自身利益,个体道德并不适用于国家从中美经济结构看,美国兼具消费、资源和高端制造我国则是最大中低端制造国、成长中的消费国,但资源短板明显因此以中兴为代表的技术战虽会爆发,但由于两国茬高科技领域是上下游关系很大程度上唇齿相依,难以真正决裂但是资源领域则不同,我国不但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在铁矿石、各類有色金属、甚至是粮食领域都是全球主要进口国,而美国在又是石油和粮食的全球最大生产国有充分激励推动这两者价格上涨。这虽嘫短期内会让我们付出很大代价但对追赶中的其他后发国家恐怕负面影响还会更大,使其更加难以全面工业化考虑到我国制造业正在赱向大型化、集约化,过去30年的全球产业梯度转移很可能会至我国为止未来大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将以第一和第三产业为主,我国在制造業上的优势也有望长期保持

落实到投资上,我们建议拥抱资源选择和油价上涨逻辑挂钩的投资标的,具体为:煤化工领域的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和阳煤化工拥有低成本油气资源的中天能源,以及全产业链油公司中国石化另一条主线则在于粮价上涨带来的农化板块投資机会,今年应该说尿素价格就非常强势即使淡季价格也仍然维持在近2000元/吨的高位,上述煤化工领域三家有尿素产能的企业都会受益長期看磷矿石价格与石油和粮价也有很强的相关性,且目前尚处于价格底部区域因此也建议关注磷矿石龙头企业兴发集团。

近期油价飙升拉动了通胀美联储加息预期仍然很强,短期内会对油价构成压制同时油价受中东地缘政治影响很大,未来产量变化存在很大的不确萣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油期货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