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取名:请问中观里说:取蓝色是什么意思啊?

背景&&|&&字体&
多识仁波切微访谈:佛教的修行与生活
来源:新浪佛学
&次关注&&&
&主持人&&新浪佛学:日下午三点到四点,新浪佛学频道特邀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天堂寺第六世多识仁波切做客佛学讲堂栏目,通过微访谈的形式与广大网友交流,畅谈佛教的修行与生活,微访谈即将开始,大家准备好了吗?
&问&&多识仁波切:我的微访谈"多识仁波切谈佛教的修行与生活"开始啦!今天我会在微访谈跟大家聊天,访谈时间是15:00-16:00,快来提问吧!访谈地址:
&问&&jasminesino:有人用&活佛&这样的称呼,意味着有&死佛&,这不是谤佛嘛
&问&&多识仁波切:活佛是翻译错误,藏文没有这个词。原意是转世者的意思,转世的不一定是佛,也有菩萨、高僧等等。
&问&&brush_:怎样才是有意义的生存?
&问&&多识仁波切:按照佛教观点,为了利益众生而活着,才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
&问&&品西游记:顶礼多识仁波切,本人一心向将未来的事业与佛学相融合可以更好的帮助有缘的人。但不知怎么开始做,从那方面入手,请您指点。
&问&&多识仁波切:学佛是精神境界,把佛学思想应用在生活中是最好的方式。按照佛法来说,行善利众就是符合佛法思想的行为,不一定要事业跟佛学结合
&问&&tomjin79:如何才能获得大自在?必须出家才能吗?在家如何修行?密宗有哪些法门可以静心?谢谢!阿弥陀佛!
&问&&多识仁波切: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因为有四众弟子,有出家男女弟子也有在家男女居士。显密修法本质相同,戒律不同,有些僧戒在密法中可以开许,有一些显宗没有的特有戒律。
&问&&三世无染:当今的时代,自己把时间用在帮助人学佛上还是用在自己自己修行上?闻思为主还是修行为主?学习中观对于证悟空性很重要吗?
&问&&多识仁波切:闻思修应该全面结合,没有闻思的修持是盲目的;只学习知识不实践是空洞的。学习中观对证悟空性非常重要。空性见有唯识和龙树的中观不同。先依照经论认识中观理论,理解中观抽象意义,在修持的时候,按照所学中观之理进行修持,逐步达到见道
&问&&听山风_zcd:顶礼仁波切!请问八十多岁的长辈长期要住Icu重症病室(有老年痴呆症,极度恐惧死亡),子女怎么做才算真正地尽孝。
&问&&多识仁波切:尽孝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方式上来说,有各种方式,不一定在身边。作为子女不能抛弃老人,要做到尽心尽能力而为就行。
&问&&三世无染:顶礼仁波切,您对大圆满怎么看?会鼓励人们去学习大圆满吗?
&问&&多识仁波切:大圆满是密法中的高深境界,是出于佛经的。宗喀巴说过,大圆满是正法,但是后来有人对大圆满的诠释有些问题。可以学大圆满。
&问&&玄铁宝刀:顶礼多识仁波切!祈请佛爷慈悲开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话怎么理解?
&问&&多识仁波切:贤圣的差别,是证悟与否。证悟了无为法,就是空性是圣。贤位菩萨虽然理解了空性的含义,但只是抽象的理解没有证悟无为的空性。这是贤圣的差别。
&问&&玄铁宝刀:顶礼多识仁波切!祈请佛爷慈悲开示,金刚经上&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话怎么理解?
&问&&多识仁波切:证悟无为法是直觉体验,没有证悟的贤者是抽象的理解认识
&问&&迈尔巴:尊敬的仁波切啊!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如何修行才能获得解脱轮回?
&问&&多识仁波切:修行不分职业都可以修。学佛者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事业观上,与世俗见解不同,分清这个界限从事什么事业都可以修行。
&问&&吉祥_双鱼: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怎么可以戒除淫欲或者邪淫的毛病,弟子为此很痛苦,请上师慈悲开示
&问&&多识仁波切:菩提道次第里面诠释了很多,推荐您多阅读菩提道次第方面书籍
&问&&你有病就证明给我看:我想提一个很多人想问的话题,关于让母亲寿命增长,身心安康,佛法里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法门,请仁波切开示
&问&&多识仁波切:健康长寿有很多法门,不一定修佛法,世俗中的养生之道也很多,注意饮食、心情、休息等,子女能做到的前提下,多做一些善事,修一些长寿法门,念诵一些长寿咒语等等都可以
&问&&珊宇Sam:请问仁波切,密宗中的一些制度、仪轨是在藏地逐渐形成的,这是单纯为了佛法的传承而吸收当地文化的方便法门,还是也在佛经中有出处?
&问&&多识仁波切:真正的密法都有佛经依据,仪轨都是出自密续。藏传密法的仪轨翻译为藏文后,转变为藏地容易懂的语言,但是原则都是密续中规定的,不能随意制作。
&问&&festoTiger:尊敬的仁波切,请问如何才能成为法器?
&问&&多识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提到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等法义,用这些来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法器就是学佛的条件,不成熟的逐步成熟,就像学习文化一样,要逐步学习和提高。不是想做知识分子就可以,必须经历小学中学大学逐步学习提高。知识尚且如此,学佛更是如此
&问&&北京西藏书店:我想问下活佛,对当下活佛到处泛滥如何看待?活佛都有假的我们该相信谁?
&问&&多识仁波切:首先活佛转世只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制度,现在社会上很多汉人冒充活佛肯定是假的。其次每个活佛都有他们的寺院,可以去活佛所在寺院的政府部门,譬如宗教局去了解。最后,国家对藏区的活佛都会发僧人和活佛身份证明,也可以看他们的证件。
&问&&懒人玩海:顶礼多识仁波切请问仁波切在一个不利学费的环境中应该怎样修行比如我最近想修10万米则玛但是临近毕业事情很多而且家里不信佛所以也不能光明正大在家里念偷偷念诵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来打扰请仁波切开示
&问&&多识仁波切:可以自己创造条件。佛法讲究方便,方便是一种智慧,在跟他人不冲突的前提下,自己学修。而且学佛对现代人来说只是业余的,不能整天念佛修行。创造生活生存条件是第一,在此基础上再学修佛法。我发现很多汉地女居士就住在寺院上,脱离家庭,这种做法不如法的
&问&&夏草冬暖:关于藏传佛教四臂观音有什么传说故事吗?为什么很多藏族历史人物都喻为观音的化身?
&问&&多识仁波切:被誉为观音的化身是一种习俗和传统,誉为观音不一定是观音。四臂观音是多种观音身相的一种,容易观修。而千手观音较难修持。观音有千百种化身,本质相同,譬如汉地的南海观音。至于现什么相都是根据不同情况。有时候不是以僧人的行相出现可以看看汉地观音壁画
&问&&festoTiger:尊敬的仁波切,请问如何才是具足弟子相
&问&&多识仁波切: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如果自己是沙弥,必须具备沙弥戒律。如果是比丘,必须具足比丘起码的戒律。如果是居士,有受五戒的、八关斋戒的等等不同情况。十善戒是佛教的通戒,应该尽量去做,不必可以拔高。但做就比不做好。开始不要把门槛定的太高。佛教是方便
&问&&吉祥_双鱼:顶礼上师,最近听到一种说法,关公、伽蓝菩萨属于世间护法神、已皈依的弟子不可以对其行磕头礼拜的、否则会破坏皈依戒、是否是这样呢???请上师慈悲开示
&问&&多识仁波切:关公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姊妹护法的化身。作为世间护法,也要供养请求帮忙,作为三宝弟子,关公不是皈依对象。就像世人给先人长辈礼拜一样,对关公可以磕头,不磕头或许有傲慢的一种表现吧
&问&&好名字都让你们取啦:顶礼上师,我们如何找自己的根本上师?如何知道自己的本尊并修习?
&问&&多识仁波切:本尊不是算卦找出来的,上师传授什么灌顶,自己觉得哪个适合自己主修的,就可以作为自己的主修本尊。所有本尊本质相同,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佛。不能挑挑捡检。密法有四部本尊,下三部密没有即身成佛之法,想即身成佛必须选择一个无上密续的本尊作为主修本尊
&问&&噶玛妙刚:关于更敦群培,仍然有人说他是桀骜不驯的高僧,大昭寺旁边好像还有他的纪念馆。祈请仁波切正正视听!
&问&&多识仁波切:他是近代史上比较聪明和思想活跃的僧人,还懂得英文,在国外旅游过。从学者角度来说是不错的学者,至于说他的著作,譬如龙树心庄严,现在有争议,有人说不一定是他写的。如果是他写的,他不属于宗喀巴的中观体系。
&问&&永真1980:有人认为您著作中提到的&转世因子&&金刚体&等轮回主体的概念并非究竟,而是为了随顺世俗,&照顾部分大众,为了让他们至少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法益,无比慈悲地勉强选用的语词而已。&您怎么看待这种解读?
&问&&多识仁波切:如果否定这种理论,那么就要拿出经论依据,如果没有,只是自己的想法的话,是没有办法否定金刚体理论的。这是究竟的观点。
&问&&阿健:顶礼仁波切我坚持每天打坐30分钟以上已经几年了,还阅读许多仁波切写的佛教论著,受益匪浅,请问仁波切:必须要找到上师才能真正修行精进吗?
&问&&多识仁波切:藏传佛教重视两个传承,一个是戒律传承,一个是法的传承。法脉不断才有成就。佛法不是从书本上自修的,知识可以从书本学习,但是密法必须得到上师传承。没有上师是没有办法学到真法获得成就的。
&问&&泽扎西加:仁宝切,您好!请问苯教文献中出现的金翅鸟在藏传佛教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及功能?
&问&&多识仁波切:金翅鸟首先是佛教密续中的,是金刚手的化身。密续中有很多种金翅鸟,有花鹏、黑鹏等等。有治病、镇压龙毒等功能。过去有一种说法,修金翅鸟的人对财运不利,对水草的生长也不利,长期修金翅鸟咒的人,会令泉水干涸。至于说苯教的金翅鸟来自哪里我不了解。
&问&&希热多吉居士:互联网游戏大行其道,很多网络公司靠此挣钱。网络游戏会消耗很多人的时间和生命,而充斥暴力杀戮的游戏又会带给人不好的影响,种下恶的因。请问仁波切,网络游戏的制作者会不会因此承担果报?
&问&&多识仁波切:因果规律是普及一切领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制作者如果制作暴力网游,应该没有逃脱业果规律的特权。
&问&&好名字都让你们取啦:中观应该是让人自在的法门,我现在一直学习中观。。。可是每天的课程、辅导、讲考。。。压得自己实在不能自在。。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又应该如何处理学习佛法和生活的关系呢?
&问&&多识仁波切:要靠自己的智慧,没有一个规定。因人而异,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没有统一要求和规定。时间是挤出来的,如果是学生,应该以功课学业为主,在此前提下,再学习佛法,这样才不会让他人不满意。学佛不是主业,是净化思想的,主业是世间法,处理好就不会有矛盾。
&问&&吉祥_双鱼:现在的许多邪道蛊惑人心、使其丧失了学习佛法的机会,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辨别附佛外道???感谢上师
&问&&多识仁波切:邪道主要目的是敛财,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那一定是邪道。
&问&&取经僧:多识活佛好!请问唐卡、咒语、圣号、种子字是否可以印在衣服上穿?同时进行买卖?
&问&&多识仁波切:咒语佛像印在衣服上是不适合的,特别是印在鞋上的,那是对佛教极大的不敬,是造业行为,包括印在裤子上,那是糟蹋佛教的行为。已经印上的,不能踩在脚下,旧了以后最好烧掉或者埋在地下处理。
&问&&取经僧:活佛好!我在看你的一个讲唐卡起源的视频中提到佛珠不能挂在脖子上,如果挂在脖子上就成了装饰品?
&问&&希热多吉居士: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个人的原因,身边很多亲友、包括不少居士有过堕胎的经历,一个未谋面的孩子被扼杀了,这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请问他们现在还能为这孩子做点什么(修什么法回向)?他们自己又如何修忏悔,洗涤杀子的恶业?一鑫居士问
&问&&多识仁波切:就像战争,责任不在士兵和将帅,而是挑起战争者。堕胎也是如此,不在于各别的人,所以不需要特别的忏悔,超度也是传统超度,没有特别的方法。每年西藏寺院都有超度法会,可以去做。
&问&&希热多吉居士: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个人的原因,身边很多亲友、包括不少居士有过堕胎的经历,一个未谋面的孩子被扼杀了,这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请问他们现在还能为这孩子做点什么(修什么法回向)?他们自己又如何修忏悔,洗涤杀子的恶业?一鑫居士问
&问&&多识仁波切:就像战争,责任不在士兵和将帅,而是挑起战争者。堕胎也是如此,不在于各别的人,所以不需要特别的忏悔,超度也是传统超度,没有特别的方法。每年西藏寺院都有超度法会,可以去做。
&问&&卓玛:仁波切关于藏族大白伞盖佛母您可不可简要介绍一下呢
&问&&多识仁波切:大白伞盖佛母是事部本尊佛,修持后的功德在白伞盖经典有详细的说明,可以自己阅读。
&问&&漫漫自由路:仁波切,您好!请问,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涉及密法的书,也有不少如《布顿佛教史》等书内容有涉及密法的部分&我们这些未受灌顶的人,应该怎么分别那些能看,那些不应该看呢&?谢谢仁波切
&问&&多识仁波切:既然出现在市面上,应该没有不能看的。但看与修不同。密法必须要经过灌顶传授才能修。虽然可以看一些,但密法保密措施很严格,看也看不懂。有很多代替的密语,没有钥匙看不到打不开
&问&&桑吉嘉:请问仁波切,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否需要传承,能否看书自学?
&问&&多识仁波切:最好有传承,但如果没有,可以先自己知识性的学习。以后再求传承。
&问&&史记百科:顶礼多识仁波切,我个人本来婚姻就不顺利,学佛后,更担心结婚,有可能一生都没成就了,请问如何解决?
&问&&多识仁波切:本来佛法与婚姻是没有关系的。佛教有四众弟子。在家居士有结婚的也有不结婚的,看个人。结婚与否与修持和成就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希热多吉居士:一些影视作品为了吸引观众,会加入一些色情的内容,请问仁波切,参与这种影视作品制作的演员会有什么样的果报?
&问&&多识仁波切:果报问题上,要掌握大的原则。有的责任不在自己,要看情况而定。世俗很多事情都应该这样看待,不能过于单一和简单看待。
&问&&玄铁宝刀:尊敬的仁波切啊!还想请问&文殊五字真言&仪轨是必须受过灌顶才能修习吗?文殊五字真言是修的无上密续的本尊吗?
&问&&多识仁波切:文殊有四部不同,一般都是事部文殊。但无上密也有文殊,如大威德。所以,总的密法要传承,密咒要传授,不能随便看书学习,那样是没有作用的。仪轨有的需要灌顶,有的不需要。无上密的本尊仪轨必须灌顶才能修。下三部密藏地传统来说,有的不需要灌顶也可以念诵
&问&&TenzinYangkar:仁波切您好!请问龙王和龙树菩萨的造像要怎么区分呢?
&问&&多识仁波切:龙王佛头部光圈有八条蛇围绕,佛像有顶髻等特点,而龙树菩萨是人,所以造像也是人的特点。这样区分就可以。
&问&&Siddartha的追随者:请问仁波切,怎么看待已经皈依的弟子去算命,还有很多弟子遇到问题喜欢请求上师打卦,请问这样做如法吗?
&问&&多识仁波切:按照戒律来说为了糊口而算命是不允许的。请上师打挂,依照经典的依据还是可以的。还有有神通的大师,是另当别论。所以打挂也有各种情况,要区分对待。
&问&&吉祥_双鱼:现在内地很多密宗共修中心有很多自称老师的在家修行人、进行代师皈依、代师传法、意思就是这位老师给到共修中心来的信众进行四皈依、传授破瓦法等,我知道老师与上师只有一字支差、确是天与地的差别、请问上师这一现象是否如法??
&主持人&&新浪佛学:因大家提问比较踊跃,为了让更多网友得到交楼的机会,本场访谈将延长半个小时,到16:30分结束,感谢大家支持
&问&&阿健:顶礼仁波切,目前如何找到具格的上师?
&问&&识仁波切:菩提道次第中有上师的资格,最基本的是道德和学问。人品道德是第一位的,学问是第二位的。这在佛经中有详细的说明。为了分辨这些,最好学一些基础的佛学常识,才能不上当受骗。
&问&&北京西藏书店:顶礼上师,对如何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如何看?是也让孩子去学佛学?
&问&&多识仁波切:佛教是希望人人向善的教育,从小潜移默化进行佛法教育是应该的,虽然不一定教佛法,但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基本的善行和礼貌还是要教导的。虽然没有佛法之名,但也是符合佛法的。
&问&&北京西藏书店:顶礼上师,对如何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如何看?是也让孩子去学佛学?
&问&&多识仁波切:佛教是希望人人向善的教育,从小潜移默化进行佛法教育是应该的,虽然不一定教佛法,但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基本的善行和礼貌还是要教导的。虽然没有佛法之名,但也是符合佛法的。
&问&&吉祥_双鱼:请上师开示、何为如法的、圆满的佛像装藏???像一些白宝座、八供、八吉祥、轮王七宝等佛前供物是否需要装藏、开光???感谢上师
&问&&多识仁波切:装藏是一种习俗。显宗没有装藏的说法,很多佛像也不装藏。密宗提倡装藏。但佛像的形象是主要的,形象可以让人生起敬仰,是一种文化标志。很多人认为佛就是寺院那些木雕的佛像,这是不正确的,不可思议经说,佛智所到之处就有佛身佛语,如空气阳光。八供不需要
&问&&谛谛谛谛谛谛谛:请问仁波切,《仁炯嘉杂》里有红色狮面母、蓝色狮面母,虽然都是狮面母,请问这两尊各自有什么不共的利益吗?
&问&&多识仁波切:传承不同。红色以怀摄为主,蓝色以镇邪为主。
&问&&吉祥_双鱼:如何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感谢上师
&问&&多识仁波切:消业修善,财富等都是修积的结果。消业要忏悔、洗罪,如三十五佛忏、百字明咒等。行善本身也是洗罪的一种行为。增长智慧方面,虽然佛是平等的,但习惯上有主慈悲的如观音,主智慧的是文殊,主财富的如黄色大威德、赞巴拉等。可以选择修持。但绝对不能有贪心。
&问&&谛谛谛谛谛谛谛:仁波切您好!座下时常忘失佛法,请问如何把佛法教授融入座下的日常生活中?
&问&&多识仁波切:不要忘念。修佛修善要不忘记,经常念念不忘。座下忘记座上的修法是没有把法真正融入思想。
&问&&福田警部:请问仁波切,经常看到有人在网上号召转发藏传佛教中具有消灾、祛邪功德咒轮,但同时听说咒轮属于保密范畴,最好不要随意转发,会有过失。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感恩。
&问&&多识仁波切:如果动机目的正确,可以这样做。如果是敛财就是错误。任何事都是如此。
&问&&元1977:阿弥陀佛,大师对于刚接触佛教的人应该读什么书,怎样修行?恳请请大师开示。对于佛教中的一些教律初学者有是会无心违反,由此心生烦恼,该怎么办好呢?
&问&&多识仁波切:学一些基础佛学知识,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皈依修持。佛法是智信而不是迷信,是由智慧来鉴别真假,要慎重对待一生的选择。《菩提道次第心传录》、《广论》、入菩萨行论这些可以反复学习。
&主持人&&新浪佛学:感谢多识仁波切,也感谢各位网友热情参与,因为时间有限,本场访谈即将结束,对佛教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多识仁波切和@新浪佛学的微博,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交流!
相关新闻 & & &
& (04/02/:29)
& (04/02/:43)
& (04/02/:33)
& (04/02/:11)
& (04/02/:46)
& (04/02/:22)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请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参与讨论
评论人自行承担不当言论可能导致的民事或刑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版面的相关内容
菩提之夏官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站点评论条款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海众安和,佛法常隆。国泰民安,世界和平。sdfdf666发图戒行法师不识庐山真面目,敬佩自定法师说法声音洪亮,法理清楚,相貌庄严,赞叹德才兼备在全中国建立广泛的佛教讲堂 讲经说法 利益人民 阿弥陀佛
& 2012-& 菩提之夏&版权所有│特别感谢、给予本站特别支持&│││││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5 queries, Gzip disabl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印度佛教的_空_观念与龙树的中观学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印度佛教的_空_观念与龙树的中观学说
&&印度佛教的_空_观念与龙树的中观学说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第7讲 佛教概论ppt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第7讲 佛教概论.ppt
第7讲 佛教概论.ppt
第7讲 佛教概论.ppt
简介:本文档为《第7讲 佛教概论ppt》,可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题内容包含佛教概论佛教概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通灵佛教网&||||||
--(1091)[]
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的历史简说
这里先介绍一下派和唯识派的创立,师兄的说法,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解释?一。的创立说到中观派,就不能不提到,他是中观的创立者,这是汉藏两地公认的。据《百论序疏》,说他生于佛灭度后五百三十年,在公元二世纪左右。生来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孩童时代就能背诵四韦陀典,稍长尽知世间一切学问,认为不过如此,便纵情欲乐,遂遭困苦,因悟欲为苦本。乃往僧团出家学佛,九十日中,读尽《阿含》等三藏教典。后北游至大雪山深处,遇一老比丘授以摩诃衍经,读诵受持,甚大欢喜,犹未满足,广事寻求,亦未有所得,有大龙菩萨,见其如此,起同情心,便接入龙宫,开七宝藏,以方等深经与之,任其阅读,通练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实利,证无生忍,二忍具足。后出龙宫,得诸经一箱。于是龙树菩萨,造《中观论颂》等论,遍破小乘各部偏见,直显大乘一实相印,总摄大小乘教义,统一于中观法门。自此以后,大乘佛教,如日丽中天,大显于世。龙树游遍天竺各国,寻访摩诃衍经,外破异道,内攘小乘,所向披靡,无有敢与抗言者。以后回到南天憍萨罗国,得到引正王的信奉,广着诸论,专事弘扬,时有千部论主之称。晚年又去憍萨罗国东南,吉祥山居住多年。有一小乘法师,见龙树高明,常怀嫉忿。菩萨所作已办,将离却此土,问法师言:汝愿我久住世否?小乘师言:我实不愿。龙树闻言,遂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开门视之,已蝉蜕而去。龙树一生,着作颇丰,着有《中观论》、《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回诤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和《菩提资粮论》等。他所创立的学派因龙树菩萨的《中观论颂》而得名“中观”,《中观论颂》简称《中论》,是中观学派最根本的抉择深理的论典之一。《中论》从缘起性空入手,以“一切法空”为了义,遍破迷执,这也是中观学派的根本:(中论 观四谛品)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中观,就是一切法空,无有实法,只有假名。这就是“真空俗有”。这个学派认为:一切的有无、生灭、来去仅仅是在俗谛假名上成立,而究其根本,一切法了无自性,更说不上什么有无、生灭、来去的种种分别。所以《中论》开篇直标八不: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继承中观思想的,就是提婆菩萨(公元一七○ -二七○ 年),他是龙树菩萨的学生,斯里兰卡人,与龙树菩萨一同宏扬中观思想。其重要的论着《百论》,以「破而不立」的立场,破除众生的爱染与执见。二。行(唯识)派的创立公元四、五世纪间,无著(约公元三三六-四○ 五年)与世亲(约公元三六一-四四○ 年)菩萨,作了许多论书,认为以阐释「一切皆空」思想的经典,为不了义说,在龙树、提婆菩萨之后,形成另一派学风,一直发展到公元九世纪初,秘密大乘佛教兴盛为止,与中观大乘并称为印度佛教的二大正轨,后人称之为行派。此学派的重要论典之一:《瑜伽师地论》的成因,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无著上升兜率,请弥勒下降于印度阿逾陀国,演说《瑜伽师地论》,每夜开讲,连续四个月。在讲说时,唯无著可以见到菩萨,他人只能听到声音。因为此论,瑜伽思想广为弘扬。(这就是为什么说弥勒菩萨是属于这个学派的原因,至今唯识宗仍奉弥勒菩萨为祖师,可为证据。)因为创始人重视瑜伽行,瑜伽行派因此得名。世亲菩萨造《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宣说“一切唯识所现”,所以又被称为唯识学派。瑜伽学者不同意中观大乘「一切法皆无自性空」的思想,而主张一一法,都有其各个差别的不变特性,称为「自性」。立阿赖耶(种子)识,广说三相三自性:“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说于“依他起性”中,转染成净,成就离杂染的“圆成实性”。瑜伽行派对佛教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因明学的革新,这是由世亲菩萨的弟子陈那完成的。主张立「现量」与「比量」二种量,以及立「宗」、「因」、「喻」三支,简化了旧有的三量(加圣教量)与五支(加合、结)。「现量」,是指经由自己亲身体验所证知的。「比量」,是指经由自己的推理,所获得的正确知识(自比量)。若是以自己的证知,为了使他人了解而立量,则称为「他比量」。在「他比量」中,则以宗(就是结论,指自己的见解)、因(所持的理由)、喻(举出实例)等三支,类似西方逻辑的三段论法,来作为说服他人的模式。后来的随瑜伽行中观派,也深受其影响。三。后期中观思想与随瑜伽行中观派的产生在龙树与提婆菩萨之后,公元三、四世纪间,中观思想在如来藏思想,以及无著、世亲菩萨的唯识瑜伽思想发达的环境下,显得相当衰弱。公元六世纪,有佛护(公元四七○ -五四○ 年)以及清辨(公元四九○ -五七○ 年),主张「一切法无自性空」是了义说,以中论思想的立场,与主张「一切法无自性空」为不了义的瑜伽思想相抗衡,是为中观学的复兴。但当时,在瑜伽行派兴盛的环境下,清辨的思想,受其影响而有了改变,认为在世俗谛中,应采取瑜伽行派的说法,主张缘起法应该是有自性的。因为有「自性」的存在,所以论辩的双方,可以在这个「自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因而认为在论辩上,应该「自立量」,亦即必需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评破别人的见解。因此,后人称清辨这一派,为「自立量论证派」。佛护则坚守龙树、提婆菩萨「一切法无自性空」的思想,不认为在世俗谛中的缘起法有自性,也不认为论辩的双方都能达成共识,所以采取「破而不立」的论辩立场,不提自己的意见,只从对方的主张中,找出他的矛盾与错误,而加以瓦解。后人称佛护这一派,为「归谬论证派」。 佛护的这一派学风,在月称(公元六○ ○ -六五○ 年)以后就衰微了。反而是寂护(约公元六八○ -七四○ 年)及其弟子莲华戒(约公元七○ ○ -七五○ 年),继承清辨的学风,而进一步在世俗谛上,与瑜伽行派的唯识说合流,主张「世俗唯识,胜义皆空」,而有更长远的影响。后人称寂护这一学派,为「随瑜伽行中观派」。寂护与莲华戒,后来进入西藏宏法,论破早先由中国唐朝传入的佛教系统,奠定了目前西藏佛教的基础。P.S.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的真常大乘,说有真实的、不空的如来藏作为染净的本源,成佛的根本。但这种思想因为没有形成学派和明确的传承,起于何时仍有争论。这里所写摘自印顺法师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是道教还是佛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