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如何走出灵性的低谷低谷

实体经济发展“紧迫感”来袭 路在何方?
我的图书馆
实体经济发展“紧迫感”来袭 路在何方?
央广网3月14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继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7次提及实体经济,并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实体经济辛苦一辈子,不如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太难了”!这是近年来实体产业企业家们挂在嘴边的感慨。随着我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实体经济发展的紧迫感也愈加明显。一个“难”字道出“紧迫感”背后的复杂因素,要消除实体经济“紧迫感”,我们需要做什么?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给实体经济开出了“药方”。  问脉:实体经济“紧迫感”何来?  实体经济怎么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主任徐绍史指出,当前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遇到瓶颈,面临制造业投资和增加值下滑,企业收益下滑,工业增加值占比下滑等问题。  土地、税负、物流、融资等成本的“高山”使实体经济转型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一直维持在85元左右的高位,2016年为85.52元,而同期企业利润率仅为5.97%。  在成本压力之下,资金“脱实向虚”的倾向进一步显现,甚至产生了“关厂炒楼”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去年M2总量155万亿元,增长11.3%,但资金过多的流向了股市、债市、房市、期货市场,炒作获取高利。还有大量资金通过理财等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系统循环。另外,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社会资本“不敢投、不愿投”也影响了实体经济发展。  而从企业自身来看,在新旧动能的转换过程中,部分行业低端过剩与高端短缺并存,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在低端竞争的陷阱中越陷越深,难以走出低谷。  李毅中表示:“振兴实体经济,主要是靠企业自己努力。另外,要给实体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营销环境。落实国务院关于搞好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不要打折扣,不要过多的设置边界条件,不要延误时机。”  减压:减税降费进行时  税费负担重一直是实体企业的“心病”,在去年经历了一场关于企业税负压力的讨论之后,今年两会上,“减税”、“减负”的问题被屡次提及,减税降费也成为为实体经济减压缓痛的第一剂药。  作为缓解实体经济“紧迫感”的重要举措,政府去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此外,还着眼促进企业降成本,出台了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用电价格等举措。  减税降负初显成效,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负担的减轻。“去年营改增为森马集团全系统节约了2亿元的税费支出,同时,五险一金比例的调整,为森马集团减轻了接近10%的负担。”  不过也有部分企业反映感受不明显。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指出,“要重视企业成本过高削弱竞争力问题。当前,增值税率17%,其中人工费、财务费等五个支出不能抵扣,占总营业额的50%,这样总体税负就很高”。而小微企业比大企业面临更多困难,曹德旺调查发现,基层机关对小微企业收税要付出的成本很高,每收100万的税要出80万成本,因而他建议给小微企业免税。  “税费只是一方面,要把可以降低的成本尽可能地降低。除了税收,还有五险一金到各种行政性收费,还有电价、运费、融资成本等多方面。”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在降低企业负担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企业所承担的一些“隐性成本”,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各类例行检查,这其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灰色地带”,这对企业而言都是成本。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为了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压力的减轻,减税降负力度在一步步升级,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增值税税率由4档降低到3档。同时,为中小企业特别制定了减税政策安排,一是年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即可享受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之前是30万以下才能享受,二是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将研发费用免税率由50%提高到7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确保落实到位”。肖捷说,今年的减税降费措施出台后,并不意味着给企业的减负工作画上了句号。  输血:引导资金“由虚入实”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供血源”,金融机构等的资金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而近年来,资本热衷“钱生钱”,“资本热,实体冷”成为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一个信号。融资难、融资贵、抽贷断贷、短贷长投、高息“过桥”等成为实体经济面临的突出难题。  “中部某外贸制造业企业反映,贷款150万元需要127个签名和62个章,还要扣除高额风险自保金,实际可用120万元。目前县域小微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依然是原始资金积累,大约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能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分析了现阶段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后发现:资金在同业和金融机构内部转动循环,挤占了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空间,实体经济融资难;同时,这些资金自我循环和用于房地产的炒作,抬高了资金成本,引起实体经济融资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表示,银行应该转变观念,在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应该有一种服务意识,不能“没有利就不去做”,要通过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来获得利润。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也指出,在实体经济中,贷款难的主要是中小企业、成长型的企业或科创型企业。对于支持这类企业的银行,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  伴随着金融业“去杠杆”的供给侧改革进程,金融业“虚”火有望得到抑制,更多资金将流入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造血:加码创新促新生  “我认为,实体经济面临的难题,从企业层面看,根子在于创新不足。这几年,同样面临宏观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但科技型、创新型的企业相对比较好过,传统行业和企业则在苦熬。”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无论是“减压”还是“输血”,实体经济再振兴的根本,还在于自身的创新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用一组数据表明我国实体经济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指出,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0.9%,而发达国家企业平均为2%。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我国约为30%,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50%,而这两个指标发达国家在60%至70%之间。  潘刚认为,创新意识不强、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标准滞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严重制约我国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从中看到了利好,“总理在报告中说,科技型的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这是本届政府第三次调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对企业科研创新应该有很大帮助。”  研发投入上去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亟需加大。潘刚表示,只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企业能获得创新投入应有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和积极性。  “对中国企业来说,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抓住消费升级的机遇。”潘刚说。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李义平:实体经济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根基
日16:21&&&来源:
E-mail推荐:
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经济学对此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论述。
经济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认为物质产品是社会的真正财富,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不生产物质财富的非生产性劳动是服务于生产性劳动的。资本主义初期、即市场经济初期的重农学派认为,作为实体经济的农业部门才是真正的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认为只有农业生产才会使物质财富本身增加,即使用价值的增加。而在其它部门,例如加工业、服务业,只不过把已经存在的各种物质因素重新组合,组合成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或使用价值形态,但并没有使物质本身增加,并没有创造财富。
古典经济学同样认为只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才是社会经济的基础,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当英国古典学派的先驱威廉?配第指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时候,指的就是物质产品的生产。亚当?斯密更是区分了不同性质的劳动,认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他举例说:“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与此相反,“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佣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古典经济学把财富的内容扩展到了制造业,但不包括服务业。
马克思的《资本论》通篇研究的是实体经济。马克思开宗明义地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这里所讲的使用价值是作为物质产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由这样的前提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其它的劳动都是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经济学中社会总产品的概念是与实体经济相关联的概念,具体指一个生产周期内两大部类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被严格限制在物质生产部门,即在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掉一年内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余下的那部分价值,亦即当年创造的新价值,可分为V+M两个部分。其中作为V的部分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自己的消费创造的价值,作为M的部分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是要在社会所需要的非生产部门重新分配的。马克思所研究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都是对实体经济运行的探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遵循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十分重视实体经济,不仅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由实体经济出发,所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都向实体经济倾斜,包括从事实体经济的产业工人的工资都要高于服务行业人员的工资。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大量的现代服务业的出现,人们对实体经济的内容有了更符合经济实践和时代要求的认识。现在我们所讲的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农业、制造业,而且还包括现代服务业。一、二、三产业各自所占的比重取决于一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等。
当前的国际经济对比更能说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此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就是因为美国经济过度虚拟化,且缺少有效的监管,以至成了雾里看花式的赌博。德国在此次危机中所以表现良好,是因为德国人一直致力于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十分发达,德国银行一直立足于为实体经济服务,对于过度虚拟的金融衍生品不感兴趣。我国对危机中所以有积极地应对,也是因为我国经济的着力点依然在实体经济。虽然金融衍生产品也曾经被一些人看好,但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就由美国次贷危机给了我们一次免费午餐,我们幸运地中止了发展金融衍生品的积极性。
二、用实体经济的创新引领经济的真正发展
真正的经济发展是实实在在的,对社会有物质财富贡献的经济发展。真正的经济增长是通过创新,诞生了一批新的产业和新的企业,引领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并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周期性。真正的经济增长,是有质量的,甚至是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真正的经济增长不是靠“膨大剂”吹大的经济增长。
三次工业革命是在实体经济领域通过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760年到1840年,发生在英国。这次工业革命的划时代的、有代表性的产品是蒸汽机,以及工场生产的棉织品、铁器以及陶瓷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年,领导这次工业革命的有美国,英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信和交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首先出现了电报和铁路,接着又出现了电话、汽车、飞机等。生产越来越多地以电动机和内燃机为动力,公司制度得到了广泛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由美国、日本和欧洲领导,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经济或知识性工作的兴起,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新兴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等等。纵观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引领了经济一个长的周期的发展,没有三次工业革命所催生的新的产业,就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经济的真正发展。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界性经济增长,则来自于IT产业和网络经济。世界经济这一轮经济周期所以迟迟难以走出低谷,尽管原因很多,但没有新的产业兴奋点无疑是主要原因。当务之急是通过创新催生新的产业,而不是再一次使用膨大剂。
三、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于创新和变革
客观地讲,虽然实体经济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在应对世界性的相对危机时较为主动,但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尽如人意。如果把实体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模仿的阶段,有相当创新内容的阶段,有世界驰名品牌的阶段,那么我国大部分产业仍然处于第一阶段,最多只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与美国、德国、日本甚至韩国等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必须在未来的发展阶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国实体经济的层次。
在当前不仅提升实体经济的档次需要创新,走出危机,寻求新的产业兴奋点也需要创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并非不重视创新,而是创新还是停留在号召的层面,创新依然迟迟难以发生。我们应当研究的是创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成为现实。
1、创新来自于体制,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创新的机器
创新不同于发明,创新必须成为行之有效的产业。创新首先是一种体制的激励。尽管在其它经济类型中也有惊人的发明,但只有市场经济才把创新变成了一种常态。市场经济下的创新对企业是生死攸关的。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在市场经济下,商品生产者总是想获得超额利润,这来自于你死我活的竞争的外在压力,是一场形同于“军备竞赛”的竞争。对竞赛胜利者的奖励就是超额利润,而失败者则往往被淘汰出局。
市场经济下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或企业家。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天职就是创新。企业家所以成为市场经济下创新的主体,原因在于他们要首当其冲地承担市场的压力。当然,他们也存在着征服的意志和事业成功的快乐。企业家通常具有冒险精神,创新者的思维通常表现为与传统的不一致,甚至是“异端”,我们应当培育企业家精神或者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
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甚至不是创新的关键因素,关键是市场机制。18世纪的不少创新者,例如詹姆斯?瓦特等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人们可以发现,正是市场经济促进了技术进步,进而把技术进步变成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支持了教育的普及。市场机制刺激了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本投资。好的机制可以吸引人,激励人,造就人。
2、为了使创新成为自觉行动,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旨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不是任何举措都可以称之为改革,只有旨在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的举措才是改革。据此,改革的着力点一是要平等进入,有了平等进入才有平等竞争。二是尽可能地减少审批和对个别企业、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审批和特殊政策会把企业家精神引导到寻租而不是创新。审批是让审批者去判断,市场经济应该是企业家去判断。三是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应当是稳定的政策,是可以有长远预期的机制和政策,这样的机制和政策可以产生长期行为。创新本身是一种长期行为。政府有形之手的频繁动作不利于企业的长期行为。政府不必亲自开车,政府只需要修建一条高质量的公路,至于车的快慢则由在公路上开车的司机,即企业家去把握。四是减税,让企业家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创新。要全面减税,而不是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容易产生寻租的空间和机会。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高巍、秦华)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实体经济企业大调查:困难的日子过去了吗?
来源:人民日报
  然而,“稳住了”不等于“走好了”。“市场有了起色,不等于会一直暖下去,还可能有反复”――多数受访企业持这一观点。
  “现在去杠杆、收资金,首先受冲击的是实体经济。我们对下半年不太乐观,钢材价格可能会下跌。”(000890,)泓N集团副总裁刘礼华说。
  远东(600869,)首席执行官蒋华君也认为,“企业经营困难还没有结束。”在他看来,很多产业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还很重。
  一些企业不仅表达了对今年下半年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对今后两年的经济前景也不敢过于乐观。
  “今年的形势好于去年,至少不会亏损,但是明年就不好说了”,四川玻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东说。2013年到2016年,四川玻纤连续4年亏损,去年底明显感到市场开始回暖,今年预计盈利8000万元。但韩东对后势有些担心,“很可能今年下半年市场又要下滑。玻璃纤维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价格有所回升后,去年底许多本该退出的小企业又活过来了,许多新开发的窑炉又要用起来,容易造成第二波产能过剩。”
  成都(300559,)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晶则判断,“困难的日子可能还得有一两年,政策的制定以及效果的显现需要一定时间。”
  在受访的100多家企业中,11.11%的企业认为“实体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完全过去”,51.52%的企业认为,“实体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基本过去,但情况会有反复”,还有37.37%的企业认为“困难仍在持续”。
  为啥担心有反复
  过剩产能、资金瓶颈、成本压力,使一些企业挣扎在生存线上
  ■“论赚钱,金融排第一,房地产排第二,然后才是实体经济,而制造业又是实体经济里最难赚到钱的”
  为何多数企业一边判断“实体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基本过去”,一边又认为“情况会有反复”?企业家的担忧主要源于什么?
  ――消化过剩产能还需要时间。
  (000422,)集团总工程师杨晓勤和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定贵认为,产能过剩是阻碍化业向好的主要原因。“国内尿素产能有8000万吨,实际上包括出口在内对尿素的需求也就6000多万吨。”“氮肥、磷肥大概都存在1500多万吨过剩产能,导致低价倾销。再加上化肥行业恢复征收增值税、取消优惠电价等因素,去年很多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前进说,目前行业仍存在30%以上的过剩产能。“造一条船只剩2个点的毛利。中船这么多下属企业,除了少数跟军品关系大的企业之外,做民船的企业普遍亏损,压力较大。”
  即便身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甚至行业领头羊,也对产能过剩导致的过度竞争深有感触。“当年咱们是缺芯少屏,2009年液晶屏生产线投产后,企业年产值一路攀升到近50亿元,可是2013年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价格被腰斩,企业产值一下掉到了十几亿元。”成都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通过两三年时间,从大批量、小批次转向多批次、小批量的市场,产值才实现回升。
  ――资金瓶颈卡住了企业命脉。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银行断贷、抽贷几乎成为压垮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致命一击”。调查中,“解决资金回笼问题、贷款收紧问题”是企业认为眼下最急需调整的政策。
  “银行不管你死活,对于化纤行业基本‘一刀切’,可是我们在国际上都是有话语权的。”江苏申久化纤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邱国全说,去年企业顶住压力,好不容易扭亏为盈,结果今年一季度,银行收贷更紧,企业明显感到资金压力。“太仓、苏州的支行、分行都觉得我们不错,可是它们的上级机构对行业‘一刀切’。其实,尽管行业产能过剩,但也有赚钱的,也有高端产品,应当区别对待。”
  ――需求不振,工业品价格还在低位徘徊。
  近三成的受访企业在为市场需求低迷而烦恼。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金吕说,近年来客户压价愈演愈烈,主机厂压力传递导致配套供应商的利润越来越薄,今年西门子提出降价20%,阿尔斯通和通用电气都提出降价18%―20%。“虽然今年一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5%,是近年来最好的开局,但可以预见,未来3至5年,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还很严峻。”
  ――最影响制造业企业信心的还是“实业赚钱难”。
  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实业的政策,但企业普遍反映“脱实向虚”仍较严重,特别是制造业企业面临虚拟经济更大的挤压。
  “论赚钱,金融排第一,房地产排第二,然后才是实体经济,而制造业又是实体经济里最难赚到钱的。”刘礼华说。法尔胜在从事特种光纤、机械制造的同时,近两年也开始涉足金融领域。他做了个对比:融资租赁板块,仅仅开展两年,总共40个员工,去年营收2.5亿元;研发一个光纤新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赚钱,大约是10年的周期,被市场认可了,也很难实现一年2.5亿元的营收。
  多位企业负责人谈到,制造业具有先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利润薄的特点。近几年金融业赢利状况显著优于实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恶性循环:资本逐利,越来越少进入到制造业领域;得不到资金,制造业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生产积极性越来越低。
  “开厂不如炒房”,同样干扰着实体企业。有企业家感慨,开一间厂子,审批难、贷款难、拿地难、招人难、赢利难、回款难,处处为难,真不如炒房子省事儿、来钱快。“我们会执著于实业,但炒房赚钱快真的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苏州雷格特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鑫表示。
  房价快速上涨,还间接推高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一方面,资金从制造业流出,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房价攀升影响企业的用工成本。袁鑫说,苏州房价自2015年以来几近翻倍,企业员工买房的成本高了,这最终会转嫁到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中去。
  房价上涨也使得一般性制造业越来越难以在城市发展。调查中记者发现,大量制造业企业近年来不得不往外搬迁,或搬进工业园区,或去郊县,有的干脆迁往其他地方。企业搬迁除了平添一大笔搬迁成本外,也间接抬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物流成本。
  还顾得上谋转型吗
  68.42%的受访企业表示困难中仍在“专注转型升级”
  ■在受访企业中,超九成企业认为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了收获,只有1%的企业觉得“效果不明显”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鼓励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在应对经营难题的同时,企业是否愿意从转型升级中谋突破?
  调查中,有68.42%的企业表示困难中仍在“专注转型升级”,希望以此实现突破。这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尝到了转型升级的甜头。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破茧成蝶的金钥匙。
  在受访企业中,99%的企业认为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了收获,只有1%的企业觉得“效果不明显”。“研发新产品不容易,但企业最终靠创新突出重围。”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郭尧尧说,公司开发的独家产品“银杏内酯注射液”,去年销售收入达5.1亿元。“2001年开始研发,2012年初才上市,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但这一独家产品让企业在竞争中坚如磐石。”
  智能制造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好抓手。
  “下大力气实施智能制造,传统行业才有前途。”宜昌奥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简开贵说,过去,铸造行业都是传统工艺,劳动密集、又脏又累。2008年开始,企业陆续投入2亿元实施智能化改造,铸造车间自动化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磨(300024,)也于2013年上线,车间工人从20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生产效率和品质却大幅提升,产品供不应求。
  “互联网+”快车给企业带来新机遇。
  四川施克塞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彬介绍,企业2015年前一直从事低端制造,一年生产几十万个球泡灯,又累又忙还不赚钱。去年企业开发了wifi智能照明,只生产2万只灯就有了500万元左右的营业额。“实际生产成本差一倍,可售价却高了10倍,企业这次是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共享经济新业态让制造业企业从中受益。
  甘凌感慨,“得感谢共享经济,的零件基本就是从我们的滚尺机床上做出来的,我们的订单一下子多得接不过来。”
  转型升级有多难
  有的不知道往哪转,有的苦于“有心无力”
  ■“引进一位高端科研人员,企业付出百万年薪,最终科研人员拿到手的只有55万元左右,税太高了”
  转型升级,道理都会讲,但知易行难。
  ――往哪儿转?许多企业表示,在转型过程中“自己根本不知道脚该往哪里伸”。
  调查中记者发现,制造业企业通常把“转型”和“升级”做不同的理解,认为“转型”一定程度上要跨界,“升级”则是在原有产业链上向中高端迈进。
  不少企业对“转型”持保留态度。“转型就好比‘这山看着那山高’,但‘那山’究竟怎么样也说不清。很可能翻山越岭到了‘那山’,发现同样很困难。”江苏昆山(603626,)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瞿李平说。一些企业家表示,企业固守原有产业,并不是不想突破,而是担心贸然行动会“死得更快”。“一眼望去能赚钱的领域,等你跑过去时可能早就挤满人、没得赚了。”
  更多的企业致力于“升级”,并认为这是“中国制造”的必由之路。在江苏调查时,多位企业家表示,市场需求已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制造业企业正努力往产业链高端走,只不过这不是一步能够跨过去的。
  ――找准了方向,企业又常常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难题,“低端的没钱赚,高端的还做不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技术突破难。四川豪特电气有限公司看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近两年一直致力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副总经理李社基说,眼瞅着市场火爆,企业却无力拿下,因为一直攻克不了智能制造装备最核心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不要说我们这家企业,整个国内可能都还不行。”
  人才引进难。“中小企业很难满足研发人员的研发要求,花10万元请一个人,呆了六七个月就走了。”湖北三宁化工算了算账,近年来企业每年引进100多人,最后能留下来的不是很多,有时流失率高达50%。多家企业反映,目前的税收政策不利于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引进一位高端科研人员,企业付出百万年薪,最终科研人员拿到手的只有55万元左右,税太高了。”江阴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获取资金难。龙腾光电近两年投入大量资金从大尺寸产品向附加价值较高、技术领先的中小尺寸产品转型。“投入几千万元资金开发的国际领先技术都已经研制出样品了,但要实现成果转化,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技术改造资金,压力真的很大。”
  难归难,在展望“中国制造业前景如何”时,69.7%的受访企业还是选择了“付出努力将上个新台阶”,更有87.88%的企业表示“从未考虑过退出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就像咱们的身体一样,天气可能会差、环境可能会变,但坚持强身健体,那就什么也不怕!”
  当前,宏观经济各项指标企稳向好,曾遭遇较大困难的实体企业感受如何?本报记者近日分别前往江苏苏州和无锡、湖北武汉和宜昌、四川成都和德阳,对我国东、中、西部3省6市的100多家实体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经营中的喜与忧,印证宏观经济运行的冷与暖。
  在对百家企业的调查中,超七成受访企业看好今年经营走势。但“稳住了”不等于“走好了”,多数企业表示还处在比较困难的时期。过剩产能、资金瓶颈、成本压力,使一些企业挣扎在生存线上,担心刚有了起色的市场会有反复。
  困难中寻求突破,近七成的受访企业努力尝试转型升级以期破茧成蝶。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技术创新、“互联网+”等带来的甜头,还有一些企业正在苦苦寻找转型方向。不论经济形势如何,展望中国制造前景,积极的声音还是大多数:“从未考虑退出实体经济”“付出努力将上个新台阶”……大部分实体企业表示,将持续“强身健体”来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困难的日子过去了吗?
  ――对百家实体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之一
  今年前5月,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是什么感受?困难的日子过去了吗?
  记者近日前往江苏省的苏州和无锡、湖北省的武汉和宜昌、四川省的成都和德阳,对3省6市的100多家实体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
  “向下掉”的趋势止住了
  去年下半年以来经营状况总体趋稳,超七成受访企业看多今年经营走势
  ■“今年一季度,机床产品订单排到了10月份,不打款的客户就得往后排,这种情况从2009年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
  “最困难的时期基本挺过来了”――受访的多数企业认为,2016年下半年以来,经营状况总体趋稳,实体企业的压力有所减轻。
  “总算走出低谷了”,江苏龙腾光电专案课长褚俊健感叹。企业在2012年亏损8亿元,彼时,“成本高、贷款难、产品卖不出去,全行业都在亏损”。
  此后几年,虽然龙腾光电千方百计降成本、拓市场、搞研发,但经营困难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直至2016年,光伏市场有所回暖,企业终于打了翻身仗,实现利润4亿元,今年利润有望达到6亿元。
  东部地区企业率先感受到暖意,中西部的部分企业也有了向好的感觉。
  “2013年前,企业销售额年均增速高达35%,但2013年到2016年,不管投资如何增加,销售都上不去。今年前4月,销售额又开始快速增长了,同比增长20%,明显比前几年好。”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颉说。
  更难得的是,传统产业中的一些企业也有“稳住了”“撑过来了”的体会――
  “连续几年都在亏损线上挣扎,去年微利,今年形势会更好一些,‘向下掉’的趋势基本止住了。”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财务部长甘凌说。
  普什宁江机床从2009年起陷入困境。“整个机械行业都差不多,市场疲软,恶性竞争,不论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亏得厉害,老牌的长沙机床厂已经倒闭,我们算是撑过来了”,甘凌说,让企业感到有希望的是,订单量上来了,“今年一季度,几个系列的机床产品都好起来了,订单排到了10月份,不打款的客户就得往后排,这种情况从2009年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
  回顾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受访的100多家企业中有76%的企业表示营收规模“显著上升”或“略有上升”。
  再看对2017年的预测,超7成的受访企业看多经营走势。同时,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透露今年会“小幅扩大投资”。
  “稳住了”不等于“走好了”
  企业还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还可能有反复
  ■“玻璃纤维行业价格有所回升后,容易造成第二波产能过剩,很可能今年下半年市场又要下滑”
  然而,“稳住了”不等于“走好了”。“市场有了起色,不等于会一直暖下去,还可能有反复”――多数受访企业持这一观点。
  “现在去杠杆、收资金,首先受冲击的是实体经济。我们对下半年不太乐观,钢材价格可能会下跌。”法尔胜泓N集团副总裁刘礼华说。
  远东智慧能源首席执行官蒋华君也认为,“企业经营困难还没有结束。”在他看来,很多产业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还很重。
  一些企业不仅表达了对今年下半年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对今后两年的经济前景也不敢过于乐观。
  “今年的形势好于去年,至少不会亏损,但是明年就不好说了”,四川玻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东说。2013年到2016年,四川玻纤连续4年亏损,去年底明显感到市场开始回暖,今年预计盈利8000万元。但韩东对后势有些担心,“很可能今年下半年市场又要下滑。玻璃纤维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价格有所回升后,去年底许多本该退出的小企业又活过来了,许多新开发的窑炉又要用起来,容易造成第二波产能过剩。”
  成都佳发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晶则判断,“困难的日子可能还得有一两年,政策的制定以及效果的显现需要一定时间。”
  在受访的100多家企业中,11.11%的企业认为“实体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完全过去”,51.52%的企业认为,“实体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基本过去,但情况会有反复”,还有37.37%的企业认为“困难仍在持续”。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陈晓晖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出人生低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