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力ppt考试中,载重量是指重力还是质量

> 【答案带解析】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重量,从物理上说,指的是物体受到的重力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重量,从物理上说,指的是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也用来指质量。在作家看来,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而哲学家说,当一个人思考时,智慧真理快乐以及成功都会向他倾斜。……
针对以上材料,以“重量”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解析】无
考点分析:
考点1: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半命题作文:
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综观历年各地高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
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1.要易写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如“我和 (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
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要确定体裁。
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
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
3.要内容健康。
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 的滋味”(云南省高考作文题),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者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应引起注意,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标新立异,填写上了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命题作文特点:
1.从命题内容上来看:
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从形式上来看:
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
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在题目之前,加上了一段导语:“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
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这段话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对“活力”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
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的区别: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出作文题目让作者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一篇 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命题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的作文能力。
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图画)材料。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材料作文的审题,需要首先提取关键句和关键词语。写作者要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甄别、文字表达等步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对于考生来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审题。
命题作文的审题:
1.重点分析“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
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
《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这类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4.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
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浙江温州高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
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安排详略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命题作文的写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
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
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了。
《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没有限制的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如此,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首歌;既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对生活有着欣赏与感激,对得失成败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就能切中题意。
又如:《充满活力的岁月》,虽要思考活力的表现,也要兼顾对“岁月”一词的理解,但对写作的主体——“谁充满活力”则完全没作限定。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
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高考半命题作文填题技巧:
纵观近年各地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半命题作文在各省市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见,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作文不但没有被人们冷落,反而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历年的评卷中发现,不少考生在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上出现失误,不能正确填补题目。那么,如何填补半命题作文的标题呢?
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
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
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
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
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
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
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
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
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高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
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
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
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
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
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
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
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
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
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
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
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
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拿起《……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乎逻辑,不违情理。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每小题2分)
(1)生乎吾后;&&&&&&&&&&&&&&&,&&&&&&&&&&&&&。韩愈(《师说》
(2)&&&&&&&&&&&,&&&&&&&&&&&,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京口北古亭怀古》)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4)&&&&&&&&&&&&&。独上西楼,&&&&&&&&&&&&&。(晏殊《蝶恋花》)
(5)子曰:“志士仁人,&&&&&&&&&&&&&&&&&,&&&&&&&&&&&&&&&&&&。”(《君子之风》15.9)
阅读《论语》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
23.(1)子夏向孔子请教的是由《诗经》诗句引起的“素”与“绘”的问题,却又问到了“礼”。
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2)从这个文段中可以看出子夏具有怎样的学习意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请
分别用一个成语作答。(2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3分)
(2)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3分)&&
用斜线(/)给文中划浪线的部分短句。(3分)
六月乙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乃悉发之。六月,乙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①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刘秀复徇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监五县,为汉兵所获。异曰:“异有老母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秀许之。异归,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②除之。秀谓縯曰:“事欲不善。”縯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此人不可复信!”縯不从。縯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
【注】①寻、邑:指王寻、王邑,王莽的部将。②更始:指汉更始帝刘玄。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劝更始除之阴:阴险
B.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善:与……交好
C.司徒官属迎吊秀吊:安慰
D.未尝自伐昆阳之功伐:自夸,炫耀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城中亦鼓噪而出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①遂与萌率五县以降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①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②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D.①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②以其无礼于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秀善于带兵,他知道将领们想多得财物,为了鼓励他们英勇作战,每个人都分到一些财物。
B.文中描写战争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写人与写物结合,表现了汉军大胜莽军大败的情势,很有感染力。
C.刘秀曾经提醒刘縯注意刘玄心怀恶意,可是刘縯却毫不在意,最终因他的部将出事而被刘玄杀掉。
D.刘秀在兄长被害之后的反应和表现可见他隐忍精明的个性,与刘縯憨直的性格构成了对比。
题型:作文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质量
学而思网校
学年度物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质量一、选择题 1. 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00dm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0mm 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kg D. 一瓶 1.25 升的可口可乐质量约为 50g 2.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是( ) A、质子 B 、电子 C、原子核 D、分子 3.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为 0~1000g,用它可称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A.一个铅球 B.一个苹果 C.一位学生 D.一袋大米 4.1kg 的棉花和 1kg 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棉花所含物质较多 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 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 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 5.下面对一些事例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600g B.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60kg C.人行过街天桥的高度约为 25m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m 6.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7.将一块平放于地面的砖,改为竖放于地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 B.密度不变; C.惯性不变; D.对地压强不变。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纸片会远离,是因为吹气时两纸片间气流速度增大,压强增大的缘故 B. 乙图中,手离开硬纸片,纸片不下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 丙图中,手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右手指感觉疼是因为右手指受到的压力更大 D. 丁图中,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直接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 9.有一体积为 30cm 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 237g 则( ) A. 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学而思网校 B. 此固体的密度为 7.9g/cm C.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 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10.你认为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 ①1 枚 1 元硬币质量约 6g ②1 度电可以使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 1h ③超音速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可达 500km/h ④恩施地区夏季的最高温度约 25℃ ⑤一只鸡蛋重约 0.5N ⑥刘翔 l10m 跨栏的平均速度约 20m/s 3 ⑦水的密度为 1.0kg/m ⑧学校课桌高约 80mm. A. ①⑤ B. ②④ C. ⑦⑧ D. ③⑥ 11.萨尔?波尔马特、布莱恩?施密特以及亚当?里斯共同获得 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 人获奖的原因是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如图所示为宇宙加速膨 胀的模型,其中引力使宇宙收缩,暗能量(相当于排斥力)使宇宙膨胀.关于此模型,下列 观点中正确的是( )3暗能量 引力 超新星 加速膨胀那个星系A.引力作用效果强 B.暗能量作用效果强 C.引力和暗能量作用效果相同 D.不能确定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 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 地面的压强 P 以及剩余部分质量 m 的大小关系为A.P 甲<P 乙 m 甲<m 乙 B.P 甲>P 乙 m 甲>m 乙 C.P 甲<P 乙 m>甲 m 乙 D.P 甲>P 乙 m 甲=m 乙 13.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 l04 千克,则 3 3 3 3 所需铝的质量是( )(ρ 钢=7.9×10 kg/m ,ρ 铝=2.7×10 kg/m ) A .35.5kg B.54kg C .104kg D. l58kg 14.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由地面送向太空的过程中,它的质量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存在了 15.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 端的平衡螺母向 ▲ (左/右)移动; 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 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 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 ▲ (增加/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 50g、20g 和 5g 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 学而思网校 物体的质量为 ▲ .三、填空题 16.(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金属片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2)如图是利用托盘天平称橡皮泥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17.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___________;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 0.06__________。 18.(1)如图所示,天平所测物体质量是 g。(2)如图所示,体温计示数是℃。19.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mm=___________m (2)50m/s=_________km/h (3)720min=__________h (4)900kg=_________mg 20.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 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21. 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 “世纪宝鼎” 质量是 1.6t, 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 其质量______kg, 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 500g 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将___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2.近期,我国进行了“探空火箭”实验,该火箭搭载了多款新型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在太 空中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分离前相对于火箭是 (选 填“运动”或“静止”)的. 23.天平实质是一个 杠杆.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左 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学而思网校 24.如果天平砝码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小一些,那么测出物体的质量将会 ,一把刻度尺 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 。(填“偏 大”或“偏小”) 25.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 33.4g,则烧 杯中水的质量为 g,大约含有 个水分子(不考虑分子间空隙,水分子 -29 3 的体积约为 10 m ),这说明了物质是由 组成的.26.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的 处。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使天平平衡。 测 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石块的质量为 g。27.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体积的相同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 衡.(1) 则甲、乙两种小球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 (2) 若把甲球从地球移到到月球上,重力将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8.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情景,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思网校 29.如图所示的电动自行车,它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制造自行车车架有各种不 同的新材料,部分材料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材料技术指标 性能(强度) 密度(kg/m )3锰钢 强 7.9×103铝合金 较弱 3.0×103钛合金 较强 4.5×103碳纤维 强 1.6×103若让你设计制造强度高并且轻便的电动自行车, 你选择表中的 -3 3 体积为 5×10 m ,则车架的质量是 kg。 3 3 3 30.一块体积为 40cm 、密度为 0.9×10 kg/m 的冰块,质量为 分之一,则余下的冰的质量为 g,密度为材料, 若车架的 g;若将它削去三 kg/m 。3四、实验题 3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进行有关测量:⑴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 ⑵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 g。 ⑶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 ⑷图丁中电能表的读数是 kW?h。 32.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 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 使天平平衡。若小明在某次调节平衡螺母时无法使天平平衡,受“曹冲称象”思路的 启发,他找来了一些细沙,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这架天平仍然测出了铜块的 质量.请将他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 学而思网校 (1)将铜块放入右盘,在左盘放入细沙,并调节细沙量,直到 为止; (2)取出盘中的 (铜块/细沙),在该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 g. 33.小聪估测书包重量,现有细绳、重量可忽略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 600mL 的水,空 瓶的质量忽略不计。(1)这瓶水的质量 m=________,重量 G=________。(1mL=1cm ,水的密度是 1g/cm ,g=10N/kg) (2)手提细绳,如图 21,若硬棒水平静止。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的长度。 (3)书包的重量约为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标示) (4)若测量中硬棒挂书包一端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硬棒恢复水平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2013 年 6 月 11 日,承载着中华名族“飞天梦”的“神舟十号”飞船顺利升空.33(1) “神舟十号” 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密度_____ (大/小) 、 硬度大等诸多优点.如图所示是利用火箭将“神舟十号”发生升空的情景,该过程中涉及的 物理力学 知识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 (2) 王亚平是我国第二位女宇航员, 则随 “神舟十号” 进入太空轨道后, 王亚平的质量_____ (变小/变大/不变).“神舟十号”在绕地球轨道运行时,“神舟十号”受_____(平衡力/ 非平衡力)作用. (3)“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若宇航员将在“天宫一号”太空舱中进行下列 科学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D.用秒表测量时间 E.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5.小明同学练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学而思网校 (1)操作情况如右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① ;②。(2)使用天平时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当发现指针如右上图所示时,要使指针停在中央刻度 线,应该( ) A.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在右盘中加砝码 (3)若在测量过程中将最小的砝码放到右盘后发现指针也如右上图所示时,要使指针停在 中央刻度线,应该( )(各选项同上) (4)当天平平衡时.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所示时, 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36.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小明对这种落体运 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提出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问题二: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1)针对问题一,你的猜想是: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且物体的质量越大, 下落越 。 (2)小明根据你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取质量不同的物体放在 的高度(填“相同”或“不同”),让它们自由下落,比较 所用的时间。 (3)请根据你的猜想,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取质量不同的物体,让它们自由下落,比 较 。 (4)小明在探究“问题二”时,通过实验,测量出同一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下落的时间如 表。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不满足正比例关系”。他猜想“物 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高度 hl h2 h3 下落时间 tl t2 t3337.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 1.2572kg/m ,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 1.2505 3 kg/m .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 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应用密度可以 物质。 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2)向烧杯中倒人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 ;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 V; 学而思网校 4)算出水的密度 ρ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1) ;(2) 。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 1g/cm。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 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冰的质量 m/g 36 45 54 冰的体积 V/cm 40 50 603冰的密度 ρ /(g?cm ) 0.9 0.9 0.9 。-3【试题分析与论证】 试题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38.根据下表所给的实验仪器图或实验装置图,把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完整。仪器或 实验名称 测量的 物理量天平弹簧测力计 ④质量 ② 等臂杠杆的平衡原 理 在弹性范围内,弹 簧的伸长和受到的 拉力成正比 ③大气压的大小 外界大气压等于管 内水银柱产生的压 强 ⑤大气压 p= 汞柱 cm原理图中示数①39.小明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 l 所示情况。 学而思网校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天平调节平衡后, 小明按图 2 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小华立即对小明说: “你 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 ② ; (3)小明虚心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 1 所示的 情况,他接下来应该 ; (4)实验中,与小明所用托盘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有 5g、10g、50g、100g、200g 的砝码各 一个以及 20g 的砝码两个。小明用它测量质量为 276g 的物体。测量时,下列四种加减砝码 的顺序中, 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 表示向右盘中加入砝码, “-” 表示取出砝码) ( ) A.+200g+100g-100g+50g+20g+10g-10g+5g+游码 B.+200g+50g+20g+5g+游码 C.+200g+50g+20g+游码 D.+200g+20g+20g+10g+游码 40.由同种某物质构成的大小不同的实心物块的体积、质量如下表,以体积 V 为横坐标,以 质量 m 为纵坐标,在图的方格纸一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该物质的密度是 3 g/cm .六、计算题 3 41.一根木头重为 2000N,体积为 0.4m ,漂浮在水面上,g 取 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42.“海宝”是 2010 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 14 所示,再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 3 3 3 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体积是 2m 密度为 1.5×10 kg/m ,与水平地 2 面的接触面积为 1m .求: 学而思网校 (1)这座“海宝”的质量 m (2)这座“海宝”的重力大小 G (3)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 P 43.已知某品牌油罐车自身质量为 5t,容积为 14m?,最多可载 15t 油品,该车轮胎与路面 2 3 3 接触的总面积为 0.5m 。 计划用此车将密度为 1.25×10 kg/m 、 共 400m?的甘油运抵港口。 ( g 取 10N/kg) 在不超载的情况下,油罐车运油时对路面的最大压强为多大? 需多少辆油罐车才能全部运完?(设所需车辆数为 n) 44.用不等臂的天平来称量某物体,当物体放在左盘里,往右盘加 m1 的砝码时天平平衡; 当把同一物体放在右盘里,往左盘里加 m2 的砝码时,天平平衡。试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证明: 物体的实际质量:m ? m1m245.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 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0.4kg。用此 瓶装金属粒若干, 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 0.8kg, 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 瓶、 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 0.9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46.如右图所示是一个电热水壶的铭牌,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计算: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容积 超温保护器 220V 1400W 2L 熔断温度 110℃(1)这壶最多能装多少质量的水? (2)这壶水从 20℃到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 [C 水=4.2×10 J/(kg?℃ ),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 (3)假如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且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多长时间烧开这壶水? 47.小刚在学校买了一箱学生饮用奶,箱和牛奶总质量是 6.6kg,箱中每一小袋牛奶的包装 袋上标有“净含量 200ml、206g”字样.(取 g=10N/kg ) 求: 3 (1)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 g/cm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这箱牛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当把这箱牛奶放到月球上面后 (选填“质量”或”重量”)不变? 48. 小张同学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晴天可利用太阳能集热, 阴雨天可用电辅助加热, 铭牌如表所示. 求: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650W 容积 100L 频率 50HZ 学而思网校 (1)太阳能热水器贮满水,水温从 20℃升高到 5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用电加热时,热水器正常工作的电流有多大? (3)贮满水的热水器,阴天里要使水温从 20℃升高到 50℃,其中 55%的热量是由电来辅助 提供的,则热水器正常工作时需加热多长时间?(不计热量损失) (4)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家电下乡”的政策,其中对购买高能效、低能耗的家电产品 实行政府财政补贴,就国家这一政策对能源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发表你的看法. 49.实验室里有一架天平和一盒标准砝码,如图所示,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您将如 何判断这架天平是否准确?八、综合题 50.社会发展到今天,能源危机开始困扰着人类,人们寻找各种可能的未来能源,以维持人 类社会的持续发展。2006 年 5 月 24 日,欧盟、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在 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草签了一系列关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协议。这是人类开 发新能源的一个重大尝试, 也是中国以完全平等的地位参加的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热 核聚变是在上亿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在可控情况下发生核聚变。聚 变反应中释放出来的核能提供大量的热量。就像造出一个“人造太阳”。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无放射性污染的氦。中国承担的首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部件――ITER 导体任务 已经于 2011 年 8 月 19 日正式开始批量生产。项目负责人武玉研究员介绍说,中国的 ITER 导体生产实现了 100%的国产化,在参与 ITER 计划的 7 个国家中,中国是目前在此方面达到 100%国产化率的两个国家之一。 建成的实验反应堆, 可以在 16min 产生 1.44×1012J 的热量。 据媒体报道:1 升海水提取的氢的同位素,在完全聚变反应中释放的热量相当于 300 升汽油 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请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估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3 3 (1)若汽油的密度是 0.7×10 kg/m ,300 升汽油的质量是多少?(2 分) 7 (2)若汽油的热值是 5×10 J/kg,300 升汽油完全燃烧释放多少热量?(2 分) 12 (3) 需要从多少升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 在发生聚变反应时才可以产生 1.44×10 J 的热 量?若这些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50,则它可以提供给一台功率是 2KW 的空调正常工 作多少小时?(3 分) (4)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问题,人们正在积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你认为除了上述方 式之外,目前人类还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至少举出一种)(1 分) 学而思网校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 为 50kg,一瓶 1.25 升的可口可乐质量约为 1.25kg,只有 B 符合实际。 考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2. D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而分子是由原子核 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选项 D 正确。 考点:物质的组成 3.B 【解析】 试题分析:在测量质量时,我们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选则量程合适的测量工具。一个 铅球的质量大约有 6kg,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有 200g,一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有 50kg,一 袋大米大约有 25kg。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为 0~1000g,用它可称一个苹果的质量。故选 B。 考点:质量的测量 4.C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kg 的棉花和 1kg 的铁块相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 物质一样多,它们的质量是相等的。故选 C。 考点:质量 5.B 【解析】 试题分析:10 个鸡蛋的质量大约 1 斤,而 1 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 左右.A 选项错误; 成年人的质量在 70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要小一些,在 60kg 左右.B 选项符合实 际;一层楼的高度在 3m 左右,人行过街天桥的高度与一层楼高度差不多.B 选项不符合实 际;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长度, 比 2.6m 小得多.D 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考点:物理量大小的判断 6.D 【解析】 试题分析: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把物体放入左盘中,把砝码放在右盘中,向右 移动游码的作用是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故选 D。 考点:天平的使用 7.D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不管是平 放,还是竖放,质量不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所以不 管平放还是竖放密度不变。惯性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 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砖的质量不变, 所以惯性不变。 而对地面的压强, 学而思网校 F G mg ? ? 可知,不管是哪种放发,质量没变,但竖放时受力面积小,所 S S s根据公式 p ?以竖放时压强大。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考点:质量、密度、惯性的基本性质和压强公式的应用 8.B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来分析纸两侧的压强大小,可以判断 纸的运动情况. (2)水杯倒置纸片不下落可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手指受到的力是相同的. (4)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回零,然后才能调节平衡螺母. A、甲图中,吹气时两纸片间气流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压强不变,所以纸会向中间 靠拢.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手离开硬纸片,纸片不下落,是由于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向上的压 力,所以纸片不下落主要是受到大气压作用.符合题意. C、丙图中,手指同时压铅笔两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左手和右手受到的 压力相同,由于右手的受力面积小,铅笔对右手的压强大,所以右手感到疼.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没有回零,就调节平衡螺母是错误的.不符合题 意.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天平的使用;压强大小比较;大气压强的存在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比较多,通过几幅图考查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压力作 用效果、天平的正确使用,虽然都是一些基础知识,但是覆盖面比较大 9.B 【解析】 试题分析:A 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故 A 不正确; B、此固体的密度 ρ = =7.9g/cm ,故 B 正确;3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故 C 不正确;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故 D 不正确. 考点:密度的计算;天平的使用;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实验和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是一道基础题目 10.A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 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①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在 6g 左右,符合实际; ②电风扇的功率在 40W=0.04kW 左右,1 度电可以使电风扇正常工作 t== 合实际; ③超音速战斗机的速度不小于 340m/s=340×3.6km/h=1224km/h,不符合实际; ④恩施地区夏季的最高温度在 35℃以上,不符合实际; =25h,不符 学而思网校 ⑤一只鸡蛋的质量在 50g=0.05kg 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0.05kg×10N/kg=0.5N,符合实 际; ⑥刘翔 110 米栏的成绩在 9m/s 左右,不符合实际; 3 ⑦水的密度为 1.0g/cm ,不符合实际; ⑧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 10cm=100mm 左右,课桌的高度比 100mm 高得多,更不要说 80mm,应 该在 80cm 左右,不符合实际.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 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1.B 【解析】 试题分析:三位科学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宇宙加速膨胀.由宇宙膨胀模型知:宇宙受到星 系引力和暗能量(相当于排斥力)的作用,两者方向相反、效果相反.因为宇宙加速膨胀, 所以暗能量作用效果更强一些. 故选 B.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平时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并掌握某项技术的主要内容. 12.B 【解析】 试题分析:由 p ?F G mg ? Vg ?Shg ? ? ? ? ? ? gh , S S S S S∵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 p ? ?甲gh甲 ? ?乙gh乙 ,且 h甲>h乙 , ∴ ?甲<?乙 ; 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 h 后: 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p甲 ? ?甲g(h甲 ? h) ? p ? ?甲gh ;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p乙 ? ?乙g(h乙 ? h) ? p ? ?乙gh ; 由于 ?甲<?乙 ,即 ?甲gh<?乙gh ; ∴ p ? ?甲gh>p ? ?乙gh ,即 p甲>p乙 ; 由于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所以乙截去的体积占乙的比例大于甲截去的体积占甲的比 例,所以乙截去的质量较大,剩余的质量较小,即 m甲>m乙 . 故选 B.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点评:此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 p ?F 和 Sp ? ? gh (适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分析解答.13.B 学而思网校 【解析】设零件的体积为 V, 3 3 3 3 则 7.9×10 kg/m ×V-2.7×10 kg/m ×V=104kg 3 由此得出 V=0.02m 3 3 3 铝制零件的质量 m=ρ 铝 V=2.7×10 kg/m ×0.02m =54kg. 14.C 【解析】质量指的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随形状、状态、体积、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 选C 15.左 增加 78.4g 【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在使用时应先 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 或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读数时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 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解答:解:使用前,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说 明右盘质量小,应添加砝码;读数时一定认清分度值,所以物体的质量 =50g+20g+5g+3.4g=78.4g 故答案:左;增加;78.4g. 16.(1)2.80;(2)13.4.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 弹簧测力计、 温度计等, 任何一种工具, 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 刻 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可以不估读。(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 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 开始,要以某一刻 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金属片左侧与 5.50cm 对齐,右侧与 8.30cm 对齐,所以金属片 的长度为 L=8.30cm-5.50cm=2.80cm;(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明确标尺的分度 值;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左边所对刻度之和,天平标尺上 1g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 0.1g ,即此天平的分度值为 0.1g ;物体的质量为 m=10g+3.4g=13.4g. 考点:长度的测量;用天平测质量 17.50kg g 【解析】 试题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常用的单位有 kg、t、g、mg。在质量的估测中, 我们要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常见物体的质量做个了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50kg,一张 邮票的质量是 0.06g,一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50g 等。 考点:质量 18.(1)71.4(2 分);(2)37.8(2 分)。 【解析】(1)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70g+1.4g=71.4g;(2)体温计的示数为 37.8℃。 考点:天平的读数,温度计的读数。 19.(1)0.05 【解析】 试 题 分 析 : 50mm=50 × 10?3(2)180(3)12(4) 9 ? 108m=0.05m50m/s=50 × 3.6km/h=180km/h720min=720 × 学而思网校 1 =12h 900kg=900 60× 106 mg= 9 ? 108 mg 考点:单位换算 20.调节游码 【解析】 试题分析: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 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游码的作用是向 右盘中增加小砝码。 考点:天平的使用 21.1600 不变 【解析】 3 试题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常用的单位有 kg、t、g、mg。1t=10 kg;中国赠 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是 1.6t,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其质量 1600kg;质量是 物质的属性,跟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 500g 的国 旗载入太空,它的位置变化了,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将不变。 考点:质量 22.不变;静止 【解析】 试题分析:①物体的质量是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所在位置无关,所以这些仪器在太空中的质 量不变; ②以火箭为参照物,分离前仪器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特点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知道影响质量的因素和会根据参照 物判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所在 23.等臂;右 【解析】 试题分析:(1)天平是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 (2)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 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 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 调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 一样. 天平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图中显示指针向左偏,根据“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的规则,应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考点:杠杆的分类;天平的使用 点评:天平使用前调平衡要调平衡螺母,要理解并掌握:“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的规则 24.偏大 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天平砝码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小一些,砝码的质量会偏小,之间导致测量物体 的质量偏大。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 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 将会偏小。 考点:物体的测量 24 25.20;2×10 ;大量分子(注:若填“分子”,本空不得分)。 【解析】由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可以通过天平的砝码与游码对应的质量求出,即 学而思网校 50g+3.4g=53.4g;所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53.4g-33.4g=20g;由密度公式可得,这些水的 体积为 V=m??2 ? 10?5 m 3 20 ? 10?3 kg -5 3 24 =2 × 10 m ;所含分子的个数为 n= =2×10 ;这 10?29 m 3 1.0 ? 103 kg / m 3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考点:天平的读数,密度的计算及科学计数法的知识。 26.左端零刻度线;左;23.4。 【解析】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先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 右侧,说明横梁右端下降,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石块的质量为 20g+3.4g=23.4g。 考点:天平的使用。 27.2:1 2:1 变小 【解析】 试题分析:(1)天平是等臂杠杆,力臂相同,如图天平平衡时,两盘中各取出一个甲球和 一个乙球,天平会仍平衡,此时,左盘一个甲球,乙盘两个乙球, 所以: m甲:m乙= 2:1 , 因为: ? ?m ,甲、乙为体积的相同实心小球,即 V 相等, v故: ?甲:?乙 =2:1 ; (2)月球上的引力小于地球引力,所以把甲球从地球移到到月球上,重力将变小。 考点:天平的使用;密度、质量的比较。 点评:有关质量、体积和密度的习题,找到等量关系,熟练应用公式进行判断. 28.游码位置没调“0” 用手取放砝码 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解析】小明测物体质量时明显违反了天平的使用规则, 规则可归纳为: 放平、归零、 调衡、 左物右码、 物体的质量为砝码加游码, 砝码和游码要用镊子夹取和拨动. 从此入手便可解题. 解答:解:(1)在放砝码前游码应调零,所以错误是游码没有调零. (2)砝码应用镊子夹取,所以错误是用手放砝码. (3)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所以错误是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故答案为:游码没有调零、用手放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29.碳纤维 8 【解析】 试题分析:选择碳纤维,原因是碳纤维的强度大,密度小,相同的体积,质量较小;若车架 的体积为 5×10 m ,则车架的质量是: m ? ?V ? 1.6 ?103 kg / m3 ? 5 ?10?3 m3 =8kg-3 3考点:质量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质量公式的计算,属于中等难度。 3 30.36 24 0.9×10 【解析】 试题分析:冰块的质量 m ? ? V ? 0.9 ?103 kg / m3 ? 40 ?10?6 m3 ? 0.036kg ? 36g ;剩下的 冰的质量为 m 剩 ?2 2 m ? ? 36g ? 24g ; 3 3冰的密度不会因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仍为 0.9 ?103 kg / m3 . 学而思网校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密度是物质的 一种属性,不会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31.⑴2.13(2.11~2.14 均可) ⑵63 ⑶26(25~27 均可) ⑷624.5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甲所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是 1mm,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2)由图乙所示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50g+10g+3g=63g; (3)由图丙所示寒暑表的分度值是 1℃,其示数为 26℃; (4)由图丁所示电能表可知,其示数为 624.5kW?h;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 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天平、寒暑表、电能表的读数,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 法. 32.水平,右 (1)天平平衡 (2)铜块 (3)52.4 【解析】 试题分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由于指针向左偏移,则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1)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测量铜块的质量,因此需将铜块放入右盘,在左盘放入细沙, 并调节细沙量,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2)由于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因此取出右盘中的铜块,在该盘中加减砝 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如图可知细沙的质量为 50g+2.4g=52.4g;因为铜块和细沙的质量相等,则该铜块的质 量为 52.4g. 考点:天平的使用. 点评:天平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是一个重点知识,包括放置天平、怎样调节横梁平衡、调 节横梁平衡前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向右移动游 码的作用、怎样读数等等. 33.(1)0.6kg,6N (2)如图所示;((4)把书包向右移动一点(或把细绳向左移动一点) 1g/cm , 水 的 体 积3【 解 析 】 ( 1 ) 水 的 密 度 已 知600mL ,m ? ?v ? 1g / cm3 ? 600ml ? 600g ? 0.6kg水的重力 G ? mg ? 0.6kg ?10 N / kg ? 6 N 。 (2)如图所示; ( 3 ) 根 据 杠 杆 平 衡 动 力 乘 以 动 力 臂 等 于 阻 力 乘 以 阻 力 臂 , 有 G ? L1 ? G '? L2 , 得 到 学而思网校 G ? L1 6 L1 ? L2 L2G' ?(4)书包这一端下沉说明书包和它的力臂乘积过大,应该减小书包的力臂或者增大水瓶的 力臂或者同时减小书包的力臂增大水的力臂。 34. (1) 小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不变 非平衡力 (3) AB 【解析】 试题分析:A、飞机、火箭等飞行的物体都要采用密度小,硬度大的材料制成,这样耗油少, 耐碰撞. 火箭是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升空的,火箭升空时,速度不断增大,运动状态不断改 变. 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 物体一定受到非 平衡力作用. C、在地球上凡是测量跟重力有关的测量都不能完成. (1)“神舟十号”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密度小、硬度大等 诸多优点. 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燃气,火箭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燃 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推动力, 使火箭升空, 火箭升空时, 速度不断增大, 运动做功不断改变. (2)王亚平的位置改变,王亚平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神舟十号”在绕地球轨道运行时, “神舟十号”的方向不断改变, “神舟十号”一定受到 非平衡力作用. (3)A.在地球上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是因为物体和砝码都受到重力作用,放在天平上 对天平有力的作用, 天平才能完成质量的测量, 在太空中, 物体和砝码都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放在天平上对天平没有力的作用,天平不能测量物体质量. B.在太空中,物体不受重力作用,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C.物体的长度不受重力应用,在太空中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D.秒表是利用物体的弹性形变工作的,在太空中也可能发生弹性形变,可以用秒表测量时 间. E.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液体热胀冷缩跟物体是否受重力没有关系,可 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考点:力和运动的关系、质量、重力 点评:(1)飞机、火箭等飞行的物体都要采用密度小,硬度大的材料制成,这样耗油少, 耐碰撞. 火箭是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升空的,火箭升空时,速度不断增大,运动状态不断改 变.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 物体一定受到非 平衡力作用. (3)在地球上凡是测量跟重力有关的测量都不能完成. 35.(1)①用手加砝码②砝码放在左边,物体放在右边(2)A(3)C(4)78.4 【解析】 试题分析:(1)操作情况如右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一是用手加砝码二是砝码放在左边, 学而思网校 物体放在右边;(2)使用天平时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当发现指针如右上图所示时,说明左 边的质量偏大了,要使指针停在中央刻度线,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增大右边的质量即可。 (3)若在测量过程中将最小的砝码放到右盘后发现指针也如右上图所示时,要使指针停在 中央刻度线,应该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小砝码。(4)当天平平衡时.把矿石放 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 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质量值之和。即为 75g+3.4g=78.4g。 考点:质量的测量 36.(1)快(慢); (2)相同; (3)相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 (4)计算出下落的高度与对应下落的时间平方的比值,即h1 h 2 h 3 、 2 、2 ,如果它们的比值在 2 t1 t 2 t3误差范围内可认为相等,说明以上猜想是正确的,否则猜想是错误的. 【解析】 试题分析:(1)针对问题 1,可以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并且物体的质 量越大,下落越快(或慢); (2)小明设计的方案必须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同,放在相同的高度,让它们自由下落,比较 所以的时间; (3)也可以取质量相同的物体,让它们自由下落,比较相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 (4)小明要验证“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这一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计 算出下落的高度与对应下落的时间平方的比值,即 所以答案为:(1)快(慢); (2)相同; (3)相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 (4)计算出下落的高度与对应下落的时间平方的比值,即h1 h 2 h 3 、 2 、2 ,看它们在误差内是否相等. 2 t1 t 2 t3h1 h 2 h 3 、 2 、2 ,如果它们的比值在 2 t1 t 2 t3误差范围内可认为相等,说明以上猜想是正确的,否则猜想是错误的. 考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点评:此题属于探究题型,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要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知 道应该控制哪些因素不变,改变哪些因素. 37.属性 鉴别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2)m2-m1 【评估】(1)量杯的分度值太大 (2)烧杯中有液体残留 【试题分析与论证】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应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2)测液体质量的方法用总质量减去空杯的质量即 m2-m1 【评估】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1)量杯的分度值太大 (2)烧杯中有液体残留 【试题分析与论证】 通过试题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试题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密 度的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有关。 学而思网校 38.①24g ②力 ③4.2N ④托里拆利实验 ⑤75 【解析】 试题分析:①有图知:砝码质量是 20g,游码示数是 4g,天平所测物体质量是 24g; ②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力的工具;③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0.2N,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是 4.2N; ④第三组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 ⑤由图知,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 75cm,所以大气压相当于 75cm 汞柱产生的压强; 考点:天平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或实验装置的辨识, 弹簧测力计的功能, 天平的工作原理, 天平、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测大气压值等内容,涉及的知识较多,是一道综合题;一定要掌握常用 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39.(1)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①用手直接拿砝码;②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A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 1,指针偏向左侧,平衡螺母向相反方向移动,所以他应采取的措施 是平衡螺母向右移;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 2 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存在两个错误是: ①用手拿砝码,会腐蚀砝码,影响以后测量的准确性; 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物体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 1 所示 的情况,指针偏左,表示左盘的物体质量大,所以右盘应该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加减砝码根据先大后小的原则及题中物体质量判断,应选 A。 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点评: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 都要考虑到. 40.【解析】分析:因为是同种物质,所以密度相同,任选一组数据,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该 物质的密度.在坐标上找到对应的点,再连接起来就可. 解答: 解: 因为是同种物体, 所以密度相同, 任选一组数据, 该物质的密度 ρ = =0.8g/cm . 故答案为 0.8. 描点连线如图:3m 4g = V 5cm3 学而思网校 . 41.(1)200kg (2)0.5×10 kg/m 【解析】 试题分析:(1)质量 m= (2)木头密度 ?=3 3(3)2000NG 2000 N = =200kg . g 10 N / kgm 200kg = =0.5 ?103 kg / m3 . 3 V 0.4m(3)木头所受浮力 F 浮=G=2000N. 考点: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密度、浮力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公式的灵活运用,容易出错的是木头 的浮力,木头漂浮浮力等于重力,这点解题过程中要强调. 3 42.(1)这座“海宝”的质量是 3×10 kg 4 (2)“海宝”的重力是 3×10 N; 4 (3)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 2×10 Pa 【解析】 试题分析:(1)“海宝”的质量: 3 3 3 3 m=ρ V=1.5×10 kg/m ×2m =3×10 kg; (2))“海宝”的重力: 3 4 G=mg=3×10 kg×10N/kg=3×10 N; (3)由于海宝放在水平地面,它对地面的压力: 4 F=G=3×10 N, 海宝对地面的压强: P ?F 3 ?104 N ? ? 2 ?104 Pa. S 1.5m23答:(1)这座“海宝”的质量是 3×10 kg; 4 (2)“海宝”的重力是 3×10 N; 4 (3)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 2×10 Pa. 考点:压强、重力、密度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压强、重力、密度等公式的灵活运用,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进一步强 化了基础知识. 43. (1)若将油装满, m油 ? ?V1 ? 1.25?103 kg/m3 ?14m3 ? 1.75?104 kg ? 17.5t&15t 学而思网校 2分 所以该车运油时对路面的最大压力为 F=G 车+G 油最大=20×10 kg×10N/kg=2×10 N3 5P?F 2 ? 105 N ? ? 4 ? 105 Pa 2 S 0.5m2分m总 1.25? 103 kg/m3 ? 400m3 (2) n ? ? ? 33.3≈34 2 分 m1 15 ? 103 kg【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应该先算出油箱装满时可以装多少吨油,然后和可装的最多油 15t 比较,可 知油车装油为 15t,车的总质量则可以算出来,进而可以算车对地的最大压力 F=G 总, 进而可由 p = F / S 算最大压强;运完油的次数可由油的总质量除以每次运油质量得到。 考点:质量的计算、压强的计算 点评:熟练应用质量及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 44.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设物体的质量为 m,左盘的臂长为 L1,右盘的为 L2 第一次,左物右砝,砝码质量为 m1,根据杠杆平衡有:mgL1=m1gL2,可得 mL1=m1L2 (1) 第二次,左砝右物,砝码质量为 m2,根据杠杆平衡有:m2gL1=mgL2,可得 m2L1=mL2 (2) (1)(2)两式相除得:m/m2=m1/m,即m ? m1m2考点:天平的使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点评:对于杠杠问题,有几次杠杠平衡,根据杠杠平衡条件列几个等式,然后求解,一般都 能解决问题. 3 3 3 45.(1)300 cm (2)0.7Kg (3)3.5×10 kg/m (3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水的质量 m1 ? m瓶和水 ? m瓶 ? 0.4kg ? 0.1kg ? 0.3kg , 玻璃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 V瓶 ? V1水 ?m1??0.3kg ? 3 ?10?4 m3 ? 300cm3 ; 1000kg / m3(2)金属颗粒的质量 m金 ? m瓶和金 ? m瓶 ? 0.8kg ? 0.1kg ? 0.7kg . (3)瓶子内水的质量 m水 ? m总 ? m瓶和金 ? 0.9kg ? 0.8kg ? 0.1kg , 水的体积 V水 ?m水??0.1kg ? 1?10?4 m3 , 3 1000kg / m?4 3 ?4 3 ?4 3金属颗粒的体积 V金 ? V瓶 ? V水 ? 3?10 m ?1?10 m ? 2 ?10 m , 金属颗粒的密度 ?金 ?m金 0.7kg ? ? 3.5 ?103 kg / m3 . ?4 3 V金 2 ?10 m 学而思网校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本题问题 比较多, 做题时一定要认真, 一步做错, 有可能全部做错, 所以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5 46.(1)2kg (2)6.72×10 (3)480s 【解析】分析:已知壶的容积,由 m=ρ v 即可求出水的质量;直接利用 Q=cm△t 即可求出水 吸收的热量;如果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时,W=Q,然后利用 t=Q/P 即可求出烧开水所用的时间. 3 3 -3 3 (1)已知水壶的容积为 3L,则一壶水的质量:m=ρ v=1×10 kg/m ×2×10 m =2kg; 3 5 (2)Q=cm△t=4.2×10 J/(kg?℃)×2kg×(100℃-20℃)=6.72×10 J; 5 (3)如果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 W=Q=6.72×10 J, 5 t=W /P =6.72×10 J /1400W =480s=8min. 3 47.(1)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1.03g/cm ; (2)这箱牛奶受到的重力是 6.6N; (3)质量.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净含量 200mL、206g”字样,可知,每袋牛奶体积是 200ml,质量是 206g,可以用公式 ρ = 求出密度. (2)已知箱和牛奶总质量,根据公式 G=mg 可求这箱牛奶受到的重力; (3)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 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 (1)这种牛奶的密度: ρ = = =1.03g/cm ;3(2)这箱牛奶受到的重力: G=m 总 g=6.6kg×10N/kg=66N; (3)当把这箱牛奶放到月球上面后,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含有物质的多少没有变, 所以质量不变;但是重量(重力)将是地球上的 ; 答:(1)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1.03g/cm ; (2)这箱牛奶受到的重力是 6.6N; (3)质量. 考点: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2651347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知道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 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7 3 48.(1)1.26×10 J (2 分) (2)7.5A (2 分) (3)4.2×10 s (2 分) (4)我国的能源消耗以化石能源为主,鼓励使用高效家电产品,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太阳能热水器贮满水的质量是3m=? v=1.0 ?103 kg / m3 ?100 ?10-3 m3 =100kg 学而思网校 太阳能热水器贮满水,水温从 20℃升高到 50℃时,需要吸收的热量Q ? cm?t=4.2 ?103 J / (kg.℃) ?100kg ? ( 50℃-20℃) =1.26 ?107 J(2)用电加热时,热水器正常工作的电流是I=P额 U额=1650W =7.5 A 220v(3)贮满水的热水器,阴天里要使水温从 20℃升高到 50℃,其中 55%的热量是由电来辅助 提供的, 则热水器需要产生的热量是 1.26 ?107 J ? 55%=6.93 ?106 J 则热水器正常工作时需加热时间是t=Q1 6.93 ?106 J ? ? 4.2 ?103 S P 1650W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运用公式 Q ? cm?t 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49.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分别加入两个相同的砝码,看横梁是否仍然平衡,若平衡,则天 平准确;若不平衡,则天平不准确 【解析】(1)天平的使用首先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 后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表明横梁平衡. (2)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是否准确,就看两侧的力是否相等. 10 5 50.(1)210 千克(2)1.05×10 J (3)137.1 升,10 h(4)开发潮夕能、太阳能等 3 【解析】先将容积单位 L 换算成 m ,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 m=ρ V 即可算出 300L 汽油 的质量;利用 Q=mq 即可求出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lL 海水提取的氢的同位素,在完全聚变 反应中释放的能量, 相当于 300L 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可以求得 300L 汽油完全燃烧 所释放的热量;已知释放的总热量,可以求出需要的海水量. 已知空调的功率,利用公式 W=pt,可以求出空调正常工作时间.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 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3 3 (1)300L=300×10 m , 3 3 -3 3 由ρ =m/V 得 m=ρ V=0.7×10 kg/m ×300×10 m =210kg. 7 10 (2)Q=mq=210kg×5×10 J/kg=1.05×10 J; 12 10 (3)需要的海水量为 1.44× 10 J /1.05×10 J/L =137L 12 11 转化成的电能 W=1.44×10 J×50%=7.2×10 J 11 3 8 可供空调的工作时间 t=W/P =7.2×10 J/ 2×10 W =3.6×10 s=105h, (4) 新能源的例子, 比如: 海洋能; 风能是新能源; 氢能源是我国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之一. 新 能源的蕴藏量巨大,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拓展新能源领域.
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比热容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学而思网校...(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核能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核能_中考_初中教育_...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浮力的利用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学而思...方案二是用天平测出 蜡块的质量,再求出重力. 你支持方案 ,理由是 . ②测量...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180份文档 2014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2014证券资格证券交易高分突破试卷及答案 ...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热机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学而思网校...电阻丝的发热的功率为 P,放出的 热量有 50%被该物质吸收,该物质的质量为 m...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机械能及其转化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年 1 月, 中国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远――20”首飞成功, 飞机满载时的总质量...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功率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学而思网校 www...(2)汽车正常行驶 100km,消耗燃油的质量为___kg,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 ...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运动的快慢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学而思...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18.某人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简单机械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3) 若将钩码的质量适当增大, 该“密度天平”的量程将___ (选填“增大”“...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简单机械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2014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简单机械_中考_初中...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重力知识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