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南通大学视频公选课课在哪上啊课表上没

A.路德派又叫福音派,他们非常强调上帝的福音;B.如果没有路德,德国也会开启宗教改革;C.如果亨利八世生了儿子,英国也会开启宗教改革判;1、路德展开宗教改革之后,所有的德国诸侯都支持他;2、英国的宗教改革是由于英国国王的一场离婚案所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七)作业(100.00分)选;1、关于亨利八世的婚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亨利八世每次婚姻都很
A.路德派又叫福音派,他们非常强调上帝的福音 B.如果没有路德,德国也会开启宗教改革 C.如果亨利八世生了儿子,英国也会开启宗教改革 判断题(40分) 1、路德展开宗教改革之后,所有的德国诸侯都支持他,因为诸侯被罗马教皇巧取豪夺。 (20.00分) 否
2、英国的宗教改革是由于英国国王的一场离婚案所引发的纠纷。 (20.00分) 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七)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关于亨利八世的婚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0.00分) A.亨利八世的婚姻主要是围绕后嗣展开的 B.亨利八世每次婚姻都很幸福,只是妻子没有为他生儿子 C.亨利八世一个儿子也没有生,他的两位女王儿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女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30.00分) A.亨利八世发动宗教改革后,为了表示对教皇的歉意,返还了教会的财产 B.教产还俗主张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C.应该宗教改革运动,确立了教会的权威在王权之上 判断题(40分) 1、伊莉莎白一世奉行的仍然是她父亲的中间路线,并且将圣公会确立为英国国教。她的权力欲很重,为此不惜以一个老处女的身份统治英国近半个世纪。 (20.00分)
2、玛丽女王女承父业,对自己的父亲十分恭敬,所以继续奉行走钢丝路线,对清教徒和天主教徒不偏不倚,走中间路线。 (20.00分) 否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八)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关于詹姆士国王的说法错误的是:(c) (60.00分) A.詹姆士一世是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他是“虔诚的玛丽”的儿子,而这位玛丽女王被伊莉莎白一世赐死 B.詹姆士六世为了成为英国国王,不得不改信安立甘宗,但是他骨子里仍然是天主教徒,想要复辟天主教 C.詹姆士执政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一个国家了。 判断题(40分) 1、光荣革命之后,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结束了英国一百多年的宗教和政治纷争,英国进入君主立宪时代。 (20.00分)
2、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他们一心要在英国国内复辟天主教。而英国人允许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不是由于人民或者资产阶级的妥协,而是出于当时的文化政治传统的需要。 (20.00分) 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九)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下列关于加尔文宗教的说法错误的是:(c) (60.00分) A.加尔文教比路德教和安立甘教更具有民众基础,在十六世纪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宗教 B.加尔文教徒就是清教徒,他们是美国文化的源头 C.加尔文教的发展十分顺利,在加尔文本人还未去世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判断题(40分) 1、加尔文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在资本家的策划下发动起来的,由于资本主义的先进性,加尔文教一创立就获得广泛的支持。 (20.00分) 否
2、加尔文继承的是茨温利的思想,茨温利在瑞士展开宗教改革,后来在对圣餐的理解上与路德发生分歧,在与天主教军队的战争中阵亡,尸体被焚。 (20.00分) 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十)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关于加尔文的说法错误的是:(a) (60.00分) A.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政策非常温和宽松,所以获得广泛支持 B.加尔文主张神职人员经过选举产生,建立民主的廉俭教会 C.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是一部重要的新教百科全书 判断题(40分) 1、加尔文的预定论和他对道德的强调是明显矛盾,互相冲突的。 (20.00分) 否
2、加尔文提出预定救赎论,认为上帝的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地狱,因此人的善功是无用的。我们只需要等待上帝的拯救,无需有对上帝的信心。 (20.00分) 否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十一)作业
(100.00分) 判断题(100分) 1、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运动,所有的新教徒都可以被称为清教徒。 (50.00分)
2、在三大新教中,清教徒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0.00分)是 基督教与启蒙运动(一)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关于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60.00分) A.新教强调的信仰主义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和自由 B.宗教改革导致的信仰主义,使得人们变得更加真诚和宽容 C.宗教改革家例如路德和加尔文,本身拥有浓厚的等级和精英意识,不利于民主的发展 判断题(40分) 1、在新教改革浪潮中,天主教冥顽不灵,逆流反动,一味对抗,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20.00分)
2、特兰托会议以及《特兰托信纲》加强了罗马天主教内部的信仰,重新巩固了一些基本的教义、教仪和圣事,表示了一种不妥协的态度。 (20.00分) 是 基督教与启蒙运动(二)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下列关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60.00分)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奥格斯堡合约》同时签订,共同发挥了积极作用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宗教战争的时代,个人信仰的宽容时代到来了 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重申了教随国定原则,但是实际上教随国定成为了教随人定 判断题(40分) 1、17世纪的精神就是怀疑主义和经验主义,即使理性主义者笛卡尔,他的出发点也是怀疑式的经验。正是这样的精神促成了科学的发展。 (20.00分) 否
2、十七世纪的著名科学家们,都是坚定地信仰自己的科学真理,包括牛顿、伽利略等,都将宗教信仰抛弃了,而只相信科学。 (20.00分) 否 基督教与启蒙运动(三)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下列关于自然神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60.00分) A.自然神论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的精神源头 B.自然神论是一个统一的派别,是由英国的一批哲学家和科学家发动的 C.17世纪的时候英国科学家们都骄傲地宣称自己是自然神论者,与传统划清界限 判断题(40分) 1、当经验、理想和《圣经》的观点发生冲突的时候,欧洲人会坚定地抛弃《圣经》的观点,而信赖实践所检验的知识。 (20.00分) 否
2、自然神论认为,上帝的本质就是理性,他以理性的法则创造世界。这样一个上帝保证了实验科学能够顺利地得到知识,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20.00分) 是 基督教与启蒙运动(四)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60.00分) A.和17世纪一样,18世纪的人们仍然认为自然神论带有一种恶名声 B.伏尔泰是著名的启蒙主义者,但是他也受了自然神论的影响 C.自然神论就是无神论 判断题(40分) 1、由于法国在十七十八世纪政治高度专制,所以整个国家的科学和文化事业极其凋敝。 (20.00分)
2、伏尔泰认为,法国的月亮比英国的圆,所以他毅然回到法国,投身于伟大的启蒙运动,誓要保存法国的文化和政治传统。 (20.00分) 否 基督教与启蒙运动(五)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60.00分) A.伏尔泰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至死都坚定地反对基督教,为此不怕暴尸荒野 B.英国自然神论者和伏尔泰一样,都认为耶稣是个骗子,宗教就是骗局 C.伏尔泰等老一代的启蒙主义者内心仍然期望有一个理想的教会 判断题(40分) 1、新一代的启蒙主义者公然宣称无神论,认为宗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20.00分)
2、德国人全面接受了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因为这些思想太深刻了,这也导致了后来德国古典哲学的大丰收。 否 基督教与启蒙运动(六)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60分) 1、关于卢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60.00分) A.他是法国大革命的政治领袖罗伯斯庇尔的精神导师 B.卢梭和伏尔泰一样,对基督教给予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C.卢梭呼唤良心的宗教,他认为上帝不必于自然界中存在 判断题(40分) 1、德国的知识分子是信仰路德新教的,德国的启蒙主义者并没有直接和宗教决裂。 (20.00分)
2、德国哲学家认为,在自然界中虽然找不到上帝,但是人的道德和幸福的一致性,需要上帝予以保障,人的情感中的那种依赖感,要以上帝为绝对依赖,因此上帝的国在心里。 (20.00分) 是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行业资料、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网上选修课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课后习题作业及答案18等内容。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尔雅课后习题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尔雅课后习题答案,注意有错题!!!尔雅《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1 截止到 2003 年,...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课后作业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课后答案,叠加版 ...() 我的答案:× 得分: 25.0 分 4 【判断题】教会世俗权力最早来自于“...  超星《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习题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基督教对西方的影响概述 1 【单选题】()是希伯来文化的最主要代 ? ? C、敌视 D、欢快 表。 ?...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课后作业部分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部分答案错误,看清楚得分 基督教对西方的影响概述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截止到 2003 年,北美基督...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尔雅课后题汇总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16年汇总基督教...2016年艾跃进尔雅选修课... 28页 1下载券
尔雅创业管理实战题汇总 42页 1下...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尔雅课后习题答案2016年 (2)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尔雅课后题附分值 尔雅《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1 截止到 2003 年,北美基督徒大约占当地...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课后作业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基督教的文化源流与早期发展绪论 1 到 2003 年为止,全世界有 20.78 亿人信仰基督教,主要集中在下列...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平时作业... 4页 免费 尔雅选修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13页 免费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答案 4页 免费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练习... 42页 2财富...当前位置: >>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5)
基督教造型艺术Christian Fine Arts 基督教造型艺术? 以基督教圣经、教义、历史和传说中的人 物、事迹为题材而创作的绘画,雕塑,以 及教堂、修院、祭坛等建筑物所表现的造 型艺术。 亨利七世礼拜堂 早期基督教造型艺术? 一般认为,公元2世纪下半叶或3世纪上半叶 就有基督教艺术的存在 ? 在形式上受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自330 年君士坦丁堡一世迁教拜占廷以后,以君 士坦丁堡作为艺术中心的东派教会占统治 地位,对整个基督教会有重要影响,因此 习惯上称早期基督教艺术为前拜占廷艺术。 “宅第教堂”? 在没有正式的教堂建筑以前,早期基督教 会利用较宽敞的私宅行宗仪式 ? 3世初,基督教的教义、礼仪和组织形式逐 渐定型化,“宅第教堂”(私宅加以扩建和 装修)应运而生,上绘有圣经故事壁画,如 基督行神迹。 墓窟基督教艺术? 在基督教受迫而处于地下状态的时期,殉 道者墓地成为信徙聚会的重要场所,根据 基督教身体复活的教义,早期教会对死者 的遗体十分重视,而殉道者更受到信徙的 崇拜,因而地埋葬殉道者的墓地,――地 下墓窟得以保存了大量早期基督教艺术作 吕,现存有地下墓窟多建于3-4世纪,在罗 马近郊最多,约有40余处,在巴黎,小亚细 亚、北非等地也有少量发现。
墓窟基督教艺术? 墓窟基督教艺术主要为圣经故事,题材多属 遇难得救之类,如《在火炉中的三个经色列 人》、《约拿与大鱼》、《狮子坑中的旦 的以理》、《亚伯拉罕献以撒》、《拉撒 路复活》以及别的神迹,这和当时基督徒 被迫害的状况。在壁画中还大量出现象征 基督教信仰的各种表象,如鸽子、棕树枝、 鱼、饼和篮子等
教堂建筑? 教堂建筑在基督教艺术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 自基督教合法化及国家教化后,大型教堂建筑迅 速发展 ? 此时的教堂基本上是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式的格局。 按照尊敬殉道圣徒的传统,往往在圣徒墓地上建 造宏伟的教堂,在罗马城最早的教堂是拉特兰宫 的圣约翰教堂(约建于320),随后为圣彼得教堂 (约建于400)和一系列以圣徒名字命名的教堂, 如圣克雷芒教堂(约建于360)、圣保罗教堂(约 建于385)、圣撒比拿教堂(建于422-432)、圣母 大堂(建于432-440)等。 早期教堂建筑? 在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建造的教堂结构比较复 杂,君士坦丁堡的神圣使徒教堂(建于333-361, 已毁)和相传为耶稣葬身处的耶路撒冷圣母大堂 (约建于340)是当时许多教堂的标准模式,早期 教堂建筑的外部一般都较简陋朴素,但内部装饰 富丽堂皇,4世纪教堂壁画早已无存,保存比较完 好的是镶嵌画,在罗马、米兰拉文纳以及其他许 多地方古老教堂的墙壁上、圣所的天花板上还保 存有大量镶嵌圣经人物图画和各种图案(教堂) 雕塑艺术? 由于早期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反对偶像崇 拜的传统。所以早期基督教艺术中没有与 异教神像类似的立体雕像,常见的石棺浮 雕刻作也比较粗糙,最有名的石棺浮雕是 名为《两兄弟》的胸像,还保存着古典雕 塑的物点,4世纪时盛行圣徒崇拜,常用象 牙或贵重金属制成容器来保存圣徒的遗骨, 遗物等,这些容器上面有精致的的雕刻, 还有圣经人物肖像,也有别的图案,工艺 水平相当高。 拜占廷艺术? 自从帝国迁都拜占廷,帝国的文化中心随 之东移,基督教艺术在继承罗马人文主义 成分,还形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拜占廷艺 术风格,拜占廷教堂建筑一方面继承罗马 式大会堂空间宏大的特点,但更为强调情 绪效果,如采用圆形穹窿屋顶,象征上帝 看下的最高权利柄和苍穹对人类的荫庇, 中心式封闭的造成人在上帝环抱之中的感 觉,圣索菲亚大堂就代表从西方到东方这 种艺术风格的转变。
拜占廷镶嵌画? 拜占廷镶嵌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从拉文纳等地教堂 保存的大量拜占廷镶嵌画可以看出,它们以象征主义手法, 突出表现神秘的属灵世界,画面上的人像,比例拉长、大 眼小口,表情严肃凝滞。虽经常出现基督与使徒等形象, 但一般不着重描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以其东方君王式的 威严神态使人产生敬畏和虔诚的情感,人像在整个画面中 占较大比例,且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一般为世人在底部, 其上是教士,再上是由圣徙环绕着的天使和“圣家庭” (包括耶稣、马利亚和约瑟,有时还加上马利亚的母亲亚 拿,以及以利沙伯等)最上面是基督,十字架也经常出现, 拉文纳圣维他勒教堂内的镶嵌画是拜占廷镶嵌艺术的代表。 拜占廷浮雕? 雕塑艺术以浮雕为主,如圣撒比拿教堂著名的雕花大门 (5世纪中)。由许多块刻着圣经故事的木板组成,拉文 纳正教洗礼堂上有墙上有16面石膏彩塑,为5世纪后期作 品(参见彩图插图页第21页)。6世纪,在教堂内的圣所 与会堂之间隔着一道木板屏风,板上有浅浮雕圣像,以后 屏风的面积逐渐加大并定型化,形式代表东正教特色的圣 像屏风。基督教合法化以后,用莎草书写的经卷逐渐被比 较昂贵耐用的羊皮纸圣经手抄本如6世纪著名的《维也纳 世记》(参见彩图插页第18页)和《罗桑诺福音书》,不 但书写精美,且绘有插图及图案,有的圣经手抄还有雕花 木板、象牙板或镶嵌着珠宝的贵金属板作成封面,图案优 美,制作精良。是名贵的艺术品。 拜占廷艺术的第二次黄金时代? 726年,东罗马帝国下令禁止圣像崇拜,东 派教会的造型艺术受到限制,直到843年才 取消禁令(见圣像破坏运动),圣像破坏 运动结束后的两个世纪是拜占廷权力的巅 峰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包括壁画、镶 嵌画、雕塑、珐琅制品,纺织品等,都发 展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被称为拜占廷艺术 的第二次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典型的教堂 平面呈正方十字形,即希腊十字架形,教 堂中央是一巨大穹隆屋顶。 ? 有的还加上四个辅助的山穹隆,故又称五点式结 构,威尼斯圣马可大堂(建于)就是著 名的例子,木板圣像绘画(lcons)开始流行于君 士坦丁堡,后传入俄罗斯,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 一世于988年信奉基督教以后,在当时的政治文化 中心曾集中了大批拜占廷的艺术家和工匠。形成 俄罗斯风格的基督教艺术,如著名的对像《弗拉 基米尔圣母》(约1130)。虽然还是拜占廷式的。 但已显示出一种新的、人性化的风格。 俄罗斯正教堂? 俄罗斯正教堂采用希腊十字架形的模式, 拜占廷的尖顶穹隆,著名的有分别建于基 辅(1037)和诺伏哥罗德()两地 的圣索菲亚大堂。 拜占廷的艺术衰亡? 1204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使这介东方最繁华的城 市遭到空前浩劫,无数艺术珍品毁于一旦,但拜占廷艺术 并未就此衰亡,而继续在东、西发展,教堂建筑趋向小型 化,约建于1250年的雅典圣埃勒夫特里奥大堂(又称小都 主教座堂),长约11米,宽约7米,穹窿圆顶的直径不到3 米,用大理石建成,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教座堂,君士坦丁 堡索菲亚大堂中作于13世纪的镶嵌画《祈求》。(希腊文, 为最常见主题之一,基督在祈祷,两旁分别为马利和施洗 约翰。)人像比例适中。形象生动,圣母充满温柔与母爱, 基督也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君王,14世纪初出现微型镶嵌圣 像,在木板或蜡板上镶嵌金银和别的贵重材料,小的只有 20厘米左右,10-15世纪是俄罗斯基督教艺术的黄金时代。 俄罗斯圣像? 俄罗斯圣像画家的代表当推希腊籍一家提凡那斯,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领所大堂的圣像画《祈求》 为其代表作,深受提阿凡那斯影响的俄罗斯僧侣 画家鲁比列夫的名作《旧约三位一体》(约 1410)。为拜占廷圣像画中习见的主题 :三位天 使(借喻天父、基督、圣灵)在亚伯拉罕家作客。 画面充分表现新的俄罗斯风格――亲切而富于人 性化(参见彩图页第21页),1453年东罗马螃国 灭亡,俄罗斯教会居于正教领袖地位,拜占廷艺 术对俄罗斯仍有一定影响,莫斯科的圣巴塞尔大 堂(建于)就是俄罗斯风格的拜占廷教 堂。 罗马式艺术? 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后,西方的文化艺术有一 个停滞衰退的时期,至11世纪才开始复苏,在此 期间,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在政治和精神生 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法 兰克王国加洛林王国朝的查理大帝加冕,查理大 帝企图在西方恢复罗马帝国的统治,加强对教会 的控制,查理提倡恢复古典的基督教艺术,他召 集大批基督教学者、艺术家,兴办学校,修建宫 廷、教堂和修院,史称加洛林文艺复兴,为11世 纪文艺复兴的先河。 德国最古老的罗马式教堂? 962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为德意志皇帝奥托 一世加冕,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随着 帝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增强,在德意志境内 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教会中心,斯拜尔大堂 (建于)已显示出罗马式建筑的 特点,与沃尔姆斯大堂和美因茨大堂同为 德国最古老的罗马式教堂。 罗马式教堂? 1045年东西教会大分裂以后,西派教会势力增强, 欧洲各地竞相兴建或修复教堂和修院,11-12世纪 盛行的罗马式教堂突破早期罗马长方形会堂的传 统,平面呈拉丁十字架形,横厅加长,中殿向东 延伸,在中殿超过席,外墙厚实,窗户较小,门 窗上部为半圆形拱环,12礼仪的需要堂规模宏大, 装饰华丽,完全排除拜占廷 的象征主久,在17世 纪罗马圣彼得大堂建成之前,法国勃艮第克吕尼 教堂是全欧最大的教堂 ,该堂连同它的名贵壁画 毁于18世纪末,在它附近的贝采镇还保存着同一 时期、出自相同画家的巨幅壁画,为这一时期罗 马式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 12世纪初一些新修会兴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西 多会他们反对豪华的教堂建筑和装饰。禁止绘画 和雕塑,更反对用珠宝和贵金属制作圣器,甚至 不惜将原有的这类艺术品烧毁,但在修院抄录圣 经的重在的日常工作中,并为排斥艺术创造性, 因而留下了艺术价值很高的手抄本,12世纪有的 教堂用大理石拼成几何图案作为装饰。这种大理 石镶嵌艺术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如西西里蒙进 而尔大堂(建于)墙面用不同颜色的大 理石镶嵌,图案为阿拉伯式的,这座教堂的对构 为罗马式,而尖拱则来自伊斯兰教传统。 哥特式艺术? 12世纪中,法国首先出现高耸挺拔的教堂建 筑形式,即所谓哥特式,据说,哥特式一 词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史家瓦萨利,他 把所有非希腊罗马的艺术贬之为“哥特式 的”(哥特人是居住在巴尔干半岛的日耳 曼民族,曾入侵意大利`)此词后来变成专 反映这种建筑形式的名称,并泛指同时期 的艺术风格,而不再含有贬意。 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的特点是高耸,用尖拱代替圆 拱,墙壁较薄,层迭的窗户墙面很大面积。 窗框的形状也多样化,建筑物以细圆柱支 撑,层顶用肋状拱券以增加高度,外面用 飞壁支持,欹斜的屋顶复以薄石板,在高 高的塔楼上再加上锥形尖塔,把人们的视 线引向高空,但法国教堂比较少用尖塔, 彩色玻璃花窗是哥特式教堂的共同特点。 ? 从12世纪中到13世纪,在巴黎周围不大的范围内 建起一批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如圣得尼斯大堂 (建于)、沙特大堂(建于)、 亚眠大堂(建于)、博韦大堂(建于 )等,。教堂外部,尤其是正门立面, 用雕像和浮雕装饰。具有庄严美,13-16世纪哥特 式教堂遍及欧洲主要国家,如意大利的米兰大堂 (1387始建)、=德国的科隆大堂(1248始建)均 为世界闻名的哥特式教堂英国的哥特式教堂是索 尔兹伯里大堂(建于)。 哥特式雕塑艺术? 哥特式雕塑艺术的中心在巴黎,它继承了罗马式 的内容和形式。但更追求自然和完美,雕像由初 期的比例拉长、僵直站立的程式(如沙特大堂所 见)转变为比例适中、姿态自然。表情安详的新 风格(如瑞姆斯大堂所见)意大利雕塑家尼古? 比 撒诺和乔万尼? 比撒诺父子为比萨大堂和锡耶纳大 堂雕制的在理石讲台,造型优美,雕像生动。哥 特教堂以彩色玻璃装饰为主,壁画较少,尼德兰 画家胡? 凡? 艾克的扬? 凡艾克兄弟共同创作的祭坛 圣画《敬拜上帝羔》是传世名作,这组画在12块 形状不同的橡木板上的圣画以献祭的羔(象征基 督)为中心,象征人类的堕落与基督的救赎。 14世纪耶稣受难的绘画和雕塑? 14世纪,以耶稣受难为题 的绘画的和雕塑十分普 遍,并出现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圣像――耶 稣苦像,还有一种名为《哀悼基督》(拉丁文, 意为虔诚)的圣像也很常见,内容是悲戚的圣母 把耶稣的尸体抱在膝上,十字架受难向来是一个 最常见的题材,但此时流行的形式是特别夸张地 表现死亡的痛苦与丑恶,并突出展现耶稣身上的 伤痕和流血的伤口,这种令人悚然的表现方法显 然与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以及百年战争、 天主教会大分裂的动荡的时代背景有关。 文艺复兴艺术? 15世纪初 ,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开 始出一古典罗马式的建筑,穹隆圆屋顶,半圆拱 窗户,希腊式圆柱,简单流畅的线条,到16世纪 这种建筑已逐渐取代了中世纪末期的哥特式,文 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教堂建筑成就主要表现在绘 画方面,它彻底改变了呆板的、程式化的传统, 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画面多以大自然或 建筑物为背景,以和平宁静的人物形象表现宗教 的虔诚,佛罗伦萨画家乔托开创的人文主义、现 实主义风格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重大影响,作 品有《圣法兰西斯之死》、组画《基督的一生》 等。 ? 文艺复兴初期的宗教名画有马萨乔的《纳 税金》、《亚当与夏娃被逐》,弗兰切斯 的《圣十字架的传说》、《耶稣诞生》 《耶稣受洗》、《复活》等。 ? 结构严谨,形象生动,文艺复兴盛期以罗 马为中心,以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 尔为代表,进一步发展了气魄雄伟、优美 典雅的古典风格,达? 芬奇的壁画《最后的 晚餐》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记》、《末 日审判》均这传世之作,拉斐尔一生画了 100多幅圣母的像,其中《西斯廷圣母》最 为杰出。
? 威尼斯画家提香着意刻画人怜爱的心情。 西班牙画家? 格里柯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宗 教感情,由于受到拜占廷艺术的影响,他 的作品注重表现神秘主义的效果,把人从 现实引向另一世界,《基督复活》为其代 表作。 ? 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祥地德国,为宗教论 争而大量发行的宣传品中,大都印有版画 插图,德国画家丢勒在油画、版画、雕塑 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油画《四使 徙》。木刻版画《启示录》插图,铜版画 《骑士、死神、魔鬼》等,(参见彩图插 页第22页) ? 文艺复兴雕塑家突破中世纪身裹厚袍的雕 像传统,。创作出圆裸体人像,多那太罗 的《大卫》铜像。是第一个裸体雕像,米 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具有庄严、雄浑、 完美无疵的特点,代表作有《摩西》、 《大卫》、《哀悼基督》等。 巴罗克艺术? 宗教改革和三十年宗教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大致 分为新教和天主教两个阵营。新教主张信徙与上 帝直接交流,不需要通过外界的媒介,而且认为, 神像会导致偶像崇拜,所以反以在教堂内悬挂带 有神秘色彩的圣画,反对陈列雕塑圣像,天产教 特兰托公会议则于1563年重申圣像的重要意义, 反对宗教改革的主力耶稣会强调教堂的建筑、装 饰、陈设、圣像等,均有助于坚实们仰,战胜邪 恶,因而接受并发展以奢侈豪华、雍容富丽为特 点的巴罗艺术。 ? 耶稣会的第一所教堂――罗马的耶稣教堂(建于) 由维克诺拉设计,这座教堂对合中心式教堂与长方形规教 堂的优点,既便于举行隆重的礼仪,又利于讲道,这座巴 罗克式教堂影响欧洲教堂建筑近4个世纪之久,各地争相 仿效,形成所谓的耶稣会风格;并且随着耶稣会的传教活 动,影响还扩大到东方和拉丁美洲,这座教堂内部装潢极 为华丽,屋顶拱券全用贴金的石膏雕塑装饰,尤其是天花 板上的名为《耶稣圣名必得胜》的壁画,是意大利画家高 利的杰作(约完成于1683年,)宏伟的壁画与周围凌空的 石膏塑像和金碧辉煌的天花板浑然一体,达到强烈的戏剧 效果(参见彩图插页第22页)威尼斯的圣母教堂(建于 )是一座八边形的大理石教堂,造型优美的穹窿 由漩涡形的扶壁支撑十分精巧别致,奥地利本笃会修院麦 尔克教堂(建于)内部的装饰极尽奢侈豪华之能 事,可与当时最富丽堂皇的歌剧院媲美。
? 在天主教国家,除了盛形为王室、贵族服务的宫廷功外, 宗教画也开始进入私人家庭,巴罗克艺术的代表,佛兰德 斯宫廷画师鲁本斯,一生创作极丰,他的宗教画如《博士 来朝》、《圣母升天》、《最后审判》、《基督被抬下十 字架》等,色彩绚丽。富于动感,形象丰满高贵,与之形 成鲜明对比的荷兰新教画家伦勃朗,擅长肖像画,笔下的 人物多为贫民、流浪者等下层群众,形象栩栩如生。他同 时又是造诣很高的腐蚀版画家,在他留下的大量以圣经故 事为题材的油画、腐蚀版画中,主要有《浪子回头》、 《牧羊人朝拜耶稣》、《好撒玛利亚人》、《被病人包围 着的基督》等,均具有时代感。巴罗克式雕塑以意大利的 贝尔尼尼为代表。他为罗马圣彼得大堂创作的雕塑均堪称 这纪念碑式的作品,如圣彼得墓上的螺旋形铜柱,圣彼得 大堂门前环抱广场的柱廊以及圣彼得的主教宝座等,大理 石雕塑《圣德肋撒的异象》为贝尔尼尼的另一杰作。 现代基督教造型艺术? 18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并无重大突破,19世纪 初又出现崇尚简朴的古典式教堂建筑,如 巴黎的玛德兰教堂(建于)是古 希腊哥林斯神庙式的建筑,英、德、法等 国流行新哥特式教堂建筑,后传到美国, 如纽约的三一教堂(建于). ? 在绘画方面,威尼斯画家提埃波罗的宗教画在当时 有一定影响,如《最后的晚餐》、《朝拜耶稣》, 色彩浓丽,具有宫廷画的装饰风格,英国的诗人 兼画家布莱克为圣经作了许多版画插图,其中以 《约伯记》插图最为突出,19世纪许多著名画家 安格尔的《圣母圣婴》是模仿拉斐尔《西斯廷圣 母》的作品,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宗教画继承 鲁本斯的传统,重视人物的情感,作品有《雅各 与天使角力》、《基督被钉子强盗中间》等,荷 兰画家梵? 高的《好撒玛利亚人》,英国画家亨特 的《世界之光》、罗赛蒂的《天使向马利亚报信》 等都是19世纪的优秀作品。 ? 19世纪中叶,本笃会在天主教会内部发动一 次宗教复兴运动,重视神学思想与宗教艺 术的结合。对基督教艺术的发展有所促进, 天主教会在罗马教廷的认可下,也起用当 时知名艺术家为教堂作画。法国画家高更 的宗教画具有象征主义色彩,如《黄颜色 的基督》、《雅各与天使角力》。法国画 家鲁阿反对文艺复兴以来宗教艺术与世俗 相融合的传统,主张宗教艺术既要表现人 世生活,更要反映超乎尘世的世界。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创作的宗教画反 映出很深的宗教感情,如《兵丁戏弄耶 稣》、《圣维隆尼卡面纱上的基督》等,20 世纪有更多的艺术家倾向基督教题材,但 不一定是为教会创作的,如美国犹太画家 拉特纳的《哀悼基督》(1948)就属于基督 教常见的主题 。教会对现代艺术潮流也采 取了容忍或欢迎的态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建造的天主教和新教教堂,多 请知名建筑师和艺术家担任设计,在别的造型艺术方面也 有类似情况,法国画家马蒂斯为法国文斯多明我女修会设 计的小礼拜堂(建于1951)包括墙饰、圣坛、圣器等,线 条简单,色彩强烈,具仍时代感很强的现代化风格,由法 国建筑师柯比西耶设计的法国龙尚豪特圣母教堂(建于 1955)造型独特,想象丰富,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斯宾斯设 计的圣弥迦勒大堂(建于),采用新颖大胆的结 构和装饰,该堂原建于14世纪。第二世界大战中被炸毁, 1954年在废墟上重建,新堂以象征性的装饰著称于世。在 祭坛后面悬挂着高约21米巨幅挂毯。是英国著名画家萨特 兰的作品,名为《四词素荣耀中的基督》。正对祭坛的是 10扇高约21米的彩色玻璃窗,分别象征人类生命的进程与 上帝在历史中的启示。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选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