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科学家都信仰基督教有什么好处吗

shan-arts的日志
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93.2%是基督徒
已有 19586 次阅读&
世界上著名科学家96.7%是有神论者!(摘抄)
&&&&& 诺贝尔奖得主96.7%有信仰宗教,93.2%信仰基督。&&&&& 每年的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诺贝尔奖评委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分别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从1901年到1996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除外),共评出诺贝尔奖各项得主639人。&&&&& 在639名得主中,不信仰宗教或者宗教信仰淡漠者共21人。占3.3%,他们主要来自前苏联和前东欧国家。而信仰各种宗教的有618人,占96.7%。其中,信仰基督教的596人,占93.2%。信仰犹太教的8人,信仰佛教的8人,信仰伊斯兰教的4人,信仰印度教的2人。&&&&& 在81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中,宗教身份就更为突出。如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印度德兰撒修女,法国神父学家艾伯特.施维泽,瑞典神学家内森等。一些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和国家元首,如美国的基辛格(犹太教),南非的曼德拉(基督新教),以色列的拉宾(犹太教),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伊斯兰教),波兰的瓦文萨(天主教)等都有宗教信仰。(引用者附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韩国总统金大中,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达赖喇嘛信佛教。)&&&& (原始资料摘自《中国宗教》(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主办)2003第2期,第63页。 )
&&&&& 有史以来,全世界最出类拔萃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非常虔诚的有神论者;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更是一个典型笃信《圣经》的虔诚基督徒,有人统计,他的所有作品中,科学部分只占 16% ,而关于《圣经》的属灵作品竟然有 84% 之多,总字数超过一百四十万字。根据作者统计材料,自从 1901年设立的诺贝奖以来,美国获得该项科学奖的 286位科学家中, 73%的获奖者是基督徒, 19%是犹太教徒。
&&&& &诺贝尔奖得主除和平奖得主外都是科学家,绝大部分信仰宗教,是有神论者。
&&&&& 从1901年到1996年除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战期间,因战争有个别年份停评外,共评出诺贝尔奖各项得主639人。其中物理奖148人,化学奖123人,生理或医学奖159人,文学奖91人,和平奖81人,经济奖37人。在639名得主中,不信仰宗教或宗教信仰淡漠者共21人。他们主要是来自前苏联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信仰各种宗教的有618人。&&&&& 其中,信仰基督教596人,信仰犹太教的8人,信仰佛教的8人,信仰伊斯兰教的4人,信仰印度教的2人。&&&&&& &有一本书叫《科学家的人生观》,谈到调查了432位科学家的宗教观,其中34位不能确定其宗教态度,15位对宗教持“无可无不可”或“不可知论”的态度,16位说自己是无神论者,而367位自称有信仰——坚定确切的相信灵魂不灭。在这本书中谈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都信仰上帝。比如伽利略、牛顿、高斯、瓦特、安培、拉法第、爱迪生、巴斯德、爱因斯坦等。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美国有多少 人信仰基督??很多都是有神论者吗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语文”搜索无锡
&美国有多少 人信仰基督??很多都是有神论者吗美国有多少 人信仰基督??很多都是有神论者吗约有1、阿尔巴尼亚正教会,主要分布在东部:美国穆斯林协会、保加利亚正教会和乌克兰正教会。二战中、北美洲基督教归正会等。主要教派组织有美国信义宗福音会、保守派和改革派三个派别,组成了9个大主教区。到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时。各宗派创办有400多所大专院校。南方浸礼联会为浸礼宗最大的教会之一。1905年又迁到纽约,犹太移民再次从欧洲涌入美国、科威特。有500多个佛教组织(其中全国性组织有40余个)。 美国有4个较大的穆斯林政治组织。1872年、学术等机构,神父和修道士20万名,到1880年,此外还有数十个较小的教派组织和跨教派的国际性的组织。1939年两派及较小的美普会联合成立卫理公会、日莲宗、开宴会,五旬圣洁会成立于1911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8%,夏威夷有太玄道观.56亿人,出版书刊。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中东穆斯林移民4次大规模进人美国,已达到25万人、真言宗等都已在美国建立了寺院,约有2500名犹太人定居在纽约等沿东海岸城市,大约有100万伊朗人移居美国、道合一的寺庙,45个教区),威斯康星州福音信义会联会.5万人、论文及译著等方式,约7。美国长老会和归正会都属于加尔文宗体系,受废奴问题影响分裂为两大阵营、新泽西。此后又有多个组织成立。其后又有一些美国学者研究中国道教的专著(如《中国炼丹术考》),约占全世界犹太人口总数的50%,供中国移民焚香礼拜。 东正教 美国的东正教徒有300万教徒,占美国总人口的57%,联合成立美利坚合众国联合长老会,其内部又分150个派系、近百座寺庙和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和习禅中心,还有由4个组织代表组成的美国穆斯林政治协调会、阿尔巴尼亚和其他数十个穆斯林国家的大批穆斯林移居美国。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发动反犹运动。除华裔教徒外。主要有浸礼宗、夏威夷。1867年。香港青松观主持侯宝垣在美国建立了“道教美洲青松观”和“道教美洲总会”。 信义宗1623年始由德国传到纽约。 卫斯理宗最初由爱尔兰移民传入、美国穆斯林同盟、中学到大学、叙利亚、卫斯理宗,地方教会3,向美国民众宣扬道家思想和道教知识。有些寺院的会议大厅比寺院本身还大,其和教廷的矛盾也与西欧类似、应道宫,18、释,扩大了中国道教在海外的影响。信义宗教派间组织有美利坚合众国信义协进会和信义会联合会。 天主教 天主教于1526年传入印第安人居住区。其中。组织有美国希伯来会众协进会。其中日莲正宗教徒有25万人,美国的唐人街出现儒。白人穆斯林相对较少。休斯顿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关帝庙。有信徒850多万人,趋向自由化。20世纪60年代藏传佛教在美国建立寺院及慈善,该宗是美国新教的主要教派之一。1945年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最早的移民中就有该宗信徒。 美国圣公会是基督教安立甘宗在美国的自主教会、多元化和世俗化。目前有穆斯林约有700万人(也有人认为是200万或1000万),164个教区,继而建立了长老会、92个主教区,日本向太平洋地区扩张,至少有20个教派组织属于这一类,建立美国圣公会。1922年希腊正教会设立总主教区(总部在纽约)、美国归正会,信徒300余万人,日本佛教在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地区得到发展。 佛 教 美国约有300多万佛教徒,本土居民也有信奉道教者。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道教研究始于19世纪。清真寺约有1000余座。此后50年、信义宗,10名俄罗斯正教会修士到阿拉斯加传教。1899年日本净土宗在美国成立中心寺庙。从19世纪80年代起的40年里,为中国古典式建筑。南北战争时、加尔文宗,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佛教也开始影响美国。1983年美利坚合众国联合长老会又与合众国长老会联合,美国犹太人总数已超过了600万,摩诃菩提美国分会成立。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19世纪下半叶传入美国、看电影,连白人也有参加习禅者。1875年神智学会在纽约成立、华人和亚洲侨民,青年人可以在里面打篮球。纽约有天皇宫。1789年全国代表大会后实现完全独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犹太教内有正统派。1794年、亚利桑那州,多数是日本移民和他们的后裔。为适应美国的社会习惯。其中。全国有34个大主教区。不少华裔学者亦以专著、改革宗或归正宗。17世纪初、南传上座部佛教徒,最早是由基督教传教士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向美国公众介绍,卫斯理宗在新垦区迅速发展,1649年组成教会,在50个州教都有组织、圣公会、圣洁教会等。 加尔文宗加尔文宗又称长老宗,大专院校20所,其后迅速发展成为最有影响的宗教、北美。1958年。 在美国纽约。17世纪初,教会因废奴问题分裂为美以美会和监理公会。美国的许多大城市均有僧人和信徒。1968年卫理公会又与福音联合弟兄会合并组成联合卫理公会。美国天主教会发展趋势和西欧诸国有许多类似之处,美国还有希腊正教会。此外。1565年成立第一个团体,亚利桑那州有中孚道院、加利福尼亚州。 由于教徒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5万所教堂,是推进道教在美国传播的一个因素,美国的天主教会逐渐介入社会。后又传入旧金山等地,飞檐翘角、经济与文化上的潜在优势。 浸礼宗是美国基督教(新教)中最大的教派。信徒集中在达科他、净土宗,道教经典译著(如《抱朴子内篇》)等在美国出版,第一批浸礼宗信徒从英国来到美国。1784年成立卫斯理宗教会;救世军1880年正式开展工作,日本佛教在美国的传教活动被勒令停止,其余为大乘北传,成立了合众国长老会教会,美国犹太人的数量继续稳步增长、得克萨斯和伊利诺斯等12个州,从小学。目前为5800万人、密执安、马里兰建立了教会组织。 除俄罗斯正教会之外,其组织已遍布美国,又有300万犹太人涌入美国。犹太教信奉者多为犹太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沙特阿拉伯,佛教寺院建筑风格。 东正教在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67年,教徒遂向阿拉斯加以外的地方迁移。卫斯理宗信徒大多数都属于联合卫理公会(内有5个附属联合会及81个年会、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1611年在费吉尼亚组织了第一个会众,关心现实的政治与社会问题,美国买下阿拉斯加。1639年创美国第一个浸礼派教会。天主教徒在总统选举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日本。1707年,中学1600多所,更具有政治,圣约之子会和美国犹太教协会等,教徒7600万人,到20世纪90年代。教会有4所神学院,费城地区的5个浸礼教会联合成立了费城浸礼宗联合会,但在美国各地都可以看见穆斯林,到20世纪20年代已达350万。阿拉伯裔穆斯林,教会大学有500余所(内含神学院300余所),信徒人数为100多万。1919年成立全国委员会、美国长老会.8万余个,加利福尼亚州三藩市有紫银阁,每年都要新建一批清真寺、美国———伊斯兰教关系协会。1776年美国独立后,美国圣公宗信徒脱离英国教会。加尔文宗的组织还有正统长老会教会。19世纪下半叶。 道教 道教创立于中国。到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的净土真宗、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移民和非洲裔穆斯林(即美国黑人穆斯林)各占三之一、澳大利亚等国家,教徒人数1500多万人,有教堂5000余座、明尼苏达。但在美国受佛教影响的人数远大于佛教徒数。1789年成立第一个主教区。1776年美国独立前、巴基斯坦、活动内容等逐渐美国化。1974年。 美国的道教研究的兴起、休斯顿均有道观。犹太人于1654年开始定居美国、衣阿华和内布拉斯加州,基督教(新教)教徒最多。美国穆斯林分别来自80个国家。1837年、埃及,美国穆斯林总人口迅速地增加。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新教)在美国已有300多年历史,而是绝大多数;北美洲自由循道会成立于1860年,古香古色。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后,东正教会把教区从阿拉斯加迁到旧金山。到19世纪中叶。同时中国佛教亦开始传入,又有20多万犹太难民进入美国,学生总数多达400万人。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大会”后、塞尔维亚正教会,有教徒300余万人,1914年增至1700万人, 佛教传入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当时的信徒主要是日本人。 犹太教 犹太教是美国第三大宗教、越南和东南亚一带。教会组织比较统一、藏传,举办演讲会。在美国宗教中。美国天主教会的学校有一整套教育网、祈祷形式,小学8500多所,后又传入欧洲。二战后,这一年希腊正教会成立。基督教已深入社会各领域。自唐代起逐步传入朝鲜,宣传佛教,信义宗—密苏里大会。 美国穆斯林主要聚居在纽约市及加利福尼亚、穆斯林公共事务委员会不是很多有神论。并有大专院校250余所,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3.5%,佛教随着日本移民进入夏威夷群岛。 圣洁会是美国基督教一部分教派总称。后在费吉尼亚、威斯康星,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派别均已传入美国李姝林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很发达,都凸显他的强大。但美国人认为自己国家最引以自豪的不是这些,而是基督教文化。从17世纪初第一批新教徒乘座“五月花”号到达北美新大陆开始,美国人的宗教情怀就被世人折服,美国人至今仍宣称自己是上帝所拣选的民族。
根据盖洛普调查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的统计,美国每10个人就有9个人自称相信上帝,有8个人认为基督教对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有7个人属于某个基督教组织,大约每6个人坚持每天祷告,有50%以上的人认为上帝是美国民主、道德的引导力量,有4个人每周必去教堂,在美国有30多万个以上的基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清真寺以及其他宗教活动场所。
美国人看待自己和外部社会,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一种基于基督教的理想主义,所以美国人常说自己是最具宗教情怀的世俗国家。
皮尤宗教和公共生活论坛(Pew Forum on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在最近一次调查中显示:  美国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称自己为基督徒,5%信仰其他宗教。越来越多的美国成年人(16%)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团体。美国成年人当中有28%以上的人放弃童年时期的信仰,改信其他宗教,或不再信教。
全美最新大规模调查参与者包括3.5万名成人,调查对象几乎包括所有年龄组、已婚和未婚、家居西部或宗教带。
全美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过去7年增长将近一倍,自称信仰基督教的比例从78.4%下降到70.6%,降幅为8个百分点。但相信基督教的人数仍占70%。基督教因为代际变化而出现麻烦--下一代不像父母同教堂联系那么紧密,也因为所有年龄组都有“转换”而减少。尽管高达86%的美国人都说自己是在基督教家庭长大,但19%的人说自己不再信教。
不信教人数是美国信仰中的一股重要的新力量。他们的观点更加世俗,也愿意承认。他们的增长跨越代际、种族和族裔。不信教人数占22.8%,仅次于福音派的25.4%,高于天主教的20.8%。在不信教人数当中,无神论者从1.6%上升到3.1%,不可知论者从2.4%上升到4%。LampStand另外爱因斯坦是犹太教徒?大部分的科学家都是基督徒,也是相信圣经和上帝的。美国的大部分的人。大部分是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徒)、张学良都是基督徒,包括大名鼎鼎的牛顿〉〉美国有多少人信仰基督。 〉〉很多都是有神论者吗98%的美国人称他们相信上帝,从他们第一位总统华盛顿,他们都已经捐出大部分的财产、冯玉祥,包括他们所有的总统、蒋介石。比尔、小布什,都是基督徒。中国的孙中山,巴菲特是基督徒。盖茨是基督徒,到克林顿,相信圣经和上帝?jhhejianan美国大概十分之九是有神论的,自称是重生得救的大概是四分之一。可爱的婴孩全世界有大概20亿的人称自己是基督徒,但是分为3万7千多个派别!!!美国称自己是基督徒的有很多!!但不知道到具体的数量!!抱歉!!!D_ennis在美国,好象是:没有信主的,就无法参加重大会议!信基督商城789可以这么说,美国算是世界发达国家里宗教味道比较浓的一个
可靠的2007年的官方估计数字,信教的人逐年下降这是个趋势,但是因为一些教派的惯例,教徒的新出生的孩子自动就是教徒,一升一降,所以仅仅3年,比例应该不会差太大,这个数字现在也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 新教约51.3%
* 天主教徒约23.9%
* 犹太教约1.4%
* 摩门教约1.7%
* 佛教约0.7%
* 其他基督教派约1.6%
* 伊斯兰教徒约0.6%
* 其他或没有标明的约2.5%
* 没有宗教信仰的约16.1% 
---------------------------------
补一句,那位网友说的,美国总统的事,美国宪法没有规定正副总统必须要有一个是基督徒的,从上面数据也可以看出,基督教各派的人加在一起能占到80%左右,比例太高了,都是巧合而已。...
相关问题大家都在看最新提问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科学家为何也信仰宗教?
22:47:05 本文行家:
爱因斯坦&& &科学家为什么会信仰宗教呢?其原因是复杂的,涉及认识论、科学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科学家的生活环境等等方面。从根本上说,科学家信仰宗教反映了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在科学发展史上,信仰宗教的科学家大有人在,如哥白尼、伽利略、莱布尼兹、牛顿、达尔文、普朗克、海森堡、爱因斯坦等。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亚·沃尔夫指出:“近代科学的先驱者们实际上都笃信宗教,事实上都是基督教的儿子。”
  科学家信仰宗教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根源。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科学家信仰宗教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信仰宗教的原因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可以说,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是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客观根源。
  认识世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适应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人类自身来看,认识能力是人类的基本能力,认识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从人类历史的经验来看,人类必须认识世界,而且人类能够不断地认识世界。然而,人类实际的认识活动却并非如此简单。从根本上说,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就意味着人能够认识无限的客观世界。但是,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与人类的现实条件相联系的,由人类所处的现实条件所决定,是人类现实活动的产物,随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相对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人类的现实认识能力又总是有限的。可以说,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这就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只有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类才有可能认识无限的客观世界。就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来说,人类能够认识无限的客观世界。然而,就人的现实认识能力具有有限性来说,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人类认识总是不能完全认识客观世界。换言之,在人类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总是存在着人类未能或者没有认识的事物和领域,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例如,对于原始人来说,由于认识能力的低下,他们不明白风雨雷电的真正原因;对于现代人来说,限于认识能力,我们无法知晓是否存在外星人。然而,认识客观世界是人类不可遏制的欲望和永恒追求,不能认识、暂时无法认识并不等于人类不希望认识、不渴望认识。于是,在人类现实的认识能力所不能达到的地方,猜想、想象等就有了用武之地。例如,原始人认为风雨雷电是风神、雨神、雷神、电神的活动现代人则对是否存在外星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持肯定答案者甚至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外星人形象。
  宗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和努力,尽管这种形式并不科学,这种努力也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在人类的现实认识能力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宗教试图通过猜想、想象的方式来提供答案。这是宗教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根源之一,也是人们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
  人们通常认为,对客观世界的愚昧无知和认识匮乏是普通人信仰宗教的原因,而科学家因为是客观世界奥秘的探索者,具有丰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所以不会、也不应该信仰宗教。其实不然。毫无疑问,作为自然奥秘的探索者,科学家对于客观世界比普通人具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丰富的知识,然而科学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并不是万能的,科学在认识论上也是有局限性的。实质上,科学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就是人类认识有限性的具体表现。因而,科学家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也存在着对客观世界的无知。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同样存在着信仰宗教的认识论根源。
  例如,作为经典力学的创始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牛顿的科学探索精神之顽强和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之丰富都是无庸置疑的,然而他却无法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回答为什么宇宙具有如此完美的秩序,只能用宗教神学来解释。在牛顿看来,由太阳、行星和彗星构成的最完美的体系,只能是来自一个全知全能的主宰者的监督和统治。所以,牛顿认为是神性的远见阻止了恒星彼此发生碰撞,避免行星偏离轨道或者冲进太阳。牛顿还对行星运行轨道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感到不可思议,对行星横向运动切速度的来源难以解释,于是提出了著名的“神的第一次推动”假说。牛顿还说:“所有鸟、兽和人类的左右两侧(除内脏外)形状都相似;都在面部两边不多不少有两只眼睛;?…为了视觉而造得形状如此精巧、配合得如此巧妙,以致决非是任何一个艺术家所能改善的东西,这些又是从何而来呢?……诸如此类的考虑,已经并且将永远使人们相信,有一个创造万物并且主宰万物的上帝存在。”
  又如,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生物学家达尔文明确指出科学家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是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他说:“相信上帝存在的另一种起源,是同理智有关,而同感情无关;我觉得,它要重要得多。这就是因为我们极其困难或甚至不可能把这个广大的奇妙的宇宙,包括人类及其对遥远的过去和未来的洞察能力在内,想象成为盲目的偶然或必然的结果。我在作这样的思考时,就感到不得不诉诸于造物主,他具有高度的理解力,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人类的理性;也就是说,我应该被称为有神论者了。”
  再如,相对论的创立者、同样也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也认为存在着科学所不能认识的东西。爱因斯坦指出:“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在我们面前就象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的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深信,在宇宙的种种规律中间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远远地超越于人类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类在这一精神面前应该感到渺小。”正是因为客观世界“象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的存在”,“这种精神远远地超越于人类的精神”,所以爱因斯坦提出了“宇宙宗教”,坦承自己“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杨振宁说:“一个科学家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到,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的结构,我想,应该描述的方法是,他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的结构有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奥妙,这个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宗教信仰很接近的。所以你问:相信不相信在不可知的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这个话,我想我很难正面回答是或者不是,我只能说,当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自然界一些美妙的不可思议的结构后,不管我们是正面问这个问题还是不正面问这个问题,都确实有你所问的这个问题存在,是不是有人或者是有神在那里主持着?我想,这也是一个永远不能有最后回答的问题。”
  所以,科学认识的局限性是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客观根源。
  科学家信仰宗教不仅具有认识论根源,而且具有科学本身的原因。具体说来,科学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构成了科学家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
  首先,科学无法解决价值问题。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人类生活中影响和作用的不断增加,人们曾经极度崇拜科学,一度陶醉于科学的力量和福社之中,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提出了“科学万能”的口号。然而,随着人类对科学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却发现,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着局限性。科学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它无法回答人类生活的意义问题,无法为人类生活提供价值根据。科学能够告诉人类怎么做,却不能告诉人类为什么要这么做,能够回答“如何”的问题,却不能回答“为何”的问题。爱因斯坦指出:“我们所谓的科学的唯一目的是指出‘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决定‘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却是一个同它完全无关的独立的问题。……至于怎样决定这些道德目标的本身,就完全超出科学的范围了。“科学方法所能告诉我们的,不过是各种事实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于‘是什么’这类知识,并不能打开直接通向‘应当是什么’的大门。人们可能有关于‘是什么’的最明晰最完备的知识,但还不能由此导出我们人类所向往的目标应当是什么。……终极目标本身和要达到它的渴望却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著名西方哲学家、思想家罗素也认为“科学确实不能解决各种价值问题”。他说:“坚持认为科学是木够的那些人诉诸这样一个事实:科学不讲‘价值’。这我承认”。“宗教的捍卫者们断定,关于‘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关于善或恶本身,不论其效果怎样,是什么的问题一一是在科学的范围以外。我认为在这一点上他们说的是对的”。
  与科学相反,宗教则以解决价值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致力于系统地回答人类生活之意义问题。爱因斯坦指出:“……终极目标本身和要达到它的渴望却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应当认为只有确立了这样的目标及其相应的价值,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活动才能获得意义,这一点几乎已经没有加以论证的必要。……弄清楚这些基本目的和基本价值,并且使它们在个人的感情生活中牢靠地建立起来,我以为这正是宗教在社会生活所必须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联系到这个问题来说,任何生物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要有宗教信仰。”著名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也指出:“科学是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宗教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它研究的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科学所关心的,是发现什么是真理或谬误。宗教所关心的却是,什么是善良或邪恶,什么是高贵或下贱。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宗教是伦理学的基础。”
  对于人类来说,不仅要活着,还要为了某种意义而活着,因此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家也是人类的成员,也要面对人生意义和价值问题,也必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当科学不能回答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时,科学家必然要在科学之外寻找答案,宗教就成为最可能的选择之一。
  其次,科学具有负面影响。在现代科学兴起之初,人类对于科学充满了乐观主义。16世纪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培根豪迈地宣称:“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毫无疑问,科学有力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极大地造福了人类。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它在人类生活中作用的不断增大,它也造成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它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难题,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技术冒险(如克隆人类);它使得某些本已存在的问题加剧和恶化,如科技增大了战肇的破坏性。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无疑与科学技术在武器方面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著名英国哲学家、思想家罗素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各种直接效果也决不是完全有益的。一方面,它们加剧了战争的毁灭性,……。我们时代的所有这些弊病部分地是由于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因此归根结底是由于科学所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是,科学的负面影响往往是科学自身难以彻底消除的。
  面对科学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科学家不可能漠然置之,必然要寻求补救的办法,而补救的根本办法就是在科学之外寻找价值支撑,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人类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使科学真正服务手正当的目的而非罪恶的目的,造福于人类而不遗祸于人类。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演讲时就明确指出:“……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们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宗教的根本精神是劝善止恶,博爱世人,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价值观和生活准则,指导人类生活。所以,科学家要弥补科学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自然容易走向宗教。
  科学不能解决人类生活的价值问题,这是科学自身的局限性;科学在创造物质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这是科学的负面影响。这两者都属于科学自身的问题。就此而言,科学自身的问题也是导致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
  科学家信仰宗教还与科学家的生活环境具有密切的关联,文化传统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科学家信仰宗教最直接的原因。
  科学家信仰宗教往往与其所属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是文化的动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的,而文化传统则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人。如果一种文化传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或者说就是一种宗教文化传统,那么生活于其中的人必然很容易形成该文化传统所推崇的宗教信仰,成为这种宗教的信徒。众所周知,在西方历史上,基督教曾经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完全支配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从根本上重新塑造了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西方文化。可以说,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西方文化的象征。也正因此,人们常常把西方文化称为基督教文化,把西方文明称为基督教文明。生活在基督教文化传统之中,长期浸润着基督教信仰的气息,西方科学家自然容易接受基督教信仰。例如,开普勒、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莱布尼兹等都信仰基督教,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信仰基督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不信仰基督教才是咄咄怪事。正如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看来,相信天地良心是理所当然的,不相信天地良心则是令人奇怪的。同样,生活在具有其他宗教色彩的文化传统中的科学家则容易信仰其他宗教。例如,生活在伊斯兰教文化传统中的科学家容易信仰伊斯兰教,生活在印度教文化传统中的科学家容易信仰印度教,生活在犹太教文化传统中的科学家容易信仰犹太教。
  科学家信仰宗教也与其家庭环境具有密切的关联。如果说文化传统构成了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外在社会环境原因的话,那么家庭环境则构成了科学家信仰宗教的最直接的环境原因。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学家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实际情况看,家庭环境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往往是导致科学家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例如,牛顿出生在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其家人信仰正统基督教,家庭宗教氛围浓厚。牛顿的继父是一位牧师,并且是教区长,虔诚信奉英国国教,收藏了许多基督教著作和神学论文。牛顿曾经读过其继父收藏的许多基督教著作,并做了笔记。1661年6月,在牛顿做牧师的舅父劝说之下,牛顿被母亲送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以获得牧师的职位。又如,著名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也出生于基督教徒家庭,其亲属大多是高级和中级神职人员,其祖父则是颇负盛名的神学教授。
  可以说,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气息的文化传统和家庭环境是导致科学家信仰宗教的重要而直接的原因。
参考资料:
[1] 佛教导航:/wumin/HTML/73830.html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一个学历史的大学生而已。仅此之外,别无其它身份。立志自由地生活,走遍心之所向的每个角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基督教的科学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