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怎样审判主要内容》笔记6

《上帝如何审判》
莫问钟为谁鸣,它就为你而鸣
——《上帝怎样审判》读书笔记
龙宗智老师的这部关于诉讼法(准确来说是刑事诉讼法)的随笔集的题目还是蛮有吸引力的。虽然名为“上帝怎样审判”,但在我看来,龙老师不过是从思想、制度、程序等各个层面论述有关刑事诉讼审判有关的问题,其目的无外乎:如何在现实中实现审判公正。
龙老师的核心理念,或者说其思想的精华所在即他的“相对合理主义”。他一直戏称多年来自己是一个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来回跳跃的人,就当前的司法改革的一些问题,我认为相对合理主义还是值得认同的。所谓相对合理主义,即有条件的合理主义,其中的条件是指必须遵从一些获得共识的具有公理性和普世性的规则,而合理则是相对于适合本土来说。因为毕竟“历史只为那些能够运行的车辆颁发通行证”。这一理论相对于“拿来主义”和“本土资源论”来说是比较中庸的,甚至某些地方就是一些妥协,以致于遭人诟病,但这就是现实,你不能因为一个理论表达了一种规律而责备它造成了一种沮丧。
从书中列举的很多实例来看,我国的诉讼审判制度还是有很大缺陷的。比如著名的“米兰达规则”,即刑事沉默权的问题,中国没有一个警察在逮捕罪犯的时候会对他说:你现在有权保持沉默并要求请一名辩护律师。也不会有任何一名罪犯在被抓捕时会理直气壮的说出:请我的辩护律师来。还有司法审判的独立性问题,发生在明治时期的“大津事件”,司法官员面对来自内阁的压力来维护司法独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事情在我国也不一定能发生。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毕竟对于法治社会来说,中国是后来者。况且,先进的并不代表完美无缺,近几年来,西方欧美法系国家已经为自己的“沉默权”付出了代价,开始采取各种方式对这一权利进行限制。当前,我国的审判制度也逐渐由法官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不过,这一转变要走的路还很长。
实现公正审判,有很多的关系和问题需要解决。从宏观来说,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整个的诉讼文化都对审判的公正有着重要影响;而从微观来说,参与到诉讼中的每一个单独的个体:警、检、司三者的关系,检察官的独立性,法官的个人素质,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律师地位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让诉讼审判在“阳光司法”与“公民舆论暴力”、“司法独立”等问题间进退维谷。实现公正审判,不仅是结果的公正,更重要的是审判程序的公正,而这其中的程序公正也正是最难实现的。
没有了公正的审判,即使是耶稣也会被钉在十字架上。约翰·亚当曾言:没有任何人是与世隔绝自行存在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洲陆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走了一块土石,欧罗巴就少了一角,正如流失的一片岩甲,也正如失去你自己或者你朋友的家。每个消逝的生命都是自我的损伤,因为我是与之相通的一部分。因此,莫问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公正的审判,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读后感
我读了《上帝不会给得太多》这篇文章,看到了这位沃尔特。迪士尼先生善于在逆境中把握机会:他生活困难,住在老鼠出入的车库,他竟然和一只老鼠成为朋友,并仔细观察老鼠的生活特征。这位老鼠朋友竟能开发他的灵感。使他创作了米老鼠这部卡通片而闻名于世。
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上帝不用给得太多,只要给他一点点,他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东西去创造成功,得到更多的一切。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处处都有许多机会,细心的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盗墓笔记6艾宝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