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有些人不需要上班之余做什么挣钱挣钱吗

“出租”资格证不用上班就挣钱 这些人专职考证|资格证|企业|资质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原标题:“出租”资格证不用上班就挣钱 这些人专职考证
  “考个证就能挣钱,当初考的时候可没想到。”家住河北石家庄的乔某大学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毕业后,并没有从事财会相关工作的乔某一直将她的注会证“挂”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挂证费”甚至一度比本职工资都高。不过,她打算再试着考考别的“含金量高”的资格证书。“相比建筑师证,我这个注会证现在太多了,已经不值钱了。”乔某说。
  由于我国的执业资格实行单位注册,相关单位要想取得资质,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注册人员。这样就导致有些考取了执业资格证的人员,不从事相应的工作,只是把自己的执业资格证给需要的单位注册,单位给与一定的报酬,但本人并不在这个单位工作,俗称“挂证”。
  虽然近年来相关部委加大对“挂证”机构和人员的清理整顿力度,“挂证族”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但由于资格证书挂靠背后的利益链条始终没有彻底斩断,“挂证”又出现诸多新的操作方式,甚至挂靠范围还向监管暂时没有覆盖的领域蔓延。
  违规挂证市场供需两旺
  在一家名为“证书挂靠网”的网站上,企业信息栏和个人信息栏中随时更新着相关需求信息,“一次性付清”“高价急聘”等字眼频频出现,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旺盛。该网站客服表示,如果是纯挂证申报或维护资质,价格在每年5万元左右,如果要同时挂章或者投标挂项目,费用则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来谈,若需要持证者到现场,还得支付出场费、误工费等。
  “挂证”在业内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在建筑、环保、水利等领域已形成惯例。“租赁证件不仅能够解决企业审查资质的问题,而且可以节省大笔费用。”石家庄市一家小型建筑公司负责人直言,尽管相关建筑执业证“挂证费”不低,但其成本也只相当于聘请持证工程师的1/10,“挂证”对于企业来说十分合算。
  另一方面,仅“出租”资格证、不用上班就能挣钱,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专职考证。由于通常具有空闲时间和学习能力,大学生成为考证和挂证的主力军。乔某表示,进入大三大四,有众多学生成为考研大军,还有一些学生则瞅准建筑等行业中各种证件潜藏的巨大利益,这些非从业人员组成了考证大军。
  除了大学生,一些已经取得高资历的从业者也在挂证。“所在单位的持证人数已经足够,不需要增加注册,多出来的证就相当于闲置了,辛辛苦苦考下的证不能浪费,所以多半会选择挂靠出去。”石家庄某消防工程公司的一位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这样说到。
  执业资格证书挂靠,一边“租”到证的公司随之提高了资质档次、竞标资质、竞标能力,随之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一边“挂靠族”不用工作即可获得巨大收益,甚至是“一次投入终身受益”,因此公司与持证者两全其美,“挂证”市场供需两旺。
  灰色链条带来安全隐患
  近年来,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陆续通报多批违规“挂证”机构与人员,多地也专项清理整顿职业资格“挂证”现象。但单单处理“挂证”的持证者或违规挂靠的企业机构是不够的,“挂证”背后是持证人、中介和企业三方形成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靠的利益链条,这个链条上各方环环相扣,已成为固有的灰色地带。
  违规挂靠让持证人、中介和企业三方得利,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安全因素。证书挂靠的公司往往是“一流投标、二流施工、三流管理”,为了取得项目而弄虚作假,必定会引发工程问题方面的安全隐患。而在建造、结构、环评等职业资格准入类领域,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凭着挂靠的资格证从事专业工作,将产生更大的风险。
  有媒体报道,2014年底,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及宿舍楼工程工地发生坍塌,造成10死4伤,事故背后存在所谓的“清华附中工程项目备案项目经理”叶耀东“挂证”行为。
  “白拿钱”的持证者也并非全无风险。目前建筑工程都是终身负责制,如果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或事故,挂靠在公司的证书持有者也将被追责,甚至入刑。上述工程事故发生后,住建部对叶耀东给予吊销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终身不予注册的行政处罚。
  违法成本低 “挂证”大行其道
  无论相关证书注册管理办法还是建筑法、招投标法,都严格规定挂靠是严格禁止的行为。去年5月,国务院出台《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也要求严肃查处职业资格“挂证”“助考”等行为,可“挂证”不绝,有专家认为违法成本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现行法律对‘挂证’行为仅仅是严令禁止,并没有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从相关部委的处理结果来看,通常也只是对少数违规者吊销注册执业证书、撤销注册等行政处罚,对整个灰色市场形不成有效震慑。”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陈雪说,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挂证”行为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社保系统有望全国联网 “人证分离”将得到根本解决
  由于一些基层建设部门工作人员习惯于“纸上监督”,对企业资质审查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使得监管工作存在漏洞。河北省住建厅一位负责人坦言,过去信息收集不完善,导致“人证分离”现象很难发现与查处。
  随着社保系统有望在2017年全国实现联网,将使“挂证”难度加大。实现“挂证”往往需要持证人在企业本地有社保,即需要证明“人证不分离”的情况。当各地的社保进行联网之后,监管部门可通过社保系统查询企业在职人员,并与资质要求比对,使相关企业资质的人员指标实现处于动态监控中,企业作弊的难度大大增加,“人证分离”的现象将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那些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是怎么挣钱生活的?
农村那些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是怎么挣钱生活的?
农村那些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是怎么挣钱生活的?
我老家在乡下,偶尔回去看看。上次回去听他们谈论事情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没有工作,就是在家混混,那他们是怎么挣钱的?怎么生活?我又不好直接打听,想问问大家,这是怎么回事?
我是打工的,出来快二十年了,每次回老家农村,自然少不了和以前的朋友喝几杯酒。有一次朋友带我去一个他的朋友那里喝酒,正好主人的老婆回娘家去了。喝酒本来就我们三个人,可是那个朋友觉得喝酒太闷了,就一个电话叫来了俩个女的。这俩活宝一来,这个酒就不好喝了。因为我是初次去他那里喝酒,那俩女的又是他叫过来的,所以她给我端一杯,另一个她又给我端一杯,她们也都是海量,几乎快把我灌醉了。喝酒的时候我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了他们。反正我记得最后我是上厕所的时候被另一个同去的朋友悄悄的拉回到车上跑掉的。
这事本来也就过去了,但是没几天,有一个陌生女人电话的来了,我一听觉得不认识,那边电话里就介绍自己了,说是我们在一起喝过酒的,问我能不能给她买件衣服云云,随便去哪里都可以。这下我可更醉了,就见了一面,也没啥交集,为啥要我给你买衣服呢?
于是电话就去问问我的朋友,问问那天去喝酒的女人都是干啥工作的。朋友回复我,她们都是留守妇女,别理她们就行了。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留守妇女问题真的是中国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搞不好她真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创建于08-05 13:36
我有个朋友在市里做生意。五六年赚了一笔钱,家里的老人有病。就把店铺盘出去。拿七八十万回家创业。顺便照顾老人。在家里开一个粮油店。开始生意正可以。慢慢乡里乡親要欠帐。一来二去本钱越来越少,都是欠条。每个欠债的都是说到春节还帐。到春节追回的很少。追债又得罪人。现在不管农村的。市里面的欠钱是大爷。后来老人去世了。钱也没有了。只有一把欠单在手上,真无奈。只好关门大吉又回到市里重新再来。在农村除得就是赚得。借得就是发财。身上有一点钱就睹博。随日天光随曰暗。
创建于08-24 14:49
小罗同学嗨嗨
在外漂泊了14年、2013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工作了10年的单位、回农村老家开了家农家乐、生意一开始就很火爆、出乎意料。我自己是个从业10多年的厨师、我料理后厨、老婆买菜上菜、顾了一个阿姨帮忙、房子是自己盖的、有近500平方、生意一直不错!总体来说回老家的决定是正确的、空气质量优良、人情压力小、自己有车购物也不错、不满意的是小孩上学还留在南京市里、请了个保姆照顾、和孩子一起的时候少了点!还有医院比较远、我突低血钾时很危险!低血钾也是回来后太累了没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才出现的、因为我经常陪人喝酒不吃饭、也不怎么运动!现在自己注意身体了、酒少喝、饭要吃、呵呵!还有我们这明年将要拆迁了、再辛苦一年、今后再好好休息一下了!
创建于08-15 11:44
掉线滴疯筝
我现在就在农村,也是80后,怎么说呢,更多的是无奈吧,上有老下有小的,有些事根本就不是自己能选择的,回家已经七八年了,做过不少事,但都不怎的,仅仅只能养家吧,因为农村干嘛都有局限性,就算你做生意,也就是那个样,现如今,生意很不好做,流动性太小了。做其他的,也不怎么样,
现在不是都在说返乡创业吗?说好听是创业,说不好听就是把在外面挣的钱回来烧,上个月我一哥回家开了一卖场,投资七十多万,每年房租还算好三万多,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一个只有七八万人口的小镇...人流不大,昨天我去坐了下,两兄弟聊了会,他说,烦死了,脑子发热了,搞这玩意,每天门口有小鸟飞来飞去的,没什么人...一天的营业额好的一千多...一千多啊...好无语...城市套路太深,多少人返乡是被逼的......但决大部分回乡的都是因为家里父母老了,要回家照顾,在外赚到点钱的还好,赚不到钱回家就有点难了...回乡等于是换一环境,你得什么都重新开始,然农村并没有什么机会,想赚钱是真的有点难,
创建于07-27 11:15
我返乡一年,在家开了个木业行,投资全部打工赚来的二十万,现在除了设备货车大概亏了十万,周围的一些人我也观察了一年,如果养女儿的家庭,现在基本是打牌混曰子等死,没有半点追求,养儿子全部水生火热,家里办企业不好搞,一是市场欠帐太多,二是贷款太难,高利贷是做正经营生的人不敢碰的,上面口号扶持回乡创业,可回乡后根本没人管。三是人工费贵,一个工人工作八小时要求二百元,他们宁愿混等死也不愿吃苦了。社会已经病得不轻了,人们好像一下子全部都懒了。我现在就和老婆二个人每天起早贪黑自己干,谁叫咱是农村人而且还养地是儿子!
创建于07-27 08:41
我是河南农村的,我说几句!就说我村上吧,年老的在家种地,年轻人有一半长年在外打工的,还有就是做生意的,有开化肥厂的,有塘瓷厂的,有做总代理的,有在奥门开赌场的,我就是做个小生意,一个月3万左右的收入!我村有90户人家,千万以上的家业的有4户人家,小轿车60辆左右,陆虎,宝马,奥迪,凯迪拉克,奔驰都有!个人感觉现在没有城里人,农村人之分,我小村理县城就十几公里也好方便的!现在在城里有钱的很大一部分是农村人!
创建于07-27 15:45
我是92年的,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农村,对于楼主的问题,我提提我自己的几点看法。因为我没有在别的地方的农村生活过,所以就我老家的情况来说吧,可能不具备代表性,但可作为一个观点吧。我家乡的农村人赚钱方式有以下几种,一、对于老实本分,年纪大致在四十到六十这个区间的农村汉子,他们会干农活,种庄稼,食物基本可以自足,还会点小手艺,例如做竹艺,做些桌子,凳子,箩筐卖点钱;农忙时节开手扶拖拉机耕田,收点佣金;有人盖房子,去做短工等等。这一类人基本很勤劳很吃苦,家庭温饱可以保障。二、对于投机取巧,好逸恶劳,年纪大致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的农村汉子,他们是农村剩男的主要群体,没有学历又不能吃苦,年轻时基本都在城市打过工,但由于种种限制难以在城市立足,因此又回到农村。他们很多人隔三差五会去开货车,拉煤炭、水泥或者石材等来维持生计。开车休息之余,便参与麻将、打牌以及六合彩等赌博活动。他们集吃喝嫖赌抽嗜好于一身,无能却又极度自尊,容易与人发生纠纷。三、对于90后,这一类人无论学历高低,基本都进城了,从事各种职业,买房是他们最头疼的事。四、对于农村妇女,她们基本都是学历低但勤快的一类,种果树,养猪,打零工来补贴家用。如果是精明一点的妇女,可能在家里摆几张麻将桌,以抽成的方式获利。五、对于农村的土豪,由于我所在的农村是矿区,所以本地土豪基本是从事非法采盗煤炭行业的,但由于这几年煤炭行业塌方式下行,没有转移投资的煤炭商人基本都破产了。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提及,但在我看来有一点是必然的——农村基本没啥出路,贫穷落后,交通不便,医疗短缺,产业基本没有。但昆山、义乌、晋江等这种经济发达地区周边的农村,产业发达,基本和城镇没啥区别,这另当别论。有志向农村人要走进城市,就算为了下一代,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格局很大程度觉得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我也是农村人,刚大学毕业,人生刚开始,农村的青年们,我们一起加油!
创建于07-29 10:36
说说我们这里吧
河北邯郸离市区很近,我们村外出打工的很少,群里年轻人很多,我92年的,就说我同龄人吧,我们这里大多都自己做点什么,有的接点小工程,有的作代理,有的开店,再不济也是跟领导开车,特别穷的我没见过,我前年结的婚,在市区买了房,自己还房贷,村里盖了新房,买了一辆代步车,平常生活,
创建于08-24 13:46
我是山西运城的,家在农村,16岁不念书到工地打工,工地啥活都干过,吃了不少苦,今年35啦,还好吧现在在城里买了房子,车子,家里也盖了小楼,一家都搬到运城啦,老婆在城里买首饰,工作好找点,现在我也买了两台塔吊出租,不下死苦啦,下死苦不挣钱的,计划赞个几十万把手里事情办完了,回老家,我一直相信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你抓住机会钱也是好挣的,前提是你必须勤奋,眼开。
创建于08-15 14:32
很多人说说就跑题了,我按年龄段来说吧。本人江西吉安人,我们那边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有儿有女基本是在家种2亩地,种点蔬菜,在养点鸡鸭狗牛。基本吃穿用够了。如果儿女在外面的逢年过节回家一起过,都会给老人们点钱基本一年5000左右吧。就是不要有大病,农村就怕生大病,一病整个家就拖累一贫如洗了。无儿有女或无儿无女家有重病的基本除了自己劳动也会吃政府低保,困难户等补助。60岁左右的会种地的种地,也会种蔬菜水果,养鸡鸭狗猪牛等,会点手艺的出门给别人做零工或者自己开小店维持生活。50岁左右的是苦的,有地种的种地,蔬菜,不能种地的给人打短工,搞运输,建筑工,各种苦力服务工种。40岁左右的就更苦逼了,上有老下有小,会种地的承包上百亩地,农闲会出去打短工,搬运,建筑等等苦力活。30岁左右的基本在外面上班了。
创建于12小时前
在老家,我堂哥想了各种办法,九几年先是开小三轮拉东西,赚了点钱开了个煤店卖煤球,那时候还是赚了点的,到了这几年,用煤球的少了,于是搞养殖,养藏香猪,因为没有关系,项目资金拿不到,卖又因为比较贵,附近是卖不掉的,远的地方又没路子,运费也贵,于是现在都自己养着,办啥酒席就杀来吃,于是亏了,农村创业最大的问题就是销路,农村人不怕吃苦,就怕种出来或者养出来的东西卖不掉。
创建于08-13 21:43
我公公婆婆一年纯收入比我们俩口子高。公公六十七,婆婆六十五,春夏季的瓜果卖点小钱,七月的枳实枳壳可以卖两万多,十月份后的桔子橙子可卖两万多。还有什么瓜子花生红薯之类的卖点小钱。我公公婆婆勤快,还出去打点零工,一年一两万。老人家开支小,只用点小钱,三个大头都存下来了。这是每年的纯收入了。鸡鸭猪鱼自家都养了。子女劝他们少做点,可他们说,不做一身疼。所以只要勤快,哪里赚不到钱?那些叽歪的人,都是舍不得出力的人。
创建于08-18 19:25
出来快十年了,每年回去两次看父母。前几天刚回去碰到同村一个,大儿子的16了还有个小女儿。好久不见就聊了两句,这人从小没下巴光棍好多年,有年邻存有个媳妇被婆家不要了打跑了,原因是精神不太正常,就住到他们家他两个生活在一起。后来就生了两个孩子,结婚两个孩子生下来也不太正常只能上特殊教育学校。大儿子16了还在五年级,兄妹两就平时住在学校。有次被同学打了一顿死活不去住校了。家里人就在外面租了套房子,那房子刚好是我弟他媳妇家的一个月120元,也算是帮帮他们。后来那房子被政府拆迁就搬其他地方去了。男主人平时身体不好,以前得过一次大病。现在就也是个药罐子。有时候就赶空在附近工地上挣钱补贴家用。女主人因为身体问题就在家待着。就让家里老妈七十多了去给两个孩子做饭,带两个孩子上学。有天夜里老太太起床摔倒了结果脑袋里就磕出血了。男主人给我说当时家里没钱,老太太(农村老人现在政府给办了医保卡)医保卡上有点钱男主人有次发病输了液了,老太太摔的那个月的医保还没有到账。就这样耽误了老太太,最后撒手走了。我问后面打算咋弄。男主人说开学后只能他去给两个孩子做饭陪读了,我说家里收入咋办?他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农村人真的大多数不容易,当年我家里三个念书的时候老爸也陪读,在工地看大门,我们住一起,做饭的水都是从前面公安局的厕所里提的。老爸因为看工地年三十都回不去,上大学后有年过完年老妈特意给老爸做了几个肘子让我去工地带给他,去老爸那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起身回学校。结果到学校收拾行李的时候发现老爸把那肘子又给我偷偷装包里了。我想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家人齐心协力咬牙熬过去就是海阔天空,后来我们兄妹三个定居省会,工作稳定。自己工作之余又倒腾个小公司,下一步就是接父母一起过来。人在悲惨的时候一定不要可怜自己才能把上天给你的所有东西都榨出来
创建于08-16 23:07
我是80后高中毕业就在家和爸妈做农产品生意,只要是农民种出来的我都收,还有机器加工,每年也就挣两三万,做到07年的每年毛收入十来万,也有亏几万的年份,虽然不多但比打工强点也自由点,过了08年后农民工工资暴涨,以前每个工人一百一天别人愿意干,后来两百也没人干了,生意也不好做了,赚一年亏一年,农产品价格不稳,别人也不愿种地了,至到12年玩完了,每年都亏。就算不亏每年生活费家里日常开支份子钱也不少,压的人没办法。改行养猪卖饲料吧卖了几年大多数是欠账,有的欠你钱还话说的好听,有的直接不认账,打官司真他妈的见鬼的,血淋淋的教训,钱还是在自己手里稳当,养猪赚点生活费,马上又要限养了,农村真没出路了,
创建于08-15 16:35
看了你们的回答,我不赞同,我也是农村人,六九年生,我父亲今年七十一了,母亲也六十七了,父亲在七六年村里石厂干活,摔伤了胳膊,母亲有高血压和轻微脑梗,我的儿子还在念小学,我在外打工,可我打工挣得钱刚够给老婆孩子在外租家的房费和孩子的花费,村里没学校,老婆出去也想打工挣点钱,可孩子每天上学得接送,一天两个来回,父母都那么大岁数了,还在农村种四亩多地,除去买化肥等开销,一年也就落个两三千,养老保险每个月每人八十块,父母身体又不好,有头疼脑热的还舍不得买药,我打工挣点钱有空回家给父亲买些吃的用的,父母都心疼,我也希望好好得照顾父母,尽点做儿子的孝心,可行吗?我不去打工挣钱,妻儿怎么生活,父母谁来养活,农村人难!!!别只用那些极少数的成功人士说事,和我情况相妨的,农村人多了,但愿国家能考虑一下农村人的实际情况!!!
创建于08-13 21:08
穿岩山下的老农民
说说我爹吧!地道农民,没外出打工,种了两亩水稻,青菜一棵不种(我妈种着),偶尔到县城干点零活,一天200,一月不超过十天,一年收入大概一万吧。又能吃苦又有手艺的,泥水工、木工等等,一年两口十来万也是有的。总之,两级分化吧!年轻人在家吃不了路还是很难,生意也不好做,跟朋友在店里干了三月,养家糊口都难。
创建于08-05 18:29
明月松间照y
我是湖北麻城偏僻农村的,47岁,家中土地少,来武汉做建筑多年,一个姑娘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武汉就读。我老婆这一二年在武汉做月嫂,挺辛苦的,工资吧还行,现在武汉弄了套房子。说真的不想回老家,不是不想家,因为回老家确实不能生存,我们那除了板栗什么都沒有,这年头板栗真的卖不了几个钱,水田很少,遇天灾棵粒无收。说实话也担扰下半辈子,咱也没有社保什么的,有病也不敢去医院检查,建筑这行业也慢慢事少了,加上力不从心,也干不了多久了,想转行,也没学历和技术,……以后的日子还不知怎么过呢,……
创建于07-27 23:32
sfgjjhhvccd
我是浙江慈溪人,在外人眼里,我们慈溪人土豪很多,但也并没有那么有钱,我们村庄并不大,人口也不多,有钱的都是一天到晚搓麻将,到处去潇洒的到处玩的那种,没钱的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在地里干农活的人,我们村庄年轻人都去我们慈溪市工作,村庄里剩下的年轻人,都是没有固定工作的,都是在附近的工业区里上班,有的做办公室有的有技术是工厂里的技术骨干,有的在工厂里做普干.干得都是些简单的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生活,还有我们村庄里都是些40岁以上的人,在地里种点农作物,在工厂里在找个工作,其他村庄里也没有什么任何收入,由于家里穷我初中没有毕业,那时候才16岁,家里人不同意我出去闯,我自己偷偷一个出去闯,先去到广东,在广东摆地滩卖服装,摆了几年赚了一点钱,然后去到乌鲁木齐开了个店卖干货,一开就开了三年,到最后也没怎么赚钱,到后面去到西宁贩牛,羊生意,一做就做到现在,生意一直很稳定,也在西宁城区买了房子,车子,我现在25岁了,回想下一路艰辛,不容易,也好几年没有回浙江慈溪了,也特别想故乡,这是我创业经历
创建于08-23 12:36
农村那些没有固定工作是怎么挣钱的?从几个方面说吧。一,我是农村人,常年在外打工,每年春节回家过节都要给父老乡亲聊天谈心,多少对农村生活了解一些。二,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大多数都在四十岁以上,父母年龄大,无劳动力量,家里读书小孩没人照顾。加上自己年龄大在城市不好找合适工作,所以在家选择务农。三,农村干庄稼只有收割栽秧麻烦点,其余的农活稍微轻松点(小麦,玉米,红薯播种收割)。总体上说在家乡务农只有半年时间农忙,其余时间都在休闲。四,农民工回家种庄稼只能温饱,想找零花钱只有在乡下找临时工。例如搞房建,小工l2o元一天,大工2o0元一天。有的年轻人在家买摩托车和长安车农闲时搭客。还有的在城市买菜到乡下卖(赚钱)。有个别的年轻人在家混混,经常在茶馆里喝茶赌博维持生活零用等。这就是我在家乡所了解的真实情况。
创建于08-20 12:30
我是五三年的,六十多了。一路走来,感叹万千!曾经的农村,纯朴的民风所剩无几。勤劳厚实的精神,有者谓之穷人。投机取巧的财富,有者称为富人。社会经济确实普遍提升了。但有的穷者是好吃懒做,打牌赌博。有的富者也是艰苦创业!社会现状,百态千姿。我常常反问自己,这个社会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吃的东西让人不放心,肉类都是饲料催生的,连蔬菜也有催长索。是农村好还是城里好?我就是个农村户口住在城里的老人,也象城里老人一样去锻炼身体,跟他们一起拉家常。感觉最不公平的我是靠儿子养老,我跟他们讲我们农村老人这辈子太冤,一生青赤献给大集体,农民那时修水库,干渠支渠,农田改造,灭螺修堤,长江玫道,支援三线。交征粮购粮,三超粮给国家,至零四年才取消农民交费税,照算交了三十五年。到现在老了政府给几十元钱一月,有些不懂历史的年青人还说农民没交养老障金,政府白给每月几十元。而城里老人退休金高的七,八千元,少的也二千多,养老金的分配不公平,导致农民不敢进。在农村耕种粮食价格低,一般种点好田,远的散的让其荒芫。只要自己够吃,有些只种一季。虽说在农村粮价低,但赚钱也五花八门,有就近打工的,有做零工的,有长年去外打工的,有就近做生意的。总之守着农村那个家。田地挣不着钱又舍不得丢,终究能找土里刨个食。
创建于08-14 22:40
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想说说。我是大别山里农民家庭出身,85年生人。小时候家里穷,没念什么书,十几岁出来打工,现在在东北开了个小公司。做的是批发酒水的,收入也一般,因为不是本地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被本地人挤兑。买了房子,想等升值。可迟迟没动静。母亲年龄也大了,得回家照顾她,在这里呆了几年,还是得回土生土长的地方。想回家发展,,就在家呆了一个月考察一下,发现家里还不如外面。村民不团结,个个巴不得别人都不如自己,想干点儿啥,就拖后腿,总以为你在外面赚钱了,想好好的敲点儿钱。许多搞开发的外地企业都被吓跑了。像我这样总不在家呆的,更无奈了!不知道大家有同样经历的没有,出来分享下。
创建于07-29 19:02
说说我爸妈吧,他们从来没出过外面打工,最开始是去集市卖甘蔗,然后卖点家乡的粉到处叫卖那种,再后来自己做米粉,再后来做鞭炮自己卖,再后来做饮食店,饮食店做的最久十一年,后来去年做一个帮农户加工大米的碾米店,都是在农村里做,挣不到多少钱,一年几万块吧,其实我挺佩服爸的,从小到大很少帮别人打工,都自己做老板,不管挣钱多少,爸妈这辈子太劳累了,想让他们享福了,但现在我还没那个能力,好想有一天能出人头地的报答他们,不用那么辛苦了,但现在我很迷茫啊
创建于08-12 22:38
我是广西的,家在农村。现在村里面没几个年轻人了,几乎都外出,村里就有一些老人和小孩。2005年前,大家的生活水平几乎没什么差别,因为那时候我们村的年轻人出去也只在家附近的城市(南宁)打工,但南宁(南宁还是广西的首府,可想广西不发达)的工资确实是太低了,所以也见不到什么世面,大家也就只是种地挣钱,地多一点的挣得就多一点,但也多不到哪去。05年后村里那些地多的稍微有点胆量的,就把地里的庄家翻了,种起了果树,09~10年期间这批人家里就富裕了,现在算是村里的有钱了吧。
07至08年,第一批80后挣了钱回来后,从那时候起,我这个村的还是周边村的能出去的都出去广东打工了。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学,看到村里人过年回家穿得很时尚又染着头发,觉得应该挣钱了。
10年我跟我村里同龄的也出去打工了,我这批人是村里年轻人最多的时候,年后一个个出去后,村里就没有年轻人了。那时候东莞的底薪750,深圳900,那个时候我在深圳的工厂里,每天上12个小时,扣掉伙食之类的每个月也就两千这样,一个主管工资就4K。
13后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从广东回来了,刚开始回来时个个都不知道做什么,也没钱去投资(个个说去广东能挣到钱,但其实只有极少数人能存到钱,年轻人基本都是月光族),回家了就上县城去看有什么能赚到钱的,就这样苦了一年,他们找到了事做,也赚了钱。刚开始只是帮人看场子(前面说过,我这一辈有很多年轻人),叫人之类的我们这边的都不怕,而且也是希望有个出路。(当时没钱几个人经常是回家这个拿一点米,那个拿一点花生油上来,烟也抽的便宜的,别以为混的人只会打架装逼)后来够狠够果断,被老板看重,给了一个场子给我们管,然后就这样抓住了机遇。
后来稳定了,也有钱了,开始放贷了,放了一段时间亏了。后来有人从那里面退出来了,有的回家自己和几个人开了个小赌场,一年后买车了。有的去做收啤酒瓶,干熟了就租了个店面专门给那些烧烤的批发啤酒,后来买了房买了车(这个行当我这个村有几个人在做,虽然不能赚很多,但稳赚不赔,日积月累也富了起来)。
还有一种就是更加有远光的人家了,很早以前就想办法让自家的孩子挤进体制内(当时的环境不比现在的习主席那么强硬),到了习近平上台后,连跳了几级,从一个镇跳到了市里,这是我们村里最佩服的一户。
还有呢,就是我这些了,还没发财但一直在努力的人。
创建于08-13 17:31
熊博士口交糖
说起这些,我就有好多话说了,我大伯二伯也是这样的,先说我大伯,他平时比较喜欢赌博,经常输钱却还是会赌,但他没有什么固定工作,偶尔去厂里帮帮忙,甚至在厂里也经常赌博,因为这样我伯母就不管他了,一个人在外地带两个孩子,现在家里房子总算有了,我伯母从外地回来了,跟我表哥表姐一起在一个厂里工作,只是我表哥表姐都不怎么理他了,因为没有陪他们啊。还有我二伯,他也是游手好闲的人,家里房子也挺破旧了,虽然他平时没什么工作,但夏天就卖西瓜,冬天也卖点东西,有赚但绝对不多,问题是我伯母也这样,我到他们家吃饭,饭菜都特别好,我家条件比他还都没吃那么好啊,好在他只有一个女儿,也快要生孩子出嫁了,不过没有养老保险,老了我表姐负担可能比较重了。我村里还有一个人,那真的牛逼,夫妻俩都没工作,只有一栋破房子,一个房间睡觉的,连厕所都没有,以前还出去打工,后来就干脆窝在家里了,夫妻两个都那么懒,而且很爱赌博,他儿子跟我玩的,比我小几岁,职高没读完就出去当服务员了,现在他爸妈竟然向他要工资花,他自己也只能养活自己啊,心疼他啊,这基本就是我村子几个人的现状,反正在村子里的都被瞧不起,有本事的都出去闯天下了,游手好闲最终苦的是自己。
创建于08-02 17:49
我在农村打拼10多年了,深有感触,搞过养殖,亏了,做了多年生意,早几年还好点,能.糊口还有一点盈余,现在糊口都是问题了,准备关门了,农村想要挣钱真的好难,人到中年了,不知道做什么好了,.养老还早,还得想法子,上有老下有儿子没成家。难啊!
创建于08-15 09:06
脱颖而出678·「脱颖而出」头条号作者07-26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人的收入已经受地域、工作场所等限制越来越少了。农村没有固定工作的人赚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进城打工,在农村有地可种的农民会在农闲时进城打工,有些在农村没有土地了或者自己不想回农村种地的就常年在城里打工。打工的工种有建筑、理发、服务员、保姆等。第二,经商,小到家庭作坊大到农民企业,农民企业家已经越来越多了。有的依靠农村的资源优势、有的依靠农村劳动力经济的优势,农村企业经营的有声有色,江浙福建广东等地的很多农村都已经非常富有了。第三,农村电商,农村的最大资源就是农产品,城里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缺口巨大,电商时代也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农产品的销路。第四,资本收益。城镇化使得农民因拆迁取得了不菲的收入,有的人用拆迁款买了门市房或多处住宅,我认识的人中也有用拆迁款卖出租车牌照的,然后将这些资产出租出去取得资本收益。
创建于07-26 16:48
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还有一家子都出去的。有的在外面开了个小厂,会带些亲戚来做事。工资不高也不算低,我老婆的舅舅一家就是这样,一家人一年也能存个七八万,家里有田有地的,房子也陆续做了两栋,将来老了做不动了就回家了,生活是不成问题的。年轻的可以买辆车,拉拉货,载载人,收入也不错。还有的在城里混成了小包工头的,也会找村里的劳力去打打散工,或者干干泥瓦匠,小工一天两百左右,泥工一天最少三百起步。别看农民没有固定收入,他们赚钱的方法多的很,我所说的只是一小部分。只要能吃点苦的,不需要什么手艺,比城市很多工人的收入高的多,不是吹牛,确是真事
创建于08-16 00:31
我是浙江农村的,村子很小,只有十户左右。年轻人都在外面,寂寞的乡村留不住,剩下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他们在村里不空闲,一年到头的粮食、菜油、豆子、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有几户还做黑木耳,种吊瓜,每家还定期去水库抓鱼。因水库承包了的,有股份的每年要去两个月在河里赶鱼。每个周六周日还有外地钓鱼客来村里,他们还建了农家乐,虽然有点简陋但服务态度好,外面客人也很乐意来村子。一年也有十几万的收入,比小的在外打工好,浙江农村人只要肯吃苦,不怕累,生活也不比城里差的。
创建于08-08 16:05
冰点雪儿123
以我们家来说吧,妈妈养着一群羊,八九十只,大羊生下的小羊羔都卖掉了,一只目前300,一批有20多只,一年两批。家里还种了庄稼,还有些西瓜土豆什么的,吃不完的都拉出去卖掉,也能赚点钱。绿豆每年能卖个万数八千的。还有玉米,按照去年的价格七毛多,我们每年卖一万来块钱。吃方面,我们很省钱的,冬日里基本是大白菜,土豆。夏天基本吃自己种的菜。除去第二年的化肥,种子,地膜等的钱,基本没有什么收入。所以农民基本在温饱线上,要说靠种地真的没有多少钱。打工挣的钱才造就了农村的汽车普遍,并且都是几万块的面包车,一来出去打工方便,二来还能赚点小钱。基本就这样了吧
创建于07-26 23:51
何谓农村?县城以下谓之农村,显然包括乡镇,一个乡镇2到5万人,出去打工的一般只有五分之一之下,其它大部分人口都还在家乡从事各种工作,而城里人接触到的大都是出来打工的人员,所以,在城里人的眼光里,农村人就是那些打工崽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农村人在自己的家乡过得很滋润的大有人在,大部分在乡镇、县城创业,做小老板的,在农村包租田地的,种植业,养殖业,小手工业,服务业以及本地私企务工的人员占据了农村人口大多数,说句实话,在本乡本土里,无论是创业还是务工,其各方面的便利远远出去打工,而大多数坚持留守乡村的人口中,也绝非电视剧里所臆造的那样,对于出去打工人员有多么向往,相反,大多数本地人不是逼得无奈,谁也不会出去打工的,毕竟在家乡的家庭亲情和乡土文化所维系的热爱家乡之情,是漂泊在外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所以,现在的农村人在家乡过得很好的人一定不会喜欢外出打工的。包括本人在内,在家乡有车有房,读书上网,悠闲自在,过的是那些城里人都无法享受的自在生活。
创建于08-05 15:4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上班怎么挣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