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___”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道路发展道路。

浅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未来道路的选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未来道路的选择
&&浅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未来道路的选择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习近平: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的图书馆
习近平: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资料图片:中共中央委员,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
&&&&内容提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据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浙江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并在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体系和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发展现代农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浙江省应从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实际和农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以新型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转移,加快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有市场竞争力、能带动农民致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
&&&&当前,浙江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宏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年轻力壮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农业经营出现了副业化、兼业化、老龄化趋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愈加突出。同时,农业土地资源逐年减少、水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能耗和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困扰着浙江农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既能发挥浙江比较优势又能克服传统农业发展难题、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紧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国情,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既不能照搬美国、加拿大等大规模经营、大机械作业的模式,也不能采取日本、韩国等依靠高补贴来维持小规模农户高收入和农产品高价格的做法,而必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全面分析浙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我们作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决策,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现代农业的目标模式,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高效生态农业是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既具有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又反映了人多地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既符合中央的要求,又紧密结合浙江的实际。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经济高效,就是做大做强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提升农业集约经营水平,开拓农业的多种功能,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成为能够带动农民致富的高效产业;产品安全,就是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绿色安全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资源节约,就是从浙江农业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注重农业资源的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综合开发,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经营模式;环境友好,就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密集,就是使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充分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提升种子种苗、种植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凸显人力资源优势,就是从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着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色优势产业,挖掘农业就业增收的潜力,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使农业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体系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必须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做优做强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推广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生产模式,着力构建信息化、多元化、社会化的新型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农田园林化、水利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和装备建设,形成具有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做强做大高附加值的农业主导产业。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选准若干拳头产品,按照区域化布局的农业块状经济和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批有区域知名品牌、有相当市场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当地农业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拥有连片镇村基地的特色农业强县。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视优质粮食生产,发展优质米、功能米、种子粮、高含油菜籽等特色产业。
&&&&培育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推进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重点放到培育土地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主体上来,鼓励专业大户、农场企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招标承包、长期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以较高的土地租金和股份分红吸收农户的承包地,促进耕地、水面、山林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户组织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工商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到省外建立基地、开拓市场。
&&&&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积极创新农业服务形式,大力推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服务联合体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发展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全省、辐射全国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质量检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有效整合各种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研发推广高效能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按照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重点推广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生产模式。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强县建设,组建由教育、科研、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科技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加强高标准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设适应主导产业发展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促进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和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促进标准化的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提高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的水平。加强林业特色产业基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渔港、标准渔塘建设。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深入实施富民兴林和林业现代化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高标准平原绿化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的思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进一步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和“三农”对“三化”的促进作用,让农民主动参与“三化”进程,成为“三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及其成果的共享者。
&&&&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创造农民进城创业和到二、三产业就业的条件和环境,推动形成百万农村能人创业带动千万农民转产转业的局面。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能力。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推进企业职工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向农民工覆盖,促进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稳定转移。深化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健全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巩固和完善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科技研发、良种良法推广、农民培训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制定和完善农业产业导向、农业经营体制、农业资源保护、增加农业劳动者收入、保障农业劳动者权益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投资高效生态农业,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发展农业信息、科技、保险、信贷等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积极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办法。支持发展农用工业和高效、实用、价廉的农业设施装备,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加快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等新型农业投入品,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提供支撑和保障。(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馆藏&2224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您当前所在位置:>>>>
巴音朝鲁在2017年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第1次全体会议上的主持讲话&发布者:陈政新&&发布时间:日&作者:& 来源:委率先办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6年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展情况,安排部署2017年重点任务,研究讨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指导意见。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国中同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委副书记高广滨同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副省长隋忠诚同志,以及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9个市(州)和14个县(市、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组长。
  会议内容有三项:一是听取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情况的汇报;二是讨论《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指导意见(送审稿)》;三是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刚才,于强同志做了汇报,并对我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作了说明,大家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都原则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形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和到吉林视察时指出:农业是吉林的一大优势,也是吉林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必须牢牢把握的重点。要发挥自然条件好、黑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技术基础扎实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从全国看吉林处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队,要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围绕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我们制定了《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年)》,启动实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
  一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20项重点任务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良好开局,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粮食生产在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再获丰收,单产、总产稳定保持在全国第1位和第4位,调减玉米333万亩。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取得新成果,品种品质结构深刻调整优化,产值已占农业的半壁江山。园艺特产业加快向设施化、优质化、特色化转型,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增长极。农产品加工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全面恢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玉米加工业扭亏为盈。农村投资、农民工返乡创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兴未艾。二是生产体系建设全面提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09万亩,省水利现代化规划获国家批复,启动实施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试点,吉林一号卫星农业农村领域应用战略合作,全国首颗林业卫星成功发射,信息进村入户覆盖4900个行政村。三是经营体系实现创新突破。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土地托管、股份合作、实物地租等经营模式广泛普及,土地流转面积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土地确权整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河长制试点全面启动,国有农垦、国有林场、国有林区、供销社等改革扎实推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玉米价格下降15%的情况下,增长7%,超过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四是率先规划落地措施全面加强。建立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组织领导体系、规划体系和责任体系,将任务细化分解到44个部门,形成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的资金投入机制,落实财政资金超过100亿元,实现3—5倍放大效应。14个示范县启动各类农业投资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率先工作纳入部门绩效、市(州)政府绩效、县域突破考核、目标责任考核,建立了全覆盖考核考评体系。总体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良好开局,中办两次回访都给予充分肯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高。一些地方在组织谋划和推动落实上与发展要求,与《总体规划》部署仍有不小差距。很多地方存在着“等靠要”、“推着干”的思想。有的部门还没有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重大战略,在日常工作摆上突出位置,重点研究、重点部署,尤其是在项目整合安排、制定扶持政策、推进改革创新等方面力度不大。二是发展思路不清晰。不能很好落实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要求,个别县(市、区)自身发展定位不准,对制约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清,对“发展什么、谁来发展、怎么发展”谋划不够到位。有的县(市、区)抓标志性重点工作缺乏系统思考,不能与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相结合,脱离实际。一些市(州)对推进市州城市周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谋划部署和系统的工作推进机制,工作存在空档。三是资金整合力度不够。针对涉农项目“散杂多”等问题,不能有效整合,“撒芝麻盐”的问题普遍存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难以形成合力。有的对农林牧渔投入力度与率先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既不能从本级做起增加现代农业建设投入规模,又没有建立形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吸引社会各方面投资,就是在争取国家和省里的项目和资金上也热情不高,缺乏动力。四是改革创新步伐小。各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缺乏思变求变精神,对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盘活、模式创新、重大技术、品牌培育、职业农民、生态建设等方面谋划不够,发展建设缺乏活力。有的面对经济调整缺乏改革精神、发展信心和“破冰”勇气,思想不够解放,一定程度存在畏难情绪。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吉林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立足省情、农情实际,推动全面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起到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农业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经营结构、区域结构、品质结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拉动新消费,引领农业发展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二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本质要求。针对消费、投资和贸易等拉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传统动能明显减弱,急需挖掘培育新的接续动能。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在更深层次上吸引和集聚土地、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现代要素,加快改革创新举措落地,打通先进生产力进入农业的通道,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促进要素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催生裂变效应,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三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近两年来,受国家临储政策调整影响,农民收入增速压力不断加大,已经由前几年13%增长滑到去年7%。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拓宽农民增收空间,推动农民收入来源由一产向二三产拓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力保障。四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客观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我省是农业大省,推动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实现“五大发展”,农业不能短腿,必须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集中发力,全力做好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这篇大文章。
  二、准确把握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吉林的期盼和嘱托。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吉林新一轮振兴的政策机遇,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准确定位、集中突破,打造样板和标志,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规模效益型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
  第一,优化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核心是从质量、效率入手,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要围绕人的需求,从供给侧发力,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产品供给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要在实现粮食稳产的基础上,突出种养结合、发展壮大现代养殖业;突出特色资源挖潜、发展园艺特产业;突出原料就地转化增值、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突出农业业态创新,拓展农业功能。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和政府引导,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二,完善生产体系,打牢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用现代的物质装备武装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要深入推进物质装备工程化、产业支撑科技化、生产管理信息化、产品生产标准化、资源环境生态化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保障、技术与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要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利薄弱环节、“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平原地区农村机井油改电。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大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粮食主产区建设核心产区,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生产经营、抵御风险的能力,建设更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绿色大粮仓。
  第三,创新经营体系,激发农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改革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经营主体组织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过程专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和产品经营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注重经营方式创新,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要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构建“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要依靠科技、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破解阻碍科技、人才、资金、管理、资源等现代生产要素集聚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体系。要创新财政资金、金融资金支持建设体系,增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四,广辟增收渠道,巩固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是核心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农业改革最重要的标准是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没有。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并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农民收入的问题要内外联动、多措并举,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利益分享比例。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通过经营创新促增收。把农村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有效利用起来,通过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创造财富。要把返乡农民创业创新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加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创业增收。要认真落实国家“市场化收购+补贴”的粮食收储新机制,切实保护好农民切身利益。
  第五,推进绿色发展,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特征是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进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好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机制。要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发展适应性农业,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提高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度。要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提高吉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切实加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党管农村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省直各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紧紧抓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总方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
  第一,要强化战略摆位。我们务必要深入贯彻和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务必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摆上吉林振兴发展的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率先的力度不能减,抓率先的劲头不能松,抓率先的标准不能降。大家都知道,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这个短板越早补齐越好,不然就会拖整个现代化的后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主题,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提速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二,要强化紧迫意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明确,到“十三五”期末全省9个市州城市周边和14个示范县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要给全省打样,也要走在全国前列。从现在开始满打满算也就还剩三年多时间,我们的现代化还有那么多繁重的任务需要往前抢,如果慢了就有可能完不成任务,如果标准低了就有可能达不到要求。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必须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瞄准目标找差距,紧扣重点抓落实,攻克难点求突破。要注重抓标志性、关联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和重点工程项目,突出典型模式示范引领,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省农业现代化树标杆、趟路子。
  第三,要强化政策措施。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措施,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在政策打捆、资金整合和项目落地上拿出实打实的招法。要加大涉农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围绕高标准农田、农机装备、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等农业重大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集中办一些大事和实事。要加大抓项目、抓环境、抓落实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政策、资金和项目及时有效到位落地。要加大政策创设和机制创新力度,打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包、工具箱”,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先突破。
  第四,要强化工作合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涉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必须举全省之力合力攻坚。要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沟通配合,强化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切实把责任落实到部门、领导、岗位和人头,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抓落实。要加大督查督办督导力度,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制和绩效考评机制,赏罚分明,奖勤罚懒,确保工作不跑粗、不跑空、不流于形式。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埋头苦干,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吉林振兴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日)&『』『』
&主办: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