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冷兵器时代运动战的的冷兵器对决,到底身体占多大因

帖子主题:你对明朝兵器了解有多深?
共&17070&个阅读者&
军号:6611515 工分:88578
左箭头-小图标
你对明朝兵器了解有多深?
明代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比如,20世纪发明的喀秋莎火箭炮,在明代已有了火器原型。比如,远程作为火器散射的三眼铳,近战时也能当锤子抡圆了砸。那是一个冷兵器与热兵器交汇的时代,武备志,明实录,史书中记载了一大批富有创作力的明朝武械。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明朝武械?为什么说明朝火器独步天下?对于明朝的冷兵器,你又有哪些独特的研究?扫下方二维码,回复“明朝”获取更多明朝武械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你对明朝兵器了解有多深?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86599 工分:18724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51楼& 明朝的火器火力强大,火器先进,有相当的实力。但明朝的火器当中可以拿的出手的都是从西洋商人那里买来的红夷大炮和弗朗机,中国人自己造的大炮根本拿不出手。因为工匠没有文化,冶炼技术差,铸造出来的炮筒很容易炸膛,所以不敢多装火药,射程近;并且机械加工水平低,铸造出来的炮弹与炮膛的配合精度差,所以打不准。所以厉害的火器基本上都是买来的。不过明朝的银子多,买来的大炮都超过西洋多数国家的装备总数。你想多了,第一明军火炮大多来源于海战缴获,然后仿制。第二,明朝很穷,明末国家没银子,军费都掏不起。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后金红夷大炮的克星:明朝的沃邦——筑城专家孙元化。中国冷兵器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耸立的大大小小的城池是军事防御的主要支柱之一。最初的城池基本是由城门与城墙组成。城墙,是古人用土木、砖石等材料,在聚居点四周建起的与外界相隔的围墙。围墙之中用以交通的出入口则叫城门。后来,随着攻城武器及战术的发展,城池又出现了敌台(马面)与角楼。敌台与角楼都是凸出城墙之外的墩台,它们能够实施侧射,相互之间形成交叉火力点,掩护城墙。一般在城墙的周围,每隔数十米至数百米便筑起一座敌台,而角楼则建在城池的四隅,用以保护容易受到两面夹击的城角。中国古代的敌台(马面)与角楼,以方形为主,这在设计上是有缺陷的。以间隔不远的两座敌台为例,它们的侧射的火力点除了互相掩护自身的侧面之外,还能掩护处在两台之间的那一段城墙。但是,每一台敌台的正面都是没有交叉火力掩护的死角,往往成为敌人的突破口。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火器出现在战场上——特别是各类精良火炮的大量使用,对敌台构成了致命的威胁。那些凸出城墙之外的敌台成了炮弹打击的焦点,很容易被击毁。那么,怎样改进敌台,使之提高在火炮打击之下的生存能力呢?这便成了一个难题。这不单止困挠着中国人,也是世界性的难题。例如古代西欧城堡的凸出城墙之外的楼塔(相当于中国的敌台),是以圆形、方形为主的,它们在攻城火炮之前,同样面临着与中国方形敌台一样的困境。防御火炮的楼塔最早出现在欧洲。恩格斯在《棱堡》一文中指出:“大约在十六世纪初(明代中叶),意大利的工程师终于将圆形楼塔或者方形楼塔改为多角形楼塔,这就建成了‘棱堡’”。棱堡是一种不等边的五角形(棱形)工事,这种最初的筑城体系还很简单,并不完善,意大利人开始发明的棱堡“还带有前身古代楼塔的痕迹”,例如凸角很钝、正面短小等等,或许只能称之为“雏形棱堡”。不久,楼塔的各个正面除了五角形之外,还产生了三角形、皇冠形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正面都为角形。总之,雏形棱堡最基本的两个条件是:一,楼塔的正面是角形,而不是传统的方形与圆形,所以也就没有射击死角。二,凸出城墙的角形楼塔,使敌人直射的炮火容易打滑,产生跳弹。
现在探讨一下雏形棱堡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问题。这要从西方的传教士说起,自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西方的传教士就想方设法进入中国传教。著名的有意大利籍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他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北京居住,在传播天主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为代表的一些明朝士大夫对西方的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徐光启,在拜利玛窦为师之后,皈依了天主教,陆续将西方一些天文、算法、农学、水利翻释过来。当时,女真(后来的满族)政权后金已经在东北地区崛起,正在到处攻城掠池,而辽东的明军则屡战屡败。这种背景之下,热衷于军事的徐光启肯定不忘记向西方教士请教西方的先进火器以及筑城体系,并将其介绍给国人。棱堡,大约就是在这时传入中国的。星形要塞(star fort)或「意大利式要塞」(trace-italienne),是火炮开始主导战场后的黑火药时代所发展出的一种城塞形式,首见于十五世纪的义大利。中古时代的环形要塞,在遭遇能直接射击其直立城墙的炮火时,已被证明是极其脆弱的。相形之下,星形要塞以平坦的建筑,搭配多个能相互掩护的三角形棱堡以及壕沟。再增置其他如半月堡(ravelin)、角堡(hornwork)、皇冠堡(crownwork),及附属堡垒,形成一个复杂但均衡的建筑。在十五十六世纪之交,星形要塞因为法军入侵意大利半岛而得以更进一步发展。法军配备能轻易击毁中古堡垒的先进火炮。为了抵挡新式火炮的威力,城墙变得低矮厚实。城墙需要多种建材,通常是砖块与泥土,因为砖墙在遭受炮击时不如石墙那般严重。另一个重要的新设计,是作为新式要塞特征的棱堡(bastion)。为增强要塞的防御,必须有来自多个角度的掩护火力。这个结果就导致了星形要塞的出现,这些设计即被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o, 1475年-1564年)用来加强佛罗伦斯(Florence)的防御工事。种设计在年代传布至全意大利,并在此后三百年为全欧各国广泛采用。也因此欧洲各国大力招募意大利工程师前去协助建造新式要塞。十七世纪下半的建筑师柯霍恩(Menno van Coehoorn,1641年-1704年)与路易十四的工程师沃邦(Sé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1633年-1707年),被公认将星形要塞的发展带向极致。星形要塞也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理想城市的图像。十九世纪后,由于榴弹(explosive shell)的发展,才再度改变了防御工事的性质。 当十五世纪攻城炮取得战略的一席地位后,工程师则是设法使城墙与具有斜堤的壕沟相配合,使敌人无法进行威力强大的直接射击,并使城墙略微高于能抵销炮火威力的斜堤。倘若条件许可,如在马尔他(Malta)的马诺要塞(Fort Manoel),外壕以开凿天然岩盘而成,而城墙亦属天然岩盘。当城墙愈低,则愈容易受攻击。另一问题则是以往流行的圆形塔楼,相对来说会遮蔽守军火力,造成死角,毕竟由对面城墙直射的火力是不会绕着弧形的墙的。为避免圆形或方形塔楼会产生的问题,因此出现了令攻方士兵无所掩蔽的铲形塔楼。攻方一旦沿壕沟或城墙进入守方精心设计的「死地」时,由于攻方面对守军的火炮无所掩蔽,则守军炮火必将对攻方造成重大打击。 而一个更深层且更微妙的改变是守方由被动化为主动。矮墙容易突破,而一旦攻方占领壕沟外的斜堤并在此放列火炮时,原先用来抵挡直射炮火的斜堤便会因而失去作用。因此要塞的形制必须能将侧击火力发挥到最大,杀伤任何逼近墙角的敌军。星形要塞的每一角掩蔽放列在此的火炮。这些火炮直射相邻炮台的边缘,单一炮台是受两侧火力掩护的。复杂形制要塞的发展,使炮位形成交叉火网。前方的炮台控制能保护城墙及形制复杂的土坡。守军火炮不仅是用来应付强攻也可对付敌军火炮,使他们无法逼近要塞,以免朝脆弱的城墙行直接射击。守城的关键也因而变成围绕要塞外缘的壕沟。这是既隐蔽又隐密的路径。守军可相对安全地移动到壕沟的掩蔽处,并发动积极的反击手段以控制斜堤,斜坡置于壕沟外侧,借着建造防御工事来拒退敌人接近斜堤或可直射城墙的火力点,并以反地道战反击并瓦解对方试图接近城墙的地道战术。在公元1453年拥有完善城防系统的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则宣告着城市攻防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接下来的一个短暂时期是进攻方的黄金年代,一个接一个的要塞屈服于大炮的威力。不过有矛必有盾,不过半个世纪一种新型的城防体系——棱堡便登上了历史舞台公元1552年的一场战争使棱堡名声鹊起。该年5月份法王 亨利2世攻占了 洛林地区的 梅斯城。5个月后,神圣罗马皇帝 查尔斯5世率4.5万大军开始围攻梅斯,企图将其夺回。但是在这5个月中,5800守军在 吉斯公爵以及工程师圣 雷米的指挥下已经在旧式城墙的背后重新修筑了一道新型防线。11月27日,攻方一天内发射了7000多颗炮弹,轰塌了70多米的城墙,可是其背后的棱堡防线依然完好。皇军进行了数次伤亡惨重的强攻均告失败。天气也越来越冷,并开始下雪,这场围攻最终于1553年1月初结束。皇军撤离后,出城的法国人惊讶的发现了一片惨淡情景——到处是坟地和伤兵,武器和其他各种器械也被纷纷遗弃,似乎这里经历的不是一次围城战而是一场大败。在那个时代,一方即使在野战中失败,只要他有充分的棱堡保卫根据地,那么他会获得足够多的时间卷土重来,因此战争的形式也就逐渐从野战转向攻城战。虽然修建棱堡相当的耗费精力和财富,可是围攻它几乎同样的费时费力,一场围攻常常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在每年有限的适合战争的季节里,指挥官若能攻克1、2个要塞便算得上幸运。这种情况也反过来更刺激了各国修筑堡垒。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沃邦的 法国边境筑垒地带,同时 巴黎也成了一个大要塞。这种围绕堡垒攻防的慢吞吞的战争模式一直持续了2个世纪。而沃邦攻城法的出现稍稍加快了下战争节奏(在7:1优势下,攻克一座棱堡需要20~30天),其后的 拿破仑时代则有了更大的变化。由于组织了空前庞大的部队(指相对于前几个世纪),即使分出一部分部队监视棱堡控制 补给线,剩下的部队仍然能强大到足以推翻一个国家。这就使大军能迅速拜托边境筑垒地带,直插核心。野战再度流行起来。棱堡也因应新形势而产生了变化———堡垒的功能与兵营的功能融合到一起,出堡反击成为主要的防御手段,这样就使棱堡的防御范围超过了火炮射程,大大地延伸了。辽东明军守城时经常使用的战术是在城外挖壕布阵,安放各类火器阻击敌人。当时任詹事府少詹事的徐光启不赞同这种做法,他认为放在城外的铳炮一旦落入敌手,就会被敌人转用于攻城,后患无穷。天启元年四月二十六日,他向天启帝呈上的一篇疏文中,指出要将铳炮放在城内打击敌人。他提议建立“附城敌台”,“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万全无害之策,莫过于此。若能多造大铳,如法建台,数里之内贼不敢近,何乎仰攻乎?一台之强可当雄兵数万,此非臣私智所及,亦与蓟镇诸台不同,盖其法即西洋诸国所谓‘铳城’也。臣昔闻之陪臣利玛窦,后来诸陪臣皆能造作,闽广商民亦能言之。而刑部尚书黄克缵、浙江按察使陈亮采,知之尤悉”,此外,了解这种防御战法的还有兵部尚书崔景荣、侍郎邹元标。徐光启强调:“今日之事若尽用臣言,造台造炮,悉皆合法,而他日有一城一马横行城外者,臣请以身执其咎矣。都城既安,就用此法行于边境各处,”天启帝于二十九日回复:“这城守台铳,既确任有济捍卫,着该部(工部)会同议行......” 从上述的这篇奏文来看,徐光启对西洋诸国的“铳城”推崇备至,而了解这种新式筑城体系的朝臣还有刑部尚书黄克缵、浙江按察使陈亮采、兵部尚书崔景荣、侍郎邹元标等人,甚至连南方的一些闽广商民亦对此亦有所知。那么,这种名叫“铳城”的新式敌台是不是在西欧流行的雏形棱堡呢?徐光启在此之前于万历四十七年六月的一篇奏文早已经交待清清楚楚了。他在文中提到京城急需制造“万年台”时,声称:“臣再四思,惟独有铸造大炮,建立敌台一节,可保无虞。造台之法,于都城四面,切附门垣,用大石叠砌,其墙极坚极厚,高与城等,分为三层,下层安置极大铳炮,中层、上层以渐差小。台径可数丈,每台约用惯习精兵五百人。其最大炮位平时收藏内府,第二三等藏之戎政衙门,间有警急,即行修整安置。贼寇攻围,相机施放,虽有大众,一时歼灭矣。台大铳大,周城只须十二座,形载或小,量应加添。再将旧制敌台改为三角三层空心式样,暗通内城,如法置放。再于城中建置大台五六座,即千百万年,永无可拔之理”很明显,文中所谓的“三角三层空心式”敌台,就是一种雏形棱堡。 徐光启的西式筑城技术是跟意大利人利玛窦学的,所以,他同时提出建立角形敌台与圆形敌台,都不是偶然的。然而,徐光启积极筹备的西式筑城体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那个京城万年台就没有成为现实,他后来在崇祯三年回顾道:“臣于万历四十七年议造京城万年台,以为永久无虞之计,至天启元年奏旨充行,业同道臣王佐及都科道之臣,躬行相度,程工估料,卷在缮司,可考也。此功若就,即可渐致大小炮位,充牣其中,纵有敌骑数万,必将歼灭无遗。若不近城,即小者亦可用为战锋,使前无横敌。奈臣孤立寡援,而东帅臣委曲旁午,事乃中止。蹉跎至今,遂使闻敌仓皇,茫无定策,有识者不能不痛恨于阻议之臣也。”幸运的是,徐光启注意培养人材,所以后继有人。他认为制造新式敌台,“多有巧法,毫厘有差,关系甚大,须于前项荐举人材中,求其深心巧思、精通数理者,信任专管,斟酌指授。”而他的杰出学生孙元化就是这样的人材。孙元化精通西学,对筑城技术深有研究。天启二年,他以举人的身份上疏朝廷,称“用兵莫如火器,急守莫如铳台”。《明实录》记载天启二年二月,吏科给事中侯震阳在疏文中推荐孙元化时,称:“‘中国长技在火器,然火器用以临敌必籍车,用以守城必籍台。造车已奉旨,有谭谦益等可期实济。其‘锐台’之法,宜讲精之者,现有举人孙元化,急宜留用。照法建制一台,既就,各台齐筑,推之山海、蓟门各关隘,各行建筑,以成金汤之固。’疏下兵部题覆言:‘锐台近在郊圻者,恐敌及踞高以薄城,僻在旷野者,巩敌趋间道轶我。若山海、桃林、喜峰口、一片石等处,得一铳台,便可当万人之敌,令孙元化相度地形,扼虏必繇之路,各建一台,即以一台之费为诸台式隘口,有金汤之固矣。其教练大器之法,即令孙元化指授方略于将领,惟造铳之人,方习用铳之法也。命依议速行。”孙元化在边关数年,一直积极提倡建立雏形棱堡,这可以在《明实录》天启六年正月条中找到线索:“兵部主事孙元化疏请用西洋铳台法,谓弓矢远于刀枪,故敌尝胜。我铳炮不能远于敌之弓矢,故不能胜敌。中国之铳惟恐不近西洋之铳。惟恐不远,故必用西洋铳法。若用之平地,万一不守,反籍寇兵,自当设台。然前队挨梯、拥牌以薄城,而后队强弓劲矢继之,虽有远铳,谁为照放?此非方角之城、空心之台所可御敌,必用西洋台法。请将现在西洋铳作速料理,车弹药物安设城上,及时教练,俟贼稍缓,地冻既开,于现在城墙修改如式,既不特建而兹多费,亦非离城而虞反攻,都城既固,随议边口。”孙元化在天启六年再次呼吁用西洋铳台法,取代传统的“方角之城、空心之台”。这或许是他受到后金军与明军正在辽东对峙的紧张局势的剌激所致。可见,这种西洋铳台法绝非是“方角之城”,而是正面为角形的雏形棱堡。但是,由于明廷财政紧张等原因,雏形棱堡不可能在边关得到广泛的推广。孙元化留下了《西法神机》这本著作,此书在崇祯五年写成。其中《铳台图说》一章涉及到西式筑城法时,写道:“凡敌至城下,则铳不及矣。有棚梯。则抛石、滚木无用矣。是以出为马面台,使我兵从马面台横击也。然敌又以棚梯薄台,安从横击?故法宜出为‘铳角’”。徐光启与孙元化的西式筑城法源自意大利人利玛窦,而明末来华的另一位欧洲传教士——德国人汤若望,也将棱堡筑城体系带来了中国。由汤若望传授,明人焦勖写作的《火攻挈要》,与《西法神机》一样,也是记载西方火器技术的著作,但要晚出十多年,其中的《守城说略》一篇中说到:“西洋城守所用火攻无甚奇异,但凡城之突处,必造铳台。其制‘捏腰三角尖形’,比城高六尺,安大铳三门或五门,以便循环迭击,外设铳以备近发,设练弹以御云梯,合上另筑了台二层,高三丈,上设‘视远镜’,以备瞭望。且各台远近左右,彼此相救,不惟可顾城脚,抑可顾台脚。是以台可保铳、铳可保城,兵少守固,力省而功巨也。”焦勖这人的生卒年月不详,他很可能是一名铸炮工匠,协助奉帝命督造火炮的汤若望开展工作。由此可以认为,棱堡筑城体系不但在朝廷士大夫中散播,亦已经流传到了民间。经验丰富的民间工匠,建筑出棱堡筑城体系的城防工事,也不足为怪。 棱堡这种西式筑城体系在明末传入中国之后,产生了多种称号,分别有:“三角三层空心式”敌台、“锐台”、“锐角台”、“空心三层锐角台”、“铳角”、“吊角空心敌台”、“捏腰三角尖形”铳台、“正敌台”、“独敌台”、“扁敌台””、“双敌台”、“双鼻之台”等等。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西方的火绳枪在明代中期传入中国时,不也是产生了“鸟铳”、“鸟嘴铳”、“鲁嘧铳”等多种称号吗?无可讳言,雏形棱堡是一种不完善的筑城体系,所以它的面世必然会受到守旧者的评击。《武备志》收录有尹畊写的《堡约》十二章,叙述西北边境地区的城堡建制,其中谈到有的城堡城门两旁的角台与城墙不是九十度的直角,所以被作者批评为“矢道皆斜”,影响从侧面射击敌人。[37]其实,这种缺点欧洲的一些雏形棱堡也有,而在意大利派棱堡筑城体系中,这种现象尤其突出。直到十六世纪“完全摆脱意大利派影响”的工程师丹尼尔.斯佩克尔提出的棱堡工事体系的一些原则中,才指出:“需要互相掩护的各个工事配置得越近直线越好”,“棱堡的侧面——至少是部分侧面,最好是整个侧面——应同防守线垂直......”尹畊还继续评击说:“堡有垂角而出,缩腹而入者,亦须量势为台,必使相及,今一面止筑一台,不论远近出入,矢石纵及,亦弱而无力,攸忽之间,为虏所乘。”这里批评的对象与孙元化在《西法神机.铳台图说》一章中第四图所记录的三角形敌台何其相象。
雏形棱堡走向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恩格斯指出,西方的棱堡新式筑城体系,经过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数学家、军事家、工程师们长期不懈的努力,“直到大约1740年科尔蒙太涅发表了他关于棱堡筑城体系为止:科尔蒙太涅的棱堡筑城法通常被认为是棱堡筑城体系最完善的。”成熟的棱堡筑城体系比较复杂,它攻防兼备,可以包括实心与空心的两种棱形要塞、三角堡,以及相当于内堡的封垛,也有壕沟、中堤、斜堤,提供给守军掩蔽集结进行反击的掩蔽路、屯兵场等。这东西出现在世界上已经是十八世纪中期的事了。而在十七世纪的明清交替时期,长途跋涉来到东亚的欧洲人,他们建立的棱堡,还没有那么先进。在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为收复台澎地区与荷兰人兵戎相见。荷兰人在占领区内建有多个棱堡。但是在乘坐着数百艘战船的二万五千多郑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很多据点都弃守了。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热兰遮城。郑军的青铜炮、铁炮等火器猛烈轰击,在围城期间“约发射了二千五百发炮弹”,,其中有十二磅、十八磅与二十四磅的炮弹,令到热兰遮城的胸墙受到严重损坏,驻防台湾的一千多名荷兰军人在多次战斗中伤亡惨重。尽管如此,郑军还是未能迅速攻克该城,最后通过长期围困的办法才迫使守军投降。到了十七世纪,沙俄军队来到黑龙江上游的雅克萨,他们在那里筑起城堡,不断向黑龙江内地渗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清朝出兵驱逐沙俄军队,收复了雅克萨。但不久沙俄军队又卷土重来,他们“在原来城堡的旧址上,耸立起一座合乎当时工程技术的一切规则的城堡,四面围以底宽四俄丈、高三俄丈的土墙(相当于‘堤’)。土墙系用草土、粘土和植物根修成,坚固异常;四周都筑有四棱突出的炮垒;围绕土墙掘有壕沟;此外,在陆地一侧,还坚起一道直抵江边的木栅。堡内修建了粮仓、火药库、军需仓库和近十所居民住所。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清军又发起了雅克萨反击战,黑龙江将军率二千多人将八百多名沙俄军人包围在城堡之内,在攻城时动用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炮、金龙炮、子母炮等大、中、小各型火炮,但未能攻陷,只好在周围挖壕修垒,进行长期围困。至年底,城中俄军大部死亡,仅剩下一百五十多人。沙皇得知了雅克萨失利的消息后,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与清朝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从上面两个战例看出,无论是荷兰人在台湾修建的热兰遮城,还是沙俄军队在雅克萨筑起的城堡,都属于并不完善的棱堡筑城体系。但是,中国军队还是难以在火炮的支援下直接克城,显示了这种棱堡筑城体系的坚固防御能力。
明末清初,国内的雏形棱堡,算是与世界接轨的产物。然而,传入中国棱堡,但并没有得到普遍采用。修建传统城池仍然是全国各地的主流。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战争之神与炮兵皇帝:每当谈到古斯塔夫的火炮的时候,首先最能吸引人的眼球的总是那传说中神秘的“皮炮”,大约可以概括为一种机动力很高,射程较远的轻型野战炮,之所以叫皮炮,主要是因为在轻巧的铜制炮管外常包裹着皮革再用绳索捆扎好或者反过来,先捆扎再包裹皮革,因此这种皮炮时人描述甚至可以由人力扛在肩上行动(好象火箭筒一样),比起其他国家那些重型野战炮自然有优势.皮炮或许不能说是瑞典人原创的发明,但在30年战争中皮炮确实跟瑞典人有着很大联系。在1631年的一场围城战中,据说天主教同盟的士兵就曾因为在瑞典阵中没见到足够的皮炮而疑惑的对瑞典人调侃道:“你们这些吃鲱鱼的人,难道你们因为饥饿把你们的(皮)炮都给吃了吗?”但事实上若究及皮炮的起源,恐怕视线还得转向瑞士。皮炮的发明者是瑞士的一位数学家,腓力普艾伯汉大师(Philip Eberhard),1622年的时候在苏黎士他获得了武器研发的许可证并开始设计研发皮炮,1623年的时候他已经制成了第一门实验炮。一位奥地利的男爵曼希尔(Melchior Wurmprandt)成为他的衣钵传人,在学到关于皮炮的所有知识以后,他将技术带到了瑞典并于号为瑞典造出了第一门皮炮并进行了实验。另一位苏黎士人拉瓦特尔于1644年在他的战争手册一书(Kriegsbiichlein)里也曾强调,皮炮并不是瑞典的发明,而是他们瑞士人民智慧的结晶。瑞典1628年的时候还有两位皮炮研发者,一位是日尔曼人路德维希里普,一位是苏格兰人罗伯特斯科特,不过他们的原始实验型均未被采纳,主要是因为曼希尔的皮炮都已经投入大规模生产线了。那位向来很好奇,留下很多文字资料的普鲁士军官以色列.霍普曾有幸看过第一批14门瑞典皮炮,日尔曼人对这些皮炮是有所耳闻,但少有相信的.这批皮炮于号投入波兰普鲁士战场,主要还是想进行实战的检验.比如10月13号的沃尔姆迪特的围城战.曼希尔就曾投入过两门6磅皮炮和4门三磅皮炮参与围攻.尽管皮炮早期有过一些成功,但皮炮其实可能还是一种不太可靠的火炮,1628年或号的一封信件中曾如此说道:”皮炮其实对实战对我军的帮助不大,因此应该亲切的要求曼希尔停止他的研发工作.”皮炮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炮管的降温问题,发了几弹以后炮管就经常变得又红又热,不仅影响精确度和射程,而且还容易灼伤炮手,皮炮还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炸裂.皮炮在瑞典军中最后一次在战场上的使用就是1629年6月的霍尼格菲尔德骑兵会战中,其中有10门皮炮最后落到了波兰人手上.入境日尔曼地区的时候,一门皮炮也没有带.尽管后来欧洲各国都有兴趣研发这种新武器,但瑞典人从此却丧失了对皮炮的兴趣,直到1640年,斯德哥尔摩的军工厂的库存清单里还显示留有30门左右古二爷时代遗留下来的完全没用过的皮炮.1629年取代皮炮的正是要求,追求轻便和机动力的军团炮,新型的三磅军团炮并不重,一匹马加几名炮手就可以使其在行军中移动自如,而且军团炮并没有容易过热或者容易炸裂的缺陷.军团炮炮管常有铜锡合金铸就,即所谓的”青铜”,在那个时代通称为金属.这种火炮因为火药量装填量减少,因此炮管重量得以减轻,再加上炮管被大大的缩短以降低重量,因此军团炮的机动力也相当可观.由于军团炮发射的基本都是三磅到4磅之间的实心铁球弹,因此这种炮也经常被称为”团属三磅炮.”目前还无法确切的认定到底是谁发明了瑞典军团炮,波兰军械工程师席尔奈希特(.Schildknecht)声称是一名日尔曼新教徒发明了瑞典军团炮.而日尔曼人冯.西尔格罗斯(von Siegroth)由于经常在史料中和军团炮联系在一起因此被许多人视为军团炮的发明者.但事实上,其实那个时代有两个冯.西尔格罗斯,这两人还是父子,父亲全名叫汉斯.海因里希.冯.西尔格罗斯,儿子叫大卫.弗里德里希.冯.西尔格罗斯,这两位都是古二爷的盟友汉森卡塞尔在17世纪20年代的时候介绍到瑞典军中服务的.第一门瑞典军团炮于1629年完成,并于5月9号在斯德哥尔摩由西尔格罗斯进试射,而鉴于西尔格罗斯父子中的老爷子在几年前可能就已经去世,所以大概这试射者是他的儿子大卫.弗里德里希.冯.西尔格罗斯.在1629年年末的时候这种军团炮已经生产出50门,1632年在日尔曼地区瑞典人进行了更多的生产.布雷顿福德战役中,瑞典军大概配有42门这种军团炮,每个步兵旅有六门,在步兵两翼,最靠外的一个营可以获得三门这种军团炮.蒙特库丘里伯爵提到,操纵这种火炮通常只需要两人,一个只负责装弹和发射,另一个则站在炮车之后,负责引导火炮瞄准射击,并随着步兵前进的步伐推动炮车前进.早期火炮各种类具有的迷惑性的名目众多――――神马“Saker”(隼炮,散弹炮);“CULVERIN”重炮,三磅鹰嘴旧式小炮(falconet)咯等等,火炮种类繁多,让人眼晕,使用的弹药种类就更是繁复的让人容易混淆.事实上查理五世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规范的7磅炮了,1609年的时候,西班牙人迪亚哥乌法诺则比较系统的建立了以48磅,24磅,12磅和6磅为组成的火炮体系.其中48磅炮被称为”全装型加农炮”,24磅则是半装型加农炮,12磅于是就成了”四分之一型加农炮”,6磅炮也就成了8分之一加农炮.这种西班牙火炮体系很快流传于法荷等西欧各国并经荷兰传入瑞典.古则更进一步的改革,事实上24磅炮的威力并不比48磅炮逊色而且其成本更低,因此取消了48磅的设置,并用三磅军团炮代替了西班牙体系中的六磅(因此三磅军团炮也被称为16分之一加农炮),形成了瑞典军独特的24磅,12磅,3磅的火炮体系.古在布雷顿福德战役中携带了12门重炮,主要是每三门一组,分布在瑞典中路步兵阵线每个靠前的步兵营的前面.炮兵部队于1630年由6个炮兵连组成了一个类似于炮兵团构造的军事单位,尽管,尽管对外并未正式确认这个炮兵团的地位.每连拥有军团炮,三门更重型一点的炮,爆火器以及攻城炮.1632年10月瑞典野战军的炮兵总人数大约有1200人.马和四轮马车始终都是野战炮兵部队马厩里的重要成员.马车夫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可能从老百姓中临时雇佣,实际上瑞典军的马车夫都与固定配额的,一门炮配一位马车夫,1630年的时候大约有600人的规模了(由此可推断需要马车拉的火炮大约600多).每门军团炮通常只需要一名炮手加一名助手就足可操作,如果是稍大型,稍重型的火炮,一门炮手加两名助手也足够,每两门炮通常还会配一名士官(styckjunckare,即NCO),负责协调调度.当炮兵部队需要更多火力支援的时候,还经常可以从步兵部队抽调火枪手.尽管炮兵中许多高军级的技术人员和军官可能都是外国人,不过大部分的基层炮手都是瑞典人,因此炮兵一直保留到30年战争结束,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瑞典兵种.古斯塔夫可以算是第一个伟大的野战炮兵专家。为了使火炮能获得机动性,他缩短了炮身,减轻了炮架,并也减少了口径的种类,他一共采用了三种主要类型的火炮----攻城炮、野战炮和团属炮。前两者的弹重可分为24磅、12磅和6磅三种。攻城炮有60、30和15三种。野战炮重量则有27、18和12三种。所谓团属火炮是一种轻型火炮,弹重4磅,每团两门,有一定数量的弹丅药用木盒装着,使他们在一个火枪兵发射六发枪弹的时间中,他们恰好可以发射八发炮弹,通常野战炮和团属炮都使用葡萄弹和榴霰弹,而攻城炮则用大弹丸。如果说穆丅罕默德二世是第一个伟大的攻城炮兵专家,那么古斯塔夫就可以算是第一个伟大的野战炮兵专家。为了使火炮能获得机动性,他缩短了炮身,减轻了炮架,并也减少了口径的种类,他一共采用了三种主要类型的火炮----攻城炮、野战炮和团属炮。前两者的弹重可分为24磅、12磅和6磅三种。攻城炮有60、30和15三种。野战炮重量则有27、18和12三种。所谓团属火炮是一种轻型火炮,弹重4磅,每团两门,有一定数量的弹丅药用木盒装着,使他们在一个火枪兵发射六发枪弹的时间中,他们恰好可以发射八发炮弹,通常野战炮和团属炮都使用葡萄弹和榴霰弹,而攻城炮则用大弹丸。欧洲军队最早在战场上使用炮兵,是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不过当时的所谓大炮其实就是“抛石机”,把大石头投掷到远处的一种机械装置。在与穆斯林的战争中,欧洲人了解了生产火药的技术,后来意大利的工匠又在改良中国火炮的基础上制出了加农炮,火药与加农炮结合成火炮这一新式武器,很快就在欧洲得到了全面推广。法国军队在马里尼安战役中利用野战加农火炮重创瑞士军队,在欧洲称霸一个世纪之久的瑞士被迫与法国媾和。当时,法军装备的主要是轻型铜铸加农炮,一般安装在用马匹拖拽的双轮炮架上,作战时采取在炮架下挖坑或在车轮下面垫石头或木材的办法升降炮管。这种火炮的缺点很多:机动性能差,射程近,命中率低,爆炸威力小等等。在法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中,装备轻型步兵武器的西班牙军队利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把自以为拥有炮火优势的法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欧洲人由此意识到火炮在性能上确实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进入16世纪后,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造炮工匠不断对火药火炮进行技术改良,经过反复试验,先后设计出许多不同型号的新式火炮,较为著名的主要有以下这三种类型:长炮,是最早的野战火炮;加农炮,是现代榴弹炮的原型;还有一种炮壁较薄、弹道较高的火炮,是现代迫击炮的原型。随着性能的改进,欧洲人开始在陆战和海战中更广泛地使用火炮,但是,由于当时火炮被看作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作战武器,因此各国军队都雇佣专业工匠来操纵火炮,这些人往往目无军纪,自由散漫,给军队的管理、训练和作战带来了很多麻烦。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是最先对这一状况作出改革的军事家,他成立了专职炮兵团,由年仅27 岁的伦特纳指挥,炮兵首次成为专业军种。后来,古斯塔夫还建立了一种新式军事体制,把军队划分为步兵、骑兵和炮兵三大军种,实施协同作战,这一新体制、新战法很快被普及到整个欧洲。黎塞留当政期间,法国接管了一支由已经辞世的古斯塔夫留下的约8 000人的军队,同时还引进了古斯塔夫的军事体制和专业炮兵部队。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又建立了皇家科学院,开始将科技直接应用于战争。根据伽利略提出的弹道原理,法国科技人员对火炮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技术改良,经过改良后的法国新式火炮,射程、射速和命中率、爆炸威力等各项技术指标都有很大提高。
十八世纪初,炮兵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都被列入了军队的正式编制,其中,法国是最重视炮兵学理论研究的国度,被称为法国“炮兵之父”的巴普蒂斯特.格利包佛尔于1776年担任法国炮兵总监时,对法国炮兵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建立专业炮兵学校,教育青少年学习炮兵理论、掌握炮兵技术,拿破仑就是巴普蒂斯特创办的专业炮兵学校的毕业生。
拿破仑最关心的还是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尤其重视炮兵的建设。在深入研究炮兵的技术与战术的基础上,他对炮兵的作战理论做了更为系统的阐述,提出了“战斗决定于炮火,而不是决定于白刃战”的新观念,认为“制造战争的就是炮兵”,无论是在攻城战还是在野战中,担任主角的都只能是炮兵。 很久以来,法国一直是欧洲最重视炮兵建设的国度,在亨利四世国王统治时,法国军队拥有400门火炮,路易十四时代火炮数量增加到了7 192门,等到路易十六统治法国时,军队所拥有的火炮数量达到了10 007门,而且通过巴普蒂斯特主持的炮兵改革,法国炮兵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炮兵。拿破仑夺取政权后,这支世界上最强大的炮兵很快就成为了他称雄欧洲的“撒手锏”。耶拿战役,两万名普鲁士军人在集结时突然遭遇法军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火覆盖,死伤狼籍,后世史家评论,这是拿破仑新炮兵战术对菲特烈旧炮兵观念的胜利。瓦格拉姆战役,拿破仑集中火炮百余门,猛烈轰击奥地利军队,随后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奥地利军队溃不成军,奥军统帅查理大公被迫求和。吕岑战役拿破仑又集中了八十门火炮,一口气发射炮弹三万九千发,普鲁士、俄国的联军全面崩溃,普军名将、总参谋长夏恩霍斯特也重伤身死。早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拿破仑就写了一篇题为《论炮弹发射的炮位安置计算》的军事论文,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军事学术文章。远征埃及时,拿破仑就聘请众多专家学者随军参战,为法军的作战行动提供技术指导。这些学者中间,有著名的火炮专家杜利特,拿破仑曾经和他一起做过改良火炮的试验。拿破仑组织技术人员对生产火炮的技术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通过减轻火炮重量加强了野战炮兵部队的机动力又通过改良火药配方增加了炮弹的杀伤力,后来还通过改造炮管结构和增添专用瞄准具提高了火炮的射程与命中率兵工厂生产火炮的规模也相应扩大,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拿破仑统帅下的法军,所拥有的火炮数量由路易十六时代的10 007门增加到了27 900门,质量和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被称为炮兵皇帝。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与明清战争同时期的欧洲野战炮兵改革:熟悉《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梁山108将里有一个玩“高科技”的另类好汉——“轰天雷”凌振,书上说他“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很可惜“凌大炮”一直被无视,梁山不重用他(排名仅52位),北宋朝廷也不把他当回事,搞得这位火炮高手一辈子没混出啥大名堂。在17世纪的西方战史上,也有一位“轰天雷”,他比凌振幸运多了(当然,凌振是虚构的,呵呵),人家不但被重用,还被特别重用,不但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支正规炮兵团的总指挥,还当上了元帅和总司令。他国家的军队就是因为有了他,才成为全欧洲火炮最多的军队,也是全欧洲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此人便是瑞典国王“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麾下的名将、被誉为“野战炮兵之父”的托尔斯腾森伯爵。古斯塔夫国王是个火炮迷,托尔斯藤森总监更是玩转火炮无敌手。为了把瑞典军队打造成欧洲无敌第一军,托总监在国王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对瑞典炮兵进行全新“改版”。首先数量要增加,多多益善嘛;第二口径要统一,分成轻炮和重炮,一律正规化标准化才像样子;第三装弹速度和开火速度要提高,越快越好,最好是敌军还没反应过来咱们的炮弹就能飞过去(在托总监的努力下,笨重的炮兵从装弹到发射用的时间竟然比轻巧的步枪还快!)。第四威力要增强,当时瑞典炮兵很多轻型火炮特别灵活轻便,但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它们的炮管是皮革制的,所以经常打着打着就自爆了,实在危险!托总监脑子一转,就把炮管改成铁的了,这下发射N次也没事。不过有人要说了,这铁炮虽然安全,但也太不灵活了吧?您别急,托总监早想到了,他开发的这种铁炮是“拆卸组装型”的,打仗前拆散了运到前线,用时就快速组装起来,跟现在的某些玩具似的,特好用。1631年,古斯塔夫兴致勃勃地率军杀入德意志参加三十年战争,托尔斯藤森带着他全新改版后的炮兵们第一次参加了实战。布莱登菲尔德和列克河两次大战,古斯塔夫大破蒂利伯爵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炮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有人要问,人家蒂利伯爵的帝国军难道就没有大炮嘛?告诉您,有确实是有,但是从威力到速度,从灵活性到与骑兵步兵的密切配合程度都和瑞典炮兵不在一个档次。瑞典炮兵都发射两三次炮弹了,帝国军的炮兵才刚把炮弹装好。您想想,帝国军怎能不败?托尔斯藤森是一个“科技型兼统帅型”的人才,他对世界军事史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他是三十年战争的名将,更重要的是他对炮兵的贡献。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而托尔斯藤森被誉为“野战炮兵之父”,他的创新不但使当时的瑞典成为欧洲第一军事强国,也对今后欧洲各国炮兵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不是那种只懂炮兵的“偏科生”,他在指挥独立炮兵时可以屡立战功,统率全军(骑兵步兵炮兵联合出击)时也能屡挫强敌。虽然他的“老大”古斯塔夫二世的威名比他高出许多,但若没有他对炮兵的全新改版,瑞典军队也未必能够天下无敌,更别说去影响欧洲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据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红夷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欧洲前装重型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百种。其技术特征是:(1)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弹丸是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奇巧绝伦,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直接撞击目标而起破坏作用的,也可发生链弹等 铭文显示康熙十五年铸造 弹药。如此药弹相称,保证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2)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其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泥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3)多系重型铁炮,也有铜制,自重数百斤至万斤不等。红夷大炮在中国的发展顶峰是在清康熙朝,此时所造的905门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门,其余为250公斤以下的轻炮。(4 )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红夷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最早红夷大炮由天启年间闽人所仿制,徐光启从葡萄牙人手中所购买的第一批红夷大炮为英国沉船上的舰炮,用于宁远城与北京城,型制接近英制寇菲林长炮。现中国军事博物馆仍藏有此炮。英制寇菲林长炮的参数:弹重(磅) 炮长英尺 炮重(英担)9 . 9' ~ 7 ' 25 ~ 3112 9 ~ 7 34 ~ 2118 8'~ 9' 37 ~ 4224 9'~ 9' 6" 47 ~ 5032 9' 6" 55弹重与火炮直径对应表:12磅=4.6英寸=117毫米18磅=5.2英寸=132毫米24磅=5.7英寸=145毫米32磅=6.2英寸=157毫米42磅=6.9英寸=175毫米68磅=8.2英寸=208毫米由于纯手工制造,其内径同一批次都是无法统一的。红衣大炮一般是属于12-18磅的长身管舰炮。15世纪中期,也就是1450年左右吧,明朝中前期。欧洲人发明了两轮炮车,并且有了成熟的控制高低射界的楔子。这样一来,火炮的机动性、射界大幅度的提高了。不过,炮兵在战场上还是很难做出机动动作,人类最早的炮兵转场作战还要再等两百年。从16世纪开始,粒状火药、铅弹成为主流,代替了石弹,这使得那些小型的火炮也获得了更大的威力,轻便灵活的火炮开始深受青睐,将军们也意识到,那些射速快 部署方便 火力迅猛的小型火炮所获得的杀伤效果比大型的重炮更好。为了获得更快的射速,人们开始想办法,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可更换的药室。如果炮管不变,多个药室轮番点火射击,那么射速就可以大大提高。这种新型的火炮,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主持引进。称为弗朗机,弗朗机一词应该是法兰克一词的音译。后来成为明后期和清初期中国军队的顶梁柱,由于中国的国防压力主要应对的是北方游牧骑兵,因此明朝和清朝的将军们格外重视炮兵的机动能力和火力灵活性。比如年羹尧,就曾经一次自掏腰包买2千门各种型号的弗朗机。明后期和清初期,广泛使用的战术是用平板马车搭载弗朗机随军行动,战阵上就用战车作为炮阵地的掩体。这种战术说的花哨,其实并不太管用。在康熙后期与葛尔丹的乌兰布通战役里,清军是使用重炮轰开了葛尔丹的骆驼城,而雍正八年岳钟麒使用这种车载轻型炮的车骑营和准噶尔汗国打,吃了大亏。尽管弗朗机也可以制作的体型巨大,但由于主炮和充当药池的子炮之间密闭性很差,你往子铳里放十斤火药,爆燃所产生的能量一大半在进入炮管之前就消耗光了,这种炮虽然射速快了,威力也大打折扣,射程近。射程太近,实心弹意义就不大,于是这种炮实际上都沦为了射击霰弹的霰弹炮,射程近了以后,射速快的优势其实也不明显了。16世纪开始,欧洲的大炮开始使用了一个评价标准。那就是以火炮的身管、药室、炮尾的长度、外形来将各种大炮分类划分。大体上来说,将大炮分成了三大类:1 长身管的炮,射程远,弹道平直2 短身高的炮,射程稍近,但弹道略高,火力灵活性和机动性更佳3 极短身管、极高弹道的炮,可以绕过掩体 墙壁,打击墙壁后面的敌人长管的炮,典型的有寇菲林culverin,寇菲林只有还诞生了身管更长的蜥炮basilisk。寇菲林的身管长度达到了口径的30倍以上,而蜥炮则更加长。12磅的蜥炮甚至有身管7米多的。长管寇菲林的问世,彻底改变了炮兵的前途,特别是改变了海军的战术。在寇菲林大量投入之前,海军的战术主要是跳帮肉搏,火炮的火力输出是一种辅助手段。1571年,雷般陀海战依然是以射程近的大口径炮作为火力压制,然后进行勇敢的冲撞和肉搏作为主要的战术。而仅仅十年之后,西班牙无敌舰队毁灭于英国海盗舰队之手,正是英国人大量使用寇菲林,英国舰队规模远比无敌舰队小很多,船只数量190艘虽然高于无敌舰队,但平均排水量有天壤之别,英国舰队的主体是300吨级别小船,西班牙舰队130艘,但吨位普遍达到千吨以上。而英国人所拥有的长炮数量却是对手的三倍之多。于是海战的样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拉开距离,火炮射击战胜了勇往直前的冲锋。明朝末年,徐光启主持,由澳门的葡萄牙人打捞了一艘英国沉船,捞出了24门长管炮,被明人称之为红夷大炮,试射时炸毁一门,12门部署到京师神机营,11门部署到宁远卫,给后金制造过不小的麻烦。根据宁远现存的明朝铸铁红衣大炮分析,当属于12磅英制寇菲林,属于口径较小的轻型海军舰炮——这在明末清初,是最大的炮了。14世纪,欧洲和中国都使用火门枪和火箭车 射箭火炮15世纪,欧洲使用改良的火门枪和攻城炮,中国使用火门枪16世纪,欧洲使用火绳枪和各类新式火炮,中国使用改良火门枪和攻城炮17世纪,欧洲使用滑膛枪和新式火炮,中国使用改良火门枪 开始接触新型火炮18世纪,欧洲使用燧发枪和更新型的大炮,中国使用火绳枪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左箭头-小图标
14世纪,欧洲和中国都使用火门枪和火箭车 射箭火炮15世纪,欧洲使用改良的火门枪和攻城炮,中国使用火门枪16世纪,欧洲使用火绳枪和各类新式火炮,中国使用改良火门枪和攻城炮17世纪,欧洲使用滑膛枪和新式火炮,中国使用改良火门枪 开始接触新型火炮18世纪,欧洲使用燧发枪和更新型的大炮,中国使用火绳枪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明亡后,徐光启关于引进红夷炮的《徐氏庖言》一书留存于钦天监内,顺治帝看后,“读不释书,叹曰:‘使明朝能尽用此言,则朕何以至此也!”’。明清之战,西式重型火炮在攻城作战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威力,在整个明清之际的剧变过程中,当红夷炮的发射技术日趋成熟之后,此种新型武器的攻坚力与杀伤力令其在城池的攻防战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传统的城墙构造自此不再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冷兵器时代高大屏障式城墙和箭楼被低矮而厚实的城墙取代了,不仅在城墙上可架设护城炮火,并且与碉堡炮台形成一体的城防工事,可部署具有巨大威力的反击火力,在战斗一开始就扼制住敌人的火力进攻;其次是在火器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因不同用途,种类不断增加,如轻便火炮的出现,更适合长途转运和山野作战;另外,由于西方经典弹道理论在战斗人员中逐渐普及,火器命中率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火器的杀伤力。因此,火器在明清之际不仅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装备,而且还产生了专门的火器营的战斗编制,炮兵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兵种,成为战争中的火力骨干,步骑兵必须在炮火的配合下进行战斗。完全改变了以骑射为主的传统作战方式,战斗的进程不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以疾风骤雨式的冲击完成全过程,而是由火战开始,由冲击结束,并且火战时间往往比冲击时间更长。天聪七年,孔、耿二人率兵13 000余人浮海离开登州,遣书皇太极乞降。乞降书中云:“本帅现有甲兵数万,轻舟百余,火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与明汗同心合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有谁敢与汗为敌乎?”完全以大量西洋火器装备作为邀功进身的筹码。后金宁完我等汉兵将领力主招降孔有德部,皇太极对此十分重视,特出城郊十里欢迎孔有德的归顺。吴桥兵变,明军元气大伤,大大改变了明与后金军火器数量的对比。此后,明军已无法恃火器为长技。而后金军不但拥有了大量火器,并能够仿制红夷火器。到崇祯12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清军已拥有了60门缴获和仿制的红夷炮。随后,皇太极对炮队进行了整编,于天聪八年五月,改编旧汉兵,以元帅孔有德部为天佑兵,总兵尚可喜部为天助兵。不久在此基础上又扩编为汉军八旗,这支部队在后来的历次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明廷随之从1622年开始组织人员, 对红夷大炮进行仿制, 如徐光启于崇祯三年( 公元1630年) 二月至八月间, 共仿制红夷炮400余门。其次, 徐光启重视火器研制理论, 强调火器研制者要明理识性、知数懂法, 才能造出精工坚利的红夷大炮。明末以红夷大炮为代表的西洋火器的输入, 使得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军界视野大开, 迫使他们开始转向重视科学实验, 强调定性定量研究的新轨道。这种转轨, 在徐光启、李之藻的论兵奏疏, 以及孙元化的5西法神机等论著中, 红夷火器的技术特征和射程远胜于中国传统火炮,在明清之际的国内战争中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在明清之战中,从双方皇帝的谕旨到各级将领的奏疏,无不着重提到以使用红夷炮为代表的火器作战问题,这是前所未有的。红夷炮的制造和应用迅速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其装备的数量、攻坚中被重视程度以及火器的操纵理论与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四月十二日,清方记录:“以用红衣炮攻明塔山城……汉军将士,载火器至塔山城西,列红衣炮,初八日始发炮,至初九日午时,城崩二十余丈,我兵由崩处入城”。在明季,无论是明廷自制的火铳还是从澳门买自葡萄牙人所制的红夷炮,因点放而炸裂的事丄件屡屡发生。《明实录·崇祯长编》卷40)载:崇祯三年,“山西总兵王国梁追贼于河曲,发红彝炮。炮炸,官兵自乱,贼乘之,参将李春芳先逃,兵遂大溃。”1631年(崇祯四年),徐光启调葡人陆若汉到登洲(今蓬莱),协助孙元化造炮练兵。因为登莱与辽东的后金军仅一海之隔,时有战事发生,是夷大炮实验其效能的一个理想基地。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汤若望,1592年出生于德国一个信奉天主教的贵族家庭,16岁时被保送进入意大利的日耳曼学院。这所欧洲教会的著名学府,其教育宗旨是为各教会组织、各修道院培养骨干。日,汤若望正式加入耶稣会,此时他还不满20岁。此后,他便开始了见习修士的生活。他同其他修士一起到民间募集零钱,积少成多,拿去救济穷人;到医院为病人做护理;到监狱为犯人做神事。他还曾和几个年轻修士结伴去朝圣旅行,身无分文,完全以化缘方式四方游历。这些经历既让他了解了民间疾苦,也磨炼了意志。在日后的生活中,他所表现出的刻苦、坚韧和这一时期的磨炼有很大关系。毕业后,他又进入罗马学院继续深造。在学习神学的同时,掌握了大量先进的西方学术思想和理论,为后来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1616年,汤若望正式向耶稣会递交了前往中国传教的申请。日,历经5个半月的艰难航程,“善心耶稣号”抵达印度的果阿。此时,22名传教士先后有14人被死神夺去生命,只剩下汤若望等8人。在休养数月之后,幸存者于1619年5月重新启程,先后搭乘不同的船向中国南海方向前行。两个月后,他们分别在澳门登陆,漫长艰辛,犹如死里逃生的欧亚之行终告结束。1642年的一天,汤若望接待了一位访客,两人聊得很投机,客人对火炮非常感兴趣,不断寻问火炮的规格、式样,造炮所需的材料,炮弹中火药的配方等等。汤若望为人坦诚热情,所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介绍了在欧洲时有关这方面的所见所闻以及阅读过的一些书籍。正在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之时,客人突然起身,取出密藏在身的圣旨,大声宣汤若望接旨。原来,此人是崇祯特派的暗访官员。崇祯因明朝边境多次告急,为挽救危局,欲任用汤若望铸造火炮,可又不确定其是否胜任,于是派人暗访,一旦确定其胜任,就立即传旨命其造炮。汤若望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竟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于是急忙解释,自己只是随便看了些书,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再说,造炮与自己的传教事业风马牛不相及,不是分内工作。然而,来人此时已不屑于与他多谈,留下一句“下官唯有遵从圣旨,别无他法”,随即离去。就这样,此后两年中,汤若望率领工匠为崇祯造出了20尊大炮和500门轻型、易于携带且有足够威力的小炮,并完成一部关于火攻知识的权威著作——《火攻挈要》(又名《则克录》)。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5806 工分:71438
左箭头-小图标
95楼&币制问题关系国家金融命脉, 满清为什么不能确定币制?清朝建国一百年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才恢复到晚明的水平。但不同的是,晚明的流入银圆一般都会被中国商人熔铸成银块,而清代商人所收到的外国银圆会直接进入国内流通领域。晚明商人“藏”,清代商人“用”,可见清代的国内贸易和金融流转要比明代更加繁荣。尤其在19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已经走上全球化轨道——虽然颇有点被迫,而在国际金融界已纷纷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铜本位制和银铜复本位制这两种货币体制并行的古怪格局,而且还在向银本位制演化。但是清朝官方始终没有确定币制。事实上当时国内是银两和铜钱并行,但政府只负责铜钱的铸造,而对于白银的流通要领,并不作硬性规定。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明清五百年间的著名士大夫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八股讲章的文人知识分子,眼界狭窄,不通时务,对于经济、财政、金融尤其隔膜,他们会简单粗暴地凭想象而不是严谨的推理来判断事情。比如所谓的“明末三大儒”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作为当时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异口同声地反对使用银两。这也使得后来中央政府在是否将银两本位化问题上犹豫再三。道光年间,外来银圆已经在沿海地区普及,各级官员不去思考原因、对策和如何因势利导,反而建议朝廷一禁了之。幸而道光皇帝还算明事理,认为洋钱可以合法流通,但在记账方面不得“计枚定价”,还是要遵循以前用“两”做单位的会计方式。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奇特的思考模式和短视的眼光,使得他们对于微观经济现象会先大惊小怪,继而手足无措,进而蛮横干涉。比如鸦片贸易引起的白银外流虽然严重,但比之以前大量流入的白银,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这些高官如林则徐等不知道的是,此时世界第一强国不列颠帝国已经采取金本位制,对黄金的需求才是其国立金融目标。因此以后的70年间,银价会越来越便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制造武器需要白银,银价才有所回升。清朝的官员并非不想干涉经济,只是除了一些财经常识以外,无论他们自己还是其“钱谷师爷”,对于金融尤其是国际金融都几乎一窍不通。因此,政策微调有之,但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则付之阙如,更加没有西方化、现代化、全球化的金融体制革命。当然,币制考虑本来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但清廷既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更缺乏这方面的动力。因此,当19世纪中后叶全世界向金本位制转轨的时候,中国显然失去了一个跟上时代潮流的大好时机。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国门虽然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清廷一些重臣似乎也想到了洋务自强,但他们回避了一切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变革。中国的麻烦才刚刚开始。101楼&学工科的人是不会讲出这样外行话的。明朝那些没有文化的工匠,怎么能够制造出合理含碳量的炮筒材料?由于材料没有保证,经常会炸膛,所以炮筒不能做得太长,火药也不能装得多,这才是明朝火器与西洋火器的差距。103楼&西方来华的耶酥会士屡屡进言西洋大炮的厉害,想以之为“奇技”,获得进身之阶,使明王朝为其传教大开方便之门。为了应付辽东糜烂的战局,深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的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以天主教徒的身份,通过当时在澳门的西洋传教士和商人,购得40多门西洋大炮,从而拉开了红夷大炮传人中国的序幕。而明廷也开始把希望寄托在西洋大炮上,购进之以备战事,并起用传教士传授火器知识,训练中国炮手,铸炮御敌。红夷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英制前装重型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近百种,如1643年清军所造的“神威大将军炮”、1676年康熙朝所造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等,其特征:1.弹药由前装,重量较大,可达数斤至十数斤不等。弹丸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奇巧绝伦,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直接撞击目标而起破坏作用的。如此药弹相称,施放程序化、“炮表”化(即将每门火炮的射角与射程事先一一测试出来和列表,临用之际,量敌远近,可以从容不迫),因而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2.炮管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以及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搭配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其炮管长度6尺至1丈余,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40之间;3.多系重型铁炮,也有铜制,自重70至万斤不等;4.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丄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其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炮具有量铳规、窥远神镜、铳帚(清扫内膛)、铳照(膛内照明)、旋刀(刮除膛锈和旋光内膛)、药旋(装填火丄药)、药撞(压紧火丄药)、铳垫(垫于炮尾以调整俯仰角)等附件。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四月二日,清方记录:“以用红衣炮攻明塔山城……汉军将士,载火器至塔山城西,列红衣炮,初八日始发炮,至初九日午时,城崩二十余丈,我兵由崩处入城”。明末以红夷大炮为代表的西洋火器的输入,使得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军界视野大开,追使他们开始转向重视科学实验,强调定性定量研究的新轨道。这种转轨,在徐光启、李之藻的论兵奏疏,以及孙元化的《西法神机》等论著中,他们屡申新学之要义,对制器用器等许多问题的论述,都已不见旧说的痕迹。他们的论述尽管还不系统,但片言只语也折射出近代科学的光辉。造火铳的材料“工余斯者,必按火候,审成色。幼而习之,以至于老;铸百得一,即为国手。”在配制火丄药时,“不谙其性,不得其理,用之必不遂意。屡命教士制造铳炮。《正教奉褒》:“天启二年,上依部议,敕罗如望,阳玛诺,龙华民等,制造铳炮,以资戎行。”崇祯三年,先是天启元年,部臣议招寓居澳门精明火炮之西洋人来内地,协助攻御。至是龙华民、毕方济奉旨前往,招劝殷商等集资捐助火炮。教士陆若汉,绅士公沙的西劳率领本国人多名,携带铳炮前来,效力宁远,涿州等处,屡次退敌。后登莱之役,公沙的西劳及同伴多人阵亡,陆若汉亦受伤。”“九年,兵部疏称罗雅各等指授开放铳炮诸法,颇为得力,降旨优给田房。”“十三年,兵部传旨,著汤若望指样监造战炮。若望先铸钢炮二十位。帝派大臣验放,验得精坚利用,奏闻。诏再铸五百位。”需要这些西洋来的传教士来教自己怎么铸造大炮。于是,传教士开始受到朝廷的重视,汤若望就被推荐给崇祯皇帝,命他带领一批太监在今天的景山公园里铸造火炮,以供军用。汤若望造炮很有成绩,大炮造了20尊,试放之后,皇帝大喜,又命他带人接着造了500尊小炮。这些大炮最终没能挽救明朝的命运,不过由他口述而成的一本造炮专著《火攻挈要》却直到清道光年间还有刻本流传。中国人就是这样,只记载做了多少门炮,但铸炮所用的材料铸铁的成分,冶炼工艺,炮膛的加工工艺,尺寸及配合精度,炮膛的真圆度和直线度,还有炮膛与炮弹的配合公差等这些关键的参数一个都没有,这是没有文化的工匠不可能掌握的。至于所提的三眼铳,我看过实物,一个三眼铳上的三个孔的直径相差都在2毫米以上,工艺甚至连秦朝时期都不如。用这样的武器去打满清,被屠杀是正常的。还在这里歌颂明朝火器的人,实在是太缺乏火器的基础知识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需要这些西洋来的传教士来教自己怎么铸造大炮。于是,传教士开始受到朝廷的重视,汤若望就被推荐给崇祯皇帝,命他带领一批太监在今天的景山公园里铸造火炮,以供军用。汤若望造炮很有成绩,大炮造了20尊,试放之后,皇帝大喜,又命他带人接着造了500尊小炮。这些大炮最终没能挽救明朝的命运,不过由他口述而成的一本造炮专著《火攻挈要》却直到清道光年间还有刻本流传。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黄一农是火炮史方面的专家。2006年英国皇家火炮博物馆要办一个展览,请他去做鉴定。他一进库房便大吃一惊,竟然有700门古炮聚集在一起!这些古炮乃是大英帝国在扩张的过程中缴获的战利品,其中一部分就出自明代负责北京防卫工作的官员黄克缵之手,被称为“吕宋大铜炮”。这种炮严格意义上说也是靠偷学的技术打造出来的:当年曾经有闽南人侨居菲律宾,他们多数在当地充任工匠—铁匠、铜匠、铸匠等。他们是第一批接触到当地西班牙火炮的人。一些人回国后被黄克缵寻访到,开始尝试制造这种巨炮。可是制造这种火炮技术要求非常高,尤其是这些低级工匠乍看就会的,其实仅仅是皮毛而已,等炮真的铸造出来,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当时,他们一人负责铸造两门,一共铸了28门大炮,全部运到与满洲人对阵的最前沿—辽东地区。但是一开仗,这些炮纷纷炸膛,基本无法使用。此时距明军偷造佛郎机也已数十载过去了,仿制火器一代比一代粗糙,军火库里的明军火器几乎全是垃圾,频繁炸膛,简直是一堆不定时炸弹,无人敢用,只有一些三眼铳和鸟铳勉强可以上战场。那时候明朝“先进”的热兵器对阵满洲人“落后”的冷兵器,是怎样一种情形?举个例子,明军用三眼铳,平行的三根枪管,每一根枪管一个点火孔。打仗的时候,把三个枪管的弹药都装好,敌人冲过来的时候,点火,打一枪,再转一百二十度,再点火,打一枪发弹速度是比较快,可是缺乏瞄准器技术,准度很差。结果两军对抗,三发没打到敌人,对方的骑兵已经冲到面前了,只好再拼刀。结果热兵器完全没有在欧洲战场上的威风,被冷兵器毫无悬念地战胜了。澳门当时是西方人在中国唯一的居留地。从16世纪中叶以来,中葡双方就建立了一种概念比较模糊的和平相处关系,天高皇帝远,这中间有灰色地带。一方面,明朝政府已经习惯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存在,并把澳门葡人当做华夷政治秩序下的一个新的外夷藩属。另一方面,葡人为了稳固在澳门的地位,使之合法化,不仅每年明里上缴两万两税银和五百两地租,暗里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结好中国当局的机会。除了对地方官不断的行贿外,还出动军舰帮助明军镇压叛乱。另外,葡人在澳门的军事工业也比较发达,为了防范西班牙和荷兰等殖民对手,葡萄牙在澳门建有9座炮台,后来建立了著名的博加劳铸炮厂,制造欧洲最新式的大炮,被远东葡人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铸炮工厂”。徐光启决定要到澳门去弄炮,并招聘会操作火炮的铳师,准备再行研制。结果他费劲心机在澳门弄的炮和炮师刚走到南昌,自己却被免官了。还是当时另外一个天主教徒李之藻辗转把这四门炮运到了北京。卜加劳铸炮厂,澳门最早由葡人经营的制造厂。葡萄牙人在澳门留居后,为了安全防卫,陆续在澳门各险要点建筑炮台,扩大对火炮一类武器的需求。 引 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铸炮专家伯多禄·卜加劳(Pedro Bocarro)在西望洋山麓竹仔室村尾选择地点开设铸炮厂,由卜加劳亲任经理。铸炮厂所需铜材大半购自日本,铁矿,硫磺之类则从邻近澳门的地区就地取材。生产的大炮分铁炮及铜炮两种,铁炮始自华工,铜炮创自葡人。铜炮射程远而且耐用,英,法战争时,英国名将克灵顿就曾使用该厂生产的铜炮在半岛战役中大显威力。到17世纪20年代,该厂已发展成为一间具有相当规模的铸炮厂,不仅生产大炮,还生产炮弹,火药,甚至敎堂的铜钟等。明朝政府获悉后,曾多次派人到澳门购买大炮。 1624年(明天启四年)购买4门,1629年(明崇祯二年)购买10门,崇祯皇帝还给安置在北京城门上的澳门大炮赐名为“神威大将军”。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东西方文化接触和交流的时代。其时,随着耶稣会士的东来,东西方在宗教传播之外,火器技术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交流。近代西洋火器东渐既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工具”,也是与中国固有文化极不相同的一种文化。此时传入的欧式火炮——中国人称之为“红夷大炮”,原只是欧人海外贸易浪潮下所带来的一些火器实物,但随着满汉冲突以及晚明民变的持续扩大,双方操作并仿铸了大批量的红夷大炮,这些火器就成了鼎革之际各个政权加强军备竞赛的重点项目,而炮学的相关知识与技术,也因缘际会地变成了近代东方大陆文明向西方海洋文明学习的第一课。该火器的技术性能远胜于中国的传统火炮,在此时的国内外战争中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其装备的数量、在攻坚中的被重视程度以及火器的操纵理论与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明廷重臣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怀着匡时济世的雄心,竭力主张使用红夷大炮以抵御后金女真人的入侵。同时,耶稣会士也出于宣扬天主教的意图,有意将火炮技术传入中国。于是这种迫于现实需要与西人弘教愿望的结合,促成了红夷大炮在明末中国的广泛流传。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军事工业也比较发达,为了防止西班牙、荷兰等殖民对手的侵夺,澳葡当局在澳门各处建有大小9座炮台外, 还建有被远东的葡萄牙人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铸炮工厂”——卜加劳铸炮厂。该炮厂制造了大量的各式铜铁大炮,不仅能满足澳门自身的防御需要,还可以向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出售,使澳门成为远东最著名的铸炮基地。这就为中国引进红夷大炮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注:李巨澜:《澳门与明末引进西洋火器技术之关系述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鉴于此,徐光启以天主教徒的身份,通过当时在澳门的传教士,募购了80多门西洋大炮,从而拉开了红夷大炮传入中国的序幕。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95楼&币制问题关系国家金融命脉, 满清为什么不能确定币制?清朝建国一百年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才恢复到晚明的水平。但不同的是,晚明的流入银圆一般都会被中国商人熔铸成银块,而清代商人所收到的外国银圆会直接进入国内流通领域。晚明商人“藏”,清代商人“用”,可见清代的国内贸易和金融流转要比明代更加繁荣。尤其在19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已经走上全球化轨道——虽然颇有点被迫,而在国际金融界已纷纷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铜本位制和银铜复本位制这两种货币体制并行的古怪格局,而且还在向银本位制演化。但是清朝官方始终没有确定币制。事实上当时国内是银两和铜钱并行,但政府只负责铜钱的铸造,而对于白银的流通要领,并不作硬性规定。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明清五百年间的著名士大夫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八股讲章的文人知识分子,眼界狭窄,不通时务,对于经济、财政、金融尤其隔膜,他们会简单粗暴地凭想象而不是严谨的推理来判断事情。比如所谓的“明末三大儒”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作为当时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异口同声地反对使用银两。这也使得后来中央政府在是否将银两本位化问题上犹豫再三。道光年间,外来银圆已经在沿海地区普及,各级官员不去思考原因、对策和如何因势利导,反而建议朝廷一禁了之。幸而道光皇帝还算明事理,认为洋钱可以合法流通,但在记账方面不得“计枚定价”,还是要遵循以前用“两”做单位的会计方式。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奇特的思考模式和短视的眼光,使得他们对于微观经济现象会先大惊小怪,继而手足无措,进而蛮横干涉。比如鸦片贸易引起的白银外流虽然严重,但比之以前大量流入的白银,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这些高官如林则徐等不知道的是,此时世界第一强国不列颠帝国已经采取金本位制,对黄金的需求才是其国立金融目标。因此以后的70年间,银价会越来越便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制造武器需要白银,银价才有所回升。清朝的官员并非不想干涉经济,只是除了一些财经常识以外,无论他们自己还是其“钱谷师爷”,对于金融尤其是国际金融都几乎一窍不通。因此,政策微调有之,但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则付之阙如,更加没有西方化、现代化、全球化的金融体制革命。当然,币制考虑本来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但清廷既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更缺乏这方面的动力。因此,当19世纪中后叶全世界向金本位制转轨的时候,中国显然失去了一个跟上时代潮流的大好时机。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国门虽然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清廷一些重臣似乎也想到了洋务自强,但他们回避了一切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变革。中国的麻烦才刚刚开始。101楼&学工科的人是不会讲出这样外行话的。明朝那些没有文化的工匠,怎么能够制造出合理含碳量的炮筒材料?由于材料没有保证,经常会炸膛,所以炮筒不能做得太长,火药也不能装得多,这才是明朝火器与西洋火器的差距。西方来华的耶酥会士屡屡进言西洋大炮的厉害,想以之为“奇技”,获得进身之阶,使明王朝为其传教大开方便之门。为了应付辽东糜烂的战局,深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的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以天主教徒的身份,通过当时在澳门的西洋传教士和商人,购得40多门西洋大炮,从而拉开了红夷大炮传人中国的序幕。而明廷也开始把希望寄托在西洋大炮上,购进之以备战事,并起用传教士传授火器知识,训练中国炮手,铸炮御敌。红夷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英制前装重型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近百种,如1643年清军所造的“神威大将军炮”、1676年康熙朝所造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等,其特征:1.弹药由前装,重量较大,可达数斤至十数斤不等。弹丸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奇巧绝伦,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直接撞击目标而起破坏作用的。如此药弹相称,施放程序化、“炮表”化(即将每门火炮的射角与射程事先一一测试出来和列表,临用之际,量敌远近,可以从容不迫),因而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2.炮管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以及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搭配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其炮管长度6尺至1丈余,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40之间;3.多系重型铁炮,也有铜制,自重70至万斤不等;4.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丄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其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炮具有量铳规、窥远神镜、铳帚(清扫内膛)、铳照(膛内照明)、旋刀(刮除膛锈和旋光内膛)、药旋(装填火丄药)、药撞(压紧火丄药)、铳垫(垫于炮尾以调整俯仰角)等附件。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四月二日,清方记录:“以用红衣炮攻明塔山城……汉军将士,载火器至塔山城西,列红衣炮,初八日始发炮,至初九日午时,城崩二十余丈,我兵由崩处入城”。明末以红夷大炮为代表的西洋火器的输入,使得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军界视野大开,追使他们开始转向重视科学实验,强调定性定量研究的新轨道。这种转轨,在徐光启、李之藻的论兵奏疏,以及孙元化的《西法神机》等论著中,他们屡申新学之要义,对制器用器等许多问题的论述,都已不见旧说的痕迹。他们的论述尽管还不系统,但片言只语也折射出近代科学的光辉。造火铳的材料“工余斯者,必按火候,审成色。幼而习之,以至于老;铸百得一,即为国手。”在配制火丄药时,“不谙其性,不得其理,用之必不遂意。屡命教士制造铳炮。《正教奉褒》:“天启二年,上依部议,敕罗如望,阳玛诺,龙华民等,制造铳炮,以资戎行。”崇祯三年,先是天启元年,部臣议招寓居澳门精明火炮之西洋人来内地,协助攻御。至是龙华民、毕方济奉旨前往,招劝殷商等集资捐助火炮。教士陆若汉,绅士公沙的西劳率领本国人多名,携带铳炮前来,效力宁远,涿州等处,屡次退敌。后登莱之役,公沙的西劳及同伴多人阵亡,陆若汉亦受伤。”“九年,兵部疏称罗雅各等指授开放铳炮诸法,颇为得力,降旨优给田房。”“十三年,兵部传旨,著汤若望指样监造战炮。若望先铸钢炮二十位。帝派大臣验放,验得精坚利用,奏闻。诏再铸五百位。”需要这些西洋来的传教士来教自己怎么铸造大炮。于是,传教士开始受到朝廷的重视,汤若望就被推荐给崇祯皇帝,命他带领一批太监在今天的景山公园里铸造火炮,以供军用。汤若望造炮很有成绩,大炮造了20尊,试放之后,皇帝大喜,又命他带人接着造了500尊小炮。这些大炮最终没能挽救明朝的命运,不过由他口述而成的一本造炮专著《火攻挈要》却直到清道光年间还有刻本流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只能挨打不能还手:崇祯四年(1631年)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极任命总兵楞额礼为右翼主帅,喀克笃礼为左翼主帅,率骑兵千五百人,步兵四千五百人,征南海岛。后金军经边镇义州,进入朝鲜境内,直取宣川。六月四日,由宣川分兵四路:一路入蛇浦,一路陈于身弥岛浦口,一路陈于郭山宣沙浦,一路奔嘉定。据朝鲜将领林庆业观察,合四路后金兵“步骑数万,凭陵冲突,遽塞沿路”。以上后金所占四处,都在皮岛(椴岛)东北至东面的沿海一线,从陆上形成了对皮岛的半包围形势。后金攻打皮岛,首先要解决战船问题。它向以骑兵为主,既不会造船,也没有善于操舟的水手。但是朝鲜国王李倧见到满达尔汉、董纳密带去索船的信以后,召集廷臣多次讨论,决定拒绝借船给后金,明确表示:“明国犹吾父也,抚我二百余年,今征我父之国,岂可相助以船?船殆不可借也!”满达尔汉与董纳密无可奈何,两手空空回国。后金借不到船,已从海上搜索到十一条船,把部队运到靠近皮岛的身弥、宣沙等小岛。另在宣川“砍木造船”,做攻皮岛的准备。同时,沿海岸线筑墙,作为进攻的防御工事。明军方面,由上任不久的黄龙指挥。九日,他派遣副总兵张焘率军赶到身弥岛,与后金兵展开激战,明军掌握大量火器,又有成批船只,习于水战,给予后金兵以重大杀伤,“毙尸成绩”,被迫从身弥岛退却。接着,督军大小兵船百余艘迎战于宣川浦。据朝鲜人目睹战况:“战舰蔽海,连日进战,炮烟四塞,声振天地。”可见战斗是何等激烈!有一后金将领,两腮中一炮丸,颐颔被打坏,用头巾裹结,载到宣川就死了。兵士死尸累累,“扶伤盈路,不可胜记。杵卤俱漂,草木浑腥。”副总兵沈世魁于十二、十九等数日,连续进攻蛇浦的后金兵,浴血奋战,“神炮诸发,虏阵披靡,死伤甚众”。后金焚烧尸体数日,显见伤亡惨重。十七日,张焘率军驾船攻击后金沿海防线。在战役中有一西洋人:葡萄牙炮兵统领公沙的西劳(Consales Texeira),来中国教授铸炮和使用的技术,明朝封其为统领,这次也参加了战斗。西洋大炮放置在船上,他亲自指挥,攻击正面;明兵驾三板唬船,施放三眼火铳,四面攻打。威力强大的西洋大炮对准后金修的防御墙猛烈轰击,纷纷倒塌。开始,后金迅速修复,马上又被击毁,防守的士兵随之倒毙一片。西洋炮共施放了十九次,加上三眼枪的配合射击,击毙后金兵约六七百人。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5806 工分:71438
左箭头-小图标
95楼&币制问题关系国家金融命脉, 满清为什么不能确定币制?清朝建国一百年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才恢复到晚明的水平。但不同的是,晚明的流入银圆一般都会被中国商人熔铸成银块,而清代商人所收到的外国银圆会直接进入国内流通领域。晚明商人“藏”,清代商人“用”,可见清代的国内贸易和金融流转要比明代更加繁荣。尤其在19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已经走上全球化轨道——虽然颇有点被迫,而在国际金融界已纷纷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铜本位制和银铜复本位制这两种货币体制并行的古怪格局,而且还在向银本位制演化。但是清朝官方始终没有确定币制。事实上当时国内是银两和铜钱并行,但政府只负责铜钱的铸造,而对于白银的流通要领,并不作硬性规定。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明清五百年间的著名士大夫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八股讲章的文人知识分子,眼界狭窄,不通时务,对于经济、财政、金融尤其隔膜,他们会简单粗暴地凭想象而不是严谨的推理来判断事情。比如所谓的“明末三大儒”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作为当时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异口同声地反对使用银两。这也使得后来中央政府在是否将银两本位化问题上犹豫再三。道光年间,外来银圆已经在沿海地区普及,各级官员不去思考原因、对策和如何因势利导,反而建议朝廷一禁了之。幸而道光皇帝还算明事理,认为洋钱可以合法流通,但在记账方面不得“计枚定价”,还是要遵循以前用“两”做单位的会计方式。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奇特的思考模式和短视的眼光,使得他们对于微观经济现象会先大惊小怪,继而手足无措,进而蛮横干涉。比如鸦片贸易引起的白银外流虽然严重,但比之以前大量流入的白银,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这些高官如林则徐等不知道的是,此时世界第一强国不列颠帝国已经采取金本位制,对黄金的需求才是其国立金融目标。因此以后的70年间,银价会越来越便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制造武器需要白银,银价才有所回升。清朝的官员并非不想干涉经济,只是除了一些财经常识以外,无论他们自己还是其“钱谷师爷”,对于金融尤其是国际金融都几乎一窍不通。因此,政策微调有之,但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则付之阙如,更加没有西方化、现代化、全球化的金融体制革命。当然,币制考虑本来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但清廷既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更缺乏这方面的动力。因此,当19世纪中后叶全世界向金本位制转轨的时候,中国显然失去了一个跟上时代潮流的大好时机。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国门虽然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清廷一些重臣似乎也想到了洋务自强,但他们回避了一切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变革。中国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学工科的人是不会讲出这样外行话的。明朝那些没有文化的工匠,怎么能够制造出合理含碳量的炮筒材料?由于材料没有保证,经常会炸膛,所以炮筒不能做得太长,火药也不能装得多,这才是明朝火器与西洋火器的差距。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8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红夷火炮是怎样影响到战争胜负的?如果没有掌握火炮技术,清军席卷中国将会很难想象。比如江阴城,这是一座石头城,非常坚固。如果城墙够高、够坚固、粮食也够,可以耗上几年。扬州、太原、江阴,这几个重要的据点,城守非常坚固。清军就把汉军的红夷大炮部队开到城下,用红夷大炮轰,中国的城墙根本撑不住,用大炮轰几下,城墙就垮了,然后清军的步兵、骑兵就冲进去,城市就是这样打下来的。如果没有红夷大炮的话,明朝没有这么快就亡掉的。崇祯十六年年底,满洲人打下明朝在关外的最后一个据点——锦州,用俘虏的汉人和工匠、材料,铸造了三十五门“神威大将军”,是用两种金属铸造的,里面是铁,外面是铜,这种炮比传统的铜炮便宜,降低了铸造的成本,又轻又耐用。从1619年萨尔浒战役到1644年,接近二十五年的过程里双方一直在打仗,所以在武器的研发上不断精进,这种战争状态导致“神威大将军”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炮都要好。这种炮都是汉人设计制造的,清人带了一百门大炮,十万人入关争夺江山,这其中三十五门“神威大将军”都在里面。明朝当然也有炮,几百门绝对没问题,甚至几千门也有可能,铸造水平也跟清军差不多。但是这些炮要分散在各地防守,不可能集中起来打一次会战。清人十万军队中有接近两万人是汉人的炮兵部队,全世界最大的炮兵部队。进关后根本不用铸炮了,因为每场战争都会缴获红夷大炮。打江阴的时候,开始怎么也打不下来,当时江阴城有接近一百门红夷炮,可能是小型的,所以坚守了八十一天。于是清军从江南各地调了总共两百门炮,其中包含二十四门“神威大将军”,三分之二最好的炮都在这里。两百门炮在同一个时间打同一个城门,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墙撑得住的。就这样一个城一个城打下去,只要碰到守得坚固的,就是步兵、骑兵与炮兵配合。清军带领炮兵的是四个异姓王——孔有德、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全是炮兵出身,而且他们的军队曾受过澳门来的葡萄牙军事顾问训练。孔有德后来战死在桂林,其余三人就是后来的三藩。三藩起来造反的时候,清人吓死了,最好的炮兵全部在汉人手上啊。于是康熙就做了一个决定,要传教士来造炮,南怀仁在中国生命的最后十年,不在传教,也不是做天文学,是在造炮。当时清朝中央政*府造的炮,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南怀仁监造的,靠这样平定了三藩叛乱。中国痛失“热兵器”革命良机, 欧洲的崛起道路,是一条伴随着“黑火药革命”所带来的全新的军事征服道路。在陆战领域,1494年,也就是明朝败给北方游牧民族的“土木堡之变”后45年,法王查理二世发起了里程碑式的意大利远征。查理二世麾下的步兵,依然依靠长矛与弓弩战斗,但他的攻城部队却已经以火炮为中心组织了。正是这些火炮,赋予了法军横扫意大利城邦的威力。曾经抗击了七年围攻的坚固城池蒙特圣乔瓦尼,在法军炮击下八小时就被攻克了。查理远征的直接结果,是推动了现代筑城术的发展,而间接启动了更深远的变革:战争模式由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转移。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500年来的世界第一次军事革命——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革命,发生在欧洲,那时候的中国还是明朝时期。数十年后,变革的旗帜从法国人传到了西班牙人的手中。后者以火绳枪兵、长矛兵、戟兵和剑盾兵合编为冷热兵器混用的“西班牙大方阵”。其中,火枪兵人数占百分之三十。这个方阵,从欧洲大陆到美洲殖民地,一度所向披靡。直到16世纪后期,西班牙人的对手荷兰起义军,在莫里斯亲王的带领下,再次接过了变革的旗帜。他们通过新军事改革,增强作战队形的机动性,并加强了工兵的地位,战斗兵种则精简为火枪兵和长矛兵,二者各占百分之五十,初步形成了以火器为中心的多兵种协同作战。稍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进一步增强了步、骑、炮兵之间的协同机动战能力,减轻了滑膛枪的重量,提高射击速率。最后,1688年,法国工程师沃邦发明的改良型刺刀终于彻底淘汰了长矛兵,完成了战斗步兵的全火器化。这是17世纪晚期的事,现代步兵已经出现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军队步兵的典型装备,还是带刺刀的步枪。至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时代,在战斗步兵全火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作为突击兵器的机动野战炮,使火力对战斗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同时,海战领域也发生了类似的巨大变革。 传统海战(或水战)主要依靠撞击战术和接舷跳舱战术,《三国演义》最关键一仗赤壁大战中,就有类似的战斗场面。但是,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远洋扩张开始,舰载火炮的列装,宣告了全新的海战模式。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他们的对手英国对此模式加以改良,炮战从此成为决定海战胜负的重要因素。这是16世纪末的事情。如果说决定冷兵器战斗胜负的是谋略、士气、格斗技术和人数优势,在新的热兵器时代,格斗技术将全面让位于火力。而人数优势一旦失去了基本的质量保障,也将变得全无价值。对中国而言,非常遗憾也非常尴尬的一点就是:作为火药发明的母国,中国在目光短浅地放弃海权的同时,也整个错过了“热兵器”革命的关键机遇。早在1514年(明武宗正德九年),欧洲火绳枪就传入了中国,但并没有触动明朝军队。1543年,一场意外的风暴,把一艘中国商船吹到了日本九州南面的种子岛,船上载有三位葡萄牙商人。就是这几个人,把欧洲火绳枪技术传入了日本。到32年后的1575年,织田、德川联军在对抗武田家族的战争中,已开始大规模使用火绳枪。49年后的1592年,丰臣秀吉大举入侵朝鲜,日军强大的火绳枪兵给中朝联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关原合战(1600年)中,对阵双方(德川家康的“东军”与石田三成的“西军”)总计投入了十五万人、上万支火绳枪。由于此役取得关键胜利,德川幕府一统江山,此后奉行锁国政策。1635年,在日本为数不多的出口商品中,就包含有1万多枚火绳枪弹。换言之,此时的日本,居然已从火绳枪技术进口国,变成了此类军火的出口国。日本的火绳枪兵战力甚强,炮兵却一直发展缓慢,关原合战中一共只使用了三门火炮。相反,明朝中国火绳枪兵规模有限,但炮兵部队却进步很快,在火器变革上并非全无成绩。随着满洲八旗兵的崛起,明朝在辽东战场面临日益沉重的国防压力,为此明军加速从澳门葡萄牙人那里引进西洋火炮,即“红夷大炮”,在山海关外的攻防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而满洲方面通过叛降的明军掌握了“红夷大炮”的全套技术后,反过来当作攻夺明军坚固城防的犀利武器。。本来,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明廷革新派人士,曾准备系统翻译数千部西学著作,并大规模推动新军的编练。可惜,由于保守势力的坚决反对及明朝很快覆灭,这一雄心勃勃的工程来不及付诸实践。入关后,清军的火炮部队继续得到发展。尤其是康熙朝,得到传教士的帮助,一批能够在山岳地带灵活机动的火炮装备到一线,在平定吴三桂等反叛的“三藩之乱”战争中居功至伟。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兵器时代怎么打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