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共发生了哪些战争和军事部落冲突战争机器

2010年共发生30多起战争 孟祥青: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中广网北京12月31日消息(记者纪梦楠)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31日)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全球共发生了30多起较大规模的战争和军事冲突。这些战争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整个人类的和平前景蒙上了阴影。  回顾2010,哪些军事事件给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重要影响?未来一年世界又将呈现怎样的风云变幻?对此,中国之声记者特别采访了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他认为,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美军从伊拉克撤军以及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等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孟祥青:2010年被国际舆论认为是军事上最活跃的年份之一,最引人关注的第一个就是美韩和朝鲜之间的博弈,再次使半岛局势处在一触即发的状态。第二个事件就是各种形式的军事演习,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就是美韩之间、美日之间连续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第三个事件就是美国奥巴马政府正式宣布从伊拉克撤军,但是在伊拉克各种暴力事件仍然是接连不断。那么到底最后有多少伊拉克人在战争中丧生呢?至今仍然是一个迷。第四个事件就是非洲虽然提出了“非洲和平安全年”,但是今年7、8月份刚果(金)东部地区有500万妇女,甚至儿童,遭到有组织的武装强暴,12月份科特迪瓦大选又引发了总统之争,所以非洲今年的动荡局势也加剧了。第五个事件就是今年美俄终于签署了新的核裁条约,但是美俄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解决。  回顾2010,由战争和军事冲突引发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孟祥青认为,2010年世界总体格局的态势没变,威胁呈多元化趋势,大国的军事战略调整步伐加快。  孟祥青:总体上看,2010年总的国际安全开始的大局是一样的,一个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第二个特点就是今年以来,这些局部战争冲突主要还是局限在内战,或者是内部的一些冲突。第三个特点,今年仍然呈现出威胁多元化的特点,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交织并发。第四个特点就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上升,涵盖范围在拓展,解决的难度在加大,同时在非传统领域各国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在增强。第五个特点,亚太地区成为军事热点的一个集中地。第六个特点,今年大国的军事战略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美国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特别提出了一些新的军事理念,日本新的防卫白皮书也正式把日本的防卫重点从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转移。最后一个特点,今年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军事理念,一个就是美国的军事专家提出的“混合战争”理念,与此同时,空海一体战的构想也越来越明确。(责任编辑:Newshoo)
近期热点关注【为什么经济越萧条,越容易发生战争?】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经济越萧条,越容易发生战争?】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正所谓“商品不流通士兵就会流动”,经济危机会导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萎缩,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失衡,失业等问题出现,而战争的出现会增加就业、增强商品流通,战争的使物资消耗量巨大,会快速的消耗过剩的产能。而且战争时,滥发的货币会快速贬值,使经济泡沫破了,通胀消失。之后,经济就会发展强劲。德国当年发动二战就是这个原因!而在战争中,作为炮灰暴尸荒野的是普通的士兵,消耗的财富是通过税赋从老百姓那里征收上来的。同时,战争也是最好的转移国内矛盾的办法,比如布什政府在第一届换届选举前,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成功转移国内人民注意力,由外化矛盾掩盖国内矛盾。古有西方殖民者掠夺资源和人口,抢夺市场。近有二次大战烧杀抢掠,今有美国大兵伊拉克搬石油。老牌资本国家满世界抢东西才有了今天的资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样爆发的。如今全球经济陷入萧条期,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日益加深,而且看不到尽头。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美联储100个量化宽松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使问题越积累越大。而中国也在面临转型,他们选自此时进行军事冒险的可能性就会变高! 时代在逼迫他们必须来一场战争,而这个战场首选是亚洲,矛头必然是中国。下面是在军事方面的分析:1、美国的经济大头,是军火出口。当今世界,科技最强的就是美国,其中尤以其军事科技最为发达,美国向外出口的大头都是军事装备、技术、系统,还有无数的软件配套,美国的真正发家历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让美国卖军火发了大财。只要世界乱,美国的军火出口将开足马力,创造极强大的经济活力!世界各地的银子源源不断的流入美国。2、俄罗斯人核武库太过宠大,美国心里害怕。而中国核武库相对来说要小,又主动宣布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再加上朝鲜的核武器在蠢蠢欲动,所以,美国必须尽早发动大规模常规战争,将朝鲜扼杀于摇篮中,中国是非常理想的对象,中国须警惕。3、台湾回归中国的时机日趋成熟,美、日必会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所以中国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经济上已经完成了整合,只有军事与政治方面还未完成整合,完成中国的彻底统一,蔡英文当选后,今后十年必将是中国的一项重点。但美、日为首的反动势力必定不愿看到一个强大中国的出现,必会干涉,军事干涉中国的统一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中国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4、南海局势已经失控,南海发生战争的可能性猛然增高。中国的政策一直都是想和平方式解决与南海各国的领海争端,都由于美、日、印黑手的插入,和平方式解决与南海各国的领海争端的可能性正在逐渐降低,军事摊牌的可能性几乎不可避免,越南、菲律宾都在积极备战,如果他们有和平解决南海领海的诚意,越南、菲律宾为何又要积极备战?要知道越、菲都是穷国,不把钱用与国家的民生,而去买武器,其动机不言而喻。越南、菲律宾与中国海上进行战争,他们那来的底气?明眼人一看就会明白,美、日给的,所以中国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美、日的优势就是海洋霸权,中国的能源目前只能从海上运输,这是中国的命脉之一,海洋出口被美国堵住那是灭顶之灾。越南、菲律宾两国判断,南海对中国如果发生战争,美、日必会掺和进来,这也是越、菲两国不惧怕中国动武的底气所在,从目前美国的军事布局来看,美、日军事干涉几成定局。美国立国已经200多年了,美国成为世界霸权也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美国注定要衰落了,美国在一个一个台阶的往下走,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招数,这都是必然的趋势,而中国在沉寂往复去百年之后,在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这也都是必然的趋势。和平,是打出来的!毛泽东早就说,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打就在中国打,中国可以打出个世界和平来!这句话绝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毛泽东的高瞻远瞩!美国盛极而衰,这是历史的规律。谁也挡不住。不管美国这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它都会在几十年后逐渐的衰弱下去。从历史的角度看,帝国衰落是通常会用战争来挽救其衰落的命运。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国防,主要是大力海军,这样就可以防止美国主动对华战争。今后十年中国进于战争高危期,中国要做好准备!当今的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发生的一个显着的变化是,中国不再象100年前那样,在外国侵略时战场只能局限在中国,中国也有能力将战争引向侵略者的本土。而西方屡屡对外战争得利的原因在于战场局限在被战争的国家,即使输了战争都不会对自己的国力构成威胁。所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对于被抢劫国家的军事力量的提高是很担忧的。被抢劫国家的军事力量的提高,对抢劫者来说,就是威胁。所以有“伊拉克威胁论”、“朝鲜威胁论”、“伊朗威胁论”、“中国威胁论”。总之,能够保护自己,就是对强盗的威胁。正因为有这样显着的变化,美国已经不可能自己对中国下手,他需要通过代理人来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削弱中国分裂中国,实现自己的最终的侵略目的。美国在侵略伊拉克前,不是挑拨伊拉克与伊朗进行“两伊战争”了吗?英国美国在上世纪不是教唆德国侵略苏联吗?但是他们自己最后必然卷入战争.美国的生存空间是全世界,他们把全世界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任何一个美利坚之外的国家想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就是动了美国人的奶酪。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里,全世界的奶酪都是美国的。结果中国在南海都不敢说话,别说动手了。美国说了,那里是美国的利益所在。没错,任何海洋,都是他们的内湖。因为他们有强大的海军,看看那航母就知道了。对中国的战争,是美国朝思暮想的事。只是条件还未成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对自身坚持不懈的壮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了。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接下来的事,自然就是战争了。资本主义要生存,战争是必然的选择,否则它只能自己灭亡。帝国主义,也就是资本主义的更高一级的形态,不是什么慈善家,会选择避免战争而自己消亡。它的本质就是战争。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窟窿,没有人能够填补,只有战争。我们已经处于战争前夜。货币战争正在进行。这是一种看起来不那么野蛮的战争形式。货币战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留给真刀真枪的战争了。代理人战争正逼近中国说起战争,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既近又远,既熟悉又陌生。近和熟悉,是因为我们时常可从媒体上读到其他国家战争或冲突的消息,推荐关注:微信查找“男兵女兵”。战争并未远离这个世界,世界也从未真正实现绝对的和平;远和陌生,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已有三十多年没有和其它国家发生过真正的战争,哪怕是军事冲突也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但是,和平不是永远的,从当前国际局势上看,中国周边爆发军事冲突甚至局部战争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东海、南海未来数年内发生局部冲突甚至局部战争的可能越来越高。考虑到国际形势的演化,这种由大国博弈引发的代理人战争客观上正在向中国逼近。我们知道,自1990年代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原来的两级变成了单极霸权世界,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2011年还参与了利比亚战争。由于世界进入了单极世界,实力又相差悬殊,为了快速实现政治目的,西方往往会亲自操刀直接采取军事行动。但随着实力此消彼长,世界正走向多极化,大国间实力差距缩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国直接对抗成本会变得非常高。于是,在博弈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代理人的战争。譬如,冷战时期代理人战争就经常出现,几次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等都是代理人战争。时至今日,代理人战争的幽灵又来了。美国针对中国的代理人战争策划主要有三个方向:(南亚印巴方向已经失败,基本不可能再爆发印巴或中印的军事冲突),东海日本与中国、南海越南与中国、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及中国。在东海方向,过去数年美国虽一直采取模糊政策,但自2014年开始,美国已明确站队,这一点无论从最新的《美日安保条约》还是支持日本修宪,再或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和支持日本军国主义,都证明美国已明确站在了日本一方。美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支持日本在钓鱼岛、东海方向和中国进行斗法,在自己力量已经被削弱的情况下,借日本力量和正在崛起的中国力量抗衡,并继续努力将中国压制在第一岛链之内。为了调动日本的积极性,美国才在上述问题上明显站在了日本一边。未来,若美国明确感觉到第一岛链美国已无力控制,那么美国在退出第一岛链之前,很可能会作最后一搏,促发一场中日战争。这么做的目的是,在美国的支持下,让日本和中国打一场代理人战争,拖住中国。一旦将中国拖入战争泥潭,就能借战争很大程度地去消耗中国。当将中国耗得无力之时,或启动其它代理人战争继续给中国制造麻烦,或直接自己上阵将中国击倒。中日爆发冲突甚至局部战争的时间上,个人看法是很可能在2017年至2020年之间。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是基于中国2020年前后GDP将可能超越美国,这会引发美日共同的焦虑;另一方面是,那个时候战争的准备可能就差不多了。同时,到那个时候中国实力更强的同时,中美之间的利益分歧将更大。所以,到那个时候中日爆发军事冲突的条件将更加充分。根据我们之前的预估,中美从2016年开始对抗将更加激烈,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后,中美在利益上的分歧将会急剧对立。如此对立两三年以上,美国促使中日爆发冲突的意愿将更强,如此爆发冲突的风险当然就会更高。在南海方向,美国已开始试探和越南结成准盟友关系的可能性。越南态度表现得非常积极。一旦美国快速展开对越高端军备军售,即可确认为美国和越南结成了准盟友关系。美国为什么这么做呢?根本原因就是要挑起中越之间的代理人战争,试图将中国拖入中越战争的泥潭中。同时,还要借此破坏中国和东盟的关系,阻断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了避免这一切的发生,中国方面现在也明显加强了对南海的控制,备战已越来越趋向于有针对性的实战。至于朝鲜半岛方向,朝鲜近段时间以来的核武器试验行为,让美国大为担心,一直试图挑起冲突的地方。为什么这样呢?原因是朝鲜半岛距离中国太近,一旦南北朝鲜爆发局部战争或冲突,必然会很大程度地牵涉中国的战略资源,也会快速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影响国际资本对中国的信心。同时,一旦朝鲜半岛南北爆发局部战争(短期的,中国不支持朝鲜没能力打长期战争,韩国也不想打仗),迫于压力韩国就可能加入美日韩三国联盟。一旦如此,美国就能借助美日韩联盟形成东亚对中国的包围圈。对于半岛局势,中国现在亲韩远朝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破解美国的美日韩三国联盟计划。虽然现在朝鲜半岛局势在可控范畴之内,但若东海爆发战争,这事变数就大了。因为,一旦中日爆发战争,那么美国为了分散中国注意力,就可能挑起半岛局势,从而导致中国自顾不暇。甚至,美国还会进一步激化南海局势,导致中国顾此失彼。因此,客观上,代理人战争距离中国并不远。作为中国来说,现在只能握紧拳头,在进行内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及资源整合时抓紧备战。一旦有国家胆敢挑衅中国,中国应立刻对其实施雷霆万钧的还击,用极强的战争能力将对手短期内打瘫、打残。针对这一点,近几年中国已做了很多准备。譬如,上述在南海的军事演习已经进行过n次,且越来越实战化,瞄准谁不言而喻。而在东海,中国海军的演练、海空军的演练及和陆军的登陆作战演习,瞄准哪里也是不言而喻。中国,真的不能不防!
馆藏&19829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正文
世界主要战争的时空分布
&&(浏览次数)
&摘要:了解世界主要战争的时空分布,对于分析预测今后世界战争的发生有参考价值。文章表明了世界主要战争的概念和具体范围,通过图表对这些战争及其主要战役的空间分布、年代(世纪)分布、月份和季节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发现了3个规律:世界主要战争集中分布在3个区域并向海洋延伸;世界主要战争的次数随年代的变化曲线与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近似;世界主要战争及其主要战役在夏秋季开始的最多,在冬季开始的最少。文章对这些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关键词:世界主要战争;空间分布;年代(世纪)分布;月份和季节分布;成因分析;启示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自原始社会至今,世界各地发生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战争。从地理角度出发,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只统计世界主要战争的时空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我们将会发现许多重要的规律和奥秘。
&& &一、世界主要战争是指哪些战争?
&笔者认为:所谓世界主要战争,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自古至今,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巨大的战争,以及规模巨大的战争。影响大小,主要表现在世界或某国命运的转折、文化思想传播等方面。规模大小,主要表现在参战人数、伤亡人数、战争范围、持续时间等方面。
&世界主要战争评选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战争?国际上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有争议是正常的。
&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某国的立场上,本文所指的世界主要战争包括以下45个战争。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属于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按时间先后排列如下:
&1.新航路开辟前(约公元1500年之前,14个)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中国的长平之战、秦国的统一战争、布匿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中国的安史之乱、十字军东征、蒙古西征、英法百年战争、帖木儿帝国征战、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新航路开辟后至工业革命(约公元年,9个)
&英西大海战、三十年战争、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清兵入关、俄土战争、俄瑞北方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中国白莲教起义。
&3.工业革命至二战(约公元年,15个)
法国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中国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印度民族起义、美国南北战争、中国同治陕甘回变、日本的倒幕运动、日俄战争、中国的辛亥革命、一战、俄国的十月革命、俄国内战和协约国武装干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
&4.二战后(公元1945年后,7个)
&中国的解放战争、中东战争、朝鲜战争、非洲的独立运动、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
&当然,这些战争又各自包括许多战役和战场。例如:
&一战---西欧平原(凡尔登、马恩河、索姆河)、波德平原东部、日德兰海战,等
&二战---东欧平原西南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西欧平原(诺曼底等)、中国的东部平原、埃及的阿拉曼、太平洋战争(美国的珍珠港和中途岛、日本的冲绳、菲律宾的莱特湾)、大西洋海战,等
& 二、世界主要战争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分析
世界主要战争的空间分布略图
&&& 图中字母:A-欧洲平原区、B-东亚平原区,C-中东地区。数字:①-凡尔登,②-莫斯科,③-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④-沈阳,⑤-徐州, ⑥-南京,⑦-伊斯坦布尔(拜占庭),⑧-阿拉曼,⑨-伊拉克。
&把世界主要战争的各大战场(简称世界主要战场)在同一张世界地图上标注出来,你将会惊奇地发现:
&1.世界主要战争集中分布在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中纬度的近海平原,其次是中东地区。
&45个世界主要战争中,有40个主要发生在这里。其中,欧洲平原区17个,东亚平原区15个,中东地区8个。这三大区域可称为世界三大战争频发区。(注:希波战争、帖木儿帝国征战、非洲的独立运动计入中东地区;蒙古西征、二战计入欧洲平原区。)
&& ⑴ 欧洲平原区:战场主要在西欧平原、东欧平原西南部2片区域。约40&-60&N。代表地点是法国北部的凡尔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
&& ⑵ 东亚平原区:战场主要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片区域。约30&-45&N。代表地点是沈阳、徐州附近、南京。
&& ⑶ 中东地区:战场主要在苏伊士运河附近、土耳其海峡附近、波斯湾沿岸地带。代表地点是阿拉曼、拜占庭(现名伊斯坦布尔)、伊拉克。
&2.三大区域战争频发的原因
大型战争的产生,至少需要2个敌对的强大军事集团。它们争夺的目标是国家或团体的利益和权力,具体表现为:领土、资源、交通要道、财富、控制权、领导权等。
欧洲平原区、东亚平原区、美国平原区、印度平原区,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好、最适宜生产生活的4大区域。欧洲平原区和东亚平原区一直是世界人口集中的地区,民族关系复杂,兵源充足。几千年来,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是在欧洲平原区和东亚平原区。
在欧洲平原区,英、法、德、俄等强国长期对立,经济和军事发展不平衡,它们为了争霸和扩张而矛盾重重。这里也曾是蒙古骑兵垂涎的对象。
在东亚平原区,历史上汉、蒙、满、大和、朝鲜等民族之间多次争战,旱涝等自然灾害较多。清朝后期中国人口增长较快,国内各阶层的矛盾经常激化。这里也是世界列强长期垂涎的对象,日、中、俄、美等大国势力长期并存。东亚各国经济、军事发展不平衡,岛国日本长期奉行扩张政策。
中东地区是古代文明发祥地,新月沃地、尼罗河谷地是古代列强垂涎的对象。这里民族和宗教关系复杂,政局不稳,缺水严重。这里一直是东西方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石油资源的开发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舞台的地位。这里是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
3.在美国和印度等地很少发生大战的原因
&&&美国历史短暂,本土远离其他大陆和强国,南北战争后迅速发展为超级大国,邻国弱小,大战自然就难以在这里发生了。
&& 南亚因高山阻隔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它与非洲、拉美、大洋洲相似,远离世界列强。它们只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有过闪光点,此后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二战前人口增长较慢。这些地区很少出现敌对的强大军事力量,印巴冲突也只是小规模的。它们在世界科技、经济、资源、交通、政治等方面影响较小,只是在二战后地位逐渐提高。&&
4.世界主要战场随时间的变化
⑴ 由内陆向海洋延伸
二战前的战争,战场主要分布在人口集中的近海平原及附近海域。从二战起,战场明显向远洋和高空延伸。
随着科技、经济、交通和军事领域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人口的重心逐渐向沿海地区移动。航母、潜艇、战机、导弹、卫星、航天器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人类在远洋、高空和太空作战的能力大大增强,作战范围大为扩大。传统意义上的重要资源、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海洋资源、岛屿、海峡、运河,它们在世界资源、交通和军事领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这是导致战场向海洋延伸的主要原因。
⑵ 目前的军事敏感区仍在三大战争频发区
近期的世界军事形势,军事敏感区主要有3个:中东地区(伊朗、叙利亚等),中国的沿海地区(朝鲜、东海、南海),北约的东界(即俄罗斯的西邻,自波罗的海至黑海一线)。这3个军事敏感区正好位于三大战争频发区。
&& 三、世界主要战争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分析
1.年代(世纪)分布: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 &&&&&&&&&&&&&&&&中国人口增长曲线
&以年代为横轴(单位是世纪),以战争次数为纵轴,对世界主要战争的年代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你将会惊奇地发现:其变化曲线竟然与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近似。17世纪前,战争的数量一直较少;17世纪后,战争的数量逐渐增多,至20世纪达到最高峰。二战后逐渐进入相对平稳期。
17-20世纪,世界各地发生了多次政治变革、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些变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经济、军事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期间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剧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兵源,武器杀伤力的提高则导致战争伤亡人数骤增。例1:工业革命后不久,国力大增的英国就远涉重洋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和人口增长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太平天国起义、同治陕甘回变和辛亥革命随后爆发。例2: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实力超过了英法俄3国,不久便成为一战的主角。例3: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崛起,不久就连续发动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它偷袭珍珠港、抢占东南亚,成为二战的主犯国之一。
科技革命或某国的崛起只是战争的诱发因素,战争爆发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国家政策或军事集团的意愿。二战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核战争的后果、计划生育等因素促成了世界总体和平局面的出现。但从发展趋势和长远来看,世界大的战乱发生难以避免,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2.月份和季节分布:
&&&& 45个世界主要战争中,有36个战争爆发的月份可以查明,其中: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爆发月份按1812年6月侵俄战争统计;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月份按1810年9月墨西哥“多洛雷斯呼声”统计;中东战争爆发月份按第一次统计;非洲独立运动爆发月份按1952年埃及的“七月革命”统计。
&除去上述36个月份数据以外,下列世界主要战争的主要战役,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其爆发的月份也应该统计在内。这样,数据统计的可靠性和说服力会更强。主要战役包括以下32个:一战---凡尔登战役、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二战---突袭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列宁格勒战役、基辅战役、诺曼底登陆、突袭西欧、不列颠之战、阿拉曼战役、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海战、冲绳海战、莱特湾海战、大西洋海战;中国的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非洲的独立运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阿亚库乔战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美国的独立战争---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美国的南北战争—葛底斯堡战役;俄瑞北方战争—波尔塔瓦战役、纳尔瓦战役;俄土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以公历月份为横轴,以战争和战役爆发的次数为纵轴,对68个世界主要战争及其主要战役爆发的月份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公历3-5月、6-8月、9-11月、12-2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注:阿亚库乔战役发生在南半球,12月属于夏季)
在图中,你将会惊奇地发现:几千年来,战争在夏秋季开始的最多,在冬季开始的最少。这与气候和光照关系密切。世界主要战场多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仅从气候和光照方面考虑,进攻方选择夏秋季发动进攻比较有利;如果战场在热带气候区,进攻方选择所在半球的冬季进攻比较有利。历史上,俄罗斯曾3次利用严寒天气击败强敌,分别是:1812年11月在莫斯科西南击败法军,1942年1月在莫斯科击败德军,1943年2月在斯大林格勒击败德军。需要注意的是:最初,敌军分别选择在6、9、7月发起进攻,只是没想到战役会延续到冬季。
四、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1.世界主要战争爆发的影响因素可分为诱发因素和主导因素:
&诱发因素包括:领土与资源的争夺;人口密度与增长;经济军事发展不平衡或某国的崛起;市场经济发展引起的竞争;社会变革;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矛盾(民族、宗教、阶级、就业等);政局不稳;自然灾害。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或军事集团的意愿。
&2.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是当今世界国情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国内问题有:台湾、西藏、人口、发展、自然灾害等;邻国问题有:朝鲜、东海、南海、印度等;对外关系问题有: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等。中国力图避免战争,应注意做好3件事:① 保持国内稳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② 积极发展壮大。既要满足国内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又要提高国防自卫能力。③ 协调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美日印俄等大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既不会争霸,也不会无原则的妥协退让。中国人民和政府珍爱和平,也不惧怕战争。战争是否爆发,不是中国单方面就能避免的。
&中日关系与法英关系有一定的相似性。日本和英国都为岛国,与它们相邻的分别是大陆上的大国:中国和法国。在近代史上,岛国的改革和崛起较相邻的大陆国家要早,岛国都曾经多次侵略大陆国家。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至今约200年,法国和英国一直是稳定合作的关系,再也没有发生战争。但是中日关系在二战后却是复杂多变。今后,中日关系能否象法英关系一样长期保持稳定,值得期待。
&3.美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能够成功吗?
&目前的世界政治军事形势,与一战后比较相似。具体为,目前的日本与当时的德国相似,目前的中国与当时的苏联相似,目前的美国与当时的英国相似,目前的西欧和俄罗斯与当时的美国相似。一战后,德国虽为战败国,但经济发展迅速,苏联的快速发展则引起了英法两国的高度警惕,英法视社会主义苏联为主要的战略敌人。英法试图利用德国来遏制和进攻苏联,便采用了著名的“绥靖政策”,纵容德国军国主义的发展和扩张。目前,美国视社会主义中国为主要的战略对手,美国为了保持自己的超级大国地位,便利用日本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扶持和纵容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西欧和俄罗斯对日本则主要持观望和警惕态度。
&二战的过程和结局提醒我们,绥靖政策掌握不好,会导致非常可笑和可怕的后果,对各个当事国都是巨大的悲剧。美国的绥靖政策能否成功,需要时间来验证。
&4.今后南亚和非洲发生战乱的可能性在增大
&这两片地区,人口增长快,计划生育执行效果不好,自然灾害频发,存在领土争端,民族和宗教等社会问题复杂,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和政局不稳。特别是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发展空间紧张。
&5.世界性大的战争是否爆发的关键因素
&今后,世界总体和平局面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期。世界性大的战争是否爆发的关键因素是世界各大强国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和化解。例如:美日与中俄的关系如何协调,中印矛盾如何化解。
&6.中纬度地区的战乱多在夏秋季发生,很少在冬季发生,值得关注。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当前第1页
&版权所有:东营市实验中学 Copyright(c)DongYing Experimental Junior Middle&School All right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东营市辽河路126号(257091) & &mail to & 联系电话:
&ICP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落冲突皇室战争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