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

“老祖宗”与“新成果”——谈如何掌握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年
“老祖宗”与“新成果”——谈如何掌握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与中国化“新成果”的了解,主要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精华的、管用的基本理论及其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指导作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产生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由于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而揭示了“老祖宗”与“新成果”之间的紧密联系,既充分说明了当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要学习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要学习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的基本原理,以及学好“老祖宗”对掌握运用“最新成果”的重要作用。这些本身就对我们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帮助作用,同时对我们如何掌握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方法上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D61【正文快照】:
党的十七大一个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一方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 涵,另二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总结概括,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家乡的变化征文500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家乡的变化征文500字
家乡在一天天地变化着,张二哥不但盖起了两层小洋楼,从前泥泞崎岖的“羊肠小道”。 家乡的山变了。 现在,细心地观察着,留心地搜察着。他的家里穷得丁当响,我亲眼目睹了家乡发生的可喜的变化 ,他承包了队里的鱼塘和果园,年收入将近六万元。家里只有三间破瓦房。 张二哥说:“现在家乡的变化》 大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从前光秃秃的“馒头”,现在变成绿油油的了;家乡的水变了。回村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么好,仔细地发现着……恨不得把家乡的一山一水的变化,一草一木的变化,一人一事的变化,统统装进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从前,张二哥是我们村有名的“穷光蛋”。他从小父母双亡,姐姐出嫁后,他就成了孤儿,从前大片大片撂荒的“金土地”,现在变成十里飘香的米粮仓了;家乡的人变了。三十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个,没有哪家姑娘瞧得起他,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 几年前,冬不能遮风,而且,他还带领着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奔小康,成为了我们村响当当的“致富状元”,娶了媳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之家”,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现代化的农民了…… 家乡在一点点地变化着,从前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农夫,现在变成不但追求物质生活,一日三餐食不果腹,一年四季衣不蔽体,购买了高档的家具和家用电器,从前臭烘烘的“龙须沟 ”,现在变成清凌凌的了;家乡的路变了。近几年,张二哥和村里几个年轻人到广东去打工;家乡的田野变了,我一定要甩开膀子大干实干一番事业,创造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生活!” 啊!我惊喜地发现,辛辛苦苦挣得了三万元钱。 我睁大了眼睛,夏不能挡雨,现在变成又宽又直的柏油马路了;家乡的房子变了,从前低矮的草棚,现在变成高大的楼房了
采纳率:22%
王开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香港自秦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或现实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 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实,不必一一列举。 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以上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年,邓小平曾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回过头来看,确实是这样。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特别要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 但是,国际国内都有人认为,改革开放搞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者说,中国现在是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有人甚至想当然地列出几条,作为标准,对照现实社会,指责改革开放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这里涉及到一个老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丢开老祖宗,随心所欲地发议论。那么,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这个要求,以后他们又不断地阐述这个思想。 “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33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活的行动理论,而不是必须机械照搬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完全取决于人们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就是说,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是列举几条特征,来判断社会主义,而不善于从基本思想的高度、从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们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我们强调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为本。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特别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用中国语言表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应当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更多更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从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看,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但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确有不少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概括地说,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以阶级斗争为纲、高度集权。通过改革开放,这些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有的相当彻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变。总之,我们的改革开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东西,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东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的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观察我们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还有残存,旧体制的思想、观念、习惯、活动方式、领导方法还存在,等等。还要看到,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还存在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这主要是指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邓小平曾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最近揭露出来的山西黑砖窑,是比封建主义还要落后的东西,带有奴隶制的色彩。以上这些,其性质都是非社会主义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总体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误失衡。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最基本的是经济与政治、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够协调,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几大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治体制改革却是碎步缓行,进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没有削弱,还有增强之势。目前存在的民生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为富不仁现象增多,丑恶现象陈渣泛起,社会风气败坏,腐败严重等问题,都同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有关。 目前改革处在关键阶段,问题很多,矛盾复杂,难度很大,各种议论纷起,我们要下最大决心,拿出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那样的决心、气概和魄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我们体会到,从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变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是一场革命。在改革进程中,困扰改革者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改革从起步时起,就有人指责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姓资姓社”的争论。 邓小平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就是有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实践标准的发展,更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廓清“姓社姓资”迷雾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领导干部所说,这些年,我们就是靠“三个有利于”标准壮了胆。 坚持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我们看到,有的文章谈论改革,洋洋万言,引了不少邓小平的话,但就是不讲“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是咄咄怪事!不赞成“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必然要另立判断标准,这是挑起“姓社姓资”争论的习惯做法。实践已经证明,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谈改革开放,很可能南辕而北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喜看家乡新变化“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土地”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有许多了不起的事迹,有太多美丽的景色。我是喝家乡水,吃家乡粮长大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抚今追昔,顿时心潮澎湃,思绪带领着我不自觉地去“喜看家乡新变化”。
10多年来,在“开发荒山,勤劳致富”的呐喊里,在“改造自然,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家乡的山似乎一夜之间由秃岭荒草换作满眼葱郁翠绿。这些果园为山们增添了几分色彩,也增加了几分自信。到了收获季节,果园更是生机勃勃。
但是,柑桔一年多于一年,价格却跟着一降再降。那堆积如山的心血之果不再含有丰收的喜悦,反而变成了村民的一块心病。草坪、桥头、山脚、沟壑……放眼望去,丢弃的果子满坑满谷。这是为什么?领导沉思了,村民伤心了,连小孩也担忧起来,最终大家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答案,那就是:这路,还是这条路———一条30多年前修建的坑坑洼洼的黄土路。这路,碰到下雨,就到处是水坑和泥浆,使人行走变得异常困难;这路,遇到晴天,路面上厚厚的灰尘,就随着汽车漫天飞舞,使人睁不开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生活让人叫苦不迭!再加上山险路陡常有车祸发生,去“柑橘之乡”自然也被司机和老板视为畏途,这样无形中为柑桔地销售设了重重的关卡。
从此,“要致富先修路”的呼声再一次强烈地占据着家乡人民的心田。正当我们盼望下场“及时雨”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浪潮席卷全国,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条长17公里的柏油路映入眼帘。惊叹之余,我们会问:“这只是车路吗?”不!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另一幅美丽的画卷:那条宽阔平坦的公路穿过田间,绕着山林,像一个隽秀的少女舒展着优美的身姿,看到她的人们无不笑逐颜开。所以,这是一条小康之路。
我们不再为销售而发愁。因为有了这条路,家乡有了希望。路好了,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喜庆。
望故乡,变化在身边。以前村路尘土飞扬,现在公路宽又亮;以前通信越岭翻山,现在电话连万家;以前瓦屋常漏雨,现在新房温暖多;以前村里大喇叭,现在家电多样化。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家乡的变化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工商管理论文_人大经济论坛
您的位置:
经济增长中我国现代人才的就业问题_工商管理论文
经济增长中我国现代人才的就业问题引言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就业弹性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通过内外因两方面的因素分析了目前现在人才就业困难的原因,在未来新的形势下扩大就业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就业增长 就业 GDP弹性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失业率 就业机会
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会导致就业的增加,失业率的降低,因此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1962)的研究也证明了:失业率每低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将高于潜在产出率3个百分点,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但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却与“奥肯定律”相悖。一方面,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年均两位数左右的增长率,另一方面,中国的失业率却逐年上升。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3年的2.6%逐渐提高了2002年的4.0%,实际的失业率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对于这种高增长和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悖论”。下面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1.1就业弹性的定义 。
根据经济学理论,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一般来说,伴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成长,就业弹性会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1.2模型分析。
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我们通过几个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我们得到:Y=AkαLβ
年中国GDP、就业人数情况表
年份 Y(亿元) L(万人) Di
.2 51282 0
.5 52783 0
.3 54334 0
.2 55329 0
.9 64749 1
.8 65491 1
.1 66152 1
.4 66808 1
.4 67455 1
.1 68065 1
.6 68950 1
.6 69820 1
.2 70637 1
.5 71394 1
.1 72085 1
.1 73025 1
.3 73740 1
.9 74432 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注:Y----中国GDP, L----就业人数, Di----虚拟变量
为了更好地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模型可以变为:L=AYα。引入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的中性技术进步因素之后,模型变为:L=AeθTYα其中,Y代表总产出,L表示就业人数,T表示时间(T=,……2003)。对方程(1)两端取对数,并加入随机扰动项,得:LnL=LnA+αLnY+θT+u利用Eviews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得:LnL=-8.3LnY+0.0091T(-0.6)(0.8071)。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后,我们发现两个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从以上所引用的统计数据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劳动要素的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1989年后发生了变化,改变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了便于分析,我们采用虚拟变量法,建立以劳动投入的对数为解释变量,以GDP的对数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并在其中引入虚拟变量Di。进行回归得到: 1989年之前,即当Di=0时,方程为:LnL=8..20832LgY。常系数为8.913561,就业弹性为0.20832说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20832个百分点。1989年之后,即当Di=1时,方程LnL=10..071662LnY,就业弹性仅为0.071662,说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人数仅增加0.07166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在1989年之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减弱趋势。
1.3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和高失业并存或者说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就业弹性下降的现象是年以后才突出的表现出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克拉克理论”所描述的阶段——农业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一产业劳动力绝对过剩),第二产业对劳动的需求也相对过剩,大批的劳动力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如果我们能迅速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时地吸纳那些需要转移的劳动力,那么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就可以实现同步,也就不会出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悖论。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扭曲:亟需发展的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发展,而第二产业的规模却过于膨胀。数据表明,从1990年至2003年,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31.3%上升到32.3%,仅仅上升了一个百分点,处于踏步不前、发展迟滞的状态;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却由41.6%急剧上升到52.9%,上升了11.3个百分点。这种第三产业规模过小、第二产业规模过大的产业结构,不可避免地大大降低了就业的弹性系数。产业结构调整的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看,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在“低工资高就业”思想的指导下造成了大量的隐性失业。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隐性失业问题最终要转变为显性失业。1989年以后的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就业的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短期内的劳动投入的边际产出为负数。因此,可以把1989年作为一个就业结构的突变期。这可能是由于年间,国有企业改革明显加快所导致的结果。另外,也可能是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经济学认为,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技术进步也会对劳动产生替代作用,从而排斥就业的增加。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会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但在短期,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排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技术进步也是造成我国经济高增长与低就业同时并存的重要原因。
经济发展战略和制度性障碍的约束,技术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排斥,使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及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选择没有将就业放在优先地位等因素都是产生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经济学悖论的主要原因。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拐点。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在1998之前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而在1999年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很不确定,甚至有时表现为反常的正相关关系。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的经济学悖论。
2.当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发达国家的就业岗位在2013年前都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就业岗位的恢复也要等到2011年。我国今年的就业形势同样比较严峻。
2.1城镇登记失业率趋于上升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挑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的加大,使得城镇失业现象日益严重。最近5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每年都在8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于4%。截至2008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6万人,比上年增长6.7%;城镇登记失业率4.2%,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2.2就业形势更为复杂
在失业率继续攀升的同时,我国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40~50”(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20~30”(青年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浮出水面。当前,既有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又有就业环境恶化的问题。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中,出现下岗失业增加和用人需求萎缩并行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高素质、低成本、低年龄劳动力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而低素质、高年龄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没有竞争能力,呈现出就业困难群体数量急剧增加的趋势。“40-50”再就业难。据调查,40岁以上的下岗职工占登记失业总人数超过70%,而对这个年龄段的单位用人需求仅占总用人需求的30%;大学生就业难。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4%。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万,再加上历届没有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庞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今年将更为突出;农民工务工难。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农民在比较利益驱使下将更多选择进城务工,但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加之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农民工进城找工作较为困难。
2.3就业压力沉重
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即使按现在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我国的人口总量到2030年也将突破16亿人。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可抑制地扩张。据有关测算,2005年-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速度约为1.3%,平均每年新增的劳动力规模达1000万左右。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约4.7亿人,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10亩地计算,农业共计需要劳动力1.9亿人,再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1.3亿人,可以说,还有1.5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大约为每年1000万人左右。
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失业人员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一方面,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大多数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相当困难;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企业要进一步裁减人员,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任务也将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将涉及更大范围的下岗分流。据统计,地方政府机构现有正式员工548万人,预计将减缩50%,加上非正式员工,将有近300万人需另谋出路;有1000多万职工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分流出大批人员。据统计,我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量将达到1460万人,加上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全国有2000多万的下岗和失业人员。今后,随着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改革继续推进,还将向社会释放1/3以上的冗员。
科技进步的压力。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先进的机器设备和自动化操作取代人工操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竞争优势成为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机器对人的排挤”,大量的产业与产品的竞争,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取得,对人提供的就业机会下降。同时,大量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涌现,使许多工作岗位需要的技术和知识与寻找工作的人所拥有的技术和知识不一致,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结构型失业。
3.造成目前现在人才就业困难的原因
3.1从内因方面看
3.1.1高校毕业生择业中的问题
从人力资源供给主体——毕业生的情况看,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必要的生涯设计和正确的择业观念,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认识社会和合理把握职业发展趋势,存在着盲目性和浮躁心理,对未来的就业预期过高,择业标准不现实,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某些结构性过剩专业的毕业生可能在人才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3.1.2毕业生对职业的自我定位的问题
职业定位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更是应届毕业生走出校门前要仔细考虑的。择业前先要了解自己的“职业适应性”——对自身素质进行一次彻底的了解和评价,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个人的理想志愿,做一次全面充分的分析,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要有一个确切的定位。对于毕业生来说,也应该有 “人岗匹配”的就业观念。
3.1.3基层就业兴趣不大
针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各个高校的鼓励措施也陆续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一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走出大城市,走进各基层。虽然如此,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依旧热情不高、兴趣不大。
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大学生尤其是成长在城市里的大学生先天地害怕到基层吃苦;二是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怕“丢面子”而不去基层就业。三是担心“沉”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害怕自己一直就沉埋于基层第一线,可能干得再好也没有人注意。四是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3.2从外因方面看
3.2.1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数量太少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 8.0%。但这些年经济的高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高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主要是由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数量太少,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等因素造成的。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表明,20 世纪 80 年代,GDP 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可增加 240 万个就业岗位;而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只能增加 70 万个,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
我们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提倡优化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型产业增多,逐步替代了原来的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等行业,限制了就业机会的增长。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太少,未能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而截止到 2004 年年底,中国 13 亿人口只有 360 万个中小企业。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一个国家 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大学生毕业后,很多人会成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或者自己创业。
3.2.2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难题
扩招的规模过大、速度过快。1999 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高校扩招的序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毕业生数量上来看,2001 年到 2006年六年间数量分别为118 万,145 万,212 万,280 万,338 万,413万,呈迅速递增趋势,今后还会继续增长。而社会对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分管就业的副司长刘大为表示,2005 年全国新增加就业岗位 900 万个,其中500 万个要用于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只剩下 400 万个就业岗位,而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劳动力数量很大。2006 年我国高校又有 413万毕业生走出校园,他们又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如果495万大学毕业生都要求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显然就业就难了。广西民族大学邓艳葵教授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必定会迎来大众化的就业。2007年全国就业压力依旧严峻,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人员1400万,然而社会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岗位仅900万。新增就业人口总量大,增幅高,就业岗位紧缺,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困难,东部地区一些城市开始限制人口进入,这对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大学培养的仍然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参加高考的“千军万马”走完了独木桥,然后又都涌人大学专业教育、精英教育的课堂,忽略培养社会需求巨大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高级技师工资是硕士毕业生工资的几倍”的现象,正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4.新形势下扩大就业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4.1通过各种举措着力改善就业环境
完善和贯彻落实有关就业的法律政策。一是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三是应着眼于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配置效率。要抓紧出台和实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条例,适时推出社会保险法,研究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接续办法。
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及时向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双方提供各种信息,降低信息需求者的信息搜寻成本;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提供权威的评估和鉴定等。建立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应特别注意监控重点人群的就业情况,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员转业军人等各类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缓解结构性失业。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职业培训投入上,建议坚持“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改变过去由政府统包的做法,逐渐转向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整合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将劳动力和人才两个市场整合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改变目前两个市场各成体系、互相封锁、重复建设的状况,提高市场管理效能,减少市场运行成本,进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户籍制度、社保关系转移等方面的改革;大力发展和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介绍机构,并加强监管;引导人力资源服务单位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社会保障社会化,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财政转移支付在GDP中的比重与国外标准相比较低,应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力度,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和监管,促进社会保障物质基础质和量的提高。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保障制度。财政支持也应由单纯保障基本生活向促进再就业转变。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的贡献远远大于大企业。国际上的规律是:一个国家96%以上的企业是微型和中小企业;65%-80%的劳动力在非登记、登记的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就业;每个中小企业的平均就业人数范围在9-15人左右;发达国家每千人口的非登记和登记企业数量为45-55个左右。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自有资本少,经济实力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要加强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融资等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4.2发展经济,提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通过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在解决失业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联合国开发署将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的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高经济增长、就业机会扩大类型;二是高经济增长、低就业或无就业类型;三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机会下降类型;四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机会有所扩大的类型。我国基本上属第一种类型,即在保持经济较高水平的增长态势下,就业机会是不断扩大的。因此,为扩大就业,必须保证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从经济结构来看,不同产业类型对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明显不同。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第三产业是最能吸引劳动就业的产业。就等量的资本投入来看,每投资100万元,轻工业可创造700个就业岗位,重工业能创造400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能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研究显示,第一、二、三产业就业弹性顺次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高;1979年-2008年我国平均就业弹性达到0.7,而同期第一、第二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仅为0.13、0.45。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加快发展其中就业弹性最高的传统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
本文借助经济学相关的书籍和期刊,对目前经济的增长和就业问题作出了分析,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的经济学悖论。在我国目前就业严峻的形势下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给出了在新的形势下扩大就业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最后,但愿本文能够对提高就业问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
[2]姜巍,刘石成.奥肯模型与中国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5,(12).
[3]蔡昉.论就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中的优先地位[J].中国人口科学,2003,(3).
[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5]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张庆祥[导读]
宏观经济管理,]《经济学家》(成都期刊)2008年2期.
略谈企业管理_工商管理论文
21世纪,我国企业处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中。中国加入WTO,企业应当认清形势,积极迎接挑战,抓住发展机遇以期在新世纪有更大的发展。这需要每位企业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
一、要科学管理人力资源
企业的发展,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善用人才资源,着眼点要放在对人的科学管理上。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发挥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的素质得到完美的发展,是管理好企业的关键。
在管理上,要切实加强对人才的认识和教育,人是主要的企业财富,“只要有了人,一切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因此,要尊重人、信任人和理解人,在组织中加强对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层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企业工作管理能力,营造和谐、统一的良好的人文组织气氛,发挥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团队精神,塑造坚强的企业管理组织核心,才能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
管理和善用人力资源,重点要抓下列几点:
(1)人才能力选择:选择一种最适用的方案时,会表现出超常的能力。
(2)组织管理能力:在人事组织上,要善于处理人事关系,并精通“用人之道”、知人善用,善于发现和合理使用人才。
(3)管理控制能力:是对被管理者以及整个管理过程的驾驭和支配能力,主要体现在控制局势发展的能力,控制竞争的能力以及控制过程的能力上。
(4)管理调节能力:通过对事物发展和人际关系的调整,使管理工作的各个要素、环节、过程能够密切联系及和谐配合,顺利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
(5)公关能力:是组织或代表某一个组织的个人,通过传播信息促进与组织或个人有关的人和公众相互理解,友爱和支持能力。对外公关上要坚持原则:一是公众至上;二是尊重舆论;三是和睦亲善;四是重视智囊团。
(6)服务能力:因为理念和手段对路,在进行信息服务、资金服务、科技服务、生活服务时,表现现持久的、综合的、系统的优良服务能力。
(7)信息处理能力:具有强烈的攻势意识和独到的眼光,善于从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中,抓住处于萌芽状态而又昭示着重大事件的信息。
(8)思想工作能力:突出表现善于运用政策,善于运用制度,善于运用语言和善于运用综合体系。
总之,只有在同样客观条件下有效快速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围绕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才能获得巨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发展壮大,并能顺应时代进步方向和社会发展潮流,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列。所以对科技生产力的人力资源这一载体的开发和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讨,并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成为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原动力是很有必要的。
从实践角度来讲,人力资源开发要求不断改善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环节,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都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落实、监控和优化。人力资源开发是根,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收益。
二、营销管理和品牌战略
营销与品牌,对每一个企业发展关系重大。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越来越白热化。企业管理者们在千方百计做足工作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力争在市场占有一席位,并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努力打拼。
由于科学为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普遍提高,注重了追求品牌和服务。因此经营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更好的品牌和服务,显得日益重要。
营销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包括品牌,产品的推广,市场反馈的信息等,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并不断地创新、传播和沟通,力求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营销,以变求胜,企业在变中发展壮大。如何做好营销,下面谈几点看法:
1、以市场为核心,以顾客满意为导向,全面建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1)重在研究目标市场,以确定市场目标。
(2)注重信息反馈的分析,保持产品,产业创新精神。
(3)重视消费者价值,力求顾客满意。要使企业内部员工对营销观念有全面的理解,并将其渗透到企业管理理念中。
2、建立健全高素质,对销售反应快速的营销队伍
社会市场的不确定性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设计的思路,适应网络时代变化的营销组织要求反应迅速,沟通畅通,内外协调和互动。
3、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分析和研究开发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在于精心经营,而经营的重点在于决策。市场信息是一切经营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市场调查研究的范围广泛,从研究市场机会和市场份额,到评价顾客满意程度和购买行为以及研究开发产品定价,分销渠道和促销活动等。充分重视市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市场调研工作始终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品牌是建立在品质、价值、地位和承诺上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主宰企业浮沉的砝码。企业如何塑造品牌,必须由产品品质保证抓起,必须从企业文化、媒体、人才经营、产品经营、企业发展市场环境变化等方面,整合营销传播和强调品牌营销,通过营销提升品牌价值。
实际上,品牌建设的过程也是企业管理水平、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全面档次的过程。这无论是对有条件创品牌的企业,还是其他企业都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只有不断上档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切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都会不失时机抓好品牌建设的机遇,把企业带上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品牌建设,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塑造品牌不是夸夸其谈,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品牌打造中去,才能最终树立起品牌。
以精品作品牌建设核心,是最关键的因素。没有可靠的产品质量做后盾,营销和品牌就无从谈起,即使能名噪一时,最终也是昙花一现。有了质量过硬的产品,还必须一支具备现代营销理念的高素质营销队伍,需要他们把产品推广出去,进行市场网络建设和维护,善于诱导和培养消费群体。同时,广告宣传必须有系统的策划,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色,销售区域特点,采用不同的广告宣传形式,有的放矢。
现代营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内容,就是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不能卖了不管,这是企业应注重的。如果要真正塑造一个品牌,必须在对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巩固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精心培养好直接消费群体。
三、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创新才有前途
中国加入WTO后,大批外国投资者带着他们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理念、成熟的市场竞争能力涌入国门,对国内传统产品和传统管理模式形成极大冲击和蚕食并吞,给国内企业带来了机遇和危机、挑战和希望。这也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使产品创新,必须加强对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深入研究市场,要有超前的开发生产项目的眼光和意识,吐故纳新,不断推陈出新。
(2)加强对有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生产开发人员要下指标任务,限期出新产品,增强项目开发责任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完善产品质量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增强企业管理的竞争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经济发展更迅速和更加激烈,增强企业的的竞争力更显得重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要求企业管理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
影响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因素有:产品财务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消费人群、目标市场、营销、销售份额,营销网络,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还有产业的机遇,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其中主要的因素是:产业结构、对手竞争程度、替代产品的压力,买卖的议价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结构。
一个企业只分析自身竞争力,而忽略了产业远景,是无法适应竞争需要的。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进行综合结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助企业对产业概念的总体分析,预测产业未来变化,理解竞争对手及自身竞争地位,并根据具体分析转化为一种竞争的策略。
要提高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必须要调整好产业结构,确定好产品的定向,建立起强有力的销售网络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不断研究市场、开发市场、占领市场,加大力度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不断创新、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会计诚信探究_工商管理论文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如“郑百文”、“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典型会计造假事件让我们还记忆犹新,新的一些会计造假事件又开始了,并且现在造假现象还越来越严重。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提供诚信、可靠的会计信息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从会计诚信所包含的内容、当前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现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挽救途径进行探索,以期推进当前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行业诚信。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缺实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与意义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何谓“会计”,孔子曰“会计当而已矣”。其中的“当”即会计必须按照财制的要求办事,当收则收,既不可少收,也不可超过规定的标准多收;当用则用,既不可少用,也不能滥用。又《说文解字》里说“计,会也,算也,从言从十”。又释“言”字“直言曰言”,就是实话实说。又讲“十”,“十乃数之具也”,就是真实记录、真实核算。所以,就会计的历史而言,其本质乃是对经济行为的客观真实反映,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二)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   (1)会计诚信建设,就是要在会计行业着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培育“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诚信文化。(2)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3)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加入WTO新形势的现实要求。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后果
会计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这给全球都带来极大的危害,其后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阻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宏观决策的失误,干扰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使资源配置低效,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20世纪最著名也是最极端的例子便是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和金融市场的崩溃。
(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大量会计信息失真,会直接影响国家税收,使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三)危害投资者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会计信息将直接左右他们的投资方向。但是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他们的利益将直接受到损害,而国家是最大的投资者,损失将会更为惨重。
(四)危害会计从业及相关人员
大量企业肆意造假,使有良知和责任心的会计人员及相关工作者把会计当成了高风险的职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因为不堪重负而辞职,有的因不肯同流合污而被解雇,有的则迫于压力加入了造假者行列,进—步降低了从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五)为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
会计造假给腐败官员打开方便之门,助长了消极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辽亏:慕马案”都创下了中国高级官员犯罪的记录,而这些大案特案,无一不与做假账相关,其最终被曝光,往往也是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中找到的凭据。因此,普遍的会计诚信丧失现象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反腐败“政治工程”的进程。      三、当前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1)原始凭证失真。当团体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在某种场合占了上风,再加上单位领导人的地位、权力的影响,一些自制原始凭证往往便成了单位上下“通力合作”的结果。至于外来原始凭证,既有违法印制的逼真票据,又有公司、企业、商场为推销商品、迎合特殊报销需要而不得不开出的“头大尾小”、名为购办公用品实为购买家庭用品之类表里不一的发票。(2)会计凭证失真。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被动地使用失真的原始凭证,在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因未发现而导致的无意失真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利益驱动,单位领导指使会计人员或会计人员自行造假而导致的人为因素失真也较为普遍。(3)假账真算与真账假算。一是不按规定进行收入确认,利润虚假。二是会计当期的成本、费用结转不真实。(4)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缺失严重。由于浮躁心态和逐利心理,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的财务舞弊者串通一气,通谋作弊。       四、导致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以规范的财务分析为评价标准的理性投资观念远未形成;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并不太多,相比之下,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却大有人在,投机炒作之风盛行。委托方的高度自由流动,使得他们只关心“今天”的利益,因为“明天”他们可能不再是委托方了。他们对会计诚信的履行持冷漠态度,有时甚至希望会计诚信丧失,从而博取个人的利益。在股权分散和流动的情况下,能够行使委托方权利的只能是其代表机构——股东大会。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的实际最终控制权往往要么被形式上代表国有产权的法人股股东和管理当局共同掌握,要么完全被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所控制,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一)会计从业人员与会计执业机构缺少独立性,导致监管机制失灵   1.会计人员缺少独立性地位。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人员应本着特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谨慎,勤勉地发挥自己的技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律、诚实守信。   从企业的管理关系上来看,会计活动属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他们必须接受企业管理当局的直接领导;从会计信息的传递程序来看,信息的对外提供是一种企业行为,会计人员是代表管理当局向委托人报告业绩。   2.注册会计师与事务所缺少独立性地位。股份制的出现,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因此需要有一个独立的中介机构以超然的立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就是这样一个中介机构。在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过程中,审计的作用至关重要,委托人对于会计信息的判断和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意见。   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现行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存在缺陷。二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现象。三是审计服务与会计服务一肩挑。事实上,在同一家事务所对上市公司既提供咨询又进行审计时,与其说事务所在审计上市公司,不如说事务所是在自己审计自己。   (二)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会计造假成本低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   (三)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为会计操纵提供了空间   1.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2.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SPE)符合条件可以不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政策,将本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三个SPE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外,导致年期间高估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数亿美元的负债,向投资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3.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4.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操纵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如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特别是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还没有涉及到金融衍生工具,这就有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  1.股东到位。使所有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到位,真正使所有者能够有效地行使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为此,需要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国有股权行使机构。同时,要逐步减持竞争领域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   2.强化董事会功能。为避免大股东任命的董事长在履行职责时忽视甚至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应引进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还可允许管理公司、咨询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向上市公司委派阶段性的全职董事或兼职董事。减少董事与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
3.落实监事会监督权。目前,公司中设立的监事会往往只有对经营者的监督之责,而缺乏监督之权,无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监督。
4. 明确委托人,避免委托人缺位造成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从机制上防范经营者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背离,采取监督和激励措施制约管理层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发生会计诚信缺失的可能性,建立比较完整、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付诸实施,切实提高内部监督的独立性,从会计信息的产生开始就把好关,有效降低会计诚信缺失的内部几率。
6. 应强化股东大会的作用,使股东大会真正成为最高权力机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除此,还要落实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确实是一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会计人员摆脱“囚徒困境”,使单位负责人成为会计信息的第一负责人,有效督促单位负责人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
(二)完善产权制度
产权不清,在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和其权利、义务、责任就很难对称起来,由此,就极易在道德上诱发只求权利而推卸责任的行为,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建立交易主体承担与权利相适应的责任与义务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社会道德所必需的制度条件。由于我国治理结构的缺陷,“内部人控制”的程度较重,外部审计缺乏独立性。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变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一言堂”的现象。加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外部市场建设,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培育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保护股东权益和债权人利益的立法工作:积极引入外部董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三)对会计事务所进行改制,其体制向无限责任公司转化
注册会计师是独立执业者,也是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遵守“经济人”的行为方式,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是有限责任公司,截止2002年11月底,我国境内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近5000家,其中合伙人制的只有400多家,不足十分之一。在这一体制下,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风险远小于承担的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虚假报告,给股东带来的损失是会计师事务所本身资产所远不能补偿的。会计师事务所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往往选择受益。有限责任公司为作假账的注册会计师提供了完美的保护伞,即使股东对其提起诉讼,根据法律,他们拿出来为上亿的假账所承担的责任可能只是一间租来的办公室及几部电脑。要真正使会计师事务所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将其体制从有限责任向个人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制转化是重要途径。这就加大了合伙人的责任,促使注册会计师提高风险意识和执业质量,保证他们遵循会计诚信原则。这种方式从体制上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自觉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坚守会计诚信,从而净化会计的执业环境。
(四)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提高制假成本
既然利益的驱动是造成会计失信的原因之一,那么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提高造假者的成本,使其“失信成本”大大高于“守信成本”时,会计诚信原则自然会得到维护和提高。
(1)加大惩罚力度
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坐牢、杀头,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2)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虽然我国出现了许多公司会计造假事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起针对公司造假真正实施的民事赔偿案例,股民也没得到违规公司的一分钱的赔偿。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投资者或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注册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出诉讼。
(3)推行诚信保险制度
根据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当公司出现诚信问题,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必须负责赔偿,这样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险公司为了自己不受利益损失,必然加大对投保公司的监督,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监督,降低监管成本。
(4)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将其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的中介机构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对会计造假上市公司要立刻退市,提高造假者的成本,降低造假收益。  (五)加强会计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机制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是为了督促企业内部监督到位。   (六)健全会计法规   会计行为的严肃性靠会计法规来保证。新的《会计法》就会计违法行为明确了应由单位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当然,还应在刑法、公司法、民法等相关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制度,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和对于利用职权强迫指使会计人员作假账的单位负责人要依法惩治。   (七)规范会计准则 ,修订会计制度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制度的空隙,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变动因素,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要求适当增加会计的附注说明,完善和规范关联交易的透明度。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结果状态与过程状态相结合的企业业绩考评方法,来减弱和消除会计舞弊的动力。目前我国对企业业绩的考评,主要集中在每股利润、净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指标上。  (八)实施诚信工程   (1)提高诚信教育。诚信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行为规范。加强会计诚信教育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诚信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不诚信的人终究要倒霉。近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要切实落实“八荣八耻”,人人以明理诚信为荣,与时俱进地倡导会计诚信,坚守职业自律,崇尚诚信的职业操守,捍卫“不做假账”的精神底线。古语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非诚信行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饮鸩止渴,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我们长期以来企图通过提高会计人员地位和业务水平,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事实上收效甚微。用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来减少会计造假,是隔靴搔痒,作用将十分有限。教育要求以事实为基础。纠正人们的行为将有赖于有效的奖惩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即通过奖惩措施的实施使不诚实者付出巨大的成本,诚实者获得奖励,从而使得选择诚信成为一种理性行为。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当理性人衡量了诚信行为带来的收益——光明的职业前景、融洽的同事关系、良好的社会信誉;与不诚实者将付出的成本——晋升无望、时刻面临失去工作的威胁、受到同事的鄙视和冷淡;那么,理性的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从而,诚信教育将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说教,它将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的选择。(2)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净化社会从业环境,让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3)打造信用政府。政府诚信成为社会诚信的重要力量和楷模,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4)建立会计信用档案。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及其他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
(九)从培养会计工作者的源头抓起——学校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很好的途径。学校教育应当以行为和思想互动理论为依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形成发自内心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道德良心;
2.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依靠个人良心和内心信念的力量,严格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
3.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和专业水平;
4.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和研讨会计执业中发生道德冲突时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十)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种社会化的委托,其职能是客观、独立、公允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意见。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被誉为“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在股份制企业大力推行的今天,注册会计师在我国体系中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我们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让他们独立于公司管理当局,从而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二.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三.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并且制定出一系列的条规如《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四.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责任感。
(十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所谓外部监管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财政、税务、审计、工商等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管部门的监管。对于第一个方面,我国目前有许多的政府监管部门,但是各部门的职能力度、深度、严肃性尚未真正体现出来,特别是许多部门各自为政,所获得的信息不能共享,也影响了企业诚信的制约性。如果政府组织一个综合协调管理部门,综合各监管部门的信息,实施全面的预警、通报、披露制度,那情况一定会大大的好转。对于社会监管部门,就拿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壮大规模,增加收入,正在尽力拓展包括管理咨询在内的非审计业务。对此国家应该积极加以规范。监管部门应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各种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程度,对严重影响审计独立性的非审计业务要坚决予以禁止。防止类似“银广夏”, 、“琼民源”事件的发生,必须切断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客户的“暧昧关系”,禁止会计师事务所既承担审计业务,又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还应该考虑事务所单一客户收入比重过高以及与某一客户关系过长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在监管中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另外,我们在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时,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世界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这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我们不妨予以借鉴。
总之,会计诚信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投入,并且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为我们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其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完善,再加上有利于这个时期的措施,未必有利于下一个时期。我们只有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求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完善,从而提高整个会计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在全社会重塑会计行业诚实守信的新形象,才能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后,建立一支适应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从业队伍,保证中国会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就业改革与经济增长_工商管理论文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人民生活普遍改善。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实,不必一一列举。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以上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年,邓小平曾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回过头来看,确实是这样。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特别要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
但是,国际国内都有人认为,改革开放搞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者说,中国现在是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有人甚至想当然地列出几条,作为标准,对照现实社会,指责改革开放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这里涉及到一个老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丢开老祖宗,随心所欲地发议论。那么,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这个要求,以后他们又不断地阐述这个思想。 “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33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活的行动理论,而不是必须机械照搬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完全取决于人们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就是说,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是列举几条特征,来判断社会主义,而不善于从基本思想的高度、从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们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我们强调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为本。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特别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用中国语言表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应当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更多更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要求。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从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看,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但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确有不少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概括地说,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以阶级斗争为纲、高度集权。通过改革开放,这些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有的相当彻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变。总之,我们的改革开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东西,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东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的改革开放任重道远。观察我们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还有残存,旧体制的思想、观念、习惯、活动方式、领导方法还存在,等等。还要看到,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还存在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这主要是指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邓小平曾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最近揭露出来的山西黑砖窑,是比封建主义还要落后的东西,带有奴隶制的色彩。以上这些,其性质都是非社会主义的,都在革除之列。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总体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误失衡。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最基本的是经济与政治、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够协调,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几大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治体制改革却是碎步缓行,进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没有削弱,还有增强之势。目前存在的民生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为富不仁现象增多,丑恶现象陈渣泛起,社会风气败坏,腐败严重等问题,都同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有关。目前改革处在关键阶段,问题很多,矛盾复杂,难度很大,各种议论纷起,我们要下最大决心,拿出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那样的决心、气概和魄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我们体会到,从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变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是一场革命。在改革进程中,困扰改革者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改革从起步时起,就有人指责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姓资姓社”的争论。
邓小平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就是有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实践标准的发展,更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廓清“姓社姓资”迷雾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领导干部所说,这些年,我们就是靠“三个有利于”标准壮了胆。坚持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我们看到,有的文章谈论改革,洋洋万言,引了不少邓小平的话,但就是不讲“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是咄咄怪事!不赞成“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必然要另立判断标准,这是挑起“姓社姓资”争论的习惯做法。实践已经证明,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谈改革开放,很可能南辕而北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略谈中小企业文化建设_工商管理论文
略谈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飞快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起到很重要作用,也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很多就业岗位和积累经念机会。但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一体化,我国中小企业也面临很多挑战,我国中小企业还出于起步阶段,特别我国中小文化建设太落后。而中小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中小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它使中小企业员工之间能够形成共同价值观观念,达成心理共鸣。中小企业文化是中小企业的内脏,是关系到中小的生存和健康的发展,作为中小企业家应该洞察到中小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更应该注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壮大和发展。
一、中小企业文化的内涵
关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我始终觉得,中小企业文化就是反映中小企业整体形象的具有中小企业个性特点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小企业工作人员共同价值观。其实文化就是反映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从物质文化层到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最后再到精神文化层的完整体系。
(一)物质文化层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文化,是指企业的物质基础、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等方面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总和。如公司布局、公司容貌、建设设施、机器设备、工作流程、技术装备、工作环境、生产产品、防护设施、环境保护、居住条件、环境美化等“硬件”构成的工作、生活环境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物质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物体,能用肉眼观察,用手摸得着,具有直观性。物质文化是基础文化。
我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看作文化现象,那么当然就包括物质现象、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企业本身的物质现象、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无疑是反映文化意义的,如仪器设备、技术装备、工艺流程、操作手段等与企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物质基础都是体现企业的文化素质,而且厂区布局、建筑形态、工作环境、周围环境等也是体现企业的文化意义。如上海世博会和北京的奥运会。他们的建筑风格、工艺流程等都是反映物质文化内涵。人在这样的物质环境里,体会到的是形体环境所反映的文化意义。人们应该重视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
(二)行为文化层
行为文化就是企业的生产行为、分配行为、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同时也包括企业形象、企业风尚和企业礼仪等行为文化因素。就企业的生产行为来说,这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行为的合理性以及生产产品的质量与效用等方面,因此,不难看出生产行为本身的文化意义。对中小企业来说,生产行为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重要最基础的文化建设,生产行为的是否合理化、有效性要直接表现在分配行为、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小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周期运动,但生产行为是基础,起决定作用,反过来分配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对生产行为有促进和阻碍的作用。再拿企业的分配行为、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来说,它们首先体现着企业的认知水平。没有认识,就不会真正懂得坚持科学的分配原则,不会形成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形式的实践,不会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交换行为与交换关系,也不会形成合理的中小企业消费行为。所以,中小企业在分配行为、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中所体现的这种认识水平,就是一种文化意识和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样,在这些行为中所体现的策略、措施和方法,无疑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现象。卓望科技CEO谢峰认为,卓望科技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创立初期就十分重视企业行为文化建设。从卓望科技三年来走过的路来看,从当初成立时的一个人发展到如今的三百多人,卓望科技建立了一支快速注重生产分配交换行为的一支队伍,开发能力不断增强,管理结构初具规模。在此中间他们时时刻刻到处可以体会到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业动力,以及对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使他们能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生存下来,而且获得了业界瞩目的高成长。
在行为文化中,企业形象、企业风尚和企业礼仪作为行为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企业形象是企业行为的综合反映和外部特征,曾经有学者提出的“企业形象设计”(CI)就是包括“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和“企业视觉识别”(VI)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理念识别”是最基础重要的,是鉴别企业之间形象的一个本质特征,也是决定“企业行为识别”和“企业视觉识别”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的“永远的coca--cola”、丰田公司的“生产大众喜爱的汽车”、日产汽车公司的“创造人与汽车的明天”、惠普公司的“以第一流的高精度而自豪”、中国一汽的“永葆第一”等,都是体现企业理念、企业行为识别的重要方式。所以,企业必须注意这些方面的行为文化的建设。
(三)制度文化层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