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王朝坦克太可爱了,请问这坦克是真实存

【图片】从英方史料看朝鲜战争中的百夫长坦克【成品军模爱好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55贴子:
从英方史料看朝鲜战争中的百夫长坦克收藏
本文来自西方史料和西方角度,从中依然可以看到志愿军的铁血军魂。百夫长坦克是以皮糙肉厚著称的英国战后第一代坦克,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解放战争交手过的坦克则是美国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缺乏足够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步兵们,以血肉之躯阻挡了英伦巨兽。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英国准备将香港的一个步兵旅及一些本土部队投入朝鲜战场。这只远征部队中包括有装备了百夫长坦克的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骠骑兵团(8th King's Royal Irish Hussars),骠骑兵团下辖有3个装备百夫长Mk.3的坦克中队(Squadron,等同于连编制)和一个装备克伦威尔的侦查分队(等同于排编制)。该团于日运抵釜山,并配属第29步兵旅作为装甲支援。第8骠骑兵团随即被火车运送到寒冷的北方前线,并在志愿军宣布入朝后的几周时间里抵达朝鲜首都平壤。骠骑兵团正好赶上了联合国军遭遇大败全线南撤的日子,在冰天雪地中,百夫长没有和志愿军交火的机会,而是一路的撤退。志愿军如潮的兵锋直指汉城。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骠骑兵团在51年1月,骠骑兵团的侦查分队在汉江边“康宝谷”(Compo Valley)遭到志愿军突袭,蒙受了23人战死或失踪,外加一辆克伦威尔被俘的巨大损失。在1月中旬的战斗里,志愿军用这辆克伦威尔向汉江对岸的英军第7皇家坦克团(7th Royal Tank Regiment,简称7RTR)C中队的丘吉尔坦克进行骚扰射击,随后该克伦威尔被第8骠骑兵团的百夫长一炮击毁。(如果这段史料为真,很奇怪志愿军是如何会驾驶克伦威尔的,莫非俘虏了英国车组?)待到春天来临时,日,志愿军积蓄起足够的力量,发动了第五次战役,或称春季攻势。4月23日,百夫长卷入了数次激烈的战斗,包括支援比利时步兵营从临津江北岸撤退:“奥姆罗德上尉( Captain Peter Ormrod,参加过二战的独眼老兵)率领着中队突入到山谷的最后一圈,他们发现有大约2000名中国士兵正匍匐在山丘的西侧,看来他们已经在这里埋伏了一整天了。百夫长坦克直接开足马力冲了过去,用履带扫清敌军。卡德曼军士发现有一个中国士兵爬上了自己坦克并敲击炮塔试图进入,军士便命令坦克直冲向一座房屋将敌人刮了下来,然后开到路边用机枪攻击敌军。科尔奈特·文纳(Cornet Venner),在白天的各次战斗中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在失去了他的侦察车后,又带伤指挥一辆百夫长成功脱离困境撤退。奥姆罗德上尉自己被手雷击伤了头部,当时有3个排的中国士兵像阅兵一样从河床里突然冲出,百夫长用掉了最后一部分弹药击退了这次反击。一些百夫长开进了稻田和正在开垦的田地里,然而在那里也四处埋伏着中国军队,坦克外的子弹像铁雨一样乱砸,百夫长消灭了多数敌人。C中队最终冲出了山谷,迎面遇到了从山脊阵地撤下来的比利时人,这个比利时步兵营已经在江北的阵地上坚守了一整天。”(上图是第8骠骑兵团C中队队长科特尔少尉的坐车,正在用20pdr向山头的目标开火,朝战的经验证明20pdr高爆弹能提供非常精准有效的火力支援。)我很欣赏他挂的两个英文字母、23日晚上8:30,格洛斯特营被志愿军孤立在了临津江与雪马川间的235高地附近,此后两天里,美军65步兵团第1、3营和韩军12步兵师2团分别为格洛斯特营做了一次解围的尝试,但由于本身防线也遭受着64军的巨大压力,解围行动均告失败,25日上午8点,29旅决定放弃格洛斯特营进行撤退,同日上午,格洛斯特营除D连少数人员成功突围外,向志愿军投降。格洛斯特营损失800人,几乎全军覆没。C中队让步兵搭乘在坦克上撤退,但中国部队很快潜行过来,出现在了坦克四周向百夫长上的步兵开火,坦克兵们从舱盖往外面大批敌军投掷手雷还击。后来,坦克部队发现自己经常陷入中国人的包围,敌人会爬上坦克,企图撬开舱盖向里投雷。这时,百夫长便互相瞄准,用自己的Besa机枪扫除其他坦克身上的敌人。当C中队最终重返英军战线时,这些坦克已经被志愿军的血染成了鲜红色,在坦克履带上涂满了尸体的碎屑(很不幸其中也有英军自己人的)。当C中队也成功撤出后,临津江战役正式宣告结束,胡特少校是中队最后一个撤退的。在整个战役中,C中队共损失了5辆百夫长,8骠骑兵团侦察分队和7RTR的克伦威尔组成的“库珀战斗群”则在战斗中被消灭了\(搭载着步兵撤过临津江的百夫长)到了10月份,第8骠骑兵团转隶于新组建的第一英联邦师(1st Commonwealth Division),并参加了突击队行动(Operation Commando),该作战旨在将战线北推,并在冬季来临前夺取志愿军驻守的几处关键高地。这次行动要通过的地形在韩国人看来也是非常崎岖的,百夫长再次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当坦克翻越一些非常陡峭的山坡时,履带可能会发生脱落,数量百夫长被地雷炸伤,还有一些被困在水稻田里熄火。在克服了这些困难后,若干辆坦克最终抵达了目的地——一个可以环视周围地形的制高点,百夫长随即开始用高精度的20pdr炮朝志愿军阵地开火,并用Besa机枪掩护步兵部队的进攻。在这次行动中,百夫长展现出的优越地形通过能力和无与伦比的高精度火力获得了部队的高度评价。当第8骠骑兵团离开朝鲜战场时,美国第一集团军的指挥员约翰·奥丹尼尔少将是如此评价的:“通过百夫长坦克,第8骠骑兵团为坦克战引发了一场革新,他教会我们坦克在任何能开到的地方都将主宰战场——甚至是在山顶上!”为了应对志愿军大量步兵的频繁夜袭,坦克提供的火力支援是师属火力的重要附加。数量百夫长坦克在主炮上面加装了美制探照灯,用来探测无人区里的志愿军巡逻队,坦克基本上都两辆一组,一辆专门负责用探照灯照射可疑目标,另一辆用高爆弹进行攻击。这些探照灯在面对轻兵器火力和炮弹碎片时显得十分脆弱,而且需要坦克发动机高速运转以提供持续电力。在1952年里,龙骑兵团发动过好几次有限制的坦克突袭。尽管这些突袭行动大多是胜利的,但糟糕的地形再加上抛锚和地雷的威胁,让类似的突袭都在随后取消了,英军承受不了昂贵和持久的坦克维修,让百夫长参与小规模的突袭行动显得得不偿失。在战线另一边,志愿军同样肯定了百夫长坦克的作战能力并尝试将百夫长从山顶逼退。1952年5月,志愿军向百夫长部署阵地集中炮兵火力进行了5天的炮击。在这段时间里,所有坦克据报告共受到过45次炮弹直击,还有大量潜望镜、电台天线和储物箱受损,有两辆坦克不得不撤退休整不过马上又归队,所有呆在坦克内的坦克兵没有出现任何伤亡。志愿军并没有达成炮击作战目的,不过也有少量百夫长在白天退到了山脊线后,因为密集的炮火对坦克周围阵地里的步兵造成了巨大困扰,这些百夫长等到天黑后才会开出来。另外一些百夫长则被装进了有顶的防御工事中,这些工事用铁轨枕木和沙包建成,被称作“大象房子”,能够抵御迫击炮和中口径火炮的轰击。HM的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骠骑兵团的百夫长
揭秘,房地产开发商的【智慧地产计划】,未来已经到来
以上是敌方史料,需要批判性阅读,向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百夫长当年也算是英国人为了对抗虎王开发的一款坦克了,可惜没赶上二战......最近看三八线,慢慢了解了当年志愿者的条件艰苦,正是他们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才使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
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展出的缴获自美军的武器
我不喜欢党派的内斗,但感觉无论是凯申公的抗战还是TG的抗美援朝都值得尊敬。另外朝鲜战争也许是平手,双方起于三八线,止于三八线。但抗美援朝绝对是胜利,因为战争是起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
上周看了晓松奇谈的谁是白眼狼,感叹那场战争,和那个不知感恩金氏政权。
我中华立国五千余载 辉煌加霸权 只因近代错过现代化发展机会使得中华强军逐渐退化 但依然诞生了两支传奇军队-国民军和解放军,前者英勇抗击轴心日本 以血肉筑长城 使五千年华夏不致于亡于蛐蛐岛民之手 后者于朝鲜以必死的决心阻挡万国联军 结束以舰炮横行中土的时代 正逐渐带领中国重回往日的荣光,像这两支军队敬礼
缺乏反坦克炮和单兵反坦克武器缺依然不畏惧坦克的进攻,向保家卫国得志愿军致敬!!可惜最后似乎没有一辆百夫长被拖回国内。
这台好像是08的原型
好文,必须顶!百夫长也挺帅!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不堪一击的“豆战车”--二战日本94式超轻型坦克
我的图书馆
不堪一击的“豆战车”--二战日本94式超轻型坦克
日本九四式超轻型坦克(pixiv id=)侵华日军装备的94式超轻型坦克94式坦克的日文称呼是“九四式軽装甲車テケ”。テケ是日文“特別なトラクタ”的简称,意思是“特别拖拉机”,这也说明94式原本就不是当坦克设计的。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坦克,而是一种类似于坦克的小型履带式装甲车。国际上通常管这类装甲车叫做&Tankette,通常被翻成“小坦克”或者“超轻坦克”。1932年,中国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英制维克斯M-25轻型装甲车正在协同步兵进行城市作战,这些英制装甲车成为了日军进行装甲车实战应用的先行者九二式重装甲车是日本陆军早期装备的一型装甲车辆,主要武器为两挺6.5毫米十一年式轻机枪,这种装甲车参与了日军侵华初期的一些军事行动,后由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而被九四式轻型坦克代替(图中标有“爱国”字样表明此车是由民众或企业捐资购买赠送给陆军的,图中这辆就是著名的片仓工业捐资购买的。赠送给海军的飞机和装甲车辆会写上“报国”字样)&94式是日本东京煤气和电器工业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的前身)于1934年研制成功。设计目的是装备给日本陆军做用于运输、侦查和在师团内部做联络(那个时候无线电通讯还很落后),并且可以被当作机动武器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甚至引导步兵冲锋、快速突袭及对敌追击等。94式轻型坦克的早期型号为方形机枪塔(上),后期生产的94式改为采用圆形机枪塔(下)&&94式的设计参考了早先从英国进口的卡登-洛伊德(Carden-Loyd)小坦克VIb号。车体为铆接和焊接两种方式混合使用成型。与通常将发动机放在后部的做法不同,94式的发动机(三菱风冷4缸汽油发动机&/&35马力&/&25千瓦)在前部偏左的位置,而驾驶员则坐在其右侧。略呈长圆锥形的炮塔则相对靠后并且偏向右侧。&&一·二八事变中,入侵中国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装备的英制卡登-洛伊德VIb型超轻型坦克,主要武器为一挺英制维克斯7.7毫米重机枪,国军在同一时期也装备了类似的英制超轻型坦克94式的主要设计功能不是作战,因而其火力仅为一挺机枪,早期为91式6.5mm机枪,1937年后改为92式7.7mm机枪。乘员为2人,驾驶员及车长。车长同时又要兼任机枪手,而且炮塔还不能自行转动,需要车长用手来转。&94式通常会牵引一个用于运输的拖车。而拖车还有专门用于化学战的。撒毒拖车可喷洒含介子气的制剂,而消毒车可喷洒漂白剂以中和芥子气。&至1936年,也就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前一年,日军各个师团均组建了一个独立重装甲车中队,每个中队都配备有6辆94式。94式造价低廉,仅仅相当于当时日军主战坦克89式中型坦克的一半,因此不难理解其产量相对较大,从1934年到1937年总共生产了823辆。&&&&&&侵华战争期间,入侵中国乡村地区的日军94式轻型坦克,注意每辆坦克的尾部都挂有一辆履带式拖车,用于存放弹药和车辆维护工具94式非常小,甚至可以用小的可怜来形容。它的尺寸是:长3.12m(早期型号)、宽1.60m、高1.62m,而老款的奥拓快乐王子的尺寸是3.20m、宽1.405m、高1.44m。也就是它还没有一辆奥拓长,只是比奥拓略高略宽而已。如此之小,连日军都把它戏称为“豆战车”。94式的战斗室位于车体后部,上部有一个枪塔,其主要武器是1挺91式6.5毫米机枪,后被7.7毫米机枪取代,少数车装过37毫米火炮。车长和驾驶员处都有舱门,车体后部还开一个后门,便于乘员上下车以及与被牵引车辆的联络。经特许打开炮塔后窗看到,其主要武器只是一挺7.7毫米重机枪,其握把和世界上的多数枪械不同,却和日本的“歪把子”机枪相近。其火力远不能和现代装甲车的12.7毫米机枪相比。&&日军94式坦克部队准备掩护日军步兵进攻,注意近处的日军使用了一挺缴自中国军队的捷克造ZB-26型轻机枪1937年全面侵华开始后,面对基本没有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军队,94在日军各师团内持续服役。在与苏蒙军交战的诺门罕战役中,94式也投入了战斗,当然是不堪一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94式也被很多原驻扎在中国的师团带到了缅甸、荷属东印度、菲律宾及众多太平洋岛屿上。部分94式还被配给日本海军陆战队使用。&进攻菲律宾的日军97式骑兵战车,该车是在94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后生产的一型装甲车辆1935年4月,日军有11个步兵师团成立了94式超轻型坦克训练所,培训乘员。1936年建立了步兵师属94式轻装甲车中队&(相当于连),每个中队编有6~10辆坦克,主要用于执行侦察任务。1937年开始组建13个独立的轻装甲车中队,中队辖4个小队(相当于排),装备17辆超轻型坦克。年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约有100多辆94式超轻型坦克以战车中队为单位,配合89式中型坦克在中国战场上搜索侦察、迂回奔袭,攻击中国军队。日军发现这种不大起眼的小坦克竟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威力。月,3个战车中队共50余辆94式超轻型坦克与100余辆89式中型坦克在华北地区大举进攻,连续攻占河北房山和保定、山西忻口和太原、河南安阳、山东济南等广大地区。1937年12月历史照片中蜂拥冲进南京城开始震惊世界的大屠杀的就是这种坦克。日军藤田、井上和宫川坦克队装备的50余辆94式超轻型坦克支援步兵第114师等部队开始围攻南京城。其中由藤田实彦大尉指挥的战车队,率先引导步兵冲入城内,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表现日军使用94式坦克和89式中型坦克配合进攻敌军阵地的绘画,94式负责用机枪压制接近89式坦克的步兵,而89式则利用57毫米榴弹炮射击远处的敌军,后方的己方步兵跟随坦克前进,此外还有步兵使用50毫米掷弹筒协助压制敌方步兵日,日军步兵在94式轻型坦克的掩护下攻破南京中华门1941年,正在湖南北部渡江的日军94式轻型坦克编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也将94式坦克投入太平洋战场,由于荷属东印度的驻军没有进行太多抵抗,日军在战争初期在陆军部队和航空兵的配合下,凭借94式、95式和97式坦克快速横扫东南亚。然而,日军坦克兵们很快就开始了在东南亚的噩梦:随着美军的反攻,日军逐渐发现自己的坦克在美军的M3型“斯图亚特”轻型坦克面前几乎不堪一击,美军坦克装备的37毫米坦克炮能够轻易击穿日军坦克的装甲,而94式坦克则是日军坦克中最不堪一击的,美军曾经使用车载的M2HB型12.7毫米重机枪对付日军的94式坦克,在700-800米的距离上就把日军坦克打得起了火。战争爆发后不久,94式坦克就被日军从太平洋战场上完全淘汰出去了,只保留了部分坦克作为守卫要地的固定火力点使用。1942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M3型“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其装备的37毫米坦克炮可以轻易击穿日军任何坦克的装甲,坦克车组乘员也配备有M1928A1汤姆森冲锋枪和M1911型手枪用于自卫一群美军坦克兵故意用吊车把一辆缴获的日军94式坦克放在了M4谢尔曼坦克的车身后部,来表达对日军装备的鄙夷不屑此文转自: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克里斯汀.斯图亚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