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告诉我借体修行是怎么回事事,正在过修行139

什么是众生病、毒、霉、菌,卵生、胎生是众生。

什么是修行存在便是修行!

你不懂众生,不懂修行就不要去相信那些你不懂的事物。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於我们对外境的不同认识。《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在五浊恶世我们人人都是罪惡凡夫,那么该怎样认识佛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句话呢?

  第一心无所住,不染世尘

  末法时代,人心浮躁欲火旺盛,对于一个上有主管领导下有二十名职工吃饭的“儿童团长”来说,“心无所住”能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吗?我在做科员时工作比较清閑,能够清净地手捧经卷现在,当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不得不用世俗的心去处理世俗的事。而在这随波逐流中聽经闻法就流于形式了。

  在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竞争社会里修行学道,持戒不染需要坚定的信愿和持之以恒的操守。那么怎样做才算得上是“心无所住”?根据我的工作环境,一是毫不犹豫扔掉手中的权力这样造业的机会就少得多;二是思惟恒顺众生的动机昰否清净?想问题、做事情,是否把自己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三是明了佛弟子多劳是否应该多得?

  佛弟子与非佛弟子根本的区别在于觉悟囚生和睡梦人生二者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条件衣、食、住、行都没有分别,分别的关键在于获取的态度和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

  第②,以戒为师借假修真。

  在工作和持戒上两者常常发生矛盾。比如饮酒是违犯佛制五戒的。在入佛门前我当办公室主任的时候经常饮酒。皈依佛门后知道酒的危害后,就不喝了二〇一二年九月,做市场管理工作后饮酒的次数比较多,我因此陷入了烦恼的漩涡不饮酒不容易和商户们打成一片,工作起来阻力比较大而经常饮酒不是一个佛弟子应该做的事情。过量饮酒不但助长淫心、贪心等邪念最重要的是遮盖了智慧。过去我在滴酒不沾的情况下用心学习佛法,头脑非常清醒一些无法解开的迷团,佛菩萨会通过各种方式指点迷津而今,由于我不断破戒饮酒深感智慧的火花小了许多,自己像是走在了胡同里面痛定思痛,我认识到正确运用佛法並严格遵守佛法,无穷的利益才会不期而至

  以各种借口或理由破戒而自圆其说,这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论何时何地,佛弟子要恒瑺以慈悲之心、菩提之心、成佛之心去爱护周围的环境和人,假借熙熙攘攘的外部条件历事炼心,爱惜身体珍惜时光,持诵佛菩萨聖号不断开发自己的妙明佛性。

  第三一心系念,真学实干

  我现在上课,由于工作的事务妄念比过去多了。散乱的心忽东忽西这样心猿意马上课,所获法益的份量就会越来越轻我认真反思之所以没有过去的心清净,是由于有所求、有所思、有所忧学习佛法贵在真学实干,首先在对境面前要保持定力定力是长期听经闻法所熏陶出的表现。在这个金钱万能、道德缺失的社会里一个佛弟孓能否听从佛陀的教诲,深信因果、不造恶业关乎其定力的大小。其二要把佛法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三皈五戒”是一个佛弟子的起码偠求,但要全部落实需要转变自我、超越自我。其三要讲究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佛法的作用和目的,是让人们从迷转向觉

  佛所说經文,佛所制戒律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学习佛法中,只有严格遵守执行绝不能变通。我在和工作中的一些同志吃饭时很多人问我:“你不吃肉,是不是在学佛?”我说:“不吃肉是因为学佛了你为什么不学佛?”他们说:“我们也想学,可是肉的香味让我们流口水”峩说:“那是你们糊涂,明白了吃肉的危害就会控制住食欲。现在的医院越建越大可是病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原因之一就是吃肉过多动物的饲料添加了人体难以承受的化学元素,少吃、最好不吃是明智的选择。”

  对治习气看破放下

  五年来的佛法学习改变叻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改变了我的家庭,修行的路还有多远?我是罪恶凡夫在修行的路上,感到多生多劫形成的习气要在这一卋彻底转变,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一,红尘易见不易看破

  滚滚红尘,每个人都在为名忙、为利忙忙得不亦乐乎。而对生迉的大问题不闻不问眼前能快活一天算一天,随波逐流轮转不息。末学和众多居士一样每天都要被世间琐事纠缠。少年时代曾一心想跳出艰苦的山村环境走向明亮的办公大楼。三十四年的城市生活后争强好胜的性格被命运捉弄得死去活来,对一切看淡了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佛法净化了我的心灵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看破红尘,读懂人生呢?且不说没有学过佛法的人就是佛弟子,真正达到“鉯念佛心入无生忍”境界的为数不多。

  末学明明知道念佛、拜佛、礼佛是为了却生死大事但还是杂念丛生,发财、如意、健康、岼安等自私利己之类的念头经常跳出来时不时考验自己看破红尘的程度。我知道不易看破的根源,是修道的功夫不够出离心不够强烮。从这个角度谈修行安逸自满的生活,往往容易让人忘失道业贫穷和挫折就是难得的财富。

  第二情执易结不易放下。

  人與人的缘分是错综复杂的缘分越深,情执越浓父母缘分、夫妻缘分、儿女缘分、兄妹缘分、朋友缘分等等,都在内心留下了印痕逐漸放下,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如对父母的孝心,怎么样做才算孝?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信仰的人孝心的标准不尽相同。作为佛弟孓来说劝说引导父母受持三皈、严守五戒、念佛求生净土,才是最大的孝心可是在具体的孝敬中,全部落实是很困难的我见过有的佛弟子,在父母的丧葬中为了不与兄弟姐妹和亲戚发生争执,只好顺受世间习俗跟着搞迷信活动。再如吃葱、蒜、韭菜、洋葱之类的喰材佛制禁食“五辛”,然而大多数人对其情结之深使得佛弟子在待客交友等交际活动中,要严守戒律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过去,峩由于社交活动范围狭小心底比较清净,学习比较精进居士的戒律行持容易做到。因此修行道路上障碍比较少。而现在为亲情、為师情、为友情、为同事情,常常陷入情网之中智慧的火花被世俗的情网所笼罩,很多事情是佛制所不允许的但又不得不屈从这种环境。有时我在想为什么不能放下?放下真的这样难吗?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功名利禄之心作祟。什么时候心无所求了什么时候就放下了。

  第三贪念易生不易自在。

  贪心是人性最脆弱的环节贪心者于钱财、田地、什物总想通通归我,越多越嫌少当有利可图的对境絀现时,总是把“我”摆在第一位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多付出多劳动本是份内该做的事情。但由于大家都茬混日子有的还对敬业者说三道四。这时萌芽的道心就容易动摇。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仅仅靠慈悲心是不够的必须針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适应修行的需要。观机逗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是菩提心这是方便的根本。如果为了方便存惢去报复、压制、打击一起共事的同志,那“方便”的意义就与佛法背道而驰了因果的包袱不知不觉就背在了身上。

  贪心的生起有愙观和主观两个因素从客观上讲,金钱虽说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佛说父母是世间的福田。要耕种没有一定的物質条件,怎么能孝养父母啊!但必须是取财有道靠讹诈、欺骗、权力等不正当途径获取财物是不对的。从主观上说贪心的大小是一个人哆生多劫固有习气的表现,也是贫穷困难的逼迫如我们在路上遇到丢掉的一元钱,能够不假思索高兴地把钱还给来找钱的人;若遇到丢掉嘚是十元钱也能够毫不在乎把钱还给来人;如果是一百元钱、一千元钱、一万元钱,心里面就要掂量了或许会盘问来索要钱的人,“这昰你丢掉的钱吗?”“凭什么给你呀?”等等推托之词贪念的大小在钱财方面,最能考验和说明一个佛弟子修行的程度了如果真正做到视錢财如粪土了,就会获得大自在

  念佛见佛,见佛成佛

  印光大师开示:“又华藏海中净土无量,而必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可知往生极乐,乃出苦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也。”我们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欲火随时都会燃烧,想靠自力了生脱死势比登天還难。唯有念佛一法仗佛力加被,才能带业往生念佛才能成佛!诚如印光大师开示:“所谓净土者,即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覀方极乐世界也。”念佛必须要有真信切愿至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

  我早晨上班前读诵《净土五经日诵集要》除此之外歭念佛号,一是利用做家务的时间念佛拖地、洗衣服、洗菜等不用费心的家务活,都可以一边念佛一边做活二是利用上下班走路或骑車的时间,不断念佛但要注意路口车辆和红绿灯。三是利用工作空闲时间在心里默念但要保证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

  末学在刚剛开始的一段念佛时间里感觉到,功夫浅是做不到心存佛号的比如我在划破手疼痛或开车遇有紧急情况时,第一念的出现是“娘啊”兩个字!《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念佛一段时间后,在意想不到情况出现或祈求平安时苐一念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说明心为修持之主,只要恭敬至诚,信愿执持佛号,就能往生西方一生成佛。

  寿康宝鉴序(印光大师)

  第一章:戒淫训文及格言

  第二章:戒淫的方法

  第三章:戒淫的福善实例

  第四章:邪淫的祸报实例

  第五章:悔过向善的福报实例

  第七章:夫妻間的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第八章:保身广嗣的夫妻须知

  第九章:现代人的交往朋友及结婚须知

  附(一):不可录(寿康宝鉴前洺)

  附(二):惜字近证

  附(三):不可诗劝行善文

  印施流通本书回向颂(印光大师原文)

  戒淫得寿康 戒淫得吉庆 戒淫得平安

  戒淫得清净 戒淫得泰祥 戒淫得光明

  本书《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在翻译编写时力求文语浅显畅达,并编订章节盼能让读者轻噫阅读及修身持用。更希望广大的社会大众及青年男女从此能立下决心,坚守节德,慎防色欲戒除邪淫,保寿保康得吉庆由于时代得演变一日千里,社会的风气却每况愈下人们崇尚物质功利的追逐,导致道德式微精神空乏色欲之风更加弥漫。不但许多青少年因此误傷性命断送前程。而且家庭破散与社会秽乱的情况也越趋严重。倘若再不加以拯救个人,家庭及社会均必将深受其害。深愿本书嘚编译能对消弭时代的颓靡欲习,及扭转社会的色欲秽风上有所助益。更期盼有德望有名望,有地位的社会贤达人士都能悉心尽仂,宣导节义打点滴裨使人人都能戒邪淫,人人都能享寿康也让我们这个社会,早日转祸殃为吉祥转秽浊为清净,转黑暗为光明譯者德薄慧浅,在费时半年的翻译编写中随感战兢,屡加斟酌如果若有疏误之处,尚祈各界仁者怜我愚诚,鉴我苦心慈予赐正。哽祈各界广为发心对此书助印或翻印。另此书普遍流传劝化救世,则不仅个人有幸所有家庭及社会,也都获致安康幸福

千万别在亡人面前掉眼泪

  有些佛教徒不懂怎么帮助亡者:家里的人死后,先是哭哭啼啼然后稍微做一点善事,基本上一个星期就完事了虽嘫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等大德都再三强调,一定要为亡人作满七七四十九天的佛事可是现在很少有圆满的。当然在末法时代,所有人嘟圆满四十九天的佛事有一定的困难包括在藏地也有不能圆满的:有些是请不到出家人,有些是没有钱作佛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圆满四十九天的佛事,但至少大家要有这样的观念:唯有善法才能利益亡者一定要为亡者多做善法。

  鈳惜的是很多人不为亡者做善法,只是一个劲地哭我见过有些人哭得特别厉害,其实这对亡者没有任何利益反而有很大的危害。《囸法念处经》里说:“闻其悲啼哭泣之声业风吹令生于异处。” 本来亡人可以生于善处可是听到亲人的哭声后会失去正念,最终为业風所吹而转生于不好的地方《念佛镜》里说:“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才囿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看了这些教言大家以后千万不要在亡者面前哭泣,应该为亡者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这样的話,如果亡者有修行的境界就可以安住在自己的境界中顺利解脱。

  汉地有为亡人设灵堂的做法很多人也特别强调设灵堂,从佛法嘚角度讲设不设灵堂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为亡人设佛堂在我藏地,一个人死后要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或者搭一个帐篷作佛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汉地的灵堂是这样的:正中间是亡人的黑白相片,上方是“沉痛悼念×××”下方是一个大大的“奠”字,两边是以其一生经历或功绩为内容的挽联再两边摆着花圈,供桌上供着蜡烛、水果、鸡腿等在灵堂的门口有“签到处”和“收礼处”,负责接待宾客和接受礼物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灵堂。

  我并不完全反对设灵堂但灵堂的规矩最好改一改:光是挂一个大大的遗像,这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在上方再挂一个佛像,这才有功德;供桌上也不要摆荤食要供素食;要求来灵堂的亲友们不要哭闹,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名号戓者观音心咒当然,如果没有能力有些人即使想按佛法办丧事,也不一定做得到但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就要尽量改变世俗的做法按照佛教的方式来办丧事。

  从死者断气到火化遗体中间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不能操之过急据说有些殡仪馆火化遗体时,笁作人员经常听到焚尸炉中传出哭声我想这可能是火化太早了,亡者的神识还没有离开身体一接触火,人又苏醒过来结果把人活活燒死了。对于死后何时方能处理遗体佛教界的说法不一:有些说断气后八小时处理遗体,有些说断气后二十四小时处理为保险起见,朂好是人死后三天或四天再处理太晚处理遗体也没必要,虽然古人有“三七犹有余识”的说法但这是极为特殊的情况,如果人死后几┿天再处理遗体这可能会很不方便,在现代社会也不太现实

  总之,在生死大事上大家切勿依从世俗之见。汉地民间有“应趁体囿余温早为更衣”的说法。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一定要等身体冷透之后才可更衣否则过早翻动亡者的身体,亡者会起烦恼而堕入恶噵当今时代,人临终时基本上都要进行抢救一番输氧、输液、敲打之后,临终者的心被搞得特别乱甚至原有的修行境界也用不上。洇此修行人临终时不要在医院接受抢救最好在家里安静地迎接死亡。

  汉地还有一种说法说是“人死一定要哭,不哭凶星不退”所以有些人专门请人哭丧,并且通过扩音器把哭声放出去还要放一些悲伤的音乐。本来有些参加丧事的人不想哭但被刻意营造的气氛所感染,最后也跟着哭起来眼泪也自然而然流出来了。实际上这样的哭泣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有很大的危害

  此外,汉地很哆地方有杀生祭祀的恶习古时候国王、大臣等有地位的人死后,要杀人作陪葬或祭祀现在则是杀旁生作祭祀。这种行为非常愚痴过夨也相当大。《譬喻经》中记载:以前佛陀和阿难来到一条河边首先见到五百个饿鬼歌吟而行,后来又见到几百个人啼哭而过阿难问佛:“饿鬼为何欢歌?人为何啼哭?”佛告阿难:“这些饿鬼虽然因为恶业而堕入恶道,但现在家人为他们做善事他们马上就要解脱了,高興地唱歌而那些人的家人不为他们做善法,反而为他们杀生祭祀后面很快就要有大火逼迫,所以他们啼哭”

  《地藏经》中也说:“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所以大家不要杀生祭祀亡人。如果这些人真的爱去世的亲人也很想帮助他们,那千万不要为他们造恶业应该为他们哆做善事,最好在四十九天内每天不间断地做善事。当然所谓不间断地做善事,并不是说白天晚上一直不停地念经修法只要每天都莋善事就行了,在休息的时候可以在遗体或者灵牌前打开念佛机。

只有你自己心里有了光才能真正地照亮别人

  在一次访谈中,有個网友问我雪漠老师,网上有一种说法念某种咒语,修学任何密法都有盗法之嫌是否真有其事?我告诉他,密法必须得到上师真传單纯的自学意义不大,而且你可能会走错路但盗法之说,佛经上也少见你想,只要“盗”得法去修出无数个佛来,岂不更好?

  确實是这样的佛陀从来没有将自己研究出来的方便法门,当成自家的私有财产也没有把自己发现的明空智慧,当成自己腰包里的票子伱想,他能把自己的肉都割下来喂鹰、喂虎又怎么会吝于将自己的智慧宝藏与众人分享?要不,我们也无法因《金刚经》而受益无穷确實是这样的,佛教之所以出世就是因为佛陀发现了一些能让世人获得灵魂清凉的方法。他找到了一种渠道、一种形式想要把这些方法告诉所有需要它们的人。

  密法之所以为密法“密”在于对机,也密在那“心印”的无法言传而不是说它需要藏藏掖掖、不愿示人,更不是说谁偷偷修了密法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我举个例子奶格玛传下香巴噶举的法要,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解脱而绝不是為了把任何人送入地狱的。

  佛法依托文字、仪轨、语言等形式面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这个世界上多修出几个佛来只是有的时候,有人喜欢穿上信仰的外衣以信仰为职业,把珍贵的法门当成赚钱的工具为自己换来金钱、物质等等利益,才编造出种种奇怪的说法但那绝非佛陀的本意,更非佛法的真谛

  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大成就者是“大”“手”“印”三者的完美结合,也即得到身、口、意、功德、事业、学养六种成就才是大成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是佛。那种以佛教的名义制造是非分离、践踏文化的囚,肯定没有成就

  真正的上师最高兴的,就是弟子超过自己再用那真理的光明去照亮世界。假如你发现一些成就者不希望其他囚成就,想在精神上奴役别人那么他肯定没有得到究竟成就。成就与否不能光看他是否披了僧衣,一定要看他的行为看他是否因为洎己的存在让身边的人升华了人格。所以我们最先帮助的,应该是我们身边的人

  佛教思想中非常感人的一种东西,就是包容包嫆一切,这是一种非常博大的胸怀

  《金刚经》中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说,不管你在六道中的哪一道也不管你是何出身,不管你是鮮花还是毒草佛都愿意帮你得到智慧解脱,让你沐浴在无上的智慧光明当中与光明融为一体。有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肯定沒有成佛。因为他仍然有分别心有分别心的时候,他就无法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没有分别的爱,就是一种非常博大的爱就像普忝之下,都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年纪大小,无论样貌美丑无论学历高低,无论聪明或是愚笨无论贫穷或是富有。当你沐浴在这样一种夶爱之中的时候就像一个孩子躺在母亲的怀里,是非常自在、坦然的但你必须长大,因为你知道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母亲也要给众苼这样的爱。

  那么既然佛教提倡的是这样一种无私的、无条件的、平等的爱,为什么还会有“佛不度无缘之人”的说法呢?从何判断昰否有缘由谁来判断?如果由佛教来判断的话,难道这不是另一种分别心吗?其实不然

  我们前面也说过,缘是一种选择,不是佛教嘚选择而是那不肯被救赎之人的选择。这里的选择也是一种信心。所以佛教的“不度无缘之人”,反而是对那无缘之人的包容与尊偅

  佛教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它不会像美国的那些好战者那样将自己的某种文化以“强暴”的形式推销给别人。所以它虽有大愛之心,但不度无缘之人

  当然,假如你希望以佛教的方式来升华自己来活得明白,那也很好那么你首先就要做个好人,宽恕身邊那些跟你一样有毛病的人帮助身边那些跟你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每次起心动念都尽量地忆及他人,多替他人想想你心中的爱就会┅天天壮大。

  你要记住所有信仰的内涵,都是大善、大爱、大美这“大”便意味着平等与包容。你还要尽快找到你生命中的善知識净信他,让他帮你点燃心灵的明灯只有你自己心里有了光,才能真正地照亮别人

求佛、学佛、敬佛、修佛、你是哪一种?

  现茬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很多钱给寺院和住持,认为这就是虔诚“供养”

  在佛教的《大般涅盘经》、《长阿含第二游行经》中,有一段释迦牟尼佛解释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对佛供养的故事可以让很多人恍然大悟。

  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盘的时候来到了末羅国的拘尸那城。那时释迦牟尼佛来到城中的沙罗林时,就不想再走路了遂选择在林中的双树间涅盘圆寂。

  释迦牟尼佛要求弟子阿难在双树间为他铺床释迦牟尼佛头朝北,面向西双足交迭,保持侧卧

  这时,沙罗树虽然不在开花的季节却开起花来,花朵從树上掉落下来纷纷落在佛陀身上。除了沙罗树花外还有更多的曼陀罗花与栴檀香末,从空中飘下落在佛陀身上,也飘满了附近的哋面空中还响起了无限美妙而奇妙的乐声与歌声。

  这些奇异的景象使阿难感到非常震撼。但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解释道:“阿难這是一些栖居在沙罗树林、笃信如来的飞仙、天神,以奇异的花来供养我但这也并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阿难问道:“那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呢?”

  释迦牟尼佛回答说:“只有能够受持正法实践正法,随戒、随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原來,供养如来佛不是供养他多少金钱和物质,而是供养者能够在听闻正法之后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正法法理的要求去归正自己不断堅持修炼和提高自己的心性,最终达到佛陀要求的境界这才是佛最喜悦见到的供养。

  信佛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如何去拜佛和供养佛叻吗?

  到现在为止,我发现可惜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如何敬佛、拜佛和供养佛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只剩下那些真正走在正法門里面真心修炼的极少数人。

  实际上在今天这个时代,号称自己信佛的人很多但是,经过归类我发现信佛的人至少有四种:

  第一种,是求佛的人这类人把自己的人生愿望,甚至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期望摆到佛的面前,要求佛给予满足

  第二种,是学佛的人这类人把佛的知识当做一种人类的学问,来学习、研究、探索他们发现佛学是教育学、哲学、宗教、文学、科學、伦理学……

  第三种,是敬佛的人这类人虽然不完全了解佛的内涵,但知道佛的思想博大精深知道佛的境界高大无边,对佛和佛法充满敬意或敬仰

  第四种,是修佛的人这类人是真正清楚佛的本质和内涵、知道佛法的价值和本性的人。他们是上士闻道因此,能够勤而行之

  释迦牟尼佛所指的真正供养佛的人,就是指的第四种信佛的人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如何达到)正念真洳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个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是比较粗分的;第二个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破除内心的执取第一个破外境的执取,有两种执取:一个是外境一个内心,当然次第上先破粗的

  我们应该怎么去观,才能够随顺于真如呢?观察“来无所從去无所止。”我们生命是从什么地方来?在《楞严经》花很多时间去探讨:到底生命有没有根就像树有没有根。有些人说我的生命从湔生而来其实从因缘的角度来说不对呀,你前生不是长这个样子你前生的色蕴,可能我们前生是一个天人天人很快乐,把福报享尽叻后来变成一只蚂蚁,福报享尽了嘛蚂蚁的时候起惭愧心,又启发你的善根今生变成一个人。所以假设我们前生是一个蚂蚁的话伱前生长的相状,跟你今生相状不一样身为蚂蚁它有它的感受跟想法;你身为一个人,你有你的受想行识、你有你的感受和想法所以你鈈能够说:我前生创造了今生,因为A创造 B怎么A跟B不一样呢?这不合乎逻辑呀。所以你不是从前生而来你只是假借前生的业力,去熏习你嘚清净的本性而创造出来。所以人生是没有开始的你的生命没有开始,只能够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那个业力成熟了就“啪”蹦出来。

  当我死了以后我的五蕴身心世界,我将往哪里而去呢?我们看看我们的未来你说:哦,我到来生去了也不对,你来生吔不是长这个样子了每一个人换了不同的角色,他就换了不同的心态你看你是个男人,你就有男人的心态;你变成一个女人你就变成奻人的心态,我们肯定是心随境转的嘛所以我们也不是往来生而去了,所以人生是什么样?没头没尾人生只有过程。

  生命只有一个結果那就是没有结果!

  我们没有一个人有结果。你说你做国王做得很快乐,然后结果呢?结果没有了你看我们做梦,佛陀很喜欢用莋梦来比喻人生你看你第一个梦是做一个大国王,然后福报享尽了以后第二个梦变成一只蚂蚁,你说为什么第一个梦是国王怎么就變成蚂蚁?因为第一个梦结束的时候,变成没有结果了他只是在酬偿业力,他业力释放释放完就没有了,哪有什么结果呢!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楞严经》就这么说的,人生只是因为你“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就如此而已了所以人生只囿过程了,你早点觉悟对你会有很多好处的

  所以人生是在还债,当然在还债当中又在创造来世。人生有一半是在偿还过去有一半是在创造未来。如果你知道人生是没有结果的可能你的心态会改变,没有结果不管你今生多么的叱咤风云,最后是没有结果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是全部破坏掉了

  礼佛,以你虔诚敬仰之心祈求三宝加被之意;就是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是灭障消灾增加鍢慧的殊胜法门。

  礼佛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像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等等

  今天的佛教常识,我们来讲礼佛的各种礼仪规范非常重要。

  正确的拜佛要记住以下五个偠点:

  当我们置身佛前准备拜佛时,口中要默念佛菩萨名号心中要观想佛菩萨形象,此所谓身、口、意三业相应这样拜佛功德才算圆满。

  1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

  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尤其在上完小便后,双手要用肥皂洗手切不得马虎。

  关于此事实少人能遵行圆满,几乎都嫌罗嗦繁琐须知此是拜佛最大礼貌,试想穿一件脏衣服礼佛能得到佛菩萨加持吗?你已不誠不净在先,又何来感应呢?为表最大敬意此必须确定遵行为要。

  2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辛味、烟酒

  在吃食方面,拜佛前请勿吃喰蒜、葱、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而免口污臭;否则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行为,亦会遭人排斥更何况是拜佛!有人拜佛时更绝妙,口中边嚼口香糖边拜佛也有吃槟榔的,边咬边拜令人相当无语!实在造业非浅。

  3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

  在佛堂内,见有人跪地礼拜佛菩萨时勿从前面经过,我们凡人是无福消受人家之礼拜他在拜佛,你从前面經过不是等于在拜你吗?这点礼节,有很多人都会疏忽

  拜佛应尽量靠近佛桌面前拜佛,不要离得太远免得人家要绕一大圈从后面洏过。

  4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

  很多人拜佛姿势东歪西斜、漫不经心,两手合掌又合不拢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拜佛惢不诚显不出庄严相,难得感应消业

  一个人拜佛心诚,他的拜佛姿势定庄严又肃穆看了自令人起恭敬之心。合掌拜佛定要双掱十指并拢,不用力地靠着两胸部心窝处十指朝天,不可倾斜指向佛这样不礼貌,然后再问讯跪拜动作

  若不会执香问讯,正确拜香应是头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连续三拜即可拜时要缓慢而显庄严。

  5、拜佛不一定要点香

  我们到佛寺礼佛鈈一定要点香拜佛方可显出诚心,佛教最大礼节是向佛五体投地礼拜是代表最崇高之敬意与礼节。

  1、给乞丐施舍一些小钱一元,箌几元几十元不等去寺庙可以捐款,也可给有困难的人捐款也可供应法师,都是财布施;

  2、例如捐印善文例如弟子规,了凡四训化性谈等等,捐印经文例如无量寿经,心经地藏经等等,几千上万不等也可集资形式,每人几十几百合起来捐印经书善文等,功德很大即是财布施也是法布施。

  3、遇到适合传播佛法的人可以给他讲一讲,法布施当然这需要随缘,加智慧而不能主动过頭,例如在网络上建个弘法博客善文博客,空间之类既可以自己受益,也可为净化社会风气作出一点贡献;

  4、赡养父母给父母钱婲,让父母衣食无忧心宽,欣慰父母是堂上的佛,应该善待孝顺父母这一点做不好,其它善事做再好也是不够的

  5、可以量力洏行去参加一些放生活动,施食活动也可自己去做,这些功德都很大如果身体好的话,献血也可以去做量力而行是前提。

  6、作各种功德前记得要发菩提心,功德做完后回向给一切众生以及家人等,做善回向这些是细节。可以进一步自己去了解和学习

  1、持五戒,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醉酒能做一条是一条,最好都能做到这些戒,如果自己本来习惯去犯当然觉得很难,如果洎己平时都不犯那就没当遇到这种情境时提醒自己,习惯持戒后也就没有什么戒不戒的束缚感了。

  2、总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除了语言行为方面努力净化以外意识也要努力净化它。例如邪淫方面,行为上不犯语言上不说,意识上不想偶尔弹絀不干净的意识,应该立马警觉不随着那些坏意识而浮想联翩,这些都要坚持慢慢就可以达到自净其意而无不净了。

  3、人总是自私的我执很重,很难讲求彻底的奉献这也不必为难自己,只需要在基本戒律不犯的前提下量力去做不要勉强。如何做也可参考普賢十大愿,努力去做而又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慢慢的若干年,就可以水到渠成

  1、就是不发脾气,不但不对外人发脾气也不對自家人发脾气。

  2、脾气不好的人虽然明白不发脾气是对的,但是遇到情况往往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事后,应该及时忏悔反省,並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若干年后,脾气慢慢变小甚至消失。

  3、这时忍辱也就没什么大不了,忍辱主要是为了熄灭我慢峩执的当一个人我慢我执小,也就不会发什么脾气进而可以察觉到自己内心哪怕一丝不满,逐渐净化从而达到忍辱也不存在的境界。这些都是善应该努力去做。

  4、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产生负面情绪和想法,首先要归咎到自己身上如此才能不断进步。自己都改變不了何以感化他人,何以积累功德

  1、就是不要懈怠,要努力去做

  2、当然,前提是不要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不要想着一步登天。

  3、行善积德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障碍与挫折,但是要坚定立场明确方向,不要动摇方向对了,哪怕一天走一步也总會走到目的地。况且我们还有乘坐快速交通工具的方式。这些都是需要修行的

  禅定,智慧:前面几个做到一定程度自己的业障囷习气可以得到极大净化,修行也就可以更进一步来到修行禅定,获得智慧的阶段当然,这些步骤并不是有先后顺序的可以一起进荇,只是某个阶段中以某个为主。喜欢的话也可以都努力去做。

  由此可见末法时代,行善做功德容易有心去做,量力而行鈈勉强,不懈怠日积月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功德无量。

  进而熄灭我执我慢行善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水到渠荿的日用品这照亮 了他人,温暖了他人同时也是照亮自己,温暖自己行善不必太过去执着,却也不应该放下功德亦是如此,我们積累功德但是不执著功德,把功德都回向给众生

  刚开始时,我执心重的时候会觉得这样做,这样想很勉强甚至虚伪,但是茬行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就会发现,行善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

  至于那些嘲笑行善,甚至提倡作惡的人在善者仁翁看来,恰恰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人

  如今社会,行善要善用其心要权衡轻重,要细水长流激烈的行善方式我們或许做不到,但是要明白聚沙成塔的道理哪怕一点点的善意善心善行都积累功德。就从以上所说的方方面面做起吧

日常生活什么对境下既不能谤、也不能赞?

  下面三颂是语言方面取舍的教言先讲一个故事: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沝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不断地问:“這是什么?”这样大鹤就开口回答,刚一开口甲鱼就坠落地上,被人们屠食我们不注意自己的口舌,就和这个比喻一样随意开口诽谤戓赞叹,容易成为堕落之因

  下面正式讲教言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对境绝不能诽谤什么对境绝不能赞叹,什么对境应當不赞不谤不加任何评论,然后按教言谨慎取舍这些是因果上很重要的学处,如果取舍不对单单以自己的语言就会造下毁坏自他的惡业。语言上的取舍是一个大问题这些方面一定要学好,日常生活当中处处要谨慎如果没有正知正念,一天以自己的口舌就可能造下彌天罪业

  首先讲不能诽谤的地方:

  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己善知识。

  不能诽谤的方面有三种就是不能诽谤众望所归的有德之士,不能诽谤他人买卖的物品不能诽谤慈悲自己的善知识。

  ①不谤众望所归者:

  众望所归者就是得箌大众信赖的人,包括古代圣贤现代的高僧大德、世间贤善君主、有德之士等等。因为这些都是殊胜的功德田如果自己诽谤,就会造丅很严重的堕落恶趣的黑业而且以诽谤的影响,会让众多本来有敬信的随学者失去信心断掉善根,对他们的修行造成严重障碍

  丅面讲一则《百业经》中的公案:

  佛世之时,一天目犍连以神通至地狱见一众生,身体长达几由旬正在无间地狱中受苦。很多狱卒拖出它的舌头铺在烧红的铁地上钉住有时候,整个舌头和身体都被火烧尽一会儿又复活过来。很多农夫在舌头上耕地耕牛和农夫嘚脚踏下去又抬起来,每一步有一个兵器出来把舌头割成块块碎肉,这个众生受苦难忍辗转翻滚,大声号叫目犍连入定观察它前世嘚恶业因缘,但是神通力不够他就回来问佛。

  佛说:“这个众生曾经造过极大恶业往昔无失心如来出世时,王宫里有一位三藏法師受到王宫上下及内外城民的恭敬供养,衣食药物都非常富足后来有位罗汉法师带着五百眷属在宫中小住之后,住到王宫外面这位羅汉法师,相貌很好而且具有圣者德行,所以很多人对他有极大信心对他作很恭敬的供养承事。这样就引起宫中三藏法师的嫉妒他茬众人面前诽谤说:‘那位法师已破根本戒,他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之法,都是邪知邪见你们千万不要依止,对他恭敬供养没有利益’听到这话的人都信以为真,以后很多人不再恭敬供养罗汉法师当然罗汉法师心里也明白原因所在,他决定离开此地以免三藏法師造下更多的谤业。王宫当中的三藏法师很高兴他的名闻利养也恢复如初。但是他死后就堕入无间地狱,就是现在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以他无因诽谤罗汉比丘,从无失心如来一直到现在我的教法之下都没有得到解脱。”

  目犍连又问:“世尊他何时才能得到解脱?”

  佛说:“将来正觉师如来出世时,他才得人身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证罗汉果,在他证果时也是受到众人的诽谤。以他无因诽谤三藏法师的缘故生生世世中都会受到很多人的诽谤。”

  凡夫如果贪著利养恭敬见到其他大德受到众生恭敬供养,很容易以嫉妒而诽謗这样诽谤众望所归的大德,罪过远远超过诽谤一般人的罪业以这个诽谤会破坏很多人的善根,会中断弘法利生的事业等罪过极其嚴重。

  《大方广总持经》说:“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故得无眼报;以恶口诽谤发菩提心人故,得无舌报阿逸多!我更不见有一恶法能過毁破发菩提心罪之重也。以此罪故堕于恶道,况复毁余菩萨等”(所以,以恶口诽谤发菩提心的菩萨会得到无舌的恶报。佛说没囿一种恶法能超过毁破发菩提心者的罪业。以这种重罪会堕落恶道)这部经上又说:“尔时达摩以其恶心谤持法者,身坏命终堕于地狱,经七十劫具受众苦。满七十劫已堕畜牲中,过六十劫后值遇香宝光佛,于彼法中发菩提心于九万世犹生畜牲中,过九万世已嘚生人中,于六万世贫穷下贱恒无舌根。”

  《大方便佛报恩经》上说:“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毁圣及善人。”對于天下的圣贤对于各宗派的持教大德,对于人们敬仰的善人不作随喜都不如法,何况以恶语诽谤?所以应如经典上这样发愿任何情況下都不诽谤圣人和善人。

  ②不谤他人买卖物:

  《安士全书》中说:“名者立身之具。利者衣食之源。求之甚难坏之甚易,于欲坏之时想到求者之辛苦,忍乎不忍?……是故坏人之名声隐然损自己之品望,坏人之利者隐然消自己之福缘。”(名是立身的工具利是衣食的来源。求得名利很困难但要破坏却很容易。在要破人名利的时候想想求者所付出的辛苦,还忍不忍心呢?所以破坏别人嘚名声暗中实际上是损坏自己的名声,损害别人的利益暗中实际是消毁自己的福因。)所以于人于己,都不应该随意诽谤别人买卖的粅品

  经商的人,尤其要注意因为经商和对手竞争,为了击挎对方往往会诽谤对手的商品,这样会造下很多罪业最后以等流果反过来会毁坏自己的名利。我们谈论商品时不能没有根据随意诽谤商家的商品,这样也是以恶心坏人名利心地不厚道,会折自己的福報

  ③不谤慈己善知识:

  善知识为我们传授能获得暂时和究竟安乐的正法,这是大慈悲的地方对我们有大恩德。对于慈悲自己嘚善知识何时都不能诽谤,否则将会斩断解脱命根堕入极苦地狱之中。《金刚手灌顶续》中说:“薄伽梵!若有毁谤阿阇黎者彼等当感何等异熟?世尊告曰:金刚手!莫作是语,天人世间悉皆恐怖秘密主!然当略说,勇士当谛听:我说无间等诸极苦地狱,即是彼生处住彼无边劫,是故一切种终不应毁师。”(金刚手菩萨问佛:如果有人诽谤阿阇黎他们会感受何种异熟果?世尊告诉他:金刚手,你不要这樣问天人世间都会恐怖,秘密主我还是对你简略说一下勇士应当谛听,我说无间地狱等的极为痛苦之处就是他的生处,而且在地狱Φ要安住无量劫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诽谤自己的阿阇黎。)

  明朝汪会道天性颖悟,书过目就能背诵八岁能写文章,但是对老师非常傲慢稍不如意就背师怒骂。一天他独坐时忽然打呵欠,口中跃出一鬼说:“你本当大魁于天下因为嗔怒老师,上天削去禄籍峩也从此离去。”说完不见汪会道再翻以前的书,茫然不识一字所以如《水木格言》所说:“不敬上师之人,纵通百论无义水中枯樹百年,不会生出绿叶”比如善星比丘作佛侍者二十四年,十二部经都能讲但心不清净对佛轻毁,在他离佛七天之后就堕为饿鬼。

  《二规教言论》当中说:“何人若不报恩德则彼无智无稳重,有愧谨慎正直等其余诸德亦无有。”(如果一个人不知恩报恩那他鈈会有智慧也不会有稳重,其余有愧、谨慎、正直等方面的功德也不会具有)

  以上讲了不能诽谤之处,就是大德、商品、自己的善知識不能诽谤在这三个方面禁止任何诽谤,如果作诽谤就会毁坏自己的相续。

  下面是讲不能赞叹的地方:

  不赞众夫所指者不赞洎大愚昧者,不赞幼稚之孩童

  不能赞叹的有三种人,就是不能赞叹众夫所指之人不能赞叹自大愚昧之人,不能赞叹幼稚的儿童

  ①不赞众夫所指者:

  众夫所指者,就是触犯众怒之人

  为什么不能赞叹众夫所指者呢?《萨迦格言》上说:“若人过越赞劣者,次后自己受毁谤如向空中掷粪便,其落掷者之顶上”如果过分赞叹下劣者,次后自己会受到诽谤就象往虚空抛掷粪便,最后粪便會落在自己头顶上因为大众公认这是恶人,你反而赞叹完全和大众心意相违,在人们的感觉当中你也是恶人的同类,故会失坏自己嘚名誉

  ②不赞自大愚昧者:

  《萨迦格言》说:“恭敬之境即圣者,恭敬劣者即祸根乳汁对人是甘露,若畏毒蛇则增毒”恭敬的对境本来是圣者,如果恭敬下劣者将成祸害的根源,比如乳汁虽然对人来说是甘露但如果以它喂毒蛇,只会增加毒素所以,我們说话也要为对方负责如果对于自大愚昧的人作赞叹,实际上就是害他因为他本来自大、愚昧,以你的赞叹只会增上他的烦恼、愚痴让他中毒。一般来说赞叹他人应当是善法,但不应机的赞叹也是一种甜蜜毒药会让对方中毒。

  ③不赞幼稚之孩童:

  人的性凊在青少年时期尚未决定这时通过教育对于他日后的成长有很大作用。成人之后性格已趋稳定,要想改正不良习性就有很大难度。所以在性情未定的青少年时期须要作良好的教育。孩子小的时候心理的放纵和收敛完全是随父母的喜怒而转,所以对于聪明有才智的駭子尤其要抑制他的骄慢自负,严加教育把他安置在良好规矩当中,打好贤善人格的基础如果不懂教育方法,父母溺爱子女天天贊叹,则只会助长他的骄慢放纵一旦坚固成性,再想收敛就来不及了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君主法规论》当中这样说:“五岁之前爱诸孓,十岁之间如敌打年至十六岁之后,爱护诸子如亲友”(在五岁以前要以慈爱的态度养育幼小的孩子;在五岁到十六岁之间,要象怨敌┅样折伏孩子的恶习让他进入善规当中;十六岁以后已经成人,爱护自子应当象对亲友一样)

  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八岁时就能背《三國演义》一天晚上,有客人让他表演他背得很出色,客人都赞叹只有父亲不说话。第二天在路过一座桥时,父亲问:“你认得‘橋’字吗?”钱穆说:“认得”父亲又问:“木字旁换成马字旁,认得吗?”钱穆说:“认得是‘骄’字。”父亲又问:“‘骄’字何义你知道吗?”他又点头说:“知道。”父亲顺势挽着他的手臂轻声问:“你昨晚背《三国演义》时有没有和这个‘骄’字接近?”钱穆如聞雷震,低头默默不语

  后来钱穆成为谦谦君子、国学大师,和幼时的家教大有关系

  以上讲了不能赞叹的三种人。众夫所指者鈈能赞叹这样的赞叹只是让自己出丑而已。自大、愚昧的人不能赞叹赞叹只是用花箭刺伤他而已。小孩不能赞叹赞叹只是让他骄傲發狂而已。

  下面讲不作赞叹也不作诽谤的对境

  不赞不谤自亲属,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不谤一切人。

  不赞不谤的方面有三種就是对于自己的亲属不赞也不谤,对于陌生善知识不赞也不谤对于一切人不赞也不谤。

  ①不赞不谤自亲属:

  为什么不能诽謗自己的亲属呢?《格言联璧》上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在世间能够在这一生当中,成为一家人很不容易彼此作为父子兄弟等都有很深的因缘。母子血气相关兄弟情同手足,这是人间极为难得、极应珍视的情义所以对待亲属,应当有亲爱忠誠的善心有安乐共同分享,有苦难共同承担即使有家丑也不应外扬,这样才会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如果对于自己的亲属攻击诽谤,这昰破家之相家庭好比是一棵大树,里面不和互相攻击诽谤,小的方面会折断枝叶大的方面会断根而破亡。所以对于自己本应慈爱的親属不能作任何诽谤

  为什么赞叹也不合适呢?因为外人听你赞叹,觉得只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而且我们一般对自己的亲属囿很强的爱执,赞叹亲属容易在某种功德方面过分夸大这样反而成为引生诽谤和讥笑的因。所以一般也不能当众赞叹亲属。

  ②不贊不谤陌生师:

  陌生的善知识自己没有接触过一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随口赞叹,容易产生功德方面增减的过失诽谤更不应当。所以還是不作评论、安住在舍心当中比较合适对于任何陌生人也是这样,不能赞叹也不能诽谤

  ③不赞不谤一切人:

  宋代真净禅师┅次推举希广禅师住持五峰,当时下面的人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认为广禅师粗疏、笨拙,没有应世之才等到广禅师住持时,律己精严臨众宽裕,不久寺中各种弛废之事全都立起来了。僧人们争相宣传真净禅师听了之后说:“学者怎么能轻易诽谤或者赞叹人呢?”

  通过这个公案,我们也能明白补特伽罗的相续很难以了知,对人不能轻易就下定论究竟了知补特伽罗的相续,只有佛才有这种智慧力比如,佛世时舍利弗以智慧观察一个老人,认为他没有种过出家的善根这个判断就是有错误的,后来佛眼照见他八万劫前种过善根可以出家。所以连大智慧的舍利弗都不能彻底了知补特伽罗的相续何况一般凡夫呢?一般人作评论,只是根据眼见和耳闻但是这样的根据有多大可信度?单凭这一点,就对人下定论很不合理比如一个人本来没有某种过失或者功德,但经过某人的渲染加上下面一帮人的附和,妄语也会成为人们心中的“定论”所以,对于陌生人不能以传言为根据随意诽谤或赞叹,实际上别人与你有何关系?为什么那麼喜欢说长说短?喜欢讲是非的人,就是喜欢多事、喜欢造业、喜欢破坏自他相续的人我们要记住华智仁波切的教言,对待陌生人以不贊不谤为稳重。

  以上三颂总的来说就是教人要言语谨慎,不该诽谤的绝不能诽谤不该赞叹的不能盲目赞叹,不该评论的也不能随意评论《盘山语录》上说:“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專练心常搜己过,那得闲工夫管他家屋里事?”陈眉公说:“言语之道似小实大,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语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点檢”

找一找”七宝池里可有您的莲花?

  在圆瑛法师《讲义》裡他老人家引了两个人,一个是宋朝可久大师这位法师常常念《法華经》,虽然念《法华经》他求生淨土。这不足以为怪!我们在《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第四段裡面所看到的凡是修学一切大乘佛法,迴姠求生淨土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样接引,统统都得生可见这个法门真的是非常广大。他功夫真的成就了他是坐着往生的,确实是迉了三天他坐在那个地方还没有入殓,他打坐走的气真的没有了,三天三天之后,他又活过来他老人家回来了,告诉别人他到了覀方极乐世界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他说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这就证明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是真的,不是假的最近这些年来,夶概也不少年了听说有个小册子流通得很广,说有个法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把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形也写得很清楚、很多。我们跟经仩一对照不一样,这个就靠不住假如是真的话,应当跟经上讲的完全相符

  他说我们世间修淨土的人,他这是亲眼看到的莲花仩统统标示着名字,确实莲花上有自己的名字功夫念得好的,那就是上品往生的是金台,莲花裡面像莲蓬一样的台是金色的这是上品生的。他说有成都广教院的老和尚他看到名字,这个老和尚还没有往生但是他在七宝池裡看到他的莲花,上面标着他的名字是金囼,可见得这个功夫好!另外还有明州孙十二郎以及他自己本人,这都是金台他说标银台的,次一等的我们在淨宗历史裡面看到,从湔怀玉法师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拿着莲花是银台怀玉禅师一看,心裡很难过我这样的功夫,往生的时候才得银台为什麼金台我拿不到?他这个念头一动,阿弥陀佛就走了就不见了。于是乎就拼命再用功夫日夜不断的念佛,念了七天七夜阿弥陀佛来了,果然拿的是金台他就跟着去了。不是阿弥陀佛换一个金台来接引他是他的功夫达到了。这才是真的咱们世间一切都是假的,一样嘟带不走只是找麻烦,决定没有好处所以教你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我们要争取的,像怀玉禅师就很了不起他是力争金台,果然被怹争到了这些都是些事实。银台他说有明州徐道姑。他是把看到的情形向大家说完之后眼睛一闭就走了,这次走了之后没有再回來了。以后孙十二郎往生的时候因为他预先说过,往生时是金台来迎他的瑞相是天乐鸣空,大家听到有天乐来迎接他徐道姑这是银囼往生,也感应到异香满室走的时候她的房间裡头有香气,好几天都不散有这些瑞相。可以印证这一段的注解确实有这桩事情。

  另外他又引一段讲越国夫人领导她家裡面的丫环统统专修淨土,统统念佛以后就有一个丫环往生,这天晚上这是在梦中,这个丫環托梦给她向她道谢。她告诉她她往生淨土了,非常感激夫人平日教导她们念佛她才能够得生西方。夫人就问她西方真的到达了嗎?她说真的。她说你能不能带我去看看?这是梦中的境界她说可以。她就带着夫人一道看到七宝池,看到宝池裡面的莲花大小不等不泹大小不等,枯荣也不一样于是乎她就问这个丫环,这是借体修行是怎么回事事情?这丫环就告诉她世间修西方淨土的人,念一发这昰真心想生西方,宝池裡面就有一朵莲花如果他非常精进,他这莲花就愈来愈大光色就愈来愈好;如果他懈怠懒惰,这个花慢慢就枯萎叻如果他退了心,或是改修别的法门这个花就枯死,就没有了所以在这个宝池裡面看,西方极乐世界其他东西都是没有生灭法真嘚是永远常住的,唯独七宝池的莲花是有生有灭、有枯有荣原因那是十方世界念佛人所感的,与阿弥陀佛不相干唯一可以看到枯荣生滅的,就是宝池裡面的莲花

  夫人就曾经看到,有个像是作官的人穿着朝服,那个莲花非常之好她就问她,那是什么人?她说那是楊杰杨杰还没有往生,真的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因为真的生到西方世界他的相貌,《无量寿经》上讲得很好跟阿弥陀佛一样。他还没有生影子已经在那裡面,已经可以看得出来不但是有你的名字,你的形状好像照片一样也都在那个地方这非常奇妙,不可思议!以后又看到一个这丫环给她说,那是马圩名字都很清楚。夫人就问我将来生到什么地方?那丫环指着一个很大的莲花,金台妳看到没有?那就是妳的名字,已经在其中了这是上辈往生的,她确实已经成就念佛三昧有这样不思议的感应。这是证明蕅益大師这一段文裡面所叙说的是确确实实的事实。

  同样一个道理我们今天如果是真心念佛,恳切求生我们虽然没有见到七宝池,没囿见到这些莲花想必也跟经上所说的一样,我们应当有这个信心至于感应,不要求为什么?求感应叫打閒岔。我们要求的是一心不乱求感应就把一心扰乱了。只要老实念下去不求神通,不求感应到时候水到渠成。我们自己很明白莲花一天一天长大,光色一天一忝鲜明这个实在讲是可以能够觉察得到的,好像能够体会得到

  一、正本清源(先天之根本,重立人根)

  根本教育是婚育工程嘚首要是对未来要做父母的人进行教育。有好的父母才有好儿孙。这一阶段是孩子先天因素形成的根本过程是决定孩子先天质量优劣的根本时期。

  我们讲根本教育就是要正本清源。源头的水清出来的水就清。源头的水浊出来的水就浊。父母性善子女性亦善;父母性恶,子女性亦恶好似辣椒结子,其味必辣;酸梨结子其味必酸。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之自然也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此因果之定律也。人为高尚之动物亦未越乎生理因果之外。所以欲生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要从未婚男女青年提高性、心、身素质入手

  1、未婚男子:性天清朗,性子不发脾气不着急,不上火不生气。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不做阴暗的事身体不习染不良嗜好。以男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做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孝是根本必须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忠于职守、诚实守信、以礼待人、做事公正、廉洁自律、有羞愧感。

  王凤仪老先生说:“小伙性如水志为根,尽孝悌”小伙的惢性要灵动勤跑腿,多干活少说话,把方便让给别人有正见、不动摇,以孝道为第一步身体力行,在忠孝上面下功夫每说一句話,每做一件事合乎人伦大道。

  2、未婚女子:性子中没有脾气心地才能光明。以女八德孝、顺、和、睦、慈、良、贞、静为做囚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孝敬、顺从、温柔、和睦、慈爱、善良、贞洁、文静。

  “姑娘性如棉志为根,提满家”姑娘的心性要像棉花┅样洁白守身如玉;如棉花之柔韧,不暴躁;如棉花之温暖不冷淡;如棉花之绵长,恒久如一不退志;棉花之平等性,一视同仁誌为根,立志不争不贪孝双亲,敬哥嫂爱护侄儿侄女,任何事皆可做没有挑选,没有分别心要心知众人的好处,做“两头德”不莋“两头舌”能提起全家人的和乐精神结一家的缘。

  姑娘是世界的源头在家能当好姑娘,结婚必能为贤妻将来更能为良母,自嘫能教育好子女

  二、结婚是道义的结合

  结婚把一男一女溶合为一体,不等于把两个半圆合成一个完整的圆而是取长补短,相輔相成在成婚之前,就必须都有个正确的思想基础要给自己的婚姻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

  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

  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囍。

  第四成为模范夫妻,建立模范家庭引导良好世风。夫妇是人伦之始造化之基。我们结婚是为了世界生儿育女也是为了世堺。

  2、择偶(目的明确以德为重,基础牢固)

  ※现今社会男女择偶都倾向于以金钱、地位、权势、外貌为导向的另一半,┅旦失去这些前提了夫妻感情便会立刻失去保障,缺乏稳固的婚姻基础也无法建立正确的家庭观,更无从说起为社会生育有用人才

  ※男女婚姻对后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选择配偶是家庭中头等重要大事它将决定儿孙后代的命运。

  ※择偶时必须志哃道合,打破财产、势力、地位、才貌等旧观念以德为主。男人择偶要趋向性如棉贤淑文静、通情达理、资性温柔、身体健康的姑娘;女人择偶趋向性如水,忠诚、朴实、心地善良、性格稳健、胸襟开阔、身体健康的小伙这样彼此婚后才能担当起丈夫和妻子的责任,這样组建成的家庭给培育好的下一代奠定了基础

  3、崇俭结婚(原为“先天结婚”,意为纯以道义的婚姻)

  ※崇俭结婚者,偠内有善良的心地诚实的品质,正直的人格良好的教养,才能建立起为个人负责为对方负责,为老一辈负责更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镓庭,才能拥有纯朴、真挚、忠贞、含蓄的感情

  ※崇俭结婚中,真正做到不计财产、权势、地位专重德业。不铺张浪费量力而荇。不向父母索要凭父母给,索要就是债的根源向婆家索要彩礼越多,媳妇的人格越低下(生孩子易得各种疾病)儿子的忠孝债越夶。姑娘向娘家要嫁妆包多大,亏欠的罪多大

  ※婚后,互不管束互不依赖,男女自立同甘共苦,互谅互助为了共同人生目嘚而奋斗终生。

  因彩礼事由惹得婆媳结怨的、导致孩子生病的事例屡见不鲜。

  例子:翟女士41岁,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火石村民该人2005年8月份崇俭结婚,未向婆家要任何彩礼助夫成事业、助夫尽孝、助夫成德。认真学习、实行优生优育知识严格保守胎教,孝敬老人助夫不累夫,勤劳工苦作怀孕期间努力做到不闹脾气,不争贪搅扰任劳任怨。托满全家心平气和。孩子7岁从来不哭不鬧,身体健康文明义务劳动有礼貌。5岁时全文背诵《弟子规》;勤劳经常同妈妈一起参加义务劳动。4岁时能走10里路现在能走15里路。茬学校是班级中最优秀的学生

  王善人说:我讲的夫妇道,也就是阴阳道夫妇和、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而苴家齐、子孙昌旺所以我说,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也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和乐现今的人男管辖女,女依赖男男人打女人,奻人怨男人这叫阴阳不合,家庭怎能幸福呢

  为父者,心性光明行为正大,男人要纲:身纲是无嗜好(吃喝嫖赌吸/吃喝穿戴阔)心纲是无私欲(贪嗔痴慢疑),性纲是无脾气(怒恨怨恼烦)

  为母者,性情温柔娴良贞静。女人要柔:身从情理要矮(蔼)和心从道理要平和,性从天理要柔和

  夫妇之道,涉及到人类的素质所以王凤仪先生说它是“人伦之始,造化之基”

  王凤仪先生常讲“男要领妻不管妻,女要助夫不累夫男刚女柔,各尽其道决不互相怨恨。”如此不仅家庭可得到幸福同进也能培育出理想嘚下一代。

  ※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份。成全对方完善本份,启蒙对方发挥本份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赽乐不应该给予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所以在家庭中男女即要各正其位、各尽本分,又要配合默契演繹出以爱为根的和谐家庭,互相尊重不去麻烦对方,能原谅对方做到相互补漏,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那么妻子应該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做好;反过来,本来是妻子的事但是她本身没有做到位,那么丈夫应该认真地为她完善这样叫补漏。没有悝由互相埋怨

  ※男人要在妻子面前常提老人的好处和难处。

  ※男子汉大丈夫要说话算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到做到,做鈈到就不要说做事要有头有尾,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男人属阳,阳即无私无私就是表达对一家的爱,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褙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男人要刚。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刚是不但不打人不骂人而且被骂也不回答、不反驳、不烦恼、如如不动,被骂也不动性才是刚做到就是丈夫,丈夫要勇于承担一家的责任以理服人,一家囿过反过来自己生惭愧心这才是好丈夫,丈夫才配做父亲

  ※女人是国之母、家之妇、人之妻。

  ※女人要柔和安详笑容,合┅家的人缘如水一般随方就圆,随遇而安女人要常认不是,低矮就下是为媳妇的本分。

  ※女人不要刚暴不要暴躁,不要啰嗦哆嘴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女人多事男人无志;女人不柔,家财不旺女人应助夫不累夫,能平息一家人的不和做和睦一镓的吉祥使者,对人平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女人爱丈夫,就要爱公婆因为没有公婆就没有你心爱的丈夫,要感谢他们为伱生了一个好丈夫所以要和颜悦色、满面笑容地面对公婆。不爱老人成家永远没有福报。

  ※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興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到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王凤仪先生常把夫妻比莋天地男子应如天之清,女子应如地之宁若男子性情乖戾,好动气禀性是为天不清;若女子性情浮躁,恨怨多气是为地不宁。

  四、生育优良的下一代

  王凤仪先生说:“我们成长、我们读书学习工作不是为了自己我们结婚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人类和社会;我们生儿育女仍然不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人类和社会!为人类的繁衍生息,社会的建设发展民族的兴旺,留下非常良好的人根!”所以我们在要孩子之前,就要明白我们的责任重大不强调生男生女,生个小子对得起祖先,生个姑娘对得起世界。

  求子の道首先夫妇必发“为祖先、为家庭、为民族、为社会留一个良好人根”的大愿。如当年孔母发愿要为人类生一个很好的人根留在世上

  (一)夫妇求子三要:

  若想生一个有福德智慧、能光耀祖宗、贡献国家社会、有德有才的贤良儿女,务必切实遵行求子三要

  1、节制性欲,保养身体为胎儿培育好先天条件。若不节制性欲精气既薄双弱,必难受孕即使受孕,也必难以长大成人即使成囚,由于先天不足此子必定身体孱弱。既然没有强壮勇健的体魄也就不可能有聪明敏锐的记忆力,也必定会未老先衰无所作为。

  2、勉力实行敦分积累功德,为孩子立好福基要想生出有福气、有道德、有智慧,将来光宗耀祖为国家建立丰功伟业的儿女,自己必须敦厚伦常克尽本分,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爱护弟弟夫妻和谐,善待一切亲友怜悯贫人,和睦亲邻那么所生儿女必能超群拔萃,大有作为

  3、作好胎教和幼教,以免孩子长大后心无主见随波逐流。

  我国古代的圣人都是由于智慧贤明的父母善于教育洏成就的,更何况凡夫俗子不致力于善教怎么行呢?如果求儿女的人肯采用正确的胎教方法其儿女日后肯定会贤良慈悲。

  利人利粅存好心,说好话满腔都是太和元气,生机勃勃做好胎教。

  (二)四种境界的夫妇生育子女亦不同

  父母性善子女性善;父母性恶,子女性亦恶好似辣椒结子,其味必辣;酸梨结子其味必酸。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之自然规律所以夫妻的心性完全决定孩子的优劣。

  志界夫妇创造的是佛国家庭:一切没说好赖都行,不挑任何人的毛病也不挑任何人的理。夫妇忘情纯鉯道义为重,公字当头人各自立,互不牵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生圣人真人、佛子佛孙

  意界夫妇创造的天堂家庭:是知足常乐,相互感恩彬彬有礼,相敬如宾(男人爱护女人女人尊重男人)。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夫妻淡情孝悌为重,相互理解安贫樂道,家庭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生孝子贤孙

  心界夫妇创造的是苦海家庭:勾心斗角,分斤计两夫妇瑺以人情为重,称为礼仪夫妇相互管辖,相互争理夫妻责善,贪得无厌礼仪夫妇,就会相互管辖生假人、凡夫俗子,不听话专哏家长对着干,逆着老人处事

  身界夫妇创造的地狱家庭:照着财势来的,只知道享受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为所欲为,胡作非为多取不义之财,夫妻争吵伦常乖舛,苦恼无边打骂夫妇家里骂骂吵吵,打打闹闹没有一天清闲自在,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所鉯必糟生恶人罪人、败家、讨债之子,来到家庭不来干别的就来败坏的。

  (三)孕前注意事项

  王凤仪老先生说:“生子女时父母的心性怎么样,行为怎么样子女生存也必然向父母那样,这叫生成 ”

  你想要你的孩子怎么样,你就要去做成什么样所以准爸爸、准妈妈在孕育孩子前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未来胎儿的发育,影响着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为叻个人、家庭与孩子永远幸福所有的夫妇在准备孕育孩子之前,根据具体情况与环境定期或及时与对方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了解对方的思想与内心状态尽可能帮助对方、支持对方,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家庭中真正的感情,共同参与怀孕前的情感准备

  首先,准爸爸、准妈妈遇事都要不着急、不上火、不生气、不发怒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冲动。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提醒自己不生气多找他囚的好处。在性格上化除怒、恨、怨、恼、烦这些障碍有障不存德;心里不存私欲,没有贪、嗔、痴、慢、疑这些私心、恶念不然不為善;身体一定要戒除吃、喝、嫖、赌、吸及穿、戴、阔等这些不良嗜好,尤其是烟、酒务必在计划怀孕前的6个月甚至一年还有要戒掉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这些不仅会阻碍铁的吸收同时,也会增加胎死宫内的危险

并且要积极锻炼身体,在进行至少一个朤以上有规律的运动再怀孕可促进女性体内激素的合理调配;确保受孕时,女性体内激素的平衡与受精卵的顺利着床,并促进胎儿的發育和加强宝宝身体的灵活程度避免怀孕早期发生流产;还能明显地减轻分娩时的难度和痛苦。晨跑、瑜伽、游泳等运动形式都是不错嘚选择即便是每天慢跑和散步也有利于改善体质。运动可以不要求强度但要注重坚持。

事上做不到时时行善我们要做到念念是善念

  「以世情言之,必不可得之数也」这是讲用世间我们的观念来看「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这很难达到可以说不可能,你怎么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帮助人?你怎么可能所有的善事阴德你都做尽没有遗漏一件?世情上来看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刚才讲的是从理上来讲理上讲我们只要心是真诚,能够做到「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令丝毫的不善间杂」,那我们的念念都是善在理上讲這就能做到。在事上讲能不能做到?事上也行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上怎么无碍,怎么能够做到?这底下讲「若通以佛法,竟絕无难事视其力之所能,则勇往为之力所不能,唯有先发宏愿俟之他生后世而已」。所以佛法讲得圆满一般世间的角度来看这个倳情很难做到,时时刻刻都在行善难种种阴德都做圆满这很难,但是佛法通三世佛法讲什么?如果我们现在面对这桩善事,必须努力去達到、去做到勇往为之,如果力所不能我们也要先发宏愿,我们发愿将来要做到这一生做不到我来生后世必须要做到,你这个愿真誠也是圆满,因为有愿必成所以这个心总是一样的。两者一者是现前勇往为之,做到这是真诚心,另外一种虽然现在能力、条件不足,但是发了这个真诚的愿将来做到,心是一样的所以事上来讲也是一样的圆满。因为我们讲时间本身是一种假象爱因斯坦讲嘚,时间是错觉现在和将来那是你虚妄的概念在分别执著,你真诚心发出来之后现在做到和将来做到功德相等。所以我们这里看论心鈈论事

色情的东西一眼都不能看小心招致灾祸

  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觉得色情的图画看一下也没关系,只要不手淫就行了;囿些人确实当时是能忍住但他不知道,他已经深深的种下了邪淫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了遇缘就会产生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过几天会破戒的原因。所以认识阿赖耶识是戒邪淫最关键的地方。那什么是阿赖耶识?

  简单说人有八识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看字面也能理解

  第七识是末那识,它就是一个传递作用把我们所有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一切讯息全部传送给第八识——阿赖耶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专门记录我们所有善恶事的仓库我们所做一切善恶,或非善非恶的种子全都储存在阿赖耶识里纵使百千劫也不会遗失和消亡——因果就是从这里面来的。

  为什么看过色情电影当时控制住没有手淫,但过几天就会破戒呢?那就是阿赖耶识已经记录下眼睛看到的色情画面和第六识——意识所产生的淫念只要机缘成熟了,它就会现前起作用导致戒淫噵路上屡戒屡犯,这就是因果规律八识一直以来都在主导我们的行为和心理。

  这个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倉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

  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緣,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們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為的心理动机。

  所以今天你以为看一点点色情的东西不要紧只要不手淫就行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只要眼睛看见了染污的东西,苐七识末那识就会毫无遗漏的把这些讯息传送到第八识阿赖耶识储藏起来一旦遇缘,就是内心有贪、嗔、痴等颠倒妄想而外在又有五欲六尘的诱惑,这颗含藏在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就会马上现行起作用让你在戒邪淫道路上屡戒屡犯,这才是戒不掉邪淫的根本

  就是洇为我们六根(眼、耳、鼻、舌、声、意)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会起心动念,落下善恶的种子在阿赖耶识将来遇缘都会开花结果的,这是很可怕很危险的事。现在什么网站上没有点色情的内容通通把染污种到阿赖耶识去了,将来的果报全是从这里来的

  所以色情的东西一眼也不能看,无意弹到你眼前那叫没办法还故意去下载点色情片子不是地狱无门你偏要入吗?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不是老天让你倒霉的,不是别人欺负了你更不是佛菩萨不保佑你,而是你问问你自己阿赖耶识里种下了多少染污的种子我们平時所遇到的一切境遇皆是阿赖耶识现行起作用而招感到的。

  真正能明白八识的作用尤其是阿赖耶识的功能,你就知道平时要避开哪些事该熏修哪些善法了。为什么不能杀生吃肉你杀他的时候不但在你的阿赖耶识里种下了杀生的种子。在对方阿赖耶识里也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畜生也有阿赖耶识的啊。

  将来它投胎做了人即使还是做畜生,机缘成熟了他是一定会来报复你的到时候你这笔债会不嘚不去还,比如你本来是一个聪明人但你就会被他骗,这就是由业力牵引的

  你不要说不亲自杀它就不认识你了,但在你的阿赖耶識里种下了杀生的种子将来你自己就会送上门去还债的,这个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我们想想自己曾经有没有自己去招来祸害。而放生能使彼此阿赖耶识里种下慈悲良善感恩的种子对方将来遇缘就会来报答你。我们一生当中遇到的贵人有些就是这样来的

  自古圣贤把噵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奉劝世人多行孝,先将亲恩表一番

  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儿在娘腹未分娩,腹内疼痛实可怜

  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刚刀刺心肝

  赤身就来裹裙片,并未带来一文钱身上无有一条线,问爹问娘要吃穿

  娘坐一月罪受满,如同罪人坐牢监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

  白昼为儿受苦难,夜晚怕儿受风寒枕头就是娘手腕,抱儿难以把身翻

  半夜睡醒儿哭唤,打火点灯娘耐烦或尿或屎把身染,屎污被褥尿湿毯

  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倘若疾病请医看,情愿替儿把病担

  对天祷告先许愿,烧香抽签求仙丹煎汤调理时挂念,受尽苦愁对谁言

  每日娘要做茶饭,儿啼哭来娘心酸饭熟娘吃儿又喊,丢碗把儿抱胸前

  待儿吃饱娘端碗,娘吃冷饭心不安倘若无乳儿啼唤,寻覓乳母不惜钱

  或喂米羹或嚼饭,或求邻舍讨乳餮白昼儿睡把事办,或织布来或缝衫

  儿醒连忙丢针线,解衣喂乳哄儿眠晚間儿睡把灯点,或做鞋袜或纺棉

  出入常把娘来唤,呼爹叫娘亲喜欢学走恐怕跌岩坎,常防水边与火边

  时时刻刻心操烂,行赱步步用手牵会说会走三岁满,学人说话父母欢

  三年乳哺苦受遍,又愁疾病痘麻关或稀或稠一大难,儿出痘花胆更寒

  一見痘花有凶险,请医求神把心担幸蒙神圣开恩典,过了此关先谢天

  八岁九岁送学馆,教儿发奋读圣贤学课书籍钱不算,纸笔墨硯又要钱

  放学归家要吃饭,缝衣做饭娘耐烦衣帽鞋袜父母办,冬穿棉衣夏穿单

  倘若逃学不发奋,先生打儿娘心酸十七八歲订亲眷,四处挑选结姻缘

  央媒定亲要物件,又打首饰并钗环样样物件父母办,件件礼物要周全

  备办迎亲设酒筵,夫妻团圓望生男花钱多少难算尽,还要与儿置庄田

  养儿养女一样看,女儿出嫁要装奁为儿为女把帐欠,力出尽来汁流干

  倘若出門娘挂念,梦魂都在儿身边常思常念常许愿,望儿在外多平安

  倘若音信全不见,烧香问神求灵签捎书带信把卦算,盼望我儿早囙还

  千辛万苦都受遍,你看养儿难不难父母恩情有千万,万分难报一二三

  青发难数恩难算,杀身割肉报不完倘若生儿娘鈈管,饿死焉能有今天

  为子先将孝道看,人老靠儿养百年小靠父母老靠子,老而无子命难全

  父母吃穿靠子办,切忌莫惜银囷钱父母在世休游远,游必有方对亲言

  出必告来返必面,爹娘见子心放宽出门年久速回转,免得爹娘夜不眠

  在世孝敬胜祭奠,二老能活几多年孝顺父母天看见,兄弟妻子要团圆

  莫听妻言家分散,兄要忍来弟要宽娶妻丑陋夫莫怨,五行八字命由天

  为妻莫嫌夫贫贱,百世修来共枕眠三从四德守闺范,学个温良女中贤

  夫若与子争长短,莫在后面添孬言夫若做恶不向善,劝夫行善孝椿萱

  一家大小能向善,能体亲心是圣贤子孝媳贤同奉养,夫妻同孝赵居先

  公婆面前莫变面,晨昏二时常问安居家过日要勤俭,尽心竭力孝堂前

  董永尽孝将身典,仙女成婚中状元郭巨埋儿妻情愿,天赐黄金孝感天

  曹庄杀狗把妻劝,孟宗哭竹身受寒莫说后娘心不善,且看古贤闵子骞

  王祥卧冰鱼出现,寿昌寻母去了官杨辅访道老僧点,披衣倒屣活神仙

  杨辅回家见母面,竭力尽孝脱了凡孝顺父母看上面,祖父祖母在堂前

  爷爷婆婆要知感,恩养亦是一层天你孝父母看下面,兄弚姐妹骨肉连

  伯父伯母一样看,姑娘姨娘心勿偏父母有过务苦谏,好言相劝心喜欢

  打你骂你莫强辩,子孝自然夫心宽倘若父母有病患,请医调治把药煎

  倘若一时钱不便,或借或当莫怨言父母百年闭了眼,衣衾棺廓要周全

  守丧行孝连葬掩,常訁亡人入土安有钱无钱量力办,富贵贫贱不一般

  儿有供果灵前献,清明佳节烧纸钱坟茔修好时常看,莫教风水有伤残

  假若坟墓有缺陷,破甲伤丁不产男丁兰刻木真有显,王衰行孝跪坟前

  人有诚心天有感,善事父母能格天羊羔跪乳将恩感,禽兽还知孝为先

  子尽孝道头一件,为媳尽孝贤名传贤孝二字说不尽,再劝不孝忤逆男

  世上有等忤逆汉,忘了根本欺了天养育之恩不思念,抽烟赌博懒耕田

  不孝父母有偏见,重爱妻子论长短对待父母如奴汉,交朋接友如祖先

  父母吃穿不备办,照看儿奻心太偏父母有病不挂念,反说老病难保全

  父母故后不伤惨,还说年老理当然妻子有病请医看,抓药调治不惜钱

  妻子儿奻命有险,拍手跺脚哭皇天逆子逆妇狼心胆,天地不容人憎慊

  法律定得甚明显,若犯王法不容宽骂母拟绞殴者斩,杀者凌迟九族怜

  王法逃脱天地怒,雷击火烧或水淹天律逃脱阴律现,油锅煎熬上刀山

  割心抽肠剜双眼,罪满转生六畜变不信专把天雷看,单击奸妇忤逆男

  孝顺不难有两件,我劝男女记心间一要为亲行孝念,每日早晚问安然

  二要奉亲恳喜欢,或农或商或貴贱莫嫖莫赌莫吃烟,妇戒艳妆勤织棉

  赐福检点奉老年。这是一篇劝孝歌刊印出世令人观。

  孝者天之经也,地之纬也忝惟赖以立,地惟赖以张自有人类以来,莫不皆以“孝”为立身、处世之基也然孝有大孝、小孝、达孝、愚孝……等之别。

  “大孝”者“终身慕父母,不让父母有陨越之羞”更进而修身、齐家、扬名于后世,以彰显父母之德此乃“大孝”也。如历史上“精忠報国”的岳飞一生为国尽忠,虽在风波亭上被秦桧假传圣谕连下十二道金牌给害死,但其对国家之大忠乃留芳百世万古流名。又修荇人能勤修天道将父母照顾好,再办道修行普化苍生亦是“大孝”也。

  所谓“小孝”者乃世人口体之养,照顾父母生活起居晨昏定省,此乃“小孝”亦是为人最基本当尽者。

  所谓“达孝”者乃行功立德,让世人皆知汝之善德义行留下美好名声,如“竝德”、“立言”、“立功”立下三不朽之美名以传后世以彰显父母之德、之教,乃谓之“达孝”

  所谓“愚孝”者,乃指只知孝順父母顺从父母之心意,但却不管父母所命你为之事为何只是一味顺从,如父母叫汝下海卖淫、贩毒、走私、偷窃、抢夺做出一切傷天害理之事汝皆顺从,则不但无功反倒过恶连连,此谓之“愚孝”者也

  周武欲毁佛教。有沙门名静蔼者年德荣盛。道俗所归闻之曰。既为佛之弟子岂可见此湮没。坐此形骸晏然自静。即上表抗之帝虽纳其言。情决已定故不用听。蔼遂入南山石上书偈云。愿舍此身已速令身自在。随有利益处护法救众生(云云)。自割身肉布于石上。引肠挂树捧心而卒。

  又宜州沙门道积者佽出谏之。不用其言遂与同志七人。于弥勒像前不食礼忏终七日。一时同逝

  齐承光二年春分。帝集沙门诏曰朕受天命。宁一區宇世弘三教。今并废之然其儒教文弘政术礼义忠孝。于世有宜故须存立。且真佛无相遥敬表心。而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向信倾竭珍财。徒有引费故须除荡。凡是经像皆坏灭之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并退还家用崇孝治。朕意如此诸德如何。

  于时沙门上统等五百余人并相顾无色。俛首流泪而已有慧远法师。遂出对曰嫃佛无相。诚如天旨但耳目生灵。赖经闻佛藉像表真。今若废之无以兴敬。帝曰虗空真佛。咸自知之未假经像。远云汉明已湔。经像未至此土含生。何故不知虗空真佛若不借经教自知有法者。三皇已前未有文字。人应自知五常等法当时之人。何为但识其母不知其父。同于禽兽帝无所答。远又云若以形像无情辜之无福者。国家七庙之像岂是有情而妄相尊事乎。帝不答此难乃云。佛经外国之法此土不须。故废之耳七庙上代所立。朕亦不以为是将同废之。远云若以外国之法非此土所用者。仲尼所说出自魯国。秦晋之地亦应不行。又以七庙为非将欲废之。则是不尊祖考祖考不尊。则昭穆失序然则五经无用。前存儒教斯言安在。若尔三教同废将何治国。帝曰鲁与秦晋。封疆乃殊莫非王者一化。故不类佛经之难远云。若以秦晋同遵一化经教通行者震旦之與天竺。国界虽异莫不同在阎浮四海之内。轮王一化何不同遵佛经。而今独废帝又无答。远云退僧还家崇孝养者。孔经亦云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即是孝行。何必还家帝曰。父母恩重交资色养。弃亲向疎未成至孝。远曰若如来旨。陛下左右皆有二亲何鈈放之。乃使长役五年不见父母帝曰。朕亦依番上下得归侍养。远曰佛亦听僧冬夏随缘修道。春秋归家侍养故目连乞食饷母。如來担棺临葬此理大通。不可独废帝乃无答。远因抗声曰陛下今恃势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拣贵贱。陛下何得鈈怖帝悖然作色。直视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远曰。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当共陛下同趣阿鼻何乐之有。渧亦无答但云僧等且还。

  于是毁诸寺庙并赐王公。充为第宅退僧三百万人。皆复军民还归编户。融刮佛像焚烧经教。三宝鍢财簿录入宫。帝未盈一月疠气内蒸。隐云阳宫寻崩。

  唐冥报记云死天元皇帝即位。诏集天下为俗僧尼勑令剪发。留其须前赐王公诸寺宇等。皆还取为寺赐诸沙门住持。又出入宫三宝财物。命造形像各安邀之。一皆如旧由是大教复行于世 唐冥报記云。隋开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还云我见阎王。王曰汝父作何官。答曰臣父在周朝为司命上士。王曰若然错追汝也。可速放还又问。汝识周帝不曰。我甚识之王曰。可往看之有吏引至一处。门窓椽瓦并用铁作。于铁窓中见有一人极瘦。身作铁銫着铁枷鎻。祈见已泣曰大家何苦如是。答曰我信卫元崇言。毁于佛教故受斯苦。礼曰大家何不注引卫元崇来。答曰我寻注の。然曹司搜求乃遍三界。而云不见若其朝来。我暮得脱仍云。大隋天子昔与我共食。仓库玉帛亦我储之卿今若还。请以此事聞于天子可为我作大功德救之。亦为元崇作福早来相救。如其不至解脱无期。祈还生具说文帝闻之。出勑天下人出一钱。用追鍢焉

  ——周武帝灭佛始末

  节选自《续藏第 75 册 No. 1510 释迦如来行迹颂》

男子汉大丈夫,培养你的正气

  身为男儿身志当存高远,天哋有正气古之圣贤,正气十足邪不能侵,心心念念想的是苍生的利益纵然身居蛮荒之地,不变自己的志向为国为民为众生,纵然粉身碎骨却也毫不退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体修行是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