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些姓氏出过皇帝(历史君主专制政体权)?如果是近现代总统总理,主席书记总理也可以?(现代政治制度)

该用户没有自我介绍
王子饼干2的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极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o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实在在地进行探究性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去发现和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将学生的探究活动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中所获的乐趣,逐步学会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此探讨一下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形成思维障碍   学生总认为自己平庸无为,这里指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自卑心理。这些学生尽管在许多场合会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一接触数学问题,思维便缺乏主动性,碰到面目新一点问题,就等待别人讲解,称这些东西都“没有教过”,自己完全不肯思考。尤其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情感体验、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这些学生面对探究性问题就产生自己比别人笨的自卑心理和严重的思维惰性。例如:小明想在两种灯中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12瓦的节能灯,售价为60元;另一种灯是60瓦的白炽灯,售价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时以上)。节能灯售价高,但比较省电;白炽灯售价低,但是用电多,如果电费是0.5元/千瓦时,选用哪种灯节省费用(灯的售价加电费)?学生通过审题,都能列出两种灯费用的关系式,接下去比较两种灯费用大小时,许多学生出现了思维障碍,认为没有学过不等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不敢大胆地去尝试,出现了等待教师和同学讲解的现象。   2.意志品质薄弱   所谓意志,就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总与克服自身的和外部的各种困难相联系,它常常决定着学生学习成功与否。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志力薄弱,见困难不是进而是退。遇到稍难点的问题时不能认真分析条件和结论,从多角度去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缺乏坚韧性;遇到计算复杂些的问题,就表现出烦躁,不想计算或马虎地演算一下,甚至抄他人的运算结果;遇到信息量大一些的问题不能静下心仔细审题,搜集、分析、提取有效信息,而是放弃它。要克服这种思维障碍,学生首先要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其次,要明确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挫折、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磨练自己的意志,不要轻易放过这一机会。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平时学习工作中锻炼形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学生学习数学遇到困难时,要及时鼓励,经常用科学家的人生经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措施      1.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去设计问题,开展探究性教学。   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内容应立足于教材,从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去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双基,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开放性、探究性;选择适当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逐步将探究引向深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及已有的经验通过折纸(每人事先已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纸)、画图等方法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学生动手折纸、剪、画等操作活动,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等腰三角形,并相互交流,发现有以下三种方法能得到等腰三角形:(1)如图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ABC。(2)直接利用圆规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2。(3)用画线段的中垂线的方法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3。再让学生各自说说其中的理由,并进行相互交流,同时也自然地给出了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的概念。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动手操作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和体验等腰三角形的形成过程,真正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内涵,这样所学到的知识是牢固的。       继续问: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从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中找出相等的线段和角吗?学生受剪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的启发,很快知道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找出相等的线段和角。再经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后,作小结: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这样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探究过程中所得出的结论是牢固的,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经学生自己画图、观察、探究与思考、猜想与尝试、合作交流,这样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知识,也巩固了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中学会了探究的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从课本例题、习题出发进行变式、拓展,开展探究性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例题、习题的训练,使学生在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加强对例题、习题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这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面对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人们思绪万千,感慨万端。究竟是什么使中国发生如此之巨变,充满希望地活跃起来了呢?其根本经验是什么?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金秋十月,新华社记者采访了76岁的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         “所有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记者:据了解,您是我们党参加中央全会文件起草次数最多的理论干部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您参与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此后又相继参与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报告的起草,同时参加了这期间各次中央全会的理论性纲领性决议的起草,您还参与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整理工作。从这样的经历出发,您怎样看待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         郑必坚:这30年间,我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共产党领导人民开拓进取,创造和积累了多方面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大报告概括的“十个结合”,是这些经验的完整综合和总结。而所有这些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思想启动,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在这30年中,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把实践这个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决、彻底、鲜明地集中到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要求上来,集中到生产力标准上来。实际上,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思想起点、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记者:今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战胜了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大地震两场罕见的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圆满完成了“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几经洗礼的中国人民回顾改革开放30年历程,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情感有了新的升华,人心有了新的凝聚。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郑必坚:30年历史巨变,可以从多方面,用多视角来观察,而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或者说最使十几亿中国人受惠的一条,就是在新时期,从根本上改变了封闭僵化的颓势和万马齐喑的沉闷,真正充满希望地活跃起来了。
  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5月曾经说过: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还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从总结历史教训的高度,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之后党和国家的状况、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状况,作了尖锐鲜明的对照,把问题集中到究竟是要“沉闷停滞”,还是要 “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这样具有思想穿透力的体察和眼光,实在发人深省!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这30年最为重视的就是这个“活跃起来”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有无活力的问题,就是人民群众精神状态是沉闷还是活跃的问题。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一个社会主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改革开放推动下,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大国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高速发展。显然,这样一种罕见的 “井喷式”发展势头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活力,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现象。         “改革开放30年进程可概括为四大历史段落”         记者:改革开放是一个波澜壮阔、丰富生动的伟大进程,您能否简要梳理一下这一进程的历史脉络?         郑必坚:围绕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条主线,可以把这段历史粗略概括为头四年、中间两个十年和最近六年,这样四个大段落。第一大段落,从1978年到1982年,是“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四年”。其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就是农村经济活跃起来,短短三到四年就初步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第二大段落,从1982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开始全面改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道路、基本路线并大胆探索改革目标的十年”。其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就是出现了“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式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活跃起来,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记者:从这时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又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         郑必坚:对。第三大段落,从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前,是“经受住政治和金融风波考验而更加坚定奋进,有系统地确立指导理论、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实现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的十年”。其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就是在1992年到1996年年均增长12 . 1%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内需,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同时使国家计划管理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转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集中到一点,就是经过这一段落的持续改革和发展,中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第四大段落,也就是从2002年以来这最近6年以至今后,乃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明确界定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年”。其在“解放生产力” 上的显著成效,就是21世纪头7年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稳定增长,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和国有经济重大项目上了新的大台阶,人民生活也上了新的大台阶,并且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平正义,进入了一个以更高自觉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同时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更加协调推进的崭新阶段。         记者:您这样的划分令我们耳目一新。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是怎样做到30年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样一种境界的呢?         郑必坚:我认为,这里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所获得的马克思主义伟大新觉醒。也正是在这样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获得新觉醒而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到新的境界。直到党的十七大,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一”的统一认识: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为我们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和认识道路。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质量已经成为经营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燃气下游中小型企业竞争决策与一般企业参与竞争的决策相比,所受的制约因素更多,对决策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决策的层次更高。追求高质量的决策水平,才是经营者当前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现实问题。如何提高决策质量呢?可以从思维创新、果断决策、决策思路、注重决策结果、决策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企业经营领导者创新思维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对纷杂众多的日常事务,对于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决策往往限于某一层面的认识,缺少从其他层面及全局观上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思维上多下功夫,企业只有不断推进管理创新,才能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企业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首先是思想创新和观念创新。创新思维的要点是转换观念,第一由小看大转换到大看小,这是思维参照系的转换。第二是由排斥差异转换到重视差异,这是创新思维的的内在要求,排斥差异只能导致我行我素、自我中心、自以为是。重视差异才能获得新的信息、新的角度、新的机会。第三是由单项思维转换为多向思维,这是创新思维的主要体现,单项思维是直线的、惯性的、僵化的,多向思维才使创新成为可能。第四是由单脑思维转换转换到多脑思维,这是思维创新的物质基础。人们在长期、重复从事某一类工作,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把思维活动纳入固定的模式和轨道。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它将思维活动程序化,这对于解决带有重复性、普遍性的问题是有利的。但是,事情是不断变化的,思维定势常常会对思维活动起着某种制约作用。所以,我们既要发扬常规思维的优势,又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做出决策方案,大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眼光不要只放在单位内部事务及行业内部的问题上,要管住企业外部环境、市场的变化,要关注其他行业的动态,要关注企业以外其他行业人才及专业领域技术人员的发展,这样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要从整个市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能从不同意见中辨别出对企业发展有用的意见,这样考虑问题时领导者的思路才能做到清晰全面。二、果断决策,缩短决策时间的重要性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如果在决策上犹豫不决或是盲目,必然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或是错失机会,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心中培育出成熟的决策程序,根据目的选择目标,根据目标选择途径,根据途径选择对策,做到明了选择的原因、内容、目的。缩短时间、抓住关键要求要有远见卓识,要真正理清自己的思路,认清决策的目的,明白决策的结果;缩短时间、抓住关键要抓住时机、及时决策。发现问题要快,制定决策要快,执行决策要快。缩短时间、抓住关键是要善于排序,抓住重点。决策难在排序,排序难在理制。果断决策并不是盲目决策。由于企业领导者的年龄、学历、经验、知识不同,对决策的态度、方法也各有不同,形成各有所长的决策风格。实践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果断型,指在短时间内,凝聚成一个成熟的意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机立断”;二是多思型。这是人们常说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三思而后行”。无论有什么说法,决策是一种逻辑推导过程,要想真正取得决策的成功,都必须具备辩证的思维能力,包括明晰的逻辑推理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等。因此,一要拓宽视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避免片面性。客观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这就要求人们认识事物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点,而要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全部。二要运筹帷幄,从左右联系、上下贯通和纵横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实质。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在分析清楚决策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果断决策,这样才能使企业决策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三、完整的决策思路,完善的问题对策领导正确的决策必须具备完整的思路和完善的结构,首先是决策的目的、追求的愿景、预期的结果;其次是决策的目标,要具体明确,甚至可以细分为多个子目标;再次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如何配备资源,如何达到目标;最后是畅通途径的对策,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应对不利问题。当然,并非所有的决策都要机械地搬用这些程序,处置一些突发性事件或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往往需要当机立断,大胆决策,如果死搬程序,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但是,对于一些复杂、重大、影响深远的决策,则必须严格遵循上述决策程序。此外,这一程序中的各项工作,并非都由领导者亲自去做,大量的工作是交给助手、下级或智囊参谋机构去完成的。尤其是调查研究和拟定方案必须由职能部门组织人员去做,而不能靠领导者关起门来苦思冥想。领导者的责任是严格掌握决策程序和发挥下属和有关专家的作用,并承担最后拍板决断的责任。只有在决断之前把该收集的意见全部收集上来,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充足依据。决策过程中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难,需要提前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保护、保证结果的最终实现。对策是保证结果顺利实现的有利保障,对策是不断调整的,根据决策调整具体的思路,做到目标不变,对策常变。四、注重决策结果,重视目的决策最主要的问题是要抓住关键问题,在决策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结果。注重结果导向的排序,遵循过程没有结果重要、效率没有效益重要、成本没有升值重要、目标没有目的重要的原则。传统的管理特别强调过程,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十分强调对过程的管理,但是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兼顾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结果,结果比过程更重要。现代企业一切管理都是绩效管理,在整个绩效管理要特别突出结果导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策的前提是预测,预测的重点是结果,目标管理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是最根本的。五、决策程序与体制企业的决策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要保证决策都达到迅速、准确、科学的标准,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体系。这就是以管理者为首、权责统一、合理分工、上下衔接的多层次决策体系。我们只有建立健全这样一个体系,才能从组织上保证决策的正常进行。长期以来,由于在多数企业中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所以凭经验拍脑袋的做法时常出现。目前在一些企业决策层次不清、决策内容不明的情况,给企业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有时也造成一定损失。当前,决策质量不高,与现行决策体制的弊端有很大关系。决策质量不高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是多数情况下,我们一直习惯于进行定性化决策,而忽视定量化决策。较为流行的定性决策模式两种:一是“一言堂”式,其弊端是大事小事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一把手“一句顶十句,一票顶十票”;二是“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式,其弊端是 “谁说了都不算,集体说了算”,决策出了问题,谁也不用负责任,由集体负责任。提高决策质量就必须要在以上两极端模式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定量性决策模式即班子成员对某一具体决策有承担与自己职位相同的量化责任。  从企业的发展看,现代化管理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密,随着改革、开放和搞活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及时准确地作出决策,单靠领导者个人的知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体制,使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集思广益、博采众议,避免失误。
改革开放31周年这一特殊时期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作了明确而具体的部署,描绘出了党的建设新的政治路线图,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的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部队,作为党委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的神圣职责。日前,中组部已经开始了对全国组织部长的集中培训并且下发了《关于在全国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级部队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结合组织工作实际,扎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中组部的这两着棋,为部队更好地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了铺垫、明了方向。那么,部队如何才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呢?一要找准兴奋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也就有了成功的一半。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包括部队在内的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如果没有兴趣学,不能带着兴奋做,很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尤其是部队,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作为党员中的党员、干部中的干部、人才中的人才,在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兴奋点,积极地学、主动地做,而不是被动应付、消极彷徨。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并紧紧瞄准党员干部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瞄准广大群众最急、最怨、最盼的热点问题,怀着强烈的政治激情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信念,原原本本学习全会《决定》和HJT总书记重要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动组织工作各项任务完成,努力做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模范,努力做勤奋学习、政治坚定,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改进作风、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表率,并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当好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力军、先锋队和排头兵。二要找准着力点。着力点,也就是发力点、目的地。有的放矢,才能射中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是空空导弹,而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工作中。各级部队要按照中央要求,对全会赋予部队的任务进行梳理,找准着力点。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带头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学习型组工干部队伍,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五湖四海,防止和杜绝任人唯亲和买官卖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要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全党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局面;探索完善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继续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积极探索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的有效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三要找准结合点。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尽管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但是不是唯一的任务,必须抓好结合,切实找准结合点。一是结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的建设各项任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组织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规范重点权力监控,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二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不断深化、不断实践、不断提升,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推进,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发展新水平。三是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学习贯彻的新成效、新风貌向中新国成立60周年献礼。四是结合加强部队自身建设,积极破解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抓好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继续推进“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把部队建设成为“模范部门”、把组织干部打造成为“过硬队伍”,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效率型模范部门,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五是结合提升行政效能,规范履职行为,提高落实执行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执行工作人员工作问责办法、绩效考核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岗位责任制度。严格按制度考核和问责,确保工作成效,切实营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组织工作环境。六是结合推进重点工作,紧密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上下联动,积极推进重点工作,围绕中心,围绕大局,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优良的作风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总之,部队,作为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在学习上,一定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深刻理解;在落实上,一定要不折不扣、踏踏实实、务求成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模范、当好表率。
大学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前夕召开的此次会议,备受我校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更是牵动所有党员同志的心。自本次会议召开以来,我校师生积极收听收看十七届四中全会内容,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纷纷就党建、反腐等热点话题热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座谈会、课堂教学、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交流心得体会,畅谈自己的感受,反应十分热烈。  一位长期从事党建理论研究的专家指出,十七届四中全会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五方面:认真系统地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问题;党内民主如何贯彻落实的问题;对一些重大制度做出进一步论述和要求的问题;权力的监督制约问题;干部直接选举的问题。另外他还认为,会议直面了民众所关注的反腐败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值得人民期待。  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经受着社会转型的冲击。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把反腐倡廉落到实处是高校党建的重大课题。本次会议指出,只有紧紧抓住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反腐的关键是建设制度体系。在高校建设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提高党员素质的学习机制,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时时警省自己;要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防御制度、惩治腐败的处理制度等拒腐防变机制,真正从制度上把好关,守好门;同时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职部门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机制。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在于作风转变。大力促进党的作风建设,集中体现在基层县级领导班子作风的根本转变。因而,党的建设在思想教育、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增强年轻党员队伍的建设。年轻一代的党员正逐渐走到社会建设的舞台中心,他们也即将承担起管理社会生活的责任,那么怎么引导年轻党员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以建立起党员执政力量后备人才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交流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党的建设问题紧扣时代主题,深得人心,同时也更多地表达出一种殷殷祝福,希望我们的党能够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制度保证,也是社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当前,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政策指引下,全社会各界、各阶层正积极响应,努力从各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尤其,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包括政治学家、学者、政治学研究人员,也都从各自研究领域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献言献策。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是如此。本文拟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63.8%,2002 年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 66%)。[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大力支持,工业发展无从谈起。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农村的情况如何,农民的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他们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关系到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稳定。只有站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高度,来研究和看待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我们才能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正如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同样,没有农村的社会和谐就没有全国的整体和谐。当前全国上下正众志成城,准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和谐社会不是部分地区或部分人的和谐社会,而是全国人民整体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的眼光不应当只是盯着城市或部分人,而应当放眼全国,统筹城乡,甚至理应更多地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绝对不应该忽视农村。广大农村是我国的前沿阵地,而不是国家政府政策的边缘地带和“被遗忘的角落”。在我国整体的社会和谐中,农村的社会和谐具有首要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农村的社会和谐不应当只停留在口头或者口号上,而应当付诸于完善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政策支持以及实际操作。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农村相对以往来说是有了发展,但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同地区(哪怕同一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有数据显示,反映农民收入差距指标的农村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14提高到2000年的0.341,2005年为0.37(城市为0.34)。东、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80年的1.39:1.11:1提高到2000年的1.9:1.3:1。而且粮食价格长期的相对偏低,而农业生产资料(像化肥、农药等)价格、各种生活用品价格以及教育支出和医疗费的大幅上涨,相比之下,农民收入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是下降了。换句话说,我国农村的发展是“没有增长的发展”。而且,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一些在政治权利、劳动就业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实行的城乡有别政策、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差距更是人为地拉大。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2004的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上透露,城乡收入差距1978年为2.4:1,1984年为1.74:1,随着80年代后期改革重点和中心转向城市,2004年扩大到3.7:1,扣除农民的实物收入和生产资料,再加上政府对城市的福利补助等,实际差距已经达到5比1甚至6比1。面对如此巨大的城乡差距我们不得不加以深思。当前急剧攀升的教育支出和医药医疗费用,使得绝大部分农民看不起病、许多孩子读不起书,因此而有病不上医院只在家挨着、小病托到大病,大病拖到无法治疗的现象、因为教育和治病而返贫变穷的现象以及孩子辍学游荡或外出打工的现象,都相当普遍。农民实实在在成了整个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如果这些困难群众得不到任何的保障,连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没法解决,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构建和谐社会实在是太遥远,而且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更不会去热心参与。有鉴于此,我们应当首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保障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还比较落后”。[2]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极低和保障资金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国家“重城轻乡”政策以及鲜明的区域差异等,以致于完全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和制度。尤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人民公社组织体制和农村村集体经济的解体,旧的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其赖以支撑的组织基础和经济基础,在80年代初开始逐步瓦解,一些原有的社会保障项目受到削弱,而新的制度却还未能建立起来,农村的社会保障实际上处于“真空状态”或者说边缘地带。这种社会发展事业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增长的状况,无疑对整个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无疑是影响农村的一个不和谐因素。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试验和深入,我国农村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涉及到经济结构的改变,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财政大为减少,它们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降低。”[3]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公共服务能力的弱化必然造成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影响。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人,农民在承受各种风险时,自然期盼着一种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持其生活的稳定。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主要体现在社会救济(包括社会救助和扶贫)、五保供养、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和医疗)这几个方面。尽管形式多样,但在实际中都做得很不理想。比如在社会救助方面,国家和政府针对各种突发社会和自然灾害通常都能制定一些政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灾民生活,同时鼓励灾民恢复生产自救,例如调拨救灾物资、发放救灾款、发动社会捐款捐物等;但是因为疏于严格监管,这些救灾物资和款项多有截留,最终实际到达灾民手中的少的可怜。在贫困方面,国家通过设立扶贫基金,利用扶贫款因地制宜举办一些扶贫项目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但在现实问题有:第一、有的扶贫项目缺乏充分论证和考察、单纯追求短期效应而缺乏因地制宜和长效性,致使扶贫款项没能得到真正有效利用,背离了扶贫的初衷;第二、扶贫款项被层层挪用或截留,发挥不了实效。在五保供养方面,政府制定了相对完善的五保供养制度,该制度一方面以《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予以确立,另一方面由各地政府在工作中严格落实,五保户的权利得以保障。但是由于财政的原因致使五保供养覆盖面窄,实际参保人数远低于理应参保人数,五保质量也不理想。 最后,在乡村社会保险方面,以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早在1991年民政部就负责在山东等地展开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目前全国基本上都已开展此项工作,而且也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但因各地思想认识不统一、运作和管理不够规范,且缺乏严格法律规范和制度监管,使得这一工作在有的地区时断时续,保险基金管理混乱,作为“保命钱”的社保基金屡被挪用。统计显示,在1986年至1997年间,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元,至2005年底,还有10亿元没有回收入账。截至“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96件。而今年8至10月份陆续查处的上海社保串案更是很好的明证,更让人痛定思痛,虽然从全国来说那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在医疗保险方面,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甩包袱”的态度下,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业已瓦解,20世纪70年代覆盖面曾达全国农村居民的90%左右,80年代末覆盖率仅为4.8%,1998年为6.5%,目前也只有10%,而且保障能力非常有限。零点公司在今年2月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农村有接近80%的农民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障,因为费用问题而放弃治疗的比例高达25%,也就是四分之一的人,自费医疗已经成为农民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重。而由于缺乏资金,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此外,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还面临其他一些挑战。首先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我国自2000年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而且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据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4.9%上升到2000年的7%。2005年这一比重达到7.7%,这类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亿,而且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预计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中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至4%的速度递增,而且成为21世纪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4】其次是农村人口失业问题严重。由于近年各地城镇扩建占用耕地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农村实际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为6亿多,而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我国农业只需1.5亿劳动力。除去外出打工的民工约1亿以及乡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了约1.5亿外,实际剩余劳动力约2.1亿。【5】这些人往往是城市进不了而乡村又呆不下,游走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成为无业游民,缺乏基本经济来源,致使社会保障更成问题。特别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是,当前全国农村还有好几千万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没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这表明农村面临的扶贫济困的任务仍相当繁重。 三、新视角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路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村社会客观实际,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 (一)重塑农村传统社会资本,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在《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一书中,罗伯特.D.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在帕特南看来,社会资本主要包括社会信任、互惠的规范和公民参与的网络,三者是相互加强而且对于自愿合作的形成以及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都是必不可少。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一个共同体中,信任水平越高合作可能性就越大,且合作本身会带来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能够促进社会信任,进而促进自发的合作。我国也同样有着诸多非常有益的社会资本,尤其是在传统乡村社会。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友爱、孝敬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乐善好施、救困济贫等历来被奉为善举,而邻里之间和睦互助尚被传为佳话,例如:日常生活中差借临时钱粮、逢年过节互送食物、红白喜事主动提供帮手等等。这些传统社会资本都曾在维系人际融洽、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尤其是现代化与改革的推进,它们中虽然有些仍在发挥其作用,但是有一些却因为受到这一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腐朽思想,尤其是在现代化与改革进程中涌入的西方的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而在现代化与改革的风浪中淹没消失。例如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金钱利益至上、人际关系淡漠等,所以我们常常见到:袖手旁观看热闹、争斗吵闹无人劝、不听善意劝告,不尊重长辈,甚至于不孝敬亲生父母,虐待、打骂、驱赶、遗弃父母,以及婆媳之间关系紧张对立;以至于不少老人基本生活没着落、养老保障无可能,生活困窘不堪。传统社会资本的破坏势必严重影响社会保障问题。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深入挖掘、重塑并借鉴那些传统社会资本,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作用。例如,我们应当加强乡村文化和文明建设,并通过电影与文化下乡进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等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从而为社会保障提供浓郁的文化基础。 (二)壮大民间社会力量,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功能。民间社会力量主要是指各类民间组织、社团及乡族组织,像农民协会、互助组、合作社、慈善公益组织、行业协会以及民营企业家协会等等。它们以血缘、地缘、业缘等为形成基础和连接纽带,以扶贫济困、互助合作、照顾整体利益、保护正当权益等为宗旨。这些民间社会力量在我国各地区社会救济、社会慈善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很好的声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贺东航教授对福建晋江作了个案调查,他观察到晋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社区”,其“社会内在的自我救助系统较为发达,慈善事业一直时该地区地方公共事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晋江广泛存在的乡族组织、慈善性的“善堂”、宗教组织等“往往还有兴办慈善事业的传统”。在清光绪三年(1875年)由热心公益事业的邑人倡建的安海“明善堂”,“按月施赈镇中鳏寡孤独”,“由是合镇贫乏家,孤寡有月资,病有医药,死亡有棺槽,行李困乏者助,济急扶危,遂以开一郡未有之善举。”2002年晋江筹备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市慈善总会,截至2004年,“以民营企业为主,晋江社会各界工向慈善总会认捐1.1亿元,这些资金被用于实施社会福利、复明、助行、助学、解困五大慈善工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草根性”的晋江民营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都乐意在各种社会公益组织抛头露面。[6]福建晋江的这些做法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加以借鉴。应该说我国各个地区都存在不少各类民间社会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加以壮大,政府通过良好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安排,宣传、鼓励、引导它们投入到社会保障中来,发挥它们对社会保障的功能。 (三)把“以人为本”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前提基础。我们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社会主体地位,把人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出发点。以人为本既要保障人的基本需求,推动人的利益的全面实现,又要保障人的发展需求,促进人的自身潜能的最大发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同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就是作为被保障主体的广大农民,他们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和农村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为广大农民考虑,尊重农民、关怀农民、顺从民意、关注民生,以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和生存环境以及农民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困境为出发点,比如前面提到的农村老龄人口化问题突出、农村人口失业严重、农村收入水平低和与城镇差距巨大以及农民返贫致贫问题等等。广大社会保障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应当更多地亲身实践、深入农村和农民当中,认真做好实地调研,了解民情,作出符合农村实际的富有实效的保障制度和政策建议。    鲁迅先生说:“人活在世上,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十三亿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问题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整个中华民族面前的共同问题。而九亿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当是共同中的共同、基础中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当务之急则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匡贤明.从“反贫困思维”到“扶弱势思维”的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研究网.2005年3月 【2】《求是》,1995年,第24期 【3】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荆门五村农田水利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P78 【4】陈剑.中国人口变动正进入重要时期.人民网理论版.日 【5】张金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构成之分析. 兰州学刊 .2003第5期.P72-73  [6]贺东航.地方传统/政府与和谐社会构建——晋江的启示.湖北省政治学会日“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
格式没有,这个供参考 1、个人岗位工作情况介绍,重点是对岗位工作要求的理解。 2、工作业绩:要求结合个人工作情况,详细分析年内工作业绩完成情况,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3、创新学习:重点可以是如何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效率、业绩。 4、遵章守纪 5、汇报不足和改进措施 6、下一年对个人所负责工作内容的思路和工作目标 7、个人认为需要陈述的其他问题。
太阳的年龄 卞毓麟 年龄的矛盾 宇宙不仅伸展的空间十分遥远,而且绵延的时间极其久长。难道我 们不该问一下:宇宙的年龄有多大、它将来还能活多久吗? 在古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只是猜想而已。例如,按照《圣经》上 的说法推算,宇宙似乎只是在大约6000年前才创造出来的。 1785年,苏格兰地质学家赫顿第一次尝试从科学上回答这类问题。 他在《地球理论》一书中估算了地球表面缓慢变化——山脉的形成,河 岸的冲蚀,等等——的速率,断定这类变化已经延续了千百万年。 1847年,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率先提出“能量守恒定律”:能量 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有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式。那么,太阳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呢? 假定太阳是一大堆普通的火,而它完全由碳和氧组成,那么为了维 持它目前的发光速率,这堆巨大的混合物只消几千年就会焚烧殆尽。 另一种可能是陨星撞击太阳时的动能转化成热和光。亥姆霍兹算出, 倘若情决果真如此,那么由于陨星的积累,30万年后太阳的质量就会增 加1%。这样它的引力就会逐渐增强,地球的公转就会因此而变快,地球 上每一年时间的长度就会比前一年缩短两秒钟。可是实际上并没有发生 这样的情况。 1853年,亥姆霍兹又设想太阳本身的物质在向中心沉落,因此太阳 在不断收缩。向中心运动的能量将转化为热和光,而且太阳的质量并不 改变,也不会影响地球年的长度。亥姆霍兹算出,假定开始时太阳的物 质布满了地球轨道以内的整个空间,那么经过1800万年,它就会缩成目 前的大小。于是他断定,地球一定在1800万年之前就从当时那个“胖” 太阳的表层物质中形成了。 然而,地质学上的许多证据却表明,某些地质变化经历的时间远远 超过1800万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太阳的燃料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它与原子核的 变化有关。不同的原子核拥有不同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由一种原子核变 成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核反应”,由此产生的能量就是核能。 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它有一个 结论:质量乃是极端集中的能量形成,很少的质量就能转化为巨大的能 量。 假如太阳的能量源自某种核反应,那么为了确保它像现在这样发光, 就必须在每一秒钟内将460万吨物质转化为能量。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很 大,但是与太阳本身的巨大质量相比却微不足道。因此太阳有生以来差 不多一直就像今天一般大。 放射性还可以用来测定地球的年龄。例如任何数量的铀都要经历45 亿年才会有一半(在释放辐射的过程中)衰变为铅,因此测定一块含铀 岩石中有多少铅,就可以推算出组成该岩石的那些铀原子的衰变过程已 经持续了多久。 现在看来固态地壳大概已经存在了46亿年。在此以前,地球可能是 一大难正在缓缓凝聚的物质,也可能以熔岩的形式存在。 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太阳的年龄至少也得像地球一般大,或者还 要更老一些。核能是否能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始终维持太阳的光和热呢? 倘若能够的话,它的核燃料又是什么?是铀的放射性衰变吗? 这涉及到太阳的化学组成。由于每种不同类型的原子都会产生自己 特有的光谱线,所以天文学家们研究太阳的光谱线就可以确定太阳外层 大气中含有哪些化学元素。 在太阳上,大约有71%是氢,27%是氦,所有其他元素的含量都微 乎其微。因此,太阳的能量来源必定涉及氢与氦的变化,其他任何元素 的含量都太少,都不足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氢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氦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4个 氢核可以通过”核聚变”而合成一个氦核(当然,这时就会有2个质子转 变成为中子)。氢弹的能源正是这种聚变过程。如果它也是太阳的能源,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太阳看成一个硕大无朋而永远在爆炸着的氢弹。不过, 它自身的强大引力使它不至于被炸得粉身碎骨。 如果太阳在一开始时是纯氢的,那么它大约要花200亿年的时间才 能形成目前这么多的氦。不过,天体物理学家们已经证明,太阳在一开 始就含有相当数量的氦,由此推算出它的年龄是50亿岁左右。 摘自《知识就是力量》
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多万倍,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从地球到太阳上去坐飞机,也要坐20多年。平均密度1.409克/立方厘米,质量1.989×10^33克,表面温度5770℃,中心温度1500万℃。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恒星也有自己的生命史,它们从诞生、成长到衰老,最终走向死亡。它们大小不同,色彩各异,演化的历程也不尽相同。恒星与生命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它提供了光和热。实际上构成行星和生命物质的重原子就是在某些恒星生命结束时发生的爆发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详解: 太阳(Sun)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罗图上度过了主序生涯的一半左右。它是一个质量为1989.1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139.2万km(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的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其平均密度为水的1.4倍,但这一平均密度隐含着很宽的密度范围,从超高密的核心到稀薄的外层。 作为一颗恒星太阳,其总体外观性质是,视星等为-26.3,光度为383亿亿亿瓦,绝对视星等(Mv)为+4.83,绝对热星等(Mb)为4.8,他是一颗黄色G2型矮星,有效温度等于开氏5770℃。太阳与在轨道上绕它公转的地球的平均距离为km(499.005光秒或1天文单位)。按质量计,它的物质构成是71%的氢、26%的氦和少量重元素。太阳圆面在天空的角直径为32角分,与从地球所见的月球的角直径很接近,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而离我们的距离恰是地月距离的400倍),使日食看起来特别壮观。由于太阳比其他恒星离我们近得多,其视星等达到-26.8,成为地球上看到最明亮的天体。太阳每25.4天自转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纬度自转得快),每2亿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太阳因自转而呈轻微扁平状,与完美球形相差0.001%,相当于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6km(地球这一差值为21km,月球为9km,木星9000km,土星5500km)。差异虽然很小,但测量这一扁平性却很重要,因为任何稍大一点的扁平程度(哪怕是0.005%)将改变太阳引力对水星轨道的影响,而使根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对广义相对论所做的检验成为不可信。 太阳基本物理参数 半径: 696295 千米. 质量: 1.989×10^30 千克 温度: 5770℃(表面) 1560万℃ (核心) 总辐射功率: 3.83×10^26 焦耳/秒 平均密度: 1.409 克/立方厘米 日地平均距离: 1亿5千万 千米 年龄: 约50亿年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天文太阳辐射量。在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时,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全谱总能量,称为太阳常数。太阳常数的常用单位为瓦/米2。因观测方法和技术不同,得到的太阳常数值不同。世界气象组织 (WMO)1981年公布的太阳常数值是1368瓦/米2。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的99%以上在波长 0.15~4.0微米之间。大约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区(波长0.4~0.76微米),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0.4微米),43%在红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最大能量在波长 0.475微米处。由于太阳辐射波长较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约3~120微米)小得多,所以通常又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称地面和大气辐射为 长波辐射。太阳活动和日地距离的变化等会引起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则是宙斯(万神之王)的儿子。 太阳,这个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它究竟由什么物质所组成,它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它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也比太阳远27万倍,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 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 氦约占27%, 其它元素占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是6000℃。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太阳内部的结构。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物理理论和对太阳表面各种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阳内部结构和物理状态的模型。这一模型也已经被对于其他恒星的研究所证实,至少在大的方面,是可信的。 太阳的核心区域虽然很小,半径只是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太阳那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太阳核心的温度极高,达1500万℃,压力也极大,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从而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物质的传递,才得以传送到达太阳光球的底部,并通过光球向外辐射出去。 太阳光球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太阳圆面,通常所说的太阳半径也是指光球的半径。光球的表面是气态的,其平均密度只有水的几亿分之一,但由于它的厚度达500千米,所以光球是不透明的。光球层的大气中存在着激烈的活动,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光球表面有许多密密麻麻的斑点状结构,很象一颗颗米粒,称之为米粒组织。它们极不稳定,一般持续时间仅为5~10分钟,其温度要比光球的平均温度高出300~400℃。目前认为这种米粒组织是光球下面气体的剧烈对流造成的现象。 光球表面另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便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巨大气流旋涡,大多呈现近椭圆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衬下显得比较暗黑,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高达4000℃左右,倘若能把黑子单独取出,一个大黑子便可以发出相当于满月的光芒。日面上黑子出现的情况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太阳黑子的变化存在复杂的周期现象,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 紧贴光球以上的一层大气称为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测到,过去这一区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能被看到。当月亮遮掩了光球明亮光辉的一瞬间,人们能发现日轮边缘上有一层玫瑰红的绚丽光彩,那就是色球。色球层厚约8000千米,它的化学组成与光球基本上相同,但色球层内的物质密度和压力要比光球低得多。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处温度越低,而太阳大气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光球顶部接近色球处的温度差不多是4300℃,到了色球顶部温度竟高达几万度,再往上,到了日冕区温度陡然升至上百万度。人们对这种反常增温现象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在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所谓的“日珥”。日珥是迅速变化着的活动现象,一次完整的日珥过程一般为几十分钟。同时,日珥的形状也可说是千姿百态,有的如浮云烟雾,有的似飞瀑喷泉,有的好似一弯拱桥,也有的酷似团团草丛,真是不胜枚举。天文学家根据形态变化规模的大小和变化速度的快慢将日珥分成宁静日珥、活动日珥和爆发日珥三大类。最为壮观的要属爆发日珥,本来宁静或活动的日珥,有时会突然&怒火冲天&,把气体物质拼命往上抛射,然后回转着返回太阳表面,形成一个环状,所以又称环状日珥。 在日全食时的短暂瞬间,常常可以看到太阳周围除了绚丽的色球外,还有一大片白里透蓝,柔和美丽的晕光,这就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日冕。日冕的范围在色球之上,一直延伸到好几个太阳半径的地方。日冕里的物质更加稀薄,它还会有向外膨胀运动,并使得热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太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太阳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活动现象,诸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等,会使太阳风大大增强,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例如极光增多、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增强还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卫星上的精密电子仪器遭受损害,地面电力控制网络发生混乱,甚至可能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中宇航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监测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强度,适时作出&空间气象&预报,越来越显得重要。 在银河系内一千多亿颗恒星中,太阳只是普通的一员,它位于银河系的对称平面附近,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000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 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 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年,它还可以继续燃烧约50亿年。在其存在的最后阶段,太阳中的氦将转变成重元素,太阳的体积也将开始不断膨胀,直至将地球吞没。在经过一亿年的红巨星阶段后,太阳将突然坍缩成一颗白矮星--所有恒星存在的最后阶段。再经历几万亿年,它将最终完全冷却,然后慢慢地消失在黑暗里。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    一 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2]接着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3]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主义也一样。长期以来,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有存在极大的误解,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把阶段斗争的意义提得越来越高,以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下,大搞破除所谓“资产阶级法权”,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东西,如按劳分配原则、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否定。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4]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而且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内容。 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邓小平说,通过改革,“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5]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当然在于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发展生产力,如果忘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同时,它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这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包括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社会主义如果老是贫穷,它就站不住。”[8]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人们不敢提追求富裕,机械地形而上学地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对于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其二,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9]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消灭了贫穷,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是如果这些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聚敛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则依然贫穷,这则是完全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只有共同富裕才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10]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的生活贫富差别状况如何,是反映一种社会实质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反映在分配上,就表现为一小部分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大量攫取社会财富,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这样便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而资本主义“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中。”[11]正是由于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邓小平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来坚持。 四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各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五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诚然,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 这个概念,但它们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示,未来社会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2]不难看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弘扬无私精神 奏响时代强音——陈全国在河南省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89周年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日) 类型: [ 省领导讲话 ]  发布时间: [
]   【刷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尊敬的杨岳书记,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全省各界青年代表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纪念“五四”运动89周年,大力表彰“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共青团员、模范团干部。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青春盛会。在此,我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青年代表并通过大家,向全省各界的青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多年来热情支持河南共青团工作的团中央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五月四日,是一个闪耀着青春光华、书写着青年光荣的日子。89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勇立时代潮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使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生动地昭示着:青年始终是中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共青团组织始终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我们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89年后的今天,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面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的宏伟事业,凝聚青春力量,奉献青春智慧,争当时代先锋、奏向时代强音,是党中央的嘱托、祖国的需要,也是省委的厚望、人民的期盼。全省广大青年要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是忠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家乡同发展、共奋进,责无旁贷的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承载起中原崛起的伟业。  一、要立壮志。雄心壮志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强大动力。“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先进青年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不懈奋斗,引领着、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当代青年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始终把个人的抱负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火热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真正走出一条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成长进步、绽放人生价值的“金光大道”。  二、要勤学习。知识搭起人类进步的阶梯,铺就青年成长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以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当代青年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就要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更加执著的自觉性,刻苦学习、发奋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向科学理论学,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向科学文化学,不断用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来充实和完善自己,进一步拓宽学习领域、优化知识结构;要向社会实践学,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自觉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向人民群众学,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进而早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要甘奉献。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青春,是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可贵品质。当代青年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就要始终把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作为最高追求,自觉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体现价值;就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多做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好事实事,在全社会促进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六)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达到的新高度。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国君主专制 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