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宜宾市上江北每天都有直升飞机速度在空中飞过?是军区的在巡逻吗?

中国直18A重型直升机再次曝光 可吊重炮上青藏高原|直升机|高原|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中国直18A重型直升机再次曝光 可吊重炮上青藏高原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7月19日的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中,报道解放军陆航部队的发展成就,一款新型运输直升机再次曝光,这就是新一代14吨级三发运输直升机——直18A直升机,直18A是在国产直8直升机基础上研制的一款深度重大改进型,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法国SA321“超黄蜂”直升机为基础仿制出直-8直升机。目前已经发展出陆军型,海军型等多种型号。直-18A采用了国产大功率发动机,吊运重量可以达到5吨,并于2014年在青藏高原进行过试飞,按时间推断,直-18A已经结束研制阶段,投产并交付,将与直20一起加入我军陆航部队。
  中国军队通过对世界几次现代化战争的深入分析,认识到军用直升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在当今战场上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组建陆军航空兵部队,其目的在于加强陆军的快速反应能力。
  一直以来,高原使用能力是中国陆航直升机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由于独特的地形分布,中国对于直升机的实用升限有着变态的要求,世界上80%的直升机在青藏高原都玩不转。过去中国国产的直升机高原作战能力不足,大多数型号无法在西部高原使用。
  1985年,中国以单价600万美元从美国进口了24架“民用型”运输直升机,代号S-70C-2(对外称民用型,实际是标准的军用型号)。该机性能先进,抗造耐用,很得解放军陆航喜爱,在引进黑鹰之前,中国的直升机一直没有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恶劣环境下飞行作业的能力,有了黑鹰后,青藏高原不再是直升机的飞行禁区。黑鹰直升机之所以能够在青藏高原尽情使用,主要原因是它的动力充沛,采用了T-700-701A发动机,功率比当时美国陆军自用黑鹰还要大10%左右,拥有极大的动力储备。
  2000年,美制黑鹰直升机已经在青藏高原运行十五年,积累了大量经验的中国军队正式提出,未来的陆军航空兵直升机在西藏、新疆、青海等高原地区使用,必须保证“三个六”的要求,即同时具有6000米高度、600公斤商载、600公里航程的能力。
  那个时候,世界上大部分军用直升机都不符合这个要求,少量配备大功率发动机的高性能直升机,都是美欧国家的。近些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米17V5和米-171E等运输直升机,这些售华直升机均安装了高性能的VK-2500-03发动机,以及经过改良的传动系统,提升了高原飞行能力。2016年5月,军报《极限飞行》报道新疆军区陆航旅为使米171在4000米以上高原寒区形成作战能力,冒险飞跃6000米,创造米171直升机在6300米高度安全起降等我军陆航史上的4项纪录。随后,这个旅的多种机型开辟了12条高原巡逻新航线,打破了防区内所有飞行禁区,实现了单机巡逻向多机编队全航线、全空域、全地域空中巡逻的跨越。
  阿里军分区的大多边防线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什布奇边防连因为气象地理位置等因素,飞机即使能够飞到连队上空,也无法降落。从2008年起,中国陆航的直升机实现了什布奇边防连的空中支援。
  从2010年起,有多种型号的国产武装直升机通过了高原飞行检验。最早是直-9WZ武装直升机,直-9WZ可携带AKD-9空地导弹,是中国目前功率重量比最高的国产直升机,采用了中法联合研制的涡轴-8C/阿赫耶2C大功率涡轴发动机,同时机体结构较轻,高原作战性能得到强化。
  随后是直-19和直-10两种专用武装直升机,已经装备了西部战区的陆航部队,并实现了在青藏高原进行作战的能力。2013年,中国陆航还在西部边境进行了首次高原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武装直升机夜航演习。
  直-18A直升机是在原直-8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进,已经从直-8运输型发展为多用途、专业化的直升机机型,其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船型底改为平底设计,并取消浮筒。除此之外,直-18还在机身两侧增设短翼,在机身短翼内安置起落架,将主旋翼和尾浆换成复合材料,改进传动系统,更换大功率发动机,改进航电系统。
  新一代的高原重型直升机直-18A甚至还进行过飞越珠穆朗玛峰的试飞,显示出这种直升机良好的高原性能。2014年12月,总参陆航某部试飞大队试飞员李琳君和战友驾驶直-18运输直升机首次成功翻越珠穆朗玛峰,达到9000米高程,创造力国产直升机的升限纪录。
  直-18A直升机取消了原直-8系列的水密大底,在机身上采用大量新型复合材料,同时其旋翼系统也有改良。起飞重量为13.8吨,可以搭载27名乘客或5吨物资。具备极佳的高原性能。直-18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大型高原军用直升机的历史。
  直-18A型的初步任务是搭载国产AH-4型155毫米轻型火炮系统,该炮采用39倍口径身管,大量应用钛合金,大架为H型加前撑,摇架和反后坐装置融为一体,总体结构接近美制M777榴弹炮,总重量3.4吨至3.8吨,能够使用现役的米-171和直-8/18系列直升机吊挂。未来几年内将陆续装备我军的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山地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
  我军对直升机吊挂火炮的探索始于上世纪末,1999年12月,国产直8型直升机吊挂3.6吨的86式100毫米滑膛炮试飞获得成功。随后几年,国内航空界对直升机吊挂重型火炮技术进行了多项研究,并研制出六自由度模拟器材和柔性挂索等新型设备。
  从2013年开始,中国陆军航空兵在演习中大量应用直升机吊挂火炮机动作战,至此中国的飞行炮兵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能够满足快速反应部队、山地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等高强度、大纵深火力支援的需求。
  直-18装备以后,可实现在高原地区的大口径火炮的空中吊运,飞行炮兵呼之欲出!(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宜宾交警昨再次空中“问诊”交通
原标题:宜宾交警昨再次空中“问诊”交通
治堵﹃药方﹄“下穿上跨下穿上跨”:”在交通重要节点,采用下穿隧道采用下穿隧道、、上跨天桥和高架桥的模式架桥的模式;;增加红绿灯设置增加红绿灯设置,,采取动态模拟的形式来规划取动态模拟的形式来规划,,实现“立体交通立体交通””模式模式。。缓堵﹃疗效﹄宜宾市交警支队支队长付天池说,这次从空中俯视城区交通的情况来看的情况来看,“,下穿上跨下穿上跨””的治堵效果十分明显效果十分明显,,通往老城区各大桥梁桥梁、、街道都很畅通街道都很畅通。。新闻回顾去年4月,宜宾交警首次采用航拍对宜宾市交通状况进行图像采集采集,,更直观地掌握宜宾市交通状况状况,,寻求解决拥堵的良方寻求解决拥堵的良方,,据介绍,这在全省属首次这在全省属首次。。昨日上午,宜宾交警时隔一年再上蓝天,查看宜宾城区的交通状况。随着城市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在宜宾这样一个“三江六岸”的城市特别凸显。为缓堵保畅,一年前,宜宾交警首次采用航拍的方式,对宜宾市交通状况进行了“望诊”,并就此下了一剂治堵“药方”。一年后,治堵效果如何?昨日上午,华西城市读本跟随宜宾交警一起坐上直升飞机,一睹如今的宜宾城区交通状况。空中直击 南门桥戎州桥都不堵宜宾城区交通较为拥堵的时间段均为上下班高峰期间。此外,由于宜宾老城区街道窄小,进城车辆较多时也非常拥堵。昨日上午9时30分,航拍直升飞机正式出发,飞上500多米的高空后,先从宜宾上江北和老城区开始查看交通通行状况。飞越南门桥上空时,记者发现此时桥上的车流量不大,从老城区的出城车辆较多,进入老城区的反而较少。随后,飞经戎州桥上空时,只见大小车辆依次通过,没有发生拥堵状况。随后,宜宾交警又从空中查看了象鼻组团、中坝组团、南溪罗龙工业园区以及李庄古镇等,未来宜宾新城发展空间较大的地区交通通行情况,均没有发现拥堵现象。这是宜宾交警第二次空中“问诊”交通。日,宜宾交警首次采用航拍对宜宾市交通状况进行图像采集,更直观地掌握宜宾市交通状况,以寻求解决拥堵的良方。宜宾交警透露,这在全省都是首次动用直升机“办公”。立体交通 治理拥堵效果很明显“以往,交管部门都是在地面上,从平面的角度看交通,交管部门很受思维、视野的局限。通过空中看交通方式,既很直观,又可以变换一种思维和角度去考虑问题。”下飞机后,宜宾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付天池谈感受时说,这次从空中俯视城区交通的情况来看,通过“下穿上跨”的治堵效果十分明显,通往老城区各大桥梁、街道都很畅通。据介绍,“下穿上跨”,就是在一些交通重要节点,采用下穿隧道、上跨天桥和高架桥的模式;增加红绿灯设置,采取动态模拟的形式来规划。包括宜宾临港区在内的城区,以后都将实现“立体交通”模式。未来计划 高速公路收费站外迁付天池说,目前,宜宾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3万辆、驾驶人突破64万人、公路通车里程达1.6万公里,比5年前分别增加到了2.7倍、2.3倍、3.3倍,运营车辆突破2万辆,城区人车路矛盾十分突出,交通管理压力较大。“下一步,将主要打通组团之间的交通环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付天池表示,宜宾高速公路南北两个收费站外迁方案还在商讨中,这一方案实施后不仅可以对过境车辆进行科学分流,而且还将大幅降低老城区交通压力。从空中来看,“退路还城”使高速公路收费北站外迁方案是完全可行的,未来将高速公路宜宾收费南站往翠屏新区迁移,将更能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的“瓶颈”。缓堵保畅实施“均衡发展”弱化和分散中心城区功能“畅通宜宾”建设,“缓堵保畅”,提高道路交通能力,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付天池认为,一定要树立大规划、大宏观、大交通、大畅通的“四大理念”。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合适的条件下,组建城市交通公共管理服务机构为一体的统一协调机构——交通管理委员会。二、在江北的象鼻、临港的观斗山,南岸的赵场、南广盐坪坝,宜宾县的柏溪、224实施过境车辆分流,形成与组团间的循环交通,城区道路实行“微循环系统”,促进交通均衡发展,实现远端分流。三、充分发挥全市现有58个智能卡口、电子警察的作用,实施交通指挥中心远程快速指挥调度疏导交通,实现非现场执法能力达80%以上,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宜宾中心城区要实现循环交通。四、合理配置公交车线路站点,加强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学校、大型企业及组团间的公交车线路,缓解市民出行难。五、实施组团“均衡发展”,弱化和分散中心城区功能,中心城区部分机关、学校、医院、商场,由中心城区向南北两岸及组团间迁移或设立分校、分院。六、迁移“三江魂”雕塑,打通南门大桥瓶颈。通过“一进一退”,可进一步实现组团间均衡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减少中心城区的人流、车流、物流,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市民感受去年下半年后 交通明显变好对宜宾交通状况和城市规划十分关注,每天都要驾车往返宜宾老城区和南岸工作和生活的陈先生,对宜宾城区交通通行状况的变化深有体会。陈先生介绍,一般他进出老城区都是从南门桥和戎州桥上过,偶尔从中坝大桥入城。三年前,宜宾城区的车流量还不算大,因此,拥堵现象也不严重。只是在南门桥和戎州桥上发生两车擦挂的时候,才偶尔堵堵车。“身边的同事逐渐都后,拥堵情况发生的次数就增多了。”陈先生说,他们公司16个人,有车的占了7个,将近一半人有车。由于历史原因,宜宾老城区的城区道路狭窄、道路设施建设滞后,加上老城区的人口密集,各项市政功能配套不完善。虽然,宜宾近几年新建的城区增多,但是老城区依然是南岸东、西区以及上、下江北市民消费的主体,所以,宜宾城区交通量集中在狭窄的南门桥、戎州桥、岷江桥和老城区南北主干道上。陈先生说,“这种情况之下,宜宾交通不堵才怪。”陈先生发现,在2011年下半年后宜宾城区交通通行状况要好了很多。比如,在宜宾城区不少地方增设了红绿灯,城区一些主要桥梁修建了匝道、两路桥高架桥,车辆进老城区后也容易被分流。“现在进出城,抛开上下班高峰期外,畅的时候多了,堵的时候少了。”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刘希蒂 摄影报道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升飞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