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被放到中邮水陆路包裹速递易智能包裹柜了,我是要立即去取吗?如果实在没时间去怎么办?

智能快递柜大战 _ 东方财富网
智能快递柜大战
作者:万丽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面世不过3年的智能快递柜业务,已经吸引了近百亿资金。虽然盈利模式并不明朗,但在抢占社区入口的前瞻概念下,电商巨头、快递公司以及众多创业公司纷纷布局。随着巨头整合开始,智能快递柜草莽混战也接近尾声,留给创业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面世不过3年的智能快递柜业务,已经吸引了近百亿资金。虽然盈利模式并不明朗,但在抢占社区入口的前瞻概念下,电商巨头、快递公司以及众多创业公司纷纷布局。随着巨头整合开始,智能快递柜草莽混战也接近尾声,留给创业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作为电商最后100米解决方案的最终一环,智能快递柜兴起不过3年,就已经引得上市公司、电商大佬、快递巨头以及大量草根创业纷纷出手。激烈混战过后,2015年中期开始,手握资源、抢占先发优势或流量入口的巨头开启了资源整合大戏,行业进入门槛再次被抬高。
  尽管商业模式仍不明晰,这些企业之间却有个模糊的共识,即以布局24小时智能快递柜为切入点,进军社区O2O这一巨大的市场,不过它们各自侧重的概念却有所不同,包括了社区物流、社区电商、社区金融、社区传媒、电商体验管家等。当然,就现阶段而言,多数还处于纸上谈兵时期,“烧钱”大战正如火如荼。
  巨头草根混战
  智能快递柜目前被公认为是解决电商最后100米的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快递员将快递投递到社区的快递柜中,系统自动给用户发送短信提取码。由于自提柜24小时提供服务不需要人员值守,它的出现解决了三方烦恼:快递员节省了时间成本;用户可以自行安排提取时间;社区也相对满足了安全管理的需求。
  除此之外,智能快递柜依靠进入社区占据的线下入口和获得的大量客户数据,以及将线下向线上导流而产生的流量变现价值,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截至目前,智能快递柜领域已经聚集了电商巨头、物流巨头、上市公司以及各创业公司等,涉及的投资总计近百亿。
  上市公司(000039)是这一领域的鼻祖,旗下全资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科技公司2012年下半年率先推出速递易智能快递柜,抢占先发优势。三泰控股2015年中报显示,其速递易业务已扩张至79个城市,签约网点6911个,布放网点31029个,速递易App自2015年4月上线以来下载超过60万次,各项数据均远超同行。尽管盈利模式前景不明,但速递易一度撑起了三泰控股的百亿市值。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三泰电子股价从4元/股多一路攀升至近40元/股,市值高达145亿元,2015年上半年,其市值更是一度突破400亿元。
  (600476)和(000039)是另外两家参与智能快递柜业务的上市公司。湘邮科技2013 年 8 月推出第一代智能包裹柜产品并投入市场试用,随后逐步在湖南、湖北、广西等地邮政公司及速递物流公司进行试点应用,布放智能包裹柜产品700 余套,并成功中标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智能包裹柜项目。截至 2014 年底,湘邮科技智能包裹箱实现收入 108.46 万元。全资子公司中集电商2014年下半年展开智能快递柜业务“e栈”,2015年3月收购深圳智能快递柜公司智汇合科技,将其旗下webox“网盒”电商快递柜全部纳入中集电商“e栈”体系。目前为止,“e栈”在深圳地区已经拥有了3000多个网点。
  此外,上海富友集团以上海为起点推出快递柜品牌“收件宝”;(600601)以北京为起点铺设智能柜;格力集团以餐饮配送为切入点开展“乐栈”智能柜项目。8月,由阿里投资、家电巨头海尔旗下的物流兼售后服务公司“日日顺”成立新公司“乐家”,宣布进军智能快递柜业务,日日顺在全国拥有3万多个实体门店资源,这是其布局快递自提网点的一大优势。
  电商巨头阿里旗下的菜鸟驿站则另辟蹊径,采用加盟的方式在全国广泛笼络第三方小配送点。用户在淘宝(天猫)购物时就可勾选就近菜鸟驿站作为自提点,快递员将包裹送到指定菜鸟驿站。阿里的优势是从电商环节主导消费者,从而避免在末端与其他智能快递柜竞争。
  而由顺丰领衔,申通、中通、韵达和普洛斯参与组建的丰巢科技是物流企业中最大的智能快递柜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其中顺丰占股35%,申通、中通和韵达各占20%,普洛斯则占5%,计划在全国铺设网点。顺丰自营还有嘿客等网购终端服务网点一直在开拓铺设中。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散落在各地的区域性社区包裹自提服务点,例如南京的魔格、云柜,上海盒宝等。前九鼎联合创始人赵忠义创办的深圳“1号柜”,也在全国招商扩张。不难看出,整个市场资源过于分散,各家标准不同,服务也不同,同一小区很可能装有好几家公司的快递柜,最终投递到哪个,取决于快递员和各个网点的对接,并未在总部形成统一的管理。草莽竞争时代,快速跑马圈地,努力形成规模优势是各家共识。
  不能承载之“重”
  每个智能快递柜的铺设大约需要3-4万元,因此大面积铺设所需的资金规模可想而知。三泰控股利用上市公司融资优势,总计募资7.5亿元用于速递易项目,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投入3.54亿元。为了维持规模优势,2015年上半年速递易在全国扩张的脚步依旧,截至日,累计投放快件1.866亿个,较2014年增长了9倍。但也因此拖累了其财务状况,2015年中报显示,三泰控股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9200余万元,同比增亏233.41%(表1)。速递易做好了下半年继续亏损的打算,其财报明确指出,2015年全年将新增 1.7 万个网点,全年亏损约为1.35 亿元。
  这一现象并非速递易一家独有,其根本原因在于,智能快递柜尚未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智能快递柜最直接的变现方式包括向快递员收寄存费、向用户收取延迟保管费以及箱体广告费。在免费运营了一段时间后,速递易于2014年开始尝试向快递员和用户双向收费的模式。快递员需要办理速递易的充值卡,按照保管箱的尺寸,每件收取0.4-0.6元的费用。在取件人端,快件存放48小时内免费,超过48小时则收取每天1元的保管费。
  不过,这一收费模式在行业内被公认为不可持续。因向快递员收费,速递易在各地都出现了遭快递员弃用的情况,这也是激发快递企业联合起来做自主快递柜品牌“丰巢”的原因之一。速递易CEO贾勇在6月底的一次公开活动中透露,速递易投件量从过去的日均60万件下降到40-50万件,减少了20%左右。而向收件人收取超期费用,也导致用户体验受到影响,黏性下降。该收费模式实施一段时间后,不少小区的速递易都遭到了弃用。
  “快递员送一件快递利润微薄,不适合再从他们身上扒层皮。”深圳“1号柜”副总裁王大成表示。上海富友集团的“收件宝”最初设计的盈利模式是广告收入,对快递员、业主则免费使用。不过王大成分析,快递柜用户取件时间短,适合短时间内抓取用户的广告形式有限。而快递柜成本方面,除了3-4万元设备费用,还包括物业租金费、电费、向收件用户发送提取码短信带来的电信设施网络使用费,以及监控摄像头、监控录像硬盘等易耗品的折旧费。显然,仅凭箱体广告一项收入,难以覆盖成本,盈利模式单薄。
  看好社区流量价值
  短期盈利不现实,更多企业寄望于挖掘规模优势后的社区流量价值,实现线下到线上的变现,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大致包括社区O2O、社区金融及社区生活服务等多方面。
  作为一家全牌照支付企业,上海富友积极探索社区金融,其“收件宝”App上除收寄快递,还包括信用卡还款、便民缴费、周边商户查询等内容,同时引入了电商以及类似“余额宝”的等。海尔乐家的战略规划是“将社区快递服务延伸至生鲜交付、洗衣交付、食品交付的平台”,试图建立一个社区服务综合生态系统。格力则携手“乐栈”,主要在生鲜食品上做文章,向第三方线下快递公司、商超、生鲜食品、电商平台、外卖餐饮O2O平台以及各类社区服务商开放,提供本地生活消费配送服务。
  三泰也在规划速递易未来的盈利模式,三泰控股主营业务是金融电子设备及系统软件,产品包括电子回单系统、ATM机监控系统和数字化网络安防监控系统。在董事长补建的战略构想中,三泰要成为“社区服务的金融龙头,打造线下熟人社群连接社区服务与需求,建立社群O2O的场景”,而速递易则起到入口和平台的作用。速递易App中目前容纳了周边商家索引、快递查询等功能。据其官方透露,速递易已经建立了超过2万户的社区周边服务商户黄页,未来计划将它打造成为连接社区居民与周边消费服务资源的纽带,构建最后100米交互全链条的社区O2O闭环。同时将线下流量引入到自家旗下的“金保盟”、“爱意汽车网”等多种互联网平台,实现流量对倒和流量变现。后两者为互联网平台,已于2014年被三泰控股以7.5亿元现金收购。
  深圳“1号柜”则以智能快递柜为基础,走样品分发道路,快递柜和样品分发柜同时进驻小区。它的模式,是通过快递柜获取种子用户,进而由快递附带或者App游戏,向用户分发提取码,凭借提取码到小区的网点去领取样品。“1号柜”App上同时引入了电商,消费者试用产品后可直接购买。按照其规划,未来“1号柜”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厂商支付的样品分发费、用户问卷调查费用以及样品推广产生的购买分成。
  变数巨大
  2015年7月开始,掌握资源、流量或具备先发优势的行业巨头之间出现整合趋势。丰巢科技宣布与速递易合作,拟增资认购速递易母公司成都我来啦公司30%-40%股权。随后,菜鸟网络宣布与速递易、中国邮政、富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这3家智能快递柜服务商在全国的4万多个智能自提柜将逐步开放给淘宝消费者。中集e栈则与(002419)合作,完成系统对接,以期深度抓取用户数据。用户在“网上天虹”下单,单笔订单实付满59元,就可勾选“e栈”自提,货物在用户端就被指定送到“e栈”的快递柜,跳过快递员选择的环节。
  巨头的联合将给智能快递柜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目前来看,阿里是这场整合的最大赢家,菜鸟网络自身不做自提柜,而是选择和快递柜公司合作,菜鸟网络的平台可以帮助快递柜公司打通自提柜资源,有利于零散的快递柜实现一定程度的整合管理和数据共享。未来速递易自提柜很可能作为消费者网购可选择的收货地址,出现在淘宝和天猫的购物页面上。同时,菜鸟网络官方也表示,将会同更多的第三方自提柜服务商合作,覆盖全国的末端自提柜大网。
  在用户端,对智能快递柜的功能利弊一直未能达成统一。其中一大原因,是部分用户没有使用快递柜的必要,更希望快递员实现“门对门”的快递送达。如能在电商购物端就实现快递方式选择,通过完善规则给消费者提供更确定性的服务,将大大提升快递柜的使用体验,同时解决快递包裹的安全责任问题。
  另一方面,快递公司与速递易合作,以往由快递员自己付费使用智能柜的情况可能被终结,转而从快递公司层面实现整体结算服务,快递企业使用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综合来看,巨头之间的整合将有望实现从电商到快递到快递柜三层数据之间的融合与分享,促使各方流量变现探索加速。已具备规模优势的先发企业,将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而创业公司的准入门槛则被进一步提高,单纯做快递柜的第三方公司将面临巨大挑战。随着巨头扩张加速,2013年以智能快递柜开始创业的深圳“1号柜”宣布了最新战略规划:未来将逐步放弃智能快递柜业务,专心做样品分发柜。
  整合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导致快递柜领域草莽混战时代的终结,迎来收购与被收购的高潮。但在各家盈利模式被验证前,激烈的“烧钱”大战还将持续。
(责任编辑:DF154)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智能快递柜开收使用费&引起快递企业不满
&&&&来源:&&&&
原标题:智能快递柜开收使用费 引起快递企业不满
  一年多前,智能快递柜现身杭城,在网购流程“最后100米”的交接环节中,改变着传统收取包裹的方式。
  初入市场时,这些柜子为了抢占小区地盘,免费提供价值数万元的设备,免费提供后续维护服务,甚至还倒贴钱给小区物业。
  一年过去了,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快递柜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业务量前50位的城市共安装智能快递柜31156组,累计派送快件超过1.13亿件。
  看来,江山已打下来了。于是,有些快递柜企业开始动起了收费的脑筋,按包裹大小向快递公司收取每个几毛钱的柜子使用费。
  这下子,快递公司们不干了。上个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和物流设施提供商普洛斯宣布,将共同投资5亿元布局“丰巢”智能快递柜,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免被“要挟”。
  每个包裹,“速递易”至少收0.4元
  在杭州,除了杭州邮政推出的“E邮柜”外,还有“速递易”、友宝电子、收件宝等诸多品牌的智能快递柜。
  某智能柜品牌企业的徐经理告诉记者,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卖柜体广告位,或开发O2O概念的项目,如充值、网购等增值服务;另一种是一旦包裹存放超时,向用户收取一定费用。
  网购达人洪女士家几乎每天都有包裹上门。“有几次没留意,去智能柜取件的时候已经过了几天了,被收取了几块钱的保管费。”按照规定,超过24小时未取件,要收取每天一元的保管费,可投币或微信支付。
  “当智能柜达到一定基数后,向快递公司收取使用费,这是很多企业设想的商业模式。” 徐经理说。
  如今,“速递易”已经开始实施,从今年5月开始陆续向各家快递公司收费,每票快件按寄存箱子的规格,向快递员收取0.4元―0.6元的使用费。
  “速递易”市场部方面相关人士对记者解释,目前还只是在部分城市试点收费,杭州还没有正式开始。“几毛钱的费用远低于智能柜维护、折旧的费用。”
  对此,快递员们显然很不买账。跑杭州新华路区域的韵达快递员小张认为,如果快递柜收费的话,他宁可多跑几趟,也好过被“剥削”一道。
  “如果真的要收费,我看(快递柜)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我们现在每个包裹的利润在1元上下,存放在那个箱子里,就要收掉我们一半的利润,这种亏本的事情谁会乐意接受?”全峰快递杭州区负责人韩俊说。
  快递企业抱团出招应对
  “速递易”要收费的风声,让快递企业们很不爽。
  不久前,顺丰联手申通、中通、韵达等多家企业豪掷5亿元打造“丰巢”智能快递柜,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撇开“速递易”等中间企业。
  顺丰快递杭州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月中旬,第一台‘丰巢’智能快递柜已经进驻到了嘉绿景苑。到目前为止,已经选好了200个场地。”
  他说,“丰巢”智能柜与其他柜子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实现同时收取件。“这个柜子是开放式的,任何快递公司都可以使用,且不收取超时保管费。”
  事实上,在“最后100米”的环节上,电商企业早已开始布局。最先入局的是京东,很早就开始上线自提柜业务,用户刷卡支付即可获得商品,但这种方式只为京东用户服务;此外还有阿里系的菜鸟,把社区周边的便利店、洗衣店等吸纳为代收取包裹的自助取件点。
  “丰巢”的出现,将让“最后100米”的竞争越演越烈。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快递柜服务能力有局限性,都无法单独盈利,这就是像速递易这类第三方企业急着试水新盈利模式的主要原因。而电商和快递企业,通过智能快递柜可以延伸服务价值链,所以他们舍得花钱“砸”进智能柜业务。
(责编:陈键、沈光倩)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智能快递柜开收使用费 快递企业不满自建柜子|智能快递柜|丰巢_业界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智能快递柜开收使用费 快递企业不满自建柜子
  □本报记者 金梁
  一年多前,智能快递柜现身杭城,在网购流程“最后100米”的交接环节中,改变着传统收取包裹的方式。
  初入市场时,这些柜子为了抢占小区地盘,免费提供价值数万元的设备,免费提供后续维护服务,甚至还倒贴钱给小区物业。
  一年过去了,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快递柜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业务量前50位的城市共安装智能快递柜31156组,累计派送快件超过1.13亿件。
  看来,江山已打下来了。于是,有些快递柜企业开始动起了收费的脑筋,按包裹大小向快递公司收取每个几毛钱的柜子使用费。
  这下子,快递公司们不干了。上个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和物流设施提供商普洛斯宣布,将共同投资5亿元布局“丰巢”智能快递柜,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免被“要挟”。
  每个包裹,“速递易”至少收0.4元
  在杭州,除了杭州邮政推出的“E邮柜”外,还有“速递易”、友宝电子、收件宝等诸多品牌的智能快递柜。
  某智能柜品牌企业的徐经理告诉记者,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卖柜体广告位,或开发O2O概念的项目,如充值、网购等增值服务;另一种是一旦包裹存放超时,向用户收取一定费用。
  网购达人洪女士家几乎每天都有包裹上门。“有几次没留意,去智能柜取件的时候已经过了几天了,被收取了几块钱的保管费。”按照规定,超过24小时未取件,要收取每天一元的保管费,可投币或微信支付。
  “当智能柜达到一定基数后,向快递公司收取使用费,这是很多企业设想的商业模式。” 徐经理说。
  如今,“速递易”已经开始实施,从今年5月开始陆续向各家快递公司收费,每票快件按寄存箱子的规格,向快递员收取0.4元—0.6元的使用费。
  “速递易”市场部方面相关人士对记者解释,目前还只是在部分城市试点收费,杭州还没有正式开始。“几毛钱的费用远低于智能柜维护、折旧的费用。”
  对此,快递员们显然很不买账。跑杭州新华路区域的韵达快递员小张认为,如果快递柜收费的话,他宁可多跑几趟,也好过被“剥削”一道。
  “如果真的要收费,我看(快递柜)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我们现在每个包裹的利润在1元上下,存放在那个箱子里,就要收掉我们一半的利润,这种亏本的事情谁会乐意接受?”全峰快递杭州区负责人韩俊说。
  快递企业抱团出招应对
  “速递易”要收费的风声,让快递企业们很不爽。
  不久前,顺丰联手申通、中通、韵达等多家企业豪掷5亿元打造“丰巢”智能快递柜,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撇开“速递易”等中间企业。
  顺丰快递杭州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月中旬,第一台‘丰巢’智能快递柜已经进驻到了嘉绿景苑。到目前为止,已经选好了200个场地。”
  他说,“丰巢”智能柜与其他柜子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实现同时收取件。“这个柜子是开放式的,任何快递公司都可以使用,且不收取超时保管费。”
  事实上,在“最后100米”的环节上,电商企业早已开始布局。最先入局的是,很早就开始上线自提柜业务,用户刷卡支付即可获得商品,但这种方式只为京东用户服务;此外还有系的菜鸟,把社区周边的便利店、洗衣店等吸纳为代收取包裹的自助取件点。
  “丰巢”的出现,将让“最后100米”的竞争越演越烈。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快递柜服务能力有局限性,都无法单独盈利,这就是像速递易这类第三方企业急着试水新盈利模式的主要原因。而电商和快递企业,通过智能快递柜可以延伸服务价值链,所以他们舍得花钱“砸”进智能柜业务。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邮速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