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劲夫是将介石的孙子失败是否是各自为政,不团结及腐败造成的。

&p&以前的Excel叫厉害,现在结合Power BI 系列插件那叫一个无敌,就横扫千万行数据这一条就足以让很多人重拾希望。&/p&&br&&p&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近两年国内的一些介绍的帖子,请叫我雷锋&/p&&p&内容来自:&/p&&p&知乎专栏&a href=&/leigongzi& class=&internal&&Excel_Power BI - 知乎专栏&/a&&/p&&br&&p&&i&&u&首先为什么要学习自助式BI,我们看看高飞老师在PowerBI极客中给出大家的答案:&/u&&/i&&/p&&p&&i&&a href=&/p/& class=&internal&&自助式BI,全面提升你的数据分析能力 - 知乎专栏&/a&&/i& &/p&&h2&&b&前言:PowerBI简单介绍:&/b&&/h2&&p&Power BI 是基于云的商业数据分析和共享工具,它能将复杂的数据转化成最简洁的视图。通过它,你可以快速创建丰富的可视化交互式报告,即使在外也能用手机端 APP 随时查看。甚至检测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行状况,只需它仪表板的一个界面就够了。一切,就是这么简单、快捷和灵活。&/p&&p&不管你是哪种行业,什么职能,何种角色,只要在使用数据,Power BI 总能为你提供帮助。&/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BI重新介绍:Power BI全面简体中文化&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post/7092c_cf1457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BI相关组件下载安装(附操作截图):-雷公子个人博客&i class=&icon-external&&&/i&&/a&》&/p&&p&在开始之前我们说说学习PowerBI包括的三个核心内容吧,当然这三个核心内容在Excel中都有对应的商务智能插件,他们分别是:PowerQuery,PowerPivot,以及可视化。
我们先扒一扒第一部分吧:&/p&&h2&&b&第一章节:PowerQuery篇&/b&&/h2&&p&如果你还不清楚PowerQuery是什么,能干什么,强烈建议您读下由Excel120博主宗萌老师整理的文章:&/p&&p&&a href=&/p/& class=&internal&&《什么是Power Query – 简单得不像超级查询实力派》&/a&&/p&&p&关于介绍的文章,我们也可以参考如下文章:&/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crosoft Power Query for Excel 简介》&i class=&icon-external&&&/i&&/a&&/p&&p&PowerQuery最新功能GET&/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 Query新特性:你给答案,我来计算 - 知乎专栏&/a&》&/p&&p&相信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肯定会对powerquery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及认识,那么powerquery到底能做什么呢,这里再给大家一些实例:&/p&&p&《&a href=&///?target=http%3A///post/7092c_b0b699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用PowerQuery动态汇总文件夹下的多个Excel文件(支持动态增删自动更新)-雷公子个人博客&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数据逆透视-多维数据转回一维 | Excel120&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Q:一个快速创建整数序列及字符序列的方法 | Excel120&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Query处理典型的中国式二维表格转一维&/a&》&/p&&p&《&a href=&/p/& class=&internal&&(视频)URL分析之参数批量快速提取之Url.Parts函数 - 知乎专栏&/a&》&/p&&p&《&a href=&///?target=http%3A///post/7092c_c518d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利用Power Query进行采购发票校验&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Query语言M函数中文翻译文档面世 - 知乎专栏&/a&》
&/p&&p&《&a href=&///?target=http%3A///p/6f900a6325d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查看PowerQuery函数的几种方法&i class=&icon-external&&&/i&&/a&》&/p&&p&PowerQuery技巧类文章:&/p&&p&《&a href=&/p/& class=&internal&&同一Excel文档中多个智能表格如何批量添加到PowerQuery - 知乎专栏&/a&》&/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Query实现动态查询(与文件的路径无关) | Excel120&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Query技巧篇--词根串联(生成笛卡尔积数列) - 知乎专栏&/a&》&/p&&p&《&a href=&///?target=http%3A///p/d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Query的参数表格用法&i class=&icon-external&&&/i&&/a&》&/p&&p&PowerQuery进阶的一些知识:&/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Q:多行属性合并到一个单元格 | Excel120&i class=&icon-external&&&/i&&/a&》
&/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Query分表函数简单应用Table.Partition(分表) - 知乎专栏&/a&》&/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Query作为ETL系统 - 自助装载大数据(&100W)最佳实践&i class=&icon-external&&&/i&&/a&》&/p&&h2&&b&第二章节:PowerPivot数据建模分析篇&/b&&/h2&&p&学习PowerPivot离不开DAX函数的学习,在学习PowerPivot之前,我们先看看高飞在公众号《PowerBI极客》里对DAX的介绍:&/p&&p&《&a href=&/p/& class=&internal&&认识DAX数据分析语言 - 知乎专栏&/a&》&/p&&p&DAX函数中重中之重的一个函数就是CALCULATE函数,我们先整理几篇CALCULATE函数的介绍大家了解下:&/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 Pivot聚合函数与Calculate函数详解 - 知乎专栏&/a&》&/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BI,PowerPivot中筛选函数CALCULATE的介绍 - 知乎专栏&/a&》&/p&&p&《&a href=&/p/& class=&internal&&DAX-CALCULATE工作原理 - 知乎专栏&/a&》
&/p&&p&DAX其他函数介绍&/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BI学习 第二阶段函数 Divide/If/Switch/Related/Lookupvalue - 知乎专栏&/a&》&/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 BI中的ALL家族函数 - 知乎专栏&/a&》
&/p&&p&《&a href=&///?target=http%3A///post/7092c_c5d01c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Pivot中的文本函数 - FORMAT函数(附其他日期函数)&i class=&icon-external&&&/i&&/a&》
&/p&&p&DAX函数高级用法&/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级DAX:USERELATIONSHIP | Excel120&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 Pivot 中如何执行 lookup+find操作(数据分析操作篇)&/a&》&/p&&p&《&a href=&/p/& class=&internal&&Power BI 多指标切片展现 - 知乎专栏&/a&》&/p&&p&《&a href=&/p/& class=&internal&&运用参数表提升Powerpivot实战技能&/a&》&/p&&p&《&a href=&/p/& class=&internal&&如何使用DAX精确计算年龄 - 知乎专栏&/a&》&/p&&h2&&b&第三章节:数据可视化展现篇&/b&&/h2&&p&《&a href=&/p/& class=&internal&&亮瞎双眼的Power BI自定义可视化图表 - 知乎专栏&/a&》&/p&&p&《&a href=&/p/& class=&internal&&数据可视化字典 - 知乎专栏&/a&》&/p&&p&《&a href=&///?target=http%3A///powerpivotworks//61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当Power BI遇上欧洲杯-案例-北京敏捷艾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Power BI|Power Pivot|PowerPivot工坊&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powerpivotworks//64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运营分析仪表板-案例-北京敏捷艾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Power BI|Power Pivot|PowerPivot工坊&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powerpivotworks//65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当Power BI遇上恐怖主义-案例-北京敏捷艾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Power BI|Power Pivot|PowerPivot工坊&i class=&icon-external&&&/i&&/a&》&/p&&h2&&b&第四章节:PowerBI+行业篇&/b&&/h2&&p&《&a href=&///?target=http%3A///posts/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数据+HR”不再是忽悠 | Excel120&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posts/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用Power BI获取实时股票数据并快速选股&i class=&icon-external&&&/i&&/a&》
&/p&&p&《&a href=&///?target=http%3A///powerpivotworks/case-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案例-北京敏捷艾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Power BI|Power Pivot|PowerPivot工坊&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blog.csdn.net/qisamuelzhang/article/detail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用Power BI观察经济与健康的关系&i class=&icon-external&&&/i&&/a&》
&/p&&h2&&b&第五章节:其他资源分享篇&/b&&/h2&&p&1、PowerBI国内学习网站:&/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宗萌老师个人博客)&/p&&p&&a href=&///?target=http%3A//www.pbihome.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bihome.net&i class=&icon-external&&&/i&&/a&(国内唯一PowerBI交流论坛,论坛刚起步,内容较少,但是相关这方面相关大咖均已入驻,大家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发帖交流)&/p&&p&&a href=&///?target=http%3A///u/234dbfc62e9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Query - 简书&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leigongzi& class=&internal&&Power BI - 知乎专栏&/a& &/p&&p&&a href=&/PowerBI& class=&internal&&Power BI 专栏 - 知乎专栏&/a& &/p&&p&2、PowerBI国外学习网站:&/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QLBI&i class=&icon-external&&&/i&&/a& &/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PivotPro - Transforming your Business with Power Pivot and Power BI&i class=&icon-external&&&/i&&/a& &/p&&p&&a href=&///?target=http%3A///category/power-que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 Query Archives – The BIccountant&i class=&icon-external&&&/i&&/a& &/p&&p&&a href=&///?target=https%3A//blog.crossjoin.co.u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ris Webb's BI Blog&i class=&icon-external&&&/i&&/a& &/p&&p&3、PowerBI公众号推荐:&/p&&p&《Powerpivot工坊》&/p&&p&《PowerBI极客》&/p&&p&《PowerBI大师》&/p&&p&《Excel120》&/p&&p&4、PowerBI学习线路图推荐:《&a href=&///?target=http%3A///posts/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BI系列学习框架地图 | Excel120&i class=&icon-external&&&/i&&/a&》&/p&&p&如果你想下载阅读这些电子书可以直达我们PowerBIhome论坛下载《&a href=&///?target=http%3A//pbihome.net/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43%26extra%3Dpage%25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击直达电子书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p&&p&5、国内课程推荐:&/p&&p&1)、PowerPivot工坊 文超老师系列课程&/p&&p&2)、刘凯老师系列课程&/p&&p&3)、张文洲老师网易云课堂系列课程&/p&&p&4)、搜索引擎营销行业可以了解我个人课程,其他行业忽略(&a href=&///?target=http%3A///course/details/2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xcel数据分析必备技能》覆盖初/中/高级 | 艾奇学院&i class=&icon-external&&&/i&&/a&)&/p&&p&6、PowerBI Excel交流群:&/p&&p&M与DAX的恩怨纠葛 (偏PowerQuery交流)&/p&&p&Excel120B群 &/p&&p&微软Power BI技术交流群2
&/p&&p&&b&雷友会-Excel_PowerBI交流 (专注PowerBI及系列插件交流)&/b&&/p&&p&最新更新,欢迎大家访问&a href=&///?target=https%3A//Powerbi.c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bi.cc&i class=&icon-external&&&/i&&/a&,关注知乎专栏【Power BI】&/p&&p&注:以上所有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版权问题,可联系删除。&/p&
以前的Excel叫厉害,现在结合Power BI 系列插件那叫一个无敌,就横扫千万行数据这一条就足以让很多人重拾希望。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近两年国内的一些介绍的帖子,请叫我雷锋内容来自:知乎专栏 首先为什么要学习自助…
&img src=&/50/v2-d7f20bd0f415b23ec9c05e_b.png& data-rawwidth=&1147& data-rawheight=&8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7& data-original=&/50/v2-d7f20bd0f415b23ec9c05e_r.png&&&p&极力推崇PowerBI是创作PowerBI大师的初衷,虽然从Excel到PowerBI有极其诱人的理由,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Excel本身作为全世界最广泛的办公工具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场景。&/p&&p&什么情景下,我会选用Excel而不使用PowerBI。&/p&&p&&b&1.非数据分析需求&/b&&/p&&p&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电子表格工具,Excel的很多应用可以是非数据分析需求。比如制作课程表、信息录入表等等,这类需求相当于把Excel当作一个画板,快速地绘制出想要的表格。&/p&&img src=&/50/v2-e0eb9cecc8b_b.jp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50/v2-e0eb9cecc8b_r.jpg&&&p&&b&2.可以快速完成的小数据分析&/b&&/p&&p&杀鸡焉用牛刀。如果仅是一张简单的销售数据表,而且你的需求只是一次性地分析销售总量,快速地生成一个普通的数据透视表就可以达到目标,我们没有必要使用PowerBI。&/p&&img src=&/50/v2-7c1ffdcec9_b.pn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2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50/v2-7c1ffdcec9_r.png&&&p&PowerBI更适用于多表处理(多个表之间Vlookup,分析维度多)、数据量大(百万、千万甚至亿行级)、重复性高(每个月甚至每天都有更新)、计算指标多(各类比率分析且要组合不同维度运算)、高级可视化需求等商业分析应用场景。&/p&&p&&b&3.初步了解数据源&/b&&/p&&p&大多数数据文件是以Excel格式来存储,或者可以从系统导出成Excel文件,所以很多情况Excel是第一进入窗口。通过一些筛选、排序等面板功能以及简单公式Sum,Vlookup等可以帮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数据源的字段含义和逻辑。基于对数据源的了解,我们再利用PowerBI整理数据、开展建模分析。&/p&&img src=&/50/v2-458aa764ceeca7d9380caa1_b.png& data-rawwidth=&1106& data-rawheight=&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6& data-original=&/50/v2-458aa764ceeca7d9380caa1_r.png&&&p&&b&4.模拟分析&/b&&/p&&p&模拟分析是一种针对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从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p&&img src=&/50/v2-e4c5c8d42ae4c4b3daaa3_b.png& data-rawwidth=&1402& data-rawheight=&6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2& data-original=&/50/v2-e4c5c8d42ae4c4b3daaa3_r.png&&&p&虽然PowerBI也可以做一些模拟分析,微软也在逐步加入和完善what if 分析类的功能,但在一些轻型管理模型测算场景,比如盈亏、投资回报率分析等,Excel有它天然的优势。这是因为传统Excel表与PowerBI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Excel以单元格来存储,而PowerBI是列存储式表。 &/p&&p&比如下图中的利润分析,已知固定的条件是单价和单件成本,变量为销售量和每月的费用开支,我们想要分析在不同情景下的利润水平,可以简单地在单元格间运用加减乘除计算结果。这种灵活性是PowerBI不具备的。&/p&&img src=&/50/v2-bbbd191f3de6cf498f2c27_b.png&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50/v2-bbbd191f3de6cf498f2c27_r.png&&&p&而且如果想要实现更全面地敏感性分析,基于销售量和每月费用开支的不同组合来求利润水平,我们可以借助于Excel数据选项卡下的一个模拟分析功能。&/p&&img src=&/50/v2-297cc1e508c3efa565246a_b.pn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1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50/v2-297cc1e508c3efa565246a_r.png&&&p&首先,在原分析表的旁边制作一张以不同销售量和每月开支费用组合的表,按照下图的123步来操作。&/p&&img src=&/50/v2-afd1f1adc167a00642c2e_b.png& data-rawwidth=&1144&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4& data-original=&/50/v2-afd1f1adc167a00642c2e_r.png&&&p&在弹出的模拟运算表对话框中定义对应行和列的单元格,确定。&/p&&img src=&/50/v2-ab825c9d2bbfd31d9cf9198_b.png& data-rawwidth=&1043&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3& data-original=&/50/v2-ab825c9d2bbfd31d9cf9198_r.png&&&p&表中的空白区域输出了不同销售量和费用开支场景下的利润结果。比如销售量1000和每月费用开支25000的输出值为0,意味着当月销售量为1000时,我们的费用开支要控制在25000以内才能做到盈利。这就是所谓的盈亏平衡测算。&/p&&img src=&/50/v2-1b285f79f2cbbe3aacb50d_b.png& data-rawwidth=&1255&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5& data-original=&/50/v2-1b285f79f2cbbe3aacb50d_r.png&&&p&如果再想进一步,分析敏感因素的重要水平和影响程度(MonteCarlo蒙特卡洛统计模拟分析),还需要Excel的特殊插件(@Risk)或者其他软件来执行,这其实已经超出了传统Excel和PowerBI的范畴。可见每种工具都有自身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认清楚这些特性可以让我们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它们的能力。&/p&&p&&b&5.编辑查询器&/b&&/p&&p&PowerBI是从Excel的BI插件衍生而来的,我们说使用PowerBI操作流畅性、稳定性、功能性都更胜一筹,这主要是针对PowerPivot建模和可视化两个模块来讲。因为对于第一个模块PowerQuery编辑查询器,Excel与PowerBI基本无差别,且Excel2016版已经植入了该模块。&/p&&img src=&/50/v2-7cb6a863d3eadc25cd432c1a2d21a97b_b.pn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1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50/v2-7cb6a863d3eadc25cd432c1a2d21a97b_r.png&&&p&如果你的工作是仅用PowerQuery对表做数据清洗的工作,后续的工作并非连贯地走PowerPivot建模和可视化的流程,你完全可以用Excel来完成。在没有体验差别的情况下,直接使用Excel无需切换不同的软件来操作。另外,Excel的编辑查询器操作完后可以很方便地生成一张查询后的Excel表输出,这往往也是数据清洗工作后需要的结果。&/p&&img src=&/50/v2-d7f20bd0f415b23ec9c05e_b.png& data-rawwidth=&1147& data-rawheight=&8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7& data-original=&/50/v2-d7f20bd0f415b23ec9c05e_r.png&&&p&当然,在Excel丰富庞大的功能体系中一定还有其他无法替代的场景,这些需要你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判断。Excel的BI插件和PowerBI核心相同,掌握核心BI模块后可以无缝切换,至于Excel和PowerBI各自独有的特点和功能,取长补短,掌握二者后如虎添翼,所以说Excel+PowerBI=BetterTogether。&/p&&p&&br&&/p&&p&祝好,&br&微信公众号&br&PowerBI大师&/p&
极力推崇PowerBI是创作PowerBI大师的初衷,虽然从Excel到PowerBI有极其诱人的理由,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Excel本身作为全世界最广泛的办公工具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场景。什么情景下,我会选用Excel而不使用PowerBI。1.非数据分析需求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电子…
&p&iPhone 7 系列已经正式上市一个月了,不管6s系列还是7系列的价格都开始进入正轨,不会有黄牛囤货价格虚高的情况了,少数版本的价格略高也是因为官方缺货。&br&&/p&&p&到底是买6s系列还是买7系列呢?也许你还在纠结,那么今天小益带你从硬件、软件、性价比三个方面分析一下它们的差别。&/p&&p&&strong&一、硬件方面&/strong&&/p&&p&iPhone 6s 和 iPhone 7,iPhone 6s Plus 和 iPhone 7 Plus 在尺寸上是一模一样的,重量方面7系列略轻于6s系列几克。最大的区别就是摄像头和白色天线条,7系列的摄像头有很大的改进,变大了,天线贴近上下边缘了。6s系列前置像素是500万,7系列前置是700万;后置像素是一样的,都是1200万,但7系列写着是新款。拍照不是一个档次了,尤其是有着双摄像头的7 Plus。&/p&&br&7系列的Home键按压不会陷下去,是个震动反馈。6s系列的Home键是可以按压下去的。指纹识别方面都是第二代,7系列标明是新的第二代。&br&&br&7系列的耳机孔取消了,需要用转接器,这是苹果赠送的。在扬声器方面,7系列外放是上下扬声器同时发声,而6s系列只是底部的发声。&br&&br&7系列电池续航时间比6s系列稍微长了一点。而且更防水,掉到水里赶紧捞出来擦干可以继续使用。&br&&br&7系列全部支持光学防抖功能,而6s系列只有6s Plus才有光学防抖。&br&&br&7系列的显示屏具备广色域,通俗一点就是屏幕效果更好,看着更舒服。&br&&br&&p&&strong&二、软件方面&/strong&&/p&&p&iPhone 7 系列自带iOS 10系统,而 iPhone 6s 系列自带是iOS 9 系统,当然咯,发布7系列的同时最新发布了32G的6s系列版本,出厂就是iOS 10系统的,现在10月出厂的所有 iPhone 都会是iOS 10系统。6s系列都可以升级到iOS 10,也拥有3D Touch,新功能都能体验到,所以不必纠结软件。&/p&&p&&strong&三、性价比 &/strong&&/p&&p&按官网的显示,6s是没有16G和64G的版本了,市场里还有库存并且都是iOS 9系统的。6s和7的32G差价是800元,6s Plus和7 Plus的32G差价是1000元。对应的市场批发价差价是多少,可以看第二篇文章的报价(每天都在浮动)。原封机大概的价位就是6s是4000+,7是4800+,官换机、充新机要便宜些。&/p&&p&跑分多少这个按实用性而言,除了启动速度7系列要领先,其他方面在普通消费者使用体验上,区别几乎可以忽略。&/p&&p&如果没有执念,资金也有些紧张,那么买6s系列是不错的选择,至少还可以用三年。如果有偏爱,资金紧张就继续存钱,到年底买7也是可以的。&/p&&p&单看原装正品性价比的话,充新机>官换机>原封机,很多人不懂这些,所以买原封机,原封机价格差距拉开的情况下性价比,美版(欧版)>港版>国行。不推荐日版和韩版了,日韩拍照不能静音,并且日版有锁的变多了。&/p&&p&&b&个人公众号:一个果粉。&/b&欢迎关注交流,相信我,你不会失望的。&/p&
iPhone 7 系列已经正式上市一个月了,不管6s系列还是7系列的价格都开始进入正轨,不会有黄牛囤货价格虚高的情况了,少数版本的价格略高也是因为官方缺货。 到底是买6s系列还是买7系列呢?也许你还在纠结,那么今天小益带你从硬件、软件、性价比三个方面分析…
博弈论本身诞生于棋牌和桌游世界。大伙围坐打着一圈儿麻将,我输了钱,你赢了,回家我睡不着,琢磨着怎么对付你。Duang,博弈论的萌芽出来了。&br&&br&但是,真正的高手不会盯着游戏本身,他们看到的是玩游戏的人。把这些人设想为明智的,理性的个体或群体,把他们之间的,既存在互相对抗,又存在合作对抗其他玩家(嗯,相爱相杀)的行为和手段,具体化,理论化,就逐渐形成了博弈论。&b&在博弈论中,理性的个体做出的选择和行为,往往依托于其他参与者的选择和行为,进而又反作用于其他参与者。&/b&举个例子,一个淘宝卖家可以恶意降价销售,使他的店击败其他店主,收获更多亲们的青睐。几个垄断货源的淘宝大C也可以在同一个群里秘密协议,同时提升价格,从而攫取更高的利润。&br&&br&博弈论与经济学的结合并非偶然。经济学本身就是个如履薄冰的玩意,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打肿一票经济学家的脸。当经济学看到博弈论这样的新生儿时,它立刻像沙鲁吞下17号那样消化吸收了它。1944年,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冯·诺依曼被经济学家奥斯卡·罗宾斯坦恩忽悠着,一起发表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书中引用了一些早期经济学家与数学家的观点,虽然是开山之作,但总显得有些零敲碎打。&b&这时候,我们的约翰·纳什粉墨登场,献上了他两篇彪炳千古的非合作博弈论论文&/b&。于是博弈论与经济学被纳什这两锤子重重敲打在了一起,密不可分了。&br&&br&说到约翰·纳什。先默哀三分钟吧。&br&&br&很多人看过《美丽心灵》,纳什并不是个年少成名的天才。他从小就喜欢独自一个人玩耍,仿佛是个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孩子。他的数学和其他学科不好,是因为他解题的思路往往别具特色。而且成年后的他,还被诊断出精神疾病。我曾经亲赴普林斯顿大学探寻过纳什的过往,他的教学思路也是不拘一格,但学生常常不能理解。不按常理出牌的纳什,最终奠定了博弈论的基础。&img src=&/1d36f4a4ab8fe058e6197_b.jpg& data-rawwidth=&377& data-rawheight=&26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7&&&br&&br&继续说博弈论。纳什的非合作博弈论很有名,但有人可能会误解非合作,就是拒绝合作。&b&其实并非如此,非合作是指大家在博弈中,无法形成有效的约定协议(Binding Agreements),它强调个体的行为,个体的决策。&/b&但是即便是非合作博弈之中,也可能会产生内生的合作行为。举个例子,三国杀的&i&禁聊房&/i&里,不同的小势力在面对强大势力时,往往会结成短暂的同盟,他们并不需要互相交流,但是从每个玩家单独对于局势的分析,就可以做出合作的决策。(当然我是从来不会进去的。。遇到黑房没法开喷。。)&br&&img src=&/ffe0cdc40a26d0a38889f8cff44fc4a4_b.jpg& data-rawwidth=&785&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5& data-original=&/ffe0cdc40a26d0a38889f8cff44fc4a4_r.jpg&&&br&&br&相比而言,合作博弈论,具有外生的协议性质的约定,合作博弈论往往涉及的是整体参与者具体的构成,利益的分配等等。比如NBA的劳资纠纷就可以认为是合作博弈论。讨价还价也是典型的合作博弈论。&br&&br&非合作博弈论里最有名的&b&纳什均衡(NE)&/b&,是指:如果存在一种明显合理的,进行非合作博弈的方法,则最终结果必定导向一个纳什均衡。具体定义如下。。不方便输公式只好截图了。&img src=&/34b1a9adba45a8f743922_b.jpg& data-rawwidth=&997& data-rawheight=&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7& data-original=&/34b1a9adba45a8f743922_r.jpg&&纳什均衡中,每个参与者所选择的策略都是最佳的,而博弈的结果是稳定的。&br&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举个例子吧,著名的&b&广告博弈&/b&。比如耐克和阿迪进行一次世界杯前的促销,如果耐克单独打广告,则耐克收益6,而阿迪也间接收益1。这时耐克就会觉得不爽,因为它单独投入了所有的钱,而对手却能分享利益。如果阿迪单独打广告,也是一样的情况。如果两边一起打广告,则耐克收益5,阿迪收益5,但这不满足帕累托最优,因为双方都投资很大。于是双方都不打广告,收益都是0,却成为了占优策略。但是真实的广告世界,往往是选择次优解。&img src=&/d5ba2e29fd3a_b.jpg& data-rawwidth=&682&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2& data-original=&/d5ba2e29fd3a_r.jpg&&&br&&br&如果没有办法做到纳什均衡,则会陷入&b&囚徒困境&/b&的例子中。&br&这个例子并不是纳什提出的,而是塔克(Tucker)想出来的。单独审讯两个犯人张三和李四,如果两人都不招供(合作),则各自分别坐1年牢。如果两人都招供(背叛),则各自分别坐5年牢。如果任一人招供,则此人释放,另一人做20年牢。此时双方都不招供是对于两个人这个整体的最优解,是帕累托最优的。但是单独个人来看,却并非最优解,因为存在直接释放的可能。此时如果考虑犯人的个人利益最大化,都采用招供的方式,则是纳什均衡的,所以两犯人往往都会招供,选择纳什平衡这样的次优解。此例证明了纳什均衡和帕累托最优又是冲突的。&img src=&/5516895ddf45b087f2ce1fe2a628473a_b.jpg& data-rawwidth=&374& data-rawheight=&3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4&&&br&&br&这个囚徒困境模型曾经被引用在BBC著名的电视节目中:&br&&blockquote&&p&这个节目叫“金球” (Golden Balls)。节目开始有四名选手参加,经过许多轮对人性的考验和互相之间的角力后,到最后只剩下两名选手,和一大笔的奖金。&/p&&p&这个时候,主持人会给每人两个球,其中一个写着Split(平分),另一个写着Steal(偷走),他们需要从中选择一个球。根据两人的选择,会出现三种情况:&/p&&p&1、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了Split,那么皆大欢喜,两个好人可以平分之前累积的奖金,这是最理想的情况;&/p&&p&2、如果其中一个人选择Split, 另一个人选择Steal,那么选择了Steal的坏人可以拿走全部的奖金,而选Split的好人则一分也拿不到;&/p&&p&3、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了Steal,那么两个坏人都一分钱也拿不到。&/p&&/blockquote&&p&在作出各自的选择前,两个人可以互相商量。(但因为背叛的存在,虽然有串通,仍然属于非合作博弈)&/p&&blockquote&&p&于是在这个节目里,就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一个人极力保证自己一定会选择Split,让对方也选择Split,这样两个人可以平分奖金,但最后他选的却是Steal,坏人伪装成好人,偷袭成功拿走全部奖金。&/p&&p&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两个人都说好了选Split,然后两个人都反悔选了Steal,结果两个人都拿不到钱。&/p&&p&这是一个类似囚徒困境的逻辑题,选手往往会被复杂的人性和游戏的规则所玩弄。但在其中一期节目里,一个选手却成功地玩弄了这个规则。&/p&&p&这期节目的最后两名选手,右边的叫Nick Corrigan, 左边的叫Ibrahim Hussein。&/p&&/blockquote&&img src=&/6bdd0d185adafc4f5497b6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6bdd0d185adafc4f5497b6_r.jpg&&&blockquote&&p&Ibrahim向Nick表示,自己一定会选择Split,请Nick也选择Split,这样两个人可以平分奖金。为了让Nick相信他,Ibrahim还说了一个父亲教育自己要为人诚实信守承诺的故事。&/p&&p&没想到,Nick却态度强硬地向Ibrahim表示,自己一定会选Steal,但他同时表示,只要Ibrahim选择Split,他会在节目结束后把拿到的奖金和对方平分。&/p&&p&这是此前节目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现场的观众和主持人都不敢相信Nick会作出这样的表态,Ibrahim更是气得直骂娘。&/p&&p&在Nick一定选择Steal的情况下,Ibrahim面临的情况是:选择Steal,两个人都拿不到钱;选择Split,那么Nick拿到所有的钱,然后节目结束后两人平分,但Nick是不是会遵守承诺可不好说。&/p&&p&但是Ibrahim没有别的选择,在Nick如此强硬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Split。&/p&&p&看到这,大家已经知道了结局了,Nick肯定破解了囚徒困境了,我想Nick肯定按他所说的,会选Steal吧&/p&&p&而Nick呢?对着镜头,他展示了自己的选择:也是Split,而不是像他之前表示一定会选的Steal。&/p&&p&就这样,两个人皆大欢喜,平分了奖金。&/p&&p&节目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是在节目之后。&/p&&p&媒体调查了Ibrahim,结果发现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他从小是被母亲养大的。他讲的那个关于父亲教他如何做人的故事是他从一部电影里看来的情节,纯粹是欺骗Nick的借口。而他本来要选的是Steal,这样要么两个人都拿不到钱,要么他一个人拿走所有的钱。&/p&&p&而Nick设计的小伎俩,成功地摆脱了这种状况,让Ibrahim没法使坏,也耍了游戏规则一把。&/p&&p&结局对于Nick来说,非常完美,通过这种策略,Nick掌握了主动权,值得我们学习。&img src=&/ba94b12be8c73fbb074d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ba94b12be8c73fbb074d_r.jpg&&&br&&/p&&/blockquote&纳什均衡是完美信息和完备信息下的非合作博弈。如果在不完美信息和不完备信息条件下,非合作博弈则陷入&b&贝叶斯均衡。&/b&&br&不完美信息和不完备信息这一理论是海萨尼提出的。&br&在完美信息和完备信息框架下,参与者符合以下五个假定:&br&&b&1.参与者完全了解博弈规则。&/b&&br&&b&2.参与者完全了解所有参与者的特征。&/b&&br&&b&3.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按照贝叶斯代理人行动。&/b&(在出现不确定性时使用概率,并随后最大化收益)&br&&b&4.对于同样的信息,每个参与者都能复制推理。&/b&&br&&b&5.参与者的理性是共同知识。&/b&(也就是每个参与者都知道对方是贝叶斯理性的)&br&&br&根据海萨尼的观点,以上构成完美信息和完备信息的基础中,第二条假定是根本法则。如果去除掉第二个假设,则会带来不确定性,也就是不完美信息和不完备信息。&br&再举个例子吧。(纯假设,非现实)&br&比如在某一年,诺基亚正在考虑是否推出自己的新手机Nxx,而苹果正在考虑是否进入手机行业。诺基亚知道自己的手机Nxx一旦推出的成本,而苹果却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推出的成本,因为这取决于诺基亚的新手机Nxx是否上市,如果Nxx不上市,则苹果的手机ixx会有一个较低的成本,如果Nxx上市,则ixx会有一个较高的成本。&br&此时,诺基亚的行为给苹果带来了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商业间谍,知己知彼)&br&此时,海萨尼的设想是引入概率,由对方可能行动的概率来决定决策。此时便得到了贝叶斯均衡。&b&一个经典的关于贝叶斯均衡的例子是拍卖。&/b&&br&&img src=&/b19434cbbcc3734e4cedbfc_b.jpg& data-rawwidth=&463&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3& data-original=&/b19434cbbcc3734e4cedbfc_r.jpg&&&br&具体的推导过程非常复杂,就不在答案里陈述了。(当然我自己对此的理解也不足以用语言来表述。抛砖引玉吧。。)&br&&br&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想参与者可能会出现失误,则又可以得到&b&完美颤抖手均衡&/b&。。(颤抖吧。。右手。。=。=|||)&br&如果反复进行多次博弈,则又有&b&重复博弈和无限博弈理论&/b&。&br&而经济学家们往往又比较重视那些,具备不同人口的种群,从生物学中的基因复制中得到灵感,创造出&b&演进式博弈&/b&的理论。泽尔滕便通过此理论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演进式博弈理论现在常常用于理解生物在环境变化时做出的群体行为,以及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比较有名的模型有“鹰鸽博弈”模型。&br&&br&已经扯到生物了。。跑题了。。希望对题主有帮助。。欢迎推荐日报。。
博弈论本身诞生于棋牌和桌游世界。大伙围坐打着一圈儿麻将,我输了钱,你赢了,回家我睡不着,琢磨着怎么对付你。Duang,博弈论的萌芽出来了。 但是,真正的高手不会盯着游戏本身,他们看到的是玩游戏的人。把这些人设想为明智的,理性的个体或群体,把他们…
大部分都在讨论安全问题,所以我就不提了,我来谈谈我自己在有车前和有车有的一些思维上的变化。&br&&br&我自己住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不会开车,上班后学习开车,然后就买了辆小车代步。在我没有车的时候,从我家到一个著名的大型购物中心,我的概念是&b&1小时&/b&(包括去车站,换车和等待),但我有车之后,这段距离的概念一下子成了&b&5分钟&/b&. 这个变化感受是如此直观和明显,我自己很容易就感受到了我自己的思维变化。所以让我后来也一直在思考有车人和无车人的思维差别。&br&&br&&b&1. “远“和“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b&&br&没有车的时候,基本靠走和公交车还有轨道交通。所以对“远”的概念,一般就是以时间来计算,这个时间包括去车站,换车和等待,整个时常估算,如果超过45分钟的话,那么我就基本认定非常远了。&br&&br&如果去周边1-2公里的地方,基本上是靠走,一般上来说,如果是去2公里以上买东西,那么就会觉得有些远。(基本上也就是30分钟以上的距离,就觉得非常远了)。&br&&br&简单的说吧,没有车的时候,3-5公里以内的距离,30分钟左右的路程,都可以称为“远”了。而且由于消耗体力,一般心理状态是&b&趋向于不去。&/b&甚至30km以外的地方,我称为“其他城市”,根本没有要去看看的想法&br&&br&有车后,同样是45分钟左右的距离可以接受(这个时候包括了堵车和红灯),这个时候,基本上25公里-30公里的距离并不觉得非常远,大概超过50公里的地方,才开始觉得有些远。但是如果是旅游的话,100公里才会有远的感觉(偶尔去一次的地方),所以在家附近10km-20km内,都是称为“近”。这个时候&b&更有意愿尝试&/b&的去一下远方,甚至是愿意开车去“其他城市”&br&&br&总结一下:&br&&ul&&li&有车前,2km内称为近,5km以上称为远;或者30分钟内称为近,45分钟以上称为远。去远的地方是根本不太愿意去的&/li&&li&有车后,20km内称为近,50km以上称为远;虽然偶尔要去50km以上的远方,但是还是非常愿意去看看的。&br&&/li&&/ul&&br&&b&2. 对城市结构认知不一样。&br&&/b&没有车的时候,对城市结果的认知,可能就是轨道交通线,凡是轨道交通线到不了的地方,我就不去了。下面一张图就是我居住城市的轨道交通网。&br&&img data-rawheight=&798& data-rawwidth=&833& src=&/bd9a20b4cdc2d9ce9814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3& data-original=&/bd9a20b4cdc2d9ce98146_r.png&&&br&&br&而如果认知是整个交通线,也算了不起了。然而事实却是你生活圈,只是这张交通线的一小段,毕竟太远的地方,也还是不太愿意去。所以其实我对城市结构的认知,可能就很小一块&br&能这就是我对整个城市的认识了。&br&&img data-rawheight=&283& data-rawwidth=&403& src=&/d1afc4abdfb96af0d0da43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3&&&br&然而,但我买车后,对城市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不再以铁道交通作为自己的基准点了。对城市的认识可能是这样的(而且这只是以家为中心的20km半径生活圈,其实圈子可以延展地更广):&br&&img data-rawheight=&792& data-rawwidth=&1512& src=&/c312a2d6b9ea2e45d2a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2& data-original=&/c312a2d6b9ea2e45d2ae_r.png&&&br&总结一下:&br&&ul&&li&没有车,对城市结构认知是以粗旷轨道交通为基础的&/li&&li&有车后,对城市结构认知则是以细致的汽车交通路线为基础的&br&&/li&&/ul&&br&&br&&b&3.居住地点不一样。&/b&&br&没有车的时候,租房就只能沿着火车站找,而且还要周边有完善的购物中心。不然生活便利程度就很低了。然而,这些地方往往租金价格较高。&br&&br&有车后,租房就可以离火车站远一些了,如果学习工作不在市中心,可能你就基本和轨道交通告别了。这样租房是可以在任何地方租房,不在局限于轨道交通和购物中心。这些地方的租金相对较低。&br&&br&没车的时候,租房看房,如果不是一个地方,那两家约的时间间隔可能用半小时,甚至小时计算,一天跑个2-3家就已经很累人了,能做到十分很了不起了&br&有车的时候,可以约很多家,两家约的间隔差不多10-15分钟即可,一天看10多家房子是不在话下。&br&&br&&b&4.生活圈子不一样&/b&&br&&b&找工作方面:&/b&&br&没有车的时候,找工作,一般会找家附近和在火车站边上的工作,这样找工作的范围就小了很多,而且工作种类很少。&br&&br&有车的时候,找工作范围很广,而且有些工作的地点不会在火车站边上,甚至一些工种,要求是必须有车才行(比如说送外卖,搬家具等),而在国外,有车的工作,相对轻松,而且工资高。这样人生的可能性就更高,发展更好了。&br&&br&&b&娱乐方面:&/b&&br&没有汽车的时候,娱乐场所基本上就是市中心的娱乐场所,购物中心的娱乐场所,已经家附近的公园&br&&br&而有汽车后,轻而易举地就能开到海边,海边好像自己的后花园,随时随地,想去就去;可以去各种大型公园,以及一些大型运动场地(比如说高尔夫,攀岩等);网上发现家附近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可以立刻出发开过去;可以汽车旅行,自己戴上行李就出发。&br&&img data-rawheight=&2122& data-rawwidth=&1591& src=&/ecb782df4af11b2af1e9a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91& data-original=&/ecb782df4af11b2af1e9abf_r.jpg&&&br&&br&&b&社交方面:&/b&&br&没有汽车的时候,在约的地方,要考虑远近和交通便利性,基本上需要提前预约和计划,如果不方便一般是拒绝的。&br&&br&有车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必要了,觉得可以,立马出发。&br&&br&&b&吃的方面:&/b&&br&没车的时候,买原料,不能买很多,所以都是计划着的,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就不买了。&br&有车的时候,可以到处买,买料十足,如果一个地方买不到,换个地方在找找看。&br&&br&如果是在网上看到一个饭店,如果没有车的话,要考虑交通便利性,还要计划什么时候去;&br&有车后,看到一个有兴趣的饭店,跳上汽车,直接杀过去。&br&&br&总结一下:&br&&ul&&li&没有车的时候,可去的地方选择少;活动种类范围比较少;对感兴趣的活动,不能马上出发;很多事情必须计划着做;如果出现有什么意外发生,一般就直接回家了;活动区域范围窄,趋向于回家休息。&/li&&li&有车的时候,可以去的地方多,活动种类丰富;对感兴趣的活动,可以随时出发;很多事情就可以想到了,马上执行,无需细致的在时间上安排;如果有什么意外发生了,换个地方,继续玩耍;活动范围宽广,趋向于在外玩耍&br&&/li&&/ul&&br&&b&5.购物概念不同&/b&&br&没有车的时候,购物要考虑走路距离,以及自己体力,所以东西尽量少买,而且不买重的东西。尤其是去IKEA这样的地方,如果不是和有车的朋友一起去购物,是不会考虑买小家具的;去一家商店,如果关门了,或者正好那里你要的东西卖完了,那不会去考虑去其他购物中心碰碰运气。&br&&br&有车的时候,可以买很多东西,可以把购物车塞满着购买,不怕东西重,不怕东西多,不怕买小家具;如果一家店没货了,可以立刻换家店去碰碰运气。&br&&br&另外没有车的时候,在一家店买好东西,就已经是大包小包话,接下来的购物可能就越来越麻烦,甚至你只能逛一家店,然后就必须回家了。如果你想买好东西再逛街的话,那一定是噩梦般的体验&br&&br&如果有车的话,买一家东西,如果东西太多,回停车场把东西放在车上就好,然后奔向下一家继续大买特卖,无需太多考虑购物多少,一般来说车能放下就好。等买好东西后,把东西都放在车后备箱,然后又可以优雅的去哪里吃个饭,或者去其他地方玩耍一下,毫无压力。&br&&br&买买买,搬搬搬。就这样任性,哈哈&br&&br&&br&总之,有车之后,自己的能力大大增强了,视野也大大开阔了,所以在思维方面有着很不一样的模式,思维的尺度更宽广了,可以处理很多以前觉得处理不了的事情了,更在执行力方面有很跳跃式的提高。所以,我现在如果人家问我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我会推荐对方学车买车的。&br&&br&-------------------------------&br&日更新&br&&b&评论区炸出好多住过在墨尔本市的知友&/b&, 哈哈。看来住过墨尔本的朋友一定对我的文章深有体会的。&br&&br&以上说了一些积极的方面。可以在说些开除的消极的思维方式,但是就是消极的也对人的思维有极大的帮助的。&br&&br&&b&1. 与车有关系的事务多了&/b&&br&评论去里面有人提到,有车后,要考虑加油,洗车,拖车,保养,维修等等,只和车有关系的事物。其实还要加上卖车,过户,罚款,汽车保险,保险索赔等等事务。如果没有车,就不会有相关事务的产生了。&br&&br&怎么说呢,这些事务的确是非常麻烦,不但麻烦,还很贵。但毕竟发生次数比较少,而且相对于有车后的便利性来说,还是值得花的;就算这些问题本身,也很值得研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毕竟车已经成为了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部分了。花出去的钱都当作是学费了。&br&&br&另外这些事务其实也算是很好的谈资,在对社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很多人都喜欢谈车,而这些与车相关的事务也更是提供了大量话题。如果你没有开车,你就可能听不懂这方面的话题。&br&&br&与车相关的事务,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一个没有车的世界。开车后,可以说不但解锁了一个新的技能,更是解锁了一个新的世界。虽然说,这些事务发生时可能会有很大不便,但是有了车后的你可以体谅这些必要的事务。&br&&br&总结:有车后,会带来大量与车相关的事务要处理,而这些算是属于有车人后的一种思维方式,可能积极,也可能非常消极,但是它就是与没有车时候的思维方式有极大的不同。&br&&br&&br&&b&2.交通的关注点不一样&/b&&br&评论区有人说了,有车后,关注的不再是公共交通站了,对你来说这些点突然就从你生活中减少了,甚至是消失了,然而你开始关注停车场了。有停车场的商场你会去,很难停到车的商场你就不愿意去了。市中心停车费很贵,开车就不愿意去市中心了。总之,停车场变成了你的关注点。&br&&br&然后就是车库或者车位,租房的时候,可以离火车站较远,但是一定要有车库和车位,方便停车。另外对高速公路,洗车场,加油站和各种保养维修站点比较关注,知道哪里加油比较方便,哪里洗车更加便宜。&br&&br&怎么说呢,这个是改变,有得有失。&br&&br&&br&&b&3.速度感知不一样&/b&&br&如果你骑自行车,一个小时20km已经很快,很了不起了,而且真能连续骑一小时,也是很累人的。然而你开车试
试,20km/hr,慢死你。等把车开习惯了,60km/hr都觉得慢,经常喜欢上80km/hr的高速。如果是两个城市间的高速公路,那么至少上
110km/hr,有些人偷偷超速,120-130km/hr也是有的。有人可能会问,火车快还是汽车快?在澳洲,汽车还真的要比火车开得快呢。&br&&br&开车过程中,要变道,感知的是两车间的相对速度。辆车速度都很快。变道和超车,都是高速中完成,作为新手,还是感觉很恐怖的。但是熟悉之后,你会觉得高速中的两辆车,是相对慢速的。&br&&br&当然,这个感受只是觉得好玩,对自己思维的提升,似乎不是有很大帮助就是了。不过也算是思维的改变&br&&br&----------------------&br&更新&br&&br&被大V点赞之后,赞一下子窜到到了3500+了,别的回答用了1年多时间才有3000赞,这个帖子5天就超过了3500+,成为了自己暂时赞最多的帖子了,真是大V力量大~~&br&&br&发现回复中有很多墨尔本的朋友,那么我再举个文中提到的个人经历,直观地指出的有车和无车的对比图。相信我这段经历在摩尔本的朋友应该可以看懂。&br&&br&我读书时候当时在Chadston打工,住在Clayton,所以为了不迟到,一般要提早一个小时出发,怕错过火车。&br&&br&从我家距离到火车站是15分钟左右:&img data-rawheight=&613& data-rawwidth=&780& src=&/72d520d7c82cab98bf4df22bc8abc98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72d520d7c82cab98bf4df22bc8abc98b_r.png&&如图,大约一公里,google地图显示12分钟,但是要过马路,要等红绿灯,如果出门走路相对慢些是要15分钟的。Clayton的火车,如果错过了,当年的时间间隔是15分钟。因为是工作,所以要保险计算时间,乘上火车是要给自己30分钟的时间的(当然幸运到火车站就有火车的话,那么就只有15分钟)&br&&br&&img data-rawheight=&733& data-rawwidth=&824& src=&/aa9bc5b61ce123a78c8e2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4& data-original=&/aa9bc5b61ce123a78c8e21_r.png&&墨尔本的火车慢是众所周知的,两站路到Oakleigh需要时间是5分钟&br&&br&下了火车,换乘汽车,现在从Oakleigh到Chadston是903,号称是15分钟一班,但是如果交通高峰期,那么就是15-30分钟不等把。所以看我运气了,简单说,如果错过汽车,那么就要等上15分钟。如果在加上火车站到汽车赞距离,就算个2分钟吧。&br&&br&接下去就乘坐903去Chadston了,如此,汽车上是5分钟:&br&&br&&img data-rawheight=&780& data-rawwidth=&592& src=&/08ca77acfc5eb9a7a331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08ca77acfc5eb9a7a331a_r.png&&&br&下车后,前往工作地点,大约是要5分钟路程把。(不堵车的情况下)&br&&br&这样我就得出了一个打工出行的时间计划了:&br&15+15+5+2+15+5=57分钟&br&&br&虽然说如果走运不要等车到站直接上,可能只要27分钟吧,但是这样的几率几乎没有。要工作不迟到,必须以最坏情况作为自己的计划。所以说,提前1小时出发是最保险的方案了。而且相信你们也有这样的体验:等待是最难受的,等待时候感觉时间间隔比实际时间间隔要大。&br&&br&然而,有车后,这段距离的时间如下:&br&&img data-rawheight=&714& data-rawwidth=&565& src=&/d21fb5ebba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d21fb5ebba6_r.png&&&br&google地图显示了9分钟就可以到达了。 原文中,我写的是5分钟,不过我觉得这个属于开车的一种心理现象,毕竟我早就不住在那里了,只是偶尔经过这里前往Chadston的附近区域;而且现在去chadston只是购物,不是工作,所以到基本上开车时候看到购物中心就觉得已经到了;开车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可以掌握时间,所以会估算时候,会觉得自己能更快。(详细墨尔本开车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所以心里时间和实际开车时间还是有些差别的。&br&&br&不管怎么样吧,对于这段距离,我的感觉还是原来感觉1个小时距离,现在开车只要10分钟,最关键的是不用再换车和等车了。所以对我来说,这个差别还是很震撼的。&br&&br&恩,我不为争辩,我只是认真&br&&br&-------------------&br&(先写道这,想到再添加)
大部分都在讨论安全问题,所以我就不提了,我来谈谈我自己在有车前和有车有的一些思维上的变化。 我自己住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不会开车,上班后学习开车,然后就买了辆小车代步。在我没有车的时候,从我家到一个著名的大型购物中心,我的概念是1小时(包括去…
上次我说了经济学的四个原理同属于第一个分类“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并且超简单的讲了曼昆在这个分类中的案例“汽油价格的激励”。&/p&&p&这次要讲的是第二个分类 &b&人们&/b&&b&如何相互影响(Economy-Wide Interactions)。&/b&&/p&&br&&p&【5# &b&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One person's spending is another person's income)&/b&&/p&&p&比如缺剪刀的我遇到了有剪刀的你,我为了剪掉毛衣上的线头却急于没剪刀,你为了卖了剪刀去网吧LOL而需要钱。我买了你的剪刀可以穿着整齐的毛衣去约会,而你也可以拿着卖剪刀的钱去网吧人在塔在。&/p&&p&在市场经济的国家人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那本英语原版就是这么写的... 接着还说,&If some group in the economy decides, for whatever reason, to spend more, the income of other groups will rise.& &/p&&p&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经济中的某个小组决定无论求原因也要花钱花得更多,那么另一个小组的收入也就会增加。&/p&&p&而《经济学原理》同时升华了主题,“国家和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贸易中获益”。】&/p&&br&&p&&b&【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b&&/p&&p&是的,这时候英语开始与汉语格格不入,我在对应的第二个分类里找遍了也没找对对应的。这条原理,英语的那本书写的是:&b&&Overall spending sometimes gets out of line with the economy productive capacity.&&/b&&/p&&p&&b&“总体支出有时与经济生产能力不符。”&/b&&/p&&p&嗯,你们几个原理有时候也是中文英文不符...&/p&&br&&p&这时,两本经济学的科普书开始变成了两个小宝宝对话了,相信我,后面还有好多种这样的对话...&/p&&p&曼昆的书说,我钦定“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因为:&/p&&p&&b&“计划经济国,东欧有9个,后来结果独立8个;加盟共和国总共有一个,后来不得不全解体了。看看这9个国吧,哪个不曾算个大国,那个不曾有过贡献,哪个不曾谈笑风生。它们烂了,我的心要碎了,经济体制交到它们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我是痛心疾首,它有罪与国家,愧对先贤,愧对人民,我恨不得给它换个经济。计划经济 虽然假设官员能够最佳分配稀缺资源,它们就那么干净吗,那么干净吗 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干净吗? 啊...”&/b&&/p&&p&啊... &/p&&p&曼昆同时强调,“在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企业决定雇用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购买什么。”&/p&&p&那么市场经济的概念就是“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p&&p&这时候就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亚当 斯密和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出场了。亚当 斯密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bling bling的观点,“&b&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b&”&/p&&p&请着重看“看不见的手”,虽然说它看不见但我不希望你们忽视它。&/p&&br&&p&然后曼昆一针见血指出&b&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b&。那这时你可能就会问了价格是工具,那“看不见的手”是撒,看不见所以也不知道么?&/p&&br&&p&那么这时那个三个编者编一本书的外国经济学科普读物就说了:&/p&&p&&b&&The invisuable hand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pursuit of self-interest can lead to good results for society as a whole.&&/b&&/p&&p&&b&(&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方式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良好的结果。&)&/b&&br&&/p&&br&&p&接着我们继续看亚当 斯密的推论解释了中央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p&&p&“在中央计划经济国家,价格并不是在市场上决定的,而是由中央计划者规定的。这些计划者缺乏关于消费爱好和生产成本的必要信息,而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信息都反映在价格上。”&/p&&p&简单来说一句话,就是因为看不见的手被绑起来了,所以它没法用价格去指引经济活动,而偏偏价格可以体现消费爱好和生产成本。&/p&&p&再简单一句话,管理经济绑了“看不见的手”会失败。&/p&&br&&p&那我们再回到那个三位一体的外国科普读物上,它说:&/p&&p&“当我第一次知道要编写经济学原理的时候,其实我是 我是拒绝的;我和出版商讲,我拒绝,因为其实我根本也搞不清有几条。出版商跟我讲,写完搞乱序,原理很多,很杂,很长。写了七八条原理呢,原理duang~~~~~~ 后来我看过,也知道它们是乱的,是费脑子的。我现在每天还在记原理,记住原理脑子duang!duang!duang!读者看完后,不记原理,所以...&&/p&&p&所以这一条应该是&b&&Overall spending sometimes gets out of line with the economy productive capacity.&(总体支出有时与经济能力不符)&/b&&/p&&p&所以呢这本书就开始讲来历了。微观经济学1930年诞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那时发生了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接着通过讲大萧条发生的背景完美阐述了自己的论点:总体支出有时与经济能力不符...
】&/p&&br&&br&&br&&p&&b&【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Government policies can change spending.&/b&&/p&&p&差不多吧哈哈哈。&/p&&br&&p&那么接着曼昆明显是说嗨了,开头就说“如果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如此伟大,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政府呢?”&/p&&br&&p&“苟利... 苟利...”&/p&&p&哔哩... 哔哩...—————————————————&/p&&br&&p&接着意识到了自己在搞事情的曼昆停止念诗,解释了起来:&/p&&p&我们需要政府有两个原因。&/p&&p&首先只有在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p&&p&其次看不见的手是强有力的却不是无所不能的。&/p&&br&&p&而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就是因为可以促进效率与平等,把经济蛋糕做大或改变分割蛋糕的方式。 】&/p&&br&&p&&b&“学习经济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我们对政府政策的适当作用与适用范围。”&/b&&/p&&p&&b&
——《经济学原理》,曼昆&/b&&/p&
上次我说了经济学的四个原理同属于第一个分类“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并且超简单的讲了曼昆在这个分类中的案例“汽油价格的激励”。这次要讲的是第二个分类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Economy-Wide Interactions)。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One per…
&img src=&/50/v2-37bd44ec9fa517df6380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50/v2-37bd44ec9fa517df6380_r.jpg&&上一次我记到了第二个分类,人们如何相互影响。今天这一篇是讲整体经济如何运行。&p&&b&不要问我第二个分类去哪里了... 第二篇你们都没看见吧...&/b&&/p&&br&&br&&p&&b&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How economies work.&/b&&/p&&p&在这一个分类下,两本书的原理并不一样。&/p&&p&下面的几个原理是英文版 &Essentials of economics& 中作者提到的,因为通俗易懂,我觉得没必要过多解释。&/p&&br&&p&&b&8# 贸易带来收益 There are gains from trade.&/b&&/p&&p&&b&9# 市场趋向平衡 Markets move toward equilibrium.&/b&&br&&/p&&p&&b&10#&/b&&b&资源应有效地被利用以实现社会的目标 Resources should be used efficiently to achieve society's goals.&/b&&/p&&p&&b&11# 市场通常带来效率 Markets usually lead to efficiency.&/b&&/p&&p&&b&12# 当市场不能达到效率,政府的干预可以促进社会福利 When markets don't achieve efficiency,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society's welfare.&/b&&/p&&br&&br&&p&&b&曼昆《经济学原理》中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分类下的8# —— 10# &/b&&/p&&br&&p&&b&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b&&/p&&p&曼昆开篇以2011年美墨中尼四国的人均收入做了对比,而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的 &b&生产率 productivity &/b&的差别。&b&生产率就是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b&。&/p&&p&“在那些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服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生活水平”,同样,“一国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它的平均收入的增长率。”&/p&&br&&br&&p&&b&9# 当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b&&/p&&p&货币量的增长带来 &b&通货膨胀inflation&/b& ,而&b&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b&。&/p&&br&&br&&p&&b&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b&&/p&&p&这里引入曼昆的一个推理过程:&/p&&p&“大多数经济学家是这样描述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的:&/p&&br&&p&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p&&p&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推移,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但同时,它也鼓励企业雇用更多的工人,并产生更多的物品与服务;&/p&&p&雇用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p&&br&&p&上述推理过程得出一种在整个经济范围内的一种最终的权衡取舍: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一种短期权衡取舍。”&/p&&br&&p&——————————————————————&/p&&br&&p&到此,经济学原理就结束了。简单概括就是经济学原理分三类,有十条或者是十二条。&/p&&br&&p&&b&后面我不会全部按照《经济学原理》的顺序去记笔记,我准备说一下经济学的几个图表,就从供给与需求关系那几张表开始说吧。&/b&&/p&
上一次我记到了第二个分类,人们如何相互影响。今天这一篇是讲整体经济如何运行。不要问我第二个分类去哪里了... 第二篇你们都没看见吧...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How economies work.在这一个分类下,两本书的原理并不一样。下面的几个原理是英文版 "Essentials…
&img src=&/50/v2-37bd44ec9fa517df6380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50/v2-37bd44ec9fa517df6380_r.jpg&&&p&&b&————————— 写在前面————————&/b&&/p&今天的文章或者说今后的文章也不仅仅是以撕哔为主,毕竟我不是个撕哔热。&p&&b&希望你们是因为我渊博的知识关注我并从我这里学到了 或者是一个导向正确的三观 或许是一些有用有趣的知识。 这些三观不敢说我的就是对的,但我敢自信地说不会因为自己三观不正而被其他人在 或生活 或感情 或工作 瞧不起你。然后也希望你们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为你而鸣。&/b&&/p&&p&就像我和一个朋友在微信上聊的,我们谈到某个问题说何必那么保守苦了自己,因为是自己没什么能力只剩下保守可以维护了,所以越保守越落后越自卑越极端,所以被限制的总是自己,所以就get到了一个死循环出不去了。&/p&&p&我说话就是这样直戳要害,因为我以前也一直觉得好听的话可以让人做出好看的事,我那时是太年轻了,有时很‘‘sky real’’.&/p&&br&&p&因为最近确实被很多事情烦到了,所以整个人很浮躁。我的错。但是对于惹我烦的我依然要提,不但要提还要写出来。&/p&&br&&p&哦对还有关于私信问我问题说,&/p&&p&&b&“你的这么多文章里喜欢哪篇”&/b&&/p&&p&&b&我哪篇也不喜欢。&/b&&/p&&br&&p&还有关于为什么删那个爆照的,&/p&&p&&b&那是因为有人私信夸我漂亮,直言不讳说保存了我的图片并诚挚地邀请我一起放炮。我被吓到了。你的知乎ID什么的我不会爆料,也希望你尊重我。&/b&&/p&&br&&p&然后我以后要学的是经济学,我把我一直在读的书中文版英文版都拿出来,做个笔记吧类似于。看到哪里写到哪里。&/p&&p&顺便一提我觉得读书还是原版的好,翻译过来确实会有很多问题。&/p&&br&&p&&b&还有各种经济学大师看到我的文章中有问题一定记得要提出来,想进步得有人提问题出来,我是初学者你们得带我。&/b&&/p&&br&&p&&b&—————————正文—————————&/b&&/p&&br&&p&首先我选择入门的书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因为网上都说很通俗易懂。当我买来这本书后我是拒绝的,对我来说还是太困难了一些。&/p&&p&顺便一提 当初给我推荐《国富论》的政治老师我谢谢你。&/p&&p&我感谢你发自真心:) &/p&&br&&p&然后向学经济学的其他朋友问了一下,要到了一本比较好的外语原版书籍,是Paul Krugman, Robin Wells与Kathryn Graddy的 &b&&Essentials of Economics& &/b&. 看英文原版确实感觉讲述的简单些,缺点就是不会的词要查要去记。不过能学到点知识就很开心。&/p&&br&&p&感觉经济学十大原理像是在教做人。尽管外国的写了12个。&/p&&br&&p&&b&按照曼昆《经济学原理》开篇所说:“经济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b& 在我后来查到的资料里,希腊语中相关的词汇还有oikonomía,意思是家政术。简单说我看完简介后认为经济就是协调社会生产活动的系统。&/p&&br&&p&可是&b&为什么要学经济学&/b&呢,拿我来说,我觉得我的家乡需要发展经济,所以从小立志做个iqtisadshunas经济学家;可是曼昆的理论很高瞻远瞩,他说,因为&b&社会的资源是稀缺的,因此对社会的管理尤为重要&/b&,而&b&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b&。&/p&&p&很快曼昆不说废话的讲起经济学十大原理,外国的那本书也是简单地介绍了学习目的后就开始讲原理了,这么直接我喜欢。&/p&&p&题外话比较喜欢这种告诉你科目来由和学习目的的教学方式。当初我问老师为什么学数学老师说我管事儿管的真多考好就行了。&/p&&br&&p&&b&————————&/b&&/p&&p&经济学的原理是分三类讲的:individual choice人们如何做出决策。&/p&&p&&b&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Choices are necessary because resources are scarce.&/b&&/p&&p&“做出决策就是要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p&&p&一个经典的案例是“黄油和大炮”,如果国家在国防上支出的多了,对应地,用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消费品就少了。只有人们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p&&br&&p&&b&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n item-what you must give up in order to get it-it its true cost.&/b&&/p&&p&Opportunity cost的意思是机会成本,就是说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你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比如你为了追到一个高冷的男孩子你就得放弃尊严,好吧这个解释歪楼了。&/p&&p&比如说你为了得到好的数学成绩你不得不通宵学习因此放弃晚上休息时间。&/p&&br&&p&&b&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How much is a decision at the margin&&/b&&/p&&p&从这里开始翻译的就有些对不上了,可能有几条原理经济学家们各说各的。可是我觉得这条原理中文翻译的很好,不过前提是你懂得什么是“理性人”,什么是“边际量”。&/p&&p&我把这条自己翻译为&b&&Rational people think about the marginal variable.& &/b&&/p&&p&所以Rational people就是指理性人,意思是说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而marginal variable指边际量。《经济学原理》中用marginal change表示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p&&p&&b&「&/b&设想你同时学习经济和医学,并且你是个医学专业的学生,所以你要明白这意味着你的成绩里医学一定很重要,但这就意味着你可以放弃你的经济学了吗?sky real!你放弃了经济学那我还讲什么?你应该同时也投入些精力学习经济。&/p&&p&但是 哇 现在有个考试,就在明天这你不学经济就算了偏偏你也没好好学医学!然而天无绝人之路,虽然你没好好上课但是你却认真记了笔记。所以你拿起了笔记本要复习。&/p&&p&你看了一眼时间诶我去都已经下午6点半了,活人总不能被饭饿死,你总是要吃饭的。于是你掏了掏口袋发现天公也并不作美:我去没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你只好回家去做饭,因此你耽误了足够多的时间在做饭吃饭洗锅上。当你安下心要认真学习时你一看时间诶已经9点了。&/p&&p&由于你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因此你逢十一点必瞌睡。现在只有两个时间段的复习时间了这怎么办!!!!!&/p&&p&&b&先复习哪科,急在线等!&/b&&/p&&p&这是你想到了自己是医学预科,学医的一定医学重要啊并且医学肯定更难复习一些,再说医学事关重大搞不好以后就闹个医患矛盾死于非命,为了自己的性命你果断决定着重复习医学。&b&」&/b&&/p&&p&&b&那么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医学就包括了一个benefit(你想要在医学上获得更高的分数)和一个cost(你同时也应该用剩下的时间去做些其他的比如你依然要看几眼经济)。所以你的这个决定就包括了一个trade-off(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权衡取舍),这个trade-off就是costs和benefits的比喻。&/b&&/p&&p&&b&而你遇到的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就被称作是“how much”question.&/b&&/p&&p&&b&而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就是说理性人会通过比较 marginal benefit边际收益 和 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 来做决策&/b&&/p&&br&&br&&p&&b&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People usually respond to incentives, exploiting opportunities to make themselves better off.&/b&&/p&&p&这段内容很有意思,因为曼昆说,整个经济学的内容被一位经济学家解释成,“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p&&p&&b&激励incentive&/b& 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p&&p&比如苹果价格上涨导致大家少吃苹果;再比如欧洲人开小型汽车比较多,我去欧洲玩的时候以为是大家钱不够怕浪费或者不爱显摆求环保,后来才知道是欧洲的汽油税比美国高,所以这样就导致了欧洲人开小型车的比较多。&/p&&p&曼昆在这个原理后给了一个案例说的是“汽油价格的激励效应”美国的汽油价格由每加仑2美元涨到4美元左右,那么那个时候报纸上就开始充斥着各种“汽油价格的上升使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汽油价格上升使小排量车销量上涨”等“对节约汽油的激励如何作出反应的故事”。&/p&&br&&p&&b&————————————&/b&&/p&&p&不喜欢写太长的文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包括四个原理,分别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p&&p&但我写完后突然有了一种新思路,那就是觉得编书尤其教科书应该告诉读者这节课学什么,然后大体深入浅出总结一下,再分讲。因为人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有限,如果一节课可以做到一上来就告诉学生学习重点以及学习内容的概括,就算最后学生走神了也应该会记得注意力集中时听到的概括吧,回家也好复习。&/p&&br&&p&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p&&p&下次试试这么写。&/p&&br&&p&这个经济学的楼我盖了,那么就一定不会烂尾。欢迎大家学习,真的感觉经济学很重要的。&/p&&br&&p&第二篇已经更新,欢迎继续捧场。谢谢大家提意见一起交流。&/p&&br&&p&这个是关于争议的第三条原则,《经济学原理》与《Essentials of economics 》的区别。&a href=&/people/63b00efb223de57e279e& data-hash=&63b00efb223de57e279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63b00efb223de57e279e&&@归海明珠&/a&&/p&&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src=&/50/v2-9aa10c2e33b5ce1dddc453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0/v2-9aa10c2e33b5ce1dddc453df_r.jpg&&&br&&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055& src=&/50/v2-1fdff76c3c643fa51d23b3eaa69291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50/v2-1fdff76c3c643fa51d23b3eaa6929117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679& src=&/50/v2-5c3e5a8a0aa7c34fe9676735ada68a5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0/v2-5c3e5a8a0aa7c34fe9676735ada68a5e_r.jpg&&
————————— 写在前面————————今天的文章或者说今后的文章也不仅仅是以撕哔为主,毕竟我不是个撕哔热。希望你们是因为我渊博的知识关注我并从我这里学到了 或者是一个导向正确的三观 或许是一些有用有趣的知识。 这些三观不敢说我的就是对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87 人关注
286 条内容
146 人关注
312 条内容
3091 人关注
986 条内容
110 条内容
12289 人关注
561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将介石配音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