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这个地方就是威尔士,共有两名

重阳节父母来工地“陪我上班”|地产|东湖|父母_新浪新闻
本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李志文 李一丹)昨天是周末,也是重阳节,可是在东湖绿道二期建设现场,却有10多家参建单位共2000多名建设者坚持工作,以确保绿道二期12月28日能如约和市民见面。为了感谢建设者的父母,武汉地产集团特邀请了20多名一线建设者的父母家人共70多人,参观绿道,共度重阳。
这些建设者的父母,有人是提前一天从外地赶到武汉,有人因为孙子孙女没人照顾,把孩子一起也带到现场。其中,有不少父母是第一次来绿道参观,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孩子工作的环境。
武汉地产集团员工、2017年留汉大学生肖畅的父亲开心地说,这次来到女儿工作的地方,感到很高兴。昨天还特意去看了女儿目前居住的武汉地产集团青年公寓,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消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
中国一冶王亚辉的母亲参观完,比原来更加理解儿子。她说:“儿子总是说忙得没有时间,定好的婚期一拖再拖,我之前一直无法理解。今天来到东湖绿道参观,深深感受到儿子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回顾] 浅浅呀:
[收房] 山居图: 
[观点] 地主搞土改:
[照片] 网球班长: 
[消息] 一个中立的伙伴: 
[规划] 下大雨咯: 
[板块] 刚需求助: 
[装修] 红杉: 
[验房] 跳针: 
查看: 165742|回复: 218
一个在上海工作9年的杭州人,也说说杭州和上海的差别
本帖最后由 oklar229 于
11:53 编辑
& && &&&看论坛上很多人老是把杭州和上海进行对比,作为大学毕业后就到上海工作的杭州人,也来说说我的一点认识。
& && &&&首先说明下,我不是杭州城里人,但我从初中到大学都在西湖区上的,另外呢,现在每次回家都会穿过下整个城西,所以对杭州城西这一块还算熟点,对钱江新城,滨江,萧山那块不是很熟悉。上海这边呢,我在浦西上班,住虹口,对浦西这块相对熟些,对浦东那边就去的比较少。我主要是从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说说两个城市给我的感觉,介于对两个城市都有一定了解,但又不是都很全面,所以有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 && &&&1.关于城市定位,其实杭州和上海是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城市,其实没有太多的可比性。上海的目标是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在领导层面,上海对中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浦东新区开发,到现在的自贸区,上海是国家经济建设政策高地,这方面是杭州无法比拟的,在经济方面,上海就是长三角的龙头,杭州最多就是和苏州,南京去对比。杭州的定位是旅游城市,品质之城,电子商务之都,觉得杭州的定位还是对的,没必要去和上海比,做好自己的就可以,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品质之城其实这是她的根本,也是老底子,也是很多上海人羡慕杭州的原因。
2.关于品质:杭州以品质之城自居,但杭州的生活品质到底有多高,我是有怀疑的,杭州现在休闲方面还是很有特色的,但要说到城市品质和生活品质,很难说有多高的。杭州城市建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道路标志标牌进行了统一,样式设计也不错,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此外凭交通卡可借自行车很攒,上海也有个别地方在学习这个,但除此外,撇开西湖这块,城市建设方面并没有给人留下太多的品质印象。上海不提品质之城,不代表上海没有品质,上海的贫富差异比较大,城市品质差异也很大,黄埔区,静安区的南京西路,淮海路,思南路,湖南路等地方的品质还是很高的,估计杭州也很难拿出与之相提并论的街道的,但上海浦西的普陀,闸北,虹口,杨浦也还有很多棚户区,有些地方也还很乱,但总体上来说,近十年来,城市的整洁程度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的。
3.关于交通,这个不多说,杭州和上海的差距大概是十五年,杭州还真要加油,特别是要好好规划。
4.关于教育,教育资源也不用太多说,上海的教育资源是浙江的几倍,但高考生源可能只有浙江的三,四分之一吧,没有具体统计过,可能有出入。虽然上海教育资源很丰富,但是上海的小孩子也还是比较辛苦的,主要是在小学初中阶段,上海好的小学学区房特别贵,我住的地方房价大概三万五,旁边小区的学区房四万五到五万,而且是八十年代的老公房,这也只是小学,上海好的初中大多是民办的,所以,小学升初中压力很大的,很多都是去考民办初中,所以小学除功课外必须还要去学一两门特长,上海的小孩子还是很苦的。杭州那边中小学不知道现在压力是不是也很大,但到高中阶段,压力肯定是要比上海高的多了。
5.关于工作机会
上海的就业机会还是要比杭州多不少,本人毕业后其实很想留在杭州,但是实在找不到工作,后来收到了上海的offer,于是就到上海发展了。
6.关于居住
上海除了有钱人,对一般的人来说确实不算宜居,上海正真宜居的板块不多,由于在浦西工作,所以没考虑过浦东的,就浦西来说,要找到块宜居的板块真很难,我现在住的是老城区,旁边新建的房子外部环境都不会太好,小区内部可以,但价格基本在四五万以上,一般人很难买的动,再外面点,有个新江湾城,大概总的面积在9平方公里的一个中高档住宅区,价格也要四五万起,但尽然有时候黄浦江对岸的化工区的异味气体还会飘过来。反正要靠近市中心点的,要找个环境好,噪音也小的真的很难,能找到价格也会高的让一般人难以承受,想要环境好,那基本得到郊区找,差不多要良渚之于杭州这样的距离。
7.关于农村
上海的农村应该没有杭州农村富裕,做火车时看看农民的房子就可以看出来,上海是财政有钱,百姓中大多还是条件比较一般的,但上海像松江,金山那边农村的整洁程度还是很高的,这也得益于政府有钱,年年有些新农村建设之类的资金。杭州这边,老板多,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富裕起来,总体农村经济条件要高出上海,但有些地方可能也存在环境被破坏的问题。
说了好多,也没太好好理思路,想到哪说到哪。很多杭州人对上海的印象不好,这些人中可能有些甚至也没去过上海,我刚到上海时,其实对这个城市印象也很一般,但随着时间的流淌,我也更多的了解了这个城市好的一面,同时也认识到这个城市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作为一个杭州人,我很希望杭州能越来越好,家乡能越来越漂亮,希望在和人家照镜子做对比时能多发现人家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将自己的城市建设的更好。
做点补充:
回头看了第二点,关于品质的,觉得写的确实有些武断,比较的东西没在一个层面,究其原因,可能是品质这个立题太大了,品质的内涵很丰富,不同人的立足点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尽相同。个人认为城市品质应该是包括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居住条件、商业、休闲、教育、医疗等配套为一体的,只有在各方面取得有机平衡,才能算的上真正的品质之城,所以还是从各个方面来进行一一分析才能发现哪些做的好,哪些还做的不够。
(1)城市环境
地面环境方面:++,杭州是山水城市,优势得天独厚,城市环境投入也很大,城市整体整洁程度高出上海不少,随着城市外扩,新建城区离西湖山水越来越远,需要有新的理念注入这些区域,像已基本定型的城西(文一、文二、文三路一块)总体给人感觉也不能算好,在一些新城建设过程中应将吸取教训,当城市建设完了再去改造是很难的,上海就是很好的先例,现在很多老城改造难度十分大,成本十分高,造成有些地方高楼与棚户区相依为伴。
空气环境方面:-,说实话,杭州的雾霾确实比上海要严重些,每次回杭州基本上次次都是上海的空气质量要比杭州稍微好些,当然两者也就是50步和100步的关系。就污染源排放方面,我主观感觉上海比杭州应该更多一些的,上海的工业还是要比杭州多很多的,但是上海的地理位置比较有优势,靠海,比较容易扩散,杭州三面环山,不利于污染扩散。但看到杭州现在的空气质量还是很心痛的,杭州在雾霾治理方面不应该只是跟上海去比,要建设成品质之城,这个标准必须要向欧美发达国家或日本靠拢,在这方面怎么严格要求都不为过。
(2)城市交通
& & --,补充点为什么说差距大概15年,15年前,上海1、2号线已经建成,目前已经通车到12、13、16号线了,14、17、18号线也提上建设议程了;15年前,内环、南北高架,延安高架也已基本建成,现状中环除了浦东局部段还没建成,其它段已基本建成。杭州目前的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和上海2000年时差不多,所以说差距大概15年。
(3)居住条件
++,前面也有提到,上海易居板块很少,居住条件和杭州差很多的。个人对宋卫平还是比较钦佩的,虽然这个人的争议也比较大,但他的文人情怀,对品质的追求情怀,对杭州的城市建设还是起到了很深的影响。现状也有很多垃圾些的开发商进驻杭州,开发了很多品质一般的楼盘,这些楼盘在不久的将来对整个城市的品质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4)商业配套
--,上海的商业业态在大陆应该是最好的,杭州的商业比较薄弱,在全国也就二三流的水平,这个可能和城市里的人的生活理念不同相关,上海人平时休闲的去处较少,所以比较喜欢逛街,另外上海人比较注重个人外表,购物消费比较高,这也成就了上海几条有名的商业街。杭州人比较热衷与户外休闲,对个人外表面子没有上海人那么看得重,也造成了杭州缺乏培养高端商业的氛围,更加多的是像武林路一带这样的小店。总体上上海具有一批比较精致的商业街道,而杭州在这方面比较弱,延安路是杭州商业业态的缩影,杭州的商业业态升级任重而道远。
(5)休闲配套
+++,杭州在休闲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休闲之都称号应该是实至名归的。这个不多说了。
--,前面说了,不多说了。
就医疗资源和整个城市规模的匹配程度,两者基本相当。杭州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老城区,需要进行适当外扩规划,与大杭州整体快速扩张相同步。
杭州要建设品质之城,现状最主要的短板是交通、空气质量,商业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杭州老城要变得越来越有品位和内涵,新建城区要注重综合规划配套,按品质之城的要求进行建设,这样才能将杭州建设成真正的品质之城。
上海这么点GDP也称不上经济中心。无非国家给的金融中心
写得很好很客观!杭州没必要事事都去和上海比,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培养自己的特色。
我认为,总是将家乡或居住点比来比去的人,是对自己这块地没信心的表现。
这才是真正在上海和杭州两地的客观比较,楼主说的平和客观,显然是素质极高的人
杭州的品质在于城市设计,路牌,地砖,公交车站等设计品质在全国也能算第一了。
上海的品质是靠建筑设计得出来的,并不是城市设计。因为静安卢湾低价贵,所以建筑设计也贵,品质就好了。低价地的地方品质就很一般了。
路牌,路缘石,地砖这些确实是城市品质的组成部分,但我可能对杭州的期望可能更高些。
好贴,理性探讨。
其实我说的那几个地方都不是以高楼出门的,反而是有很多老建筑保护利用的很好,我到反而觉得上海浦西很多高楼建筑设计都是很失败的,经典美观的很少。
除第二段小部分外,基本比较客观,关于品质,杭州也无需妄自菲薄,不仅是西湖,杭州上城区老十城以内,西湖区黄龙区域,拱墅区的运河沿线等,还是极具特色,无愧品质之城。
oklar229 发表于
其实我说的那几个地方都不是以高楼出门的,反而是有很多老建筑保护利用的很好,我到反而觉得上海浦西很多高 ...
老建筑改造是最花钱的。
新天地为什么能存在?是因为瑞安卖翠湖天地企业天地的钱拿来做的,品质当然好。
思南公馆,建业里,衡山坊什么价位我就不用说了。而本来和法租界品质差不多的虹口杨浦的老房子,现在因为地价低接手的没兴趣去改造,什么品质你自己也清楚。
说到高楼,静安寺一圈完全是靠高楼品质得以提升的吧。
钢筋混凝土森林,我个人很不喜欢上海。 没有山水,谈不上品质。长三角还是杭州、南京、苏州为好。
我不懂上海的品质。上海是个我怎么待都不喜欢的城市。当然,迪斯尼的热闹还是会去的。
我不知道杭州品质之城的提法,但是舒服的地方太多了,周末随便找个地方坐坐就不想走。有了微信,整天看同学们晒吃喝,真心想辞职回去。
陌上寻花 发表于
钢筋混凝土森林,我个人很不喜欢上海。 没有山水,谈不上品质。长三角还是杭州、南京、苏州为好。
上海有条黄埔江贯穿城市核心,很好了!
周围风景好的地方也有。
上海最大缺点就是没有山水,周末爬个山比登天还难,上海我也呆了一年,后来来到杭州,深深觉得上海这方面是最大硬伤
杭州的公共交通要加油!
上海是我们国内城市管理方面最好的,没有之一。
上海的品质是大都市现代生活的品质,这也是有历史的,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可以说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在上海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演绎。
而杭州的生活品质源于自然,实质是休闲。因此对于富裕没几年的杭州人来说,没有那么多历史,形式也会随需求变化,只是有一点不变,青山绿水。
NVIDIA-KEPLER 发表于
上海最大缺点就是没有山水,周末爬个山比登天还难,上海我也呆了一年,后来来到杭州,深深觉得上海这方面是 ...
佘山,呵呵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开这个地方珊珊唱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