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否文并武警政治部文网中心,而元朝是否武并武警政治部文网中心?

2016年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 【考纲解读】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2.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认识中外政治文明的特点。
3.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 【知识要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原因、背景
结果、影响
①“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诸卿)
②“有所损益”:郡国并行制---郡(郡县制)国(王国-诸侯王)并立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为加强西部与北部边防
设置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唐末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局面
中央政府从军事、行政、财政三方面削弱了地方的权力(军事上,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效管辖辽阔的疆域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结果、影响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中(内)、外朝制度
中朝:皇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又称“内朝”
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
相权一分为二。
加强皇权,以削弱相权。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
为了加强皇权
完善了三省六部体制(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相权一分为三。
分散、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影响:它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备,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进一步加强皇权
①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二府制”(中书门下、枢密院);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度支、盐铁、户部)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相权一分为三。
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相权反弹。
相权得到加强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解决人事任免的问题)
&& 1、概况:
与当时的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九品中正制
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分科考试成绩
进步性(前期):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局限性(后期):忽视自然学科,影响科技进步;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2、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2)选官的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3)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4)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启示。
提示:(1)公开公正、德放首位,德才兼备;(2)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舍弃不合理因素,增加新时代内容。
★有人说,现行高考制度仍然有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子,是否统一该观点?说明理由。
同意:都是全国性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平等公平的原则;考试程序、考试形式基本相同;都按成绩录取等。
不同意:今天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在考试内容、命题范围、题型、根本目的等方面不同。
3、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维护皇权,为君主专制制度选拔人才)。
&& 四、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②中央与地方: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③君权与相权: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学法引领]
1、比较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完善
2、巧用“一二三”掌握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个继承:即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
两个趋势: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三个创新:即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
3.比较汉、唐、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异同
(1)汉朝与宋朝
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
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行政权来削弱相权
汉武帝主要通过实行“推恩令”来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
宋太祖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2)唐朝与宋朝
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唐朝:加强了三省的职能
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最高行政机构
唐朝:尚书省
宋朝:中书门下
考点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皇权至上&
2.高度中央集权&&&
3.宗法等级观念影响
4.制度不断完善:两个趋势:
(1)从中央来看主要特点是: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制度发展;
(2)从地方来看主要特点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3)一个适应:选官制度适应集权需要不断发展变化。
考点二.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世袭制、察举制、征召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八股取士)
(1)汉朝的察举制
A.背景:两汉时期,国家的大一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B.察举制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它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2)科举制的创立和演变
A.隋朝科举制的创立。①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执行下去。②形成: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B.唐朝科举制的完善。①完善;唐朝建立,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
②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C.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①发展;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又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②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D.明朝的八股取士。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考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种文体呆板乏味,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E.科举制度的废除。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封建的科举制度早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评价:
★前期积极:①选官制度的进步;②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扩大统治基础;③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中央集权;④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结合,提高了官员素质
★后期消极(主要在明清):忽视自然学科,影响科技进步;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考点三.秦、唐、明、清(鸦片战争前)四朝所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及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演变的特点和趋势
(1)秦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和九卿。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设厂卫特务机构。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
(2)特点和趋势: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的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考点四.结合时代特征简要评析唐、明两代变革丞相制度的共同目的、发展趋势与各自的作用。
(1)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2)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而皇权不断加强。
(3)作用: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宰相制度比较完备,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为政治比较清明提供制度保障。明朝时,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废丞相,变更由秦朝创设,经唐、宋完备化的丞相制为核心的中央机构的设置,从而形成了空前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专制集权化阻滞了社会进步,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易混易错点警示]
1、“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2、“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表明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
3、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的不同:
①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②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总理全国政务,管辖“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其余地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4.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互相制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这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本质的区别。
①权力分割的形式不同:三省六部制是将权力分为决策权、审核权、执行权;三权分立体制是将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②本质的区别:三省六部制上面由皇帝负责监督,不是绝对的分割,是为了皇帝集权的需要;三权分立体制则是相互制衡国家权力,是由全体国民监督,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
5、正确区分唐朝、元朝的中书省: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
【重难点突破】
&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归纳】
(1)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承秦制”。②汉武帝用布衣为相;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为尚书令,形成“中朝”;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称“外朝”。③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形成决策的中枢机构。④魏晋南北朝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⑤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⑥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⑦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初郡国二制并行。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州,作为监察区,并设刺史。②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形成洲县两级制。④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⑤宋朝地方行政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3)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
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
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于元朝
和中央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部产生了积极作用
2.中国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
(1)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4)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自秦朝废分封制后,官吏的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封建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秦代设御史大夫;北宋设通判。
【隐性知识】
元代行省划界与中央集权的加强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 【解说】
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②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
③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④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⑤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⑥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⑦自始至终:充斥着皇帝与丞相,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误区警示】准确识记汉到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切勿混淆。
【典例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名师点睛】题干中的题眼是“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由此可以判断,材料是抨击秦朝的郡县制。在此基础上,联系汉初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判断是郡县、封国并行制度。
【方法技巧】注重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联系课本以寻求答案。
【典例2】唐朝中央政府的运转机制是(&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唐朝中央政府三个部门的职能、分工。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命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按照“草拟、颁发”→“审议”→“执行”的顺序。
【方法技巧】准确识记唐朝三省各自的职能是解这道题的关键。
【典例3】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
A.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B.分割宰相权力
C.削弱地方权力&&&&&&&&&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解析】汉代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元代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A、D两项在时间上不合题意;削弱地方权力不属于中央机构改革的范围,C项也不符合题意。故选B。
【方法技巧】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要突出时间要素的记忆和对各种制度特点、作用的理解。
【配对练习】
1—1.[拓展题] 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B.隋唐时期门下省下设六部
C.唐太宗时政事堂的设立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宋代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
【解析】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六部。
1—2.[易错题]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的集权措施,故①、③排除。科举制的实行使大批中小地主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的统治基础,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地主势力;三省六部制使中枢权力机构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从而加强了皇权。
2-2.[拓展题]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1)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院,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
(2)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3)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限时基础训练〗
1.“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以分割宰相权力的史实。根据材料中“参知政事”一语,可判定出此题答案为C。
2.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科举制、均田制
【解析】旨在对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考查。均田制、府兵制分别为北魏、西魏创制,由此排除A、B、D三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皆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3.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解析】参见课本第13页“元朝行省图”。
4.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解析】题干中“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的设问,主要从封建社会的用人方面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其中“取代”隐含着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开端,故答案选C。
5.唐代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地方权力的进一步分散
C.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D.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两种含义:一是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管理;二是在中央皇权拥有绝对的权威。所以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保证皇权的独尊,符合第二层含义,故选D。
6.(08江苏高考历史)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后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解析】唐太宗是古代封建君主,其意在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D项不符合加强君权,分割削弱相权之趋势。C项错在中央权力下移,应是中央权力集中、上移。故选A。
7.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解析】五代十国之前,地方割据势力严重,从北宋开始,为了削除地方对中央构成的威胁,有一系列措施颁布,譬如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了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8.唐朝与宋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A.设立六部&&&&&
&&&&&&B.分化相权
C.分散地方官权力&&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解析】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君权与相权的冲突,为了要加强君主权力,那就要分化相权,这在唐朝和宋初统治者的都使用过。
9.元朝为有效地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地方上以行中书省总揽“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各种军政大权。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有利于皇权的高度集中,为此他(&
A.废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设立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C.设立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
D.设立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解析】本题一定要注意两个概念:“三司使”和“三司”,三司使是宋朝时为制约宰相,设该职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而三司是明太祖为了加强中央,分化地方,把地方权力一分为三的管理措施。其余A、D两项主要是针对中央而提出的措施,跟本题联系不大。
10.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某节历史课上学生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秦皇帝:“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唐太宗: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是有不合理之处,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在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处理。
宋太祖:大臣站在他周围议事,宰相先向皇帝汇报一些行政事务,征求皇帝的处理意见;然后计相汇报国家的财政状况,讨论一些诸如税收等情况,恭请皇帝定夺。其他大臣则在一旁恭听。
(1)剧本反映了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分别是什么?
【答案】秦朝是“三公”制度,唐朝是三省六部制。
(2)从秦至宋中央官制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发展趋势?
【答案】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3)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说一说你的看法如何?
【答案】第一种看法:主要是积极的。因为这种制度有利于全国的统一;有利于水利的兴修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第二种看法:主要是消极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皇权至上容易造成暴政和腐败,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集权容易使阶级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动荡,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本题的设计思路是利用秦唐宋三个朝代的集权措施为依据设计三个剧本情景,旨在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及演变的规律。第(1)(2)问的难度不大,第(3)问要求谈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属于能力考查型设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辨证的观点来分析。任何事物的积极作用都是相对的,都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积极作用,他始终回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考试项目。唐初考试由于“明经多抄义条,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乃下诏进士加试诗赋。作诗赋既要具备足够的自然常识、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并要有激情。这一切都有助于活跃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感情。但科举考试在于选拔官吏,并非选拔诗人,诗赋作得好,并不一定善于吏治。唐代宗时礼部尚书杨绾批评开元、天宝之际的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旧唐书》卷一一九
《扬绾传》)。
他认为经史知识是居官所不可缺少的。北宋的王安石,南宋的朱熹,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前者认为诗赋无补于治国,后者认为诗赋无助于人的道德修养,都要求取消诗赋。但直到清末,诗赋一直是进士科的考试项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告示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四:南闱放榜图,清代科举考试江南乡试放榜图&&
------《中国大百科全书》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恰当角度,对上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作点评。(补充说明:角度自由,可以对科举制予以肯定或否定,但必须根据材料发挥)
参考答案(角度自由,可以对科举制予以肯定或否定,但必须根据材料发挥)10分
点评例文:
科举制的产生是古代选官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历史进步。它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方式破除了先前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提高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利于促成社会普遍而持久的读书风尚。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确实产生了许多像文天祥这样的封建名臣。
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大多与治国治民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也就导致考生钻研诗赋、醉心八股的消极倾向。总之,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选拔奴仆的考试,出现类似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能力提高训练〗
1.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
【解析】汉景帝将梁孝王的五位儿子“通通提升为王”,避免其中一个儿子拥有梁国而强大,目的是削弱封国实力,故答案是B。【答案】B
2.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假设情景题,要求用掌握的三省六部制的概念来解决模拟的实际问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而皇帝本身掌握最终审批决定权。故在审议这一环节主要是由门下省和皇帝。
3.王彦超及诸藩镇人,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室仰仗,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
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要对北宋建立的背景的理解把握。题中宋太祖的言论是理解的难点,其大意是不满王彦超等藩镇长官的权力过大,而王彦超的话则较容易理解,是解题的突破口。再联系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加以理解,这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背景。故答案是D。
4.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①设中书门下分掌行政权
②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
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可采用排除法,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是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而非北宋,因而含有②的选项都是错误的,故答案是B。
5.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嬴“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末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解析】A、C、D都是对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具体解释,仅仅反映了“体制变革”的部分内容。B选项的表述很抽象,涵盖面广,恰恰包含了“体制变革”的全部内容。
6.(2010·东山中学模拟)元朝的中书省实质上是继承发展了唐朝的职能(&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解析】元朝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这与唐朝时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六部极为相似。
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机构创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国家疆域
B.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武则天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扩大了唐朝的社会基础
D.元朝设立理藩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清朝设立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宣政院和理藩院,中等难度题)
8、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解析】唐朝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责分别是政令的执行、草拟、审批,由此排除A、B两项,兵部属于尚书省的六部之一,也应排除。
9、为了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把全国分成若干区域,进行分级管理,这是行使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制度中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布政司制
【解析】郡县制是秦朝时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是元朝时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布政司制是明朝初年“废行省,设三司”中三司之一。而宗法制是一种继承制度。
10.(2010山东淄博市高三质检)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门的关系&&
B.都实行分权
C.都体现了集权原则&&&&&&&&&&
D.都具有民主性
【解析】上图分别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专制的象征,不具有民主性,故选D。
11.(09浙江省十二校联考)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的官员),为挫败北方游牧民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兵部出兵
C.交门下省封驳审议&&&
D.交尚书处理
【解析】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法令。
12.(福州市高三期末质检)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地方分裂割据有直接作用的是(
①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置转运使
⑤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解析】③是中央机构,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⑤也是中央机构,为了加强皇权,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两者均与防止分裂割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③⑤,故选项B正确。
13、(2014·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解析] 解答抓住关键语“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可判断汉高祖采用郡国并行制。汉高祖认为秦朝“前世之弊”在于废分封,行郡县,一旦农民起义,无人勤王,导致速亡。宗法制,西周以来一直是古代中国重要政治制度,A项错误;汉承秦制,C、D两项错误。[答案] B
14、(2014·泉州质检)“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
[解析] 理解材料,其意思是,官吏往往有很多苛政,治政的政策和命令烦琐而且杂碎,(人民无法依从),其中大多错误在于当地的刺史,(这些刺史们)有些不守自己的职责,举荐或者罢黜某个下级官员完全出于自己的私意,多干预郡县事务,私自听信他人谗言来获得吏民过失。由此可见,刺史没有较好发挥监察作用,没有依照条例办事,故C项正确,D项错误;刺史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员,但材料主旨是说明刺史没有履行自己职责,故A项错误;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在西汉中期以前就有,故B项错误。
15、(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解析] 钱穆认为汉代的察举制和唐朝的科举制,政权向贵族特权阶级以外的人开放,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C、D三项在材料中未反映,故答案为A项。
16、(2014·南京、盐城一模)《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解析] 九品中正制源自魏武帝曹操“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故A项正确;“非为世族高卑”“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没有成为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九品中正制实行期间能依据人才优劣选官,故B、C两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之前选官制度,无法判定九品中正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故D项错误。[答案] A
17、(2014·广东六市六校联考)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A.权力重心在中书
&&&&&&B.皇权逐步加强
C.外朝受内朝牵制&&&&&&
D.三省已具雏形
[解析] 材料大意:汉代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的权力不如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小官尚书的权力大,而尚书不及中书的权力大。主要的是文官(与皇帝的关系)不如宦官那么亲密。可见,当时皇帝通过重用身边的文职人员和宦官来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C项不准确,材料只论及三公权力小,皇帝身边的文官和宦官权力大,并无用外朝来牵制内朝的信息。D项错误,东汉时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才出现三省体制。
18、(2014·皖南八校联考)中国古代,“吏”是贵族或大官随员或职员的通称,秦汉以后,多指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但“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相权不断膨胀
[解析] 从材料“‘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可以看出,“吏”利用职务为自己谋方便,说明官僚政治的弊端,B项正确;封建社会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A项不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C、D两项不正确。[答案] B
19、(2014·荆州一模)《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更好文词”、“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可知直接目的应该为C项;A项中的“打击豪强”、B项中的“防止重臣专权”、D项中的“弘扬儒家思想”材料都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 C
20、(2014·郑州一模)关于中国某朝官制,有史学家如此评述,“当时的官,仅以寓禄秩,而别以差遣治事。”这说明该朝官制(&&&
A.规范了官员职责&&&&&
B.加强了对官员控制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专制君权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官以寓禄秩”可知官名只用来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官称与职务相脱离,真正负实际责任、有实际权力的是“差遣”,这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其结果是加强了对官员的控制,防止其擅权专断,故B项正确;官职差遣分离、名实混淆,不利于规范官员职责,故A项错误;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故C项错误;官职差遣分离,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加强了专制君权,故D项错误。[答案] B
21、(2014·孝感一模)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解析]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唐宋时期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威胁到皇权,因此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故C项正确;唐宋时期实行的仍然是专制政体,故A项错误;宰相参与讨论军国大事,皇帝是国家的实际决策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 C
22、(2014·万州一模)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孝廉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与完善
C.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唐宋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平民阶层的政府
[解析] 根据图表可知东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持续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应归功于科举制,科举制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步入仕途,这就大大提高了平民子弟在官员群体中的比例,故C项正确;A项是察举制,主要盛行于汉朝,故A项错误;B项主要依据门第高低选拔人才,出身低微的平民很难出任政府官员,故B项错误;D项与题目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C
23、(2014·邯郸摸底)《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A.中央直接控制各级地方行政
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
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从材料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可看出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受中书省的制约;省略号之后的材料可看出行省有较大的权力,这就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A、B、C三项均只涉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一部分。
24、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解析] 西汉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举孝廉是当时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与察举制符合,C项正确;A项为设“中正”评定本地人等第的九品中正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是打击门阀士族的科举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为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不符合题意。[答案] C
25、《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主要反映出(&&&
A.历朝皇帝关注先帝的言行举止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D.记注官记载的史料有误不实
[解析] 此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的理解。根据从汉朝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到清朝康熙皇帝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反映出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主义不断加强,而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皇帝对史官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这表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故选B。
26、(2015·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上的大毛病。”下列措施没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度&&&&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27、(2015·长沙雅礼中学月考)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成熟
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
二、非选择题
1、(2014·无锡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秦与汉初政治制度的异同。
同:沿用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设郡县。(若答到沿用秦朝中央机构或地方制度亦可)
异:分封王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汉高祖对秦制之失的分析是否正确。他所制定的矫枉之策的推行有何影响?
分析:不正确。
影响:形成割据势力(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后,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举措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变化:诸侯统治范围缩小;地位降低;社交范围受限制;受中央的严格监管。(任答3点即可)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材料二“封建王侯”,结合秦代中央与地方官制可以解答。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汉高祖认为秦制之失在于设郡县,依据所学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其分析不正确。其矫枉之策是推行郡国并行制,从不利于中央集权角度分析。第(3)问,对比材料二、三从诸侯地位、统治范围、社交范围、与中央关系等角度来概括。
2、(2014·湖北稳派强化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廷争的焦点,并概括李斯的主要观点。
焦点:应该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观点:分封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容易导致诸侯之间的矛盾;周代正是因为诸侯纷争不断而走向衰败;郡县制使中央容易控制地方,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
——《朱子语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做到“一切收了”的?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
措施:军事上:收回主要将领的兵权;地方军队精锐抽调到中央禁军;
行政上:文官做知州,通判牵制;
财政上:转运使理财,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部分上交中央。
认识:朱熹的论断有道理。宋朝以分化、并置的方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果导致地方缺乏自主性,削弱了行政效率,致使地方陷入困弱境地。
元统一,疆域辽阔,为了适应全国辽阔疆域管理,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元行省辖区广褒,权力空前,《元史·百官志七》云:“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行省“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戍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
——摘编自宋濂《元史》等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处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在加强中央集权过程中要给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应该实现相互制约下的动态平衡;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稳定与效率的兼顾。
(任意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符合题目主旨的回答均可)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请立诸子”、“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可知双方争论的焦点。李斯的观点应从分封制的弊端、西周衰败教训、郡县制的好处三方面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提示“兵”、“财”、“赏罚刑政”,从军事、财政、行政三方面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对朱熹论断给予肯定。第(3)问,材料一从正面突显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材料二从反面突显地方分权的必要性,材料三突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行省制度,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可以从三则材料中得出认识。
【历年热门考点透视】
【热门依据】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从高考命题来看,中外朝制度、推恩令、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等都是高考常考的历史概念,要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分析理解,分析其形成原因、特点和影响,并总结不同阶段的政治特征,从中掌握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演变的规律及总体趋势。
【名师指引】本专题是高考重点命题区域之一。近年来曾经考过的重要知识点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制度,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元朝的政治制度,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从文明史的角度对一些重要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总结和概括。对于政治制度的创新和建设,要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去考虑。热点联系: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从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中认识改革的艰辛,吸取经验和教训。
【历年真题】
【真题1】(2007·广东单科)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始皇确立到辛亥革命结束,历代王朝沿用了2000多年。这一制度内部隐含有两对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二是皇权与相权。那么,历代君主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手段、制度措施来削弱相权呢?考生只要回忆课本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真题2】(2007·四川文综)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秦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较易回答。朝御史大夫负责兼理国家监察事务;通判是北宋的地方官员,负责监督知州;御史台为元朝最高监察机关;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央机构,只负责传达皇帝旨意,不具有监察职能,排除④。故选A。【答案】A
【真题3】(2007·上海历史)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
&&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掌握情况。本题属于基本史实的再现,难度不大。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推行行省制;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郡县制;秦朝完成全国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唐肃宗时期的地方区划为道州县制。因此答案为B。【答案】B
【真题4】(2008年高考山东卷)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解析】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负责政令的审核;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执行。三省六部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故选B。【答案】B
【真题5】(2008年高考上海卷)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 B.隋朝&
C.宋朝&&&
【解析】此题考查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派文官做知州,削弱地方行政权。故选C。【答案】C
【真题6】(2008宁夏文综)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判”,通判是北宋时地方监察官,故选D。【答案】D
【真题7】(2007宁夏文综)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解析】宋初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宰相并不是一个官名,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领导层。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这一点和唐朝是一样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合称“二府”;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称为“三司”。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这些明显与唐朝不同。因此答案为B。【答案】B
【真题8】(2008年高考上海卷右图所示的是(& )
A.秦朝的疆域
B.宋朝的疆域
C.元朝的疆域
D.明朝的疆域
【解析】此题考查古代疆域,据“大都”、 “宣政院”、“行省”可判断出C。【答案】C
【真题9】(2007·广东文科基础)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析】此题考查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表现及特点。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真题10】(2006·广东单科)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发展的过程,查考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①是北宋,②是明朝,③是清朝,④是唐朝。
【真题11】(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计、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答案】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答案】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答案】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答案】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解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的理解,并注重与国外选官制度的对比。
12.(2009海南历史卷,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
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A项创自商鞅变法,B项起自春秋战国,完善于秦,D项是秦始皇开创的,只有刺史制度是西汉武帝是开始实行的地方监察制度。
13.(09安徽文综卷,12)下列四图反应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解析】A&&
①③②④分别是元朝、宋朝、西周、秦朝时安徽的地图。
14.(2009江苏历史卷,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C&
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诏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后方可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
15.(2009浙江文综卷,14)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B.宋代
&&&&C.元代&&&
【解析】B&
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右图所示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的演变线索及其规律。
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这种制度在春秋时已萌生,至战国时期确立为以郡统县的地方二级行政单位。秦统一全国后,沿袭战国之制,"分天下为郡县",在全国置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一郡)。以守、尉、监类从中央的三公。西汉初期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国制,即分封的王国与郡县并存。
东汉后期,地方机构发生重大变化,郡县二级制为州郡县三级制所取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衰微,地方权重。地方建制沿东汉后期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这一时期的州刺史(牧)权力很大,拥有军政大权。
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大致线索是,隋和唐前期是州(府)、县二级制,安史之乱以后是道、州(府)、县三级制。
宋代地方行政建制承袭唐后期的制度,也分为三级制,即路(北宋初也称"道")、州(府、军、监)、县。辽地方建制仿唐制为道、州(府)、县三级,全国分五道,即东京、上京、中京、南京、西京。金代地方行政组织与辽相似,为路、府(州)、县三级制。金亦有五京。
元代的地方行政组织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
明代地方行政制度较前朝多有厘革,地方建置分为省、府(州)、县三级。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错综复杂,地方官制一同于中央呈事权不一,职限难分的特点。地方行政机构一般认为是省、府(州)、县三级制,也有分为省、道、府(州)、县四级制的。
16.(2009江苏历史卷,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C&
&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诏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后方可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
17.(2009上海历史卷,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解析】D军功爵制盛行于战国秦朝,察举制盛行于两汉;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到明清盛行科举制。
18.(2009海南历史卷,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B.行政权&&
&C.军政权&&
【解析】B&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宋代的中书门下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19.(2009北京文综高考,13)北京孔庙(见下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解析】D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制词语“元朝”,此题可用排除法,科举制开始形成于隋朝,排除A;殿试成为科举定制是在北宋,排除B;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是在明清时期,排除
C。元朝建北京孔庙,实行科举制说明元朝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20.(09四川,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颁布附益之法&&&&&&
设置转运使&&&&&&
推行募兵制度&&&&&&
D 实施行省制度
【解析】B 北宋设转运使,掌握地方财政,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故选B。
21.(2009高考海南单科,4)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解析】D&
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22.(2009全国文综一,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解析】B 楚汉战争中项羽面临“四面楚歌”,最终战败,西汉建立后,吸取教训,故“楚歌”流行,所以选B项。
23.(08海南历史,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解析】A&
刘邦的话是两层意思:一是限定只有刘姓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24.(2008上海历史,A组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解析】C前两句诗是说渔阳一带的叛乱发生,结束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糜无度的生活(因为“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创作的)。因此反映的应是安史之乱。
25.(2008北京文综,13)图6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代是
&&&B、唐朝
【解析】B&&
可以从图上所表示的地理名称判断,如天竺,大食,新罗判断,这些是唐朝时期对这几个国家的称呼。由课本上的知识点可知: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同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亚欧许多国家。
26.(08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解析】D秦朝的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百官,A错。汉朝的刺史是负责监察地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B错。唐朝的节度使是边境重地设置的军镇长官,C错。宋朝在中央增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D符合题意。
27.(2007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解析】 A&
建立西汉的是汉高祖刘邦,为避讳刘邦名字中的“邦”而改“相邦”为“相国”。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职权范围;北宋改“昌南镇”为“景德镇”是表示在景德年间当地瓷器制造的发展;明初改“大都”为“北平”,是因为明政府面对蒙古族的威胁,希望北方平安的意思。
28.(2007宁夏文综,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解析】A&
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丞相的主要职责就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西汉前期继承秦制,使这一制度得以沿袭。
29.(2010·全国文综Ⅱ.T1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命题立意】本题从宋金交往及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切入,意在考查考生材料综合分析能力。中档难度,属于近年高考常见的能力立意型试题。
【规范解答】选D。A项提出南方人不适应北方气候,不符合材料本意。B项“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没有揭示本质问题;C项说法错误,重阳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在三国时期已有重阳赏菊的风俗;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类题拓展】南宋与金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宋元时期民族融合呈现新高潮。这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虽然民族间多年争战,但它却使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加强了联系,况且战争一结束就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则使大批少数民族人民进入中原,更加强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30.(2010·上海单科.T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元朝时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规范解答】选D。对应西藏和台湾两个具体地区,不难选出答案。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时期在新疆设立,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可排除A、B、C。
31.(2010·福建文综.T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命题立意】本题借助历史文化名人朱熹之口,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三省六部制。主要考察分析理解能力。
【规范解答】选B。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和相互牵制。A、C、D项的表述,正确体现了这种中央行政权力运作机制的性质、作用和实质,因其属于行政机制而非监察机制,故B项理解有误。
32.(2010·北京文综.T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命题立意】本题以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图作为切入点,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考查的是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图证史主要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C。通过仔细阅读图可以看出,作为地方行政制度,只有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所以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应该是在汉朝,并且存在郡、国,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西周是分封制。
33.(2010·江苏单科.T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C.南北朝&
&&&D.唐朝
【命题立意】本题以柳宗元关于古代政治制度的观点切入,体现能力立意,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辨别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B。因为根据题干中“时有叛国而无叛郡”,可知此“时”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并且此“时”出现了王国反叛中央的问题,由此判断B正确。A、C、D三个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都不符合这两个史实。
34.(2010·江苏单科.T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命题立意】本题以诗人左思的诗句切入,体现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C。左思《咏史》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世家子弟(世胄)登上高位,而有才能的人(英俊)却沦为地位卑下的小官;这是由他们不同的地位权势引起的,这种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从古而来的,该诗揭示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不合理现象。由此判断,该制度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并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由此可以判断C正确。征辟制是汉代皇帝对某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名人,不经官吏荐举,直接征召到朝廷为官的制度;察举制的主要标准是“孝廉”和“才能”,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所以A、B、D都不正确。
【类题拓展】解答分析原因类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1)注重时序:时序性是历史发展的本质属性之一,认识历史事件,历史时间是个关键。所以考生要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要足够敏感,记忆清晰,记着:原因一定发生在结果之前!
(2)分清主次:主要原因是指决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生产力方面的原因比生产关系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社会存在方面的原因比社会意识方面的原因更主要,内因比外因更主要,主观原因比客观原因更主要,经济基础比上层建筑更主要。
(3)开阔视野:历史发展不是孤立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许多考生在分析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往往仅仅从经济本身出发,忽视了政治、文化等其他因素的作用。
(4)史论结合:“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基本准则,分析历史观点的原因一定是从具体的史实中去寻找,做好“分析历史观点原因”类试题时,把握观点是前提,掌握准确的史实是关键。
35.(2010·浙江文综.T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命题立意】本题以唐朝科举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再现能力。
【规范解答】选C。A项以官举士反映的是汉朝的察举制,举荐孝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B、D两项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表现。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至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科举制虽有所发展,但以进士科为主的分科取士的方法保持不变,因此正确答案是C。
【类题拓展】我国古代选官标准和方式的演变规律
(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到以学识才能为标准。
(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特别是科举制逐渐完善,其“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
36.(2010·山东文综.T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命题立意】本题以宋朝中枢决策机构的变化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本题仍以能力立意为主,符合课改地区的命题特色,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C。此题通过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宋朝将相权一分为三,实际上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即君权对相权的制约,故选C。A项与材料的意思相反。B项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应是军机处的设立。D项中材料并未体现。
【类题拓展】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认识
(1)始终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核心,高度集中权力。中间贯穿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同时不断调整变革检察体制、选官制度。
(2)整个中国古代这种制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源流分明,具备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并受宗法关系的影响极大,以儒家经典理论为基础。也正是这一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7.(2010·江苏单科.T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命题立意】本题以一段史料切入,体现能力立意,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A。材料提供了几个关键信息:“元起朔方”和“郡县土番之地”,即元朝加强了对土蕃(西藏)地区的管理。元朝在中书省和行省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由此判断A正确。元朝中书省是中央机构,理藩院是清朝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行中书省不负责管理西藏,B、C、D都不正确。
38(2010&广东文综.T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中国谏官的职责变化来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规范解答】选D。由唐宋谏官产生的方式和职责的区别,我们可以知道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类题拓展】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代废臣相、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来加强皇权。
(2)加强对地方控制。如秦代设立郡县制,元代实行行省制。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代设置御史大夫,汉代设置刺史来监察官员。
(4)注重官吏的选拔。如秦代官吏由皇帝任免,隋唐之后实行科举制。
(5)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39.(2010·海南单科.T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命题立意】本题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B。注意本题的关键词“主要目的”。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从而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
【类题拓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中国古代政治的始终。
&(5)在高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
40.(2010·安徽文综.T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命题立意】本题以柳宗元对秦朝郡县制的观点切入,巧妙考查了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理解的能力。此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不大,符合2010年各地考题的命题主流。
【规范解答】选C
。题目给了三句话,包含了两层重要信息即:“非郡邑之制失”“有叛国而无叛郡”。在此基础上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一结论。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两项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类题拓展】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三者的联系
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
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初步基础。
41.(2011·上海单科·T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思路点拨】本题通过“历史教训”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精讲精析】选A。本题解题关键是“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而导致新问题的产生”,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期而亡是因为郡县制,实行了结果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B、C、D三项,都使新王朝初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并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42.(2011·四川文综·T1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准确把握清代史学家赵翼的观点,这一大变局即“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对照下列选项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精讲精析】选C。赵翼认为秦汉之际的剧变是社会的大变局,社会历史的剧变造成了上层建筑的巨大变化,并上溯到春秋战国之世的纷乱,探索变革原因,春秋以来世侯世卿的制度逐步破坏,秦末农民战争又把最下层的社会成员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因此符合赵翼“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形成这一观点的只能是C项。
43.(2011·上海单科·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学生对历史时间概念的把握能力,难度较易。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左图右史是学史的基本方法。三国中的魏国其地理范围是以中原为主,故选B。A项为长城外,当时属于鲜卑,C项为蜀国,D项为吴国。
44.(2011·广东文综·T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注重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重点考查的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被隋唐的科举制所取代。
【精讲精析】选D.因为材料反映隋唐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品评官根据出身门第划分等级选官,门阀世族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隋唐以后,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官府考定门第现象就逐渐消失了,所以选D。
A宗法制盛行于周朝,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战国逐步瓦解,不符合题意。B察举制是汉代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不符合题意。C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出现的中央官制,主要体现的是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对皇帝负责,与题意不符。
45.(2011·山东文综·T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武警政治学院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