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李白的诗有形容传播道教的诗句成分的有。

设为首页||||
还没帐号?
微信号:daoisms
您的位置: >
热门搜索: |
谪仙李白与道教的不解之缘
来源:湖南道教网&&&&&作者:王友胜&&&&&时间:&&&&&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魏颢《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一诗,诗题迳以&谪仙子&称之,诗中又有&谪仙游梁园&之句。杜甫《饮中八仙歌》写其&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又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崔成甫《赠李十二》亦云:&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以上称李白为&诗仙&、&酒仙&、&谪仙人&等,这些称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李白与&仙&联系起来。李白对他人给予自己的美誉深以为然,其《留别西河刘少府》诗云&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其《对酒忆贺监二首》也说&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不仅如此,他有时还直接以&谪仙人&自居,其《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即自诩为&青莲居士谪仙人。&他晚年所写《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亦云:&吾希风广成,荡漾浮世。素受宝诀,为三十六帝之外臣。即四明逸老贺知章呼余为谪仙人,盖实录耳。&历代歌咏李白的诗篇亦往往将其与&仙&联系起来:殷文奎《经李翰林墓》云:&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李俊民《李太白图》云:&谪在人间凡几年,诗中豪杰酒中仙!&刘秉忠《太白舟中醉卧图》云:&仙籍标名世不收,锦袍当在酒家楼。&李东阳《李太白》云:&醉别蓬莱定几年,被人呼是谪神仙。&屈大均《采石题李太白祠》其三云:&牛渚西江月色新,清光常见谪仙人。&
李白的一生,确曾访过道,寻过仙,炼过丹,采过药,受过道篆,并经常出入道观,研读道经,交结道士,玄谈道旨。在李白的诗集中,游仙步虚之篇、轻举飞升之词及赠答酬唱羽士仙翁的作品所在多见。与任侠、求仕一样,崇道也是李白终生为求其生活非同凡响而努力从事的一件重要事情。唯其如此,在《广列仙传》一书中,他竟被后人认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神仙。然而,李白侪辈及后人为其所作的序志碑传中对此记载语焉不详,兼之&公(李白)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①由于材料匮乏,我们迄今对李白的道教活动所知甚少,且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而这对我们评价其游仙思想及游仙诗歌又至关重要。李长之先生三十年代所作《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痛苦》一书第三节《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罗宗强先生《李白与道教》一文均对李白游仙访道的生活事迹有所考述,然于李白青年时期在蜀中早期求道活动及晚年隐居江南时期的炼丹生活论述较少,于其它阶段的道教活动亦有疏漏、失误。为此,笔者不揣浅陋,根据李白的有关诗文及他人的零星记载,对其崇道活动以时间为序略作钩沉、评述,以此来理清其道教思想的嬗变轨迹。
(一) 蜀中时期
在蜀中,李白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也是在蜀中,他奠定了神仙道教信仰的基础,并初步形成了他的自我仙人意识。这一切决非偶然,它除了与李白天资聪颖、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有关外,更与蜀地自古以来浓厚的崇道之风不无联系。蜀地是的发源地,该派创始人张陵入蜀居鹤鸣山隐居,又曾自青城山传道,自古以来仙风道气颇浓,道教洞天福地遍布其间。李白《登峨眉山》云:&蜀国多仙山,蛾眉邈难匹。&峨眉山为道教圣地,有&第七洞天&之称,故李白将其称作蜀中难以匹敌的仙山。青城山亦为著名的道教圣地,传为所治处,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载其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名宝仙九室之洞天。蜀中仙人道士亦多,早在晋代谯秀《蜀记》中便载有&蜀中八仙&,明代《历代神仙通鉴》中也有&岷山七圣&、&青城五隐&之说,清代李善济所撰一幅长联竟罗列当地道教人物三十人,据《四川省志》记载:四川有道教官观几十处,著名道士上百人之多。另外,四川还流行着许多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传说,如《列仙传》卷上载:&(葛由)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驴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李白对这一传说非常神往,其诗&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却恋峨眉去,弄景偶骑羊&②等句即化用此典。李白家乡绵州崇道之风亦浓,初唐曾出现过撰写《玄珠录》的著名道教理论家王玄览,紫云山也是当时的道教圣地,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卷25注云:&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里。&&有道宫建其中,名崇仙观,观中有黄篆宝宫。&故李白写诗自豪地说:&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③
如此浓厚的崇道之风,对青少年时期的李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唯其如此,早年的李白即开始追慕神仙方术,其《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所谓&六甲&当为道教术数一类的书籍,& 《神仙传》卷8即载左慈&学道术,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道藏》中亦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书,可见李白少年时即接触过道教著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崇道热情逐渐增强。他在《凤笙篇》诗中说:&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其《感兴八首》& (之五)亦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炼金骨&,就是炼丹。由此看来,李白十五岁就有了较深的道教信仰。但有的学者据孙夷中《三洞修道仪》所叙十五岁方可正式人道的规定,认为李白&十五岁时曾受戒于三师,举行过最初的人道仪式。&④此则过于求实,不知李白诗举成数,况其言常有大而无当之处。
李白约二十岁的时候还从道士手中接受过长生的符篆,其《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云:&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二十岁)受长生。&道教的符篆是道士护身驱邪、治病救人的法宝,此所谓&长生篆&当是一种可以让人延年久视的符篆。
蜀中时期,李白访过不少道教名山,如峨眉山、戴天山、紫云山等,在峨眉山,他曾有过轻举飞升的遐想;在戴天山的大明寺,他曾发愤读过道经;在紫云山,他曾观斋醮。另外,此时他还结交了不少道友,如元林宗、元丹丘、戴天山道士、东严子及江油县尉。诗人早年的诗作《赠江油尉》:&五色神仙尉,焚香读道经。&这位神仙县尉焚香读经的生活对李白肯定是有影响的。
李白又有《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及《江上寄元六林宗》两诗,前诗云:&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可见李白与元林宗二十岁左右即在蜀中结识,至写此诗时相交已约三十年。尤其是元丹丘,后来成了李白终生最要好的道友⑤,并数次邀请他到嵩山访道。东严于及其纵横家思想对李白影响也颇为深远,他曾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回忆自己与东严子的交游,&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据明代杨慎考证,这位东严子即著《长短经》的越蕤,是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术士。李白出蜀后,还曾寄诗《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来怀念他。
李白在蜀中所作诗文甚少,有关游仙访道的诗只有两首:即《登峨眉山》、《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两首诗分别描写峨眉山、戴天山美丽如画的自然景色,除前首诗结尾处&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透露出一些幻想白日飞升、轻举远游的仙道思想外,其它地方均属写景之笔。蜀中时期的李白毕竟是热血青年,对神仙道教尚染指不深。他的出入道观,交结道友多半为趋时之举。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会喜欢
最近更新热点推荐
《玉枢宝经》全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约出于宋代,是著名的道教经典。 按道经记载,九天应元...[]
摘要:《历代神仙通纪》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内容庞杂,举凡神仙传记、灵验事迹、传奇故事、善书序跋,以...[]
摘要: 近年来,清代全真道传戒历史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解决。本...[]
信奉六十太岁神,礼拜本命太岁和值年太岁以求消灾赐福,是今日华人社会的一个重要习俗。台湾学者萧登福先生认...[]
降圣节是道祖太上老君降圣成人,救度兆民的开端,自大唐开元元年年开始,玄宗皇帝便将这一天提升为国家级庆典...[]您的位置: >>
版权所有:&&&&主办:&&&&豫ICP备号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地址:河南省鹿邑县紫气大道中段行政服务中心三楼李白诗歌道教语言文化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李白诗歌道教语言文化研究
【摘要】:李白是唐代最富代表性的诗人,而道教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势必影响了许多诗人诗歌作品的创作,作为道教徒的李白也是其中之一。历代学者对李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作品的文学艺术性,而从语言学角度,尤其是从道教语言文化角度对李白诗歌进行研究的成果还太少。本文就从词汇内容、词汇结构和新词新义三个方面,对李白诗歌中的道教词汇进行深入分析和穷尽性的统计,力求给李白诗歌研究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并使之成为联系语言文化研究和文学艺术研究的桥梁和媒介。
本文分五章来讨论李白诗歌中的道教语言文化: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阐述李白诗歌语言文化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同时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底本、语料取舍及理论方法。
第二章为李白诗歌中道教词汇的具体内容。主要根据第一章中确定的分类方法对李白诗歌道教词汇进行内容上的分类,并选词为例作深入分析,明确这些道教词汇的具体内涵,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李诗道教词汇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为李白诗歌中道教词汇的结构类型。主要根据第一章中确定的分类方法对李白诗歌道教词汇进行结构上的分类,也选词为例作深入分析,明确这些道教词汇的结构类型,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李诗道教词汇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
第四章为李白诗歌中道教词汇的新词新义。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以及历代文献典籍对李白诗歌中的道教词汇进行源流追溯,明确在唐代产生的新词及新义,各选二十个左右稍作分析,并对这些词进行分类总结,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李诗道教词汇新词新义的情况。
第五章为结语。主要根据前四章的研究情况对李白诗歌道教语言文化进行总结,得出本文的重要结论并罗列本文的统计数据。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I207.2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兆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章继光;[J];人文杂志;1990年01期
黄建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李乃龙;[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冯利华;李双兵;;[J];唐都学刊;2006年03期
葛景春;[J];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02期
曾祥洸;[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王辉斌;[J];齐鲁学刊;1995年03期
郁贤皓;胡振龙;;[J];文史知识;2001年10期
张莉;;[J];淄博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祖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建;邓巍;;[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4期
梅德明;韩巍峰;;[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黄月华;李应洪;;[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赵永峰;;[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付义琴;;[J];外语学刊;2012年02期
黄宜思;[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芦宇苗;[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王停军;李俊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王增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薛以伟;;[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修;;[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刘珊珊;;[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4期[C];2012年
刘珊珊;;[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刘明杉;;[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金国平;吴志良;;[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柳立言;;[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辛嶋静志;;[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李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温昌衍;;[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萧霁虹;;[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一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邱闯仙;[D];南开大学;2010年
曲丽玮;[D];南开大学;2010年
史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马银华;[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周燕来;[D];西北大学;2010年
王淑英;[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史兵;[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周勇进;[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轶芳;[D];河北大学;2007年
张迎芬;[D];河北大学;2009年
古家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杨秋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博;[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杨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贾文芝;[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彭慧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郭敬宇;[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兆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朱徽;[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土屋昌明;;[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李乃龙;[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张云霞;;[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邓红梅;[J];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铃木修次,朱光宝;[J];天府新论;1998年03期
王家佑;[J];天府新论;2000年04期
周明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贺显斌;[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