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山东半岛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划》

烟威都市区要来了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解读
来源:威海网
记者 矫晓虹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图。据大众日报
近日,《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正式对外公布,威海作为四区之一的“烟威都市区”一部分,被纳入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图,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细细梳理这张规划图,威海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将如何定位发展?在产业协同发展上有何新亮点?在人口聚集等城市建设上有哪些新期待?记者带你探析城市群发展的走向。
“烟威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促进城市群空间合理布局,《规划》提出构建“两圈四区”总体布局,“两圈”即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四区”即烟威都市区、东滨都市区、济枣菏都市区、临日都市区。
其中,烟威都市区以烟台市区、威海市区为核心,近期将、荣成纳入都市区范围,总人口达到55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420万人;远期将、、、、乳山等市纳入,总人口达到9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750万人。
将烟威都市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先行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具有国际影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高品质生态宜居区。
《规划》提出,推进烟威两市一体化发展,强化核心区产业互动、交通互联、平台共建、设施共享,整合提升沿海城镇发展带,促进滨海空间高效利用。加快文登南海新区建设,推动与威海主城区联动一体化发展。加快海洋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滨海旅游一体化。依托中韩自贸协定落地,加快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文莱高速,加强烟台和威海港群分工与协作。强化胶东半岛丘陵地区的生态涵养功能,共同建设半岛中部生态核心区。
深挖海洋产业优势
《规划》就“推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作出部署。鼓励各区域发挥特色优势,加强技术攻关协同和产业配套协作,增强高端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产业协调布局上,《规划》给出了“山东半岛重点产业布局引导”。装备制造方面,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造修船基地,济南、烟台、威海、泰安、滨州、德州核电、风电及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烟台、威海形成新能源、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和新医药产业集群。海洋产业方面,着力建设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海洋生物产业集群,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海洋装备制造业集群,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海洋化工产业集群,烟台、威海、潍坊、青岛、日照等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集群。
支持威海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在创新平台方面,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地区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协同济南、青岛(含青岛西海岸片区)、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建设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开放创新先导区。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网络。支持济南、青岛、烟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泰安、威海、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
启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加强城市群对外交通建设。《规划》指出,将推动与日韩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开展中韩陆海汽车直达运输,推进烟台中韩跨国海上火车轮渡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工作,适时启动威海至韩国西海岸的中韩海底隧道预研,探讨建立山东半岛与日韩港口战略联盟,不断完善与日韩的交通网络。
完善城市群内部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济青高铁、石济客专、鲁南高铁、济郑高铁、潍莱高铁、沿海高铁等项目,加快建设青连铁路、聊泰铁路、黄大铁路、龙烟铁路、青岛--荣成城际、菏徐铁路等项目。
加快城市内部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启动烟台、潍坊、淄博、临沂、济宁、威海、日照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鼓励100万人以上城市建设地铁或轻轨线路,城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数达到1500公里以上。
构建紧密协作港口群,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港为重要组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的现代化港口群。(记者 矫晓虹)
责任编辑:春雁
&&新闻爆料热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
水母论坛·热图
&论坛总置顶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水母网官网微信
水母网官网微博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山东城镇体系规划与半岛城市群规划啥关系?前者是省内顶级规划_山东新闻_大众网
  大众网济南4月6日讯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年)》)正式出炉。同时,今年1月21日,省政府刚刚批复实施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在目标定位、总体格局和重大设施上是一致的,但在法定地位、规划范围、审批程序、发挥作用等方面有所不同,共同促进山东大中小城市集群发展。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是《城乡规划法》确定的法定规划,是全省最高层次的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城镇体系规划是省政府的一项重要事权。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属于战略性、政策性规划,不是法定规划。
  在规划范围方面,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是省级行政辖区,是固定的;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范围是城市群辐射影响的区域,随着城市群发育的阶段不同,范围不断拓展。
  在审批程序方面,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有单独的审批办法,并在《城乡规划法》明确了审批程序,需要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以省政府名义报国务院审批;城市群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审批,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报国务院审批,省域内城市群发展规划由省政府审批,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是省域内的,省政府审批即可。
  在发挥作用方面,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承上启下,是落实国家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次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省级城乡空间管制的法定依据。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强调不同规模的城市和谐共生,促进大中小城市集群发展,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一体化发展水平,构筑国际竞争平台。
  (大众网-山东24小时记者 王宗阳)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省安监局在今天召开的信息通报会上透露,本月10日起,山东将组织17个检查组、360名执法人员和130名安全专家分赴17市开展异地执法检查,检查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不少于1000家,检查时间不少于10天。异地执法的进展情况、查出的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将在“山...
04-06 07-04新锐大众
在济南,各区县的城市管理工作干得咋样?都上“考场”比一比。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17年度济南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工作方案》。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南部山区管委会都将迎来城市管理“千分制”综合考评,其中,社会评价占比达到2...
04-06 07-04济南时报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 在晴好中开场,在阴雨中结束。5日是小长假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济南延续了前一日阴沉沉的天气,气温略低。根据济南市气象台的预报,6日、7 日气温将火速回升至25℃左右,不过到了8日又将有一场小雨登场。
04-06 07-04齐鲁晚报
一个从业经验有4年的金牌月嫂,住家24小时服务,月薪能达到一万多元。比如月嫂培训机构星级评定标准不一,消费者无法横向比较,各种证书五花八门,零基础也能“跳级”成为高级育婴师,15天就培训出一个“高级月嫂”。
04-06 07-04齐鲁晚报
一说到受贿,大家容易想到国家工作人员,其实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照样获刑。槐荫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桂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归个人所有,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非国家工作人...
04-06 12-04济南时报
根据规划,我省将加大对外开发建设力度,到2020年省(国)外办矿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2030年达到3亿吨,建成稳固的省(国)外能源供应基地。大力提升非煤产业质量和效益,集中建设一批非煤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到2020年煤炭深加工及非煤产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30年达...
04-06 12-04大众日报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两大规划解读:山东半岛提速发展 东营成重点培育城市之一-关注东营--东营城乡网-东营规划与地产资讯网
&-&&-&& -&&正文
两大规划解读:山东半岛提速发展 东营成重点培育城市之一
信息源:东营城乡网&& 9:49:03&&[原创]&
&[评论] &[&字体:
  东营城乡网讯 日,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省住房建设厅报请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2月1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日前省政府印发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及《山东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年)》。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含济南、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淄博等8市,按照规划,将被打造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开放门户、京津冀和长三角州重点联动区、蓝色经济示范区和环渤海重要增长极。
  除了被列入山东半岛城市群,东营市还成为了全省四大都市区的“东滨”都市区的中心城市,并列入全省八大大城市试点城市。东营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其中,东营港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具备成为亿吨大港的潜力和能力。东营,将形成北接京津冀、南联长三角、东出渤海湾、西融省会城的利好发展格局。
“两圈四区、网络发展”的总体格局
  以下为两个规划解读: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解读
  统筹城市群空间结构
  科学把握城市群空间演变特点和趋势,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构建“两圈四区、网络发展”的总体格局,两圈四区即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和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四个都市区。济南都市圈重点突出省会城市优势,强化与周边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等城市同城化发展,建设成为半岛城市群向中西部拓展腹地的枢纽区域。青岛都市圈重点发展蓝色经济,协同潍坊等城市一体发展,建设陆海统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积极培育发展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四个都市区,推动区域设施共建、市场共育、服务共享、环境共保。加快提升沿海城镇发展带,优化培育济青聊、京沪、滨临、烟青、德东、鲁南等发展轴线,构筑“一带多轴”网络体系。
东滨都市区范围示意
  引导城市群人口有机集聚
  到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人口达到1.03亿以上,城镇人口6700万。济南、青岛迈入特大城市行列,临沂、烟台、淄博、济宁、潍坊进一步壮大规模,枣庄、东营、威海、德州等8个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极化县城发展,形成15个左右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中等城市,35个左右城区人口20-50万的城市,30个左右城区人口20万以下的城市。培育10个左右新生小城市,创建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到2030年,城市群总人口达到1.06亿左右,城镇人口8000万左右。
  推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
  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现代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引导产业发展与城镇扩容良性互动,支持有关城市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完善城市群交通网络
  强化交通引导,构建城市群3小时交通圈、都市区节点县市1小时交通圈、设区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1小时通勤圈。强化城市群对外交通联系,加快与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快速高效、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推动济郑高铁、京沪高铁二线、沿海高铁等高速通道建设。完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加快“三横五纵”高速铁路主骨架建设,搭建高速铁路网;加快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城市群集疏运能力,完善机场、港口等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强化不同交通方式衔接,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完善城市群设施网络
  共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大城镇再生水利用力度,提升海水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镇、人口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相一致。共建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区域能源基地建设,完善外电、外气入鲁等能源储备运输网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共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加快“三网融合”,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共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城市群。
  完善城市群生态网络
  以山体、水系、海岸带为支撑,强化鲁中山区和半岛丘陵地区两大区域生态绿心保护,构建 “绿水青山”生态体系。推动城市群绿道网络建设,强化空间管制和生态修复。以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环境污染联防联治,统筹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治理环境污染。
  《山东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年)》解读
  《山东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实现10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700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5%和55%以上。
  据了解,山东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是推进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三个市民化”,这是整个规划的主体和核心。重点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农村籍大中专学生和退役军人、在城镇购房的农村人口等人群在城镇落户。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收入水平,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住房需求,推动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
  同时,因地制宜采用整村改造、局部拆建、综合整治等方式,统筹推进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将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逐步纳入城市社区治理,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升住区环境宜居水平。加快推进新生小城市培育试点、重点示范镇提升、特色小镇创建,打造就地市民化载体;促进镇区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庄延伸,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推动农村新型社区人口纳入城镇化管理。
  为配合省规划,东营市将提高城区承载能力,计划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以上。
  2016年,国务院批复《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垦利撤县设区,优化了城市布局,扩大了城市发展空间,为推进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机遇。县城、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具备加快发展、全面突破的条件。随着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的推进,东营将形成北接京津冀、南联长三角、东出渤海湾,西融省会城市群的现代交通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依托两大规划,东营市将强化产业支撑,扩大城市规模,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力争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辐射带动核心。
郑重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城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东营城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东营城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东营城乡网诚邀读者提供新闻线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关注。
新闻投稿热线:
相 关 新 闻
地产资讯,更多精彩在首页
[&&]&[ &]&&[&&]
最新图文资讯
[] [ 市场合作 ]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徐志峰律师(山东正义之光律师事务所)&&电话:
联系电话: &&客服电话: &&新闻QQ: 客服QQ: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30年建成现代化国家级城市群|界面新闻 · 快讯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2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政府近日批复《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到203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将力争全面建成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家级城市群。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