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出家比丘戒,想问下哪里有无人住持的寺院要交给出家人管理的?打算找一个寺院修行。

寺院巡礼 闻妙编辑
我的图书馆
寺院巡礼 闻妙编辑
寺院巡礼 闻妙编辑 蔡汉以整理()初版序自从汉明帝派蔡愔等到印度访求佛法,聘请了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白马驮经来我国传教,并在洛阳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以后,佛教的寺院建筑和佛菩萨像的塑造,随着佛教的流传日益深入民间,也就在我国各地普遍地建造起来。盛唐佛教流行,寺院建筑和造像工艺更加发达。我国中古时期劳动祖先所留下来的珍贵艺术结晶和伟大的文化遗产,差不多都是经过佛寺建筑和佛像塑造而得以保存的。例如我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山西南禅寺和举世驰名的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炳灵寺等佛窟,都是这些无数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佛寺建筑和佛像塑造对我国民族文化有着不能分割的联系。对佛教徒来说,寺院是“住持三宝”(佛、法、僧)的形式体现,是佛弟子们的“恭敬福田”。雄伟巍峨的殿楼建筑和妙相庄严的佛菩萨像,深深地印入曾到过寺院的人们的八识田中,增长和培养了他们趋向觉道的善根。遗憾的是:由于佛教徒自己没有很好地担负起对寺院情况和供养在寺院里的佛菩萨像的介绍与宣传的责任,使社会上一般人士和初信佛的教友们对于它不能有着详尽与亲切的了解。因此,把寺院里种种形象做一下系统的介绍,并通过它来说明一些佛菩萨的应化历史、佛经的结集以及僧团组织和生活概貌等情况。这的确是十分必要的。闻妙居士弘法心切,热忱地担负起这一解释工作的光荣任务。他通过游记叙述的笔调,把佛寺里的种种情况,扼要地向读者作了介绍。原在上海《觉讯》月刊连载,后经该刊排印出版。全书文笔流畅、结构完美,确可谓娓娓而谈,如数家珍。作者又在本书中对残存在佛教内的封建迷信给予沉痛的鞭笞,对于正义和真理则又热烈赞扬,真是“舌灿莲花”,功不唐捐。陈海量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于上海&一、愉快的朝拜今天,方居士陪我们去朝拜本市著名的一座寺院。我们一行二十多位年轻人,还是信佛后第一次集体去朝拜佛寺,怎不感到兴奋愉快呢?我们乘坐一辆包租的团体客车。一路上,方居士在车上先为我们谈谈关于寺院的事。他说:“寺院是出家佛教徒修学佛法的地方,就好比我们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学府,绝不是给一般迷信人求财、求福的地方。在清净庄严的寺院里,供奉着许多高度艺术雕刻成的佛菩萨像,佛教徒看见了,都要向他们献香、礼拜,对他们伟大的德行表示由衷的赞美和虔敬,并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这正像我们对历史上伟人的石像、铜像献花和敬礼一样。”方居士接着说:“寺院是佛、法、僧三宝的常住处,佛教徒经常前往朝拜参学,大都是名胜古迹的所在地,我们政府为保护祖国的文化古迹,已经整修了许多国内著名的寺院,这是值得我们高兴和感谢的。”因为我的车座正好靠近方居士,有机会先请问他说:“方居士,我想先提个问题,有人说寺院又叫做丛林,还有叫伽蓝或庵等名称的,这有没有分别?”方居士回答说:“丛林就是大的寺院,因为僧众集合在一处,好像树木丛集成森林一样,所以寺院也可以称做丛林,和音译梵文僧伽蓝摩的意义是相同的。比较小一点的佛寺称做庵,现在比丘尼寺一般都称做尼庵。但佛教的寺院不称观,观是道教用的名称。寺原是我国古代官府用的名称,后来佛教把三宝的所在地也叫做寺,现在还有人将寺庙二字联在一起称呼寺院的。”我身旁的小莫接着问方居士说:“那么寺院为什么又叫做道场呢?” “你问得很好!”方居士回答说:“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我们佛教徒供佛、修学、举行法会以及一切弘扬佛法的场所,包括《维摩诘经》中所说的直心是道场等等,都可以称做道场。但是,将寺院正式命名为道场,则是从隋炀帝下诏开始的。我国汉族地区的寺院有禅寺、律寺、净寺、讲寺等不同类型,一般是指它们各自所归趣的主要宗旨来区分并命名的。如镇江金山的江天寺、浙江宁波的天童寺等就是我国著名的禅宗道场;如南京宝华山的隆昌寺就是律宗道场;江苏苏州的灵岩山寺就是净宗道场;浙江天台山的国清讲寺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天台宗道场;上海的静安寺就是真言密宗道场等等。今天我们所要去朝拜的寺院是国内著名的净土宗道场。”坐在小莫旁边的小王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她说:“方居士,因为我信佛不久,从未去过寺院,还不太了解,但我不知道出家人中的比丘和比丘尼是不是都生活在一起的。”方居士对小王提出的这一奇怪的问题笑着纠正说:“出家二众所处的寺院是严格分开的。如北京的通教寺、上海的慈修庵就是尼众的道场,今天我们所要朝拜的寺院则是比丘众的道场。”这时,坐在前面的同学们听到我们正在谈论得很热闹,便都围拢来问这问那,使方居士几乎一时回答不过来。小梅抢着说:“方居士,我听父亲讲,中国有四大名山,那里还有很多寺院,是真的吗?”方居士回答说:“是的,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指:浙江普陀山,那是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安徽九华山,那是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山西五台山,那是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四川峨眉山,那是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在那里有许多寺院,星罗棋布。据历史记载,在我国历史上佛教最盛时期,普陀山有大小寺院三百多座,九华山也有二三百座,五台山寺院最多时曾达二百多处,峨眉山也有一百多处。”一位文质彬彬的、热爱古文学的小陆忽有所悟,当场背诵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方居士接着高兴地说:“刚才小陆朗诵给大家听的一首唐诗,充分描绘了当时佛教的风貌,多么令人神往!但是这位诗人已经把这个寺院的数字大大地缩小了,其实远远不止这些。根据佛教史料记载,由于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统治者都是信佛的,那时的寺院已近一、二千余所;在北朝,佛教寺院多达三万多所;到了唐代,据《旧唐书》记载,大小寺院多达四万多所;可以想见我国那时佛教的盛况了。”我们听得几乎出神,都感到作为佛教徒的光荣。这时,小梅还是抢着提问:“那么我国在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佛教的寺院呢?”方居士回答说:“根据史籍记载,自从汉明帝派遣使者十二人到印度访求佛法,于公元67年聘请了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白马驮经来我国传教。第二年(公元68年)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这座寺院现在还存在呢!”我们有说有笑地互相谈论着许多关于朝拜寺院的话,愉快得忘记了旅途的疲劳。不知不觉,客车已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二、三门我们下了车,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有古柏参天的林荫大道。这里鸟语花香,景色宜人。远远望去,隐约可以看到一座雄伟的黄墙古建筑,正面并列着有三扇拱形大门,于是我抓紧时间请问方居士:“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山门吗?”“对!这就是寺院的外门。”方居士边走边回答:“因为寺院一般都地处山林中,所以把寺院的外门俗称山门,其实正式的名称应叫三门,它象征着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意思。但有些寺院只有一扇外门的,也往往习惯地称为山门。”
弥勒菩萨当我们走进寺院的三门,来到了天王殿。迎面就看见一位笑颜常开的、大肚子的、穿着和尚衣服的金色塑像,顿时使人起了一种欢喜的感觉。方居士指着他说:“这是皆大欢喜,因为他时常笑嘻嘻,大家也都欢喜他,所以都称他皆大欢喜。”我们都问方居士:“这位和尚是谁呢?”方居士笑着说:“他是弥勒菩萨呀!我们在《六波罗蜜经》里诵到的慈氏菩萨,和《阿弥陀经》里的阿逸多菩萨,都是弥勒菩萨的别名。”“我们还不了解。”小王说:“为什么这位菩萨装扮得像是一位和尚呢?”方居士回答说:“这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像。相传在我国五代梁朝时,奉化地方有一位和尚,经常背着一个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家信佛,人们就称他布袋和尚。他一生功行都异乎常人,在临终时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以后各汉族寺院里都以这位布袋和尚的形象作为弥勒菩萨,供奉在三门口了。但是也有少数寺院,如上海龙华寺和北京广济寺,并不把弥勒菩萨塑成布袋和尚的形象,而是塑成一种天冠弥勒像的,这也是一样的。”我问方居士说:“弥勒菩萨是哪里人?现在什么地方呢?”方居士说:“当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生在南天竺(印度)婆罗门的家里,后来出家为佛弟子。他比佛先圆寂,上生兜率天内院,为补处菩萨。”“什么叫做补处菩萨呢?”小姚向方居士提出了疑问。方居士回答说:“弥勒菩萨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他将在释迦牟尼佛涅盘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从兜率天降生人世,在龙华树下成佛,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事业,化度众生,这就叫做补处菩萨。”我们听了,真是赞叹不已,大家纷纷在菩萨像前顶礼发愿,要永远向弥勒菩萨学习。四大天王在弥勒菩萨像的两旁,分立着四位高大的金刚,又神气、又威武,像是我国古代的将军。同去的一位女学生——方居士的女儿,特别胆小,对这高大而威严的金刚像,竟不敢望他们一眼。方居士笑着对她说:“瑜儿,你应该过来瞻仰瞻仰啊!不用怕,这是四大天王,平时我们都习惯地叫他们四大金刚,他们是很爱护儿童的。”大家都笑了。年青的美术工作者小顾说:“这雄伟的彩色塑像太美了!但是佛教是讲慈悲的,慈悲应该是表现和善可亲的,方居士,为什么这里也有形状可怕、吓唬人的菩萨呢?”方居士笑着对大家说“四大天王不是菩萨,他们立在寺院的三门口,就好比我们当值的警卫人员。四大天王负有视察众生的善恶和保护佛法僧三宝的神圣职责。虽然他们表现了怒目的相貌,但还是具有慈悲的心肠,主要是为了降伏那些危害佛法的邪魔外道,这也可以象征我们佛教大雄无畏的精神。”我问方居士说:“我国寺院是不是都有这四大天王的立像呢?”方居士补充回答说:“我国一般寺院大多是供奉这四大天王的,但据一位从南洋回来的黄居士说,那边的寺院虽很多,但没有看见供奉袒腹的布袋和尚和四大天王的。”小梅是素来爱好历史的,凡事都要明白个底细,他这时急着发问:“那么四大天王究竟是何等人呢?”方居士想了一想,回答说:“关于四大天王的历史,据说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帝释天的外将,在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有四峰,各有一位天王在那里护持着自己的国土和人民,所以他们又叫护世四天王。“同学们!请看,那位手拿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叫多罗咤(音诈);那位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那位手臂绕缠一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那位右手拿伞、左手握银鼠为法器的是北方多闻天王,名叫毗沙门。中国民间认为,他们四位所拿的法器,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都含有吉祥的意义,给人们对年景以美好的愿望。”我们听了方居士的讲解,都表示了对四大天王的无限敬仰韦驮菩萨于是我们再绕到弥勒菩萨像的背后,那里立着一位全身金色的将军像。大家都发出了奇异的目光注视着,因为我们感觉到为什么所看到的都是些将军像,仿佛不像是走进寺院,而是进了一所古老的爱国军人纪念堂一样。我们在这位将军像前瞻仰了多时,方居士不待大众发问,首先说:“也许你们不十分熟悉吧,这就是韦驮菩萨,他是示现将军身,保护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的。”我心里想:佛教里爱护众生的菩萨太多了,为什么我们要特别供奉这一位将军身的韦驮菩萨呢?于是就把问题提出来向方居士请问。方居士回答说:“这是因为韦驮菩萨曾发愿,要在贤劫千佛中,永恒地在每一尊佛出世时,护持佛法,为众生服务。并且他也是贤劫千佛之一,将在九百九十九尊佛以后成佛,也就是说,他将是贤劫中第一千尊佛,他的称号叫楼至佛。当然,千佛出世这一段时期的悠长,是绝不能想像和计算的了。韦驮菩萨手里拿着的一根宝杵就是降伏魔军用的。同学们!我们要学习菩萨的榜样,发愿无尽期地为佛教服务,护持佛法;我们更要学习菩萨的榜样,拿起降魔的宝杵去摧邪显正,消灾弭劫,福利众生,以达到世界和平,众生安乐。”我们全体同学纷纷在韦驮菩萨像前顶礼,并牢记着方居士的教言,发愿学习菩萨无尽期的为佛教事业服务的精神,学习菩萨降伏魔难的精神。三、大雄宝殿我们离开了天王殿,向内进去,就到了大雄宝殿。对这座雄伟庄严的殿宇,我们深深体验到做一个佛教徒的光荣,这里充满了清净和谐的气氛,仿佛走进了另一个天地。方居士引导我们依次轻轻地跨进大殿,只见香、花、油灯、幢、幡、宝盖,罗列庄严。中央供奉着三尊紫金色的大佛坐像,慈祥而端正。我们又敬畏、又喜悦、又赞叹,默默地瞻仰着伟大的佛像,愈显得自己的渺小了。我们排了队,在佛像前顶礼,并歌唱《三宝歌》(太虚大师作词,弘一大师作曲)。在再度顶礼后,我们又虔诚肃穆地仰望着佛像,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谈话。终于,方居士先开口了,他指着大佛像说:“这中间的一尊是我们的本师——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他左边的一尊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那右边的一尊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方居士想了一想,接着说;“寺院大殿供奉的佛像本来是没有一定的。很多寺院都是供奉这三世佛的;但也有的寺院供奉西方三圣像——中间是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供奉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像——中间是释迦世尊的坐像,两旁立着的:年轻的一位是阿难尊者,年长的一位是迦叶尊者;但也有塑成两位年龄相仿的大弟子像,则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位尊者,这种像只是我国汉族佛寺中有的。南方国家的佛寺一般只供释迦牟尼佛像,供弟子像的很少。我国也有很多寺院只供奉一尊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坐像、立像,或卧像。但有些寺院如普陀山的普济寺、宁波的七塔寺大殿内供奉的则是观世音菩萨……在这里无法一一向各位介绍,今后你们有缘到各地去参访名山道场时,就能了解得更多了。”这时,小杨正立在方居士身旁,轻声地问道:“方居士,你刚才介绍这三尊佛时,一会儿说佛,一会儿又说如来和世尊,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哦!”方居士回答说:“这是应该同大家讲一讲的,佛是佛陀的简称,只有他的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地时,才能称做佛。现在有很多人往往把如来佛三字联起来,其实是重复称呼了。如来是乘真如之道而来或如实而来的意思,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也可以称阿弥陀如来,但不要把如来和佛联在一起称呼。“同学们!佛、世尊和如来三个名称,虽各有不同含义,但都是对无上正等正觉者的尊称,除此之外,在佛经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八种尊号,如: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等,都指的是佛,不过是不常见罢了。有些经上称薄伽梵的,那是世尊的梵文译音。”大家听了方居士的讲解,已初步了解到一般寺院所供奉的是哪几尊佛像,并弄懂了什么是佛、什么是如来等等。但是对于一群虔信佛教、求知心切的年轻人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也不甘心错过这一良好机会。于是,大家要求方居士简单地介绍这三尊佛的历史和与我们的关系。释迦牟尼佛方居士笑着说:“很好,你们都是受过三皈依的佛弟子,对于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定都很熟悉了吧!“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千佛中的第四尊佛,由于他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就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四月八日那天,从兜率天内院降生人间,诞生在印度的一个迦毗罗卫国为太子,姓乔答摩,名叫悉达多。父亲叫净饭王,母亲名摩耶。悉达多王子十六岁那年,父王为他娶了邻国的一位王女耶输陀罗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罗睺罗,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家庭情况。”在医学院读书的小劳抢着说:“他既然是一位太子,为什么又要去出家呢?”方居士回答说:“这是由于他看到了众生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种种痛苦,和众生之间弱肉强食、互相压迫的不平等现象,为了要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解决从不平等现象中所产生的痛苦,因此,他舍弃了自己荣华富贵的宫廷生活,在二十九岁那年离开了温暖的王家,艳丽的妻子,甚至太子的尊位,毅然出家去修道。在修道期间尝尽了千辛万苦,游遍了印度各国,参遍了各种哲学理论,但都不能使他满意。于是他就单独在雪山苦修学道,整整地修了六年,最后在三十五岁那年十二月八日的一个晴空皎洁、星月满天的拂晓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了一位功行圆满的佛。“在这以后的四十多年中,释迦牟尼佛遍历了印度各地,教化众生,讲经三百余会,救度了无数的众生。到八十岁的那年二月十五日,他化度众生的缘已圆满,就在拘施那城娑罗双树的中间入涅盘了。以上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简单历史。”我们听了方居士的介绍,都沉浸在幸福、法喜的气氛中,缅怀着本师释迦牟尼佛圆满的功德,以及给我们在人天长夜中指出了光明的归依处;同时也深感自己得到人身,闻到佛法的难能可贵,都在佛像前发愿,要坚决做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好弟子。药师琉璃光如来方居士接着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做大医王佛;因为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脱众生的病痛、苦难和灾害,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当他在行菩萨道时,曾发了十二大愿,每愿都是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成了佛以后,他始终在实践着他的大愿。”教育工作者小谈这时插口问道:“东方琉璃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呢?”方居士回答说:“离这里向东,过十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世界,就是琉璃世界。那里的一切都是无比的清净光明,没有杂秽的土地,也没有三恶道,所有正报、依报的功德庄严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方居士,那里也有菩萨吗?”小莫也问。方居士说:“那里有无量无数的大菩萨,以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为上首。正如西方极乐世界以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上首一样。”“诸位!”方居士接着亲切地说:“在我们这一群佛教青年中有许多学医的,也有的是护士,也有的已经是医生了,希望你们都能发扬药师佛的大愿,无尽期地为病苦众生服务。我们要做个全能的医生,不仅要给众生医药和安慰,解除他们现前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普施法药,解除他们在轮回中永久的痛苦。”接着,方居士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希望大家努力修持佛法,常念药师佛名号,争取早日成佛。到那时,我们解除病苦众生的数量和效果就更广泛和成功了!”阿弥陀佛方居士指着阿弥陀佛的金像为我们解释:“我们不是常常唱着这一首使人向往的、庄严的‘赞佛偈’吗?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这首偈写得真太好了!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能够照到十方一切的世界中去,一点也不受障碍。阿弥陀佛和他的人民的寿命也都是无穷无尽,没有数字可以计算的呢!所以阿弥陀佛也称做无量寿佛,或是无量光佛,有的经里还称他做超日月光佛的。”“阿弥陀佛成佛的因缘是怎样的呢?”小劳又发问了。方居士回答说:“好,现在我来简单地谈谈: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有十个劫的时期了。在他还没有成佛以前,做一个国王的时候,有一位世自在王佛正住世教化,他听了世自在王佛说的法,觉得很有道理,就出家修行,名叫法藏。就在这时,他发了惊天动地的四十八个大愿。后来他又经过了不倦的努力,累劫的修行,他终于成了一切众生最尊敬的导师——阿弥陀佛,实现了伟大的四十八愿,出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极乐世界。”一位刚信佛的小孙从来也没有听见过西方极乐世界,他便好奇地问:“方居士,我很惭愧,一点也不懂,我还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怎样的呢!”于是方居士耐心地回答道:“小孙,根据《阿弥陀经》上说:从我们这里向西方,过十万亿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绝对没有苦,只有乐;有种种美好的环境,还有清净的不退菩萨为伴侣,可以使往生到那里去的人安心修学佛法,阿弥陀佛是经常在那里演说佛法教导着他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看到极乐世界有很多利益,所以特地劝导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都要发愿往生到那里去!“各位!我们修学净土法门,就一定要有深信、切愿、实行;但我们并不是为了要去享福,而是希望在往生净土以后,见佛闻法,悟明心性,就不会生退心了,也就更可以精进学佛。只有学好度人本领,争取早日成佛,这样才能更有效果地、更广泛地到十方世界去自在无碍地普度众生了。小孙,我介绍你一本《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你看了以后就可以对西方极乐世界了解得更详细了。”方居士还喜悦地举了一些阿弥陀佛同我们的殊胜因缘,说:“现在我们佛教徒中有一种习惯,即大家一见面,在互相问讯时,开口便念阿弥陀佛;在向人致谢或致歉时,也往往把阿弥陀佛挂在嘴边。还有很多非佛教徒在参观寺院时,不管见到哪尊佛像,一律都称阿弥陀佛。有相当一部分佛教徒,他们平时虽修学禅、密、律、台、性、相、贤首等其它各宗,但最后都以净土为归宿。可见阿弥陀佛对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因缘是多么殊胜!”最后,方居士勉励我们说:“我们要以阿弥陀佛作榜样,认真地向他学习。阿弥陀佛为了实现他的四十八个大愿,曾经累劫不倦地努力着,终于成就了一个极乐世界。当前,我们也都为了建设人间净土,为了继承实践世尊的事业而发过愿。今后我们一定要努力来完成我们的弘誓,哪怕一生、多生,一劫、多劫。必须要像这三尊佛一样坚持到功行圆满。”我们听了方居士的指导后,各人在心底里又重温了自己的弘誓: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十六尊者方居士看到我们这许多年轻的佛弟子,有这样强烈的、追求真理的虔诚心,实在感到欣慰。因此,他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我和你们在一起,我不知不觉也感到年轻了呢!”当我们正在瞻仰三尊大佛的时候,年轻的小刘看到了两旁还有很多装金的塑像,就问方居士说:“这些塑像又是谁啊?”方居士微笑地答道:“这两边共有十六位尊者的金像,他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优秀大弟子。我们供奉着,就是为了记念他们和学习他们。这么多值得大家崇敬的尊者名字,如果你们诵过《阿弥陀经》的,大概已是很熟悉的了。”我们年轻的一群,求知欲都很旺盛,大家一致要求方居士为我们介绍一些尊者们的事迹。慈祥的方居士很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要求,带领了我们一一去瞻仰。“这位是舍利弗尊者,也有称他为舍利子的。他在佛的许多弟子中,要算智慧第一。”方居士指着第一位尊者的金像说。接着,方居士再依次对我们讲解说:“这位是摩诃迦叶尊者,他是专门苦修行的。佛哀怜他年纪老了,劝他休息,但他仍旧苦修不懈,所以称他头陀第一。“这位是摩诃拘絺罗尊者,他的口才最好,随便问他什么都能够回答的,所以称他答问第一。他是刚才所介绍的舍利弗尊者的舅父。“这位是周利盘陀伽尊者,他的根机是很钝的,佛教了他两句偈。他记了前一句,忘了后一句;记了后一句,又忘了前一句。可是他能下死功夫,专心学习,后来竟然就彻底明白佛的教旨和意义了,所以称他义持第一。“这位是阿难陀尊者,简称阿难,他是佛的堂弟,做佛的侍者计有二十五年,因此在这一时期中,佛每次说法,他总是听到的。并且佛从前所说的法,他没有听着的,佛也重新向他说了一遍,因此,他所听到的佛法就比其他弟子所听到的更多了,所以称他多闻第一。“这位是憍梵波提尊者,因为他在过去世的时候嘲笑了出家人,所以经过许多劫数年代,堕落在畜生道里做牛,后来报应满了,做了人,但是吃起东西来还是像牛倒嚼的样子,要把吃下去的东西,回到嘴里来重新咀嚼过。佛恐怕旁人看见了要嘲笑他,造成轻慢圣人的罪过,因此,教他避免和人们在一起,去受天人的供养,所以称他受天供养第一。“这位是迦留陀夷尊者,他原是释迦牟尼佛小时的师长,后来听到佛说的法圆融无碍,就出家为佛的弟子,佛常常请他出去教化,所以称他教化第一。“这位是薄拘罗尊者,因为他从前布施过一个有病的出家人,并且还能够守不杀生戒。有了这两种功德,世世做人都是长寿的。自从他学佛以后的八十年中,从来也没有生过病、吃过药,所以称他寿命第一。我们静静地听着方居士讲述这几位尊者的故事,都好像自己回到了儿时的光景:在夏夜的繁星下,听着老祖母讲故事那样的温暖。这时,我联系了自己,想到自己为什么不能像迦叶尊者的苦修,周利盘陀伽尊者的专心,阿难尊者的耐心多闻,迦留陀夷尊者的降低身份,虚心修学,因此,愈加坚信闻、思、修的重要。接着,我们又跟着方居士从殿东转向殿西,再继续一一瞻仰另一边的几位尊者的金像,静听方居士的讲述:“这位是摩诃目犍连尊者,又称目连,他原来和舍利弗尊者同是外道,他们早就相识了的。后来舍利弗尊者先皈依了佛,他也就做了佛的弟子。他的神通最大,所以称他神通第一。“这位是摩诃迦旃延尊者,他同别人讲起道理来,能够使大家相信他,佩服他的说法,所以称他论议第一。“这位是离婆多尊者,他的心很纯正,没有一些颠倒的念头,又是很定的,所以称他无倒乱第一。“这位是难陀尊者,在佛经中,同名难陀的人很多,这一位是佛的亲弟,他是最讲究礼节的,并且相貌也好,所以称他仪容第一。“这位是罗睺罗尊者,看起来,他要算是十六位尊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了,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他的功行秘密得很,只有佛知道他,所以称他密行第一。“这位是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佛吩咐他长住在世界上,永远受人供养,所以称他福田第一。“这位是摩诃劫宾那尊者,他是懂得天文的,所以称他知星宿第一。“这位是阿(少+兔)楼驮尊者,他也是佛的堂弟,因为他的眼睛瞎了,佛教他修一种定心的法,就得了天眼通,比旁人的天眼更加微妙,所以称他天眼第一。”方居士已把十六位尊者都一一介绍完了,接着说:“我是讲得不够详细的。你们还有意见吗?”“方居士,你所称的十六位尊者,又有人称他们为罗汉的,不知对不对?”我问。方居士回答说:“称这些尊者们为罗汉也是可以的。罗汉的全称应是阿罗汉,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要到达这个果位有四个阶段:初果是须陀洹果,二果是斯陀含果,三果是阿那含果,四果就是阿罗汉果。阿罗汉果是声闻乘中的终极地位了。我们在很多佛经中将会经常见到这四果的名称,所以今天我在这里提一提。”方居士又鼓励我们说:“在我们的同学中,也有很多智慧、论议、仪容、能力超人的,可是今天和这几位尊者的第一比较起来,就相形见绌了。因此,我们应该常常以他们的第一作为我们的榜样,不懈地修习善行,学好度人的本领。要知道,只顾做自利的工作,而不在利他这方面打好基础,这种思想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这时,一位自小信佛的小姚提问说:“我在其它寺院中曾看到有十八罗汉的画像或塑像。方居士,你可以同我们再讲一讲他们的来历吗?”方居士说:“应当是十六罗汉。但为什么后来成为十八罗汉呢?这有一段历史。不妨趁此机会同大家说一说,今后你们去哪个寺院,如果看到十八罗汉像时就明白了。“公元二世纪的时候,狮子国——即现在的斯里兰卡,有位叫庆友的尊者,他写了一部《法住记》,内容就是记载十六位罗汉的名字(与以上十六尊者的名字不尽相同)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后经玄奘法师译出。到五代时,画家们把十六罗汉画成了十八罗汉,怎么会多了二位罗汉呢?据推测,画家的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和译者玄奘法师也画在一起了。但是后人在标出每位罗汉的名字时,又误将庆友尊者列为第十七位,同时重复了第一位罗汉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所谓十八罗汉的来历是这样的。另外,在西藏的寺院中,除原有的十六罗汉外,又加上弥勒菩萨和摩耶夫人,这样也成了十八罗汉。”在听了方居士对十六尊者和十八罗汉的介绍以后,小申又提出一个疑问,他说:“我曾在其它寺院看到大殿的两侧,既不是十六尊者,也不是十八罗汉,却是二十位像天神模样的塑像,他们究竟是谁啊?”方居士笑着说:“这是不能怪你的,因为我们参访的寺院不多,所以见识也就少了。刚才你所说的那些塑像是二十位护持佛教的天神,不是罗汉,也不是菩萨。这二十位天神的名称,据我记得是这样的:他们是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摩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等二十位。”我发觉有一些同学和我一样,边认真听方居士如数家珍的讲述,边把这二十天神的名称一一记录了下来。方居士还告诫说:“各位!你们也许见到了这二十八位天神像的神态有凶、有善,而疑惑不解。其实,其中有些天神是为了降魔护法而示现凶相的,但多数则呈善相;有些神像多手多眼,手执兵器,也是为了降魔而显神通威德的。”这时,小叶忽然想起了她童年时代跟随父母曾参观过寺院的事,提出来问方居士说:“我在以前看到过五百罗汉像,不知道在这里有没有?”方居士不嫌其烦地回答她说:“小叶,我们今天所参观的这座寺院里是没有五百罗汉堂的,但我可以借这机会顺便同各位先讲一讲。我国有些寺院,如北京的碧云寺、武汉的归元寺、成都的新都宝光寺、云南昆明的筇(音穷)竹寺等都设五百罗汉堂。有些罗汉像是金色的,也有的是彩塑的。“我国寺院的罗汉堂不设在大殿,而是在寺内自成一独立的建筑群,它的布局大都呈田字形,显然是为了使堂内得到充足的光线吧!”小叶又追问说:“方居士,这五百位罗汉是不是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呢?”“不是的。”方居士回答说:“印度古代习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数字来形容众多的意思。所以五百罗汉像并不意味着是个固定的数字。”“那么这五百罗汉究竟是谁呢?”我问。方居士回答说:“关于五百罗汉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弟子,另一种说法是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各位,我就讲这么一点,供你们今后去其它寺院参拜五百罗汉堂时作参考吧!”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我们在向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如来、阿弥陀佛和十六尊者等金像分别顶礼后,方居士说:“让我们再来瞻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吧!”于是,我们在方居士的引导下,又重新回到了大殿的东上首,先前参拜过的薄拘罗尊者的近旁,方居士指着朝南的一位跏趺坐在一只狮子身上的、手持如意的菩萨像说:“这位就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释迦牟尼佛说《华严经》的时候,就是以这位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为上首,同时,他们也是释迦牟尼佛有力的弘法助手,因此,我们就称他们为华严三圣。”“方居士,刚才你已经把佛、如来和罗汉等意义解释了。现在当我们参礼各位大菩萨时,请你再把什么是菩萨的意义给我们解释一下,好吗?”我们提出请求。方居士笑着回答说:“确实,现在有一些人把菩萨的意义误解了。要么把菩萨当成一尊呆呆的偶像,要么把所谓财神、土地、城隍等也称做菩萨,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它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意译为觉有情。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即自度度他;并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即自觉觉他——这种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发大心的人便叫做菩萨。再通俗一些讲:凡有自他两利、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行为,便叫做菩萨行。当然,要把菩萨的真实意义再深一层讲解,还远远不止这些,以后在你们深入经藏和参礼了以下几位大菩萨后,自会理解的。”小顾近年来专心学画佛菩萨像,所以她首先问方居士:“我曾见到有些地方的文殊师利菩萨像和这里的一尊有些两样,不知道究竟哪一种形像塑得对?”方居士笑着回答说:“佛菩萨的形相随缘而现,本来是没有一定的。因此,我们所塑绘的文殊师利菩萨像,有手持青莲或利剑的,也有是乘莲台、狮子或孔雀的。”“方居士,我最爱听历史故事,就请你谈谈菩萨的历史吧!”小梅请求着说。“佛菩萨的历史,本来是无从谈起的,他们从无量劫以来的伟大行愿是说不完的,该从何处说起呢?经上说:文殊师利菩萨是早已成了佛的,他的名字叫‘龙种上佛’,佛国的名称叫平等……”“咦?奇怪,但是他为什么要到这个世界来做菩萨呢?”小余不待方居士说完就急着问。方居士说:“根据佛教的常例,凡是一尊如来兴世教化,十方世界的佛都要来护法的;文殊师利菩萨在《处胎经》上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就是这个道理。”“小梅。”他继续回答道:“过去无量恒河沙数的如来,他们成佛的最初因缘,原来都是由于这位文殊师利菩萨的策励,助成他们发了成佛的初心。无量菩萨中也是以这位文殊菩萨的智慧为第一,他在菩萨众会中,处处是酬唱应答,圆融无碍。你看,他坐的那只狮子,就象征他智慧的威猛啊!所以《华严经》上说:“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小蔡趁机也问:“方居士,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吗?”“是的,那是翻译上的音义差别,除此之外,还有妙德、妙吉祥、妙乐等,这都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别名。同学们,文殊师利菩萨的行愿和普贤菩萨是没有两样的,都是处处以众生为根本的、悲智双运的大菩萨啊!“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不离菩提心,不离众生,不舍众生,则能获得一切胜妙的功德,如果我们能这样用心学习,我们的心就没有什么障碍了,对于一切佛法也都能圆融通达了。”方居士继续鼓舞着我们说:“诸位,让我们继续努力去断除一切恶的,圆满一切善的吧!正如文殊菩萨在《华严经·净行品》里指出的: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这样用心,那就处处是我们的菩提道场。“诸位,将我们的生活净化吧!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永恒常住,也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他的圆满智德,将不断地滋养着我们成佛的初心。”大行普贤菩萨在参礼了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后,我们又来到大殿的西上首、阿楼驮尊者的近旁,朝南有一位相好庄严、手持莲花的金色菩萨像,跏趺坐在一只大白象的身上,他那慈祥的容颜,使人有安稳、敬慕的感觉。方居士介绍说:“这位就是大行普贤菩萨,他的无量无边的行愿功德是我们应该赞叹和学习的。他指示我们:如果要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必须修十种广大行愿。诸位,你们有知道这十种广大行愿的吗?”“唔!想起来了。记得去年我曾听过一位法师讲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那时我曾把这十大行愿记录下来的。”一位比较年长的小申一边说,一边随身拿出笔记本来,翻了一翻说:“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大行普贤菩萨在参礼了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后,我们又来到大殿的西上首、阿楼驮尊者的近旁,朝南有一位相好庄严、手持莲花的金色菩萨像,跏趺坐在一只大白象的身上,他那慈祥的容颜,使人有安稳、敬慕的感觉。方居士介绍说:“这位就是大行普贤菩萨,他的无量无边的行愿功德是我们应该赞叹和学习的。他指示我们:如果要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必须修十种广大行愿。诸位,你们有知道这十种广大行愿的吗?”“唔!想起来了。记得去年我曾听过一位法师讲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那时我曾把这十大行愿记录下来的。”一位比较年长的小申一边说,一边随身拿出笔记本来,翻了一翻说:“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第一,礼敬诸佛;第二,称赞如来;第三,广修供养;  第四,忏悔业障;第五,随喜功德;第六,请转Fa Lun;第七,请佛住世;第八,常随佛学;第九,恒顺众生;第十,普皆回向。“方居士,你说对吗?”“很对!”方居士说:“普贤菩萨的伟大行愿的确是广大无量。而且他还说,即使虚空界完了,众生界完了,众生业完了,众生烦恼完了,而他的伟大行愿是永远没有穷尽的,永远不会疲厌的。总之,他的行愿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诸位,你们想吧,虚空界有穷尽吗?众生界有穷尽吗?众生的业障和烦恼又几时能断尽呢?”于是,大家都静默了。通过方居士的恳切描述,普贤菩萨的伟大行愿融化在每个佛教青年的心灵深处。方居士再接着说:“普贤菩萨教我们要平等利益众生,时刻随顺众生,能这样做的,就是随顺供养诸佛;如果能使一切众生欢喜,这样也就是使一切如来欢喜。所以我们为人民服务,为摄化众生而努力,使一切有情彻底解脱烦恼惑业、生死之苦,就是我们的本分啊!“普贤菩萨还教导我们:如果要成就佛的智慧华果,就一定要以大悲心去饶益众生,因为菩提是属于众生的,如果见到众生的生死痛苦,不发大悲心,那我们怎么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呢?打个比方来讲,像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只有在人民群众中去全心全意服务,才能不断提高觉悟。诸位,我们必须学习普贤菩萨的爱众生,和一切以利益众生为根本的观点和行动!“同学们,普贤菩萨还劝导我们,将修学这些行愿的无边殊胜的福德,回向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诸位,大菩萨尚且在赞扬净土,发愿往生,利乐有情,何况像我们这些初学佛的人呢?因此,希望大家牢记着菩萨的这句话: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吧!”大悲观世音菩萨我们在向大行普贤菩萨顶礼致敬后,来到大殿的后部。紧靠着三尊大佛像的墙背面立着一尊高大的紫金色的菩萨像,还有一对年轻男女的金像,分立在他的两旁。我们对这位并不陌生的菩萨像连连称念着:“观世音菩萨!”“大悲观世音!”“南无观世音菩萨!”我们都被这一位慈悲而又安详的菩萨形象深深地感化了,有恭敬地瞻仰着的,也有不停地顶礼的。想不到方居士先开口问我们说:“你们有知道这位观世音菩萨的历史吗?”“方居士。”心急的小梅抢着回答说:“谁不知道?他就是妙庄王的女儿——妙善公主。”不待他讲完,方居士连忙纠正他说:“不是的,这是一个错误的、完全没有根据的传说。观世音菩萨不但不是什么妙善公主,而且也不是女人,他是一位大慈大悲的法身大士啊!要知道,有男女性别,乃是我们凡夫的见解。如果说他是女身,那是指他的应化身,正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说的: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因此菩萨示现了女身。如我们常见的有鱼篮观音、白衣观音、杨柳观音,这里的一尊则是脚踏鳌(音熬)鱼的观音,看起来都是女身,那是为了度脱一般女人而方便示现的,切不要把观世音菩萨误认为女人。普陀山普济寺塑的观音像可不是女身,而是比丘相了。“我国有些寺院根据《普门品》上的记载,在寺院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像,也有供奉千手千眼观音像、十八臂观音、四十八臂观音等,这些都是广大佛教徒为了寄托对观音菩萨无限的敬仰和对离苦得乐的渴求。”“哦!原来我们知道的是错了。那么,方居士,观世音菩萨的来历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小梅又以考据重要史迹的严肃态度追问道。“同学们,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中早已成佛了,他的名号叫正法明如来。”方居士接着说:“由于他深广、伟大的悲愿,为了要启发一切菩萨的愿行,为了要使一切众生成熟佛种,获得安乐,所以他和文殊师利菩萨一样,示现了菩萨身,辅助着诸佛弘化。“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菩萨,又称做观自在菩萨,我们常常读诵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就是他。据《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的深广的智慧中,能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空寂的,因此,他能度脱自己的一切苦厄,也能将正在苦厄中的众生救度出来。在我国民间,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供奉着这位令人怀念的大菩萨圣像。可见观世音菩萨同我们特别有缘,他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德行早已深入人心。”“方居士,刚才你说《普门品》上记载的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啊?”小叶也提出了问题。方居士回答说:“为了使众生便于接受佛法,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方式方法常因时代环境、风土人情、知识习惯、众生类别的不同,就在各个教化的地方相应地示现了各种身份的形象。比如和一个学生谈话,菩萨也一定要对机示现一个学生的模样,或是使他满意的身份去应化,这样就方便得多了,否则,如果以一商人的角色去接谈,就不可能把话谈得很投机、很便利,也就是说,很难收到弘法的效果。在《普门品》中,列举了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从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妇女身、童男童女身、一直到非人身等,观世音菩萨都能随类随缘,普门示现,这只有倒驾慈航的大菩萨才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绝不是我们这类凡夫所能测度的。不过,我们也不应该轻视自己。菩萨的示现,就是给我们一个榜样。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这种灵活的、方便的弘化方式,将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装备自己,摄化众生。”小王转动着她那天真可爱的眼珠,好奇地问:“方居士,我时常听祖母给我讲故事,说是称念观世音菩萨有许多感应,有很多好处,那是不是事实?”方居士回答说:“观世音菩萨在人海潮音中常以大悲心观照世间,循声救苦,真是千处祈求千处应。如果我们在临当苦恼、死厄的时候,能至诚恭敬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能得到感应而立刻解脱的,那并不是谎言骗人,而是有很多事实作证明的,因为佛教徒是不敢犯戒、说妄语的。观世音菩萨确有这样不可思议威神的力量。”接着,方居士又提醒我们说:“但是一般人往往只知道称念观世音菩萨求些物质上的满足,或是要求观世音菩萨解除些眼前的痛苦。如果有这种单纯的想法,那从学佛的最高目标来说,这就错了,因为这种贪求个人福报的心是不应有的。“诸位,我们称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应从菩提心出发,依靠菩萨愿力的加被,一面把自己贪嗔痴的心逐渐转化为清净心,求得无上佛道;一面要发扬自己本具的悲心,弘法利人。让我们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行,将无畏普施给众生,经常地将拔除众生痛苦的事业放在自己的肩上,作为我们青年佛徒应尽的责任。”方居士的指示,好像是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它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上孕育了“大悲之花”。善财和龙女接着,方居士指着观世音菩萨金像背面的影壁上塑造的大幅宏伟海景说:“这就叫做海岛。在杭州灵隐寺、上海玉佛寺、苏州西园寺等处都塑有海岛。上面塑造有很多人物,大多是有经典考据的,但也有些塑像是后人添加出来的神话、传奇人物。据说,这上面描述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但是今天是来不及同各位一一介绍了。”当我听到方居士不准备一一为我们介绍,心中很是纳闷。便指着站在观世音菩萨左右的两位青年金像请求方居士说:“别的可以暂时不介绍,但对这两位男女青年菩萨,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呢?”方居士回答说:“好!这位女的,别看她年纪小,她是法华会上的一位有名人物呢!她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所以我们称她叫龙女。她八岁的时候已经智慧通达,善根成熟,就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了佛。“我们的女教友中,有些受了旧社会封建意识的影响,往往很自卑,认为女子业障重,成佛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影响了她们学佛的信心,如果知道了这位龙女成佛的故事,我看谁都会将这种错误想法纠正过来的。”方居士接着谈到另一位金像说:“这位男青年名叫善财,据《华严经》说,他是因出生时有种种珍宝自然涌出而得名,我们一般都称他善财童子。他是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也是华严会上的一位有名人物。当文殊师利菩萨在福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说法的时候,善财童子就去请教他怎样修学菩萨行的方法。文殊师利菩萨赞叹他说:众生能发无上觉心的就已经很难了,假如发心以后继续要求修学菩萨行的,那更是不容易了。像你这样要决心成就佛智,确是非常难得,我希望你能参访更多的、真正的善知识,虚心地向他们请求开示。“于是,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的指示下,就到各地去遍访善知识。据经上所说,他曾先后参访过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有比丘、长者、居士、婆罗门、童子、童女等,更有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等也都是他曾经请教过的善知识。后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成为佛教中的佳话。现在我们所唱诵的华严字母,也就是善财童子参访众艺童子时请教得来的。当然,由于他虚心好学,收获是非常丰富的。”方居士严肃地指出:“我慢自傲是我们在菩提道上前进中的障碍物,必须坚决扫除它。各位,我们应该深刻检查自己有没有自高自大,不肯向人虚心请教的学佛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善财童子的不辞劳倦、虚心参学的求法精神。”方居士又慈悲地为我们开导说:“诸位,善财和龙女都是我们青年学佛的好榜样,应当常将他们那崇高的品质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上,直到成佛为止。”四、地藏殿大愿地藏菩萨我们步出大殿,在方居士的引领下,转向寺院东面,穿过一条长廊,再绕过一丛深密的竹林,远远就可以看到一座双层的楼殿,在绿荫中隐隐约约露出那古老的黄墙。在鸟语声中,偶然听到从那里传来的深沉的钟声,我们好像置身在诗境中。方居士指着那个目的地说:“诸位,那就是地藏殿,里面供奉着大愿地藏菩萨。上面是钟楼,挂着一只大钟,经常有一位师父间歇地在撞击着。这是唤醒沉迷在六道中众生的警钟,它不时在警觉我们的迷梦,希望我们听到钟声就提起正念。”我们一路谈看,不觉已走到了。大家依次跨进殿门,只见殿中央供奉着一位紫金色的地藏菩萨像,一手拿着一颗明珠,另一只手拿着锡杖。同学们都被这位相好庄严的菩萨像深深地感化了,情不自禁地纷纷向地藏菩萨顶礼致敬。(按:锡杖是梵文的意译,又译声杖或鸣杖,杖高与眉齐,头有锡环,原为僧人行路和乞食时,振环作声,并用以扣门,兼防牛犬之用。后来成为佛教的一种法器。)卫生工作者小周首先问方居士说:“我记得每年到农历七月三十日夜晚,家家户户都有插地藏香的风俗,方居士,这有根据吗?”“有!”方居士回答说:“七月三十日,这一天是大愿地藏菩萨的圣诞,也就是菩萨的成道日。我们广大信徒为了纪念他的伟大救世的愿行,因此每逢菩萨的圣诞日,盛行着插地藏香的风俗,来表示纪念和敬意。相传我国的安徽九华山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直到现在还是佛教徒们经常去朝拜的胜地。”实习医生小董接着问道:“方居士,本来我听了你的讲解,对普贤菩萨的大行、文殊菩萨的大智、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我都明白了,现在听了你说大愿地藏菩萨,倒把我弄糊涂了。普贤、观音、文殊等菩萨既具足了大行、大智、大悲,难道还会没有愿力吗?怎么你独称地藏菩萨为大愿呢?”“小董。”方居士笑着说:“你问得很好。其实大菩萨们原是悲、智、愿、行都具足的,不过,在我们凡夫的认识上,总喜欢将大菩萨们主要的、突出的一点分别出来,作为我们崇敬、学习的对象和榜样。我们对大愿地藏菩萨也是根据这一原则来称呼的。“地藏菩萨在过去世累劫修行中,曾是一位婆罗门女的时候,他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前发过大誓愿说:愿我尽未来无量劫,要度尽那些有罪苦的众生,广设方便,使他们都能得到解脱。“他过去也曾是一位长者的儿子,在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前发过同样的大誓愿说:我将在未来一切不可计算的时间中,要为那些罪苦的六道众生广设方便,使他们都能得到解脱,而我自身要在他们都成佛后方成佛道。“他过去也曾是一位光目圣女,那时他曾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了同样的誓愿。“后来,他还曾是一位国王,当时也发了誓愿说:我若不先去救度那些罪苦众生,使他们得到安乐、证到菩提的话,我终不愿先他们成佛。“诸位,地藏菩萨在无量数悠长的岁月里,一直坚持实践着他的弘深的悲愿,怎么不叫我们五体投地呢?菩萨的伟大愿力,总括地说就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同学们想一想吧,三恶道里的众生是很刚强难调的,但是菩萨誓愿调伏他们;三恶道里的众生苦到极点,不易听到佛法,也不易信奉佛法的,菩萨也不辞劳苦地誓愿去度脱他们。更伟大的是:地藏菩萨要等这些所有的众生都度尽了,他才成佛。诸位,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赞叹地藏菩萨的无量功德呢!”方居士的话好像涌出的泉水一样,他不待我们发问,又继续对我们说:“释迦牟尼佛曾殷勤地咐嘱地藏菩萨,要使那些只有一些微少善根的天道里和人道里的众生,继续增长善根,不使退失;更咐嘱他要使那些已经沦落在恶道里的众生,只要他们能念一声佛菩萨的名号,或是诵大乘经典一句、一偈,都要他用神力去方便救拔他们,示现无边身去粉碎那幽冥的地狱,去解脱那些罪苦的众生,使他们得到究竞的安乐。对于世尊的咐嘱,地藏菩萨都一一应允了。诸位想一想吧,佛和地藏菩萨是怎样的慈护着众生的啊!”五、藏经楼我们再度在地藏菩萨像前顶礼后,纷纷议论着:“我们还要到哪儿去参观?”“我们是不是已巡礼完了呢?”……于是,方居士打断了我们的议论说:“诸位,我们来到这里,还只瞻礼了寺院里供奉着佛菩萨像的一部分,有很多地方我们还没有到过呢!我想,我们就先去参观一下这里的法宝所在地——藏经楼吧!好吗?”“好,立刻去!”“好!”不待方居士说完,我们都高兴地叫嚷起来了。方居士见到我们这一股富有朝气的劲儿,心里也有说不出的欣慰。“好吧!”他说:“现在我们就决定先去藏经楼。不过你们要在这里稍等一会儿,待我先去通报一声知客师,请他陪同我们去才行!”于是,有些同学跟着方居士请知客师去了,有些同学就跑到地藏殿的钟楼上去参观,还有些同学就溜到殿外的树荫下,三三两两地闲谈着。“刚才方居士所说的知客师,他是怎样的人物啊?为什么我们去藏经楼一定要去请他呢?”小杨好奇地问其他几位同学,急着想知道答案。小蔡是比较我们懂得多些,他回答说:“知客师是许多管理寺院内外事务的法师中的一位,他的职务是专门负责接待外来信众的。我们到寺院来,就必须遵守寺院的规则,例如我们现在要去参观藏经楼,这样一处并不是经常开放和供人游览的圣地,我们都要事先征得本寺知客师的同意和引导。”听了小蔡的解释,我们才初步认识到:寺院原来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给人随便游览消遣的地方。愈使我对它肃然起敬了。当我们正谈得起劲的时候,方居士和一位法师已经很快地到来了。于是,方居士召集大家排好了队,为我们介绍说:“这位就是本寺的知客师——一心法师。”这位法师看上去是多么的年轻、能干而有修养的人啊!在我们向他问讯作礼后,一心法师谦和地对我们说:“居士们,刚才我听方居士说,你们都是虔信佛教的青年,真是难得。今天你们集体来参观本寺,使我感到非常高兴。”他的话是显得多么简朴、有力而亲切啊!“诸位。”方居士对我们建议说:“在你们未去参观藏经楼之前,我想领你们去拜谒一下本寺的住持——方丈和尚。”方居士的话刚说完,性急的小张连忙接上去说:“赞成!赞成!但是我希望你能把方丈的意义向我们说明一下。”方居士笑着回答说:“对了,我应该事先解释一下。方丈就是住持,也就是丛林的负责人。方丈的来历是这样的:从前有位道德高超的维摩诘居士,他所住的寝室四方面各长一丈,也就是说,面积只有一平方丈,因有‘丈室’的名流传到后世。于是,有贤德的寺院住持就不肯居住宽敞的房间,只择一极小的地方做寝室,所以后人称誉他们为方丈和尚。”经过了几条走廊,一心法师停住脚步对我们说:“请各位等一等,让我先去通报一声。”一会儿,他出来了,对我们说:“很不巧,方丈和尚刚才被请去讲开示去了,你们的敬意,我当传达给和尚,在这里,我代表他对你们答谢。”“刚才一心法师说传达给和尚,而不说方丈,或者某某法师,这是什么意思呀?”小姚偷偷地问小蔡说。小蔡对这一问题也不很明了,就向一心法师一问讯,把小姚所提出的问题向他请教。一心法师笑嘻嘻地说:“难怪这位居士不了解,一般人认为和尚是普通的称呼,而在我们丛林里,这正是一尊称呢,只有当方丈的才可以当得起大和尚的称号。居士们,为了争取时间,现在我们就去参观藏经楼吧!”于是我们就在一心法师和方居士的引领下,向寺北走去。穿过了几条幽静的长廊,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前面有一个面积很大的莲花池。大家不约而同地放宽了步伐,走出长廊,走近池边,去欣赏正在灿烂盛开着的芬芳四射的莲花。在莲花池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双层建筑的殿宇。一心法师指着那座巍峨的建筑物对我们说:“就快到了,那就是藏经楼,楼下是西方三圣殿。”多么清净庄严的圣地啊!我们沿着池边向左走去,通过围着朱红栏杆的九曲桥就到达了。多美丽哟!我们周围都是些红色的、白色的莲花,那味儿可真是微妙香洁,令人清凉呢!我们进入西方三圣殿,一种令人肃静的气氛又浸浴着我们的周围。我们照例在西方三圣像前顶礼致敬,同时参观着殿内的陈设。这里利用殿内的余地布置一个阅览室,有很多精巧的书桌和图片镜框,在镜框内陈列着画家们画的《净秽两极图》和《护生画》。方居士看到我们已经齐集了,就招呼大家上楼去。藏经楼是很宽大、明净和清净。高大的藏经橱都是朱红髹(音休)漆的,有的橱面还用福建的雕漆,刻划出精细的画面,一架一架齐整地有次序地排列着。“这里面都满藏着不同朝代刻印,以及不同地区出版的各式版本的经书。”一心法师指着经橱说。没有瞻仰到藏经,就已经使我们对法宝兴起稀有的恭敬心,深感到自己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光荣。有位小林恭敬赞叹着说:“我以前还以为法宝只有几本经,现在一看可把我吓坏了。藏经真是太丰富了,叫我们一生也看不完呀!”在旁的小郑自言自语地背起开经偈来: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有些同学却背诵着三皈依文:……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我们看到了这么多丰富、微妙、珍贵的宝藏,都说出了自己心底的敬慕和愿望。这时一心法师拿来了一大串钥匙,把橱门都打了开来,请大家去瞻仰。方居士看到我们随便参观,可能收获不大,于是就请一心法师临时担任我们的讲师。“方居士。”一心法师谦虚地说:“这里有一位专门管理藏经楼的知藏师,现正在念佛堂修持,可是我对藏经方面懂得很少,只能权且同各位讨论讨论吧!”三藏十二部小朱首先问道:“师父,有人一谈起法宝,总是说三藏十二部,请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居士,你问得很好!”一心法师回答说:“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里面分作三类:第一经藏,是佛所说的理论,也包括佛弟子所说,经佛印可的。第二,律藏,是佛所说的戒律。第三,论藏,是大菩萨们和许多佛弟子根据佛所说的经义,加以阐述或发挥的论文。虽然它们分为经、律、论三类,但究竟目的却都是为了要我们去依教奉行,彻底了解真、俗二谛的真实意义,以及修习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方法。“十二部是根据经文的体裁和性质分的十二类。第一类,契经,是直接说理的长行文字。第二类,重颂,这是指在长行文字后面用每句一定的字数,或四字、或五字、或七字,重述长行的意义的文体。第三类,讽诵,它并不依据长行的文义,但同样是用每句一定字数偈颂的形式写出来的。第四类,因缘,是指经里所说,见佛闻法的因缘和佛说法教化因缘的故事。第五类,本事,是指佛弟子们过去世因缘的经文。第六类,本生,是指佛说自己过去世的因缘。第七类,未曾有,是指记叙佛示现种种神力不可思议的故事。第八类,譬喻,是指用近似的事物说明理论。第九类,论议,是指用问答体裁来讨论佛法的经文。第十类,自说,是指无人请问,而由佛自动说法的经。第十一类,方广,是指说方正广大的真理的经文。第十二类,授记,是指佛授给弟子们将来成佛的记莂。居士们,明白了吗?”一心法师接着依次指着那些明净的经橱说:“居士们,这是碛砂藏,是宋代的遗物;这是元藏,又名普宁藏;这是明藏;这是清藏,又名龙藏,是清代皇家的刻本;这是频伽藏,是上海频伽精舍的主人用自己私人的财力排印的。”我们又回转到楼的另一角,一心法师继续指着那些藏经说:“这是续藏,这是大正藏,这是宏教藏……这是近代大德的佛教著作……”这些丰富的宝藏,有的是相当于四开的梵本,形式像很大的摺子,里面的字有桂圆样大,底面是香木裱装的,有的像书画的卷轴,有的是活页线装的叫做方册,有的是铅字排印的,有的是根据木刻本影印的,还有少部分是工笔手写的,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真要把我们的眼睛看花啦!不是我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也许会搞不清楚哩。结集——翻译——刻经“请问师父,这些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所写作的吧?”小潘对这些经典的来历很感兴趣。“不是的,居士。”一心法师慈祥地回答说:“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有四十九年,都是以身作则,拿他修证的功夫来随时指导他的弟子,但却从来也没有写过一言一句的文字。这些经典都是在佛灭度以后,弟子们恐怕有异见邪说混乱佛法,当时就结合了许多学、德兼备的僧宝,各自背诵佛在世时所说的法,经过讨论决定,然后记录下来,结集成为经典。因此,在每部经的开始总有‘如是我闻’的序言来说明这个意思。”我趁这个机会,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么,师父,可以请您继续给我们讲一些当时结集的一般情况吗?”“好,不过讲起来话头可长啦!”一心法师想了一想说:“那么现在我就约略地谈一谈吧!居士们,结集成这些庞大的经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也不是经过一次结集就能这样完备的,它是经过了不知多少佛弟子们的集体背诵、编辑和整理,才成为现在的这样既丰富、又完美的藏经。据历史记载,就有过四次著名的结集盛会。“最初一次结集是在佛灭度后第四个安居期内进行的。居士们,你不是在大殿里看见有十六位尊者吗?其中一位是摩诃迦叶尊者,他就是这第一次结集盛会的主持人,在会上,阿难尊者负责背诵了经藏,优婆离尊者负责诵出了律藏,经过大家听了,一致认为没有错误,才定为佛说的。“在佛灭度后一百年左右,由长老耶舍召集七百位学德兼优的僧众,依据律藏,断定当时关于戒律上争议问题中有十件事为非法,这是第二次结集。“在佛灭度二百三十五年后,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比丘诵出三藏,以清除外道掺杂进去的东西,这是第三次结集。“在佛灭度后四百年左右,由一位虔信佛教的迦腻色迦王发起的,以世友菩萨为首的五百比丘造论解释三藏,这是第四次结集。结集——翻译——刻经“请问师父,这些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所写作的吧?”小潘对这些经典的来历很感兴趣。“不是的,居士。”一心法师慈祥地回答说:“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有四十九年,都是以身作则,拿他修证的功夫来随时指导他的弟子,但却从来也没有写过一言一句的文字。这些经典都是在佛灭度以后,弟子们恐怕有异见邪说混乱佛法,当时就结合了许多学、德兼备的僧宝,各自背诵佛在世时所说的法,经过讨论决定,然后记录下来,结集成为经典。因此,在每部经的开始总有‘如是我闻’的序言来说明这个意思。”我趁这个机会,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么,师父,可以请您继续给我们讲一些当时结集的一般情况吗?”“好,不过讲起来话头可长啦!”一心法师想了一想说:“那么现在我就约略地谈一谈吧!居士们,结集成这些庞大的经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也不是经过一次结集就能这样完备的,它是经过了不知多少佛弟子们的集体背诵、编辑和整理,才成为现在的这样既丰富、又完美的藏经。据历史记载,就有过四次著名的结集盛会。“最初一次结集是在佛灭度后第四个安居期内进行的。居士们,你不是在大殿里看见有十六位尊者吗?其中一位是摩诃迦叶尊者,他就是这第一次结集盛会的主持人,在会上,阿难尊者负责背诵了经藏,优婆离尊者负责诵出了律藏,经过大家听了,一致认为没有错误,才定为佛说的。“在佛灭度后一百年左右,由长老耶舍召集七百位学德兼优的僧众,依据律藏,断定当时关于戒律上争议问题中有十件事为非法,这是第二次结集。“在佛灭度二百三十五年后,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比丘诵出三藏,以清除外道掺杂进去的东西,这是第三次结集。“在佛灭度后四百年左右,由一位虔信佛教的迦腻色迦王发起的,以世友菩萨为首的五百比丘造论解释三藏,这是第四次结集。“居士们,历史上著名的四次结集,各有各的特色,一次比一次丰富。近代又有两次大规模的结集。一次是距今八十多年前,由缅甸明顿王邀集众多比丘校勘巴利文三藏,并将三藏全文和校勘记刻在石碑上,他们称为第五次结集。另一次是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六年,缅甸联邦政府为了记念释迦牟尼佛涅盘二千五百年,发起第六次结集,邀请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等国的比丘二千五百人参加,印成了最完善版本的巴利文三藏。被称为第六次结集”。最后,一心法师鼓舞我们说:“由于我们先辈不懈地为法努力,直到三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够见闻到这些辉煌的世尊遗教——法宝,怎么不使人衷心地赞叹,兴起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的欣慰、庆幸的感想呢?”大家一边倾听着一心法师动人的讲解,一边珍惜地翻阅着那些藏经。这时,小郑随手拿着一本经卷,跑到一心法师身边,请教他说:“师父,佛弟子们能够结集成这许多经典,固然是艰巨的工作,但翻译成中国汉文,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吧!师父,可以请你告诉我们一些关于翻译经典的情况吗?”“那好,我就简略地讲一讲吧!”一心法师一点也不嫌我们啰嗦,还是恳切地回答说:“翻译经典诚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佛教不是从印度一传到中国以后,立刻就有这么完备的大藏经的。这些翻译工作在佛经翻译史上是从东汉起一直到宋朝,在一千多年间没有停顿过,许多优秀的佛子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为了佛教的广播弘扬、为了传续佛灯,努力不懈地为翻译事业贡献出毕生的力量。“最初翻译经典是由一些外国来的法师担任的,像迦叶摩腾、竺法兰、安世高、鸠摩罗什等。直到唐朝贞观年间才有中国自己的法师担任译经的工作了,像玄奘法师,他曾经孑然一身,长途跋涉到印度求法,请来了许多当时中国还没有译过的经典,带回来后,就一生从事译经工作。玄奘法师不但在译经事业上作出了辉煌的贡献,同时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的杰出人才,到现在还放射出不可磨灭的光芒。”一心法师想了想又接着说:“哦!居士们,我再来同各位谈一些经典是怎样从梵文译成汉文的,好吗?”大家正听得有味,当然希望他继续讲下去,就一致要求一心法师讲得愈详细愈好。在藏经楼另一角参观着的同学,听到这里热闹的情况,也都跑过来围绕着一心法师,倾听他的讲话。我们的方居士看到这班稚气的青年,也流露出慈祥的笑容,一再说:“好了,师父讲得累了!”一心法师谦和地说:“方居士,我一点也不累,只是讲得不够详细,不过随便同居士们谈谈罢了。居士们,古代的译经是非常慎重的,大部分的经论都是经过许多人集体合译成的,如同结集经典那样。“据《佛祖统记》上所说,当时译经的仪式是很庄严隆重的,凡是译一部经都必须经过九道手续:首先由‘译主’宣读经的梵文原本;再由坐在他左面的一位‘证义’人和他评量经文中的意义;于是坐在右面的‘证文’人就证明文字的音韵;然后再由‘书字人’审听了梵文,先写成音译的汉文,如paramita写成‘波罗蜜多’;第五是‘笔受’人,再从音译的汉文,依照原文的文法排列,翻成义译的文言,如‘波罗蜜多’译成‘彼岸到’;第六是‘缀文’人,他就拿直译的文言,补缀修词成为汉文的句义,如将‘彼岸到’编排为‘到彼岸’;第七是‘参译’人,他还要仔细参考两国的文字,看译成的文是不是符合;第八,‘刊定人’负责将译文冗长的地方作一番必要的删削,决定汉文的句义;这样还不算,最后还得经过‘润文官’,他的责任是将译成的经文加以润色。这些负责翻译的工作者还有很多助手协助他们工作,因此译场里常有好几百人,规模是非常宏大的。各位居士,译经要通过这样多次审慎讨论,可见我们的佛经要算是世界上最精美的法宝了!”一心法师还继续从译经谈到刻经的事说:“居士们,东汉以后译出的经典虽然很多,但是都不曾有系统地拿它汇编起来印成全藏。藏经的编辑是从南北朝开始的,称‘一切经’,隋朝以后称‘大藏’,大藏中后来又有各代所新译的经论和著述陆续编入。但藏经的刻印则始于北宋,当时宋太祖看到佛经都是单行的散本,可能有失落的危险,因此才发起以国家的力量来雕印全藏,这样才有了我国第一部‘大藏经’,可惜现在只有它的残本了。以后,我国就陆续出现了各式各样版本的藏经。这里所收藏的,除了少量藏文藏经和俄、德、英、法、意文译本外,绝大多数是汉文版藏经,可算是比较齐全的。”方居士接着说:“诸位,我们感谢一心法师,他使我们获得了很多关于佛经方面的知识,但如果我们单看到那些结集法宝的艰巨,或是看到翻译经典事业的伟大这一方面而起尊敬心,那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我们应该体会到这些法宝是佛亲自证到真理后所说的,是彻底解除众生痛苦的良药,也是引导众生脱离三界的唯一法宝,因此,我们才珍贵它、爱护它、信仰它、修习它和弘扬它。诸位,我们尊敬法宝如同尊敬佛一样。但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僧宝们啊!”这时,我们都以虔敬的、无言的赞叹,深深地感谢佛、法、僧三宝给我们的深思。纷纷表示:只有努力修持佛法、弘扬佛法,才能报答佛恩于万一。时间飞快地过去,我们陶醉在这充满法喜、恬静而幸福的藏经楼上,不觉得已是中午时分了。一心法师便对我们说:“居士们,现在时间已不早了,我们就下楼去吃午斋吧!方居士,你以为怎样?”六、斋堂经方居士几次催促,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藏经楼。随着一心法师的引领,转弯抹角来到了一所宽敞而洁净的殿堂,这堂前写着“斋堂”二字。我们鱼贯般地进入斋堂,只见中央供着一座佛龛,两旁整齐地排着一条一条长桌加长凳,估计大约可容一百多人。在这些长桌上,寺院里已经为我们每人准备好一份饭菜。原来这斋堂就是相当于我们的食堂。于是,方居士便带头就座,我们也依次入席。的确,这时我们已经饥肠辘辘了,但由于这是第一次在寺院吃饭,因此什么都感到新奇和不习惯,看方居士不吃,谁也不敢先动筷。这时,方居士起立,问一心法师说:“还有师父们呢?我们等着他们一起吃吧!”一心法师连忙回答说:“本寺的法师们持戒很严,大都是过午不食的,这时他们已经吃过中饭了。居士们,快请用斋吧!”据说,僧众们在斋堂里吃饭是寂静无声的,但是我们这一群年轻人却不惯于安静。坐在我右面的小张在童年时代常去寺院,见闻较广,他悄悄地对邻座的同学们说:“僧众们过的都是集体生活,他们吃饭必须到斋堂里来吃同样的菜,就是做方丈的也不例外。那些有病、或有特别事故须在斋堂外吃另种菜的叫做小灶。”有些同学低语品评着这种从来也没有尝试过的、既经济、又丰富多样的菜肴,都说又香又好吃。见闻较多的小蔡指着菜说:“这就叫做罗汉斋,那一定是寺方为我们特备的,这种菜如果没有施主来供斋,僧众是吃不到的。”有一些同学说:“一个和尚一份斋,这句俗话到今天才亲身体验到。这是多么合理的分食制呀,原来在佛教的寺院里早已实行了!”这时小蔡又插嘴说:“这类斋堂在佛住世的时候是没有的,当时实行的是乞食制,只许吃求乞来的食物,惟有吃乞来的食物才叫做正命食。因为乞食能折伏我慢、能不贪口腹、能节约时间,可专心一意地行道,又能使施食者破悭和增福。“佛教里不是常有衣钵相传这句话吗?这种钵就是为托钵乞食之用的。据说制钵的原料限用铁、瓦等,容量不应过大,以克制贪欲,钵的颜色也应取朴素。”方居士对我们说:“诸位,这里是斋堂,按照寺院的习惯,在斋堂里吃饭时是不能谈话和发出声音的。诸位,静一静吧。”我们吃罢饭,就在堂前庭园的柳荫下闲谈着,小蔡怀着疑虑的心情向方居士提出问题:“方居士,佛的十号之一称应供,因为佛是应该受人天供养的。大德法师们荷担如来家业,为了护持佛法,不能为生活而废弃度生的伟大任务,因此他们也应受在家佛教徒的供养;但是现在我们不去供养法师,倒反而来受法师的供养,这个道理说得过去吗?”“对!你说得有理。”方居士称赞小蔡说:“今天,我真想不到一心法师和寺方会这样殷勤款待我们,这是不敢当的。”方居士接着为我们谈了一些关于供养三宝的意义,然后说:“因此,我们也应该学习普贤菩萨的广修供养,多多培植福田,使自己的菩提种子早日成熟证果。诸位,大德法师们在这里专心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拥护的。等会儿我们就可去参观本寺的念佛堂、佛学苑等处,那时你们就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了。“由此可知,供养僧宝,使正法久住,这是我们在家佛教徒应尽的责任,而且供养三宝的功德是很大的,因此也是我们培福的园地。”我们听到方居士的讲述后,都不约而同地拿出自己的供养,大家谁也不计较谁多谁少。方居士看到这种热烈的场面,感动地笑着说:“诸位,你们这样生动而愉快地修学供养布施,使我很是高兴。我现在就代表你们将供养交给一心法师,转交常住吧!”这时,我在这样想:爱寺院,应该要像爱我们自己的家一样,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护持它,因为恭敬三宝能使我们得到无上的快慰。七、念佛堂方居士和一心法师商量了一番,就决定先领我们去参观本寺僧众修持的地方——念佛堂。我们在寺院一条条弯曲的穿堂里走着,简直分不出哪儿是东,哪儿是西,寺院的建筑,实在是太奇妙和伟大了。忽然,我们听到一阵阵绵密而低沉的念佛声从远处传来。念佛声渐渐地随着我们的行进,愈显得清楚洪亮。这时,我们的心情也逐渐从紧张、激动而趋于恬静安适了。到了那里,一心法师把那扇边门打开后,一所宽敞的念佛堂就呈现在眼前了。堂前的庭园里植有两棵高大的古柏,重重的绿荫,使念佛堂的环境增添了肃穆的气氛。我们宁静地列队站在佛堂的玻璃窗外,向内望去,只见中央供奉着西方三圣的金像,很是庄严;在佛堂的周围,跏趺坐着约有一百多位比丘大德,他们都在虔诚地念着“南无阿弥陀佛”,那平静的韵调使我们忘了疲劳,也使我们感到幸福。为了不惊扰正在念佛的僧宝,我们没有进内去礼拜。虽然我们人数很多,可是由于法师们都在专一地念佛,因此并没有被注意到。我们看到他们的精进修持,莫不感到敬仰、惭愧和尊敬。靠近一心法师的小刘轻声地问道:“师父,你们修持的主要内容就是念佛吗?是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净土宗呢?”“是的。”一心法师回答说:“我们这里是净土宗道场,专门是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为宗旨的。净土宗的念佛方法比较简便易修,因此,无论上智、下愚,忙碌、空闲的佛教徒,只要至心称念佛号都可以得到断除烦恼、往生净土的利益。居士们,你们也是念佛的吗?”“师父,是的,我们都是念佛的。”“我们都是念佛的!”“好,很好!”一心法师满意地笑着说:“你们年轻人能老实念佛真是太好了!”“但是,师父,我听说有些寺院里的僧众是不念佛而是参禅的,或是修密法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小朱怀疑似的请问。“是这样的。”一心法师回答说:“修学佛法本来是没有一定的,只要根据各人的根器、意趣和条件,依着信、解、行、证的四个步骤做去,是没有不获得成功的。就好比我们到北京去,能乘飞机的乘飞机去,但是乘火车、轮船或汽车也能到达,目的是一致的,只是交通工具有不同罢了。我们修习佛法也正是这样,念佛不过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其他还有像你刚才所说的参禅,这也是修学佛法的一种方法,在禅寺里只设禅堂,不设念佛堂。还有些寺院是修密法的,他们是以持咒作为修持的方法,在修法的地方叫做密坛。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摄受,接引众生进入觉道。不过,我们既选定了一种修学方法以后,最好不要三心二意,轻易改变,否则到头来会没有什么结果的。”方居士接着问一心法师说:“这里僧宝修持的情况,是不是可以请师父为我们谈一谈?”“好,方居士。”一心法师介绍说:“我们在平常的时候,早上三点半钟就起身做早课,每天要念六枝香的佛号;晚课后,再由学德兼备的法师们轮流讲经和开示,或是各人谈谈自己的修持心得;有时我们还要在晚上开会讨论寺务。”正在谈话间,只听得一声引罄,佛堂内的法师们都从座位上站起来了。他们依次在维那师的引领下,在佛像周围绕念着佛号。因此,当每位法师绕到窗前的时候,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瞻视着他们。一心法师也自动为我们择要地介绍他们的事迹。一手指着,一边说着:“居士们,刚才走过去的那位中年法师,为人很和气,修持也很用功,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也做得顶好。“这位瘦瘦的是本寺的监院师,普通就叫做当家师,仅次于方丈的地位,是我们选举出来的。凡是寺内一切事务,都由他筹划管理。由于他办事积极能干,因此受到了全寺僧众的拥戴。“从那面转弯过来,衣服上打着几块补丁的那位年长法师,过去曾在别处寺院当过方丈,但是他宁可到这里来随众参学,他的精进精神真使我们钦佩。居士们,别看他们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出家人,他们都是戒行精严、教理博通的大德法师哪!居士们,在我们这里是没有名、利的。“那位念佛声较响的法师是这里如意寮的医师。“那位戴眼镜的是知藏师,是管理藏经楼的,他曾把全部的藏经阅过了两遍,德行和教理都很高。刚才我们去参观藏经楼的时候没有遇见他,就是因为他在这里念佛的缘故。“那位是知殿师,又叫香灯师,他掌管着殿堂里的香灯和拂拭尘埃的工作。“那位是知浴师,他是掌管浴室的,凡遇开浴,他得事先准备一切,并在斋堂前悬挂开浴牌。等会儿,我将领你们去参观本寺的澡堂。“这位年老的法师,你们看他有多少岁数了?哈,他已经有八十多岁啦!但他还是坚持精进地修学着,就是洗衣、扫地都还是自己亲身劳动,功课修持是从不落在人后的。“居士们,我只能简要地为你们介绍一些关于他们的事迹,详细的情况实在是讲不完的啊!”我们听了一心法师的介绍,都被这些高僧大德的既平凡又伟大的戒行所感动,大家不禁暗暗地赞叹着。但是我们还不够满足,于是小梅向一心法师请求说:“是不是再请师父为我们介绍一下我国近代有哪些著名的高僧大德?”“好,居士,你不提出,我也想说了。”一心法师高兴地回答说:“我国近代高僧中著名人物有月霞、谛闲、印光、弘一、虚云等法师,他们分别弘扬贤首、天台、净土、律宗和禅宗。还有积极从事整理僧伽制度,提倡僧伽教育,宣扬大乘精义,发扬佛教文化事业最有力的是圆瑛法师和太虚法师。他们对我国近代佛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小何说:“我们真要深切地感谢他们,要是没有伟大的僧宝传续佛法,到现在,我们怎能听到佛法呢?”小申也赞叹说:“僧宝,这可尊敬的名字,绝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又庸俗的啊!僧宝,唉,绝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于是,方居士也笑着对大家说:“小申、小何两位说得都很对。的确,僧宝不但是我们所应该敬仰的,同时也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我们信仰佛教,做一个正式的佛教徒,就应该皈依佛和皈依法,也应该皈依所有的贤圣僧宝。”“同学们,我们在这里耽搁得太久了,怕要影响师父们修持的。”方居士接着又对一心法师说:“师父,我们再到放生池去参观吧!好吗?”“好。”一心法师指点着堂前庭园的侧面的一扇小门,招呼我们说:“居士们,我们从这里出去就是放生池。”八、放生池我们从念佛堂走出去,正好是一个园子,这是东方古典式的林园。在那些浓密的松树荫下,是幽静的曲径,也有高低的丘地和假山。东面有一个池塘占去了整个林园的很大面积,池塘上面有一条垂杨夹道的堤岸和两座小小的石桥,连接着两岸和池中心的一个小岛。在小岛上,有朱红栏杆的凉亭,在那树荫的远处,隐约看到一座黄墙的高楼。鸟儿们在树林里不休止地歌唱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真是一幅幽美的画境啊!一心法师领着我们穿过堤岸和石桥,走到池心的凉亭里。“放生池!”我们在亭内发现了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这三个大字,大家都惊喜地嚷了起来。我们又发现:在石碑的背面还刻有元代赵孟頫(音俯)的一首放生诗:“同生今世亦前缘,同尽沧桑一梦间,往事不堪回首问,放生池畔忆前愆。”这一首饱含着佛教的哲理和忏悔之意的放生诗,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回味无穷的。一心法师介绍说:“放生池一般设在寺院的三门口或大殿前。而这池,由于很久年代以前就已经有了,所以仍设置在这里,以保存古迹。看,池子里面的鱼多么幸福啊!它们都是被一些好心肠的法师和居士们送来放生托我们护养的。”“师父,请你说一说放生池的意义吧!”小潘请求着说。“这意义大家都已知道,我想用不着我说了。”一心法师说。“不,师父,我们都不懂,请你说明一下吧!”大家一致要求着。“这样,我就来谈一谈吧。”一心法师开示说:“我们信仰佛教的都不应该杀害生命,不但不应该吃众生的肉,还应该慈悲爱护它们。要知道,它们同我们人类都是一样贪生怕死的,它们应该有同我们一样的生存权利。弱肉为什么要给强者吞食呢?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佛教徒不但要求人类之间永久和平,同样也要求众生间的和平相处。“听吧,鸟儿们在林间歌唱多么欢畅,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关在牢笼里供人们玩赏而让它们哀歌呢?鱼儿们在池塘里多么的自由愉快,为什么要残酷地把它们宰杀,来满足人们的口腹呢?——这是不平等的。我们佛教徒是本着众生平等的慈护之心,提倡不杀生的,提倡放生的。这种正义的举动,我想完全是正确,而且是必要的。居士们,这就是设立放生池的意义吧!“有些来寺参观的游客,常到这里来打猎啦,钓鱼啦,我们总是这样耐心地劝阻他们,他们听了这些道理,没有不放弃他们的猎枪和钓钩的。”“慈护众生是应该的,我真不喜欢看到杀害,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我说。“这里的鱼和鸟太幸福了。不过,师父,放生池的容积任你怎样大,总是有限度的!可是那些广大地区的不幸众生应该怎样来保护它们呢?”小王想到了广大众生的安全和幸福,她向一心法师提出了这样一问题。“居士。”一心法师称赞她说:“你提得很对。的确,放生池的收容范围太小了,即使有好多寺院都设有放生池,但数量还是太少了,只能作为示范和教化性质的。我们一方面应该致力于和平运动,反对侵略战争,要知道战争会给人类、畜类等一切众生带来灾难。同时,我们还要将佛陀和平慈悲的教义广播弘扬,使众生界成为一个没有杀害的和平乐园,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放生国,那正是我们的希望。”一心法师在说明了他的伟大的愿望后,指着放生池补充说:“不过建立像这样的放生池,在目前来说还是需要的,一般寺院里设置着放生池或放生园,是很有教化作用的。”接着,一位青年主妇——我们的林大姐爽朗地谈出了她的感想,她说:“师父,过去我只知道自己吃素,但不知道不杀生,有时还要杀鸡宰鱼给丈夫吃。后来我知道,一面吃素,一面还在亲手杀生是不对的,因此我也劝丈夫同我一起吃素、信佛。现在我更进一步认识到素食和不杀生固然好,但还是不够的,放生也是很重要的。”“诸位,我们听了一心法师的开示,都认识到放生的重要,以后我们就随时学着做吧!”接着,方居士以诗句般的语言对我们说:“放生,真有乐趣啊!当你听到鸟儿将为我们唱出感谢释放的歌声时,当你看到鱼儿从我们手中跃入水里,把尾儿一弯,回过头来表示感谢时,那确是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刻啊!”这时,有人提议将带来的面包和饼干布施给鱼儿们,同它们结缘,这一意见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我们便分散在各处,将食物掷在池面上。一会儿,鱼儿们都灵敏地游到水面上来吃了。我们都在默默地代它们忏悔罪障,祝愿它们永远脱离三途恶趣,祝愿它们蒙三宝的慈恩,信奉佛法,共成佛道。这时简直忘了谁人谁鱼,我们已成为很亲昵的朋友了!方居士指着正在贪食的鱼儿,提醒大家说:“幸而在这里,没有人去暗害它们,如果在别的地方,它们这样贪食是有很大危险性的,钓鱼人不也是以食物去引诱它们上钩的吗?可见贪这个字是一切祸害的根本,可怜鱼儿却是不懂。”有些同学听了,领略了方居士的意思,便各自反省了一下,但是有些同学还是自管自贪的玩着。方居士看看时间不早了,接着说:“诸位,我们该走了,还有许多地方要去参观呢!”一心法师指着那黄墙高楼说:“我们就到那儿去参观吧,那是本寺的如意寮——法师们的疗养所。”当我们整队离去的时候,有些同学还天真地高呼着:“朋友们!鸟儿、鱼儿,再会吧!有机会再来望你们!”一心法师和方居士看我们这般稚气,也相对地笑着。一心法师说:“方居士,青年居士们真有趣啊!”九、如意寮如意寮距离放生池很近,不一会我们就走近它的围墙,穿过圆洞形的墙门就到达了。这时,我们可以隐约地听到有些念佛声从如意寮的楼上传来,顿时我们的心情也随着沉静了。于是,一心法师便招呼我们进去参观。这里是一所老式的建筑物,朝南一排五开间的楼房,前面有个宽阔的院子,院子两侧是两间长方形的厢房。楼房的正中是一间厅堂,从厅堂望进去,在小院落的后面有一排整齐的平房。一心法师指着西边的厢房说:“那是休息室,是供轻病的僧众休息的地方。”接着他又领着我们到东厢房,我们从玻璃窗外面看进去,一望而知,这是一间医疗室。一心法师说:“这医疗室的医务,便是先前在念佛堂曾为各位介绍过的那一位法师主持的,全寺的僧众,如果生了病,都到这里来请他医治。”“师父,这里的法师们生了病为什么还要用药呢?吃些香灰不是顶便当吗?”信佛不久的小朱看到这里有医疗室,便惊异地问一心法师。“不,出家人就不是人吗?人生了病就应该医治啊!”一心法师接着严肃地回答说:“居士,吃香灰是迷信害人的事,那是旁门外道骗人的勾当。我们佛教徒除了念佛静心,促进自然机能恢复健康外,医药也是必要的。佛在世时不是教导我们要学习医方明吗?可是佛从来也没有教我们去占卜、求神、吃香灰、算命、解星宿的。这一点你是应该正确了解的。“居士们,你们不要以为僧众的养病坊到现在才有。早在东晋时代,佛教徒就有了自己的医药服务组织,唐代佛教寺院就有悲田养病坊和洗澡房的设置了。”因为医疗室正关锁着,我们只得在窗外张望一下。实习医生小董和医学院学生小劳对此特别感兴趣,他俩指着那些满橱的药品说:“师父,真不容易哪!想不到在寺院里有这样完善的医药设备。”一心法师回答说:“是啊,居士,我们寺里僧众那么多,没有一个医疗室是不方便的,所幸医生就是自己的法师,那些药品大多是居士们供养的。”接着,方居士回过头来对大家说:“我们在家佛教徒对出家大德应该有四种如法的供养,那就是饮食供养、卧具供养、衣服供养和汤药供养,这四种敬田供养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居士们,也许你们不十分了解,我们出家人也很是讲究卫生的呢。”于是一心法师一边说,一边再引领我们来到后院的平房前说:“这里是理发室,剃发剃须也是由本寺师父担任的。这里是澡堂,它是由一位知浴师管理的。”在澡堂的门口还贴着一条引人警策的标语: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这是《华严经·净行品》里的经句啊!”方居士赞叹说:“可敬的僧宝,在洗澡的时候还一刻不曾把众生忘掉哩!”平房的末后一间是小橱房。一心法师介绍说:“这小灶是只供疗养的病僧饮食开设的,因为他们生了病就不可能吃斋堂的大锅饭了。病僧可以随自己的要求选择配胃口的饮食。但是,除了病僧之外,连方丈和尚也不可以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渡陈仓by卡比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