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因何而存在?假如世界上有没有僵尸存在没有国家会怎样?未来国家还将继续存在吗?或是以一种更高级的形态存在?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_甜梦文库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文/蔡定创 () 提要: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亚洲四小龙都进入发达国家(地区)行列,日本 1960 年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395 美元,1961 年开始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87 年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达 17,142 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中国改革开放也三十年了,生 产了占美国 30%的消费品,但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 4%。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多 年却受困于生产过剩,内需不足。同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为什么未能成为 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如果仅从经济结构来说,中国经济至今没有建立起发达经济体所绝对 必须的,以兼顾到劳资双方共同利益为特征的共享经济体,资本和权力部门利益 被最大化,劳动者的利益诉求被忽略。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 有随着 GDP 的增长比例而增长。因此,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发生巨大反差,劳 动与资本所发生的结构性失衡,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者参与制度的缺失是劳动者在与资本利益博弈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构建劳 动与资本利益共享的经济体,是我国经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要越过的门槛。一、 当前严重失衡的经济现实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提供的数据:“我国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已从上 世纪 80 年代超过 62%下降到 2005 年的 52.1%,至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仅为 51.1%。居民消费率也从 1991 年的 48.8%下降到 2005 年的 38.2%, 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 2001 年的 38.9%上升到 2005 年的 47.9%,5 年 间快速增长了 9 个百分点”。另据央行数据,我国“流动性过剩”近年来快速增 长,至 2006 年 11 月底已达 11.12 万亿元。“流动性过钡谋局适亲时拘宰式 过剩,其本质是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失衡(见南风窗 2006 年 11 期蔡定创《流 动性过剩的自白》)。 解读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经济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已经到了严重的地i。发达国 家居民消费率一般在 78%左右,而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已下降到 38%,连发达国家 的一半都达不到, 此说明,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增长和出口, 国内消费市场在相对萎缩, 国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 不为消费的生产, 何能持续? 当生产能力过剩时,消费就是生产力。 生产过剩、 内需不足的矛盾不是始于今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当时的扩大内需,就没有将调节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提高劳动者的分配比例作为 目标,过剩的产品用竞次的方式增加出口,生产发展的内在张力被无形地耗损掉 了,已有的国民福利被进一i输出,换来大把美元纸钞,用发行基础货币买单, 以至形成今天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的 “流动性过剩”。 历年调控都未着“根”, 那么“根”在那里?二、 劳资分配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一道“坎” 其实马克思早就告诉过我们,生产过剩,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 用的结果。 早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日益扩大的社会生产力与不断萎缩的 社会消费之间矛盾”。资本的利益机制就在于以最小的劳动成本获取最大的利 润。 劳动者的工资被不断压缩, 消费市场相对缩小。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用, 西方国家在二战后都认识到,没有劳动者利益与资本利益的同i增长,社会生产 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里存在一个不二的选择,是选择经济危机,还是选择劳动 者与资本利益共享。民主国家劳动者依靠多数人的选票的强制作用,使现代发达 国家选择了后者。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和社会福利保障都通过法律法令固定下来, 劳工维权组织都具有法律地位。 从而保证了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 应。因此才形成当今发达国家的群体。 因此,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都是早已经走出早期血腥资本主义、贫富二极分化 的国家。任何资本出于其本性,都不可能自动地与劳动者共享生产成果。国家的 民主制度,即劳动者多数人的选票,是国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劳动者与资本抗衡 制度的根本保障。 民主的真谛就在于劳动者可以获得与资本在分配中基本同等的 地位,在于能够建立起一套劳动与资本共享生产成果的经济体系。因此,凡发达 国家都是人民民主制度较健全的国家, 也都是劳动与资本利益共享关系解决较好 的国家。 可见,是否能有效解决劳资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实际上是决定国家能否进 入发达行列的一道“坎”。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已有很大的发展,社会的生产能力 也获得 N 倍的提高,但是至今,不仅未建立有效的劳动者利益保障机制,甚至劳 动者利益表达机制都是缺失的。政府、部门在自身利益机制支配下与资本同穿一 条裤子。近三十年来,内、外资生产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 10%,而劳动者年 工资增长率仅为 1%-3%(除国有企业外)。甚至那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在 当今中国频频出现,地方管理部门往往视而不见。制度严重向资本倾斜,普通劳 动者并没有分享到生产发展的成果。在这种体制下的生产力不可能获得充分发 展。 显然,我国还没有意识到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要过这道“坎”。我们离发 达国家实际还很遥远。三、 改革任重道远 上述说明,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前提,而这一前提的建 立有赖于人民民主制度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国内主流经济学者都没有看到这种 作用, 以至于不认为严重的二极分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敌, 主张“精英政治”, 人民民主可有可无。当然,如果“精英政治”能够解决问题,倒是一种高效省力 的方法。但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们有执政为民的理念也做不到在中国构建劳动与资本共享的经济体? 主要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个社会阶层都不可能自动地放弃即得利益,当权力与资 本结盟后,最高决策层的号召都会显得无能为力。何况,国家的决策、监督与管 理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大的系统,当基本制度缺失时,个人的作用十分有限。而 没有真正劳动者利益代表对决策与监督的权力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劳动者想与资 本建立利益共享经济体就如天方夜谭。 因此, 我们就好解释, 为什么国企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利益的产权向资本方送让, 我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潜规则如此通行, 对劳动者有利的政策制定总是阻力 重重并在执行中走样,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拉抬房价博取利 益,经济适用房政策最终形有为无,共和国总理为民工讨工资所显示的民工维权 制度缺失等等。 多数人的选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强制手段, 劳动者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没有比此 更好的手段。弃此手段不用,根本无法制衡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占绝对优势地 位的强大的资本和权力资本的力量。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反民主的呼声,其实质就 是已获得话语权的强大资本方面为保守既得利益的一种本能反映。邓小平曾说 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当前社会严 重的二极分化的事实,最少已证明我们改革至今并没有获得成功,如果不持续深 入到政治层面进行改革,就不可能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的经济体,真正解决社会 二极分化问题,国家也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四、 驳斥“提高工资危险论” 一种很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是“劳动力成本一旦上升, 企业利润受到影响甚至 破产,最终会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因此,“提高工资危险”! 这是一种违反经济学常识的观点。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好象是有这么回事,但 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谬论。因为,社会生产了产品,也必须要生产出消费 这个产品的市场,劳动者的工资不相应提高,就会有部份产品价值不能被实现, 简单生产都不能维持,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 相反,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提高工人工资能获得超速的发展。因为劳动 者工资的提高,就等于产品市场的扩大,产品的价值实现也就变得顺利无阻,这 个时候生产仅受制于资源和消费极限的限制。到这个时候国家不富都难。 日本的经济发展就证明了这个原理:日本 1960 年 12 月 27 日通过实施《国民收 入倍增计划》,1960 年至 1970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350%,国民收入增 长率为 340%。实行的是国民生产与国民收入的同i增长,因此才有经济高速发 展。60 年代的最后四年,曾平均年增速达 16.5%。国民人均生产总值从 1960 年 仅 395 美元,至 1987 年达到 17,142 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 没有同i的国民消费增长,不可能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如果劳动者工资不提高, 国内自身的消费市场不可能扩大,产品只有出口和改为投资消费。如果需要等同 的进口,这个出口或许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等同的进口需求,出口换回来的只 是一些不断贬值的货币符号。 投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 没有市场支持的投资过多, 必然引发经济危机。 实际上经济危机已经在我国发生了,不过已经不是传统的形式了。新形式的经济 危机叫“流动性过薄 本来产品过剩,国内没有市场已经形成经济危机,但现在可以通过“竞次”的方 式出口,企业用进一i压低成本的方式参与“竞次”,以几乎白送的产品大量地 向国际市场上倾销,大量的产品“竞次”,国民福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使劳动 者分配条件进一i恶化。而国家适应资本利益的需要,出口换来的外汇则由央行 完全买单,巨额的基础货币发行形成冲击国内经济并不需要的“流动性过薄 因此,“流动性过笔蔷梦;谖夜囟ㄌ跫卤硐值男滦问健 不少地方政府都是将低工资制作为扩大就业的手段, 这种做法从国家级层面来说 是十分错误的。 假设一个产业工人获得十个单位的工资, 那么它只能够从农民手中交换最基本的 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他只能养活农民而已。如果该产业工人获得一百个单位的工 资,他还可以将每日三餐都交给社会,如吃住、娱乐、旅游等等,将带动整个服 务行业成倍数的增长。 国家公务员、 产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服务行业的带动作用和对就业的放大作 用,对经济学者来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因为“提高工资危险”论者是资本 方代言人,为了资本利益掩盖这个早已被证明了的事实而已。五、 如何越过瓶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生产能力过剩、 内需不足的本质是资本利益最大化而导致劳动者利益严重缺失的 结果,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极大障碍。不能再继续沿用过去不作边际的仅用利 率、汇率、准备金率、假日经济等调控手段。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使国家进入发达行列的必由之路。 采取劳动与资本兼顾中劳动优先的制度性安排, 是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的 首要任务。行政命令不可能直接干涉企业法人的分配行为,而有法律保障的劳工 权利、维权组织却可使劳工在与资本的利益博弈中获胜。 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我国现实的产能已经为国民收入倍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只有实行国民收入倍增,特别是产业工人的收入倍增,才能迅速解决我国 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通过提高公务人员、产业工人工资,带 动第三产业倍数发展,使国家经济突破瓶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提升产业结构,保护环境、资源。在现已有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环境、资源已 经构成了对国家财富的瓶颈。 应在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果断结束有损国家资源 的“竞次”的出口行为,确实地保护国家的环境、资源。 房地产行业是决定国家能否迅速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应毫不犹豫地沿用发 达国家的由政府主导公房开发的成功经验,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 司用成本房价解决。此并不需要国家财政掏一分钱,但由此却可以产生巨大的生 产与消费能力, 并带动整个建筑相关行业的发展。 房价越高, 居民的消费力越弱, 内需不足的矛盾会进一步激化,发达国家之路就离我们越遥远。(此文的修改版《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的富国之路》已在最高层的《改革内参》 2007 年 3 月期刊登 《发达的真相》在南风窗 2007 年 2 月期刊载)---- 后记: 本文提出“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司用成本房价解决。”建议 获得高层响应。据报道,“国务院参事室建议为八成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 (见 .cn/g/.shtml) “国务院参事室最近组成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就房地产问题展开调研,并 提出房地产改革建议。这项调研成果将向总理汇报,为下一步的房地产政策提供 参考。”------------------------------------------------------------------------------------------------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国家富裕之路 DD《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注释之二 文/蔡定创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cn/u/0798)一文,是我国经济学界中一 次提出“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现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文/蔡定创 () 提要: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亚洲四小龙都进入发达国家(地区)行列,日本 1960 年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395 美元,1961 年开始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87 年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达 17,142 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中国改革开放也三十年了,生 产了占美国 30%的消费品,但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 4%。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多 年却受困于生产过剩,内需不足。同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为什么未能成为 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如果仅从经济结构来说,中国经济至今没有建立起发达经济体所绝对 必须的,以兼顾到劳资双方共同利益为特征的共享经济体,资本和权力部门利益 被最大化,劳动者的利益诉求被忽略。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 有随着 GDP 的增长比例而增长。因此,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发生巨大反差,劳 动与资本所发生的结构性失衡,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者参与制度的缺失是劳动者在与资本利益博弈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构建劳 动与资本利益共享的经济体,是我国经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要越过的门槛。一、 当前严重失衡的经济现实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提供的数据:“我国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已从上 世纪 80 年代超过 62%下降到 2005 年的 52.1%,至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仅为 51.1%。居民消费率也从 1991 年的 48.8%下降到 2005 年的 38.2%, 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 2001 年的 38.9%上升到 2005 年的 47.9%,5 年 间快速增长了 9 个百分点”。另据央行数据,我国“流动性过剩”近年来快速增 长,至 2006 年 11 月底已达 11.12 万亿元。“流动性过钡谋局适亲时拘宰式 过剩,其本质是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失衡(见南风窗 2006 年 11 期蔡定创《流 动性过剩的自白》)。 解读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经济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已经到了严重的地i。发达国 家居民消费率一般在 78%左右,而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已下降到 38%,连发达国家 的一半都达不到, 此说明,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增长和出口, 国内消费市场在相对萎缩, 国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 不为消费的生产, 何能持续? 当生产能力过剩时,消费就是生产力。 生产过剩、 内需不足的矛盾不是始于今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当时的扩大内需,就没有将调节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提高劳动者的分配比例作为 目标,过剩的产品用竞次的方式增加出口,生产发展的内在张力被无形地耗损掉 了,已有的国民福利被进一i输出,换来大把美元纸钞,用发行基础货币买单, 以至形成今天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的 “流动性过剩”。 历年调控都未着“根”, 那么“根”在那里?二、 劳资分配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一道“坎” 其实马克思早就告诉过我们,生产过剩,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 用的结果。 早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日益扩大的社会生产力与不断萎缩的 社会消费之间矛盾”。资本的利益机制就在于以最小的劳动成本获取最大的利 润。 劳动者的工资被不断压缩, 消费市场相对缩小。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用, 西方国家在二战后都认识到,没有劳动者利益与资本利益的同i增长,社会生产 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里存在一个不二的选择,是选择经济危机,还是选择劳动 者与资本利益共享。民主国家劳动者依靠多数人的选票的强制作用,使现代发达 国家选择了后者。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和社会福利保障都通过法律法令固定下来, 劳工维权组织都具有法律地位。 从而保证了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 应。因此才形成当今发达国家的群体。 因此,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都是早已经走出早期血腥资本主义、贫富二极分化 的国家。任何资本出于其本性,都不可能自动地与劳动者共享生产成果。国家的 民主制度,即劳动者多数人的选票,是国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劳动者与资本抗衡 制度的根本保障。 民主的真谛就在于劳动者可以获得与资本在分配中基本同等的 地位,在于能够建立起一套劳动与资本共享生产成果的经济体系。因此,凡发达 国家都是人民民主制度较健全的国家, 也都是劳动与资本利益共享关系解决较好 的国家。 可见,是否能有效解决劳资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实际上是决定国家能否进 入发达行列的一道“坎”。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已有很大的发展,社会的生产能力 也获得 N 倍的提高,但是至今,不仅未建立有效的劳动者利益保障机制,甚至劳 动者利益表达机制都是缺失的。政府、部门在自身利益机制支配下与资本同穿一 条裤子。近三十年来,内、外资生产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 10%,而劳动者年 工资增长率仅为 1%-3%(除国有企业外)。甚至那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在 当今中国频频出现,地方管理部门往往视而不见。制度严重向资本倾斜,普通劳 动者并没有分享到生产发展的成果。在这种体制下的生产力不可能获得充分发 展。 显然,我国还没有意识到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要过这道“坎”。我们离发 达国家实际还很遥远。三、 改革任重道远 上述说明,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前提,而这一前提的建 立有赖于人民民主制度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国内主流经济学者都没有看到这种 作用, 以至于不认为严重的二极分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敌, 主张“精英政治”, 人民民主可有可无。当然,如果“精英政治”能够解决问题,倒是一种高效省力 的方法。但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们有执政为民的理念也做不到在中国构建劳动与资本共享的经济体? 主要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个社会阶层都不可能自动地放弃即得利益,当权力与资 本结盟后,最高决策层的号召都会显得无能为力。何况,国家的决策、监督与管 理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大的系统,当基本制度缺失时,个人的作用十分有限。而 没有真正劳动者利益代表对决策与监督的权力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劳动者想与资 本建立利益共享经济体就如天方夜谭。 因此, 我们就好解释, 为什么国企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利益的产权向资本方送让, 我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潜规则如此通行, 对劳动者有利的政策制定总是阻力 重重并在执行中走样,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拉抬房价博取利 益,经济适用房政策最终形有为无,共和国总理为民工讨工资所显示的民工维权 制度缺失等等。 多数人的选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强制手段, 劳动者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没有比此 更好的手段。弃此手段不用,根本无法制衡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占绝对优势地 位的强大的资本和权力资本的力量。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反民主的呼声,其实质就 是已获得话语权的强大资本方面为保守既得利益的一种本能反映。邓小平曾说 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当前社会严 重的二极分化的事实,最少已证明我们改革至今并没有获得成功,如果不持续深 入到政治层面进行改革,就不可能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的经济体,真正解决社会 二极分化问题,国家也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四、 驳斥“提高工资危险论” 一种很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是“劳动力成本一旦上升, 企业利润受到影响甚至 破产,最终会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因此,“提高工资危险”! 这是一种违反经济学常识的观点。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好象是有这么回事,但 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谬论。因为,社会生产了产品,也必须要生产出消费 这个产品的市场,劳动者的工资不相应提高,就会有部份产品价值不能被实现, 简单生产都不能维持,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 相反,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提高工人工资能获得超速的发展。因为劳动 者工资的提高,就等于产品市场的扩大,产品的价值实现也就变得顺利无阻,这 个时候生产仅受制于资源和消费极限的限制。到这个时候国家不富都难。 日本的经济发展就证明了这个原理:日本 1960 年 12 月 27 日通过实施《国民收 入倍增计划》,1960 年至 1970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350%,国民收入增 长率为 340%。实行的是国民生产与国民收入的同i增长,因此才有经济高速发 展。60 年代的最后四年,曾平均年增速达 16.5%。国民人均生产总值从 1960 年 仅 395 美元,至 1987 年达到 17,142 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 没有同i的国民消费增长,不可能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如果劳动者工资不提高, 国内自身的消费市场不可能扩大,产品只有出口和改为投资消费。如果需要等同 的进口,这个出口或许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等同的进口需求,出口换回来的只 是一些不断贬值的货币符号。 投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 没有市场支持的投资过多, 必然引发经济危机。 实际上经济危机已经在我国发生了,不过已经不是传统的形式了。新形式的经济 危机叫“流动性过薄 本来产品过剩,国内没有市场已经形成经济危机,但现在可以通过“竞次”的方 式出口,企业用进一i压低成本的方式参与“竞次”,以几乎白送的产品大量地 向国际市场上倾销,大量的产品“竞次”,国民福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使劳动 者分配条件进一i恶化。而国家适应资本利益的需要,出口换来的外汇则由央行 完全买单,巨额的基础货币发行形成冲击国内经济并不需要的“流动性过薄 因此,“流动性过笔蔷梦;谖夜囟ㄌ跫卤硐值男滦问健 不少地方政府都是将低工资制作为扩大就业的手段, 这种做法从国家级层面来说 是十分错误的。 假设一个产业工人获得十个单位的工资, 那么它只能够从农民手中交换最基本的 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他只能养活农民而已。如果该产业工人获得一百个单位的工 资,他还可以将每日三餐都交给社会,如吃住、娱乐、旅游等等,将带动整个服 务行业成倍数的增长。 国家公务员、 产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服务行业的带动作用和对就业的放大作 用,对经济学者来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因为“提高工资危险”论者是资本 方代言人,为了资本利益掩盖这个早已被证明了的事实而已。五、 如何越过瓶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生产能力过剩、 内需不足的本质是资本利益最大化而导致劳动者利益严重缺失的 结果,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极大障碍。不能再继续沿用过去不作边际的仅用利 率、汇率、准备金率、假日经济等调控手段。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使国家进入发达行列的必由之路。 采取劳动与资本兼顾中劳动优先的制度性安排, 是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的 首要任务。行政命令不可能直接干涉企业法人的分配行为,而有法律保障的劳工 权利、维权组织却可使劳工在与资本的利益博弈中获胜。 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我国现实的产能已经为国民收入倍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只有实行国民收入倍增,特别是产业工人的收入倍增,才能迅速解决我国 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通过提高公务人员、产业工人工资,带 动第三产业倍数发展,使国家经济突破瓶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提升产业结构,保护环境、资源。在现已有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环境、资源已 经构成了对国家财富的瓶颈。 应在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果断结束有损国家资源 的“竞次”的出口行为,确实地保护国家的环境、资源。 房地产行业是决定国家能否迅速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应毫不犹豫地沿用发 达国家的由政府主导公房开发的成功经验,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 司用成本房价解决。此并不需要国家财政掏一分钱,但由此却可以产生巨大的生 产与消费能力, 并带动整个建筑相关行业的发展。 房价越高, 居民的消费力越弱, 内需不足的矛盾会进一步激化,发达国家之路就离我们越遥远。 (此文已在高层的《改革内参》上登载)---- 后记: 本文提出“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司用成本房价解决。”建议 获得高层响应。据报道,“国务院参事室建议为八成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 (见 .cn/g/.shtml) “国务院参事室最近组成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就房地产问题展开调研,并 提出房地产改革建议。这项调研成果将向总理汇报,为下一步的房地产政策提供 参考。” --------------------------------------------------------------------------------------------------------------------------------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国家富裕之路 DD《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注释之二 文/蔡定创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cn/u/0798)一文,是我国经济学界中一 次提出“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现代国家富裕之路”这一突破性概念的。 为 使大家都能接受这一概念,使之真正成为国家富裕之路,在此作些必要的说明。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这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 当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的时候,消费水平的提高就起决定作用。只有当劳动者工 资与生产力水平同i提高时,生产产品的同时才同i生产了市场,这是一种良性 的具有无比潜力的内循环,一种不需要外部市场的支持也能实现的内循环。其发 展的限制仅在于共同体内所有消费者的消费都得到满足的限制,或者资源的限 制。外贸的作用仅是因为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交换,这种外部资源是内循环所缺 乏的。 2、资本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本性决定,在没有政治干涉的情况下,资本 不可能自行让i,增加工资、增加劳动者福利。因此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不可 能自行建立。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为争夺市场的战争频发,就是因为这 种共享体没有建立。而已经建立这种共享体的当代发达国家,内需问题已不是主 要矛盾,只有为争夺资源而战的,没有为争夺市场而打仗的。 3、现代发达国家都有强大的工会和各种劳工维权组织,保证了工资增长与生产 力水平相适应(凡就业者都能在适当的工作期限内通过工资获得汽车、房子等凡 大众化生产出的生活消费品的满足),国家保障体系合理而完善。因此贫富差距 不大。 4、 “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的要害在于,它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基本矛盾,即有限的消费与无限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才促进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发展。随着股份制所导至的生产资料社会化程度的进一i提 高、劳动保障、社会福利的提高、创造性劳动价值在与资本的关系中地位进一i 提高,而资本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有可能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距理想中的社 会主义,可能比我们更近。 5、虽然上述这些现象都是有目共睹,但是主流意识仅停留在现象阶段,至今没 有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没有人将其上升到“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现代国 家富裕之路”这一理论高度来认识。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实践。多年 来的宏观调控隔靴骚痒,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今从理论上迈进这一小i, 引导国家经济发展将迈出一大i。只有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我国经 济才能有质的飞跃。 6、不少有志之士开出过很多国家富强的药方,但多数是脱离当前现实的泛泛之 谈。要弄清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 矛盾,严重的内需不足,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制约我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理论界或者还有禁区,不肯承认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我国当前仍还在起作 用。也有不少经济学者带着资本的有色眼睛看问题,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使其天 才的脑袋失聪。 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 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民主的根本性作用在那? DD《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注释之三 文/蔡定创 ()近年来对民主的作用争议很大。在我国理论界改革开放初期凡学者都是民主论 者。近年来资本占居社会优势地位后,有资本代言人身份的经济学者,多数都转 变为“精英政治”的鼓吹者,反民主的理论在这个圈子中很盛行。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cn/u/0798)一文,反对这种反民主的理 论,提出民主其实是资本主义社会必须要配套的制度,否则资本主义因为其社会 基本矛盾的激化而灭亡。民主对社会的贡献很多,而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建立了 “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 社会向属于发达社会的高一级形态发展。 资本的本性就是“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道德教导资本给劳动者多发工资 无异天方夜谭。从微观经济学层面讲,单个企业的多发工资等于自杀。但所有企 业都奉行这一原则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杀。因此,劳动者通过多数人的 选票说话,社会才可能建立一系列工会维权、罢工、社会福利等与资本相抗衡的 体制。这种政治强制造成了实际上的“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尽管选举民主 有很多问题,但如果没有劳动者多数人的选票作用,资本的本性会自动改变?不 可能的! 因此,民主的作用在哪?民主是否否缺?到此应该一目了然了。 但我国改革开放后走市场经济道路,照搬了初期自由资本主义的模式,但与资本 相抗衡的人民民主却没有照搬。内需不足,劳动与资本存在结构性失衡,已经成 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最高管理者虽然也看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但 在整体社会层面已形成的资本与权力资本相勾结的主导形式情况下, 理念和号召 都会显得无能为力。当然,民主制度存在成本高决策慢,但市场经济是一种各法 人地位平等的网状结构社会,利益多体分散而复杂,权力集中的政治体制从解决 问题、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的效果看,是明显力不从心了。 --------------------------------------------------------------------------------------------------------------------------------------------------------我国正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DD《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注释之一文/蔡定创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cn/u/0798)发文以来,在新浪网、新华 网网友中受到热议。因为本文首次提出“流动性过剩”就是我国特定条件下的 “经济危机”这一新概念,为明确这个概念,本文在此作些注释。 DD当前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就是我国特定条件下的“经济危机”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引文 1: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提供的数据:“我国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已从 上世纪 80 年代超过 62%下降到 2005 年的 52.1%, 至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仅为 51.1%。居民消费率也从 1991 年的 48.8%下降到 2005 年的 38.2%, 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 2001 年的 38.9%上升到 2005 年的 47.9%,5 年 间快速增长了 9 个百分点”。另据央行数据,我国“流动性过剩”近年来快速增 长,至 2006 年 11 月底已达 11.12 万亿元。“流动性过钡谋局适亲时拘宰式 过剩,其本质是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失衡(见南风窗 2006 年 11 期蔡定创《流 动性过剩的自白》)。 解读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经济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已经到了严重的地i。发达国 家居民消费率一般在 78%左右,而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已下降到 38%,连发达国家 的一半都达不到, 此说明,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增长和出口, 国内消费市场在相对萎缩, 国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 不为消费的生产, 何能持续? 当生产能力过剩时,消费就是生产力。”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引文 2: “实际上经济危机已经在我国发生了,不过已经不是传统的形式了。新形式的经 济危机叫“流动性过薄 本来产品过剩,国内没有市场已经形成经济危机,但现在可以通过“竞次”的方 式出口,企业用进一i压低成本的方式参与“竞次”,以几乎白送的产品大量地 向国际市场上倾销,大量的产品“竞次”,国民福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使劳动 者分配条件进一i恶化。而国家适应资本利益的需要,出口换来的外汇则由央行 完全买单,巨额的基础货币发行形成冲击国内经济并不需要的“流动性过薄 因此,“流动性过笔蔷梦;谖夜囟ㄌ跫卤硐值男滦问健! 生产能力过剩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已有的生产能力过且鸦鄣淖时竟 剩。现今的“流动性过剩”就是资本过剩。 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引发经济危机。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必然 造成生产能力的巨大浪费,工厂倒闭,生产被迫强制收缩,劳工阶层就业和生活 条件进一i恶化。 我国现今的生产能力过剩也是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已有的生产能力过5 个过剩的产品与传统形式不同的是,它用“竞次”的方式向国际市场上倾销了, 此虽然由商品变成了纸币(外汇因交换不平衡会自然贬值),但国民收入、福利 并没有也不可能因此而提高,相反,因为“竞次”劳工阶层工资、福利条件进一 i恶化,国内有效需求进一i缩小,资本与劳动的结构性失衡进一i加剧。因为 “竞次”,国家的资源进一i流失。 另一方面,已积累的资本金加上巨额顺差外汇,由于国内消费市场并没有相应扩 大,而是相对缩小,资本金除了追加生产性投资外,没有别的出路。现今中国已 是全面过剩,除消费品过剩外,上游产品如水泥、钢铁等也已发生全面过剩。国 家只有通过行政严控过热的投资,但资本金“流动性过剩”无所不在,所造成的 房价快速上涨,实际上是严重影响百姓生活水平的与通缩并存的通货膨胀。 因此这种经济危机除了在过剩的商品通过“竞次”方式换来过多的纸币这一点 与传统的经济危机稍有不同外,其它方面如:生产力巨大浪费、国民福利降低、 劳动条件进一i恶化等方面与传统经济危机是一样的。由于“竞次”情况的延 续,国家的资源破坏反而会比传统经济危机更进一i。 如此经济状态下,危机只有在深度上进一i积累。 与传统经济危机不同之处还在于,由于有西方国家市场作缓冲,西方国家只要采 取正确的金触政策,可以使我国长久地就定位在“国际低端打工者”的地位,中 国的经济可以不立即倾倒,但越来越脆弱,而且象拉美一些国家一样,永远不可 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我国的主流经济学界到当前为止,还没有人承认当前我国经济所处的危机状态。 不少人还沾沾自喜,预测着如此发展下去 30 年将超美。此现实反映我国经济学 的严重贫困,是一种比经济危机还严重的危机。========================================================== 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国家富裕之路 DD《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注释之二文/蔡定创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cn/u/0798)一文,是我国经济学界中一 次提出“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现代国家富裕之路”这一概念。 为使大家都 能接受这一概念,使之真正成为国家富裕之路,在此作些必要的说明。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这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的基本原 理。当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的时候,消费水平的提高就起决定作用。只有当劳动 者工资与生产力水平同i提高时,生产产品的同时才同i生产了市场,这是一种 良性的具有无比潜力的内循环,一种不需要外部市场的支持也能实现的内循环。 其发展的限制仅在于共同体内所有消费者的消费都得到满足的限制, 或者资源的 限制。外贸的作用仅是因为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交换,这种外部资源是内循环所 缺乏的。 2、资本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本性决定,在没有政治干涉的情况下, 资本不可能自行让i,增加工资、增加劳动者福利。因此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 不可能自行建立。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为争夺市场的战争频发,就是因 为这种共享体没有建立。而已经建立这种共享体的当代发达国家,内需问题已不 是主要矛盾,只有为争夺资源而战的,没有为争夺市场而打仗的。 3、现代发达国家都有强大的工会和各种劳工维权组织,保证了工资增长与 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凡就业者都能在适当的工作期限内通过工资获得汽车、房子 等凡大众化生产出的生活消费品的满足),国家保障体系合理而完善。因此贫富 差距不大。 4、 “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的要害在于,它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有限的消费与无限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才促进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发展。 随着股份制所导至的生产资料社会化程度的进一i 提高、劳动保障、社会福利的提高、创造性劳动价值在与资本的关系中地位进一 i提高,而资本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有可能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距理想中的 社会主义,可能比我们更近。 5、虽然上述这些现象都是有目共睹,但是主流意识仅停留在现象阶段,至 今没有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没有人将其上升到“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现 代国家富裕之路”这一理论高度来认识。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实践。 多年来的宏观调控隔靴骚痒,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今从理论上迈进这一小 i,引导国家经济发展将迈出一大i。只有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我 国经济才能有质的飞跃。 6、不少有志之士开出过很多国家富强的药方,但多数是脱离当前现实的泛 泛之谈。要弄清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生产和消费之 间的矛盾,严重的内需不足,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制约我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 因。理论界或者还有禁区,不肯承认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我国当前仍还在起 作用。也有不少经济学者带着资本的有色眼睛看问题,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使其 天才的脑袋失聪。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 -------------------------------------------------------------------------------------------------民主的根本性作用在那? DD《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注释之三 文/蔡定创 ()近年来对民主的作用争议很大。在我国理论界改革开放初期凡学者都是民主论 者。近年来资本占居社会优势地位后,有资本代言人身份的经济学者,多数都转 变为“精英政治”的鼓吹者,反民主的理论在这个圈子中很盛行。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cn/u/0798)一文,反对这种反民主的理 论,提出民主其实是资本主义社会必须要配套的制度,否则资本主义因为其社会 基本矛盾的激化而灭亡。民主对社会的贡献很多,而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建立了 “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 社会向属于发达社会的高一级形态发展。 资本的本性就是“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道德教导资本给劳动者多发工资 无异天方夜谭。从微观经济学层面讲,单个企业的多发工资等于自杀。但所有企 业都奉行这一原则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杀。因此,劳动者通过多数人的 选票说话,社会才可能建立一系列工会维权、罢工、社会福利等与资本相抗衡的 体制。这种政治强制造成了实际上的“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尽管选举民主 有很多问题,但如果没有劳动者多数人的选票作用,资本的本性会自动改变?不 可能的! 因此,民主的作用在哪?民主是否否缺?到此应该一目了然了。 但我国改革开放后走市场经济道路,照搬了初期自由资本主义的模式,但与资本 相抗衡的人民民主却没有照搬。内需不足,劳动与资本存在结构性失衡,已经成 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最高管理者虽然也看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但 在整体社会层面已形成的资本与权力资本相勾结的主导形式情况下, 理念和号召 都会显得无能为力。当然,民主制度存在成本高决策慢,但市场经济是一种各法 人地位平等的网状结构社会,利益多体分散而复杂,权力集中的政治体制从解决 问题、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的效果看,是明显力不从心了。 分享0顶阅读(18093)┊ 评论 (189)┊ 收藏(0) ┊转载 ┊ 顶 ┊打印┊举报 前一篇:《资源经济》论 后一篇:国家外汇投资战略思考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评论 拿![发评论]春节活动:兔年珍藏版小浪等你来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绿叶
21:24:07 [举报]很有道理,行起来难呀! 当官的形像好.好官少......?过客
22:34:07 [举报]文章一针见血!但是改善收入分配制度,专制政府是没有积极性的。?众人拾柴
22:42:41 [举报]完全赞成文本观点:“应毫不犹豫地沿用发达国家的由政府主导公房开 发的成功经验,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司用成本房价解 决”。希望我国政府重视这个意见,这才真正体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性质。 只有让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安居乐业, 才可能孕生一个和谐的社会。?弄潮儿
22:53:51 [举报]字字珠玑,精妙透彻.如若照先生此法实行,不出二十年中国必傲立于 世界强国之列.然而现实的中国弊端重重,恐难如愿. 现实的当政者,其生活早已跨入发达行列,其目前所要做的至多是维 持现状.中国的前景令人忧心.?金小小草
23:10:32 [举报]顶?u逸
23:15:15 [举报]沂遣皇潜桓咚俚木迷龀こ寤柰妨耍床坏剑膊幌胝庋墓鄣 ?雪峰浪子
00:48:00 [举报]好文章,一针见血! 没有劳动者利益与资本利益的同i增长,社会生产发展是不可持续的?tony 01:59:33 [举报] tony呵呵,作者看到了第二层,还没看到本质。 因为这个答案,不在经济学里找,作者还得看看别的书。?wjtz 02:40:04 [举报] wjtz归根到底是人口太多了?孟姗姗
03:12:31 [举报]留住人才?无为
09:22:16 [举报]没那么简单,?糖葫芦 -11 11:39:54 [举报] 88888好文章!!!? jsq-11 11:43:05 [举报] jsq688好文章!!! 顶!!!!! 中国的两极分化太严重了!!!!!!!?小薇樱桃
11:47:44 [举报]在于少说废话,多干实事。?一
11:57:16 [举报]中国工人大都从事的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高科技太少并且也没有 国际竞争力,这才是制约中国发展的本质,楼主才读了几本书就在这里 胡说八道!?不是根本
12:30:56 [举报]谈的还不是根本所在?fan-11 12:56:20 [举报] fan9390字字见血。解决还是任重道远啊!?doudou 13:13:48 [举报] doudou怎么可能让现在得到利益的集团自己丢掉,只有暴力革命才是出路。?asd123asd 14:10:22 [举报] asd123asd 观点很好,但楼主不太了解企业界.公营及垄断行业不谈,就各类民营企 业而言,生存越来越艰难,能源,基础材料,税收,行政收费等每年都涨. 再为员工涨工资,已是无能为力. 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其实早已流入黑洞,而且这种状况还会一直持 续下去,所以对中国而言,真正的灾难经济还在后头.?瑟瑟
14:17:00 [举报]还不是根本?要往更根本上讲,本文就不可能存在了。?yy 14:42:51 [举报] yy我不懂这类问题,但我还是顶一下,毕竟领主思考过这类国计民生的问 题.?特种兵
15:51:02 [举报]现实的问题比我门想象的更加严重,收入,就业,社会保障,政府信用, 腐败等等,我们的政府已被利益集团劫持!?人人
16:13:44 [举报]看看商秧变法就知了.?弃儿
16:29:17 [举报]顶,关键是民主制度的建立?伪镇伏
16:33:13 [举报] 我们的政府确实被利益集团收买。不!他们本来就是一伙的!!?HEHE 16:58:10 [举报] HEHE中国无大智慧?真理的香气
16:59:36 [举报]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需要社会的全面改革来匹配的。 比如说:在一个阶段可以通过经济的调控来继续发展经济,但是,长远 来讲: 一个社会不能做到彻底的改革、 做到适应经济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就无从谈起长久的发展。 你的经济观点,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现在国内很多人只是在经济角度上 考虑问题。 结果,最重要的社会改革却忘在一边。 一个社会的改革才是最让人头疼,甚至是伴随着“剧痛”的过程。?真理的香气
17:00:36 [举报]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需要社会的全面改革来匹配的。 比如说:在一个阶段可以通过经济的调控来继续发展经济,但是,长远 来讲: 一个社会不能做到彻底的改革、 做到适应经济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就无从谈起长久的发展。 你的经济观点,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现在国内很多人只是在经济角度上 考虑问题。 结果,最重要的社会改革却忘在一边。 一个社会的改革才是最让人头疼,甚至是伴随着“剧痛”的过程? 一过客
17:07:51 [举报]有点意思。但是还未点到根本哟?石化
17:20:33 [举报]非常赞同! 中国连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如, 提高房价是为了阻止农民进城。?一党执政
17:21:30 [举报]一党执政+全民民主参政是强国之道. 仅为个人观点.?上海数据恢复
17:24:07 [举报]bu 不错@?词不达意
17:39:27 [举报]说的太好了。是政治改革的时候了?难得的好论述
18:10:00 [举报]说的太好了! 现在都是靠出口,国内的消费很差。人们没有钱,经济能发展?都是泡 沫而已!?狼经济
18:18:39 [举报] 此文章是我看到的所有经济类文章的精品,让那些自称主流经济学家悍 然, 也让那些自称人民公仆们无地自容。 我真希望他们能好好看看此文, 做一些实实在在有益于广大人民的业绩来。?不分平
18:53:02 [举报]说的好,就是国企业也现如此,当官的收入成倍的增长,而下面的工人 工资多少年不动,甚至当官还认为工人的工资不应该在高了,现在谁还 敢消费,有点钱就得存起来,孩子上学,养老,将来的不确定性,给所 有人的心里留下了不安全的感觉。中国要想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首先 当官的观念必须改变。?公民
19:12:30 [举报]你的这篇文章应该送给胡锦涛.温家宝等人好好学习研究.让他们尽快 拿出具体措施方案交人大审议.?公民
19:13:10 [举报]你的这篇文章应该送给胡锦涛.温家宝等人好好学习研究.让他们尽快 拿出具体措施方案交人大审议.?伊斯克拉
19:34:07 [举报]非常赞成?BOBO 19:43:15 [举报] BOBO是的 这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 中国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政治的 ?公民
19:57:34 [举报]好文章,中国的改革已经二十年了,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富裕 还远,而且很多原来是富有的,但是后来又贫困了,就是富裕很难可持续. 深层次的改革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了,统治者当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但 是现在问题是不能光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政府的 出发点是好的---为人民的利益,可是官员们不这么做,极少数的会考虑 老百姓的死活,监督机关是政府自己的部门,试问能监督好么?本来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是挺好的, 现在好象代表的代表性有点虚.不知道跟西方国家的议会的议员比怎么 样??基层人民
20:46:03 [举报]政治改革是关键,为什么只为公务员和产业工人涨工资?其他产业那么 多贪官不给我们涨工资为什么不管,希望楼主也写一写,经济的发展是 与制度紧密相连的,制度的制订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没有政治改革什 么都谈不上,历史证明没有独裁者永远成功的。?过客
20:47:04 [举报]好文章,不过,博客这么多,能有媒体和政界人士,特别人最高层人士 注意到吗?,大家把这篇文章顶起,搞火。我唯一能做就是增加人气, 让精华文章也有幸通过媒体告之于众,真真的早日实现改革、民主富强 (我从来不回文章的,为了这个,我破例了)?官僚政府
20:51:41 [举报]好文章.顶?看客
21:02:18 [举报] 为什么中国的有些政府的监督机关形同虚设呢,腐败的一党专政才是根 本.不政治大改革.中国的路又在何方呢??民
21:25:45 [举报]以至于不认为严重的二极分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敌,主张“精英政 治”,人民民主可有可无。?步虚庐主
22:49:26 [举报]好文章 民主啊民生啊那一天才能真正到来! 难道我们还要在等 30 年吗??过路人
23:53:15 [举报]我希望有一天.能在人民日报上.在次看到这篇文章! 谢谢?yy 00:35:14 [举报] yyding?推翻老百姓的大山
00:45:27 [举报]我看,中国最根本是要严惩那些贪官、奸商、以及那些不交少交税的明 星!因为大量的钱都在他们那里!?1? 2 ? 3 ? 4 ? 下一页 & ?-01-12 06:54:13 [举报] 是 245435关键是要有一个由人民选出来的政权,而不是从枪杆子里打出来的!?小市民
08:14:28 [举报]中国的经济学家除三五个之外,其余都是哈巴狗!资本追求的最大利润 是钱,政府官员追求的最大利润是政绩(向上爬的资本)?羿
10:16:13 [举报]让温总理看看这篇好文章?lily 10:16:33 [举报] lily好文章?aa 10:28:29 [举报] aa分析得非常好,要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能看看就好了。?wing 10:41:10 [举报] wing应提高大家的工资. 强烈支持 和谐发展. ?过客
10:58:00 [举报]顶起来?过客
11:04:21 [举报]文章很好,支持你,可不知啥时候,政府能考虑百姓的生活细事。?rt 14:38:18 [举报] rt观点很好,但楼主不太了解企业界.公营及垄断行业不谈,就各类民营企 业而言,生存越来越艰难,能源,基础材料,税收,行政收费等每年都涨. 再为员工涨工资,已是无能为力. 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其实早已流入黑洞,而且这种状况还会一直持 续下去,所以对中国而言,真正的灾难经济还在后头.?过客
16:59:31 [举报][匿名] rt 观点很好,但楼主不太了解企业界.公营及垄断行业不谈,就各类民营企 业而言,生存越来越艰难,能源,基础材料,税收,行政收费等每年都涨. 再为员工涨工资,已是无能为力. 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其实早已流入黑洞,而且这种状况还会一直持 续下去,所以对中国而言,真正的灾难经济还在后头. ------------------------------------------此文楼主说的是宏观经济问题,不是微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问题是谈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当总体工资比太低时,总体市场相对萎缩,生产的 东西就必然没有市场,这时企业生存困难,继续压低工资,市场继续萎 缩,形成恶循。中国目前就处于这种恶循环中。因此中国不能持续发展。 学过宏观经济学的一看就明白这个道理。楼主是对的,而且其观点真是 “石破天惊”: 为何需要人民民主,其理也就在这。人民作主才能获得真正的劳动与资 本共长共享! 此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空前的。 希望胡、温能见此文?UK 23:58:53 [举报] UK多数人的选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强制手段,劳动者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 没有比此更好的手段。弃此手段不用,根本无法制衡渗透到社会各个层 面的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强大的资本和权力资本的力量。 ------------ding?黑衣人
07:47:00 [举报]发达国家的特征有哪些?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社会平等;社会公平,等等. 对照而言,大陆只存在发达地区. 要想成为发达国家,搞市场经济不搞个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能行吗??网友
17:01:27 [举报]央视新闻频道纪事栏目蕾蕾是女拉拉,福建人,是个 T,到处寻各地女 人发短信意淫,是性受虐狂。手机号码 ?zzm 23:12:52 [举报] zzm说得好!?iikof 01:27:21 [举报] iikof 我觉得先生所言不仅一针见血得阐述了中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 也在公司的创业,尤其是在个人创业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MM 18:15:01 [举报] MM思想深刻,字字珠玑,少见的好文! 希望胡、温能见此文.?天下为公
18:16:50 [举报]此文叫那些学西方半桶水的主流经济学家汗颜?天下漂泊者
19:08:40 [举报]TrackBack by 天下漂泊者 您好,我阅读了您的这篇文章后,发表了一些我的评论,希望可以 与您交流。 我的文章《中国为何未能成发达国家 zz》 文章摘要: .cn/u/0798 好文,我最近 也在想为何我们国家改革开放 30 年,没有像日本那样使得综合 国力与人民同时获得最大利益,离进入发达国家还是这么遥远, 本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这篇文章很好的剖析了其中的原因, 大家可以看看。 阅读全部内容?本楼
15:08:12 [举报]谢谢“天下漂泊者”! 你的网站我去看了。 ?改革
18:41:35 [举报]一针见血,那些所谓的专家们都瞎了眼了吗,还是他们的嘴被金钱塞满 了!!!!!!!!!!!!!!!?嗯嗯
14:42:00 [举报]中国根本没希望,大家赶快出国吧。真的,劝大家一句,都别天真了。?南天
08:56:46 [举报]一篇济世的好文章,深刻!?新坪
10:18:55 [举报]楼主好文!希望胡、温能看到。?手机用户
02:52:26 [举报]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了,中国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这全怪毛**?狼行天下
00:31:01 [举报]虽一家之言,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d 11:09:26 [举报] dddd?d 11:13:27 [举报]k 中国文化大革命浪费了好几十年 小平同志不上台,中国还要落后了!!?路人
16:24:10 [举报]kuang?ding爱国者
11:57:40 [举报]好文!!?子元
14:43:14 [举报]开卷有益,希望在看到一些好文章!?苍南山
01:21:55 [举报]这是目前我看过的对中国经济讲的最透彻的文章?新浪网友
00:50:08 [举报]赫赫,有些东西大家新知肚明 不过这点就比不过老外,老外有了意见,宁死也要说出来,中国人这点 就要差很多 对了,您觉得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新浪网友
01:25:46 [举报]大家想一下,这篇文章能在&南风窗&之类媒体上刊载(虽改头换面),本 身就是一个政治信号.现中央提出来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意思?经济发展 到了今天,政治改革已成为必然!在解决大量经济、社会问题的同时, 我们将要忍受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变迁,我国将在一个发达的困苦中 磨砺相当的时期了……?新浪网友
14:18:05 [举报]楼上说的大胆?新浪网友
15:57:31 [举报]好文章!我看中国有希望了!!!!!!!!!1?理想主意
21:14:42 [举报]现在如果实行民主,一人一票,中国只可能出现查韦斯,内贾德式的领 导人,对中国来说将是毁灭性的灾难。?新浪网友
23:12:19 [举报]同意,俺认为,如果没有现在的国际化的环境,如果没有出口替代,中国 早就发生过 N 次美国 30 代式的经济大危机了.? 新浪网友
05:28:04 [举报]望胡、温能见此文了吗??南风
22:05:25 [举报]读了,写的很有独到的见解。?新浪网友
00:46:58 [举报]文章一针见血!但是改善收入分配制度,专制政府是没有积极性的 体制不变,一切无法改变?新浪网友
10:51:55 [举报]收藏了,看了很难过,小百姓难啊! 我们怎么办??新浪网友
03:12:12 [举报]顶你了!?新浪网友
05:45:53 [举报]更可怕的是连政府也逐步被资方控制了,彻底改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新浪网友
08:50:06 [举报] 其实工资也在增长了,只是工人的工资没有涨或很少。那天上面做到给 老百姓都涨了,也就进步了。?新浪网友
11:13:45 [举报]等百姓都有钱了,社会也就进步了?新浪网友
11:15:23 [举报]要是胡/温看了此文章不只做何感想? 他二人要是能在此发表一下评论,会怎么评呢??新浪网友
11:15:48 [举报]要是胡/温看了此文章不只做何感想? 他二人要是能在此发表一下评论,会怎么评呢??新浪网友
12:09:35 [举报]2001 年股市为了要保证企业养老金,国家竟然按照市场价格减持国有股, 以致市场暴跌.2005 年开始的&全流通&过程中,要求企业想要非流通股 能够在市场上流通,必须要给流通股东相应的对价.得到的响应是股市 应声而起.相信到现在流通股东,国有股(法人股)持有人的利益出现了 双赢.相信养老金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这个例子上看,要想 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还是要企业的员工一定利益,并且他们的利益能 够随着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一起提高.最后真正实现&大唐&中国.?新浪网友
20:40:44 [举报]此文 ?新浪网友
20:45:02 [举报]好文章。现在中国的农民工就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大多都是单休日;没 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没有住房;小孩上不起学...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文/蔡定创 () 提要: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亚洲四小龙都进入发达国家(地区)行列,日本 1960 年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395 美元,1961 年开始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87 年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达 17,142 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中国改革开放也三十年了,生 产了占美国 30%的消费品,但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 4%。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多 年却受困于生产过剩,内需不足。同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为什么未能成为 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如果仅从经济结构来说,中国经济至今没有建立起发达经济体所绝对 必须的,以兼顾到劳资双方共同利益为特征的共享经济体,资本和权力部门利益 被最大化,劳动者的利益诉求被忽略。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 有随着 GDP 的增长比例而增长。因此,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发生巨大反差,劳 动与资本所发生的结构性失衡,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者参与制度的缺失是劳动者在与资本利益博弈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构建劳 动与资本利益共享的经济体,是我国经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要越过的门槛。一、 当前严重失衡的经济现实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提供的数据:“我国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已从上 世纪 80 年代超过 62%下降到 2005 年的 52.1%,至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仅为 51.1%。居民消费率也从 1991 年的 48.8%下降到 2005 年的 38.2%, 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 2001 年的 38.9%上升到 2005 年的 47.9%,5 年 间快速增长了 9 个百分点”。另据央行数据,我国“流动性过剩”近年来快速增 长,至 2006 年 11 月底已达 11.12 万亿元。“流动性过钡谋局适亲时拘宰式 过剩,其本质是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失衡(见南风窗 2006 年 11 期蔡定创《流 动性过剩的自白》)。 解读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经济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已经到了严重的地i。发达国 家居民消费率一般在 78%左右,而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已下降到 38%,连发达国家 的一半都达不到, 此说明,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增长和出口, 国内消费市场在相对萎缩, 国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 不为消费的生产, 何能持续? 当生产能力过剩时,消费就是生产力。 生产过剩、 内需不足的矛盾不是始于今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当时的扩大内需,就没有将调节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提高劳动者的分配比例作为 目标,过剩的产品用竞次的方式增加出口,生产发展的内在张力被无形地耗损掉 了,已有的国民福利被进一i输出,换来大把美元纸钞,用发行基础货币买单, 以至形成今天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的 “流动性过剩”。 历年调控都未着“根”, 那么“根”在那里?二、 劳资分配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一道“坎” 其实马克思早就告诉过我们,生产过剩,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 用的结果。 早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日益扩大的社会生产力与不断萎缩的 社会消费之间矛盾”。资本的利益机制就在于以最小的劳动成本获取最大的利 润。 劳动者的工资被不断压缩, 消费市场相对缩小。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用, 西方国家在二战后都认识到,没有劳动者利益与资本利益的同i增长,社会生产 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里存在一个不二的选择,是选择经济危机,还是选择劳动 者与资本利益共享。民主国家劳动者依靠多数人的选票的强制作用,使现代发达 国家选择了后者。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和社会福利保障都通过法律法令固定下来, 劳工维权组织都具有法律地位。 从而保证了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 应。因此才形成当今发达国家的群体。 因此,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都是早已经走出早期血腥资本主义、贫富二极分化 的国家。任何资本出于其本性,都不可能自动地与劳动者共享生产成果。国家的 民主制度,即劳动者多数人的选票,是国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劳动者与资本抗衡 制度的根本保障。 民主的真谛就在于劳动者可以获得与资本在分配中基本同等的 地位,在于能够建立起一套劳动与资本共享生产成果的经济体系。因此,凡发达 国家都是人民民主制度较健全的国家, 也都是劳动与资本利益共享关系解决较好 的国家。 可见,是否能有效解决劳资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实际上是决定国家能否进 入发达行列的一道“坎”。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已有很大的发展,社会的生产能力 也获得 N 倍的提高,但是至今,不仅未建立有效的劳动者利益保障机制,甚至劳 动者利益表达机制都是缺失的。政府、部门在自身利益机制支配下与资本同穿一 条裤子。近三十年来,内、外资生产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 10%,而劳动者年 工资增长率仅为 1%-3%(除国有企业外)。甚至那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在 当今中国频频出现,地方管理部门往往视而不见。制度严重向资本倾斜,普通劳 动者并没有分享到生产发展的成果。在这种体制下的生产力不可能获得充分发 展。 显然,我国还没有意识到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要过这道“坎”。我们离发 达国家实际还很遥远。三、 改革任重道远 上述说明,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前提,而这一前提的建 立有赖于人民民主制度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国内主流经济学者都没有看到这种 作用, 以至于不认为严重的二极分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敌, 主张“精英政治”, 人民民主可有可无。当然,如果“精英政治”能够解决问题,倒是一种高效省力 的方法。但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们有执政为民的理念也做不到在中国构建劳动与资本共享的经济体? 主要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个社会阶层都不可能自动地放弃即得利益,当权力与资 本结盟后,最高决策层的号召都会显得无能为力。何况,国家的决策、监督与管 理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大的系统,当基本制度缺失时,个人的作用十分有限。而 没有真正劳动者利益代表对决策与监督的权力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劳动者想与资 本建立利益共享经济体就如天方夜谭。 因此, 我们就好解释, 为什么国企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利益的产权向资本方送让, 我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潜规则如此通行, 对劳动者有利的政策制定总是阻力 重重并在执行中走样,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拉抬房价博取利 益,经济适用房政策最终形有为无,共和国总理为民工讨工资所显示的民工维权 制度缺失等等。 多数人的选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强制手段, 劳动者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没有比此 更好的手段。弃此手段不用,根本无法制衡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占绝对优势地 位的强大的资本和权力资本的力量。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反民主的呼声,其实质就 是已获得话语权的强大资本方面为保守既得利益的一种本能反映。邓小平曾说 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当前社会严 重的二极分化的事实,最少已证明我们改革至今并没有获得成功,如果不持续深 入到政治层面进行改革,就不可能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的经济体,真正解决社会 二极分化问题,国家也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四、 驳斥“提高工资危险论” 一种很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是“劳动力成本一旦上升, 企业利润受到影响甚至 破产,最终会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因此,“提高工资危险”! 这是一种违反经济学常识的观点。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好象是有这么回事,但 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谬论。因为,社会生产了产品,也必须要生产出消费 这个产品的市场,劳动者的工资不相应提高,就会有部份产品价值不能被实现, 简单生产都不能维持,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 相反,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提高工人工资能获得超速的发展。因为劳动 者工资的提高,就等于产品市场的扩大,产品的价值实现也就变得顺利无阻,这 个时候生产仅受制于资源和消费极限的限制。到这个时候国家不富都难。 日本的经济发展就证明了这个原理:日本 1960 年 12 月 27 日通过实施《国民收 入倍增计划》,1960 年至 1970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350%,国民收入增 长率为 340%。实行的是国民生产与国民收入的同i增长,因此才有经济高速发 展。60 年代的最后四年,曾平均年增速达 16.5%。国民人均生产总值从 1960 年 仅 395 美元,至 1987 年达到 17,142 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 没有同i的国民消费增长,不可能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如果劳动者工资不提高, 国内自身的消费市场不可能扩大,产品只有出口和改为投资消费。如果需要等同 的进口,这个出口或许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等同的进口需求,出口换回来的只 是一些不断贬值的货币符号。 投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 没有市场支持的投资过多, 必然引发经济危机。 实际上经济危机已经在我国发生了,不过已经不是传统的形式了。新形式的经济 危机叫“流动性过薄 本来产品过剩,国内没有市场已经形成经济危机,但现在可以通过“竞次”的方 式出口,企业用进一i压低成本的方式参与“竞次”,以几乎白送的产品大量地 向国际市场上倾销,大量的产品“竞次”,国民福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使劳动 者分配条件进一i恶化。而国家适应资本利益的需要,出口换来的外汇则由央行 完全买单,巨额的基础货币发行形成冲击国内经济并不需要的“流动性过薄 因此,“流动性过笔蔷梦;谖夜囟ㄌ跫卤硐值男滦问健 不少地方政府都是将低工资制作为扩大就业的手段, 这种做法从国家级层面来说 是十分错误的。 假设一个产业工人获得十个单位的工资, 那么它只能够从农民手中交换最基本的 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他只能养活农民而已。如果该产业工人获得一百个单位的工 资,他还可以将每日三餐都交给社会,如吃住、娱乐、旅游等等,将带动整个服 务行业成倍数的增长。 国家公务员、 产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服务行业的带动作用和对就业的放大作 用,对经济学者来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因为“提高工资危险”论者是资本 方代言人,为了资本利益掩盖这个早已被证明了的事实而已。五、 如何越过瓶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生产能力过剩、 内需不足的本质是资本利益最大化而导致劳动者利益严重缺失的 结果,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极大障碍。不能再继续沿用过去不作边际的仅用利 率、汇率、准备金率、假日经济等调控手段。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使国家进入发达行列的必由之路。 采取劳动与资本兼顾中劳动优先的制度性安排, 是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的 首要任务。行政命令不可能直接干涉企业法人的分配行为,而有法律保障的劳工 权利、维权组织却可使劳工在与资本的利益博弈中获胜。 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我国现实的产能已经为国民收入倍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只有实行国民收入倍增,特别是产业工人的收入倍增,才能迅速解决我国 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通过提高公务人员、产业工人工资,带 动第三产业倍数发展,使国家经济突破瓶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提升产业结构,保护环境、资源。在现已有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环境、资源已 经构成了对国家财富的瓶颈。 应在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果断结束有损国家资源 的“竞次”的出口行为,确实地保护国家的环境、资源。 房地产行业是决定国家能否迅速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应毫不犹豫地沿用发 达国家的由政府主导公房开发的成功经验,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 司用成本房价解决。此并不需要国家财政掏一分钱,但由此却可以产生巨大的生 产与消费能力, 并带动整个建筑相关行业的发展。 房价越高, 居民的消费力越弱, 内需不足的矛盾会进一步激化,发达国家之路就离我们越遥远。(此文的修改版《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的富国之路》已在最高层的《改革内参》 2007 年 3 月期刊登 《发达的真相》在南风窗 2007 年 2 月期刊载)---- 后记: 本文提出“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司用成本房价解决。”建议 获得高层响应。据报道,“国务院参事室建议为八成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 (见 .cn/g/.shtml) “国务院参事室最近组成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就房地产问题展开调研,并 提出房地产改革建议。这项调研成果将向总理汇报,为下一步的房地产政策提供 参考。”------------------------------------------------------------------------------------------------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国家富裕之路 DD《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注释之二 文/蔡定创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cn/u/0798)一文,是我国经济学界中一 次提出“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现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文/蔡定创 () 提要: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亚洲四小龙都进入发达国家(地区)行列,日本 1960 年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395 美元,1961 年开始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87 年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达 17,142 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中国改革开放也三十年了,生 产了占美国 30%的消费品,但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 4%。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多 年却受困于生产过剩,内需不足。同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为什么未能成为 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如果仅从经济结构来说,中国经济至今没有建立起发达经济体所绝对 必须的,以兼顾到劳资双方共同利益为特征的共享经济体,资本和权力部门利益 被最大化,劳动者的利益诉求被忽略。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 有随着 GDP 的增长比例而增长。因此,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发生巨大反差,劳 动与资本所发生的结构性失衡,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者参与制度的缺失是劳动者在与资本利益博弈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构建劳 动与资本利益共享的经济体,是我国经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要越过的门槛。一、 当前严重失衡的经济现实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提供的数据:“我国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已从上 世纪 80 年代超过 62%下降到 2005 年的 52.1%,至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仅为 51.1%。居民消费率也从 1991 年的 48.8%下降到 2005 年的 38.2%, 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 2001 年的 38.9%上升到 2005 年的 47.9%,5 年 间快速增长了 9 个百分点”。另据央行数据,我国“流动性过剩”近年来快速增 长,至 2006 年 11 月底已达 11.12 万亿元。“流动性过钡谋局适亲时拘宰式 过剩,其本质是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失衡(见南风窗 2006 年 11 期蔡定创《流 动性过剩的自白》)。 解读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经济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已经到了严重的地i。发达国 家居民消费率一般在 78%左右,而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已下降到 38%,连发达国家 的一半都达不到, 此说明,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增长和出口, 国内消费市场在相对萎缩, 国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 不为消费的生产, 何能持续? 当生产能力过剩时,消费就是生产力。 生产过剩、 内需不足的矛盾不是始于今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当时的扩大内需,就没有将调节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提高劳动者的分配比例作为 目标,过剩的产品用竞次的方式增加出口,生产发展的内在张力被无形地耗损掉 了,已有的国民福利被进一i输出,换来大把美元纸钞,用发行基础货币买单, 以至形成今天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的 “流动性过剩”。 历年调控都未着“根”, 那么“根”在那里?二、 劳资分配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一道“坎” 其实马克思早就告诉过我们,生产过剩,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 用的结果。 早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日益扩大的社会生产力与不断萎缩的 社会消费之间矛盾”。资本的利益机制就在于以最小的劳动成本获取最大的利 润。 劳动者的工资被不断压缩, 消费市场相对缩小。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用, 西方国家在二战后都认识到,没有劳动者利益与资本利益的同i增长,社会生产 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里存在一个不二的选择,是选择经济危机,还是选择劳动 者与资本利益共享。民主国家劳动者依靠多数人的选票的强制作用,使现代发达 国家选择了后者。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和社会福利保障都通过法律法令固定下来, 劳工维权组织都具有法律地位。 从而保证了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 应。因此才形成当今发达国家的群体。 因此,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都是早已经走出早期血腥资本主义、贫富二极分化 的国家。任何资本出于其本性,都不可能自动地与劳动者共享生产成果。国家的 民主制度,即劳动者多数人的选票,是国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劳动者与资本抗衡 制度的根本保障。 民主的真谛就在于劳动者可以获得与资本在分配中基本同等的 地位,在于能够建立起一套劳动与资本共享生产成果的经济体系。因此,凡发达 国家都是人民民主制度较健全的国家, 也都是劳动与资本利益共享关系解决较好 的国家。 可见,是否能有效解决劳资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实际上是决定国家能否进 入发达行列的一道“坎”。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已有很大的发展,社会的生产能力 也获得 N 倍的提高,但是至今,不仅未建立有效的劳动者利益保障机制,甚至劳 动者利益表达机制都是缺失的。政府、部门在自身利益机制支配下与资本同穿一 条裤子。近三十年来,内、外资生产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 10%,而劳动者年 工资增长率仅为 1%-3%(除国有企业外)。甚至那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在 当今中国频频出现,地方管理部门往往视而不见。制度严重向资本倾斜,普通劳 动者并没有分享到生产发展的成果。在这种体制下的生产力不可能获得充分发 展。 显然,我国还没有意识到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要过这道“坎”。我们离发 达国家实际还很遥远。三、 改革任重道远 上述说明,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前提,而这一前提的建 立有赖于人民民主制度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国内主流经济学者都没有看到这种 作用, 以至于不认为严重的二极分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敌, 主张“精英政治”, 人民民主可有可无。当然,如果“精英政治”能够解决问题,倒是一种高效省力 的方法。但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们有执政为民的理念也做不到在中国构建劳动与资本共享的经济体? 主要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个社会阶层都不可能自动地放弃即得利益,当权力与资 本结盟后,最高决策层的号召都会显得无能为力。何况,国家的决策、监督与管 理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大的系统,当基本制度缺失时,个人的作用十分有限。而 没有真正劳动者利益代表对决策与监督的权力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劳动者想与资 本建立利益共享经济体就如天方夜谭。 因此, 我们就好解释, 为什么国企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利益的产权向资本方送让, 我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潜规则如此通行, 对劳动者有利的政策制定总是阻力 重重并在执行中走样,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拉抬房价博取利 益,经济适用房政策最终形有为无,共和国总理为民工讨工资所显示的民工维权 制度缺失等等。 多数人的选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强制手段, 劳动者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没有比此 更好的手段。弃此手段不用,根本无法制衡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占绝对优势地 位的强大的资本和权力资本的力量。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反民主的呼声,其实质就 是已获得话语权的强大资本方面为保守既得利益的一种本能反映。邓小平曾说 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当前社会严 重的二极分化的事实,最少已证明我们改革至今并没有获得成功,如果不持续深 入到政治层面进行改革,就不可能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的经济体,真正解决社会 二极分化问题,国家也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四、 驳斥“提高工资危险论” 一种很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是“劳动力成本一旦上升, 企业利润受到影响甚至 破产,最终会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因此,“提高工资危险”! 这是一种违反经济学常识的观点。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好象是有这么回事,但 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谬论。因为,社会生产了产品,也必须要生产出消费 这个产品的市场,劳动者的工资不相应提高,就会有部份产品价值不能被实现, 简单生产都不能维持,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 相反,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提高工人工资能获得超速的发展。因为劳动 者工资的提高,就等于产品市场的扩大,产品的价值实现也就变得顺利无阻,这 个时候生产仅受制于资源和消费极限的限制。到这个时候国家不富都难。 日本的经济发展就证明了这个原理:日本 1960 年 12 月 27 日通过实施《国民收 入倍增计划》,1960 年至 1970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350%,国民收入增 长率为 340%。实行的是国民生产与国民收入的同i增长,因此才有经济高速发 展。60 年代的最后四年,曾平均年增速达 16.5%。国民人均生产总值从 1960 年 仅 395 美元,至 1987 年达到 17,142 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 没有同i的国民消费增长,不可能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如果劳动者工资不提高, 国内自身的消费市场不可能扩大,产品只有出口和改为投资消费。如果需要等同 的进口,这个出口或许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等同的进口需求,出口换回来的只 是一些不断贬值的货币符号。 投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 没有市场支持的投资过多, 必然引发经济危机。 实际上经济危机已经在我国发生了,不过已经不是传统的形式了。新形式的经济 危机叫“流动性过薄 本来产品过剩,国内没有市场已经形成经济危机,但现在可以通过“竞次”的方 式出口,企业用进一i压低成本的方式参与“竞次”,以几乎白送的产品大量地 向国际市场上倾销,大量的产品“竞次”,国民福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使劳动 者分配条件进一i恶化。而国家适应资本利益的需要,出口换来的外汇则由央行 完全买单,巨额的基础货币发行形成冲击国内经济并不需要的“流动性过薄 因此,“流动性过笔蔷梦;谖夜囟ㄌ跫卤硐值男滦问健 不少地方政府都是将低工资制作为扩大就业的手段, 这种做法从国家级层面来说 是十分错误的。 假设一个产业工人获得十个单位的工资, 那么它只能够从农民手中交换最基本的 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他只能养活农民而已。如果该产业工人获得一百个单位的工 资,他还可以将每日三餐都交给社会,如吃住、娱乐、旅游等等,将带动整个服 务行业成倍数的增长。 国家公务员、 产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服务行业的带动作用和对就业的放大作 用,对经济学者来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因为“提高工资危险”论者是资本 方代言人,为了资本利益掩盖这个早已被证明了的事实而已。五、 如何越过瓶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生产能力过剩、 内需不足的本质是资本利益最大化而导致劳动者利益严重缺失的 结果,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极大障碍。不能再继续沿用过去不作边际的仅用利 率、汇率、准备金率、假日经济等调控手段。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使国家进入发达行列的必由之路。 采取劳动与资本兼顾中劳动优先的制度性安排, 是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的 首要任务。行政命令不可能直接干涉企业法人的分配行为,而有法律保障的劳工 权利、维权组织却可使劳工在与资本的利益博弈中获胜。 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我国现实的产能已经为国民收入倍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只有实行国民收入倍增,特别是产业工人的收入倍增,才能迅速解决我国 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通过提高公务人员、产业工人工资,带 动第三产业倍数发展,使国家经济突破瓶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提升产业结构,保护环境、资源。在现已有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环境、资源已 经构成了对国家财富的瓶颈。 应在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果断结束有损国家资源 的“竞次”的出口行为,确实地保护国家的环境、资源。 房地产行业是决定国家能否迅速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应毫不犹豫地沿用发 达国家的由政府主导公房开发的成功经验,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 司用成本房价解决。此并不需要国家财政掏一分钱,但由此却可以产生巨大的生 产与消费能力, 并带动整个建筑相关行业的发展。 房价越高, 居民的消费力越弱, 内需不足的矛盾会进一步激化,发达国家之路就离我们越遥远。 (此文已在高层的《改革内参》上登载)---- 后记: 本文提出“80%的居民住房通过政府公房开发公司用成本房价解决。”建议 获得高层响应。据报道,“国务院参事室建议为八成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 (见 .cn/g/.shtml) “国务院参事室最近组成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就房地产问题展开调研,并 提出房地产改革建议。这项调研成果将向总理汇报,为下一步的房地产政策提供 参考。” --------------------------------------------------------------------------------------------------------------------------------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国家富裕之路 DD《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注释之二 文/蔡定创 ()《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 (.cn/u/0798)一文,是我国经济学界中一 次提出“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现代国家富裕之路”这一突破性概念的。 为 使大家都能接受这一概念,使之真正成为国家富裕之路,在此作些必要的说明。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这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 当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的时候,消费水平的提高就起决定作用。只有当劳动者工 资与生产力水平同i提高时,生产产品的同时才同i生产了市场,这是一种良性 的具有无比潜力的内循环,一种不需要外部市场的支持也能实现的内循环。其发 展的限制仅在于共同体内所有消费者的消费都得到满足的限制,或者资源的限 制。外贸的作用仅是因为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交换,这种外部资源是内循环所缺 乏的。 2、资本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本性决定,在没有政治干涉的情况下,资本 不可能自行让i,增加工资、增加劳动者福利。因此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不可 能自行建立。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为争夺市场的战争频发,就是因为这 种共享体没有建立。而已经建立这种共享体的当代发达国家,内需问题已不是主 要矛盾,只有为争夺资源而战的,没有为争夺市场而打仗的。 3、现代发达国家都有强大的工会和各种劳工维权组织,保证了工资增长与生产 力水平相适应(凡就业者都能在适当的工作期限内通过工资获得汽车、房子等凡 大众化生产出的生活消费品的满足),国家保障体系合理而完善。因此贫富差距 不大。 4、 “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的要害在于,它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基本矛盾,即有限的消费与无限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才促进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发展。随着股份制所导至的生产资料社会化程度的进一i提 高、劳动保障、社会福利的提高、创造性劳动价值在与资本的关系中地位进一i 提高,而资本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有可能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距理想中的社 会主义,可能比我们更近。 5、虽然上述这些现象都是有目共睹,但是主流意识仅停留在现象阶段,至今没 有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没有人将其上升到“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才是现代国 家富裕之路”这一理论高度来认识。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实践。多年 来的宏观调控隔靴骚痒,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今从理论上迈进这一小i, 引导国家经济发展将迈出一大i。只有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体”,我国经 济才能有质的飞跃。 6、不少有志之士开出过很多国家富强的药方,但多数是脱离当前现实的泛泛之 谈。要弄清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 矛盾,严重的内需不足,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制约我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理论界或者还有禁区,不肯承认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我国当前仍还在起作 用。也有不少经济学者带着资本的有色眼睛看问题,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使其天 才的脑袋失聪。 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 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有没有鬼的存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