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马云说房价会跌视频的,看了这个场面我是不信

融360靠导流为生连年亏损 拿什么打动美国投资者|投资者|融360|基金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连年亏损 融360拿什么打动美国投资者
  这已是本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第三家递交IPO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0日晚,融360旗下简普科技向SEC递交IPO招股书,这家主营金融搜索的公司计划募集最多2亿美元。但尚未披露其他具体IPO信息,如拟挂牌的交易所、证券代码、发行价格和发行股数等。
  记者注意到,和此前递交IPO的拍拍贷、和信贷、趣店等互金公司不同的是,融360目前尚处于亏损状态。那么,这家公司要用怎样的故事来吸引美国投资者?
  靠导流为生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净亏损从2015年的1.962亿元,减少7.2%至2016年的1.821亿元。2017年上半年,亏损4900万元。亏损的减少主要得益于推荐服务费收入的增长,2017年上半年融360的营收同比增长170%,至3.934亿元。
  “融360之前也有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在2016年初还时刻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但后来靠着给现金贷平台导流、做贷款超市的模式,打了一个翻身仗。他们也是赶上了现金贷的好时候!”上海某中型现金贷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现在随着现金贷平台竞争的加剧,用户争夺战越来越激烈,导流价格也水涨船高,以前一个用户导流价格在10元以内,现在基本均价在12元。这还仅是CPA(导流用户的价格),不是用户成功注册借款的价格。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推出贷款推荐服务到2013年开展信用卡推荐服务,从2014年开始做财富管理资讯服务到2015年进军大数据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再到2016年推出的金云系统,融360走过的转型发展之路就是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都会关注的项目。
  不过,独立投资人陈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从招股说明书来看,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推荐贷款、发放信用卡、营销广告,其中推荐贷款占比80%,是其目前收入的大头。同时,在初期营收占比较高的信用卡推荐注册和广告营销费用在逐步走低。”
  陈诚指出,其现在的模式比较简单清晰,基本上就是一边通过各渠道买流量,再把流量整合后卖给各个平台。
  赶鸭子上架
  融360如今希望凭借贷款超市的模式实现一场“赴美上市梦”。
  对于融360的估值,招股说明书中没有透露更多。而据公开信息,融360的D轮是在2015年8月,彼时云峰基金以5500万美元的价格占股6.8%,投后估值约合50亿元。
  谁最着急上市?
  莫过于那些急于套现的投资人。“如果看现在的股权构架,三个创始人的股份被稀释到不足三成,融360已被投资人架着走了。眼看着趣店百亿美元市值,拍拍贷、和信贷递交IPO,投资人哪里还坐得住。何况融360背后站着的是红杉资本、淡马锡、云锋基金等VC食物链顶端的资本公司。”国内知名基金投资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
  据招股说明书数据,融360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叶大清持有公司3325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9.6%;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陆佳彦持有公司2874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8.3%;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刘曹峰持有公司1338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3.9%。
  而与红杉资本有关联的投资基金合计持有公司6077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17.6%;云峰基金旗下Article&Light&Limited持有的2341万股流通股,占总股本的6.8%。
  但是被赶鸭子上架后,其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吗?
  “虽然导流业务非常赚钱,但从财报来看融360尚未完全实现盈利。”上述现金贷平台高管进一步指出,目前现金贷存在很大的政策性风险。如果这一块业务一旦被监管,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值得商榷。
  此外,该高管还提出担忧:实际上融360自身也有贷款业务,如果他同时还在给其他平台提供大数据风控服务,很难保证不将别家平台数据挪为自用。
  不过,根据招股书风险提示,融360方面正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从事贷款业务的主体与现有业务分离,这部分业务的品牌也将不再采用“融360”。尽管两种业务的风控模型是独立的,但这种现状仍有可能被认定为并非独立第三方。
  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融360客服,对方表示,目前在融360&APP上只提供借贷平台搜索撮合服务,融360自身并没有从事借贷服务。
责任编辑:陈楚潺(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谁说房价会跌的,看了这个场面我是不信
昨天一条微博又爆红了....是这样的一条:原视频在这里:无独有偶,评论里面大家纷纷说道,不止是南通,他们所在的城市也是这个德性。过去一个周末长沙是这个样子的:成都是这个样子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真的太疯狂了。我就纳闷了,这么强的购买力,哪来的这么多钱?据说,现在买房还要签全款意向书,不全款都买不到,因为全款的人太多了,光他们号都不够用了。也是服了。所以我有时候说,刚需,全款买房真的是刚需,他们对房子的执着,比那些等着房子住结婚的人强太多了。为了赚钱什么苦什么累都能承受。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赚钱需求和赚钱机会太少赚钱太慢之间的矛盾了啊。都来说说吧,你所在的城市,现在什么情况?(PS.你们先在这里留言,我会选择加精。我去旁边售楼处转转,待会儿回来)信谁呢?任志强发话 房价要跌?为什么我看到是 任志强:为什么2018年楼市必定暴涨 zt
任志强:为什么2018年楼市必定暴涨!!房价并没有沫,上涨周期在缩短任志强的核心论断是:错误的调控手段会让需求在一段时间以后集中爆发,所以下一轮会比这一轮涨得更高。房价为什么会涨?他主要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佐证了这一观点:? 供应端:土地供应已经连续两年下滑任志强表示:2015年土地供应就是负的33%,很多城市土地已经出现短缺,包括上海和北京。2016年,政府的土地供应继续下滑,部分一线城市的土地连2015年的一半都不到。比如,北京2016年的土地出让收入是800多亿,而2015年是1960亿。去年才到前年的40%左右。土地是两年开工,所以2015年和2016年连续2年的土地供应负增长,将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库存。翻看一线城市的库存量可知,目前一线城市库存平均只有6个月左右,已经远低于12个月的安全库存标准。如果一线城市不再建房,不出6个月,市场上将没有新房库存。我们现在销售的房子和竣工的房子的比例到底是什么关系?任志强给出的数据是1:2.12,这是什么意思呢?平均每竣工了1套房,就卖了2.12套,按照一线的6个月库存,这么个调控法,等到无房可卖,房价肯定要出大问题。? 需求端:一线城市人口还将继续飙升目前,因为土地稀缺,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在限制人口,比如北京提出“誓死守住人口2300万的底线”,并且市里给各个区还下了任务,区里就把任务分割给了管辖下的各个企业,但结果却收效甚微。这是必然的,一线拥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以及更好的前景,“把人轰走,你轰得走吗?”人往高处走是人的天性,不然人类早就灭绝了。这样违背人性的计划注定必然失败!世界历史上,早就无数次地证明限制人口根本行不通。早在东京还是1200万人口的时候,当时就跟北京一样,下决心把人口控制住,于是就发展东京的卫星城市,修了条高速铁路,说半小时就能到大阪,大家去大阪生活吧。结果路是修好了,东京人不但没去大阪,反而大阪的人全都跑到东京来了,现在东京多少人了呢?3750万。只要人口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一二线城市,房价怎么会不涨呢?2010年,中国楼市成为一道分水岭。在市场上看空论大行其道的时候,任志强却发表了房价必涨论,并扬言:“你们还是别当傻瓜了,把幻想放下去吧!”结果,2010年房价暴涨。全国平均涨幅9.9%,而北京更是暴涨了42%。2015年,他再次发表房价暴涨论:“由于限购政策,2013年和2014年土地供应量减少,2015年房价还将上涨。”当有人问任志强到底该不该买房时?他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显然是不耐烦了,回到:“都问了十几年了,还在问。不要等,有钱该买房就买房。”事实证明,他再次一语成箴。2015年随着限购政策的解除,一线城市像压抑已久的火山,突然发。其中,深圳更是跳涨50%,随后北京、上海轮番上涨,并蔓延至二线城市。那为什么这些年我们的调控政策一直失灵呢?为何我们每次调控完之后就会报复性反弹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由于M2的高速增长,比如2009年的27.7%,以及目前放缓的11.3%,致使资金没有更好的地方储存,大家只能堆积到房产。经济好时,GDP高速发展,M2飙升,大家最好的选择是买房。经济不好时,政府要基建,M2也会飙升,大家最无奈的选择还是买房。而国内的资金去向就那么几类,除了房产,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放银行那肯定是亏损的,如果M2是11%,银行只有5%,那每年资金就会贬值6%。股市也是差强人意,一赢二平七输,多少英雄都在股市折戟,不要说保值了,能活着出来都不错了。信托就更不用说,拿着8%的利息,不仅没有干过M2,每天还过得提心吊胆,夜不能寐。大家全民买房,这么大的需求量,房价当然很难压下来。可以说只要M2是增长的,我们的房价就会长期向上。? 只要政府调控房价或者房价向下,开发商就会谨慎拿地,一旦以后库存不够或者政策放开,需求就会爆发式增长。这也就是任志强说下一轮会比这一轮涨更多的原因。因为这轮调控对房地产的打压太惨绝人寰了。房企的各路资金通道被毁后,目前的房企钱都没有,还靠什么拿地,靠什么建房。即使政府土地供应量上天,没有人买地,那都是徒劳。这轮调控有数据显示,国内的房企上市公司在国内借不到钱的情况下,已经集体选择借入高风险的美元。选择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融资,可见国内房企资金链已经很紧张。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今年1月份,国内40家大型房企的拿地量下降了50%,而深圳更是出现了中心土地流拍。所以,政府打压得越狠,房企资金链越困难,就越不可能拿地建房,库存就会更少。下次房价就会涨得越多。一方面,为了躲避货币贬值,我们对中心地段的需求在源源不断地上涨。一方面,政府打压楼市,房企不再拿地,致使库存告急。双重夹击下,只要政策放开,或者说库存到了某个临界值,房价就会如火山一样喷发,无法抑制。这大概就是为何任志强能这么有底气地说,房价下一轮将比这轮涨更多的原因。(完)
[&此帖被roma66在 16:51修改&]
无需讨论降不降的问题。一是短时期内不会,二是时机不合理。
当前房地产价格高企只是改革的一个过渡而已,在这个过渡期间,GJ需要完成这几项重要事件:
一、回笼资金。这个不用说了,四万亿的锅总得背。
二、地方债转销。当前地方债方庞大,严重到何种程度,相信广大键委可以搜索得到。通过土地财政完成地方债务核销,至少规模上有大幅度缩减。这也是为什么二三四线房价全线飘红的原因所在。
三、顺势完成城镇化、完善基建。至少在城建水平上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一旦进入稳定发展期之间,不太可能进行如此规模的城投。
至于何时会降、以什么的方式降则需要广大键委讨论了。
个人认为至少以上任务完成70-80%时,房价会企稳。新的产业(地方财政源头)机会到临时,房价会其他的方式(购买力上升或者收入增加)等方式“下降”。
这是我发在开放区的贴子。
对于我这种刚需其实最适合我的是小产权,价格合理不影响居住。
发自手机虎扑
管他多少钱,第一买不起,第二自己住的不卖。。。。价格涨到一百万一平米就好了
这特么啥时的老屁文了换个标题就成2018了,转载的脑子有问题???不过在虎扑这种水平的地方,不假思索脑子都不动动的人绝对占9成以上,这种文章吃得很开,大行其道哈哈
发自手机虎扑
都在扯淡,2018还没到瞎预测。你能预测美国加息多少,还是你能预测将来战争情况,还是你能预测19大什么政策。美国真狠了心加息房子能涨?
小地方,刚需房,你不买有人买,现在就是这个道理。。
信志强,住洋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650人参加团购349.00元&899.00元
2733人参加团购399.00元&999.00元
1970人参加团购599.00元&799.00元
3006人参加团购499.00元&899.00元
307人参加团购159.00元&499.00元
1578人参加团购858.00元&1299.00元
133人参加团购368.00元&699.00元
145人参加团购399.00元&899.00元
341人参加团购248.00元&699.00元
1300人参加团购199.00元&899.00元
245人参加团购199.00元&699.00元
1153人参加团购799.00元&1399.00元黄金ETF持有量连续三季度上涨,或支撑金价长线走高|金价|黄金ETF|下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黄金ETF持有量连续三季度上涨,或支撑长线走高
九月份黄金的表现十分糟糕,由于美元大幅上涨,黄金创今年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但是ETF的黄金持有量却大幅上涨,目前为自去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9月份,现货黄金的跌幅达2.9%,同时,实物黄金ETF的持有量增加2.4%至2154.9公吨,为自去年11月份特朗普当选以来连续三个季度上涨。新加坡华侨银行的经济学家Barnabas Gan表示,尽管金价由于美元反弹而下行,大量投资者依然寻求避险资产,目前最大的危机为特朗普和金正恩之间的对峙。鉴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ETF的需求上升。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创始人Ray Dalio建议投资者将资产的5%-10%配置为黄金乙对冲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彭博调查的黄金交易者和分析师连续第三周看空黄金。综上,尽管黄金9月大幅下挫,但是黄金ETF的持有量连续三周上涨,这意味长线来看黄金的上行风险较大。图为黄金日线走势,价格跌破50日均线,预计短线将进一步下行,下方支撑见斐波那契38.2%回调位1267.若价格受支撑反弹,则上方阻力为斐波那契28.6%回调位1302.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志强说房价要暴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