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德国现役越野军车军官方便时发现美国军车是什么电影

二战影视中的那些个德国军人 - 简书
二战影视中的那些个德国军人
1、电影《猛鹰雄风》
纳粹德国国防军空军伞兵团团长——什泰那上校
什泰那上校.jpg
一般电影中的德军形象都是心狠手辣、冷血无情的。但该片却塑造了一群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同时又心地善良、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德国军人。特别是迈克尔·凯恩扮演的什泰那上校,高大英俊、举止优雅、彬彬有礼、心地善良、爱兵如子,按希莱姆的话说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蠢才”,但作战时却又智勇双全、骁勇善战、意志坚毅、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确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军人。
什泰那上校.jpg
16个德国空降兵奉命潜入英国去刺杀英国首相丘吉尔,但由于一名德军在途中营救一个落水的英国儿童而暴露了身份,但是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德军死亡殆尽却仍然完成了任务,只是他们成功刺杀的是一名丘吉尔的替身而已。
2、电影《钢琴家》
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驻波兰陆军参谋——威廉·霍森菲尔德上尉
霍森菲尔德上尉.jpg
电影《钢琴家》里的德国军官威廉·霍森菲尔德不仅救过波兰钢琴家斯兹皮尔曼,还救过其他犹太人。后来被苏联红军俘获,并关进苏联集中营。他在被关押时给妻子写过信,提到几位他救过的犹太人名字,其中就有斯兹皮尔曼。但由于德国军官被关在苏联,虽然钢琴家找到波兰政府最高官员,恳求帮助寻找这位德国军官,但波兰当局说他们无法干预被关到苏联的德国人。在经历了将近六年九死一生的磨难之后,最后由于这位德国军官的帮助,钢琴家才得到幸存。但这位德国军官却在被关进集中营六年多后,由于帮助了犹太人而被折磨致死。因为他说救过犹太人,激怒了苏联人,认为他撒弥天大谎,1952年死于苏联设在西伯利亚的战俘营。
3、电影《血战斯大林格勒》 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突击工兵排排长——汉斯少尉
汉斯少尉.jpg
德国某战斗突击工兵营从非洲战场局部取胜后在意大利休整,正赶上苏联前线战事吃紧,被调往斯大林格勒作战,在残酷激烈的城市巷战中该营损兵折将大部。情急之下,因胁迫军医要求优先医治本部重伤员而被军法判处到没有补给的地方执行扫雷任务。
汉斯少尉.jpg
该营剩余官兵为能争取获得少量补给自愿参加最前线的反坦克任务,在苏军的猛攻下,该营无人能逃脱死亡的召唤。在六个月的战役中,苏德双方战死超过一百万人。
4、电影《冰雪前线》 纳粹德国国防军驻挪威某基地副官——鲁特中尉
鲁特中尉.jpg
芬苏战争中有夫之妇挪威护士安·玛丽与纳粹德国驻挪威某军矿基地的副官鲁特中尉相恋,最终3个人逃往中立的瑞典。
5、电影《辛德勒名单》 纳粹德国党卫队克拉科夫集中营主管——阿蒙·高斯上尉
阿蒙高斯上尉.jpg
阿蒙·高斯是奥地利维也纳人,后来他成为了党卫军上尉,主管克拉科夫的集中营。一方面,他保持着自己作为“人”的本性——有爱情,贪财(虽然不是好品质,但却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嗜酒,能为辛德勒说情。他喜欢海伦,却因为她是犹太人而不敢明确表示,只能把他安排在无生命危险的家中。当辛德勒试图挽救犹太人的时候,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为突破口,才说动了高斯。
但另一方面,他的“兽性”逐渐膨胀,占据了主导。他奉上司之命大肆屠杀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如果说这还只是奉命行事的话,那么他在别墅里肆意枪杀犹太人,恐怕不是为了钱、名,也不是受人所迫或受人指使,也不见得真的和犹太人有什么八辈子的大仇,只是为了“好玩”。辛德勒劝他像皇帝那样宽恕人,高斯就摆出一幅皇帝的架子。
这只是为了“好玩”,而不是真的要宽恕他们。当他觉得不好玩的时候,又毫不犹豫地恢复了刽子手的本来面貌。这一切如何造成?
阿蒙高斯上尉.jpg
纳粹的灌输无疑十分重要;但人有残忍的本性,当这种本性受诸如命令,或杀人场面的刺激,同时又缺少引导与制约时,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逐渐替代善良的一面,而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魔鬼。这就是历史的悲剧。高斯是数百万纳粹军人的缩影。他们都是由凡人、好人沦为野兽的。高斯的悲剧也是数百万普通纳粹的悲剧,更是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悲剧。
6、电影《刺杀希特勒》 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作战参谋——斯陶芬贝格上校
斯道芬贝格上校1.jpg
二战德国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曾经是一名全心全意拥护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军人,他是获颁上校官衔里最年轻的军官,在北非作战的时候,他因为受伤而失去右手臂、左手两个手指以及一只右眼。
斯道芬贝格上校.jpg
但当他深入欧洲战场数年之后,德军不人道的杀戮让他逐渐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动摇。跟他一样,很多军官相信,德国会伤亡惨重,乃至于失掉战争的最终胜利,这一切都是因为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坚持采用灾难性的攻击战略。
越来越多的军官认定拯救德国的唯一方法,就是消灭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掀起一场政变,以求和盟军达成停战协议。但刺杀希特勒的“瓦尔基里”行动最终失败,施陶芬贝格等人最后难逃被杀人恶魔希特勒处死的厄运。
7、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纳粹德国武装党卫军——冯·迪特里施上校
冯。迪特里士.jpg
德国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施上校奉命从挪威派遣到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负责“劳费尔行动”,为了迷惑盟军和游击队,德军用火车把伤员运到油库外卸车,同时派卡车接伤员,再把火车开到油库装运油料,最后把油运送到维谢格拉特去支援撤退中已经油料耗尽的“A兵团”的装甲部队。但是行动还是被南斯拉夫游击队给彻底的搅和了。
8、电影《沉静如海》 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驻法国某野战师司令部参谋——维尔纳上尉
维尔纳上尉.jpg
1940年,父母早亡的美丽少女妮安娜和爷爷一起住在一幢大房子里,她是一名钢琴教师,祖孙俩过着平静的生活。后来他们的房子被征用,住进一个德国军官,名叫维尔纳·冯·艾勃雷纳克。
他在战前是个知识渊博的音乐家,本性善良,为法国文化感到骄傲,真诚地相信德国可以与法国合作。女孩和老人和一般法国人一样从心里抵触这些德国侵略者,他们对彬彬有礼的德国军官保持沉默,不肯开口对他说一句话。军官一开始就对女孩和老人表示了歉意,说明自己是被要求住在这里,并非出于自愿。他尽量不打扰他们的生活,刻意地接近他们,他似乎爱上了女孩。
妮安娜和爷爷都对他的彬彬有礼和绅士风度产生了好感,妮安娜更是渐渐爱上了这个英俊的德国男子,并趁军官不在时悄悄跑去他的房间偷看他的信件,甚至不知不觉在他躺过的床上睡着,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使他们无法开口。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人事都在发生变化。妮安娜的犹太女学生一家在夜里突然搬走,男学生皮尔的妈妈的“朋友”突然被德国警察抓走。在尼尔妈妈要将皮尔托付给妮安娜时,她预感到将要有事情发生,女孩发现有人在军官的车上放了炸弹,她害怕军官被炸死,焦急不安。在军官出门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钢琴声响起,是妮安娜弹起了自军官来后就没有弹过的钢琴,她想要以这种方式挽留住她爱的人。喇叭声催促军官赶快出去的时候,妮安娜眼含泪水,欲言又止。终于爆炸声起,军官幸免于难。
尼尔的父母因为参加抵抗运动被抓了起来。局势动荡不安,军官要离开法国赴俄国前线。临别的时候,老人用一声“先生,请进来”叫住了德国军官,妮安娜更是泪水涟涟。军官做完告别走出门去,妮安娜情不自禁地跟出门去对他说了一句几乎听不到的“再见”。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始终用微笑面对房东的沉默,因此老人对他不无好感,而孙女和他更是互有爱意。但是他的同伴们根本不尊重法国文化,对他的浪漫幻想大肆嘲笑,他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他在与房东孙女告别的时候,与平时的沉默惟一不同之处,是相互说了一声“再见”。这是女孩对军官说的唯一一句话。镜头切换,妮安娜骑自行车进入一所小房子,随后窗户上摆出一盆天竺葵,那是代表抗战的天竺葵。
9、电影《爱沙尼亚1944》
纳粹德国党卫军爱沙尼亚师代理排长——让·塔姆军士
让o塔姆军士.jpg
让·塔姆是纳粹德军中一个普通的爱沙尼亚士兵,他坚守在祖国的土地上为德国战斗,在撤退的途中,勇敢的救下一个小女孩,苏联的飞机不分平民与军队对这块土地进行胡乱的扫射。
让o塔姆军士1.jpg
爱沙尼亚师坚决阻击苏联军队,结果打到一半的时候却发现,身穿不同军装厮杀的人,居然都是爱沙尼亚人,战争造成了极大的荒谬感,手足兄弟居然在自己的国家为了别人的战争而相互厮杀。
10、电影《从海底出击》 纳粹德国海军潜艇艇长——海恩里希·莱曼上尉
海恩里希o莱曼上尉.jpg
海恩里希·莱曼是U-69号潜艇艇长,他是标准的职业军人形象。
一方面他对上层对于战争的痴心幻想心存不屑,对高级将领(戈林之流)心存抱怨,又对手下官兵们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但只要接到命令都会严格执行。出发前,他望着后补充来的年轻官兵,忧心忡忡地和另一位舰长(汤姆逊)说:“老家伙们不在了,现在是他们接班了,乳臭未干的小子们……他们也终将会冷静下来”,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地带着“这帮孩子们”去征战,并赢得战斗再把他们活着带回来。
每当遇到艰难险阻,他都会表现出指挥员应有的沉稳、冷静、内敛、多谋、果敢,他关心部属,深知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与解决之道,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即便是接受到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英军防守严密的直布罗陀海峡)时,也显得异常轻松,把它描绘成一个轻车熟路一般的行动。
11、电影《坦克大决战》 纳粹德国武装党卫军坦克旅旅长——马丁·海斯勒上校
马丁o海斯勒上校.jpg
这是一个标准的纳粹军官。
科勒将军让他率领一个坦克旅,朋友康拉德劝他放弃这个幻像指挥权,他说“我是马丁·海斯勒,四年前,我在一周内征服了波兰,这不是幻象;我的坦克部队在39天中一路打到巴黎,这不是幻象;我攻占了克里米亚半岛,这不是幻像。现在给了我一个旅的坦克,我拥有了一个旅的坦克,这就是现实!”
当他看到他的坦克连长都是孩子时,对他们的能力感到怀疑,后来一个连长首先唱起了德国装甲兵之歌。他情绪很振奋,让康拉德也大声的唱。当上级给了他一个情妇时,他毫不犹豫的将她赶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当康拉德给他一个镇上最好的食物时,他拒绝了,还是和士兵吃一样的饭,因为这样可以清楚士兵一天能走多少路。当自己被一个孩子用步枪偷袭时,孩子的父亲向他求情,他杀了这位父亲,放了孩子。当知道美军俘虏被科勒屠杀时,他可以顶撞自己的上司。
当他的坦克旅前进的最快,成为全德国所瞩目,元首要给他勋章时,他心情特别高兴,“康拉德,我们做到了!”“那么是我错了,这场战争我们赢了?”“不是”“那你是说我们输了吗?“”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可能发生最好的事,是战争会持续。你是个傻瓜,康拉德,我们在1941年就知道,我们不会赢得这场战争,胜利分为很多种,德军能否活下来,让我们还能穿着这身军服,那就是我们的胜利,世界并不能消灭我们!”说这段话时,上校表情失落又坚毅。为此康拉德还和他发生了争吵。最后油库被毁,德国坦克在一片火海中,马丁·海斯勒继续驾驶着他的坦克,旁边的人都逃了。他耳边回响着德国装甲兵之歌……可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人!
12、电影《遥远的桥》 纳粹德国武装党卫军军长——毕区克中将
毕区克中将.jpg
电影中,摩德尔元帅当时正好让毕区克和他的部队在阿纳姆休养,而第1空降师正落到他的防区。此人明里暗里一直反希特勒,为此希姆莱正准备除掉他,正在这时候英国第1空降师空降到此,让他立了一功,救了一命。片中此君狰狞,其实颇有骑士风度,战后战争法庭判他无罪释放。
13、电影《无耻混蛋》 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著名狙击手——弗雷德里克·佐勒军士
弗雷德里克·佐勒.jpeg
弗雷德里克,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追求索莎娜是彬彬有礼,一派绅士风度。他在德军中享有盛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他作为传奇式的战斗英雄,在意大利战场一人竟然狙杀了三百多美军。在巴黎,他邂逅心动犹太女孩索莎娜,于是这个士兵全心全意讨好她,甚至动用了高层关系让自己的电影在女孩的影院首映,一大批纳粹高层前来捧场。他本以为这样做会得到犹太女孩的芳心。殊不知女孩的芳心已经另有所属,那就是——复仇的信念。
当士兵冒昧的歪打正着的来到放映室,惊慌失措又急迫万分的女孩生怕士兵影响了自己唯一的一个机会,十分生硬的拒绝了士兵的好意。于是,看到自己做了这么多这么费尽心思也无法尽如人意的士兵愤怒了,指责女孩太不尊重自己,自己是战争英雄,可是这么对你好,还被你如此呵斥。
弗雷德里克·佐勒1.jpg
也许在和平时期犹太女孩会十分乐意接受这个敏感又害羞的德国小伙子的示爱,但那是在1944年的欧洲,他们两个人是两种水火不容的立场。这个经典镜头的经典之处就在于悠扬音乐下的互相射击,红白搭配血沫飞溅中唯美的死亡,揭示了这段爱情的一切都是表象,互相射击制对方于死地才是实质。爱情在战争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14、电视剧《我们的父辈》 纳粹德国国防军第292步兵师灰猎犬连连长——威尔汉姆中尉
威尔汉姆.jpg
战争是残酷的、血腥的。
在向东线开进途中,威尔汉姆奉命带领灰猎犬连去消灭工厂区的小股苏军,眼见施密特被击中颈部当场毙命,殷红的血汩汩涌流。战地医院,夏莉第一次参加手术,第一次看到血肉模糊的伤口,慌乱中把手术刀掉到了地上。威尔汉姆亲手执行了对苏军战俘的枪决,弟弟弗里德汉姆听到尖利的枪声,眼神中满是惊诧、困惑和否定。杀戮,鲜血,死亡,成了战争中时时处处上演的三部曲。
威尔汉姆中尉.jpg
生命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微不足道。
战事越拖越久,补充的新兵越来越年轻,到后来,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上了战场。弗里德汉姆阻止一腔热血的新兵作自我介绍:“过四个星期,如果还活着,再来告诉我你的姓名。”活生生的年轻生命,只需称呼一号、二号足够了,他们不过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符号而已。
15、电影《内雷特瓦河战役》
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某山地团团长无名上校
山地上校.jpg
1943年初,南斯拉夫解放军基本兵力9个师又3个旅(共2.5万人)驻在南斯拉夫中部西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广阔的解放区(面积约37500平方公里)。为消灭南解放军和彻底摧毁南斯拉夫民族解放运动,法西斯军队在德军勒尔上将指挥下从日起发动了进攻。敌军为实施“白色—1”战役,调集了4个德国师,3个意大利师和捷克伪军部队,共计约8万人,三面包围了解放区西北部的南斯拉夫解放军。德军该山地团团长性格坚毅,在影片中他沉着冷静的指挥战斗。
于是,在雪花飞舞的巴尔干山谷中,德军骁勇的山地兵和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解放军浴血拼杀,烧在一起滚在一起的比比皆是,一时打得难解难分……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一美二战三国......
献给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七零后
微信公众号:老应杂谈,ID:二战时期的德军与希特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二战时期的德军与希特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谈二战中的德国,必须要先谈一战中的德国。德国军队之所以愿意支持希特勒,是因为他们在一战投降后受尽了委屈。一战中的德国最后失败,标志性事件并不是德军在某一次战役中失败,而是国内爆发革命,导致德国皇帝退位,社会民主党上台,德国成为共和政体,继而宣布投降。一战中的德军表现的比对手协约国军队要好得多,西线虽然没有打过什么大胜仗,但也一直是与英法相持,可以说势均力敌;而德军在东线一直是吊打俄军,后来被选举为德国总统的兴登堡元帅就是在东线对俄战争中刷的经验值,成为了德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一战后德国建立起的共和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外国人签了个丧权辱国的《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而在军事上基本没有太大失败的德国军队成为这个停战协定的最大受害者。根据协定,德国在15天内从法、比、卢、阿尔萨斯- -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军,同时从土、罗、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军,并交出5千门大炮、2万5千挺机枪、3千门迫击炮、1 千7百架飞机、5千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千辆卡车。六小时后停火生效。最要命的是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德军感觉自己在前线打仗打得好好的,却被国内的革命在背后捅了一刀,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共和国在德国上层人士心中并不是自由民主的民族希望,倒像是卖国求荣的秦桧,而德国军队就像是被十二道金牌招回来的岳家军,心情可想而知。要是其他国家的军队受了委屈还则罢了,德国军队与其他国家的军队是不一样的概念。“普鲁士不是一个拥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个拥有国家的军队”是非常准确的描述。现代的德国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形成的,这个国家的军事传统与来自来自普鲁士的军事贵族有很大关系,而普鲁士是在12-13世纪时被条顿骑士团征服成为德语区,也就是德国的军事传统是从条顿骑士团来的(大家不要嫌我啰嗦,我要是这里说不清楚就会有一帮人来跟我撕逼啊)。德国军队有军官团这么一个东西,主要都是容克军事贵族。一战后由于军队总数被限制在10万,德国杰出的军事家汉斯·冯·西克特采取了保护德国军官团的做法,首先入伍条件被提的很高:士兵身体良好,有12年以上的服役经验;军官要有25年以上的从伍经验。而且这10万德军全部接受军事指挥的教育,每个士兵都可以成为军官,每个军官都能成为将军,这样一来这10万德军就是10万德国军官,没有普通士兵。在一战后备受限制的德军之所以在二战中有逆天的表现,都与此有关。汉斯·冯·西克特因此被称为二战德军之父。需要说一句的是,汉斯·冯·西克特在1933年到1935年来到中国,担任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参与构建了南京的外围防线,结果蒋这个战略大草包在防线外的上海把军队都死磕完了,防线也没用上…晴天霹雳一声响,德国出了个希特勒。希特勒取得德国军队的信任就是看准了德军这种委屈心理。希特勒上台前曾经经历过选举失败,被军人嫌弃等各种挫折,但是当时只有希特勒承诺给军官团他们想要的东西,他拉拢了大量德军将领加入纳粹党,其中就包括当时的空军战斗英雄戈林。希特勒用了极大的心思才把这帮受尽了窝囊气的德国军官团忽悠舒服了,最终获得了军队的支持成功上台。当时德军最有威望的领袖也就是当时的总统兴登堡年事已高,完全是“老子年纪大了,你们年轻人真会玩”的心态,兴登堡死后,希特勒更加变本加厉,不仅控制了政府和议会,更是在军队中找忠于自己的人来控制军队。希特勒上台后,军队迎来了春天,扩军、换装备、造战舰,各种好事连连。特别是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命令当时还很弱小的德军进入非军事区莱茵区的时候,希特勒在一帮快要吓尿的德国将领面前表现的异常坚定。当时的情况是莱茵区旁边的几十万法军随时可以全歼进入莱茵区的德军,而且德军屁也不敢放,事后证明当时希特勒也是纯粹赌一把,法军只要有一点反应德军就只能退回去,然后政府道歉下台之类的。结果法国淡定的出奇,一点反应也没有,德军就这么在希特勒领导下获得了第一次成功。德国军队因此对希特勒佩服的五体投地。从此以后,德军在希特勒的指引下从胜利走向胜利了……二战的真正开始,其实也不是希特勒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希特勒一次次耍流氓试探英法的底线,最后玩脱了。希特勒最后接到英法对德宣战的消息时也是吓得一愣,因为当时德国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可以说在英法宣战之前,德国军队与希特勒只是政治伙伴关系,而英法对德宣战后,德军就与希特勒成了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但是接下来英法静坐战的表现大大出乎所有人预料,德军则各种闪击战成功。最后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被德军赶的夹着尾巴逃跑了,法国投降。德军觉得那个解气啊,对希特勒当然更是言听计从了,德国将领们对希特勒从一开始的鄙视、怀疑,变成了对元首军事天才的无限崇拜。整个二战中的德国就罄竹难书了,简单的讲,希特勒与军队的关系在战时是跟着战事的变化而变化的。德军是打得好了元首真牛逼元首是最红的红太阳,打得不好了弄死你这个奥地利小胡子。特别是在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莎”计划实施后,德军的机械化部队进入辽阔无比的俄国后就绝望无比了——尼玛都走了多少天了,咋还是俄国境内?冬天到来后,在俄国被冻成傻逼的德军开始怀疑希特勒的能力。希特勒太过于仗义,美国对他那忘恩负义的盟友日本宣战后,元首执意要跟美国宣战,这让已经吃了大亏的德军压力很大。另外纳粹党在国防军内部发展党员,影响了军队的独立性,也使许多德国军官有所不满。而希特勒早期起家的冲锋队与后来的党卫军火并后,希姆莱率领的党卫军成为希特勒最信任的私人武装力量,党卫军在兵源、武器装备等方面得到了比国防军更好的支持,这也增长了国防军对希特勒的不满。在战争后期,德国败相已显时,德国国防军的将领们开始坐不住了,策划了多次刺杀希特勒的计划,全部落空。希特勒因为这些暗杀活动也对国防军进行了大清洗,著名的隆美尔元帅也在清洗中被逼自杀。史学家们对这些反对希特勒的将领并不留情,因为这些将领在希特勒为德国攻城略地时都保持了沉默,只是最后发现开始打败仗了才调转了枪口,说到底也不是很光彩的。而其他的一些德军将领,比如戈林这样的人物,到了战争后期大肆敛财,丑态毕现。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凯特尔元帅本人则是彻底忠于希特勒的一个人,尽管凯特尔与希特勒的意见经常不同,但他在整个战争中一直唯希特勒马首是瞻,彻底镇压了军中反对希特勒的军官,处死了很多没有执行希特勒的错误命令的高级将领,助长了希特勒的盲目自信,也加速了德军的溃败,直到纽伦堡审判时凯特尔还表示自己忠于希特勒。至于党卫军,严格来说是叫武装党卫队,并不是正规军队,而是由死忠于希特勒的人组成的私人武装。希特勒的纳粹党最早的武装力量是冲锋队,成员阶层都比较低,主要就是打砸抢烧。冲锋队的领导是罗姆。希特勒执政后,罗姆大肆扩张冲锋队,并试图取代国防军,搞得纳粹与军队关系很僵。希特勒见已无法节制冲锋队,于是利用新崛起的戈林的盖世太保与希姆莱的党卫队发动长刀之夜,血洗冲锋队,由此党卫队取代了冲锋队的地位,扩张成了一支新的武装。党卫队根据职能分为多个部分,除了武装党卫队其余的更加类似于警察或特务之类的,大家所知的纳粹的大量反人类行动都是这些人执行的。战场上的武装党卫队因为比较像正规军,又被称为党卫军,由于是严格按照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兵源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所谓纯种雅利安人,其中还有一些非德籍的“雅利安人”加入。私人卫队么,装备啥的都是最先进的,重要的是政审都很合格,战争末期还有大量党卫军按照元首的指示战至最后一人,更有大量自杀随元首而去的。德国电影终战三部曲中的《帝国的毁灭》中真实表现了国防军与希特勒及其纳粹党等组织的微妙关系,影片中那位德国父亲讲的“元首毁了德国军队”,也是德军很大一部分将领的想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评论军事热点,一个有态度的军事迷。
作者最新文章『超大原创』一战后德国军队的改革-中外历史-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06|回复: 3
『超大原创』一战后德国军队的改革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用短短两年的时间相续占领波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丹麦,挪威,到1941年12月,苏联的大部分东部领土也落入德军之手。号称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被他20多年前的手下败将,打的无还手之力,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陆军的苏联红军,被他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成千上万的俘虏走进了德军的战俘营。德军在经历了改革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其优越的领导,训练,战术水平都毫无争议的成为世界第一。也许很多人都把这归功于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其实在希特勒上台前,德国军队的改革已逐渐成型,这为希特勒扩军备战已经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希特勒做的,只是让军队更加的成熟和强大,拥有更大的摧毁力。
& && && && && && &改革的序幕
一次大战结束后,德国军队处在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下,凡尔赛条约第一部分规定德国只能保留一支10万人的军队,确保德国职业军队保持最小规模。第二部部分,德国军队成为服役年限最长的军队,军官的服役年限为25年,士兵为12年,防止德国建立起一支经过训练的预备役军官队伍。第三,禁止德国生产重炮,坦克,飞机,潜艇等一些进攻性武器,并对德国武器的进口进行限制。第四,取消德国总参某部,让德国无法制定作战计划和大规模军事演习。除了条约的限制外,德国军队和社会都面临着很大的经济问题,战争后德国国内通货膨胀失业人口居增,艰难的经济环境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动荡,以德国皇帝为军队最高统帅的国家一下变成了共和国,军队失去了已往的支持,新政府已不信任的眼光看待军队。军队中许多官兵都开了小差,一些军队高级军官和一些政治骚乱分子牵连,造成了1920年的政变。总之,此时的德国军队是一支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军队,德国军队在束缚,恐惧,哄乱中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 && && && && && &冯.西克特
德国军队的改革和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个人,希特勒在1939年发动全面战争是不可能的,德军横扫欧洲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大军队也只是痴人说梦。也许1941年的东线战争就不是德国发动的了,就像论坛上很多战友说得那样:也许苏联红军的T34坦克早就开进柏林了!
德军元帅曼史坦因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冯,西克特:“每个人都已经感到他的内在激情和他成为军队领导者的钢铁般的意志,他有使哄乱恢复秩序的驱动力和智慧,凭借这这股动力和智慧,他将使德国和德国军队变得强大,他将最终实现他的目的”。汉斯.冯.西克特(年)是一位普鲁士将军的儿子,青年时曾获得学士学位,让人吃惊的是这个学位不是军事方面的,而是体育方面的。他曾经担任过营级参谋,军参谋,集团军参谋,一战中担任集团军参谋长,战争结束担任后担任“和平时期军队组织委员会”主席。1920年,冯.西克特被任命为德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德国军队的改革也就正式起步。冯.西克特在许多军事领域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他主张一支职业军队必须满足四点要求:1,必须是高度运动的,能够利用交通工具快速运输。2,必须是有效装备的,具有可以使用的现代化武器。3,必需有一个完整的军队后勤体系,能够不间断的为前线部队提供所需的一切。4,后备军事力量可以不经过预备役训练就可以全面动员和部署。西克特还认为军队应该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构成:人和技术。他认为每一种现代技术都应该首先用于军队,军官要受过良好军事教育和训练,这样才能驾驭武器。才能指挥作战。他在1923年撰写了《领导和使用合成武器战斗》,这本书一直是德军训练的基础。这些军事观点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但是,他的视野依然停留在步兵和骑兵身上,他对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配合空中力量进行突袭的战法从来没有赞同过,这也是后人指责他的视野狭隘的一个方面。但是他为德国军队作出的贡献是勿庸置疑的。西克特的改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 && && && && &人员
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一支10万人的军队,所以军队人员的改革必然是放在第一位的。冯.西克特要求这10万军队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他应该是一支具有职业化军事水平的军官队伍。这10万军队是德国军队的精英,是德国军队的希望。所以德国军队在追求质量的进程中是无情的。一大批参加过一战的军官和士兵因为达不到西克特的考核标准,而被提前退出现役。西克特的参谋部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新兵的招募和训练上,每一名士兵都由基层单位的指挥官招募,入伍前,指挥官要通过询问当地警察,教师,地方官员等手段仔细考察入伍新兵的品格,学历,身体素质等,基层军官还决定入伍新兵的兵种――步枪手,机枪手,炮兵,阻击手等等。军官的筛选更为严格,德军每年只招收250名军官,军官的最低文化程度是高中毕业,高中毕业是当时相对较高的院校教育水平。西克特要求所有现役军官都必须在业余时间拿到高中毕业证,否则不论有多大战功,都会被提前退役。德国军队的军官降级率也是最高的,1923年为4%,1928年为8%。军官如果不胜任领导岗位,很快就会被替换,并被降级或撤职。军官的提拔和晋升也非常严格,军官晋升靠的不是资历,而是优良的表现。1923年每一个现役军官岗位有15名申请着,到1928年达到20个。这些申请着大多数都来自预备役军官队伍,他们和普通军官一样接受训练,到1926年有40000名合格的预备役军官等待加入现役,这些军官将是希特勒发动战争的中流砥柱。
& && && && && & 军官的训练
从1920年开始,严格的军事训练就成了每一个德国军官的必修课。一名少尉军衔的军官在获得军衔前需要2年的时间进行训练。首先作为士兵进行训练,随后是预备役军官训练,然后是军校学习,最后是集中学习领导和合成作战的的艺术。既便是对军官进行严格的筛选后,这样的军事训练还要淘汰50%的达不到训练标准的人员。当军官被委任后,训练仍未停止,除了训练部队以外,军官还要参加包括讲座,参谋轮训,技术武器学习等。军官作为士兵的训练(单兵训练),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完成,4月至10月的时间用来集体训练,这种训练到1923年升级为团级,1926年升级为军级。1926年后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已经违反了凡尔赛条约的规定,看来希特勒不是第一个冲破凡尔赛枷锁的人)。西克特强调在集体训练中磨炼军官的意志,让军官树立起敢于取胜的信心。军队还成了了专门的兵种训练学校,这些学校提供军官各种训练,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还有秘密进行的训练,包括装甲兵,空军,潜艇。军校任用有实战经验的军官担任教官,隆美尔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的现役军官必须参加每年一次的考试,考试以《领导与合成武器战斗》手册为基础,除基本战术知识外,重点考察军官的应用性战术,还要加上口试。考试除了淘汰不合格的军官外,还要选拔年轻的军官到柏林接受专业参谋训练。被选拔的人员年龄通常在25-35岁,有3-9年的服役经历,通过参谋训练后有3-5人将进入团级以上的单位任职。二战中希特勒的统帅部有很多人都是这样被选拔进去的,约德尔,蔡茨勒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总之,通过各种训练,考核,德军军官的战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军官的意志得到了磨炼,他们能在各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服从命令的意识,军队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加强,这为战争中成功的运用各种战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些受过特殊训练的大部分军人包括部队参谋,指挥官,军校毕业生在作战水平上表现的都非常出色。
& && && && &&&组织和编制
德国军队是依据1919年3月的《武装部队法律》组建起来的。最上层是总统,任总司令。议会控制是通过国防部实施的,国防部监管陆军和海军。国防部长之下是军队司令部。西克特上任后将德国的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编成为2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设指挥部。西克特让每一个师来委任一个地域性的用于招募和管理的地区,用来训练和招募新兵。军队的最高司令部也进一步化分为一系列的“办公室”,包括人员办公室(负责人事),管理办公室(负责文职人员),武器办公室(管理部队武器装备),部队办公室(也称“和平时期军队组织委员会”)所有军队的重要决定都由部队办公室作出。部队办公室又分为四个部门:T1-陆军部门,负责作战和计划,T2-组织编制部门,包括海军和空军,T3-数据统计(情报)部门,T4-训练部门。后来又组建了T7-后勤运输部门。这样军队最上层的组织机构被合理的利用,工作效率自然就高,军队的作战潜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德国军队的心脏“总参某部”在凡尔赛条约中是被禁止组建的,西克特上任后暗地组织了总参某部,名义上称为“和平时期军队委员会”(也称“部队办公室”TROOP OFFICE),“和平时期军队委员会”成为军队制定决策的心脏,一大批年轻而有作为的军官加入委员会,成为德国统帅部的生力军,也为20年后希特勒发动战争充当了最得力助手。1926年第一个非法的扩军计划被制定出来,计划中将现有的10个师扩充的21个,到1930年有21个精锐师被编入德国国防军。到希特勒上台前,又有36个师加入国防军。空军和装甲部队的组建也被提上日程,每年都有从4000名优秀军官中挑选出的180名军官加入西克特的所谓的“影子空军”,每年有30名军官在苏联专门设立的空军训练基地接受训练。在西克特的授意下,1929年古得里安组建了德国第一个装甲营,这是德国装甲部队的雏形,但是西克特对古得里安所谓的坦克与摩托化步兵,野战炮兵,防御炮兵和地面工程兵联合使用,由空军密切支援的观点不屑一顾,他关注的是骑兵,他的这一观点阻碍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快速发展,直到1935,由维赫斯,菲斯曼和古得里安任师长的德军装甲师才组建完毕。
正是以上得力的军队改革措施,才有德军1个月灭亡波兰,7周打败法国,以及后来德军在北非,巴尔干,俄罗斯得进一步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盟军指挥官佛瑞多.冯.森格将军这样评价德军一战后得改革:“我对冯.西克特得远见感到惊讶……他预见到了未来得战争是专业化军队之间得战争……德军在二战初期得成功证明他的改革是成功和正确得。”
, , , , ,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记的看 李自成 时当闯王被困在山中时.说过兵不在多而在精,只要有几千的骨干就可以有十万常胜军. 看来中下级军官从来都是部队的灵魂~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们的军队是如此的庞大,那精华到底有多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中国的军队也需要这样的改革者
中国经济改革了,中国的军队也需要这样的改革者来改革中国的军队.让中国军队强大起来!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德国英俊军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