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产值为0,今年与去年的增长率产值为34,增长率是多少

您现在的位置: >>
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0.1%
文章来源:亚欧网作者:外经贸局发布时间:日点击数:
据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部新闻办公室通报,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建筑业(增长6.6%)、运输服务业(增长4.3%)、农产品生产(增长2.7%)和加工业(增长0.5%)产值的增长,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0.1%。
此外,涵盖6个主要经济领域(工业、农业、建筑、贸易、运输、通信)的短期经济指标也呈现积极增长势头。国民经济部长比什姆巴耶夫指出:&与今年1-5月短期经济指标99%相比,今年上半年的短期指标是99.3%。&
国民经济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固定资本投资额增长了8.5%。投资增长最快的是农业,增长了48.6%,其次是工业(12.8%)和房地产业务(5.4%)。
&比什姆巴耶夫称:&由于国际市场原油和金属价格下跌,今年1-5月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额减少了31.8%,下降到了137亿美元。进口额也减少了27%,下降到了92亿美元。因而,外贸额减少了29.9%,下降到了230亿美元。但外贸平衡仍然保持45亿美元顺差。&
&根据比什姆巴耶夫通报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7月1日,哈萨克斯坦的外汇储备是962亿美元,增长了5.2%,其中,国家基金的外汇资产增长了3.5%,达到了657亿美元;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资产增长了9.4%,达到了305亿美元。
比什姆巴耶夫还通报:&上半年平均名义工资上涨了9.9%,达到了13.35万坚戈。通货膨胀(2016年6月与2015年12月相比)为4.6%。&
比什姆巴耶夫指出,在&光明之路&国家规划的框架下,投入使用的住房面积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的住房面积增长了16.9%,达到了500万平方米,其中政府资金建设的已投入使用26.2万平方米。到今年年底还计划投入使用30.9万平方米。为了重建存在危房的学校和解决三个班在一个教室上课的问题,今年以来已完成了2015年年初开工的4所学校的建设工作,还有42所学校已经开建。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有34所新学校投入使用。
比什姆巴耶夫最后说:&为了实现计划中0.5%的经济增长,今年下半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必须要利用好用于实施反危机措施的下拔资金。&
相关网站链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卫计委交通部工信部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民委科学技术部
各省市政府网站
珠海四川江西长沙大连福州广州贵阳哈尔滨海口杭州呼和浩特济南兰州南京宁波青岛烟台深圳沈阳石家庄西安西宁银川郑州厦门
新疆地州市县政府网站
阿拉尔市五家渠市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新疆地州市县政府网站
自治区区直属部门网站
公安厅档案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税局地震局纺织行办轻工行办建材行办石化行办机电行办通信管理局地矿局乡镇企业局文物局测绘局煤监局体育局知识产权局招商局新闻出版社劳教局监狱管理局工商局安监局质监局食药监局旅游局粮食局气象局统计局地税局外侨办国资委监察厅林业厅民委(宗教局)计生委环保厅卫生厅畜牧厅农业厅水利厅交通厅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人社厅财政厅商务厅文化厅民政厅审计厅民语委科技厅教育厅经信委发改委自治区区直属部门网站
疆内常用网站
阿勒泰旅游网新疆昆仑网新疆兴农网新丝路新疆日报网亚心网天山网疆内常用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光明日报新疆经济报都市消费晨报乌鲁木齐在线新疆新闻在线新闻媒体网站
总访问量:5157734 人次 & &今日访问:4366 人次 &
开办单位:吉木乃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吉木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吉木乃县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新ICP备号 建议使用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用手机浏览
>>>今年前9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同比回落0.2%订阅:
今年前9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同比回落0.2%
摘要:从国家工信部网站及运行监测协调局了解到,今年1-9月,在决策层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总基调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增速有小幅回落。1-9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分别回落0.2和0.3个百分点。
作者:来源:ZDNet CIO与应用频道
日 23:12:49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0月31日 综合消息:从国家工信部网站及运行监测协调局了解到,今年1-9月,在决策层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总基调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增速有小幅回落。其中,内销市场高位回落;外销市场呈现小幅反弹。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全球经济走势又趋复杂,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延迟,给未来我国出口、外汇储备安全以及货币政策带来难题。
1-9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分别回落0.2和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今年第一、二、三季度分别完成销售产值2、和23605亿元,分别增长12.6%、12.2%和9.0%,呈现一路走低态势。今年以来,尽管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始终快于工业平均水平,但二者差距逐步缩小,从年初高出3.9个百分点,到二季度高出2.1个百分点,截止到三季度仅高出1.5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销售产值67099亿元,同比增长11.2%,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回落1.4和1.2个百分点。9月,规模以上制造业销售产值、内销产值分别增长9.6%、11.2%,比8月份别下降0.4和5.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回升。1-9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从低速增长到缓慢回升的发展态势,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等行业增势突出,计算机、光伏等行业降幅逐步收窄,外商企业投资缓步回升。1-9月,电子信息500万元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7805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1-7月高5.2和1.8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同期工业投资5.4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投资同比增长23.2%,环比增长22.4%。分季度来看,一、二、三季度投资增速分别达10.6%、10.3%和15.3%,三季度回升态势明显。
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9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领先于同期全国外贸增长水平,为带动我国整体外贸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1-9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9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商品外贸总额增速7.7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2.0%。其中,出口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6.6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5.2%,对全国外贸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4%。进口4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9.2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28.4%,对全国外贸进口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1%。
通信设备行业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家用视听、电子元件行业保持平稳低速增长
今年以来,通信设备行业增速始终保持在25%左右,高出去年同期平均水平8-10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截止到9月底,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11852亿元和5691亿元,增长24.3%和18.8%,占全国比重17.7%和16.3%。实现销售产值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3%,比同期水平(24.8%)提高近10个百分点。
9月,受假日经济带动作用及学生开学影响,电子计算机行业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6.1%和11.1%,均达到自年初以来最好水平,比8月分别高出2.5和6.5个百分点。1-9月,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16203亿元和12337亿元,分别增长5.6%和4.7%,低于去年同期4.2和3.6个百分点。
1-9月,电子器件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为10339亿元和6416亿元,分别增长13.2%和7.2%,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2和1.6个百分点。其中,光电子器件行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15.5%和8.8%。电子元件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为11344亿元和5196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6.9%和14.9%,比去年同期均下降0.6和个百分点。
家用视听行业出口形势严峻。受CRT电视逐步退出市场以及日系代工订单减少的影响,我国彩电出口大幅缩水,自今年3月份以来,家用视听行业出口交货值连续7个月负增长,截止到9月底,实现出口交货值1974亿元,同比下降6.0%,比年初下滑超过10个百分点,比同期下滑3.8个百分点。1-9月,家用视听行业实现销售产值4717亿元,增长10.8%,略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稳中有落态势明显。1-9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稳中有落态势,月度收入增速保持在23%-26%的相对稳定区间,上下月度之间的波动幅度小于1个百分点,三季度增速回落明显。1-9月,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3585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2个百分点。IC设计实现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8.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19.2个百分点。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继续领先全行业增长,1-9月完成收入3988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全行业1.3个百分点。软件产品、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保持平稳增长,分别实现收入、2424亿元,同比增长23.5%、22.9%和24.4%。
产品产量增速快慢不均
从我部重点监测的43个产品看,其中26个产品同比增长。1-9月,全行业生产手机万台,增长24.0%;微型计算机23836.4万台,增长8.4%,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6.2%,占比75.9%;集成电路645.8亿块,增长9.3%;半导体分立器件3379.4亿只,增长4.7%;电子元件17956.3亿只,增长5.6%。彩色电视机9759.0万台,增长2.0%,其中液晶电视7758万台,下降2.7%,占比79.8%;CRT电视下降59.6%;PDP电视增长10.1%。其中,笔记本、手机、基站产量增速比8月分别提高0.1、1.0和4.8个百分点。
内销增速小幅回落;外销增速缓慢爬坡
1-9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内销产值32286亿元,同比增长17.9%,高出全行业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34813亿元,同比增长5.6%。
今年年初内销产值增速在20%左右,1-5月达到最高值21.3%,从6月-9月,连续4个月呈现小幅下滑态势;而外销增速始终保持个位数增长态势,维持在5%左右,从月度增速看,9月增长8.1%,达到自年初以来最高水平,连续2个月小幅回升向好。
1-9月,内销比重超过48%,比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内外销比重相差3.8个百分点,比同期的相差7.2个百分点明显缩小。内销贡献率稳步提高,截止到本月底,内外销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27,与去年同期(59:61)形成明显反差。
2011年-2013年9月内外销增速对比
东部地区保持低速增长;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同期水平明显回落
1-9月,东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54019亿元,增长7.6%;出口交货值29266亿元,增长0.8%,低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80.5%和84.1%,比去年同期(83.2%、88.1%)分别下降2.7和4个百分点。
1-9月,中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6831亿元和2479亿元,分别增长33.1%和4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9和37.1个百分点,二个指标对全国贡献率分别为25.2%和40.5%。西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5136亿元和2757亿元,分别增长30.4%和47.6%,低于去年同期8.6和34.4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出口持续负增长。1-9月,东北地区实现销售产值1112亿元,增长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6.7%,连续7个月负增长。
内资企业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三资企业贡献率持续下滑
1-9月,内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1585亿元,同比增长18.3%,出口交货值4075亿元,同比增长18.6%,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1和1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435亿元,增长18.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45514亿元和307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4.0%,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和1.6个百分点。
三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对全国的贡献率分别为50.6%和65.1%,比去年同期(53.4%、87.4%)分别下降2.8和22.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全行业利润率仍处于较低水平。1-8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914亿元,增长25.0%;税金937亿元,增长21.8%,全行业实现利润率3.3%,低于去年年底0.8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二是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1-8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51684亿元,增长10.2%,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9.7元,高出工业平均水平近4元。
制造业相关文章电子信息相关文章
扫一扫,每天学点MBA
扫一扫,玩转营销
整体竞争力榜
云计算能力榜
最具人气榜
&&&&&&&&&&&&&&&
北京第二十六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至顶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7 京ICP证161336号
京公网安备 00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某厂去年的产值是100万,增长率是20%,今年的增长率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长6个百分点,问今年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100×(1+20%+6%)=12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当前位置:& & >
数据与解析:全国及各省市2017年上半年建筑业产值及发展现状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统计局及各省市统计局陆续发布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数据及发展情况。从这一系列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突破8万亿元,其增速也是连续三年来首次破“十”,并跑赢GDP。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建筑业整体发展稳步回升。
贵州省2017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全国第一  2017年上半年,全省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资质以上总专包企业)个数为1004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7家。其中有141家去年没有业务活动的企业在今年有业务活动,2017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58亿元,是推动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新增长点。  月,贵州省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0%,位列全国第2。其中全省建安工程投资增长23.7%。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有力拉动了全省建筑业的持续增长。  截止到6月底,贵州省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额为5013.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8%。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为1844.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6%。签订的合同额持续增长,为贵州省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贵州省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与全国趋势一致,呈现逐步回升的态势,且贵州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建筑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4.5%,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3.6个百分点。湖南2017年上半年建筑业产值增长12.4% 高于GDP增速4.8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发布数据:上半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3526.34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GDP增速4.8个百分点。  解读:数据显示,我省建筑企业数量、从业人数和承揽工程量都呈现明显增长。上半年,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170家,同比增加105家;建筑业从业人员181.17万人,同比增长6.8%;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4643.28亿元,同比增长28.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这些可喜变化为我省下半年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省内市场,全省建筑业企业上半年共完成建筑工程产值3086.04亿元、安装工程产值233.03亿元、其他产值207.27亿元,三者均实现10%以上增速。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上半年全省施工房屋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  省外市场开拓也取得好成绩,上半年我省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完成产值1197.53亿元,同比增长8.6%,市场竞争力增强。山西省长治市  2017年上半年建筑业产值71.1亿元 强劲增长  上半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7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6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完成产值57.2亿元,占全市产值的80%。其他县区中,产值过亿的县区还有屯留,完成9.1亿,郊区完成1.8亿。与一季度比,二季度增速回落16.4个百分点。  从产值总量看,长治在总量上次于太原(916.2亿)、晋中(85.3亿),位居全省第三。高于排名第四的大同25个亿。  从产值同比增速来看,我市以23.6%的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比位列第二的大同增速高10.6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刘娜静]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
资讯排行榜苏州市统计调查公众网
当前位置: &
上半年苏州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
【发布日期:】
】 【来源:
苏州市统计局
【阅读次数:3737】【字体
上半年苏州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
苏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兴动能加快积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有新、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基本特点。但受内外环境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实体经济仍面临较多困难,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内生增长动力增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870.3亿元,同比增长1%,增速与 1~5月持平。其中6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61.4亿元,是今年以来单月产值的最高点。民营经济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5080亿元,增长2.2%,高于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值增速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4.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3791亿元,增长7.5%,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2.5%、12.4%和6%,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21.5、11.4和5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增长面扩大。上半年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产值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42.9%,比2015年全年扩大11.5个百分点。
2.服务业较快发展,对经济拉动贡献突出。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846.1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1%;教育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9.5%。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016亿元,同比增长10.5%。金融运行稳健。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582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181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9.1%和10.3%。
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定,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980.1亿元,增长2.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一升两降”。第一产业投资0.6亿元,下降59.9%;第二产业投资1078.5亿元,下降0.8%;第三产业投资1901亿元,增长4%。民间投资成主力。全市完成民间投资1733.3亿元,增长9.9%,增速分别高于国有投资和外资投资19.8和12.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8.2%,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重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49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一季度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重大项目投资256亿元,增长25.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1.6个百分点。
4.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2.7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大宗消费品保持平稳。上半年限上零售额中,汽车类销售增长4.6%,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销售下降4.7%,降幅同比缩小4.6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私家车保有量达到247.4万辆,同比增长14.4%。生活消费品增势较好。通讯器材类销售增长11.2%;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增长10.4%;书报杂志类销售增长6.6%;中西药品类销售增长5.5%。
5.财政收入增速提升,税收占比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税收占比提高。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00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高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平均5.3个百分点,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9.1%,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6. 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市场物价保持稳定。民生投入加大。上半年全市完成城乡公共服务支出584亿元,增长14.9%,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5.5%,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27.6%、55.1%和30.8%。就业形势向好。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33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55.5%。从7月1日起,全市低保标准由750元/月提高至810元/月。物价基本稳定。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7%,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八大类消费品 “七涨一跌”,其中:食品烟酒上涨5%;衣着上涨2.4%;居住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医疗保健上涨16.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交通和通信下降3.8%。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亮点
全市持续深入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动新经济动能逐步释放,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等新经济较好地充当了引领和先导作用。
1.新兴产业引领发展促转型。上半年新兴产业PMI指数均值为49.8,高于制造业PMI 0.2个点。其中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指数均值均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运行,显示出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生产活动预期。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7306.8亿元,同比增长2.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1%,比去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物联网行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7%,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高新产业融合发展“补短板”。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08亿元,同比增长3.1%,占规模以上产值比重38.4%,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增速领先。1~5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0.7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去年同期8.8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呈逐月上升态势。高技术服务业涵盖的八大领域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研发与设计和检验检测、环境检测及治理服务等五大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3.新模式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以同程网、东方市场等为代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网络平台企业发展良好,1~5月,1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倍。互联网零售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25.9%。与网络经济密切相关的快递行业保持快速发展,上半年苏州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58.2%,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9%。
4.投入产出效益更趋优化。从投入看,上半年全市完成服务业投资增长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63.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在建新兴产业投资项目1683个,完成投资715.3亿元,增长8.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24%,占比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新兴产业投资完成670亿元,增长8.7%,增速领先工业投资9.4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780.8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2.5%,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
从产出看,企业效益有所改善。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利税增长6%和9.3%,比1~4月分别提高3.1和0.5个百分点。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1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20%。企业亏损面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回升基础不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发展趋缓。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5%的电子行业产值增长1.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增速回落。纺织行业产值下降4%,化纤行业产值下降3.8%。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回落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2月的增长6.9%逐月回落至上半年的增长2.2%,回落幅度为4.7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增长乏力。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6%,比一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不包含住宅投资的经营性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8%,已连续4个月呈下降走势。新项目支撑不足。本年新开工项目投资由一季度的增长5.7%、1~4月的持平、1~5月的下降3.7%回落至上半年的下降7.5%。
三是外需复苏力度不强。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从出口看,主要出口市场和新兴市场出口有所回落。部分商品出口量价齐跌。从进口看,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进口均低迷。
总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中前期积聚的稳增长因素开始发力,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正在不断注入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好不断释放。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增长动力不足,内外需求不振、传统产业调整缓慢、经济企稳基础不牢等突出问题。下阶段要继续从供需两端发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等重点任务,利用好巩固提升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确保全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详细数据及相关分析请登录苏州统计调查公众网(http://www./)查阅。
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 地址:苏州市劳动路1053号燃气大厦5楼 电话:6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与去年的增长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