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我国税制改革市政设计院如何改革发展

新常态下设计院发展策略思考
我的图书馆
新常态下设计院发展策略思考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应该说就是新常态。就建筑行业来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投资增长速度减慢,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发生根本性变化。“春江水暖鸭先知”,设计企业作为建筑业的龙头,市场需求的放缓对设计院的冲击是直接的。
从外部来看,商业环境、投资体系与市场监管发生变化,市场化改革措施将逐步推进:资质管理门槛松动、价格指导标准的“靴子落地”,市场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从内部来看,产业链定位和能力不足、资源协同效率低,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能力不足;国际竞争不熟悉规则,海外布局难度大。新常态之下,这些内外部新情势都对设计院长远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当然,新常态也有很多新机遇。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新时期,创新的、智能的、绿色的城镇化将成为新方向,城市快速交通体系、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城市综合管廊等方面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产业化步伐势必加快,设计企业传统的设计产业链后端延伸的内涵将进一步丰富;“一带一路”战略及PPP模式的实践也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此外,BIM技术、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应用进程加快,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打造也将给设计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常态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认为设计院应对关键还是转型升级。如何转型升级?我们的思考方向是“三化”,即:布局产业化、聚焦专业化、构建平台化。产业化向外,重点在产业链打造、资本对接以及外部市场生态经营;专业化向内,重点在品牌建设、技术集成与产品线打造;平台化串联,以互联网思维把向外与向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开放、共享、协同、融合的平台。
1布局产业化,推进投资-设计-总包三位一体发展
过去我们讲设计院产业化,主要表现为“一业为主,两头延伸”的模式。现在所谓“产业化”,强调的是集成规划咨询、设计、工程总包、房产开发、投资等业务形态之间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从设计、咨询往前后端延伸,建立多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整合能力。立足设计,往前端,投资与资本让设计具有商业价值形态;往后端,设计可以为产业带来高附加值产品。西南院布局产业化的重点是投资、设计与工程总承包三位一体发展。
一是要强化投资,找到投资与设计价值创作的结合点。例如近几年来,西南院的投资基本思路为: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主体,相关多元化投资为支撑的特色化、精品化投资思路。面对新常态,西南院地产投资将往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坚持做精做专成都区域内的精品住宅项目,重点是提升投资主题的策划与咨询能力,例如:物流、医疗、养老、旅游、现代农业等主题地产项目。在相关多元化投资方面,持续深化对设计链上下游业务的参与度,例如建筑工业化业务。在其他投资方面,未来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在PPP模式。过去几十年,建筑设计行业有一个基本规律:设计管理体制服从于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服务于投资管理体制。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政府资金不足可能成为常态,如何推动相关建设,势必向社会要资源。PPP模式实质是社会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投资方的话语权无疑会大大提升,这可能会改变目前的建设管理格局,进而改变我们的设计管理格局。同时,PPP模式需要较强的融资能力,这方面央企或国有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我们国有设计单位积极把握。
二是深化总包业务,把设计的资源整合和品牌支撑效应放到最大。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设计板块对设计院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规模、利润支撑,还要体现在辐射效应、品牌效应等溢出价值方面。如何把这种溢出价值变为规模和效益,我们认为设计牵头的总包业务是个不错的选择。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其核心盈利模式是:通过设计优化降低造价,从而创造总体更大的效益。同时,通过向后延伸总包业务,使得资质、人员、设计、资源实现了有效整合,投资、设计与工程总承包三位一体发展成为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近几年,西南院对产业化布局探索提出了“设计树品牌、总包创规模、投资增效益”的基本定位,形成了一支规模达到600余人的人员队伍(总包100余人,相关项目管理人员500余人),累计承接设计牵头工程总承包项目17个,累计合同金额约71亿元。通过这几年持续经营与探索,我们认为以设计为龙头的总包业务还要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设计与总包两大板块的人员整合协同问题;二是加大内外部人才流动,从根本上提升设计院人员管理总包业务的能力;三是做好总包业务重点方向的问题,实现总包业务的专业化提升。
2聚焦专业化,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新常态背景下,市场对设计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精度、深度以及特色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高。因此,推动产品专业化既是市场形势需要,也是内部转型升级的要求。专业化打造,实际上是“长板理论”。过去,大部分设计院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市场对完整性要求较高,需要的是“全科医生”;现在,各种手段让内外的资源、信息流动速度变快,让相互合作的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的细分已经无法补齐所有短板,需要的是各有专长的“专科医生”。设计院发展专业化成为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推进专业化重点需要关注三个重点:方向引领、架构整合与资源联动。
一是明确专业化发展方向。例如,近年来西南院根据发展实际制定了西南院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打造商业综合体、住宅、医疗和交通体育类建筑4大专业化方向的发展目标。通过明确方向,西南院专业化板块为全院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以交通建筑设计为例,这几年西南院先后中标了重庆江北机场、青岛机场,有力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二是完善专业化组织架构。近年来,西南院先后成立了“3室9中心”总数达到12个,人员规模达到220余人的专业化设计研究集群。在定位上,设计中心(工作室)以做专、做优、做精,做强为目标,不强调单纯的产值论英雄,注重专业研究和设计引领。
三是资源整合。专业化中心、工作室建立,不意味着原有综合化设计所功能的弱化,而是在明确发展定位的基础,使得专业化机构与综合化生产院形成了合作互补的生产组织模式,共同致力于企业生产经营,达到1+1&2的效果。
3构建平台化,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平台
新常态背景下,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正在走来。2015年以来,“互联网+”走出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热词,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互联网+”或“+互联网”本质是:通过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推动传统企业的在线化、数据化与智能化,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设计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一个代表,如何理解互联网,如何拥抱互联网还是一个很前沿的课题。
“互联网+”或“+互联网”,意涵稍有不同。“互联网+”的主导者往往是互联网企业,从技术、商业模式、资金、人才等方面看,都是互联网企业去改造传统产业并主导着融合进程。“+互联网”则正好相反,主要是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改造原有基因并主导融合进程,例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计划等。就设计院而言,我们认为现阶段的思考方向和探索重点应该是“+互联网”。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构建设计院特色的平台化战略,落实互联网思维、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设计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思维对设计院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不仅要关注客户,同时要关注用户,设计院可能逐步从乙方思维中解放。过去的设计基本上是机构对机构(B2B模式),并不能直接对接真正市场最终用户,也不掌握用户诉求。需要设计单位在服务的过程中掌握用户需求以及最终用途,从而把握与提升服务价值。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资质管理逐步放开,个人执业资质的强化,互联网去中心化的逻辑,可能会重新定义企业与个人的关系。从国外的发展历程看,建筑师个人执业,灵活性工作,可能是一个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和行业升级,都需要设计院用平台化的思维去思考与布局未来发展。
&&&&标题平台化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核心是“建筑设计+互联网”,是两者的“物理反应”。这个平台强调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建立标准统一、知识共享的协作生产平台,具体包括BIM应用、协同设计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系统。BIM技术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协同设计促进各专业设计工作深度协同,达到“设计内容级协同”与“设计流程协同”,最终提高全院的整体设计水平。设计院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需要“设计知识”的有效收集、规范管理、高度共享。搭建“物理反应”的平台一项基础而重要的系统工作,需要持续投入。
第二个层次,我们认为可能是打破资源割裂的平台模式,核心是“互联网+建筑设计”,是两者的“化学反应”。今年以来,行业内已经有机构陆续再做一些尝试。例如:以平面设计项目为内容平台网站猪八戒网;万科基于UBER理念的设计师3P平台,网站把项目与设计师进行匹配,不用投标,设计师线上接活,线下办公。这个平台的核心是构建双边或多边市场,整合资源满足或创造客户需求,设计院打破内外资源的限制,自身成为资源整合平台,为平台上所有资源运转服务。这个模式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以后会不会成为未来设计行业发展的主流,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回答。
当前,经济新常态已成为各行业学习领会、思考研究的一个焦点。准确理解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并积极适应新常态,顺新常态之势而为,是设计院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相信通过转型升级,以设计人的智慧之高,能力之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一定能实现更大发展。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改革创新 奋力开拓 努力做好新常态下发展改革工作——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页&>&新闻发布中心&>&新闻发布
改革创新 奋力开拓努力做好新常态下发展改革工作——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2月12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5年发展改革工作。国家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在会上作了题为“改革创新 奋力开拓 努力做好新常态下发展改革工作”的报告。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之鑫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改革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探索创新,着力深化改革,上下联动,统筹融合业务党务队伍建设,当好参谋、抓好落实,作出了新的贡献。一是备好用好政策工具箱,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创新经济形势分析机制,强化经济运行预测监测和政策预研储备,积极提出政策建议,加强政策综合协调和分工落实。二是突出重点加强协调,狠抓改革任务落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年度重点改革任务,行政审批、项目核准、投融资、价格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投资走出去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三是全力打好投资组合拳,有效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围绕“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3个重大问题,启动实施了7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调动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四是着眼区域发展新布局,扎实推进三大战略。认真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制定了一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促进各地区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开发开放,推动形成国内外联动、东中西统筹、南北方协调的发展新格局。五是有扶有控促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和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六是政策累积效应进一步显现,节能减排取得“十二五”以来最大进展。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力度加大,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深入开展。七是着眼补短板兜底线,大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健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力做好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  会议认为,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也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一是必须改革创新,自觉破除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以敢闯的锐气和会闯的睿智,加快思维创新、路径探索和制度供给。二是必须善于谋划,抓住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强化经济运行预测监测和政策预研储备,备好用好政策工具箱。三是必须狠抓落实,搞好工作布局,设计好平台、路径、抓手,确保战略、规划、政策落实到位。四是必须虚事实做,以问题为导向,以转化为目标,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强化议题的谋划塑造设置,多提创新性建议,多做原创性工作。五是必须实事做好,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抓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六是必须上下联动,增强系统认同,打造良性互动的合作平台,凝心聚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会议强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充分展示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发展改革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化理解,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趋利避害、顺势而为,促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要做到“三个调适”,一是调适理念,要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既抓住时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又防止经济增速惯性下滑,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调适政策,适应速度变化,促进结构优化,利于动力转换,加强政策创新,使多重目标、多项改革和各类政策之间联动协调平衡。三是调适方法,探索创新分析评价方法,探寻经济变量间的新规律。  会议要求,明年的发展改革工作,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通过创新驱动加快转换发展动力,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坚持识大局、谋长远、抓大事,坚持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紧紧扭住重大问题、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多提创新性建议,多做原创性工作。在工作安排上,围绕经济平稳增长,深入发掘需求潜力并重点抓落实和完善重大投资工程包,发挥好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认真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年度改革任务,重点抓好审批制度、项目核准、投融资、价格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升的改革;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把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抓好化解过剩产能、传统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围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四大板块、三大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加注重发挥投资走出去的带动作用,重点是产业和装备走出去。  会议提出了明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是多管齐下拓展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改革新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三是加快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四是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五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新思维,打造发展空间新格局。六是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七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八是加强规划编制,共绘“十三五”发展蓝图。  会议强调,发展改革系统要加快转型,这既有外在的要求,也有内在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总体部署。这些目标和任务都与发展改革系统履职密切相关。当前发展改革系统特别是国家发改委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和重要关头,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大、改革开放任务很重、转变职能还不到位、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系列腐败案件冲击等严峻挑战。  会议要求,发展改革系统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更加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开辟新职能新领域,更加自觉地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以更大决心、下更大力气加快转型。一要加快转变职能,强化创新型机关建设。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真正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设计、从单打独斗向纵横协管的转变。二要改进党风政风作风,强化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业务党务队伍统筹融合,着力抓好党建,落实好“两个”责任,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快简政放权,推进审批公开,完善资金分配管理办法,加强干部轮岗交流,强化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三要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机关建设。以法治机关建设统领各项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职权法定进程。四要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执行力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在状态、有激情,创新狠抓工作落实的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督查督办和考核问责,做到重要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五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系统合力建设。国家发改委要强化对地方发改部门的指导、协调和培训。地方发改部门要支持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作,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副主任、党组成员,副部级以上老同志,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司(厅、局、室),各直属、联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主任、物价局局长,政府负责经济运行调节、节能工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字体:&&&&]&&&&&&&&||||||||||||
当前位置:& -&
新常态下设计院发展策略思考
核心提示:面对新常态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认为设计院应对关键还是转型升级。如何转型升级?我们的思考方向是“三化”,即:布局产业化、聚焦专业化、构建平台化。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应该说就是新常态。就建筑行业来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投资增长速度减慢,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发生根本性变化。“春江水暖鸭先知”,设计企业作为建筑业的龙头,市场需求的放缓对设计院的冲击是直接的。  从外部来看,商业环境、投资体系与市场监管发生变化,市场化改革措施将逐步推进:资质管理门槛松动、价格指导标准的“靴子落地”,市场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从内部来看,产业链定位和能力不足、资源协同效率低,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能力不足;国际竞争不熟悉规则,海外布局难度大。新常态之下,这些内外部新情势都对设计院长远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当然,新常态也有很多新机遇。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新时期,创新的、智能的、绿色的城镇化将成为新方向,城市快速交通体系、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城市综合管廊等方面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产业化步伐势必加快,设计企业传统的设计产业链后端延伸的内涵将进一步丰富;“一带一路”战略及PPP模式的实践也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此外,BIM技术、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应用进程加快,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打造也将给设计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常态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认为设计院应对关键还是转型升级。如何转型升级?我们的思考方向是“三化”,即:布局产业化、聚焦专业化、构建平台化。产业化向外,重点在产业链打造、资本对接以及外部市场生态经营;专业化向内,重点在品牌建设、技术集成与产品线打造;平台化串联,以互联网思维把向外与向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开放、共享、协同、融合的平台。  1 布局产业化,推进投资-设计-总包三位一体发展  过去我们讲设计院产业化,主要表现为“一业为主,两头延伸”的模式。现在所谓“产业化”,强调的是集成规划咨询、设计、工程总包、房产开发、投资等业务形态之间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从设计、咨询往前后端延伸,建立多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整合能力。立足设计,往前端,投资与资本让设计具有商业价值形态;往后端,设计可以为产业带来高附加值产品。西南院布局产业化的重点是投资、设计与工程总承包三位一体发展。  一是要强化投资,找到投资与设计价值创作的结合点。例如近几年来,西南院的投资基本思路为: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主体,相关多元化投资为支撑的特色化、精品化投资思路。面对新常态,西南院地产投资将往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坚持做精做专成都区域内的精品住宅项目,重点是提升投资主题的策划与咨询能力,例如:物流、医疗、养老、旅游、现代农业等主题地产项目。在相关多元化投资方面,持续深化对设计链上下游业务的参与度,例如建筑工业化业务。在其他投资方面,未来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在PPP模式。过去几十年,建筑设计行业有一个基本规律:设计管理体制服从于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服务于投资管理体制。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政府资金不足可能成为常态,如何推动相关建设,势必向社会要资源。PPP模式实质是社会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投资方的话语权无疑会大大提升,这可能会改变目前的建设管理格局,进而改变我们的设计管理格局。同时,PPP模式需要较强的融资能力,这方面央企或国有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我们国有设计单位积极把握。  二是深化总包业务,把设计的资源整合和品牌支撑效应放到最大。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设计板块对设计院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规模、利润支撑,还要体现在辐射效应、品牌效应等溢出价值方面。如何把这种溢出价值变为规模和效益,我们认为设计牵头的总包业务是个不错的选择。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其核心盈利模式是:通过设计优化降低造价,从而创造总体更大的效益。同时,通过向后延伸总包业务,使得资质、人员、设计、资源实现了有效整合,投资、设计与工程总承包三位一体发展成为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近几年,西南院对产业化布局探索提出了“设计树品牌、总包创规模、投资增效益”的基本定位,形成了一支规模达到600余人的人员队伍(总包100余人,相关项目管理人员500余人),累计承接设计牵头工程总承包项目17个,累计合同金额约71亿元。通过这几年持续经营与探索,我们认为以设计为龙头的总包业务还要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设计与总包两大板块的人员整合协同问题;二是加大内外部人才流动,从根本上提升设计院人员管理总包业务的能力;三是做好总包业务重点方向的问题,实现总包业务的专业化提升。
[责任编辑:刘娜静]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
《中华建筑报》副总编辑 中国建筑装饰百强评价办公室主任
湖南省室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
浙江银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第一设计院院长
创意家居馆
设计如人,人如设计。接触过曾秋荣,你就会明白那些纯净、简约的设计作品为何会出自他之手。这是一位对中国传统
近日,《你个设计师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大众对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个有
设计企业档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新常态下设计院发展策略思考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新常态下设计院发展策略思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0|
上传日期: 12:42: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新常态下设计院发展策略思考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常态下我国税制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