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是否有国民党桂系部队部队参与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解读】平型关下国军84师血雨腥风肉搏战平型关下,平型关战役,平型关,血雨腥风,84 师,84师,肉搏战,国军84师,平型关大捷,烽火平型关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解读】平型关下国军84师血雨腥风肉搏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帖子主题:[原创]平型关大捷是一场完胜吗
共&19690&个阅读者&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平型关大捷是一场完胜吗
文章提交者:信天一歌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是一场完胜吗八路军115师于日在平型关完成的一场战斗,历来被评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场大捷。八路军首度出手,就重创日军最精锐的板垣师团,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与此同时,同一战场配合八路军作战的国民党军队却不堪一击,消极避战,连被打垮的日军都阻挡不住,被敌一冲就冲垮了防线,致使未能全歼敌军。历史真是这样的吗?历来对平型关战斗的研究大多纠结于115师到底消灭了多少日军,消灭的是日军什么样的部队,自己的伤亡如何等,并将此作为评判这场战斗是否是大捷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但我们知道,评判一场战斗的结果,除了战损比外更重要的是看这场战斗是否达到了战斗目的。是否为整个战役乃至整个战争产生了积极影响。那么平型关大捷相关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一、战役目的115师的这场战斗是属于整个第二战区部署的平型关会战的一部分。当时,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听从第六集团军副司令孙楚建议,决意改变此前制定的将日军放进大营一带谷地四面出击予以全歼的计划,判断日军进攻平型关力量不足,准备利用关前有利地势,就地阻敌并多路出击予以全歼。为达此目的,第十七军84师高桂滋部已自22日黄昏至25日晨坚守团城口内长城一线,抗击了日军三浦支队的大部进攻。而出击部队也已部署完毕。阎锡山原于23日作出计划命71师及新二师共8个团的兵力,由内长城外侧公路以北地区向东、西跑池、小寨方向攻击;以115师由平型关东北夹击日军;以72师及35军二个旅作预备队。初计划于24日拂晓开始出击,后又改为25日拂晓出击。由此可以看出,115师25日的战斗不是预知敌情的伏击,而是按照第二战区命令部署的出击。不是以115师为主,国民党军配合的独立战斗,而是从属于平型关战役反击阶段多路出击中的二路出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如此地形下,不是两侧设伏,而是单侧设伏的“奇怪”布阵,原因很简单,按照二战区部署,出击时间已定,到时有无日军从此经过,115师都将发动由此位置展开的对向内长城一线正在进攻之日军的攻击。9月23日上午,林彪在给115师343旅连以上干部开会时,收到二战区送来的24日出击命令。林彪命令343旅23日下午出动到冉庄(肖向荣日记)。而在23日夜,115师师指挥部正准备关掉无线电台开拔(去白崖台)时,电台收到二战区再次电报,说出击时间延后一天。(舒云林彪画传)24日白天,115师主力没有动作。二、战斗经过本文无意详述众所周知的战斗经过,只是就几个能说明战斗性质的战斗环节做一些梳理。除单侧设伏以利出击(因为并没情报证明到时一定会有日军经过),战斗发起的时间为早上8点,这也与国民党军71师、新2师、72师的出击时间相吻合。从现有资料看,国民党军的出击除并不十分积极外,84师团城口一线约2公里防线被日军在25日早晨突破占领也使出击受阻,直至下午进展不大,因此没有形成与115师的合击之势。特别是独8旅,似乎没有大的动作,致使三浦支队仍能在115师歼敌之时,抽出其当面四个中队回援乔沟。因此,整个战场显示出的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的状态。不可否认,115师在上午的战斗是果敢勇猛的。因为与敌基本上有遭遇战的性质,虽我军为主动出击,且出其不意,但与敌抢占老爷庙仍成为了战斗的一个焦点。在消灭当前之敌后,据115师相关回忆,约下午1点多,在追击逃跑的日军的同时,按计划发起了对东跑池及1886.4高地的进攻,这一点也说明了115师的出击性质及出击任务。那么是不是逃跑的日军又冲垮了84师的防线呢?首先,84师防线是在25日早些时候被日军占领的。其次,这个时候,71师正在迷回村一带,就是被日军占领的内长城线略后一线与日军作战并有所进展。第三,在115师的参战人员回忆中有这样一个关键情节,就是当115师685团攻击部队追击逃跑的日军进入辛庄时,日军就地设下埋伏,“打伏击时我们团并没有多大牺牲,在辛庄伤亡却不小。团长杨得志急令收缩战线,鬼子乘机逃脱。”第四,据陈正湘回忆“此时已近十四时,师首长分析了上述情况(团城口被敌突破,敌似有向老爷庙迂回进击我军之可能),认为晋绥军一直按兵不动,我军若继续前进并仰攻敌人,势必付出极大代价,况且团城口之敌倘若向我迂回,我军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决定各部队立即停止前进,除掩护部队外,主力撤离战场,分途向老爷庙、蔡家峪、东河南以南地区转移。并“向他们(国民党军)通报我军于十五时撤离战斗并向后转移的情况。”115师就此停止了攻击。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115师是担心受到迂回攻击而主动停止了进攻,不是日军被打的跑远了,突破了国民军的防线突围了。三、战斗结果115师除消灭了当前日军,焚毁了大量日军汽车,缴获了大量日军辎重外,还一度发起了对东跑池的进攻,据称也曾占领了东跑池及整个战场最重要的高地1886.4高地。但很显然没有坚守住这些战役要点,并根据战场情况主动或在没有战区指挥部命令情况下撤离了主战场,只是撤离时告知了友军。由于国民党军的出击也并不都是坚决猛烈,实际上平型关会战的结果虽有多路出击的计划与实施,但仍有些不了了之的状态。三浦支队在平型关前虽无进展,却也似乎没有被歼灭的危险,更有72师程继贤团26日在鹞子涧全团殉国的战事发生。因为115师的撤离实际上让三浦支队回撤灵丘及板垣师团的援军都可畅通无阻。担任掩护任务的687团3营得到任务也只是“战斗要打激烈一些,不要让敌人发现我们要撤走。”并没阻敌逃跑和阻敌增援的意思。平型关会战在茹越口被突破后以二战区各部的主动撤离而告结束,据日军描述,当看到对面山头的中国守军如雪崩般撤退时,都情不自禁站起来高呼天皇万岁。这个时候已是9月30日,离115师撤离战场已有5天了。四、战斗意义115师的这场战斗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虽然洛川会议明确了共产党军队开赴前线的战斗形式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平型关战役前就我军是否集中力量参与国民党军的大型会战,毛泽东与林彪是有不同意见的。毛泽东坚持“不打硬仗”的原则,林则希望“给日寇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振奋!”。最终,为了树立八路军开赴战场,积极抗日的形象,毛还是同意了林的想法,战后八路军不顾统帅部规定宣传战况不得点明部队番号的命令,大规模宣传115师,使115师一战天下名。林彪也从这场战斗中了解了与日军作战的艰苦以及毛泽东洛川会议的良苦用心,自此,至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基本没有相当规模的集中作战了。至于第二战区的平型关会战,国共双方只是按计划在同一区域同时打了一场各自为战的出击战,双方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配合作战。国民党军既没有在115师消灭当前之敌时给敌以足够的压力,竟使日军能抽出部队回援受袭车队,也没有在115师占领1886.4高地时有力合击已没有什么纵深的日军,恢复25日早些时间被占领的原有阵地并给三浦支队以毁灭性打击。115师虽然消灭了当前之敌,但从出击任务而言,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完成了出击任务,被日军在辛庄打一个伏击就收缩了战线,更是在战斗只打了大半天的情况下就自行撤离了战场,使日军在后面的5天内完全没有了被合击的危险,又形成了在内长城一线与国军对峙的局面。从这场会战的角度讲,115师的战斗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结论平型关大捷是一场完胜吗?看来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了,从中共的角度看,这是一场完胜,因为基本上所有的目的都达到了,出师首战告胜,与日军交了手,树立了形象,统一了认识。从第二战区的角度讲,115师本来就是所谓“客军”,能打成这样也还可以了。至于能不能按计划合计日军,那即不是第一次落空,也不是最后一次失败。同样是客军的84师虽承受了日军的主要进攻,但晋军将领多以84师没在25日最后关头抵挡住日军而尽把出击不利的责任推卸给84师,却绝少谈及阎锡山的数次推迟出击时间及不予增援的事实。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抗战初期各派势力共同抗日时的“磨合”。只是很可惜的是这种“磨合”是越磨越不合。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抵抗外侮时的悲情吧。115师的这场战斗,对晋北的抗战形式而言,如同平型关会战一样,只能说是一场打胜了的败仗。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平型关大捷是一场完胜吗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4340 工分:31692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污蔑当年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不是美狗就是日杂,最低也是个汉奸王八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4340 工分:31692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原帖已被删除那你说说战果是多少啊?你的前辈为了你今天的好日子,英勇抗战打日本鬼子,怎么到了你这儿就变了味了呢?你算个什么东东?至少是个不孝子孙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57991 工分:803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13楼&虽然当年的伏击是以多打少,一个师蹲了一个后勤中队。但是在一路溃败的全场战场上,小小的胜利是可以大大鼓舞人心的!宣传需要可能有所扩大,但是这是必须的!18楼&日寇这个被115师歼灭的‘中队’真他麻麻地大,一千多人的中队。不论歼灭的是‘中队’、还是‘小队’也好、毕竟是胜仗。总比一溃千里的好。抗战中、所有正面战场的国军高级将领,包括被果粉称为战神的薛岳,都曾被鬼子打的狼狈异常。只有李宗仁、林彪是例外、而这二人打的仗、都被果粉将战果贬损的很夸张。在这方面、果粉拿到了世界‘无耻之极’的吉尼斯几录。39楼&当时在晋北的日军只有第五师团的一半及东条的蒙古方面日军约二个旅团,日本军也就三万多人。再加上一些蒙古军及可能有的东三省伪军。共军有三个主力师4万五千人。就算国民党军与伪军全抵了。共军应该可以全灭日军吧?给你举个国军会战的例子――桂南会战:被果粉称为战神的白崇禧、指挥夏威的第十六集团军、徐庭瑶的第三十八集团军、蔡延锴的第二十六集团军,共计九个军二十三个师。加上特种兵,超过三十万人人的兵力。而日寇有:先期的第五师团约两万、台湾旅团约七千人。日寇后期又增加一个师团的兵力约两万人,共计四万余。兵力对比:7+:1.其中、国名党军的火力压过日军,并有制空权。还有“战神”指挥。结果怎么样呢?除杜聿明第五军歼灭日寇第二十一旅团拿下昆仑关惨胜外、其余全部溃散,损失人员三分之二。其中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是国民党军的机械化军,四万二千人、有坦克及装甲战车和大口径炮。日寇损失不到一万人,而国民党军损失近二十万。损失比为1:20 。这次会战有国民党军在国内战场上、唯一一次成建制消灭的最大编制――旅团。而这次会战是一九三九年底,比一一五师晚了近三年。纵观国民道军,在抗战时期,与日寇的所有会战,哪一次不是集中数倍或十倍的兵力与之对阵。直到日寇投降为止,从来也没有在国内战场上、将日寇一个整编师团给歼灭了的。而国军的装备、除重武器外、轻武器差不多相当甚至还有点优势的,后期有了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装备上已经强于日寇了,但作战还是没有一点点起色、还被穷途末路即将投降的日军、达成了“打通交通线”的这个战略目标。一九三七年,国民党军的装备比八路军的装备、不知要好多少倍,八路军三个师、就连枪支都配不全、并且弹药严重不足。一门山野步炮都没有、手榴弹每人才三颗。你国民党几十个师、几十万有着大炮飞机装甲战车、及充足枪弹的军队、都玩不了的事,凭什么要求八路军三个师没炮、少枪弹的四点五万人的部队、去消灭三万多装备精良的日寇师团啊?你说这话不觉得无耻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27293 工分:15276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对晋北的抗战形式而言,如同平型关会战一样,只能说是一场打胜了的败仗。----嗯,这么说来,台儿庄,万家岭,昆仑关这些“大捷”全都是打胜了的败仗。台儿庄赢了,整个徐州战场却输了,丢了徐州不说,还差点被人包了饺子。万家岭赢了,武汉丢了。昆仑关更惨,虽然打死一个少将旅团长,但是正个桂南会战结果还是大败,惹得校长战后处分了一大批中高级将领,真可谓得不偿失。本文内容于
17:11:56 被hmh33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5279 工分:158442
/ 排名:6810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原帖已被删除22次被会战就更加不堪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自己顶一下,其实平型关会战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扩大了八路军在晋北的活动范围,试想如果平型关中国方面胜利了,把日军顶在内长城外一线,那基本上是农牧区,且回旋空间极为狭窄。八路军还会有那么大的发展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要重写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126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虽然当年的伏击是以多打少,一个师蹲了一个后勤中队。但是在一路溃败的全场战场上,小小的胜利是可以大大鼓舞人心的!宣传需要可能有所扩大,但是这是必须的!18楼&日寇这个被115师歼灭的‘中队’真他麻麻地大,一千多人的中队。不论歼灭的是‘中队’、还是‘小队’也好、毕竟是胜仗。总比一溃千里的好。抗战中、所有正面战场的国军高级将领,包括被果粉称为战神的薛岳,都曾被鬼子打的狼狈异常。只有李宗仁、林彪是例外、而这二人打的仗、都被果粉将战果贬损的很夸张。在这方面、果粉拿到了世界‘无耻之极’的吉尼斯几录。39楼&当时在晋北的日军只有第五师团的一半及东条的蒙古方面日军约二个旅团,日本军也就三万多人。再加上一些蒙古军及可能有的东三省伪军。共军有三个主力师4万五千人。就算国民党军与伪军全抵了。共军应该可以全灭日军吧?49楼&第一,土共仅有4.5万人,除去留守延安的,在晋北的实际人数不到4.5万。第二,就是这点人,也不能全放在晋北。一来地方小,不利于后勤补给和兵员扩充。二来不能让鬼子用这点兵力,就把八路军钉死在晋北。一定把战场开辟到敌人后方去。三来全国的抗日战场很广阔,需要部队的地方很多。到抗战结束,八路军兵员从4.5万发展到102万,并开辟了拥有1亿人口的解放区。第三,在平型关大捷后,才出现了踊跃参军的现象,兵员规模才开始显著扩大。但新兵缺少训练且缺少枪支弹药,充个数还行,实际战斗力很低。需要时间训练,需要时间补充枪支弹药。56楼&一、三个师是全部开到晋北的,延安留守部队在外。二、就算如此,当时平型关前的日军三浦支队也就四千多人。还是按满员算的,实际上日军从南口打到这里,又从22日黄昏作战到25日,损耗也很大。115师齐装满员,集15000人之力该可以灭了这股日军了吧。三、此战后个把月,彭德怀就要求中央扩编三个师为三个军,并按此发饷。纵观各派武装,有哪个在这个时候还这样干? 山西战场先后参战的国军有晋绥军,中央军(卫立煌部),川军,郝梦龄(原奉军郭松龄部)西北军,陕军,30万大军有了吧?怎么没集结起来在晋绥军十个炮团掩护下,一举歼灭某路日军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126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虽然当年的伏击是以多打少,一个师蹲了一个后勤中队。但是在一路溃败的全场战场上,小小的胜利是可以大大鼓舞人心的!宣传需要可能有所扩大,但是这是必须的!18楼&日寇这个被115师歼灭的‘中队’真他麻麻地大,一千多人的中队。不论歼灭的是‘中队’、还是‘小队’也好、毕竟是胜仗。总比一溃千里的好。抗战中、所有正面战场的国军高级将领,包括被果粉称为战神的薛岳,都曾被鬼子打的狼狈异常。只有李宗仁、林彪是例外、而这二人打的仗、都被果粉将战果贬损的很夸张。在这方面、果粉拿到了世界‘无耻之极’的吉尼斯几录。39楼&当时在晋北的日军只有第五师团的一半及东条的蒙古方面日军约二个旅团,日本军也就三万多人。再加上一些蒙古军及可能有的东三省伪军。共军有三个主力师4万五千人。就算国民党军与伪军全抵了。共军应该可以全灭日军吧?49楼&第一,土共仅有4.5万人,除去留守延安的,在晋北的实际人数不到4.5万。第二,就是这点人,也不能全放在晋北。一来地方小,不利于后勤补给和兵员扩充。二来不能让鬼子用这点兵力,就把八路军钉死在晋北。一定把战场开辟到敌人后方去。三来全国的抗日战场很广阔,需要部队的地方很多。到抗战结束,八路军兵员从4.5万发展到102万,并开辟了拥有1亿人口的解放区。第三,在平型关大捷后,才出现了踊跃参军的现象,兵员规模才开始显著扩大。但新兵缺少训练且缺少枪支弹药,充个数还行,实际战斗力很低。需要时间训练,需要时间补充枪支弹药。56楼&一、三个师是全部开到晋北的,延安留守部队在外。二、就算如此,当时平型关前的日军三浦支队也就四千多人。还是按满员算的,实际上日军从南口打到这里,又从22日黄昏作战到25日,损耗也很大。115师齐装满员,集15000人之力该可以灭了这股日军了吧。三、此战后个把月,彭德怀就要求中央扩编三个师为三个军,并按此发饷。纵观各派武装,有哪个在这个时候还这样干?笑了,抗战爆发了,军队扩编很正常不过。战前在平津的29军,三个步兵师不是也变成了59,77,68三个军了吗?许蒋秃子扩编部队,八路打个扩编申请就犯了天条似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12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56楼&一、三个师是全部开到晋北的,延安留守部队在外。二、就算如此,当时平型关前的日军三浦支队也就四千多人。还是按满员算的,实际上日军从南口打到这里,又从22日黄昏作战到25日,损耗也很大。115师齐装满员,集15000人之力该可以灭了这股日军了吧。三、此战后个把月,彭德怀就要求中央扩编三个师为三个军,并按此发饷。纵观各派武装,有哪个在这个时候还这样干?96楼&1.延安整编时一共是4.5万,延安留守中央机关、和一部分工兵、辎重部队,开到晋北那就不到4.5万了。2.目光不能那么短小。全国抗日战场那么大,鬼子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到敌后去打?打哪里的鬼子不是打?非要只盯着晋北那一点点鬼子。况且晋北地方小,兵员装备补给困难。国军的非嫡系部队都是后娘养的,别说共军了。没粮没弹药没装备,怎么打?100楼&那么我们就把目光放远大些,八路军在晋北发展,不是那儿的鬼子多,而是如你所说就只有那一点点,要不,为什么这个时候不到东三省去发展呢?另外,如果中国军队能守住山西,日军未必就能守住华北平原。因为从山西俯瞰华北,战略上攻守自如,山西日军只一偏师,七七事变后只有一个五师团从南口打过来,到了蔚县还分兵一半去保定。102楼&那么我们就把目光放远大些,八路军在晋北发展,不是那儿的鬼子多,而是如你所说就只有那一点点,要不,为什么这个时候不到东三省去发展呢?另外,如果中国军队能守住山西,日军未必就能守住华北平原。因为从山西俯瞰华北,战略上攻守自如,山西日军只一偏师,七七事变后只有一个五师团从南口打过来,到了蔚县还分兵一半去保定。八路军打仗要兵员补给、后勤补给、战伤修养等等,这就需要有块根据地。根据地不能从国民党的手里拿,那是搞摩擦。在没有根据地,又不能跟鬼子死磕。装备差,弹药不足,兵员后勤都有问题,死磕那是SB。鬼子天天找着想歼灭,死磕那正好合了小鬼子心意。从山西的确俯瞰华北,就像当年马谡俯瞰张颌一样。结果马谡就因为少了几口水,兵败了。从山西俯瞰华北也是一样,华北兵源充沛,却一口也喝不到。鬼子一偏师,怎么打?部队一天不吃饭不行,打仗没子弹不行。没有根据地,吃饭的粮食和钱哪里来,子弹哪里生产?103楼&马谡将兵至于死地,谓将士至死地可死战而后生。山西是死地吗?死磕鬼子的是SB,那些死守阵地的国军将士是SB吗?又有哪一场略具规模的战事不需要有部队死磕敌军呢?115师编制内的军饷在前期未闻有欠缺的,却听说曾被115师的一个高级干部裹逃回家了。115师的军需由二战区供给,也未曾看到前期有克扣发生。115师作为一支接受改编的国防军,整个中国就是他的根据地,非要一开始就要自行建立自己的地盘,那不是军队,是军阀。一支偏师不能打,需要子弹,粮食。你不是才打了一支那么大规模的运输队吗?按你说的山西日军不过3万多,山西的晋绥军,中央军,还有郝梦龄等北洋余孽得有20多万吧,都和鬼子死磕了吗?都死守阵地了吗?中共在和国民党谈判时达成的协议就是独立自主进行游击战,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地盘算是军阀,把中国的地盘丢给敌人那算什么?汉奸行为吧?不收复失地,不扩大自己的力量,又怎么能够更有力的抗日?打的的是运输队又怎么了。抗战爆发那么长时间,华北的国军先后参战几十万有了吧,又打出过什么样子的战斗吗?咋没见一次漂亮的歼灭战?最后竟然荒谬的把平型关战役的失败归咎于115师,终于漏出大尾巴狼网特的本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47278 工分:2618
左箭头-小图标
不管怎么说土八路都是胜利者,你咬我啊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31776 工分:21
左箭头-小图标
最后一句有理,虽然八路军胜利了,但在晋的部队全线撤退,战略上的确没有占得便宜!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609513
/ 排名:613
左箭头-小图标
原帖已被删除129楼&哈哈,不好意思,我不是蒋粉,我也认为他应该为初期抗战不利负主要责任,他也是是独裁者。不过咱俩好象也不是“友军”。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分友军,敌军,都是喜欢历史,喜欢军事的网友,观点不同罢了。希望和平交流,认真探讨。呵呵!我言语过激了,应该道歉的是我,战友不必自谦!其实,讨论历史,论述过去,主要也就是对历史这一学科,深感兴趣,想从里边学到点东西出来。你我都不是专门的历史学家,观点都是平民娱乐性质的,没必要上纲上线,更没必要张嘴互喷,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发发自己的感想,看看网友的发言,截取一些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609513
/ 排名:613
左箭头-小图标
121楼&有一些人总是打着尊重历史的幌子,千方百计诋毁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业绩,美化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为。这些人要么是对历史的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关于平型关战斗,有些人横加挑剔和指责,好像八路军打了胜仗反而有罪。他们叫嚣:平型关战斗没有消灭那么多日军而且打的是日军的辎重部队、八路军的这个胜仗对整个局势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八路军此后便消极避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其一:无论是消灭日军什么样的部队,都是对日军的打击,在总体上的意义是一样的。而且,军队的后勤对于整个作战至关重要,甚至超过直接的作战部队。试想,消灭了1000人的作战部队,其他作战部队仍然具有战斗力,而消灭了同样数量的后勤部队,则可能造成数倍于1000人的作战部队得不到弹药和给养而无法作战,这样的战果难道小于歼灭作战部队吗?其二:从战争规律来说,弱军战胜强敌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拣弱的打,积无数次“打弱”的战果,孤立强敌,削弱强敌,最终使强敌变为弱敌。在八路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样做难道不是最佳选择吗?当然,当时八路军主要是在地形上将自己处于强势地位,即使来者都是日军作战部队,也是要这样打,并且同样会取得这样的胜利的。其三:平型关战斗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其意义却非同小可。在此之前,国民党军从未取得过主动进攻歼敌的战果。人们看到的,都是国军首先单纯防御,尔后丢盔卸甲失城失地。虽然他们也在防御中杀伤了一些敌人,但更多的是己方的重大损失和部队的溃散。国军只有退的失败,从来没有进的胜利,更不要提歼灭战了。因此,当时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是前所未有的悲观失望情绪。阎锡山的军队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地盘而苦苦支撑着打防御战,他们对于主动进攻打歼灭战,想都不敢想。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八路军115师打了这样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一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批驳了当时国内亲日派散布的“亡国论”。其政治意义不可估量。其四:八路军在平型关战斗之后,虽然没有再打这样规模的硬碰硬的歼灭战,但这并不说明八路军是消极避战。一方面,尔后的战场形势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情况,国民党惧怕我军的发展,不再提供与我军联合作战的机会,反之,却处处与我军为难,甚至制造皖南事变消灭我军。我军既要与日军作战,又却要防着国民党军的背后杀着,这样的歼灭战条件,由于蒋介石的错误方针,已难以再现。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战争需要,我军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这种做法更能够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取得更大的战果。试想,是打几个平型关这样的战斗好,还是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敌后根据地,进行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战好呢?当然是后者。其实,占地即是占势,有了势就有了战胜敌人的条件。如果不是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众多的根据地,钳制了日军的很大一部分兵力,国民党军还能够守住他们的战线吗?蒋介石还能够偏安一隅吗?替国民党鸣冤叫屈的人,你们不想想,到敌后作战、建立根据地,不正是有胆有识英勇无畏的军队才能做到的吗?为什么“英勇”的国军不敢到敌后建立根据地?国军不敢去的地方我军去了,蒋介石和他的孝子贤孙们却又污蔑我军抢地盘,保存实力,这公平吗?126楼&乍一看,这么长的回复让我很是感激了一把,细一看,估计你是只看标题就不知从哪儿粘了一大篇来充数吧。拜托要骂我也要骂到我“胡说八道”的地方好不好。排着队来给你帮腔,回复都不看,上来就给我当头一闷棍!拜托,好好看看我的回复,再喷好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609513
/ 排名:61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22楼&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确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迟带了敌军的进攻,打乱了它的右翼迂回计划……迫使其将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线上友军的作战,同时也为开辟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创造了条件128楼&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确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当然了,以前就没和小日本照过面,确是首战,确也打死了一些日军,但最后却是因为被日军打了反伏击,怕被日军反击而擅自撤离了战场,这也算表现了勇气和力量?)……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如果不是违反统帅部命令报导战果不得报出部队番号,如果不是虚报说歼敌过万,呵呵,这个声望就不易提高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种规模的胜利在前二天的84师的反击中就已取得了,打退了日军战斗部队好几个山头),迟带了敌军的进攻,打乱了它的右翼迂回计划(日军确被迟滞了,只是那是国军坚守平型关一线的结果,115师在那儿打了大半天,国军其后还在那儿坚守了五天)……迫使其将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日军的后援部队大场联队本来就是三浦旅团的部队,不属于调往保定方向的国崎旅团),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线上友军的作战(最终还是平汉线的日军先破娘子关,同蒲路的日军先破茹越口,何谈有力支援?),同时也为开辟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呵,这点没错)已经到达平型关附近的115师师长林彪正乘坐晋绥军将领孙楚赠送的吉普车,带着几个下属和电台,亲自前往平型关和灵丘县西郊察看地形。9月25日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打响。这场规模并非很大的战斗,却是自1598年露梁海战以降,中国对日本的首次军事胜利!八路军配合友军侧击进攻平型关位于内外长城之间的晋北地区,曾经是赵武灵王“辟地千里”、汉武帝刘彻北击匈奴、三国曹操驻兵屯田、北宋杨家将抗辽守边之所。在灵丘县西门外偶然看到的一座赵武灵王盘马弯弓雕像,方知正是因为赵武灵王陵墓在这里,在西汉初公元前99年置灵丘县至今,平型关就位于灵丘西40公里的平型岭隘口。平型关古称瓶形寨,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据说因关岭城墙形状如瓶而得名。原来的平型关关口早已为洪水和人为所毁,当记者乘车兼步行,经过半个小时从山下抵达新修的平型关关门时,仍可见明代城墙的残垣在海拔1800米的山脊上蜿蜒,坯墙外侧沿线散落着早已风化的明代墙砖,似乎在担任了数百年的防御堡垒后,已经为和平的生活所彻底遗忘抛弃。从灵丘到繁峙的公路从平型关门边穿过,土路虽然仍是浮土满天,但早已取代了关门前被荒草埋没的山道。站在关门上,平型岭东侧的大同地界如同俯视深谷,而关口以西的忻州地界却几乎与关岭平齐,放眼过去便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滹沱河谷。平型关的险峻和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在日中秋节当天,最早在平型关抗击日军的晋绥军独立第8旅已经到达了平型关,并在第二天占领了平型关阵地。据该旅第623团第1营营长刘光耀回忆,日军先头部队在9月21日午夜已经到达平型关下,开始向晋绥军发动第一次进攻。进攻的日军是第5军第21旅团长三浦敏事少将率领的第42联队第2大队、第11联队第1大队、第21联队第3大队,附一个野炮大队,共约4个大队的兵力。同时日军第21联队队长粟饭原秀大佐率两个步兵大队附炮兵两个中队,从浑源出发南下向平型关侧后大营绕袭,企图断晋绥军平型关后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山西境内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即太原会战的第一个战役平型关战役,由此在内长城平型关地区正式展开。在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军进攻平型关之前,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已经向周恩来和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提出调集重兵,计划在平型关、沙河、繁峙一线与日军作战。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提出了配合晋绥军主力作战的方案:以友军坚守平型关正面,八路军115师隐蔽集结于敌前进道路的侧面,从敌侧后夹击进攻平型关之敌,对此阎锡山表示同意。9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召开会议,彭德怀在会上说明了配合友军侧击进攻平型关之敌的意见,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9月23日,朱德、彭德怀向115师下达了“115师应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的命令。不过日,吸引林彪的却并不是平型关口,而是在关口以东5公里白崖台下的乔沟。当年从河北涞源到山西太原的公路正是从乔沟沟底经过,是日军前往太原的必经之地。今天站在乔沟沟底,仍不难理解林彪当年为什么一眼就看中这里,作为他出师第一仗的设伏阵地。记者徒手艰难地下到沟底,踏上的是仅能勉强容一辆汽车通过的土路,两边则是高达20米左右的陡崖,沟内没有任何可以躲藏之处。尤其是沟北面,几乎不可能攀越。“今天所有平型关大捷的作战示意图上,都在乔沟北面标识了包围的红色箭头,但事实上,一贯擅长八面埋伏的林彪在平型关战斗中,并没有在乔沟北面埋下伏兵。”同行的李华说,“这个问题直到今天都没有任何当事人作出过解释。有一种说法是,部队埋伏的头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数千人的部队过沟可能会留下许多脚印。另一个解释就是,沟的北面非常陡峭,日军不可能爬上去,所以用不着埋伏。”当我们一直从小寨村附近走出乔沟时,李华说,“今天看来,第二种解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乔沟附近的几个当地老人告诉记者,当年沟底是平整的土路,十几年前还曾经重修过一次。但由于多次暴雨,沟底的路已经被坍塌的泥土掩埋了。今天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在乔沟的北沿经过,几个当地东之河镇的治安员说,这条马路是2002年新修的,从蔡家峪直通白崖台山腰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长达5公里的乔沟此后就变成了人迹罕至的一条荒沟。毛泽东和林彪:战略和战术的考量当八路军115师先遣队东渡黄河的时候,林彪前往参加洛川会议没有随部队出发。在从陕西到太原的路上,林彪早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打好八路军出师第一仗。9月14日晚上,林彪就在原平向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致电请战,提出了当时情况下115师的行动计划:“在广灵失守、灵丘附近到敌的情况下,原定115师经灵丘到涞源计划已不执行。先拟将343旅(记者注:与独立团同属115师)及独立团集中大营,准备待敌仰攻大营东之平型关友军阵地时,我相机袭击敌之左侧后,歼敌一部,以扩大战果。”两天后,毛泽东复电指出: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此方针在京与蒋、何(应钦)决定,周(恩来)、彭(德怀)又在晋与阎锡山当面决定,基本不要动摇此方针。处在抗日前线的林彪,仍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于9月18日回电毛泽东,仍坚持“在敌目前正在进攻的情况下,我先头旅应以作战灭敌为主要任务”。在对平型关前线阵地进行实地侦察后,林彪再次亲自起草电报给八路军总部和中央军委,进一步提出以整师兵力与日军作战的意见。就在八路军渡河东征前不久,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对平津失守后的形势和党的任务进行一次全盘讨论。在1937年8月的数天之内,毛泽东先后谈到八路军应当实行“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战”和“红军应当是独立自主的指挥与分散的游击战争”。可见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关系,是毛泽东在红军出动前夜反复思考的关键问题。在8月22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上,毛泽东明确地提出,红军在抗日战争现阶段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争为主。但据聂荣臻的回忆,当时林彪不同意打游击战。“他在会上说,要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在红军时代,林彪就已经是党内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具有了多次整师整团消灭国民党军队的经验。对于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转变,虽然明确表示出不同意见的是林彪,但对于出现可能歼灭日军的战机,渴望求战的却远非只有林彪一人。在勘察完战场后,林彪在向八路军总部和中央军委发出电文中再次强调八路军首战对于做群众工作重要性的意义:“目前须打胜仗,捉俘虏,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提高党与红军威信,打了胜仗更容易动员群众与扩大红军。”对于林彪的来电,毛泽东在次日回彭德怀的电报中,虽表示出具有灵活性的优先支持,但再次明确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然而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性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惟一无二的办法。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之可言的。”毛泽东要求彭德怀“对于个别同志不妥当的观点,给予深刻的解释,使战略方针归于一致”。日这天,毛泽东再次致电朱德等人并告林彪:“战略意见:……不管蒋、阎协助与否,目前红军不宜过早暴露,尤不宜过早派遣战术支队……暴露红军目标,引起敌人注意,那是不利的。若仅派遣战术支队,那是无益的。……”毛泽东当时的战略决策,林彪并没有体察,此时的林彪,已经在平型关开始了他东渡黄河后的第一场大战!平型关大捷:历史的细节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提到了平型关战前林彪摊开地图,向他和几位参谋介绍战场形式的历史细节。对于林彪征求他关于打还是不打的意见,聂荣臻也明确表示了支持:“我表示,可以在这里打一仗。居高临下伏击敌人,这是很便宜的事。我说,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怎样打得好,这是我们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看着我们,这个仗必须打好,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参加了平型关大捷的115师686团团长李天佑在回忆文章《首战平型关》中,记述了在平型关战役部队出发前的心情:“我们原想在出发之前,抓紧时间睡一觉。但是激动得使人无法平静下来。杨勇同志开玩笑地对我说:‘嗬,老战将了,怎么还这么紧张!’我说:‘我是考虑我们从未和日本人交过手,这一仗千万不能草率,必须打好!’杨勇同志说:‘是啊,全国人民都在等着我们的胜利消息呢!’”李天佑记得,当时的林彪非常沉默而镇定。当午夜部队出发时,天空下起了小雨,这场雨最后变成大雨引发山洪,使林彪本来调动的4个团只有3个抵达设伏阵地。115师第344旅作战参谋张竭诚回忆说,344旅旅长徐海东来到乔沟伏击阵地东南侧白崖台师指挥所找林彪,对于他的688团没能到达阵地非常遗憾。正在山头拿着望远镜察看地形的林彪只是说“豆腐要当铁打,不能大意,不要轻敌,要留好预备队,要通过这次战斗摸摸敌人的特点”。政委聂荣臻的望远镜里,部队此时已经部署完毕:“部队隐蔽得非常好,经过一夜风雨侵袭的战士们,忍受着饥饿和寒冷,趴在冰凉的阵地上,等待战斗。”林彪的警卫员杨兴桂回忆了当时情景:“鬼子来了!我们顺着师长的视线看去,只见右前方出现一个小红点。慢慢地向前移动,后面黑压压一片,还听见轰隆隆的马达声。师长拿起了电话机,要部队等待命令出击,两眼仍然盯着右前方。红点越来越近,我们的肉眼也能看得真真切切了,为首的高举着一面太阳旗,与太阳旗几乎并排走着的有二十几个尖兵,距离他们20米远,是三路纵队的日本鬼子,刺刀映着阳光,闪闪发亮。后面是好多辆汽车,也有拉山炮的大车,还有骑洋马的,晃晃荡荡的,漫不在意地朝前走来了。师长一动不动地看着鬼子先头部队走过去,我们的心绷得紧紧的,心想怎么还不打呢?时间过了10分钟,却比一年还要长。当敌人的指挥车快接近老爷庙时,师长喊:‘发信号弹!’”从灵丘前往平型关支援围攻平型关日军的这支日本部队,是板垣征四郎第5军第21旅团第42联队的一个大队,运送补给的日军第6兵站汽车队的两个中队,上百辆大车以及一个骑兵小队。林彪选择了日军战斗力相对最为薄弱的对手,却是对于前先日军最为关键的补给线发动作战,与古代作战断敌粮道的策略如出一辙。当时负责将辎重队与队伍前列的日军截断的685团团长杨得志将军在回忆录《横戈马上》提到了日军板垣师团21旅团强大的战斗力。即便是突遇伏击,指挥官仍举着军刀,指挥钻在汽车底下的士兵出来拼命往坡上爬。“敌人想占领制高点。我立即派通讯员向各营传达命令:‘附近的制高点一个也不许鬼子占领!’”林彪部署的3个团将乔沟内的日军分割成数段,并迅速进入沟内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日军赶来的飞机面对混杂的战场无能为力。当时白崖台村的一位民兵正按照上级的指示前往布雷,他回忆到,听到乔沟的枪炮声,直到下午15点才慢慢沉寂。“长长的山沟里,到处都倾覆着鬼子的汽车,烧着了的还在冒烟,汽车上面和车轮下面都是鬼子尸体,有的还挂在汽车挡板上,从姿势看,显然是没来得及下车就被击毙了。半山坡上鬼子的骑兵,连人带马横尸遍地。死尸中间,有的是被我们战士用刺刀捅死的。横七竖八,倚躺仰卧,各式各样的丑态都有。公路上的汽车和大车还满载着弹药、装备、被服、粮食、饼干、香烟……遍地都扔着枪支弹药,东洋兵的黄尼军服,大头鞋子……不可尽数。”687团供给处负责打扫战场的刘炳华说,“当时我要有照相机,真想把这些照下来,让全世界人民看看日本侵略军在华北战场上这一可耻的失败。”时任687团副排长的程光耀回忆说:“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块河卵石上都滴有血迹……河滩的每一个角落里,有一个死尸垛,十几具日军尸体码成个半圆形,垒了尺把高,垛后还有尸体,身边堆着厚厚的一层子弹壳。”平型关战斗次日赶到现场的日军第5师团野战仓库主计岛尾又治郎记述了战后乔沟的战场情况:“无论在烧焦的卡车周围,还是在背后丘陵的斜坡上,都横七竖八地躺着无数十分可怜的日军士兵的尸体……”战后第4天,日军第21联队旅团长派遣日军部队前往乔沟清理战场。《滨田联队史》记载,龙泽中队在得到友军支援继续向乔沟开进时,突然被眼前的一切“吓得停步不前”。“……行进中的汽车惨遭烧毁,每隔约20米,倒着几辆汽车残骸。公路上有新庄中佐等无数阵亡者,以及被烧焦躺在驾驶室里的尸体……”“用了长达3个小时,才把一辆辆烧焦的汽车拖到公路的一边……从岭上向峡谷一看,辎重车辆不是也全部覆灭了吗!公路不是被辎重车辆、层层叠叠的人马的尸体堵塞了吗?!”“这里正是粟饭原秀部队的大行李队及山口、中岛两个大队的大小行李队遭到覆灭,宛如地狱图画的悲惨情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次日赶到平型关战场的王秉璋来到115师指挥部。正好国民党《扫荡报》的记者得知八路军平型关获胜,带着摄像机前来拍新闻纪录片。林彪对《扫荡报》没好印象,说那是国民党最反动的复兴社办的报,不想接待。政委聂荣臻则认为现在的统战环境中,国民党宣传八路军打胜仗也是好事。曾有过和国民党打交道的王秉璋在了解了作战的情况后被派去接待了那几位记者。那几位记者于是以类似罗曼?卡尔曼的风格,让林彪和聂荣臻等人前往战争当天师指挥所的位置,按前一天的情景像拍电影“记录”了平型关大捷的一些镜头。这些镜头后来似乎并不多见,如今广泛出现的,反倒是当时以同样手法补拍的部分照片。当时受蒋介石委派前往山西任第二战区副司令的前湖北省政府主席黄绍在平型关大捷次日正在石家庄。他这样描述了当时中国人对这次胜利的反应:“在石家庄,忽然传来了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的好消息。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打了胜仗!当时石家庄的人民群众,以无比兴奋的情绪庆祝这个胜利,竟然在那种时候放起鞭炮来,几乎把战机的空袭都忘记了。”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毛泽东马上给予肯定,第二天,他立即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在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后,毛泽东又一次提到平型关大捷:每个月打的较大的胜利,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蒋介石也先后两次发来贺电,当时任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的续范亭写道:“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在敌人方面,从南口战役以来,日寇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在平型关突然受到惨重的打击与包围被歼,使日寇知道中国大有人在,锐气挫折,不敢如以前那样长驱直入。”日到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在讲演中再次肯定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抗日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输了敌人一着。抗日以后,政治动员也非常之不普遍,更不说深入。人民的大多数,是从敌人的炮火和飞机炸弹那里听到消息的。这也是一种动员,但这是敌人替我们做的,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们,至今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曾任115师教导大队大队长的孙毅中将在平型关大捷的当晚和林彪、聂荣臻睡在一个土炕上。那一夜,一向沉稳、平静、内向的林彪竟一夜未睡,从晚上9时进屋一直聊到天亮。“林彪说,今天打了胜仗,精神好,睡不着觉。聂荣臻也说,是啊,我也睡不着。林彪说,我原来还想多抓些俘虏拉到太原街上示众,结果一个也没抓到。”其实战斗中还是抓了一个日军俘虏,不过不是115师,而是附近农民抓的。农民们绑住俘虏的手想把他送给八路军,可日本兵却疯狂反抗,被愤怒的农民打死埋在山上。孙毅感叹说,敌人的确有很强的战斗力。“也可以说,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争中还不曾碰到过这样强的敌人。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体遍野,却捉不到活的。”八路军在以优势兵力在极为有利地形上对日军辎重部队而非战斗部队进行的伏击战,虽杀敌1000,也自损600,且没有抓到一个俘虏。这场名震中外的第一场胜利,终于让林彪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综合国力、军队实力以及战略策略的较量。平型关大捷在战略上终于让八路军高层认识到毛泽东在战略决策上的伟大。在太原沦陷后,115师奉中央的命令开赴吕梁山,终于开始建立敌后根据地。而平型关的胜利对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非常直接的支持作用。时任686团组织处股长的欧阳文说:“平型关一战我们八路军、115师一下就打出名气了,战后我们到晋南招兵。我们团的招兵处和国民党的紧挨着,他们那边根本没人去,我们用了一个星期就招了3000多人。”此后八路军开始逐步取代国民党军队,成为华北战场的主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左箭头-小图标
原帖已被删除哈哈,不好意思,我不是蒋粉,我也认为他应该为初期抗战不利负主要责任,他也是是独裁者。不过咱俩好象也不是“友军”。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分友军,敌军,都是喜欢历史,喜欢军事的网友,观点不同罢了。希望和平交流,认真探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22楼&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确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迟带了敌军的进攻,打乱了它的右翼迂回计划……迫使其将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线上友军的作战,同时也为开辟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确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当然了,以前就没和小日本照过面,确是首战,确也打死了一些日军,但最后却是因为被日军打了反伏击,怕被日军反击而擅自撤离了战场,这也算表现了勇气和力量?)……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如果不是违反统帅部命令报导战果不得报出部队番号,如果不是虚报说歼敌过万,呵呵,这个声望就不易提高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种规模的胜利在前二天的84师的反击中就已取得了,打退了日军战斗部队好几个山头),迟带了敌军的进攻,打乱了它的右翼迂回计划(日军确被迟滞了,只是那是国军坚守平型关一线的结果,115师在那儿打了大半天,国军其后还在那儿坚守了五天)……迫使其将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日军的后援部队大场联队本来就是三浦旅团的部队,不属于调往保定方向的国崎旅团),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线上友军的作战(最终还是平汉线的日军先破娘子关,同蒲路的日军先破茹越口,何谈有力支援?),同时也为开辟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呵,这点没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左箭头-小图标
121楼&有一些人总是打着尊重历史的幌子,千方百计诋毁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业绩,美化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为。这些人要么是对历史的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关于平型关战斗,有些人横加挑剔和指责,好像八路军打了胜仗反而有罪。他们叫嚣:平型关战斗没有消灭那么多日军而且打的是日军的辎重部队、八路军的这个胜仗对整个局势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八路军此后便消极避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其一:无论是消灭日军什么样的部队,都是对日军的打击,在总体上的意义是一样的。而且,军队的后勤对于整个作战至关重要,甚至超过直接的作战部队。试想,消灭了1000人的作战部队,其他作战部队仍然具有战斗力,而消灭了同样数量的后勤部队,则可能造成数倍于1000人的作战部队得不到弹药和给养而无法作战,这样的战果难道小于歼灭作战部队吗?其二:从战争规律来说,弱军战胜强敌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拣弱的打,积无数次“打弱”的战果,孤立强敌,削弱强敌,最终使强敌变为弱敌。在八路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样做难道不是最佳选择吗?当然,当时八路军主要是在地形上将自己处于强势地位,即使来者都是日军作战部队,也是要这样打,并且同样会取得这样的胜利的。其三:平型关战斗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其意义却非同小可。在此之前,国民党军从未取得过主动进攻歼敌的战果。人们看到的,都是国军首先单纯防御,尔后丢盔卸甲失城失地。虽然他们也在防御中杀伤了一些敌人,但更多的是己方的重大损失和部队的溃散。国军只有退的失败,从来没有进的胜利,更不要提歼灭战了。因此,当时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是前所未有的悲观失望情绪。阎锡山的军队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地盘而苦苦支撑着打防御战,他们对于主动进攻打歼灭战,想都不敢想。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八路军115师打了这样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一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批驳了当时国内亲日派散布的“亡国论”。其政治意义不可估量。其四:八路军在平型关战斗之后,虽然没有再打这样规模的硬碰硬的歼灭战,但这并不说明八路军是消极避战。一方面,尔后的战场形势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情况,国民党惧怕我军的发展,不再提供与我军联合作战的机会,反之,却处处与我军为难,甚至制造皖南事变消灭我军。我军既要与日军作战,又却要防着国民党军的背后杀着,这样的歼灭战条件,由于蒋介石的错误方针,已难以再现。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战争需要,我军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这种做法更能够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取得更大的战果。试想,是打几个平型关这样的战斗好,还是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敌后根据地,进行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战好呢?当然是后者。其实,占地即是占势,有了势就有了战胜敌人的条件。如果不是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众多的根据地,钳制了日军的很大一部分兵力,国民党军还能够守住他们的战线吗?蒋介石还能够偏安一隅吗?替国民党鸣冤叫屈的人,你们不想想,到敌后作战、建立根据地,不正是有胆有识英勇无畏的军队才能做到的吗?为什么“英勇”的国军不敢到敌后建立根据地?国军不敢去的地方我军去了,蒋介石和他的孝子贤孙们却又污蔑我军抢地盘,保存实力,这公平吗?乍一看,这么长的回复让我很是感激了一把,细一看,估计你是只看标题就不知从哪儿粘了一大篇来充数吧。拜托要骂我也要骂到我“胡说八道”的地方好不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左箭头-小图标
120楼&自战略战役角度看,平型关是完胜。八路军115师自远处赶到,在地形也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达成了作战目标后又顺利撤退,没有拖泥带水,打得干净利索。符合兵行诡道原则,也符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自战术角度讲,确实有因不熟悉日军作战特点导致了无谓伤亡的问题,但是我们以为这是两支互不熟悉的军队交战所必须交的学费,日军这个学费比八路军交得更惨,好歹被灭的是日军。即便是眼界大开的志愿军,初入朝鲜作战,也有睡袋一掀看到是黑人撒腿就跑的笑话,这其实很正常的。单纯从八路军的战略角度讲是完胜,这点我在文中也提到了。但这场战斗不能脱离115师是受命出击这样的军事目的讲。我所要澄清的主要是这点,是受命出击,不是独自战斗的伏击。至于战损比不是本文的重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609513
/ 排名:613
左箭头-小图标
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确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迟带了敌军的进攻,打乱了它的右翼迂回计划……迫使其将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线上友军的作战,同时也为开辟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609513
/ 排名:61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有一些人总是打着尊重历史的幌子,千方百计诋毁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业绩,美化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为。这些人要么是对历史的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关于平型关战斗,有些人横加挑剔和指责,好像八路军打了胜仗反而有罪。他们叫嚣:平型关战斗没有消灭那么多日军而且打的是日军的辎重部队、八路军的这个胜仗对整个局势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八路军此后便消极避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其一:无论是消灭日军什么样的部队,都是对日军的打击,在总体上的意义是一样的。而且,军队的后勤对于整个作战至关重要,甚至超过直接的作战部队。试想,消灭了1000人的作战部队,其他作战部队仍然具有战斗力,而消灭了同样数量的后勤部队,则可能造成数倍于1000人的作战部队得不到弹药和给养而无法作战,这样的战果难道小于歼灭作战部队吗?其二:从战争规律来说,弱军战胜强敌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拣弱的打,积无数次“打弱”的战果,孤立强敌,削弱强敌,最终使强敌变为弱敌。在八路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样做难道不是最佳选择吗?当然,当时八路军主要是在地形上将自己处于强势地位,即使来者都是日军作战部队,也是要这样打,并且同样会取得这样的胜利的。其三:平型关战斗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其意义却非同小可。在此之前,国民党军从未取得过主动进攻歼敌的战果。人们看到的,都是国军首先单纯防御,尔后丢盔卸甲失城失地。虽然他们也在防御中杀伤了一些敌人,但更多的是己方的重大损失和部队的溃散。国军只有退的失败,从来没有进的胜利,更不要提歼灭战了。因此,当时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是前所未有的悲观失望情绪。阎锡山的军队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地盘而苦苦支撑着打防御战,他们对于主动进攻打歼灭战,想都不敢想。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八路军115师打了这样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一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批驳了当时国内亲日派散布的“亡国论”。其政治意义不可估量。其四:八路军在平型关战斗之后,虽然没有再打这样规模的硬碰硬的歼灭战,但这并不说明八路军是消极避战。一方面,尔后的战场形势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情况,国民党惧怕我军的发展,不再提供与我军联合作战的机会,反之,却处处与我军为难,甚至制造皖南事变消灭我军。我军既要与日军作战,又却要防着国民党军的背后杀着,这样的歼灭战条件,由于蒋介石的错误方针,已难以再现。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战争需要,我军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这种做法更能够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取得更大的战果。试想,是打几个平型关这样的战斗好,还是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敌后根据地,进行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战好呢?当然是后者。其实,占地即是占势,有了势就有了战胜敌人的条件。如果不是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众多的根据地,钳制了日军的很大一部分兵力,国民党军还能够守住他们的战线吗?蒋介石还能够偏安一隅吗?替国民党鸣冤叫屈的人,你们不想想,到敌后作战、建立根据地,不正是有胆有识英勇无畏的军队才能做到的吗?为什么“英勇”的国军不敢到敌后建立根据地?国军不敢去的地方我军去了,蒋介石和他的孝子贤孙们却又污蔑我军抢地盘,保存实力,这公平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81725
/ 排名:5625
左箭头-小图标
自战略战役角度看,平型关是完胜。八路军115师自远处赶到,在地形也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达成了作战目标后又顺利撤退,没有拖泥带水,打得干净利索。符合兵行诡道原则,也符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自战术角度讲,确实有因不熟悉日军作战特点导致了无谓伤亡的问题,但是我们以为这是两支互不熟悉的军队交战所必须交的学费,日军这个学费比八路军交得更惨,好歹被灭的是日军。即便是眼界大开的志愿军,初入朝鲜作战,也有睡袋一掀看到是黑人撒腿就跑的笑话,这其实很正常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左箭头-小图标
......109楼&那么对于平型关大捷,“这次胜利是中日开战以来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完胜,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抗日信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这种意义是扭曲变态的、让社会反感、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吗?你为什么想把它掩盖而维护始终贯穿着“草!中共军队的战绩其实根本就没他娘的那么好,耍什么牛逼啊?!”思维的观点?相比之下,你想维护的那种思维会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如果你单纯为了恢复史实而恢复史实,那是你自己的私事,但是对这个社会没有积极意义的事你这么坚持,就是你的心性有问题。还说建什么平型关会战纪念馆,先不说根本没有那种会战,平型关战役结果是败退,平型关大捷是其中唯一对全国抗日形势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单独纪念平型关大捷是纪念它的胜利及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这是必要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是必要的;纪念的就是中共军队的胜利及影响,你的国民党军当时有本事就去打胜这个仗,那纪念就是它们的,反正中国共产党没那么小气;你想纪念平型关战役就去纪念,找地方另建,但是意义就不一样了,这个纪念的不是胜利,而是为战而死的人而已,这没人说不行,这么个事儿挺对的;你说为抗战而死的人,当然得为你加上“国民党军”这群人,是更应该被纪念的,那你就干脆只建个'全国抗战而死的人纪念馆"得了,你没资格改掉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你可以不喜欢中国共产党,那么就蜷缩到一边去自生自灭去;你要想得开这一点:你的生活是可以灰暗与迷惘的,可以无趣,可以厌烦,可以被很多负面思绪包绕,因为这就是适合于你的;溺于负面情绪伤害免疫系统,为此你死的早,你活该,呵呵;你怎么沉于低下中,那是普通的你的私事,我们没那个闲心思搭理。没人会为你的这种所作所为而在心理上仰视你;你就是马路边的石子中的一颗,不起眼,眼一晃过去,脑海中根本不会留下你的印象;你可以走极端,可以双爽,但是如果出事了,在中共领导的国家中相应的力量马上就能治你。我的观点中既渗透着我的做人原则,也渗透着我的政治原则,我有底气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我的原则,我不崇拜任何人,我的内心中从未供奉着任何人;我相信中共的“洗脑”,而且我运用属于我个人的是非判断,喜悦地面对中共的“洗脑”,很满意很喜欢;我相信中共和她的理念,这是一个独立思想体做出的独立选择,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也无法改变我;我在这个国家,说得形象点,如同ML一样很快乐。110楼&我只想纠正你一个概念:有无平型关会战。估计你并没仔细看我的贴子的相关内容。115师的此次作战是平型关会战的一个环节,即六路出击中的二路出击。是按二战区预定命令于25日早8点发动的。但115师却于下午3点自行退出了战场。同一战场的国民党军还在浴血奋战至30日。26日72师程继贤团全团殉国。这些史料全部出自于中共出版的资料。我无意现在讨论你的思维方式,但我认可你对自己思维方式的正义感,等过二年我们再讨论吧。如果你仍只是就思维方式发表看法,而不去质疑我所说的历史环节,恕不回复了。111楼&史实方面你的所谓史料依托以及你的主观看法让人很不信服、很不舒服。除非你有对当时战场进行记录的录像(不包括任何采访,而且是隐秘拍摄),但是你不可能有。至于刮民党的手下死得多,我只给你一个解释,它们训练差,作战素质差,装备又差,还跟日军打阵地战,要是不及时果断地实行战术撤退,不死个头儿真是奇怪了,都被日军的枪给崩死、炮给炸死也是正常的。你能断定它们当时的作战心情一定是义愤吗?!但你没有上述的录像。它们很可能嫌蒋结石不派援兵而骂娘,突然,日军一个榴弹炮光临,,,,,,都给红烧了。战略相持阶段时,国民党的全国大溃败,你要把它刻到你的脑子里。无论何时你再写你和你这次发的类似东西,你要先想这一点。114楼&我所说的所有历史环节皆出自中共的官方出版物,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我所说的如果有不真实欢迎质疑,我的逻辑只是一家之言,如有不通欢迎指教,我的观点不是为了取悦谁的,如有不舒服,不好意思,你自行解决。118楼&中共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心知肚明的历史,你觉得用你说得所谓党史的内容来否定中共历来宣传的平型关战役,逻辑上不是很可笑吗?我不知在逻辑上有什么可笑之处,掩盖真实最怕说的太多,说的越多越容易暴露真实。中共的说法不是也一直在变吗?从各种人所说的细节中间去探寻可能的真实,这是智慧。只接受结果不探寻根源,却只是一味按感觉说事儿,那是什么,你自己判断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2666 工分:2207
左箭头-小图标
......108楼& 对当下有什么意义,那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无论见仁还是见智,都必须基于真实的历史,基于扭曲的历史,只能得出扭曲的“意义”。我们以往所接触到的有关“平型关关大捷”的历史描述就有太多的扭曲,我所做的,就是试图校正这些扭曲的描述。如果说我本人试图对当下要产生什么意义的话,我也并不讳言,正如我前面的回贴中所说的:我建议“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更名为“平型关会战纪念馆”,以纪念所有在那个战场上牺牲的抗日将士。他们并不比115师所作的牺牲小,所作的贡献少。109楼&那么对于平型关大捷,“这次胜利是中日开战以来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完胜,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抗日信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这种意义是扭曲变态的、让社会反感、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吗?你为什么想把它掩盖而维护始终贯穿着“草!中共军队的战绩其实根本就没他娘的那么好,耍什么牛逼啊?!”思维的观点?相比之下,你想维护的那种思维会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如果你单纯为了恢复史实而恢复史实,那是你自己的私事,但是对这个社会没有积极意义的事你这么坚持,就是你的心性有问题。还说建什么平型关会战纪念馆,先不说根本没有那种会战,平型关战役结果是败退,平型关大捷是其中唯一对全国抗日形势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单独纪念平型关大捷是纪念它的胜利及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这是必要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是必要的;纪念的就是中共军队的胜利及影响,你的国民党军当时有本事就去打胜这个仗,那纪念就是它们的,反正中国共产党没那么小气;你想纪念平型关战役就去纪念,找地方另建,但是意义就不一样了,这个纪念的不是胜利,而是为战而死的人而已,这没人说不行,这么个事儿挺对的;你说为抗战而死的人,当然得为你加上“国民党军”这群人,是更应该被纪念的,那你就干脆只建个'全国抗战而死的人纪念馆"得了,你没资格改掉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你可以不喜欢中国共产党,那么就蜷缩到一边去自生自灭去;你要想得开这一点:你的生活是可以灰暗与迷惘的,可以无趣,可以厌烦,可以被很多负面思绪包绕,因为这就是适合于你的;溺于负面情绪伤害免疫系统,为此你死的早,你活该,呵呵;你怎么沉于低下中,那是普通的你的私事,我们没那个闲心思搭理。没人会为你的这种所作所为而在心理上仰视你;你就是马路边的石子中的一颗,不起眼,眼一晃过去,脑海中根本不会留下你的印象;你可以走极端,可以双爽,但是如果出事了,在中共领导的国家中相应的力量马上就能治你。我的观点中既渗透着我的做人原则,也渗透着我的政治原则,我有底气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我的原则,我不崇拜任何人,我的内心中从未供奉着任何人;我相信中共的“洗脑”,而且我运用属于我个人的是非判断,喜悦地面对中共的“洗脑”,很满意很喜欢;我相信中共和她的理念,这是一个独立思想体做出的独立选择,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也无法改变我;我在这个国家,说得形象点,如同ML一样很快乐。110楼&我只想纠正你一个概念:有无平型关会战。估计你并没仔细看我的贴子的相关内容。115师的此次作战是平型关会战的一个环节,即六路出击中的二路出击。是按二战区预定命令于25日早8点发动的。但115师却于下午3点自行退出了战场。同一战场的国民党军还在浴血奋战至30日。26日72师程继贤团全团殉国。这些史料全部出自于中共出版的资料。我无意现在讨论你的思维方式,但我认可你对自己思维方式的正义感,等过二年我们再讨论吧。如果你仍只是就思维方式发表看法,而不去质疑我所说的历史环节,恕不回复了。111楼&史实方面你的所谓史料依托以及你的主观看法让人很不信服、很不舒服。除非你有对当时战场进行记录的录像(不包括任何采访,而且是隐秘拍摄),但是你不可能有。至于刮民党的手下死得多,我只给你一个解释,它们训练差,作战素质差,装备又差,还跟日军打阵地战,要是不及时果断地实行战术撤退,不死个头儿真是奇怪了,都被日军的枪给崩死、炮给炸死也是正常的。你能断定它们当时的作战心情一定是义愤吗?!但你没有上述的录像。它们很可能嫌蒋结石不派援兵而骂娘,突然,日军一个榴弹炮光临,,,,,,都给红烧了。战略相持阶段时,国民党的全国大溃败,你要把它刻到你的脑子里。无论何时你再写你和你这次发的类似东西,你要先想这一点。114楼&我所说的所有历史环节皆出自中共的官方出版物,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我所说的如果有不真实欢迎质疑,我的逻辑只是一家之言,如有不通欢迎指教,我的观点不是为了取悦谁的,如有不舒服,不好意思,你自行解决。中共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心知肚明的历史,你觉得用你说得所谓党史的内容来否定中共历来宣传的平型关战役,逻辑上不是很可笑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16楼&平型关会战?有吗?太原会战我倒是知道,平型关会战有么?日军有通告过平型关是场会战而不是伏击战?文中你自己也写到了,计划而已,到了实行当天大家都各自为战,那符合会战发动的条件又满足了么?既然说要歼敌,那么林彪也是完成了任务了,而且打完伏击战的林彪部事实上暴露了,所以被打了反伏击也很正常,既然策应林彪的军队没有出动,自己又成功伏击了对方一支部队,怎么看也能算是完成任务了吧。所以说,把平型关列为一场会战本身是错误的。它最多是场没能打起来的会战。1、 平型关会战有吗?有,从文献角度讲有《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陆军第七十一师平型关会战团城口方面详报》等可以看出。从战场过程看,二战区本准备放日军入关,在砂河一带歼敌,后改为计划在关外歼敌。就此,84师与独8旅于9月22日黄昏抵挡日军对平型关至团城口一线的猛烈进攻至25日。为本计划于24日后改为25日的多路出击创造有利条件。25日,72师,71师、新2师、115师等按计划多路出击。但未能达成合计全歼日军的会战目的。115师于当日下午自行撤离了战场。30日,因茹越口被日军突破。平型关一线国军撤离。因此,是有计划,有部署,有实施,但未能完成预定目标的完整会战。2、 我也没看到日军单独把115师的战斗当作一场独立战斗的资料。只是说在攻打平型关时后方运输部队受到袭击。回援未能成功。但并未提到115师有向日军主力进攻的情况。就是说115师与其它国军合击日军的情况未在日军资料中印证。3、 是出击不是伏击的判断我在文中说的比较多了,我不明白你对哪块的资料及判断有疑问。请具体指出讨论。4、 说林彪歼了敌就算完成任务,你是认为我在文章最初所说的看战斗是否完胜不仅只看战损比,还要看是否达到战斗目的的说法是错误的吗?5、 115师被打反伏击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擅自撤离战场。你说对吗?6、 115师的任务是与其它国军一起出击全歼日军,只有相互策应的,没有谁策应谁的。况且,国军的出击部队当天也是出击了的。这点我在文中也提到了。关键是其它的国军还在战斗,并持续了五天,115师当天就先走了,这算完成出击任务吗?这就跟打群架一样,大家说好一起上,你们一个小伙伴上去打倒了一个对方个子最小的,然后转身就走了,你们还在那儿和别人打了半天,最后打输了。你能说那个小伙伴取得了完胜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51702 工分:5180
左箭头-小图标
平型关会战?有吗?太原会战我倒是知道,平型关会战有么?日军有通告过平型关是场会战而不是伏击战?文中你自己也写到了,计划而已,到了实行当天大家都各自为战,那符合会战发动的条件又满足了么?既然说要歼敌,那么林彪也是完成了任务了,而且打完伏击战的林彪部事实上暴露了,所以被打了反伏击也很正常,既然策应林彪的军队没有出动,自己又成功伏击了对方一支部队,怎么看也能算是完成任务了吧。所以说,把平型关列为一场会战本身是错误的。它最多是场没能打起来的会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60521 工分:28833
左箭头-小图标
92楼&你写这个的目的是什么?恢复史实?那么,让人们知道平型关大捷是败仗这一所谓事实,让光辉的民族战争的一部分在你的说教下失色,意义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唯一的效果就是,人们对这场战斗的赞颂以及民族自豪感被削减。这就是你的目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一看到这个,我就知道你要什么以及你的目的了。你写这些,依据什么,哼哼,我也能编,我编得还有声有色,我的用词还充满史学的凝重感与端正感。本文内容于
9:35:35 被小编a27编辑94楼&历史不是拿来自慰的,是拿来自省的。如果想要自省,就必须面对真实的历史。如果你能指出我所述内容的虚假或不合逻辑,我非常感激。如果你觉得我破坏了你的什么自豪感,不好意思,你最好找个听不到声音的地方继续作梦。112楼&简而言之,政府书写的历史,是经过调查的走访的,怎么也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吧?写史本身就是个政府工程,各国各代都是如此,比如司马迁写的史记,要说里面的东西,有的更不可信,但它的中国第一史书的位置不容置疑,因为这是一本不够完美但是最接近事实的史书,是一本别人无法超越的史书,而您书写的历史,则是从怀疑开始,紧接着是自圆其说的分析,甚至要呐喊给平型关战役纪念场所更名,胃口有那么一点大,眼光有那么一点短,如果说历史是个婊子谁都能够搞一下的话,我觉得楼主倒是很像是个想嫖又没有嫖资的嫖客。113楼&坦率说,你的思维方式已经超过了我的理解范围了。对这样的帖子如同那些毫无意义的骂人贴一样,我是不愿回复的。在这里我所愿意做的是讨论,不是治病。看在你还推崇史记的份上我说三点。1、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的真实是顶住了汉武帝的“官方”要求的。你不觉得你的推崇与你前面说的互相矛盾吗?2、怀疑,是面对历史的优秀品质。3、我所说的所有历史环节皆出自中共的官方出版物。另外奉还一点,如果说我是没有嫖资的嫖客,那么历史是妓女吗?不是,她只是不断被强权强暴罢了。有些人倒如同婊子,只信奉有权者。还是你不要自慰吧,没有政府拨款,司马迁写史记?一个阉人早饿死了,司马迁所顶住的压力来自汉武帝吗?查查史书在发言不迟。我知道你很牛叉,希望你为平型关纪念馆改名的愿望早日实现,也希望某天你的头像被挂到城门楼子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左箭头-小图标
......107楼&别管别的你怎么说,你单独就在否定平型关战役的战果,你的结论对于当下有什么意义?!108楼& 对当下有什么意义,那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无论见仁还是见智,都必须基于真实的历史,基于扭曲的历史,只能得出扭曲的“意义”。我们以往所接触到的有关“平型关关大捷”的历史描述就有太多的扭曲,我所做的,就是试图校正这些扭曲的描述。如果说我本人试图对当下要产生什么意义的话,我也并不讳言,正如我前面的回贴中所说的:我建议“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更名为“平型关会战纪念馆”,以纪念所有在那个战场上牺牲的抗日将士。他们并不比115师所作的牺牲小,所作的贡献少。109楼&那么对于平型关大捷,“这次胜利是中日开战以来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完胜,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抗日信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这种意义是扭曲变态的、让社会反感、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吗?你为什么想把它掩盖而维护始终贯穿着“草!中共军队的战绩其实根本就没他娘的那么好,耍什么牛逼啊?!”思维的观点?相比之下,你想维护的那种思维会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如果你单纯为了恢复史实而恢复史实,那是你自己的私事,但是对这个社会没有积极意义的事你这么坚持,就是你的心性有问题。还说建什么平型关会战纪念馆,先不说根本没有那种会战,平型关战役结果是败退,平型关大捷是其中唯一对全国抗日形势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单独纪念平型关大捷是纪念它的胜利及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这是必要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是必要的;纪念的就是中共军队的胜利及影响,你的国民党军当时有本事就去打胜这个仗,那纪念就是它们的,反正中国共产党没那么小气;你想纪念平型关战役就去纪念,找地方另建,但是意义就不一样了,这个纪念的不是胜利,而是为战而死的人而已,这没人说不行,这么个事儿挺对的;你说为抗战而死的人,当然得为你加上“国民党军”这群人,是更应该被纪念的,那你就干脆只建个'全国抗战而死的人纪念馆"得了,你没资格改掉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你可以不喜欢中国共产党,那么就蜷缩到一边去自生自灭去;你要想得开这一点:你的生活是可以灰暗与迷惘的,可以无趣,可以厌烦,可以被很多负面思绪包绕,因为这就是适合于你的;溺于负面情绪伤害免疫系统,为此你死的早,你活该,呵呵;你怎么沉于低下中,那是普通的你的私事,我们没那个闲心思搭理。没人会为你的这种所作所为而在心理上仰视你;你就是马路边的石子中的一颗,不起眼,眼一晃过去,脑海中根本不会留下你的印象;你可以走极端,可以双爽,但是如果出事了,在中共领导的国家中相应的力量马上就能治你。我的观点中既渗透着我的做人原则,也渗透着我的政治原则,我有底气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我的原则,我不崇拜任何人,我的内心中从未供奉着任何人;我相信中共的“洗脑”,而且我运用属于我个人的是非判断,喜悦地面对中共的“洗脑”,很满意很喜欢;我相信中共和她的理念,这是一个独立思想体做出的独立选择,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也无法改变我;我在这个国家,说得形象点,如同ML一样很快乐。110楼&我只想纠正你一个概念:有无平型关会战。估计你并没仔细看我的贴子的相关内容。115师的此次作战是平型关会战的一个环节,即六路出击中的二路出击。是按二战区预定命令于25日早8点发动的。但115师却于下午3点自行退出了战场。同一战场的国民党军还在浴血奋战至30日。26日72师程继贤团全团殉国。这些史料全部出自于中共出版的资料。我无意现在讨论你的思维方式,但我认可你对自己思维方式的正义感,等过二年我们再讨论吧。如果你仍只是就思维方式发表看法,而不去质疑我所说的历史环节,恕不回复了。111楼&史实方面你的所谓史料依托以及你的主观看法让人很不信服、很不舒服。除非你有对当时战场进行记录的录像(不包括任何采访,而且是隐秘拍摄),但是你不可能有。至于刮民党的手下死得多,我只给你一个解释,它们训练差,作战素质差,装备又差,还跟日军打阵地战,要是不及时果断地实行战术撤退,不死个头儿真是奇怪了,都被日军的枪给崩死、炮给炸死也是正常的。你能断定它们当时的作战心情一定是义愤吗?!但你没有上述的录像。它们很可能嫌蒋结石不派援兵而骂娘,突然,日军一个榴弹炮光临,,,,,,都给红烧了。战略相持阶段时,国民党的全国大溃败,你要把它刻到你的脑子里。无论何时你再写你和你这次发的类似东西,你要先想这一点。我所说的所有历史环节皆出自中共的官方出版物,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我所说的如果有不真实欢迎质疑,我的逻辑只是一家之言,如有不通欢迎指教,我的观点不是为了取悦谁的,如有不舒服,不好意思,你自行解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26 工分:1219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92楼&你写这个的目的是什么?恢复史实?那么,让人们知道平型关大捷是败仗这一所谓事实,让光辉的民族战争的一部分在你的说教下失色,意义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唯一的效果就是,人们对这场战斗的赞颂以及民族自豪感被削减。这就是你的目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一看到这个,我就知道你要什么以及你的目的了。你写这些,依据什么,哼哼,我也能编,我编得还有声有色,我的用词还充满史学的凝重感与端正感。本文内容于
9:35:35 被小编a27编辑94楼&历史不是拿来自慰的,是拿来自省的。如果想要自省,就必须面对真实的历史。如果你能指出我所述内容的虚假或不合逻辑,我非常感激。如果你觉得我破坏了你的什么自豪感,不好意思,你最好找个听不到声音的地方继续作梦。112楼&简而言之,政府书写的历史,是经过调查的走访的,怎么也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吧?写史本身就是个政府工程,各国各代都是如此,比如司马迁写的史记,要说里面的东西,有的更不可信,但它的中国第一史书的位置不容置疑,因为这是一本不够完美但是最接近事实的史书,是一本别人无法超越的史书,而您书写的历史,则是从怀疑开始,紧接着是自圆其说的分析,甚至要呐喊给平型关战役纪念场所更名,胃口有那么一点大,眼光有那么一点短,如果说历史是个婊子谁都能够搞一下的话,我觉得楼主倒是很像是个想嫖又没有嫖资的嫖客。坦率说,你的思维方式已经超过了我的理解范围了。对这样的帖子如同那些毫无意义的骂人贴一样,我是不愿回复的。在这里我所愿意做的是讨论,不是治病。看在你还推崇史记的份上我说三点。1、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的真实是顶住了汉武帝的“官方”要求的。你不觉得你的推崇与你前面说的互相矛盾吗?2、怀疑,是面对历史的优秀品质。3、我所说的所有历史环节皆出自中共的官方出版物。另外奉还一点,如果说我是没有嫖资的嫖客,那么历史是妓女吗?不是,她只是不断被强权强暴罢了。有些人倒如同婊子,只信奉有权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60521 工分:288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92楼&你写这个的目的是什么?恢复史实?那么,让人们知道平型关大捷是败仗这一所谓事实,让光辉的民族战争的一部分在你的说教下失色,意义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唯一的效果就是,人们对这场战斗的赞颂以及民族自豪感被削减。这就是你的目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一看到这个,我就知道你要什么以及你的目的了。你写这些,依据什么,哼哼,我也能编,我编得还有声有色,我的用词还充满史学的凝重感与端正感。本文内容于
9:35:35 被小编a27编辑94楼&历史不是拿来自慰的,是拿来自省的。如果想要自省,就必须面对真实的历史。如果你能指出我所述内容的虚假或不合逻辑,我非常感激。如果你觉得我破坏了你的什么自豪感,不好意思,你最好找个听不到声音的地方继续作梦。简而言之,政府书写的历史,是经过调查的走访的,怎么也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吧?写史本身就是个政府工程,各国各代都是如此,比如司马迁写的史记,要说里面的东西,有的更不可信,但它的中国第一史书的位置不容置疑,因为这是一本不够完美但是最接近事实的史书,是一本别人无法超越的史书,而您书写的历史,则是从怀疑开始,紧接着是自圆其说的分析,甚至要呐喊给平型关战役纪念场所更名,胃口有那么一点大,眼光有那么一点短,如果说历史是个婊子谁都能够搞一下的话,我觉得楼主倒是很像是个想嫖又没有嫖资的嫖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2666 工分:220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06楼&你的意思无非是这样的: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现实需要什么样的结果,历史就应该被“自省”成什么样子。因此,我这种破坏抗战光辉,特别是破坏115师光辉的的自省就不是自省,是败坏,是自渎。那么你怎么理解685团在战斗详报中所说的在战斗开始后“二营四连一班人带到沟内躲了起来;一营机枪排在营展开地集结,被个别散兵打散了;一营四连看到敌打枪(并没有冲锋)则往后退,连吹二次前进号不前进,吹了三次不答号。”呵,那你又怎么理解我他妈的居然不在正文中引用这些史料,并大书特书呢?107楼&别管别的你怎么说,你单独就在否定平型关战役的战果,你的结论对于当下有什么意义?!108楼& 对当下有什么意义,那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无论见仁还是见智,都必须基于真实的历史,基于扭曲的历史,只能得出扭曲的“意义”。我们以往所接触到的有关“平型关关大捷”的历史描述就有太多的扭曲,我所做的,就是试图校正这些扭曲的描述。如果说我本人试图对当下要产生什么意义的话,我也并不讳言,正如我前面的回贴中所说的:我建议“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更名为“平型关会战纪念馆”,以纪念所有在那个战场上牺牲的抗日将士。他们并不比115师所作的牺牲小,所作的贡献少。109楼&那么对于平型关大捷,“这次胜利是中日开战以来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完胜,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抗日信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这种意义是扭曲变态的、让社会反感、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吗?你为什么想把它掩盖而维护始终贯穿着“草!中共军队的战绩其实根本就没他娘的那么好,耍什么牛逼啊?!”思维的观点?相比之下,你想维护的那种思维会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如果你单纯为了恢复史实而恢复史实,那是你自己的私事,但是对这个社会没有积极意义的事你这么坚持,就是你的心性有问题。还说建什么平型关会战纪念馆,先不说根本没有那种会战,平型关战役结果是败退,平型关大捷是其中唯一对全国抗日形势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单独纪念平型关大捷是纪念它的胜利及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这是必要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是必要的;纪念的就是中共军队的胜利及影响,你的国民党军当时有本事就去打胜这个仗,那纪念就是它们的,反正中国共产党没那么小气;你想纪念平型关战役就去纪念,找地方另建,但是意义就不一样了,这个纪念的不是胜利,而是为战而死的人而已,这没人说不行,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王牌部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