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他是事业不成功的人……

恢复默认设置
字数:74270
此书首发于【中文书城】, 114啦小说获权转载公众章节
不要忽视细节立大志,干大事,精神固然可嘉,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心思细致,注意抓住细节,才能养成做大事所需要的那种严密周到的作风。日本东京贸易公司有一位专门负责为客商订票的小姐,她给德国一家公司的商务经理购买往来于东京、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了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在列车右边的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是靠左边的窗口。经理问小姐其中缘故,小姐笑答:“车去大阪时,富士山在你右边,返回东京时,山又出现在你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日本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我替你买了不同位置的车票。”就这么一桩不起眼的小事使这位德国经理深受感动,促使他把与这家公司的贸易额由400万马克提高到1200万马克。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员工更是成千上万,其分工也越来越细,其中能够从事大事决策的高层主管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员工从事的是简单繁琐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正是这一份份平凡的工作和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才构成了公司卓著的成绩。立大志,干大事,精神固然可嘉,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心思细致,注意抓住细节,才能养成做大事所需要的那种严密周到的作风。细节决定成败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相类似的,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一句话:“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也就是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的管理和生活时代已经到来。当零售业巨子沃尔玛以21981亿美元的年营业总额荣登2002年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的第一把交椅时,《财富》杂志记者不无惊叹地写道:“一个卖廉价衬衫和鱼竿的摊贩怎么会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呢?”其实,沃尔玛成功没有秘密,仅仅是因为注重了细节。沃尔玛曾经以天天平价著称,但今天人们发现其实它的东西也并不便宜多少,但它的服务却是一流的。例如对于职员的微笑,沃尔玛规定,员工要对三米以内的顾客微笑,甚至还有个量化的标准:“请对顾客露出你的八颗牙。”为提高服务,沃尔玛规定员工认真回答顾客的提问,永远不要说“不知道”。哪怕再忙,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带领顾客来到他们要找的商品前面,而不是指个大致方向就了事。正是注重了这些入微的小事、细节,才缔造了强大的沃尔玛帝国。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其实,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微小而细致,在市场竞争中它从来不会咤叱风虱云,也不像疯狂的促销策略,立竿见影地使销量飙升;但细节的竞争,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今天,大刀阔斧的竞争往往并不能做大市场,而细节上的竞争却将永无止境。一点一滴的关爱、一丝一毫的服务,都将铸就用户对品牌的信念。这就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细节改变命运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头》中写道:“有人曾经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天才?’他回答说:‘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竟然只是比普通人多注重一些细节问题而已。东汉的薛勤曾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令人深思。在许多平凡琐细生活中,往往都含着一些酵质,假使酵质膨胀了,就会使生活起了剧烈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点。他将这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直线上升。有一个外商听说之后,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当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只小笼包子。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同他签合同。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极普通的中专学校读书,成绩也很一般。她得知妈妈患了不治之症后,想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希望利用暑假这两个月的时间挣一点钱。她到一家公司去应聘,韩国经理看了她的履历,没有表情地拒绝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撑了一下椅子站起来,觉得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颗红红的小血珠,原来椅子上有一只钉子露出了头。她见桌子上有一条石镇纸,于是拿来用它将钉子敲平,然后转身离去。可是几分钟后,韩国经理却派人将她追了回来,她被聘用了。那些对自己的本性毫无认识,永远不屑于做细微之事的人,永远成就不了任何伟大的功业。别让小事影响你在职场的前途“成功应从细节做起。”这是一个合资企业的老板在给新员工开会时讲的第一句话。确实,在职场中许多年轻人常常因忽略了工作中的一些“小事”,耽误了自己的职业前程。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早晨时间不抓紧。如果你踩着上班铃声踏进办公室,手里抓着没来得及吃的早点,在众人注视下坐在办公桌前,不管这一天你干得多有成效,你的功绩也会在他人心中大打折扣。想当所有人的好朋友。在工作中,很多女人煞费苦心地结交朋友,而不是以工作实绩赢得别人的尊重。可是,只有赢得别人的尊重才更有助于提升。在升职加薪方面,好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动不动就找老板要答案。确实,一些问题必须由上层主管决断,可是,事无巨细都向领导请示,领导会认为你缺乏办事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对你失去信心,这样的员工是很难得到提升的。交待事情不清楚。如果你主持一个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结果散会后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么你纯粹是浪费他人的时间。平时在工作中与上司和同事交流时也要用确切的语言,表达清楚你对某件事的认可或看法。不要让别人老问你在说什么。衣着没有品味。多数单位对着装没有严格规定,但是,如果你想表现出对所从事职业的重视,你的穿戴就要配得上这个职业。如果你是一位白领,就必须衣冠楚楚,不可不修边幅。如果你是一线工人,就大可不必西装革履,否则会显得不协调。不要自我设限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被“自我设限”,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再尝试的勇气,使体内蕴含的巨大潜能终生沉睡。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念头都没有了。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唤醒你沉睡的潜能那么这种力量来源于什么呢?当然不是来自于催眠家,催眠家的作用仅在于把那被催眠者的力量从身体里激发出来了。这力量不是来自于外部,它潜伏在他自己的身体里面。因为人体内都存在着巨大的生命潜能,所以人人都能做成不朽的事业。在人的身体和心灵里面,有一种永不堕落、永不败坏、永不腐蚀的东西,这便是潜伏着的巨大力量。而一切真实、友爱、公道与正义,也都存在于生命潜能中。这种力量一旦被唤醒,即便在最卑微的生命中,也能像酵素一样,对身心起发酵净化作用,增强人的力量。有时,人会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潜能,比如在失去好友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从未发现过的能力;有时读了一本富有感染力的书,或者由于朋友们的真诚鼓励,也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如果一个人能同自己那永不死亡、永不败坏的高贵神性相和谐,他便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获得无上的幸福。但无论用何种方法,通过何种途径,一旦潜能被激发后,你的行为一定会大异于从前,你就会变成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潜能不仅能够开发,而且能被创造。在人的身体中有一种创造的力量,作用是永远在进行的,这种创造的力量,不但创造他自己的生命,还在不断地更新生命,恢复生命。以骨折为例,无论什么时候骨头折断,经过伤科手术就会使之复原。如果我们的教育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那么自然的治疗便会弥补身心上的种种缺陷。创造我们身体的力量,就是在每夜的睡眠中,改造更新我们身体的因素,我们身体的种种新陈代谢,也是由这种力量造成的。一旦饮得生命的活水,就不再会感到口渴,这种源泉就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如何深入自己的意识内层,去开发和创造那些供给身体力量的源泉,因此,他们的生命往往是枯燥而毫无生气的。然而,如果我们能深入到生命潜能的深处,那么就可以寻得生命的大活泉。所以,一个人一旦能对其潜能加以有效地运用,他的生命便永远不会陷于贫困卑微的境地。要想把你的潜能完全激发出来,首先你必须不再自我设限,才可能一往无前地继续下去,直至你的能量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用进取心取代自我设限“自我设限”是人生的最大障碍,如果想突破它,我们就必须不怕碰壁。这就需要我们有积极的进取心了。进取心包括你对自己的评价和你对未来的期望。你必须高屋建瓴地看待自己,否则,你就永远突不破你为自己设定的限度。你必须幻想自己能跳得更高,能达到更高的目标,以督促自己努力得到它;否则,你永远也不能达到。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而狭隘的,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平庸的人生。不要怀疑自己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否则,就会削弱自己的决心。只要你在憧憬着未来,就有一种动力驱使你勇往直前。如果你不好好地利用机会向上爬,你一定会抱怨运气不佳。而且,你往往还感到奇怪,为什么其他人升迁那么快。记住,如果你有足够的进取心并付之于坚韧的努力,你就一定会成为成大事者。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进取心,那么,你也许会看到那些条件不如你,但有着更大进取心的人走到你前面去了。爱因斯坦说:“我对于那些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的建议是,开始时就要有坚定的进取心和明确的目标,除非业已实现,否则绝不要轻易放弃。”当缺乏内在动力的时候,我们不会自觉地做任何事情。一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对未来目标的追求所带来的激励。可以说,人的每一次行动都需要一定的激励。而对一个普通人来说,生命中最大的推动力往往取决于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而带来的进取心。进取心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和最有趣的东西。所有来自社会底层的成大事者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都受到内心力量的有力牵引,几乎无法抗拒,这就是进取心所带来的力量。对于北极的幻想使探险家罗伯特·皮里树立了征服地球极点的目标。进取的力量将亚伯拉罕·林肯从小木屋推向了白宫。同样,坚定的进取心使得年轻的本杰明·狄斯累利从英国的下层社会奋斗到上层社会,直到最后成为英国的首相,这一成就的取得当然来源于坚定的进取心和明确的目标。进取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就像自我保护的本能一样明显。在这种求胜的本能的驱使下,我们走进了人生的赛场。所以,请用进取的心态取代自我设限,请你牢记:进取的力量在于,它能使你战胜挫折经验,从弱者变成强者!突破自我设限需要自信心人难免遇到失败,可是多数人一遇到失败,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自我设限的表现。而自我设限又会引起各种退行和不良的感情反应。所谓退行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年龄相反,成人退化到小孩子的模样,外部环境导致他做不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要使自己避免出现退行现象,突破自我设定的限制,你就得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战胜挫折、突破自己设定的限制离不开自信的心态。自信心是引导人们走向胜利的阶梯。一般来说:自信心充足者的适应能力就高,反之,则适应能力较低。但很多人都缺乏自信,因而终生默默无闻。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你自己认为最难解决的私人问题是什么?600个大学生中,75%的人在答卷上选择“信心不足”的答案。十分巧合的是,这个世界上至少有2/3的人营养不良,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信心不足的人数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一样多。营养不良,使人身体无法正常发育;自信心不足,也会带来精神上的发育不良。缺乏自信心,是人生的一大悲哀。这种悲哀在于,他们把“自我”丢失了。一个人丢失了“自我”,便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动力,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当自信心融合在思想里时,潜意识便会立即拾起这种震撼,把它变成等量的精神力量,再传送到无限智慧的领域里促成成功思想的物质化。可见,自信心对成功是何等重要。说白一点,缺乏自信心的人将一事无成。自信的建立并非像有些人所想像的那样困难,它是一个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过程。只要你总想着自己的长处,总想着自己已经成功的经验,你的自信心便会在你的心中复苏、生根,并逐渐主导你的潜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自信心便会融入你的性格。自信心十足的人,往人群中一站,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身上散发着一股磁性,会吸引你,会给你力量。我们需要用自信来突破自我设定的限制,我们需要用自信来引导成功的人生。学会休息休息绝对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弗雷德里克·泰勒,在贝德汉钢铁公司担任科学管理工程师的时候,曾以事实证明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如果休息时间多的话,每天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他曾观察过,工人每人每天可以往货车上装大约十二点五吨的生铁,而通常他们中午时就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对所有产生疲劳的因素做了一次科学性的研究,认为这些工人不应该每天只送十二点五吨的生铁,而应该每天装运四十七吨。照他的计算,他们应该可做到目前成绩的四倍,而且不会疲劳,只是必须要加以证明。泰勒选了一位施密特先生,让他按照马表的规定时间来工作。有一个人站在一边拿着一只马表来指挥施密特:“现在拿起一块生铁,走……现在坐下来休息……现在走……现在休息。”结果怎样呢?别的人每天只能装运十二点五吨的生铁,而施密特每天却能装运到四十七点五吨生铁。而弗雷德里克·泰勒在贝德汉姆钢铁公司工作的三年里,施密特的工作能力从来没有减低过,他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他在疲劳之前就有时间休息:每个小时他大约工作二十六分钟,而休息三十四分钟。他休息的时间要比他工作的时间多——可是他的工作成绩却差不多是其他人的四倍!在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在那本名叫《为什么要疲倦》的书里,丹尼尔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在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里,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五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一个人应该学会在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为什么呢?美国陆军曾经用实验证明,即使是年轻人,如果不带背包,每一小时休息十分钟,他们行军的速度就加快,也更持久。每天从心脏流出经过全身的血液,足够装满一节火车上装油的车厢;每二十四小时所供应出来的能力,也足够用铲子把二十吨的煤铲上一个三尺高的平台所需的能量。你的心脏能完成这么令人难以相信的工作量,而且持续五十、七十甚至可能九十年之久。你的心脏为什么能够承受得了呢?科学家研究表明心脏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整天不停地跳动。事实上,在每一次收缩之后,它有完全静止的一段时间。当心脏按正常速度每分钟跳动七十下的时候,一天二十四小时里,实际的工作时间只有九小时。也就是说,心脏每天休息了整整十五个小时。约翰·洛克菲勒创了两项惊人的纪录:他赚到了当时全世界为数最多的财富,也活到九十八岁。他如何做到这两点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他家里的人都很长寿;另外一个原因是,他每天中午在办公室里睡半小时午觉。他会躺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在睡午觉的时候,哪怕是美国总统打来的电话,他都不接。只要随着心脏的节拍,养成正确的休息习惯,就都能有效防止疲劳,这样不仅会提高身体对一般感冒和疾病的抵抗力,而且同样会提高对忧虑和恐惧等感觉的抵抗力。那么,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呢?如果你是公司的职员,没有办法在中午睡个午觉,至少要在吃晚饭之前躺下来休息一个小时,如果你能在下午五点、六点或者七点左右睡一个小时,你就可以在你生活中每天增加一小时的清醒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晚饭前睡的那一个小时,加上夜里所睡的六个小时——一共是七小时——对你的好处比连续睡八个小时更多。学会如何放松自己身为现代社会的一分子,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和归家之后繁忙的家庭杂务,一定要懂得如何放松自己。你有一点强过别人的地方——只要想躺下随时就可以躺下,而且你还可以就躺在地上。硬硬的地板比里面装着弹簧的席梦思床,更有助于你放松自己。地板给你的抵抗力比较大,对脊椎骨大有益处。下面就是一些可以在你自己家里做的运动。先试一个礼拜,看看对你的外表有多大的好处:只要你觉得疲倦了,就平躺在地板上,尽量把你的身体伸直,如果你想要转身的话就转身,每天做两次。闭起你的两只眼睛,说:“太阳在头上照着,天蓝得发亮,大自然非常沉静,控制着整个世界——而我,是大自然的孩子,也能和整个宇宙调和一致。”如果你不能躺下来,因为你正在炉子上煮菜,而没有这个时间,那么,只要你能坐在一张椅子上,得到的效果也完全相同。在一张很硬的直背椅子里,像一个古埃及的坐像那样,然后把你的两只手掌向下平放在大腿上。现在,慢慢地把你的十只脚趾头蜷曲起来——然后让它们放松;收紧你的腿部肌肉——然后让它们放松;慢慢地朝上,运动各部分的肌肉,最后一直到你的颈部。然后让你自己的头向四周转动着,好像你的头是一个足球。要不断地对你的肌肉说:“放松……放松……”想想你脸上的皱纹,尽量使它们抹平,松开你皱紧的眉头,不要闭紧嘴巴。如此每天做两次,也许你就不必再到美容院去按摩了,也许这些皱纹就会从此消失了。用很慢很稳定的深呼吸来平定你的神经,要从丹田吸气。印度的瑜伽术说得不错,有规律的呼吸是安抚神经的最好方法。游乐也有助于你的事业一个整天埋头于工作,而生活中毫无游乐的人,往往会在事业上趋于衰落,因为他缺乏各种不同的精神刺激和养料。一个只专注于工作而很少休息、没有游乐,甚至在大脑中毫无休息与游乐细胞的人,他的动作一定不会像一个有休息、游乐头脑的人那样自然,那样有力。不时地变换工作环境,无论是对于劳心者或劳力者,都是十分有益的。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未老先衰,他们对于生活老早就觉得枯燥乏味,就因为他们游乐太少。“单调”是生活的最大摧残者。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整日整年埋头苦干,你一见到他就发现他总是忙忙碌碌,好像他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有这样一位大公司经理:他每天在办公室中至多只逗留两三个小时,他经常出外旅行、休息,以更新他的身心。他充分意识到,只有经常保持身心的清新、精壮,才能在事业上达到最高的效率。他不愿像其他人一样,在过度的工作中摧残自己的身心,拖垮自己的力量。因为这样,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不在办公室则已,只要一进办公室,就立刻能生龙活虎般地处理事务。由于他身心健康,所以办事十分迅速利落。他的工作进行得如同数学一般精确。他在三小时内工作的成绩,要超过别人八九小时甚至夜以继日工作的结果。一个生活谨慎的人,有充沛的生命力抵抗各种疾病,渡过各种难关,应付各种打击;相反,一个在平日把气力耗尽、活力用竭的人,却经不起一点儿的打击。现在许多雇主都习惯于强迫雇员花过多的时间在工作上,这表明,他们还不懂得游乐可以使人的身心趋于健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道理。与人为善帮助你的兄弟划船过河吧!瞧!你自己不也过河了?!——印度谚语曾经有一名商人在一团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心里懊悔自己出门时为什么不带上照明的工具。忽然前面出现了一点光亮,并渐渐地靠近。灯光照亮了附近的路,商人走起路来也顺畅了一些。待到他走近灯光时,才发现那个提着灯笼走路的人竟然是一位盲人。商人十分奇怪地问那位盲人说:“你本人双目失明,灯笼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为什么要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盲人听了他的问话后,慢条斯理地回答道:“我打灯笼并不是为给别人照路,而是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便很容易被人撞倒。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不能帮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我就不会被别人撞倒了。”这位盲人用灯火为他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因此保护了自己。正如印度谚语所说:“帮助你的兄弟划船过河吧!瞧!你自己不也过河了?!”“善心”是从不损失的投资“善心”是从不损失的投资。爱默生曾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他又说:“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不帮助自己的。”《向导》杂志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登山事故:有一个人遭遇到暴风雪,迷失了方向。由于他的穿着装备无法抵挡风雪,以致手脚开始僵硬。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结果他遇到另一个和他有着相同遭遇的人,几乎冻死在路边。他立刻脱下湿手套,跪在那人身旁,按摩他的手脚,那人开始有了反应。最后两人合力找到了避难处。之后别人告诉故事中的主角,他救别人,其实也救了自己。他原本手脚僵硬麻木,就是因为替对方按摩而消除。善心总会得到回报,你施予他人的东西愈多,你所拥有的东西也会愈多。如果你对这一点还有什么怀疑的话,你可自行加以证明。你可以试着给你所遇到的每个人一次微笑,一句亲切、愉悦的问候,良好的思想,衷心的喝彩、赞扬、希望和信任,等等。施予爱心总会有回报,成功的法则就是这样。有人会担心付出而没有回报。诚然,你的某次付出,甚至好多次付出都可能没有回报。但是,如果你坚持做下去,坚持做一年、两年、一辈子,你将获得令你想像不到的回报。正如农民种麦子,撒下的种子,有的腐烂掉,有的被虫子吃掉,有的本身就没有发芽,这些麦子是绝无回报了。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发芽的麦种多,而且每一颗麦种又结了更多的麦粒。所以总体说来,对农夫的回报还是很大的。无论我们干什么事,如果能秉持多付出一点的原则,成功就是必然的。世界就整体而言是美丽的,人生就整体而言是美好的。不要让局部的消极现象挡住我们的双眼。要乐于助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适应他人固然要心胸宽广和虚心学习,但如果仅仅是单方面地适应,则可能仍然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具备施予心,还要具备帮助他人适应你的能力和习惯。战胜对手、实现成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成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更多的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战胜他人,更多的是与他人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争斗。我们所说的竞争是合作前提下的竞争,是竞争与合作的对立统一。试想,纵然你获取了万贯财产,可是由于品行问题搞得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哪里有一点幸福感可言?成功与幸福始终是相伴而行的。缺乏情感的冷冰式的成功实际上是暂时的,伴随这样的成功而来的,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喜悦。所以,我们应将事业上的竞争定位为具体的工作,而不应是个别的某个人。朋友之间在事业上可以竞争,但在生活中还是好朋友;甚至一家人之间也存在竞争,但更重视合作。可以说,人来到世上,离开合作,谁也无法生存。因此,我们一方面提倡自助,另一方面主张接受帮助和给予帮助。我们不能单纯为了小范围的个人利益而相互争斗,我们应该为了大范围内的共同利益而合作。多帮助他人,才可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其实,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帮助别人的人更有益处。玛格丽特·泰勒·耶茨是一位小说家,但她写的小说没有一部比得上她自己的故事那么真实而精彩,她的故事发生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天早晨。耶茨太太由于心脏不好,一年多来一直躺在床上不能动,每天得在床上度过22个小时。最长的旅程是由房间走到花园去进行日光浴。即使那样,也还得倚着女佣的扶持才能走动。耶茨当年以为自己的后半辈子就这样卧床了。如果不是日军来轰炸珍珠港,她永远都不能真正生活了。发生轰炸时,一切都陷入了混乱。一颗炸弹掉在耶茨家附近,将她震得跌下了床。陆军派出卡车去接海、陆军军人的妻儿到学校避难。红十字会的人打电话给那些有多余房间的人。他们知道耶茨床旁有个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帮忙做联络中心。于是耶茨记录下了那些海军、陆军的妻小现在留在哪里,这样红十字会的人才能叫那些先生们打电话到耶茨那这里找自己的眷属。耶茨很快发现她的先生是安全的。于是,她努力为那些不知先生生死的太太们打气,也安慰那些寡妇们——好多太太都失去了丈夫。这一次阵亡的官兵共计2117人,另有960人失踪。开始的时候,耶茨还躺在床上接听电话,后来她坐在了床上。最后,她越来越忙,又很亢奋,居然忘了自己的毛病,她开始下床坐到桌边。因为帮助那些比她状况还惨的人,她完全忘我了,她再也不用躺在床上了,除了每晚睡觉的八个小时。耶茨发现如果不是日本空袭珍珠港,她可能下半辈子都是个废人。此前,躺在床上的她总是在消极地等待,潜意识里已失去了复原的意志。珍珠港遭袭是美国史上的一大惨剧,但对耶茨个人而言,却是最重要的一件好事。这个危机给了耶茨一个活下去的重要理由,使她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或照顾自己了。它让耶茨找到了一种力量,迫使她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心理医师的病人如果都能像耶茨太太所做的那样去帮助别人,起码有三分之一可以痊愈。至少要有一颗同情心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时遭受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善意的帮助。“君子不乘人之危”是说正义的人不会在危急时刻再给他人伤口上撒一把盐,把别人置于死地。我们主张“君子好乘人之危”,是指在别人处于危难之时,君子能够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电影或小说中经常有一些这样的片段:两个本是对手的人,其中一方落难后得到另一方的救助,而后两人成了亲密的朋友。敌人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大多数人是我们的朋友,因此,保持一颗同情心至关重要。帮助他人有时只需要时间上的耗费和一些关怀的语言,有时则需要物质上的帮助。当然,如果从长远利益来看,牺牲这点个人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大家都知道“马歇尔计划”,如果当时美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不拿出那么多钱来振兴西欧,它会长时间保持霸主地位吗?马歇尔计划帮助美国的企业主打开了西欧的市场,美国的产品在西欧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美国的思想和文化也趁机长驱直入。再比如,当年微软和苹果争雄时,因为微软公司的“兼容”,允许各大电脑厂商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而使自己迅速发展为世界软件业巨头,相反,苹果的“不兼容”则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今天你帮助他人,他可能不会马上报答,但他会记住你的好处,也许会在你不如意时给你以回报。退一万步来说,你帮助别人,他即使不会报答你的厚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日后至少不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于你的事情,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吗?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人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才能真正地使其为我所用。骆驼很高,羊很矮。骆驼说:“长得矮不好。”羊说:“不对,长的高才不好呢。”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矮不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高不好。”他们俩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周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趴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矮不好。”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园子去吃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不好。”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他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高有高的长处,是有矮的长处;高有高的短处,是有矮的短处。你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是不对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会有自己的缺点。相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才能好好地利用这些优点为自己服务。拿破仑一生中指挥过众多大战役,并屡屡得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用人。拿破仑懂得,人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他选拔将才从不要求十全十美。他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按这一原则,他果断选择了贝赫尔做他的参谋长。他说:“贝赫尔缺乏果断,完全不适于指挥任务,但却具有参谋长的一切素质。他善于看地图,了解一切搜索方法,他对于最复杂的部队调动是内行。”这样的人,对一切都喜欢自作决定的拿破仑来说,无疑是一位最理想的参谋长。钢铁大安德鲁·卡内基曾经亲自预先写好他自己的墓志铭:“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大部分美国人都有一种特长,就是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够吸引一批才识过人的良朋好友来合作,激发共同的力量。这是美国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经验。任何人如果想成为一个企业的领袖,或者在某项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优点,并在自己的道路上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一位商界著名人物说:他的成功得益于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眼力。这种眼力使得他能把每一个职员都安排到恰当的位置上,而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不仅如此,他还努力使员工们知道他们所担任的位置对于整个事业的重大意义,这样一来,这些员工无需监督,就能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十分妥当。但是,鉴别人才的眼力并非人人都有。许多经营大事业失败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缺乏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眼力,他们常常把工作分派给不恰当的人去做。他们尽管本身工作非常努力,但他们常常对能力平庸的人委以重任,反而冷落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使他们埋没在角落里。一个所谓的干才,并不是能把每件事情干得很好、样样精通的人,而是能在某一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人。比如说,对于一个会写文章的人,他们便认为是一个干才,认为他管理起人也一定不差。但其实,一个人能否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与他是否会写文章是毫无关系的。他必须在分配资源、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组织控制等方面有专门的技能,但这些技能并不是一个善写文章的人就一定具备的。世上成千上万的经商失败者,都败在他们把许多工作加在雇员的肩上去,而不去管他们是否能够胜任,是否感到愉快。一个善于用人、善于安排工作的人就会在管理上少出许多麻烦。他对于每个雇员的特长都了如指掌,也尽力做到把他们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但那些不善于管理的人却往往忽视这一重要的方面,而总是考虑管理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人当然要失败。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要避免下面几种情况:不以第一印象作为取舍判断的惟一标准。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印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会成为一种基本印象而影响对他人各方面的评价。俗话说,先入为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很重视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该看到,第一印象得之于较短时间的接触,又无以往的经验作参照,主观性、片面性较强。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极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盘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要练就一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在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不因一时一事评价人。某人刚犯了一个大错误,于是就说,他从来就不是好人,这是近因效应在作怪。在较为长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占优势,这是一种心理惯性。由于这种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会以最近的印象来评价人。另外,还有所谓“光环”效应,即人的一种优点、优势放大变成了笼罩全身的“光环”,甚至原来的缺点也被掩盖或者蒙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这种对他人认知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以偏概全。“借一斑而窥全貌”并不总是适合于一切人和事,个别和局部并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体。在人的诸多行为或性格特征中抓住某个好的或不好的,就断定他是好人、坏人,无疑是幼稚的。恰当地、全面地认知他人,就要克服说好全好、说坏全坏的绝对化行为。切莫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固然是一种先入为主,除此之外,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些现在的、得之于各种途径的观念,并常常以此来评价和判断他人,因为这样所耗费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说,它最省事。但是,图省事往往会造成一些认知偏差。比如美国人开放,英国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农民老实本分……这些说法虽与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绝不是个个如此,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人如其面,个个不同,不能用概念来衡量人,把人简单化。不以自己的好恶评价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如果投你所好,你就全面肯定,不合你的胃口就一棒打死,让个人好恶蒙蔽了眼睛,你当然很难发现别人真正的优点。赞美的习惯如果每个人都吐露内心深处的愿望,那个愿望就是:受到别人的赞美。社区内新开设的店都装上了自动门,可是附近有一家超级市场却没有装设。在每天早晨和下午太太们纷纷去买东西的时候,有个小男孩常站在超级市场玻璃门外,看到手里大包小包的太太,就替她们拉开大门,让她们从容地走出来。一次,有位太太问那小男孩:“你看门看了这么多日子,一定得到了许多小费,你拿来做什么用?”那小孩有点诧异地回答:“什么?她们都没有给我钱,可是她们都对我说:‘你好棒!’‘谢谢你!’”你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之内,轻易地增加这个世界里的快乐。怎么做呢?就是对寂寞失意的人说几句真诚赞赏的话。或许,你明天就忘了今天所说的好话,但是听者却可能一生都珍惜着。赞美应该说出来,让对方知道,如果你以为只放心里就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有对夫妻,先生有边吃早餐边看报的习惯。有一天,当他又起食物往口中放的时候,觉得不像往常,赶紧吐出来,拿开手中正看着的报纸仔细一瞧:竟然是一段菜梗!他立刻叫妻子过来问。妻子说:“喔!原来你也知道火腿蛋与菜梗不同啊!我为你做了20年的火腿蛋,从不曾听你吭过一声,我还以为你食不知味,吃菜梗也一样呢。”没有表达出来的赞美,是没有人知道的。珍惜别人是一回事,赞美他们是另一回事。我们都需要别人的承认与鼓励,没有一件事比得上别人所给的赞美更重要。赞美能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也能赢得他们对你的尊重。今天你以友相待的报童,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一名医师,当你生病,由他来诊治时,你就会发现:肯定别人,也就扶持了自己,结果每一个人都是赢家。美国商界年薪最先超过100万美元的人之中有一位是查尔斯·史考伯,他在1921年由安德鲁·卡内基选拔为新组成的美国钢铁公司的第一任总裁,而当时他只有38岁。为什么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要付给史考伯100万美元的年薪,即一天3000多美元呢?因为史考伯是一名天才吗?不是。因为他对钢铁的制造知道得比其他人多吗?也不是。史考伯的手下有其他人,他们对钢铁的制造,知道得比他还多。史考伯说,他得到这么多的薪金,主要是因为他与人相处的本领。他是如何与人相处的?以下就是他的秘诀:“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史考伯说,“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从来不批评任何人。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的方法。因此我急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史考伯的做法。但一般人怎么做呢?与史考伯正好相反,如果他不喜欢做什么事,他就一心挑错;如果他喜欢的话,他就什么也不说。正如一句老话所说的:“第一次我做错了,我马上就听到指责的声音;第二次我做对了,但是我没有听到有人夸奖。”“我在世界各地见到了许多大人物,”史考伯说,“不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都是在被赞许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更卖力、成绩更佳。”康涅狄格州的芭蜜娜·邓安,在公司里她的职责之一是监督一名清洁工的工作。他做得很不好,其他的员工时常嘲笑他,并且常常故意把纸屑或别的东西丢在走廊上,以显示他工作的差劲。这种情形很不好,而且增加了工作量。芭蜜娜试过各种办法,但是都收效甚微。不过她发现,他偶尔也会把一个地方弄得很整洁。于是她就趁他有这种表现的时候当众赞扬他。于是,他的工作就有改进,不久之后,他已经可以把整个工作都做得很好了。现在对他的工作,其他人也大为赞扬。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效果,而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情弄糟。这一点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如果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使孩子承受长期的心理刑罚,会给儿童带来压制、苦恼、反抗的情绪,不利于他们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变。对于个别孩子来说,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吉姆·金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儿子约翰认真读书,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因此,从约翰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吉姆就开始对约翰提出严格的要求。他私自给约翰订立了几条规则:禁止他随便与街上那些孩子们一起逛大街,无所事事;不允许任何一门考试低于良;不允许看卡通节目;不允许玩电子游戏,等等。约翰只要偶尔违背这些规则,就会遭到严厉的斥责。可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约翰的成绩却已经连“及格”的档次都难以维持了。他似乎故意与父亲作对似的,偷偷地跑出去找孩子们玩耍。而且,他专门找那些被家长们视作无可救药的“坏”孩子,因为他感觉到自己与他们一样:在父母的眼里,是那种只会犯错误的孩子。吉姆非常困惑,在与邻居们谈话时不断诉说自己的烦恼,可是,在他生活的那个小镇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给他指出错误。吉姆依旧采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对约翰实施更加严格的管教。结果,约翰在一次斗殴事件发生后,被带进了青少年管教所。可怜的吉姆始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到头来却落得如此结局。用赞扬来代替批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史京勒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史京勒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由于表现好而受到奖赏的动物,它在被训练时进步最快,耐力也更持久;由于表现不好而受处罚的动物,那么它们的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较差。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人。我们用批评的方式并不能改变他人,常会适得其反。汉斯·希尔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说:“太多的证据显示,人都普遍地不喜欢受人指责。”因批评而引起的愤恨,常常使人的情绪低落,对应该改进的状况,一点也不起作用。历史全是由这些夸赞的真正魅力,来做令人心动的注脚。例如:许多年前,一个十岁的男孩在拿坡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师却泄了他的气。他说:“你不能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但是他妈妈——一位穷苦的农妇——用手搂着他并称赞他说,她知道他能唱,她认为他有些进步了,她节省下每一分钱,好让他去上音乐课。这位母亲的嘉许,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他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剧演唱家。在19世纪的初期,伦敦有位年轻人想当一名作家。他好像做什么事都不顺利。他几乎有四年的时间没有上学。他的父亲锒铛入狱,只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这位年轻人时常受饥饿之苦。最后,他找到一个工作,在一个老鼠横行的货仓里贴鞋油的标签,晚上在一间阴森静谧的房子里和另外两个男孩一起睡,这两个人是从伦敦的贫民窟来的。他对他的作品毫无信心,所以他趁深夜溜出去,把他的第一篇稿子寄了出去,免得遭人笑话。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都被退稿,但最后他终于被人接受了。虽然他一先令都没拿到,但编辑夸奖了他。有一位编辑承认了他的价值。他心情异常激动,漫无目的地在街上乱逛,眼泪流过他的双颊。因为一个故事的付梓,他所获得的嘉许改变了他的一生。假如不是这些夸奖,他可能一辈子都在老鼠横行的货仓做工。你也许听说过他,他的名字叫查尔斯·狄更斯。史京勒的实验证明,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因受忽视而萎缩。赞美就像浇在玫瑰上的水。赞美别人并不费力,说句好话轻而易举,只要几秒钟,便能满足人们内心的强烈需求。看看我们所遇到的每个人,寻觅他们值得赞美的地方,然后加以赞美,并把赞美他人变成一种习惯吧!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上帝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给人一张嘴,却给人两个耳朵呢?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某电气公司的约瑟夫·韦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富饶的荷兰移民地区作一次视察。“为什么这些人不使用电器呢?”经过一家管理良好的农庄时,他问该区的代表。“他们一毛不拔,你无法卖给他们任何东西,”那位代表厌恶地回答,“此外,他们对公司火气很大。我试过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也许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但韦伯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因此他敲敲那家农舍的门。门打开了一条小缝,屈根堡太太探出头来。“一看到那位公司的代表,”韦伯先生开始叙述事情的经过:“她立即就当着我们的面,把门砰的一声关起来。我又敲门,她又打开来;而这次,她把反对公司和对我们的不满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屈根堡太太。’我说:‘很抱歉打扰了您,但我们来不是向您推销电器的,我只是要买一些鸡蛋罢了。’“她把门又开大一点,怀疑地瞧着我们。“‘我注意到您那些可爱的多明尼克鸡,我想买一打鲜蛋。’“门又开大了一点。‘你怎么知道我的鸡是多明尼克种?’她好奇地问。“‘我自己也养鸡,而我必须承认,我从没见过这么棒的多明尼克鸡。’“‘那你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鸡蛋呢?’她仍然有点怀疑。“‘因为我的来亨鸡下的是白壳蛋。当然,你知道,做蛋糕的时候,白壳蛋是比不上红壳蛋的,而我妻子以她的蛋糕自豪。’“到这时候,屈根堡太太放心地走出来,温和多了。同时,我的眼睛四处打量,发现这家农舍有一间修得很好看的奶牛棚。“‘事实上,屈根堡太太,我敢打赌,你养鸡所赚的钱,比你丈夫养乳牛所赚的钱要多。’“这下,她可高兴了!她兴奋地告诉我,她真的是比她的丈夫赚钱多。但,她无法使那位顽固的丈夫承认这一点。“她邀请我们参观她的鸡棚。参观时,我注意到她装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小机械,于是我“诚于嘉许,惠于称赞,”介绍了一些饲料和掌握某种温度的方法,并向她请教了几件事。片刻间,我们就高兴地在交流一些经验了。“不一会儿,她告诉我,附近一些邻居在鸡棚里装设了电器,据说效果极好。她征求我的意见,想知道是否真的值得那么干……“两个星期之后,屈根堡太太的那些多明尼克鸡就在电灯的照耀下,满足地叫唤了。我推销了电气设备,她得到了更多的鸡蛋,皆大欢喜。”事情的要点就在于:如果韦伯先生不是让屈根堡太太自己说服自己的话,就根本没法把电器设备卖给这个农户!给他人说话的机会,有时比自己唠叨不停大有价值。不要总是你在说在生活中许多人常易犯这样的毛病,一旦打开话匣,就难以止住。其实,这种人得不偿失,因为他们自己付出的太多,话说得多了,既费精力,又给他人传递的信息太多,也还有可能伤害他人;另外,他们无法从他人身上吸取更多的东西,当然问题不在于别人太吝啬,而是他不给别人机会。看来,那些口若悬河的人确实该改改,否则会吃更多亏。尤其是推销员常犯这种划不来的错误。为了使多数人同意他们的观点,总是费尽口舌。让对方尽情地说话!他对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问题了解得比你多,所以向他提问吧,让他把一切都告诉你。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话,你也许很想打断他。不要那样做,那样做很危险。当他有许多话争着要说的时候,他不会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听下去,抱着一种开阔的心胸,诚恳地鼓励他充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当然,也不能只是听对方的谈话,自己偶尔也要跟着说几句,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对方说:“我对钓鱼很感兴趣。”这时如果能这样说:“我没钓过鱼,但钓鱼一定很有意思吧!”或“您能把钓到的鱼亲手做成菜吗?”这样对话就可以顺着自己的问话展开,谈话也就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可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人们的交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交谈时说者和听者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进行下去。按照说者和听者互换位置的规则,交谈才能够平稳地进行下去。这种规则好像交通规则一样,即使没有警察指挥,大家也都知道要红灯停、绿灯行。交谈的规则虽然没有交通规则那样明显,但也是被严格遵守着的。交流是双向的。在听完对方的谈话后,自己也要发表一些言论。比如可以这样说:“我有一个亲戚,他是个钓鱼迷……”由此就得以自己说一些话题,使自己变成说者,对方变成听者。这样不断互换位置的谈话就好像投接球的练习一样,是交流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学会倾听人们都喜欢听自己的声音,当他们希望别人能分享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经验时,就需要听众。这是一种十分微妙的自我陶醉的心理:有人愿意听就觉得高兴,有人乐意听就觉得感激。成为一名好的听众在企业界能有很大的功效。譬如说,一名推销员向顾客推销时,对顾客提出的种种问题表示关切,顾客就会感到很开心。见到此状,便应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是很好的听众,此时,顾客不仅乐意讲,也愿意让你听他讲,这是一种互惠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就是商谈成功的第一步。无论是哪一种顾客,对于肯听自己说话的人都特别有好感。一言以蔽之,能成为一个好的听众,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善于倾听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在生意场上,因漏听而招致失败的例子相当之多,换言之,漏听所造成的失败几率相当大。因为,上级有指示下来时,若没有听清楚或有所误解,事情就无法处理得尽善尽美。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当然就不能算是成功。因此,你应该训练自己“听”的能力,努力使自己不致因发生听觉上的错误而导致失败。如果你目前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现在开始培养,还不算太迟。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在杞人忧天。但听话的确是人们必须具备的技术,否则就无法听懂别人所说的话,无法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缺乏听话的能力会使你在登成功阶梯时倍感吃力。“精神图书馆”书架上的书愈多,就愈表示一个人达到成功的能力愈大。而获得新知最快的方法,就是聆听别人说话。有人说,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呢?——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在美国,曾有科学家对同一批受过训练的保险推销员进行过研究。因为这批推销员受同样培训,业绩却差异很大。科学家取其中业绩最好的10%和最差的10%作对照,研究他们每次推销时自己开口讲多长时间的话。研究结果很有意思:业绩最差的那一部分,每次推销时说的话累计为30分钟;业绩最好的10%,每次累计只有12分钟。大家想,为什么只说12分钟的推销员业绩反而高呢?很显然,他说得少,自然听得多。听得多,对顾客的各种情况、疑惑、内心想法自然了解很多,自然他会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问题,结果业绩自然优秀。善于倾听对家庭、企业还有这样的好处:大家知道,日本松下电器驰名全球,它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特别善于倾听。他说,如果你手下的人提的意见、建议你都不听,那长此以往,他们就不愿再提了,脑子也不愿开动了。因为提了也没有用,听你的不就完了嘛!这样做,手下的人还有积极性吗?脑子还会开动吗?智慧还能激发出来吗?显然不行,这样公司会死气沉沉。在企业是这样,在家里也是这样。善于倾听,还能使你有好人缘。因为一般人喜欢讲,不善于听。因此,他喜欢讲,仿正好喜欢听,那自然是一种特别和谐、特别美妙的组合。美国最有影响的人生导师卡耐基,一次到一个著名植物学家那里作客,整个晚上,那植物学家都津津有味地给卡耐基讲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而卡耐基呢?听得也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像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中间只是偶尔忍不住问一两句。没想到,半夜离开时,植物学家紧握着卡耐基的手,特别高兴和满足,对他说:“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谈话专家。”善于倾听,意味着要有足够的关心去强迫自己对别人感兴趣。如果你认为生活像剧院,自己就站在舞台上,而别人只是观众,自己正在将表演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别人也都注视着自己。如果你有这种习惯,那你会变得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也永远学不会聆听,永远无法了解别人!从现在开始,对别人多听多看,将他们当作世上独一无二的人对待,你将发现你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善于与人沟通。微笑的习惯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场合,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创造奇迹,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使陷入僵局的事情豁然开朗。几年以前,底特律的哥堡大厅举行了一次巨大的汽艇展览会,人们蜂拥而至,在展览会上人们可以选购各种船只,从小帆船到豪华的游艇都可以买到。在汽艇展览会期间,一家汽艇厂有一宗巨大的生意跑掉了,而第二家汽艇厂却用微笑把顾客挽留了下来。事情是这样的:一位来自中东某一产油国的富翁,他站在一艘展览的大船旁对站在他面前的推销员说:“我想买艘汽船。”这对推销员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那位推销员很周到的接待了富翁,只是他脸上冷冰冰的,没有笑容。这位富翁看着这位推销员那没有笑容的脸,然后走开了。他继续参观,到了下一艘陈列的船前,这次他受到了一个年轻推销员的热情招待。这位推销员脸上挂满了欢迎的笑容,那微笑像太阳一样灿烂,使这位富翁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所以,他又一次说:“我想买艘汽船。”“没问题!”这位推销员脸上带着微笑说,“我会为你介绍我们的产品。”他只这样简单地附和说。这位富翁果然交了定金,并且对这位推销员说:“我喜欢人们表现出一种他们非常喜欢我的样子,现在你已经用微笑向我表现出来了。在这次展览会上,你是惟一让我感到我是受欢迎的人。”第二天这位富翁带着一张保付支票回来,购下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汽船。可见,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场合,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创造奇迹,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使陷入僵局的事情豁然开朗。微笑能获得对方的好感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对;另一个人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他们同时向你请教一个工作上的问题,你更欢迎哪一个?显然是后者,你会毫不犹豫地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前者,恐怕就恰恰相反了。一个人亲切、温和、洋溢着笑意,远比他穿着一套高档、华丽的衣服更引人注意,也更容易受人欢迎。因为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喜欢微笑着面对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入对方的天地。难怪学者们强调:“微笑是成功者的先锋。”的确,如果说行动比语言更具有力量,那么微笑就是无声的行动,它所表示的是:“我很满意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笑容是结束说话的最佳“句号”,这话真是不假。有微笑面孔的人,就会有希望。因为一个人的笑容就是他传递好意的信使,他的笑容可以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没有人喜欢帮助那些整天皱着眉头、愁容满面的人,更不会信任他们;很多人在社会上站住脚是从微笑开始的,还有很多人在社会上获得了极好的人缘也是从微笑开始的,很多人在事业上畅行无阻也是通过微笑获得的。微笑是十分奇妙的,它能在生活中荡开一层层水圈,把生活的湖泊变成一种源自于生命深处的美感。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给别人留下好感,这种好感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可以使彼此结成友善的联系。一个人在社会上就是要靠这种愉快的联系才立足的,而微笑正是打开愉快之门的金钥匙,正是面对人生的好方法。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以证明微笑的魅力。他给两个人分别戴上一模一样的面具,上面没有任何表情,然后,他问观众最喜欢哪一个人,答案几乎一样:一个也不喜欢。因为那两个面具都没有表情,他们无从选择。然后,他要求两个模特儿把面具拿开,现在舞台上有两张不同的脸,他要其中一个人把手盘在胸前,愁眉不展并且一句话也不说,另一个人则面带微笑。他再问每一位观众:“现在,你们对哪一个人最有兴趣?”答案也是一样的,他们选择了那个面带微笑的人。上面这则例子充分说明了微笑是最受欢迎的。如果微笑能够真正伴随着你生命的整个过程,这会使你超越很多自身的局限,使你的生命由始至终生机勃发,辉煌粲然。用你的微笑去欢迎每一个人,那么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微笑背后藏着巨大财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服饰仪容对自己社交、办事的重要,因此,临出门前,我们总是要对着镜子特意打扮一番,看领带是否平整、头发是否凌乱、化妆是否恰到好处,惟恐因衣着的粗俗和妆饰的不雅而制造笑料或被人轻视,从而达不到办事目的。但是,我们也不可忽略了另一种魅力,那就是微笑,很少有人意识到微笑将会对办事产生的影响。其实,对于社交、办事来说,整理表情有时比整理服饰、化妆更重要。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高级助理查尔斯·史考伯说过,他的微笑值100万美金。这也许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因为史考伯的性格、他的魅力以及他那种富有吸引力的才能,都是他成功的原因,而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令人得到好感的因素是他那动人的微笑。微笑比语言更有力,微笑表示的是“你好”、“我喜欢你”、“你使我感到愉快”、“我非常高兴见到你”。一个纽约大百货公司的人事经理说,他宁愿雇用一名有可爱笑容而没有念完中学的女孩,也不愿意雇用一个板着冷冰冰面孔的哲学博士。卡耐基鼓励学员花一星期的时间,训练每时每刻都对别人微笑,然后再回到讲习班上来,谈谈所得的结果。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看看威廉·斯坦哈写来的一封信。他是纽约证券股票市场的一员。斯坦哈在信上说:“我已经结婚18年了,在这段期间里,从早上起来到我上班的时候,我很少对我妻子微笑,或对她说上几句话,我是百老汇最闷闷不乐的人。“既然你要我以微笑取得的经验发表一段谈话,我就决定试一个星期看看。因此,第二天早上梳头的时候,我看着镜中满面愁容的自己,说:‘今天要把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你要微笑起来,现在就开始微笑。’当我坐下来吃早餐的时候,我用‘早安,亲爱的’跟妻子打招呼,同时对她微笑。“你曾说她可能大吃一惊,你低估了她的反应。她简直被搞糊涂了,惊诧万分。我对她说,你以后会习惯我这种态度的。现在已经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我们家得到的幸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现在我去上班的时候,就会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地说‘早安’;我也微笑着和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当我跟地铁的出纳小姐换零钱的时候,我微笑着;当我站在交易所时,我会对那些从未见我微笑的人微笑。“我很快发现,每一个人对我也报以微笑。我以一种愉悦的态度对待那些满腹牢骚的人。我一面听着他们的牢骚,一面微笑,于是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我发现微笑给我带来更多的收入,每天都带来更多的钱。”请细读艾勒·哈巴德这段忠告——但记住,细读对你无济于事,除非你把它应用起来:“每当你出门的时候,应该缩起下巴,把头抬得高高的,让肺部充满空气;沐浴在阳光中,用微笑来招呼朋友们,每次握手都使出力量。不要担心被误解,不要浪费一分钟去想你的敌人。试着在心里肯定你所喜欢做的是什么,然后在明确的方向之下,你会径直去实现目标。心里想着你所喜欢做的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当岁月消逝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无意识地掌握了实现你的希望所需要的机会,正像珊瑚虫从海水汲取所需的物质一样。在心中想像着那个你希望成为的诚实的、智慧的、能干的人,而这种想法,会使你每时每刻都在向那个理想的人转化……思想是至高无上的。保持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勇敢、坦白和愉快。思想正确就等于创造。一切事物来自希望;而每一个诚挚的祈祷,都会实现。我们心里想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把下巴缩起来,把头部高高昂起,我们是明天的上帝。”绝顶聪明的古代中国人,对世界上的事物都看得很透彻,他们有一句格言,我们应该记住并把它写在帽子上,那就是“和气生财”注意仪表成功的外表总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尤其是成功的神情更能吸引人们的“赞许性的注意力”。——拿破仑·希尔美国商人希尔在创业之始,就意识到服饰对人际交往与成功办事的作用。他清楚地认识到,商业社会中,一般人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来判断对方的实力的,因此,他首先去拜访裁缝。靠着往日的信用,希尔定做了三套昂贵的西服,共花了275美元,而当时他的口袋里仅有不到1美元的零钱。然后他又买了一整套最好的衬衫、衣领、领带、吊带等,而这时他的债务已经达到了675美元。每天早上,他都会身穿一套全新的衣服,在同一个时间里,同一个街道同某位富裕的出版商“邂逅”,希尔每天都和他打招呼,并偶尔聊上一两分钟。这种例行性会面大约进行了一星期之后,出版商开始主动与希尔搭话,并说:“你看来混得相当不错。”接着出版商便想知道希尔从事哪种行业。因为希尔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极有成就的气质,再加上每天一套不同的新衣服,已引起了出版商极大的好奇心,这正是希尔盼望发生的情况。希尔于是很轻松地告诉出版商:“我正在筹备一份新杂志,打算在近期内争取出版,杂志的名称为《希尔的黄金定律》。”出版商说:“我是从事杂志印刷及发行的。也许,我也可以帮你的忙。”这正是希尔所等候的那一刻,而当他购买这些新衣服时,他心中已想到了这一刻,以及他们所站立的这块土地,几乎分毫不差。这位出版商邀请希尔到他的俱乐部,和他共进午餐,在咖啡和香烟尚未送上桌前,已“说服”了希尔答应和他签合约,由他负责印刷及发行希尔的杂志。希尔甚至“答应”允许他提供资金并不收取任何利息。发行《希尔的黄金定律》这本杂志所需要的资金至少在3万美元以上,而其中的每一分钱都是从漂亮衣服所创造的“幌子”上筹集来的。成功的外表总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尤其是成功的神情更能吸引人们“赞许性的注意力”。当然,这些衣服里也包含着一种能力,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完美体现。视觉印象很重要一个人的外貌对于他本身有影响,穿着得体就会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它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聪明、成功、可靠。大家可以尊敬、仰慕、信赖他。他自重,我们也尊重他。”只有在对方认同你并接受你的时候,你才能顺利进入对方的世界,并游刃有余地与对方交往,从而把自己的事情办成和办好,而这一切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与你的外在打扮有关。大凡给对方留下了好印象的人都善于交往,善于合作。而一个人的仪表是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的基本要素之一。试想,一个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个装束典雅、整洁利落的人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同去办同样分量的事儿,恐怕前者很可能受到冷落,而后者更容易得到善待。特别是到陌生的地方办事儿,怎样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更为重要。世上早有“人靠衣装马靠鞍”之说,一个人若有一套好衣服配着,仿佛把自己的身价都提高了一个档次,而且在心理上和气氛上增强了自己的信心。聪明的人切莫怪世人“以貌取人”,人皆有眼,人皆有貌,衣貌出众者,谁不另眼相看呢?着装艺术不仅给人以好感,同时还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它往往能在尚未认识你或你的才华之前,向别人透露出你是何种人物,因此在这方面稍下一点功夫,就会事半功倍。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的形象。而完美无缺的修饰和宜人的体味,能使你的形象大大提高。有些人从来没有真正养成过一个良好的自我保养的习惯,这可能是由于不修边幅的学生时代留下的后遗症,或者父母的率先垂范不好,或者他们对自己的重视不够造成的。这些人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基本上还算干净,没有人瞧不起,能走得出去便了事了。如果你注重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修饰习惯很快就能形成。如果你天生一个胡子脸,那也没有办法,但至少你要给人一种你能打点好自己的印象。牙齿、皮肤、头发、指甲的状况和你的仪态都一一表明你的自尊程度。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服饰和仪表上得来的,因为衣着往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身份和个性。毕竟,要对方了解你的内在美,需要长久的过程,只有仪表能一目了然。办事儿的顺利与否,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不讲究仪表就是自己给自己打了折扣,自己给自己设置了成功的障碍,不讲究仪表就是人为地给要办的事情增加了难度。良好仪表有助于你的成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劝告:不要以貌取人。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人是很难做到不以貌取人的。从人的审美眼光出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认识,很多时候是从第一印象中产生的,而人的仪表恰好承载了这一“特殊”的任务。良好的仪表犹如一支美丽的乐曲,它不仅能够给自身提供自信,也能给别人带来审美的愉悦,既符合自己的心意,又能左右他人的感觉,使你办起事来信心十足,一路绿灯。美国的心理学者雷诺·毕克曼做了以下有趣的实验。在纽约机场和中央火车站的电话亭里,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放了10分钱,等到一有人进入电话亭,约2分钟后敲门说:“对不起我在这里放了10分钱,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结果退还硬币的比率,询问者服装整齐时占77%,而询问者衣服较寒酸时则占38%。电话亭里的人在被服装整齐的人询问时,可能会察觉此人可能跟自己说了很重要的话;而面对衣着寒酸的人,因为在不想接触的念头下,不想去理会对方的问题,所以根本没有听清楚他说的话,就开口回答“不”,企图赶走对方。“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衣着对一个人出外办事影响非常大,大多数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可以说是从其衣着开始的。衣着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但能给对方留下一定的美感,而且它还能反映出你个人的气质、性格、内心世界。人们对穿衣服的讲究很多,合乎场合的打扮可以使你在工作上无往不利。正式的工作环境中,自然应选择庄重、文雅的服饰。即使平常不修边幅的人,在庄重的社交场合也不要太过随意,那样会显得不尊重别人。相反,在一些轻松、愉快的社交场合,或个人的业余文娱活动中,则可选择活泼、鲜艳、式样随意一些的服饰,使人感到富有生活情趣,不拘一格。得体的服饰可以增加人们的自信心。也许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觉,要到一流饭店赶赴宴会时,总会将自己体面地打扮起来,若是到一般商店、市场购物,则是一套轻便的休闲服为好。其实,并不是每家一流饭店,都规定必须西装革履,而是这些饭店的气氛和其他人的穿戴,会使你不得不注意自己的服装仪容。盛装赴宴,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礼仪,而且也是为了不辜负于酒店的豪华气派。所以,装扮仪容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预防被那种气氛吞没的心理武装。这时,身上的衣装,已不仅是件普通的衣服,而是一件保护心灵的外衣。质地好的服装,可以强化自我意识,达到与一流饭店平等的关系。初次见面的对象,就像一流的饭店,只要你能将与对方建立平等关系的“东西”,加诸己身的话,便会更加大方自信了。自然,人们对于着盛装的人和不讲究仪表的人两者间的感觉是不会相同的。美国有许多家大公司对所属雇员的装扮都有“规格”,所谓规格自然不是指要穿得怎么好看或用何种衣料,而是“观感”的水准。不只在美国如此,在世界各地都一样。在中国,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在向人们推销保险的时候是不会随便着装的。无疑,人们对于穿得整齐的人,总是较有信赖感的。善于发挥语言的作用会说话的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善于发挥语言的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你的事业婚恋都有很大的帮助。一个青年陪伴未婚妻和未婚妻的母亲在湖上划船。未婚妻的母亲有意试探小伙子:“如果我和女儿不小心一起落到水里,你打算先救谁呢?”这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回答先救哪一个都不妥当。那青年稍加思索后便回答:“我先救……未来的妈妈。”母女俩一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未来的妈妈”模棱两可,一语双关,使人皆大欢喜。这个小伙子因为完美的语言表达,博得了未婚妻和未来岳母的欢心。其实,会说话的人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善于发挥语言的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你的事业,婚恋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善于用语言技巧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经常使用文明用语当你认识到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时,怎样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呢?持有这种疑问的人有很多。下面介绍一些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的语言表达秘诀:首先,要恰到好处地使用文明用语。文明用语有“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这些文明用语可以向别人表达感激的心情或歉意、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能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只是把感激之情埋在心底,对方会有一种不快的感觉,认为你不懂礼貌,今后也不会再帮助你。同样,在打扰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时,能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对方的气就会消去大半。恰当地使用文明用语是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的第一秘诀。其次,多用“添加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秘诀。“添加语言”有“实在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打搅您一下”、“麻烦您一下”等。“主任,对不起,您能不能给我点儿时间”“经理,我想麻烦您一下,请看一看这个计划”等。把这些语言添加进去,会使后面语句的语气就会变得委婉些。“添加语言”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事情的状况。比如“吴经理在吗?”如果你回答:“实在对不起……”,则对方也可以立即推知吴经理不在这一事实情况了。“添加语言”又称“缓冲语言”,如果多用这类“缓冲语言”,人际关系自然会变得融洽、和谐。说话要真诚由于说话态度不同,语言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刺伤别人的利刃。语言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人格。即使是口才比较笨拙的人,只要具有关怀对方的心情,其心情就能在话语间充分流露出来。相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关怀的心情,即使用再多华丽的语言,也会被对方看穿。所以满怀真诚是最重要的。昨天还是用学生腔随心所欲地讲话的人,突然让他使用交际语言讲话,做起来确实有些为难。交际语言没有用惯的话,总会觉得有些放不开,不能很好地使用。舍去羞涩、丢掉娇气是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条件。为了每个人每天都能心情愉快地工作,希望大家能深刻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并能充分掌握交际语言的技巧。“因为上司没有教我如何讲话”,“公司又没有组织教育”。这样说有些强词夺理,因为学会如何交际、掌握交际语言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地博览群书,细心揣摩。只有大致掌握了敬语之后,你才有可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措辞方法。敬语只不过是措辞的第一步而已。不要说对方不爱听的话前面刚提到过语言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工具,也可以成为破坏人际关系的利刃。语言决定人际关系的好坏。语言不成为“利刃”的最低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不要说对方不想听的话题。人们都想改掉自己的缺点,可是有些缺点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比如身体上的缺陷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项目办主任自己说:“最近我头发掉得都快秃了啊!”如果你也跟着说:“主任真的要变成秃顶了啊!”就不太中听了。常有人误以为连本人都说了,跟着他说说其缺点,也没有关系。事实上,本人说倒没什么,可是别人不能也跟着说。如果被同龄人说了短处,还一句“彼此彼此”也就过去了,可是如果被年轻人说了短处,就不会那么简单地过去了。即使对方说了嘲笑你的话,你也不能反唇相讥、以牙还牙再说对方的缺点,这样会伤双方的感情。从个子矮、脱发、大肚子、老花眼,到肥胖、年龄、容貌,这些都是让人敏感的话题,也即是禁忌的话题。不说对方敏感的话题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准则。及时夸奖在发现对方长处或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时,要对这些长处立即给与夸奖。比如,可以根据情况,抓住时机对上司说“您今天穿的西服颜色真漂亮”,“主任,你在会议上的发言真精彩!棒极了!”,“我也想成为像主任这样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可是,却不能阿谀奉承或溜须拍马,因为如果上司感觉得到你是在溜须拍马,必定对你非常反感。所以,一定要像“啊,真好!”、“我也想成为您这样的人!”这样说出真情实感,是非常重要的。不只上司,对同事和晚辈的女性职员如果也说一些对己对彼都有好处的话语,人际关系一定会很和谐。善于使用示弱式语言抵消嫉妒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取胜,当然不可以示弱,但在特定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自己某些方面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上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很正常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团结周围的人们。要使示弱产生积极作用,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表示自己学历不高、经验有限、知识能力有所不足、有过种种曲折难堪的经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应多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失败的经历、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不如意的人,可以适当诉诉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直言承认自己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长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补人之长。示弱有时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要表现在行动上。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事业之外,平时对小名小利应淡薄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再为一点微利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的弱者。示弱是强者在感情上体贴暂时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弱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能使你身边的“弱者”有所慰藉,心理上得到平衡,减少或抵消你前进路上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学会感恩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激祖国给了我们和平,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激他人给了我们帮助……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事情实在很多。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体味到人生的幸福。有两个商人,已在沙漠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瓷碗水。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怨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拥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恩,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为拒绝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感恩者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感恩是快乐的源泉故事中老人施舍的是一种爱心,商人喝下的是一份感激,正是这种感激促使他走出了沙漠。感恩是爱的根源,也是快乐的源泉。如果我们对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能心存感激,便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人间的温暖以及人生的价值。班尼迪克特说:“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是。当他积极投入感恩的工作时,美德就产生了。”感恩之心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为生活中的每一份拥有而感恩,能让我们知足常乐。感恩不是炫耀,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把所有的拥有看作是一种荣幸,一种鼓励,在深深感激之中进行回报的积极行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拥有。感恩之心使人警醒并积极行动,更加热爱生活,创造力更加活跃;感恩之心使人向世界敞开胸怀,投身到仁爱行动之中。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永远不会懂得爱,也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爱。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会有一种感动,正如康德所说:“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会获得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有高尚的心灵才能体会出来。”生活中确实需要感恩,不懂得感恩,生活便会黯然失色,人生便没有滋味。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这种人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的灵魂一定是贫乏的。有些人对恩义感觉迟钝,对怨恨却十分敏感。这类不知感恩却喜欢怨天尤人的人,必定会走厄运,而且感觉人生充满不幸。这类人对别人的要求特别高,喜欢用自己的思考模式来规范,结果往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整天抱怨他人,却不知好好检讨自己。这种人有时会因有人庇佑,而威风一时。他们多半专横、自私,只知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却不知回馈,因而不受欢迎。短视近利的后果,往往是令帮助他的人感到失望,不再给予支持。这类人多半自以为是,从不考虑自己的责任,老是认为别人在算计他,对他不怀好意,想要陷害他。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当他们意识到上天的丰厚赐予时,会真正地满足和快乐起来。他们感激别人对他们的付出。当一个人记起了信心、梦想和希望是促使他生活下去的原因时,他就会越伟大却越谦卑。任何人以自己的成功为荣时,都应该想起他从上天和别人那里接受的东西有多少。这样你就不会为所失耿耿于怀,相反,你会为你所拥有的欢呼不已。不要忘记说“谢谢”许多成功的人都说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事实上,每一个登峰造极的人,都受到过别人许多的帮助。一旦你明确了成功的目标,付诸行动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获得许多意料之外的协助。你必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贵人,同时感谢上天的眷顾。感恩是美国的字眼,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慧。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你必须真诚地感激别人,而不只是虚情假意。感恩和慈悲是近亲。时常怀有感恩的心情,你会变得更谦和、可敬且高尚。每天都该用几分钟的时间,为你的幸运而感恩。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不论你遇到何种磨难,都不是最糟的,所以你要感到庆幸。“谢谢你”,“我很感谢”,这些话应该经常挂在嘴边。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你的谢意,付出你的时间和心力,比物质的礼物更可贵。把你的创意发挥在感谢别人上。例如,你是否曾经想过,写一张字条给上司,告诉他你多么热爱你的工作,多么感谢工作中获得的机会?这种深具创意的感谢方式,一定会让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感恩是会传染的,上司也同样会以具体的方式,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不要忘了感谢你周围的人:你的丈夫或妻子、亲人及工作的伙伴。因为他们了解你,支持你。大声说出你的感谢。家人知道你很感激他们的信任,但是你要说出来。经常如此,可以增强亲情与家庭的凝聚力。记住,永远有事情需要感谢。推销员遭到拒绝时,应该感谢顾客耐心听完他的解说。这样他下一次有可能再惠顾!无论你走到哪一家公司,如果你能够对为你服务的女职员说一声“谢谢”,她一定会从心里感激你的。反过来说,如果她的这种工作被人所漠视,或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话,她一定感觉不舒畅。关于这一点,你只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立场就不难明白了。事实上,有一些女职员就是因此而不满,最终才辞职的。因此,我们最好尽可能地给对方“谢谢您”的感激之语,以便给彼此的人际关系带来良好的结果。而说这种感激之语时,还应该注意:语调必须清晰说“谢谢您”时,切勿以极小的声音说。这么一来,对方会以为,他为你做的事是不值得感谢的,你只是在情面上给他一声谢谢而已。因而,当你想感谢对方时,必须清晰、愉快、真诚地说出来。最好指名当你要对某人说谢谢时,最好先称呼对方的大名,然后表示你的感激之情。例如:“玛丽小姐,非常感谢您!”如果,你欲向几位人士同时表示谢意的话,则最好不要说:“谢谢大家!”而必须一位一位地称呼他们的名字,然后道谢。例如:“琼斯先生,非常谢谢你!”“切尔西小姐,非常谢谢你!”等。必须看着对方如果你对想表示感激的人,以冷漠的态度说“谢谢”的话,势必给对方留下恶劣的印象。因而,当你说一声“谢谢您”时,必须看着对方的脸,真诚地说出来。最好在对方未期待之时,说“谢谢您”“谢谢您”这三个字,即使对方已期待着您这么说,仍是有它的效果的。然而最富有效果的是,在对方丝毫没有心理准备时,说出这一句话,这样效果是非常大的。不找任何借口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丝毫的用处。许多人生中的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我们的借口。一个漆黑、凉爽的夜晚,坦桑尼亚的奥运马拉松选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进了墨西哥市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这场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庆祝胜利的典礼也早已结束,因此艾克瓦里一个人孤零零的抵达体育场时,整个体育场已经几乎空无一人。艾克瓦里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圈,跑到终点。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远远看着这一切。接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这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之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抱怨,职责就是他一切行动的准则。不找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以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无论你是谁,在生命中,无需任何借口,失败了也罢,做错了也罢,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丝毫的用处。许多人生中的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着我们的借口。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寻找借口“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寻找借口”,不要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当我们抱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找借口。而找借口的惟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我做不到是有原因的。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暗示自己:我克服不了这个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引导下,就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要改变一下角度就可以轻易达到目的。不寻找借口,就是永不放弃;不寻找借口,就是锐意进取……要成功,就要保持一颗积极、绝不轻易放弃的心,尽量发掘出周围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求正面的看法,让自己能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终究还是失败了,也能汲取教训,把失败视为向目标前进的踏脚石,而不要让借口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千万不要找借口!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属于那些不寻找借口的人!对于企业来说,这更应该是始终坚守的理念。企业需要没有借口的员工,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寻找借口只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样的人,在企业里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也不是企业可以期待和信任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大家可信赖和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事无成的失败者。当自己犯下错误,或者自己毫无过错,而上司、同仁、家人、朋友、客户却有抱怨的时候,不需要去争辩,应当用心去听取,认真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反求诸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失败了,不要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寻找借口上。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用呢?不如仔细想一想,下一步究竟该怎样去做。反过来说,面对失败,如果将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转败为胜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一来,借口也就没有意义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贯彻这种“没有借口”的思想。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离你越来越近。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做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不找借口,就意味着拒绝拖延,今天的事今天做。借口也是拖延的根源,你会告诉自己“这件事可以缓一缓”,“我今天已经做了很多事,可以奖励自己放松一下了”,“明天什么事也没有,不如明天做”,“今天天气很难得,不能呆在屋里”。如果你是个办事拖拉的人,你大概在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早应转入下一个环节了。以下几个办法可以有效对付拖拉的作风:确定一项任务是否非做不可当我们感觉一项任务不重要,做起来自然会拖拖拉拉,若是这项任务真的不重要,就立刻取消它,而不是既拖延又后悔。有效分配时间的重要一环,是取消可有可无的任务。应该从你的日程表中把乱糟糟的东西清除。把任务委托给其他人有时候,任务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欢做。你不愿意可能与你的兴趣或专长有关,这时如果你把任务委托给一个比你更适合做、更乐意做的人,你和他就都成了赢家。确定好处与优势立即行动起来我们往往因为看不到完成一项任务有什么好处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说,我们做这项任务时付出的代价似乎高于做完之后得的好处。应付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是从你的目标与理想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任务。如果你有个重大目标,那你就比较容易拿出干劲去完成有助于你达到目标的任务。养成好习惯许多人的拖延已经成了习惯。对于这些人,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们放弃这个消极的工作模式去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你有这个毛病,你就要重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来取代拖延的坏习惯。每当你发现自己有拖沓的倾向时,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定你的行动方向,然后给自己提一个问题:“我最快能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个任务?”定出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努力遵守。渐渐地,你的工作模式会发生变化。塞万提斯曾经说过:每天荒疏一点点,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今天无所事事地混过去了——明天也会这样,后天就更不会有什么长进。快!快!快!为了生命加快步伐!”这句话常常出现在英国亨利八世统治时代的留言条上警示人们,旁边往往还附有一幅图画,上面是没有准时把信}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