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系统户,让买保险,但是没有任何的手续,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消息,消息可不可靠,买不买?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精准扶贫从哪扶?怎么扶?
南方电网在革命老区扶贫的样本解读
广西河池东兰县永模村,从路边看过去,连绵的桑叶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远处,村里新修的楼房好像浮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上。
龙梅是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派驻永模村的驻村指导员,此刻,她正准备去走访村里的贫困户,特别是其中一户家里有4个孩子,两个孩子考上了高中,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刚开学,怕是有很多困难,要帮他们家想想办法,不能因学致贫,更不能耽误了孩子。”
龙梅熟悉村里每一户人家,用村支书陈亮的话说:“全村500多户、2000多人,没有人她不认识的,也没有人不认识她。”
龙梅经常利用工作空余走访田间地头。黄炎翮摄
作为南方电网派出的扶贫干部,龙梅和村民一起努力,用了两年的时间,在2015年年底成功地摘掉了永模村“贫困村”的帽子,但村里依然有65户贫困户需要精准帮扶。龙梅笑言压力依然很大,“让我们搞电没问题,但去扶贫,还真是个大挑战!”
这也许是很多和龙梅一样的南方电网扶贫干部的共同心声。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派出扶贫干部799名,对口帮扶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共214个扶贫点。他们在当地的扶贫工作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精准扶贫究竟要从哪扶?怎么扶?
疑问:如何跟村民打成一片?
“没进村前,真不知道农村的具体情况。” 2013年,龙梅被安排到永模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被问起两年前驻村时的感受,龙梅如此说。
“以为扶贫只是经常到村民家里看一看,给他们送点生活物品。”不过龙梅很快发现自己错了,“扶贫工作开展了一年又一年,但是村民的生活却始终困难,我意识到直接的捐赠并不能帮助他们真正走出贫困。”
龙梅走访今年刚被录取的家庭困难学生。黄炎翮摄
龙梅首先要做的是迅速融入到村民中去,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其实在驻村之前,龙梅也到过永模村,当时永模“上访村”的名头已经远近闻名。这让龙梅有些忐忑:这个村问题真不少,能顺利地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吗?
这没有难倒长期从事党政工作的龙梅。除了研究乡风民俗、自学壮话以便沟通之外,龙梅还有一套和村民们交往的独门小诀窍:“下队时一般不穿工作服,工服太正 式、有隔阂,村民会觉得你是外人。”她一口气买了三件同款的粉色运动衫:“一来穿着上山走路方便,二来老乡们有自己的忌讳和讲究,我穿红的串门喜庆,比白衬衫好。”
而最关键的是陪伴。“只要你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他们自然也就会慢慢接纳你。”虽然还要兼顾供电公司的工作,但龙梅依然尽量让自己一个月能有三分之二的日子呆在村里,和村民们同吃同住,悉心帮助关怀有困难的村民。
龙梅的苦心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同。老人罗春花无儿无女,平时经常受到龙梅的细心关照,老人感动地逢人便说:“龙书记就是我的女儿。”每次龙梅去老人家里,远远地她就兴奋地迎过来,一把把龙梅抱在怀里,即便活动团队在一旁,她们也紧紧地抱在一起,跟母女毫无区别。
诊断:精准扶贫可首先破解四大难题
龙梅很快成为了永模村的一员,并搞清了这个“上访村”的由来:
永模村是水库库区的搬迁村,因此耕地少,全村耕地面积人均不足0.23亩,平时只能种些玉米,加上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外出打工,村里更是日渐萧条。但由于村里获得了搬迁房,永模村一度“被脱贫”。这些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的村民,开始不断找上级单位反映情况,成了有名的“上访村”。
龙梅并没有就此打住,通过逐一走访,她对永模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是贫困户,但各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可能是年纪太大,没有劳动力;有的是几个孩子同时上学,开销大;有的是家里长期有病人,医药费用入不敷出……”
龙梅来到河池东兰县永模村巴社山上的群众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玉米种植收成情况。看到龙书记的到来,群众老韦喜笑颜开说今年的玉米收成好,颗粒饱满,个头大。黄炎翮摄
虽然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千种万种,但从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派驻南方五省区的数百名驻村干部反馈回来的信息看,这些原因有一些明显的共性:
一是缺少技术。以永模村为例,村里虽然耕地少,但却有800亩的桑树,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永模村书记陈亮一言道破:“村民不懂养,出产的蚕丝质量差,卖不起好价钱,风险太大。”
二是缺少销路。以同为东兰县的坡索村为例,尽管当地非常适合“富硒墨米”“富硒粳米”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但本地农户们却对种植富硒米缺乏兴趣。该村的覃老伯坦言,富硒米“种得出、卖不掉,十几块钱一斤的米,村里人谁会买?”
三是缺少启动资金。像永模村这样的贫困村,很多农户连吃饭都有压力,又哪有余力去购买蚕种、猪仔?
四是缺少硬件。东兰县多山多岭,村屯都四面散布在山中,山路平时就难行,遇雨则泥泞不堪,人进出都费劲,一些农作物也难及时运下山。
此外,因学致贫,因残、因病致贫等情况,也是各地贫困户难以脱贫的常见原因。
解决: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助力村民脱贫
找准了“病灶”,驻村干部们就能根据具体情况看方抓药,各显神通。然而,龙梅也坦言,这其中有不少奥妙要摸索,让村民们信服“南网药方”并不容易。
桑蚕的种养是永模村脱贫项目之一,为了帮助村民掌握桑蚕技术,两年里,龙梅先后邀请专家为村民开展了25期技术培训。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桑蚕大户陈斯对这些培训十分肯定:“龙书记组织的培训,解答了我不少的疑惑。”
然而,村民老覃回忆,最初大家对技术培训并不热心。“要一家家反复通知,有时还会用点小奖励,才能吸引农户来听讲座。”龙梅对此十分坦然,“老百姓一开始并 不信你,要让他们看见实实在在的结果。”为此,龙梅将党建工作经验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充分利用陈斯、覃利新等年轻党员在村民脱贫致富中的效果做示范。有了 身边的例子,村民们心动了,纷纷加入到桑蚕养殖中。2014年以来,桑蚕业逐渐发展为村民脱贫的支柱产业,2015年,该村桑蚕总产值达360万元,人均 增收2000元,让永模真正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龙梅,也成为了村民信得过的人。
不过,在陈亮眼里,村民对龙梅的信任还有个重要 的因素――垃圾箱。龙梅初到永模村时,还没有具体的脱贫思路,却首先瞄上了村里乱堆乱放的垃圾。“永模好山好水,怎么能让垃圾煞了风景?”经过努力,龙梅 从“娘家”河池供电局申请到资金,为村里添置了几个大垃圾箱。从此,村里垃圾有了去处,不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永模村还因此成为东兰县唯一的“广西 壮族自治区生态村”。小小的垃圾箱居然带来这么大变化,也改变了村民的想法,“不用等不用靠,用自己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幸福,大家都服龙书记。”
龙梅走访养蚕专业户,交流致富经。廖柳伶摄
今年,龙梅驻村两年任期满,正当她要“功成身退”的时候,已经脱贫的永模村村民却再次集体“上访”――联名向河池市委市政府致信,要求龙梅留下。最终,龙梅 再次以驻村指导员的身份留了下来,开始了在永模村的第三年工作。龙梅说:“自己舍不得这些乡亲,也有很多想做的事。”如今,永模村已纳入南方电网公司新一 轮农网改造升级计划,南网对口扶贫援建东兰县的项目相继落地。
这几年,村子有几户家里的孩子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减轻了家庭负担。 在巴社山上,龙梅见到了一对刚刚被录取的姐弟,她鼓励道:“好好努力,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新的学年刚刚开始,莘莘学子奔赴校园,也奔赴光明的未 来。这大概也是南方电网公司驻村干部们又一个共同的心愿吧。(蓝望)
(责编:庄红韬、赵爽)
中国央企新闻网--权威发布中央企业,国资委,地方国企最新消息
中国央企新闻网--权威发布中央企业,国资委,地方国企最新消息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互联网携手公益保险 让精准扶贫从“下乡”走向“在线”
  贵州遵义市习水县永安镇永和村村民祁成勇3年前患上了肺腺癌,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了治病,祁成勇一家前前后后花了40多万元。一个贫困山区里的“小康之家”,不仅被大病掏空,还欠下了外债。
  祁成勇所在的习水县有新农合、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计生医疗扶助、政府医疗扶助等“四重医疗保障”,医疗报销比例高达90%,贫困户只需承担约10%的自费医疗。
  今年8次住院总费用共元,其中自费费用4万余元,经过多重报销后仍然无法覆盖的“目录外”医药费用有1万多元,这对祁成勇这样长期生病的贫困户来说,依然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款”。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主要劳动力、也就是常说的‘顶梁柱’倒下了,那么整个家庭很快就会陷入困境。”中国扶贫基金会母婴项目部主任问会芳说,“要破解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情况,除了国家医保政策、县扶贫政策的支持外,依然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
  今年7月,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阿里巴巴公益、蚂蚁金服公益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达成三方战略合作,启动“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项目”,并计划到2020年,累计覆盖贫困人口1000万。
  两个月后,这样一项携手公益保险打造精准扶贫的项目开始在习水试点。通过互联网加公益保险引入社会公益力量托底家庭“顶梁柱”,有效缓解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不用来回跑,网上交材料,3天收到报销款
  “叮咚”一声,祁成勇拿起手机,看到一条银行发来的信息。“5073.71元入账。”这位皮肤黝黑的农家汉子没想到,这笔来自网上的报销款来得这么快。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报销,祁成勇不用再坐大巴绕两个小时山路去县里申请了。一切,都依靠互联网进行。
  今年夏天,县里的扶贫干部告诉祁成勇,他获得了一份免费的互联网公益保险,可以报销目录外用药的费用。祁成勇除了惊喜,更是困惑:40多年来,第一次有“外面的人”给上保险,还是互联网上的,真能行吗?
  “拿什么报销?要提交单子吗?”祁成勇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治疗和治疗往返的路上,家里养的4头牛是经济支柱,妻子平时除了照顾丈夫,还要喂牛,肩负重担。多一重保险保障是好事,却也担心报销手续会占用更多的时间。
  扶贫干部告诉祁成勇,每次住院后,请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干部在县合医办把他的新农合交割单打出来,拍照发过来就行。祁成勇的侄子有智能手机,直接在支付宝里提交他的身份证、银行卡和交割单,3天内就能收到报销款了。
  通过县里的扶贫干部介绍,祁成勇才知道“顶梁柱”项目的善款来源:一方面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和蚂蚁金服公益两个互联网公益平台面向公众募捐;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公募基金会,广泛动员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目前,和祁成勇一样,习水县近8万多贫困户参与了“顶梁柱”公益保险。“‘顶梁柱计划’是互联网在新农合政策基础上的一次创新尝试,通过引入社会公益力量为贫困户‘减负’。”蚂蚁金服公益项目经理王菁说。
  现在,有了国家和社会力量的多重保障,祁成勇一家安心多了。祁成勇的儿子今年高三,据说努把力能考上一本。妻子现在每年喂牛的收入有2万元左右。这个曾经的“小康之家”,也许还有恢复“生气”的可能。
  精准扶贫从“下乡”走向“在线”
  享受“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不仅是祁成勇这样的贫困户第一次“触网”,对很多基层的扶贫干部来说,也是第一次用互联网的技术帮助村民脱贫。
  今年9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来到习水,对20多个乡镇的70多名扶贫和卫计干部开展了“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培训。
  习水县二里乡卫生院院长何水生就是当时接受培训的扶贫干部其中之一。那也是他第一次使用支付宝。不到半个月时间,何水生已经能很熟练地在支付宝“益起保”平台上操作。
  他请卫生院的同事们分头下去收集对口帮扶村民的情况。符合报销要求的就报上来,他在手机上统一帮忙申请。二里乡共有13位村民符合条件,一周内,何水生就陆续帮其中7人申请了报销。
  “有人头一天申请,第二天钱就到账了。很多村民都是借钱看病,传统报销有的流程要走一个月,借助互联网,一两天就能收到钱,把欠款还了,这对农民来说是个惊喜。”
  “不用去县里递交材料,在家就能操作。”在何水生看来,“顶梁柱计划”让精准扶贫从“下乡”走向“在线”。
  对这项扶贫新工作,何水生最大的感受是互联网的高效、快捷。“在线报销”的背后,是图像识别检测等技术在发挥作用。“正是互联网技术让这一切变得疾速又简单。”在蚂蚁金服集团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看来,“1个村干部+1个支付宝,就可以帮扶一个村子的贫困户。”
  在习水县卫计局副局长何敏看来,此次“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尝试是扶贫创新的有益探索:“互联网扩大了扶贫工作的社会参与度,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也提升了扶贫工作的透明度。”
  对祁成勇这样的受保户来说,有了互联网,既不用跋山涉水去申请报销,还加快了拿到钱的速度。
  何水生每次帮一户人家完成在线报销,都会递给对方一张“顶梁柱”项目的“知情卡”,上面填着他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报销还有不清楚来问我,周围生病的村民也互相说一下。”他嘱咐道。
(责任编辑:李皓洁 HF109)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互联网携手公益保险 让精准扶贫从“下乡”走向“在线”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湖南日报《舆情》
《湘问》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重点频道之一,由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华声在线新闻网站(.cn )、新湖南客户端联合主办,是媒体融合下的党媒移动问政、监督、咨询平台。《湘问》频道与湖南日报“舆情”版、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在人员、后台、数据库、采编流程上互通互融,形成党报、党网、党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投诉主题:慈利精准扶贫不精准
标签:张家界&&慈利县委县政府&
尊敬的慈利县委县政府,我是慈利人,过年回家,发现村里很多住别墅的,开十几万小轿车的家庭都是精准扶贫户,家里每人领取住房补助两万元,一家几口总共骗取国家扶贫补助十几万。一问才知道,这是和村里的书记村长关系不错的。而真正的穷人还是没有任何补助,生活没有任何改善,家庭还是一贫如洗。这绝不是个别乡镇,个别村的情况。我恳请慈利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到农村里走一走,多听听群众的意见,而不是仅仅是只在乡镇党委办公室听村里书记村长的汇报。请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不要再让村里的书记村长搞关系扶贫,利息扶贫。
网友评论(共5条)
你好,好不容易湖南省信访办回复要求慈利县杨柳铺乡政府落实解决,但还是最终未得到解决,其中都是,踢皮球找各种理由不了了之。这让人很气奔,只说公平公正对待老百性,根本在杨柳铺乡康庄村就只有靠关系,只搞富的人家得到扶贫,有国家公务人员家庭精准扶关,还有在县城儿子有两套房子的,乡下砌洋楼的哈吃低保及精准扶贫,我家父母八十岁失去劳动能力,体弱多病无法得任何关注,父母的卧室还比不上精准护贫屋里的厕所,这都是事实,望上级领导实查,全康庄村只搞富裕的户是精准护贫,非常不公平,全是村书记满延广搞的鬼事,他很肃张,是地方官土皇地。
评论者:妹佗 &
14:01 & 第5楼
关于确定我家为扶贫对象申请报告
我叫 满维全,男,家住湖南省慈利县杨柳铺乡康庄村跑马组,今年79岁,老伴今年75,育有2女1男,近年来我和老伴年岁已高,体弱多病,家住的房子到处开裂,地基不断下沉,挨屋的池塘也垮了一大方,房子成了危房,我们也无力改造。我的儿女也连遭横祸,家庭陷入了困境,我家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但是却没有享受相应的帮扶政策,无法脱贫,恳请上级领导来我家查看实际情况,来我家扶贫帮困,使我家走出贫困境地,感激不尽。现将我家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本人现年79岁,于2016年古历四月在自家责任区生产时,不幸被摔在新修的排洪沟里造成大腿骨骨断,在县人民医院抢救医治后在家休养,现行走不便,造成终身残疾丧失其自力更生之劳动能力。作为一个年近80岁的人了,不仅不能赚钱,好不容易东拼西凑花去了三四万治疗费及营养费。实在是大不幸,目前虽然康复的差不多了,但是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况了,至今以后只能靠拄着拐杖走路。
老伴75了,家庭妇女,一直没有什么赚钱手艺,现在年岁已大,不仅不能赚钱,还时不时伤风病痛需要花费。
大女前年骑摩托差点摔死,动了两次开颅手术,花了近10多万,她欠一身的帐,还需要供养小孩读大学,一个农村家庭没有去哪里赚钱,现在她的小家庭也处于崩溃的边缘,更是无力接济我们。
二女现在长沙超市打工,因身体素质差及各方面原因,因家庭贫困没有及时得到救治,落下了输卵管堵塞的病根,这些年一直打工治疗,花费不少,但是钱用完了,效果却没有,现在36岁了还是无法生育,没有孩子的家庭可想而知。
儿子五十多岁还单身,在一次事故中身上脸上烧伤面积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出去打工也没有单位愿意要,最后托熟人带出去打扫卫生一千多一个月,只够自己用。
恳请上级领导去我家查看,看看实际情况,看看贫困状况,看我家能不能享受下列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1、我家庭实在是贫困,能否享受低保政策;
2、我摔断了腿,拄着拐杖走路,能否享受残疾人的有关优惠政策;
3、我家的家庭状况,是否属于贫困户,能不能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享受帮扶政策,力争早日实现脱贫;
4、我家住房是几十年前的红砖房子,房子到处开裂,地基不断下沉,挨屋的池塘也垮了一大方。我们在慈利县危房改造办查到我们家的房子是危房,能否享受异地搬迁政策;
5、老林业山证同组的都发了六七年之久,唯独我家的没有,村里不肯补办及清查底子,至今未拿到证,村书记还说:“掉达就掉达,补办不了”。请问老林业山证能否补办。申请人:满维全/卓伏香日
评论者:妹佗 &
05:55 & 第4楼
  关于确定我家为扶贫对象申请报告 我叫
满维全,男,家住湖南省慈利县杨柳铺乡康庄村跑马组,今年79岁,老伴今年75,育有2女1男,近年来我和老伴年岁已高,体弱多病,家住的房子到处开裂,地基不断下沉,挨屋的池塘也垮了一大方,房子成了危房,我们也无力改造。我的儿女也连遭横祸,家庭陷入了困境,我家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但是却没有享受相应的帮扶政策,无法脱贫,恳请上级领导来我家查看实际情况,来我家扶贫帮困,使我家走出贫困境地,感激不尽。现将我家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本人现年79岁,于2016年古历四月在自家责任区生产时,不幸被摔在新修的排洪沟里造成大腿骨骨断,在县人民医院抢救医治后在家休养,现行走不便,造成终身残疾丧失其自力更生之劳动能力。作为一个年近80岁的人了,不仅不能赚钱,好不容易东拼西凑花去了三四万治疗费及营养费。实在是大不幸,目前虽然康复的差不多了,但是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况了,至今以后只能靠拄着拐杖走路。
老伴75了,家庭妇女,一直没有什么赚钱手艺,现在年岁已大,不仅不能赚钱,还时不时伤风病痛需要花费。
大女前年骑摩托差点摔死,动了两次开颅手术,花了近10多万,她欠一身的帐,还需要供养小孩读大学,一个农村家庭没有去哪里赚钱,现在她的小家庭也处于崩溃的边缘,更是无力接济我们。
二女现在长沙超市打工,因身体素质差及各方面原因,因家庭贫困没有及时得到救治,落下了输卵管堵塞的病根,这些年一直打工治疗,花费不少,但是钱用完了,效果却没有,现在36岁了还是无法生育,没有孩子的家庭可想而知。
儿子五十多岁还单身,在一次事故中身上脸上烧伤面积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出去打工也没有单位愿意要,最后托熟人带出去打扫卫生一千多一个月,只够自己用。
恳请上级领导去我家查看,看看实际情况,看看贫困状况,看我家能不能享受下列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1、我家庭实在是贫困,能否享受低保政策;
2、我摔断了腿,拄着拐杖走路,能否享受残疾人的有关优惠政策; 3、我家的家庭状况,是否属于贫困户,能不能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享受帮扶政策,力争早日实现脱贫;
4、我家住房是几十年前的红砖房子,房子到处开裂,地基不断下沉,挨屋的池塘也垮了一大方。我们在慈利县危房改造办查到我们家的房子是危房,能否享受异地搬迁政策;
5、老林业山证同组的都发了六七年之久,唯独我家的没有,村里不肯补办及清查底子,至今未拿到证,村书记还说:“掉达就掉达,补办不了”。请问老林业山证能否补办。申请人:满维全/卓伏香日
评论者:求助领导 &
21:43 & 第3楼
尊敬的县扶贫办的领导:你们好,我是杉木桥马塔村,万垭组,父母都是一级残疾,父亲是哑吧,母亲是小的时侯重度火烧伤的,我13岁就外出打工,小学四年级都没有练完,父母现在住的房子,是我05年买的村部小学部的房子,像我这样的家庭……我想向县精准扶贫办的位领导反映下,我们村精准扶贫的情况,家里有小洋楼,开小车,他们是应该扶贫的对象吗?谢谢!
评论者:柴本卫 &
00:14 & 第2楼
我们这慈利县杨柳铺永盛村也是一样,这社会是怎么了护贫专门护有钱的
评论者:木 &
19:08 & 第1楼
【发布投诉主题请点击右上方“我要投诉”】
华声在线提醒您: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普通留言点此键部门、律师、记者回复点此键
*网上昵称:
(中文不超过8个字,英文不超过15个字符。公开,不可修改)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其它联系方式:
家庭地址:
*回复内容:
您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网站内容。
关注排行榜
↓扫码即可下载新湖南客户端↓
手机二维码扫一扫
随时随地便捷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迟早要出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