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的抗日英雄是谁?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回复: 0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最伟大的抗日英雄是谁吗?
小红:董存瑞。
小强:黄继光。
小明:大姨妈。
老师:滚出去。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bbs@sgnet.cc & 管理QQ: &
Powered by抗日时期最著名的十大抗日英雄排名,第一名原来是他!!!
抗日时期最著名的十大抗日英雄排名,第一名原来是他!!!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日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第十名:王耀武将军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称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和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战绩颇佳。他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共军将领称之为国军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第九名:张灵甫将军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经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杀妻而闻名。第二次是作为戡乱战争时被共军击毙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张灵甫一生最出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追随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特别是在万家岭战役中,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名扬天下。第八名:戴安澜将军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之战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1942年作为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多人,在国内外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负伤不治,壮烈牺牲。令人感慨不已。第七名:傅作义将军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盛名的国军抗日将领。1933年参加了长城抗战,19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和太原保卫战。19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军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第六名:卫立煌将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时他指挥的最着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要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19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远征缅甸,取得名副其实的胜仗,此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他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所信任。第五名:薛岳将军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直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使他名声显赫的战役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没有出现的。叶挺称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但他治理湖南却颇遭争议,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使得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第四名:孙立人将军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只是参加过淞沪会战。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与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大败日军,营救出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他的得票排在第四也缘于此。不过,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就算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第三名:杜聿明将军第5军军长。曾参加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一举成名。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是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 19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是最后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谁是谁非。第二名:李宗仁将军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像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之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遭受的第一场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取得什么成就。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美誉。第一名:张自忠将军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功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军,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和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他还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惋惜,这样一位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真正是悲情英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笑谈历史风云,戏说野史轶闻
作者最新文章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雄名录,其中占比最高的是()。&
B、党政工作人员
D、国民革命军陆军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篡改教科书
B、参拜晋国神社
C、扩大自卫权限
D、以上都对
C、张自忠
B、蔡廷锴
C、冯玉祥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德国闪击波兰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德国闪击波兰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荐】盘点7位最著名的抗日小英雄(多图)
1、王二小()
王二小,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人。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将他狠狠地摔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他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2、王朴()
也作王璞,河北省完县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鬼子和你这个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汉奸!”就这样,王朴为八路军、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纪念王朴,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3、李爱民()
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就出发了。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
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军官直盯着李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我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只有12岁。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这部影片曾荣获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北京市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决定重新拍摄经典电影《小兵张嘎》的电视版。电视剧在忠实《小兵张嘎》原著故事线索、氛围环境的基础上,丰富了嘎子的性格命运。展示了嘎子、胖墩、玉英、佟乐四个孩子,在抗日烽火中的戏剧故事和富于传奇的童稚友谊。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
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龟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主角是14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这时候,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抗日小英雄何畏》(作者郭相声)是一部以小英雄何畏为原型而创作的长篇纪实体文学作品。故事以方正县东部地区陈家亮子抗日根据地为历史背景,记叙了少年何畏从儿童团员到参加抗联四军以及随四军西征的全部过程。作者描写了少年何畏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勇敢、机智、灵活的战斗生活,充分体现了中国少年为了民族解放不畏艰险、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敌人的狱中,小英雄何畏不屈不挠,勇斗顽敌,视死如归,铸造了一个令敌人望而生畏但又不能不钦佩的中华民族小英雄形象。
作品以曲折的故事情节,朴实的语言风格和白描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当年小英雄可畏那气冲霄汉、血染山河的壮丽人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日英雄有哪些 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