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对一战 土耳其 亚美尼亚仇恨最深的是叙利亚还是亚美尼亚

您好, []|
土耳其出动战机拦截飞往叙利亚的亚美尼亚货机
  新华网安卡拉10月15日电 (记者郑金发戚燕凌)土耳其官员15日证实,土军方当天出动战斗机拦截一架经土领空从亚美尼亚飞往叙利亚阿勒颇的货机,迫使其在土东部城市埃尔祖鲁姆机场降落。  土耳其当局正在搜查货机机舱。土外交部表示,这架飞机本应运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如果没有发现其他货物,将允许继续其旅途。  土耳其10日出动战机拦截了一架从莫斯科飞往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客机,使其迫降在安卡拉。机上有35名乘客和2名机组人员。土方称在没收客机上的“可疑货物”后将客机放行。叙利亚外交部11日发表声明,否认被拦截的叙客机上装有任何武器或者违禁商品,并要求土耳其当局归还被扣物品。  另据叙利亚通讯社14日报道,由于土耳其政府决定禁止叙民航飞机在土领空飞行,叙政府决定从14日零时起禁止土民航飞机在叙领空飞行。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当天说,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叙利亚政府利用民航客机运送军用设备”。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thiagox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民族主义之殇:百年前的亚美尼亚惨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军队屠杀,干旱饥渴,盗匪肆虐,疾病奴役,在奥斯曼帝国土耳其青年党从1914年到1918年长达4年的有序种族清洗之后,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减少了四分之三。  亚美尼亚屠杀作为现代首次种族屠杀事件,和日后的纳粹屠杀犹太人,卢旺达屠杀并列为现代三大种族屠杀。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青年党人到底杀害了多少亚美尼亚人死亡至今尚无定论。否认亚美尼亚屠杀的现代土耳其政客承认有几十万亚美尼亚平民因种种战时政策死亡,亚美尼亚现代史学家则宣称土耳其青年党的国家政策蓄意谋杀了150万亚美尼亚人。  那么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到底如何呢?  1 一个国家最好只有一个民族    △一战爆发后土耳其与德国 奥匈 保加利亚组成了同盟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分裂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开战不久,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就用黄金和美妙的许诺,拉拢了奥斯曼帝国的执政党土耳其青年党,把这个病夫帝国拖入了世界大战的漩涡。  素有欧洲病夫雅号的奥斯曼帝国在参战的第一个年头就连遭败绩。恩维尔帕夏在高加索战线惨败损失6万人,英印军队占领了伊拉克南部,英法联军的舰队还炮轰了土耳其海峡并于加利波利半岛占领了数个滩头阵地。    △封锁君士坦丁堡的英法战舰  帝国大廈崩塌在即,有人欢喜有人愁。看到英国无畏舰出现土耳其海峡,一些奥斯曼亚美尼亚人欣喜若狂,奥斯曼帝国王室则急忙向亚洲转移家眷。这一段时期内,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加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在高加索前线,奥斯曼亚美尼亚士兵成建制地向俄国人倒戈。  在伊斯坦布尔,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最大的聚居区为英法舰队的出现张灯结彩。  在莫斯科,巴黎等协约国大城市,亚美尼亚激进分子到处为他们民族独立建国进行游说。  奥斯曼亚美尼亚人这些举动无不大大刺激了以民族主义作为其奋斗目标的土耳其青年党政客的恐惧。为了防止亚美尼亚独立,解决境内的亚美尼亚第五纵队,土耳其青年党提出了一劳永逸解决亚美尼亚问题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强制迁徙和肉体消灭。  土耳其青年党计划先将奥斯曼亚美尼亚人强行迁徙到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沙漠定居点上。主要利用沙漠行进的高死亡率,辅之以军队和暴徒的直接屠杀,从而使亚美尼亚人在帝国各个省份的人口比例少于10%,达不到独立建国的标准。    △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主要分布地区  2 枪杆子里出民族主义    △强行带走亚美尼亚人的奥斯曼军队  1915年2月,土耳其青年党开始着手将德尔特约尔到奇里乞亚的亚美尼亚驱逐到叙利亚去。4月,伊斯坦布的亚美尼亚显要被奥斯曼警察逮捕押送到海峡对岸。日,土耳其青年党出台了《驱逐法》,宣布将帝国安纳托利亚东部6省的所有亚美尼亚人全部搬迁到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沙漠地区。  在这些公开强制迁徙措施的背后是土耳其青年党颁布屠杀亚美尼亚平民的密令。屠杀按一定模式展开,驱逐通知发布一段时间后,亚美尼亚人便被奥斯曼宪兵队用刺刀逐出家园。他们将12岁以上的男性和女眷分隔开来,将其残忍杀害。在边远的村落里,对亚美尼亚男子的屠杀就在他们女眷尖叫声中进行。    △被处决在树林里的亚美尼亚人  在大城市里,他们会被带到隐蔽的地方处决,不让外国人发现。解决了亚美尼亚男人后,妇孺则被持械的武装人员赶上通往沙漠的死亡车厢。一些车次上的人刚一上路就遭到抢劫并被成批屠杀,有些人从一个镇子被撵到下一个镇子,途中老弱病残拖累行进的被当场杀害。    △被奥斯曼军队摧毁的亚美尼亚城市  几千户人家人家从阿勒颇上路,只有不到1成的人活着抵达代尔祖尔。因为沙漠里的土匪骑着马,手持马刀,成群结队地攻击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们。他们绑架杀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他们把中意的挑走,有谁要反抗就往死里折磨,然后再带走。由于不能也无法折返,还活着的人别无选择,只好继续前进。再一次遭受新一轮的攻击和洗劫。  ——亚美尼亚幸存者的回忆  逃过了奥斯曼军队直接屠杀的亚美尼亚人的苦难尚未结束。抵达流放地摩苏尔和代尔祖尔要经过可怕的大沙漠。上百万饥肠辘辘,衣衫褴褛的亚美尼亚人在中东浩瀚的沙漠中徒步行进,骑马的奥斯曼宪兵在队伍的两侧监视他们。    △中东地区的奥斯曼骑兵部队  沙漠的暴晒和缺水对亚美尼亚人造成的死亡远胜土耳其士兵子弹的效率。押运过程中,奥斯曼宪兵随心所欲以各种骇人听闻的手法对手无寸铁的亚美尼亚人施暴。不少亚美尼亚人因为得不到充足饮水和食物变得步履虚浮成为掉队者,对这些掉队者奥斯曼宪兵一律格杀勿论。  一路上,凶残的库尔德劫匪劫匪仿佛无处不在,他们抢劫所有亚美尼亚人,用马刀杀死亚美尼亚男子,俘虏强奸亚美尼亚妇女和孩童。奥斯曼宪兵则和劫匪窜通一气,前者对后者的暴虐熟视无睹。终日被暴行,疲惫,饥饿,随时有可能死于非命的恐惧折磨的亚美尼亚人精神濒临崩溃。许多亚美尼亚人不甘受无情的命运的摆布,选择了自行了断。    △正在掩埋亚美尼亚人尸体的奥斯曼军队  杀人如麻的奥斯曼宪兵无所顾忌,就算在加害者面前也对他们的暴行直言不韪。  一位亚美尼亚幸存者巴拉基昂曾神父曾和押送他的奥斯曼宪兵上尉交谈,询问他沿途的尸骨从何而来。上尉坦白地回答神父:这些是在8月到9月里被杀的亚美尼亚人。君士坦丁堡来的命令。尽管塔拉特帕夏(土耳其青年党领导人)挖了许多大坑填埋这些尸体,但冬天的潮水把土冲开了。现在你也在看见了,到处都是骨头。  神父追问:屠杀亚美尼亚人的命令是谁的命令?  上尉解释,是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青年党的中央委员会。最严格执行这条命令的是凯末尔总督。他是凡城人,听说亚美尼亚人在凡城叛乱的时候把他家人杀个精光,他为了报复,把亚美尼亚男女老少统统杀了。神父的一连串问题没有使上尉感到不快,上尉很享受跟这位亚美尼亚神父聊天。    △一名亚美尼亚神父  侥幸穿越沙漠抵达流放地的亚美尼亚人也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奥斯曼政府给流放者安排的新居住地设备简陋,霍乱和饥饿始终在他们头上盘旋不去。土耳其青年党不仅用前所未见的高效手段屠杀了境内的亚美尼亚人,还对其他少数民族如法炮制,例如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述人口就从战前的65万人减少到了25万。    △奥斯曼人将亚美尼亚人带上了死亡之路  3 人性之花    △遭到驱赶的亚美尼亚儿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战争是残酷的,沙漠是荒凉的,但都不能阻止人性中同情和怜悯。这两大美德在干旱贫瘠的沙地生根发芽,茁壮盛放。中东不同群体纷纷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亚美尼亚人伸出援手。  不少亚美尼亚妇孺被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从死亡行进的途中救下,靠这些好心人的接济度日。其中,一位名叫赫拉努斯的亚美尼亚女孩就是这样逃过了一劫。赫拉努斯是在切尔米克得救的,一位奥斯曼骑警把她带回来家,像对待女儿一样关怀她。赫拉努斯16岁时嫁给了骑警的一个侄子,她的结婚证上写的是泽埃尔,是骑警侯赛因与妻子艾斯玛之女。  当土耳其军官要求巴格达的德国铁路公司交出所有的亚美尼亚工人时,遭到了来自德国工程师的严词拒绝。虽然德国是奥斯曼帝国的同盟,但巴格达的德国公司还是竭尽全力保护他们手下的亚美尼亚雇员不受侵害。1916年早期有多达11500名亚美尼亚在此工作,据幸存者称,他们做廉价苦力也比死亡迁徙强上百倍。    △正在向奥斯曼兜售克虏伯大炮的德国人  不是所有土耳其官员都像土耳其青年党一样铁石心肠。一些军官和政府官员拒绝执行土耳其青年党屠杀亚美尼亚的命令,遭到了杀害和撤职的处分。其中就包括了阿勒颇总督,安卡拉总督,卡斯塔莫怒总督等几位地方高官。他们所管辖的地区一直是传统上民族众多,关系复杂的历史遗留地带。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相对和谐的共存理念,远比那些在君士坦丁堡接受西化教育的所谓精英们要好。    △二十世纪20年代的安卡拉  4 一个民族最好只有一个国家    △控诉奥斯曼屠杀的亚美尼亚人  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民族问题本有机会得到和平解决。不管是1918年奥斯曼帝国崩溃后的民族自决,抑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明土耳其共和国的把土耳其人和亚美尼亚人融合成新一个民族。  但两股狭隘的民族主义:土耳其民族主义和亚美尼亚民族主义的冲突却激化,引爆了两族矛盾。亚美尼亚大屠杀就是冲突的牺牲品。虽说土耳其青年党要对屠杀负主要责任,可亚美尼亚激进分子的推波助澜亦是功不可没。  熟悉奥斯曼帝国历史的人无不对亚美尼亚屠杀感到震惊,此等规模的种族灭绝是这个帝国600年的漫长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哪怕是被西方人诟病野蛮落后的苏丹专制时代都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为什么在由土耳其青年党统治奥斯曼帝国的短短数年里出现了呢?  原因就在于和依赖君权神授和文化多元化进行统治的苏丹政府不同,土耳其青年党从建立的伊始就带有浓厚的民族沙文主义色彩。绝大部分土耳其青年党人都是土耳其人,他们大多曾留学过德法深受当时流行民族沙文主义思想的浸润,他们认为拯救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方法去民族多元化,实行土耳其民族化。    △被从城镇带离的亚美尼亚人  他们上台前像纳粹的工人党一样,向奥斯曼全体国民许诺无差别的自由和面包,获得了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等级的国民的拥护。等他们完成暴力上台,就把对国民的承诺抛掷脑后,建立了和纳粹别无二致的极权政党的独裁统治。这些狂热盲目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把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归咎于帝国民族的多元化,对国内的民族问题只会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土耳其青年党不光策划屠杀了奥斯曼亚美尼亚人,奥斯曼亚述人,而且企图在文化上土耳其化国内的阿拉伯人。  土耳其青年党对亚美尼亚人的指责并非全无根据,少数亚美尼亚激进分子的行径和今天中东的极端宗教恐怖分子相去不远。    △抵抗奥斯曼军队的亚美尼亚民兵  这帮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激进分子,因师从俄国而崇尚暴力革命,更把民族福祉寄托于暴力手段和外国列强的干涉。他们除了徒劳地游说西方列强出兵帮助他们实现民族独立外,还热衷于恐怖袭击:  日,亚美尼亚激进分子突袭了伊斯坦布尔的国家银行,杀了两名保安,劫持了150名人质,并以炸毁银行大楼为要挟逼迫奥斯曼政府妥协。  进入一战这个奥斯曼帝国民族问题最敏感的时期,他们愈加活跃,一边马不停蹄地把奥斯曼帝国国内的情报报告给协约国外,另一边孜孜不倦地怂恿鼓动前线的奥斯曼亚美尼亚士兵倒戈。  正是亚美尼亚激进分子的这些不智举动促成了土耳其青年党屠杀亚美尼亚人的决心。在这些深得欧洲大陆极端文化熏陶的精英看来,一个国家最好只有一个民族。不巧的是,站在他们对立面的亚美尼亚人也因为民族主义而觉得一个民族最好只有一个国家。  1918年,奥斯曼帝国向协约国投降。土耳其青年党旋即在国内一片骂声中黯然宣告解散,亚美尼亚屠杀的主事者接二连三的逃往国外。奥斯曼新政府迫于国际压力于1918年11月成立了军事法庭,逮捕了300名土耳其军官,其中包括了多名行省总督和前土耳其青年党人,以及一些低级的地方官员。  经过数月的审议,法院判处18名被告策划实施亚美尼亚屠杀的罪名成立。由于判定有罪的18人中有15人缺席庭审,因此只有3名官职较低的被最终送上绞刑架。    △策划解决亚美尼亚人问题的恩维尔帕夏  他在一战后死于非命  为了不让那些漏网的战犯继续逍遥法外,亚美尼亚人民决定自行替天行道。日,塔拉特帕夏被一位从亚美尼亚刺客击毙。日,哈勒姆帕夏也被亚美尼亚刺客刺杀得手。土耳其青年党的两大巨头,杰马勒帕夏和恩维尔,也分别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死亡,死因不详。  这些愚蠢而自命不凡的人虽然已经死了近百年之久,他们脑袋里的邪念却一直被不同的人传承。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土耳其针对亚美尼亚人的种族屠杀 希特勒原来是学他
1914年波及全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双方分别为以德意志,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这场战争将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卷入其中,而处于亚欧大陆交界处的奥斯曼土耳其也未能幸免。德国为了牵制俄国,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贷款为条件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地区展开战斗,虽然最初俄军战败,但从1915年1月开始战局发生转机,俄军发动反攻,土耳其第九集团军被歼灭,损失约7万人。
一战正酣,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也存在分歧。亚美尼亚人中的富有者坚决主张亚美尼亚人应该支持奥斯曼政府,但居住在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东正教领袖则认为沙皇才是亚美尼亚人的保护者,不应该向俄国开战。因此居住在伊斯坦布尔和西部的亚美尼亚人服从命令开战,而小亚细亚东部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针对奥斯曼政府的反叛活动,并在凡城和埃尔祖鲁姆地区公开作战以帮助俄国人,在某些地区穆斯林被全部杀害。1915年4月,亚美尼亚政府在凡城全部成立。这些时间成为后来发生种族悲剧的导火索。土耳其当局担心境内亚美尼亚人支持沙俄,把国家分裂的责任归咎于亚美尼亚等民族与外部势力勾结,于是决定“攘外必先安内”。当时的土耳其内政部长塔拉特.帕夏说:“要一劳永逸的解决亚美尼亚问题,就必须从肉体上消灭亚美尼亚这个种族。”
日傍晚,奥斯曼政府开始实施计划。这一屠杀计划是按照精英、男性、妇孺、老人的顺序进行的:先是杀害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亚美尼亚裔显要人物,因为这些人很可能是反种族灭绝运动的组织者以及亚美尼亚民族运动的领导者;然后是屠杀帝国政治中心地区的男性,截至 1915 年 5 月,这一地区亚美尼亚男性人口已经被消灭殆尽;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成千上万名妇女、儿童和老人被迫离开家园,迁往数千里以外的陌生之地。一路上,很多人由于疾病和饥渴横尸荒野,另一些人则被军队组织的“屠宰营”残忍杀害。年轻的亚美尼亚妇女被卖到土耳其人家里做奴役,更多的亚美尼亚人在这场暴行中被吊死、枪杀,甚至烧死。
无数婴儿被活活摔死,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则被毒死。少数逃过一劫的亚美尼亚人来到了叙利亚北部,被送进肮脏的难民营,随后又被发配到沙漠,干渴而死。 而在押运过程中土耳其又大规模使用了闷罐车(留有很小透气孔的铁皮封闭货车)。同时,奥斯曼政府沿幼发拉底河的荒漠地带建立了25个集中营,70万人被不断地从一个集中营转运到另一个集中营。直到 1916年4月,这些集中营又被“清扫”干净,最后的幸存者也被斩草除根。 年间,大约有100万亚美尼亚人被杀害。
测测你的财商:
向爸爸借了500,向妈妈借了500,买了双皮鞋用了970。剩下30元,还爸爸10块,还妈妈10块,自己剩下了10块,欠爸爸490,欠妈妈490,490+490=980。加上自己的10块=990。还有10块去哪里了呢?
打开微信,关注微信号:aqxw66,回复“10”即可知道答案啦!!
成功者必备的微信号,毋庸置疑!不管你信不信,成功真的有很多小窍门和大智慧!成功的智慧微信号:cg2399
活在当下,实属不易!生活需要很多技巧,请加幸福生活秘籍,让您活的更简单,更健康,更幸福,微信号: xfsh5699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亚美尼亚大屠杀
  亚美尼亚大屠杀,是20世纪第一起种族灭绝大屠杀。据亚美尼亚方面的史料记载,1915年至1923年期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导致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
  1978年,联合国将此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此后,欧洲议会、比利时、法国、希腊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或国家,均发表声明,称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它与纳粹的犹太人屠杀和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并称为“20世纪三大种族屠杀”。
  亚美尼亚的千年屈辱史
  亚美尼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传统上的“亚美尼亚”包括现在的亚美尼亚共和国及土耳其东北部,亦即今天被称为“东亚美尼亚”和“西亚美尼亚”的两部分。
  该地区早在公元前9-6世纪就建立有奴隶制国家,并逐渐形成了亚美尼亚部落。公元前6-3世纪,亚美尼亚处于波斯帝国的控制下。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击败波斯的大流士三世,亚美尼亚从波斯的一省变成了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去世后,马其顿帝国分崩离析,亚美尼亚趁机独立。
  公元前190年,亚美尼亚的阿尔塔什斯一世建立了阿尔塔什斯王朝,接下来在提格兰二世(大帝)的领导下,亚美尼亚逐渐发展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疆域从里海、地中海一带一直绵延到埃及。
  但亚美尼亚的辉煌并不长久。公元1年,在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中国古称安息)的两面夹攻下,阿尔塔什斯王朝覆灭,亚美尼亚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西部沦为罗马的保护国,东部则臣属于波斯人的安息帝国。
  为了不被波斯人同化,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国王特拉达三世定基督教为国教,使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单一宗教国家。他们还单独组成基督教的一个教会—亚美尼亚教会,对基督教的信仰异常坚定。这一宗教信仰至今未变,但它却几乎给亚美尼亚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公元680年,波斯被阿拉伯所灭,阿拉伯人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伊斯兰教,但没成功。1064年,亚美尼亚被拜占庭征服,接着又被西侵的蒙古人统治。1454年,在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后不久,亚美尼亚的主权彻底丧失。17世纪末,亚美尼亚亦完全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被伊朗和土耳其瓜分。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作为基督教徒的亚美尼亚人可享受有限的自由,例如信奉原有宗教的权利,但待遇却是二等公民。基督徒及犹太人不被视为与穆斯林平等,前两者指控穆斯林的供词不会被法庭采纳。基督徒及犹太人被禁止携带武器或骑马,他们的房屋也不能高过穆斯林的房屋,此外还有其他法律上的规定。
  年间,两次俄伊战争以伊朗失败而告终,原被伊朗占领的东亚美尼亚被并入俄罗斯。但亚美尼亚并未得到俄罗斯的庇护,而是在俄罗斯与土耳其两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强弩之末的帝国将败因归咎于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大屠杀”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展开的。
  “从肉体上消灭亚美尼亚这个种族”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巴尔干同盟向奥斯曼帝国宣战,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气数将尽,在东面战场几乎完败于俄国。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政权被“青年土耳其人”政党掌控,他们认为亚美尼亚是俄国的盟友,并担忧他们成立的“第五纵队”从事内部颠覆。
  “第五纵队”主要是由亚美尼亚人建立的民族解放组织,它在俄国军队的编制下,其宗旨是利用俄国军队的帮助脱离土耳其人的统治,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1915年初,奥斯曼土耳其政府开始逐步清除军队里的亚美尼亚人,发配他们去做苦力,当筑路工,直到劳累而死,甚至被枪杀。一些亚美尼亚人还被迫在死前自挖坟墓。
  1915年4月,土耳其凡城省长以征兵为理由杀害亚美尼亚人,双方发生武装冲突,亚美尼亚人以陈旧的武器保卫自己的数万人民,最终在俄军解救下,赶走了土耳其人。之后,凡城抵抗战的民族英雄阿兰姆?曼诺根建立了亚美尼亚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成立后,约15万名亚美尼亚人迁徙到凡城一带安顿。临时政府首脑也适时地请求亚美尼亚在欧战战区的常规军调动到高加索前线,这威胁到土耳其东部的局势稳定,使战争中渐感不支的奥斯曼帝国很是惶恐。
  本来土耳其政府军已杀了数万名亚美尼亚人,凡城事件更成为大规模屠杀的导火索。时任土耳其内政部长的塔拉特·帕夏说:“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亚美尼亚问题,就必须从肉体上消灭亚美尼亚这个种族。”
  于是,土耳其先发制人,亚美尼亚文化精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4月24日傍晚,首都伊斯坦布尔的650多名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和显要人物被逮捕,然后被处决。紧随其后的是土耳其军队中的亚美尼亚裔军人,他们被甄别、隔离,然后同样被处死。与此同时,独裁政府还对土耳其东部进行了残酷的扫荡,手无寸铁的亚美尼亚人一个个倒下—这一天,成了“亚美尼亚人大屠杀”纪念日。
  5月底,土耳其政府变本加厉,下令将全部亚美尼亚族裔“押运”到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地带,遭受流放的亚美尼亚人达100万之多。土耳其政府在驱逐过程中没有向亚美尼亚人提供任何补给设施或物资,即使抵达目的地后也是如此,流徙者因疾病和饥渴大量死去,其他人则被军队组织的屠宰营残忍杀害。年轻的亚美尼亚妇女被卖到土耳其人家里做奴役,无数婴儿被活活摔死,更多人被吊死、枪杀甚至活活烧死,教堂被夷为平地,尸体遍布道路及幼发拉底河。在历经劫掠、屠戮之后,抵达叙利亚的亚美尼亚人已不足原先数目的20%。土耳其政府沿幼发拉底河修建了25个集中营用以转移这些流亡者。在那里,男人被拷打和枪毙,妇女被强奸和残害,儿童被劫持和杀害。70万人被不停地从一个集中营转运到另一个集中营,到1916年4月,这些集中营最终被一个个“清扫”干净。
  据亚美尼亚的相关资料记载,从1915年春到1916年秋这一年多的时间内,生活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地上的200万亚美尼亚人中,有100万到150万人遭到屠杀,另有数十万人逃离土耳其。
  时任美国驻土耳其大使的亨利·摩根索,在回忆录中描述这场悲剧时写道:“我确信,在种族遏制的整个历史上,再没有如此可怕的情节。以往历史上发生过的大规模屠杀和残害,与1915年亚美尼亚族人的遭遇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欧洲列强对此暴行进行了谴责,却并未采取行动,当时正是一战最残酷的阶段,全世界的焦点都在凡尔登和索姆河,无人顾及亚美尼亚人的命运。直到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与会各国代表强烈谴责了屠杀亚美尼亚人的罪行,迫于国际压力,土耳其法院依据其国内法缺席审判了屠杀事件的肇事者,包括前内阁部长和政党领袖,并将他们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大屠杀争执,两国各执一词
  亚美尼亚人提出“大屠杀”的根据,是由两位历史学家撰写的
“蓝皮书”报告,题目是“奥斯曼帝国时期亚美尼亚人受到的遭遇(年)”。“蓝皮书”有150处引用了“大屠杀”证人的表述:
  大屠杀之前,亚美尼亚男子和他们的家庭往往会接到被驱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们被驱逐的目的地和时间。如果有人不到规定地点的话,奥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队就会搜查他的家,然后把他投入监狱,最后在不通知他们家属的情况下,就把“犯人”转移到摩苏尔或者巴格达的一家监狱。这些被关押的亚美尼亚人的结局通常是,几百个人一组地被用链条绑在一起,然后带到空旷地带执行大屠杀。
  作为“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的证据之一,当时奥斯曼帝国内政部长帕夏给迪亚巴克尔省长发的一份电报也经常被引用。电报说:
  得知最近一段时间来,你省不加区分地对亚美尼亚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实施大屠杀计划。情报表明,在马尔丁已经有700名亚美尼亚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间被带出城外后,像羊一样遭到割喉杀害,估计目前已经有2000人死于这场屠杀。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会扩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马上停止这种可能对公众舆论产生坏影响、并可能威胁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为!
  尽管有来自当事人和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但土耳其历届政府却一直否认“大屠杀”的存在。在学术界,支持政府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土耳其历史学会会长尤素夫教授。
  尤素夫表示,亚美尼亚人和奥斯曼帝国的不和与冲突早在1881年就开始了,期间受到了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的干涉。翻开这个时期的档案就可以发现,在阿纳托利亚东部的亚美尼亚人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对穆斯林村庄发动了袭击,其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起义。
  面对这种情况,奥期曼帝国决定把亚美尼亚人驱逐到其他地方。尤素夫教授称,开始时,新教徒、天主教徒、寡妇和儿童不在被驱逐之列。南部阿达纳市的2.5万名亚美尼亚人只有1.7万人被驱逐,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历史上并不存在“亚美尼亚大屠杀”。至于迁徙过程中的死亡现象,尤素夫把它归咎于疾病,其死亡数字也仅仅在20万左右。
  为扭转负面形象,土耳其政府多次声明,称“大屠杀”期间双方都处于种族动乱时期,互有伤亡。还表示奥斯曼帝国也留有官方文献,证明在年间,土耳其人也遭到亚美尼亚人屠杀,死亡人数在50万人左右,因此拒绝向亚美尼亚政府及人民道歉。在土耳其国内,这一历史问题演变成国家敏感的政治问题。土耳其著名作家奥汗·帕幕克因为在2005年声称有100万亚美尼亚人在土耳其被杀,而一度面临4年监禁的牢狱之灾。好在他的名声引起欧盟的干预,土耳其政府才作罢。帕幕克于2006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记者赫兰特·丁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因为坚持认为“亚美尼亚大屠杀”存在而被极端分子枪杀。
  足球外交,和平进程一波三折
  面对大屠杀投下的历史阴影,土耳其与亚美尼亚在大打口水战的同时,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和平进程也在悄然推进。
  日,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受亚美尼亚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邀请,前往亚美尼亚展开一次所谓“足球外交”,观看两国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世界杯预选赛。这是亚美尼亚1991年独立以来,土耳其总统首次访问亚美尼亚。
  日,双方签署协议,将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协议生效后两个月内开放共同边境。不过,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存在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领土争端问题上,土耳其却站在阿一边,并关闭了与亚美尼亚的边境。在土耳其将正常化的议定书提交议会时,他们提出了亚美尼亚撤出纳戈尔诺纳·卡拉巴赫的先决条件,而亚美尼亚也提出:力争使国际社会承认“种族屠杀”,并坚持边界谈判以1990年边界而非以1921年边界为基础。双方互相指责,议定书被搁置,土亚关系刚刚露出阳光就又乌云密布了。
  但愿“亚美尼亚大屠杀”的争议彻底终结,更愿种族仇恨的悲剧不再上演。
苦难的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传统上的“亚美尼亚”包括现在的亚美尼亚共和国及土耳其东北部,亦即今天被称为“东亚美尼亚”和“西亚美尼亚”的两部分。
  该地区早在公元前9-6世纪就建立有奴隶制国家,并逐渐形成了亚美尼亚部落。公元前6-3世纪,亚美尼亚处于波斯帝国的控制下。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击败波斯的大流士三世,亚美尼亚从波斯的一省变成了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去世后,马其顿帝国分崩离析,亚美尼亚才得独立。
  公元前190年,亚美尼亚的阿尔塔什斯一世建立了阿尔塔什斯王朝,接下来在提格兰二世(大帝)的领导下,亚美尼亚逐渐发展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疆域从里海、地中海一带一直绵延到埃及,这是亚美尼亚短暂的辉煌时代。
  但亚美尼亚的辉煌并不长久。公元1年,在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中国古称安息)的两面夹攻下,阿尔塔什斯王朝覆灭,亚美尼亚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西部沦为罗马的保护国,东部则臣属于波斯人的安息帝国。
  1064年,亚美尼亚被拜占庭征服,接着又被西侵的蒙古人统治。1454年,在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后不久,亚美尼亚的主权彻底丧失。17世纪末,亚美尼亚亦完全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被伊朗和土耳其瓜分。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作为基督教徒的亚美尼亚人可享受有限的自由,例如信奉原有宗教的权利,但待遇却是二等公民。基督徒及犹太人不被视为与穆斯林平等,前两者指控穆斯林的供词不会被法庭采纳。基督徒及犹太人被禁止携带武器或骑马,他们的房屋也不能高过穆斯林的房屋,此外还有其他法律上的规定。
远处的阿拉山是心中的上山,但它在境内,那里原来曾经是西,几百万的人曾生活在那里。
靠近边境的深坑教堂,后面的阿拉山没埋在乌云里。
首都的种族大屠杀纪念碑,每年的4月24日,人要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悼念死去的同胞
首都的种族大屠杀纪念馆
种族大屠杀的历史图片
种族大屠杀的历史资料图片
············································
      的民族乐器---&DUDUK(杏木双簧管)
我在买了一直DUDUKE留作纪念,20美金
在格德修道院前演奏DUDUK的民间艺人
························································································································································································
DUDUK(嘟嘟克)是的古老民族乐器,由于用杏木制成,所以又叫杏木双簧管。有两个叶簧片,正面八个手指洞,背面一个拇指洞,只有八音度。
DUDUK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泰格兰大帝时代(公元前95年-55年),先为山间乡野的牧羊人所用,由于其优美富于表现力的音色,渐渐也在各地区的民间歌舞伴奏,和婚礼、葬礼上演奏。
之后,DUDUK在在、、、、、巴尔干等地区广泛流传。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Duduk音乐为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天、DUDUK的声音也经常出现在电影的背景音乐里。
DUDUK的声音苍凉,孤独,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当DUDUK的声音响起时,你会有种空间转移的错觉。其音色凄美、忧伤、苍凉、空灵,似山谷间的回响、似天外之音、似上苍的叮嘱、似失恋者的悲痛,似苦难者的低吟......。
当我一次听到DUDUK的声音,DUDUK的凄凉、沧美的音色和音乐舒缓委婉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我感到DUDUK就是,它反映了人的苦难、抗争和无奈!
祝福人!!
我的更多文章:
( 13:21:45)( 09:32:55)( 08:26:00)( 15:19:21)( 14:53:56)( 10:52:43)( 09:23:31)( 13:24:26)( 08:05:55)( 08:57:1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耳其与亚美尼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