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美姑县候播乡乃拖乡赶场日期

可能您访问的有点快了,IP(117.85.5.6),请...记美姑县候播乃拖乡甘古村驻村“第一书记”安国林 - 凉山新闻网 - 主流媒体 凉山门户
记美姑县候播乃拖乡甘古村驻村“第一书记”安国林
10:47  来源:凉山日报全媒体  责任编辑:杨童旖
投身脱贫事业 书写无悔青春
&&记美姑县候播乃拖乡甘古村驻村&第一书记&安国林
安国林,现为美姑县峨曲古乡副书记、副乡长(主持工作),同时,也是峨曲古乡勒觉莫村第一书记。今年30岁的他,不但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意志,更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情感坚守。一直以来,他奔走在脱贫攻坚路上,只为村民能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为了这份情感的坚守,年纪轻轻的他放下了家中体弱多病的母亲以及整个家庭,只为了成为更多人的&好儿子&,守护更大的&家庭&。
跋山涉水查民情
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
2015年9月,安国林被美姑县委宣传部选派到候播乃拖乡甘古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自接到这份&命令&,他便深知脱贫攻坚重任在肩、贫困群众期盼在手,必须干出实事、为民谋利,才不负县委政府重托,不负广大群众期望。在脱贫攻坚这条路上,他不畏艰险、克难奋进、严守纪律、扎实工作,为甘古村脱贫奔康带来了希望。
30出头的安国林,曾先后在乡镇、县级机关等多部门多岗位锻炼过,不但熟悉农村工作情况,也具有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谈起在候播乃托乡的这些日子。他对该地的人情、特产等娓娓道来,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回到这个地方了。在这之前,他就在候播乃托工委工作和候播乃托乡洛沙村结对帮扶的经历。于是,在甘古村与村&两委&班子碰头后,他就拿出纸笔,一头扎进了当地贫困户的走访和调研当中。
虽说经验丰富,但安国林却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初任甘古村&第一书记&,为全面真实掌握全村第一手资料,他起早贪黑走访贫困户,召开村&两委&座谈会,与乡政府负责人秉烛夜谈&&通过各种方式全面详细了解掌握甘古村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人文素质等各方面情况。
翻开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从农户的土地面积、粮食的收成到家里饲养的家禽、牲畜,再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家庭成员的入学务工情况、银行的存款数额,最后到农户对自己致富增收渠道的商议情况,他都一一记录在案。对一些群众提出的房屋开裂、子女入学路途遥远、雨季搬运物资困难等意见和建议做了重点标记符号。每次走访回来后,他都会坐在床头灯下一一梳理、分析。仅用了14天时间,他便走访完了全村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自掏腰包1200元,用于帮扶孤寡老人和特殊困难儿童。在充分考虑甘古村的地理环境优势和群众的所需所盼后,编写出《甘古村调研报告》和《甘古村产业发展规划》,为甘谷村如期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群众期盼成为现实
甘古村地处二半山区,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人口居住分散,属典型的贫困村。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彝族干部,安国林把搞好邻里团结放在首位,把贫困农户当成自己的亲人,嘘寒问暖,解决困难。
2016年初的一天,安国林走访到甘古村一组时,村民吉克哈布走到他面前,情绪很激动地向他反映:他们村没有学校,孩子读书一直以来都是走几公里路程到乡中心校去读书,下雨天路滑容易摔跤,孩子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最担心的事,希望尽快解决孩子读书难问题。安国林当即向他表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天,安国林因为长期过度劳累和严重饥饿导致胃病复发而住院。躺在病床上,安国林又想起了对村民的承诺,辗转反侧放心不下,于是当即出院,立即向乡政府反映,和村干部协商,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3万元,将老村活动室改建成了村幼儿园,解决该村孩子上学难问题。项目动工后,安国林拖着虚弱的身躯,到施工地协调、监督,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
当安国林再次碰见吉克哈布时,他激动地握着安国林的手,连声道谢:&我以为你们县上来的干部干事只是口头说说,走走过场,安书记,你让我刮目相看。&安国林的真心真情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从那以后,村民们有什么困难都会上门找安国林商量解决。
破解发展&瓶颈&
拓宽增收渠道
在安国林看来,脱贫攻坚必须要后继有力,发展产业,为群众开辟稳定的增收渠道才是长久之计。在初期的走访和请教了农户对当地十分有名的岩鹰鸡养殖技术后,他把目光盯向了村下河边闲置了十几年的养鸡场。面对设备损毁、房屋老化、技术缺乏的困难,他真诚邀请邻村&第一书记&一起合作养殖,积极争取了县农牧局对口资金25万元用于房屋维修和设备购买,组织村内3名青年到外地学习鸡苗孵化和养殖技术。2016年出栏眼影鸡苗2500余只,以出售和&借鸡还蛋&的模式发放给两个村120余户贫困户饲养,填补了村级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空白。
2016年6月,安国林调到峨曲古乡任职后,主动&复制&甘古村养鸡场经验,结合俄干和合觉莫村产业周转资金20万余元,把闲置的烤烟房改建为猪圈,集体合作养殖本地土猪,预计年出栏仔猪能达500头以上。切实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新渠道,补齐了村内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短板。
为改善甘古村基础设施条件,安国林多次与驻村干部、村组干部讨论解决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特色产业、人文素质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一年多来,安国林多方奔走,解决了该村水、电、路、村民活动中心、民俗文化院坝等建设问题,村民出行购物、走亲访友等更加便利,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安国林充分发挥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优势,在任职初期就自行筹备了油漆、刷子等物品,在乡主干道路和村内醒目处刷写了脱贫攻坚宣传标语六幅,发放脱贫政策宣传资料400余份,深入田间地头解答群众困惑,让精准扶贫知识在甘古村群众中如心入脑,激发了群众主动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为了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到贫困村与县内外非贫困村的差距,安国林先后组织了甘古村和峨曲古乡&第一书记&到板诺洛、巴古乡三岗村、洛俄依甘乡新农村等地学习参观建设经验,把在外学习培训期间到华西村、永联村参观的图片制作成易于观看的PPT,把两个村的发展史用彝语介绍给村民,鼓励群众奋发图强,用双手建设幸福美好新生活;先后融资近三万元,用于购买村内婚丧喜庆事宜聚餐用品;衔接15万元用于修建配套沼气;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规定,明确划分村内公共区域卫生,努力创建讲文明、尚科学、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风尚。
&脱贫致富,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产业发展来实现,增强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安国林认为,注重向群众宣传精准脱贫、禁毒防艾、移风易俗、&四好&家庭创建等相关政策,是努力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因为他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高山蔬菜、马铃薯、核桃、青花椒等绿色特色产业,推广发展以生猪家禽为主的传统畜牧业,构建&以点带线、以线幅面&发展格局。
身先垂范干实事
脱贫奔康树信心
2016年6月,在县级帮扶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甘古村以个人名义担保的方式赊购了建筑材料,开展了安全住房建设。在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国林组建了甘古村党员义工队伍,19名村内党员身着迷彩服装,佩戴鲜红党员袖章,奔走在村公共厕所修建和7户建房进度滞后的农户当中。建设过程中,安国林主动承担砂浆搅拌、传递砖头等任务,和其他党员、村组干部、当地农户一起谱写党员干群共同奋斗,攻坚克难战贫困的乐章。
与此同时,他还详尽规划任职村和乡的脱贫规划,及时足额兑现惠农资金,以&言必行、行必果&的魄力为贫困群众发放了每户5头基础母羊,建立甘古村岩鹰鸡养殖协会,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筹划青花椒+辣椒的后续农户产业发展规划。农户对今后的经济发展信心十足,纷纷表示要抢抓机遇,坚决跟随党和政府大步走上致富奔康路。
挥洒几年青春热血,换回人民群众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安国林的带领下,2016年甘古村顺利退出了脱贫摘帽贫困村。
自安国林任职以来,村民们不仅认识了他、记住了他、更认可了他,贫困的甘古村正随着他的到来发生着悄然变化。
以前甘古村进村唯一的土路。
党员突击队帮助农户修建住房。
甘古村通了水泥路。
第一书记安国林驻村日志节选
今天,我和村干部将帮扶单位县委宣传部捐赠的孩子学习用品拉回村上,发放给学生。
一早,我和村支书来到村委会,了解工程进度,查看了厕所、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要求施工方,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二是活动场地必须建围墙,确保儿童有个安全的环境;三是新建的厕所必须按照儿童的实际需要设计施工;四是资金由村第一书记想办法,施工方不能因资金问题停工停建。
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组织干部学习了《美姑县村级组织干部管理办法》,制定了村级干部管理制度,明确村组干部分工情况,并对近期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安国林书记为村里的幼儿孩子发放儿童节礼物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面对脱贫攻坚的责任和压力,我们必须依靠党组织,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踏实做人,正确做事,信守承诺,勇担责任。坚决把党和政府的每一项政策落实到位,每一分资金用在群众身上。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记者 吉觉拉一)
一周热点新闻Processed in 0.051882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Processed in 0.075827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