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幕后黑手手到底用了几百万捞三凶手,买通副省长包疵逍遥法外,必须向人民群众有个交待!

&p&补充一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74d7cf5a40e86f1b658340ebc5b49e92& data-hash=&74d7cf5a40e86f1b658340ebc5b49e92& data-hovercard=&p$b$74d7cf5a40e86f1b658340ebc5b49e92&&@阿章&/a& 的回答,我喜欢收集老旧但是有特色的电子仪器。用浅显的知识面来说说为什么我门从古至今无法生产出顶尖的测量仪表,究竟是哪些因素制约。&/p&&p&----以下萌新第一次在知乎写超过20字的回答,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指出。&/p&&p&------随便答了个冷门话题居然破千了..感谢各位dalao&/p&&p&-------再次更新,因为前一天是在华莱士手机码的大部分字,比较随意,真的没想到那么多人来看....所以今天继续完善一下.另外有几位朋友也提出不是特别切题.所以在前边先从我的角度来回答一下题主:&/p&&p&示波器作为电测行业最基本的综合性仪器,设计和制造他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从半导体到特种材料,从机加工到电子设计无所不涉及。这就需要强大完善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但是苏联早期无不具有这一切?为什么苏联没有做起来呢?其实认为市场也是很关键的,仅依靠国家力量,可能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攻关力量解决一个难题,随后投入其他难题的处理中。有些事情并不能持续的深入研究,唯有市场的持续需求不断刺激技术进步,就像战争那样,技术才可能有巨大的飞跃。另外,一些其他技术的进步,比如电子计算机,也与仪器的发展相辅而成,这也带来了思维的全面改观。&/p&&p&涉及到示波器相关的具体技术,从60年代以前,一般来说我国和外国的差距不是特别的大,因为大家都用电子管,这个东西无非对工业机械设备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冲压和焊接等等,另外电子管特殊的阴极涂层材料也对性能影响至关重要,不过这一切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此外这个时期的示波器带宽通常还没有超过40MHz,确实难度不是特别大,这个阶段我们和技术储备方面没有太大差距,主要是因为需求也不是太多,导致产品无论从工艺还是结构,都有些落后。&/p&&img src=&/v2-cebf4b38c016eade3e9a0d_b.jpg& data-rawwidth=&1008&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8& data-original=&/v2-cebf4b38c016eade3e9a0d_r.jpg&&&p&图:TEK 511示波器的局部,可以看到底板上还印有很多文字提示,比较精细。&/p&&p&顺便说一说这个时代的制造工艺,因为电子管本身体积较大,而且多半随着高压大电流,所用的器件体积也很大,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这样安装元器件的,也就是元件安装在支架上,然后用线相互连接。这种方式国内俗称搭棚焊接。&/p&&p&进入60年代中期,一些半导体器件开始逐渐取代电子管的地位,此时示波器的带宽开始达到100MHz。在这个时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也开始逐渐推广开,这导致对示波器有更多的需求。此时(大约1965年),HP公司也发布HP-IB总线,后来这种技术在70年代标准化成为IEEE488也就是GPIB。通过这种控制总线,计算机可以控制电子仪器工作,采集仪器的数据并且进行分析。这使得我们对数据的使用和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催生了自动化测量系统的概念,他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精确性。而此时国内仍未太多进步。高带宽示波管对加工技术和设计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电子计算机更是全国都没有多少。而此时,一场浩劫正在国内开始...&/p&&br&&img src=&/v2-be9b4c3b33d38b04d098dc339a0d029e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1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p&由于晶体管缩小了体积和功耗,印刷电路板技术开始推广,通过PCB板,电子元件可以被快速有序的安装,同时减小了寄生参数。于是电路板的制造工业技术也同步跟进发展。&/p&&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7weZ0TNRcuw%26index%3D14%26list%3DPLRkbT1iOCUUl9fI55OYJEW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atch?v=7weZ0TNRcuw&index=14&list=PLRkbT1iOCUUl9fI55OYJEWu-&i class=&icon-external&&&/i&&/a&&p&这段视频是1969年泰克拍摄的有关PCB板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可以看看当时是如何做的。可以提示一下,上方图片优雅的曲线完全都是人工绘制出来的。&/p&&br&&img src=&/v2-de3ad7ccbfe4b0b4437fe8aecf64816b_b.jpg& data-rawwidth=&708&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8& data-original=&/v2-de3ad7ccbfe4b0b4437fe8aecf64816b_r.jpg&&&p&图片来自一位老前辈DIY,不过当时国内的PCB基本上也就是这样。看起来粗糙的多。主要方法是给每个元件的安装点打孔并打铆钉,然后焊接在铆钉上,反面相互连接起来。这样的工艺效率低,安装密度也低。这些辅助工业也严重影响仪器的集成度提高。&/p&&p&进入70年代,我们的浩劫仍在继续。而美国佬的微波半导体技术突飞猛进,微电子集成电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这个时段常规示波器带宽到达350MHz,特种示波器可达1GHz。同时半导体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使得示波器完全可程控化,也可以进行数字化采集。比如同年代的模拟示波器已经具有微处理器了,可以在荧光屏上直观的读出测量参数,又可以将参数和波形传递给计算机。直到几十年后国产的模拟示波器才开始具有这种能力。而此时我们半导体工业止步不前,还只能生产普通逻辑门电路。当然8086一类的CPU也仿制出来过,不过想想也是,1没人会用,2成本高得吓人,3利用这些东西去做测量仪器,极大的增加仪器成本和复杂程度,却没有足够的计算机与之相配套。此时的测量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满足(中美关系还凑合)。在此时代,由于仪器以及军方需求,美国佬开始制作4层电路板,并且使用了早期的计算机进行EDA辅助电路设计&/p&&br&&img src=&/v2-ccde9ba74b4a1b790dbda71032dcbcf7_b.png& data-rawwidth=&678& data-rawheight=&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8& data-original=&/v2-ccde9ba74b4a1b790dbda71032dcbcf7_r.png&&&p&比如...不比真的不知道差距有多大&/p&&p&80年代是PC和小霸王腾飞的时代。在此时代得益于众多行业对超大规模电路的需求,示波器也跟着沾光,进入了数字时代。由于雷达等特殊需求,砷化镓半导体技术快速成长,同时应用在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射频测量仪器内。这些其他领域的技术铺垫为高性能数字示波器铺平了道路。而国内由于相关产业稀缺,在此时出现了极大的技术断层,并且直到今天也未能追上。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80年代的美国各种小霸王,有用各种各样的CPU的,比如Z80,MC6800,MC等等。不得不说市场起了巨大作用,由于制造这些消费电子产品,对于电测仪器自然也有巨大的需求了。在这个时期,元器件密度极大的提高,也促进了SMD表面贴装技术的成熟,这代表着电路的集成度,稳定性,生产速度的大幅度提高。&/p&&p&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以及各种网络系统的日益复杂,对于测量仪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以HP54600系列和泰克TDS500系列为主要代表的高性能数字示波器登场。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此时的数字示波器融合了先进的半导体技术,比如微计算机,DSP,CPLD,以及专门设计的ASIC和代表核心技术的ADC,触发控制器等等。在软件方面也是各种先进测量算法的集合。可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毕竟造个286的零件都不能完全国产化,何谈更先进的示波器呢?&/p&&p&所以说题主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很宽泛,他涉及到多个领域。虽说可能从一台仪器仪器本身来看,就主要被限制在几个关键的器件上.但是想要做出这些东西绝非组织几次全国性技术攻关就能得来相应的成果,他是长期积累和进步的产物,也是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p&&p&以下,通过简单看看示波器的发展史来更深入的理解技术积累的概念.也顺便看看前辈们的脑洞&/p&&p&古时候(90年代以前)。HP尚未被拆分,所以他也生产电测仪器,而且是靠着仪器发家的。拆分以后电测与生化测量叫做agilent (现电测再次拆分叫keysight)。半导体技术叫avago.同样泰克公司曾经旗下有MAXTEK公司,来设计和制造本公司仪器所需的特殊定制件。&/p&&br&&p&&b&-01:史前时代&/b&&/p&&br&&img src=&/v2-d2f8c57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2f8c573_r.jpg&&&a href=&///?target=http%3A///en/Oscilloscope_histo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scilloscope history | Wikiwand&i class=&icon-external&&&/i&&/a&&p&电子示波器的起点并不容易查证,所以史前时代由示波器的操作特性来划分。&/p&&p&如今我们最常使用的可能是边沿触发模式,甚至通常认为这就是示波器的一部分基本功能。实际上在TEK 511之前,示波器并不具备触发能力。此时的示波器为了稳定显示波形,采用了一种叫做同步扫描的技术。示波器以固定的频率进行自由扫描,从而显示波形。为了使波形稳定,他也具有简单的比较器控制,来确定何时开始扫描。不过由于扫描时间的不定性,示波管的时间轴也不稳定。这种示波器不能进行精确的时间测量,也不能观察非周期性信号。&/p&&p&&b&00:现代示波器的起点:Tektronix 511&/b&&/p&&br&&img src=&/v2-153dbccb597_b.jpg& data-rawwidth=&832& data-rawheight=&10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2& data-original=&/v2-153dbccb597_r.jpg&&&br&&img src=&/v2-52ce8f5d0b6b5d12ef25_b.jpg& data-rawwidth=&487&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7& data-original=&/v2-52ce8f5d0b6b5d12ef25_r.jpg&&&br&&img src=&/v2-3b6fe9dad719_b.jpg& data-rawwidth=&355&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5&&&br&&br&&img src=&/v2-9fa764e96eb8b0f2bcdc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9fa764e96eb8b0f2bcdc2_r.jpg&&&p&我们共和国尚未成立的1947年,泰克发布了他的第一个产品:511型示波器。&/p&&p&与他的前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首次拥有了精确的触发系统,其实就是我们今日所能见到的每一台示波器都具有的边沿电平触发。当输入波形满足触发比较器设定的极性与门限时,示波器开始按照时基旋钮所设定的时间完成一次扫描。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来确定每次扫描在波形上的起点,同时每一次扫描的时间又是已知的,通过数屏幕上的格子就可以对被测信号进行准确的时域分析。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其中简单的原理已然成为今日每一台示波器所必需的功能,不得不说他是现代示波器的起点。&/p&&p&&b&01:固态化,小型化&/b&&/p&&p&在射频半导体技术突飞猛进的60年代,像HP和TEK这样的公司都迫切需要高性能的固态放大器以及各种电子管的替代器件,由于通用器件公司不能提供这些部件,他们分别建立自己的研发部门满足内需。由于军方也有巨大的需求量所以最重要的资金自然不是问题。以示波器来说,要把带宽做高,需要亮度更高,聚焦更精确,摆率更快的示波管,同样也需要高速的前置放大器/Y轴放大器。从60年代开始,除了示波管以外的其他电子管,都将被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取代。&/p&&img src=&/v2-b703a21ced661e85cb065e4b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b703a21ced661e85cb065e4b_r.jpg&&&a href=&///?target=http%3A///tekwiki/wiki/55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555 - TekWiki&i class=&icon-external&&&/i&&/a&&p&1959年末期开始面世的泰克555型示波器,带宽30MHz,使用完全的电子管结构制作,功耗和体积巨大,小推车底部一层是他的电源箱.....显然这样的示波器显得太过巨大,以至于离开他的小车简直无法使用&/p&&br&&img src=&/v2-891ae3c39f8c2a5a3de90b_b.jpg& data-rawwidth=&61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v2-891ae3c39f8c2a5a3de90b_r.jpg&&&br&&img src=&/v2-8e0bbfcecbeb3bff1e61ef754bb1033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8e0bbfcecbeb3bff1e61ef754bb10336_r.jpg&&&br&&br&&img src=&/v2-09c99b266acd9442b6cea5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09c99b266acd9442b6cea50_r.jpg&&&a href=&///?target=http%3A///tekwiki/wiki/3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21 - TekWiki&i class=&icon-external&&&/i&&/a&&p&60年代初,随着晶体管的量产难题被逐渐解决,开始了仪器固态化的进程,此时泰克推出321型示波器。他几乎全部使用晶体管制作,早期型号内尚有一部分电子管工作在高压区域,后期型号通过新型的晶体管进一步取代了他们。这个阶段的示波器缩小,重量减轻。终于可以从推车上拿下来,放在桌面上,或者轻松的移动到一些特殊的测量现场。&/p&&p&巨量的市场需求刺激他们自己开发所需的一切配件,并且带动了一些其他工业项目,比如玻璃的精密加工设备,金属的冲压设备。60年代末期美国佬已经可以制造精密的内刻线示波管。即示波管屏幕上的格子是刻在示波管内部的玻璃面上的。这样读数误差更小。而同年代国产示波器全部都是刻在压克力片上然后放在荧光屏前边,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误差。再加上没有实际的需求,一直到80年代后期可能才生产了小部分内刻线示波管,主要用于超声波探伤仪。&/p&&img src=&/v2-ab5ffa864e5_b.jpg& data-rawwidth=&1147&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7& data-original=&/v2-ab5ffa864e5_r.jpg&&&p&我手头的两个示波管,分别来自TEK 212和2430示波器,两个管子大约都是70-80年代的产品,有细致的内刻线,有光照的时候能十分清晰的显现出来(在示波器上有钨丝灯泡背光)。&/p&&img src=&/v2-f9a5f856a6a7fadaa30d3d_b.jp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v2-f9a5f856a6a7fadaa30d3d_r.jpg&&&p&仍然放在我办公室的一台80年代的国产20M示波器,他是亚克力刻线的,距离示波管屏幕足有1cm高度,带来了十分大的读数误差,而且即便有灯光映照,刻线也不容易看清。&/p&&br&&img src=&/v2-8fb910ed8a1d294add9eb7ebb3602b50_b.jpg& data-rawwidth=&1041& data-rawheight=&7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1& data-original=&/v2-8fb910ed8a1d294add9eb7ebb3602b50_r.jpg&&&br&&img src=&/v2-9be39edc57e_b.jpg& data-rawwidth=&935& data-rawheight=&7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5& data-original=&/v2-9be39edc57e_r.jpg&&&p&一台非常小的TEK 212手持模拟示波器,大约是80年代初期的产物,主要供应军方需求。带宽0.5MHz。&/p&&br&&img src=&/v2-13f705d1a2b4c50fdb0a_b.jpg& data-rawwidth=&1140& data-rawheight=&7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0& data-original=&/v2-13f705d1a2b4c50fdb0a_r.jpg&&&br&&br&&img src=&/v2-a40c99d638bf286eb60a7_b.jpg& data-rawwidth=&1140& data-rawheight=&7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0& data-original=&/v2-a40c99d638bf286eb60a7_r.jpg&&&br&&p&TEK 2430示波管内精密又漂亮的加速电极,这些电极使得电子束带有相当高的能量,借此示波器可以在高扫速下仍然具有足够的亮度进行观察。&/p&&p&好了,说的有点远。回来继续&/p&&p&&b&02高集成度与模块化、自动化、数据分析&/b&&/p&&p&到底何时集成电路进入示波器,这点我确实翻了很多资料也难以确定。&/p&&p&不过我司曾经有一台老前辈留下来的泰克485,他是1972年面世的,公司这一台是1978年左右生产的,他带宽350MHz,在当时属于国产货望尘莫及的境界。并且内部十分的复杂,制造工艺相当精良。遗憾的时候有一天我在摆弄他的时候,突然就黑屏了,风扇也不再转动。怀疑是开关电源出了问题(没错,1972年的时候已经用上了开关电源)。然后现场拆解准备检修,拆开发现这也太复杂了。整个机子里里外外都被PCB板包裹,电源在中心...于是草草拍了些照片给装回去了。送回仓库睡觉。好了不再废话了,上图:&/p&&br&&img src=&/v2-4da63df56d91f_b.jpg& data-rawwidth=&1191& data-rawheight=&7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1& data-original=&/v2-4da63df56d91f_r.jpg&&&p&还能开机时候的遗照&/p&&br&&img src=&/v2-cabe6babef35c08cde346f_b.jpg& data-rawwidth=&1335& data-rawheight=&6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5& data-original=&/v2-cabe6babef35c08cde346f_r.jpg&&&p&漂亮的面板,有一部分按钮的背光还是钨丝灯泡。&/p&&img src=&/v2-95dd50a0cca66bef1e18cb_b.jpg& data-rawwidth=&1135& data-rawheight=&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5& data-original=&/v2-95dd50a0cca66bef1e18cb_r.jpg&&&p&机子后部的端口,可以看出来这个时期就已经有有源探头了:他有两个有源探头供电接口。&/p&&br&&img src=&/v2-16d7dcdfd57ce43c30843c_b.jpg& data-rawwidth=&1142& data-rawheight=&7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2& data-original=&/v2-16d7dcdfd57ce43c30843c_r.jpg&&&p&拆掉后边的螺丝,拔出外壳。密密麻麻的全是板子&/p&&img src=&/v2-83cff0b3a1c80ca4b2d65fead6a76035_b.jpg& data-rawwidth=&1132&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2& data-original=&/v2-83cff0b3a1c80ca4b2d65fead6a76035_r.jpg&&&p&示波管上的产品检验签名。&/p&&img src=&/v2-4daf0b6edc494b26fca3e937da8d74b3_b.jpg& data-rawwidth=&1152& data-rawheight=&7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v2-4daf0b6edc494b26fca3e937da8d74b3_r.jpg&&&p&TEK当时所定制的奇特的集成电路。&/p&&img src=&/v2-db79a2c9b1b93d140097_b.jpg& data-rawwidth=&1293&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3& data-original=&/v2-db79a2c9b1b93d140097_r.jpg&&&p&有一大堆...&/p&&br&&img src=&/v2-2ac51cc680f7299bb18f_b.jpg& data-rawwidth=&441&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v2-2ac51cc680f7299bb18f_r.jpg&&&p&输入通道部分,也十分的复杂。&/p&&br&&img src=&/v2-dd662dfb88_b.jpg& data-rawwidth=&1217& data-rawheight=&8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7& data-original=&/v2-dd662dfb88_r.jpg&&&p&我闲暇之余收来的个别集成电路,中间那颗外形奇特的就是TEK自己的定制产品。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当时的技术人员来说就是看天书一般,难以猜透他的具体用途。&/p&&p&集成电路以及微处理器的进一步出现给示波器的自动化开了条好路,作为老大的泰克自然不会放过这次狠狠开脑洞的机会~&/p&&br&&img src=&/v2-aee6ef85ad0_b.jpg& data-rawwidth=&706&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v2-aee6ef85ad0_r.jpg&&&br&&img src=&/v2-aacfd2bf09e148bc5a3a_b.jpg& data-rawwidth=&1252&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2& data-original=&/v2-aacfd2bf09e148bc5a3a_r.jpg&&&br&&img src=&/v2-0dbae0f5fcf79e2a10e759ca2e794b6b_b.jpg& data-rawwidth=&2144& data-rawheight=&1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44& data-original=&/v2-0dbae0f5fcf79e2a10e759ca2e794b6b_r.jpg&&&p&1970年代中期,各方面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泰克推出了7000系列模块化示波器.再一个主机显示单元内安装各种模块来定义仪器的各种功能.&/p&&br&&img src=&/v2-bd1a628bd68a999c7998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d1a628bd68a999c7998b_r.jpg&&&br&&img src=&/v2-a77eda855cac38a21bd76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v2-a77eda855cac38a21bd76_r.jpg&&&p&而且它具有各种各样的模块...&/p&&a href=&///?target=http%3A///tekwiki/wiki/7000-series_plug-in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7000-series plug-ins&i class=&icon-external&&&/i&&/a&&p&具体可以看这里,是在是太多了。比如示波器所需的水平与垂直模块,频域与时域相交叉的TDR模块,射频所需要的频率计,频谱分析仪模块。当时数字电路验证所需的逻辑分析仪模块....&/p&&p&当然,无论他如何魔改,他还是模拟示波器。模拟示波器有诸多不便,比如带宽较低,无法存储等,在高速数字模拟转换器尚不发达的70年代,高能物理实验以及微波和雷达系统的测量迫切需要高带宽,能存储的模拟示波器。于是产生了一些真正的黑科技产物(绝对不同于某米宣传的那些)。先说带宽,常规的模拟示波器,就是说用人眼看屏幕的那种,最高纪录保持者是日本岩崎公司的产品(应该也是80年代末)(型号我实在是没记住),他带宽高达470MHz!而80年代泰克的产品实际上只能到达400MHz(2467B型)。由于普通台式示波器的示波管显示面积较大,电子束行程较长,Y轴驱动能力不可能无限制的加大,因而限制了示波器的总体带宽,所以有些示波管的带宽可以达到600MHz,但是驱动电路很难做到这样的水平。&/p&&p&再说存储,各位都知道:模拟示波器如果使用单次触发,波形从荧光屏上一扫而过,经过几个ms的余辉以后就永远的消逝了。于是技术出现了两种方向,一种是示波器照相机。这种专用的相机安装在示波器屏幕上并保持快门一直打开,示波器触发结束以后再关闭快门完成一次曝光。这是一种机灵的做法,但是每次想看到记录下的波形都需要冲洗胶片。&/p&&br&&img src=&/v2-0bbf5d42c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0bbf5d42c2_r.jpg&&&br&&img src=&/v2-59d5f00d452df69cef47b4_b.jpg& data-rawwidth=&428&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 data-original=&/v2-59d5f00d452df69cef47b4_r.jpg&&&p&两台安装了专用照相机的示波器,看起来有点诡异&/p&&img src=&/v2-d0696c6aba4c48fd53ef0c9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d0696c6aba4c48fd53ef0c9e_r.jpg&&&p&C-53相机侧面的一些调整选项,比如对焦,光圈,快门速度,走片速度等。&/p&&br&&img src=&/v2-7caf3e54ae116c3eda5048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p&TEK在1973年的一本小册子,讲示波器相机的应用。&/p&&br&&p&出于示波器相机繁琐的使用方式,所以还具另一种技术,也就是记忆示波管。这种示波管在荧光屏后方安装了特殊的存储栅极,同时示波管内有专用的读出电子枪。在主电子枪完成一次扫描后,栅极上留下电子空隙。然后读出电子枪打开,向存储栅极均匀的发射电子幕,一部分被存储栅极阻挡,另一部分透过栅极照射到荧光屏上,存储的波形被复现出来。&/p&&br&&img src=&/v2-01581bbe806bb6d9855076_b.png& data-rawwidth=&1167& data-rawheight=&7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7& data-original=&/v2-01581bbe806bb6d9855076_r.png&&&p&存储示波管的结构简图,可以看出来他多了两个FLOOD GUNS以及一组置于荧光屏后边的栅极。&/p&&p&不过这种示波管只能存储几分钟,随后就因为电子泄露而模糊掉。后期代表型号有HP公司的1741A型。这种特殊的电子管也被用于雷达显示屏和早期计算机的RAM存储器。这种示波管对机械结构要求更加精密一些,带宽不高的管子我们国内也能成功生产。&/p&&br&&img src=&/v2-99ca1adb876105caba78ec6_b.jpg& data-rawwidth=&1162& data-rawheight=&7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2& data-original=&/v2-99ca1adb876105caba78ec6_r.jpg&&&p&我的1741A示波器&/p&&img src=&/v2-ab49bcad31b_b.jpg& data-rawwidth=&1164& data-rawheight=&7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4& data-original=&/v2-ab49bcad31b_r.jpg&&&p&此时示波器并没连接探头,屏幕上正显示着刚存储下的波形。&/p&&img src=&/v2-11ef6ff4_b.jpg& data-rawwidth=&1152&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v2-11ef6ff4_r.jpg&&&p&数分钟后,波形开始模糊,最终变成一屏绿光。&/p&&br&&img src=&/v2-9eb95e50eb8c5af8e840482b_b.jpg&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1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v2-9eb95e50eb8c5af8e840482b_r.jpg&&&br&&img src=&/v2-aff29cdbd213_b.jpg& data-rawwidth=&1225& data-rawheight=&8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5& data-original=&/v2-aff29cdbd213_r.jpg&&&p&1741A的示波管,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具有白色陶瓷后盖的读出电子枪。&/p&&img src=&/v2-e743d65d1e2ad0aed56690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p&这展示了在存储模式下的低速扫描过程,首先全屏幕绿光,这是进行了示波管&擦除&,随后一次接一次的扫描,首次扫描结束后波形仍然没有消失。&/p&&img src=&/v2-e23c15d3a964d47ea476a_b.jpg&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7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v2-e23c15d3a964d47ea476a_r.jpg&&&br&&img src=&/v2-1b35076decedda74817bdbc57e43e461_b.jpg& data-rawwidth=&1198& data-rawheight=&7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8& data-original=&/v2-1b35076decedda74817bdbc57e43e461_r.jpg&&&br&&img src=&/v2-ca2514424abb8944efe6bc6086eb0cdc_b.jpg& data-rawwidth=&1141& data-rawheight=&7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1& data-original=&/v2-ca2514424abb8944efe6bc6086eb0cdc_r.jpg&&&br&&img src=&/v2-dcdb7f39ad93d56ed5ac4fb_b.jpg& data-rawwidth=&1193& data-rawheight=&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3& data-original=&/v2-dcdb7f39ad93d56ed5ac4fb_r.jpg&&&p&我国1973年生产的SC-7存储管,他将荧光粉换成了电子靶,用于记录和读出数据。&/p&&p&到了7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也小型化,他们被更多的应用在测量的控制与分析领域。这就需要电子仪器可以记录他的测量结果并且数字化。对于示波器这似乎是个难题,因为当时并不能生产出高带宽高采样的ADC。此时美国佬又动起了歪脑筋,这次,泰克公司研发出了7912型(大约1973年)数字化仪(Digitizer)。&/p&&br&&img src=&/v2-c89d2a9cb3d7ac67e688_b.jpg& data-rawwidth=&1795& data-rawheight=&6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95& data-original=&/v2-c89d2a9cb3d7ac67e688_r.jpg&&&p&7912AD数字化仪&/p&&img src=&/v2-b7bea807fda9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7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v2-b7bea807fda9_r.jpg&&&p&这类设备的广告小册子,着重宣传了他与计算机的连接能力。&/p&&p&他仍然使用模拟示波管,带宽高达1GHz,如果等效到数字示波器的采样率,则大约是2Gsa。同时能够提供大约12bit动态范围的数字化波形输出。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泰克使用了扫描变换管技术(Scan conversation tube).这是一种颇为奇妙的示波管,他有两头,一头是示波管,负责波形扫描,另一边是摄像管,用于图像记录(CCD尚未大批量应用之前的产物)。两个管子的中央是记录靶。示波管发射扫描电子束到记录靶,然后由摄像管和低速AD转换器输出,完成对于高速信号的记录。&/p&&br&&img src=&/v2-36ba086b9b88ff5b4ec544_b.png& data-rawwidth=&1951& data-rawheight=&8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51& data-original=&/v2-36ba086b9b88ff5b4ec544_r.png&&&p&7912数字化仪使用的SC108扫描变换管。&/p&&img src=&/v2-0acf7d94e66d_b.jpg& data-rawwidth=&148& data-rawheight=&12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8&&&a href=&///?target=http%3A//lampes-/sc/sc018.php%3Fl%3D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ktronix T-7910&i class=&icon-external&&&/i&&/a&&p&这个玩意长的可以称之为刷屏神器了~&/p&&p&这相当于一个模拟FIFO。解决了当时的技术难题,这种管子一直被泰克公司应用到80年代末期,用来生产SCD5000系列数字化仪。&/p&&br&&img src=&/v2-ae47c08f0ad800b7bff6cc3ba1ffac9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ae47c08f0ad800b7bff6cc3ba1ffac99_r.jpg&&&p&SCD5000数字化仪,这次他有了一个可以选装的液晶屏,用来查看记录下来的波形。&/p&&p&后来与SCD5000同样的技术在01年左右由日本岩崎公司推出TS-80000系列示波器,不过摄像管换成了CCD,LeCroy LA354还是什么玩意也是这样的,其实是岩崎贴牌的。而此时泰克的数字示波器早已跨过10Gsa采样率的大关,并且达到20Gsa(TDS)。&/p&&br&&img src=&/v2-ce50be7f377bcf2b61fe99_b.jp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v2-ce50be7f377bcf2b61fe99_r.jpg&&&br&&img src=&/v2-48d18ccc33b859a645fb75ada30ade02_b.png& data-rawwidth=&663&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3& data-original=&/v2-48d18ccc33b859a645fb75ada30ade02_r.png&&&br&&p&TS-80000系列的宣传说明,简略的展示了一下扫描变换管的结构。其实就是CCD拍示波管,只不过示波管靶面很小,更容易做到高带宽。&/p&&img src=&/v2-7fa8eaacb9a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7fa8eaacb9a_r.jpg&&&br&&img src=&/v2-10b1bc6c3e4c2e6ac9e58a1b98150b5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10b1bc6c3e4c2e6ac9e58a1b98150b52_r.jpg&&&p&TS-80000与他的屏幕截图。这台液晶示波器用这样机智的办法实现了模拟示波器的效果,又能存储和测量。&/p&&img src=&/v2-bf75f1bda_b.jp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v2-bf75f1bda_r.jpg&&&p&LA354,其实也是日本人代工的。&/p&&img src=&/v2-84547eeb5fd2008ecbf116cb294ba66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84547eeb5fd2008ecbf116cb294ba667_r.jpg&&&p&除了数字化仪,70-80年代也有一些结构正统的数字示波器。其中数字示波器的先驱据说是英国的Nicolet公司,他们制造了第一台数字示波器,使用磁带存储数据。不过这些信息并不十分明确,我也没找到第一台数字示波器的图片。上边这个数字示波器是Nicolet在80年代初期的产物。很时髦的用了一个8寸软驱来存储波形。&/p&&p&&b&03,细分化。各取所需&/b&&/p&&p&经过混沌的70年代,可能这些厂商都发现模块化设备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杂而不精。于是经过长期积累,示波器开始出现各种专用细分目的的变形,来满足不同测量需求。&/p&&br&&img src=&/v2-edca462c34f4_b.jpg& data-rawwidth=&1976& data-rawheight=&12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76& data-original=&/v2-edca462c34f4_r.jpg&&&p&对于泰克而言,通用示波器系列主要是2400系列。他们大多数都是模拟示波器,但是加入了一个新的AUTO功能,也就是示波器内部带有一些简单的检测电路可以测试输入信号的频率与Vpp。这样,只需给示波器输入被测信号,按下AUTO按钮,很快示波器就能自动分析并转换到最佳量程。这为用户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性。&/p&&img src=&/v2-8324dbfa43dcfd48809c51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v2-8324dbfa43dcfd48809c51_r.jpg&&&p&针对高速数字信号的分析,泰克推出了DSA数字信号分析仪。其实这就是今天所使用的采样示波器的前身。他的输入通道被设计成可更换的,能换成输入采样头或者TDR头。带宽可达几十GHz&/p&&br&&img src=&/v2-123bb61f22f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123bb61f22fa_r.jpg&&&a href=&///?target=http%3A///wb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wlett-Packard HP-54111D repair&i class=&icon-external&&&/i&&/a&&p&此时期HP公司除了生产模拟存储示波器,他们的数字示波器主要面向自动测量系统使用。仪器完全受到GPIB总线控制,所以不得不说前面板设计的并不是多么实用。&/p&&p&刚才说道泰克2400系列多数是模拟的,但是这也存在少数派:再说说其他的模拟FIFO存储的示波器,80年代高频的半导体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所以由出现了一种使用CCD来储存波形的示波器(没错说的就是相机那个CCD,他最早就是作为数据存储是研发的,感光只是附带的功能 )。这类示波器代表型号飞利浦PM,泰克一类。采样率可达200MHz。其中的CCD部件就像一个模拟信号的串行移位寄存器,在高速采样时钟的驱动下将模拟波形快速移入,然后在低速读出时钟的驱动下移出到ADC进行数字化。也是一种比较机智的做法,成本相比扫描变换管低得多。&/p&&br&&img src=&/v2-9dce53b409cf78b2955359_b.jpg& data-rawwidth=&1251& data-rawheight=&8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1& data-original=&/v2-9dce53b409cf78b2955359_r.jpg&&&br&&img src=&/v2-2d622d9b5_b.jpg& data-rawwidth=&1252&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2& data-original=&/v2-2d622d9b5_r.jpg&&&br&&img src=&/v2-762acb97f659a0efc6ab_b.jpg& data-rawwidth=&1251& data-rawheight=&8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1& data-original=&/v2-762acb97f659a0efc6ab_r.jpg&&&br&&img src=&/v2-8ab233fe34a48ec7f2713dbd_b.jpg& data-rawwidth=&1286& data-rawheight=&8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6& data-original=&/v2-8ab233fe34a48ec7f2713dbd_r.jpg&&&p&我的PM3310示波器,最后一图是他的低速ADC,大约是12KHz的采样率。借助CCD存储器,采样率可达60M,然而,我多次对照维修手册,仍然无法确定CCD是其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哪个IC。&/p&&p&&b&04全面数字化,混合信号测量&/b&&/p&&p&到了80年代后期,泰克和HP纷纷停产模拟示波器,投身到数字示波器中。其中HP最先推出的是54500系列,采样率都不是太高,几百M的范围。不过对于很多应用场合都能够满足记录要求,随着90年代初高采样率ADC的实用化,泰克也推出了十分经典的TDS500系列示波器,并且定义了未来几十年后的数字示波器基本架构。&/p&&br&&img src=&/v2-ba06ccb9ef2e73cded42e1_b.jpg& data-rawwidth=&3343& data-rawheight=&17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43& data-original=&/v2-ba06ccb9ef2e73cded42e1_r.jpg&&&p&为了与泰克抗衡,HP推出了面板操作类似通用示波器的54600系列。&/p&&img src=&/v2-fd05caa6ffa4ab021fbd92_b.jpg& data-rawwidth=&1110&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0& data-original=&/v2-fd05caa6ffa4ab021fbd92_r.jpg&&&br&&img src=&/v2-5f23a20db77_b.jpg& data-rawwidth=&1096& data-rawheight=&7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6& data-original=&/v2-5f23a20db77_r.jpg&&&br&&img src=&/v2-15ae247f792b90bdc94ebcc_b.jpg& data-rawwidth=&1150&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0& data-original=&/v2-15ae247f792b90bdc94ebcc_r.jpg&&&p&我开盖的,TDS500系列第一代ADC,从90年代初生产到94年左右,其中有两个核心,估测一个是sample/hold,另一个是pipe-line ADC.&/p&&p&例如TDS540型,带宽到达500HMz,实时采样率可达1GHz,这代表数字示波器开始真正实用并且拥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在众多场合取代模拟示波器了!不过这些早期的高性能数字示波器还面临波形更新率太低的问题,每秒几十次到数百次,还不能像模拟示波器那样展现丰富的波形信息,而且不能拥有模拟示波器能展现的余辉效果(如果你用低档示波器看过CVBS视频信号,应该更加有感受)。&/p&&br&&img src=&/v2-55d9afd70daddee7ae634894_b.jpg& data-rawwidth=&4288&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8& data-original=&/v2-55d9afd70daddee7ae634894_r.jpg&&&p&使用模拟示波器观察视频信号,它具有细腻的亮度变化,这是因为信号自身的扫描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视频信号的同步周期是50或者60Hz,而宽阔的方块区域是颜色扫描信号,他的频率远高于同步信号周期,而模拟示波器的Y轴带宽恒定的,不受扫描速度影响,所以可精细的展现这些波形。&/p&&p&而普通数字示波器在较长的时基下一般也会使用较低的采样率。这导致在波形密集区域发生混叠,最后只能采集到一些错误的低频混叠波形&/p&&img src=&/v2-5f21ecacd9f84f74b3e8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5f21ecacd9f84f74b3e8f_r.jpg&&&p&左侧就是一般数字示波器观察视频信号的效果。丢失了大量的细节,右侧是数字荧光示波器,他非常接近模拟示波器的效果,这个后边谈到。&/p&&p&目前的低端国产示波器依然如此,从屏幕上无法获得波形的叠加层次信息,测量开关电源带有尖峰的振荡波形,示波器也无法记录细节。经常看不到细微的毛刺脉冲。这是因为传统示波器每次触发以后就停止采集,然后CPU开始读出采样内存并且更新到显存中,耽误大量的时间。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示波器可能错过大量的关键波形。针对这些问题,泰克从1996年开始推出带有instaVu技术的TDS500B/700A型示波器。他的做法比较简单暴力,相比以前数字示波器每一挡时基所用的采样率、instaVu示波器使用更高的采样率去连续不断的采集波形,避免混叠,并且叠加在RAM中,然后每30ms更新一次屏幕,这样经过大量叠加的波形能携带更多的偶发信息,进一步接近模拟示波器的效果。到了97年,发布了改进型的instaVu示波器:TDS500C/700C,比起上一代,他每秒最多可以捕获40万个波形!而模拟示波器受限于回扫时间,大约可以等效到20万波形/秒。&/p&&img src=&/v2-c1ceaedd47c9d33ebf451_b.jpg& data-rawwidth=&696&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6& data-original=&/v2-c1ceaedd47c9d33ebf451_r.jpg&&&p&instaVu示波器:他可以显示大量叠加过得波形信息,却不能提供波形的三维数据。&/p&&p&此时数字示波器只剩最后一个难点,也就是模拟示波器可以提供的余辉信息,余辉可以告诉我们波形出现的频率和速度,例如模拟示波器不容易看到方波那快速陡峭的上升沿,因为电子束在边沿驻留的时间不多,无法充分激发荧光粉。于是泰克进一步努力,在1998年发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DS500D/700D系列数字荧光示波器(Digital Phosphor Oscilloscope).他是instaVu的进一步改进,依托处理能力更强大的DPX荧光处理器,在叠加波形的同时也计算出波形每一处的重叠率,于是数字示波器首次拥有了X和Y轴以外的Z轴,即亮度轴,此时数字示波器也可以从三维角度进行观察。&/p&&br&&img src=&/v2-bdebdea16e29dedbce285_b.jpg& data-rawwidth=&947& data-rawheight=&7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7& data-original=&/v2-bdebdea16e29dedbce285_r.jpg&&&p&还是上图那个波形,在DPO示波器上呈现,信号的出现概率均以不同的辉度呈现。&/p&&br&&img src=&/v2-81c66897aed5e96bf71b85cacf7be8df_b.jpg& data-rawwidth=&826&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6& data-original=&/v2-81c66897aed5e96bf71b85cacf7be8df_r.jpg&&&p&DPO宣传小册子里的框图,他有并行数据处理能力,波形采集和更新的同时,CPU和DSP也可以连续计算参数刷新到屏幕上。其中DPX荧光处理器是独立工作的一部分。&/p&&br&&img src=&/v2-50ca29aefa8deec_b.jpg& data-rawwidth=&1117& data-rawheight=&7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7& data-original=&/v2-50ca29aefa8deec_r.jpg&&&p&TDS784D示波器1G带宽,4Gsa采样率。这台是最后期一批产品,2001年出厂,他换装了最新研发的ADC和DPX控制器,后来这些部件延续到TDS系列示波器使用。&/p&&img src=&/v2-521c284c7d884cb7fb6c471fcaff6e59_b.jpg& data-rawwidth=&921& data-rawheight=&7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1& data-original=&/v2-521c284c7d884cb7fb6c471fcaff6e59_r.jpg&&&p&主板&/p&&img src=&/v2-21dbc1b7ca02f37be216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v2-21dbc1b7ca02f37be216_r.jpg&&&p&采集板&/p&&img src=&/v2-e598c84f74dfee91f6ee_b.jpg&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v2-e598c84f74dfee91f6ee_r.jpg&&&p&CPU和一块ASIC。他的CPU是MOTOROLA MC68040,操作系统VxWorks&/p&&img src=&/v2-2fd98845cfe1ded030da426f857ae9f2_b.jpg& data-rawwidth=&1125&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5& data-original=&/v2-2fd98845cfe1ded030da426f857ae9f2_r.jpg&&&p&采集板上的DPX控制器和大量的采样缓存。可以看得出来工艺还是很复杂的,国产山寨还是有一定压力的(实际上41所搞这个6的不行)。但是对于民企就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显然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投入未必有回报。&/p&&p&@MIKA 还提到了模拟输入的问题&/p&&img src=&/v2-fe09edca8e8a8c3128666_b.jpg& data-rawwidth=&1183& data-rawheight=&7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3& data-original=&/v2-fe09edca8e8a8c3128666_r.jpg&&&br&&img src=&/v2-28c9f8ef38b3b905dd596_b.jpg&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7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v2-28c9f8ef38b3b905dd596_r.jpg&&&br&&img src=&/v2-dc56bd1534ebcf559dbbf36aba689165_b.jp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v2-dc56bd1534ebcf559dbbf36aba689165_r.jpg&&&br&&img src=&/v2-8bbdea35aaa7_b.jpg& data-rawwidth=&1216& data-rawheight=&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6& data-original=&/v2-8bbdea35aaa7_r.jpg&&&p&这是TDS500D系列示波器的前端通道。因为这一代前端功耗很大,是做在陶瓷电路板上的。而且能看到他使用了当时很先进的激光调整技术,来保证最终通道一致性和稳定性。我也接触过HANTEK和RIGOL的示波器板卡,基本无一例外通那里都有几个可调电容,在进行仪器校准的时候需要去调调。&/p&&p&第一代DPO示波器只有16级辉度,相比模拟示波器几乎无限多的辉度等级似乎完全没有用处,实际上他已经十分不错了,依托数字示波器灵活的测量能力以及强大的分析性能,终于完全取代了模拟示波器。&/p&&img src=&/v2-eb13b33e25b5f7715dda_b.jp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6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0& data-original=&/v2-eb13b33e25b5f7715dda_r.jpg&&&p&一个抖动中的信号&/p&&br&&img src=&/v2-5e4a8a34ecb_b.jpg& data-rawwidth=&845& data-rawheight=&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5& data-original=&/v2-5e4a8a34ecb_r.jpg&&&br&&p&测试方波,边沿看起来就像模拟示波器的效果&/p&&br&&img src=&/v2-4ec1ef170baab6a75b8a1_b.jpg& data-rawwidth=&1103& data-rawheight=&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3& data-original=&/v2-4ec1ef170baab6a75b8a1_r.jpg&&&br&&p&似乎有亚稳态的现象。&/p&&p&同年,泰克TDS694C数字示波器的带宽到达3GHz,实时采样率突破10Gsa大关...进入新世纪,除了日本人还短期内捣鼓了一下扫描变换管,泰克,hp(此时已经是agilent)以及LeCroy全面的把高端示波器转向X86平台,也就是将以前示波器内惯用的MC68000系列或者ColdFire CPU转换到PC平台,同时具有辅助DSP来完成波形分析,使得示波器的测量能力以及测量速度进一步提高。&/p&&img src=&/v2-84a4a54bf154d99ffdb9c_b.jpg&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v2-84a4a54bf154d99ffdb9c_r.jpg&&&br&&img src=&/v2-c53b5e05edda87f03bd000_b.jpg& data-rawwidth=&1172& data-rawheight=&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2& data-original=&/v2-c53b5e05edda87f03bd000_r.jpg&&&p&我现在业余使用的TDS7054示波器。他是TEK在01年推出的,用来接替TDS700D系列的pc-based示波器。拥有更好的荧光性能,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更加灵活的通讯端口。&/p&&p&以上是90年代泰克示波器的主要发展路线,不过这并不是90年代的全部。在90年代示波器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在当时受限于多种技术限制并未能带来很好的实用效果。不过在近期这些技术重新投入市场,使得示波器的观测能力进一步扩展。&/p&&p&比如:混合信号示波器&/p&&p&混合信号示波器的概念最早由HP公司提出。主实现方式是将示波器与逻辑分析仪一体化生产,逻辑图与波形图同时显示,相互参考。在数模结合系统或者数字系统的物理层验证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p&&br&&img src=&/v2-3cf48baf111fe9e3f4d5f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3cf48baf111fe9e3f4d5fd_r.jpg&&&br&&p&这应该是第一台MSO,带有16个逻辑(数字)通道。同时这台机子开始使用最新推出的MEGA ZOOM采样技术,是DPO的竞争技术,也能带来模拟示波器一样的余辉效果。&/p&&p&那么?在MSO之前呢?&/p&&img src=&/v2-afc1d9f3b8df60243abe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fc1d9f3b8df60243abef_r.jpg&&&p&在HP推出MSO之前,我们还有这样一款火星级产品——TLS216.它是一台有16个模拟通道的示波器...泰克管它叫做LogicScope。具体应该是92年发布TDS500系列架构取得成功以后,利用TDS500的框架设计出来的怪物。他有2Gsa的采样率却要被16个通道平分。再加上他没有协议解析能力,屏幕分辨率只有VGA水平。导致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产物。不过他给HP提供了设计MSO的好思路——即数字和模拟应该分开,要增加协议分析能力,而不是追求大量的模拟通道。&/p&&p&05新世纪:混合域分析&/p&&p&当然不用多说的是,进入了新世纪,示波器的带宽和采样率依然没有停止增长。除此之外,一些示波器也增加了时域测量以外的功能,比如MSO可以分析逻辑信号的状态与时序。而更进一步的MDO混合域示波器则加入了一个宽带频谱分析仪,使得示波器可以从时域/频域/调制域的角度重新审视信号,为测量人员开辟一片新的天地(然而这么NB的示波器我并买不起,所以什么具体评测拆机上图啥的免了)。&/p&&p&说这么多,其实是想用实际的设备来看到前辈们是如何一个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其中一些过渡技术早已被淘汰,被人遗忘。但回首这些技术,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p&&p&说白一点,除了刻苦钻研,脑洞和大把资金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看出来这些历史产品未必成功,但是带来了大量的技术积累.&/p&&p&另外受限于篇幅,更多有意思的设备未能完全写出,再发几个图片&/p&&br&&img src=&/v2-e5d191bceaec6db33b9f0c_b.jpg& data-rawwidth=&1222& data-rawheight=&8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2& data-original=&/v2-e5d191bceaec6db33b9f0c_r.jpg&&&br&&img src=&/v2-b8c4c360f456bddc20a5d7cefebfb616_b.jpg& data-rawwidth=&1212& data-rawheight=&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2& data-original=&/v2-b8c4c360f456bddc20a5d7cefebfb616_r.jpg&&&br&&img src=&/v2-3c3b3afa9a64a869a723ae3c559d2595_b.jpg& data-rawwidth=&1206& data-rawheight=&8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6& data-original=&/v2-3c3b3afa9a64a869a723ae3c559d2595_r.jpg&&&br&&img src=&/v2-69bc0dcd58f42ad7e7d8f2_b.jpg& data-rawwidth=&1228& data-rawheight=&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8& data-original=&/v2-69bc0dcd58f42ad7e7d8f2_r.jpg&&&br&&img src=&/v2-cc67ed75ae30_b.jpg& data-rawwidth=&1223& data-rawheight=&8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3& data-original=&/v2-cc67ed75ae30_r.jpg&&&br&&img src=&/v2-fea871bcee296bd000dde_b.jpg& data-rawwidth=&1228& data-rawheight=&8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8& data-original=&/v2-fea871bcee296bd000dde_r.jpg&&&br&&img src=&/v2-1e29c3d8e_b.jpg& data-rawwidth=&1218& data-rawheight=&8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8& data-original=&/v2-1e29c3d8e_r.jpg&&&br&&img src=&/v2-6f453ba75cb_b.jpg& data-rawwidth=&1216& data-rawheight=&7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6& data-original=&/v2-6f453ba75cb_r.jpg&&&br&&img src=&/v2-37e27ecf8e01aaf1faff82d_b.jpg& data-rawwidth=&1226& data-rawheight=&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6& data-original=&/v2-37e27ecf8e01aaf1faff82d_r.jpg&&&p&这是TEK 222,这个比ip5s稍微大一圈的东西是个10MHz手持数字示波器。80年代的产物,而且他还是两通道相互隔离的。从图片可以看出他用了磁隔离器。&/p&
的回答,我喜欢收集老旧但是有特色的电子仪器。用浅显的知识面来说说为什么我门从古至今无法生产出顶尖的测量仪表,究竟是哪些因素制约。----以下萌新第一次在知乎写超过20字的回答,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指出。------随便答了个冷门话题居然…
&p&谢邀。&/p&&br&&br&&p&&u&&b&这件事情,充分反映了法治国家的现实,国家暴力被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无为而治之后,因为权力不会存在真空,所以熟悉法律的民间黑恶势力迅速扩张。良民陷入要么忍受黑恶势力,要么采取极端手段反抗黑恶势力,然后被国家暴力严厉制裁的窘境。&/b&&/u&&/p&&br&&br&&p&&b&&u&许多人既默认国家是最大的迫害者,又要求国家权力扩张有效打击民间恶棍,这本身就是矛盾的。&/u&&/b&&/p&&br&&br&&p&以下观点政治不正确,信仰法律万能者请自动屏蔽。&/p&&br&&br&&p&一般来说,每次法律判决成为舆论焦点,其实都是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这些判决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p&&br&&br&&p&一般的情况是符合法律规范的执法、司法过程及相应裁决,违背社会良德,将危害社会基本秩序。&/p&&br&&br&&p&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和所有法治国家一样,中国的黑社会将蓬勃发展,希望法律能有效控制黑社会的人,可以洗洗睡了。&/p&&br&&br&&p&一、从法律程序的角度讲,这个案件的判决是没错的。双方冲突,一方死亡,不能算过失。过失杀人、过失伤害致人死亡,都不能用。剩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最终按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p&&br&&br&&p&二、为什么不能按照正当防卫算?法律虽然有正当防卫这一条,但是在实践操作之中,是卡得非常死的。许多公安和律师,在自己临机应变的时候,都未必能掌握好正当防卫的尺度。&/p&&br&&br&&p&三、为什么防卫过当卡得这么死。一般来说,民间的恶棍比良民懂法律。许多人经常和政法系统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俨然是没有律师证的律师。一旦放松正当防卫的尺度,必然有大量的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伪装成防卫过当摆脱法律的制裁。最终,吃亏的还是良民。&/p&&br&&br&&p&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一把尺子处理问题,法律条文不区分恶棍和良民。法酷残民,法驰纵奸。然而,民间是有民也有奸的。现实社会是错综复杂的,法律的准绳,稍微严一点就是残民,稍微松一点就是纵奸。法治国家的实践,往往是残民加纵奸。&/p&&br&&br&&p&五、恶棍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懂得如何在法律准绳的边缘游走,既实现作恶的目的,又规避法律的惩罚。这个案件之中,被杀的黑帮头子的行为,是寻衅滋事,最多五年。反过来,受害人要反抗,必然采取暴力方式,黑帮如果群殴受害人,则属于正当防卫,最多防卫过当。&/p&&br&&br&&p&六、公安不介入债务纠纷,这是有要求的。 “多名现场人员证实,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 ,随即离开 。”事实上,黑帮分子采取了极端凌辱的手段——黑帮比良民懂法律,知道如何打擦边球。&/p&&br&&br&&p&七、黑帮分子打了被告及其母亲耳光。打耳光是不入刑的,不然会有多少良民因为一时冲动进监狱?&/p&&br&&br&&p&八、为什么有这么荒谬的结果,因为法律本身就是笨拙的暴力工具。迷信依法治国,以这样笨拙的工具作为管理手段,必然只能有一个不太差的结果。&/p&&br&&br&&p&九、公安也是受法律制约的。上级要求妥善处理,临机应变,出事追责。电光火石之间,哪有那么多时间反复斟酌,妥善处理?他们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也是要追究责任的。他们介入纠纷,良民对他们最多是口头感谢,送一面锦旗,恶棍却有足够的资源和动力与他们死缠烂打到底。他们枪口抬高一寸,最多渎职。他们介入纠纷,稍有瑕疵,就可以能让自己在日后陷入严重的危机。&/p&&br&&br&&p&十、法律打击恶棍困难重重,打击有组织犯罪更难。犯罪组织内部充分分工,每个人只承担犯罪行为的一个环节,更容易规避法律。打击有组织犯罪,抓捕难,取证难,要证人出庭作证难,定罪难,打击首犯难。&/p&&br&&br&&p&十一、首犯一个口信,一个眼神,手下心领神会,制造一场车祸。这种情况下,怎么证明首犯的口信甚至眼神与杀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怎么给首犯定罪?不控制首犯,怎么抓捕执行车祸的手下?即使抓到了手下,怎么证明这是故意杀人,不是交通肇事逃逸?首犯不被控制,哪个证人敢轻易出庭作证?一连串的程序正义和疑罪从无下来,还有谁能被追究?所以,在法治国家,即使不考虑司法腐败,有犯罪组织也极难被追究。&/p&&br&&br&&p&十二、山东这个被杀的黑帮头目还比较低级,还需要自己亲自出来逼债,脱裤子,结果被捅死。未来,高端的教父是太平绅士,根本不会这么LOW。&/p&&br&&br&&p&十三、既然有组织犯罪极难被追究,那么许多执法、司法人员自然只能枪口抬高一寸。&/p&&br&&br&&p&十四、枪口抬高一寸,与充当保护伞只有一线之隔。&/p&&br&&br&&p&十五、对抗黑恶势力,只能动用国家机器。动用国家机器,必须超越笨拙的简单划一的很容易被黑恶分子规避的法律程序,放弃程序正义,追求实质正义。&/p&&br&&br&&p&十六、这样的执法过程,不是以法律为准绳,不追求程序正义,必然突破制度的笼子,很容易留下法律瑕疵。&/p&&br&&br&&p&十七、留下法律瑕疵,就很容易被秋后算账。打黑者,日后难逃被以黑打的名义追究的结局。&/p&&br&&br&&p&十八、有些人的想法是:我是公民,政府可能是我最大的威胁,我必须严格制约政府!对方是黑社会,政府怎么不打黑呢?!他们觉得良民和黑社会分子脑门上应该写字,政府一目了然。他们忘了,黑社会分子理论上也是公民。政府打击他们的过程也受到严格的制约,也必须程序正义、疑罪从无。实践之中,精通法律的黑社会分子基本逍遥法外。&/p&&br&&br&&p&十九、认清自己所处的阶级,想明白国家,还是民间恶棍是自己最大的威胁,是多数人首先弄明白的事情。&/p&&br&&p&*****************************************************************&/p&&p&&a href=&/?target=http%3A///AnSheng/_400665.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辱母杀人案:法律本就是笨拙的工具-安生-观察者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h1&安生:聊城辱母杀人案——法律本就是笨拙的工具&/h1&&br&&p&许多人认为,这件事情判决不公,我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p&&p&一般来说,每次法律判决成为舆论焦点,其实都是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冲突。这些判决将对社会发展产生示范效应和深远影响。其中,大多数的情况,是符合法律规范的执法、司法过程及相应裁决,违背社会良德,将危害社会基本秩序。&/p&&p&具体到这个案件,从法律程序的角度讲,判决是没错的。双方冲突,一方死亡,不能算过失。过失杀人、过失伤害致人死亡,都不能用。剩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最终按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刑。&/p&&p&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因为&strong&法律本身就是笨拙的暴力工具&/strong&。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一把尺子处理问题。民间是有民也有奸的,有良民也有恶棍,但是法律条文不区分恶棍和良民。执法、司法人员也不能预设立场,认定对方是恶棍(比如杜志浩)或者良民(比如苏银霞母子)。&/p&&p&被告人于欢动刀了,伤人了。自始至终,黑社会分子杜志浩干什么了?辱骂了,打耳光了,脱裤子了,凌辱了,还有吗?没有了。他做的这些,全部落实的话,按照法律最多是寻衅滋事,最多五年。&/p&&p&何况,对寻衅滋事很难定罪。因为辱骂、打耳光、脱裤子、凌辱这些事情太常见了。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构成寻衅滋事。特定条件不成立,就不是寻衅滋事。黑帮分子打了被告耳光。然而,打耳光是不入刑的,不然会有多少良民因为一时冲动进监狱?&/p&&p&因此,古人早有总结,&strong&法酷残民,法驰纵奸&/strong&。然而,现实社会是错综复杂的,法律的准绳,稍微严一点就是残民,稍微松一点就是纵奸。法治国家的实践,往往是残民加纵奸。&/p&&p&为什么不能按照正当防卫算?法律虽然有正当防卫这一条,但是在实践操作之中,是卡得非常死的。许多公安和律师,在自己临机应变的时候,都未必能掌握好正当防卫的尺度。&/p&&p&许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防卫过当卡得这么死?一般来说,民间的恶棍比良民懂法律。许多人经常和政法系统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俨然是没有律师证的律师。&strong&一旦放松正当防卫的尺度,必然有大量的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伪装成防卫过当摆脱法律的制裁。最终,吃亏的还是良民。&/strong&&/p&&p&一般情况下,恶棍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知道怎么游走于法律边缘,知道如何打擦边球,既实现作恶的目的,又规避法律的惩罚。这个案件之中,被杀的黑社会成员杜志浩的行为,是寻衅滋事,最多五年。反过来,苏银霞母子要反抗,必然采取极端暴力方式。这时,黑社会成员如果群殴母子,则属于正当防卫,最多防卫过当。&/p&&p&公安不介入债务纠纷,这是有规定的。公安机关并不具备调查民间债务纠纷的能力,也没有调解债务纠纷的权限,否则极容易陷入纠纷,更容易滋生腐败。所以,即使事实如某媒体报道“多名现场人员证实,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 ,随即离开”,这也是符合有关规定的。&/p&&p&可以想象,当时警察赶到现场时,黑社会成员会立即收敛起来,也没有任何曾经发生违法行为的有力证据。&/p&&p&苏银霞母子说对方是黑社会暴力催债,对方还可以说母子是非法集资,欠钱不还。母子说对方是黑社会,有什么法律依据认定对方是黑社会?这种情况下,母子希望国家机器介入,对方拒绝国家机器介入。没有足够有利的证据证明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国家机器有什么理由介入?如果没有法律依据,公安就介入,对方必然质疑公安偏袒母子。&/p&&p&在这种情况下,公安能做什么?&/p&&p&后面观点政治不正确,信仰法律万能者请自动屏蔽。&/p&&p&&strong&第一、法律要求实现正义。但是,究竟什么是正义?&/strong&&/p&&p&“正义包含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因为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基础,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传统上我国一直是重实体轻程序,这与法律应程序至上的原则不相符”等等等等……以上是教科书上的内容。&/p&&p&苏银霞之子杀死侮辱母亲的杜志浩一案,则是现实中如何理解正义。显然,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实体正义。实体不正义,程序正义毫无意义。脱离实体正义的程序正义,不过是惩罚良善、开脱罪恶。&/p&&p&&strong&第二、为了追求程序正义,法治国家往往严格限制执法、司法机关权力,实行疑罪从无原则。这样的原则,真的能保护多数人的利益吗?&/strong&&/p&&p&有些人的想法是:我是公民,政府可能是我最大的威胁,我必须严格制约政府!对方是黑社会,政府怎么不打黑?!&/p&&p&他们觉得良民和黑社会脑门上应该写字,一目了然。他们忘了,黑社会老大理论上也是公民。既然保护公民,既然强调程序正义和疑罪从无,那么对黑社会的处理也必然要强调程序正义和疑罪从无。&/p&&p&&strong&第三、许多人既默认国家是最大的迫害者,又要求国家权力扩张有效打击民间恶棍,这本身就是矛盾的。&/strong&&/p&&p&这件事情,充分反映了法治国家的现实,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日本等法治国家,长期存在黑社会。权力不会存在真空,国家暴力被处处局限之后,熟悉法律的民间黑恶势力迅速扩张——只要是法律,就有边界和漏洞。经常与法律打交道的熟悉法律的恶棍,完全可以利用法律的漏洞作恶,而不被追究。&/p&&p&良民陷入要么忍受黑恶势力,要么采取极端手段对抗黑恶势力,然后被国家机器严厉制裁的窘境——相比熟悉法律的恶棍,良民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懂得法律的边界和界限,他们的对抗行为,必然触犯法律,难逃法律的制裁。&/p&&p&&strong&第四、执法、司法机构与民间恶棍之间的斗争是一种不对称的斗争。&/strong&&/p&&p&执法、司法机构在使用国家暴力打击恶棍的时候,必须按照法律制度,严丝合缝,虽然拥有压倒性的暴力,却难以有效发挥打击的效力。相比之下,来自民间的恶棍,熟悉法律,知道如何既实现罪恶的目的,又游走于国家暴力打击的范围之外。&/p&&p&读过《教父》的人,应该记得黑帮分子教导麦克如何使用没有登记的手枪,枪杀前来谈判的警官和毒贩,如何不留下罪证。麦克按照黑帮分子的教导操作,逃脱了法律的制裁。&/p&&p&&img src=&/50/v2-a80e35d6c53c35c09cdbb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教父》中的麦克&/p&&p&这是法律领域的“超限战”。恶棍只要游走于法律打击的范围之外,执法、司法机构就对其无可奈何。&/p&&p&&strong&第五、法律打击恶棍困难重重,打击有组织犯罪更难。&/strong&&/p&&p&犯罪组织内部充分分工,每个人只承担犯罪行为的一个环节,更容易规避法律。打击有组织犯罪,抓捕难,取证难,要证人出庭作证难,定罪难,打击首犯难上加难。&/p&&p&首犯一个口信,一句隐语,一个眼神,手下心领神会,制造一场车祸。这种情况下,怎么证明首犯的口信甚至眼神与杀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怎么给首犯定罪?不控制首犯,怎么抓捕执行车祸的手下?即使抓到了手下,怎么证明这是故意杀人,不是交通肇事逃逸?首犯不被控制,哪个证人敢轻易出庭作证?一连串的程序正义和疑罪从无下来,还有谁能被追究?&/p&&p&所以,在法治国家,即使不考虑司法腐败,有犯罪组织也极难被追究。各类精通法律的犯罪组织长期逍遥法外。&/p&&p&相比之下,这次被杀的杜志浩还比较低级,还需要自己亲自出来逼债,结果被捅死。未来,高端的黑社会头目是太平绅士,根本不会这么LOW。&/p&&p&&strong&第六、既然恶棍和黑社会极难被追究,那么许多执法、司法人员自然只能枪口抬高一寸。&/strong&&/p&&p&执法、司法人员的执法、司法过程也受法律制约。上级要求妥善处理,临机应变,出事追责。电光火石之间,哪有那么多时间反复斟酌,妥善处理?他们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也是要追究责任的。&/p&&p&他们介入纠纷,良民对他们最多是口头感谢,送一面锦旗,恶棍和黑社会却有足够的资源和动力与他们死磕到底。他们枪口抬高一寸,最多渎职。他们稍有瑕疵,就可能让自己在日后陷入严重的危机——轻者问责,重者受到法律的惩处。&/p&&p&现实之中,执法、司法人员枪口抬高一寸,与充当保护伞只有一线之隔。&/p&&p&&strong&第七、对抗黑恶势力,只能动用国家机器。而且要真正有效对抗,必然要超越简单划一的很容易被黑恶分子规避的法律程序,放弃程序正义,追求实质正义。&/strong&&/p&&p&这样的执法过程,不是以法律为准绳,不追求程序正义,必然突破现有的法律条文,使国家暴力打击的范围延伸到传统打击范围之外,打击那些由精通法律的恶棍实施的游走于传统法律边界之外的罪恶行为。但是,这样的越界打击,必然留下法律瑕疵,日后很容易被追究。&/p&&p&反过来,美国、日本等法治国家,严格限制国家机器越界打击民间恶棍,自然无法有效打击黑社会。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黑社会是美国、日本等严格施行依法执法、司法的法治国家必然长期存在的社会毒瘤。&/p&&p&&strong&第八、对普通人来说,千万不要盲目信仰法律万能。&/strong&&/p&&br&&p&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恶棍都比良民熟悉法律,也能更好地利用法律,懂得如何在法律允许或者难以被法律追究的范围内伤害良民。所以,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想明白是国家机器,还是民间恶棍或者黑社会是自己最大的威胁,是多数人应该首先弄明白的事情。&/p&
谢邀。 这件事情,充分反映了法治国家的现实,国家暴力被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无为而治之后,因为权力不会存在真空,所以熟悉法律的民间黑恶势力迅速扩张。良民陷入要么忍受黑恶势力,要么采取极端手段反抗黑恶势力,然后被国家暴力严厉制裁的窘境。 许多人既…
&p&相当后悔大半夜不慎看了这个问题,然后导致自己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起床答题。&/p&&p&浏览了一遍所有的答案,大概的答案有两种:&/p&&p&1、因为劳动价值论推导下去就是剩余价值理论,而这是不能被资产阶级接受的所以劳动价值论就顺带被抨击了。&/p&&p&2、劳动价值论本身是错的,理由很多种:不能测量、逻辑不能自洽、被奥卡姆剃刀干掉、忽视人的选择、现实反例,如此这般。&/p&&p&关于第一种解释,确实要说,这是马克思也颇为喜欢的一种分析方式。但是,在这里,这种回答是有问题的,劳动价值论和与剥削有关的理论之间关系没那么直接。劳动价值论后面也可以对接各种庸俗理论,正如二共曾经有一批人,用各种方式给劳动价值论开后门,论证要素收入合理,比如什么简单复杂劳动问题啦,总体工人问题啦,甚至风险问题啦,如此这般。&/p&&p&而同样的剩余价值理论也不一定需要劳动价值论支持,我昨天上课刚刚给学生讲完FMT定理(马克思基本定理),这个定理上个世纪70年代置盐信雄做的,是证明利润的存在来自工人的无酬劳动,FMT的假设里根本就没有劳动价值论。而一大票分析马克思主义者,比如Roemer,直接用新古典方式,用生产函数和个人选择绕一圈也能得出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所以剩余价值理论也不需要劳动价值论支撑。&/p&&p&至于第二种回答,很多自以为是的答主觉得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我只能说,劳动价值论从经济学诞生以来,争论了几百年,并不至于争论这么low的事情。至于撕逼,留待一会儿再做。&/p&&p&啰嗦一大堆,其实回答简单的很,但凡上过经济思想史的人都能答得出来:&/p&&p&李嘉图学派破产意味着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无法自圆其说,也就离开了历史舞台。这没什么特别的。&/p&&p&你肯定说,我们不关心古典经济学那个版本,关心的是马克思的那个版本。&/p&&p&那我只能说这么一句,马克思那个版本西方经济学从来没用过,何来抛弃一说?&/p&&p&西方经济学在目前的语境下,指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虽然看名字跟古典经济学有点关联,但新古典发端于边际革命,是个另起炉灶的范式,是在分析方法上基本上把古典经济学的家底丢的差不多了,就更不用说跟马克思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人家本来就是个不一样的东西,你问人家为啥不用劳动价值论,那只能说用了还叫新古典经济学吗?就相当于说我今天下班,门口忽然有个人堵着我,追问我为什么抛弃了有神论信仰,我肯定一头雾水,你问我为什么当无神论者我可以说点什么,但是我从来没信过神,怎么搞得我像背叛了自己的信仰一样呢?&/p&&p&回答到这里其实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跑题时间。&/p&&p&很多回答之所以喜欢把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看做一对一直以来竞争的关系,其实是把马克思的版本和李嘉图的版本之间的鸿沟给忽略了,所以看起来是效用价值论被新古典发扬光大,劳动价值论跟着老马被人鄙视。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旨趣跟李嘉图差的有点多。&/p&&p&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最大的创见在于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是干什么的?是将经济学中的两个关系一刀斩断了:人和物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如果熟悉剑桥资本争论就会发现,加总问题是个牵涉很广的事情,异质产品如何加总确实很重要,如果不能加总,你就不能理解货币量,不能理解货币量就什么都理解不了。新古典虽然名义上讲继承了效用价值论,实际上就是抛弃了价值,也就是抛弃了加总的努力,直接用价格加总东西,而价格本身是被加总的总量的结果。所以对于多数新古典模型而言,个人选择模型可以改,生产函数可以批,但是均衡价格这个东西不能没有,比如说,如果你试试把价格都做成关于时间的微分方程形式,新古典模型就没办法建了。&/p&&p&而马克思本人的方法是,认为经济关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之间的关系那是物理关系、化学关系、生物关系,不是经济关系。我们成天讲稀缺资源的配置,但是问题在于稀缺资源怎么配置?归根到底是在人和人之间配置,在混凝土里掺多少沙子这种配置不归经济学管。这就是劳动二重性的根本性作用,劳动的具体形式和劳动的社会形式根本不是一回事。就像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永远的鸿沟一样。这种社会形式作为反映人和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才是这理论的关键点。看过资本论的人会知道,第一卷第一篇讲劳动价值论那个地方,名字叫“商品和货币”,马克思的基本逻辑在于用商品解释货币,货币本身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形式,因此现在很多搞新解释的人,把劳动价值论叫做“劳动价值的货币理论”。这和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长得很像,但实际上差很多。&/p&&p&所以,要觉得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为了解释价格的,把价值等同于财富的,认为这个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差别不大的,都可以洗洗睡了。&/p&&p&接下来是商(si)榷(bi)时间:&/p&&p&目前最高票答主有这么句话:&/p&&blockquote&“可惜的是劳动价值论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不仅无法排他地解释利润平均化下的价格形成,甚至可能与利润平均化下的价格形成不相容。失去解释能力的理论无法承担恩格斯的期望。”&/blockquote&&p&这位答主一看就是熟悉有关价值转形问题的,但是价值转形很多人都把它理解成了如何让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同时成立的问题。然而其实价值理论本身发挥的功能就在于给后续理论提供一个出发点,而这个出发点在生产价格理论这个问题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在一般的投入产出体系下,给定了所有的技术相关的系数(实物关系),理论上所有问题都能解决,因为只有技术相关的系数是外生变量。但是问题在于这个时候,利润率和相对价格是同时给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解释价格利润率就不能得到,而这里的相对价格本身不是实物关系。而且,这个时候的价格是相对价格,要变成绝对价格,只能利用价值关系做标准化。有了这些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已经足够清楚了。至于两个总量一致命题是否同时成立,那倒是次要的问题了。&/p&&blockquote& 既然劳动力是商品,那么商品价格形成规律也适用于劳动力。可惜另外两种要素(土地、资本)的存在仍然造成了大麻烦。资本市场的均衡(利润平均化)导致商品市场的劳动价值论失灵,土地市场的要素报酬被迫引入边际生产力来解释。 &/blockquote&&p&这位答主的另一段话是这样的,但是问题在于马克思的框架当中,只有产品市场出清,其他的市场是不出清的,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不出清本身是其他市场出清的条件。顺带一提,利润平均化是产品市场出清,不是资本市场出清。所以不知道这会对马克思带来什么麻烦。。。&/p&&blockquote&然后是马歇尔基于弹性方法,捕捉租金概念的本质,大大扩展了狭隘的地租概念,启发了后来激进左翼如罗宾逊夫人对垄断租金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对政治设租寻租的分析,以及信息经济学对信息租金的分析。亨利·乔治简单粗暴的单一税提议,也被基于弹性的拉姆齐法则所开创的最优税制理论超越。可以说,现代经济学对租金剥削概念本质把握之准确、应用领域之广、政策应对之精细,远非朴素的古典经济学能比。&/blockquote&&p&拿租金替代地租概念和剥削概念,本身是件很神奇的事情,这两个东西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要觉得基于某种权力(不管是所有权还是其他什么权力)的东西都能放在一起。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到这位答主的另外一小段话:&/p&&blockquote& 古典经济学中反复出现了地主-资本家-工人的地租-利息(利润)-工资三部分析,是因为当时经济学家认为要素报酬与商品价格不同,并且不同的要素报酬形成机制也不同(虽然通过一般均衡互相决定)。 &/blockquote&&p&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不同这是古典经济学很重要的特征,但是这背后的方法论含义,回答了上面为什么剥削不能用新古典的那一大堆东西代替。&/p&&p&古典经济学的几个重要的特点:一是重视经济中的结构、也就是所谓的阶级分析。这里隐含的是人由于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行为是不同的。最简单的道理:对于资本家而言,货币是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工具,对于工人而言,这是个流通手段,交换消费品用的。而且资本家是雇主,那么就对应了雇员,也就是说资本家之所以是资本家,在于与他相对的工人。一旦认为这种结构重要,显然就不能采取新古典那种代表性个体和代表行厂商的分析行为。而上述的所有新古典租金,除了罗宾逊夫人的那个,都是没有这种关系在内的。(罗宾逊夫人无论如何我没觉得人家跟答主嘴里的现代经济学那么相关)。&/p&&p&二是强调再生产,之所以要在生产前面加上一个再,是在于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不仅嵌套在一个社会关系结构中,也嵌套在时间结构当中。这种对再生产的强调与建立在对交换的分析的基础上的新古典经济学所讨论的租金自然也就不是一回事。&/p&&p&最后呢,其实我想说,很多答主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有一种迷之自信。并且喜欢把所有的边际革命以后的经济学发展都当成是新古典的产物,比如说什么弹性啦,信息啦,但是我其实非常想劝持这样观点的答主想一想,并不是所有的放在新古典教科书里面的分析都是基于新古典的,一些发展本身和新古典的内核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像你不能说苏联科学家的成就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结果、伊拉克的所有杀人事件都是战乱的结果一样。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上安装这些部件,也能让这些分析精巧起来。粗糙不是因为电脑配置低,是因为装的软件少。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53dd4db72d910b6e6c7f7& data-hash=&53dd4db72d910b6e6c7f7& data-hovercard=&p$b$53dd4db72d910b6e6c7f7&&@荣健欣&/a& &/p&&br&&p&PS: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8662daa94497b55cfdfa& data-hash=&8662daa94497b55cfdfa& data-hovercard=&p$b$8662daa94497b55cfdfa&&@Joshua Tyan&/a& 你为什么要大半夜赞这么有毒的答案导致我起床答了这么久。。。&/p&
相当后悔大半夜不慎看了这个问题,然后导致自己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起床答题。浏览了一遍所有的答案,大概的答案有两种:1、因为劳动价值论推导下去就是剩余价值理论,而这是不能被资产阶级接受的所以劳动价值论就顺带被抨击了。2、劳动价值论本身是错的,理…
&p&&b&注意,前方多图预警!&/b&&/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d7cb53d43bf243cfa59382& data-hash=&d7cb53d43bf243cfa59382& data-hovercard=&p$b$d7cb53d43bf243cfa59382&&@莫运坤&/a&&/p&&p&冷吧众您好,我觉得您还是不要把回答转去冷吧&/p&&p&有四级墙在,我不能去回复冷吧的帖子,而冷吧众可以在这里回复我&/p&&p&变相成了我在冷吧被批斗&/p&&p&这样不太好&/p&&p&先回答一下您的问题&/p&&br&&img src=&/v2-b60b0fedde1c0abb16bde649_b.png& data-rawwidth=&1069&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9& data-original=&/v2-b60b0fedde1c0abb16bde649_r.png&&&p&本人找了很久,也就找到一个春秋战车的文物&/p&&br&&p&请问西周战车的雕塑(不要把鱼鹰社的拿出来)还有蹲坐的出处在哪?&/p&&br&&p&好,退一步,即便跪着&/p&&br&&p&你以为跪着就不能射箭吗?&/p&&img src=&/v2-1fd65b5f2ecddf22cd272_b.png& data-rawwidth=&724&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4& data-original=&/v2-1fd65b5f2ecddf22cd272_r.png&&&br&&p&说白了,为什么你看到的中国战车手跪坐或者蹲坐&/p&&br&&p&而国外没有护栏的文物上依旧不乏站姿的&/p&&br&&img src=&/v2-f4ed1a68eabd1cbfbf87fc94dc5b7df7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8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f4ed1a68eabd1cbfbf87fc94dc5b7df7_r.png&&&img src=&/v2-c69e86c8927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c69e86c8927_r.png&&&img src=&/v2-ab4c97eeb06dba95fcb48e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ab4c97eeb06dba95fcb48e_r.png&&&p&这凯尔特的车能站着,还能乱阵,还能从山上冲下来&/p&&br&&p&这不是护栏矮了,这叫根本没有护栏!&/p&&br&&p&然而你商即便有50CM的护栏也得跪着是吧?&/p&&br&&p&你国天生膝盖打弯?&/p&&br&&p&只能说你国考古学家在自黑上脑补功力一流,我查个国外论文都是说中国早期战车垃圾,因为不能站立云云......一查出处全是你国作者写的&/p&&br&&p&顺便说一句,即便你国学者脑补自黑能力一流,然而贵冷吧众们仍然愿意舔,舔就算了,截图还不截全&/p&&br&&img src=&/v2-ed2c638b651ce2f6056df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v2-ed2c638b651ce2f6056df_r.jpg&&&br&&p&你看,你吧《说商代战车技术西来的一个有力间接证据》的这个帖子&/p&&br&&p&这一段,看上去是不是有种中国学西方的感觉?&/p&&br&&p&等着!&/p&&br&&p&这是“人大教授韩建业:早期中西文明双向互动 “西来说”站不住脚”新闻下的内容啊&/p&&br&&p&锯齿纹彩陶?&/p&&br&&p&同篇文章都有这些&/p&&br&&img src=&/v2-2ae337c86586b7ebe0230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2ae337c86586b7ebe0230f_r.jpg&&&br&&p&&b&彩陶西来说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东西,现在早就变成彩陶之路了,彩陶从仰韶发源,西传入中亚,是符合考古发现的……&/b&&/p&&img src=&/v2-233eff2b1f3fcd5cf2a186ebc737ae77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0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233eff2b1f3fcd5cf2a186ebc737ae77_r.png&&&img src=&/v2-35ddb30a5f9b0bc20b51c5b236e06a2f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35ddb30a5f9b0bc20b51c5b236e06a2f_r.png&&&img src=&/v2-5da58e83d0f4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策划之幕后黑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