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航母有自主中国有核动力航母吗吗

国产航母合拢后还有哪些工作:下步或将装动力系统|中国|航母|国产航母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国产航母合拢后还有哪些工作:下步或将装动力系统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今日宣布,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制工作正按计划进行,目前已完成设计工作,主船体已在坞内合拢成型,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和舾装等建造工作。那么航母合拢成型后,接下来还有哪些建造工作呢?
  未来“001A型”航母将展开动力组安装工作,完成后船坞将会注水,届时大连造船厂势必会举行一个盛大下水仪式庆贺。但实际上按照美国建造经验,航母接下来进行的下水舾装过程将占建造总时间的50%以上。
  报道强调,“如果说到目前为止的建造工作都是为航母‘搭建骨架’,那么“001A型”还要经过一个同样漫长的组装过程来‘填充血肉’。”
  航母组装的具体工作主要是进行管路和电气设备的铺装,近年来“预舾装”是造船工程管理领域的一种常用技术,预计“001A型”航母也会通过预舾装项目设计优化整体建造过程。
  目前001A型航母甲板分段吊装完毕,开始进行舰岛吊装安装。也使得军迷有幸一睹新舰岛的风采。至此001A型航母经过备料切割,分段建造,舰体分段合拢焊接,到现在将要完成舰岛吊装
  在最新的图片因为角度问题,外界无法分辨001A型航母甲板水线中部开口是否已经封闭——这个开口是为航母主机吊装预备——在航母甲板以及下层通道封板作业前,一般都要进行主机吊装作业。大型舰船的动力机组复杂,主轴较长,并且动力组安装本身精度要求非常之高,因此大型舰船建造中大多都会选择安排在下水舾装之前,在船台上完全静止的状态及时安装并时刻测量。可以推测,001A在此时将要进行或已经完成动力组的吊装安装,两者的判断标准是甲板中部开口模块是否已经封装。
主机吊装口示意图
  在动力组安装完成后,船坞将会注水,大连造船厂预计会举行一个不小的下水仪式来庆贺,但朋友们不要心急,航母作为“海上城市”整舰接下来进行的下水舾装工作量非常之大,据美国航母建造经验,整个舾装过程将占到建造总时间的50%以上,如果说到目前为止的建造工作都是为航母“搭建骨架”,那么001A型还要经过一个同样漫长的舾装过程来“填充血肉”。
  航母舾装的具体工作主要是进行管路和电气设备的铺装。据统计,CVN-77布什号各类管道总长达400千米,各类电缆总长更是达2700千米!除过电缆管道,航母还有很多舰上特装设备,例如拦阻设备,燃料供应设备,着舰引导设备,舰岛电子设备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安装要求,整体安装工艺水平要求更是不低。
  预舾装是近年来造船工程管理领域的一个常用技术,所谓预舾装就是将一些舾装工作通过对工程的优化设计,将一些可以在船台同步进行的舾装工作提前到船台进行。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建造过程为例,曾计划将预舾装提升到舾装工作的80%以上,从而节省整个舾装工程高达40%的人工费用和时间,但由于整舰是分包于不同船厂进行舾装,计划效果实际并不理想。与伊丽莎白级不同,001A建造以大连造船厂为主,我们可以相信,001A型也会发挥我们工程管理的才智,通过更合理的预舾装项目设计来优化这个建造过程。
  同时还要注意在航母建造期间的各种风险隐患,在舾装的高峰时期,整舰可能会有数千人同时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工程中诸如火灾危险,技术危险等都可能对建造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实际上在美国俄国在建造中都发生过数次规模不小的火灾。日,美国海军星座号航空母舰的舾装工程已经完成了90%,准备竣工,但因为当天偶然的一次工程事故,造成机库甲板临时安装的燃油柜泄露,引起了火灾,整个火灾持续了超过12小时之久,导致5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航母舰体和机械遭受重创,经济损失约5000万美元,直接导致航母工期被延误7-8个月。可见航母建造——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工程,工程安全,并不是危言耸听!
  航空母舰作为门类齐全的“海上堡垒”却要浓缩在一个体积有限的移动钢铁中,整个建造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项目管理都是对一个国家整体工业能力的巨大考验,人类至今的历史上也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国才有能力独立设计建造这一钢铁巨兽。国产航母后续会如何演进?会不会使用核动力?_网易航空
国产航母后续会如何演进?会不会使用核动力?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军事国产航母下水《远航》系列之八摘要:随着中国第一艘航母和第一艘国产航母陆续建成服役,中国海军已经完成了航母从无到有的突破,接下来后续航母又将如何演进?需要多少艘航母?这些后续航母还会在动力、起飞等关键系统上有哪些发展和进步?图1:中国未来航母的想象图中国还需要几艘航母单靠一艘航母是无法形成持续不间断的战斗力。根据航母大国美国海军的经验来看,要想保证一支航母编队始终处在战斗巡航状态,就必须至少要拥有三艘航母,一艘航母在海上执勤,一艘航母在港内大修保养,还有一艘航母在海上和港口之间往返或训练。既然已经拥有了航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当然不希望航母编队的海上执勤出现中断,所以为了保证航母编队持续不间断的战斗力,最起码就要建造三艘航母。但这三艘航母还只是理论上的最低数值,作为一个航母刚刚起步的国家,还需要大量的航母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航母使用维护方面的摸索,因此一艘主要用来进行试验和训练的航母是不可或缺的,现在的“辽宁”号航母就是担负着这个使命。所以,最低限度的航母装备数量至少要有四艘。图2:中国未来肯定需要多艘航母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的需要,国家的核心战略利益逐渐向海上延伸,而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战略态势来看,在海上同时存在两个重要的战略方向,一个就是东面和东北的东海、朝鲜海、日本海方向,这个方向既有主权岛礁的争议,也有事关国家统一的台湾问题,还是中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直入西太平洋远海的战略走廊。另一个则是南海及印度洋方向,这个方向是中国对外贸易和能源输入的最重要的海上航线所在海域,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以海上生命线来形容来毫不为过,同时南海又存在众多的岛礁主权争议,也是中国战略核潜艇进出远海的重要海上走廊。因此,这两个海上战略方向,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在这两个战略方向各配置一个航母编队的话,并且保持不间断的海上战备执勤能力,就必须要拥有六艘航母。而在拥有了六艘航母的情况下,就可以调剂出进行试验和训练的航母,也就不再需要另外装备专用的训练航母了。这样的话,拥有六艘航母将是比较理想的状况。会一步到位电磁弹射吗航母的战斗力是通过舰载机来体现的,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则是体现战斗力的前提,因此航母的舰载机起飞系统在整个航母的系统工程中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辽宁”号航母和第一艘国产航母都是采用滑跃起飞方式,相比之下,滑跃起飞对于舰载机来说限制很多,特别是对舰载机的重量有很严格的限制,就是比较轻的战斗机都难以满载燃料和弹药的满负荷起飞,更不要说起飞比战斗机重量更重的固定翼预警机,目前中国海军就只能用预警直升机勉为其难地替代固定翼预警机,因此滑跃起飞只能是过渡性质的,迟早要采用弹射起飞方式。图3:“辽宁”号采用滑跃起飞在航母上比较成熟的蒸汽弹射器现在是美国一家独有,但是在美国最新型的航母“福特”号上已经采用了更先进的电磁弹射。电磁弹射以电磁力为动力源,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而且无需提前预热,可以应付各种紧急情况;也不需要消耗淡水;可以让舰载机比蒸汽弹射器多载重8-15%,所需的维护工作量和操作人员则要比蒸汽弹射器减少30%;更重要的是弹射力量始终如一,推力输出可以精确控制,适合种类更多的舰载机,特别是能够实现无人机上舰,比蒸汽弹射具有很大优势,毫无疑问,电磁弹射是未来航母弹射起飞的趋势。图4:电磁弹射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那么作为起步较晚的中国航母,是否还需要从滑跃起飞到蒸汽弹射再到电磁弹射这样按部就班地发展?从现在的技术条件来看,完全可以跳过蒸汽弹射直接从滑跃起飞一步到位发展到电磁弹射,因为既然最后还是要发展到电磁弹射,也已经看到了电磁弹射比蒸汽弹射更具优势,而且蒸汽弹射也不是电磁弹射的必要过程,那就没必要再走蒸汽弹射的弯路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在舰载机的岸上训练基地安装了电磁弹射模拟器,并且1架歼-15舰载战斗机的起落架上也已经安装了弹射拉杆,这些都证实了中国在后续航母上发展电磁弹射的可能性。图5:中国舰载机训练基地卫星图上已经可以看到电磁弹射模拟器图6:有1架歼-15上已经安装了弹射拉杆会不会采用核动力呢后续航母的动力也是众多国人关注的焦点。目前“辽宁”号和第一艘国产航母都还只是排水量6万吨左右的中型航母,后续肯定会发展排水量更大的大型航母,这是必然的发展之路。而10万吨级的大型航母,又要保证30节的最高航速,对于动力系统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时,航母又需要长时间游弋在大洋之上,超大的续航力也是非常需要的技术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航母上采用核动力就是很顺理成章的选择了。图7: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中国未来是否会发展核动力航母吗?
因为,首先核动力能够保证持续高航速,舰载机起飞也要求航母能够以30节航速逆风航行,这样产生的甲板风能提供一定的辅助升力。其次,核动力能保证超大的续航力,只要舰员的体力能够承受,主副食品和其他消耗品能够保证,核动力在理论上能够提供无穷尽的续航力。最重要的是,航母采用核动力可以不需要携带常规动力系统所需要的燃料,多出来的航母舱室容积可以装载航空作战所需的燃料和弹药,大大提高舰载机作战的持续力,这也等于是增加了航母的持久作战力。还有,常规动力航母因为动力输出有限,主要保证航母航行,淡水生产所需的动力相当有限,所以航母上淡水供应是限额的。核动力所输出的动力能够在保证航母航行的同时,还有富余的动力去生产大量淡水,所以在核动力航母上的淡水是敞开供应的,这对于提高舰员的生活水准,保证高昂的士气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已经建造了核电站和核潜艇,对于核动力技术并不陌生,当然核动力的成本要比常规航母更大,但是核动力航母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海军在航母上比较了核动力和常规动力后,认为单就建造成本来说,确实核动力航母高,但在实际使用中一艘核动力航母的效率大大高于常规动力航母,也就是核动力航母的费效比更高,经济性反而更好。所以在未来如果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发展核动力航母也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来源:网易军事
作者:光亭
责任编辑:张宁宁_NN33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国产航母到底用何种动力?专家一席话令人开悟
根据001A型国产航母建造进展的最新图片,有专家指出我们可以看到甲板上的2个大型孔洞内部各有2个更小孔洞,进一步确定这实际上是4台航母蒸汽轮机的安装位置。其实,自052B型驱逐舰建造开始,中国就已经停止在主力舰艇上使用蒸汽动力,那么国产航母为什么仍然要采用蒸汽轮机呢?这还是和国产发动机的“瓶颈”问题相关。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装备的是4台TB-12型蒸汽轮机,以4轴4桨双舵推进,动力总计20万马力,最高航速可高达32节,在航速30节时续航力为4000海里,在航速20节时续航力可达12000海里,舰上的电力系统可提供14000千瓦的电力,燃油储量为7800吨,航空汽油储量为5800吨。其实中国在燃气轮机上的发力并不晚,但是大型船舶发动机的“瓶颈”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突破。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以前苏联技术为基础,开始设计、实验、制造燃气轮机。1982年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利用国产涡扇-9型研制出410A型舰用燃气轮机,功率为13000马力,但是410A型的致命缺点是燃气等熵功率比设计计算值约低5%,输出功率低了约3.8%,而被国内用户否决。在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的“蜜月期”,中国曾经从美国引进了2台LM2500舰用燃气轮机用于052型驱逐舰,但是1989年后合同被美方单方面终止,当时我军甚至一度面临新型主力驱逐舰无动力可用的危险境地。直到1993年,乌克兰帮了中国一个大忙,中国从乌克兰引进了GT25000燃气轮机全套设计资料和加工工艺,该型发动机为33000马力,才使中国军舰的“心脏”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地缓解。目前,由于西方国家仍然将燃气轮机列为关键的国防安全技术不向中国出口,所以中国只能在引进乌克兰技术基础之上建立起了重型燃气轮机的研究开发、设计试验队伍。中国一航采用乌克兰技术研制成功的RMW)燃气轮机就是典型代表,但问题是R0110重型燃气轮机主要应用于发电领域,在舰艇上使用必须经过船用化的改造,这一改造过程似乎还未完成。所以国产001A型航母最终采用蒸汽轮机的话,这样做也可以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zngu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有核动力航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