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和大禹治水的故事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国祭”大禹:明天,我们同祭一个先祖同唱“一首歌”
话说祭禹的过去和现在·抢“鲜”探班“国祭”典礼·回忆新中国首次祭禹台前幕后
.cn 绍兴网  16:10
民国二十四年(1935)浙江省政府特祭大禹陵留影
1995年祭禹献酒
2006年公祭大禹陵
昨天,2007年祭禹彩排现场
祭禹·背景说
祭禹升为“国祭”
绍兴打响文化金名片
日晚上,市节会办有关负责人接到消息,国家文化部已经同意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由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祭禹成为我国第一个升格为国家级的祭祀典礼——这就意味着祭禹已不再是一家一户的事,也不仅仅是绍兴乃至浙江的事,而是中华民族祭祀民族先祖的大事。
据了解,大禹是中华民族共同尊奉的伟大先祖,大禹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大禹陵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和保护。自1995年开始公祭大禹陵以来,“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一直是绍兴人民立志打造的一张文化“金名片”。2006年5月,公祭大禹陵典礼又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是列入后的第一年,为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大禹陵祭典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大禹陵祭典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今年2月12日,浙江省政府第一号函件就向国家文化部商请共同主办2007公祭大禹陵典礼。
“祭禹为何能升为‘国祭’?为什么祭禹能成为我国的第一个‘国祭’活动?那是因为祭禹有着其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宣传活动部部长李永鑫在得到这一消息后曾说过,创新赋予了祭禹活动无穷的魅力。在任何时候,创新都是一个民族的活力健力所在。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创新的民族,我们的绍兴,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都是与大禹创新精神一脉相承的。大禹治水之时,洪水滔天,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大禹率领人民通过努力,“天平地成”,治水成功,使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创建生态城市时,仍需要弘扬大禹精神。他认为,祭禹活动是提高公民素质和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祭禹活动感召了无数的绍兴人,它今后也仍然是推动绍兴文化发展的助动器,祭禹升格为“国祭”无疑还对进一步打响绍兴品牌、推动绍兴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绍兴文理学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周一农在谈到祭禹升格为“国祭”的意义时,也显得十分兴奋。“从民间祭禹到政府公祭,再到‘国祭’,这意味着绍兴城市的形象在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绍兴的知名度、绍兴祭禹的知名度在不断地提升,这种提升说明了两点,就是我们走向未来时不能忘记过去、忘记传统,我们要从传统中吸取有生命力的文化,将先人的财富更好地传承下去。”
祭禹·参与者说
1995年的那场祭禹
庄重肃穆又很有可看性!
特别是祭禹时的三个细节
现在想来还是很有意思
“1995年,省政府和市政府首次联合公祭大禹陵的时候,我是筹委会的成员,负责的是礼仪典章这块工作。”市政协城市文化策研室主任朱元桂当年是祭典现场的副总指挥。他告诉记者,虽然已经整整12年过去了,但当时的场面他还是记得起来的。
“从1994年的秋天起,我们就开始了筹备工作,工作了半年多。”朱元桂说,从祭祀程序的设计,到祭品、祭器、祭桌、香炉、钟、鼓等的设计、采办,到具体祭典活动,都是他负责组织实施的。“特别是在祭祀程序的设计上,花了很大的精力,因为不仅要营造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还必须要有可看性,为旅游业的发展做些铺垫。首先在祭品上,我们选择了古代帝王祭祀‘礼’的规格——太牢,即猪、牛、羊三牲齐全。其次在程序上,我们在盥手、献酒、读祭文等方面也十分注意节奏的把握。”
朱元桂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有很多细节让他记忆犹新。细节一:当时禹陵广场还没有建起来,祭祀典礼是在半山腰的禹庙里进行的,场地有限,最多只能容纳1000多人,但没想到典礼开始的时候,禹庙边上的山坡都爬满了人,1000多名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就在山坡上见证了这场盛典。细节二:彩排的时候,天一直在下雨,一直到前一天晚上天还是阴沉沉的,大家都担心得不得了,没想到第二天居然放晴了,大家才总算松了一口气。细节三: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当时我们是怎样把龙图腾印在壮汉们身上的。我们定制了一块大橡皮,在橡皮上刻上龙图腾,沾上墨汁印到身上,还请来了书画院的一位书法家同时在现场润色。
祭禹·后人说
公祭让大禹的名声越来越响
现在会读“姒”的人也更多了
“从1995年开始,我就参加公祭大禹陵活动,今年已经是第12次了。”姒大牛是大禹的第142世后人,也是姒族中唯一一个在大禹陵景区工作的大禹后人。他告诉记者,从新中国的首次祭禹到现在升格为“国祭”,他感受最明显的是,政府和社会对祭禹越来越重视了,媒体宣传阵势更大了,祭祀典礼现场也布置得越来越隆重了。
“记得1995年的时候,禹陵广场还没有建造,祭祀典礼是在山上的禹庙里进行的。祭典的费用也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出资的。”姒大牛说,那次祭禹的影响空前,单从大禹陵景区翻了好几倍的游客数量就可见一斑。他自己也是在多次参加公祭的活动中得到了鼓舞,2002年,在他的牵头下,绍兴姒族研究会正式成立了。“当时目的也很简单,一个是希望通过研究会的形式将族人凝聚在一起,将族谱延续下去,不能让下一代忘了自己是谁,另一个目的则是希望能通过研究,挖掘更多的大禹文化内涵,推动绍兴旅游发展。没想到有了这个组织后,许多大禹后人都来寻根了,南非啊、韩国啊、美国啊,世界各地的都有。现在据我们统计,目前全世界还有2008位姒姓族人,自大禹至今已传至146世,辈分最高的为141世。”
姒大牛说,通过广泛宣传的公祭活动,大禹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了。他举了几个非常小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以前我走出去,大家看到我的姓都读不出来,害得我每次都要解释半天,后来干脆在名片上印上了姒的拼音,但现在我再走出去,这样的情况就少多了。”姒大牛说,他特别希望借这次“国祭”的东风,有关部门能好好地挖掘一下大禹文化,使之成为绍兴的又一个旅游品牌。
祭禹·大事记
大禹陵是全国祀禹中心。4000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历代祭禹,古礼攸隆,影响巨大。
●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子夏王启开端,祭会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王启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历代以来,由皇帝派出使者,帝沐赍礼来会稽祭禹者更多。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开始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
●明清两朝的祭禹仪式和制度最为完备,典礼也最为隆重。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又亲临绍兴祭禹。
●民国时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祭。
●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1995年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承续了中华民族4000年来尊禹祀禹的传统,翻开了新中国祭禹新的祭祀典章,公祭每5年一祭;地方民祭和后裔家祭则每年一次,绵延不绝。
●日,公祭大禹陵典礼将升格为“国祭”。从今年起,公祭大禹陵典礼将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
A 1995年公祭大禹陵祭文(万学远省长诵读)
维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五年,岁次乙亥,季春之月,谷雨良辰,浙江省省长万学远等谨代表全省四千三百万人民,偕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华人代表,敬具香花胜礼,奉祭于大禹陵前,曰:
巍巍大禹,轩辕裔孙。克绳祖武,继烈扬芬。劳身焦思,民始安宅。八年于外,夙夜在公。车撬驱弛,沐雨栉风。精勤敏给,寸阴是惜。心系苍生,过门不入。平成底定,茅山计功。万方执帛,九州牧同。一沐三握,一饭三起。虚怀从善,谨严律己。卑宫菲食,克俭克勤。举贤授能,区宇以宁。东巡吾浙,崩葬会稽。千秋俎豆,赡拜灵仪。良田沃土,鱼米之乡。东南竹箭,挺生英裔。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百年中土,历尽沧桑。鸡鸣风雨,多难兴邦。改革开放,擘划万端。图强大业,尚多艰难。励精图治,惩腐清埃。汲古鉴今,继往开来。民族团结,侨旅同心。河山一统,大旗共擎。凡我同胞,血浓于水。国运昌隆,举世称美。缅怀祖德,豪气如虹。艰苦奋斗,再创神功。值此阳春,风和日丽。赫赫我祖,鉴临天地。稽山苍苍,浙水泱泱。神州大同,再荐馨香。尚飨。
B 2006年公祭大禹陵祭文(张金如市长恭读)
维公元二○○六年四月,岁在丙戊,时届清明,绍兴市市长张金如谨代表全市人民,偕同中外来宾、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散具香花鼓乐、珍果牲醴,致祭于大禹陵前,曰:
巍巍大禹,接尧舜之心传,开三代之治运。周行川泽,躬劳疏凿。过门不入,公而忘我。治水神功,宁济生民。九州奠定,地平天成。立国始祖,江册一统。举贤授能,广布声教。菲饮卑宫,清廉勤政。明德楷模,光照吉秋。泽被后代,万世永赖。
稽山苍苍,禹功昭昭。陵寝所在,展祭唯谨历代尊崇,仰止虔诚。比年以来,胜境一新,齐心协力,规模空间:铸禹像、筑祭坛、设钟鼓、拓陵道、浚禹池、建亭台。守陵村遗风犹存,大禹陵松柏长青。庙貌巍然,游人如织。人心思禹,一日不忘。吾绍子民,缵禹之绪。宵旰奋发,创新有为。经济社会发展,崇文重礼胜昔,祭仪隆重有加,举国为之瞩目。
饮水思源,感载万千。
欣逢盛世,国运昌隆。治化之盛,超乎前代。于今再展宏图,推进科学发展,加强经济文化,力创生态和谐。城乡百业兴旺,人民富裕安康。绿水青山,遍布越中大地;和谐仁风,吹拂闾阎社区。瞻望前景,欢欣鼓舞。值此春和景明之时,华夏裔孙,齐集陵前。同怀禹德,共荐馨香。
国祭典礼·文化眼
祭祀的每个程序
都有着文化蕴含
了解“象征符号”
就能看懂门道
记者从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实施方案中了解到,今年的典礼程序共13项。为了让大家能看懂这些程序的意思,记者专门采访了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一番文化解读。
1.肃立雅静
2.鸣铳:9响
解读:意为赞美大禹平洪水、定九州的不朽功绩。
3.献贡品:断发文身,身着皮裙的壮汉抬三牲、五谷、五果进入祭坛
解读:断发文身,意为剪断头发,将龙图腾刻在前胸、后背,以防止水中蛟龙的伤害,这是古越一带的风俗。身穿皮裙,反映的是当时越族先民的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一般用树叶柳枝、动物的皮毛遮体。
三牲是指牛、羊、鹅。五谷是指稻谷、高粱、玉米、麦、大豆。五果则选择了绍兴的地方特产,上虞的板栗、新昌的小京生、诸暨的香榧、嵊州的柑橘,还有绍兴各地都有的枣子。
5.击鼓撞钟
解读:击鼓“三通”,代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撞钟13响,代表13亿炎黄子孙;“三通”即34面鼓同时敲响,敲三次。
6.奏乐:由编钟、锣、鼓等乐器合奏祭祀主乐
解读:现场在九鼎台下总共有三支奏乐队伍,共200多人。一支是古乐演奏队,由编钟等古乐器演奏《朝天子》等祭祀乐曲,一支是吹打乐队、还有一支是锣鼓队,共有9锣9鼓。
此外,在表演区域的扇形舞台边,有34面鼓,在表演的同时敲响。
解读:黄酒,用的是古越龙山的百年陈酿。这既符合祭祀的规矩,又体现了绍兴特色。
解读:请主祭人盥手、登祭台敬酒。
9.恭读祭文
10.全体肃立,向大禹陵行礼
解读:200人合唱团演唱《大禹颂》,同时8名少儿进行书法表演。
12.乐舞告祭:祭舞表演
解读:全场鼓乐齐鸣、彩炮腾空而起、气氛庄严热烈、祭典达到高潮。
国祭典礼·抢“鲜”那一天
这次祭禹典礼,“大禹”也要参与到祭典中来
祭禹典礼现场总导演:邵仲凯(浙江歌舞团的著名导演)
很荣幸,1995年公祭大禹陵的时候也是我担任祭典晚会总导演的,现在升格为“国祭”的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又请了我做总导演。
1995年公祭大禹陵没有什么可比性,我只是将这么多年积累在人们心目中的对大禹的感情给激发出来了,所以只能算是开了个好头。这次就不同了,因为是第一次“国祭”,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度非常大,而且中央电视台还要直播。此外,虽然在祭祀的内容上大致相同,但祭祀的程序则渐渐回归到了传统文化的轨道上来了。
所以我在做这场祭祀典礼的时候,主要把握的是三点,即行动更集中、行为更准确和更有可看性。具体说来,我注重的是主色调、主对象和主题的设计。比如黄色、橙色是我设想的主色调。比如为了突显主对象,主祭人与参祭、陪祭肯定是有明显区别的。再比如我会在山上的大禹像周围插上彩旗,让大禹像也参与到祭典当中来,成为所有人仰望的焦点,而不再是孤零零地站立在山头俯视这场祭祀典礼。
典礼现场既庄重又有江南元素
舞美设计:董建成(小燕子艺术中心主任、著名摄影师)
为了体现对大禹的崇敬之感,我们在设计中确定了山上的大禹像、山下的大禹陵、水中的祭台、广场上的太极阵这么一条中轴线,然后又以中轴线上的太极阵为圆心,分成三大部分:表演区、主祭台和13个方阵。
整个场景是为祭典提供平台之用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形成与祭典相吻合的环境气氛。此外,因为祭典毕竟是在绍兴举行的,我们还在设计中加入了一些江南元素。比如从主祭台走向表演区的时候,我们就设计了一座小小的拱桥,也有“大禹就活在我们身边”的涵义。
对了,还有一个小小的惊喜。在祭典开始后,舞台周围一圈还会有上百个水柱喷出,如果明天阳光很好的话,还能从很多角度看到水中的七色彩虹呢,非常漂亮!
有直播祭祀典礼有专家访谈
这是央视首次这样系统地介绍大禹
直播策划:滕双双(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新闻部项目主管)
我们4月13日就来绍兴了,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总共拍摄了《绍兴名人》、《绍兴的酒》、《大禹后代分支:余家》、《禹陵村姒姓人家》、《绍兴的水系》、《书法》等6个背景短片,以及制作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与会稽山》、《窆石与禹穴》等4个FLASH,这些都将在直播中穿插播出。
虽然祭祀典礼只有45分钟,但我们的节目有1小时40分钟的时间。直播时间是在CCTV-4,日9:20~11:00。我们将在北京设立演播室,并邀请两位文化界的专家——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授李耀宗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本来绍兴籍水利专家陈桥驿先生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但最终因为陈老先生普通话不标准而放弃,因为CCTV-4是面向海外播出,在语言上要绝对过关。)对有关大禹和绍兴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同时我们还将以在绍兴举行的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为核心现场,采用记者现场连线的方式作为亮点和点缀部分。
整个直播分成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北京演播室(9:20~9:50,时长30分钟),我们将对“大禹是谁”、“大禹跟绍兴的关系”、“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绍兴的水道、水系是否和大禹有关系”等问题进行文化解读。第二单元则融合了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现场和北京演播室(9:50~10:50,时长1小时)。北京演播室将和在现场的记者连线,介绍典礼现场的情况,同时还将对“三牲五谷”、绍兴酒文化、绍兴书法等内容进行文化解读。第三单元仍旧回到北京演播室(10:50~11:00,时长10分钟),接着对“什么是大禹精神”、“怎么评价祭禹的价值”、“何为公祭”、“为什么要公祭”等问题进行文化解读。
去年,央视国际频道对公祭黄帝典礼进行了直播,也是我们这些人做的,所以应该说,经验还是比较足的。可以说,这次直播公祭大禹陵典礼将是央视首次这样系统地介绍大禹。
国祭典礼·幕后眼
A 今晚杀的“三牲”都是“选秀”的佼佼者
参加“国祭”的“三牲”自然要经过精心的挑选,比如牛角必须要长得威猛对称,羊角必须要造型漂亮一点,鹅也要长得好看的那种。据了解,为了找到“相貌”符合要求的三牲,工作人员几乎找遍了绍兴各地的农村及养殖场。而为了保持“三牲”的新鲜度,他们在今天晚上才会进行宰杀。
B “百年陈酿”享受八抬大轿待遇
因为今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已经升格为“国祭”,黄酒集团也拿出了绍兴历史上最陈的黄酒——酿于1928年的古越龙山花雕酒。酒坛高达2米多高,内装50公斤“百年陈酿”。在今年的祭祀仪式上,它还将享受“八抬大轿”的隆重待遇。
C 每7秒撞一次钟
文理学院体育系男生扮演“撞钟男”
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击鼓撞钟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在表演区两边击鼓、撞钟的演员要特别讲究配合,当钟敲完13响后,鼓也要正好敲完“三通”。“差不多是每7秒撞一次钟。”撞钟的两位小伙子是来自绍兴文理学院体育系的两位男生。“开始我们撞得太响了,把现场的配乐声都掩盖掉了,后来导演教我们跟着音乐找节奏,我们才很快掌握了诀窍。”
D 新创作的颂歌来源于佛教音乐
为这次“国祭”新创作的颂歌《大禹颂》作曲、编词是浙江歌舞团的著名作曲家王天明和著名词作家钱建隆。在曲子里,作曲家借鉴了许多佛教音乐的元素,比较贴合祭祀的氛围。而词作家也参考了很多古籍,词写得非常雅致。
“歌”是这样唱的:啊……啊……啊……啊……稽山苍苍,禹功昭昭,啊……且疏且导,河汉归道,啊……立国始祖,华夏之父,地平天成,福佑今朝。祭吾大禹兮,举酒一觞,追思明德兮,来仪八方,颁我大禹兮,日月齐光,盛世和谐兮,永续辉煌,啊……啊……啊……啊……永续辉煌,啊……啊……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樊蕾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有效的用户名密码
    昵  称:
    密  码:
------------------------------------------------------------------------------------------------------------------------------
浙新办[2006]22号 浙ICP备号
Copyright(C)2007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拒绝访问 | www.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bd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华夏之祖知识点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习题详情
20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6.8%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孙中山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1)材料一歌颂了哪位中华民族先人的事迹?并写出他的的贡献(2分)(2)材料二中歌颂的是哪位先人?他的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治水?(4分)(3)从这两人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3分)皇帝(1分);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制造指南针,与炎帝一起平定蚩尤平乱。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元祖”、“始祖”、“初祖”。(1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江苏连云港市云台中学七年级上10月段考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孙中山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炎帝的认识,由材料中 “平定蚩尤乱”“轩辕氏”可判断出材料主要歌颂的是皇帝,结合已学史实可知分析归纳皇帝的贡献。第(2)问,考查学生对大禹治水的准确认识,阅读材料可以判断出主要歌颂的是大禹,相传大禹治水, 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因其治水有功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建立了夏朝。第(3)问,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时注意联系上述问题的分析以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答案可以围绕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为民谋福利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孙中山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孙中山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主要考察你对“华夏之祖”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孙中山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相似的题目:
下列制度都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并且出现之初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出现最早的是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九品中正制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炎帝、黄帝尧、舜禹、启元谋人、北京人
下列属于黄帝发明的是&&&&①人工取火&②建造宫室&③发明舟车&④蒸米饭②③①②③④①④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孙中山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1)材料一歌颂了哪位中华民族先人的事迹?并写出他的的贡献(2分)(2)材料二中歌颂的是哪位先人?他的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治水?(4分)(3)从这两人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孙中山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1)材料一歌颂了哪位中华民族先人的事迹?并写出他的的贡献(2分)(2)材料二中歌颂的是哪位先人?他的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治水?(4分)(3)从这两人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3分)”相似的习题。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黄旭华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渣攻光xn7T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黄旭华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
)①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
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③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④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A.①②
D.③④ 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他为国家积极做贡献,积极维护国家的利益,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所依据此正确答案选③④,答案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为社会作贡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禹治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