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主要学什么怎么学好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学好经济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博客访问: 148401
博文数量: 66
博客积分: 1400
博客等级: 上尉
技术积分: 810
注册时间:
IT168企业级官微
微信号:IT168qiye
系统架构师大会
微信号:SACC2013
分类: WINDOWS
其实我在浙大经济学院的这四年中,由于高考没考好(生病了,同时考试时天气太热,因此在37摄氏度的气温下,我如何能够拿到高分,考得好也!可能在北大物理系了,那也不是现在的我了!),父母给我填的志愿,就落到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原杭州大学金融与经贸学院,在浙大四校合并后统一组成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在大一上的时候,玩了半年电脑游戏,结果成绩还是全班第一,顿时感到空虚和无味!大一下开始学日语,由于怕把英语荒废,最后只能把日语放弃了!大二的时候,认识师兄黄毅,那时是他和我说高级经济学就是应用数学,顿时让我觉得自己在经济学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于是,在大二和大三,我本科课程没听多少,却旁听了经济系硕士生课程:(还包括在导师给我们学生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中自己选读文献,现在浙大也可以看到近期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期刊和主流经济学的英文原版教科书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数学系本科和硕士生课程:动态规划、数理统计、实分析、泛函分析、随机过程,自学完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生的部分课程(主要是从师兄黄毅这儿要来了一大堆原版书、文献、笔记、讲义和习题):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到底是中级还是高级,国内翻译方法不同,反正是advanced的,基本上是微观I(Varian)、II(Mas-Collel, Whinston and Green)、宏观I(Romer)、II(Sargent)等主流经济学的统一教材]、经济数学分析(Sydsaeter)、动态宏观经济理论(Turnovsky)、经济动态递归方法(Lucas,Stokey)、博弈论(Rubinstein)、确定性和随机最优化(Kamien,Schwartz) 、经济计量分析(Greene)、时间序列分析(Hamilton),这些课程对我的帮助是使我能够基本把主流经济学的文献读下来。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我的数学基础,但是由于学习的路径是自己选择的,因此避免不了用数学功底冲经济理论的弊端(其实,留美经济学会的很多牛人都是从数学系转过去的,因此都有这样的经历。)。我是围绕经济学所要求的主要数学进行干中学的,现在的数学功底应该说和数学系科班出身的硕士自然有一段距离。总的感觉,应用数学方面(这方面可以借助 MATLAB、SAS、SPSS、STATIC等数理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偏重于优化理论,也部分包括Chaotic System。)可以得心应手,但是在理论数学方面(泛函、拓朴)只能说是会使用,而不能说是在构建模型方面得心应手(现在不选择搞数学学派的原因是在大四的时候和田国强教授谈过并看了他的文章,感觉到没有数学系七年的功底是很难在这个领域立足的)。由于,当时缺乏经济学问题性和对真实世界关怀方面的学习,因此在大三时,当周其仁老师来浙大讲授新制度经济学导论的时候,我老是觉得脑子转不过来(因为被数学的思维方式局限了),因此当时只能用理论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我过去的强项)来挑战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经过三个月的思考,我终于接受了周老师的观点,学会了问题性!当汪丁丁老师来的时候,我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了他的大部分书,同时在他身体好转后(因为丁丁老师开始来浙大的时候由于水土不服生病了),与几位师兄师姐还有叶航老师,和丁丁老师一起去杭州的云栖竹径游玩。(丁丁老师认为只有瑞士的森林公园才能与此景媲美。)在五云山脚下,吃着西湖藕粉,共谈学术,使我对学术的信仰和感悟加深了,同时感到了学者之间的讨论是一种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是我治学的态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丁丁老师的看法,我有一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更感觉到丁丁老师像天上的游龙一样,洒脱而神秘!& && &&&对经济学方法论的感悟[对于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从一个小问题出发,来阐述一个大道理,重点在于解释世界,完善原有的理论。其步骤主要分为:(1)在对真实世界(Real World)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比较特殊且具有普遍性的现象(Story)。(2)从现象出发,提炼出现有理论不能解释或不能很好解释的问题(Issue)。在这两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找到一些十分特殊且没有代表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应该被排除。(3)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判断,并对现象中的因果关系,用逻辑性的语言进行描述。(4)提取导致该现象的至关重要的变量,并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描述现象中的逻辑性,从而证明自己的判断,并提出相关结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所选择数学工具的逻辑体系和现象中的逻辑性总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我们往往要用几套解释重点和力度不同的数学工具来解释现象中的逻辑性,较普遍的有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合用等。(5)选择合适的数据,对结论进行检验。从该研究方法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性和逻辑性是经济学研究必备的。]和对经济学家素质的感悟[我把一个经济学家的素质分为四点:1、敏锐的问题性(可在周其仁老师处学到)2、逻辑性(这取决于数学功底和个人的逻辑分析能力)3、对于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汪丁丁老师在这方面是你的助手)4、一流的口才(Communication Skill)。],我主要是从见了周,汪两位老师开始感悟到的。从周老师这里学到了问题性,使我懂得了如何问问题和如何从别人的presentation 中听出问题,在汪老师这里感悟到了学者自由的个性和学术的宏伟。同时,在中心参加夏令营的时候,我看到了林毅夫老师,平心乔老师等中心的老师把学术当成一生追求的事业,不为名利,孜孜不倦地耕耘着,这使我感悟很深!由于在presentation的前一天北京申奥成功,太高兴了,因此多喝了两杯,造成了第二天presentation的时候,身体不适,头昏脑胀,精神不振,无法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我最终还是和中心无缘。但是,在presentation 中虽然被问倒了,却使我认识到了真实世界提炼出来的逻辑性与模型所能表述的逻辑性之间的差距,感到了数学工具的局限性!因为我当时能把模型讲下来,但模型背后所描述的从真实世界提炼出来的逻辑性却由于身体原因没能讲清楚!(其实,丁丁老师早和我说过了,搞系统控制理论已经过时了,主流经济学现在只剩几个人看中这个领域,基本已经被淘汰了,他当年在中科院数学所在这个领域学了两年,后来才觉得这方面没有发展前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应用数学分析和调查统计的重要性,因此出国转学了经济学!因为所谓动态最优控制只能在倒推的时候才能够得到,但是真实世界又如何倒退呢,而当前提假设中的环境变量跟着控制变量一起动时,就有可能出现 Color Chaos,国外的桑塔菲研究所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人终究不是上帝,不可能通过过去而控制未来,因为不可观测的因素和被忽略掉的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太多了。因此宏观经济学现在偏重于对其微观基础和组织结构的研究,主流经济学更偏重于对问题的经济解释、实证分析和交叉学科!)其实,我被问倒的次数已经有很多了,当年在周老师这里,由于上手就讲数学模型的构建,因此跟本没有讲出问题在哪里,同时由于缺乏对真实世界的关怀,因此现象肯定描述不清楚,结果一张嘴就被问倒了!第二次拉了一个同学一起到周老师那里去,总算那位同学还能把现象基本讲清楚,但还是在问题性这儿卡住了!和师兄黄毅合作的《农地》系列,由于缺乏问题性,因此在中心的presentation中基本上讲了一分钟就被问倒了(后来该文的英文版也被cancel了)。在中心讲《计算机软件侵权问题》的时候,我已经能把故事,问题和判断讲清楚了,不过问题仍出在对真实世界的逻辑性没有提炼清楚!直到前些日子在复旦大学的劳动经济学 Seminar中,我从新恢复了信心,把我的毕业论文——《计算机软件侵权问题》的修改稿做了一个presentation(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的表达能力也不断地提高),基本上已经能够讲到模型的构架这一部了,但是由于缺乏微观数据,本文的最大问题是对软件市场,软件产品和软件消费者的分类(国内分类问题搞得最清楚的应该是中心的陈平教授,毕竟受过物理学良好的训练,去年他来浙大的时候与他有一面之缘。),因此,只有在对这一领域做相关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才能针对一类软件产品做出相应的分析!我认为学术需要交流,在学知识的时候,不要怕丢面子,在seminar中做presentation,一开始肯定会被问倒。但是当思维进行不断的训练,最终如果有一篇paper能够提炼清楚,没有被问倒,那就已经是一篇成功的paper了。我向来是以这样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并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期刊上发文章!(所以需要有一批具有相当水平和知识背景的人形成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组成一个自由且没有话语霸权的group,在不断思辩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国外的working shop就是这样把一流经济学的人才训练出来的!上个月去复旦大学,感觉到其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的group在几个博士生的带领下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学术气氛也非常好,这使我感到了当我重新回到浙大的时候,希望能够带出一批水平相当的学生来,建一个group,把学术讨论的水平和气氛搞上去。在大二时,我做的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是与学长们一起创办了浙江大学学生经济学会学报,并担任主编。通过了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将该报发展成为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刊物,而我们的经济学会也成为了浙江大学的十佳学生社团。同时,通过建立该刊物的网页,我们加强了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与合作。这一系列的努力使我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大三的时候,我和几个学长建立了一个名为“泽思”的group,希望借此来活跃学术讨论的气氛,同时我在学生经济学会中担任带新的工作,希望把学弟学妹们引入经济学学术的殿堂,但是终究因为每个人知识背景和人生取向的不同,在学术讨论中发言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在带新的工作中由于很多同学是为了赚钱才来学经济学的,因此根本对搞学术研究不感兴趣,这使我感觉到了原来我们才是弱势群体!)总的感觉是跌到了,爬起来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迎接新的挑战!学贵于每日都有所得!同时由于接触了这些老师,我对文献阅读的口味和听讲座的品位越来越高了,现在主要集中看一些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期刊(如AER、ECONOMETRICA和QJE等),讲座也主要听一些国内外著名学者的!(由于就业等问题,这两年进入经济学类学科进行学习的学生多半是为了找一份与本专业相关的好工作,因此,人心浮躁,今年浙大招的研究生基本都有此倾向。可能浙大从柯荣住师兄开始传下来的学生学术科研的气氛要失传了,学生经济学会和经济学研究生会,也可能要从实务和学术科研两方面开始分流了!不知道北京现在的情况如何!)& && & 在大四的那年中,由于赶着要出国(但是自从9.11之后基本感到是要看看形势再走了),而且由于平时学术搞得太多英语有些荒废,我着重补了英语,由于平时的思维习惯问题,我感觉到自己不是坐下来死记硬背单词的人,因此,考GRE等于是去放水,只在考前背了6个小时GT联盟上近一个月词汇部分的答案,没有做过其它任何练习和背过单词,就去考试,结果马马虎虎考了2100!今天刚考完托福!过些日子,可能还要去读雅思。这只是感悟人生,否则人生不完整(新东方熏陶的)!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了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金融研究和调查统计部工作,因为由于缺乏微观数据,我们搞经济学的人似乎是背了一包工具而没找到素材,这样是不可能完成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的!因此,我对能提供微观数据给做中国问题的学者提供方便的工作者,是十分欣赏的!由于。我个人认为中国学者做中国问题,注重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很好地提炼其中的问题性和逻辑性,还是相对有比较优势的(从中心得到的感悟)!因为做其他领域在国外势必有很多人在研究,在国内的学者必须融入那个圈子,并很有可能得不到那个圈子里的绝对优势,因为先入为主!同时凡是那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的,都基本是开创了某一个领域,并在该领域有独到建树的学者。因此,用主流经济学的学术规范分析中国问题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国内统计的滞后性,造成了我们虽然学到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但是却无用武之地。因为仅靠统计年鉴上的一些数据,且不说其可信度到底有多少,由于中国大多数省份都处于制度变迁中,因此如关系资本、权力资本和制度变量等众多不可测变量占了主要地位,因此,依靠理论和计量的规范分析,势必起不了太大作用。中国只有如上海、浙江、广东等少数几个省,由于现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测变量的影响比重较小,因此才能作规范分析。由于现在讲究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整体宏观数据上进行判断势必产生较大的误差。在国外有专门的数据公司整理统计数据,经济学家可以向他们购买数据,以满足研究的需要。而国内的这些数据主要掌握在一些所谓的内部人事手中,因此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开放和不足,造成了对中国问题研究的极大困难。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把浙江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做规范的整理,以为做进一步规范的分析和研究打好基础!& && &总之,本科四年,我觉得过得非常充实(也拿了一堆不痛不痒的奖和科研经费),可以说是继浙大柯荣住师兄之后,混得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之一!在这四年中,我知识面和学术功底的积累离不开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特别要感谢的是中心周其仁教授和汪丁丁教授,还有浙大的史晋川教授、张旭昆教授、金祥荣教授、罗卫东教授、汪斌教授、陈凌教授、叶航副教授、郑勇军副教授和周诚副教授,在他们的教育下我收益匪浅!同时还要感谢师兄柯荣住、黄毅、潘士远和岑岭,师姐叶敏在我经济学学习,数学学习和英语学习方面的鞭策和鼓励!最后要感谢的是周又红老师对我人生取向上的教诲!接下来,我可能在职回浙大继续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计算机可能要去考一个程序员级,同时要多学一些社会经验和阅历,这对今后的发展有好处。过两年等形势看好的时候,可能还会去国外看看形势的发展,有机会希望能在国外继续深造!可惜本科四年就缺一个女朋友(可能太专注于学术,被人判定是没有这方面倾向的人)。我对人生的感悟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抓住机会!很多人读书,特别是哲学,读到最后只剩一本《庄子》了,因为该书似乎已经包罗人间万象,讲的是养生之道!我也非常赞同这些观点!人生虽然有很多目标要去争取,但是不论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过程和在过程中的感悟。现在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我们将来的发展!而对于学术的发展,应该是一种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总之,吾辈还需继续努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022860
阅读(4343) | 评论(0) | 转发(0) |
相关热门文章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请登录后评论。大学选专业:数学和经济哪个比较好? | 死理性派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895137人加入此小组
据说大学经济专业学的太泛,而数学则可以比较容易地转学经济而且貌似各大大学的数学系普遍比经济系好进的说所以说如果最终目标是学经济,在本科的话学数学好还是学经济好呢
+ 加入我的果篮
孩子,如果你不读研,有种东西叫双学位
无可置疑的告诉你…如果是想在现实中谋求更大经济利益的话…经济学是不二选择!经济学面临着博弈的问题、方向的不确定性…数学只是真理的追求!
同学,你非要学着两个???
数学吧,有空选点经济学的课,上研以后会觉得数学好会很顺
你要是想研的话~~那就数学吧~~研究生经济搞起啊~~
Mathematica玩家
你是想赚钱还是想搞经济学研究?┏━━━━━━━━┓┃(这里是签名档)┃┃羊驼!羊驼!  ┃┗━━━━━━━━┛
对两个都有兴趣吧赚钱是次要的...
LS有说最大收益的,其实从机会成本考虑,选择学经济,那数学就无望了.选择数学,可以很容易的转到经济(经济什么难?不就是模型么,对于数学专业只是小菜)
其实现在最好找工作的是会计…………经济学研究理论的,没啥用,数学学出来除非你还学编程建模之类的东西要不然也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我只想告诉楼主
数学有个本科专业叫“信息与计算科学”打死别进
除了坑爹还是坑爹 -----------------------下班签名-----------------------
必须数学啊,明智的选择是现学数学研究生再学经济,数学是万科之母
从学术角度讲先学数学没问题
但必须考虑中国大学的坑爹性-----------------------下班签名-----------------------
当然是经济啊,纯数学到时候怎么找工作啊··
我感觉吧,数学很依赖天赋的,属于高风险专业。当然,如果辅修个计算机神马的,情况可能会好些。
作为数学系的苦逼,告诫LZ两点:1 本科数学系对于天赋一般的人来说,过得比高三还累;2
数学以外必须熟悉统计,计算机编程,教书等实用技能的一种或几种,否则毕业近乎失业。。。
经济吧,感觉楼上说的很对
毕业近乎失业。。。
看你之后想怎么发展,本科是金融,研究生(如果顺利的话)也是金融的人路过。。 在金融类、经济类专业中里面有一种很吃香:本科学数学(物理、生物、地质等),研究生跨专业考金融(经济等)。这种人是教授最喜欢的、就业也很好、想继续深入学习也比较容易(理论金融全是建模啊啊)。。 不过这条路比较苦就是了,不建议想快速取得回报、没有毅力的人。
同意楼上,本科数学,研经济
同意楼上,本科数学,研经济。学经济类的飘过~~
If you want to do real good research in Econ, then the best choice is majoring in Math. The reason is that even the best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p 2) cannot give you a solid academic training in research.
其实难道不是应该首先考虑LZ是否有玩转数学的天赋先咩?……
没有读过大学的~~路过~~~
数学可以下放到经济,经济不容易上调到数学
数学只能读研
数学不挂课,经济学就弱爆了。。本人就学经济的,数学差看计量看不懂的说。
我看那么多人都说数学学好了比经济学强,依个人所见这纯属一厢情愿(PS:本人经济学学硕在读)如果你想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话,一定的数学基础是必须的,但不代表你就必须是精通数学。呵呵,有位经济学家说过,经济学可以研究人类社会90%的现象和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与其说经济学偏重数学,倒不如说经济学更像是社会学和心理学。在很多经济学研究领域,数学抽象公式好无用武之地,反而是更为实际的学科之前互相纵横贯穿,经济学成了一门横断科学。比如对于产权的分析,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析,以及国际贸易学的研究都不涉及太过深奥的数学原理。当然对于市场相关人的行为一部分可以用数学原理解释,如:大数定律。如果你是一名数学本科生,那你更有可能转型深造计量经济学,金融数学等这些偏重数学模型的学科,而且以后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当然,如前所述,像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等这些偏重实践经验和具体业务领域操作的学科我认为与数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数学系转型这些专业本身就得重新学习大量的专业类书籍(这是一种不小的考验),因为这些学科书籍涉及面与数学不同,并且更为复杂。当今一些脍炙人口的经济学书籍如《金融危机和非理性繁荣》《21世纪新资本论》可没有涉及多少抽象的数学分析,这更多的通过经验数据和社会实践得出的结果哦。以上均是对有志读研从事研究的人说的。如果你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的话,那我只能告诉你,做人实际的,因为这是现实的社会。学数学的特别是理论数学毕业就是失业,如果你愿意放弃你之所学从事其他不想关的工作就当我没说。如果你学经济学特别是应用型经济的话你基本上都可以顺利就业,而且很大程度上都或多或少的从事你所学专业,因为经济学本身是接地气的学科,不像数学就是象牙塔科学。并且中国经济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三产业拉动的,这需要经济类人才予以持续和发展。工业产业以及商业产业都需要经济类人才予以维护。综上所述,经济类的应用性以及前景大于数学,谢谢。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苹果/安卓/wp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匿名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请各位前辈们:亲爱的各位老师们,学长学姐们,对于一个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该如何学好经济学?望大家不吝赐教!小女子在这儿谢谢大家了。。。
载入中......
找准教材...多看多领悟
经济理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你提出了一个理论并能自圆其说&&那你就是一代经济宗师
对于经济学的学习,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用一本可读性比较强的教材。一本好的教材能够使初学者比较容易的进入所学知识的世界。它能够以浅显、生动的语言讲清楚其课程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它如涓涓之细流、融融之春风,使我们潜移默化的去感受经济学之魅力。这里,我推荐美国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3版。
2、多观察、多思考。对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只有用以对现实经济生活加以分析才显其力量所在。我希望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尽量尝试用所学经济学的理论去思考现实问题。我相信,如果你能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就会发现:经济学竟如此有用!很多问题或者说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这边是繁华的街市,而这边却有烂尾楼呢?为什么服装、电脑(或其配件)常常挤在一个地方卖呢?这样在一起竞争岂不是太激烈了吗?为什么有些企业亏损却还在生产?为什么广州市对老年人坐公交车免费而实行的老人证制度不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3、打好数学基础。对于经济学这门科学来讲,数学是必须的,经济学正是使用了数学这个工具才使它更简捷、更易懂也更有力量。使用数学不是把经济学搞复杂了,而恰恰相反,数学提高了经济学的表述效率,使人更少的产生歧义。正是有了数学的方法,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更清晰了和更准确了,这样做,也有利于经济学的研究者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使用新的数学工具发展经济学理论。
捡石子的孩子
谢谢你的耐心指导,受教了。。。
希望成为一个金融及相关专业专业(本科,硕士,博士)有效交流自己学习心得的promising place。。。。
加入时 请说明 学历 专业&&O(∩_∩)O谢谢& &如 “研一 计量经济学”
个人认为首先要了解和理解最基本的理论&&能理解各种模型&&善于思考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克服重重困难,与经济系统成为知心朋友!!!
苗实,出身农家,有幸著书立说,仅此而已!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