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德国苏联德国二战电影大全后勤部队各有多少人

帖子主题:二战时,如果苏联和德国单挑,结果会如何?
共&27882&个阅读者&
军号:176118 头衔:铁血军事首席执行官 工分:163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二战时,如果苏联和德国单挑,结果会如何?
如果苏联没有如下援助,苏德单挑,结果会如何?开战前期兵力实力对比!!!!德;侵苏兵;550万.4300辆,
火炮;4.2万门.
作战飞机;4980架.
作战舰艇;190艘苏;
537.2万, 新型;1750辆, 火炮;3.75万门,
新型飞机;1450架.工业实力对比!!!1二战苏德工业实力对比二战德国工业VS苏联网上许多人都认为当时苏联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战争潜力远超德国,然而事实是否是这样呢?实际情况正好和我们所知道的相反,在对战争经济最关键的机床储备上,德国拥有130万对40万的绝对数量优势,在质量上德国的机床更是遥遥领先,这也就意味着德国在武器再生产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再来看另一项关键指标,汽油。德国人的合成汽油,以及用购入原油合成的汽油大部分是87号(辛烷值);而俄国人用自己的技术从原油中提取的汽油才70号(辛烷值),而且产率只有可怜的5%。如果说87号汽油能让德国飞机上天的话,那么70号汽油只够斯大林煮方便面的。在苏联向后撤退的过程中,损失了大部分的工业、采矿业和农业,那么苏联究竟是凭什么打败德国的呢?实际上答案很简单,和英国的援助。就拿航空汽油来说,苏联自产只有181万吨,而西方(主要是)援助了258.6万吨。更重要的是援助的高辛烷值添加剂,这让苏联能生产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而苏联本身根本就没有开发这种成品的能力。用于飞机制造的铝,也是苏联的弱项。苏联自产了26.3万顿,而西方援助了32.8万吨。要是没有这些铝,一半以上的苏联飞机只能用木头来做,那苏德空中交锋的结局可想而知。另外,要提一下的是,苏联用于粘合木飞机用的胶水也是需要进口的。还得提一下装甲钢,在这个项目上,西方盟国提供的数量超过了苏联在战争期间生产的总和。想象一下吧,苏联的数量下降一半,战争结局将会如何。最后再提一下的关键,汽车。西方盟国一共提供了501660辆,而且质量都比苏联在战争期间生产的"嘎斯"军用汽车(343624,才5%! )好不少。没有这些汽车,俄国人就没有,也无法机动大炮。 其它还有数不尽的物资援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上就足够证明“如果美国和大不列颠(包括英联邦和英帝国本身)在期间严守中立的话,毫无后顾之忧的德国和轴心国军队将会把苏联碾得粉碎。” ――艾伯特#西顿 [英国]日至10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英美苏三国代表会议议定书规定自1941年10月初起、至1942年6月底向苏联提供的军需物资
英国和美国将协助交货并把货物运到苏联1、 飞机:每月400架,其中短程轰炸机300架、战斗机100架(最终同意400架,其中美国每月供应轰炸机100架、战斗机100架,英国每月供应战斗机200架)2、 坦克:每月小型坦克或中型坦克1100辆,或两者合计1100辆,两者比例不固定(最终同意每月500辆,其中小型坦克不超过50%,此外英国每月供应带机枪的小型战车200辆)3、 高射炮(37mm、45mm、75mm、90mm)连同弹药:每月300门(最终同意在9个月内由美国供应90mm高炮152门)4、 反坦克炮(37mm、60mm)连同弹药:每月300门(最终同意在9个月内由英国提供两磅炮(40mm)500门,每门附弹1000发;美国供应37mm炮756门)5、 反坦克枪连同弹药:每月2000支(最终同意每月提供200支,每支附弹200发)6、 侦察车:每月2000辆(最终同意在9个月内由美国供应5000辆)7、 货车:每月10000辆8、 战地电话:有声感应电话每月6000部,自冲电源电话每月600部9、 战地电话用电线(七股绞线):每月100000公里10、 水底电缆(古塔波胶):每月50公里11、 海底电缆:每月100公里12、 粗铝:每月4000吨(1940年9月装船的5000吨不计在内)(加拿大和美国每月各供应2000吨)13、 碾轧硬铝:每月500吨(美国提供)14、 锡:每月1500吨(英国提供)15、 铅:每月7000吨(美国提供)16、 镍:每月800吨17、 钼:每月300吨(美国提供)18、 钴:每月10吨(英国提供)19、 电解铜:每月3000吨(英国提供)20、 黄铜:每月5000吨(美国提供)21、 镁合金:每月300吨22、 锌:每月1500吨(英国提供)23、 复合金属:每月3000吨24、 铜管和其他铜制品:每月300吨 25、 铁硅合金:每月7000吨26、 铁铬合金:每月2000吨27、 坦克用装甲板:每月10000吨28、 硬合金和刀具:每月50万美元29、 银钢:每月50吨30、 高速钢:每月300吨31、 工具钢:每月1500吨32、 刻度钢:每月13000吨33、 热轧钢:每月7000吨34、 短钢条(铬-硅-锰):每月8000吨35、 冷轧钢条:每月8000吨36、 冷轧钢板:每月8000吨 37、 锡板:每月4000吨38、 钢丝:每月7000吨39、 钢丝索缆:每月1200吨40、 钢合金管:每月300吨41、 不锈钢丝:每月60吨42、 镍铬丝:每月70吨43、 铁丝网:每月4000吨44、 甲苯:每月4000吨(美国提供,另优先装运10000吨三硝基甲苯)45、 硝酸甘油:每月3000吨46、 石炭酸:每月1500吨47、 石油制品(航空汽油、辛烷、润滑油和滑脂、汽油、煤油):每月20000吨48、 乙烯醇:每月120吨49、 溴化钠:每月100吨50、 磷:每月100吨51、 磷苯二甲烯:每月300吨52、 二甲苯胺:每月300吨53、 二苯胺:每月300吨54、 硝化纤维:每月300吨55、 金属切割机床:每月1200台56、 炼钢电炉:每月50只57、 锻压机:每月400万美元58、 各种工业机器:每月300万美元59、 钻石:每月15万美元60、 磨料:每月30万美元61、 炭精电极:每月400吨62、 锡兰坩埚炭精:每月100吨(英国供应) `63、 橡胶:每月6000吨(英国供应)64、 黄麻:每月4000吨(英国供应)65、 虫胶:每月300吨(英国供应)66、 鞋底用皮革:每月1500吨(美国供应)67、 羊毛:每月2000吨(英国供应)68、 军靴:每月40万双(英美供应)69、 军衣料:每月120万米70、 小麦:每月20万吨(加拿大供应)71、 糖:每月70000吨(英国供应)72、 可可豆:每月1500吨虽然苏联号称第二工业大国,但这只是根据苏联自己对外公布的数据。而且就算这些数据正确,也只是第二工业大国而不是第二工业强国。从总体工业实力看,德国强于苏联;苏联很多工业产量都是有数量没质量的,而且到底有没有这么多还值得怀疑。1941年,德国除了本土工业外,还有捷克、奥地利等国工业和技术工人。控制的工业实力比苏联强。另外再说英国,英国当时工业比德国差一点,是相对于一战,但百年日不落帝国的底子还是很厚的,从英国一边对抗德国,一边援助苏联可以看出他的工业实力。德国对英国有一定优势,但还无法达成绝对优势。
法国就不说了,二战之前,钢铁产量都已经被日本超过。其实从整个国家战争能力看,排名应该是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日本,其中美国相当于后面几家的总和。苏联的二战前的几种坦克主要坦克,比如和日本交战用的t26,bt7快速坦克,用的都是美国发动机。苏联30年代工业大发展,离不开美国的技术和资本。
30年代苏联主要以外国商号和工程师、专家为媒介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29年10月,苏联政府批准七十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1930年执行的104个技术援助协议中,约有84个是和美国、德国公司签订的。年间,苏联和外国公司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中。可以说,30年代苏联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44年6月,斯大林就曾经告诉美国人,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1/3是在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捷克、丹麦、芬兰和日本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札波罗热钢铁厂是美国援建的。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而其余20个原有的钢铁厂也在外国的帮助下进行了技术改造。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而莫斯科和雅罗斯拉夫尔这两个老厂则是得到了扩充,用新的外国工作母机全部重新装备。这三个厂加上1940年开工的一个较小的莫斯科装配厂,构成了二战前苏联汽车工业。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约有80家美国厂商为该厂制造了所有设备,并由美国人及德国人在苏联加以组装。哈尔科夫拖拉机厂也是由外国援建的,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在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苏联除了在重工业方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外,同时在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例如,苏联的棉织品的生产是在德国的援助下重振旗鼓的,并由美国大通银行提供资金输入美国原棉。后来,苏联产棉集中地区土尔克斯坦和外高加索的土地灌溉工程,曾得到担任过建设顾问和美国农垦局局长的著名灌溉工程师戴维斯的帮助。戴维斯早在1913年就已经勘测过灌溉中亚细亚的“饥饿草原”卡拉甘荒地的可能性,并建议俄国当局进行更深入的勘测和设计工作。1929年6月,他被邀请到莫斯科并被告知,他的计划已在进行。他留下来,担任苏联棉花总管理局的总顾问,负责中亚细亚灌溉计划的整个工程。还有不要忽视德国技术对苏联工业的帮助,一战后德国工业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掩人耳目,采取和苏联合作发展,苏联也得到了很大的技术援助。年,苏联展开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图建立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基础,迫切需要德国大量援助,德国也投桃报李,向苏联提供了大量信贷以及帮助苏联向德国企业订货。以1930年到1933年为例,这4年苏联从德国进口的总值分别为4.31亿马克、7.6亿马克、6.26亿马克和2.82亿马克。通过合作,苏联在先进武器设计制造和军事人员培训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苏联潜艇部队。1926年,以德国阿诺.斯宾德勒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对德国潜艇深感兴趣的苏联佐夫提出希望德国能提供潜艇设计和建造方面的帮助,不久,4艘德国潜艇的设计图纸被完整地送到了莫斯科。1933年11月,德国把全套E-I级潜艇的图纸买给了苏联,还让最好的工程师到列宁格勒帮助苏联人完成潜艇建造工作。到1941年爆发前,苏联已拥有309艘潜艇,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潜艇部队。更令人吃惊的是,俄罗斯军事博物馆现存资料显示,整个20世纪20年代,德国派遣了60名一战期间的王牌飞行员到苏联利佩茨克基地,专门协助训练全由日尔曼人组成的苏联空军飞行大队。这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纳粹空军元帅的戈林,他在利佩茨克待了一年半的光阴,并与一位苏联姑娘产生深厚的感情。与戈林的浪漫经历不同,德国“空降兵之父”斯图登特在20世纪20年代经常在德苏之间往返,帮助苏联人在梁赞建立了伞兵基地,与苏军共同探讨利用滑翔机实施空降作战的可能性,他为此还在一次滑翔机训练中把头骨撞裂。除此之外,年有德国装甲兵之父之称的古德里安将伪装成“农用拖拉机”的德国第一代坦克运到苏联喀山,进行了各种环境下的机械化行军及遭遇战演习,他的闪电战理论在苏联得到完整示范,并最终发展成型。1926年苏联红军在第聂伯河举行代号为“西方”的大规模合成演习,古德里安居然被邀请参与编写演习大纲,这中间就包含了他对闪电战战术的设想。斯大林对双方的合作关系相当满意。日,斯大林写信给外交人民委员齐切林说:“我想……我们与德国人的事情将运行良好。”1938年底,希特勒开始具体计划发动大战,为避免德国重蹈两线作战的覆辙,德国突然率先提出加强苏德军事合作问题,提出用苏联原料换德国武器的方案。斯大林求之不得。1939年1月,他命令所有与军事工业相关的人民委员15天内提出A、B两份向德国订货的清单。据统计,从1939年8月《》签定到日苏联遭受德国全面进攻,苏方提供了石油、棉花、磷酸盐、铁矿石、铬矿石、锰矿石、有色金属等价值4.7亿马克的战略物资,德方提供了未建成的“吕措”号重型巡洋舰及建造该舰所需的设备、舰炮、水雷、鱼雷、潜望镜、最新型号的飞机样品、火炮样品、坦克、通讯设备、300多种机床和机械样品,发动机、气轮机等。为了保证德国供货的质量和期限,苏联政府令捷沃相率一个委员会常驻德国,该委员会及其麾下专家在1941年上半年竟达700人之多。捷沃相对德国官员说:“我们的任务是从德国得到最新最完善的军工设备样品。我们不购买老式军品……只要我们不那准这一点,我们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订货。”从执行协议的态度看,双方是守信义的。1941年上半年,即德国陈兵400万于苏联西部边界直至进攻苏联的前一天,德国一直按照协议供给苏联货物,其数量超过了1940年的总供货量。苏联一直按协议忠实供给德国货物,直到日的前一天,整列整烈火车的货物仍停在边境,待发西送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美国资本家的货卖不出去,只好求着苏联政府买自己技术和资本。列宁说过“为了赚钱,资本家愿意出卖绞死自己的绳子”,说的太对了。当然苏联付出的黄金外汇也帮助美国资本家减轻了危机。援助情况!!!!新闻午报二战美英援苏武器:1.8万架飞机 1.3万辆坦克二战期间,盟军向苏联提供了许多武器装备。二战结束后,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沃兹涅夫斯基曾表示,盟军援助的武器装备只占苏联生产总量的4%。然而,俄罗斯媒体不久前披露的资料表明,美英两国战时援助苏联的武器装备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援苏战机:18303架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苏军防备不足,西部边境被突破,苏军大量武器装备被毁。据统计,开战头几天,苏联西部边境及其附近机场几乎全部遭到猛烈空袭,1000多架战机受损。战机是快速作战的主要兵器。苏军航空兵在西部大量受损直接影响同德军的对抗,不愿看到希特勒独霸欧洲的美英因此决定加强对苏联的军事援助。当时,尚未正式参战的美国主要根据当年通过的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处于战争旋涡之中的英国因而成了第一个向苏联援助战斗机的国家。英国援助的战斗机为“飓风”,它配备有4门20毫米航炮和8挺机枪,可以携带454公斤炸弹实施轰炸。一些“飓风”战斗机还配备有当时极为先进的40毫米反坦克炮。由于英国仍在作战,实力雄厚的美国逐渐成为援助苏联的主要国家。被拆卸后,一般由航母或其他船只运往苏联。航线主要有3条:一条通往东北部,一条通往西北部,还有一条通往南部。其中,最艰难的航线是从美国最靠近苏联的阿拉斯加出发,前往苏联东北沿海,再前往西伯利亚中部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二战期间,这条线路总共运送了大约8000架战机。其中,大约5000架为P-39和P-63战斗机,2000多架为A-20攻击机和B-25轰炸机,710架为C-47运输机。美制战斗机的作战性能不亚于当时德军的战斗机。其中,P-39战斗机于1939年试飞,速度达625公里/小时,武器包括一门37毫米航炮和两挺12.7毫米机枪。A-20攻击机进行了装甲防护,可以投掷近一吨炸弹。B-25轰炸机可以携带2.3吨炸弹进行轰炸,配备了5挺机枪进行空战自卫。据著名的历史学家莱贝德夫少将说,二战期间,盟军总共向苏联援助了18303架各型作战飞机,约占苏联生产战机总数的20%。其中,苏联接收了2158架美英战机。而为了推动苏联航空兵的作战,美英总共还提供了150万吨高质量的汽油,比苏联生产的总数还多。苏联加速生产作战飞机后,用于制造机身的铝极为短缺,极大地影响了战机的生产。1941年8月,斯大林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特使霍普金斯会谈时就明确表示:如果援助我国所需数量的铝,那么,我们将能够再战4年。到1942年11月,由于纳粹的入侵,苏联失去了战前铝生产能力的60%。为此,美国向苏联提供了32万吨铝,超过了苏联整个战争期间生产的总数。援苏坦克:1.3万多辆纳粹突袭苏联,使红军坦克遭受了惨重损失。据统计,在战争开始头几天里,红军就损失了数千辆坦克。坦克是地面作战的最重要兵器之一,直接关系到地面战的成败。为此,英美迅速展开了援助。其中,1941年8月,英国提供了MKⅡ“行囊”中型坦克。9月,英国援助了MKⅢ“圣瓦伦廷”轻型坦克。“行囊”坦克配备有两台柴油发动机,每台为68千瓦,配备了先进的光学瞄准具,防护装甲厚70~78毫米,可以使用40毫米火炮进行攻击作战。“圣瓦伦廷”坦克于1938年生产,配备了40毫米火炮,防护装甲厚达60毫米。此外,英国还向苏联提供了MKⅣ“丘吉尔”坦克。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开玩笑说:“以我名字命名的坦克的缺点比我还多。”到1941年底,苏联已经从英国和美国获得了近1000辆坦克的援助。其中,英国为750辆,美国为180辆。当时,红军正进行艰难的地面战,因此,许多美英援助的坦克参加了地面激战,包括极为著名的等。据统计,二战期间,苏联总共获得了美英1.3万多辆各型坦克。另外,苏联还使用美英等国提供的装甲钢制造了许多坦克。二战结束后,红军高级将领朱可夫曾对一位作家表示,如果没有美国的钢,我们能够生产那么多坦克吗?据统计,二战期间,盟国援助的装甲钢占苏联生产总数的一半左右。因此,在二战战场上,苏联红军许多自己生产的坦克用的就是美英援助的装甲钢。援苏舰船:400多艘盟国对苏联海军战舰的援助是在1941年底美国正式参战后开始的。美英向苏联海军援助了200艘鱼雷艇,使苏联海军沿海防御作战能力得到了提高。其中,苏联北方舰队1941年只有2艘鱼雷艇,但1945年战争结束时已达47艘。这些鱼雷艇最大航速达41节,配备有两个鱼雷管和一门20毫米自动防空炮。美国还向苏联提供了60艘小型猎潜艇。然而,这些猎潜艇因为没有搜索系统,只能用于沿海巡逻。在扫雷方面,英国最先向苏联提供扫雷舰。爆发后,苏联海军许多战舰被德军水雷炸沉,损失很大。英国提供的那些扫雷舰很管用,可以使用音响和电磁系统扫雷。当时,音响和电磁系统十分先进,苏联海军还没有如此先进的探测系统。后来,美国提供了77艘很先进的AM扫雷舰和UMS扫雷艇。其中,AM型为914吨,速度大约14节,艇体为钢结构,配备了音响探测系统,武器包括9门火炮。UMS为木质艇体,排水量只有350吨左右。战争后期,苏联海军接收了43艘美国的登陆舰,准备对日本本土进行登陆作战。当时,苏联海军还没有登陆舰。然而,二战期间,苏联海军先后进行了100多次登陆战。美国援苏的登陆舰分两种——LCI和LCT。其中,LCI每艘可以运载212名士兵,LCT每艘可运载250名士兵。二战期间,盟军援苏最大战舰是美国的“塔科马”级护卫舰,苏联总共获得了28艘。该型舰排水量为2270吨,航速为19节,巡航距离达1.5万公里,武器包括3门76毫米舰炮、2门40毫米舰炮和9门20毫米火炮。为了对付纳粹潜艇,该型舰配备了声呐系统和深水炸弹。战争期间,美英还为苏联海军提供了1196部雷达和329部声呐。此外,盟国还向苏联提供了许多其他作战物资,包括42万多辆卡车和吉普车、8700多辆拖拉机、8218门防空炮、5800多门反坦克炮、4.7亿多发(枚)子弹(炮弹)、32万多吨炸药、1981辆机车和35万多台机床等。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二战时,如果苏联和德国单挑,结果会如何?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03146
左箭头-小图标
德国单挑苏联,笑话,德国自己产油吗,没有油,坦克就用人推着走吧,飞机轮船就停那晒太阳好了。还跟苏联打,连波兰都打的德国满地找牙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1574 工分:1737
左箭头-小图标
打残苏匪,以免红祸祸害世界。归还中国140万平方公里领土,外蒙回归中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6775 工分:369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3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
战略轰炸对德国工业影响很大么?
盟军43年才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
在那之前德国人的合成燃料产量可还比不上44年
顺便说一句
在盟军轰炸达到高潮的44年
德国军工产量达到二战最高峰
德国在44年工业产量达到峰值就代表盟军战略轰炸没用?这是什么逻辑?要是不轰炸呢?44年德国军工品的产量显然会更高!德国在43年才进行总动员,在44年能在盟军如此猛烈轰炸下军工业依旧放出了巨量,正说明了德国工业的可怕之处,这才是德国真正的实力。说白了在斯大林格勒前,德国是用一只手和苏联在玩。
1943年,德国煤制油产量560万吨;1944年,德国煤制油产量390万吨。44年德国合成燃料怎么就比43年高?
这都是什么理解能力啊?盟军是什么时候开始轰炸德国的?就算是大规模轰炸也是43年就开始了炸了一年多德国人的军工产量不仅没下降还达到了最高峰其他的还要我说么?盟军炸的可是整个德占区的工业不只是你德国一家的这和单挑有个鬼关系你小学语文没学好么?德粉一提到苏德单挑马上就跳出来大喊苏联不准接受援助然后继续把几百万轴心国仆从军半个欧洲的工业资源占德国燃料总量四分之一强的罗马尼亚石油包括在德国实力里面然后得出结论苏联单挑不过德国最后借此达到自己的精神胜利用了多少次了能换点新的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6775 工分:369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3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9楼的发言:......
41年德国人面对的苏军一样有很多毛病
事实上芬军的战斗力至少不低于正规德军
芬兰准备退出轴心国后和德国有过交战
德军在优势兵力主动进攻的前提下仍然惨败
二战两大巨头德国和苏联都没在芬兰手里占到便宜
你说芬军战斗力怎么样呢
至于那些驻守欧洲的德军
也没人请他们去不是么?
德国人自己作的选择而已
怪不到谁头上
苏联一样在远东有大批部队防备日本
从何看出芬军战斗力不低于德军?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对苏军的战损比可是高于苏芬战争中芬军对苏军的战损比,而且要注意的是:1、巴巴罗萨时苏军是本土作战;2、41年的苏军是经历过多场局部战争的历练;3、41年的苏军在装备、人员上已经较39年得以加强。由此可以看出至少41年德军的战力是超过芬军的。
至于44年的那场战斗。首先44年德军的士气、后勤已经完全崩溃,急于撤出同芬军的战斗;其次维基的资料中显然是将德军调来的劳工和战俘算入德军;其三44年的德军经历了多年苦战已疲惫不堪,而芬军在41年后没有任何大的军事行动养精蓄锐多年,以逸待劳击败疲惫的德军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其四芬军本土作战,而德军远离后方,偏师孤悬;其五双方交火规模不大,德军意在撤退,芬军意在送客,未全面展开兵力,所以德军兵力优势并未真正发挥,更难以展现各自的真正实力。
我上面已经说过芬军战斗力是有的,但在苏德战争中未尽力,打到苏芬战争前的苏芬边境后再无实际行动。如果芬兰人全力投入,显然是一支劲旅,可惜没有。
没办法,德国是两线作战,不在西欧保持兵力,占领国难保。苏军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就开始大规模调动苏军到西线,在斯大林格勒后苏军的东线形同虚设,防御部队坦克、飞机基本没有,重武器缺乏、人员素质极差、大量边民和伤残退伍军人充人数,属于典型架子师。苏军虽然在东线保持着一定编制上的兵力,但其数量和质量远不如德国的西线部队。
你要举例子的话我一样可以举中后期苏德战场的战例德军被打的惨不忍睹的例子可多的是十次打击中好几次苏军的兵力优势可没有基辅战役德军的优势那么大一样的痛打德军41年经过大清洗和正在换装中的苏军被你说的好像天神哈苏也不是这么哈的苏芬战争芬军实力远逊于苏军苏德战争开始时轴心国军队在一线的部队以优势兵力占据了突袭的优势有什么可比性么?再说了苏芬战争中苏联死亡3万人左右失踪27万人芬兰则阵亡两万三千左右比例是十比一根据苏联解体后的公开资料苏联共死亡军队约688万如果德军能有芬军的战斗力那么也就是说德军在苏德战争一共死了不到七十万人咯?呵呵你自己信不信啊?既然你喜欢拿例子来说话那么这里有个小例子苏芬战争中苏军第44步兵师被不到自己兵力四分之一武器装备劣势的芬军第九师全歼你能找到同规模的德军打出这种战果的例子么?至于芬兰有没有尽力的问题事实上德国在苏芬战争时也一样以战争威胁阻止了盟国军队从瑞典援助芬兰请问芬兰人有什么理由为德国这种烂货尽全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没了西线,德国自然能省下油。没了封锁,德国能从容进口。坦克需要保养,军舰不需要保养?缺兵?德国后来可是除了人外,什么都缺.---------以后别说你是哈德的,真的很丢人没了西线?你怎么能让德国没有西线呢?你架空幻想的这一切的大前提是没有西线,请问你怎么来说服丘吉尔不参加战争?德国就连人都不够了,居然让你说的除了人什么都缺,哈哈到了战争末期,青年师的出现就可以说明,德国人力资源已经见底,在你嘴里居然是什么都缺就不缺人,哈哈哈太搞笑了波兰灭不了? ---------菜鸟,要寻求进攻发起地和兵力集结地,波兰必须要被消灭,对于希特勒来说,波兰这样的类似凡尔赛国家,也是必须要被消灭掉的。以后在吹捧德国以前,先去了解了解当时的形式如何海狮计划,可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欺骗。要登陆英国,居然将军队运到东线。没想到这位到现在还觉得有海狮计划--------傻孩子,按照你的逻辑,那些死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德国飞行员们,都是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欺骗行动,是么?德国空军损失了3000多名有经验的飞行员,也没有彻底摧毁英国皇家空军,我不知道是你脑子不灵光还是戈林脑子不灵光,或者两者都是?哈哈哈不过是自己半途而废,结果被所谓的粉丝吹捧成了战略佯攻。戈林因为这个给自己发了一个大铁十字。是吧?美国可是被日本人打进来的,无限制潜艇战是一战德国的战术,希特勒在美国未参战前,都是限制对美国船只的攻击。-----日本人是谁的盟友呢?三国轴心协议里面,意大利日本,还一个谁来?希特勒在美国没参战以前吓的底掉,就害怕美国参加进去,结果呢?这个帖子本来就是假设,你不也在假设吗?看来这位要赶着脑子进水了。--------傻小子,这个帖子本身就没价值居然还有你这么一位自以为是的已经脑子不灵光的在后面“我看好德国哟”跟着忽悠对战争的无知本身是没什么的,光看数字就幻想怎么打仗,这就是所谓的纸上谈兵但是有一点区别的是,进行大规模的战役或者战略推演,德国总参谋部得到的结论是,战争必然会失败在脑子不灵光的人的眼里,整合了西欧的人力物力工业生产战略资源的德国,跟苏联的单挑,是德国胜利奇怪了,德国人的脑子还不如你这样的小粉丝么?哈哈哈&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5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比太阳更光
在第6楼的发言:是这样的!根本没有正义邪恶!德国无非走错了几步而已!斯大林的成功直接说明纳粹德国本来也可以成功,仅仅是走错那么几步!实施“海狮”计划的时候就应该不计代价登陆英国,彻底干掉英国!绞死丘吉尔!
走错那么几步?
就靠德国有限的战术空军如何空中绞杀英国?
德国的水面舰艇部队如何跟英国本土舰队火并?
德国的陆军能飞过英吉利?
斯大林成功是因为他的国家比德国,不论是领土,还是人口,或者是道义,都有优势
德国有什么?一个小胡子带领的一群心怀不满的贵族军官率领下的德国国防军,用德国本来就不多的资源进行的一场总体战?
&德国的更好的战略,就是完全彻底的打垮英国,在美国完全介入欧洲战场以前结束西线的作战。然后掉头经营东部
突然发现这位还真矛盾,一边喊着德国应该先灭掉英国,一边又说德国灭不了英国。
傻小子,你看看自己说的话这样的车轱辘无脑发言我就不回答了,真没意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比太阳更光
在第6楼的发言:是这样的!根本没有正义邪恶!德国无非走错了几步而已!斯大林的成功直接说明纳粹德国本来也可以成功,仅仅是走错那么几步!实施“海狮”计划的时候就应该不计代价登陆英国,彻底干掉英国!绞死丘吉尔!
走错那么几步?
就靠德国有限的战术空军如何空中绞杀英国?
德国的水面舰艇部队如何跟英国本土舰队火并?
德国的陆军能飞过英吉利?
斯大林成功是因为他的国家比德国,不论是领土,还是人口,或者是道义,都有优势
德国有什么?一个小胡子带领的一群心怀不满的贵族军官率领下的德国国防军,用德国本来就不多的资源进行的一场总体战?
&德国的更好的战略,就是完全彻底的打垮英国,在美国完全介入欧洲战场以前结束西线的作战。然后掉头经营东部 突然发现这位还真矛盾,一边喊着德国应该先灭掉英国,一边又说德国灭不了英国。本文内容于 1/17/:52 AM 被英雄时代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57楼的发言:所以说排除西方盟国,苏联和德国单挑,我看好德国。
----------排除了西方盟国,也许在德国完全整备好军事力量以前,就是苏联先消灭德国了
不建造俾斯麦,那么德国用多少石油来推动这些坦克,需要多少坦克车组的人员来运行这些坦克,需要多少步兵来支援这些坦克
需要多少后勤补给物资来供养这些坦克,你看好德国,德国自己看好这些么?
不考虑英国和法国,不代表波兰消失。----------请问你要表达什么意思?不考虑英国和法国的话,波兰挡在中间,这是消失?
不考虑英国和法国那么就一样不考虑波......“不建造俾斯麦,那么德国用多少石油来推动这些坦克,需要多少坦克车组的人员来运行这些坦克,需要多少步兵来支援这些坦克。需要多少后勤补给物资来供养这些坦克,你看好德国,德国自己看好这些么?”没了西线,德国自然能省下油。没了封锁,德国能从容进口。坦克需要保养,军舰不需要保养?缺兵?德国后来可是除了人外,什么都缺.“不考虑英国和法国那么就一样不考虑波兰了?德国的军队可以飞跃波兰领土直接投放到苏联去? ”波兰灭不了?“不过就历史来看,戈林食言了,鹰日计划也没有彻底的摧毁英国空军,雷德尔的水面舰艇巡洋破交作战也是失败的,邓尼茨的无限制潜艇战就不说了,把美国人都打进来了。比打苏联渺茫的多,却仍然发动对英法的作战,这是啥意思?是不是代表了德国人很傻?你要表达这个意思么? ”海狮计划,可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欺骗。要登陆英国,居然将军队运到东线。没想到这位到现在还觉得有海狮计划。美国可是被日本人打进来的,无限制潜艇战是一战德国的战术,希特勒在美国未参战前,都是限制对美国船只的攻击。“说到这里天亮了,既然明知道结果是什么仍然还要如此做的,只能说这人脑子进水了”这个帖子本来就是假设,你不也在假设吗?看来这位要赶着脑子进水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所以说排除西方盟国,苏联和德国单挑,我看好德国。----------排除了西方盟国,也许在德国完全整备好军事力量以前,就是苏联先消灭德国了不建造俾斯麦,那么德国用多少石油来推动这些坦克,需要多少坦克车组的人员来运行这些坦克,需要多少步兵来支援这些坦克需要多少后勤补给物资来供养这些坦克,你看好德国,德国自己看好这些么?不考虑英国和法国,不代表波兰消失。----------请问你要表达什么意思?不考虑英国和法国的话,波兰挡在中间,这是消失?不考虑英国和法国那么就一样不考虑波兰了?德国的军队可以飞跃波兰领土直接投放到苏联去?打垮英国,制海权呢?没有制海权的登陆赌博,可比打苏联希望渺茫的多---------这个具体操作的细节问题,麻烦你去咨询德国的雷德尔海军上将和赫尔曼戈林帝国元帅,他俩会给你更明确的答复的不过就历史来看,戈林食言了,鹰日计划也没有彻底的摧毁英国空军,雷德尔的水面舰艇巡洋破交作战也是失败的,邓尼茨的无限制潜艇战就不说了,把美国人都打进来了。比打苏联渺茫的多,却仍然发动对英法的作战,这是啥意思?是不是代表了德国人很傻?你要表达这个意思么?没有种族主义的口号?哪来兵员和资金?----------说到这里天亮了,既然明知道结果是什么仍然还要如此做的,只能说这人脑子进水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5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5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51楼的发言:......
我就问你一句
你说世界是靠群殴才打败德国的
那么谁让德国去招惹全世界呢?
战略的错误决定了不论你在战术上获得多大成功,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失败
有胆子你就自己模拟一下,德国在刚吞并了捷克以后,不进攻波兰直接进攻俄国的结果是什么
你连进攻发起和兵力集结的地域都没有
德国的60个师将会面对俄国的120个师150万人
这就是你所谓的单挑了
没有美英不看好苏联,那么没有苏联的话英国早就给踢出战局了
谁让小胡子脑子有问题,不能一口一口吃饭非要一次吃两口最后被噎死了?
要是,如果,if,假设的再多,也比不上小胡子的愚蠢
一战的结果,注定了德国再次发动战争就要面对全世界。德国先天战略上就有缺陷,我到认为二战的德国战略上已经做的不错了。
为什么没有波兰?给个理由?这个帖子可没有波兰消失的设置。
没有英国的海上封锁和贸易禁运,德国自然能自由的进口各类资源,显然苏德开战时不可能只有60个师。
德国最强的是陆军,所以打苏联才是首选,要打英国不可能,39年英国可是世界第一海军?你让德国拿什么登陆英国?
既然你说德国有更好的战略,那么你不妨在这里假设下,我洗耳恭听。
希特勒的冒险,一直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为止
都是很成功的
可以说,当时他就死了的话,那么他就是德国历史上成就高于俾斯麦的政治家
德国要进攻苏联,必定先进攻波兰,因为波兰没有给德国但泽走廊的通行权,要么德国从波罗的海用海军运兵去东普鲁士发动进攻,要么自己绕圈走南斯拉夫那边。要进攻苏联,波兰就是中间的挡板
如果不考虑英国和法国,那么战争还费事干吗?德国连海军都可以不要了,俾斯麦完全没有必要建造出来,省下来的钢铁能造多少四号
德国的更好的战略,就是完全彻底的打垮英国,在美国完全介入欧洲战场以前结束西线的作战。然后掉头经营东部
这些都是建筑在德国没有实行抽风的种族政策和屠杀之上
但是德国就是抽风了,那么德国必败
“如果不考虑英国和法国,那么战争还费事干吗?德国连海军都可以不要了,俾斯麦完全没有必要建造出来,省下来的钢铁能造多少四号”所以说排除西方盟国,苏联和德国单挑,我看好德国。“德国要进攻苏联,必定先进攻波兰,因为波兰没有给德国但泽走廊的通行权,要么德国从波罗的海用海军运兵去东普鲁士发动进攻,要么自己绕圈走南斯拉夫那边。要进攻苏联,波兰就是中间的挡板”不考虑英国和法国,不代表波兰消失。“德国的更好的战略,就是完全彻底的打垮英国,在美国完全介入欧洲战场以前结束西线的作战。然后掉头经营东部 ”打垮英国,制海权呢?没有制海权的登陆赌博,可比打苏联希望渺茫的多。“这些都是建筑在德国没有实行抽风的种族政策和屠杀之上 ”没有种族主义的口号?哪来兵员和资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谁能找出来一条可以让德国在不招惹周边国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扩军备战最后打败苏联的方法倒是可以说出来给大家看看前提是要合乎情理,而不是什么德国一夜造出来原子弹丢过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5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51楼的发言:......
我就问你一句
你说世界是靠群殴才打败德国的
那么谁让德国去招惹全世界呢?
战略的错误决定了不论你在战术上获得多大成功,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失败
有胆子你就自己模拟一下,德国在刚吞并了捷克以后,不进攻波兰直接进攻俄国的结果是什么
你连进攻发起和兵力集结的地域都没有
德国的60个师将会面对俄国的120个师150万人
这就是你所谓的单挑了
没有美英不看好苏联,那么没有苏联的话英国早就给踢出战局了
谁让小胡子脑子有问题,不能一口一口吃饭非要一次吃两口最后被噎死了?
要是,如果,if,假设的再多,也比不上小胡子的愚蠢
一战的结果,注定了德国再次发动战争就要面对全世界。德国先天战略上就有缺陷,我到认为二战的德国战略上已经做的不错了。
为什么没有波兰?给个理由?这个帖子可没有波兰消失的设置。
没有英国的海上封锁和贸易禁运,德国自然能自由的进口各类资源,显然苏德开战时不可能只有60个师。
德国最强的是陆军,所以打苏联才是首选,要打英国不可能,39年英国可是世界第一海军?你让德国拿什么登陆英国?
既然你说德国有更好的战略,那么你不妨在这里假设下,我洗耳恭听。希特勒的冒险,一直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为止都是很成功的可以说,当时他就死了的话,那么他就是德国历史上成就高于俾斯麦的政治家德国要进攻苏联,必定先进攻波兰,因为波兰没有给德国但泽走廊的通行权,要么德国从波罗的海用海军运兵去东普鲁士发动进攻,要么自己绕圈走南斯拉夫那边。要进攻苏联,波兰就是中间的挡板如果不考虑英国和法国,那么战争还费事干吗?德国连海军都可以不要了,俾斯麦完全没有必要建造出来,省下来的钢铁能造多少四号德国的更好的战略,就是完全彻底的打垮英国,在美国完全介入欧洲战场以前结束西线的作战。然后掉头经营东部这些都是建筑在德国没有实行抽风的种族政策和屠杀之上但是德国就是抽风了,那么德国必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5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5楼的发言:一面给德国物资和人员
一面叫嚣这就是单挑
你们恶心不恶心?
世界可是靠群殴才打败德国的,过度贬低德国的实力没有必要。
要说靠外部的帮助,苏联得到的确实比德国多多了,如果没有英、美我真不看好苏联。
我就问你一句
你说世界是靠群殴才打败德国的
那么谁让德国去招惹全世界呢?
战略的错误决定了不论你在战术上获得多大成功,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失败
有胆子你就自己模拟一下,德国在刚吞并了捷克以后,不进攻波兰直接进攻俄国的结果是什么
你连进攻发起和兵力集结的地域都没有
德国的60个师将会面对俄国的120个师150万人
这就是你所谓的单挑了
没有美英不看好苏联,那么没有苏联的话英国早就给踢出战局了
谁让小胡子脑子有问题,不能一口一口吃饭非要一次吃两口最后被噎死了?
要是,如果,if,假设的再多,也比不上小胡子的愚蠢一战的结果,注定了德国再次发动战争就要面对全世界。德国先天战略上就有缺陷,我到认为二战的德国战略上已经做的不错了。为什么没有波兰?给个理由?这个帖子可没有波兰消失的设置。没有英国的海上封锁和贸易禁运,德国自然能自由的进口各类资源,显然苏德开战时不可能只有60个师。德国最强的是陆军,所以打苏联才是首选,要打英国不可能,39年英国可是世界第一海军?你让德国拿什么登陆英国?既然你说德国有更好的战略,那么你不妨在这里假设下,我洗耳恭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5楼的发言:一面给德国物资和人员
一面叫嚣这就是单挑
你们恶心不恶心?
世界可是靠群殴才打败德国的,过度贬低德国的实力没有必要。
要说靠外部的帮助,苏联得到的确实比德国多多了,如果没有英、美我真不看好苏联。
还有一个没有人贬低德国而是德国人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错误的制定了战略目标,然后用错误的手段去实现结果就是德国第二次战败,而且被分裂这对后来人来说,就是一个教训同样的还有日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5楼的发言:一面给德国物资和人员
一面叫嚣这就是单挑
你们恶心不恶心?
世界可是靠群殴才打败德国的,过度贬低德国的实力没有必要。
要说靠外部的帮助,苏联得到的确实比德国多多了,如果没有英、美我真不看好苏联。
我就问你一句你说世界是靠群殴才打败德国的那么谁让德国去招惹全世界呢?战略的错误决定了不论你在战术上获得多大成功,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失败有胆子你就自己模拟一下,德国在刚吞并了捷克以后,不进攻波兰直接进攻俄国的结果是什么你连进攻发起和兵力集结的地域都没有德国的60个师将会面对俄国的120个师150万人这就是你所谓的单挑了没有美英不看好苏联,那么没有苏联的话英国早就给踢出战局了谁让小胡子脑子有问题,不能一口一口吃饭非要一次吃两口最后被噎死了?要是,如果,if,假设的再多,也比不上小胡子的愚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5楼的发言:一面给德国物资和人员
一面叫嚣这就是单挑
你们恶心不恶心?
世界可是靠群殴才打败德国的,过度贬低德国的实力没有必要。要说靠外部的帮助,苏联得到的确实比德国多多了,如果没有英、美我真不看好苏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angerstirk
在第12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ccsk451
在第103楼的发言:LZ所列的数据和自己的标题都是冲突的!!!!!
你列的那串数字 德国的就包含了大半个欧洲的资源和工业潜力.这算什么单挑.
你要比,单独的把德国本土的拿来比.现在这版面没营养的帖子越来越多.
德国从占领国捞取的东西能达到数十万计的运载车辆?数以万计的飞机、坦克、大炮?数以万吨计的橡胶、铝、铜、装甲钢?数以吨记的各类化学品?
有的选,谁都会选英美。
您先翻一下捷克38t坦克的产量再来说话好么?捷克斯柯达的工人技师们内牛满面呀那么多底盘都给德国人划拉走了现在又不承认鸟炮弹里的纸条的故事,就是捷克人对德国人最大的嘲讽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3楼的发言:......
那么你先要说服罗斯福总统和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的那些人
无视苏联,都去帮助德国
让日本人进攻远东地区
美国人把武器和物资都给德国人,消灭共产主义
其次
让英国和法国默许德国人占领整个欧洲,获取欧洲的全部人力和物力,然后掉头开始巴巴罗萨计划
苏联肯定完蛋
满意了?可以去洗洗睡了,别没睡着就做梦,这样不好
何必这样?上个网还弄的火药味十足。
既然是假设,那么我按当时苏德两国的实力做个分析不允许吗?假设不代表偷摸的用西欧的整体实力去消灭俄国还美其名曰这叫做单挑谢谢这就跟日本鬼子认为,可以开辟中国战场和南洋战场两线作战一样可以消灭美帝一样属于掩耳盗铃,而且极其愚蠢德国人被两线作战干掉了日本鬼子的一百多万陆军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能力脱身去支援更需要兵力的南洋作战眼巴巴的看着澳大利眼,战线就是延长不过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这就是日本鬼子屁股决定脑袋的最终结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1楼的发言:......
武装党卫军的编制不断扩大,其人数也日见庞大。其人数如下 时 间 总 人 数 野 战 部 队
时 间 总 人 数 野 战 部 队
1944年年底 约91万
战争结束 约95万
卫军并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是一支完全由精心挑选的狂热的德国NC党员组成的纯雅利安人的不对。它的成员十分庞杂,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战争结束时的95万武装党卫军队员中,有31万是欧洲各地的德意志族人,20万是外国人。而在20万的外国人中,包括有波罗的海各族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哥萨克人,伊斯兰教徒一级其他民族的人。例如,1941年春成立的党卫军“维京”师,便是一支外籍军人部队,它由来自比利时、荷兰、丹麦和挪威的志愿人员以及担任主要职务的德国人组成。即使是武装党卫军的44万德国人成员,其成分也十分混杂,包括有自愿入伍的狂热分子,征召的义务兵,前集中营卫兵,以及大量的前警察人员。
--------请注意,以上列举的数字,不过是党卫军的数目,所有的佩戴“供职于党卫队”辅助人员都没计算在内
德国没有了法国丹麦比利时的粮食,挪威的矿石,捷克的工业生产能力,罗马尼亚的石油,凭什么跟俄国打?
如果不打下来波兰,德国连个进攻发起地都没有,宁可海运部队经过波罗的海去东普鲁士,从那里进攻么?
200万在哪里?95万和两百万可是差远了。
要算人是不?苏军中的蒙古人、波兰人、中国人、西方志愿者要不要算?要算圣刀师,铁托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就该算。算维金师,西欧各国的游记队也该算啊!对了登陆欧洲的美国人更该算。耍赖了吧?我前面写的很清楚,那些佩戴着“供职于党卫队”的辅助人员统统没有计算在党卫队的野战部队里面怎么了?不进野战部队就不算党卫队了?那么荷兰党卫队比利时党卫队丹麦党卫队那些人都不算么?编制里面没有就不算是人?哈哈哈。那些在集中营的乌克兰看守呢?那些辅助警察呢?还有那些替德国人维持当地治安的志愿人员呢?这些都不是人,都可以不计算在德国的战斗力之内,是吧?你要说游击队?那些游击队是在哪里作战?他们怎么就成为的游击队?如果德国人不去进攻人家的国家,人家干吗要在自己的领土上当游击队?德国人不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挪威南斯拉夫希腊等等这些占领区,那么俄国自然也可以不要这些游击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38楼的发言:......
是啊
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结束
没事还复员了几个师
战争的结果,就是德国人没有时间和人力来完善自己的军事工业生产
44年的军工生产达到了最高峰,那只是回光返照,如果不是战局如此的不顺利,德国人是不会加速战争生产的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是德国全力开始生产,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员后勤,都已经不能补充前线的损失,何况是两线作战
还有说38t没什么用处的
回去仔细看看德国的那些各种类型的自行火炮的底盘都是什么类型的
要是没了斯柯达的兵工厂,靠德国本土的那些生产能力,能跟得上德国的消耗么?
欧洲的资源大部分在俄国,那么德国从西欧获得的兵员粮食和生产能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么?
那么先把维京师解散,再来就是北方师,圣刀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其他接近200万的志愿人员
德军还有多少人?
美国介入后德军肯定是败的,但就苏联的人力和资源是不可能击败德国的。
看看43年苏联军工在放了巨量后,照样44年开始掉头向下。而且奇怪的是44年苏联的煤、电、钢产量居然高于43年,看来43年美国的装甲钢没有白给。
哈哈,苏粉就这德行,200万志愿者在哪里?拿出编制给我看看。到是几百万美军在英伦三岛虎视眈眈,几万架飞机在欧洲上空轰炸德国。38t的底盘德国的工厂照样生产,而且产量远比捷克的高。SKD的几百辆产量能跟美、英给苏联的坦克比?欧洲占领区给了德国几十万卡车?数以万记的飞机和坦克?几十万吨装甲钢?
如果美国给了德国几十万卡车、几万飞机和坦克,外加充足的石油,我看美国的战略轰炸、战略封锁、登陆战都免了,苏联撑不过43年。
那么你先要说服罗斯福总统和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的那些人
无视苏联,都去帮助德国
让日本人进攻远东地区
美国人把武器和物资都给德国人,消灭共产主义
其次
让英国和法国默许德国人占领整个欧洲,获取欧洲的全部人力和物力,然后掉头开始巴巴罗萨计划
苏联肯定完蛋
满意了?可以去洗洗睡了,别没睡着就做梦,这样不好何必这样?上个网还弄的火药味十足。既然是假设,那么我按当时苏德两国的实力做个分析不允许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左箭头-小图标
一面给德国物资和人员一面叫嚣这就是单挑你们恶心不恶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4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38楼的发言:......
是啊
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结束
没事还复员了几个师
战争的结果,就是德国人没有时间和人力来完善自己的军事工业生产
44年的军工生产达到了最高峰,那只是回光返照,如果不是战局如此的不顺利,德国人是不会加速战争生产的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是德国全力开始生产,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员后勤,都已经不能补充前线的损失,何况是两线作战
还有说38t没什么用处的
回去仔细看看德国的那些各种类型的自行火炮的底盘都是什么类型的
要是没了斯柯达的兵工厂,靠德国本土的那些生产能力,能跟得上德国的消耗么?
欧洲的资源大部分在俄国,那么德国从西欧获得的兵员粮食和生产能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么?
那么先把维京师解散,再来就是北方师,圣刀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其他接近200万的志愿人员
德军还有多少人?
美国介入后德军肯定是败的,但就苏联的人力和资源是不可能击败德国的。
哈哈,苏粉就这德行,200万志愿者在哪里?拿出编制给我看看。38t的底盘德国的工厂照样生产。SKD的几百辆产量能跟美、英给苏联的坦克比?欧洲占领区给了德国几十万卡车?数以万记的飞机和坦克?几十万吨装甲钢?
武装党卫军的编制不断扩大,其人数也日见庞大。其人数如下 时 间 总 人 数 野 战 部 队
时 间 总 人 数 野 战 部 队
1944年年底 约91万
战争结束 约95万
卫军并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是一支完全由精心挑选的狂热的德国NC党员组成的纯雅利安人的不对。它的成员十分庞杂,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战争结束时的95万武装党卫军队员中,有31万是欧洲各地的德意志族人,20万是外国人。而在20万的外国人中,包括有波罗的海各族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哥萨克人,伊斯兰教徒一级其他民族的人。例如,1941年春成立的党卫军“维京”师,便是一支外籍军人部队,它由来自比利时、荷兰、丹麦和挪威的志愿人员以及担任主要职务的德国人组成。即使是武装党卫军的44万德国人成员,其成分也十分混杂,包括有自愿入伍的狂热分子,征召的义务兵,前集中营卫兵,以及大量的前警察人员。
--------请注意,以上列举的数字,不过是党卫军的数目,所有的佩戴“供职于党卫队”辅助人员都没计算在内
德国没有了法国丹麦比利时的粮食,挪威的矿石,捷克的工业生产能力,罗马尼亚的石油,凭什么跟俄国打?
如果不打下来波兰,德国连个进攻发起地都没有,宁可海运部队经过波罗的海去东普鲁士,从那里进攻么?200万在哪里?95万和两百万可是差远了。要算人是不?苏军中的蒙古人、波兰人、中国人、西方志愿者要不要算?要算圣刀师,铁托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就该算。算维金师,西欧各国的游记队也该算啊!对了登陆欧洲的美国人更该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38楼的发言:......
是啊
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结束
没事还复员了几个师
战争的结果,就是德国人没有时间和人力来完善自己的军事工业生产
44年的军工生产达到了最高峰,那只是回光返照,如果不是战局如此的不顺利,德国人是不会加速战争生产的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是德国全力开始生产,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员后勤,都已经不能补充前线的损失,何况是两线作战
还有说38t没什么用处的
回去仔细看看德国的那些各种类型的自行火炮的底盘都是什么类型的
要是没了斯柯达的兵工厂,靠德国本土的那些生产能力,能跟得上德国的消耗么?
欧洲的资源大部分在俄国,那么德国从西欧获得的兵员粮食和生产能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么?
那么先把维京师解散,再来就是北方师,圣刀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其他接近200万的志愿人员
德军还有多少人?
美国介入后德军肯定是败的,但就苏联的人力和资源是不可能击败德国的。
看看43年苏联军工在放了巨量后,照样44年开始掉头向下。而且奇怪的是44年苏联的煤、电、钢产量居然高于43年,看来43年美国的装甲钢没有白给。
哈哈,苏粉就这德行,200万志愿者在哪里?拿出编制给我看看。到是几百万美军在英伦三岛虎视眈眈,几万架飞机在欧洲上空轰炸德国。38t的底盘德国的工厂照样生产,而且产量远比捷克的高。SKD的几百辆产量能跟美、英给苏联的坦克比?欧洲占领区给了德国几十万卡车?数以万记的飞机和坦克?几十万吨装甲钢?
如果美国给了德国几十万卡车、几万飞机和坦克,外加充足的石油,我看美国的战略轰炸、战略封锁、登陆战都免了,苏联撑不过43年。
那么你先要说服罗斯福总统和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的那些人无视苏联,都去帮助德国让日本人进攻远东地区美国人把武器和物资都给德国人,消灭共产主义其次让英国和法国默许德国人占领整个欧洲,获取欧洲的全部人力和物力,然后掉头开始巴巴罗萨计划苏联肯定完蛋满意了?可以去洗洗睡了,别没睡着就做梦,这样不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左箭头-小图标
39年的时候,德国能动员多少人?总人口多少?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又是多少?如果不干掉法国,连汽车都配不全,这才是德军的真面目光看着signal上那个车长的照片就开始幻想德军如何如何机械化么?别做梦了德国人一直到了战争的中期后期都没实现彻底的机械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38楼的发言:......
是啊
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结束
没事还复员了几个师
战争的结果,就是德国人没有时间和人力来完善自己的军事工业生产
44年的军工生产达到了最高峰,那只是回光返照,如果不是战局如此的不顺利,德国人是不会加速战争生产的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是德国全力开始生产,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员后勤,都已经不能补充前线的损失,何况是两线作战
还有说38t没什么用处的
回去仔细看看德国的那些各种类型的自行火炮的底盘都是什么类型的
要是没了斯柯达的兵工厂,靠德国本土的那些生产能力,能跟得上德国的消耗么?
欧洲的资源大部分在俄国,那么德国从西欧获得的兵员粮食和生产能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么?
那么先把维京师解散,再来就是北方师,圣刀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其他接近200万的志愿人员
德军还有多少人?
美国介入后德军肯定是败的,但就苏联的人力和资源是不可能击败德国的。
哈哈,苏粉就这德行,200万志愿者在哪里?拿出编制给我看看。38t的底盘德国的工厂照样生产。SKD的几百辆产量能跟美、英给苏联的坦克比?欧洲占领区给了德国几十万卡车?数以万记的飞机和坦克?几十万吨装甲钢?
武装党卫军的编制不断扩大,其人数也日见庞大。其人数如下 时 间 总 人 数 野 战 部 队时 间 总 人 数 野 战 部 队日 22718日 90638日 975日 472日 6541944年年底 约91万战争结束 约95万卫军并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是一支完全由精心挑选的狂热的德国NC党员组成的纯雅利安人的不对。它的成员十分庞杂,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战争结束时的95万武装党卫军队员中,有31万是欧洲各地的德意志族人,20万是外国人。而在20万的外国人中,包括有波罗的海各族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哥萨克人,***教徒一级其他民族的人。例如,1941年春成立的党卫军“维京”师,便是一支外籍军人部队,它由来自比利时、荷兰、丹麦和挪威的志愿人员以及担任主要职务的德国人组成。即使是武装党卫军的44万德国人成员,其成分也十分混杂,包括有自愿入伍的狂热分子,征召的义务兵,前集中营卫兵,以及大量的前警察人员。--------请注意,以上列举的数字,不过是党卫军的数目,所有的佩戴“供职于党卫队”辅助人员都没计算在内德国没有了法国丹麦比利时的粮食,挪威的矿石,捷克的工业生产能力,罗马尼亚的石油,凭什么跟俄国打?如果不打下来波兰,德国连个进攻发起地都没有,宁可海运部队经过波罗的海去东普鲁士,从那里进攻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13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3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
战略轰炸对德国工业影响很大么?
盟军43年才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
在那之前德国人的合成燃料产量可还比不上44年
顺便说一句
在盟军轰炸达到高潮的44年
德国军工产量达到二战最高峰
德国在44年工业产量达到峰值就代表盟军战略轰炸没用?这是什么逻辑?要是不轰炸呢?44年德国军工品的产量显然会更高!德国在43年才进行总动员,在44年能在盟军如此猛烈轰炸下军工业依旧放出了巨量,正说明了德国工业的可怕之处,这才是德国真正的实力。说白了在斯大林格勒前,德国是用一只手和苏联在玩。
1943年,德国煤制油产量560万吨;1944年,德国煤制油产量390万吨。44年德国合成燃料怎么就比43年高?
是啊
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结束
没事还复员了几个师
战争的结果,就是德国人没有时间和人力来完善自己的军事工业生产
44年的军工生产达到了最高峰,那只是回光返照,如果不是战局如此的不顺利,德国人是不会加速战争生产的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是德国全力开始生产,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员后勤,都已经不能补充前线的损失,何况是两线作战
还有说38t没什么用处的
回去仔细看看德国的那些各种类型的自行火炮的底盘都是什么类型的
要是没了斯柯达的兵工厂,靠德国本土的那些生产能力,能跟得上德国的消耗么?
欧洲的资源大部分在俄国,那么德国从西欧获得的兵员粮食和生产能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么?
那么先把维京师解散,再来就是北方师,圣刀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其他接近200万的志愿人员
德军还有多少人?美国介入后德军肯定是败的,但就苏联的人力和资源是不可能击败德国的。看看43年苏联军工在放了巨量后,照样44年开始掉头向下。而且奇怪的是44年苏联的煤、电、钢产量居然高于43年,看来43年美国的装甲钢没有白给。哈哈,苏粉就这德行,200万志愿者在哪里?拿出编制给我看看。到是几百万美军在英伦三岛虎视眈眈,几万架飞机在欧洲上空轰炸德国。38t的底盘德国的工厂照样生产,而且产量远比捷克的高。SKD的几百辆产量能跟美、英给苏联的坦克比?欧洲占领区给了德国几十万卡车?数以万记的飞机和坦克?几十万吨装甲钢?如果美国给了德国几十万卡车、几万飞机和坦克,外加充足的石油,我看美国的战略轰炸、战略封锁、登陆战都免了,苏联撑不过43年。本文内容于 1/16/:57 PM 被英雄时代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4588 工分: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我的红色理想
在第14楼的发言:楼主可以用我们和鬼子做对比,悬殊更大,那么最后完蛋的是谁?人民的力量才是最强的 没有人民的支持 一切都白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36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3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
战略轰炸对德国工业影响很大么?
盟军43年才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
在那之前德国人的合成燃料产量可还比不上44年
顺便说一句
在盟军轰炸达到高潮的44年
德国军工产量达到二战最高峰
德国在44年工业产量达到峰值就代表盟军战略轰炸没用?这是什么逻辑?要是不轰炸呢?44年德国军工品的产量显然会更高!德国在43年才进行总动员,在44年能在盟军如此猛烈轰炸下军工业依旧放出了巨量,正说明了德国工业的可怕之处,这才是德国真正的实力。说白了在斯大林格勒前,德国是用一只手和苏联在玩。
1943年,德国煤制油产量560万吨;1944年,德国煤制油产量390万吨。44年德国合成燃料怎么就比43年高?
是啊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结束没事还复员了几个师战争的结果,就是德国人没有时间和人力来完善自己的军事工业生产44年的军工生产达到了最高峰,那只是回光返照,如果不是战局如此的不顺利,德国人是不会加速战争生产的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即便是德国全力开始生产,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员后勤,都已经不能补充前线的损失,何况是两线作战还有说38t没什么用处的回去仔细看看德国的那些各种类型的自行火炮的底盘都是什么类型的要是没了斯柯达的兵工厂,靠德国本土的那些生产能力,能跟得上德国的消耗么?欧洲的资源大部分在俄国,那么德国从西欧获得的兵员粮食和生产能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么?那么先把维京师解散,再来就是北方师,圣刀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其他接近200万的志愿人员德军还有多少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54楼的发言:......
此消彼长而已
当年德军取得对苏军的一系列胜利不也是有苏军内部整顿导致战力下降的原因么
就是在西欧的战果
也有其他国家军事思想落后的因素
意大利军队在东线当然不能说是像党卫军在后期那样勇猛绝伦
但是作为一支仆从军
他们肯定是合格的
没有那些仆从军
德国不知道要抽调多少部队来填补
那么估计不到45年战争就结束了吧
41年的苏军问题很多,其最致命的后勤运能不足在苏芬战争就暴露无疑;另外战术观念落后,在41年一系列边境交战中暴露无疑;装备重硬件轻软件(有部分很好的坦克,却未普及车载电台),当然这和苏联电子工业落后有关系;陆军大部分装备老旧,维护极差,以致于在战斗中掉链子是经常的事;苏联空军数量庞大,但技术落后,难以争夺制空权;………………
何以见得意大利就是合格的?
你在说仆从国为德国提供兵员的同时,为何不想想在欧洲各占领国驻守的200多万德军呢?这些德军素质和装备可都是明显高于仆从国军队。
41年德国人面对的苏军一样有很多毛病
事实上芬军的战斗力至少不低于正规德军
芬兰准备退出轴心国后和德国有过交战
德军在优势兵力主动进攻的前提下仍然惨败
二战两大巨头德国和苏联都没在芬兰手里占到便宜
你说芬军战斗力怎么样呢
至于那些驻守欧洲的德军
也没人请他们去不是么?
德国人自己作的选择而已
怪不到谁头上
苏联一样在远东有大批部队防备日本从何看出芬军战斗力不低于德军?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对苏军的战损比可是高于苏芬战争中芬军对苏军的战损比,而且要注意的是:1、巴巴罗萨时苏军是本土作战;2、41年的苏军是经历过多场局部战争的历练;3、41年的苏军在装备、人员上已经较39年得以加强。由此可以看出至少41年德军的战力是超过芬军的。至于44年的那场战斗。首先44年德军的士气、后勤已经完全崩溃,急于撤出同芬军的战斗;其次维基的资料中显然是将德军调来的劳工和战俘算入德军;其三44年的德军经历了多年苦战已疲惫不堪,而芬军在41年后没有任何大的军事行动养精蓄锐多年,以逸待劳击败疲惫的德军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其四芬军本土作战,而德军远离后方,偏师孤悬;其五双方交火规模不大,德军意在撤退,芬军意在送客,未全面展开兵力,所以德军兵力优势并未真正发挥,更难以展现各自的真正实力。我上面已经说过芬军战斗力是有的,但在苏德战争中未尽力,打到苏芬战争前的苏芬边境后再无实际行动。如果芬兰人全力投入,显然是一支劲旅,可惜没有。没办法,德国是两线作战,不在西欧保持兵力,占领国难保。苏军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就开始大规模调动苏军到西线,在斯大林格勒后苏军的东线形同虚设,防御部队坦克、飞机基本没有,重武器缺乏、人员素质极差、大量边民和伤残退伍军人充人数,属于典型架子师。苏军虽然在东线保持着一定编制上的兵力,但其数量和质量远不如德国的西线部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53楼的发言:......
没人说德国对罗马尼亚石油非常依赖
只要知道德国对罗马尼亚的石油有需求就行了
煤炼油技术是不错
但自从盟军开始对的空袭后
德国本土的油料虽然练得出来
但是运到前线的少之又少
在德国油料短缺的情况下
地处东欧的罗马尼亚那几百万吨油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吧
首先盟军对罗马尼亚油田及其外运通道也作为重点轰炸的对象。
其次既然是单挑,那就没有战略轰炸了,自然德国本土的炼油厂能生产更多的原油,工业生产也能更稳定的进行,各类战争物资能更多的生产。显然这些对德国是正加分。
如果再进一步说,如果没有了英美对德国贸易禁运,德国或许能从海外更多的进口各类基础资源。
战略轰炸对德国工业影响很大么?
盟军43年才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
在那之前德国人的合成燃料产量可还比不上44年
顺便说一句
在盟军轰炸达到高潮的44年
德国军工产量达到二战最高峰
德国在44年工业产量达到峰值就代表盟军战略轰炸没用?这是什么逻辑?要是不轰炸呢?44年德国军工品的产量显然会更高!德国在43年才进行总动员,在44年能在盟军如此猛烈轰炸下军工业依旧放出了巨量,正说明了德国工业的可怕之处,这才是德国真正的实力。说白了在斯大林格勒前,德国是用一只手和苏联在玩。1943年,德国煤制油产量560万吨;1944年,德国煤制油产量390万吨。44年德国合成燃料怎么就比43年高?本文内容于 1/16/:18 PM 被英雄时代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月亮与六便士
在第132楼的发言:何以见得?难道你觉得一支打旗语滚木头轮子的军队能打到柏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家只是说不会活不下去,又没说一定能打到柏林活都活不下去,那就更没有可能打到柏林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月亮与六便士
在第131楼的发言:13个罗马尼亚师、9个罗马尼亚旅及4个匈牙利旅、2个芬兰集团军、外加数星期后赶来的3万多意大利人有95万?这牛皮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墨索里尼派兵是22万人,怎么只有3万多人了?用于巴巴罗萨第一线的兵力是400万陆军,其中德国305万,罗,匈,芬,意四国95万.吹牛也至少要靠谱点。查了下,“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的第四天,意大利俄罗斯远征军〔Corpo di Spedizione Italiano In Russia〕被派往乌克兰,这支部队由第九“帕苏比奥”〔Pasubio〕半摩托化师,第五十二“都灵”半摩托化师,第三“Pricipe Amedo Duca D'Aosta” 〔意大利萨伏伊王室的著名将军〕快速师及“Val Tagliamento”黑衫军团组成, 总兵力六万二千人,装备六十辆L.3轻型坦克。6.2万意大利人怎么成了22万?13个罗马尼亚师、9个罗马尼亚旅及4个匈牙利旅、2个芬兰集团军、4个意大利师有95万人?平均下来一个师有4-5万人?哈苏的的牛也太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36601 工分:183
左箭头-小图标
好。。。无聊的帖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3167 工分:19680
左箭头-小图标
何以见得?难道你觉得一支打旗语滚木头轮子的军队能打到柏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家只是说不会活不下去,又没说一定能打到柏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3167 工分:19680
左箭头-小图标
13个罗马尼亚师、9个罗马尼亚旅及4个匈牙利旅、2个芬兰集团军、外加数星期后赶来的3万多意大利人有95万?这牛皮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墨索里尼派兵是22万人,怎么只有3万多人了?用于巴巴罗萨第一线的兵力是400万陆军,其中德国305万,罗,匈,芬,意四国95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6294 工分:768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八眼波奇
在第7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orldwar800
在第68楼的发言:如果按照楼主的这么算法,那是很不公平的,这不叫苏德单挑,而叫苏联和整个欧洲单挑才对,真的是德国自己国家力量么?德国占领了整个欧洲,动员了整个欧洲的力量侵苏,而在西欧,是工业很发达的地域几乎都囊括在德国统治之下,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工厂都在为德国军事工业输送着新鲜血液,另外在法国战场,德国缴获了大量的原法军的武器装备,法国北部的工业区也在为德国生产包括汽车,飞机,坦克,弹药等等的军用物资,德国本身的石油储备并不多,打败法国之后,缴获了法国的石油储备有数百万吨的石油!如果真的是苏德公平的较量,德国仍然......
这段,是你自己写的吗???
要是你C V来的,建议你自己好好看看
德国STG44(MP40是德国第一代冲锋枪)
冲锋枪
改进得到的都不知道,没事你还是多看看书吧。人要有点自知之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6775 工分:369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54楼的发言:......
此消彼长而已
当年德军取得对苏军的一系列胜利不也是有苏军内部整顿导致战力下降的原因么
就是在西欧的战果
也有其他国家军事思想落后的因素
意大利军队在东线当然不能说是像党卫军在后期那样勇猛绝伦
但是作为一支仆从军
他们肯定是合格的
没有那些仆从军
德国不知道要抽调多少部队来填补
那么估计不到45年战争就结束了吧
41年的苏军问题很多,其最致命的后勤运能不足在苏芬战争就暴露无疑;另外战术观念落后,在41年一系列边境交战中暴露无疑;装备重硬件轻软件(有部分很好的坦克,却未普及车载电台),当然这和苏联电子工业落后有关系;陆军大部分装备老旧,维护极差,以致于在战斗中掉链子是经常的事;苏联空军数量庞大,但技术落后,难以争夺制空权;………………
何以见得意大利就是合格的?
你在说仆从国为德国提供兵员的同时,为何不想想在欧洲各占领国驻守的200多万德军呢?这些德军素质和装备可都是明显高于仆从国军队。
41年德国人面对的苏军一样有很多毛病事实上芬军的战斗力至少不低于正规德军芬兰准备退出轴心国后和德国有过交战德军在优势兵力主动进攻的前提下仍然惨败二战两大巨头德国和苏联都没在芬兰手里占到便宜你说芬军战斗力怎么样呢至于那些驻守欧洲的德军也没人请他们去不是么?德国人自己作的选择而已怪不到谁头上苏联一样在远东有大批部队防备日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6775 工分:369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53楼的发言:......
没人说德国对罗马尼亚石油非常依赖
只要知道德国对罗马尼亚的石油有需求就行了
煤炼油技术是不错
但自从盟军开始对的空袭后
德国本土的油料虽然练得出来
但是运到前线的少之又少
在德国油料短缺的情况下
地处东欧的罗马尼亚那几百万吨油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吧
首先盟军对罗马尼亚油田及其外运通道也作为重点轰炸的对象。
其次既然是单挑,那就没有战略轰炸了,自然德国本土的炼油厂能生产更多的原油,工业生产也能更稳定的进行,各类战争物资能更多的生产。显然这些对德国是正加分。
如果再进一步说,如果没有了英美对德国贸易禁运,德国或许能从海外更多的进口各类基础资源。战略轰炸对德国工业影响很大么?盟军43年才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在那之前德国人的合成燃料产量可还比不上44年顺便说一句在盟军轰炸达到高潮的44年德国军工产量达到二战最高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angerstirk
在第12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ccsk451
在第103楼的发言:LZ所列的数据和自己的标题都是冲突的!!!!!
你列的那串数字 德国的就包含了大半个欧洲的资源和工业潜力.这算什么单挑.
你要比,单独的把德国本土的拿来比.现在这版面没营养的帖子越来越多.
德国从占领国捞取的东西能达到数十万计的运载车辆?数以万计的飞机、坦克、大炮?数以万吨计的橡胶、铝、铜、装甲钢?数以吨记的各类化学品?
有的选,谁都会选英美。
您先翻一下捷克38t坦克的产量再来说话好么?38t一共才生产了1500辆都不到,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部队中服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59317 工分:499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1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ccsk451
在第103楼的发言:LZ所列的数据和自己的标题都是冲突的!!!!!
你列的那串数字 德国的就包含了大半个欧洲的资源和工业潜力.这算什么单挑.
你要比,单独的把德国本土的拿来比.现在这版面没营养的帖子越来越多.
德国从占领国捞取的东西能达到数十万计的运载车辆?数以万计的飞机、坦克、大炮?数以万吨计的橡胶、铝、铜、装甲钢?数以吨记的各类化学品?
有的选,谁都会选英美。您先翻一下捷克38t坦克的产量再来说话好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ccsk451
在第103楼的发言:LZ所列的数据和自己的标题都是冲突的!!!!!
你列的那串数字 德国的就包含了大半个欧洲的资源和工业潜力.这算什么单挑.
你要比,单独的把德国本土的拿来比.现在这版面没营养的帖子越来越多.
德国从占领国捞取的东西能达到数十万计的运载车辆?数以万计的飞机、坦克、大炮?数以万吨计的橡胶、铝、铜、装甲钢?数以吨记的各类化学品?有的选,谁都会选英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吴下的阿蒙
在第80楼的发言:这些仆从国,军队基本上可以忽略,没有一个可以和英法美相比的,而且军队素质不高,人数又少
至于说资源,欧洲的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苏联,西欧只有有限的资源可供德国利于,并且还面临着被英国人破坏的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哈哈,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芬兰光巴巴罗萨初期进攻苏联的兵力就有95万,相当于几个北非和意大利的规模了,叫人数很少?
要说,资源,中国那时候还有大庆油田和稀......13个罗马尼亚师、9个罗马尼亚旅及4个匈牙利旅、2个芬兰集团军、外加数星期后赶来的3万多意大利人有95万?这牛皮吹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5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20楼的发言:......
少来这套
苏军反攻的时候正是苏军实力的鼎盛时期
那会就算是对阵正规德军也不吃亏
再说要是没有罗马尼亚
德国人就要自己额外准备大批部队去填补空隙
再看看意大利部队在东线也是非常勇猛
完全不逊色于真正的德军
再来就是芬兰
芬兰军队的实力我想一个对历史有基本研究的人都知道吧
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去查查苏芬战争
这方面的资料铁血上一堆
而且你要搞清楚
没有罗马尼亚的石油
德国人根本撑不到45年
所以你那套理论还是收起来吧
我觉得与其说苏军的实力有多鼎盛,不如说德军的实力下降太多。
说到意大利在苏德战场的战力,除了41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其后就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果,考虑到41年苏军实际处于被德军打的崩溃的状态,以此认定意大利军队很勇猛存在一定问题。
芬兰实力是有得,如果他肯全力投入,彼得堡就危险了,但问题是芬军夺回失地后就不再前进了。
此消彼长而已
当年德军取得对苏军的一系列胜利不也是有苏军内部整顿导致战力下降的原因么
就是在西欧的战果
也有其他国家军事思想落后的因素
意大利军队在东线当然不能说是像党卫军在后期那样勇猛绝伦
但是作为一支仆从军
他们肯定是合格的
没有那些仆从军
德国不知道要抽调多少部队来填补
那么估计不到45年战争就结束了吧41年的苏军问题很多,其最致命的后勤运能不足在苏芬战争就暴露无疑;另外战术观念落后,在41年一系列边境交战中暴露无疑;装备重硬件轻软件(有部分很好的坦克,却未普及车载电台),当然这和苏联电子工业落后有关系;陆军大部分装备老旧,维护极差,以致于在战斗中掉链子是经常的事;苏联空军数量庞大,但技术落后,难以争夺制空权;………………何以见得意大利就是合格的?你在说仆从国为德国提供兵员的同时,为何不想想在欧洲各占领国驻守的200多万德军呢?这些德军素质和装备可都是明显高于仆从国军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5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40楼的发言:......
你自己去查查嘛
呵呵
意大利在东线的战绩可不像他们在西线和北非的同胞那么惨
运去的油石罗马尼亚产的
消耗的油难道是德国本土产的么
知道苏芬战争是什么时候的事么?
1939年底
孩子
那会二战都开打了
你还是坚持你的看法
认为苏芬战争的芬军无法代表东线辅助德国的芬军么
意大利军队在苏德战场的战力,除了41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其后就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果,考虑到41年苏军实际处于被德军打的崩溃的状态,以此认定意大利军队很勇猛存在一定问题。
芬兰实力是有得,如果他肯全力投入,彼得堡就危险了,但问题是芬军夺回失地后就不再前进了。
关于油的问题,德国本土真的产油,只是数量很少,不过德国有煤炼油技术,
1941年:石油产量180万吨,煤制油产量390万吨,合计570万吨
1942年:石油与煤制油产量合计626万吨
1943年:石油产量200万吨,煤制油产量560万吨,合计760万吨
1944年:石油产量170万吨,煤制油产量390万吨,合计560万吨
1945年:石油产量40万吨,煤制油产量110万吨,合计150万吨
德国石油进口情况如下:
1941年:进口石油237万吨
年:进口石油103万吨
1944年以后进口数量不祥,估计很少
此外德国在年击败波兰法国等后还缴获了大约150万吨油料
看来德国对罗马尼亚油田的依赖远低于苏联对巴库油田的依赖。
没人说德国对罗马尼亚石油非常依赖
只要知道德国对罗马尼亚的石油有需求就行了
煤炼油技术是不错
但自从盟军开始对的空袭后
德国本土的油料虽然练得出来
但是运到前线的少之又少
在德国油料短缺的情况下
地处东欧的罗马尼亚那几百万吨油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吧首先盟军对罗马尼亚油田及其外运通道也作为重点轰炸的对象。其次既然是单挑,那就没有战略轰炸了,自然德国本土的炼油厂能生产更多的原油,工业生产也能更稳定的进行,各类战争物资能更多的生产。显然这些对德国是正加分。如果再进一步说,如果没有了英美对德国贸易禁运,德国或许能从海外更多的进口各类基础资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6775 工分:3692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chemy
在第1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40楼的发言:......
你自己去查查嘛
呵呵
意大利在东线的战绩可不像他们在西线和北非的同胞那么惨
运去的油石罗马尼亚产的
消耗的油难道是德国本土产的么
知道苏芬战争是什么时候的事么?
1939年底
孩子
那会二战都开打了
你还是坚持你的看法
认为苏芬战争的芬军无法代表东线辅助德国的芬军么
孩子,还是多读点书吧.芬兰人只收复了失地, 根本没出去干苏联人。笑而不语呵呵真相总得有无知之人来衬托才显得有价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59317 工分:499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chemy
在第1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40楼的发言:......
你自己去查查嘛
呵呵
意大利在东线的战绩可不像他们在西线和北非的同胞那么惨
运去的油石罗马尼亚产的
消耗的油难道是德国本土产的么
知道苏芬战争是什么时候的事么?
1939年底
孩子
那会二战都开打了
你还是坚持你的看法
认为苏芬战争的芬军无法代表东线辅助德国的芬军么
孩子,还是多读点书吧.芬兰人只收复了失地, 根本没出去干苏联人。7月31日: 芬兰军队在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元帅的指挥下于卡累利亚地峡攻击苏联第23军团,最终到达冬季战争前的苏芬北方边界8月20日 – 9月8日: 对列宁格勒的炮轰破坏了当地的工业、学校、医院及民居8月21日:希特勒的第34号训令指示:“与芬兰军队会师包围列宁格勒。”8月31日:芬兰军队转入防御及拉直其战线9月6日: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处长阿尔弗莱德·约德尔向指挥芬兰军队进攻的曼纳海姆元帅颁授铁十字勋章及劝服芬兰军队继续对列宁格勒的攻势9月2日 - 9日: 芬兰军队攻占在Beloostrov及意图向谢斯得罗列茨克以扩展其战果,但计划失败,曼纳海姆元帅命令在1941年11月再次进攻你的话很适合你自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90363 工分:8090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八眼波奇
在第2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20楼的发言:......
少来这套
苏军反攻的时候正是苏军实力的鼎盛时期
那会就算是对阵正规德军也不吃亏
再说要是没有罗马尼亚
德国人就要自己额外准备大批部队去填补空隙
再看看意大利部队在东线也是非常勇猛
完全不逊色于真正的德军
再来就是芬兰
芬兰军队的实力我想一个对历史有基本研究的人都知道吧
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去查查苏芬战争
这方面的资料铁血上一堆
而且你要搞清楚
没有罗马尼亚的石油
德国人根本撑不到45年
所以你那套理论还是收起来吧
我很害怕。。。你居然说意大利军队牛
罗马尼亚的石油要运到前线多远,多久,路上的消耗多少。
苏联的坦克从厂子里面开出来,直接PK,这个不具备可比性。
苏芬战争时,你能推出芬兰战斗力很牛??这个逻辑太有问题吗?要是很牛逼,德国应该是芬兰的仆从军了
你自己去查查嘛
呵呵
意大利在东线的战绩可不像他们在西线和北非的同胞那么惨
运去的油石罗马尼亚产的
消耗的油难道是德国本土产的么
知道苏芬战争是什么时候的事么?
1939年底
孩子
那会二战都开打了
你还是坚持你的看法
认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苏联后勤运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