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和中国的情缘,为什么希特勒会帮蒋介石与希特勒抗日

当前位置: &
蒋介石与希特勒恩怨情仇: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战(1)
&&&&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
&&&&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
现代史,抗日战争,民国外交,中德关系,蒋介石,希特勒专家:蒋介石崇拜独裁者 却为何没当中国希特勒|王奇生|蒋介石日记_凤凰历史
专家:蒋介石崇拜独裁者 却为何没当中国希特勒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但是蒋是在权力没有制约的情况下,最后没有走极端,没有成为希特勒,这跟他读经有很大的关系,他这种修身养性,确实对他个性和行为有影响。
核心提示:但是蒋是在权力没有制约的情况下,最后没有走极端,没有成为希特勒,这跟他读经有很大的关系,他这种修身养性,确实对他个性和行为有影响。
蒋介石 资料图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艾凌&王奇生,原题为:《王奇生:蒋介石没成为希特勒与他读经有很大关系》2006年3月份蒋介石日记公布之后,研究者纷至沓来。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人们认为,蒋介石日记的解密,会帮助世人窥视这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从中了解近代中国的变迁。历史学家也希望通过这一经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自己来记录、还原历史的真实。 蒋介石日记公布至今已经有六年了,蒋介石日记的研究,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如何?近日,以蒋介石日记研究为依据的《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三位作者&&&北京大学教授王奇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汪朝光、金以林在一起进行了对话。 研究20世纪中国绕不开蒋介石 王奇生:蒋介石日记发表已经6年,前面几年基本是一个炒作的阶段,日记出来是具有新闻的效应,但是真正从日记出来到研究成果出来是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五至六年很正常。 汪朝光:研究20世纪中国史蒋介石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不了解蒋,你肯定就不了解20世纪上半年的中国历史。但真正从学术角度出发,比较厚重的研究还是很缺乏的。因为流行的那些书,说好听一点,属于普及性读物,说不好听连普及性都说不上。 蒋介石爱读经书对独裁者印象好 王奇生:这本书可以说几乎每一篇都是创新。我们就是想举一个例子,某一个问题的某一个观点,以前是怎么看的,现在有什么新的看法。你的某一个问题,以前是怎么看的,现在给你颠覆了。 金以林:书中有一篇文章是我写的,讲1932年的蒋介石。1932年,除了&一二八&沪淞抗战没什么事。蒋1932年的日记我读了三四遍,这一年对他的变化和影响很大。 1932年以前的蒋,更多的是在追求军权跟党权。他1924年当黄埔军校校长,1927年北伐,1928年北伐,北伐完了就内战,从蒋桂战争到中原大战,一直在忙党内的各种问题,始终没有提到国家政权建设。1932年以后,很有意思的是,他在年初总结他下野的时候有一个观点,就是觉得他跟知识分子很疏远,他要调整跟知识分子的关系。
[责任编辑:唐智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17
播放数:439975
播放数:138672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蒋介石写给希特勒亲笔信曝光
┊┊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校友录
Sohu 首页 >>
蒋介石写给希特勒亲笔信曝光
日08:56  华商报
  美国纽约图书馆最近举行“百年压箱珍品展”,展出两百多件珍贵文物和罕见书籍,其中有一封是二次大战时蒋介石写给德国总理希特勒的亲笔信。  据报道,该展览分为四部分:“跳出书本的框架”、“收藏的欲望”、“看了反胃”以及“珍品古董”区。而蒋介石的亲笔信被放在“看了反胃”部分,这部分陈列百年中极具争议性的书籍,如色情小说、主张白人至上主义或纳粹主义的书籍。  据报道,曾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蒋介石及德国纳粹总理希特勒,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之前关系密切。这封由蒋介石亲笔书写的信,内容就是感谢希特勒派遣大使前往中国,时间为日。  这封蒋介石写给希特勒的亲笔信内容是感谢希特勒派遣大使莱谢荣将军抵华。当时,蒋介石与德国关系良好,除聘请德国顾问担任他的智囊外,希特勒还相当重视蒋介石,派大使驻中国。与此同时,蒋介石部队的武器大部分是德国提供。南方【新闻推荐】【】 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
请发表您的看法: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精彩短语推荐:
--给编辑写信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 转78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登录下次自动登录
蒋介石从德国买的抗日秘密武器有多厉害?
摘要:1933年5月,德国前国防部长塞克特来华访问考察,他在给蒋介石的建议书中写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窥伺中国,若无相对炮兵与之抗衡,在未来 抗日战争中防御和获胜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如不加强训练和供应足够的武器配备,将来在战场上势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溃
1933年5月,德国前国防部长塞克特来华访问考察,他在给蒋介石的建议书中写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窥伺中国,若无相对炮兵与之抗衡,在未来 抗日战争中防御和获胜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如不加强训练和供应足够的武器配备,将来在战场上势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溃不成军。”塞克特后来成为蒋介石的第三 任德国军事总顾问,国军由此着手筹建新式榴弹炮部队。消息传出,欧洲几家军工企业纷纷前来报价,其中德国克鲁伯厂呼声最高,但其生产并装备本国陆军的 150毫米榴弹炮,射程只有13公里,达不到南京要求的15公里。莱茵金属厂则热情地表示可以按照中方条件专门设计,使用特制的32倍径炮管,最后成功揽 得一笔大生意。
蒋介石在办公室留影(图源:中华民国总统府网站)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直接掌握的几家兵工厂中,除了上海和汉阳厂能够造出少量山、野炮外,其余一般都只能量产迫击炮。为了应付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国民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军备建设,其中一项即是在德国顾问建议之下,向莱茵金属厂订购重榴炮。
准备抗日,德国卖炮
&1933 年5月,德国前国防部长塞克特来华访问考察,他在给蒋介石的建议书中写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窥伺中国,若无相对炮兵与之抗衡,在未来抗日战争中防御 和获胜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如不加强训练和供应足够的武器配备,将来在战场上势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溃不成军。”塞克特后来成为蒋介石的第三任德国军事总顾 问,国军由此着手筹建新式榴弹炮部队。消息传出,欧洲几家军工企业纷纷前来报价,其中德国克鲁伯厂呼声最高,但其生产并装备本国陆军的150毫米榴弹炮, 射程只有13公里,达不到南京要求的15公里。莱茵金属厂则热情地表示可以按照中方条件专门设计,使用特制的32倍径炮管,最后成功揽得一笔大生意。
德国国防部批准莱茵金属厂向中国出售24门重榴炮,签订合同时,中方还提了一个附加条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驻厂监造并验收。分管炮管验收的王国章回 忆说:“验收标准都是根据德国陆军现行的有关炮兵兵器条例及德国工业法规进行。从锻造、铸造毛坯开始,先作材料试验,每个验收员都有一个专用小钢印,对于 合格的毛坯加盖钢印后才许发到加工工段进行加工,最后加工完成的部件必须有验收员原来盖的钢印者才能提请成品验收,验收合格后再加盖一个钢印才算正式成 品。”
1935年5月,24门重榴炮及附属装备全部完工。但是德国外交人员从一开始就反对这项交易,凡尔赛和约明确禁止军火输出,事情闹上 去,希特勒只好暂不交货。拖到1936年夏,24门重榴炮终于慢吞吞地踏上来华之路。消息灵通的美国驻华武官向本国发回情报:“中国已从德国获得重榴弹 炮,此种重炮为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在有轮胎的拖车上,每小时可行30至40公里。”
参加淞沪、徐州会战
&莱茵金属150毫米重榴炮对于德军来说,不过是师属炮兵团的常规火力支援单位,到了中国却摇身一变为需要蒋介石批准才能动用的“战略级”宝贝武器,24门重榴炮编成炮兵第10团,视战况弹性使用。
1937 年8月9日,上海发生虹桥机场事件,南京决心主动出击,赶日军下海。炮兵第10团第2、第3营奉命参加淞沪会战,宋锡善当时是汽车驾驶员,他开着弹药车, 装着24发炮弹,沿京沪公路前往南翔,只见沿途“将士们满腔怒火地往上海方向靠拢。”据通信连无线电报务员鲁鋆回忆,“日军派遣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 对我重炮兵阵地侦察轰炸,日夜不停。重炮兵团在团长彭孟缉的精心指挥下,每次炮击后即迁离现场掩蔽,一到深夜,又利用夜幕的掩护进入阵地发炮”。9月下旬 的一天,3营排长张士英接到袭击日军设在上海跑马厅临时机场的命令,当晚22时,1门重榴炮急速射击,几十发炮弹很快全部发射完毕。这时,日军探照灯光束 头已经交会到炮位一侧的大树梢上,张士英急令撤退,好在动作利索,否则就可能人炮惧毁。
1938年3月,炮10团第1营参加台儿庄战役。 25日下午,1营副营长兼连长张是瑞将2门重榴炮推进到宿羊山车站东北占领阵地,与炮7团1营一起向当面日军猛轰。重榴炮利用射程优势,打得日军晕头转 向,极大鼓舞了守军士气。炮战持续两个多小时,炮7团1营阵亡士兵3人,毁坏野炮1门,炮10团损失炮车1辆。张是瑞的忙碌身影当时被来自荷兰的纪录片导 演伊文思摄入,这部纪录片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四万万同胞》。
(责编:tibet)
用户名密码1938年希特勒为讨好日本对蒋介石背信弃义
】&&&&&&&&&&&&
  本文摘自 《万家岭大捷》,叶绍荣,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8月29日,梁华盛第一九○师阻敌任务已完成,奉命撤出东孤岭战场,转到德安县城,配合第三十二军第一三九师守卫德安,华振中第一六○师和冷欣第五十二师奉命接防东孤岭阵地。  李觉第七十军和梁华盛第一九○师在金官桥和东孤岭胜利的消息,让蒋介石兴奋不已。  连续一个多月,日军在南浔线的崇山峻岭间处处碰壁,损兵折将,让蒋介石在世界和国人面前挺起了脊梁。他一连几次给薛岳打电话,对第一兵团在南浔线的战绩评价甚高。  这个时候,蒋介石对抗日更铁心了,他对国际社会不再抱有幻想。一个多月前发生的那件事,让他伤透了心。这件事情的发生,让蒋介石更相信了那句话:切莫把赌注压在别人身上!指望别人,永远是靠不住的。  1938年7月,也就是日军进攻九江的当儿,在吉林中苏边境一个叫张鼓峰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举世瞩目的事件,后来史学界将这一事件称为&张鼓峰事件&。  当时有40多名苏联红军越过边境进入张鼓峰,被日军第十九师团发现,于是双方激烈交火,并由此为导火线,引起了双方调兵遣将,大动干戈。紧接着,英勇善战的苏联红军将日军第十九师团铁桶似的包围住了,日军第十九师团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厄运。  蒋介石听到这一消息后,自然欣喜万分。他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苏联红军向日军第十九师团发起攻击,势必引发苏、日间的战争。如此一来,日军大本营必然会从中国战场分兵北上,这样,日军就会首尾不能相顾,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所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得多。  为了促使斯大林下定决心,为中国战场的分量增加筹码,蒋介石不顾一切地命令张发奎死守九江。其实蒋介石何尝不知,在无险可依的九江,让张发奎与据有陆、海、空绝对优势的日军硬拼硬,会是个什么结果!由此可知,蒋介石内心对斯大林出兵对日作战的期望是何等殷切。  然而,让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日军第十九师团行将覆灭之际,斯大林却下令收兵,停战言和。  原来,苏联怕事态扩大,因为这时苏联与希特勒正打得难解难分,如果这个时候与日本作战,势必顾此失彼。苏联草草收兵之后,日本大本营却从此事中摸得了莫斯科的底牌,他们断定:苏联对日本并无大举动之意。因此,到了10月份,日本大本营便大胆地从大连分兵南下,一举攻下广州,从而加速了武汉的陷落。  &张鼓峰事件&的结果,又一次让蒋介石对斯大林感到失望。  更让蒋介石失望的是,这样的事件在不到一年之后的1939年5月又重演了一次,不过那次的规模更大,牵涉的国际关系也更为复杂,地点则是在&蒙&、&满&交界的&诺门坎&,起因则为苏联扶持的伪蒙和日本傀儡伪满之间的冲突。这一场大战,持续了四个多月,日本又陷入绝境。日本大本营于9月9日向苏联提出了停战和议,谁知斯大林这回又和&张鼓峰事件&一样,很痛快地答应了&&  &张鼓峰事件&对蒋介石的刺激很大,更让蒋介石倍感伤心和失望的是,自20年代起一直和中国处于蜜月期的德国,也&墙倒众人推&,于1938年7月间,突然停止了对中国的一切武器出售,同时撤走军事专家。希特勒为讨好日本,态度竟是十分的坚决,如德国军事专家在限期内不回国,则以叛国罪论处。& 德国的背信弃义,给蒋介石的打击很大。  这些年来,德国不仅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向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建成了十多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这十多个师可以称之为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无论装备、训练、编制、战术诸方面现代化程度都最高的部队,在抗战初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诚然,德国也从中国获得了自己年缺少的工业原料和外汇。  作为欧洲陆军强国的德国,一直是蒋介石仿效的对象。当时,德国的援助也确实帮了蒋介石的大忙,德国不仅卖给中国大量先进武器,1934年德国兵工署还向中国免费提供马克沁重机枪全套制造图纸,供中国仿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闻中国还从德国进口了大量7.63毫米毛瑟M1932型半自动手枪,这就是声名遐迩的驳壳枪,又称&大肚匣子&。这种手枪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极高的评价,很多中国军人莫不以得到一支驳壳枪为荣&&可如今,随着德国的背信弃义,这一切都没有了。  环顾当时的世界军事强国,除了苏联和德国让蒋介石失望之外,英、美隔岸观火的态度,也让蒋介石七窍生烟。&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英、美怕触怒日本,不仅不肯因帮助中国而卷入战争,甚至于1937年9月便单方面取消了卖给中国飞机、军火的协定。更可笑的是,当英国将少数战机高价卖给中国的时候,却不允许提供战机所必需的机枪。美国的&中立立场&则表现得更彻底,1937年12月,日机炸沉美舰帕奈号及美孚油轮,美国士兵3人死亡,17人受伤,美国却不敢向日本兴师问罪。事实上,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一直是日本战略物资的主要供应国。日本战略资源奇缺,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将大量废钢铁、汽油和橡胶卖给日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机扔在美国太平洋舰队和美军头顶上的炸弹,就是日本用美国卖给他们的废钢铁制造的。难怪美国前国务卿曾直言不讳地承认:&日本的侵略得到了我国的支持,这种侵略行为不但得到了我国的支持,而且我们的援助是如此的有效,如此举足轻重。如若断绝援助,这种侵略就可以被制止和停止。&  全面抗战刚刚开始,蒋介石就被苏联、德国、英、美等军事强国无情地抛弃了,这些昔日的盟友,将往日的信誓旦旦置之脑后,而让蒋介石陷入了十分尴尬而艰难的境地。  一连串接踵而至、猝不及防的打击,让蒋介石明白了一个道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利益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除此之外,什么这个主义,那个精神,都是外交场合上骗人的辞令。& 写到这里,令人不由得想起国内出版的诸多有关抗日的书籍,在为数不少的这类书籍中,将美、英、苏联等国在抗战后期的对日作战,推上了道德的祭坛。特别是将美英太平洋战场大反攻、东京大轰炸、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扔下两个原子弹、百万苏联红军出师东北&&吹得天花乱坠。诚然,美、英、苏联等国这些强有力的攻势,对加速日本的投降,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别忘了一个道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无不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  &无利不早起&,永远是人类社会的至理名言。  在一连串的失望面前,蒋介石没有退路了。  这个时候,蒋百里在庐山上讲的那几句意味深长的话,又一次回旋在蒋介石的脑际:  &对日作战,不论打到什么地步,穷尽输光不要紧,最终底牌就是不要向日本妥协!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本打垮。一言以蔽之,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日本)讲和!&  穷亲戚自身若是不争气,永远会被人看不起。人与人的交往是势利眼,国与国的交往又何尝不是如此?  求人不如求己!无路可退的蒋介石选择了坚决抵抗,这是摆在他面前的唯一出路!如果不抵抗,别人皆有退路,唯独他没有退路!等着自己的唯一出路就是做阶下囚。一想起北宋末年的宋钦宗和宋徽宗那两位倒霉皇帝的命运,蒋介石便不寒而栗起来。蒋介石无数次想过,自己是一位大国领袖,几百万军队的最高统帅,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特殊人物,岂能做阶下囚!  蒋介石铁了心,就是拼光了老本,他也要坚定不移地拼下去,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薛岳第一兵团在南浔线的几个漂亮仗,让蒋介石长了脸,蒋介石的脸上一扫多日的愁云,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  薛岳真是好样的!这只&老虎崽&名不虚传,打起仗来,果然一点也不含糊。连续一个多月,薛岳硬是将骄横的日军缠在南浔线的崇山峻岭间不得动弹。特别是听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汇报后,蒋介石更是对薛岳垂爱有加,他特别郑重地对陈诚说:  &辞修,伯陵指挥作战章法严谨,缜密有度,具古之大将遗风!党国有如此帅才,乃民族之大幸也!南浔线上的战事,你就放手让他去打好了&&&& 蒋介石一高兴,便有些忘乎所以,他自己喜欢冷不丁地对下级的指挥插一竿杠子,便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好在陈诚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多说什么,只是顺着蒋介石的话题,朗声应道:  &请委座放心,南浔线上的指挥,我会放手交给伯陵&&&  &好,这就好,这就好&&&  蒋介石对陈诚的回答似乎很满意。  作为蒋介石十分器重的爱将,薛岳为蒋介石挣足了面子。(参见王建朗/曾景忠著《中国近代通史》、张洪涛著《国殇》)
(责任编辑:吴皓)
黄侃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每次上课必定对白话文痛骂一番,50分钟的课,大约有30分钟要用在骂白话文上面。他骂的对象是胡适、沈尹默和钱玄同。黄骂钱尤为刻薄。黄说,他一夜之发现,为钱赚了一辈子之生活。他在上海穷一夜之力,发现古音二十八部,而钱在北大所讲授之文字就是他一夜所发现的东西。
民国时,章太炎曾一度在湖北主持县长考试。应试的人多为清代的读书人。章太炎出了两个试题:&宰相出自州郡&、&区田荒旱之法&。考生都不知出自哪部经典,有一位应试的老夫子,站起来请主考官大人对题目加以解释。章太炎大怒曰:&这样简单的题目还不能作,怎么能做父母官、百里侯,你们自己去想一想!&
我要发表留言
新刊(10月下)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死刑从条例规定到法律条文的变迁之旅,交织了太多政治考量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建国后,死刑一度是&镇压反革命&的利器;&文革&中,死刑也作为打击&现行反革命&的工具;改革开放之初,&严打&的疾风将死刑吹到社会上许多不起眼的角落&&
档案解密 军情五处解密情报人员档案国史纵横 彭德怀一生四大败仗之一:浴血关家垴人物春秋 加西亚&马尔克斯:为小说而生名人往事 特德&史蒂文斯:&老飞虎&魂归长空世界史林 从选举权到避孕药 女人开始主宰自已影视与历史 张瑜回忆新中国影史第一吻
热点文章排行
传奇,写在风景里,写在漂泊中。&&&&读一个人的传奇,读个性,读才情,读文人交往的悲欢离合,读当代中国美术的&文革&命运。任何个人的传奇,其实都不属于自己,早就融进了一个民族的沧桑。
本书深度揭秘毛泽东与蒋介石的700天生死对决,着重刻画的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一对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生死对手和领袖人物形象&&
作为钓鱼台写作班子的助理人员、&前七篇&、&二十五条&、&九评&等重要文章和文件的起草入之一和惟一在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与希特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