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人可以持股吗

个人也能开基金公司了 首家纯自然人持股公募开张_分析评论_基金频道_全景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公募基金大佬创业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理财不二牛了解到,近日,汇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安基金)获证监会批复,这也是公募基金行业首家全部由自然人持股的基金公司。  在汇安基金股东名单里,华" />
个人也能开基金公司了 首家纯自然人持股公募开张
  公募基金大佬创业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理财不二牛了解到,近日,汇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安基金)获证监会批复,这也是公募基金行业首家全部由自然人持股的基金公司。
  在汇安基金股东名单里,华安基金前副总秦军、建信基金前副总何斌的名字赫然在列。除了汇安基金,另一家单一自然人100%持股的恒越基金仍在走审批流程,公私募基金界限日渐模糊。
  公募基金大佬齐聚
  4月19日,证监会发布了汇安基金、先锋基金设立批复,其中汇安基金因股东方名单全是自然人股东,从而备受外界关注。资料显示,汇安基金注册资本为一亿元,拟由9名自然人发起设立。何斌持股35.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秦军出资3550万,持股35.5%,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两人合计持股超过70%。另外7名自然人,赵毅、戴新华、郭小峰、刘强、郭兆强、尹喜杰和王福德的持股比例分别在4.9%~1.8%不等。
  汇安基金汇集了一众基金公司前任高管。资料显示,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秦军原为华安基金副总裁,分管市场渠道业务。在此之前,其曾任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监理部总经理助理、中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和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理财不二牛注意到,何斌自2006年起升任建信基金副总,至2015年离职,其担任建信基金副总职位近10年之久。此前,他还先后就职于北京市财政局、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基金监管部,历任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督察长。
  此外,汇安基金拟任督察长袁明,与前任长安基金督察长同名。在加入长安基金前,袁明曾任职于三家金融机构。1994年~2013年,袁明依次担任招商银行总行国际部/离岸部业务助理、中银国际证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及交银国际(上海)股权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公开资料上,汇安基金其余6名股东在基金行业的可查信息有限。“这6人名字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应该不是来自华安基金,有可能来自银行、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一位前华安基金人士表示。
  公募基金渐趋私募化
  事实上,除了汇安基金,自然人持股基金公司股权结构日渐多样化。与汇安基金同日向证监会提交设立申请的恒越基金,仍在走审批流程。恒越基金由自然人李曙军100%持股,且李曙军目前也是上海恒越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境外市场全由自然人担任公司股东的基金公司也比较常见,国内基金业走到这一步也是顺应行业趋势。更关键是看公司的未来规划、战略导向是以市场趋导还是投研趋导,公募业务先行还是子公司业务先行。”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不过,秦军在接受理财不二牛电话采访时只称新公司压力大,现阶段针对上述问题并不愿多谈。
  “现在新基金公司也很多,关键还是看公司未来业绩说话。”一位基金行业研究人士评价道。
  理财不二牛了解到,目前已经运作的、首家由自然人担任大股东的基金公司――泓德基金,成立刚满1年,目前旗下有泓德优选成长混合等8只基金,其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均有布局。其中,自然人股东王德晓此前更是亲自管理泓德优选成长混合,直至前长盛基金经理王克玉上任。泓德优选成长混合成立于日,截至今年4月21日,该基金累计净值为0.997元。此外,成立于2015年6月的泓德泓富混合基金累计净值目前不到1元。不过,2015年8月之后成立的其他几只基金,累计净值均在1元以上。
  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是国内首家管理团队出任第一大股东的公募基金公司,管理团队持股比例合计达35%,前金鹰基金总经理殷克胜出任公司总经理,持股比例占5%。旗下首只基金――金信新能源汽车灵活配置混合,今年4月1日刚刚成立,目前累计净值为1.006元。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传公募基金将放开外资持股限制---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B02版:证券·资讯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要闻·聚焦
第A03 : 要闻·综合
第A04 : 要闻·综合
第A05 : 要闻·综合
第A06 : 要闻·公司
第A07 : 商报眼
第A08 : 特别报道
第A09 : 都市/聚焦
第A10 : 都市·综合
第A11 : 都市·综合
第A12 : 都市·热线
第A13 : 时事/国内
第A14 : 时事·聚焦
第A15 : 时事·国际
第A16 : 汽车·综合
第B01 : 财经/证券
第B02 : 证券·资讯
第B03 : 证券·市场
第B04 : 投资理财
第C01 : 文化广场
第C02 : 娱乐前沿
第C03 : 娱乐视野
第C04 : 文化时评
第C05 : 创意周刊
第C06 : 万象
第C07 : 体育·看台
第C08 : 体育/看台
传公募基金将放开外资持股限制
消息称尚无明确时间表,业内认为若成行基金股权变动将更频繁
深圳商报记者 李玲 昨日有消息称,证监会首次表示,境外资产管理公司将可持有中国内地基金公司的多数股权。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等业内人士表示,持股限制若放开,有利于外资进入公募基金业。但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股权发生变更,目前基金牌照价格日益下降,今后股权变动将更加频繁。 外资持股限制有望放开 昨日有消息称,据透露,证监会首次表示,境外资产管理公司将可持有中国内地基金公司的多数股权,但并未给出明确时间表。此外,共同基金产品“互认”项目扩大至香港以外的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限制有所放开,但近年来外资频频撤离国内公募基金,今年纽银梅隆、道富相继传出将撤离消息。 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成立的基金公司几乎都存在生存问题,基金公司股权价格也在逐步走低。他认为,合资基金公司也并非全都“水土不服”,景顺长城、上投摩根等合资基金公司近年来发展良好。若外放持股限制得以放开,可能会有更多的海外机构愿意参股国内公募基金。 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持续下滑,盈利能力难以出现增长,公募基金股权更换将更加频繁。 钱景财富副总经理、研究中心主任赵江林博士认为,基金公司由于市场环境或者投资失误导致经营业绩不佳是股东撤离的原因之一,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失去信心而套现撤离。目前基金行业受低迷的市场环境影响业绩较为一般,因此不排除还有公司出现股东撤离。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曾令华则认为,基金公司股东更换后,公司的权力将面临新的博弈和分配,投资者应持续关注其业绩表现。若短期内出现大幅下降,投资者应尽快撤离。 浙商基金股权将变动 随着近年来A股走弱,基金业也从以往的“香饽饽”,变得越来越像“围城”。民生通惠资产管理公司日前正式确认了其收购浙商基金的传闻。 浙江产权交易所项目信息显示,浙商证券和养生堂合计持有的浙商基金50%股权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1.77亿元,民生通惠资产管理公司表示将接手上述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东为浙商证券、通联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养生堂有限公司及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四年以来,浙商基金的发展并不顺利。公开消息显示,该公司目前旗下公募基金数量为4只,份额合计约6亿份,资产管理规模约5.2049亿元。其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浙商聚潮成长的规模达到3.54亿元,其余产品目前规模均在一亿元以下。公募业务发展停滞不前,导致经营数据连年亏损。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浙商基金净利润为-4768.35万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二位。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0万元,净利润亏损2808万元。2014年前5个月,公司营业收入1424万元,净利润再度亏损509万元。 目前,万向集团通过旗下通联资本持有浙商基金25%股权。有业内分析认为,此次收购事件可能将以浙商证券、养生堂、浙江浙大网新集团三方集体退出而告终,最终万向集团将实现对浙商基金的100%控股。公开资料显示,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日,是由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出资、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由博时基金前总经理肖风执掌,而万向控股集团持有54.91%的民生人寿股权。q公募双十限定曝出漏洞:买光流通股竟然也合规
来源:中证网
作者:刘明涛 张昊
  每经记者 刘明涛 张昊
  昨日(5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发的四篇报道―《小票暴涨背后:20%流通股被一家控盘》、《基金集中持股=坐庄?多视角对比新旧控盘模式》以及《同系基金“团炒” 直面两重风险》深度还原了今年一季度各大基金公司扎堆控盘小盘股的疯狂举动,其中包括了诸如汇添富等基金买入单一创业板占流通盘比例超过20%的情况。该组报道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而备受质疑的汇添富基金则回应其操作合法合规。事实果真如此吗?
  记者注意到,之所以基金表示操作并无违规,主要是其投资并未违反基金投资规定中最重要的“双十限定”。记者根据“双十限定”的要求,对A股百家上市公司进行测算发现: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对小盘股可以完成轻易控盘,甚至买完一只小盘股流通盘都不违规。不少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众多小票的连续疯狂飙涨是不正常现象,其中对大型机构的行为约束过于宽松也是一方面原因,如果“双十限定”一直沿用,那么会对A股造成多重不利影响。
  “100%控盘”也不违规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被俗称为“双十限定”的条款有两条:第一,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其市值不能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第二,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所持有的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能超过该证券的10%。
  那么,这样的规定,到底有多强的风险约束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度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令人诧异。
  记者统计了所有2696只A股的,以及每一只个股占总股本比例,注意到在2696只个股中,有272只个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比例小于30%;有8只个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比例低于10%,分别是石化油服(8.87, -0.15, -1.66%)、建设银行(6.66, 0.07, 1.06%)、信威集团(52.65, 4.09, 8.42%)、浙江世宝(37.90, -1.51, -3.83%)、浙能电力(8.14, -0.22, -2.63%)、印记传媒、华数传媒(57.59, 5.24, 10.01%)以及海天味业(34.88, -0.75, -2.10%)。
  先以流通股本占总股本比例低于10%的个股为例,如浙江世宝,截至昨日收盘总股本为3.16亿股,但其流通股本仅为1500万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比例仅为4.75%。根据“双十限定”,一家基金公司可以买入浙江世宝3160万股,那么,如果将1500万股流通股本全部买入也是合规的,即可以100%控制流通股本。
  再从“双十限定”的另一条约束,单只基金持有一只股票市值不能超过该基金净资产10%来看,若要全部买入1500万股浙江世宝股份,以该股昨日(5月13日)收盘价37.90元计算,需5.69亿元,那么对应单一基金产品买入的受限净资产额度仅为56.9亿元,考虑一家基金公司可以用30~50只基金产品实施买入,平均计算,单一基金净资产只要达到1.2亿元~2亿元的规模,就能轻松完成对浙江世宝的100%流通盘控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流通股本占总股本比例为10%~20%的个股里,选择了目前总市值近千亿,可媲美海螺水泥(23.51, -0.59, -2.45%)、中国一重(15.00, -0.32, -2.09%)等股的蓝思科技(138.250, 5.75, 4.34%)(300433)进行测算。
  资料显示,蓝思科技总股本为6.73亿股,流通股本为6736万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比例为10%。根据“双十限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可持有不超过6736万股的蓝思科技股份,因此,买入6700万股,占蓝思科技流通股本99%的行为完全合规。
  以蓝思科技昨日收盘价138.25元计算,6700万股对应市值92.63亿元,按照“双十限定”,买入蓝思科技的单一基金产品对应基金净资产为920.63亿元,若一家基金旗下有50个产品,那么单只基金只需18.5亿元净资产就能实现完全控盘。对于华夏基金、天弘基金等体量较大的基金公司而言,控盘这样一只“大盘股”,如今来看,并非难事。
  最后,从发行规则来看,新股发行的流通股本一般而言占总股本的25%。记者从这类个股中随机选择了红相电力(63.500, 4.58, 7.77%)进行测算。
  日上市的红相电力,总股本8867万股,流通股本2217万股,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5%。根据“双十限定”,基金公司可以买入红相电力886.7万股流通股份,可占流通股本的40%。886.7万股对应红相电力市值为5.6亿元,只要基金公司规模在56亿元以上,就能实现对红相电力的顶格买入,控制该股40%的流通盘。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基金投资最重要的规则,“双十限定”如今对基金风控的约束力亟待提高。
  漏洞:不应以总股本设上限
  从上述测算可知,“双十限定”对现在的基金买股约束力有待提高,那么,核心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分析人士认为,能让基金大肆买入个股的直接原因就是“双十限定”规定了基金可以买入的股份是占个股总股本的10%,而并非对股价造成直接影响的流通股本。只要个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比例较低,该股就有被基金抱团控盘的风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末,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有多达13家基金公司,其中天弘基金以5898亿元居首,华夏、嘉实、易方达以及南方等知名大基金规模也都在2000亿元以上。随着今年基金持续快速发行,易方达旗下仅主动偏股基金规模4月底就已达千亿级别。
  相比之下,今年发行的A股,80%以上公司的总市值都低于100亿元,仅有蓝思科技、诚益通(121.430, 1.08, 0.90%)、昆仑万维(155.910, 0.00, 0.00%)以及暴风科技(252.860, 22.99, 10.00%)等涨幅巨大的个股市值才突破百亿元大关。
  因此,分析人士认为,高规模基金想控股小盘股,虽有“双十限定”约束,但只要个股流通股占比股本比例较小,基金公司甚至能轻而易举持有小盘股50%以上的流通盘。
  值得注意的是,率先曝光此事件的是微信公众号“每经投资宝”,该微信号不仅披露了汇添富、富国等基金公司集中“团炒”中小板、创业板小票的情况,还列举了最新最全的65家被基金集中持股的小票名单。想一览究竟的投资者可关注该公众号。
  券商:公募基金散户化
  那么,针对新情况与基金“双十限定“的矛盾,业内人士又提出了怎样的担忧呢?
  一位券商投行部负责人指出,尽管基金公司的相关行为并未违反“双十限定”,但一只基金对一只小盘股流通盘的高比例持有,让一些小盘股连续无量,体现出一些公募基金越来越散户化,很想赚快钱,影响到了理性投资的贯彻。当前这种基金对部分个股流通盘高度控盘的情况,尽管与现行规定不违背,但其中风险很大,可能导致散户在高位接最后一棒。”
  律师:或影响交易公正性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基金公司可以高度控制小盘股流通盘的情况持续下去,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在二级市场上将产生的影响是:某一些个股的流通量少,别的投资者想买却买不到,而基金高度控盘,自己的任何买卖都可能造成个股大幅波动,从而影响市场竞价机制,影响交易价格的公正性。另一个问题就是存在操纵股价可能,尽管基金公司主观上没有操纵股价的意识,但客观上存在了这样的现象,最终伤害的将是市场弱势群体,比如中小投资者。在监管规则出台过程中,监管层对基金公司例行检查或许是当前应对上述风险的最好措施。
  学者:应早日“堵漏”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微博]认为,如果相关监管条款没有及时出台,而公募基金现在又是创业板,中小板市场主角,这些市场的容量远远满足足不了他们的需要,那就很可能存在事实性扰乱市场的行为,比如操纵股价等。所以,监管层要重视相关的问题,争取早日堵上监管漏洞。
  业内建言“双十限定”:基金持股按流通盘设上限
  5月10日,微信公众号“每经投资宝”的一则报道在业内掀起大波澜:汇添富等基金公司利用旗下数只基金“团炒”小盘股的新模式公之于众。投资者对这一现象引起高度关注:对于这类高控盘的上市公司,有的投资者想顺便搭个便车,但又怕这些已“涨到云霄”的个股万一突然遭遇“黑天鹅”,或者控盘基金出货,股价“自由落体”,那就将被砸伤。
  这一新闻目前成为业内关注度最高的事件,业内各界人士是如何看待这种“群狼战术”包围单只个股引发股价暴涨的现象?“每经投资宝”的报道是否过于夸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遍访业内,多位权威人士认为“每经投资宝”的报道属实,他们同时呼吁,公募基金存在多年的“双十原则”在如今的市场中对部分股票已失效。这个规则本身存在一些漏洞,不能适应目前的客观实际,应修改监管规则,对基金持有证券的流通盘比例作出严格上限。
  律师呼吁修改规则
  按照公认的基金投资“铁律”,目前基金在投资上只要遵守基金契约(即委托协议合同)和“双十限定”即可。所谓“双十限定”,即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其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
  因此,只要没有踩到上述红线,原则上公募基金对证券的投资是并无其余限制的。然而,分析人士认为,这条“双十限定”红线的明显漏洞使规则已对一部分股票失效,相关证券律师呼吁修改“双十限定”。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某只小盘股被一家基金公司的多只基金产品买入,且占据流通股本超20%以上比例的现象,虽然这对上市公司决策权没有重大影响,但对股价有巨大影响的。这就需要在规则层面进一步完善,应该对流通盘的持股比例作出相关限制。
  广东奔穆墒κ挛袼豕墒σ踩衔恍┗鸲粤鞫员纠淳筒桓叩母呒酃杀牛菀咨嫦硬僮莨杉郏埠苋菀椎贾鹿杉郾琅獭M保恍┗鹉诓渴遣皇巧塘亢昧艘黄鹚棠兀空庑┫窒笏淙荒壳霸菸拗ぞ葜っ鳎粤魍ㄅ炭嘏瘫壤螅痹诘匚承┎涣夹形峁┍憷
  公募基金行走在监管边缘
  一位资深私募公司投资总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双十限定”只限制了占总股本比例而不对流通盘作限制,这不够合理。
  这位投资总监表示:以前几只基金抱团对一只股票控盘的情况也有,但没有现在这么明显。之前一旦几只基金大举买入同一只个股时,监管层会及时询问,但他个人认为,去年以来对公募基金相关买卖的监控似有所放松。
  与此同时,另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还向记者表示,基金们一起推高股票价格,不仅能保证基金业绩,还能吸引更多人申购,基金公司可提取更高的基金管理费并且迅速出名,这对基金经理本身的业绩排名和收入都有好处。有名气、有地位后,基金经理跳槽也更容易,只要没接到最后一棒,在泡沫破灭前抽身离开即可。要想打破这种模式,除非基金面临大面积赎回,但现在处于牛市,基金很难遇到这种情况。
  控盘20%已可操纵股价
  一家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初监管部门对基金投资作出&双十限定&,首先是为防止基金公司操纵股价,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举措;其次是避免出现内幕交易,对市场造成不公平。”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一家基金公司如果持股流通盘超过20%左右,就能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可以影响股价走势。以安硕信息(433.100, -16.90, -3.76%)为例,总股本6872万股,流通盘仅2416万股,按照目前规定,基金公司可以持有10%的股票(687万股),而汇添富基金截至一季度持有597.4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24.73%。
  安硕信息经常出现连续涨停甚至无量涨停,分析人士认为,从股价走势看,安硕信息表现出的就是被高度控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纺机(现名:中毅达(15.05, -0.56, -3.59%))曾遭坐庄炒作,并被证监会[微博]查处。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日~7月20日的共51个交易日中,王紫军用其控制的67个证券账户,累计买入中国纺机股票4233.46万股,卖出4152.47万股。同年5月18日,王紫军持有中国纺机达到437.49万股的峰值,占流通股比高达17%。该案例中,犯罪行为人虽然只持有流通股的17%,但客观上已经对股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已经实现并完成了对中国纺机的股价操纵。
  业内人士指出,假设一名投资者本来认为自己手里的个股到了100元就有泡沫了,但安硕信息还能涨到400元以上都还没“破”,那么投资者将竞相购买泡沫看起来还不高的个股,“比价效应”将吹大整个市场泡沫。
  私募大喊“我不敢”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此次集中持股上市公司流通盘的比例超过10%的基金公司均为公募基金,却没有出现一家私募基金。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
  一位大型私募老总告诉记者,私募之所以没有像公募那样做,主要是担心触及政策底线,因为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主要负责人,一旦因涉嫌操纵股价被调查,影响到的将是基金经理个人;而公募基金经理是代表公司,一旦出现问题,由公司出面解决即可。
  同时,由于私募基金规模一般较小,在操作方式上也不敢冒太大风险,将较多资金布局在单一个股上。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从历史规律看,基金公司如果持有一只股票流通盘的20%,那么相关个股股价就有机会上涨超50%;如果控制30%的流通盘,相关个股或将出现翻倍行情。他也建议将相关规定修改为针对流通股设定持股上限,这样更合理,也更有效。
(责任编辑:谭玉庆)
&&&&&&</div
“打新”以低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成为投资者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公募基金业首现“全员持股模式” _ 东方财富网
公募基金业首现“全员持股模式”
作者:姚晓丹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公募基金行业股权改革再下一城。继中欧的管理层持股模式、公司的员工间接持股模式后,公募基金业首现员工直接持股模式。  永赢基金公司21日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注册资本金将由原来的人民币1.5亿元增至2亿元,除外方股东利安资金优先认缴500万元外,其余新增资本4500万元均由股东以外的公司员工以现金形式出资,这意味着公募基金业首现全员持股模式,但最终效果如何尚待观察。  30余名员工合计持股22.5%  公开资料显示,永赢基金公司成立于日,属于系基金公司。公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华侨银行旗下的利安资金管理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公告显示,永赢基金公司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后,宁波银行出资额为人民币1.35亿元,持股比例由之前的90%变为67.5%;利安资金出资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以境外人民币出资),持股比例仍维持在10%;员工股东合计出资额为人民币4500万元,持股比例为22.5%。  商报记者了解,此次永赢基金公司推行的员工直接持股计划,是在员工自愿原则基础上,根据其职级和序列获得相应的股权认购权,目前28名员工股东个人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其中,总经理宋宜农出资最多,自掏腰包999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995%,仅随其后的是赵楠,出资601万元,持股占比为3.005%。  由于这家公司属于次新基金公司,从成立开始运行也才9个月,记者浏览其官方网站看到,公司成立至今仅成立了一只基金产品,即市场基金,是今年2月份成立的。现在公司的员工总数也就在30人左右。从公司的投资理念看,未来将布局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和量化投资等三方面。这意味着,公司将陆续发行大量的产品,而基金经理、投研人员等都还将陆续补充进来。  公司的招聘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点,包括固定收益积极经理、市场营销岗位、基金子公司项目经理、基金子公司风险管理人员等。  可建立风险共担捆绑机制  为何会推出全员持股计划?永赢基金的回应是,“鉴于当前公司正处发展初期,全员持股计划的推出,不仅可以实现员工与公司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捆绑机制、激发团队合力。同时也有利于公司的长期良性稳健发展以及基金行业的股权改革探索。”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长远发展,永赢基金全员持股计划对这家小公司发展十分有利。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可以吸引人才,总经理宋宜农也是被这个持股计划吸引才从公司跳槽过来,对于一家基金公司来说,30多人的编制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下基金业人才荒的背景下,这种激励机制对吸引人才起作用的。”  “在当下老鼠仓频现、基金业受到电商冲击等背景下,基金行业推出全员持股计划是值得鼓励的和推广的,但从目前永赢基金的全员持股激励计划所公开披露的内容看,还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比如,是否有针对后续员工引入的预留股份,员工持有的股份如何转让等,这些细节对于一个激励计划的有效执行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基金业的首个全员持股计划的最终效果尚需时间检验。”上海证券员如是说。
(责任编辑:DF150)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