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名单政协全年的的报纸内容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两会报|河南政协会议闭幕,补选史济春为政协副主席
中国新闻网
16:42 来源:澎湃新闻
史济春补选为十一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1月31日上午,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会共收到各类提案796件,经审查,立案629件。此外,史济春补选为十一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当日,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河南省政协主席叶冬松表示,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听取和审议通过了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委员们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展示了共谋发展、情系民生的履职风采。       截至1月29日,大会共收到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提案796件,经审查,立案629件。在立案的提案中,委员提案495件,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案128件,界别和界别小组、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6件。       此外,在会议闭幕式上,史济春当选为政协第十一届河南省委员会副主席,王璋、王海鹰、刘应安、李建社、张建、钱伟、彭亚平、蔡永礼等8人当选为政协第十一届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史济春简历       史济春,男,汉族,1955年1月出生,河南长垣人,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55年1月生,河南长垣人。汉族。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       历任安阳钢铁公司研究所助理工程师、炼钢轧钢研究室副主任,安钢第二炼钢厂厂长助理、副厂长、厂长。安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安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3年1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2003年11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兼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日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连任河南省副省长。       日,在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当选为河南省委常委。       2012年1月,任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2015月1月,任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顾静芳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河南政协,政协副主席,史济春
评论(103)
澎湃新闻APP下载建国后报纸
第三节& 建国后报纸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南京和大江南北各地已办有各级党委机关报。1952年10月,南京市和苏南、苏北两区合并建立江苏省,南京《新华日报》、《苏北日报》、《苏南日报》合并,从11月1日起出版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当时全省14个地、市中有10个地、市办有党委机关报。1956年,各县普遍创办县委机关报,但到60年代初先后停办。地委机关报于1960年全部停办。“文化大革命”开始,省、市党报受到冲击被迫停刊,其后出版革命委员会的机关报,直到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会后,始先后恢复党委机关报。1983年,江苏全面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全省设有11个省辖市,有市委机关报11种。进入80年代,宜兴等县的县委机关报开始恢复,并逐年增加。全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新的省、市、县三级党报体系。各级党报围绕党的工作进行报道,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令,报道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成就和问题,介绍先进入物和先进经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传播党和人民关心的各种信息。建国后,各专业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办了为数不少的专业报和有专门读者对象的报纸。这些报纸主要传播与各该专业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报道党和政府关于各该专业方针、政策和法令,交流工作经验,探讨专业问题,反映读者的呼声和要求,为各自的读者服务。专业报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类。经济类专业报中包括综合性经济报、行业报、企业报等。文化类专业报品种很多,包括高校报、体育报、卫生健康报、广播电视报等。生活类专业报涉及职工生产劳动以外各个生活领域,包括现代家庭报、戏剧报、旅游报等。读者对象专门的报纸有工人报、农民报等。专业报多数为四开小报,也有对开大型报,刊期不一,日刊较少。1986年,《新华日报》创办了建国后江苏第一张晚报《扬子晚报》。进入90年代,各市党报社相继办晚报。到1994年底,除镇江、扬州、连云港3市外,8个省辖市都已办有晚报。据1994年统计,全省共有持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94种,持江苏省内部报刊准印证的报纸300多种,已基本形成一个品种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报纸体系。
一、建省前的三报――南京《新华日报》、《苏北日报》、《苏南日报》1949年江苏全境解放后,中共南京市委和苏北、苏南两个区党委分别办有机关报,即南京《新华日报》、《苏北日报》和《苏南日报》。1952年10月,南京、苏北和苏南三地合并建立江苏省,省会南京,三地党报同时在南京合并,于11月1日出版江苏省委机关报,报名仍为《新华日报》。
南京《新华日报》创刊于南京解放后的第八天,即日,是解放初期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对开四版,日刊。当时江苏尚未建省,南京市委由中央直接领导。日,南京解放的捷报传到北平,当天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举行的一个盛大招待会上,代表党中央宣布:把《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这两个有着光荣历史的报纸名称,分别给予即将在沪、宁两地诞生的党报,并任命范长江和石西民分别为这两家党报的社长。1949年9月,毛泽东主席为《新华日报》题写了报头。后来又在1953年2月和1964年7月两度为这张党报重写报头。1950年4月,为纪念《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一周年,周恩来总理从北京特地寄出亲笔题词:“在人民胜利后的南京,出版新华日报一周年,今后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了在南京解放后迅速出版党报,早在大军渡江前,在安徽合肥组成以宋任穷为首的金陵支队中,就有一支专门负责到南京办报的队伍。这支队伍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以陈阵为首的原豫皖苏边区《雪枫报》的全班人员100多人;另一部分是由李力众领队的20多位来自济南《新民主报》、《潍坊报》和华东新闻专科学校的南下人员;再一部分是由苏鲁豫解放区随军南下的同志。4月22日晚渡江战役开始后,这支新闻队伍徒步行军直奔南京,25日到达浦口,26日渡江。4月25日,新华社第八兵团分社编辑部主任季音和记者金雨困等到达南京,奉新华社三野总分社及八兵团分社之命协助《新华日报》创刊。26日,石西民到达南京,第二天即代表市军管会接收了位于新街口的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并会同办报的同志积极筹备出报事宜。一、宣布了报社人事安排名单:社长兼总编辑石西民,副社长陈阵,编辑部主任肖波,采通部主任李力众,经理部经理史纳,印刷厂厂长李玉山、周永年,第二印刷厂厂长李震,以及各编辑业务组的负责人。二、具体研究了《新华日报》创刊号的版面安排,并试画了版样。29日,报社工作人员进入原《中央日报》大楼开始办公,30日晨印出了第一张以新华社社论《庆祝南京解放》为发刊词的《新华日报》。当时参加《新华日报》工作的,还有打入《中央日报》社的中共地下党员李廉等同志,他们在南京解放前夕,带领中央日报社内一部分不愿跟国民党迁台的员工开展护厂斗争,使办公设备和一部分印刷器材纸张等物资完好地保存下来,这是《新华日报》得以迅速出版的物质基础;还有南京地下党文委领导下的新闻分委姚北桦等大部分成员;还有一些党外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夏晨中、王淮冰、阚岳南等。《新华日报》初创时期,由于形势发展快和革命工作需要,人员调动频繁,流动性很大。6月,曾任延安《解放日报》编辑部主任的杨永直调任《新华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石西民调任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后,1950年下半年起改任社长)。7月,陈阵、李力众和原《雪枫报》大部分人员调离报社,参加西南服务团进军大西南;同时,新华社第八兵团分社副社长李扬、采访部主任艾煊等人员成建制地转业到《新华日报》社,李扬任副总编辑。原在八兵团政治部工作的吴镇,也调到报社任采通部主任(后升任副社长兼总编辑)。8月,新华社三野总分社社长邓岗调任《新华日报》副社长。此后,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渐渐稳定下来,报社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石西民(),原名石士耕,浙江省浦江县人,是1929年入党的共产党员,又是从30年代中期就开始活跃在新闻战线的名记者。八年抗战中,他一直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担任过编辑部主任、采访部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1946年奉命在南京筹办《新华日报》未果,撤回延安后担任新华通讯社和《解放日报》社委兼副总编辑,他既有在白区办报的经验,又有在解放区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他领导《新华日报》把解放区党报的优良传统和国民党统治区中共党报(主要是抗战时期的重庆《新华日报》)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起来,形成了南京《新华日报》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针对新区特点和读者需要开展政策宣传。日,报纸发表第一篇社论《为建设新南京而奋斗――南京人民当前的任务和努力方向》。社论提出四大任务:一、全力恢复生产,逐步发展生产;二、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使潜伏特务匪徒无活动可能,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三、扶助和劝导失业半失业人员生产,造成生产建设的良好环境;四、肃清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法西斯文化余毒,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篇社论发表后的第三天,报上发表了市委、市军管会、市政府的联合通知,要求干部学习《新华日报》社论,正确认识南京市当前工作的方向,联系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进行深入讨论研究。接下来,报纸围绕改造旧南京、建设新南京的四大任务,分别宣传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在政策宣传中,针对新区读者的需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照抄照搬。二、根据形势需要,突出时事宣传。新中国成立前后,国际国内大事不断。在国内,西南各省相继解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恢复和发展生产,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接着又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等。所有这些大事,都是读者关注的焦点。为了扩大国内时事的信息来源,使报道更具自己的特色,报社曾选派一些得力记者,去北京、上海等外省市采访,这在当时的省市党报中是不多见的。1949年新政协开幕时,特派记者季音从北京连续发回五篇通讯,热情、生动、细腻地报道了会议盛况,深受读者欢迎。接着又派艾煊常驻北京,这位后来成为名作家的特派记者,在短短数月中以优美的散文笔触为报纸撰写了一批通讯和特写。当时读者普遍关心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建设,报社为此派李廉前往采访,在报上连续发表东北通讯,后辑成专书出版。亚洲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时,报社派女记者邵琼前往采访,这是报社记者首次采访这种大型国际活动。对国际时事宣传,除刊登国外要闻外,还办了两个专栏。一个是“时事一周”,对一周国际时事中大事进行综合分析和发表专论;另一个是“时事问题解答”,主要是针对读者的思想实际,解答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还有时事漫画,当时编辑部拥有江有生、吕西安(柯明)、高马得等一批以漫画见长的美术工作者,他们往往在夜晚配合刚刚收到的电讯稿,迅速构思立即作画见报。从日起.还出版了《时事画刊》(旬刊),及时配
合了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三、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报纸经常发表读者来信,开展批评和建议,使报纸充满来自群众的声音;并组织发动通讯员写批评稿,公开批评各项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报社领导重视并支持记者写批评稿。解放初期,有些私营商店店员片面认识主人翁地位,劳动纪律松弛,劳动态度不端正。记者写了一篇善意的批评报道,但送市总工会审稿时,受到一些人的责问:记者的屁股坐到哪一边去了?后送石西民审定,西民批示(大意):工人阶级可贵就在劳动,如果劳动态度不好,就丧失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根据批示精神,此稿配上短评刊用。即使是政治运动中出现的某些偏差,报纸也站出来给予公开批评。如“三反”时,某单位召开大会,凡是被群众点了名的,统统要站到台上去,搞得人人自危。一位记者写了一篇批评稿,尽管稿子见报后那个单位的领导打来一个火气很大的电话表示不满,但报社领导还是肯定了记者的行动。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唐亮在为《新华日报》出版一周年题词时写道:“报纸应成为正确运用批评武器的表率,全党应以负责精神来支持报纸,共同做好这一工作。”四、创造性的群众工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为宣传报道服务的通讯员网的建立,一是报纸的社会服务工作。《新华日报》继承了解放区党报重视通讯报道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城市办报的条件创造出一套新工作方法。采访部内设通联科和通联编辑,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普遍发展通讯员,成立通讯组,形成广泛的通讯网络。通联编辑的任务是组稿、改稿、发信、退稿。他们下基层主要是和通讯员一起订题目,写报道,帮助通讯员写稿子。1950年起实行采编合一的体制后,编辑和记者外出采访也做群众工作。报上开辟“通讯与写作”专栏,宗旨是“传播通讯小组写作经验,交流通讯工作经验。”这个专栏后来发展为不定期出版的通讯员业务刊物《新华通讯》。不少通讯员后来成为基层报纸的编辑、记者或负责人。另一项创造性的群众工作是建立“新华之友会”,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活动,这是继承和发扬了重庆《新华日报》的优良传统。建立“新华之友会”是读者胡翼文(南京大三元酒家经理)来信提出的,他建议这个读者之友会“可在组织晚会、职业介绍、读者信箱、生产指导、读者图书馆、模范人物介绍等六个方面为社会服务,帮助读者。”社长石西民和总编辑杨永直亲自接见了这位热心的读者并采纳了他的建议。日,800多位读者在“工人之家”举行了“新华之友”成立大会。会员很快发展到3000多人,其中有工人、店员、干部、工商业者、教师、家庭妇女、学生以及失业人员等。“新华之友”为社会服务主要是组织读友学习,为大家提供学习材料,每月举办一到两次专题演讲会。另一项经常性活动是组织读报,最多时有读报组2684个,遍布于全市各个角落,参加者45700多人,成为报纸联系群众的一条重要纽带。“新华之友会”在帮助失业失学者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问题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人被推荐参加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和西南服务团等单位,由此走上革命工作岗位。《新华日报》报风严谨,勇于自我批评。杨永直在1986年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1949年,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办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报纸,这是首次。南京是世界瞩目的地方,报纸上的每一个标题,每则新闻,每篇社论,都具有权威性和影响。”这是报社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的共识。《新华日报》很少发生差错,但一旦出现差错,从不敷衍了事,而是勇于承认错误,对重大差错,除了在报上刊登更正外,还公开作自我批评。日,四版头条大标题“印度人民决不允许对苏作战”,见报时漏掉一个“对”字,发生严重政治性差错。第二天报纸就发表重要更正,申明社长、总编辑、有关编辑已作出书面检查,并请求市委给予处分。当天下午报社召开全体人员大会,当事人在会上作了深刻检查,市委副书记唐亮、宣传部长陈其五到会讲话。市委对报纸发生差错采取如此严肃的态度,使报社全体工作人员都深受教育。报社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把报道的真实性视作报纸的生命,绝不允许弄虚作假;如果由于工作疏忽造成失实,常常要在报纸上作公开检查。浦镇机车车辆工厂一位通讯员写了一篇清理物资的报道,夸大了水银的价值,上海一位读者来信指出后,不仅立即作了更正,且将读者来信和编辑的检查一并发表。日,报上登了文教组一位副组长的检讨,只是由于他在“四一”纪念晚会的新闻中增加了“掌声雷动”一语,不符合事实。日《读者来信》专栏中刊出《本报编辑部关于编辑工作作风的检讨》,公开答复读者冰花提出的批评。这位读者于当年2月致函报社,对某些标题的浮夸和不准确之处提出批评。编辑未能及时作出处理,这位读者又写信给《人民日报》反映这一问题,于是《新华日报》编辑部特地公开检讨,表示诚恳接受读者批评,并提出加强报纸清样检查制度等改进措施。当时报社工作人员的生活都比较朴素,绝大多数人员是“供给制”,除了吃饭和一套军装靠公家供应外,每月只有一点少得可怜的津贴。人们以多做工作为荣,以谋私为耻。1949年12月,新闻总署召开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作出决定,“全国一切公私营报纸的经营,必须逐步采取企业化方针。”《新华日报》接替史纳担任经理的王淮冰,带领经理部同志根据会
议精神研究制订了企业化经营方案并组织实施,做了大量的工作。1950年9月起,《新华日报》就自行请求停止领取政府补贴,在全国各省市党报中率先实现了自给自足。日南京《新华日报》终刊。11月1日起与《苏北日报》、《苏南日报》合并出版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报名仍为《新华日报》。
《苏北日报》中共苏北区委员会机关报。日创刊,对开四版,日刊。地址先在泰州市北门板桥,1950年1月迁到扬州市甘泉街。1950年还办了面向农民的《苏北大众报》。《苏北日报》社长李超然,副社长兼总编辑樊发源,期发4万份左右。日终刊,历时3年又半。终刊后编辑部人员一半左右到南京进入《新华日报》,其余另行分配工作。《苏北日报》以区、连以上干部、知识分子及城市人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创刊社论(代发刊词)提出报纸的宣传任务是:“苏北日报必须为人民解放战争服务,动员和组织人民,争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同时必须为生产建设服务,宣传党的各种政策,动员和组织人员,以一切人力物力,加强民主苏北的建设。”报纸版面:一版为国际、国内、苏北的重要新闻,二版为包括国际新闻在内的新华社电讯,三版为各种专栏与专文,四版为地方新闻。以后又调整为:第四版为时事版,选登新华社电讯稿,第二版为地方新闻。《苏北日报》创刊时,正值百万解放大军渡江南下不久。从这个实际出发,报社在新中国建立前乃至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政治新闻抓得很紧。如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报道,镇压反革命的报道,都很强烈很突出。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运动,是一场发动全体人民参加的反美爱国运动,报纸的宣传声势更为宏大。1951年4月,志愿军归国代表柴川若、窦少毅到苏北地区作报告,报纸又作了连续的突出的宣传。这些宣传报道对于破除在一部分人中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思想,增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起了重大作用。随后反映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的新闻,也都占有很大版面并刊登在很显著的地位。经济新闻突出反映生产救灾和水利建设,以及农业、交通、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苏北地区特别是淮阴地区1949年起连续遭受水灾,造成大批灾民。苏北区党委和苏北行署发出生产救灾的指示,报纸提出了“党政军民节衣缩食,生产救灾,战胜灾荒”的口号,发表社论和大量的新闻、通讯,报道灾区人民生产自救,报道各县人民伸出友谊之手,以粮食和衣被等物资支援灾区人民,副刊和画刊也从不同角度加以配合,反映灾区和非灾区的各级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战胜灾荒。为根治苏北严重的旱涝灾害,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苏北兴修水利计划――治沂(河)整沭(河),治水兴垦,修补运(河)堤和(长)江堤。治沂整沭工程浩大,几十万民工上工地,第一期就挖土900多万立方,这是苏北地区“挖穷根、栽富根”的重大措施。苏北区党委、苏北行署和苏北军区为此发布《苏北大治水运动总动员令》,报纸发表社论《紧急动员起来,投入伟大的治水工程》,并派出记者组到水利工地作连续报道。这项工程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沐阳县治水模范王大锹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他的事迹为塔斯社播发。经济新闻在1952年时呈增加趋势。集中版面刊登典型报道,是《苏北日报》的一大特色。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有不同典型。如解放战争中有支援前线的典型,土地改革时有贫下中农诉苦的典型和地主剥削的典型,农业生产有互助合作的典型,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又各有其典型。典型分人物典型、思想典型、生产典型、事件典型等,宣传方法分一次性宣传、连续宣传和集中宣传等。人物典型如支前模范李兰贞,民兵英雄刘虎臣,治水模范王大锹,互助合作带头人陈维芳、倪怀林等,各为一个方面的典型,报纸的宣传都很有力。1952年初,全国著名互助组提出爱国增产的挑战,苏北各丰产互助组纷纷响应,并向全苏北地区互助组挑战。报纸抓住这个生产典型,竖起一块牌子:“开展万组千村爱国丰产竞赛运动”,用整版篇幅加以报道,同时发表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的消息。这项报道持续几个月,使爱国丰产运动在全苏北搞得热气腾腾。苏北区党委在关于出版《苏北日报》的决定中指出,报纸可以根据事实,“批评苏北任何个人、团体、工厂、学校、部队、机关”,《苏北日报》切实执行。1950年9月,发生一起泰州专署公安局秘书科长郭道中“关押”泰州中学校长张人俊事件,报纸对此事先后作了三次报道。第一次9月9日发表批评郭道中的新闻。郭见报后向报社写信,对其中一些细节提出反批评。报纸允许被批评者据实解释,于9月16日加编者按予以全文刊登。10月4日报纸又发表了事件处理结果的新闻,报道郭已受到党内劝告和行政记过处分,同时刊登了郭道中的自我批评来信,使报纸的批评做到有始有终。日,苏北机关部队及扬州市各界3万多人在大汪边广场开大会,由于事先组织不严密和指挥疏忽,散会时秩序不好,以致发生拥挤伤人的严重事件。《苏北日报》于日一版头条发表了批评苏北行署和扬州市领导的新闻,报道当时的会场主席和会场指挥已受处分。“华东军政委员会并对苏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惠浴宇、副主任陈扬、朱履先给予警告处分,对扬州人民政府市长杨祖彤给予记过处分。”报纸的地方新闻除一部分由记者提供外,大部分采用通讯员来稿。报社致力于建立与健全通讯网络。据自创刊至日一年间统计,共组织各级通讯员稿8812篇,发展和培养通讯员11000人,成立通讯小组2100个。地委一级的叫通讯总组,市委、县委一级的叫通讯站,机关单位和区设通讯小组,有些乡镇也有通讯小组或通讯员。地、市、县通讯机构的成员大多数是专职的,少数为兼职,编制属当地党委。报社不定期地召开有通讯组长和通讯站长参加的通讯工作会议,布置宣传报道任务,交流开展通讯工作经验。平时通讯员来报社,与编辑记者亲如家人,无话不谈。记者下去采访,尽可能联系当地通讯员,与通讯员合作写稿,并了解他们的业务情况,作一些业务指导。编辑部要求编辑满腔热情地处理好通讯员的来稿来信,采取沙里淘金的办法尽可能提高稿件的利用率。倘有大量积压通讯员来稿的情况,便会受到批评。报社地处苏北,编辑记者的生活都比较艰苦朴素。除极个别人员外,一律是供给制待遇。即便如此,每人每日还要节约一两粮救济灾民。住房也比较简陋。但是,大家的工作热情高,不怕吃苦。虽然写稿没有稿费,但白天工作8小时,晚上照样办公,每天工作到深夜习以为常。吃夜餐要领票,没有领票的饿了就自己掏钱买块“火烧”充饥或吃碗饺儿面。到灾区或水利工地采访,都是自己背着铺盖下去。采编新闻特别强调真实性。编辑部每次增加新成员,老同志总要向他们讲“客里空”的故事,谆谆告诫新闻的真实性是报纸的生命。报上发现那怕是人名、地名、时间或某些技术性差错,也要作更正,并在内部查问原因;如果出现虚构、拔高、加油添酱等情况,作者要作深刻检查,报纸要作重要更正。
《苏南日报》中共苏南区委员会机关报,日创刊于解放后的无锡。日终刊,历时三年半,共出1258期。《苏南日报》的前身是中共华中工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华中版)。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华中《新华日报》从阜宁县西季庄迁到淮安县板闸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传达后,华中工委决定华中《新华日报》全部南下,报社内部随之开展了渡江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联系实际学习了各项城市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检查了过去的城市报道;研究了新区办报的方针和任务;准备了一个月的转载资料。工作班子也迅速组成,以徐进任社长的原华中《新华日报》编辑部、经理部的大部分人员为主,补充了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复校二期的一部分学员,共60余人,组成了一支南下办报的队伍。3月下旬,报社又移至泰州城西北的西冯庄,一边继续出报,一边进行渡江前的学习。4月19日左右,报社派出的第一梯队,由蔡修本、杨巩带领先期抵达八圩附近,并于渡江战役后抵达无锡接管原有各报。由方玉书带领的第二梯队,于4月27日到达无锡,并于29日出刊第一期《新华电讯》。原无锡《人报》,苏南区党委宣传部曾考虑让其继续出版,并内定高斯出任该报总编辑,后因谈判未达成协议,《人报》和《锡报》、《民报》、《大锡报》均由高斯以军代表身份分别接管。在《民报》的中共地下党员团结一批进步青年积极配合这一工作,顺利地接管了各报的资财和印刷设备,为《苏南日报》的出版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区党委拨出前西溪一号供编辑部使用,经理部在中山路原《锡报》旧址,印刷厂设在原无锡监狱。《新华电讯》出到5月5日,5月6日起《苏南日报》正式出版。创刊号为对开八版。《发刊词》提出,“《苏南日报》是中共苏南区党委的机关报,也是苏南人民自己的报纸”,“苏南人民在国民党反动卖国的黑暗统治下,长期遭受着政治上的迫害,没有任何说话的自由”,《苏南日报》“要为解放了的革命人民,说出过去不敢说的话来,说出过去想要说的话来,成为革命人民的喉舌,并且在今后苏南人民的新的建设事业中,起着宣传鼓动的作用,起着组织者的作用,成为苏南人民建设新苏南的光辉事业的一个集体的有力的鼓手和集体的忠实的指导者”。这期报纸,一版刊登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的进军令和人民解放军解放杭州、苏浙皖山区大歼灭战胜利的消息,胜利进军江南形势图,以及编辑部汇编的渡江十天战况,并报道苏南行政公署正式成立。二版报道锡市工人英勇护厂,大部工厂复工;戚墅堰机车厂、电厂完好无损,电厂工人继续发电;苏南各地邮路畅通;无锡市文教事业初步接管完成,大中小学照常上课;按原有系统接管清理无锡金融机构;特写《工人学生的欢笑――记无锡市解放后第一个“五一”节》。三版刊登南京政府拒绝的国内和平协定全文。四版为文艺、时事、科学综合性副刊“综合”,发表了《乌泥港》、《聂春台和他的小船》等渡江特写。五版刊登二年半歼敌420万和一月份消灭改编敌军60万的战果。6―8版刊登新华社编发的长文《什么人应负战争责任――日本投降以来大事月表》。以新型的地方大型报纸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苏南日报》创刊初期的人事机构为:社长徐进,第一副社长秦加林,第二副社长兼总编辑何若人,副总编辑凌建华、杨巩(兼秘书长)。下设经理、编辑两部。在报社编辑和行政工作上设编辑委员会和社务委员会,徐进任书记。编委会并设一研究组(后改部)作为编委会研究情况、掌握政策的助手,并编辑新闻业务刊物,以提高苏南地区新闻干部的政策和业务水平。此时报社和新华社苏南分社合一,苏南分社也就是报社的采通部,只是除向报社发稿外,还负责向新华总社和华东总分社发稿。1950年5月,苏南分社单独成立机构。由蔡修本任分社社长。报社仍设采通部,负责各地记者站及通讯读报工作。同时,《苏南日报》的领导人员和机构也有较大的变动,秦加林、杨巩先后调离,由凌建华任总编辑,马达、高斯任副总编辑,马达兼秘书长。编辑部分设工业、农业、财经、政文各组,以后又增设党的生活组。1951年徐进专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后,凌建华继任社长,高斯任总编辑,马达任秘书长,直至1952年10月三报合并。《苏南日报》主办的《工人生活》报和苏南《农民画报》,分别由马达、高斯兼任编委会主任。《苏南日报》继承了华中《新华日报》的传统和特色,同时又根据新区和城市特点办报。鉴于苏南地区原来是国民党统治中心,文化比较发达,工业集中,工人多,南下干部过去又习惯于农村工作,对城市工作较为生疏,为此确定了《苏南日报》主要是为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服务,但同时也要为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和其他爱国人士服务。并确定:报纸要做到教育干部和教育群众并重,改变过去以教育干部为主的报道和编辑方法。《苏南日报》创刊初期日出对开一张半(6版),旋改为对开四版(有时仍出六版或八版),版面组织大体是:一版要闻,包括战报、国内外重要新闻及苏南地区重要的城市报道,并以无锡市为重点;二版为地方工作,包括苏南地区城市工作;三版为电讯,包括其他解放区工作、国际新闻和国统区新闻,下五栏地位的为“读者服务栏”;四版为副刊,下四栏为广告。《苏南日报》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汲取解放前城市报纸的经验,开辟了“经济新闻”、“商情”、“文教新闻”、“教育与文化”、“体育新闻”等大小专栏,并先后辟设了“综合”、“朝阳”、“职工生活”、“苏南青年”、“旗子”(诗刊)、“通讯工作”、“苏南教育”、“大众卫生”、“文艺新地”、“国际知识”、“经济专刊”、“农业知识”、“学习与生活”、“苏南画刊”等10多种副刊和专刊,以适应各阶层读者的需要。《苏南日报》坚持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路线。初创时,由于原华中《新华日报》人员南下后,原有的通讯网络已经打乱,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通讯工作一度显得比较薄弱。区党委宣传部及时提醒这点,指出:“报纸虽然反映了苏南解放以来各方面的工作,反映了工人、农民、学生的生产、学习和要求,但还不够,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通讯工作,没有放手发动广大读者为报纸写稿,在工作方法上则存在某些手工业方式。”日,《苏南日报》报道了区党委的这一指示,并先后发表短评《大家动手办好自己的报纸》、社论《通讯组织是办好人民报纸的基础》。文中提出,“办好报纸的基本方法是贯彻执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和非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结合起来的路线。”自此以后,报纸大力开展通讯员工作,据采通部《回顾119天》一文记载,自6月底公开征求通讯员后,一个月内有846人应征,第一批发展的通讯员中有海哮(海笑)、严世等人,并聘请方启蒙(倪浩堂)等为特约记者。此后,还进一步开展读报用报工作,在城乡各个基层建立了大量的读报组,吸引更多的群众参加办报,并创办通俗业务刊物《通讯与读报》,指导这项工作。与此同时,报社领导十分重视专职干部政策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年轻编辑、记者的培养,老记者也积极做好对新记者的传帮带工作,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涌现了门都巴亚(孟驰北)、梅汝恺等一批才华初露的新人。梅汝恺记述模范教师史瑞芬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我在清水塘》和黄一鸾的连载文章《婚姻法讲话》等较有影响的稿件,都是在总编辑、副总编辑的直接指导下写出的。专业和非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结合,使《苏南日报》内容贴近生活,体裁多样,生动活泼。《苏南日报》的报道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两大中心工作,发挥了较强的指导性。在土改初期,地主阶级中的一些人,散布“江南无封建”的谬论,企图抹杀事实,反对土改,并流传到北京、上海的上层民主人士中间,《苏南日报》着力在舆论上驳斥这一谬论,并通过苏南农村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的典型事迹,宣传土改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苏南日报》还响应区党委的号召,派出记者组参加吴县农村工作团的工作,由报社副总编辑杨巩(后为编委甄为民)主编《吴县农运》,传播了大量的农村调查材料和土改工作经验。在1950年抗美援朝运动开展后,报纸连续、大量地报道了苏南各县人民的爱国行动,有消息,有通讯,有访问记。1951年志愿军归国代表柴川若等在苏南文教学院作汇报报告,听众逾万人,群众热情空前高涨,《苏南日报》以此为契机,大张旗鼓地深入宣传,更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投入轰轰烈烈的反美爱国运动。对政权工作、经济工作和后来的“三反”“五反”运动,也非常重视,较好地体现了党的政策。1949年7月苏南各界人民座谈会召开时。报纸派出了得力的记者组,在苏南党政领导的直接指导下,逐日发回会议情况、代表发言、访问记等消息和文章,并多次组织专版,强烈地反映了苏南各界人民的大团结和建设新苏南的决心,受到好评。1951年5月,无锡市举办“苏南区城乡物资产销展览会”,《苏南日报》组织了连续报道和展览馆介绍,多次刊出特刊,配以大量的照片和图表,对促进城乡生产和苏南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了增强报纸的指导性,《苏南日报》创刊初期建立的研究部,研究报道的思想性、政策性和新闻业务,并将读者来信中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汇编成《读者来信情况汇辑》供苏南领导机关参考,同时刊登领导同志的批示、政策性问题的解答,对报纸正确掌握方针、政策,推动工作很有好处。研究部领导的读者来信组并通过“读者服务栏”开展了“一边倒”和共同纲领学习两次群众性的讨论,收到各地、各个阶层的许多读者来信来稿,既有正确意见也反映了某些模糊认识,最后由报社负责人作小结,成为报纸联系和教育群众的有效方法。《苏南日报》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反对不良现象,维护通讯员的正当权益。1951年5月,曾发表无锡市丽新纱厂工会主席周福庚压制批评,殴打工人通讯员黄纪舵事件,并为此发表社论,最后肇事者在报上公开检讨,黄纪舵不久被吸收为《工人生活》报记者。1951年7月,报纸又批评了丹阳延陵区宝林乡乡长等压制批评、非法逮捕通讯员事件,并发表社论《为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而斗争》,这一事件后来也得到了正确的处理。对报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也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建议。1950年5月,《苏南日报》创刊一周年时,以很大篇幅发表“读者意见专辑”,刊登了读者对报纸的言论、通讯工作、农村与城市报道、电讯版、读者服务栏、副刊、画刊等方面的意见。这些意见除肯定成绩外,也对报纸工作提出建议,希望改进。1951年5月创刊二周年时,报纸刊出了“读者对报纸的意见专辑”,还刊登了报社向读者汇报通讯工作和读者来信工作的文章。根据读者的意见,《苏南日报》在1951年进行了以加强思想性和通俗化为主要内容的改版,进一步刷新版面,文字更浅显,受到群众特别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工农读者的欢迎。为了消灭报纸上出现的差错和语法修辞不规范等现象,特设一检查组,逐日公布检查记录。苏南区党委经常给报纸以具体指导,《苏南日报》创刊一周年时,区党委书记陈丕显为报纸撰写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把我们的工作提高一步》,行署主任管文蔚也写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文章。创刊二周年时,陈丕显、管文蔚又分别写了《全党要更加努力办好苏南日报》和《充分运用报纸以指导工作和改善工作》的文章。其他领导人刘季平、赵明新、钟民、欧阳惠林等经常对送审稿件提出具体意见。区党委宣传部长汪海粟和副部长徐进经常为报纸撰写社论。区党委、行署在人力和物力上也给予很大的支持。陈丕显特从上海调拨一批照像器材,使《苏南日报》建立了自己的新闻摄影工作。苏南行署财委为报社添置轮转机和保证纸张供应作出了努力。组织部在干部调配上充分照顾到报社的需求。《苏南日报》自身也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编委会一班人团结共事,情同手足。年轻的编辑、记者更是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干劲十足,在党总支的积极引导下,不少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苏南区党委对报纸的领导既严格要求,又比较放手,报社老同志敢于向年轻人压担子,年轻人也勇于承担工作,这是《苏南日报》办得比较生动活泼的重要原因。
二、中共地委机关报从1949年到1955年,多数地委办过机关报,但大都只有几年时间,短的只有几个月。到1960年,地委机关报先后停办,只有盐城地委于1962年续办《盐阜大众》报。1983年盐城撤地设市,《盐阜大众》改为市委机关报。中共地委机关报一览表
报&&&&& 名
负& 责& 人
前& 进& 日& 报
常& 州& 日& 报
泰&&& 州&&& 报
李进& 曹德进
江&&& 海&&& 报
蔡暹& 纪力
淮&&& 海&&& 报
扬 州 农 民 报
陈超& 黄达
徐& 州& 大& 众
盐& 阜& 大& 众
1951.10复刊1962.1又复刊1980.1再复刊
1960.10停刊1967.1又停刊1983.3改市报
三、中共市委机关报江苏原有7个省辖市,即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连云港,先后办有市委机关报。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增加4个省辖市:镇江、扬州、淮阴、盐城,省辖市的市委机关报增加到11家。市报原来都是四开小报,自1985年《无锡日报》改为对开大报后,各报相继扩版。到1994年,除《镇江日报》、《淮阴日报》和《盐阜大众报》仍为四开报外,都已改成对开大报。
《南京日报》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1994年每周四日为对开四版,三日为对开八版,期发数15万份。拥有两张子报:《金陵晚报》和《周末》报。此外,与市卫生局、省轻工业厅联合办了《现代家庭报》,与市社科联和市委党校联合办了《南京社会科学》杂志。日创刊,为四开四版。1961年2月停刊。日复刊,名为《新南京报》(系南京市革命委员会机关报),1971年6月改名为《南京日报》,10月再度停刊。1978年元旦以《南京通讯》之名复刊,7月改名《南京报》。日恢复《南京日报》名称,为四开四版日报。1986年元旦改为对开四版大报。1992年10月起,每逢周三增出对开四版的“扩大版”。第一任总编辑方连,任职时间是1956年4月至1961年2月。“文革”期间,王光坤于1970年2月至1971年6月任报社革命领导小组组长。其后任总编辑的有:罗小平(1979年3月至1982年12月),刘潮(1983年4月至1985年10月),徐明达(1985年10月至1990年5月)。现任总编辑王明宏。1960年6月,《南京日报》获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总编辑方连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南京日报》创刊已38年,但因两度停刊,实际存在22年。这22年来,《南京日报》紧密联系南京实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了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其间,50年代和“文革”时期的6年报纸,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宣传报道有失误。1978年复刊以后,积极宣传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的宣传,并且努力改革报道思路和报道手法,出现许多有深度和力度的好报道。《“雪碧”的震荡》发表于日一版。这篇通讯选择中外合资企业中萃公司生产南京人民家喻户晓的“雪碧”饮料作为报道对象,较早地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回答了一部分人在扩大对外开放问题上的疑虑:一是对外开放会不会冲击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二是对外开放是不是让中国人的钱被境外资本家赚走了,三是不搞对外开放,中国的工业能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文章还通过介绍中萃公司先进的经营和销售之道对地方饮料厂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点出全文的主题:“革新封闭观念,迈开开放大步。”这篇报道发表后产生强烈反响。美国可口可乐总公司内部刊物全文转载此文并指出,由此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没有收。此文被收入《东方报告文学集》,并被评为1990年度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1993年获全国改革好新闻鼓励奖。《中央大厦工程盖章逾千枚》刊登于日一版。这篇消息几个极富戏剧性的细节描述,形象地揭露了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呼吁政府机构改革步伐应快些再快些。全文不到700字,篇幅短小而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活泼。消息见报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2月5日《新华日报》转载的当天,省委书记沈达人立即作了批示,要求组织专人调查剖析,促进机关简政放权。据不完全统计,《经济参考报》、《报刊文摘》、《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现代人报》、《羊城晚报》、《新闻记者》杂志等国内30多家报刊转载该文或就该文发表述评。《南京日报》在着力加强经济建设报道的同时,努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报道,热情讴歌体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新人新事,抨击妨碍两个文明建设的旧思想旧作风和各类丑恶现象。1988年4月发表的反映乘客时光在公共汽车上冒死勇斗歹徒的消息《打死我也要管这“闲事”》,以及反映时光平日高尚思想境界的通讯《热血时光》,是一曲饱含激情的正气歌。南京市委书记、副书记阅报后写下批示,要求全市人民向时光学习。各界群众纷纷给报社写信打电话,表达崇敬之情。时光赴京登上“全国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表彰大会”讲台。《热血时光》获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日发表的消息《发生在下关区工商局的咄咄怪事严重官僚主义导致惊人浪费》,是新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例。记者经过深入采访,披露了由于下关区工商局个别领导的官僚主义和个别工作人员失职,滥印了足够该区使用350多年的某种发票,浪费国家资金39万元的事例,揭示了官僚主义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危害。这条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市委书记阅报后批示:“这样的官僚主义应当严肃处理。”许多单位和部门教育干部以此为戒改进作风。被批评者所在单位及上级部门严肃处理了此事,对党报批评表示感谢。这条消息获得省好新闻一等奖、全国好新闻三等奖。在《南京日报》众多专栏和副刊中,“金陵论坛”、“见闻谭”、“花与刺”和“雨花石”很有特色。“金陵论坛”和“见闻谭”是个人署名的新闻评论专栏,前者通常是千字文,后者一般在400字左右。这两个专栏都是就新近的新闻事实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议论,十多年来每年发表文章200多篇,成为具有杂谈色彩的群众性的言论阵地。特点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放矢,切中时弊,论题触及社会各阶层和各领域,从小事情上悟出大道理;富有文彩,兼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闻出版报》和省委宣传部门都曾作评介。“花与刺”专栏是一个报道社会新闻的集纳式的小栏目,通过发生在读者身边的典型的具体小事,颂扬新人新风尚,批评违法乱纪和不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被称为“一束盛开的玫瑰”。主要特色是: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用对话和动作描述生动的情节,语言幽默;褒贬分明,表述读者心声。专栏刊登的《红花少年算细帐大吃一惊》一文被评为1982年全国好新闻。“雨花石”副刊原是纯文学作品版,以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类作品为主。1994年元旦以后.改为以“纯文学作品版”、“报告文学版”、“随笔版”、“读书版”四种形式轮流刊出,追求高格调,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强调形式生动多样化,面貌一新,在报社组织的多次读者调查中均获好评。1991年,《南京日报》和《沈阳日报》社倡议召开全国计划单列市党报总编辑联席会议并开展新闻竞赛活动,经商定,《南京日报》社1992年承办了全国计划单列市党报总编辑首届联席会议暨头条新闻竞赛总评会。由此,全国计划单列市(后改为十四城市)党报总编辑联席会形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与好新闻竞赛总评同时举行,由各报轮流举办。这项活动加强了全国十四城市党报的横向联系。1994年,该报获华东6省1市报纸编校质量一等奖、江苏省报纸质量一等奖。
《苏州日报》中共苏州市委机关报,对开四版,日刊。办有全国第一张彩色晚报《姑苏晚报》。前身《新苏州报》,日创刊。1961年2月更名为《苏州工农报》,1971年9月“文化大革命”中停刊。日――苏州解放30周年之际出版《苏州报》,四开四版。1987年元旦起更名《苏州日报》。1993年元旦起改为对开四版大报。1994年期发数8万5千份。报纸创办初期实行社长负责制。1953年改为党的编辑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1979年至今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先后任社长、总编辑的有:徐步(兼)、蒋宗鲁(兼)、陈羽章、丁国瑚、孙谐、邵汉昌。其中孙谐任总编辑时间最长,从1956年6月一直到1984年12月离休(“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现任总编辑薛良材。《苏州日报》历来以经济报道为主,把经济报道放在首位。据统计,、6月经济新闻占地方新闻的70%。1955年刊用地方经济报道稿件达180万字。1979年报纸复刊以后,积极宣传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经济报道的主要特色是:宣传先进典型。1964年,报纸宣传的重大典型有先进青年典型,思想政治工作典型,集体经济典型,艰苦创业典型,为人民服务典型,比学赶帮典型,这些典型都是长篇通讯加社论,声势大,影响大。报纸复刊后80年代的典型报道,以连续报道为特点。1981年7月青年女工杜芸芸上缴10万元遗产,报纸抓住这个典型先后发表了新闻、特写、通讯、社论,以及各种新闻和读者来信,掀起了两次宣传杜芸芸的高潮,持续到1982年1月,影响广泛。90年代主要宣传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典型。从1979年到1994年15年间,累计宣传的重大典型人物和单位有数百个。组织战役性报道。主要是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组合报道。“文革”前这种报道形式运用比较少。1979年报纸复刊以来,比较自觉地主动地运用这种报道形式,14年中有影响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组合报道有70多个,内容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外向型经济的、城市建设新貌的、职工劳动奉献的,等等。1989年二季度,市场骤然疲软,人们议论纷纷。针对群众思想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报社组织力量深入调查,以《市场问题透视》为题,连续发表了《众说纷纭的热点》、《抢购风与消费滞后效应》、《商业在减价中调整》、《工业在夹击中思考》、《收拢五指抓营销》5篇报道,从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等方面议问题,求共识,谈体会,提建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全国地市报好新闻深度报道一等奖。突出宣传外向型经济。1985年中央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全省居先。报纸着力报道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报道迅猛发展的三资企业、第二次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取得出色成就的企业家和企业,等等。外向型经济报道的比重与日俱增,成了报纸经济宣传的鲜明特色和“重头戏”。揭露问题和弊端。报道经济工作中的问题强调有分析,建设性。如《太仓蒜苔产销克服大起大落的启示》、《先进设备为何效益不先进?》、《市区家具行业出路何在》、《冷观碧螺春“热”》等。揭露问题强调针对性,有深度。如《看,这些单位物资被盗何等惊人》、《管理严格节财,管理混乱失财》、《冶金厂清理糊涂账》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起了舆论监督作用。重大事件全力以赴。月间,苏州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人民财产和国家经济损失严重。报社组织大批记者到第一线采访,从6月8日到7月31日,共发表抗洪救灾新闻、通讯、评论、特写、故事430多篇,专版20多个,照片79幅,摄影画刊3个,记录了苏州人民抗击特大洪涝灾害的英勇事迹。7月9日下午,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到苏州视察灾情,慰问受灾群众。7月11日《苏州日报》在刊用新华社综合新闻稿的同时,刊登了特约新华社记者发的专稿《一片汪洋一片情》,并选用了本报记者拍摄的8张照片,把江泽民总书记对苏州受灾人民的关怀,集中、生动和形象地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此外,《苏州日报》还注意创办有特色的栏目,年年有点新套套。1980年5月开辟“特写”小专栏,用形象的语言,描写7天之内发生的新闻,或7天之内采写的有新意的事件或新闻人物,到1993年已发表400多篇。1983年《中国新闻年鉴》收入了《苏州日报》的体会文章《抓特写,改进新闻写作》。1990年以后发起“当代英雄谱”、“凡人新事”、“劳模新传”、“姑苏巾帼风采”、“市场经济与苏州青年”征文,表扬了300多名先进人物。15年来,增设的特色专栏有50多个。1992年12月,与日本北国新闻社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每年派代表团互访,交换稿件,先后举办了苏州、金泽友好摄影展和书法展,增进了两市两社之间的友好合作。《苏州日报》曾先后三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集体,受到省政府通令表彰;一次获得省先进新闻集体;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新闻集体。
《无锡日报》中共无锡市委机关报。前身是《工人生活》报,日创刊,是中共无锡市委领导下出版的一张通俗的工人报纸。1952年11月,《工人生活》报迁南京改办《江苏工人报》。1953年底,《江苏工人报》停刊,编辑部人员大部分迁回无锡。日,《工人生活》报在无锡恢复出版,成为中共无锡市委机关报,四开四版周三刊。日改名《无锡日报》。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停刊。1979年元旦起出版《无锡报》,恢复为无锡市委机关报。1981年元旦恢复《无锡日报》名称。1985年元旦起改为对开四版大报。1992年到1994年期发数一直保持在10万份。另有两张增版:《周末青年》创办于1983年5月,1991年7月成为增版,1994年起每期为彩色印刷;《乡镇企业》增版创办于1993年7月。两张增版均为每周一期,对开四版。1954年至1989年先后任总编辑的有方玉书、何刚、海笑、鞠政、黄希穆、尤纪泉。1989年庄国荣任总编辑至今。1984年11月无锡日报社与无锡市计委、科委、经济研究中心合办《无锡信息报》。1986年4月改名《华东信息报》,由无锡市政府和华东地区经委经济信息网络合办,1988年划归市政府领导。1988年2月无锡日报社与无锡市旅游局合办《江南旅游报》,同年改为与江苏省旅游局、无锡市旅游局三家合办,1990年6月改名《江苏旅游报》。1993年元旦增出《江南晚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锡市第一张晚报。《无锡日报》的传统特色是通俗化、群众化,是从创办《工人生活》报开始就定下的办报方针。当时,通俗化贯彻在报纸的各个版面上。新闻曾采取“要闻”、“小新闻”、“新闻故事”、“看图说新闻”等形式,写得口语化,通俗易懂。对一些较为重要的新闻,还配上“工人讲台”、“心里话”等短文以增强宣传效果。还经常编写一些通俗讲话。1957年改名《无锡日报》,读者对象改为全市人民,报道面扩大,新闻量增多,时效性加强,仍继续贯彻通俗化的办报方针。群众化是依靠群众办报,贯彻全党办报方针。报社全力以赴做好发展和培养通讯员工作,广泛建立通讯组。同时,在基层广泛开展读报评报活动。进入80年代,报社重新强调依靠群众办报的传统,恢复设立群众工作部,加强通联工作,坚持年年开展优秀通讯员评比表彰活动和每月读者评报活动。又出版了业务刊物《大家办报》(后改名为《社会活动家》)。随着改革开放和报业发展,报社先后建立特约记者、特约编辑、特约评论员、特约评报员等队伍,使报纸宣传报道更适应新形势和读者需要。同时,加强了读者来信来访工作,在报纸上开辟“读者来信”专页。1988年1月,还特别在报纸上设立“市长信箱”,沟通市长和市民的联系,受到上下欢迎。1985年元旦起报纸改出对开大报,编委会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总结历年办报经验,提出了新的办报方针:“加强党性,突出中心,城乡一体,地方特色;增重加深,抓好评论;短多快新,消息总汇;面向群众,丰富多彩。”以此指导新时期的报纸工作。进入90年代,在报业竞争中加强改革力度,扩大新闻信息量,拓宽报道面,挖掘深度报道,使读者增强亲近感。1980年以后,《无锡日报》开始由单纯出版报纸逐步向开展报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企业化方向发展,印刷、发行、广告和经营都有新进展。印刷厂已扩建成为一家规模较大的印刷厂,采用电脑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新技术,能够承印各类报纸、期刊、中外文书、图片画册、精美年历、包装装潢印件等等。精排精印的《景颇文字典》,被评为全国优秀书籍。1987年1月在全省第一家实行自办发行,打破了邮局独家发行报纸已达36年之久的一统天下,江苏报业从此出现了多渠道发行的局面。广告业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多种经营方面,先后创办了摄影图书服务社、四方实业公司、西神书刊社、读者服务部,以及接洽书刊出版业务的出版部,使报社的财务收入不断扩大。报社用经营创造的收入添置了许多现代化的业务设备,建造了三批职工住宅,建造了七层办公大楼和新印刷厂厂房。
《常州日报》中共常州市委机关报。原为四开四版,1994年元旦起改为对开四版,期发数6万8千份,子报《常州晚报》同时创刊。还办有一份内部杂志《新闻建设》(季刊)。日创刊时名《常州工人报》,市委副书记朱理、市委宣传部部长王颖先后兼任报社社长,罗我白任总编辑。1958年元旦起改名《常州日报》。日“文化大革命”中报纸被迫停刊。日恢复市委机关报,报社建立党组,报名为《常州报》。1983年常州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辖武进、溧阳、金坛三县,《常州报》于当年7月1日起易名《常州日报》,副总编辑张熙主持报社工作。1987年张熙离休,王汝金任总编辑至今。《常州日报》根据党在每一时期的中心工作,联系常州实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各行各业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1960年编委会根据5年的工作实践,曾总结出一套如何发挥党报作为党和人民喉舌作用的经验,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印发给全省地市报纸参考。其中《在报纸上宣传和支持先进事物的几点体会》,被中央宣传部《宣传通讯》全文转载。1983年,改革开放兴起热潮,《常州日报》及时提出“面临新形势.如何迎接新挑战”这个事关常州如何继续前进的重大主题,一连3天在头版头条地位刊登部分大型工厂企业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这组系列报道有一定深度,不仅在常州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受到国务院体改办的重视,将这组报道摘编送中央书记处供中央领导参阅。1984年8月,常州市政府提出“以名优新产品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组织企业群体,加强经济横向联系”的新思路。《常州日报》立即抓住这个体制改革的重要新事物,精心策划一组系列报道,在一版头条位置连续刊出2篇消息和6篇典型,配发7篇言论和1篇政策解答,强烈地宣传了组建企业群体的意义和作用。国家体改委以《常州市工业改组联合又有新突破,新兴的企业群体正在崛起》为题,将这组报道编为1984年第75号简报,转发各地。新华社也在《内部参考》上作了介绍。1992年,当全国各地许多开发区盲目乱圈地、随意浪费耕地的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时,《常州日报》率先报道了《溧阳兴办开发区,杜绝盲目乱圈地》的新闻,被《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转载、播出。该稿被评为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常州日报》有几个专栏和专刊办得很有特色,受到读者好评。1990年元旦创办的“大千世界”专栏,以报道社会新闻、透视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辟在第2版,除星期六外,天天刊出,未曾间断,到1994年底已刊出1460多期,用稿7000多篇,有100多篇被国内多家报刊转载。专栏以正面宣传为主,分为以弘扬新风为主的表扬性社会新闻、以案与法为主的揭露性社会新闻和以观察和思考为主的中性社会新闻“三大块”,由此设置各个小栏目,如“龙城新风”、“现场目击”、“窗口扫描”、“观察角”、“案与法”、“见闻录”、“街头剪影”、“珍奇异闻”等,突破了社会新闻“案件加事故”的老观念,拓宽了报道面。1990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在《内部通信》上介绍了《常州日报》办好“大千世界”的经验。在1990年度省好新闻评选中,这个专栏被评为优秀专栏。1990年开辟的“延陵语丝”言论专栏,以带杂文味的笔法针砭时弊,读者爱看,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好新闻二等奖。从1994年起,《常州日报》提出实施精品战略,着眼于报纸质量的整体推进。在1994年度江苏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总数和获奖档次,在11个省辖市党报中名列前茅,印刷质量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市报印刷厂第一。常州日报社注意报业经营,培养一种开拓创业精神。我国第一台制造的电传模写机就是50年代在《常州日报》诞生的。当时,各地报社抄收新华社电讯稿,用的都是“摩而斯”收报机,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易出差错。《常州日报》收讯员邱耀生是一位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同志,深感这种收报机不适应形势。1958年初,他看到了一篇介绍国外电传模写机的资料,就向编委会提出自己制造的设想。编委全力支持,由副总编辑张宝哲领导和组织制造工作。在设备和技术资料俱缺的情况下,经过多少次失败,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在日把模写机制造成功,清晰地录印出新华社播发的汉字电讯稿。新华社报道了我国新闻通讯事业的这一技术革新。1959年,常州日报电传机厂正式挂牌,产品列入国家计划,生产的模写机开始武装全国各地市报纸。这个厂后在60年代初并入常州无线电厂。从1984年起,报社经费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实施10年,报社事业有很大发展:印刷出版设备改新,告别了“铅与火”;广告经营额持续增加;还先后兴办了中外合资新谊摄影图片公司和报刊发行公司等经营实体。
《镇江日报》日创刊,初名《镇江市报》,为中共镇江市委机关报,当时镇江市为县级市。其后走过一段曲折的路,先后停刊、复刊、更名、改版多次。1983年镇江市改为省辖市,下辖丹阳市、丹徒县、扬中县、句容县和京口、润州两区,《镇江市报》成为改制后的镇江市委机关报。1985年1月起更名《镇江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1993年元旦起扩版,不出大报而出四开八版,实行小报大办。1994年报纸期发数5万份,较上年增加25%。先后任总编辑的有孙舒凯、姚杰、刘仆、应天仇,现任总编辑李祥盛。从1956年到1992年,由于各个时期的情况不同,版面和内容都有过多次调整。1993年扩版后的《镇江日报》,以“党报性质,晚报风格,特色鲜明,软硬结合”为指导思想,报道较前有明显进步。借鉴工商企业“订货会”的做法,报社定期开好两个“新订货会”。一个是与县区、市综台部门负责人定期交流信息,商定重大选题。一个是双月一次分别在四县(市)两区向基层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通报宣传要点,组织稿件。这种“订货会”加强了报社与基层的联系,扩大了消息来源。扩版后用稿量增一倍,采编人员没有添一个,报纸从未出现过“稿荒”现象。编辑部每月开一次新闻选题会,预先策划重大报道题材。扬中县是长江中的一个岛,扬中人民自筹资金建长江大桥。对于这一壮举,报社提前一个多月派记者住在扬中作深入采访,在长江大桥开工这一天发表长篇通讯《梦想成真》,在岛县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同样在扬中,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成一幢幢小楼,这“小楼现象”既记录了扬中农民奔小康的脚印,也留下了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烙印。经过一番思考比较,报社组织采访了较有深度的通讯《脚印与烙印》。这两篇报道都获得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为顺应镇江扩大对外开放的报道需要,报纸与镇江驻外单位建立联系。镇江市驻外地联络办事机构有200多家.人数以万计。《镇江日报》向其中100多个单位赠寄报纸,这些单位分布在全国17个省25个城市;并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海口等地的联络办事机构中聘请特约记者,建立信息联系,扩大了报纸的报道面。1993年,《镇江日报》提出了“三座桥”思想,即《镇江日报》应成为“沟通党、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同心之桥,联络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之桥,通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开放之桥”。
《南通日报》中共南通市委机关报,对开四版,日刊。该报社办有《江海晚报》;还办有《南通日报个体工商业专刊》,四开四版,半月刊。日创刊时名《南通市报》,四开四版周二刊,市委宣传部长林克兼任总编辑。1956年1月改周三刊,5月改周六刊,王子昌任编委书记。1958年起改日刊,朱剑任总编辑。1960年起更名《南通日报》。1960年8月起复改为周三刊,并易名《南通市报》,1962年12月市委宣传部长江行兼总编辑。1964年6月起改为周六刊,1966年4月杨卓如任总编辑。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年末报纸实行军管,继续出版,颜守国、陈仲楠先后任军管组组长;陈章良先后任《南通日报》领导小组组长和革委会主任。1971年9月停刊。1978年12月市委宣传部决定恢复市报出版,报名为《南通报》,设编辑室,负责人贾涛根、乔显曾。1980年易名《南通市报》为市委机关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昙嫒巫鼙嗉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报纸由面向城市改为面向一市六县(南通、海门、启东、如东、如皋、海安),同年7月1日起易名《南通日报》。1994年起扩版为对开大报,期发数9万多份。社长郑┠辏鼙嗉痔胃《南通日报》创刊40多年来,经过几代新闻工作者的刻意追求和辛勤探索,逐步形成了“短、快、新、深、活”的特色。短新闻多,信息量较大。编辑对稿件删繁就简,取其精华;开辟了“短讯”、“要闻简报”、“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短波台”等栏目。要闻版和综合版一般每天都刊用新闻稿15篇(包括图片)以上,多的超过20篇;专版一股也在15篇左右;时政版在刊用新华社电讯稿时多作删节,每版容量也在15篇以上。消息快。进入90年代以来,要闻版重要消息当日发稿,金三角快讯不超过3日。为达到外地当日发稿之目的,报社派往南通市属六县(市)的记者,到京、沪、宁、港澳等地采访的记者,以及国外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都可将稿件用传真专电发回,当日编发,次日见报。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他们克服无法去京现场采访的困难,凭借种种采访手段,在3个月中由该报记者和通讯员采写见报稿件达270多篇(幅),其中不乏独家新闻,尤其是南通籍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消息,报道得迅速而且突出。《新闻记者》杂志刊登了《南通日报》亚运报道经验的特写《我们没有E卡》,在新闻界获得赞誉。栏目多样。各版都有一批栏目,富有特色,而且适时出新,吸引读者。长久性栏目,一版有“金三角快讯”、“江海论坛”、“花边小语”等;二版有“社会掠影”、“紫琅漫谈”、“512266”(以电话号码命名的释疑解难专栏)等;还有来信版的“读者论坛”、“看信专访”、“见报之后”;文艺版的“翔鸥”、“螺号”,教育版的“园丁谱”、“师生情”,法制版的“学法用法”、“法制通讯”,科普版的“农工副学问”,理论版的“闻思录”,文化版的“周末沙龙”等;四版的“九洲信息”、“沿海开放城市之窗”、“国际t望”等;星期版的“新观察”、“并非闲谈”、“夜话”、“异域一瞥”、“山海经”、“艺苑小拾”等。来信版的“公开调查”,曾作为获奖优秀栏目在《新闻战线》杂志上作过介绍。报纸根据宣传中心和报道重点,适时开辟新栏目以引导舆论。如“为振兴南通献一计”、“争为亚运作贡献”、“为农服务一百例”、“学雷锋,扬新风”、“关心残疾人事业”等。“为振兴南通献一计”在全省好新闻评比中获奖。还不定期地设置专栏开展新闻竞赛活动,如现场短新闻竞赛、社会新闻竞赛、快讯百日赛、1991年新闻摄影赛等。注重深度报道。选准人们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深入采访,请教有识之士,进行科学、审慎、全面的思考,写出有说服力和洞察力的深度报道。这类报道,有的是为读者释疑解难,达到“稳定、鼓劲”的目的;有的为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达到亡羊补牢之目的;有的作前瞻分析,未雨绸缪,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参考;有的属触类旁通,启发人们的思想。报道以采访札记、记者见闻、调查报告为主,有的采取系列报道形式。1989年“黄金泉现象”系列报道,1990年“大学生看重点工程”、“变化在你身边”形势报道,“东安留下的话题”经济报道,1992年“市场面面观”,1993年“加强县城经济发展”系列报道,分别在全国地市报和江苏省评比中获奖。以活增色,可读性好。获取新闻信息抓“活”、抓“鲜”,发独家新闻、热点新闻;写作稿件材料翔实,文笔活泼;制作标题讲究醒目和文采;版面设计注重疏密得当,穿插合理,文图相辅,眉清目秀;选稿标准是雅俗共赏,适应多层次读者的需要。1982年以来,每年都有好新闻作品参加全国全省好新闻作品评选。1992年和1993年度江苏省好新闻评比,《南通日报》在市级报纸中的获奖等级和得奖率均名列第一。在1992年度江苏省市级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中,《南通日报》也获得第一名。
《扬州日报》中共扬州市委机关报,对开四版,日刊。日创刊,始称《扬州市报》,八开二版,周三刊,当时扬州市为县级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正兼任副总编辑。日《邗江报》并入,改名《扬州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文化大革命”期间历经曲折,两易其名。1982年中共扬州市委恢复机关报《扬州市报》,12月25日开始试刊。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扬州地、市合并成立省辖扬州市,《扬州市报》成为扬州市委机关报,7月1日正式出刊,任文遐、张涤先任副总编辑。日再度改名《扬州日报》。1987年施亚康任总编辑。1993年,徐惟清任总编辑。1994年改为对开大报,期发数7万份。1983年以来的《扬州日报》,较多运用系列报道和系列评论的形式,对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比较集中的连续宣传。1987年和1988年,先后组织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企业经营承包制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系列报道,配发了十论搞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八论深化县属以上工业企业改革和九论加速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系列评论。1989年围绕全市改造百万亩低产田、建设百万亩丰产田、开发百万亩水资源的“三个百万亩”工程,组织了一系列的兴农报道,并发表了全党再唱兴农歌的系列评论。月,报纸发表了近20篇“三外”企业的典型,同时发表7篇评论,论述了“树立整体开放意识”、“外贸、外资、外经一起抓”、“用好用足用活政策”、“贸工农一体化”、“开发外向型经济人才”、“提高企业本身素质”等问题。又抓住适逢扬州举办第二届琼花节的契机,集中宣传让世界了解扬州,促扬州走向世界。4月5日一版刊出大字标题新闻“距91年中国扬州琼花节还有一个月”,从这天起倒数日期,宣传气氛越来越浓。琼花节期间,报纸连日集中版面,用新闻、通讯、专访、特写、花絮、图片等,从不同角度报道了节日活动盛况、海内外宾客反映和经贸洽谈成果,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的审读报告认为这个时期《扬州日报》的对外开放宣传“有系统,有气势,有特色”。1992年,配合贯彻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精神,报纸发表了《农业基础地位要再认识》、《树立大农业观念》等5篇评论员文章;配合学习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了《一百年不动摇》、《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等6篇评论员文章。报纸各版都有固定言论栏目,大中小配套,及时评论新风时弊。一版言论栏目有“绿扬论坛”、“琼花瓣”,二版有“文昌絮语”,三版副刊有杂文性言论栏耳“四望亭随笔”,周末版一版有“周末语丝”等。“绿扬论坛”的文章,是新闻政论性质,每篇千字左右,一般每旬发一篇。在这个栏目中发表过不少在读者中很有影响的文章,如1986年的《“兴化乞丐”和“精神扶贫”》,针对农村思想工作薄弱,提出了要对农民进行“精神扶贫”的重大课题,反响较大。兴化县委当年就把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列为目标管理内容。文章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言论一等奖。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平息之后,扬州社会上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有不少疑虑和误解。报社收集群众思想,将具有代表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报纸的“点将台”专栏中公开点“将”,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请领导同志作答。被点领导同志有市委书记、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等,一般在一周内回答见报。从1989年8月到1990年初,共回答了22个问题。由于回答中肯,道理实在,为群众解开了许多思想疙瘩。《新闻出版报》曾专题介绍这个专栏。近几年,报纸先后进行了乘车难、行车难、行路难、马路烟尘污染治理和市场蔬菜供应等问题的报道和讨论,让读者参与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内容贴近生产,使群众对报纸产生了亲切感。1988年春节前,由于冻害严重,市场蔬菜供应紧张,群众有怨言。报纸组织管菜的、种菜的、卖菜的、吃菜的四方对话,反映问题,交流情况,研究对策,在报上连续刊登,受到普遍好评。政府立即拨款让菜农增购防冻地膜.商业部门立即派人赴外地购菜,消费者也增加了对蔬菜供应困难的理解。扬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报纸利用这个优势办副刊,使报纸体现出历史文名城的特色。如开辟了“扬州人物”、“广陵春秋”、“文史轶闻”等栏,向读者介绍扬州的人文历史,提供乡土教材。文艺副刊开辟的“作家笔下的扬州”栏目,约请到达扬州的知名作家撰写稿件,作者不仅有本省作家,而且有北京、上海以及其他省、市的著名作家,稿件既具文学性.又紧扣扬州的人文景观和历史,知识性和可读性都较强,很受读者欢迎。扬州是运河的发源地,也是运河文化的发源地。运河文化是扬州文化的历史延伸。1992年上半年,报纸又开辟“话说运河文化”栏目,约请专家学者撰稿,把运河文化放到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广阔背景下进行研究,使稿件充满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色彩,又富有哲理。不到2年,已发稿近20篇,引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亦引起日本等国的海外学者的兴趣。
《徐州日报》中共徐州市委机关报,对开四版,日报。办有一张子报《彭城晚报》。作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新闻工作协作会的会长单位,受协会委托,还编辑出版一张《经济新闻报》,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前身《新徐日报》,创刊于徐州解放第10天,即日,为中共徐州市委机关报。初为对开四版大报,日起改为四开四版,日停刊。日,徐州市委创办机关报《徐州工人报》,以工人为主要读者对象,日起改名《徐州日报》,仍为四开四版。日,在“文化大革命”的”一月风暴”中被造反派夺权。日出版《新徐州报》,后又改出《红色电讯》、《徐州报》,为徐州市革委会的报纸。日,徐州市委复刊机关报《徐州报》。日,徐州市与徐州地区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徐州报》改名《徐州日报》,由面向城市变为面向城乡。1993年起改出对开大报。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新闻系统先进集体,受到省政府表彰。1994年期发数10万3千份。《新徐日报》创刊时,沙洪任社长兼总编辑。后来担任过报社社长或总编辑的有:谭克、燕志康、张云生、单基夫、刘希伦、邵元亮、王中恩,现任总编辑丁爱华。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铁路大枢纽和公路主枢纽之一,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已跨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城市之列。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这些年来市里陆续出台一些重大决策,付诸实施。《徐州日报》对有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都做到舆论先行,突出报道。1990年,徐州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报纸先后发表6篇社论和100多篇新闻通讯,反复宣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思想,为徐州市获得江苏省卫生城市称号作出了贡献。1991年徐州动员全市人民兴建50里长、60米宽、6车道的三环路,对于这项耗资数亿元的重大工程,报纸宣传全程跟踪,不惜篇幅。从1991年10月到1993年初全路建成.计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稿300篇左右,约15万字,刊登照片50多幅。人们称赞徐州人创造了江苏省公路建设的奇迹。《徐州日报》重视办好副刊,以扩大报道面,增强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复刊以来,注意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开辟“漫话徐州”、“文史探秘”、“景点揽胜”等专栏,并辟有“历史文化名城”专版,为读者提供乡土知识。在副刊上发表的这部分文章后来编辑成书《徐州访古》,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副刊重视杂文,几乎每期一篇。1986年7月举办“百人笔会”杂文征文活动,全国不少杂文名家投稿,后汇集刊发的105篇论文,出版了杂文集《放鹤亭随笔》。40多年来,副刊一贯是一些工人、农民、学生发表习作的园地,有些人就是从这里步入文坛和学界的。近几年来一些年轻的诗人如丁可、陈广德、周勤、明兰,杂文作者奚旭初、邬兆基、张蜇等,都是从《徐州日报》副刊上发表文章起步的。徐州矿区诗人孙友田撰文说,他踏上煤矿工作岗位后写的第一首抒情诗《汽笛》,就是在《徐州日报》上发表的。30多年来,《徐州日报》副刊一直是他发表歌唱矿山诗作的“根据地”。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徐荣街撰文回忆他学生时代同《徐州日报》副刊的交往,称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收获,是同《徐州日报》副刊“那一畦沃土的培育分不开的”。《徐州日报》每周发一版读者来信,发表读者的批评、建议和表扬;还做了大量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新沂市曾发生过一起惊动全市的“四?一六”案件,错判了五名无辜群众,七位律师抗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后来找到报社。报社将有关材料整理成万言内参,向领导机关反映,让领导机关了解事实真相。经过近一年时间,这个案子终于得到平反,五人无罪释放,挑起事端的人被依法逮捕,执法违法的法庭人员受到应有的处罚。对于来信采访中反映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报社有时穿针引线于有关部门之间,共同会办。1981年,读者不断反映穿越市区的奎河岸上经常发生行人被挤掉河里的事故,建议沿河架设防护栏。报社通联部(现为群众工作部)主动牵头,邀请城建局、焊管厂的有关同志到现场制定方案,不长时间这段路的沿河防护栏就架好了。由于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徐州日报》群众工作部曾被评为江苏省新闻系统先进集体。《人民日报》曾以《“架桥铺路”密切党群关系》为题,刊登了《徐州日报》的经验。
《淮阴日报》中共淮阴市委机关报,1994年为四开四版,日刊,周末版为四开八版。办有子报《淮海晚报》报纸历史悠久。初名《人民报》,日创刊于皖东北地区(今淮阴市泗洪、盱眙县一带),是中共苏皖区党委的机关报。后来苏皖区党委东进淮海区,更名淮海区党委,《人民报》于日改名《淮海报》,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建国后,从日起休刊一年多。日《淮海报》复刊,为中共淮阴地委机关报。从1957年3月到“文化大革命”中,报纸又历经多次停刊复刊、更改报名和改变隶属关系的变迁。日再度停刊,这次停刊达12年又4个月之久。日再次复刊,这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淮阴撤销地区建市,成立省辖的淮阴市,复刊的《淮海报》为中共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起更名《淮阴日报》。1994年期发数8万1千份。在长达50多年的历史中,报社领导人有较多的更替。第一任报社社长为贺汝仪,其后担任过社长或总编辑的有:徐步、李仲祥、李超然、杨巩、张化远、刘照、吴以京、黄正之、陆野、李学曾。1983年复刊后,黄善模任总编辑至今。1983年复刊后的报纸,以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作为宣传报道的主旋律。《改革任重道远》等,都是这一时期报纸上针对实际发表的言论;《情洒贫困县》、《“人”就是相互支撑》等,是这一时期新闻报道的内容;《规模农业在岔河崛起》等系列报道,曾对全市经济体制改革起促进作用。其他如党的建设的宣传,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宣传,发展乡镇企业的宣传,都在报纸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报纸比较注意自身的新闻改革。主要是重视表扬和批评,发挥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重视运用言论,增强报纸的思想性;重视为读者服务,增强报纸的服务性;重视办好副刊和出版星期刊,增强报纸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报纸报道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有较大进步。
《盐阜大众报》中共盐城市委机关报,1994年为四开四版,日刊。办有子报《盐城晚报》。创刊于日。新中国建立前,曾先后为中共盐阜地委、盐阜区党委、华中五地委机关报。新中国建立后到1983年2月,为中共盐城地委机关报,有过几次停刊和复刊。1950年5月停刊,1951年10月复刊。1960年10月又停刊,1962年元旦又复刊。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停刊,其后改出的《新盐阜报》,从1968年3月起为盐城地区革委会机关报,1972年9月底停刊。日,《盐阜大众报》再度恢复出版,仍为中共盐城地委机关报。1983年3月,盐城撤地建市,成立中共盐城市委,《盐阜大众报》成为市委机关报,从面向农村改为面向城乡,仍为四开四版周六刊。日起改为日刊。1994年期发数12万份。《盐阜大众》报的第一任社长是王阑西(兼),建国后到1994年担任过社长或总编辑的有:戴星明(兼)、葛德滋、刘聪、薛太和、姚少甫(兼)、于广生、王召。1983年成为盐城市委机关报以来的主要特色是:宣传改革,改革宣传。宣传改革。1986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兴起,一些人对改革有顾虑,不敢放胆实干。报纸开辟了“更新观念,促进改革”的笔谈会专栏,发表有针对性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文章,说明进行改革的重大意义,搞好改革必须更新观念。笔谈会持续两个多月,对帮助人们解放思想起了一定作用。日,报纸发表了题为“10万元奖金该不该兑现”的报道,讲的是射阳县水产局青年技术员黄金田,1987年承包了县对虾养殖场的虾蟹育苗项目。他和工人们屡经挫折而奋斗不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益,除按合同规定缴了应上缴款,按实际效益发了工人工资和留下了风险基金外,按合同规定黄金田应得奖金10万元。这时,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按合同兑现,有的不赞成兑现。报纸发动大家展开讨论,各抒已见。4月19日,报纸报道了兑现的消息。盐城市长秦兆桢向记者发表谈话,认为报纸组织这场讨论对深化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大有裨益。1987年下半年,报纸又在副刊“黄海潮”上开展“改革者文学征文活动”,宣传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业绩,近半年时间共刊出50多个版面。宣传的改革者中有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有乡镇企业的负责人,有农民企业家,以及国有和集体单位的供销人员等。报上登载的文章后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改革新闻业务。倡导写短新闻,每年都进行短新闻竞赛,把新闻性强和重要的短新闻编发上一版头条,使新闻特别是经济新闻引人注目。从1986年起,将星期六的报纸改为周末版,指导思想为:坚持党性原则,办出晚报特色,面向生活,深入家庭,传播知识,愉悦身心,在贴近读者、抓好热点、加大信息量、增强可读性上下功夫。“周末版”一版的主要栏目有:“热点透视”、“神州盐阜人”、“周末茶座”、“慢镜头”、“周末特写”等;二版为生活版,主要栏目有:“社会长镜头”、“城市流行色”、“瞧这一家子”、“左邻右舍”、“生活漫笔”、“生活顾问”、“巧媳妇当家”、“健康园”等。报庆活动的改革具有首创性。一年一度的创刊纪念日,向来是小生日小做,即举行小的纪念活动,大生日大做,即整生日搞较大的纪念活动。从1989年起,革除了这种形式主义的事务性纪念活动,将创刊纪念日改为“读者节”。其宗旨是:通过“读者节”形式“搭台”,组织各部门“唱戏”,让广大读者得益,服务于经济建设。“读者节”这天,由市委宣传部和报社牵头,组织科技、信访、司法、医卫、计生等部门的干部上街挂牌设点,接受广大读者的咨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释疑解难;组织商业、供销等部门把商品拿出店堂展销。这项活动,第一年仅在盐城市区一条街进行,参加活动的达3万多人,影响很大,交口称赞,一些乡镇领导人到报社要求下年到乡镇政府所在集镇设点。1990年第二届“读者节”,活动地点扩大到沿通榆公路的6个集镇。1991年第三届“读者节”,又扩大到各县(市、区)县城,参加活动的达30万人。这天,市和各县都有党政领导人员上街接待群众来访,听取群众反映和意见。报社本身则围绕“了解读者、联谊读者、服务读者”的要求,由总编辑带领工作人员,上街设点,接待读者,征求读者对报纸宣传和报社工作的批评建议,请读者填写印好的“读者意见了解表”。然后,把读者口头反映和书面填写的意见综合起来,据以研究制订改进报纸宣传和报社工作的意见。
《连云港日报》中共连云港市委机关报,对开四版,日报。前身《新海连市报》,创刊于日,为中共新海连市委机关报。但仅仅经过两月,5月1日即改名《新海连日报》。1961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同年10月《新海连日报》更名为《连云日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从1967年5月至1968年8月,市内出现两派造反派组织的大规模武斗,《连云日报》改出八开二版的电讯版。日,连云港市革委会成立,《连云日报》同时更名《连云港报》,为连云港市革委会的报纸,1972年9月停刊。日,《连云港报》恢复出版,为中共连云港市委机关报。1983年连云港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辖区扩大,报纸随之改为面向一市三县(东海、赣榆、灌云)。1991年元旦起更名《连云港日报》,由周六刊改为周七刊。1993年1月由四开四版改为对开大报。1994年期发数6万多份。历任总编辑先后为:谭学宏、杜庚、刘余隆、陈天柱,现任总编辑徐敬诚。1979年复刊以后的报纸,改革开放和群众生活等问题一直是报道的重点或热点,有些报道很有新意很有影响,有些报道起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连云港是1984年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脐部,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横贯我国东西的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城市最便捷的出海口,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由于连云港的花果山是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报社便借题做对外开放的文章,于1986年组织了一次《新西游记》的大型采写活动,从4月到12月,先后派出5批记者共12人,沿着陇海、兰新铁路,采访了苏北、皖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8个省(区)的40多个城市,历时7个月,行程4万多公里,所到之处,受到各省(区)和地市县领导及新闻界朋友的热情接待和支持。《新西游记》采访组在报纸上共发表系列通讯85篇、专电专讯12篇、专版5个、照片110幅,为沟通连云港和广大经济腹地的信息,增进相互了解,传播内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新鲜经验,作了大量工作。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还为陇兰铁路沿线省市的横向经济联合牵线搭桥,促进陇兰铁路沿线省、市领导人的互访,并达成了一批联营项目。这项报道被评为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介绍其经验的文章载人《1987年中国新闻年鉴》。《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日报》、《新闻战线》、《新闻记者》等国内多家报刊对这项活动作了报道。1980年3月,原市供电局党委书记舒杰多占几处住房,群众很有意见。记者调查后写成稿子准备登报。舒杰看到报社送去核对事实的小样后立即找到报社,希望不要登报,说他参加革命几十年.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误,要保持晚节,表示愿把多占的住房让出来。报社领导答复他,只要让出多占的住房,报纸就报道他主动让出住房的消息。舒杰果然照办了,报纸也立即作了报道,社会反映很好,对纠正干部的不正之风起了督促使用。从市区新浦到锦屏磷矿的公交3路车,1988年有一段时间经常脱班误点,严重影响一部分企业的生产和群众的生活,群众意见很大。记者跟踪采访,发现3路车所以不能正常运转,市汽车运输公司固然有责任.但乘客中有极少数人起着恶劣作用。他们恣意寻事斗殴,侮辱驾乘人员,使驾乘人员感到不安,影响积极性。报纸便从舆论上配台市汽车运输公司和新浦区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遏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