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爷爷参加了参加八路军的日本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九死一生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郴州爱尔眼科医院为96岁抗战老兵圆梦!
编辑:李娟
发布时间 日 18:20
欢迎您订阅郴州手机报 移动用户编辑HW600(字母大写)发送到& 电信用户发送cz至
一位抗日勇士、一双近乎失明的眼睛、一个清贫的家庭、一次关爱抗战老兵光明行动。
胡忠甫:县流峰镇上龙村人,一位9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先后在国军73军暂5师13团1营机枪连任文书与机枪手,曾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少时家境殷实,读过两年高中,还读过一年黄埔军校,特别喜欢看书。
近两年来,老人看东西逐渐模糊,无法看清亲人的面貌,更不用说书本上的文字了,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再看清楚《黄埔军校》杂志上的字。今年端午节,福城志愿者来到胡忠甫老人家看望他,了解到老人眼睛状况不是很好后,为老人申请了光明行动,最终联系到爱尔眼科医院,免费为老人实施此次手术。
▲8月14日,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分会会长欧海波及福城志愿者谭宜达来到胡忠甫老人家中,将老人接到医院。
▲胡忠甫老人家中的光荣墙。
▲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主任、业务院长黄江平为老人家检查。
经黄院长检查,诊断老人患上了白内障,而且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只能看得到医护人员的手,根本分不清视力表上&E&字的开口。
接来下为老人做了白内障全套术前检查,包括:眼部B超、眼底、眼压等,血压、心电图、血液、尿液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老人眼部及身体状况良好,适合手术。
▲8月16日下午,由爱尔眼科医院黄江平院长主刀,免费为老人进行白内障手术。
▲20分钟后,老人出手术室,手术顺利,无不适。
▲8月17日,老人拆除纱布,进行术后第一次复查。经检查,老人右眼视力从术前的指数/30cm恢复到0.4,管床医生李琳表示,经适当恢复,老人视力还有提高。
此刻,能重新看清东西,老人显得很高兴,连声说着:&开心,感谢&&&,还在病房里敬起了军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爱学习、爱看书的老人,已在病房走廊上,学习了起来!
▲8月18日上午,爱尔眼科医护人员与志愿者一起护送胡爷爷回家。出院时,胡爷爷视力已恢复到0.6。
老人家属表示,原本担心父亲年事已高,手术有风险,现在终于圆了父亲的梦。此次胡爷爷的检查费、手术费、药费、食宿费等由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爱尔眼科集团、广东狮子会、华夏之声共同承担,后期我院将上门为胡爷爷进行复查,家属表示感激不尽,看着父亲的整体状态比以前更好,终于放心了!
这缕爱心力量发出的光,不但圆了老人的梦,照亮了老人的眼前,也在黑暗中为年轻一代指引了努力的方向!
【关爱抗战老兵光明行动】项目是由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爱尔眼科集团、广东狮子会、华夏之声共同发起,为因眼疾而导致视力模糊的抗战老兵提供检查、治疗手术的活动。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老人需要救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救助电话 /
没有相关内容
郴州新闻网微信
& 观后心情
新闻排行榜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团队介绍 | 视频直播 | 网上投稿 | 网站建设 | 域名空间 |
新闻热线: 广告:2295893 E-mail: 传真:2295893 监督电话:2886133 站长:胡昭全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南岭网(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号 郴州新闻网投稿交流QQ群:关爱抗战老兵o捐赠抗战文物活动仪式
72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以《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72年后的今天由建川博物馆聚落、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和云南抗战老兵关怀计划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关爱抗战老兵·捐赠抗战文物活动仪式,在建川博物馆中国壮士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代表五十余人出席了活动仪式。
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会长浦寒致词
云南抗战老兵关怀计划办公室主任周德容致词
活动现场,志愿者团队向建川博物馆捐赠了两位抗战老兵的军毯各一床、36对原配抗战老兵钻石婚(或金婚)纪念照及167枚留驻云南抗战老兵手印等珍贵物品。
抗战老兵申长松,生于1927年12月,河南人。1944年7月考入黄埔军校八分校。1945年3月底,在陕豫边境西峡口战役中,他随部队在青山港至三官殿一带经过15天的战斗,8次阻止日军强渡,并集体获李宗仁嘉奖,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已然90高龄的申老今天不惧暑热劳顿,前来出席了此次捐赠活动仪式。
抗战老兵申长松
中国远征军战士赵天锡,已然年届九旬。抗战老兵柴玉仙,也已然95岁高龄。由于身体不便,他们都未能亲自前来,却各自托付云南志愿者团队将陪伴自己辗转整个抗战生涯,及此后几十载光阴的一床军用毛毯,捐赠给建川博物馆聚落。
赵天锡,生于日,云南峨山人,部队番号远征军38师砲三营。1942年入伍在远征军38师砲兵三营。参加过印度、缅甸、密支那战役,1944年回国。1945年参加地下工作。
柴玉仙,国民革命军47军178师卫生队卫生员。1941年夏,随第36集团军奉命南渡黄河,在河南境内担负阌乡(今并入灵宝)、渑池、孟津段黄河防务。1945年3月至5月,她又随军参加了豫西和鄂北的会战。
他们曾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九死一生。岁月悠悠几十载,老人的抗战情结愈发浓厚,那是他们年轻时最悲壮最辉煌的经历,是他们老去时最珍贵最骄傲的回忆。一如这床战时的贴身军毯,是他们钟情终身不离不弃的物件,却终归选择了留给历史和后人。
老兵老矣。他们曾经杀敌卫国,战功赫赫。如今,却在岁月中个个凋零,难辨模样。为了留住他们的样子,2016年11月,云南抗战老兵关怀计划办公室,为留驻云南抗战的36对老兵夫妇,组织拍摄了钻石婚或金婚纪念照。
执子之手,与子皆老。他们在战争中执手共进,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感情愈见笃定,而今白头偕老。这36组金婚纪念照,承载的早已不只一份幸福,更有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而对于建川博物馆正在打造的中国喜文化博物馆(馆中拟展陈百幅金婚照,以印证岁月,传承文化),这些纪念照尤其显得难能珍贵。
云南志愿者向建川博物馆捐赠36组抗战老兵金婚纪念照
老兵老矣。他们的手曾经握得起命运,如今却无法握住时光。唯有建川博物馆聚落里这一方手印碑林,立于天地,不腐不蚀,默默诠释着他们曾经力挽狂澜的悲壮命途。手印重叠,排山倒海,民族正气,青史永存。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加八路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