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冬进入郝蕾下体为什么从 八一电影 转业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北漂英雄郭晓冬兄弟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北漂英雄郭晓冬兄弟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0:57:4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北漂英雄郭晓冬兄弟
官方公共微信《高原密码》主创伊能静、郭晓冬、姚笛来杭为影片造势 15:52&&&&
惊险谍战电影《高原密码》主创演员到杭州造势。
伊能静因为强台风“凡比亚”登陆台湾航班取消迟到。
《新版红楼梦》戏外的姚笛显得十分温婉。
郭晓冬面临主持人抛出的“高帽子”,他先是害羞后来又憨笑。
9月19日11点23分,在一阵熙攘声中,台湾著名艺人伊能静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赶到了新闻发布会现场,“大牌就是这样,来得早就显示不了气场。”一旁的记者和一些参加活动的来宾在下面窃窃私语。
编剧沉石四进青藏无人区搜集素材
一部由著名军旅作家沉石的小说《死亡之窟》改变的惊险谍战电影《高原密码》,今天上午在杭州举办了首次的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沉石表示,为了写好这个剧本,曾经四次前往青藏高原的无人区,采访搜集了大量创作素材。
《高原密码》向世人揭示了东方文化的绚烂,是中国首部解密青藏高原传奇的电影,世界屋脊地心轴死亡窟的地心密码,或将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从德国的议会大厦、日本的大本营总部、法国红磨坊、殖民地的印度风情、到美丽的青藏高原、险恶的鸵峰航线,来自不同信仰、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正义力量联手展开了生气的搏斗。
安澜导演来到杭州就想要房子
这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操刀”的2010年巨作,强大的制作团队今天也来到了杭州与广大影迷见面,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安澜少将在发布会一开始就讲述了自己的杭州情节。
“我跟朋友说一生有三个心愿,有个杭州户口、娶个杭州媳妇、拥有一套杭州的房子,朋友说我这三个心愿基本没有希望了,到杭州去拍本电影倒是有这个可能,所以我就过来了,电影中有一部分片段我们会在杭州拍摄。”
伊能静冒着强台风登陆危险 赶到杭州参加活动
中影集团副总经理江平作为《高原密码》的总监制,为我们一一介绍了影片强大的演员阵容名单,伊能静、卢奇、郭晓冬、姚笛、爱新觉罗启星、还有来自杭州本土的演员李婉茹。
江平在发言的之前首先向大家解释了伊能静姗姗来迟的原因,“今天一早高强台风凡比亚在台湾莲花附近海面登陆,伊能静一夜没睡凌晨两点就赶到了机场,搭乘早上7点的飞机赶到了杭州,现在台湾的机场已经因为台风全部停航了,所以她能赶到现场也算是我们意料之外的。”
江平的初恋是杭州的一个话剧演员
江平表示自己与杭州有着深厚的感情,80年代自己导演的处女作就是在杭州完成的,自己的初恋也是在杭州,至于对象江平只透露是一位话剧演员,现在还经常有联系。所以他一直想在杭州拍一部跟旅游风光有关的戏,记录自己与杭州结下的不解之缘。
据主办方介绍,《高原密码》将于近期在北京120平方公里的黄羊滩影视基地开机拍摄,希望对这部影片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继续关注该剧的拍摄进程。
来源:杭州网&&&&作者:记者 杨超/文 陈焕/图&&&&编辑:王宁&&&&
我也来说两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马宏利||||||||||
热门搜索推荐:
5068儿童网提供最新最全的儿童歌曲、儿童作文、儿童故事、手抄报、黑板报、好词好句等内容,让小朋友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快乐!打造属于小朋友的快乐天堂!请记得收藏分享我们哦~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郭晓冬和哥哥郭晓峰的人生一起炫起来-感人故事2000字大全
来源: 网络&&&&发表时间: 10:59:01&&&& 
  2011年10月末,被称为&中国版变脸&的谍战大戏《我是真的》完美收官,并在六大卫视齐齐夺冠。庆功宴上,该片第一主角&桑义州&的两位饰演者共同亮相,他俩就是郭晓冬与郭晓峰,或许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是亲兄弟。
  如今,郭晓冬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鲜为人知的是,当年是哥哥郭晓峰主动放弃了工作,千里迢迢地陪着郭晓冬进京,这才圆了弟弟的演员梦。同时郭晓峰自己也进入了影视圈。端起酒杯,兄弟俩陷入对往事的无尽回忆之中&&
  出身寒门,北漂的生涯几多苦难
  郭晓峰兄弟俩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户农民家庭。1992年,郭晓冬是莒南县邮电局的邮递员,哥哥郭晓峰则在一家企业里当司机。这年4月,郭晓冬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夏令营的消息,学费500元,来回路费自理,郭晓冬心动了,并将自己参加工作时的一笔风险抵押金提了出来,千里迢迢地奔向了北京。
  夏令营的半个月时间,郭晓冬在电影学院里学习表演,到北影厂参观,这一切对他来说是那样新奇。第二年3月,他决定辞职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他的这一决定引起父母的强烈反对,可是郭晓峰却大力支持他:&晓冬,既然你拿定了主意,那就尽力去闯吧,家里你放心,一切有我呢!&
  在哥哥郭晓峰的大力支持下,郭晓冬怀揣着200元,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然而,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连初试都没有过。此时,除去报名费之后,他的身上只剩下30元钱,郭晓冬的心头自然涌起一阵莫名的恐慌。这时,从一起报名的同学口中,郭晓冬听说八一电影制片厂经常招聘群众演员,一天有10元工资,还免费提供一顿饭,这个消息让他喜出望外。
  此后的大半年时间,郭晓冬每天都苦苦地守候在八一电影厂门前,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半夜饿得睡不着时,他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要是哥哥郭晓峰在身边就好了,有他在,自己什么也不怕!&可是,哥哥怎么会来呢?几乎快陷入绝望的郭晓冬鬼使神差地给哥哥打了个&报喜&的电话,他要把哥哥忽悠到北京:&哥,北京可好啦!我做演员了,每天收入10元钱,还管饭,天天吃肉,你来吧,我俩一块赚钱&&&
  郭晓峰对表演的热爱一点儿也不亚于弟弟,在弟弟的&忽悠&之下,他很快来到了北京。见哥哥真的来了,郭晓冬又惊喜又愧疚,他垂着头向哥哥认错:&哥,我一个人实在撑不下去了,可又不想放弃,你骂我吧,骂痛快了好解气。&不想,郭晓峰一把搂住了他,心疼地说:&你早该对我说实话,早说,我早就过来帮你了。有哥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郭晓峰的话,让郭晓冬泪流满面。
  第二天,兄弟俩在北京邮电学院租了一间地下室,郭晓峰就像一座灯塔,重新照亮了弟弟寻梦的路。
  1994年夏天的一天晚上,郭晓冬半夜醒来上厕所,脚突然触到了水里,郭晓冬吓得尖叫起来:&哥,快点起来,发洪水了。&郭晓峰忙起来查看,原来,暴雨整整下了一夜,积水灌进了地下室,鞋子已经随水漂走了。郭晓峰喃喃道:&这里不能再住人了,如果漏电,就太危险了。&
  第二天,兄弟俩搬到了北京科研所的一间地下室,租金涨到了300元。为了摆脱困境,郭晓峰白天去建筑工地打工,让朋友帮忙接夜场戏,下班再去赶场,长期的体力透支,他的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经常头晕和恶心。哥俩儿在举步维艰之中熬到了1995年春节。这天,父亲来信说家里欠了1000元债,郭晓冬东拼西凑,好不容易筹齐了,却再也借不到回家的路费,只得在给父亲寄钱时,留言说有戏要拍,哥俩都不能回家过年。
  那是兄弟俩第一次在外过年。大年三十,郭晓峰买了一只烧鸡和一瓶二锅头,和弟弟&欢度除夕&。当晚,郭晓冬久久未能入眠:&哥,我一直希望会有属于我们的北漂童话,可是没有。哥,我快撑不住了,要不,咱俩干脆回家吧。&郭晓峰猛地推了弟弟一把:&回家,咱们拿什么脸回家?回去让大家笑话?给爹娘丢脸?&最后,兄弟俩约定,再拼搏一把,如果还没有什么改观,那只能卷铺盖回家,即使再丢脸也不能有任何怨言。
  随后的两年间,幸运之神始终都没有眷顾郭晓冬,可是,哥哥郭晓峰却无意中赢来了人生的转机。1995年底,八一电影制片投资战争片《大转折》,郭晓峰被导演挑中,饰演其中的一名警卫员,他以每月1500元的工资进驻剧组。有了稳定的工资,郭晓峰的压力小了不少,兄弟俩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郭晓冬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当中。
  1996年,郭晓冬终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可是,由于他只是初中毕业,没有办法完成调档。郭晓峰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绝不能让弟弟这样完了!他找到班主任崔老师,动情地把兄弟俩北漂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崔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当即决定帮郭晓冬一把,请求学校特批,以同等学历将他调档入学。当鲜红的录取通知书拿到郭晓冬面前时,他流着眼泪说:&我一直觉得,自己跟幸福有很远的距离,没想到,幸福真的来了&&&
  相濡以沫,走出泥泽时云淡风轻
  2000年7月,在哥哥的精心呵护之下,郭晓冬顺利完成了学业,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然而,初进八一电影制片厂,郭晓冬连一句有台词的戏都没有接到,上了四年大学,还是个&群众演员&,郭晓冬沮丧到了极点。郭晓峰开导弟弟:&不怕机会不来,就怕机会来了把握不好,你学习了许多演技,但与专业演员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你一定要在角色中细细揣摩,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抓住啊!&在哥哥的安抚下,郭晓冬的急躁情绪渐渐平复。无戏可拍的时候,他就在家里看电影,观摩别人的表演。
  两年的卧薪尝胆,终于让郭晓冬等来了机会。2002年底,他在电影《暖》中饰演男主角。该片情节简单,对表演功底极具考验。
  然而,就在郭晓冬进驻剧组的第三天,他突然接到哥哥泣不成声的电话:&晓冬,爸爸走了。&这一噩耗如五雷轰顶。原来,一直患有心脏病的父亲进城办事时,乘坐的公交车差点出了车祸,因惊吓过度,父亲到家没几分钟就走了。郭晓冬痛哭失声,导演宣布他停止工作回家奔丧。可考虑到自己一走,整个电影的拍摄进度都将受到影响,郭晓冬选择了留下。
  令人欣慰的是,电影《暖》播出之后好评如潮,并斩获了东京电影节的金麒麟大奖。郭晓峰得知喜讯后,第一时间赶回老家,在父亲坟前,用手提电脑把弟弟主演的电影从前到尾放了一遍。他哽咽着对&父亲&说:&爹,您看见了吗?这是晓冬拍的电影,还得了国际大奖。&郭晓峰边说边流泪,边哭边磕头。
  这之后,郭晓冬的片约越来越多,可郭晓峰的事业却始终波澜不惊,郭晓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返回首页看了郭晓冬和哥哥郭晓峰的人生一起炫起来-感人故事2000字大全的同学还看了
全站热点推荐
全站热门点击
经典儿歌推荐
手抄报精选郭晓冬的哥哥
您的位置: →
郭晓冬的哥哥
第一篇:郭晓冬的哥哥郭晓冬兄弟
从群众演员到国内一线演员,郭晓冬谱写了一曲北漂者的神话。梦想成真的背后, 因为郭晓冬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哥哥,他才是神话真正的谱写者。
近年来,郭晓冬迅速崛起为国内一线演员,他本人及其拍摄的影视剧作品,在 各大电影节上频获大奖。从《颐和园》到《投名状》,从《新结婚时代》到《大 校的女儿》,他的每部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0 年 4 月 12 日,郭晓冬更是升级做了爸爸。初尝做父亲的滋味后,郭晓 冬哭了,因为责任,他突然感受到默默站在自己身后的哥哥的不易。原来,郭晓冬 是北漂一族,之前一直在剧组做群众演员,正是有了哥哥的支持,他才考上了北京 电影学院,圆了自己的表演梦。2010 年 4 月 17 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二楼,郭晓冬和郭晓峰应邀接受了本刊 记者的专访。随着他们的细细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手足深情,打动了记者的心 弦……
哥,来北京吧,北京可以吃上肉
坐在记者面前的郭晓峰,不停地吸着烟。记者打开录音笔的间隙,郭晓峰在笔 记本上重重地写下了一个数字―1993,这是兄弟俩命运发生转折的一年。
1993 年之前,初中没毕业的郭晓冬是老家邮电局的一名宣传干事,哥哥是一 名司机。1993 年 3 月,一直对表演痴迷的郭晓冬毅然从邮电局辞了职,在父母的 一片反对声中,他决定到北京圆自己的表演梦。临走前,郭晓峰对弟弟说:“晓冬,你 拿定主意,就尽管去闯荡吧。家里你放心,一切有我。” 怀揣着 150 元钱,郭晓冬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然而,他却连 初试都没过,除去报名费,身上只剩下 30 元钱了,郭晓冬的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恐 慌。从一起报名的同学口中,郭晓冬听说八一电影制片厂经常招聘群众演员,一天 有 10 块钱工钱,还免费提供一顿饭,这个消息让郭晓冬喜出望外。从那天开始,郭晓冬就成了八一电影厂门前的常客。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成 了一名群众演员。此后半年,郭晓冬每天都苦苦守候在八一厂门口,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可 机会还是没有等来。半夜饿得睡不着时,他总是不由得想:要是哥哥在身边就好了, 有他在自己就不怕了。可是,哥哥怎么会来呢?几乎快陷入绝望的郭晓冬鬼使神 差地给哥哥打了个“报喜”电话,他要把哥哥忽悠到北京:“哥,北京可好了,我做演员 了,每天收入 10 元钱,还管饭,天天吃肉。你来吧,我俩一起赚钱……” 郭晓峰对表演的热爱一点儿不亚于弟弟,在弟弟的“忽悠”下,他很快来到了北 京。见哥哥真被自己忽悠来了,郭晓冬又惊又喜又愧疚,他垂着头向哥哥认错:“哥, 我一个人实在撑不下去了,可又不想放弃??你骂我吧,骂痛快了好解气。”不想,郭
晓峰一把紧紧地拥住了他,心疼地说:“你早就该对我说实话的啊,早说,我早就过来 帮你了。有哥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哥哥的话,让郭晓冬泪流满面。第二天,兄弟俩在北京邮电学院以每月 200 元的价格,租了一间地下室。郭 晓峰就像一座灯塔,重新照亮了弟弟寻梦的路。哥,咱回家吧, 我贩菜,你养鸡,孝敬爹娘
1993 年 10 月的一天,兄弟俩在同一部电视剧中扮演群众演员,主演是他们 都很喜欢的一个女明星。拍戏之余,两人鼓足勇气向她请教表演技巧。那个女明 星当即就冲副导演发起火来:“哪里来的盲流?懂不懂规矩?”副导演赶紧劈头盖脸 地骂了哥俩儿一顿。那晚,郭晓峰抽了一整夜的烟,他意识到,像他们这样做群众 演员跑场子,养活自己尚且困难,要成就梦想,几率更是微乎其微。于是,他郑重地
对弟弟说:“这样瞎闯不行,你继续考学吧,我来供你,一年不行, 两年;两年不行,三 年!”郭晓冬含泪接受了哥哥的安排。然而,既要养活自己和弟弟,又要接济家里,郭晓峰很快就难以为继了。这时, 他听说当武行一天可以赚 80 元钱,就跑到一些剧组找机会。武行要求必须会武 功,他便撒谎说自己曾练过武术,居然“蒙混过关”了。1993 年底的一天,郭晓峰拍 摄一个爆炸场面,要求他踏上一段三四米高的空中走廊,炸药爆炸后,他应立即跳 到海绵护垫上。可郭晓峰既没武功又没有经验,一下摔落在护垫旁的硬地上,大腿 被严重拉伤,额头也剐破了。见哥哥一瘸一拐地回来,郭晓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哥,你怎么了?”郭晓峰装 作若无其事:“没事,拍摄棚的支架倒了,破点儿皮??”怕弟弟担心,再拍武行时,郭晓 峰都会编一个文雅的剧组名骗弟弟。但拍武行受伤是家常便饭,每次受伤,郭晓峰 就去同行那里凑合,或者在片场待着,等伤好了再回去。1994 年夏的一天晚上,郭晓冬半夜醒来找鞋上厕所,脚忽然触到水里,吓得尖 叫起来:“哥,快起来,发洪水了??”郭晓峰忙起来查看。原来, 暴雨整整下了一夜,积 水灌进了地下室,鞋子已经随着水漂走了。郭晓峰喃喃道:“这里不能再住了,如果 漏电,就太危险了。” 第二天,兄弟俩搬到了北京科研所的一间地下室,租金涨到了 300 元。为了 摆脱困境,郭晓峰白天去建筑工地打工,让朋友帮忙接夜场戏,下班后再去赶场。长期体力透支,他的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经常头晕、恶心。
哥俩儿在举步维艰中熬到了 1995 年春节。这天,父亲来信说家里欠了 1000 元 债。郭晓峰东凑西借,好不容易筹齐了,却再也借不到回家的路费,只得在给父亲 汇款时,留言说有戏要拍,哥俩儿都不能回家过年。那是兄弟俩第一次在外过年。大年三十,郭晓峰买了一只烧鸡和一瓶二锅头, 和弟弟“欢度除夕”。当晚,郭晓冬久久未能入眠:“哥,我一直希望会有属于我们的 北漂童话,可是没有。哥,我快撑不住了,咱回家吧,我贩菜,你养鸡,孝敬咱爹娘??” 郭晓峰猛地起身,推了弟弟一把:“回家,咱们拿什么脸回家?回去让大家笑话?给爹 娘丢脸?” 最后,兄弟俩约定,再拼搏一年,如果还没有什么改观,那只能卷铺盖回家,即使 再丢脸也不能有任何怨言。
哥,坏了,我考上了
从 1993 年到 1995 年,幸运之神始终都没有眷顾郭晓冬。这时,哥哥郭晓峰 却无意中赢来了人生的转机。1995 年底,八一电影制片厂投资战争片《大转 折》,郭晓峰被导演韦廉挑中,饰演邓小平的警卫员小郭,他以每月 1500 元的工资 进驻剧组。有了稳定的工资,郭晓峰的压力小了不少,兄弟俩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郭晓 冬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当中。1996 年 3 月,郭晓冬再次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并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三 试那天下午 4 点,郭晓峰正在拍戏,弟弟从学校打来电话:“哥,坏了!”郭晓峰急了“又被刷下来了?”郭晓冬在电话那端焦急地说:“我考上了,可那学费哪里交得起啊, 一年要一万多元呀!”郭晓峰的眼圈红了,弟弟终于考上了北影,这可是天大的喜讯
啊!他忙安慰弟弟说:“考学是你的事,学费是我的事,既然你考上了,哥不会让你失 学的。” 接下来,郭晓峰让弟弟全力以赴备战文化课考试,自己则争分夺秒为弟弟赚学 费。1996 年 8 月,顺利通过高考的郭晓冬,被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录取。然而,此 时郭晓峰只攒到 4000 元钱,距离一万元的学费还差一大截。远在山东老家的父 亲找银行贷款,加上亲戚帮助,这才凑齐了学费。学费是筹齐了,可当郭晓冬回到北京时,事情又发生了变故。原来,北影要求 考生必须具备高中学历,郭晓冬虽然顺利通过了高考,但他连初中都没毕业,北影 调不了档。班主任崔新琴老师打电话告知了郭晓冬这一情况,没想到郭晓冬无奈 地说:“那就算了吧。”美梦就这样再次幻灭,郭晓冬的坚强陡然倒塌,整天一句话也 不说。绝不能让弟弟就这么完了。郭晓峰背着弟弟,硬着头皮一路打听,找到了崔老 师家,动情地把兄弟俩北漂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听完兄弟俩的故事,崔老师感动得 热泪盈眶,她当即决定帮郭晓冬一把,请求学校特批,以同等学历将他调档入校。怕弟弟敏感,郭晓峰又恳请崔老师打电话给他:“郭晓冬,你虽然没有高中学历, 但学校每年有特殊名额,同等学历也可以入校,你回老家开证明吧??”听完老师的 电话,郭晓冬惊喜不已,他当即就给哥哥打电话:“哥,学校破格录取我了!” 1996 年 9 月,郭晓冬终于和赵薇、陈坤等人一起,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 系本科班的学生。入学后,虽然郭晓冬生活很节俭,但表演系学生的开支很大,郭
晓峰既要为弟弟赚学费、维持日常生活,又要还旧债,每天忙得像陀螺。没想到, 惨剧再次发生了。那是 1998 年春的一天,郭晓峰在一部战争片中担任“英雄”的替身,中枪后要 从城墙上摔下来。就在他往护垫上跳时,身体被道具支架剐了一下, 偏离坠落方 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墩上,把左胳膊给摔断了。医生给他做了固定手术,打了两 个钢钉,警告他必须好好养伤,否则胳膊可能残废。考虑到弟弟每个周末都会来看 自己,郭晓峰只得搬到朋友处养伤,对弟弟则谎称去外省拍戏了。在哥哥的舍命打拼和悉心呵护下,郭晓冬顺利完成了学业。2000 年 7 月,他 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兄弟携手, 共同谱写北漂神话
然而,初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第一年,郭晓冬连一部有台词的戏都没接到。上 了 4 年大学,还是个“群众演员”,郭晓冬沮丧到了极点。郭晓峰开导弟弟:“不怕机 会不来,就怕机会来了把握不好。你学习了一些演技,但与专业演员相比还有不少 差距。你一定要在角色中细细揣摩,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抓住啊!”在哥 哥的安抚下,郭晓冬的急躁情绪逐渐平复。无戏可拍时,他就在家里看电影,观摩 别人的表演。两年的卧薪尝胆,终于让郭晓冬等来了机会。2002 年底,霍建起导演选中他 在电影《暖》中饰演男一号井和。该片情节简单,对表演功底极具考验。然而,就在郭晓冬进驻剧组的第三天,他突然接到哥哥泣不成声的电话:“晓冬, 爸爸走了??”这一噩耗如五雷轰顶,把郭晓冬打蒙了。原来,一直患有心脏病的父
亲进城办事时,乘坐的公交车差点出了车祸,因惊吓过度,他到家没几分钟就走了? ? 郭晓冬痛哭失声,霍建起导演宣布停止工作,让郭晓冬回家奔丧。可考虑到自 己一走,整个电影的拍摄进度都将受到影响,郭晓冬选择了留下。令人欣慰的是,电影《暖》一经播放便好评如潮,2003 年 11 月 9 日,该片又在东 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了金麒麟最佳影片大奖。郭晓峰得知喜讯,第一时间赶回老家, 在父亲坟前,用手提电脑把片子从头到尾播放了一遍。他哽咽着对“父亲”说:“爸, 您看见了吗?这是晓冬拍的电影,还得了国际大奖??”郭晓峰边说边流泪,边哭边磕 头?? 这之后,郭晓冬的片约越来越多,可郭晓峰的事业却始终没有大起色。郭晓冬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3 年 7 月,著名编剧王海找到郭晓冬,请他出演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的 男一号。读完剧本后,郭晓冬觉得自己和哥哥与剧中兄弟俩的经历很类似,因而萌 生了推荐哥哥与自己一同参演的想法。与导演鄢波、王海沟通后,他们高兴地答 应了。哪知,当鄢导向郭晓峰发出邀请时,他却态度坚决地回绝了。很多人背后讥讽 道:“你以为自己是多大的腕儿啊,给你机会还不要??”在别人的一片不理解中,只有 郭晓冬读懂了哥哥:他虽然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一点也不想沾自己的光,要强
的哥哥不希望自己被别人说,是通过弟弟得到这个机会的。从那以后,郭晓冬再也 没向导演和制片方提过哥哥,还和哥哥一样,隐瞒起了兄弟俩的关系。《新结婚时代》播出后,在全国引发了一轮收视狂潮。随后,郭晓冬又接连拍 摄了《大校的女儿》《江山美人》《投名状》和《颐和园》等一系列影视剧作 品,一跃成为一线明星和票房保障。而从一个又一个小角色起步的郭晓峰,也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为广大观众所熟 知。他先后主演了《儿子同志》《此生此爱》等多部电影,《儿子同志》还入围 了金鸡奖和华表奖。2008 年夏,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澄丰导演邀请郭晓峰出演电影《红色电波》。他签完合同才知道,主演竟然是郭晓冬。这一次,他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出色表演得 到了导演的青睐。2009 年,是郭晓峰喜获丰收的一年。这一年,他主演或参演的 《沂蒙》《八千湘女上天山》《解密档案之眼中钉》和《高第街》等电视剧,分 别在央视和各大卫视热播,创下高收视率。郭晓峰人气高涨,被誉为“收视福将”。2010 年 3 月 31 日,由兄弟俩共同主演的谍战剧《我是真的》在北京举行 了关机仪式。剧中,郭晓峰和郭晓冬分别饰演了一名毁容前后的共产党员。说起 哥哥对自己的牺牲和奉献,郭晓冬由衷地说:“哥哥是我心中和成长路上的一座山, 是我的北漂童话。哥哥对我的恩情,我今生无以为报。不管将来我名气有多大,取 得什么成就,那全都源于哥哥深厚的关怀和忘我的支持……”
第一篇:郭晓冬的哥哥新 主
喜 欢 品 茶 的 郭晓 冬像 普 洱 ,
味 道 平 实 不 浓 烈 营 养价值 极高 ! 不 刻 意保 养 但 很 注 意健 身 ,
。 B晓冬 6 2 健康 博 赀 4 2009/
≤ 蠹 健 康 乐活 口文 / 健卓 潘
■ 《鑫 戳 燕
健 康生 活 饿
矧 别 是 有过 因 手 术 独 守 病 房 的 经 历 特
篷 鬻 套 淼 詈 j
+申请认证第一篇:郭晓冬的哥哥郭晓冬
主要电影作品
主要电影电视作品
主要电视剧作品
  小名:上海
  生日:日
  出生地:沂蒙山区-(山东省莒南县坊前乡,隶属临沂市) 
  星座:射手座
  血型:O型
  身高:178cm
  体重:74 kg 
  学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96级本科)
  最喜爱的颜色:灰
  最喜欢的城市:北京
  最喜欢的季节:冬天
  最喜欢的动物:企鹅
  最喜爱的运动:慢跑
  最喜欢的品牌:不明确,合适就好
  最喜爱的书:视阶段而定
  最喜欢的格言或座右铭:理想与行动同在,才能看到希望
  最喜爱的音乐:爵士、中国的民乐
  最喜爱的电影:太多了,很难列举
  最喜爱的演员:巩俐
  最难忘的角色:林井河
  最想塑造的角色:感动自己的
  最欣赏的人物:父亲
  最喜欢的作家:余秋雨
  最关心的事:亲人的快乐
  最不在意的事:不值得在意的
  最大的愿望:让家人开心
  最大的遗憾: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最欣赏的品格:真诚
  最喜欢的女性品质:善良,孝顺
  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点:认真,真诚
  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母亲的健康和快乐 
  最痛恨的事:虚伪,欺骗
  最珍惜的财产:家人 
  除了演员之外最希望从事的职业:老师、军人
  第一次拍戏的感受:终于能赚钱了
主要电影作品
  2000年《蓝色爱情》饰演:马白驹 导演:霍建起
  2001年《密语17小时》饰演:于栋 导演:章明
  2002年《暖》饰演:林井河 导演:霍建起 (获第16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3年《新札师妹之美丽任务》 饰演:韩洋 导演:马楚成
  2004年《桃花灿烂》 饰演:陆粞 导演:傅华阳
  2005年《颐和园》饰演:周伟 导演:娄烨
  2006年《第三种温暖》饰演:李铁 导演:毛小睿
  2006年 短片《A+B=C》导演:陈果
  2007年《投名状》导演:陈可辛
  2008年《河上的爱情》导演:贾樟柯
  2008年《愚公移山》饰演:李双良 导演:霍建起
  2008年《深海寻人》(又名《Missing》)饰演:陈国栋 导演:徐克
  2008年《江山美人》饰演:胡霸 导演:程小东
  2008年《苏乞儿》导演:袁和平
  2008年《惊天动地》导演:王珈、沈东
主要电影电视作品
  2000年《玻璃情缘》饰演:周伟 导演:李小龙
  2001年《那一片森林》饰演:泉子 导演:孙沙
  2002年《北国风》饰演:柳剑南 导演:宋业明
主要电视剧作品
  1998年《红岩》饰:华为
  1998年《李克农》饰:马景平
  1999年《西街女》饰:阿贵
  2000年《桃花扇传奇》饰:冒辟疆
  2001年《情越千年》饰:孔远岸
  2002年《谁都会说我爱你》饰:杨选
  2003年《红粉世家》饰:梁秋山
  2004年《北京,我的爱》(中韩合拍)饰:张东
  2004年《午夜阳光》 饰:夏继栋
  2005年《玻璃婚》 饰:韩雨顺
  2005年《你是苹果我是梨》 饰:杨耳
  2005年《大校的女儿》 饰:姜士安
  2005年《芙蓉花开》 饰:秋小川
  2005年《中国家庭421》 饰:刘毅然
  2006年《新结婚时代》 饰:何建国
  2006年《不能没有她》 (又名《美丽婚纱》)饰:罗大为
  2006年《世纪不了情》饰:召志成
  2007年《那些迷人的往事》饰:何冀中
  2007年《谁懂我的心》饰:邵永康
  2007年《想好再结婚》 饰:梅德成
  2008年《伤情》 饰:宁沛文
  2008年《亲爱的“敌人”》 饰:穆仰天
  2008年《恋人》饰:郭晓
  2009年 《红色电波》饰:许少清
  从自己的天方夜谭里走出来
  土堆里的懵懂
  山东沂蒙山的老山区里,像每个田间地头疯跑的孩子一样,郭晓冬没拘没束地长大,直到他上到高中一年级,面对33元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开销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面临第一次举重若轻的选择,他主动辍了学。对无语的父母,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反正也考不上大学,不上了。”生长在并不富裕家庭里的孩子,往往过早地承担起强加给自己的、与年纪不相称的责任感,他没觉得委屈。
  他跟着村里的人去潍坊城里打工,挖下水道、清理淤泥和垃圾。干了一个月的活儿后没拿到一分钱,紧接着又被拉到崂山参加“引黄济青”工程。白天是挑战身体的极限,12个小时连轴干,挖一个直径二三十米、深百米的井。晚上住在帆布大棚里,热得透不过气,旁边就是垃圾桶。超负荷的体力活儿,天天吃的是茄子和冬瓜,见不到肉。
  “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给自己打气,只知道什么是生存和度日,周而复始,没有太多的梦想幻想,就这么生活。”
  他没事的时候随身带着竹笛吹,那是他从小跟着乡村艺人学来的技艺;他写日记,记载青涩的成长感受和莫名的惆怅伤感。尽管现在看来有些可笑,然而那时候的迷惘和茫然,却隐隐地说明对未来有了些想法和寄托。
  实在干不下去打算回家的时候,他身上只剩下5块钱,向老乡又借了5块钱,好歹凑足了回家的路费。回到家乡,郭晓冬参加村里的宣传队。他和哥哥都喜欢文艺,那是缘自小时候的经历―村村演流动样板戏、放电影的时候,小哥儿俩就在台下跑到后台掀开帘子往里看,被大人赶来赶去。他跟着乡村艺人学二胡、笛子,后来成为宣传队的骨干分子,带着村里的文艺青年吹拉弹唱,一路唱到乡里、县里。那时他几乎是个全才,唱歌、跳舞、主持,并渐渐小有名气。再后来,他竟然因为这些特长被招工到县印刷厂当上了工人,这不啻是天大的喜讯。
  “乡下的孩子有他独特的道路,也许从小没有弹钢琴学乐理,可那个天然的环境和氛围给了我深厚的底蕴,那种土壤太深厚了,很多东西潜移默化地渗入我骨髓里,很有力量,浑然天成,让我慢慢寻找自己的方向。”他说。
  摸进北京
  清洁工、建筑工、雕刻工、邮递员、服务员、跑龙套、当过主持、唱过火锅城、走过穴……这是考上大学之前郭晓冬经历的动荡N部曲。
  1992年,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夏令营的消息,学费500元,来回路费自理。他动心了。然而他当时一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不可能再向家里要钱。他突然想起当初进印刷厂时,跟亲戚东借西借凑了1100元的风险抵押金,便背着父母从厂里把这个钱取出来去了北京。这是这么大以来他花的最大一笔“巨款”。
  夏令营半个月时间,在电影学院正式学习表演,到北影厂参观,他很新奇,第二年就辞职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初试没过,就呆在北京流浪,跑龙套、当群众演员。与之前辗转各个城市打零工干体力活儿相比,这个时候的郭晓冬开始觉得苦了。
  “因为人开始有理想了,开始感觉到这个东西与现实生活有落差了。我想挣钱找老师学习,钱挣不到,老师也不可能找到,那时痛苦、迷惘、惆怅,但是必须得生存下去,没有退路了。”最苦的时候,3天吃一袋方便面,住在地下室,直到考上大学以后,才终于从地下搬到地上。
  1995年,在北京实在混累了,他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报考电影学院,如果能进三试,说明还有能力,如果不行,就回老家该干嘛干嘛。没想到,这一年给考上了。付出怎样的心血和努力不能量化,他只觉得不可思议:“我一直觉得我跟幸福有很远的距离,跟那些特别好的事情有距离感,但没想到幸福就来了。”
  接踵而来的又是钱的问题,1万多元的学费,这对他的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银行只给贷款1500元,怕没有能力偿还。又是东凑西凑,好歹凑齐了学费。
  在社会上闯荡多年,一旦有了规范的学习机会,郭晓冬特别珍惜:“我花的这些钱来得太不容易,如果不好好学习对不起这个钱,哪天如果我没有去上课就特别自责,甚至觉得自己都没有资格生病请假。”
  他对自己的要求无比苛刻。他是班里最后一个用手机的人。曾经也有人说他小气,他心里虽豁达坦荡却不愿接受这个说法,“如果你体会过吃饭都没钱的困境,你就知道想大方却又大方不起来的矛盾。”到最后他只好默不作声。
  大学时他也想过接戏挣钱,但那时候比较土气,机会不是很多。毕业以后才知道,曾经有个广告商找班上女生拍广告时,原本不需要男生,班主任非让对方带上他,否则女生全部不让去拍。为此他得到2000元的收入。这种默默给他的帮助让他一辈子难忘。
  毕业后他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这是八一厂这么多年来唯一点名要人的一次。在这块“宝地”里,比同龄人经历要曲折很多的郭晓冬,头一次开始慢慢体会“稳定”这两个字的含义。
  《暖》像一道光
  2002年,在霍建起的《暖》里饰演男主角时,郭晓冬也未曾想片子能一举夺得东京电影节的金麒麟奖。他只觉得剧本这么好,想好好演戏。“《暖》就像这个名字本身一样,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机会,给我打开了电影的大门。”
  之前在霍建起导演的《蓝色爱情》里,他客串过一个小角色。当时霍导对他说:“你太适合拍电影了,将来肯定会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合作一把。”两年后的一天,他果然接到霍建起的电话,于是有了这部对他来说“像一道光”似的《暖》。
  几部好电影,几次好机会,对一个演员来说已经很值了,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拍不到好电影。就这一点来说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刚毕业时有戏拍就不错了,首先得养活自己,没有想着要挑戏,因为我经济基础太薄弱了,有戏就接,当然实在不想演的也不接,我也是个较劲的人。”
  拍《暖》的时候,父亲因心脏病去世,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善良得让人心痛,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人品是郭晓冬最崇拜的。
  “我这一辈子当中有一个成长期,就是我父亲去世以后,对生活的思考有了很大的不同。”人是需要成长的,可有时成长的代价也实在很大,可能就是这样,不得不坚强,不得不承担。
  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他说这是因为责任感有时会让人变得艰难。
  在导演霍建起看来,郭晓冬简直是个奇迹:农村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也许并不出乎意料,考到电影学院去学表演就有些稀奇了。至于怎么就创造了这奇迹,恐怕郭晓冬本人也说不大明白。际遇到了,一切便就顺理成章。当不少人总说他幸运而不提他的努力的时候,他也从不拿自己曾经吃苦的经历来示人,他觉得自己就是挺幸运的一个演员。
  “经历这么多之后,属于你的就是你的,也变得越来越坦然了,机会也就随之而来了。” 也许是成名来得太晚,他把一切早已经看得豁达。
  他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朴实、真诚、细腻。在王海同名小说改编的《大校的女儿》中,他饰演一位从17岁到50岁的军人。当王海接到了制片方没有声音和过多后期处理的小样片,看后的第一感觉是“震撼”!“演一个年龄跨度如此大的角色很不容易,郭晓冬是一个偶像加演技派的好演员,他非常有潜质。”
  于是《新结婚时代》她力邀郭晓冬出演男主角何建国,因为拍过几个农村题材的戏,郭晓冬不愿意再重复角色。但看过剧本后,他觉得仿佛是在写自己,他在整部剧里几乎就是本色演出,角色非常靠近自己,他很容易就把自己对婚姻生活的理解融进这个角色中。
  王海对郭晓冬《新结婚时代》中的表演评价甚高:“他将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儿子演绎得如此细腻又如此大气、如此深情又如此理性。”
  娄烨在找《颐和园》男主角时,看了郭晓冬主演的《暖》,感觉他的气质与表演有着“不可确定”的犹豫不决,这与《颐和园》的男主角十分吻合。娄烨说郭晓冬给人一种不坚定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介于黑色与白色之间的灰色气息,让人猜不透他下一步到底要做什么。
  但是此刻,哪怕你与他坐在一起才短短三两个钟头,他身上的阳光和直率扑泻而来,让你很难认同这“灰色”两字;他健谈得根本不用你去暖场引导话题之类;他细心地跟现场每个进出的人打招呼;他还自得其乐地给你唱他的新歌,据说很快他就要准备他的专辑了(这也够快的了)。
  “到了我这个年龄,飘飘然谈不上,反而有时会反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我确实不会因为
  几句赞扬就迷失了自己,或者因为几声尖叫就沉醉其中了,可能这就叫成熟?”
  当年参加东京电影节时,他在一篇日记里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方夜谭,这次我是从自己的天方夜谭的男主人公走到了生活中来,走到了东京电影节的红地毯。”回想人生最关键的几步,从老家到县城――考上大学――《暖》――国际电影节……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恐怕都是事先命定的,但是你得努力,同时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他说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人不怕有理想,不怕这个理想有多高多远多大,只要坚持,不过分高估自己,总会成功。
  一个30多岁的男人该是什么样子?对于郭晓冬来说,他需要特别清楚自己的事业心,自己想得到什么。“每个人还是要有梦的,电影是我的一个梦想,是永远攀不到顶峰的山。”
  当年他就是怀揣着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巨大的电影梦去考电影学院的,这个梦具体怎样描述起来实在太复杂了,简单地说,通往这个梦境的路也许是永无止境的,只有终点才叫作放弃。
晓冬留言:牛年――牛!
给大家拜一个晚年!
抱歉,因为老家一直没装置宽带,几乎每年的拜年都会迟缓很多……敬请朋友们见谅。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所有美好的祝愿和祝福都会伴随其中:真心的祝愿大家牛年更牛!一切顺利……祝愿天下太平,没有硝烟……
郭晓冬的哥哥相关文章
《》由(易啊教育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晓冬程莉莎分手5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