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一个叫还珠之压力山大的后宫沃克的阿富汗人骗了五万人民币,请问怎么找的回来

足球博彩大小球 -足球博彩大小球首页 【【官方网站】*>】.aspx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足球博彩大小球:林丹出轨对象九年参加14场选美 曾恋上吸毒男星
阳泉信息港
足球博彩大小球纳网费时,发现钱包内银行卡上的钱少了,便立即报警。等警察走后,一直纳闷的小刚不明白自己银行卡上钱怎么会无缘无故少了元,于是就问了旁边的小伟,小伟承认是自己趁其睡着之际将钱转走了,并承诺会将钱赔偿给小刚的。碍于发小的情面,小刚之后没有到派出所,而是等待小伟还钱,该校是在故意混淆概念,以教育的名义干着反教育的事情。那么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分析该新闻事件,不难发现,给学生施加压力,提高学生成绩是其重要目的。按正常的教育规律,班级应当是相对稳定的,这里既包括教师的相对稳定,也包括学生的相对稳定。频繁更换教师不
足球博彩大小球自秦汉置郡县以来,已定厥名,在秦为九江郡,汉属豫章郡。”确切地说,南昌县是秦始皇开发征讨岭南过程公元前前年时所置,最初是九江郡南部都尉所在地。其在《卷二十四?纪事》载:“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楚,虏负刍。明年置九江郡,南昌隶焉。南昌之名始此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深化拘留所规范执法、创新管理、化解矛盾“三项重点工作
足球博彩大小球:陕国投A再猎金融股权 入股华龙后瞄准陕西煤业化工
足球博彩大小球:历史第23!詹皇每场都有纪录可超 身前是平平
责任编辑:【杨冠葸】澎湃新闻报料:36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足球博彩大小球
澎湃新闻APP下载绑定第三方账号分享(送经验)
手机看无广告
看看移动客户端下载
扫一扫,快速下载APP
正在加载中...
24小时热门娱乐
24小时热门搞笑  石油美元。如果没有全球性重大意外事件发生,美元在与黄金脱钩后,现在即将与石油脱钩。石油是石油,美元是美元,这意思主要是石油不再单独由美元定价、不再由美元霸占交易清算。  这个话题前面已聊了不少,还应特别指出的,这不是什么阴谋,也没有什么阳谋,甚至也不能说有什么意外,石油美元的完结也完全是美国自己的,即:美国开采本土石油、自给出口,事实上正发展成为能源大国。唯一不解的,是美国为何在现在这样做。  估计,国际社会仍然对石油美元的完结心怀疑虑,很多人甚至不会相信这一天已经到来;对传统产油大国来说,显然感到的是惊慌与恐惧;而对全球金融及各大市场来说,石油美元的完结的冲击正逐渐显现,石油美元的流动性走向枯竭,由石油美元派生的流动性正在股市及各大市场不断蒸发。  但这也会是一个进程,石油美元不会很快完结。正是对这一进程不确定性的认识,助长了国际金融乱局,仍然依赖石油的国家央行会有不合逻辑的货币政策或举动。而传统产油国家的调整也需假以时日。比如象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估计象俄罗斯那样弃美元是唯一选择。
  外资。这可能包括有短期资金、长期资金的进出问题,但真正左右人民币利率并影响汇率的,还是外币融资贷款。  热钱短期资金进进出出的套利无法根治,也无碍大局;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项目投资大约都面临着调整,其中劳动密集型依靠中国劳动力红利牟利的流出中国是必然,应该欢迎这些外资出走。余下的外资项目需要调整,其中再融资的调整面临多元选择,即便是从单纯财务角度算计,选择非人民币的外币融资是现实选择。  在上海自贸区试点推开来看,中资企业再融资时能融到外币的就不再融人民币。这就是人民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所致。这个问题不解决,让外币占据融资江山那还如何得了。这样看来,人民币将被逼无奈将利率下调到与外币相当的水平,现在看来大约是4%以下才行,人民币贷款利率还得下降1个点以上。  把这样的利率下行理解为贬值可能不对,事实上自去年以来人民币利率已下调了很多,但人民币汇率根本没多大变化。虽然最近对美元短暂的贬了一下就反弹,但对日元欧元以及新兴经济体货币来说,人民币还是在升值。  如果人民币要贡献国际流动性,其利率水平不应高于国际主要货币。但走向零利率的后果也难预料。这显然是难两全或不合逻辑的一大问题。
  国务院印发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8年底前建成政府大数据平台  /economy/_333068.shtml
  @讨厌晒夕阳
20:44:15  国务院印发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8年底前建成政府大数据平台  /economy/_333068.shtml  -----------------------------  /economy/_.shtml这个
  转型。可能是中国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的太快、太猛,国内国际大家都有点受不了了。事实如此,中国“去产能”的过程也是全球大宗商品“去产能”的过程,从石油、矿石到木材、粮食,无一幸免。现在,中国政府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醒的看到,中国的一举一动对世界的影响太大了,这肯定会在权衡国内转型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之间的利害关系时更加艰难。  也不是只有中国在转型。美欧的再工业化、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等的工业化也是转型。虽然这些转型的影响力加在一起也不如中国一国的大,但工业领域的竞争还是成倍放大了,这导致这些转型国家都要给予相应保护政策,从而给本以混乱的市场添乱。  通俗的说,中国贸易出口直线下降影响的不是只有中国自己。中国贸易出口应该找到新的平衡点,但前提是应该平稳的进行,其中,国际主要货币不能搞竞争性贬值是最大前提,否则,就是逼大家出手乱搞、搞乱,就如眼下之乱局。
  刚刚结束的二十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仍然不会有实质性的东西出来,但已传出的一些消息似乎体现了公正的立场,或许能起到一些安抚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作用。  日本还是一个最矛盾的所在。会议承诺不搞竞争性货币贬值,那么现在是谁在搞呢?当然首推日本;会议强调财政的可持续性,那么现在谁的财政最糟糕呢?当然数一数二的是日本。据报麻生相对此次会议不满,这或是原因所在。  美元加息当然是走向货币正常化的正道,不知IMF为何要唱反调。反倒是日央行、德央行大力支持;人民币汇率浮动改革当然是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既可能升、也可能贬,不能还指望着人民币只升不贬或只贬不升不是?  周行长说中国股市调整基本到位那也可能是说货币政策调整基本到位,楼财长说中国转型调结构要五年时间才行,这也可能间接说转型转的太快是不行的,大家都得有过五年苦日子的准备。
  新的一页,冒泡,顶楼,学习...
  闲聊了黄金、外储、石油美元、外资、转型等话题,意在提醒现在全球经济金融的不确定因素是在增多,不是在减少;不确定性是在增强,不是在减弱。雪上加霜的是,地缘政治中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增强,中东难民潮越演越烈,乌克兰战乱不止,也门冲突升级,美日祸心仍在,印度上演了全国罢工潮。  据报20国两长会议达成了让世界经济走向正轨的共识,但何为正轨可能20国有20种不止的不同认识,问题还是发达国家除了搞货币以外还能做什么?新兴经济体能不能共同行动以转型。都知道结构改革的重要,但对20国的大多数国家来说,要么财政糟糕没钱搞,要么民粹下无法搞。日本能推动结构改革吗?政府没钱搞不说,搞不好还会把政府搞下台。而印度正在发生的罢工潮也佐证着改革的危险、艰难。  中东难民确实让善良的人为之难过、揪心。说起谁该为此负责,客观的说法应该是:美国高举欧盟人权大旗以武力为所欲为的结果。人权大旗是欧盟造的,欧洲为此负责并不冤;美国高举大旗以武力开道以谋私利,美国的责任绝不会比欧盟小,美国当然必须为此负责。无耻的是现在还在中东、乌克兰天天打仗,美日执迷不悟的要搞乱东亚南海东南亚,真TM的可恶至极。
  其实,9.3阅兵前后确实费力码了两楼,不知为何转眼就不见了,这有些不甘心,总得抽空还码。  闲聊中国股市话题几句。业界看来,证监会近来干得越来越好了,中国A股向着公平透明长期稳定的方向重建市场,这挺鼓舞人心的。其中,政策上鼓励长期投资、抑制投机在加码,是真正的有利于中小投资者。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股市呢?这应该就是最重要的之一,中国股市离不开中小投资者包括广大散户的投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公民都有一个股市账户,这也体现着社会的公平。  近来全球市场确实充满了悲观气氛,这是预期不良的综合反映。  比如,对美国经济前景预期分歧加大,美国经济复苏的现状到底如何?美国经济的动力何在?没人能给出清晰的答案,而美联储迟迟不敢加息更加重了国际社会的疑虑。  比如,中国虽然还说能保持中速增长较长时间,但更多的人还是认为会逐年下滑一个点左右,而那些习惯了中国高速增长并从中获利的国家难掩失望,象日相麻生就不分场合的指责中国。  比如,欧盟经济复苏的前景似乎更为不妙。希腊问题悬而未解,眼下又冒出来天大的难民危机。  比如,世界曾满怀希望印度能接中国的班,也当一回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可眼下的全国罢工潮显然淋灭了这把火。
  预期不良,投资者心态更为复杂、消费者也更加捂紧口袋。全球看来,投资的愿望已达冰点。  政府高官喊话早已失灵,象美联储主席这样一字千金的角色,现在说什么也不那么灵了,加不加息的、QE不QE的,是好事吗?是坏事吗?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政府政策引导还有用吗?不跟你对着干就是好的了。总之是投资者现在是只信自己,见钱为实。  建议中国政府也要更谨慎的少说好话、多说坏话。不能再预设GDP什么的发展指标,这会给人以政府过度干预的不良预期;官员媒体少说打保票的话,象说股市4000点刚起步的胡扯,真叫起真来非找你算账不可。而关于眼下的热点汇率问题,不能还说“不能贬值”这样的昏话,市场化了由市场决定了官员还能决定个鸟!  中国经济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问题,这就要把困难与问题说开、说足,这反而比说空话更好的给市场提供预期。话说全球经济都不好了,唯独中国就好了?话说全球经济都危机了,唯中国能独善其身?这可能吗!
  大家都生病的时候,先救谁呢?当然是先救自己。  中国股市危重大病抢救过来了,随之人民币汇市的高烧也消退了,这都让国际市场为之一振,美欧日股市涨幅都不小,刚刚被国际投资者套利了结了一遍的日本股市居然大涨了近8%还没被熔断,也是奇迹一件。  看来中国股市已无大碍,熔断机制推出后稳定可期,抓紧修定证券法还是根本。痛定思痛的说,这次股灾可能确实与监管的随意性有直接关系,雅各布质疑是否有有效管理能力有些道理。在全面融入国际经济金融的今天,官员的随意性不仅可能毁了自己,也可能毁了别人,甚至影响全球。  要系统总结本次股灾对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还需更长时日,但股市有如此之大的影响的传播路径已基本看清,这就是汇市。股市的影响通过汇市向国际市场传播,通过汇市向国内经济扩散,既影响实体经济,也影响消费市场。  中国与世界相连,股市与汇市相通相伴。眼下要说的是,股市的病治得差不多了,还要防止汇市再发官员随意性病;股市长之久安靠法律,汇市长治久安也靠法律。  频繁的干预汇率、随意修改结售汇办法、行政性干预市场主体结售汇行为,这都不是好事,这样的勤政是市场之大忌。看看眼前的股市,买卖双方自由交易就好了吗!汇率浮动了也是如此,再来行政干预不行了,那会催生地下交易不是吗?
  作者:justn0vv 时间: 08:51:34  美国不来的话,这几十年的魔力花算是白瞎了。  公道自在人心,小日本再怎么装孙子,也不会改变别人对他们的鄙视。  --------------------------------------------------  我个人希望看到今年APEC能开启中国经济制裁的年代。  另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朝贡体系还是合乎经济原理的,就从债券开始。
  克强总理今天在大连说:前不久,我们放开了境外央行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下一步还将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直接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年底之前,还将建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以利于人民币离岸市场更好地发展。  估计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离岸涨近1%,在岸涨100基点。大涨不好,大跌也不好,料这让习惯了固定汇率的人吃惊不小。还是那句话,既然改革了就得尽快的适应它。担心汇率不稳企业拿不到长期合同订单,这心操的就没边了。  要相信市场主体有识别风险的能力、对冲风险的机制。说到底,市场化、国际化后的风险还是得由市场主体来承担,任何一国政府都不能再大包大揽,蛋药再多也担不起了不是吗!
  不能走回头路,这话什么时候说都有警醒意义;坚持与时俱进,这话什么时候说都是激励。  在经济活动全面融入世界、金融活动与国际市场全面相连相通的今天,还来讨论资本项目是否开放问题既教条也没意义了。业界看来,经济金融开放后,还搞贸易项下资本项下之分就不是与时俱进了。而所谓的“小川池子”在封闭、半封闭状态时确实有用,完全开放后也什么用也没有了。现在似乎又有强化外汇管理苗头,这就有走回头路的嫌疑了。  千条江河归大海,潮起潮落是自然。其实就是统归为流动性管理,有流出有流回,有高潮强势,有低潮弱势。便是美元也是如此。人民币流出流进或外资流入流出自有市场道理,可以而且应该引导,也如美元,但强制干预就是自找麻烦,且往往事与愿违。
  没人怀疑国家有管理封闭经济金融、管理半封闭经济金融的能力,事实上这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成就,也不怀疑国家有管理开放经济金融的能力,虽然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且还不能说成功,但也不怀疑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唯一担忧的,是一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想走回头路,很容易就会把经济金融重新封闭、半封闭起来,估计这是业界在杞人忧天而已。  毫无疑问,这首先是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改革、创新不能停滞不前。走回头路的惯性、各式各样的阻力也不能低估。而最麻烦的还是虽有改革但不能彻底。比如终身制改革就可能没有彻底解决,退而不休的问题,说小不小,说大就大,报道说中央要立新规了,这个问题估计会彻底得到解决了。  不能当鸵鸟把头埋土里不是?为什么要删呢?
  @老迷迭香
14:27:00  没人怀疑国家有管理封闭经济金融、管理半封闭经济金融的能力,事实上这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成就,也不怀疑国家有管理开放经济金融的能力,虽然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且还不能说成功,但也不怀疑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唯一担忧的,是一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想走回头路,很容易就会把经济金融重新封闭、半封闭起来,估计这是业界在杞人忧天而已。  毫无疑问,这首先是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改革、创新不能停滞不前。走回头路的惯性、各  —————————————————  不能说没道理,跟郎咸平一样都是自由市场为基石,市场也是有人才称为市场,做个集市分门别类规范起来也必要!  
  上周四,美国共和党反对伊核的提案未能在国会通过。话说回来,就是通过了奥巴马早就放言动用总统权否了它。话又说回来,美国现在就算反悔也晚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推翻不了了。解除制裁后的伊朗正抖擞精神全面走向国际舞台。其中,最晚是半年以后,曾经的第二大产油国就要重新开足马力生产石油了,但现在寻求大的买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周三,标普把巴西宝石级投资债券的信用级别从BBB将为BB+,垃圾级还展望负面,这可能对巴西经济带来进一步的损害。客观来看,当今世界各国推动结构改革之际,势必加重财政负担,提高政府预算赤字也情理之中。作为国际评级机估不能选择性的失明、失聪,这是一种看法;做为金砖国家如此快的褪了色,也说明金砖国家没有有效的共同治理经济机制,这是另一种说法。  不知不觉间,人民币汇改一个月了,这不是让国际国内市场放心的一个月,这是让业界看得眼花缭乱的一个月,有人说逻辑上乱了,有人说逻辑没乱,但效果意外,总之没谁敢肯定它。这不,也是上周,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主席也被惊动,跑来中国与小川行长好一顿聊。现在回头看来,其实确实反应过度了,人民币汇改不再捆绑美元,她的价值当然要重新衡定,还是由市场来衡定,价格反复波动就是左衡量右衡量,然后稳定在一个国际国内市场都接受认同的价格区间。
  估计,国际社会对独立后的人民币的成色的检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国内对人民币价格稳定在哪个区间的愿望上也有差异,在如何稳定上更有分岐。似乎是这样,管理层不期望贬,因而要干预;业界不期望升,因而反对干预。但国际市场的力量显然更大,人民币价格也最终会在国际市场定价后走向平稳。  预计国际国内市场对人民币汇改的疑惧很快就会消失,人民币汇市会很快趋于平稳。而独立后的人民币汇率走稳的意义,这对国际国内市场来说影响太大了,这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太深远了。  眼前的话题是,汇市稳,则股市稳。人民币价格被国际承认接受,意味着以人民币计价的资本价格也会被国际承认接受,股市价值高估或低估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肯定是受莫名丢楼影响心情了,闲聊的话也磕巴起来了,词不达意啊。为什么删呢?  新汇改这事说的不够清楚,还得说几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最后一步的新汇改,初期的剧烈波动是可以预期的,国际国内对人民币的心里价位有较大反差也是客观的,比如中国民间的心里价位可能是兑美元8:1,比如美国的心里价位可能是4:1,而中国央行也有心里价位,太离谱了就干预看来也是应该的。但既然是放开了,最后必然是市场各种心里价位综合的结果。不能如你所愿,因为这是国际国内市场民主的结果。  随着人民币走稳,业界的期望是少干预,除非人民币遭遇恶意攻击。而从国际主要货币的历史看,一般是过快升值时央行才会出手干预,贬值时是不干预或很少干预的。想想这可能还是传统文化使然。升值好啊,升值多有面子!贬值不好吧,多难听,贬值抬不起头啊。如果还守着这样的传统文化不放、不改,那么,你就不应该把人民币国际化。把人民币拿出去给世界人民用,人民币的价格就得大家说了算,这没什么面子问题。  国际化后的人民币更得“物美价廉”。所谓物美,当然是人民币经济之美好;所谓价廉,当然是人民币使用起来之安全、便利、快捷。人民币经济没什么可担心的,而说到人民币价廉问题时,管理者应该而且必须更大方一些,既然让世界人民使用了,就不要再人为设置路障、人为添麻大烦。
  八宝粥?东北乱炖?什锦大全?相信仔细看了指导意见后,能看到对自己口味的东西,也能扒拉出自己不喜欢甚至反对的东西。业界看来,新一轮国企改革稳字当头,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看来还是汲取了上一轮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的。  突出资本是没错,但似乎不够完整全面。业界看来,国企应该是国有资本、国有资源、国有技术、国有人才的统一体。通俗说,没有资本是万万不能的,但只有资本也不是万能的。资源、技术、人才等有时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尤其是技术、人才更是国企的核心所在,这方面的改革同样重要,改革中更要防止技术、人才的流失。  国企为什么要改革?怎么样改革?这样的疑问并不会在意见发布后完全得以解决。看不准的可以接着看,没有共识的就一步一步的来。业界仍然接受这样的结果:世界上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让国企照搬照做,中国的国企改革必定是要走出一条新路来,摸索需要时间,顶层设计需要智慧,着急是不行的。
  民间看来,不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充其量是改良、修正。而对百姓来说,没有实惠、好处增多的改革是不会有激情的。虽然上一轮国企改革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教训,然广大群众仍然踊跃投身其中,说到底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收入在持续增长。  如果收入不增反降,百姓的好处不增反而减少,估计这样的改革既偏离了根本也难收场。近来的改革其实也推进了不少,盐业专营、药品专营等都改革了,没有发生大涨价的事,否则百姓是不答应的。下一步水电气等公益性国企改革也是面临着这个考验。话说北方取暖季快到了,早已价格腰斩的媒价看来今年终于要调低取暖费了,据说降了2元钱,这不知是何道理。而出租车垄断改革后,百姓出行打车应该更方便、便易才对头哦。  又聊点别的吧。据说日本政府拿出大把钱来培养知日本派,但拿钱宣传日本也就罢了,为什么胡扯别的呢?这事看来得管一管了。而豪言领导世界一百年的美国眼下难心的事是一个接着一个:又没钱了?这不应该呀,虽说小仗天天打着,但也没打大的,钱都花哪去了呢?而地缘政治上更是又丢脸又失分啊,战斗民族看你不敢在乌摊牌,跟着就追到中东逼你摊,你摊还是不摊?不论是自发被迫还是组织行为,中东难民潮让美国离被告席越来越近了。
  @老迷迭香
18:13:58  民间看来,不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充其量是改良、修正。而对百姓来说,没有实惠、好处增多的改革是不会有激情的。虽然上一轮国企改革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教训,然广大群众仍然踊跃投身其中,说到底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收入在持续增长。  如果收入不增反降,百姓的好处不增反而减少,估计这样的改革既偏离了根本也难收场。近来的改革其实也推进了不少,盐业专营、药品专营等都改革了,没有发生大涨价的事,否则百姓是不答应......  -----------------------------  美国政府可能又要关门了。又要提提债务上限了。
  现在看来,符合战斗民族逻辑的反攻可能已经开始,只是还难以确定这是战略反攻、战役反攻还是战术反攻。如果了解了解体后给整个民族带来的“生不如死”的刻骨之痛,可以推断这基本是战略反攻。如果再梳理了二战时它的战略反攻的逻辑,可以判断,不把对手打得彻底认输是绝不会停止的。  这可能是以中东为舞台、以反恐为名义的战略对决。这虽然可能进一步的打烂了中东,但短痛好过长痛,战斗民族的加入形成真正的反恐地面战,在短期内把恐怖势力整体打败可以期待。那个大国怎么办?只能无可奈何的拱手交出中东的主导权,灰溜溜的滚回老家。  此时,整个欧洲都陷入了难民潮中自顾不暇。安理说,欧洲经济精英众多,难民经济也是经济,何况难民中中产者不少,说不定这都对欧盟经济复苏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长远看来,一旦中东战乱停止步入重建,这些难民十之七八会返回家乡。
  @老迷迭香
18:13:58  -----------------------------  @讨厌晒夕阳
20:26:53  美国政府可能又要关门了。又要提提债务上限了。  -----------------------------  雅各布表面看来是诚实的官,那可能真没钱了;雅各布实质看来是傀儡,那可能是与美联储唱双簧:联邦政府再发债,联储再买=再QE。  若如此,则美元休矣。
  在全世界都要把美军赶回老家之际;在全球经济都要脱离美元苦海之时;在中东难民潮注定要把美国钉死在被告席之际;在俄罗斯反手追着美军逼着摊牌之时;在美国联邦政府缺钱恐再关门之际;在美国大选政治上又胡扯乱搞之时。。。。,中国元首就要访美了。  有人说此时访美时机不对,但看看上述所列之际之时,可能刚好相反:此时访美,即便不是天赐良机,也是千载难逢。  估计还是拿美国没辙。因为美国政治分化无解,实用主义根深蒂固。美国谁说了算数已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事,美国谁都不相信也就依靠不了谁,美国说一套做一套已是常态化。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联合公告,但前一个公告又是如何?可能会签双边投资协定,但美国资本家会听?  有人说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算事。这话虽是胡扯确也有道理的逻辑是:在发展经济问题上容易达成共识。业界认为,中国元首访美如果能达成共同改革经济的共识,那怕是框架的广泛的共识,也是最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的大好事。话说如果世界两大经济体同向同步走,重振世界经济不是什么难事。
  也许,全球市场都会受到9月15日中国深改组十六次会议影响,至少美股、日股、中股大涨一片。在这次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连着又是四个坚定不移,还有更宏观的四个全面毫不动摇,都佐证着当今领导意志坚如钢铁、不惯任何人毛病的民间口碑。  也许,这也是访美前的对表。如果中美都有推进本国经济结构改革的愿望,那么达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规划图也是有可能。业界用最简单的话来说:美国人民要少透支、多存钱,中国人民要多消费、少储蓄。无论如何改革,这个目标是把尺子。比如,美联储总是要加息才对,美国重振实体经济才对;比如,中国央行不停的降息对不对,中国大力发展服务业才对。  市场就在那里。谁的份额大,谁的利益就多。而持续互利的基础是互相开放自己的市场。现在,中国摆明了要更加开放自己的市场,美国的市场是否也要进一步的向中国开放?须知,市场的争夺已是白热化了,着急上火的国家不少啊。
  一系列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文件密集出台,应该不完全是访美前的喊话。尤其是昨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这样重要的意见其实早在日就已完成决策,业界一直疑虑为何迟迟不公布。现在看来,没有及时公布推进的可能的原因,还是大环境恶化形势所迫。  地区甚至全球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的话,捍卫主权、和平就是首要任务。白话来说,都准备打仗了其它的所有事情都得让路。9.3以后看来形势已是好转或逆转,主要精力回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上来。这是一种分析。  还有一种分析,就是金融安全受到了严峻挑战,从而被迫推迟了新一轮改革开放。这可能包括美元的不确定性,包括国际投机作空中国的势力集团,而如果是内外势力勾结作恶的话,情况当属最为险恶。随着证监系统被系统整治,金融非常管理进入尾声,中国战胜了这一次金融战后,新一轮改革开放又可以放心推进了。
  @justn0vv
13:13:09  闹半天最后一脚是洗拉力参选,全面低烈度对抗怎么办?  港币高企外资涌入,重演2008年一幕?看不懂啊。  -----------------------------  @justn0vv
12:53:15  洗拉力能不能当选可不是我说的算的,  如果,我是说万一啊,她当选的话会有几个热闹可以看:  1、如何解决私挪灯问题,估计诺贝尔和平奖又热闹了  2、阿拉伯之冬已经演变为沙特取代两伊成为世界新一极,一色裂人可有乐子看了。  3、再平衡演变为一带一路,美女最后的筹码玩玩又有热闹了。  -----------------------------  有些事情已经发生演变,有些事情还在等待结果。  还有些是并未发生,如索罗斯建议美国SDR退让。  中国要想学习美国,就应学会胡萝卜和大棒一起用。
  如果说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话,美国由于持续多年的透支超前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肯定是越来越弱,换言之,美国需要在消费以外找到新动力。加不加息对美国经济动力影响已不重要。所以,据报美国昨日解除了石油出口禁令,宣告美国步入能源生产大国之路。  中国百姓手中的存款仍然是最可信的消费动力所在,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美国各路精英为此操了太多的心。话说虽然透支超前美国梦也曾迷惑了不少中国人,无奈以节俭、为长远计的中国传统文化仍普遍在,所以百姓手中到底有多少存款,估计不可能搞清,说大数几十万亿还是上百万亿的偏差太大没啥意义。有点意义的,是有什么消费还能让中国百姓痛快的花钱。所以,对美国各路精英来说,该操心的就是如何让中国百姓消费美国。  不可否认,去日本旅游、购物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同样也得承认,现在去了一趟日本后回来的中国人对日本的总体感受还是正面,这与日本右翼政治形成了一定反差。即便是日本重启战争法案关头,中国人更多的表现的也是自信。甚至,如果日本成为正常国家能结束殖民状态的话可能还会得到支持。但也不可否认,日本政治确实处在十字路口,走向何方的不确定性是最大时期。
  @justn0vv
10:02:12  说句难听的:文化十年是幼稚的幻想而已。  现在TPP还没有成型,所以港闹还不能直说,这才有占中的不伦不类。  -----------------------------  918给予的历史警示就是:敌人的经济手段都是服务于军事目的的。  汇改、混改这些经济手段显然不足以威慑,否则安保又怎会通过?  未来几年,TPP仍然会在港台发酵,如何只争朝夕?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要扫除全部害人虫,就得用大棒。
  继巴西后,标普又下调了日本债一个级。都知道日本国债是“锅里肉烂”,与别人关系不大,调不调级日本可能不在乎,但做为美元的三大护法之一的标普的动向,还是应该引起警觉,也许是为了惊出猎物,也许是在选猎物,总之是要为美元找目标。  业界还是呼吁,要加快建设美元之外的另一套评信机构。新兴市场、金砖国家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这个看来是不行的。为什么说新兴市场是一盘散沙?为什么说金砖国家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机制?说的就是这个。没有人民币的评信机构也是不行的。亚投行还没营业呢就先天被人欺负,说明这事不抓紧是不行的。  没人真的相信美联储不加息是因为通胀率没有达到2%目标,但也不妨碍就此作个推断:在包括资本、能源等全面过剩的经济形势下,物价短期内是看不到要涨的;美国消化透支总得三、五年吧,收入还得要增加吧,所以至少还得三年美国通胀率也不会达到2%目标。难道美联储加息还得三年?估计用不了三年金融就得出大问题。  与其整日的提心吊胆为美元,不如早点说拜拜。除了央行外,市场主体不要再向美元借款,尽量不用美元结算。象拉美那几国,反反复复的被美元蹂躏,得想辙了。不然还是没有出路、没有生路的。
  走向独裁还是走向民主,走向统一还是走向分裂,日本政治已走到了这样的十字路口,这远比修改或通过了什么法案本身更重要。不论安倍一意孤行到底所为如何,不顾民意搞幕僚政治与独裁都与国际社会背道而驰,西方会支持独裁政府吗?这对美国是个道德考验。接下来安倍必定还要修宪,那会遭到更多民众的反对,独裁的本质也会暴露的更彻底。走向独裁的日本政治还会深刻影响着周边地区,比如台湾。  9.18总是想要聊点什么,特别是今年的9.18日本通过了安保法,中国人是得静下心来思考些问题,以示未来。  面对走向独裁或政治上分裂的日本,相信国家自会有整体方针应对。一般人为,日本包括有些国家的路怎么走,是他们自己的事,换言之,重要的还是如何做好自己,这是民间此时想要聊的主要话题。  美国将军马歇尔在一本书中说日本为何侵略中国时,提到了当时的中国是分裂的中国。确实,中国当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外敌入侵、内部军阀割据混战的四分五裂状态。历史地看,凡封建割据、内部分裂时期,或引发内部战乱,或招致外敌入侵,或内外勾结制造动乱。
  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日,日本帝国主义趁中国内乱之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事变拉开了日本侵略的序幕。这短短的文字有两处要害要牢记:其一是中国内乱,其二是日本蓄谋已久。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的中流砥柱?这当然因为是中共在全世界率先举起了抗日大旗。而民间认为更重要的,是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中共才唤醒了睡狮,只有中共才凝聚了海内外华人的意志、力量,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不容否认的,是国民党本身就是不同势力并存、鱼目混杂,有坚定抗日的这是事实,但各派军阀与外部势力勾连,更有与日本共生死、同甘苦的卖国汉奸势力也是事实。军事上当然是美国对日宣战是转折。  这一楼的核心是,只有中共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核心所在。而一个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中国,是没人敢欺负的。
  台湾问题也该提上日程了吧,日本既然选了这条路,还是卡着点脖子好点,有时候看台湾那帮蓝绿看着冒火,骨子里都是独。  
  又丢了?看来有些事不能聊啊。说点能聊的吧。  克里跑英国说叙利亚的事了,然后公开报道说美英两国存有分岐,这似乎很少见啊;估计就俄出兵叙利亚反恐一事,克里也与德法欧盟等交换过看法,推断也是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然后,美国今天说了,支持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反恐。  美国表态后,据报道俄罗斯有些欢喜,有俄国人甚至说这是美俄军事上冰释前嫌。估计这是空欢喜。一来普京志向不小,除了要把北约东扩之势彻底打住外,重返欧洲也是念念不望的既定战略,还要借机巩固中东北非的传统地盘;二来美国虽有可能放弃中东,但绝不会放弃欧洲,美俄只有在欧洲重新找到、划定“三八”线后,才能收手。  美俄间零和博弈之势不可能改变。乌克兰这事虽然消停了一些,但远没有完结,俄罗斯要反攻的话,应该还是会走传统路线。而在中东,美俄博弈其实并未停止过,只是眼下出了个难民问题,给了俄罗斯一个机会。是机会,不是机遇。
  为什么说不是机遇呢?这也是从历史教训而来。比如,说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这就是历史,刚埋了前苏帝,现在又把美帝埋了半截子。就这个意义而言,叙利亚也与阿富汗有得一比,它在历史上也搞垮了不少强权国家。现在,俄罗斯要进入叙利亚,虽然保出了欧洲出海口,但估计失去的会更多些,其前景难料。  屡试不爽的才是历史。回想历史上多次激怒北极熊然后又被北极熊蹂躏的事,欧洲干的次数多些,不远千里跑熊窝来调斗激怒它,反手就被熊撵回千里老家,丢半条老命不止。但过些时日又来一回。二战算是搞了一回大的、狠的,但这才几十年吧,北约一路东扩到了熊窝,美国为首又在乌克兰放起火来,总算是又把北极熊激怒了,它能饶得了谁?  这一次看来不太一样,是北约激一次,俄罗斯就反击一次,克里米亚、顿市、马市、卢市、傲得萨看似零敲碎打,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大反攻,但这不意味着会有根本改变。北约如果来一个大的动作,比如让乌入北约的话,那就很难说了。  这两天北约又要来挑斗北极熊了,便是小打小闹的调斗,也别指望着它不回击、不反击。虽然,无论如何不会再搞到柏林,但以乌克兰为界,应该是它反击的底线。这不,它已经冲出黑海来到了叙利亚。此时最为尴尬的,非美国莫属啊。问题是,这事还远远没完,北极熊说。
  记号  
  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难民问题等外溢效应不断扩散,美国深陷其中,越发难做人、难脱身。  似乎僵持的乌克兰人民受够了忽悠、内乱,正所谓人心思变,那里的形势正在变化;巴萨尔政权经受住了多重打击未倒现在大举反击,坚定反叙的那些国家能不开始害怕?而欧洲的人心思变将深刻的影响着地缘政治格局,在难民问题上如果美国不出面主动承担责任,对美国的失望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人心真的散了。  估计,这都会让眼下的美国心神不宁、忐忑不安。这对访美肯定有不小影响,奥巴马能不能平心静气的坐得住好好谈问题是个疑问,而一个气急败坏的美国把这些都归罪到中国头上也是麻大烦。  经济上似乎又能看到希望。中国、印度、巴西等国以本国市场为依托,近来投资美国实体的势头强劲。其中,能互利共赢是主要原因所在。中国的企业为什么愿意到美国投资建厂?除了美国有丰富的资源,看来居然还有成本优势:美国的电价是中国的一半甚至更低,美国的地价也是如此。
  话说很多美国人现在第一看重的事并不是劳动挣钱,所以在美国投资建厂招工是个大问题,几乎是要“请”美国人来工作,而且来了后也是想来就来、说不干了连个招呼也懒得给你打。工资少了更没人干。  就成本、工资这个话题,多聊些,在中国新一轮开放、国企改革之即。  大体看来,现在中国的成本快赶上美国了,这有统计数据好像是美国如果是100,中国现在是98,这是差不多了。但成本中的工资这一块,中美不可比的样子。就总体而言,中资企业的员工工资要比外资企业员工低很多,这也包括中资国企,包括国企上市公司。  说起来,中国是比美国电价高很多、地价高不少、资金也贵一些。但同样是在中国,中企外企的员工收入怎么就差那么大呢?在国民待遇化以前外企有税收优惠是原因之一,现在一样化了后为什么还是这样呢?
  继续闲聊这个话题前,忽然有个想法,或是建议,那就是在各级党校增设一门会计课,不必系统学,搞个简义学懂两样即可:一是能看明白资产负债表、搞懂资金流;二是知道会计是如何记账的。这后一条尤其重要。须知,小小的会计可能没别的本事,唯独对资金流进流出的一分一厘都记得清清楚楚。  无论有几本账,会计必有最原始真实的一本账,这与企业性质无关、与公司大小无关,这只与职业有关。相信大小领导知道了如何记账后,对“花钱”这事再也不会不再意,更不敢随便“收钱”。不是说会计就100%不贪不腐,但做过会计的知道这事根本掖藏不住。对了,你说做了会计的人都胆小可能有道理,而会计里出干部、出大干部的可能也少之又少不是吗?  这话落在了贪腐上没错。贪腐这笔钱无论大小多少,都与成本直接相关,最终出处必是企业成本。所以,贪腐严重的国家,企业的成本也大,员工的工资相应就少。这样看来,中国坚定的反腐败,必将压降成本、必将有利于增加收入,赢得人民的拥护就是情理之中了。
  怕忘了或丢失,把高成本要聊的话题先摆出一道:腐败成本、垄断成本、行政成本、竞争成本等,就先聊这几高,看看在新一轮开放、国企改革中,能减到几何,收入会有什么变化。都是点到为止,聊过了腐败成本,接着该聊垄断成本了。  电价比美国高了一倍还多,我们的电还主要是国企国营,这会让人难以接受不说也想不通,为什么电价降不下来还按不住涨的势头?但再比一事可能就有点清楚了:公路收费。美国高速公路现在可能都不收费了,中国的高速早建的收了几十年了还不见取消的苗头,甚至经营亏损。这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贷款。长期高息贷款,或说是极高的财务成本,绑架着高电价、高速收费等。说到贷款最终问题就找到了,这就是资金价格的垄断。这个垄断不除,包括电、路等所有用长期贷款建设的价格,都将是降价无期。  今年以来克强总理大抓融资贵问题,甚至不惜倒逼降息,利息是降了不少,但显然还是高。而问题的核心,还是要早些除去资金价格的垄断。在新一轮开放、国企改革中,首要的就是用低成本换掉高成本,谁的成本低就用谁。具体到电、路的贷款问题上,就是先还掉高息贷款,这个各级政府是应该有所作为的。
  效率、税费、罚款,从这三个角度看中国的行政成本的话,它已经从最高点调头向下了。大体来看,行政效率提高最快、税费改革进行中、罚款时有失控。  把越来越多的行政事项整合入网,原来成年累月办不成的事现在几天甚至当场就能办成,这越来越让人满意,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中国政府的行政效率必很快就是全球第一。  税费改革有的快些,有的慢些,有些似乎推不动。难啃的地方,还是收费这一块,还是明里暗中与行政有利益关联的这一块。克强总理现在单独点了招投标保证金问题,但这样的事要都得总理单点那有头啊。比如,中介这块到底要怎么办呢?如果与政府脱钩其公信力何在?不脱钩就应该是公益性质的,像资产评估类的高收费,这得快些整治才行。  罚款是不是越来越多起来了呢?五花八门的检查大多会落实在罚款这一节,有些是天文数字。罚款的故意看来还是有市场的,随意性也是难治的。话说美国人对中国的养车成本之高目瞪口呆,但你要问问车主每年被罚这一块是多少,也得目瞪口呆。当然,公民日常活动中一个不留神就被罚款,而到底有哪些项目,谁能说得清呢?
  不知是否还列有“公关费”、“招待费”等会计科目几年了。安说公关费是泊来货,前些年外资民企常见,这些明目张胆且合法的公关费大小不一,公谁了也没必要再说,随着中国市场的公开、透明,这笔开支如果还列,就有不公正竞争之嫌疑,而把省下的这笔钱用于工资福利就是开明的资本。  只有国企才列招待费的样子。话说规模央企从总部到分支公司层层的列支,估计也是上亿的数目,这可能确实有内部上下往来开支的合理部分,也有产生腐败的不合理部分。安说国企员工收入真的不算高,把这笔很大的招待费砍了,把钱用在员工身上,估计起码月增百元不止。  以利润为核心这样赤裸裸的口号很少喊了。外资民企喊,国企也大喊特喊过不是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资本的回报高了,劳动报酬必然少了。为什么说暴利的资本主义是万恶之首?看看18大前三十多年的泪泪在目的历程便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断子绝孙、减员增效全额全员绩效考核暴富资本少数人、带血的GDP增长越高祸害越甚。  把这几问归入竞争成本虽不伦不类,但聊着方便就行。所要表达的意思,还是增加收入。在减速下行期,保就业保收入为先就得压降资本回报与其它成本;对新一轮开放的期待是引进开明的资本、换掉暴利暴富的寡头;新一轮国企改革定位不能糊涂,至少国企应该是开明的资本,要舍得把员工的收入搞上来。  或者有利于资本,或者有利于增加收入,新一轮开放改革的尺子就应该是这个。
  有20多个省地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了,深圳还是领头的,这好啊。不带偏见的说,几年也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省区、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较低的省区,基本还是资本的乐园。东北经济再不好,也不能损了民生之源不是?海南的标准那么的低,可那里好像也是资本暴利暴富的地。  央行“不择手段”的引资金利率下行,这得大赞。贷款利率应该尽快下降到4%左右才行,而且还要强制的用低利率资金换掉高息贷款。“腾笼换鸟”得有手段,有些坏鸟得赶、好鸟得引。存款利率就这样着吧,再下降的空间就是黑洞了,所以啊,不要再把存款贷款利率绑一起调了。  银行业不要还指望靠高的息差谋取高利润了。经济下行了,不亏损就是好的了。但另一方面,也要给银行业活路吧,尽快放开存贷比吧,尽快放开业务限制吧,早点推开负面清单吧。中资、外资,国有、私营,一视同仁、公平待遇好吧。  综合算下来,房贷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政府的收费又免、减了不少,这很好了。但按揭贷款成本还是高啊,消费贷款的利息还是高啊,围绕促消费的优惠还有空间啊。有人开始担心这会影响财政收入,话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不算低,但吃财政饭的多了才是压力。而在新常态下,财政政策更需从长计议才是好政策,那就是得舍得放水养鱼、养大鱼。
  也还是那句话,以当前的美国政治僵局、国际各种势力互相博弈正烈之际,中美要达成重大双边协议,这太难了。  奥巴马的压力山大,看来还能挺得住,至少没回避、没逃避;而美国政坛三号大佬众院议长博纳刚刚宣部辞职,报道说在教宗布道时站在后面的博纳流泪了,而共和党内部的斗争特别是茶党的无情更始博纳心灰意冷;还有前天美联储主席耶伦中断了演讲,送往医院诊治。  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系已远远不再是两国间的事,它比任何时候都重要的意思是比任何时候都直接关乎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相比而言,中美间的贸易的压仓石变得已经一毛不值。教宗访美或是不期而至,但看看欧洲、中东当前之乱,俄、日之变,难道都是独立的事情吗?显然是否定的。  与美国本土实体经济制造业发展进一步的合作关系是可期待的,互相投资、互相贸易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但贸易的多少现在打动不了奥巴马的意思是,身不由己的奥巴马,甚至身不由己的美国政治对中国的要价,不是这个,不再是贸易了。  承认、接纳中国世界大国的地位,看来是中美之间的事,其实不是,美国也难自作主张;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看来是经济上的事,其实不是,其实远远不是。而综合看来,这件历史事件大家都还没有准备好它的到来,中国没准备好,美国也没准备好,世界更没准备好。所以,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默克尔表示要直接与叙利亚谈判以解决难民问题。俄日也在领土问题上有所接触。中日韩首脑会议将于10月底举行。世界要进入多极化格局了?按这个理解的话这次联大就应该谈出些东西了。常任理事会名额要改变?
  或者可以理解为现有国际格局的改变。在这快速的改变中难免会有碰撞和摩擦、
  迷总中秋节快乐
  中秋快乐!  看看闲聊气候问题行不行,从气候问题角度来关注当前国际热点,希望更新得住。  话说引领工业革命的欧洲完成了工业化后,又举旗两面:人权、气候。这一政一经之旗的革命意义看来不比工业革命差,所以也有更好的说法,比如后工业化、资本主义后文明等。  引领人权进程中看来是出了问题,主要是与主权对立产生广泛的冲突,现在又集中于难民问题,欧洲正在为此买单,但眼见得是承受不起。由此,有了教宗方济各的首访美国,脚前脚后6天时间,是不是巧合您自己判断。
  这里插一句话:中美就亚投行达成协议的意思是,美国同意中国增加在IMF的资本份额,约等于提高中国投票权重,越等于同意人民币纳入SDR。最后,约等于改革完善并维护现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据说美国有7千万天主教,拜登、博纳都是。而关注现实政治的教宗方济各访美立场坚定的问题之首,其实是气候问题。这已经有美国人说教宗卷入了美国政治漩涡。  这还是要说气候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把宗教势力也引入了其中;而让人印象深刻的2012年多哈大会,几大国博弈之烈更是少见。现在可以这样说了,如果说人权是要革主权的命,那么,气候问题就是要革工业化的命。这不仅仅是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也要迫使美国等工业化大国去工业化。所以,在多哈把奥巴马总统逼急了不是?
  是吧,欧洲完成了工业化,然后整体迁移出了欧洲。这好事吧,欧洲环境太好了,炭排放越来越少了;这不全是好事吧,欧洲实体经济越来越差了;这还有点嫁祸于人了吧,看看中国是不是承接了太多的欧洲工业,问题是不能半途而废吧。工业化刚进行一半你要给废了?谁买单啊?  连美国也还不能说进入了资本主义后文明,发展中国家能不能跨过工业化而直接进入后工业经济?除非欧洲买单,否则不能。这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将被欧洲气候大旗再次打倒在地不得翻身。难道发展中国家天生就是受穷的命?  这就是发展权之争,这涉及多少人切身利益?中国、印度、非洲加起来几十亿人,是世界的大多数。把发展权掌握在发展国家手中,这事没得商量。但一方面,技术的创新又确实可以使工业化不走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这就是中国当前最大的事:引领发展中国家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这得多聊几句奥巴马。在气候问题上,这货险些着了欧洲的道。话说初朝的奥巴马在澳洲有一次臭名远扬的演讲,大意是中、印等国人民如果都过上美国人民的生活会如何巴拉巴拉,意在配合欧洲推进减排。但转眼间这货发现,世界最大的排放污染国是美国自己啊,多哈会议美国成了众矢之的啊。  同中国一样,美国的工业排放自己也是深受其害。而从极端天气的趋势看,美国还要更多些。所以,中美两国在减排的意愿上是不用怀疑的。但两大国似乎都有自己的可持续考量,比如,两国都要做好向低碳绿色工业转型的准备,而不是学欧洲去工业化。而美国还有复杂的党争掣肘、根深的例外论,这让奥巴马政府现在就签订强制减排协议难上加难。果然,虽有教宗助阵,这次还是没有签成。  话说没有美中两国合作,世界减排问题的推进寸步难行。但现在美中两国显然达成了以下共识:两国共同制定减排规则、时间表;两国共同推进新清能源的开发利用。这就基本形成了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发展格局。  聊到这里点到为止,以后再聊。而说到此次访美的最大成果及深远的意义,当非此莫属。
  这里插一句话:中美就亚投行达成协议的意思是,美国同意中国增加在IMF的资本份额,约等于提高中国投票权重,越等于同意人民币纳入SDR。最后,约等于改革完善并维护现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再按照您的论述那我做合理的推测就是美国加入亚投行并享有一定的权利。亚投行肯定是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再往远一点推测美国也将加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当然也看到文章说到的“专业性、透明性。”等关键词。可能是未来在投资建设中搞点鬼。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美国不加入亚投行,那这次就是美国单方面让步了。  /economy/_335799.shtml英国金融时报解读习奥会成果:中美就亚投行达成共识
  这里插一句话:中美就亚投行达成协议的意思是,美国同意中国增加在IMF的资本份额,约等于提高中国投票权重,越等于同意人民币纳入SDR。最后,约等于改革完善并维护现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讨厌晒夕阳
14:55:32  再按照您的论述那我做合理的推测就是美国加入亚投行并享有一定的权利。亚投行肯定是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再往远一点推测美国也将加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当然也看到文章说到的“专业性、透明性。”等关键词。可能是未来在投资建设中搞点鬼。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美国不加入亚投行,那这次就是美国单方面让步了。  /economy/_335799.shtml英国金融时报解读习奥会成果:......  -----------------------------  是的,有利益的事美国是不会丢掉的,美国加不加入亚投行都有一定的利益。  细节有待公开。其中,中国“有意义的增资”是重点。什么才是有意义呢?日IMF通过的份额改革方案,中国从3.72%升至6.39%,投票权从3.65%升至6.07%,超越德法英升至第三,列美国和日本之后。但现在已是2015年了,安每5年调一次,现在还得调,中国的份额还得增加,可能超越日本排第二了才是有意义的也说不定。  按照排在前四位的货币进SDR的规定,人民币进入SDR没有疑问。  但看看国际货币失序的状态,IMF还得改革,得管事才行。
  看来这样闲聊还好。那就聊了气候后,再聊一个:2016年。  2016年有什么特别吗?是的。这是中国加入WTO后15年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是中国完全成为市场国家的元年。所以啊,今年中国该开放的都要开放,该改革的都要完成改革,而另一面,包括西方经济体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得依法承认、接受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地位。  这事大家都知道,之所以绕这么大的圈子,其实还是想说说中美双边投资协议的事。气候协议没签,投资协议也没签,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对了,忽然想起美国有个战忽局是吧,赌咒发誓、指天骂地的说中国经济在2015年底崩溃。这你知道为什他要赌今年底了吧。因为过了2015,美国就必须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体了,那也等于说中国经济将更平顺无阻的融入国际之中,只会更好,哪里还有崩溃的机会。  这就是现在的门坎。美国现在还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虽然不教条,但不等于说国会不教条,眼下美国国会审议与中国有关的协议条款时,这就是一道死门关。比如,投资协议奥巴马就算签了,也过不了国会关,那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中美间虽然没签双边投资协定,但实际是双边投资已畅通无阻。最近,中国又向美国开放了最后一个领域,想想还有什么没开放呢?
  就今天周一是吧,中欧双边投资协议谈判也又开始了。为什么说也又呢?就是也谈了很久、多次了。原以为中欧会先谈成,但现在想想,欧洲心思太多,总想着把别人往沟里带,但常常又是自己先掉沟里。所以,不见得中欧就能先谈成。  有美国人开始吓唬欧洲人了,说来年中国市场国家了,中国商品会大举进入欧洲,还能算出会增长25%以上,鼓动欧洲要制裁中国的话赶紧趁现在。是了,说起制裁中国谁更多些,可能还真的是欧洲。  但欧洲现在着急上火的事一个跟着一个,哪有心思干这些事?虽然欧央行在宽松这事上趋于谨慎,但谁知这背后有什么猫腻?
  访美、联合国结束了,时差不说,密集活动7天,真的辛苦了。成果一大堆,外长说的很全面了。接下来的功夫是落地、落实。特别是访美,说有49项成果,各路专家学者忙解读,但真的要都落了地才算功德圆满。  美国常常留下说一套、做一套的坏印象。其实,这正是美国国内各势力争夺利益的结果。每当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总是有些势力得利、有些势力吃亏,所以,内部利益要平衡,并波及到国际关系再平衡。比如,与大陆建交的同时马上搞个关系法来平衡。比如,每当与中国关系更进一步时,就在盟友或中国周边国家地区搞点事来平衡一下。  预判这一次中美关系取得了长足或历史性的进步的话,相信美国还会马上就搞再平衡,不这样搞就不是美国了。这不吗,元首人还在美国呢,希拉里就暴了粗口据报道。但时运不济,美国能出手再平衡的筹码,真的不多了。但无论多少、轻重,美国必然要这么做,这是需要清醒、认真对待的。  峰高谷底。除了美国要出手再平衡,国际社会也得主动或被动的、或大或小的调整关系,尤其是几大国间,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新一轮博弈,恐在所难免。
  马克留名  
  预祝老迷国庆节快乐!!
  在联大,奥巴马继续炫耀美国的投票权是无可指责的,美式民主不完美错不在此;果然,奥巴马接着炫耀其五军统帅拥有开战权时,美式民主的不完美就显出端倪:人物是选出来的,然后呢?独裁了吧!他说开战就开战,你想反对没门且无效,所以啊,在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事关生死的小事面前,投票权等于零。  但你要说美国总统权有多大也不见得。这不,新的财年开始了,政府开销还没着落,搞不好又没钱关门。这是为了什么?两党在争啊。这要一争起来,总统一点办法也没有,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奥巴马空有发动大战之权,没钱也是白扯;美国民众一点办法也没有,话说这些大人物都是选出来的,怎么只在选举时象模象样、选完了就人模狗样了呢?  新的大选年将比以往都更热闹、离谱。美国可能已经不知道该如何选了:政客不知道选票在哪里,所以竭尽所能漫天胡扯,说不定就能打着鱼;民众不知道该选谁,或者,选谁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说帝国大厦始建于秦,那么回头看这几千年的沧桑,不变的就是这座大夏的基础构成,这都有哪些呢?比如官本位,比如法律框架,比如文化脉络,等等。但现在说倒退,那也绝不可能退到秦不是。  这得做些铺垫。记得看了央视《对话》15年节目,台上嘉宾三位柳、王、马,节目最后环节好象是展望未来什么的,让这三位民营大佬说最大愿望未来,柳说的好象是少点不确定性,王说得好象是民企老总与国企老总能不能一样,马说的竟然是早点退休。细想一下,三人虽然说的不一样,但其实也一样。  似乎看过任志强的一篇东西,其实早知外号任大炮的是个坚定的革命者、实干家,也是路见不平、欺负百姓不能容忍的侠者;似乎也看过李嘉诚最近的公开回复对自己的质疑。说到这里,应该清楚所谓的倒退,指的是什么了吧?知道指的是什么,应该清楚是哪些人最忧虑了吧?知道哪些人在忧虑,应该清楚经济金融出了什么问题之一吧。
  老迷节日快乐
  节日快乐,迷总  
  也祝各位节日快乐!祝新中国节日快乐!  心情好,接着闲聊。聊到哪了?中华五千年帝国之路。这是想说中美国情的大不同,更想说的是,帝国之路五千年举世无双,虽经无以计数之战争、内乱、天灾、人祸而不断、不倒,必有其自然合理之处。学者会从不同专业努力读懂这五千年,这太难了。比如,有人认为这得益于“超级稳定的社会结构”,还不忘加上封建两字,但有史以来的革命也数不胜数,且多天翻地覆、改朝换代;LZ偏向于文化说,崇拜自然的文化、一元论的哲学文明。等等,这可以慢慢来探讨交流。  郡县治,天下安,而郡县制始于秦;近来热议的乡绅,可能始于12世纪的英帝国。对了,英国虽然历经大起大落之兴衰,但其千年帝国之路也从未间断,是谓英国国情。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推倒它既是灾难也是不自量力。其次,要改革它既要继承又要布新。  乡绅可能是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产物,是解决巨大变化中的中国农村问题的实践。但这更可能是制度变迁的前导,即:与时俱进的建设更广泛的基层自治社会结构。这样说还有更多的思考依据。  公开报道说岐山书记曾与福山教授深入做过交流,最近接受访问时也公开谈及合法性问题、坚决解决不公平问题等。这至少说明了18大班子的开放、自信。从民间的角度看所谓的合法性问题既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依据,又无国际法评判,理它作甚?但现在转变态度理它了,代表着对世界各国的文明的开放、包容、平等交流、互相借鉴。
  楼主谈谈美国搞的tpp吧 ,传说快谈妥啦。
  @susangou
15:29:49  楼主谈谈美国搞的tpp吧 ,传说快谈妥啦。  -----------------------------  是快成传说了。越搞越扑朔迷离、神神鬼鬼的了。  没有更多的实质性的了解,所以,TPP还是难说。但从多年来中美双边投资谈判进展不畅来推想,TPP也谈不成。为什么?因为美国主导的推翻WTO而新定的规则,最核心的可能是美国要自己掌握“裁决权”,就如IMF有一票否决权一样,把贸易、投资的裁决权归美国独裁。  这样相当与经济主权的问题,中国绝不会妥协让步,所以,美国不妥协让步的话,中美双边投资谈判就不会成功;TPP也是如此,加入TPP的国家也要把经济主权让度给美国,涉及经贸问题都由美国法律来裁决,这能成功吗?
  TPP的事不是着急的话题。即将审议的下一个五年规划才是。为了不为难谁、留得住楼,这个话题已经绕了很大的圈,就要聊到重点,希望这能有些用处。  说到英法两国之所以会一个改革一个革命时,有一种看法也是出自英国学者的看法是,改革的成本要远远小于革命的成本。但这明显是事后诸葛亮。一般看来,当社会达到这样的临界点时,是改革还是革命已是身不由己,那还有成本算计的主动选择余地。  从逻辑上说,走向了改革必定是达成了社会最大化的妥协。这首先应该是既得利益者的自我革命被整个社会所接受,并最终使绝大部分人受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既得利益者把住利益不放,或既得利益者的自我革命不能让社会整体满意、接受,或绝大部分人不是得到利益而是相反,还是会转向革命。  说多了不好。少说,可能是这样三大问题:腐败问题能否用自我革命的办法解决并让社会满意、接受;市场化发展的权力再分配及合法性的解决能否让整个社会满意、接受;人民的权益的增长是否得到合法解决并让整个社会满意、接受。
  虽然后人对大清帝国的看法相当复杂,甚至尖锐对立,是个不好聊的话题,但搞清大清灭亡的教训还是很有意义的。抛开其它问题先说根本,清末虽然还想改革,比如想推君主立宪,但整个社会已不接受她的改革了,革命成了唯一、必然。  改革搞晚了是其一,社会不再接受其改革是其二。这可能从入主中原分配政治权力开始就埋下了祸根,政治上的一族独大应该早些改革。更多的看法是清军的失败是亡朝的主因,这除了八旗腐败有直接关系外,政治上得不到广泛的支持、失去民心更为要命。  到了袁世凯这一段,这有点象法国大革命了时期了,做了八十天复辟梦,很快就被革命了,如果不出意外,也应该像法国那样共和了。但民国的下场更惨,武装割据、军阀四起,外敌入侵,更像是被外国人给革了命。
  显然,大清王朝的轰然倒塌,不过是几千年“打江山、打江山者做江山、丢江山”的历史重演,而临穷末了还搞个“伪满政权”,更突出了清政权的“极独”所在。而古今中外的看来,凡革命成功取得政权后不能还权于民而搞专政的,都注定了被继续革命的命运,如此周而复始。  聊到这里,是得来说说福山了。1989年的《历史的终结?》使其成为西方体制的旗手,并向世界推行,当然不惜武力,比如1998年致信总统克林顿建议美国推翻萨达姆,911后建议逮捕或击毙本拉丹。当然,25年后的福山已不在坚持西方体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剂良药。  但是,虽然还需观察而不是贸然下结论,福山推论的西方的自由民主制、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等,有可能是对革命的终结。  确实,至少到现在,西方国家都没有再暴发革命,政府权力一直是在和平的交接。进一步的分析看,西方虽然不再革命,不是因为没有了革命对象,更不是因为少了社会矛盾,而是用改革取代了革命,用改革解决了社会矛盾与问题。西方的改革不能停、停不得,否则,看来也有再次暴发革命的可能,正如眼下之美国。
  @老迷迭香
10:56:00  显然,大清王朝的轰然倒塌,不过是几千年“打江山、打江山者做江山、丢江山”的历史重演,而临穷末了还搞个“伪满政权”,更突出了清政权的“极独”所在。而古今中外的看来,凡革命成功取得政权后不能还权于民而搞专政的,都注定了被继续革命的命运,如此周而复始。   聊到这里,是得来说说福山了。1989年的《历史的终结?》使其成为西方体制的旗手,并向世界推行,当然不惜武力,比如1998年致信总统克林顿建议美国推翻  —————————————————  稳,准,狠!  
  “占领华尔街”运动前后一年多,时间不算短、规模也不小,但之所以说是运动而非革命运动,是并没有革了谁的命就草草收了场,当然华尔街也有所妥协、退让,就效果看应该算一次不大不小的改革运动。但现在再来看美国现状,积累的移民、种族、医保社保等矛盾与问题,可能已接近临界点,而既得利益者、各势力间可能也已失去了自我革命、妥协的意愿、空间,于是一场革命就将来临。  这其实也是选票政治的失灵。手中虽然还有选票,但还有什么用处?本土势力改变不了什么,外来移民人群改变不了什么,资本家改变不了什么,中产阶级改变不了什么,底层民众改变不了什么。估计美国2016年的大选,是一个坎,一个难过的坎。  美国或西方或其它实行西方民主制度国家如果再次暴发革命,将宣布福山历史终结论的终结,而现在看来这已经有很大可能。如果如此,这将再次把世界带入主义之争、对未来的思考。  革命可能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用最简单也许也是最偏颇的话说主义:资本主义是效率至上,社会主义兼顾公平,而共产主义就是永远革命的进程。  扯远了吧。聊到这里,得作些思想交待,与大家交流:改革也是革命。改革越及时、越彻底,革命的概率越低。是的,总体看来,民间的主张,是反革命的改革派。
  而古今中外的看来,凡革命成功取得政权后不能还权于民而搞专政的,都注定了被继续革命的命运,如此周而复始。——一直困扰的问题,中国历史为什么总是建房子、拆房子、再建房子、再拆房子……楼主给出了答案。  
  老迷您好,我想请问下国家为什么会规定集体土地不能进入市场,而只有国有土地可以。国家的这种规定是否是对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一种不公平?因为感觉当下也经常能看到各种拆迁和拒绝拆迁的案例,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价格完成的。  
  最后打错一次词,“造成”  
  记得去年8月前后,LZ码了很多楼,从歧山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聊起,得出中国改革已获先机、跑赢了革命、渡过了最危险的阶段的看法。但回头看这一年,又感到这样的看法可能过于乐观。与去年同期相比,如果正常的闲聊看来也已不能正常的聊了,你能说这是进步了吗?  改革不能停。有些改革,已不容再拖;有些改革,更不能糊弄;有些改革,绝不能搞错方向。  打造不坏之金钢之身、不食人间烟火之泥菩萨,甚至又来父子相称,这在最严酷的地下革命时期或是必须,但在面向全球开放、市场经济环境下,这即便不是方向错了,也该算是另类了吧。是开放还是封闭,这是衡量所有事物是否走向改革的尺子,无一例外。  似乎是想让所有人都能满意,出台的新的国企改革意见看来看去大约如此,但这还算是改革吗?主观上所有人都满意,客观上就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下个五年规划,如何规划已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后的经济金融发展是个大难题,这需要改革做规划的方法。而就规划的内容来看,把政治生态文明的发展列入其中、之首,则是更有现实紧迫性的改革实质,绝不能落在革命的后边啊!
  @lou-06 01:23:21  老迷您好,我想请问下国家为什么会规定集体土地不能进入市场,而只有国有土地可以。国家的这种规定是否是对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一种不公平?因为感觉当下也经常能看到各种拆迁和拒绝拆迁的案例,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价格完成的。  -----------------------------  看了一会了,还是没能在逻辑上把这楼问题看明白,容想明白在来交流。或者,先来再多说TPP几句。  首先,这事成不了。为什么如此肯定呢?逻辑是这样的:美国二战后确立的地位,使国际社会主动、自动的把主导权拱手送于美国,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边组织IMF、WTO等。什么意思呢?就是世界各国不会跟美国讨价还价,一切美国说了算。但现在不同了,美国不再是强盛顶峰、天然领袖的美国了,虽然还有11个国家奉它为老大,但也都开始讨价还价了,所以谈了多年才有些进展。而接下来,就算这12国走完立法都接受,还有美国国会这一最关键一关。经过11国讨价还价后的东西,美国还能有多少利益呢?不是美国利益最大化的东西,国会能通过吗?  其次,要害何在?这个问题简单的多,比较IMF、WTO的差异一眼便知:美国主导权。IMF几十年该改革不改革的苟延馋喘美国不为所动,因为美国有一票否决权;WTO全球自由贸易有利世界发展,美国却执意推倒重来,因为美国没有一票否决权,WTO的事,美国一人说了不算。而深层次是还是法律,多边组织机构设在美国本土,那就得按美国法律办事,由美国来判决。TPP有没有美国一票否决权?若没有美国搞它作甚,国会也不会批;TPP机构是否设在美国?同样道理。  最后,美国搞TPP,还是自由资本主义吗?换句话说,资本主义能向TPP低头不?
  @lou0913
01:23:21  老迷您好,我想请问下国家为什么会规定集体土地不能进入市场,而只有国有土地可以。国家的这种规定是否是对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一种不公平?因为感觉当下也经常能看到各种拆迁和拒绝拆迁的案例,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价格完成的。  -----------------------------  @老迷迭香
13:21:26  看了一会了,还是没能在逻辑上把这楼问题看明白,容想明白在来交流。或者,先来再多说TPP几句。  首先,这事成不了。为什么如此肯定呢?逻辑是这样的:美国二战后确立的地位,使国际社会主动、自动的把主导权拱手送于美国,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边组织IMF、WTO等。什么意思呢?就是世界各国不会跟美国讨价还价,一切美国说了算。但现在不同了,美国不再是强盛顶峰、天然领袖的美国了,虽然还有11个国家奉它为老大,但......  -----------------------------  迷总我不知道您所说的美国一票否决权是什么意思?是让别的国家是否可以加入的权利? 我觉得重点已经不在这里。奥巴马所说的不让中国制定规则是他们TPP里一套“高标准”。不是门槛的高标准(可能也不低)。这里有一篇文章您看下。作者是台湾的在瑞银工作过的人在6月份些的文章。我觉得里面“仲裁条文”才是重点。  【經濟】再談TPP  雖然TPP的談判是絕對的黑箱作業,七年至今連一分草稿也沒有公布過,但是當時有很多跡象顯示美國的政商決策階級有新的共識,決心要加速完成TPP談判,趕在大選年(即明年)之前搞定簽署。於是我推想美國將會適度讓利,以爭取其他成員國(主要是日本和澳洲)的合作,以早日簽署。  五月間,美國參議院在審議TPA的過程中,有些TPP的細節開始出現在美國大眾傳播媒體。隨後澳洲媒體也從澳洲政府獲得一些新資訊。最近WikiLeaks也開始洩漏消息。根據這些新消息,我對TPP有了較精確的了解,兩個月前的看法已經不夠全面,所以在此補述我的新發現。  首先TPP對美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傳統上的自貿協議;也就是說,會員彼此間開放產品的市場,減低各項關稅,和簡化對商品的法規要求,固然是TPP談判的一部分,卻不是美國真正在意的重點方向。這是因為要藉TPP把這些國家從中國的貿易圈往美國的拉,效果先天上就不會很大。一方面TPP的創始會員大部分是小國,除了美、加、日之外不是無足輕重就是已經和中共簽過自貿協定。另一方面,中美兩方的貿易項目並不是針鋒相對的競爭,TPP成員國和美國的貿易增加並沒有很大的替代對中貿易的作用。再加上中國的經濟總量和貿易額都已超過美國,在簽署自貿協定上面比美國的吸引力還大,長期來說,美國不可能贏得這場拔河比賽。  那麼歐巴馬和他背後的金主急著推動TPP的用意何在呢?其實歐巴馬自己已經公開說了很多次了,就是要訂立新規則。GATT自1994年完成Uruguay Round的談判後,在1995年升級為WTO,此後美國卻因自己佔世界貿易的比率下降而失去對自由貿易的熱情,因而WTO在過去20年來除了一個象徵性的程序協議之外,什麼也沒做成。換句話說,目前世界經貿的遊戲規則,完全停留在21年前定下的GATT條文。而21年前的美國,根本不能想像中國會藉著加入WTO而從體制內快速崛起,所以也就沒有留下足夠的損人利己的條文。現在不但是中國,其他的開發中國家也在WTO這樣的全球論壇上有了更大的發言權,美國要回頭在WTO談出只有利於自己的新規則是絕不可能的了,於是必須另謀出路。  TPP就是這個新出路。美國拉了自己的經濟附庸(即加拿大和智利;智利的經濟精英都是由CIA送到Chicago University洗腦過的,所以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比美國還要自由放任的經濟體,不過他靠著有佔全球1/3產能的銅礦,近年來倒還有不錯的成長,只是貧富不均的問題也是世界已開發國家中的第一)和政治附庸(即日本和澳洲;澳洲首相Tony Abbott是澳版的小布希,頭腦簡單,只有喝啤酒廝混最在行,還好澳洲沒有窮兵黷武的危險)來建立一個新的自貿圈子,倒還是其次,真正的目的是要用TPP來取代GATT版的國際貿易規則。  那麼TPP的新貿易規則是什麼呢?基本上中美的國情有什麼不同,TPP就定義美國版是合法的而中國版是非法的。例如國營企業,絕對非法;政府補助,美國式的合法,中國式的非法;貿易障礙,美國做的合法,中國做的非法。反正美國有全球50%的律師,生產能力比不過別人,摳字眼的本領卻絕對是舉世無雙的。此外美國當然也希望專利和版權無限膨脹,別說中國的工業技術還不在第一梯隊,就算產業升級成功了,專利和版權最後還是律師說了算,而訴訟正是現代美國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不過TPP的新規則中最可怕也是最離譜的,還得算是仲裁條文,也就是跨國公司可以憑藉仲裁而強迫TPP成員國政府改變法令並且賠償商業界的損失。其實這有先例,澳洲前幾年要求香煙製造商在包裝上印警告之後,美國的Philip Morris就利用澳洲和香港的自貿協定中的仲裁條文,一狀告上仲裁會,到現在還沒完沒了。這種剝奪國家主權,把以謀利為唯一目的的跨國公司(而且只有跨國公司;個人、團體、地方政府都沒有資格)提升到等同國家地位的離譜條例,澳洲已經吃過虧了,Abbott的政府居然還有興趣簽更強更廣泛的版本,真的又是一個現代西方民主制度失靈的典型。  所以美國或許會在與日本和澳洲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對若干進出口產品展現一些彈性,但是真正吃人的,其實是在這些新“國際法”條令上。我想像韓國這樣的精明國家就會因此而對TPP敬而遠之(上次美國人不肯讓韓國人上談判桌,應該就是怕他們的異議提醒了日本和澳洲政府),而台灣這次沒能趕上TPP的巴士,反而是運氣了。只希望下一任的總統不會因為急著討好美國而簽下賣身契,否則美國又有瘋牛病時,台灣連拒絕進口牛肉的自由都沒有。至於中共,也沒什麼好擔心的;TPP的規則如此離譜,那麼絶大多數的開發中國家必然會避之唯恐不及。中國在拉美,亜洲和非洲的生意方興未艾,金磚聯盟在此事上面也會有志一同,所以沒什麼好怕的。歐巴馬所謂的中國也想加入TPP的說法,只是把中方禮貌性、探試性的查詢誇大來哄騙日澳的手段,不足採信。倒是TTIP有可能影響歐洲的經貿規則,而歐洲是中國外貿的第一大市場,“一帶一路”的終點,所以TTIP才值得中方特別警惕。
  @lou0913
01:23:21  -----------------------------  @讨厌晒夕阳
16:28:39  迷总我不知道您所说的美国一票否决权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多边、国际事务中美国一国说了算的意思。没有这一条,过不了国会关;有了这一条,美国才是霸权国。  比如:IMF的投票权,美国的一票否决权是改革不掉的,而IMF这样的国际组织的事务最终要由美国国会来决定,这岂不是成了美国的机构了,哪里还是什么国际组织。  比如:联合国安理会,听美国的是联合国,是安理会,不听美国的,美国干脆就不理会你,自己搞另一套。  奥巴马急火推TPP,不惜妥协让利,但一票否决权是绝不会出让的。这要害确实可能是将来的裁决权,用美国法律裁、由美国来决。实质还是搞成了美国的机构,而非多边组织。  中国已无加入的兴趣。正如政府所说,正在推进的中国版的自贸,秉持WTO原则,更开放、平等、自由。中国的底气是这样的:中国市场面向全球开放,当然也包括这些P,虽然这些P什么的能否成P还两说着。  这事聊到此,就可以放下了。有新动向再聊吧。
  又得闲来聊,扯革命、改革的话题。  说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终结不了历史,现行的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是终极,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也是符合中华传统自然崇拜文化的;把共产主义现实化为另一种社会制度,并且也冠以终极,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不符合中华传统自然崇拜文化。而共产主义之所以伟大、崇高,根本在于她是不断革命、永远革命的思想。  这同样不能仅仅理解为是阶级革命,至少,在马克思那里也是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这当然不能仅仅理解为是破旧的重复运动,至少,没有创新的破旧走不出历史周期律。  改革永远在路上。这可以理解为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体现着永远革命的共产主义思想,又体现了创新的与时俱进精神:把改放在了革的前面。先革后改、先改后革,这可能不是哪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而是谁能跑赢谁的问题。  这就回到了岐山书记最近公开回应合法性问题上了。为什么说合法资源流失走向枯竭?还是谁跑赢谁的问题:迟迟不改,革就追上来了。
  @老迷迭香
10:23:01  又得闲来聊,扯革命、改革的话题。  说福山的
终结论终结不了
,现行的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是终极,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也是符合中华传统自然崇拜文化的;把共产主义现实化为另一种社会制度,并且也冠以终极,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不符合中华传统自然崇拜文化。而共产主义之所以伟大、崇高,根本在于她是不断革命、永远革命的思想。  -----------------------------  “而共产主义之所以伟大、崇高,根本在于她是不断革命、永远革命的思想。”这句话其实改为“而共产主义之所以伟大、崇高,根本在于她是不断改革、不断革命的思想。”改革和革命是社会变革的两种法门,也是如影随形,阴阳相生相克,谁也消灭不了谁。革命永远无法消灭改革,改革也永远无法消灭革命。这就好比走势图,有时走得快,有时走得慢,无论是谁或什么机构或什么国家,都不可能让走势一直慢慢走或一直暴涨暴跌的走。天道循环有其顺序也有其时间,不是谁想怎样就能怎样的。用改革消灭革命,只能是某个脑袋被门夹的人才想得出来的东西,就好比用强力政策和金钱压制着走势在某个狭窄空间缓和波动,那时间长了必然是多级别一起失衡,失衡之后的爆发自然要回归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其实这个规律虽然是从人性面推导的,说来也与人关系不大。假如地球生物进化,一开始三叶虫就建立了高度文明社会,或者恐龙时代什么的,那么它们的社会规律和现在的人类社会规律也会是同构的,归根到底,太阳系的质量和我们所处宇宙中的位置早就决定了我们的规则,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当初形成太阳系的星云质量有数量级的改变,那么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规则一定不适用于那种情况产生的智能生物社会。仅从这点来说,天命最高必须被承认,你我不过天地一微尘,能做的不过是推测出生时代所处的相位,顺应天命,仅此而已。当然,我这么说并不算很消极,时空环境我们选择不了,但到了这样的时代怎样能过得好却是可以选择的。这是凡人的活法,那还有伟人呢,伟人不同于凡人之处在于,他们并不是思考自己通过社会规律取得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而是从细微级别上改变社会运转的相位,以达到国家甚至全人类利益最大化。那么衡量伟人伟大的级别也就很简单,就看他到底能影响多大的级别就行了,但是说白了也就是细微处而已,天道滚滚车轮谁都挡不住。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照样会崛起,但可能相差个几十百把年的,崛起的程度应该也会有比较显著的区别,这就是伟人的作用。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娃压力山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