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青岛哪一种报刊做广告用什么软件好呢

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及其他——转自青青岛社区 - 商路通
香港商路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排名优化,网络推广,排名优化
您当前的位置: &
& 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及其他——转自青青岛社区
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及其他——转自青青岛社区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有效期至:
最后更新:
浏览次数:
已缴纳 0.00 元保证金
联系人齐开元(先生)&&
会员 [当前离线]
电话手机地区天津-南开
地址九龙湾宏开道8号其士商业中心
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及其他——转自青青岛社区
1891年青岛建制以前,青岛没有报纸,信息传播主要靠邸抄官报的流通,官府衙门前、镇墟集市上的告示张贴,乡约地保的口头“锣喻”等是统治者晓谕民众的基本形式。青岛建制以后,岛城方方面面发生了诸多变化,而报业则或实或虚地将其记录了下来。从青岛市现有的历史记录和实物可以说明,青岛市建国前出版的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文报纸先后共有59家之多(不含中国共产党在青岛秘密创办的油印报);建国前在青岛市创刊发行的中外文报纸共计95家。这些报纸伴随着当时历史环境和社会政治制度体系的制约,其各自生存发展历史长短不同。
笔者认为,老报纸是对历史真实的还原,没有哪一本史籍会比报纸更详细地记载历史的进程,每日的报纸敏感地捕捉着历史进程中的细微变化,这种变化隐身在老报纸每一个细小的情节中。不止于文字表面所传达的讯息,文章的语气情感都透露着那个年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老报纸不同于一个旧的古董,一枚旧的书签,它所承载的是丰富而鲜活的事实。老报纸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资料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一切虽是以陈旧为背景,却也超出了单纯意义上的怀旧范畴。正是基于以上的出发点,笔者按照建国前青岛城市历史发展的7个时期为单元,对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做一些浮光掠影的回眸。一、青岛建置初期(1891——1897年)
日,山东发生曹州钜野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德皇威廉二世借口“教案”事件,派兵于日侵占青岛。一周之后,即日,德国人在这里创办了第一家德文报纸——《德国亚细亚报》。据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第二册记载:“德人既据胶州,去年11月21日,在该地倡设一报馆,题名曰《德国亚细亚报》。而该报之报面,印出‘W-J-R’三字,盖系显德鹫画爪痕地,即永归德领之意。今据该报,于11月14日,即占领该地纪念日。”二、德国侵占时期(1897——1914年)
1897年德帝国主义派兵强占青岛一带,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政府签定《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及周围土地,附近岛屿划为胶澳租借地,也称胶澳租界,日,德国侵略者为了巩固对胶澳殖民地的统治,扩大殖民地的影响,创办发行了《德属胶州官报》,为德国督暑官方报纸,这也是青岛历史上最早出版的德文报纸之一。1900年改名《青岛官报》。该报作为德国殖民当局主办的官方周报,在整个德占时期一直发行,每逢周六出版。文稿以德文为主,只有在刊登布告、通知、告白等需要华人知晓德文告时,才用德、汉两种文字对照刊出。该报主要刊登各种法令、法规、市政建设、人事任免、政务活动、船舶消息、天气报告以及各类告示等。1911年2月,该报改名《胶澳官报》,版式也有所改变。
在青岛一百多年的报业发展历史上,由中国人自己经营创办最早的一家中文报纸(周报),是1901年2月由朱淇创办的《胶州报》。《胶州报》作为青岛最早的一家民营周报,对当时处于德国侵略者占领和清王朝末年统治双重体制下的青岛,向民众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该报也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报纸之一。
朱淇() 广东省南海县人,朱次琦之侄。朱次琦()乃是清朝末年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康有为是其入室弟子。朱淇在1877年(德宗光绪三年)考中秀才后,不久就放弃举业,专习经史。后结识康有为和孙中山,并加入了孙中山发起组织的“兴中会”。1896年朱淇在广州创办《岭南旬报》和《岭海日报》。1898年《岭南旬报》停刊,《岭海日报》也由报人胡汉民、陈鹿眉接办。之后,他又让他的侄子朱通儒在广州创办《东华报》,同时又授命他的学生张学璟在香港创办《通报》,两报都由朱淇主持把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01年2月,朱淇在青岛的飞芝喜街(现今中山路南端右侧)创办《胶州报》。
1903年5月起,《胶州报》被清政府收买,由山东巡抚周馥派候补道(官职)朱钟琪主持报社事务,同年,报社迁至胶州路,先后由当时青岛的德文书局、德华书局、福昌书局承印。《胶州报》从第89号起,在报头上加印交叉放置的清廷三角龙旗和德国的三色旗,用“大清光绪”和“大德公历”两种年号名称。1904年,朱淇离青后在北京又集资创办《北京报》,假德商名义出版。《北京报》至1907年改名《北京日报》。朱淇在北京官场朋友甚多,联系广泛,曾任当时北京商务官报总办。1908年北京报业公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后曾任中国报界促进会主席等职。1915年,朱淇拒绝袁世凯拉拢,闭门修道,不问政事。1921年朱淇购得由颜惠庆创办的英文报纸《北京日报》(PekingDaily News,一说1909年由朱淇创办),任社长。日朱淇病逝于北京。
《胶州报》每星期四(后改为星期二)出版,是八开书页式八页结构,铅印,文言体,竖排,无标点。在每期出版的《胶州报》各页中,分别辟有专栏是:1.各国新闻,转载当时《文汇报》、《字林报》等中国大报纸报道的新闻;2.山东新闻;3.本埠新闻;4.各省新闻;5.北京新闻(主要是当时北京清廷谕旨,有关朝廷召见、任免各省官员的情况通报。);6.译件代论(有译自英国路透社、韩国京城的新闻消息等等);7.德国新闻(主要是报道德皇的活动情况及德国政府议会的会议情况。);8.广告专版。
《胶州报》通常在第一页都开辟[本馆告白]小专栏,内容是对《胶州报》的简介,告白内容是:“1、本报每逢礼拜二出版一次。2、凡订购一年者宜先付报资半年。3、本馆报费本埠每年收银一元三角,山东各内地每年收费大钱一千五百文。4、本埠报纸每张零售收大钱二十五文。5、本馆代登告白(广告),以五十字起算,宜先付刊资。”
《胶州报》作为当时青岛很有影响的报纸,特别显著的是重视刊登言论文章,特辟“论说”专栏,这在当时足以说明朱淇的办报思想和理念的超前意识。如1903年2月~6月间出版的《胶州报》上的“论说”专栏,曾分别刊载署名“广州李承恩稿”的文章:“论山东时局之可虑,亟宜设法补救”和“论西伯利亚铁路告成与中国之关系”。作为《胶州报》主编的朱淇曾经在“论说”专栏里先后刊载了他自己执笔的文章,如:“论中外政治本原之异”、“读左传”等等,把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溶于文章中。
我们从《胶州报》当年报道的青岛地方新闻中,也可以管窥当时青岛城建、自然灾害、外国侵略者在青岛的活动等等各方面的历史瞬间。如在《胶州报》上“本埠新闻”专栏中:1903年5月的一期,新闻题目是“电灯新局”,内容是(注:文中标点符号系本文作者所加):“德历七月初一日,新电灯局开市,胶督都大臣概文武官员及新电灯局之司事人齐到,开市事毕后,胶督庆祝电灯局及其司事人。”(这是有关青岛市市政建设的新闻报道)。1903年6月一期,题目是“法舰到埠”,内容是:“法巡船名巴士加者于本月20日到港(注:青岛港),本埠政府优礼相待,23日德武员借法水师武员同往胶州探候,礼拜三胶督设筵相待,25日该巡船启轮离港矣。”1903年5月一期报道,题目是“狂风大水”,内容是:“德历月17至18日,忽发东南大风,本埠楼房毁坏不少,18日内地亦来电报云,胶州高密大雨,胶州火车站栈房之房顶为巨风吹去,近芝蓝庄之铁路堤为水冲破,所以,是日之火车须回头,幸该堤是夜即重修,而河水盈溢近处,无异沧海云,另淮河渐时,铁路及铁轨亦为大水冲去,所以,火车至于今日不能过河,往来要用三板或花子(划子),斯时,有管工德人为水沈死,真不幸矣。”(这是有关青岛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
在中外报业史上,广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胶州报》同样也不例外。《胶州报》在报页上都辟有广告版面,如占大半个版面的香烟广告特别醒目,在1903年中出版的《胶州报》上,当时做的香烟广告品牌是名为“孔雀牌”和“品海牌”的香烟,从广告上看,生产商是“美国纸烟公司”,经销商是“村井纸烟公司”,当时烟草厂家的产品打假意识非常强,广告版上大号字横向排列注明“严禁假冒老牌孔雀品海纸烟”。当时《胶州报》上“洋行”广告特别多,这足以显示当时青岛作为口岸开放商埠对内对外贸易的兴盛,仅从《胶州报》做广告的“洋行”名字之繁多可见一斑,如“青岛德威洋行”、“青岛哈利洋行告白”、“青岛德华银行告白”、“青岛瑞记洋行告白”、“青岛捷成洋行船务局告白”、“潍县工艺局广告”等等,在“哈利洋行”的广告中,经营品种繁多,如各种花露水、洋胰子(肥皂)、洋蜡烛、水果甜酒等等。此外,还有牛奶饮品广告,品牌有“企公牛奶”。《胶州报》除了做工商广告外,还做文化广告,如“本报馆特运上海各书局最新书籍代售广告”。“开演大戏”广告:“仁济公司内四合茶园,准华历闰五月初六晚,开演奎福班大戏头等,名角价甚相宜。”
日,由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梁启超任主编的《清议报》发行第100期纪念号上,《清议报》发表的该报编辑部辑录的《中国各报存佚表》,列举了“吾国自有报以来”,到本年为止(1901年底)已出版的全部中文报刊名单,并分别注明其出版地点及到本年为止的存佚情况,当时的青岛《胶州报》名列其中。青岛《胶州报》从1901年2月创刊,至今现存档案实物的报纸只见到1907年,如全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上海市图书馆也只保存有1907年出版的部分青岛《胶州报》实物报纸,何时终刊无法考证,发行份数最多时2000份。由于朱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身影,今天,我们来认识朱淇和他在青岛创办的《胶州报》,对探究青岛老报纸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906年创刊的《德华日报》,是德国总督府在青岛创办的一家中文报纸,也是青岛历史上外国人办的第一家中文报纸。1914年日本从德国手中抢占青岛后,《德华日报》于同年停刊。于1908年4月创刊的《青岛日报》,这是一份由革命党人创办的宣传民主革命的报纸。
近代山东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驱陈干(明侯)将军,非常重视新闻传媒的作用,一生中先后参办、主办或资助过的报刊有4种之多,为中国近代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历史上于1908年4月在青岛德国占领当局登记备案的《青岛时报》,历史史料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具体是哪个人创办的。但是,青岛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马庚存教授在其专著《同盟会在山东》一书中论述辛亥革命前山东同盟会革命党人创办的革命报刊时明确指出:“据近代报刊史研究者考证,清末山东创办的为数不多的报纸中还有两份公开揭露清政府、鼓吹推翻清王朝的报纸,它们是《青岛时报》和《东吹报》。前者曾于1908年在德国侵占青岛当局登记备案,言论激烈,无情揭露清政府的腐败黑暗。……可以推论这两份报刊皆出于同盟会革命党人之手,如《青岛时报》与青岛震旦公学存在于同时,系同一部分人所为,当不致臆断。”同时,青岛震旦公学中主要创办人(革命党人)陈干等也大都深知新闻报刊宣传的重要性。如陈干早年受他的老师彭翼仲在北京创办的《京话日报》影响很大,因而最有可能在震旦公学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首倡创办《青岛时报》。公学另一主要创办人刘冠三,1906年春便与他人在济南趵突泉白雪楼创办过《白话报》;震旦公学重要革命党人景定成、陈家鼎2人均为近代中国新闻报刊界知名人士。结合陈干、刘冠三、景定成等革命党人的上述经历来看,《青岛时报》出自他们之手应是顺理成章之事。
《青岛时报》的创办,对于宣传革命,推动青岛一带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史料显示,《青岛时报》设有“上谕”、“论说”、“译电”、“政事”、“交涉”、“商业”、“工艺”、“路矿”、“学务”、“杂记”等12个专栏,有时还添加“碎俎”栏目,每天出对开一张半。
1912年创刊的《中国青岛报》,对开8个版,每周出版6期,社址在当时青岛保定路19号,社长伊筱农,北京人,1929年国民党统治青岛时,伊筱农被捕判刑,该报也被关闭。于1912年创刊的《青岛白话报》。于1912年创刊的英文报《泰晤士报》,是青岛最早的一家英文报纸,该报于1931年终刊。
日创刊的《即墨公报》应属青岛本埠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报纸之一。该报是即墨具商业性地方报纸,每周3期,每期1张4版,王仁山、周忱九、李夫屏为编辑,即墨城文化石印局承印。该报每期发行200份,主要栏目有社论、时评、国事新闻、本省新闻、本邑要闻、文学等。主要报道内容积极向上,提倡男子剪辫、女子放足、兴办学堂、妇女识字、破除迷信及禁烟、禁赌等。该报由中国邮政局特准发行。同年8月1日停办,总共出版70期。
日至23日,由青岛市档案局和青岛市委外宣办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赴德征集复制档案小组前往德国复制档案,先后访问了德国联邦档案馆、联邦档案馆军事档案馆、联邦档案馆帝国馆、联邦档案馆胶片档案馆、德国外交部政治档案馆、德国历史博物馆及汉堡图书馆等,此次赴德征集档案获得了极大成功,其中,征集的德占时期在青岛发行的老报纸(复制品)为完整地记录、诠释青岛城市历史填补了大量空白。这些老报纸是:1.《自西徂东》,第一份介绍德国学术的杂志,中德双语对照,是青岛最早的学术期刊,1913年创刊;2.《德华汇报》,在青岛发行的德文报纸,专门针对在青岛德国人,每周一期,1899年创刊;3.《青岛同益报》,在青岛发行的中文报纸,第一次面世;4.《山东汇报》,在青岛出版发行的德文报纸,辐射山东全省,首次面世;5.《德文新报》,上海出版的专门报道青岛地区新闻的报纸,在德语世界影响巨大;6.《德属胶州官报》(与前文所述系同一报纸),弥补青岛档案馆原有馆藏的不足,从创刊号到终刊号,构成青岛市保存最完整的老报纸;7.《中德法报》,第一次面世的中文报纸,由青岛高等特别专门学堂创办发行,对清朝末年的司法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8.《青岛新报》(德文中文译名),首次发现的在青岛出版的一份德文报纸。三、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1914——1922年)
在这一时期创刊的主要报纸是:于1914年创刊的《青岛新报》(日文中文译名),这是日本人在青岛创办的第一家日文报纸。于1914年创刊的《大青岛报》,这是外国人在青岛创办时间最长的一家中文报纸,社长小谷节夫原是清末上海同文馆毕业学生,也是日本有名的中国通之一,该报于日终刊。1922年7月创刊的《济南日报青岛版》,该报系日本人办的中文报纸,由当时济南日报社创办。四、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22——1929年)
1923年春天,为了扩大党的影响,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通过王静一介绍,在《胶澳日报》社谋得副刊编辑的职务,以副刊编辑身份为掩护开展青岛党团组织的筹建工作。他以《胶澳日报》为阵地,在《胶澳日报》上创办“胶澳副刊”,发表了《青岛劳动概况》等文章,同时,最为显著的就是在“胶澳副刊”上转载《列宁传略》,发表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的文章,这是在青岛报刊上首次介绍马克思主义。《胶澳日报》于1923年创刊,每日出刊一大张半。该报除本埠外。还向日本、朝鲜及欧美各国发行,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一家报纸。
历史上的1922年,陈干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鲁案”第一部委员,参与青岛接收。接收青岛后,陈干被聘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顾问和胶济铁路理事,住在观象一路。在此期间,他参与发起成立了青岛一个文学组织“涛声社”,借当时青岛《胶澳日报》副刊的位置每周发行《涛声周刊》,《涛声周刊》的编辑由青岛老报人李萼担任。《涛声周刊》和由共产党人严恨余主编的副刊《海啸》一度成为《胶澳日报》颇有影响的栏目,吸引了很多读者。1927年夏天,《胶澳日报》报头卖给办胶澳通讯社的陈无我,改为出版四开小报,同时成为一份内容低下的世俗报纸。
在这一时期创刊的其他主要报纸还有:于1923年创刊的《青岛晨报》,社长隋石卿(时任青岛商会会长),总编辑胡信之,该报1924年终刊。于日创刊的《青岛晚报》(与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创办的《青岛晚报》系同名)。于日创刊的《东海日报》,社址在胶州路37号,该报纸每天对开出版一大张。
说青岛老报纸,我们不应忘记的是日创刊的《青岛公民报》。胡信之是《青岛公民报》的创办人和主笔,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诚拥护者,是共产党人的亲密朋友。他支持青岛工人的反帝救国斗争,英勇不屈,奋斗不止,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胡信之,又名寄韬,1890年出生于北京西直门附近的一个小官僚家庭。胡信之刚开始新闻记者生涯的时候,历史上正是中日谈判收回青岛和山东权利的时候,他为了采访新闻,经常往返于北京、大连、济南、青岛之间。不久,胡信之应聘成为当时青岛《中国青岛报》的记者。其间,胡信之利用记者职业便利,在《中国青岛报》上撰写发表了大量的社论、讲演稿、漫言、小言等形式的文章,有力地抨击了当时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谴责了军阀的混战,搜刮民脂民膏、涂炭生灵的罪行。
日,胡信之在友人的资助下,与刘祖乾、段子涵等人创办了《青岛公民报》。该报是日报,对开四版,该报馆内设经理、编辑、印刷三部。经理部由董事长(社长)刘祖乾负责;印刷部由股东张露枝负责,并由他经营的启新印社承担印报任务;编辑部胡信之任主笔(总编辑),负责总的编采,并主持报馆的日常工作,段子涵任编辑。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青岛公民报》是最具正义感的报纸,该报原以“提倡实业”为宗旨,后受共产党和青岛工人运动的影响,《公民报》出现了同情工人、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进步倾向。胡信之作为《青岛公民报》主笔,他虽然是国民党员,但是经中国共产党的争取教育后倾向进步。胡信之不仅勇于揭露邪恶,大胆抨击时弊,而且敢于公开支持青岛工人、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他在《青岛公民报》连续开辟了“公民俱乐园”、“公民言论”、“工潮专载”等栏目,反映民众呼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罪行;胡信之在“公民俱乐园”专栏中以“主编寄韬”的名义特此声明:“公开言论,发表意见,宣传文化,抵制外侮,欢迎投稿。”尤为可贵的是,该报在青岛首次全文刊登了《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文,宣传马克思主义。这种独树一帜的举动,在青岛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在胡信之的领导和勤奋经营下,报纸发行量由最初的几百份猛增至一万余份,被誉为“工人的喉舌”,胡信之也被誉为“青岛报界一巨子”。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于日创刊的《青岛时报》(与1908年4月创刊的《青岛时报》系同名报纸。),在当时青岛的各家报纸中,是比较有代表地位的。该报是由高秉坊(山东博山人,孔祥熙的亲信之一)和当时任青岛农林事务所所长的凌道扬(广东人,留美学生出身)一起创办的。报纸最初分中文日报和英文日报,中文日报叫《青岛时报》,由李青选任主编,李青选是山东博山人,后来担任孔祥熙的秘书。英文日报叫《青岛泰晤士报》,由凌道扬的兄弟凌达扬(当时任青岛大学教授)任主编。最先报社地址在老青岛新泰路1号。1927年后报社地址迁至兰山路17号,同时,出版发行权全归曾在该报任过编辑的尹朴斋(山东日照人)独立经营。中文报纸由原来的2大张增为3大张,报纸销量由每日两三千份增至五六千份。报纸除刊登新闻外,先后办有副刊“时报俱乐部”、“青光”、“窝窝头”等,同时还有“小朋友”、“医学周刊”、“世代家庭”等专栏。
日创刊的《平民报》,该报最初名为《平民白话报》。当时青岛的报纸语言文体通篇是文言文,只有这份报纸的语言文体是大众化的通俗白话,颇受岛城市民欢迎。于1927年春创刊的《正报》,报社位于老青岛肥城路33号,创办人兼社长吴炳宸是平度人。五、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1929——1938年)
1929年创刊的《民国日报》,是国民党统治青岛后第一次由市党部创办的国民党机关报,社址在中山路58号,报纸内容主要是煽动反共和宣传所谓“三民主义”,该报于1932年2月终刊。
日创刊的《青岛民报》,是属于国民党系统的一家报纸,对开3张,日发行量约两三千份,社址在芝罘路,后迁至福建路。社长是王景西,总编先后由邱直清、杜宇担任。1933年,进步学生周浩然、郭锡英、姜宏(姜天铎,中共党员)等在该报秘密组织汽笛文艺社,主办《汽笛》副刊,发表抨击时政的短文,王统照、臧克家、于黑丁、崔巍、龚冰卢等曾在《汽笛》副刊上发表过文章。1935年7月,该报曾出版《避暑录话》周刊,成就一段文化名人来青“避暑”的佳话。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岛民报》停刊,职工大部分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并转到当时山东解放区的《胶东大众报》工作。那时,青岛主要的大报还有《晨报》,《晨报》于1932年创刊,属当时国民党改组派的机关报,其前身为《青风报》,对开两大张,社长王景西,副社长杨恩厚,总编辑陈迈千(中共地下党员),该报1936年终刊。当时《晨报》的副刊是《公园》和另一种附设的《文艺周刊》。1934年,萧军从东北到达青岛,曾主编过《晨报》的副刊,时间超过半年。
20世纪的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是青岛报业相对发展繁荣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所拥有的报纸先后有20多种,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在这些报纸中,因报社经济实力强弱、办报理念和报纸在社会上影响力的不同,各家报纸的日发行量也各不相同。小报日发行量一般在几百份左右徘徊,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报纸日发行量一般稳定在几千份左右。当然也不乏有日发行量超过一万份的报纸,如《正报》的办报方针是招募股资以盈利为目的,没有政治背景和后台,不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津贴补助;该报社社长吴炳宸很敬业很勤奋,当时,他针对很多报纸经营中出现的内容不好,销路不畅,招揽广告有困难等诸多问题,及时调整《正报》经营策略,变法图强,特别注重争取读者,以扩展报纸销路。他从社会上招聘了三名外勤记者,增加青岛本地区社会新闻的报道量。他为了提高报纸副刊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用高稿酬向社会征集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吴炳宸这些举措和苦心经营,使《正报》在青岛的社会影响力日渐增大,报纸销量直线上升。至1934年,《正报》的日发行量已突破了一万份,在青岛报界令人刮目相看。
1934年7月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来青岛避暑,郁达夫先生到达青岛后,青岛的报纸媒体自然不会放过对这位“名人”难得的约稿采访机会。日,《正报》在头版率先报道了郁达夫来青的消息。7月20日,《正报》两名记者赵怀宝、张紫城又来到广西路38号郁达夫的下榻处对郁达夫先生做了专访。1937年青岛沦陷前,《正报》停刊,吴炳宸返回平度老家,不久因病故去。
1933年国民党中央通过了修正新闻检查法,在全国各主要大城市设立了新闻检查所,规定各个报社在出版报纸前都要向新闻检查所送检报纸小样,凡认为不合格的,就扣留或删改,不服者给予处罚。在此背景下,当时的杭州市新闻记者公会在日召开的第五届全体会员大会上,率先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要求言论自由,力争撤除新闻检查制度;同时倡议“九一”为记者节,以资纪念。杭州新闻记者公会这一通电倡议很快得到全国各地报社及新闻记者公会的积极响应。经过全国新闻界此次团结和奋起反抗,国民党设置的新闻检查所得以撤消。随即,在同年的九月一日,北京、太原、厦门、长沙、南昌、青岛等地新闻界都举行了庆祝活动。同时,在日庆祝首届记者节之际在杭州举办了一次声势盛大的全国报纸展览会,即杭州报纸展览会。此次杭州全国报纸展览会不收门票公开展出,会期一周,不但吸引全国各地新闻报业人员及新闻学家纷至沓来,同时,市民群众及爱好读报者因不收门票参观者络绎不绝。杭州全国报纸展览会陈列展示了那一时期全国早近期报纸期刊约1500种,其中除近期日报、晚报、期刊、画报、影剧报、文艺小报、号外及特刊外,还有报刊合订本、新闻学书籍及全国各报与新闻记者公会送展的图表等。当时青岛的《大中日报》、《青岛时报》(1935年在山东潍县发行《青岛时报潍县版》,1937年12月,青岛、潍县两地同时休刊),《东海日报》、《新青岛报》等四家大小报纸参加了此次杭州全国报纸展览会。在参加杭州全国报纸展览会的青岛这几家报纸中,于1930年12月创刊的《大中日报》,报社地址在老青岛胶州路121号,日发行量1千份,社长胡博泉,1926年曾在当时的青岛《平民白话报》任营业主任,后来脱离该报,自己创办《大中日报》。《新青岛报》于日创刊,四开小报,社址在老青岛河南路71号,1937年12月底停刊。日出版的《大中日报》头版以新闻标题“九一记者节各地热烈庆祝”、新闻副题“杭州报展会举行开幕典礼,一致主张请求修正出版法”报道了记者节和杭州全国报纸展览会的举办情况。
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杭州全国报纸展览会的首次举办和老青岛几家报纸的参展,及相对于青岛仅有40多万的人口统计而言(日青岛全市户口统计:全市人口人,共87 707户),当时青岛所拥有的报纸达20余种之多的统计数字,都彰显了那时青岛城市的一种人文内涵。六、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1938——1945年)
青岛沦陷之前,报纸是舆论宣传的主要工具,青岛大大小小的报纸可谓琳琅满目,在全国称得上是一座报业繁荣的城市。沦陷之后,由于日军的严密控制,青岛的报纸纷纷停刊,报业一片萧条。中国人办的报纸只有《胶澳日报》勉强维持了几天,社长陈无我见风使舵,将报名改为《大东亚报》,宣传“大东亚共荣圈”,成为青岛第一份汉奸报纸。然而,即使这样奴颜婢膝,《大东亚报》的寿命也很短,只办了15天即被日本占领军勒令停刊。
这一时期青岛只发行两份中文报纸,一份是小谷节夫于1914年创刊的《大青岛报》,1937年“七七”事变后,该报纸曾一度停刊。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于当月25日复刊。社长仍是小谷节夫,副社长是关谷金吾。报纸总编辑酆洗元(潍县人),曾留学日本,亲日派。复刊后的《大青岛报》,对开两张,日销量约4000份。该报宣传“中日亲善”、“中日提携”,鼓吹“大东亚共存共荣”。该报社址初在中山路,后迁武定路。该报副刊开辟有“杂俎”、“晨光”、“青潮”等专栏。这是外国人在青岛发行时间最长的一家中文报纸,直至日终刊。
另一份是《青岛新民报》,该报日创刊,社长张传基,报纸初名《新民报》,是年1月28日改名《青岛新民报》。这是日本人在青岛创办的一家中文报纸。从日起,报纸改出对开四版。不久,该报又从日本进口轮转机印报(这在青岛是首家),日销量份,每份对开一张半,该报日停刊。日,《青岛新民报》与《大青岛报》合并为《青岛大新民报》,社址在中山路6号,社长小谷节夫,日终刊。七、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1945——1949年6月)
国民党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出版的大小报纸有23家之多,如《青岛公报》、《民言报》等等,生存时间长短各不相同。如《青岛晚报》日创刊,社址在吴淞路36号,社长郭有光(章丘人)。该报是抗战胜利后青岛出现的第一家晚报。《青岛晚报》当时是四开四版,一版是国事(国际)新闻,二版是“观象山”专栏,辟有杂论、人物小志、各地通讯等小栏目。三版是“大观园”专栏,是副刊,辟有影剧世界、油腔滑调、文人拾趣、学校园地等小栏目。四版是“新闻集锦”专栏(地方、各地新闻)。同时,四个版面中都穿插广告版面。当时,在青岛各报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千方百计争取读者,《青岛晚报》也不例外。当时青岛的社会现状,一方面是达官富商,花天酒地,生活奢侈,他们好像在天堂上;另一方面,却是物价爆涨,民不聊生,穷苦人民的生活朝不保夕。大众百姓恨透了那些贪官污吏,那时,如果哪份报纸揭露或攻击这些害民贼,哪份报纸就受到大众百姓的拥护赞赏。如日出版的《青岛晚报》〈观象山〉专栏中曾刊载署名“远人”的杂论文章〈还是冬天〉,文章中写到:“青岛毕竟是宜人所在,虽然时值炎夏,海风袭来,犹如凉爽的初秋,难怪那些达官贵人,少爷,小姐,太太,老爷们纷纷来避暑,青岛确是好地方。有人说:青岛,现在还是秋天。不但现在是,一年四季皆是。我说:青岛不是秋天,是冬天,正因为如此,它方把大人先生们的血浇的得冰冷,它更不该永远是冬天,它应该把寒冷的冬天拖走,送来一个和薰的春天,只少也得给人们带来一点春的气息。可是直到现在,青岛依然凉爽如秋,有钱人的心,不但是秋天,而且还是冬天。春之神,快来,多数人都在期待你,期待你能把冬天拖走,能给人类带来温和的心。”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管窥到当时青岛大众百姓生活的一种思想心境。尽管那时青岛大众百姓的生活负担沉重,然而,在苦闷中,人们也通过写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趣。如日出版的《青岛晚报》副刊《大观园》中曾刊载一篇名为《消夏》的小文章,文章中写到,“夏天是可厌的季节,又热又潮湿,简直像是火焰山。有钱人固然可以上避暑的地方去消夏。西瓜虽贵,毕竟四五千元一个,可以合家大小都尝到一点,不然的话,冷开水更便宜了,听听人家讲山海经,唱流行歌曲,这是最经济的收音机。可是在无可奈何之中,也有自得其乐的消夏方法:在太阳没有露出狰狞面目的时候,在院子里坐坐,或是再到近处较空旷处走走,最好有公园,更多新鲜的空气,可供呼吸。到了晚上,洗了浴,拣有风的地方招凉,所谓清风名月不用一钱买,真是最好的享受。”
当时《青岛晚报》除了和其他报纸一样刊登各地新闻、通讯外,副刊中刊载的文章也五花八门。如日出版的《青岛晚报》副刊&大观园&专栏中曾刊登署名“菊人”的文章:“杨小楼的技艺”,介绍京剧武生泰斗。再如,日和8月10日出版的《青岛晚报》&观象山&专栏中“人物小志”小栏目分别介绍了郁达夫的童年和现代文学家郭沫若。还有8月14日《青岛晚报》的&大观园&专栏中,“小知识”栏目介绍“夏天的午睡法”和“烧牛肉的做法”的小短文。《青岛晚报》于日终刊,加入“青岛八报联合”。
1948年11月,全国解放已成定局,国民党统治的青岛地区已经“四面楚歌”,在这种形势下,《民言报》、《平民报》、《青岛公报》、《军民日报》、《青报》、《青岛晚报》、《民报》和日在老青岛堂邑路复刊的《青岛时报》等八家报社社长准备转移财产外逃,并将青岛库存的报纸私自瓜分,作为南逃的资本。为应付青岛报业因资产转移而造成的尴尬局面,在《平民报》社长张乐古的提议下,决定各自于日停办自己的报纸,从日起联合创办一份报纸,定名为《青联报》,这就是解放前夕青岛市所谓的“八报联合”。社长为于佩文,总编辑是孙松一,社址上海路6号(民言报社旧址)。日终刊。
品读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她从另一视角为我们展现青岛城市的历史沿革与发展。青岛近现代报纸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些报纸版面信息量大,有些存在时间较长,在青岛城市近现代历史的研究中,其地位和作用不应小觑。笔者认为,一定意义上讲,忽视报刊史料的研究,会有很多问题无法深入下去,这在城市历史的研究中是不完整的。我们应该在青岛城市近现代历史的研究工作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充分地发掘和利用报刊史料,以有助于我们城市历史各个领域的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的初衷便是抛砖引玉。
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及其他——转自青青岛社区由香港商路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提供,该企业负责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及其他——转自青青岛社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商务路路通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广告有什么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